有机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总结

一、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O 原子或脱去H 原子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醇的氧化 醇→醛 ②醛的氧化 醛→酸

③有机物的燃烧氧化、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剂氧化。

④醛类及其含醛基的有机物与新制Cu (OH )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酸性高锰酸钾、二氧化锰、臭氧、银氨溶液和新制Cu (OH )2悬浊液

a. 能被酸性KMnO 4氧化的:烯、炔、二烯、油脂(含C==C 的)苯的同系物、酚、醛、葡萄糖等。

b. 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氧化的:醛类、甲酸及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1.高锰酸钾氧化

a.在稀、冷KMnO4(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生成邻二醇

b.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继续氧化,双键位置发生断裂, 得到酮和羧酸的混合物,如:

炔烃与氧化剂(KMnO4或O3)反应,产物均为羧酸或CO2 2.臭氧化反应: CHR=CR 'R "+O3→RCH=O+R’C=OR”

3.醛的氧化:由于醛的羰基碳上有一个氢原子,所以醛比酮容易氧化,使用弱的氧化剂都能使醛氧化。利用两者氧化性能的区别,可以很迅速的鉴别醛或酮:

a 费林试剂(Fehling):以酒石酸盐为络合剂的碱性氢氧化铜溶液(绿色),能与醛作用,铜被还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坎尼扎罗(Cannizzaro )反应

不含 氢原子的醛在浓碱存在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即两个分子醛相互作用,其中一分子醛还原成醇,一个氧化成酸:

CH 3

CH 2C=CHCH

3

CH

3

CH 3CH 2CCH

3O CH 3

COOH

RCHO Ag(NH 3)2RCOONH 4O H 2NH 3HCHO

HCOONa HCH 2OH

二、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H 原子或脱去O 原子的反应

常见的还原反应有: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酮、酚、油脂等的催化加氢。

常见的还原剂有氢气、氢化铝锂(LiAlH 4)和硼氢化钠(NaBH 4)等。

Lindlar 催化剂—附在碳酸钙(或BaSO4)上的钯并用醋酸铅处理。铅盐起降低钯的催化活性,使烯烃不再加氢,而对炔烃的加氢仍然有效,因此反应可停留在烯烃阶段。

1.在催化剂(Ni 、Cu 、Pt 、Pd 等)存在下,烯烃与氢加成得到烷烃;醛、酮与氢气加成得到醇,产率高。(分子中其它不饱和键,如-NO2、-CN 、C=C 、 C ≡C 等同时被还原) 这种反应称为催化加氢。

2.硼氢化钠NaBH4: 缓和的负氢还原剂,只还原醛、酮和高活性的酰氯,不影响分子中其他不饱和键

3.氢化锂铝LiAlH4:还原性比NaBH4强,能还原醛、酮、羧酸、酯、酰胺、酰氯和除碳碳重键以外的不饱和基团(如-NO2、-CN 、-C=NOH 等)

几类典型还原法

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将醛、酮用锌汞齐加盐酸还原成烃:

沃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应

硼氢化—氧化反应:具有反马氏规律加成取向,立体化学上为顺式加成,且无重排产物生成。

用金属钠-醇还原

Rosenmund 还原 (罗德门森还原),酰氯经催化氢化还原为伯醇:

R-C-Cl + H 2

O

RCH 2OH R-C-OR'

O

25RCH 2OH + R'OH

£¨£££×££££·£·¨£££££££á£·£·¨££

CH 3CH=CH 2H 2

Pt / C

CH

3CH 2CH

3H 2CCH 2CH 2CH 3

CH 2CH 2CH 2CH 3Zn / Hg Cl

H O CCH 2

CH 3

CH 2CH 2CH 3NH NH / NaOH

O

RCH CH 2BH (RCH 2CH 2)3B 22

OH O H RCH 2CH 2OH

(RCH 2CH 2O)3B

注::几个特殊氧化还原反应

CH 2OH

222

CHO

CH 2=CH 2

C

H 2O

CH 2

250℃

C 15H 31CH 2OH

4(2) H 2O,98%

C 15H 31O (CH 3)3CCH 2CCH 3

O

(CH 3)3CCH 2COOH + CHBr

3

2

(2) H ,H 2

O,89%

3COOH COOH

CH 3CH=CH 2CH 3C O

O

OH

CH

2

CH 3

CH 3COOH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完整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 书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如何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化学反应真得好难,一个方程式写上很多遍,第二天就遗忘得无影无踪,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其规律。那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轻松自如地写出这些反应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有好多,但以下几个知识点你必须要熟练掌握: 一、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化学反应真得好难,一个方程式写上很多遍,第二天就遗忘得无影 无踪,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其规律。那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轻松自如地写出这些反应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有好多,但以下几个知识点你必须要熟练掌握: 一、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常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价态变化规律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转化时,价态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不反应。 2.优先规律 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氧化剂)时,氧化剂(还原剂)通常先和还原性(氧化性)最? ? ? ? ? ?强的还原剂(氧化剂)反应。 3.守恒规律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 四、溶液中反应要注意应用微粒观进行分析,同时要多注意溶液的环境,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 以上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必备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非常重要。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成三步完成,下面就以Cu 与稀硝酸反应为例谈谈书写方法: (1)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根据前面知识可知:Cu 是还原剂,对应的产物为Cu 2+,硝酸在溶液中电离出H +和NO 3-离子,二者都可以得电子被还原,但NO 3-氧化性强于H +,因而NO 3-是氧化剂,对应产物为NO 。 Cu + NO 3- = Cu 2+ + NO (2)根据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3Cu + 2NO 3- = 3 Cu 2+ + 2NO (3)观察溶液的酸碱性,配平非氧化还原部分。 在酸性溶液中,多”O ”的一方加H +,少“O ”的一方加H 2O ,并且多一个O 加两个H + 在碱性溶液中,多”O ”的一方加H 2O ,少“O ”的一方加OH -,并且多一个O 加一个H 2O 3Cu + 2NO 3- +8H + = 3 Cu 2+ + 2NO + 4H 2O (如果写化学方程式补上对相应的离子) 练习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整理版)

1.A rndt-Eister 反应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

2.Baeyer----Villiger 反应 反应机理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 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 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 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

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3.Beckmann 重排 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

反应机理 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 反应实例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讲座 端木守拙主讲 1.有机化学反应中怎样理解氧化还原概念 氧化与还原这个概念也是逐步发展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化学学习中巳讨论得较多,大家知道,最初,把增加氧元素的反应称为氧化,减少氧元素的反应称为还原。例如: 后来随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氧化和还原,那就是从电子得失的角度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 从这里我们看到氧化即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变化,还原即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的变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发生。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和元素的化合价是密切联系着的。氧化反应在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增加,还原反应在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参与反应的物质中,夺得电子的物质叫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叫还原剂。 但是在还有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只是在元素的原子之间进行重排,并未发生电子的传递作用,对于这种氧化还原反应来说,我们必须改用另一种概念来加以判断。人们就引入了氧化数这一概念。多数的共价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的正负价(指键合时所偏移去的或偏移来的电子数),与氧化数在数值上是一致的。有机化合物大部分是共价化合物,产生电子得失的情况是很少的,有机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化合价虽不发生变化,但碳原子周围的电子还是有偏移的。因此,要判断一个有机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就要运用氧化数这一概念。 对反应中碳原子的氧化数增加的过程称为氧化;氧化数减小的过程称为还原。例如,甲烷和氯气的光照反应可以被认为是氧化反应。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在CH4分子中,C与H原子之间的电子对是偏向C原子的,4个氢原子上的4个电子移向C原子,这里C原子的氧化数为-4;而在反应后的CH3Cl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个电子要偏向C1原子,那么C原子的氧化数为-2。由于碳原子的氧化数从-4升到-2,这个过程称为氧化。因此,我们说CH3Cl是由CH4与Cl2反应氧化得来的。又如,通常我们说醇氧化可以生成醛(或酮)。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碳原子的氧化数发生了变化。 在乙醇分子中居中的碳原子的氧化数为-1,而在乙醛分子中居中的碳原子的氧化数为+3(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的共价电子看作不相偏移)。碳原子的氧化数从-1增加到+3,这个过程称为氧化,所以我们说乙醛是由乙醇氧化而来的。因此,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通常可以从碳原子的氧化数的增加或减少来理解。 2.配平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是很容易配平的。但是,有机化合物中原子间一般都以共价键相结合,所以没有电子得失的问题,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因此,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比较复杂。加之,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之一是副反应多,所以在书写一个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常常只表示它的主反应和主要反应产物,因此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常用“→”号表示,由此对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也就不象写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那么严格要求了。我们在一些有机化学书中常见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都不是完全配平的。现在我们从学习了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一下有机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法。 根据电子得失的个数相等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无机化合物反应中常用的方法,称为电子法。在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较普遍地采用氧化数法来配平反应方程式。例如: 伯醇RCH2OH被重铬酸钾K2Rr2O7的酸性溶液氧化生成羧酸RCOOH的反应。配平步骤如下: (1)先确定主要作用物和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练习题及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一、配平下列方程式 (1)23____O NH +催化剂 加温加压=====O H NO 2____+ (2)O H CO NO HNO C 2223______)(____+↑+↑?→? +浓 (3)O H NO NO Cu HNO Cu 2233____)(__)(____+↑+?→? +稀 (4) Cu+ HNO 3(浓)---Cu(NO 3)2+ NO 2+ H 2O (5) H 2S+ SO 2 S ↓+ H 20 (6) KClO 3+ HCl KCl+ Cl 2+ H 2O (7) CuS+ HNO 3(浓) Cu(NO 3)2+ H 2SO 4+ NO ↑+ H 2O (8) Al(NO 3)3 Al 2O 3+ NO 2+ O 2↑ (9) NH 3+ CuO N 2↑+ Cu+ H 2O (10) 32____HNO S K +(稀)O H NO S KNO 23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44242242722+++?→? ++SO Cr SO K CO SO H O Cr K C (12) FeCl 3+ Na 2S----S+ FeS+ NaCl 1 NH 3+ Cl 2----N 2+ NH 4Cl 2 NH 3+ Cl 2----N 2+ HCl 3 Cu 2S+ HNO 3--- Cu(NO 3)2+ NO+ H 2O+ S 4 As 2S 3+ HNO 3 + H 2O+ ---- H 2SO 4+ H 3AsO 4 + NO 5 Fe 3C+ HNO 3 + H 2O+ ---- CO 2+ Fe(NO )3+ NO 2 6 (NH 4)2PtCl 6---- Pt+ NH 4Cl+ HCl+ N 2 7 Ca(OH)+ S---CaS x + CaS 2O 3+ H 2O 8 C 2H 2+ KMnO 4+ H 2SO 4-- K 2SO 4+ MnSO 4+ HCOOH+ H 2O 9 P+ CuSO 4+ H 2O----H 3PO 4+ Cu 3P+ H 2SO 4 10 K 2Cr 2O 7+ Fe 3O 4+ H 2SO 4----K 2SO 4+ Fe 2(SO 4)3+ Cr 2(SO 4)3+ H 2O 11 H 2S+ KMnO 4+ H 2SO 4----S+ K 2SO 4+ MnSO 4+ H 2O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过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 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2O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或 8.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9.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 通式C n H2n+2(n≥1) C n H2n(n≥2) C n H2n-2(n≥2) C n H2n-6(n≥6)

最新有机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讲解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总结 一、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 O 原子或脱去H 原子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醇的氧化 醇→醛 ②醛的氧化 醛→酸 ③有机物的燃烧氧化、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剂氧化。 ④醛类及其含醛基的有机物与新制Cu (OH )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酸性高锰酸钾、二氧化锰、臭氧、银氨溶液和新制Cu (OH )2悬浊液 a. 能被酸性KMnO 4氧化的:烯、炔、二烯、油脂(含C==C 的)苯的同系物、酚、 醛、葡萄糖等。 b. 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氧化的:醛类、甲酸及甲酸酯、葡 萄糖、麦芽糖。 1.高锰酸钾氧化 a.在稀、冷KMnO4(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生成邻二醇 b.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继续氧化,双键位置发生断裂, 得到酮和羧酸的混合物,如: 炔烃与氧化剂(KMnO4或O3)反应,产物均为羧酸或CO2 2.臭氧化反应: CHR=CR 'R "+O3→RCH=O+R’C=OR” 3.醛的氧化:由于醛的羰基碳上有一个氢原子,所以醛比酮容易氧化,使用弱的氧化剂都能使醛氧化。利用两者氧化性能的区别,可以很迅速的鉴别醛或酮: a 费林试剂(Fehling):以酒石酸盐为络合剂的碱性氢氧化铜溶液(绿色),能与醛作用,铜被还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坎尼扎罗(Cannizzaro )反应 不含 氢原子的醛在浓碱存在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即两个分子醛相互作用,其中一分子醛还原成醇,一个氧化成酸: KMnO 4O H 2CH 3CH 2C=CHCH 3CH 3OH CH 3CH 2CCH 3O CH 3COOH +,,RCHO NaOH Cu(OH)2RCOONa Cu 2O O H 2++++23RCHO Ag(NH 3)2OH RCOONH 4O H 2NH 3+2+++23HCHO NaOH HCOONa HCH 2OH 2浓+

(完整word版)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 。 2、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20mL 0.5mol·L-1 K2SO3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 0.2mol·L-1 KMnO4溶液(硫酸酸化)中,溶液恰好褪 为无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氢氧化钠的环境中,氯气与碘化钠反应,每1mol碘化钠完全反应转移6mol电子,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 5、氮气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氯化铵(NH4Cl)与亚硝酸钠(NaNO2)反应,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6、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和一种未知物X。已知0.2 mol KBrO3在 反应中得到 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在过量的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过量H2SO4,溶液立即变黄,试写出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NaClO可以将MnSO4氧化成MnO2沉淀,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硫酸、SO 2 产品422 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 10、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⑴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⑵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

有 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2、硼氢化—氧化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例】 3、X 2加成 【机理】 【注】通过机理可以看出,反应先形成三元环的溴鎓正离子,然后亲和试剂进攻从背面进攻,不难看出是反式加成。不对称的烯烃,亲核试剂进攻主要取决于空间效应。 【特点】反式加成 4、烯烃的氧化 1)稀冷高锰酸钾氧化成邻二醇。 3 H 33H 3稀冷KMnO 4 33M n O O O O H 2O 3 H 33H 3 2)热浓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3)臭氧氧化 4)过氧酸氧化 5、烯烃的复分解反应 【例】 6、共轭二烯烃 1)卤化氢加成 2)狄尔斯-阿德尔(Diels-Alder )反应 【描述】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生成环状的1,4加成产物。 【例】 二、脂环烃

1、环丙烷的化学反应 【描述】三元环由于张力而不稳定,易发生加成反应开环,类似碳碳双键。 【特点】环烷烃都有抗氧化性,可用于区分不饱和化合物。 【注】遵循马氏规则 【例】 2、环烷烃制备 1)武兹(Wurtz)反应 【描述】通过碱金属脱去卤素,制备环烷烃。 【例】 2)卡宾 ①卡宾的生成 A、多卤代物的α消除 B、由某些双键化合物的分解 ②卡宾与烯烃的加成反应 【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 【例】 ③类卡宾 【描述】类卡宾是一类在反应中能起到卡宾作用的非卡宾类化合物,最常用的类卡宾是ICH2ZnI。 【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 【例】 三、炔烃 1、还原成烯烃 1)、顺式加成 2)、反式加成 2、亲电加成 1)、加X2 【机理】 中间体 Br + R2 R1 【特点】反式加成 2)、加HX R R HBr R Br (一摩尔的卤化氢主要为反式加成)3)、加H2O 【机理】 【特点】炔烃水合符合马式规则。 【注】只有乙炔水合生成乙醛,其他炔烃都生成相应的酮。 3、亲核加成 1)、 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1)物质甲为,在该反应中作剂。(2)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Cu2O ,还原剂 (2)3Cu2O+14 H++2NO3—===6Cu2+++2NO↑+7H2O 2.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是同时发生的。Cu2O-2e-+2H+=2Cu2++H2O是一个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下列五种物质FeSO4、Fe2(SO4)3、CuSO4、Na2CO3、KI中的一种能使上述氧化过程顺利发生。 ; 2Fe3++Cu2O+2H+=2Fe2++Cu2++H2O 5Fe2++MnO4-+8H+=5Fe3++Mn2++4H2O 3. 某反应体系中共有6种物质,KClO3、KCl、HCl、Cl2、ClO2、H2O,请你设计同位素示踪法确定反应的方程式并配平:_ 2K37ClO3+4HCl= 2KCl+Cl2+237ClO2+2H2O 4. 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S2O-2 8+2I-=2SO-2 4 +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 5. 根据事实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燃,其氧化产物为As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NO3与氢碘酸作用,放出NO气体并有单质I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3)砷为氮族元素,其氧化物As2O3俗称砒霜,可用马氏试砷法来检验,其原理是将Zn、盐酸和试样混合,若含有砒霜,则生成AsH3气体,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AsH3+3O2=As2O3+3H2O ,2NO3—+8H+ +6I—=2NO+3I2+4H2O 6Zn+12H++As2O3=2AsH3+6Zn2++3H2O

(完整版)《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 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 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 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 ,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 (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 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 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 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 ..2.==CHCl ......,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l ..,沸点为....12.3....℃).. 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 2==CF 2,沸点为-76.3℃) 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10.8℃) 环氧乙烷( ,沸点为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 3(CH 2)4CH 3 环己烷 甲醇CH 3OH 甲酸HCOOH 溴乙烷C 2H 5Br 乙醛CH 3CHO 溴苯C 6H 5Br 硝基苯C 6H 5NO 2 ★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 C 17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大全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有机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总结 一、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O 原子或脱去H 原子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醇的氧化 醇→醛 ②醛的氧化 醛→酸 ③有机物的燃烧氧化、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剂氧化。 ④醛类及其含醛基的有机物与新制Cu (OH )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酸性高锰酸钾、二氧化锰、臭氧、银氨溶液和新制Cu (OH )2悬浊液 a. 能被酸性KMnO 4氧化的:烯、炔、二烯、油脂(含C==C 的)苯的同系物、酚、醛、葡萄糖等。 b. 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氧化的:醛类、甲酸及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1.高锰酸钾氧化 a.在稀、冷KMnO4(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生成邻二醇 b.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继续氧化,双键位置发生断裂, 得到酮和羧酸的混合物,如: 炔烃与氧化剂(KMnO4或O3)反应,产物均为羧酸或CO2 2.臭氧化反应: CHR=CR 'R "+O3→RCH=O+R’C=OR” 3.醛的氧化:由于醛的羰基碳上有一个氢原子,所以醛比酮容易氧化,使用弱的氧化剂都能使醛氧化。利用两者氧化性能的区别,可以很迅速的鉴别醛或酮: a 费林试剂(Fehling):以酒石酸盐为络合剂的碱性氢氧化铜溶液(绿色),能与醛作用,铜被还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坎尼扎罗(Cannizzaro )反应 不含 氢原子的醛在浓碱存在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即两个分子醛相互作用,其中一分子醛还原成醇,一个氧化成酸: CH 3 CH 2C=CHCH 3 CH 3 CH 3CH 2CCH 3O CH 3 COOH RCHO Ag(NH 3)2RCOONH 4O H 2NH 3HCHO HCOONa HCH 2OH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完整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 书写与配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配平的基本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化合价升降法的基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 “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应中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注明每种物质中升高或降低的总价数。 “二等”指的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为两个互质(非互质的应约分)的数交叉相乘。 “三定”指的是用跟踪法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学式前的系数。 “四平”指的是通过观察法配平其它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 “五查”指的是在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中可通过查对反应式左右两边氧原子总数是否相等进行复核(离子反应还应检查电荷数是否相等),如相等则方程式已配平,最后将方程式中“——”改为“=”。 3Cu+8HNO3=3Cu(NO3)2+2NO↑+4H2O (2)配平的基本技巧(特殊方法) ①奇数配偶法:此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其步骤为“一看、 二找、三配、四平、五查”(内容略)。如: 2P+3Cl2=2PCl3 ②逆向配平法:对于歧化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可用化合价升降法在反应式右边进行配 平。如: ③合一配平法:当三种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或分解反应的氧化和还原产物有三种 时,应将其中两种合并作为一种来看,这样配平就显得简单了。如: KNO3+S+C——K2S+N2+CO2 因为右边的K2S中,K与S分别来自左边的KNO3和S,故左边KNO3与S的系数比必须满足2∶1,所以先在KNO3前添上系数2,然后将2KNO3和S看作一个整体来配平: ④平均化合价法:此法适用于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步骤为:先根据氢+1 价,氧-2价来确定碳原子平均化合价,再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如: ⑤离子方程式配平法:此法适用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如: FeS2+CuSO4+H2O——FeSO4+Cu2S+H2SO4 中元素化合价变化错综复杂,给配平带来了麻烦,若将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化合价变化情况就清楚了,即: 然后,将离子方程式改写为化学方程式。即: 5FeS2+14CuSO4+12H2O=5FeSO4+7Cu2S+12H2SO4 ⑥零价配平法:对于象Fe3C的复杂化合物,可假定Fe、C均为零价,然后用化合 价升降法配平。如: 除此之外,还有待定系数法等等,这里不一一枚举了。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基础知识导引】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如何理解氧化性酸及酸的氧化性? 【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讲解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还原剂:失电子,价态升高,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氧化剂:得电子,价态降低,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3)氧化产物:被氧化后的产物,价态升高后的产物. (4)还原产物:被还原后的产物,价态降低后的产物.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关系: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2012-高等有机化学-07-氧化还原反应

第4章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合物中,用原子或元素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即电子对的偏移情况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常用氧化数来描述这一结果。 ?当然,用元素周围电子云密度的变化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元素的电负性不同,一些元素的变化也引起电子云的偏移,但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ROH形成RCl的反应等 ?但总的说来有机物获得氧或失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有机物获得氢或失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的传统概念进步了许多。 1

2 4.1 几种典型的反应历程 4.1.1. 氢负离子转移历程 用LiAlH 4 、LiAlH(OH) 3 、NaBH 4 、(BH 3 )2还原有机化合物时,反应中发生了氢负离子的转移。例如,醛酮的还原反应: OH

4.1.2 氢原子转移历程 醛在硫醇溶液中及自由基存在下,发生脱羰基还原的反应,就发生了氢原子的转移,这里自由基引发剂是必要的,硫醇是氢原子给予体。 3

44.1.3 电子直接转移历程 在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时存在着电子直接转移的历程,自由基的氧化还原反应,负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正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的反应,电解氧化还原均属于这一历程。例如,Birch 还原是一种电子直接转移过程。

5 4.1. 4 形成酯的中间体历程很多有机物的氧化作用生成了酯的中间体,再由酯中间体进一步裂解生成氧化产物。这种酯中间体一般为无机酸酯。式中,Z 通常为CrO 3H,MnO 3等。

烯烃用高锰酸钾、四氧化锇氧化为邻位二醇,醇被铬酸氧化成醛酮,邻位二醇被高碘酸或四乙酸铅氧化成为醛酮,以及醛用高锰酸钾或重铬酸氧化成酸等都生成了酯中间体。 6

新情景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习题教学提纲

专题一新情境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新情境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一种新题型,试题给予的信息是教材中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新概念。 该类题的特点是:信息新颖,新旧相承,知识引路,培养能力,它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接受、提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新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类型:Ⅰ.氧化还原反应类:此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虽参加反应的物质比较陌生,但可依据氧化还原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溶液的性质,补上适当的反应物或生成物。Ⅱ.非氧化还原反应类:新情境下非氧化还原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因没有涉及元素化合物的变化,故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在发生反应时复分解重组,生成常见物质,一般用观察法即可配平。 新情境化学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 书写新情境下的化学方程式通常有以下基本解题思路。 [典题演示] 例题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 ) (2) 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3)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 (4)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 (5)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6)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例题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稀硝酸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 B.用两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Cu+2H+H2↑+Cu2+ C.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2ClO-+SO2+H2O===2HClO+SO2-3 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2Fe+8H++2NO-3===2Fe3++2NO↑+4H2 [要点精析] 二、解题策略: 1、根据题给信息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根据信息及已知物的存在形式推断环境的酸碱性。 3、根据三个守恒进行方程式配平。 在《新课标》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往往渗透到综合实验、工业流程、电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