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措施研究论文

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措施研究论文
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措施研究论文

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措施研究论文

关键词:语言学商务英语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了商贸英语研究者应该努力的方向,即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从宏观语言学的角度把握商务语言的研究,注意联系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交际学、传播学来思考、探索商务英语的规律;从纯语言学的圈子里跳出来,自觉地把语篇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理论同广告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营销、统计学和会计学结合起来。只有深入到商务实践中去,才能建立起一门能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应用学科———跨文化商务语言学。

一引言在世界经济阔步迈向21世纪的时代,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贸活动的许多领域,如,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贸英语(BusinessEnglish)。它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语言交际工具。可以说商贸英语控制着国际交流,国际交流离不开商贸英语。据统计,全世界16亿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群中几乎90%的人每天都与商贸英语打交道,可见商贸英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它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而急迫的工作。但目前总结商务英语研究成果的论文极少,不利于研究者了解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状况,而本文着重论及了这一点。

二目前的研究成果首先,从路式成编写的《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年—1989年)》与《外国语言学研究论文索引(1995年—1999年)》对比来看,商贸英语的研究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11从数量上看:《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年—1989年)》涉及商贸英语研究的论文只有44篇。而《外国语言学研究论文索引(1995年—1999年)》,涉及此方面的论文多达280多篇,是1949至1989年总数的六倍之多。也就是说商贸语言的研究趋向活跃,研究论文数量有所增加。21从涉及的范围来看:《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年—1989年)》中的商贸英语论文面窄,只涉及语法学中冠词与介词(1篇);文体学(21篇);翻译学(20篇);写作教学(2篇),及一篇号召性文章。而《外国语言学研究论文索引(1995年—1999年)》的论文涉及面则加宽了:语法学(1篇)、词义研究(1篇)、词典编纂法(1篇)、

词典评论(1篇)、语用学(4篇)、篇章研究(8篇)、修辞学(6篇)、文体学(102篇)、翻译学(240篇)、教学大纲(2篇)、教学经验(15篇)。31从深度来看:《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9)》的论文内容多为知识介绍性,涉及文体学的文献综述性或工作体会式。涉及翻译学的论文也多为工作经验体会式,如《产品广告的英语》—《上海科技翻译》1987年第2期、《谈谈我国出口商品商标的英译》—《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浅谈外贸英语函电的特点及中英互译问题》—《翻译通讯》1984年第9期等等。而从笔者收集的1995年后的论文来看,英语的研究则倾向于深入、细致,思维角度开阔了一些,进步较明显。修辞学方面,论文涉及了音韵、语义等修辞手段、辞格、修辞功能、艺术等。文体学方面涉及面极广,如选词、语言策略、语言特点、文体特征、语体、语域、信息功能、表达方式、句式、句法特点、话语分析、委婉、文化、审美特征、模糊性、商务风格和大众心理等等。翻译方面则涉及了翻译原则、理论。其次应熟悉品牌、国情、兼顾民族色彩,然后注意音韵贯通,译出商标含义,最后商标的音韵节奏应简练明快,风格应朴实无华。研究者们论及了进口商标翻译常采用的五种方法:可保留原商标名的音韵美及异国情调的音译法;可准确传达原名信息及情感的直译法;解释性释义的意译法;利用汉字表音表意特点,精心选取适当汉字,音译原文部分或全部发音的谐音取意法;用与原名有相近的语义表达功能,但带明显汉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商品名称的归化法。刘法公提出商务汉英翻译的忠实原则、准确原则、统一原则和它们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1]。还涉及了翻译具体的实践。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1995年第4期、《工程合同翻译的语法逻辑》—《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第4期、《涉外经济合同英译的重复法》等。其中顿官刚论述到动词的名词化结构的形式及其翻译方法—处理成动宾词组和主谓词组[2]。张向京从英汉语言对比的基础探讨经贸英语的特点(格式固定、用词准确)和翻译的省译问题[3]。曹顺发结合具体事例也谈到广告用语的翻译[4]。张长明在《广告汉英翻译的现状及改进办法》中提到广告翻译的尴尬现状和导致劣质译作的主观原因,如译者的责任心不强,畸形的审美观念,以及如何提高广告英译质量[5]。

这个时期的许多论文还与丰富的经济活动相结合,涉及了经济法规的英译、经贸洽谈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和国际营销中的翻译错误、商务合同的翻译、招

商引资材料、英文药品说明书、财经英语、食品包装上英译文的调查分析、对外经贸活动中的计算方法、电传文稿、国际贸易合同法律性条款、涉外公证书的英译、金融英语的重要性等。傅传良提出合同翻译中应注意的专门用语Here2by,Hereto,Therein;专门词组Providedthat,Inaccordancewith等[6];他还在《合同法律文件翻译因词特征之一—用词正规》中列举的中英文原文条款翻译实例[7];扬晖探讨的技术合同中商务词汇和技术词汇的若干译法[8]。刘作永在《试谈招投标文件的语言特点》中论述的因招标内容不同,同一单词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含义不同;招标文件的主动态与被动态的转移受限。北竹提出英语公式用语的语言特点,如公示语的分类、其静态与动态意义[9]。同时也涉及了语言学、翻译学的结合点。例如商务英语的英汉语言差异、语义的可拓现象,语体特征、定语从句的理解、模糊信息处理技巧等。11与语言学理论的结合(1)语用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的《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合作和礼貌》阐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和谐、冲突、竞争等各类信函中的具体体现;《文化差异与商标翻译的语用失误—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说明商标的语言语用失误的种种表现。薛瑜也具体分析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合作原则,即数量、质量、关联、方式准则,语用预设和会话含意[10]。蒋磊提出广告语言的语用意

义和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社会语用等效;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广告翻译的语用失效[11]。

桂琼提到根据韩礼德(Halliday)的衔接理论、格赖斯(Grice)的说话隐涵原则以及塞尔(Sear2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这些理论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以探讨广告英语的文体特点[12]。(2)话语分析已有研究者对英文广告标题的“提问”与“应答”方式和内容做出分析,还涉及篇章研究的陈述言语功能的分析和社交话语文化的概括。陈其功在论文中论述了广告英语的社会基调、话语情态、交流基调和其基调的双重性。即广告英语的话语基调是广告发布人与商品潜在消费者双方关系的反映。双方长期、稳定的角色关系,即社会基调,具有广告发布人地位居下,双方距离接近最大的特征;双方临时、动态的角色关系,即交流基调,具有广告发布人地位上移,双方距离拉近的特征。分析表明,社会基调与交流基调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在表达英语广告的人际意义方面,一篇好广告应能体现这两种基调的完美结合[13]。(3)语义学例如,陈欧论及涉外英语

经济合同中的一些旧体词的运用和汉译[14];《中国翻译2000年第4期中的《词义的理解、选择与商务英语的汉译》详解了如何从修辞角度、专业角度、语境方面来确定词义;陶丽霞已阐明广告英语的用句特征和修辞特点[15];《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第5期中的《英汉广告中的词汇创意》指出的如何利用故意错拼、创造新词、利用双关、押韵和类比构词、运用词的联想意义和运用词类功能转换来创作英语广告。(4)与文体学的结合张定兴分析英语商标词得出下列结论:动词化的商标词的应用语体有口语体、广告文体和新闻文体:一般说来,其感情色彩有随和、亲切和欢快的特点[16]。(5)与跨文化理论的结合胡开杰在《论商标名称英语互译文化意义的转换》中提到商标有特定的文化含义[17]。王克非在《论翻译文化研究的基础工作》中提出翻译文化研究框架,进行翻译文化的基础研究和拟定基础研究书目的重要性[18]。21与美学的结合胡开宝分析了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及商品名称的翻译;阐述了什么是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使汉语译名具通俗美、简朴美、奇特美、音韵美和意境美等美学特征[19]。《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外语及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提出的英语商标词的构词理据,翻译时应注意的社会语用等效。可喜的还有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的取得,如外贸英语谈判中的模拟法、外贸英语写作教学思路、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及其应用、财经英语教学初探、商贸英语的教学、“商务英语证书”二级考试试题简介及考前辅导点滴淡、外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等。

于浩淼在《国际贸易教学心得》中提出了征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贸易的知识的范围以及与它相关的配套学科[20]。另外还有商贸英语专著的出版:《广告英语》(赵静,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2)、《现代英语广告》(周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外贸英语函电与谈判》(戚云方,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书中体现了外贸英语研究的一些成果。黄国文的专著《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系统地把语篇分析理论与广告实践结合起来,论述了广告标题的言语功能、语篇中的叙事语码转换、广告语篇中交际的双方,如合作原则的违反等,这是很好的研究典范。我们就应把语言学的理论应用到广告活动中,直接指导实践,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三存在的问题11研究者深入商务实践不够,理论与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语言研究有脱节的情况。21需编写供外语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商务英语词典和参考书,否则,系统的学术研究会很成问题。

31研究者还只局限于从语言结构本身、从语言、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表达手段出发、探讨语言如何为商务服务。研究工作缺乏创新,纠缠于语言层面上的细枝末节,研究工作中有重复的现象,浪费了人力、财力。41研究视角狭,研究面需加宽。51研究者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不足,跨学科的研究力度不够。61缺乏商务英语人才的培育,研究人员少。71信息不灵,课题分散。81研究方法单调。四前景及努力方向11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21现在研究者应注意从宏观语言学的角度把握商务语言的研究,注意联系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交际学、传播学来思考、探索商务英语的规律。31广告英语研究的目的是为跨文化经济交流活动服务,为企业涉外经营服务,所以研究者要从纯语言学的圈子里跳出来,自觉地把话语语言学、语篇分析、文章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理论同广告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国际法、消费心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营销、统计学和会计学结合起来,深入到商务实践中去,才能明白商务英语的语言性质、特点和商务语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规律,才能建立起一门能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应用学科—跨文化商务语言学。41加强专著的出版。51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例如可用计算机辅助商务英语研究,或采用语料库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兆熊1语用学概要[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1[2]路式成1外语语言研究论文索引[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3]路式成1外语语言研究论文索引[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4]董树人1语言学论文索引[M]1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5]贾玉新1跨文化交际学[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6]保罗.A.郝比格1跨文化市场营销[M]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7]LarryA.samovar1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19991[8]许嘉潞1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1[9]王春玉1商务谈判英语[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10]曹菱1商务英语谈判[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11]许建忠1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1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1[12]JeremyComfort1市场营销[M]1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1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浅析企业成本控制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 浅析企业成本控制 【摘要】对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成本控制起着及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商品销售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企业的成本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销售价格,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是企业更好的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分析了目前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一、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目前我国在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其系统性差。我故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对于各方法之间的联系研究的较少,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采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后与老的方法衔接不好,使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并加大了管理成本。传统成本研究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只重视生产成本管理,忽视供应成本管理。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生产前的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对于成本管理的范围、目标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理解不准确。多数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仍局限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忽视了企业内部其他成本的

管理。成本管理的目标局限于降低成本,且主要通过节约的方式,不关注企业的成本效益。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规模效益和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的途径降低产品成本。 3.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落后。首先企业成本管理不全面系统,事前缺少科学的、可行的成本预算和成本计划,事中没有有效控制,事后的总结分析不科学,没有将成本管理切实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其次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没有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企业成本原始记录不完整,资产的定期和不定期盘点制度执行力度不强,预算管理和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个别企业只求形式,不讲实效,制度完全失去了监督和考核作用。极个别企业成为“无收支计划、无正常审批手续、无领报制度”的三无企业。再次企业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和市场环境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成本考核制度,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考核执行力度不大,不能充分的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4.企业成本管理的管理主体确定不全面。长期以来,企业都将成本管理作为财务部门和企业领导人的工作,没有将企业成本管理落实到各个发生成本和影响成本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出现了财务工作这不知道成本发生的过程,更不了解影响成本的原因,而发生成本的部门没有成本意识,不能主动的寻求减低成本的方法,企业的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有效的成本发生主体的支持,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效果。 5.成本信息资料失真。部分企业由于财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导致了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传统核算技术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个别企业的财务工作者人为的伪造、编造成本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成本的实际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成本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来对成本进行不真实的核算和记录。显然,依据这些不准确、不真实的成本信息来做出的的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就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可能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高,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大对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而企业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却很薄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还处于一种粗放、经验型管理的层次上,还存在成本管理定位不清、成本职责不明、成本管理程序和环节缺失、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成本管理经常处于失控状态等诸多问题,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发展空间。推行项目成本管理,运用科学的成本计划、控制和分析手段,促进和保障企业正确地核算成本,是建筑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指导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对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对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运用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合同管理等管理技术对问题进行研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提供指导意见,希望这些研究能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项目管理

目录 引言 (3)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4)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概念 (4)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4) 1.成本管理 (4)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4) 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4)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相关因素分析 (5) (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分析 (5) 1.质量管理的目标 (5) 2.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5) 3.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关系分析 (6) 4.对建筑功能设计进行价值分析意义 (6) (二)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因素分析 (7) 1.进度管理的目标 (7) 2.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内容 (7) 3.进度与成本关系分析 (7) 4.如何控制进度成本 (8) 三、项目管理其它要素分析 (8) (一)招投标管理 (8) 1.招投标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 (8) 2.注重评标工作的实效 (9) (二)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9) 四、结语 (10) 第2页/共12页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工程项目成本管控措施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应该贯穿于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要进行合同控制、材料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等方面的控制工作。强化和完善成本控制核算制度,充分调动工程项目全员的积极性。只有在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整个项目围绕项目成本管理原则:统一标准、分级负责,三次经营、一级核算,价本分离、过程控制,节点考核、竣工清算。以保证每个项目的预期利润率。措施如下: 一、投标阶段 根据施工图纸分解工程项目,结合施工现场勘查和工程特点,预测投标成本,从而计算出整个工程预计的成本价。再综合竞争对手的情况,考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这样在谈判过程中就能心中有数,此报价的竞争力优势明显,能为企业取得合理的利润打下良好的基础。 投标前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测算,扼守成本底线,标前评估,以达到先算后感、收益明确的目的。 技经组必须参加成本测算的各项工作,并参加最终成本底线和预期收益率的确定。 二、施工准备阶段 工程项目中标后,紧接着就应该做好成本计划,将其作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依据,此阶段成本控制工作表现得更为具体和细化。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必须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它是指导项目施工的主要依据;然后结合当地的市场行情和工程自身的特点,合理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并编制详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这样的目标成本计划,反映了施工企业先进水平,用这种标准进行成本控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实行项目经理目标责任制,每个项目指定一名项目经理,围绕工程顺利完成指定目标责任书,项目经理负责依据投标成本测算和对外报价,编制项目成本预算(效益基准书),并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如财务、法律、审计等部门进行评审。项目经理组织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成本控制、工程节点考核和成本分析。 对项目建立激励机制,非公司或工程原因而导致目标利润未完成的考核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管控水平等使项目利润高于预期的予以相关制度内的奖励。 三、施工阶段 1、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工程项

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措施 1降低造价的原则 (1)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顾客满意。 (2)保证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目标。 (3)保证安全施工和文明生产的需要。 (4)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5)加强管理节能降耗;加强管理消除浪费。 2降低成本的方法 (1)采用新材料、新技术; (2)优化施工方案; (3)科学管理、提高工效; 3降低成本的目的 (1)提高效益; (2)回报业主,回报社会; 4项目成本控制 (1)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项目经理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 (2)成本控制计划 项目经理应依据其责任目标成本,组织编制施工预算,确定项目的计划目标成本。并应将目标成本按工程部位和成本项目进行分解,编制“目标成本控制措施表”,将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和要求、各成本要素的控制目标和要求,落实到成本控制的责任者,并应对确定的成本控制措施、方法和时间进行检查和改善。 (3)成本控制运行 a.项目经理应坚持按照增收节支、全面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用目标管理方法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b.项目经理部应根据计划目标成本的控制,做好施工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

c.项目经理部应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 d.项目经理部应加强施工调度,避免因施工计划不周和盲目调度造成窝工损失、机械利用率降低物料积压等而使施工成本增加。 (4)成本核算 a.项目经理部应建立项目成本核算制,明确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程序、方法、内容、责任和要求,并设置核算台账,记录原始数据。 b.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宜以每月为一核算期,在月末进行。核算对象应按单位工程划分,并与施工项目管理责任目标成本界定范围相一致。 c.项目成本核算原则,项目成本核算应坚持施工形象进度、施工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的原则。 (5)成本分析与考核 项目经理部应进行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将成本分析的结果形成文件,为成本偏差的纠正与预防、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制定降低成本措施、改进成本控制体系等提供依据;对各岗位人员及各作业队进行成本管理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形成文件,为奖罚责任人提供依据。 5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 5.1科学管理 (1)加强物资管理 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之《物资管理程序》,确保物资采购和使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a.建筑材料的采购:项目计划员根据施工图编制工程物资主要材料总计划,并填写《工程物资计划表》,计划员按照施工网络计划和施工进度编制月/季物资采购计划,并填写《物资采购计划表》;项目材料员必须按照经过审批的《物资采购计划表》来供应物资。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经过验收、检验和试验,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而造成的损失。 b.物资的发放: 建立材料使用限额领料制度。超限额的用料,施工员应注明超耗原因,以便今后预防控制,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施工员办理领料手续并填写《限额领料单》。

最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分析论文 3篇

一、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是企业以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为导向,在各类成本耗费发生之前,对各项影响成本的因素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是一个运用计算、调节和监督的手段,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耗费进行控制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企业运转中的薄弱环节,还可以摸索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合理、科学地进行成本控制,可以提升企业盈利空间,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让企业在日益严峻、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 二、公司成本控制现状 (一)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创建于2004年、专业从事LED应用产品生产的企业,公司以生产加工和经销批发为主要经营模式,主营产品包括LED柔性霓虹灯带、LED软条灯、LED彩虹管、LED灯杯、灯管等,产品远销日本和法国。近几年公司面临着规模小、竞争力不足、成本高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成本领先”成了金科玉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意味着公司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努力降低各类成本。 (二)公司成本控制现状 1.各类成本居高不下。公司的产品成本包括研发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成本管理难度较大。在实际中,由于采购人员缺乏必要的采购技巧,车间人员不注重产品原料预算和充分利用,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破损率高、运费高等原因,导致该公司采购成本、制造成本、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据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公司的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分别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9.6%、7.1%、8.3%左右。高成本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成本数据记录不足,缺少成本考核评价。在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对各项成本数据的记录不全面,具体表现在成本归集对象不明确、部分间接成本信息缺失等。这表明公司注重生产活动而对成本数据记录的关注度不足,导致生产线上的成本数据不够全面和详细,这样的数据既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存在的成本问题,也不能为成本控制提供定量依据。导致此类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缺乏成本管理考核评价,这就使得各项成本管理的落实情况无法衡量,容易导致落实不到位。 3.成本控制存在盲区,仅靠财务人员控制成本。公司的成本控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仅依靠财务人员的力量去控制成本,这也是存在于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中的普遍现象。成本存在于研发、采购、生产、运输等过程中。而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存在盲区,因为财务人员仅能对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成本加以控制,不能覆盖成本产生的整个过程。例如,采购成本是由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进行缩减、控制的;生产成本的控制主要靠生产工人在生产线上摸索出既能缩减成本又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方法;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运输人员从降低破损率、寻找费用低的运输公司等方面入手,而以上成本的控制,财务人员仅能从各类数据中判

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天筑集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以巴吉公路项目为例学生姓名:渊 学号:083115116 指导教师:任晓英 专业年级:会计学专业2008级 所在学院和系:财经学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系 完成日期:2012年6月8日 答辩日期:2012年6月13日

天筑集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以巴吉公路项目为例 摘要 天筑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天筑集团)是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一家中型企业,其主要业务是路桥施工、钢结构生产和销售,兼营其他相关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比较好的业绩。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其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本管理是否科学有效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在阐述成本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天筑集团巴吉公路项目的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巴吉公路项目成本管理流程的阐述,并以成本管理各个步骤的资料的分析结论来说明天筑建设集团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降低天筑集团建设成本的具体措施,为天筑集团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路施工,成本管理,项目预测,成本控制

THE RESEARCH OF TIAN ZHU BUILD GRO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ST MANAGEMENT ——THE BAJI HIGHWAY PROJECT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IAN ZHU build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IAN ZHU build group) is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with a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ts main business is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production and sales, in addition to other relevant industry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dustry. Company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lso met with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he cos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whether science will become effectiv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key factor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basic theory of cost management based on TIAN ZHU he built the cost of highway project group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rough highway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cess he explained, and the cost management of each step of the material for analysis build construction group tomorrow co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looking for reducing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group built day specific measures, built for day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措施.doc

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具体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具体控制措施。 进一步促进项目部经济发展,提高工程施工利润,我项目部现制定如下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一、开工之前成本控制 1、人工成本控制 (1)加强项目部管理水平,选用劳务水平较高的队伍,确保有效用工。 (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无效用工。 (3)合理界定定额内用工和定额外用工,一承包人工工日确定人工费,工资单价控制在造价信息单价范围内,采用招标形式择优选择劳务队伍。 (4)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效率。 2、机械成本控制 对于机械费用的支出,应“确保不赔,稍有盈余”,积极地进行机械成本的控制。 (1)在机械台班定额的标准上,结合市场行情,确定合理的机械租赁价格,可通过招标竞争形式,择优选择。 (2)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缩短机械的使用周期,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的使用率,防止机械闲置或机械工作任务不饱满,降低机械租赁的成本支出。(3)保管、维护好租赁来的机械,防止损毁,避免赔偿。 3、材料成本控制 在工程制造过程中,材料的消耗占了整个工程成本的65%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提高工程施工利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主要通过对材料的价格、质量、数量三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按照工程的实际需用量,指定详细、准确的材料采购计划,最大限度的控制材料采购费用的支出;第二,材料的采购尽可能从厂家或厂家代理商手里直接采;第四,材料保管人员在材料进场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实际进场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与所要采购的材料相一致,特别是大体积的灰、砂、石之类的材料,质量和数量均不易核准,这就要求材料保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得专业素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材料知识。

万科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毕业论文

万科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 (2) Abstract (2) 第1章绪论 (4)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4)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5) 第2章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7) 2.1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7) 2.2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7) 2.2.1 投标、签约阶段成本控制 (7) 2.2.2 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 (8) 2.2.3 人工、材料、机械及现场管理费控制 (8) 第3章万科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控制概况 (8) 3.1万科八阶段成本控制 (8) 3.1.1立项成本控制 (8) 3.1.2 规划环节 (9) 3.1.3 招投标环节 (9) 3.1.4 施工环节 (10) 3.1.5 材料及设备采购环节 (10) 3.1.6 销售环节 (10) 3.1.7 工程预决算 (10) 3.1.8 物业管理成本 (11) 3.2 万科各个管理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11) 3.2.1项目发展部 (11) 3.2.2设计部 (11) 3.2.3工程管理部 (11) 3.2.4项目部 (12) 3.2.5营销中心 (12) 3.2.6 财务管理部 (12) 第4章结论与展望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发展,将房地产产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进行发展。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发展规则与产业布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转型与完善,现阶段由于房地产市场带动的GDP 产业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相继的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从宏观的角度抑制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业内竞争。 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方面的双重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本文系统的梳理了成本管理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基于成本管理的项目管理框架的可行性。同时,运用理论工具对某房地产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后续的项目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方面本文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对研究对象某房地产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其执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现状为一手的研究资料。基于成本管理对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其对项目销售利润空间的提高为目的,分析了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宏观与微观问题。同时,基于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对该公司下的其他项目运营与成本控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也为其他企业的同类项目中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关键词:房地产;成本控制;经济;发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in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has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r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layo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hin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fect, nowadays GDP industry criticized real estate market driven by the community. In this context, China has successively

项目成本管理的制度、原则与措施

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原则与措施 项目成本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最终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而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中铁十六局针对前几年存在的组织层次多,管理粗放,成本观念淡薄,费用开支无约束等问题,将项目部作为成本控制中心,以贯彻落实责任成本管理为切入点,在不断探索、努力实践的基础上,紧紧盯住影响成本控制的三个环节(责任成本预算、实际成本控制和预算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狠抓成本费用组成的四项重点(劳、材、机、费),建立了五项制度,坚持了四项原则,采取了三条措施。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些制度和措施对提高企业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1998年以来,我局在每年处理消化历史遗留问题数千万元的基础上,实现利润逐年攀升,由1998年的729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316万元。 一、五项制度 (一)管理目标责任合同制。为满足业主对企业的合同要求,兑现投标承诺,我局在每项工程中标上场前,都要由局(处)党政主管与项目的经理及党工委书记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把项目工期、质量、安全、上交款、经费

开支等指标以合同的形式写进责任书内,并将项目总体目标分解为年度指标,在每年工作会议上与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签订《年度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按上交款指标的一定比例,缴纳风险抵押金;项目经理每年向局(处)工作会议述职,报告年度《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局(处)依据《项目管理考核评比办法》,设定年度优秀、达标和不合格项目部三个级次,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效益和文明施工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按照得分情况实施奖优罚劣兑现阶段目标。项目完工时,依据项目上场时企业主管与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签订的《责任书》,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与审计,落实《责任书》条款,兑现奖罚,对完成目标的项目领导人双倍返还风险抵押金;对完不成指标的项目领导人,除没收风险抵押金外,还规定在三年内不得担任项目主要领导人。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合同制,规范了项目管理行为,加强了项目过程控制,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激发了项目管理人员争优创优的积极性。 (二)项目资源配置评审制。为了解决项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每项工程中标后,局里依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等,按照“五个到位”即“管理人员责任到位、生产要素配置到位、工程任务分割到位、项目管理目标到位、资金保障到位”和“四个适应”即“管理水平与工程需要相适应、技术力量与工程需要相适应、机械设备与工程需要相适应、资金保障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剖析

企业成本控制调查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对国内民营制造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以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成本因素从控制与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民营制造业。 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面临的形势颇为严峻,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等难题已经让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正面临停工或倒闭的危险。鉴于此,本文基于成本控制的视角,通过构建成本控制体系的方法对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平稳度过中国制造的寒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遭遇的外部生存压力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石油、钢材、铁矿石、铜等初级产品的消费需求巨增。由于国内资源的匮乏,初级产品的巨大需求不得不通过大量进口满足,从而造成大量相关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全球铁矿石价格上涨65%,国内钢铁业生产成本2008年将上升20%以上。截至2008第一季度,国内钢材平均价格已上涨到每吨5300元左右,比去年全年平均价格上涨了600元左右。受此影响,机械制造、汽车、造船、家电、房地产等产业无法消化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竞相提价。 (二)银行贷款利率上升

相对于民营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其获得的金融支持相对不足,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银行倾向于支持安全系数较高的非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一再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营的融资难度,使民营企业融资状况雪上加霜。目前央行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为7.47%,而企业拿到贷款的实际利率往往要比基准利率高20%—30%左右。民营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导致企业资金不足,原材料无法购入。(三)人民币升值 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大部分以出口为主的民营制造企业从签订合同到出口,收汇时间跨度大,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大。人民币升值加速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利润会直接遭受汇兑损失,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在上升,利润率明显下降,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弱。 二、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内在成长危机 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面临外部压力从而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弱点使得我国民营制造“危机四伏”。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内在不足归纳如下: (一)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缺乏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首先是缺乏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培养和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人才的流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日趋蓬勃,建筑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狠抓成本管理工作。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严重关系着建筑企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对企业的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严重关系着建筑企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对企业的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发展形势,因此必须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来有效地控制成本。为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谈几点看法。 一、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包括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综合性,成本控制不是独立的去控制,它只有与安全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因为它既涉及到项目组织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也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需要企业全员集思广益,共同关注的环节,应该做到项目成本控制“人人有责”。此外,项目成本控制应该体现在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 动态控制原则 动态控制也叫做中间控制,由于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只

有在施工中对项目进行控制,才能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这就要求在开工前要制定成本计划,修订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施工阶段应落实各项成本降低措施;所以,基础、结构、装饰等主要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重心。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地方法,它要求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的和措施逐一分解,提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并分别落实到执行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实施目标管理不仅可以把责任落实到各人,还能够通过随着检查目标的执行情况,及时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使成本控制保证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 成本节约原则 节约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节约就是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和损失,成本节约通过主观努力实现的。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相关人员对成本控制既有权力也有义务和责任,只有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原则,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定期考评,实现考评与个人利益挂钩。责、权、利相结合充分调动各层员工的积极性,保证成本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二、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做好费用控制管理工作 人工费的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参考范文

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综述发表时间:2013年12月18日14:13:25 项目成本管理经历了从传统项目成本管理到现代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三大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并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项目成本管理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在从概念的界定到项目成本管理内容、研究方法与管理工具的开发上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为保障建设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超过项目预算而开展的项目成本估算、项目预算编制和项目预算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项目成本管理也是为确保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按时、按质、经济高效地完成项目的既定目标而开展的一种项目管理过程。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成本的盈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命运和前途。 一、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传统项目成本管理传统项目成本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此期间诞生了围绕项目成本管理最具代表性的管理方法是美国航天局和美国空军为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而创建的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技术和挣值管理方法(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技术。 我国在传统项目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早在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先人就已经规定“凡修筑沟渠堤防,一定要先以匠人一天修筑的进度为参照,再以一里工程所需的匠人数和天数来预算这个工程的劳力,然后方可调配人力,进行施工”。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文字记录之一。另据唐代《辑古篡经》和北宋《营造法式》的记载,我国也是人类采用定额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最早的国家之一,这些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提高人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XXX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为了增强成本控制力度,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和经验,就针对XXX项目制定本措施,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预期成本目标。实现公司建设项目成本合理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建设单位: 4、工程内容:土方、桩基础、土建、水电安装等 5、工程规模: 二、组织措施 完善高效的组织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保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分工合理的、责权利明确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层作为成本控制中心的功能和机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由工程技术、物资结构、试验测量、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成本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指导和考核,进行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制定成本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与对策,同时制定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及奖惩办法等。 项目成本控制中心架构图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在项目部建立一个成本控制量化责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明确各管

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惩戒措施,通过责权利相结合,使责任人积极有效地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和风险。 3、合同预算部职能 (1)努力学习成本分析,预算知识,熟悉各种核算、签证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规章制度、标准、规定。 (2)坚决制止违章违纪的财经开支,抵制经济犯罪行为,大胆管理,按章办事,不徇私情,遇情况要立即报告,隐瞒不报或滥用资金,发生亏损由本人负失职责任。 (3)参加每周一次文明施工综合值班检查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做好检查日志记录,保证检查记录有检查部位、检查人、整改措施、整改人和整改时间,做好资料消耗反馈。 (4)施工图预算无差错,达到工程无漏项,预算项目无漏项;施工图以外项目签证的预算无漏项,各项取费及价差签回符合规定,无遗漏。及时完成工程竣工结算和年度结算。编制工程竣工结算资料,并做各单位分包工程的结算工作。 (5)及时编制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年度结算等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及进度要求。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处理缺勤岗位业务。帮助指导配合现场施工人员办理好预算外工程项目的签证工作。 (6)根据年度施工生产计划,结合上级下达指标编制固定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年度施工生产计划和公司下达的流动资金定额指标,编制流动资金使用计划。编制专用基金使用计划。根据年度施工生产计划,结合公司下达年度计划指标,编制成本、利润计划,编制分包和各考核指标计划及管理费用控制计划。根据月度施工生产计划,编制货币资金收支计划。 (7)组织项目范围内的会计核算工作,认真执行会计制度,科学设置会计科目,按规定程序进行核算。组织季度、年度财务决算编报工作。定期检查指导部门内及所属单位财务核算工作。参与经营管理工作,保证利润、成本、资金费用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组织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 (8)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填制有关养老金结算存储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月度工资发放明细表,审核并填制工资方面业务记账凭证,工资表装订整理及时。审核材料采购、材料销售业务记账凭证(填凭制证)。复核全部记账凭证,其中涉及银行和现金业务记

浅析企业的成本控制分析论文提纲

浅析企业的成本控制分析 论文提纲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某企业的存货管理分析论文提纲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成本在企业的营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也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在今天大多数行业尤其是制造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下成本控制工作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做好成本控制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自2008年以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制造企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国外市场萎缩,而国内的生产要素市场的成本在进一步加大,企业面临着涅磐重生的机遇选择,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所以,成本控制重新被企业提升了高度,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特别是企业的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选择。基于此,本文通过选取一个典型的中国制造业公司,以企业的现实实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来揭示企业成本控制在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无疑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目标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某制造公司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了解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影响和作用。 2、调查法,通过对成本控制的相关书籍和科研资料的研读、借鉴,增强个人的理论学习。 3、数据分析法,通过对该企业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营销成本和服务成本等数据进行分析,来对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分析。 本论文最后的研究目标有以下三个: 第一,揭示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揭示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作用; 第二,通过对案例公司的分析,找出成本控制整体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 第三,通过论文得出的结论,给其他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三、论文主要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论文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报告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摘要:本文从成本管理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并对在中国存在了很长的时间的以资源 消耗为成本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成本高的财务业绩,利润少,限制了我们国家的企 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的原因: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控制存在许多问 题,价值管理与不良利益动机驱动相结合等。这表明我国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已 经无法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注重成本管理,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采 取理论联与实际结合的方法图片传统思维模式综合考虑成本管理问题;根据企业的自 身特点来确定的成本管理战略;加强成本控制;并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 中的作用,最终建立成本管理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本文中,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对当 前企业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缺陷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成本控制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控制的范围、目的及手 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 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控制的目的局 限于降低成本,很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作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 式,不能通过发生成本效益来实现更大的收益。再就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对成本管理意 识淡薄,他们在思想上不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有的企业甚至盲目追逐利润,忽视长远 利益,将管理重心转向外部经营,片面地认为有了市场就有了一切,损失浪费情况严 重,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有的企业则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而对降低成本不屑一 顾。 (二) 成本管理缺乏全面预算,内控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企业虽然明确规定了处理各种职责分工、程序方法和定额标准,但在 管理过程中发现实际与计划的出现偏差后,并没有去调查责任人并找出降低成本途 径。却一味的强调事中控制,忽略成本预算控制环节,缺少事前预测和规划。 (三)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 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 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公司成本管理年活动,进一步促进项目部经济发展,提高工程施工利润,我项目部现制定如下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一、开工之前成本控制 1、人工成本控制 (1)加强项目部管理水平,选用劳务水平较高的队伍,确保有效用工。 (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无效用工。 (3)合理界定定额内用工和定额外用工,一承包人工工日确定人工费,工资单价控制在造价信息单价范围内,采用招标形式择优选择劳务队伍。 (4)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效率。 2、机械成本控制 对于机械费用的支出,应“确保不赔,稍有盈余”,积极地进行机械成本的控制。 (1)在机械台班定额的标准上,结合市场行情,确定合理的机械租赁价格,可通过招标竞争形式,择优选择。 (2)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缩短机械的使用周期,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的使用率,防止机械闲置或机械工作任务不饱满,降低机械租赁的成本支出。(3)保管、维护好租赁来的机械,防止损毁,避免赔偿。 3、材料成本控制 在工程制造过程中,材料的消耗占了整个工程成本的65%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提高工程施工利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主要通过对材料的价格、质量、数量三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按照工程的实际需用量,指定详细、准确的材料采购计划,最大限度的控制材料采购费用的支出;第二,材料的采购尽可能从厂家或厂家代理商手里直接采;第四,材料保管人员在材料进场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实际进场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与所要采购的材料相一致,特别是大体积的灰、砂、石之类的材料,质量和数量均不易核准,这就要求材料保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得专业素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材料知识。 二、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