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司坦合成工艺改进

羧甲司坦合成工艺改进
羧甲司坦合成工艺改进

羧甲司坦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杨晓云, 杨志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制药厂,莒南,276600

刊名:

齐鲁药事

英文刊名:QILU PHARMACEUTICAL AFFAIRS

年,卷(期):2004,23(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赵雪梅.Zhao Xuemei羧甲司坦口服液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4)

2.赵冰璐.张克良电流滴定法测定羧甲司坦及片剂的含量[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2000,13(1)

3.谢志海.牛斌荧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羧甲司坦的含量[会议论文]-2006

4.曹国英.张菁.郁继诚.郭蓓宁.施耀国.张婴元.CAO Guo-ying.ZHANG Jing.YU Ji-cheng.GUO Bei-ning.SHI Yao-guo.ZHANG Ying-yuan单剂口服吉米沙星临床药动学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

5.赵民生.曹秀虹第四代喹诺酮类的特点[期刊论文]-社区医学杂志2006,4(16)

6.谭少云.叶放.陈溪.TAN Shao-yun.YE Fang.CHEN Xi HPLC法测定羧甲司坦无糖口服溶液中羧甲司坦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期刊论文]-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25(1)

7.岳书华.孙支芳莫西沙星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简介[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1)

8.龚子东.孟祥涛.张香菊.卢泽.GONG Zi-dong.MENG Xiang-tao.ZHANG Xiang-ju.LU Ze盐酸氟桂利嗪的改进措施[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3)

9.宋晓红链阳菌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药理与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2,24(2)

10.李莉.熊守军.LI Li.XIONG Shou-jun羧甲司坦分散片的制备及其相关质量评价[期刊论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1,22(1)

引用本文格式:杨晓云.杨志羧甲司坦合成工艺改进[期刊论文]-齐鲁药事 2004(3)

瑞替加滨的合成工艺改进

收稿日期:2013-04-28 作者简介:朱磊(1987-),男(汉族),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 E-mail :qpalzm0523@https://www.360docs.net/doc/4f13301625.html, ;*通讯作者:王浦海(195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物化学教学与研究,Tel :(025)58139412,E-mail :wangpuhai@hotmail.com 。 文章编号:1005-0108(2014)01-0031-03 瑞替加滨的合成工艺改进 朱磊1,王佳乐1,王浦海 2* (1.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1816;2.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1816)摘要:目的改进抗癫痫药瑞替加滨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对硝基苯胺(2)为起始原料,首先与氯甲酸乙酯反 应得到N -(4-硝基苯基)氨基甲酸乙酯(3),3经还原、氨基保护、硝化、脱保护制得N -(2-硝基-4-氨基苯基)氨基甲酸乙酯(6),6与对氟苯甲醛反应生成N -[2-硝基-4-(4-氟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氨基甲酸乙酯(7), 7不经分离直接以NaBH 4还原制得N -[2-硝基-4-(4-氟苯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甲酸乙酯(8),最后8经三氯化 铁/水合肼还原制得抗癫痫药物瑞替加滨。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13 C-NMR和HRMS (ESI )谱确证。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单,反应选择性高,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总收率为62%(以对 硝基苯胺计)。 关键词:瑞替加滨;抗癫痫药;工艺改进中图分类号:O626;R914.5文献标志码:A 瑞替加滨(retigabine ,1)化学名为N -[2-氨基-4-(4-氟苯基甲基氨基)苯基]氨基甲酸乙酯, 是由GlaxoSmithKline 和Valeant 制药公司研发的神经元钾离子通道开启剂,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癫痫药。该药于2011年3月在欧盟获准上市,2011年6月在美国获准上市,用于成人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该药对耐药性部分癫痫的发作尤其有效, 可明显降低发作频率,为临床抗癫痫治疗提供了新方法[1-2] 。本文作者对瑞替加滨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 1合成路线 文献报道的瑞替加滨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 4种:1)以2-硝基-1,4-苯二胺为原料,与对氟苯甲醛反应后经过两次还原,再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制 得瑞替加滨(二盐酸盐)[3-4] 。2)以2-硝基-5-氟 苯胺为原料, 与对氟苄胺反应后经还原反应,再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瑞替加滨(二盐酸盐)[3] 。3)以4-氟-1,2-二硝基苯为起始原料,与对氟苄胺反应制得4-(4-氟苯基甲基氨基)-1,2-二硝基苯,经还原、与焦碳酸二乙酯进行酰化制得瑞替加 滨[5-6] 。4)以N -(4-氨基苯基)氨基甲酸乙酯为原料,经氨基保护、硝化、脱保护,与对氟苯甲醛反 应制得N -[2-硝基-4-(4-氟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 氨基甲酸乙酯,再经过两次还原反应制得瑞替加滨(二盐酸盐,总收率为44%)[3] 。 本文作者参考相关文献[3,7-8] ,在文献[3]报 道的方法基础上,以廉价易得的对硝基苯胺(2) 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氨基保护、硝化、脱保 护、加成消去、还原反应制得瑞替加滨(1),总收率约为62%(以对硝基苯胺计),合成路线见图1 。 Figure 1The improved synthetic route to retigabine 第24卷第1期2014年2月总117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Vol.24No.1p.31Feb.2014 Sum 117

抗高血压药缬沙坦的新合成方法

化学试剂,2009,31(4),303~304 抗高血压药缬沙坦的新合成方法 邹江,杨琰,鲁峰,王文峰3 (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1111) 摘要:以2N 2三苯甲基252(4′2溴甲基联苯222基)四氮唑为原料,与L 2缬氨酸甲酯盐酸盐反应制得N 2[[2′2(2N 2三苯甲基2四氮唑252基)2(1,1′2二苯基)242基]2甲基]2L 2缬氨酸甲酯,然后经过脱三苯甲基保护、酰化、水解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4918%。 关键词: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成 中图分类号:O6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23283(2009)0420303202 收稿日期:2008206217作者简介:邹江(19792),男,山东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 缬沙坦(Valsartan ,1),化学名:N 2(12氧戊 基)2N 2[42[22(1H 2四唑252基)苯基]苄基]2L 2缬氨酸,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AT 1)受体拮抗剂,具有全新的降压机制,降压平稳、疗效强、作用时间长、患者耐受性好;作用部位确切,降压起效温和,对心率和细胞组织影响极小,长期用药对心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文献[123]报道的关于缬沙坦的合成方法主要有:1)以4′2甲基222氰基联苯为原料,经过溴化、水解、氧化合成4′2甲酰基222氰基联苯,与L 2缬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缩合后还原得到N 2[42(22氰基苯基)苄基]2L 2缬氨酸苄酯,戊酰化后得到N 2[42(22氰基苯基)苄基]2N 2戊酰基2L 2缬氨酸苄酯,然后与三丁基叠氮化锡反应成四氮唑环,最后由催化氢解得到缬沙坦;2)4′2溴甲基222氰基联苯与L 2缬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反应得到N 2[42(22氰基苯基)苄基]2L 2缬氨酸苄酯,戊酰化、氢解、环合后制得缬沙坦;3)4′2溴甲基222氰基联苯L 2缬氨酸甲酯盐酸盐缩合得到N 2[(2′2氰基联苯242基)甲基]2(L )2缬氨酸甲酯,戊酰化得到N 2[(2′2氰基联苯242基)甲基]2N 2戊酰基2(L )2缬氨 酸甲酯,与三丁基叠氮化锡反应得到四氮唑物,经水解后得到缬沙坦。以上3种方法都是应用氰基与叠氮化物高温反应制备四氮唑环,污染大,危险性高。 本文根据最近专利文献[4]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工艺优化。以2N 2三苯甲基252(4′2溴甲基联苯222基)四氮唑为原料,与L 2缬氨酸甲酯盐酸盐反应制得N 2[[2′2(2N 2三苯甲基2四氮唑252基)2(1,1′2二苯基)242基]2甲基]2L 2缬氨酸甲酯(2);原文献中需要制备化合物2的氢溴酸盐,我们在反应过程中加入缚酸剂制备化合物2的游离碱,不 经纯化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中。由化合物2制备 N 2(12氧戊基)2N 2[[2′2(1H 2四氮唑252基)2(1,1′2二苯基)242基]2甲基]2L 2缬氨酸甲酯(4),原文献是先酰化后脱三苯甲基保护;我们在实验中发现,这样的酰化过程经常会伴随脱三苯甲基保护的副反应,不利于反应控制;我们调整了反应的次序,先脱三苯甲基保护得到N 2[[2′2(1H 2四氮唑252基)2(1,1′2二苯基)242基]2甲基]2L 2缬氨酸甲酯(3),然后再酰化得到化合物4。在水解的操作中,原文献采用三甲基硅醇钠的方法,成本高,反应条件苛刻;我们采用稀氢氧化钾(浓度<6%)低温(25~ 30℃ )反应的方式来进行水解,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产品缬沙坦中手性异构体含量<012%。整个工艺过程,中间体不经纯化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3 03第31卷第4期邹江等:抗高血压药缬沙坦的新合成方法o

化学合成法制备甜菜碱

中国化工贸易 化学合成法制备甜菜碱 刘 悦1 闫 皙2 (1.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2.石家庄科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18) 1课题研究的国内进展及现状 甜菜碱最初是甜菜制糖时留下的废液中提取而来的,新鲜甜菜中含甜菜碱,制糖废液中约含3%,糖蜜中含8%。甜菜碱原为制糖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其产品及产地有很大局限性,使用上也没有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长期以来,人们对甜菜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从甜菜中提取的工艺研究,规模比较有限,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芬兰的CALTER公司才对其进行了专门研究,该公司通过天然提取法制得的天然无水甜菜碱产品质量好,并流入我国市场。此后,许多国家都对甜菜碱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1.1 关于合成方法的研究 1999年,苏天铎等人以氯乙酸、氢氧化钠和三甲胺为原料合成 甜菜碱,其方法是:以室温为起始反应温度反应0.5 h,然后分别于50℃~55℃和80℃~85℃反应1 h,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反应液分离提纯物质。其收率超过97%,产品纯度达到98.5%。 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等优点,但离子交换法工艺繁琐,不利于工业推广。 2008年,杨昆等人以三甲胺及一氯乙酸、氢氧化钾为原料合成甜菜碱:利用实验确定合适的反应温度、时间及配比等优化条件,得到的反应液去除水溶剂后加适量乙醇趁热过滤,除去氯化钾,然后,将滤液冷却结晶,抽滤,干燥,得到甜菜碱,产率可达93.4%,纯度达99.33%. 该工艺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氯化钾较氯化钠 容易分离,有利于提高产品纯度,但氢氧化钾成本较氢氧化钠要高,会增加其生产成本。 1.2 对甜菜碱分离方法的研究 崔国辉利用离子交换法使甜菜碱得到提纯:将反应液利用阳离子强酸性树脂,吸附甜菜碱,杂质用纯水冲走,然后用氨水解析出甜菜碱,甜菜碱溶液减压浓缩后,降温到30℃析出晶体,过滤得到甜菜碱,母液回收套用,得到的甜菜碱再经过真空干燥,得到含量99%以上的甜菜碱。 该工艺纯度较高,分离效果较好,但分离前的准备较为复杂,而且离子交换柱容量较小,生产周期较长,效率低,产量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工业化。 靳登超等人对分离甜菜碱的萃取结晶法进行了研究:将反应液加入萃取剂构成四元体系,通过实验,画出四元相图,确定优化条件后的萃取剂用量,利用甜菜碱和氯化钠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使甜菜碱得到分离提纯,其中,萃取剂应该尽可能的溶解甜菜碱,并且微溶或不溶氯化钠。 1.3 对甜菜碱分析方法的研究 李优琴等人利用比色法对甜菜碱含量进行测定:分别配制甜菜碱标准溶液、雷氏盐饱和液、丙酮溶液、乙醚洗液和甜菜碱样品溶液,吸取一定量的甜菜碱标准溶液,加入雷氏盐饱和溶液,将混合液在5℃下冷却30 min,然后在真空下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沉淀用乙醚洗涤3次,待乙醚挥发干后,用丙酮溶液溶解沉淀,定容至25 ml,在波长525nm处用1cm比色皿测其吸光度,然后用甜菜碱样品溶液代替甜菜碱标准溶液,重复以上步骤,对照标准曲线,依次算出样品中甜菜碱的含量。 2结论 化学合成法中,原料的选取:关于碱方面,如果用氢氧化钙,则副产物氯化钙难以分离,氢氧化钾成本较高,碳酸钠效果也不太好,选氢氧化钠较为合适;关于三甲胺,由于其气体成本较高且容易挥发,极易溶于水,选用30%-35%的三甲胺水溶液比较合适。 关于甜菜碱的生产方法,反应过程中:温度太高,会使三甲胺挥发,造成浪费,同时也会浪费能源;温度太低,反应速度较慢,反应不充分。采用分段加热法,既避免了原料和能源的浪费,又能使反应进行得很充分,提高产率。 关于反应介质的选择,在甲醇和乙醇作溶剂时,反应速度都较水要慢,因此,选用水做反应溶剂比较合适。 关于分离,常用的方法有简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萃取结晶法:由于甜菜碱具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简单蒸馏中会与水形成缔合胶体,难以分离,得到的产品纯度较低;离子交换法工艺繁琐,容量小,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工业生产;萃取结晶法分离效果较好,同时可以较好的利用副产物,避免浪费。 关于萃取剂的选择,甜菜碱在甲醇中的溶解量较乙醇要高得多,但乙醇的成本较甲醇低,且氯化钠的溶解量也较甲醇要少得多,选用乙醇比较合适。 关于分析方法的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凯氏法、重量法、比色法测量过程都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改进后的快速滴定法简化了测量过程,但相比之下,非水滴定法操作比较简单,精确度高,成本较低,更适合在工业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天铎,柳恒,唐清福.三甲胺乙内酯的合成[J].陕西化工,1999,(3):35 [2]郝立勇,朱晓慧,齐永秀,张恭孝,化学法合成甜菜碱工艺的改进[J];中国甜菜糖业,2003年04期 [3]杨昆,王稼,谭亿等.甜菜碱制备工艺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11期 [8]崔国辉.甜菜碱的精制工艺研究.中国化工贸易,2012,4(7);157-157 [9]靳登超,杨志才,冯素霞等.合成甜菜碱生产中的产品分离[J].化工进展,2002,21(1):154-157. [10]王双平,靳登超,胡俊峰.萃取结晶法分离合成甜菜碱中氯化钠[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24(5):420-423. [11]李优琴,高家骅,周维仁.比色法测定合成甜菜碱的含量[J].江苏农业学报,1999年02期 [12]胡彩虹,夏枚生,许剑峰.滴定法快速测定饲料中甜菜碱[J].分析试验室,1999年06期 https://www.360docs.net/doc/4f13301625.html,

缬沙坦粗品合成第一工序 甲酯

缬沙坦粗品合成第一工序甲酯 甲酯设备: (1)、2个反应釜1500升,(2)、2台水冲泵,(3)、1个1500升高位槽(抽氯化亚砜),(4)、1个甲醇罐2000升,(5)、1个蒸出甲醇罐,(6)、2个片冷冷却系统, 甲酯投料:缬氨酸150kg,甲醇(回收甲醇)860升+180升,氯化亚砜200kg,饮用水200升。 酯化操作工艺: 1、先将200kg的氯化亚砜抽入高位槽滴加待用。 2、打入酯化釜甲酯860升,再投入缬氨酸150kg盖好釜盖,开启冷冻系统,将釜内降温到-5—5度。 3、打开酸性废气,开始滴加氯化亚砜,滴加时控制釜内温度-10—15度滴加时控制时间2±0.5小时,滴加结束后升温30±10度,搅拌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继续升温,将釜内加热到有回流状态,即温度在55—60度时反应回流5小时。 析晶操作工艺: 上述反应保温结束,将酯化釜内的料液转至结晶釜内开始升温,打开蒸馏阀门及配套的真空阀门、控制表压≤-0.06Mpa。釜内温度20—55度,减压蒸馏,当蒸出680±50升甲醇时停止蒸馏,打开甲醇管道阀门,向釜内加入180升新甲醇,再打开蒸汽阀门继续升温到

55—60度回流反应60±30分钟。 4、回流反应结束后,用冷却水将釜内料液温度降至40—50度。 5、打开真空系统,控制表压≤-0.06Mpa釜内温度35—75度,继续减压蒸馏,直至无液体流出(足够干)。 6、蒸馏结束打开氮气阀门,破釜内压力为0时关闭氮气,开废气阀门,将釜内降温至35±10度, 7、冷却完毕后,静止60分钟,再向釜内加入700升饮用水,搅拌至溶清,送入缩合釜内待用。 缬沙坦粗品合成第二工序缩合 缩合:设备2个5000升反应釜,一个盐酸高位槽1500升,一个螺冷,一台水冲泵抽料用,一个饮用水储罐2000升。 投料配比: 饮用水:700升、300升、300升、600;升饱和盐水300升、300升,碳酸钠275kg精致盐酸125升,联苯溴化物270kg、乙酸乙酯2700升、200升缬氨酸甲酯盐酸盐溶液700—800升 操作工艺 1、向釜内打入饮用水700升,然后抽缬氨酸甲酯盐酸盐溶液搅拌溶清。 2、向釜内投入碳酸钠275kg,搅拌到溶清。 3、向釜内加入2700升乙酸乙酯搅拌。

沙坦联苯的应用及合成工艺

沙坦联苯的应用及合成工艺 商品名:沙坦联苯; 英文名:2-Cyano-4'-methylbiphenyl; 简称: OTBN; 化学名: 2-氰基-4-甲基联苯; 化学分子式: C H N; 1411 分子量: 193.24 分子结构: ;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结晶; 熔程: 48°C~52°C; 含量≥99%;有关杂质含量不大于0.5%。 用途:用于合成新型沙坦类高血压药(洛沙坦、替迷沙坦、缬沙坦、伊普沙坦、伊贝沙坦等) 。 特性:沙坦联苯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THF(四氢呋喃)、苯、甲苯庚烷等有机溶剂。 目前治疗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肾炎等循环系统疾病疗效较好的

药物是血管紧张素Ⅱ[简称A ( Ⅱ) ]拮抗体药品。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Ⅱ)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类药物,近年来广泛用于一线抗高血压临床用药,这类药物目前上市的有:络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依普罗沙坦品种,到1999 年底在国外上市的该类药物已达9个, 这无疑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是一大进步。沙坦类药物具有高效、长效、安全、可以口服、耐受性好、靶器官保护等特点,并避免了非选择性ACEI 类药物引起咳嗽的不良反应,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成为21 世纪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的降压药物之一。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这些药品售价昂贵,每吨高达数万美元。据统计, 2010年全球这类药物的市场已达到266亿美元。 大多数沙坦类药物都是以沙坦联苯(2-氰基-4-甲基联苯, 2-Cyano-4'-methylbiphenyl)作为其关键的中间体,但由于其生产技术难度大、设备繁杂、可操作性差、工业生产投入高、专利保护等原因,只有少数外国公司拥有此项产品的生产技术,国内尚处于开发阶段。因此这种中间体的开发研究和生产,备受国内各化工、制药企业的重视。 沙坦联苯是沙坦类药品的基础中间体,目前沙坦类药物的市场扩大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化学化工浅谈缬沙坦的生产方法剖析

浅谈缬沙坦的生产方法 目录 目录..................................................... I 浅谈缬沙坦的生产方法...................................... I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1引言 .. (1) 1.1高血压疾病的概况 (1) 1.2关于高血压药物研制和开发的意义 (1) 1.3高血压药物研制现状 (2) 1.3.1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2) 1.3.2 AT1受体拮抗剂 (2) 1.3.3 AT2受体拮抗剂 (3) 1.3.4 ATI/AT2双重受体拮抗剂 (4) 1.3.5 AⅡ受体拮抗剂的前景介绍 (4) 2抗高血压药物缬沙坦的合成方法 (4) 2.1抗高血压药物缬沙坦 (4) 2.1.1缬沙坦的简介 (4) 2.1.2 缬沙坦的药理分析 (5) 2.2缬沙坦的合成方法 (5) 2.2.1先d后a路线合成法 (6) 2.2.2先a后d路线合成法 (8) 2.2.3先c后ad路线合成法 (10) 2.3缬沙坦的生产 (11) 2.3.1原料的检验 (11) 2.3.2各物质的合成 (15) 2.3.3缬沙坦的合成 (16) 2.3.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I

浅谈缬沙坦的生产方法 浅谈缬沙坦的生产方法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缬沙坦的各种合成方法,综合比较了各种合成方法的利弊,并分析了缬沙坦合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缬沙坦;合成;工艺流程 II

甜菜碱的合成及产品提纯的新方法

22河北化工2006年第2期 甜菜碱(Betaine)是具有R-(CH3)2N+CH2COO-结构化合物的总称。较常见的如十八烷基甜菜碱,它是用途广泛的两性表面活性剂;还有N,N,N-三甲基甘 胺酸内盐,又称三甲胺乙内酯或甜菜素,是一种季胺型水溶性生物碱,因最初从甜菜中提取而得名,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良好的饲料及食品添加剂。本文着重讲述N,N,N-三甲基甘胺酸内盐,它在动物代谢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具有作为甲基供体促进动物脂肪代谢,调节渗透压,增进食欲,稳定维生素,预防球虫病,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多种功效。最近几年,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又发现甜菜碱在生物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代替氯化胆碱和蜂蜜作为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可以使发酵效果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改善了药品的质量和制造成本。 1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甜菜碱在19世纪末被发现后,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集中在如何从甜菜中进行提取的研究上,各地生产规模也不大,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在芬兰出现了专门进行研究、生产及销售饲料用甜菜碱的CALTER公司。其他各国也曾进行过在化工、医药、及农药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欧美国家已把甜菜碱作为要推广的重要饲料添加剂品种之一,大量应用于养殖业。我国对这一产品的开发利用也是从制糖业和饲料加工业开始的,八一糖厂和珧南制药厂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从废蜜中以离子交换柱法提取出甜菜碱。此后,沈阳石油化工研究院研究开发出以甜菜、糖蜜、盐酸、液氨、烧碱为原料,采用膜分离技术提取甜菜碱的技术路线,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科院新疆化学 研究所又相继开发出从酒醪中分离甜菜碱的新工 艺,采用的是离子交换二床法和三床法,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生产的甜菜碱产品不需要精制即可达到医药级产品的纯度。化学合成法最早是在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开发成功的,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其分离方法是离子交换柱法,目前,合成甜菜碱的分离方法几乎都是离子交换柱法。 甜菜碱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推广,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在国外,甜菜碱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需求量每年上升8%,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也已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被人们所接受。在化妆品行业,其保湿性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在我国,甜菜碱的需求量也逐年提高,据饲料行业提供的2000年统计数字,我国用于饲料添加剂的甜菜碱总需求量为4000t/a,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最近几年,随着制药行业发酵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个别制药企业已经掌握了利用甜菜碱进行生物发酵技术,并已应用于生产,效果显著。这标志着甜菜碱已经走进制药行业。所以,甜菜碱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传统生产方法2.1天然提取法 天然甜菜碱取自于制糖废液,一般是用离子交换提取法和离子排斥提取法。离子交换提取法是将稀释的废糖液流经离子交换树脂,留下其中的甜碱,使氨基酸及金属盐与其他成分分离。然后用稀氨水洗脱甜菜碱,回收率达70%。 离子排斥提取法是将稀释的废糖蜜通过填充有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的色谱柱中分离,柱温在80℃左右,料液流速接近色谱系统临界速度,用水洗脱色谱分离柱时,盐、糖及甜菜碱依次洗脱得以分离,收 甜菜碱的合成及产品提纯的新方法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工厂,河北 石家庄050031) 王建辉 [摘 要]在介绍甜菜碱市场现状, 发展前景及传统生产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萃取结晶法生产甜菜碱的原理、特点、萃取剂的选择等,证明萃取结晶法提纯甜菜碱是可行的。 [关键词]甜菜碱;合成;提纯;新方法[中图分类号]TQ4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95(2006)02-0022-02 [收稿日期]2005-10-20 [作者简介]王建辉(1966-),男,讲师,工程师,从事化工、机械 方面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缬沙坦工艺流程

缬沙坦半成品生产工艺 投料前检查确保合成系统、管道系统、放空系统、尾气吸收系统运行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尾气经放空总管去尾气吸收塔吸收处理。 反应原理及工艺流程简述 (1)甲酯缩合工序 L-缬氨酸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与溴代沙坦联苯反应生成N-【(2,-氰基联苯-4-基)甲基】-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 从人孔向甲酯反应釜R401中投入L-缬氨酸,真空抽入一定量的甲醇,夹套通入冰盐水降温至20℃以下,从高位槽经流量计向釜内滴加入氯化亚砜。约2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夹套通入蒸汽升温至80℃回流反应5小时生成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反应结束,打开真空阀,压力保持在-0.09MPa减压蒸馏,蒸馏出来的甲醇冷凝后进入甲醇接收罐回收再利用。向釜内加入饮用水制成水溶液备用。 预先向缩合反应釜R402中加入饮用水,从人孔投入碳酸钠、溴代沙坦联苯,真空抽入一定量的醋酸乙酯,然后真空抽入上述甲酯反应釜中的备用水溶液,夹套通入蒸汽加热升温至40℃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静置半小时分层,从高位槽经流量计向釜内滴加盐酸,边滴加边搅拌2小时成盐,然后将物料通离心机离心甩料,滤饼烘干得缩合物N-【(2,-氰基联苯-4-基)甲基】-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 (2)粗品工序 N-【(2,-氰基联苯-4-基)甲基】-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与特戊酰

氯反应生成N-(2,-氰基联苯-4-亚甲基)-N-戊酰基-L-缬氨酸甲酯,N-(2,-氰基联苯-4-亚甲基)-N-戊酰基-L-缬氨酸甲酯再与叠氮钠和三乙胺反应生成N-(1-戊酰基)-N-【4-【2-(1H-四氮唑-5-基)苯基】苄基】-L-缬氨酸(缬氨酸) 向戊酰化反应釜R403中真空抽入一定量甲苯、加入经计量的饮用水,从人孔投入缩合物N-【(2,-氰基联苯-4-基)甲基】-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和碳酸钠,搅拌溶解,然后从高位槽向釜内缓慢滴加特戊酰氯,保持温度在60℃以下,1小时滴完后继续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静置分层。下层水层去污水处理,夹套通入蒸汽,开启真空阀,将釜内的有机层在90℃和-0.09MPa条件下减压蒸馏甲苯,蒸馏出的甲苯冷凝后进入甲苯接收罐回收再利用。釜内剩余物料真空抽料到四氮唑反应釜R404。从人孔向四氮唑反应釜中加入三乙胺盐酸盐、叠氮钠,夹套通入蒸汽加热至100℃,回流反应15小时。反应结束,停止通入蒸汽,加入经计量的饮用水,从人孔投入亚硝酸钠,通入冰盐水降温至20℃以下,真空抽入一定量的盐酸,静置分层,下层水层真空抽入三乙胺回收釜;上层甲苯层在四氮唑反应釜中,加入经计量的饮用水,真空抽入一定量的液碱,控制温度50℃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真空进料到甲苯回收釜R406中静置分层,上层甲苯回收再利用,下层水层真空抽入一定量的醋酸乙酯和盐酸,静置分层,下层水层去污水处理。夹套通入冰盐水将上层有机层降温到0-5℃结晶,析晶半小时,物料进入离心机离心甩料,所得滤饼烘干得缬沙坦粗品,离心母液进入醋酸乙酯母液接收槽。从高位槽向三乙胺回收釜R405中的

沙坦联苯的应用及合成工艺模板

沙坦联苯的应用及合成工艺 商品名: 沙坦联苯; 英文名: 2-Cyano-4'-methylbiphenyl; 简称: OTBN; 化学名: 2-氰基-4-甲基联苯; 化学分子式: C H N; 1411 分子量: 193.24 分子结构: ;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结晶; 熔程: 48°C~52°C; 含量≥99%;有关杂质含量不大于0.5%。 用途:用于合成新型沙坦类高血压药(洛沙坦、替迷沙坦、缬沙坦、伊普沙坦、伊贝沙坦等) 。 特性: 沙坦联苯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THF( 四氢呋喃) 、苯、

甲苯庚烷等有机溶剂。 当前治疗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肾炎等循环系统疾病疗效较好的药物是血管紧张素Ⅱ[简称A ( Ⅱ) ]拮抗体药品。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TⅡ) 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类药物, 近年来广泛用于一线抗高血压临床用药, 这类药物当前上市的有: 络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依普罗沙坦品种, 到1999 年底在国外上市的该类药物已达9个, 这无疑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是一大进步。沙坦类药物具有高效、长效、安全、能够口服、耐受性好、靶器官保护等特点,并避免了非选择性ACEI 类药物引起咳嗽的不良反应, 优势明显,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成为21 世纪市场上最具发展潜 力的降压药物之一。 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这些药品售价昂贵, 每吨高达数万美元。据统计, 全球这类药物的市场已达到266亿美元。 大多数沙坦类药物都是以沙坦联苯(2-氰基-4-甲基联苯, 2-Cyano-4'-methylbiphenyl)作为其关键的中间体,但由于其生产技 术难度大、设备繁杂、可操作性差、工业生产投入高、专利保护等原因,只有少数外国公司拥有此项产品的生产技术,国内尚处于开发阶段。因此这种中间体的开发研究和生产,备受国内各化工、制药企业的重视。 沙坦联苯是沙坦类药品的基础中间体, 当前沙坦类药物的市 场扩大速度越来越快, 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甜菜碱的营养作用和效果修订稿

甜菜碱的营养作用和效 果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甜菜碱(Betaine)是首先在欧洲被发现的,它主要存在于甜菜糖的糖蜜中,故而得名,但其功效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渐被认识。甜菜碱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动物代谢的中间产物,在营养物质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在畜禽生产和水产养殖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甜菜碱是动物机体内重要的甲基供体,参与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调节动物体内渗透压,具有促进生长、改善胴体组成、提高肉质、提高水产饵料的诱食性等功效。 随着甜菜碱化学合成方法的进一步成熟,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已广泛应用于畜禽配合饲料中,在水产饲料和观赏动物饲料中使用也已十分普遍,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甜菜碱是一种无毒、害、无污染的新型多功能添加剂。 一、甜菜碱的理化特性。 (一)、甜菜碱的化学结构 甜菜碱是—种季铵型生物碱,又名甘氨酸甜菜碱、三甲基甘氨酸等,化学名称为N-N-N-三甲基甘氨酸内盐,分子式C5H11NO2,分子量,其化学结构与氨基酸、胆碱相似 (二)、甜菜碱的理化特性 纯品天然甜菜碱为微棕色流动性结晶粉末,能耐高温,熔点293℃;合成纯品甜菜碱则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301℃~305℃;有较强的吸水

性,极易潮解,并释放出三甲胺;在水中极易溶解(160g/100g水),易溶于甲醇,微溶于乙醇,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三)、甜菜碱的安全性 甜菜碱本身是动物体内的代谢中间产物,经大量实验证明,甜菜碱及其盐类无毒、无害、无污染,其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在11,000m9/kg,对动物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是公认的安全物质。 二、甜菜碱的生产工艺 (一)、天然提取法 甜菜糖蜜是提取天然甜菜碱的主要原料,提取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是离子交换法,此方法是将稀释的糖蜜流经强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其它成份分离而留在柱内,后用稀氨水洗脱甜菜碱,洗脱液再流经强阴出了交换树脂,洗出液经蒸发、脱色、结晶、过滤制得甜菜碱;另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离子排斥法,此方法是将糖蜜导入填充有聚乙烯-二乙烯树脂的色谱分离柱(树脂交联二乙烯苯%,柱温80℃左右,料液流速接近色谱系统临界速度),用水洗脱色谱分离树时,盐、糖及甜菜碱依次排出得以分离,再将收集液经蒸发、浓缩、三段结晶、过滤制得纯度约98%的无水或一水甜菜碱。 (二)、化学合成法 一般采用氯乙酸和三甲胺为原料在液碱中进行常压反应,后经离子交换洗脱出甜菜碱母液,经蒸馏、盐酸酸化、浓缩、结晶、过滤成甜菜碱盐酸盐:或

沙坦联苯的合成工艺研究

沙坦联苯的合成工艺 摘要:综合分析沙坦联苯的各种合成工艺的利弊之后 ,确定以对溴甲苯和邻氯苯甲腈为原料一步催化合成。并对该工艺的反应配比、催化剂配比、反应温度、滴加速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确定摩尔比邻氯苯甲腈:对溴甲苯: NiCl 2·6H2O:PPh 3 :Zn =0.3:0.25:0.125:0.5:0.275可得到收率85%、 含量 99.0%以上产品。 关键词:对溴甲苯;邻氯苯甲腈;沙坦联苯;合成 Study on Syntheti c Techn ique of Sartanbiphenyl LU J in2liang (Chemistry Institute of J iangxi, J iangxiNanchang 330029) Abstract: The writer of this essay tries t o catalyze and synthesize the raw material of p2 br omot oluene and o2 chl orobenzonitrile int o sartabi phenyl according t o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different kinds of synthesis technics . And the reacti on rati o, reacti on temperature and titrati on rate of this technics ar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paper . When the rati o of o2 chl orobenzonitrile t o p2 br omot ol2 uene to NiCl 2·6H2O:PPh 3 :Zn =0.3:0.25:0.125:0.5:0.275 (mol) . The yield and content of the p roduct can reach 85% and more than 99 . 0 % res pectively . Key words: p2 B r omot oluene, o2 Chl orobenzonitrile, Sartanbi pheny, Synthesis

甜菜碱应用综述

甜菜碱应用综述 作者:王秀艳单…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摘要甜菜碱是从甜菜糖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中,它可作为甲基供体部分取代蛋氨酸和胆碱,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护脂肪肝和减少体脂沉积,提高GH水平促进动物生长,抗应激,提维生素的效价,提高抗球虫药疗效,对水产动物具有明显的诱食效应。下面对甜菜碱这十几年中在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简述。 A 文章编号:1004-0084-(2003)09-0009-03 甜菜碱在甜菜糖蜜和藜科植物中含量最高。因其最早是从甜菜糖蜜中提取出来的,故此得名。自1939年Du Vigneaud发现其营养功能以来,一直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添加剂、化学试剂、化工原料、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甜菜碱具有促进畜禽生长、改善胴体品质的功效。 1 甜菜碱的营养功能[1-4] 1.1 作为甲基供体可部分取代蛋氨酸和胆碱 甲基是合成蛋氨酸、胆碱、肌酸、磷脂、肾上腺素、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所必须的基团,在免疫、神经、心血管。泌尿、消化等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甲基必须由特定的甲基供体来提供,主要的甲基供体有甜菜碱。蛋氨酸、胆碱等。这三者之间的代谢关系也是通过三者传递甲基的循环反应体现出来的。胆碱必须被转移到细胞线粒体中转化为甜菜碱后,才能获得提供甲基的能力,而甜菜碱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故在家禽日粮中直接加入甜菜碱比胆碱能更有效的提供甲基[5]。而蛋氨酸只有一个非稳态甲基,甜菜碱则有三个非稳态甲基,且蛋氨酸价格昂贵,因此,甜菜碱是更有效的甲基供体,有“生命甲基化剂”之称。 甜菜碱还能提高BHMT(甜菜碱一高半眈氨酸甲基转移酶)的活性,抑制β-CYST(β--胱硫醚合成酶)的活性从而使更多的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供合成蛋白质之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甜菜碱具有节约蛋白质的效应。但甜菜碱并不能代替蛋氨酸来合成蛋白质,甜菜碱只能部分的替代蛋氨酸[6]。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1单位的甜菜碱可取代2单位的蛋酸,在肉雏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 600 mg/kg的甜菜碱与添加2 000 mg/kg的蛋氨酸效果基本相同[7]。若使用甜菜碱完全替代蛋氨酸会引起肉仔鸡生产性能下降[8]。因此,就提供甲基而言,甜菜碱可节约体内的蛋氨酸,但这是在日粮中甲基源缺乏的前提下,若日粮中甲基源充足时,此时机体并不需要以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甜菜碱就没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缬沙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缬沙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发表时间:2017-10-31T14:37:22.6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作者:陈雪君 [导读] 血管紧张素II(AngII)为人体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 (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311) 【摘要】现如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缬沙坦视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降压药,其疗效好,安全性高。本实验以文献综合阐述的方式,首先阐述了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药动力学特征,后对其临床应用展开全面分析,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材料。【关键词】缬沙坦;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药物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08-02 血管紧张素II(AngII)为人体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AngII在引致靶器官受损和高血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随着多项临床实验的展开,AngII受体拮抗剂(ARB)也已经被推崇为治疗高血压的首先药物。ARB不但是新类抗血压制剂,且其可以经过抑制局部RAS作用,对靶器官起到保护效果,这种门类药物具有有效性高,作用时间长,安全性好等特征,进而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结合实际情况,本文现就对ARB经典药物-缬沙坦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现报告如下。 1.缬沙坦药理作用以及药动力学特征 缬沙坦为一种特异性AngII类AT1受体拮抗剂,其能够选择性的作用在AT1亚型之中,进而中断AngII和受体结合,进而起到抑制醛固酮释放和血管收缩的效果。该药物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效果比拮抗AT2受体高出2万倍之多。 药物经口服后迅速吸收,服用2h后达到峰值。以双指数下降的方式,降低血药浓度。药物消除相和分布相半衰期分别为6~7h以及1h 以下。多次给药后,药动力学无改变,经单剂量注射之后,人体稳定分布容积为17L,血浆清除率为2.2L/h。进食不会对药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且不受年龄限制。 2.缬沙坦临床应用 2.1 心衰 有实验选择5010例年龄在18岁以上[1],心功能为Ⅱ~Ⅳ级的患者展开研究,以常规治疗为基础,使用剂量为160mg/次,2次/日缬沙坦治疗,并以安慰剂为对比组进行对照研究。随访时间为23个月,结果证实,虽说联合使用ACEI以及ARB不能显著降低总病死率,但可降低27.5%的住院率,由此可见,缬沙坦可视为心衰不耐受ACEI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2.2 高血压 将年龄6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者[2],使用剂量为80mg,1次/日的缬沙坦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平均SBP下降19.2mmHg,对照组(安慰剂)降低5.2mmHg。P<0.05.且两组病患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证实对于EH者,使用缬沙坦治疗,可稳定血压。值得说明的是,这种药物可实现全天候稳定血压,且不会令变化节律发生变化,降压TP值以及SI值均较好。 2.3 心梗 对于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合并心衰者分别使用卡托普利组、缬沙坦和联合法治疗[3]。经2年随访后,三组病患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证实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在治疗该疾病方面,效果相似,单独使用缬沙坦的患者耐受性更高。 QT间期的离散度表示心室肌复极不均衡,发生AMI后,离散度显著加长,在使用缬沙坦后,可以降低并校正离散度,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2.4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为血管壁炎性症状。发生该疾病后,患者血液内hs-CRP含量急剧上升,且和冠心病发生存在正相关性。缬沙坦可以降低hs-CRP水平,但缬沙坦氢氯噻嗪却无此效果,因此认为该药物与具备抗炎作用。缬沙坦能够对AngII与AT1结合产生影响,进而削弱脂质氧合酶基因表达量以及降低超氧化阴离子形成量,另外也可弱化OX-LDL受体活性,进而降低该物质水平。还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内皮损伤程度,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效果。这一机制的发挥与缬沙坦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置支架术后预防二次狭窄相关。 2.5 保护脑血管 缬沙坦可以提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突触重塑,全面改善认知能力,提高突触素表达量。其也能够对RAS系统加以阻滞,在避免发生脑卒中。 缬沙坦对于AT2受体无直接性作用,但因为其能够和AT1受体相互结合,进而消除了RAS负反馈,提升AngⅡ含量,后者有可能会作用在AT2内,该受体被激活后,可保护心脑血管。该研究还证实,阻断AT2受体敲除动物模型大脑内动脉创建脑缺血模型,和对照组相比,经过处理的小鼠脑缺血面积更广,对所有小鼠使用一定剂量缬沙坦后,野生型小鼠的脑缺血面积更低,但Agtr2-小鼠的受损面积无显著变化。由此可见,阻滞AT受体,活化AT2受体,可降低脑损伤程度。 2.6 保护肾脏效果 糖尿病肾病者随着疾病的进展,肾脏组织内RAS活性增强,进而提升AngII水平。令肾脏组织内的AngII水平远远比血循环高。AngII可以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为构成肾损伤的重要缓解。联合使用贝那普利与撷沙坦可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单一使用贝那普利相比,使用撷沙坦更能够起到阻断RAS活性上升对患者肾脏损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其24H尿蛋白,稳定血压,全面延缓疾病发展,保护患者肾脏功能。 3.小结 综上所述,以缬沙坦为代表的ARB类药物应用于临床时间不过20余载,作为一种临床新药,其应用需要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在此同时也要强化基础性研究,进而促进ARB类药物的临床实践。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缬沙坦视为首选降压药和其他降压药物相比,缬沙坦不良反应轻微,;临床效果显著。其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衰,肾病,心梗,脑卒中方面,有着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青.分析应用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108-109.

甜菜碱的国内外合成研究及进展

甜菜碱的国内外合成研究及进展 将甜菜碱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始作俑者是芬兰的大型甜菜糖业,他们成功地从甜菜糖蜜废水中提取了天然甜菜碱,并将其推向饲料、养殖行业。可是,当饲料、养殖行业因使用这种非常安全的饲料添加剂——甜菜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时候,却由于资源有限导致的价格因素而无法在饲料行业大规模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始尝试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甜菜碱。 目前甜菜碱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从甜菜糖蜜中提取;二是由一氯乙酸与三甲胺化学反应而得到。 2.1 从甜菜糖蜜中提取 甜菜碱存在于许多植物的根、茎、叶及种子中,特别是糖用甜菜的根中含量较大,新鲜甜菜根中甜菜碱含量为0.3%~0.7 %。甜菜碱在制糖工艺过程中逐渐富集,在二次结晶蔗糖后的废糖蜜中含量达3%~8%。废糖蜜通常用来发酵生产酒精、味精、酵母、柠檬酸等产品,在此过程中甜菜碱不受破坏最终进入废液,这是提取甜菜碱的主要原料。 在甜菜制糖后的母液中,含甜菜碱12%~15%。所以开发甜菜碱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项目。据文献记载,国内外基本上都是从废糖蜜中提取甜菜碱及其盐酸盐,其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化学法、电解法、裂解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离子交换提取法)、色谱分离法(离子排斥提取法)等等。甜菜碱最早由芬兰CALTER 公司采用裂解法从废糖蜜中提取得到。 目前甜菜碱的提取工艺主要有离子交换提取法和离子排斥提取法。 2.1.1 化学法 化学法:将300g甜菜制糖后的母液加热到50℃在搅拌下加入80g的CaCI2,

趁热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盆酸,在20~30℃结晶、分离、干燥,得纯度为98.8%的甜菜碱粗品。 2.1.2 离子交换提取法… 2.1.3 离子排斥提取法… 2.2 化学法合成 2.2.1 甜菜碱的合成 化学合成法生产甜菜碱是用三甲胺与氯乙酸钠进行反应,制成甜菜碱与氯化钠的水溶液,然后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分离从而得到产品。目前,国内合成甜菜碱的生产厂家均采用这一工艺路线,该方法虽然只有两步反应,但第二步的合成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影响因素也较多,不易控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工艺流程示意见下图: 图2.1 化学法合成甜菜碱工艺流程示意图 另一化学合成法工艺路线,是用胆碱盐经氧化获得甜菜碱,该方法已有国外公司在中国申请了技术专利。 … 化学法合成甜菜碱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廉,可以大规模生产。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对生产工艺与流程进行了改进,生产出不吸潮、不结块、流散性好的饲料专用甜菜碱。 2.2.2 甜菜碱的分离… 2.2.3 甜菜碱盐酸盐的制备 将以氯乙酸和三甲胺为原料合成甜菜碱的反应液用等摩尔盐酸酸化,甜菜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