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50372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英文名称:General B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81

学分:4.0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等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

二、课程简介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等的专、本科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普通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它包含生物学的多个分支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缩影和通论。本课程着重从生命活动的共同规律来讲授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选取细胞与生物大分子、高等植物的结构与功能、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等五大版块作为讲授的核心容。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整个生物界和生命科学的概况,拓宽知识面,打下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提高整体素质,为今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等的专、本科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的:1 .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学的分科,研究方法和发展动向; 2 .掌握细胞与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知识;3 .掌握高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的基本知识; 4 .掌握高等植物的形态与功能的基本知识;5 .了解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本规律与技术;

6 .掌握生物分类的原则,了解生物界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属种,各类群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

7 .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机理,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

8 .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容及要求

1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概括地介绍了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生物科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了基础。尽可能结合讲述一些生物科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

(二)教学容

1、主要容

1.1 生命的特征

1.2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

1.3 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4 生物学分科

1.5 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命的特征和稳态;五界系统;

3、问题与应用

惠特克用哪几条标准将生物划分为五界?

(三)课后练习

惠特克用哪几条标准将生物划分为五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学科的主要研究容及学习方法。

2、以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篇细胞与生物大分子

2 生命的化学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概括地介绍了组成生命的化学基本基础,使学生了解生命分子的特性,认识细胞组成物质的特性及功能;掌握细胞由哪些元素及物质组成。

(二)教学容

1、主要容

2.1 原子和分子

2.2 组成细胞的大分子

2.2.1哪些元素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2.2.1 碳是组成细胞中各种大分子的基础

2.2.2 细胞利用少数种类小分子合成许多种大分子

2.3 糖类

2.3.1 单糖

2.3.2 多糖

2.4 脂类

2.4.1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2.5蛋白质

2.5.1蛋白质仅由20中氨基酸组成

2.5.2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2.6 核酸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脂质的类型;蛋白质的结构;

3、问题与应用

蛋白质的结构如何决定其功能?

(三)课后练习

蛋白质的结构如何决定其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课堂提问,运用多媒体教学。

3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能够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二)教学容

1、主要容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3.2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3.3 物质的跨膜转运

3.4 细胞连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染色质、染色体、线粒体、质体

3、问题与应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三)课后练习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简述细胞质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课堂提问,运用多媒体教学。

4 细胞代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二)教学容

1、主要容

4.1 能与细胞

4.2 酶

4.3 细胞呼吸

4.4 光合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碳反应

3、问题与应用

人体的细胞不会用核酸作为能源。试分析其理由。

(三)课后练习

人体的细胞不会用核酸作为能源。试分析其理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课堂提问,运用多媒体教学。

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目的与要求

知道细胞的分裂的概念;知道细胞的分化的概念;知道细胞分裂与分化的意义。(二)教学容

1、主要容

5.1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5.2 细胞分化

5.3 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

3、问题与应用

怎样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三)课后练习

简述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细胞衰老等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个细胞生命活动中的生物学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课堂提问,运用多媒体教学。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6.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高等动物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掌握动物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理解稳态的含义。

(二)教学容

1、主要容

6.1 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6.1.1 组织是有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而成的细胞群体

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肉组织 4. 神经组织

6.1.2 多种组织构成有特定功能的器官

6.1.3 若干个相关的器官又组成一个能完成特定任务功能的系统

6.2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6.3 动物的外部环境与部环境

6.3.1 动物必须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新代

6.3.2 动物必须维持部环境的稳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组织、器官、系统;四大组织的特征、功能及分布;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比较;

3、问题与应用

简述动物的多层次结构?动物为什么必须维持体环境的相对稳定?

(三)课后练习

简述动物的多层次结构?动物为什么必须维持体环境的相对稳定?稳态与化学平衡有什么不同?简述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异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课堂提问,运用多媒体教学。

7. 营养与消化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的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功能,掌握异养及动物和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二)教学容

1、主要容

7.1 营养

7.1.1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

7.1.2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化学能

7.1.3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7.1.4 糖类脂质都是构建身体所必需的

7.1.5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人体的原料

7.1.6 蛋白质中的10种氨基酸是必需的营养素

7.1.7 营养过剩是现在常见的病态

7.2 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7.3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7.3.1 消化从口腔开始

7.3.2 食物通道与呼吸通道在咽部交叉

7.3.3 食管蠕动将食物挤入胃

7.3.4 胃贮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

7.3.5 消耗性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

7.3.6 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素的主要器官

7.3.7大肠吸收水和各种电解质并排出粪便

7.4 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异养,胞消化,胞外消化;胃消化哪些食物;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素的主要器官。

3、问题与应用

为什么胃液不消化胃壁自身呢?胃在消化过程中起哪些作用?小肠在消化过程中怎样起重要作用?为了身体健康,在膳食方面应该遵守哪些原则?

(三)课后练习

为什么胃液不消化胃壁自身呢?胃在消化过程中起哪些作用?小肠在消化过程中怎样起重要作用?哪些营养素可以在胃吸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课堂提问,运用多媒体教学。

8 血液与循环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的血液循环系统组成及特点,了解哺乳动物心脏血管系统的基本结构。(二)教学容

1、主要容

8.1 人和动物体含有大量的水

8.2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8.2.1 血液是由血细胞悬浮在血浆中构成的

8.2.2 白细胞是胞外身体的卫士

8.2.3 血管破损时血液凝固可以堵塞漏洞

8.3 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8.3.1 血液在人的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8.3.2 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的搏动

8.3.3 起搏点决定心脏搏动的节奏

8.3.4 血管的结构与他们的功能相适应

8.3.5 毛细血管网是物种交换的场所

8.3.6 人体血压的测量

8.3.7 高血压和粥样动脉硬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起搏点,血压,心肌的特殊传导系统;血液的细胞成分,凝血过程;

3、问题与应用

为什么适量献血有益健康?凝血过程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简述组织液在人体的重要作用。

(三)课后练习

为什么适量献血有益健康?凝血过程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简述检查血型的原理?(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部分容学生自习。

9 呼吸:气体交换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了解危害呼吸系统的疾病。

(二)教学容

1、主要容

9.1 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9.1.1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口、鼻、喉、气管、肺

9.1.2 肺的换气活动依靠骨骼肌的收缩与舒

9.1.3 血液运送呼吸其他

9.1.4 呼吸运动的调节

9.2 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9.3 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9.3.1 由吸烟引起的慢性肺气肿

9.3.2 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是开始于上呼吸道的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9.3.3 矽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肺活量,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气管的结构;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初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初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课程,又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和获得普遍的规律性的知识。生物界既有极大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统一性。生物界是一个整体,生命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涉及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及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能应用普通生物学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考试形式 普通生物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为: 一、名词解释(12题,每题3分,共36分) 二、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三、填空题(24空,每空1分,共24分) 四、问答题(任选6题,每题10分,共60分,多选者按前选计分) 考试内容

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三)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细胞 (一)生命的化学基础;(二)细胞结构与细胞讯;(三)细胞代谢;(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一)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营养与消化;(三)血液与循环;(四)气体交换与呼吸;(五)内环境的控制;(六)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七)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八)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九)感觉器官与感觉;(十)动物如何运动;(十一)生殖与胚胎发育。 第三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一)植物的结构和生殖;(二) 植物的营养;(三)植物的调控系统。 第四篇遗传与变异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三)基因表达调控;(四)重组DNA技术简介;(五)人类基因组。 第五篇生物进化 (一)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二)物种形成;(三)宏进化与系统发生。 第六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二)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三)动物多样性的进化;(四)人类的进化。 第七篇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四川农业大学653-普通生物学知识点

四川农业大学653-普通生物学知识点 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

遗传学说奠基人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

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分配规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 自由组合规律--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

美国的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于1909年发现。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直接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体繁殖等多种形式 简介 无性繁殖也叫无配子繁殖,是一种亲体不通过性细胞而产生的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的特点是参加产生后代的只有一个亲体。这种无性单亲遗传是最为原始的一种方式。这种繁殖方式在单细胞动物和低等多细胞动物中较为普遍。无性繁殖不经过复杂的胚胎发育,更不发生遗传信息的重组。因此,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子代遗传物质与亲带完全相同。这种繁殖有利于那些处于适宜环境中的个体快速增值,以扩大种群的数量。无性繁殖是以分裂和出 [2] 扦插是最早发明的无性繁殖办法,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它是直接从果树上剪去一段一

两年生的嫩枝条,出图中让其生根发芽的技术。我国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发明了这种方法当时主要用于石榴枝条的扦插。中国古籍中给扦插技术取了个很雅的名字,叫“鹤膝”。在古巴比伦、古埃及,扦插技术比我国更早用于葡萄的繁殖。 分株繁殖在我国最早于公元4世纪开始使用,西欧和南亚早于我国开始使用。 东汉崔?《四民月令》讲到用“栗树”与“栎树”嫁接,使用芽接,在古罗马时代的农书里也可看到果树嫁接的记载。芽接是嫁接形式的一种,而嫁接是无性繁殖的高级形式的一种,至今也被普遍使用。 [3] 分类 1)分裂繁殖 简称裂殖,是由一个生物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新个体,这两个新 个体基本相同。单细胞生物都采用裂殖的繁殖方式。(焦虫的裂殖) 2)出芽繁殖 简称芽殖,是先在母体上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长大后 脱离母体或不脱离母体长成独立生活的个体。水螅等腔肠动物、海绵动物、酵母菌等采用芽殖的繁殖方式。 3)孢子繁殖 孢子是藻类、真菌和一些低等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 生殖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下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衣藻的孢子繁殖过程) 4)营养繁殖 即脱离亲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或亲体的一部分经去分化后,直接

最新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

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篇细胞 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细胞代谢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营养与消化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血液与循环 8.1 复习笔记 8.2 典型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 9.1 复习笔记 9.2 典型题详解 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 10.1 复习笔记 10.2 典型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1.1 复习笔记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英文名:Essential Biology 课程性质:普通教育选修课 适用对象:非生物科学类专业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特别要求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日期: 2012.1.12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 《普通生物学》是非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普通教育选修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整个生物界和生命科学的概况,拓宽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重点,以生物的演化为主线贯穿始终,以期让学生了解整个生命世界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规律,了解生命科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树立辨证的、发展的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二)教学要求 1、拓宽学生知识面,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2、掌握动、植物个体发育中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及其对机能和环境适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了解生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4、了解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与教学手段 三、主要参考书 《普通生物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顾德兴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教学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什么是生命理解:生命的结构层次。 了解: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 一、什么是生命 二、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四、生物学的分科 五、生命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理解:细胞大小和数目,物质的穿膜运动:扩散、渗透、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了解:细胞连接 一、细胞大小和数目 二、细胞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 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四、物质的穿膜运动:扩散、渗透、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五、细胞连接 第二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有丝分裂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了解:癌细胞及其细胞分裂特点。

云南大学617-普通生物学

617-《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类(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普通生物学》考试要力求反映生物学类各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用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动物学、植物学基础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选择填空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的组构系统;(三)生物界的划分;(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生物界的多样性

与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八)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一)原子和分子;(二)组成细胞的大分子;(三)糖类;(四)脂质的生物学活性物质;(五)蛋白质;(六)核酸。 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一)细胞的结构;(二)真核细胞的结构;(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四)细胞通讯。 第四章细胞代谢 (一)能与细胞;(二)酶;(三)物质的跨膜转运;(四)细胞呼吸;(五)光合作用。 第五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二)减数分裂;(三)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第六章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一)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三)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第七章营养与消化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教学大纲(生科)动物生物学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教学大纲(生科)动物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207313 学时:34 学分:1 开课对象:生物科学系本科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英文译名:BasicalbiologyexperimentA2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校生物类壹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壹个科学、合理的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是更能切实掌握动物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学会正确记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初步综合运用已学实验技术方法设计简单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以动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精选重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及知识范围,操作难度适宜的自选实验的比例,引导、指导学生初步设计实验。建立壹个既和理论课有壹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在突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先导的基础上,以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

类的代表动物(实验动物)为材料,贯穿生物学原理,由简单到综合,由基础性到提高层次的实验,构成包括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自选性和设计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本课程总共34学时,1学分。 实验壹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和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够规范和较熟练地使用和维护。 2、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动物组织平铺片等临时装片和涂片的制 作方法。 3、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掌握动物的4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及其结构和机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 1、双筒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和维护方法。 2、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标本,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3、制备和观察蛙的肠系膜平铺片、蝗虫的肌肉组织分离片、血涂片。 4、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4类组织玻片标本。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双筒光学显微镜,无菌牙签,解剖器材,玻片,注射器,染色缸,蛙,蝗虫 7%生理盐水,0.9%生理盐水,0.1M碘液或0.1%亚甲基蓝,1%硝酸银,甲醇,姬母萨染液。 实验二原生动物系列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在显微镜下对运动活泼的原生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考试内容-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分值各占30分左右(主要考查考生对动植物结构、功能和主要分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普通生物学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 生物的特征 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3. 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4. 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7. 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细胞 1.生命的化学基础 1)原子和分子 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3)糖类 4)脂质 5)蛋白质 6)核酸 2.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的结构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4)细胞通讯 3. 细胞代谢 1)能与细胞 2)酶

3)物质的跨膜转运 4)细胞呼吸 5)光合作用 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动物生物学部分) 1.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2. 营养与消化 1)营养 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3. 血液与循环 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4. 气体交换与呼吸 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5. 内环境的控制 1)体温调节 2)渗透调节与排泄 6.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7.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性质

最权威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详解

,可通过体液或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 这种调节称为~ 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 的适应性反应,称为~。 ~。 组织 器官 系统 7 营养与消化 的过程。 )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得物质. )吸收简单得无机物,以日光作为能源,制造有机物,以供机体代谢得生物。 heterotrophic nutrition)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通过从环境中摄取有机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种食物的热价。 ,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 O2量的比值(CO2/O2)称为呼吸商。 状态下维持生命最低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响时的清醒安静状态。 不完全蛋白不含全部必需AA得蛋白 完全蛋白 钙磷钾硫钠氯镁 铁锌硒锰铜碘钼硌氟硅矾镍和锡 8血液循环 circulation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称~ interstitial fluid)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和脑脊液。

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 由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 (m2)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二 问答题: 1、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中积累而不在肌肉中积累。发生这种 选择性积累的原因在于这种色素的什么特性? A:叶黄素是脂溶性色素,易溶于油脂和极性溶剂,而极难溶于非极性物质中。 2、牛能消化草,但人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的胃中没有,你认为 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的所以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么样? A:分解反应;消化不良,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三 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被的一大类细胞。不含膜包被起来的细胞器。 2、真核细胞:细胞核具有明显的核被膜包被的细胞。细胞质中存在膜包被的细胞器。 3、信号分子:信号分子都是一个配体,即一个能与某种大分子专一结合的较小分子,它与 受体结合后往往使受体分子发生形状上的改变。 4、受体: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 5、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 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而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 6、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管、微 丝和中间丝。 7、细胞外基质(ECM):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间充质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大分子物质。构成 复杂的网架,连接组织结构、调节组织的发育和细胞生理活动。【ECM主要成分是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主要是胶原,它在细胞外形成粗壮的丝】 问答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关键何在?

基础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第一篇生命的基本构成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概括地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生物科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了基础。尽可能结合讲述一些生物科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 【教学内容】 1.生物科学(生命科学).有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 2.生命的层次性.生物科学的分科.发展简史及发展动向.生命科学世纪展望 3.物种概念与命名法,生命起源及多样性概述 4.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 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生命大分子 【目的要求】 概括介绍组成生命的化学基本物质,使学生了解生命分子的特性,认识细胞组成物质的特性及功能;掌握细胞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元素组成 第二节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糖类 二.脂类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四.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难点】 蛋白质的结构;核酸的结构 第三章细胞膜系统和物质运输 【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学说,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了解信号传递及信号转导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 二.细胞的共性 三.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与细胞的关系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系统 一.细胞膜与细胞膜表面特化结构 二.细胞内膜系统 1.内质网 2.高尔基复合体 3.溶酶体与过氧化物体 4.细胞蛋白质分选与细胞结构装配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细胞跨膜运输 二.细胞信号传递 【重点难点】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信号传递和信号转导 第四章细胞能量代谢(一)光合作用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作用;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机理;了解光合产物在体内运输与分配原理;了解光合作用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 一.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二.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机制 一.原初反应 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三.碳同化 第三节光呼吸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第四节. 【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的机制、光能的吸收与传递以及光合单位和光能的转化、电子传递链和光合磷酸化、光合碳代谢。 第五章细胞能量代谢(二)呼吸作用 【目的要求】 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和主要历程,了解完整的呼吸作用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几个相互衔接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能量——ATP 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一.糖酵解 二.三羧酸循环 三.戊糖磷酸途径 第三节代谢途径及其调控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完整版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 考试大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普通生物学科目研究生考试大纲 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考试内容-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分值各占30分左右(主要考查考生对动植物结构、功能和主要分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普通生物学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生物的特征 2.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3.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4.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5.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6.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7.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细胞 1.生命的化学基础 1)原子和分子 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3)糖类 4)脂质 5)蛋白质 6)核酸 2.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的结构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4)细胞通讯 3.细胞代谢 1)能与细胞 2)酶 3)物质的跨膜转运 4)细胞呼吸

5)光合作用 5.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动物生物学部分)1.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2.营养与消化 1)营养 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3.血液与循环 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4.气体交换与呼吸 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5.内环境的控制 1)体温调节 2)渗透调节与排泄 6.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7.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性质 2)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3)激素与稳态 8.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普通生物学B知识要点_2016 (2)

普通生物学B知识要点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1.1. 生物进化简介 1.进化的核心思想: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可追溯回共同的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世代传承变 化,形成进化史。(生物进化是有变化的世代传承) 2.进化的形式:系统发生树,进化枝,系统分类学,林奈的二命名法:属名(首字母大写、斜体) +种名(小写、斜体)(+)命名者姓氏或缩写及年份(正体), 性状:是可遗传,并可以在生物体间进行横向比较的特征,可以是形态学特征、生理表型、基因序列甚至行为特征。,共有衍生(后生)性状可以用来定义一个进化枝。同源性状:不同生物体继承自共同祖先的相似性状;同功性状:不同生物体之间表现或功能相似,却有独立且不同的进化起源的性状。同功性状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3.进化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流动,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可遗传差异+生存竞争+遗传繁衍=适 者生存(错误的说法:自然选择是力量,驱策生物进步,通过希望的特征,是一个随机的过程) 4.微进化过程:定义:微进化是小尺度的,发生在物种水平以下(种群水平)的进化过程,也算 是一个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研究对象:种群 5.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和典型过程:地理隔离、种群分化 6.宏进化过程:定义:宏进化一般是指在物种水平以上的进化历程,涵盖了进化中最重要的趋势 和变革(例如哺乳动物的起源和开花植物的大爆发),研究对象 1.2. 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生命的历史 1.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有机多分子聚合物体系,可自 我复制的原始细胞

2.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最重要的地质年代、重要生物类群代表、重要事件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原芸、李臣鸿、黄瑛、陈祖建 一. 课程名称解剖生理学Anatomy and Physiology 二. 课程编码0702761 三. 学时与学分64学时 / 4学分 四.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五. 课程教学目标 1.解剖学教学使学生掌握人类及实验动物大体解剖构造,掌握基本组织、器官组织的基本特点,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2.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尤其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术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 七.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解剖学理论课部分(24学时) ●绪论(2学时) 分类、历史、学习的必要性、生物工程学科学习的必要性;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切面术语、变异和畸形定义; 解剖学的未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运动系统(2学时) 骨学 骨连结 肌学 ●呼吸系统(1学时) 呼吸道 肺 胸膜 纵隔 ●循环系统(8学时) 心血管系统(心脏2学时;动脉2学时;静脉2学时;微循环1学时) 淋巴系(1学时) ●泌尿系统(2学时) 肾 输尿管道 ●神经系统(8学时) 脊髓和脊神经(2学时) 脑和脑神经(2学时) 神经传导路(2学时) 内脏神经(2学时)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脑和脊髓的血管

●内分泌系统(1学时) 内分泌腺的特点、组成及主要功能; 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松果体和垂体的形态、位置及主要功能,组织结构。 生理学理论课部分(40学时) ●绪论(2学时) 人体的基本功能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细胞的基本功能(4学时)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2学时)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兴奋的引起和传播 (2学时) 神经纤维的功能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神经系统(10学时)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2学时)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中枢抑制(2学时)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学时)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学时)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2学时) ●血液(2学时) 体液与内环境概念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型 ●血液循环(10学时) 心脏生理(心肌生物电2学时;心脏射血2学时)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2学时;微循环2学时)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学时) ●呼吸(6学时) 肺通气 (2学时)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2学时)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2学时) ●肾脏生理(6学时) 肾的结构与肾血液循环的特征(2学时)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2学时)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机制(2学时) 肾脏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2020普通生物学+入学考试大纲

淮海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生物学》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吴相钰等,《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8 2.考试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30% 问答题:70%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生物及其特征 2.生物命名的二名法及生物的分类阶元 3.五界分类系统 (二)生命的化学基础 1.细胞组成的基本元素和主要成分 2.水的重要特性 (三)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1.细胞的形态结构 (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细胞周期的分子控制机制 2.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被膜、纺锤体、染色体等的变化 4.染色体的形态、种类、组型、数目及形成染色体带的染色方法 5.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全能性和干细胞和细胞衰老 (五)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组成 2.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动物内环境的概念及其稳定的重要性和调节(六)营养与消化 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3.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七)血液与循环 1.血液的组成和作用 2.心脏血管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种物质在系统的运输过程 3.人和动物体的水含量及体液的组成,凝血机制,血型 4.献血、输血、血压及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八)气体交换与呼吸 1.呼吸的概念,肺活量及相关概念 2.呼吸系统的结构,气体在体内的运输 3.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呼吸运动的调节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原创)

第一、二、三章 1生物的特征:①特定的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和应激④生殖和遗传⑤生长和发育 ⑥进化和适应 2、生物界的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的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和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的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 8、单糖的结构和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的分子主要是葡萄糖,葡糖糖和其他单糖也是细胞合成别的有机分子的的原料。 9、脂肪的功能:①脂质中主要的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的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的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是磷酸。 1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的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的七个特征:①水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是极好的溶剂 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和糖形成的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的碱基结合在一起 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的机理等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是如何传递的;二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和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使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的阐明,研究的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的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同时对糖类的研究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1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的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和核仁。核被膜是包在核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染色质是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的基因片段,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核仁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和RNA,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染色质和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试题

普通生物学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新的细胞核形成时,最多可形成几个小的核仁,然后再汇集成一个大的核仁( ) A.5个B.10个C.46个D.23个2.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约为( ) A.1.80 B.4.8 C.7.0 D.8.0 3.下列物质与细胞松驰素B的作用相反的药物是( ) A.长春花碱B.紫杉醇 C.秋水仙素D.鬼笔环肽 4.下列与真核细胞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粒和中心体是同源的细胞器 B.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直接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包装 C.微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种类有所不同,如乙醛酸循环体,在植物细胞中有,但动物细胞中没有 D.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均高于其外膜 5.上皮细胞之间的牢固连接主要是依靠下列哪一种连接方式( ) A.桥粒B.紧密连接 C.间隙连接D.胞间连丝 6.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的原理是( ) A.抑制核糖体的50S亚基的活性 B.抑制肽链的延伸 C.抑制细菌转肽酶的活性 D.抑制乙酰胆酯酶的活性 7.反应1:A──→B+C,△G=+20.920kJ/mol·L;反应2:C+D──→D,△G=-18.320kJ/mol·L。试问:这两个反应的K eq值( ) A.反应1的K eq值大于反应2 B.反应2的K eq值大于反应1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8.过氧化物酶的颜色是棕色的,其原因是( ) A.含有血红素B.含有叶绿素 C.含有Cyt D.含有NAD 9.柠檬酸循环途径中,通过下列哪一项与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连接起来( ) A.柠檬酸合成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10.在人的骨骼肌细胞中,利用肌糖原进行无氧呼吸时,将一个含有10个葡萄糖残基的肝糖原片段,经无氧呼吸后,可向肌纤维提供多少分子A TP( ) A.20个B.30个C.40个D.360个11.下列哪一种物质是天冬氨酸脱氨后的产物( ) A.丙氨酸B.α-酮戊二酸 C.草酰乙酸D.苹果酸 12.在光合作用中,合成一个葡萄糖分子需要A TP 和NADPH的数量分别是( ) A.12、12 B.18、12 C.18、18 D.3、2 13.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4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而在于C3植物的原因之一是光呼吸弱 B.CO2对C4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作用远大于C3植物 C.C3植物的叶肉细胞常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而C4植物通常不明显 D.在强光下,C4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远大于C3植物 1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最先形成的结构是( ) A.细胞板B.成膜体 C.细胞膜D.细胞壁 15.下列哪一种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核膜不解体,染色体不是靠微管的牵引,而是附着在核膜上,随核膜的延伸而分开( ) A.硅藻B.绿藻C.甲藻D.苔藓16.在哺乳动物体内,下列哪一种细胞的分裂周期最短( )

【VIP专享】《普通生物学(实验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实验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时数:24学时 编写日期:2004年6月 修订日期:2010年6月 执笔者:田清涞 审阅者:张亚兰 一、实验的目的及在专业培养中的作用 普通生物学实验是基础主干课普通生物学的辅助性实验课,通过实验验证加深对生物学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验训练学生最基本的操作和技能,了解当今生物学技术,生物工程进展,为学生今后从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1显微镜的使用、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观察2验证 2无脊椎动物实验4验证 3蟾蜍的解剖4验证 4家兔的外形和内部解剖4验证 5植物细胞、组织的观察4验证 6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观察4验证 1人血涂片的制备观察及ABO血型鉴定2综合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观察(2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教学要求: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够规范和较熟练地使用和维护。 2.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 3.掌握动物组织平铺片、分离片等临时装片和涂片的一般制作方法。 4.掌握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理解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

5.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教学内容: 1.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 2.动物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实验技能 3.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标本,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4.动物四大组织玻片标本观察、示范、多媒体演示 实验二无脊椎动物实验 (4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教学要求: 1.掌握原生动物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无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4.认识一些常见的原生动物 5.学习在显微镜下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 1.观察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软体动 物、节肢动物的标本。 2.草履虫活体观察和实验 3.草履虫生殖装片的观察 实验三蟾蜍的解剖(4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教学要求: 1.通过对蟾蜍外部形态及各器官系统的观察,熟悉其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性 特征及适应性特征。 2.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反射过程。 3.掌握两栖动物的解剖技术。 实验教学内容: 1.蟾蜍外形观察及各部位测量 2.学习双毁髓法处死蟾蜍,观察屈反射、搔扒反射,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1. 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2.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 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3. 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细胞约10% 生物体的功能约50% 遗传和进化约20% 生物与环境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20%) 2、单项选择题(30%) 3、简答题(30%) 4、论述题(20%) Ⅲ考查范围 1、细胞与生物大分子 (1) 生命的化学基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构成细胞的6种主要化合物及其作用; (2) 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 主要区别;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胞连接。 (3) 细胞代谢:酶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原理及主要过程 (4) 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各期核结构变化的特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过程的异同;有丝分裂的意义;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 2、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1)营养与消化:人体能量代谢、能量的释放、转换与利用,食物的热量价,基础代谢;人 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胃、小肠的结构特点;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 (2) 血液与循环:内环境、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3) 呼吸: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泡的结构特点;人体的呼吸运动;人体的气体交换; (4) 内环境的控制:体温调节、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排泄及其途径;泌尿系统的组 成及肾脏的结构;尿的生成及排出; (5)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人体的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及分类;预防接种; (6) 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体液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主要的内分泌腺,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理作用;体液调节; (7)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脊髓和脊神经,脑 和脑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反射和反射弧,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 (8) 支持与运动:骨;骨连结和骨骼;骨骼肌; (9) 生殖和胚胎发育:生殖的种类;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