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探索

财会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

探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改革,力求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积极推

动“岗课赛证”相互融合,以此来更好的推动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财会专业

人才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基于此,本文对财会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岗课赛证”;财会专业;综合育人模式

引言

在当前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作为财会专业,必须要积极推进人

才培养方式的优化,以有效措施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而要想更好的推动

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针对“岗课赛证”引起充分重视,通过将理

论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最终达到在证互补之目的,通过引入此种

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这对于更好的推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无疑具备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在需要在育人

工作中将“岗课赛证创”的育人模式得到应用,结合物联网的岗位人才技能要求,完善人才的培养体系,对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鼓励学生参与到职业竞

赛当中,获得财会专业人才的相关证书,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概述

“岗课赛证”是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当中提出的,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的岗位就是指工作岗位,也就是学生毕业之后参加的就业

岗位,主要包括岗位需求、工作任务、技能标准和核心素养,这也是人才培养的

最终目的。课就是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核心场地,包括课

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赛是指职业技能大赛,即是指所学课程和未来岗位所需技能

相关的技能大赛,包括竞赛项目,竞赛内容,竞赛标准和评价,是衡量学生专业

技能水平的重要标杆。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展示学生个人

水平和掌握相关技能的证明,包括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行业认证等。财会专业是

一门管理类专业学科,在盈利活动当中开展的学科,对于人才的培养都有着独特

而严格的要求。

二、财会专业的“岗课赛证”融合

“岗课赛证”之中“岗”是财会专业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当前时代背景之下,整个社会对于财会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课”所指的内容主要是“课程”,而

课程本身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培养财会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赛”是

指竞赛,是对于财会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衡量的重要标准,对于提升财会专业

教学水平具备重要作用;“证”所指的就是证书,一是毕业证书,二是从业资格

证书,其是学生进入财会行业的通行证,其所代表的是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

技能方面的整体水平。“岗课赛证”的建立是基于一线行业的相关专家的实践调研,并且结合职业岗位提出的职业资格标准,明确课程的主要内容,将课程以及

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积极有效融合,并且将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大赛等全部

嵌入至整个课程体系当中,从而以实践来推动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以更加有效

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岗课赛证”将岗位与专业相融合,有利于促进

学生的专业发展,“岗课赛证”的变革,使中职院校的专业课、通识课内容和目

标制定等内容与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并结合企业岗位的实际情况,对员

工素质、岗位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以此作为

依据,设置了课程规范,制定了教学内容,制定了目标,实现了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岗课赛证”,使高校学生的

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方法更加完善,评价机制更加健全。

二、“岗课赛证”下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定位相对模糊

目前国内大部分大中专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整体定位相对模糊,大部

分院校都是将教学放在首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视程度,存在明显不足。

之前有一部分大中专院校已经对于此问题的严重性,拥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在逐

步的减少理论课程占比,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依然没有充分的将会计工作与实

践进行充分结合,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客观需求。

2、实践类课程的设置相对有限

国内大部分中职院校在实践类课程设置层面上存在明显不足,很多实践训练

与工作实际之间也存在不够匹配的情况,使得实践教学工作本身存在形式化严重

的问题,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课程本身作用的发挥。通过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发现,

国内大多数中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对于学校在实践教学课程方面的设置满意度存

在严重不足。而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此情况,作为大中专学校,必须要积极推动

“岗课赛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这对

于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同样至关重要。

3、未将“引岗入课”方针形成常态化工作

当前,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未有之大变局,企业

需要开疆拓土,勇创佳绩,个人需要不忘初心,奋蹄前行,作为职业院校更需要

肩负起新时代教书育人的责任砥砺前行。但对于当下一些职业院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重点规划学生的就业工作,未将就业工作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看待,

存在着只顾招生不顾就业的现象,甚至一些职业学校按照办普通教育的方式办职

业教育,盲目追求大而全,淡化人才培养特色,偏离发展定位;二是在日常职业

教育教学工作中,未将岗位实际技能所需和教育教学课程匹配,未进行全面充分

的市场调研,仍然使用多年的课程安排设置;三是具备一劳永逸思想,一次“引

岗入课”后再无后文,缺乏岗位与专业课程匹配建设的前沿性,未持续化、常态

化在“引岗入课”中深入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研究,导致理论和技能的学

习无法满足企业实际所需的问题,综合素质未达到学以致用的新目标。

4、缺乏多元化“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践路径

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要求通过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

向贯通,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打通。当前,一些中职院校在“岗课赛证”融通实践路径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岗课

赛证”融通体系不完善,无成熟成套体系,当前仅为基层实践层面的经验总结,

实践全面性待开发;二是在融通维度上过于局限,未充分发挥产业界、教育界、

竞赛界、证书界的实际价值,缺乏创新,未结合当前智能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形

成多元化“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践路径;三是缺乏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践路径的

育人平台,产业实践基地和赛事技能练习筹备环境。

三、财会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应用策略

1、结合岗位要求,构建针对性课程体系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进行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之后满足岗位的需要,顺

利地就业,而在之后课程当中融入证书和相关大赛的内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

明确企业的岗位需求,使得课程教学更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明确相关工作内容和

工作过程,在明确了岗位的工作要求之后,可以将工作任务作为实践对象,结合

企业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对原有课程进行创新,对相关内容进行替换,明确岗位

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将其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企业所

需要的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

例如,学校和教师应当深入相关行业的企业进行调研,明确的了解相关用人

单位对财会人才的需要和要求,找准目标岗位,然后根据目标岗位相关的工作过程,分析胜任该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核心技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方案。

中职院校需要结合“岗课赛证”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政府、职业院校、市场三方为主要力量,建立以“岗课赛证”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培训体系。例如,根据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升级规划等,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积极

的协作。以此为依据,探讨并剖析中中职院校与企业在“职业能力竞赛”、“职

业证书”、“岗位课程”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为“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整合教学资源

要想高效地开展“岗课赛证”教学模式,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创

新能力,只有教师提高了自身素养才能深刻地理解“岗课赛证”融合的内涵,结

合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和相关要求进行研讨和改进,针对学生的反馈不断创

新和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要想帮助学生实现课程和岗位的有效融合就

要借助大赛和证书进行提高,对此要为学生平时的竞赛做好完善工作,学校可以

开展相关的实训,对于财会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创建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

库为教师的课程教学和大赛开展做好准备工作,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相

关证书的人才要求学习相关资源。

例如,对于教师团队应当有骨干教师担任领头羊,定期开展教学讨论,对每

一阶段的课程教学和竞赛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和研究,组织教师团队集体学习相关

教育理论以及课程改革方面,提高专业水平。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打造实训基地,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更加完善的教材,与当下岗位所需要的内容进行结合,

在教学案例当中融入企业实际工作内容。

3、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将“引岗入课”,形成常态化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好的就业离不开学校“引岗入课”的重要方针。作为职业

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对莘莘学子,要千方百计稳定就业,要以技赋能扩大就业。

面对“引岗入课”,形成常态化问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学校作为职业教育

的主体,在办好学,就好业的目标下,要形成“学校主导、部门主抓、各院主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以实地走访为主,深入企业,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签订

订单培养班合同,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供需对接,建立长效机制,既满足学习就业,又满足企业招聘需求;二是发挥创

新思维,围绕专业课程建设以岗定课,从招生入学到毕业就业,学生所学课程既

满足教育部要求规定,又满足企业工作实际技能的需要,并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结

合岗位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演练,就近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践学习、顶岗实习,既符合专业学习的前瞻性,又满足就业工作的实际性;三是“双师型”师资

队伍的建设,为满足“引岗入课”形成常态化工作,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有区

别于以往的本科教育教学,在师资队伍上,需要引入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

参与教学,满足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需求,更好的服务职业教育“双师型”

建设的重要政策,将“德技并修”摆在突出位置,争做“双师型”教师,利用假

期深入企业“充电”,实现真正的“引岗入课”。四是大力倡导思政入课,在

“引岗入课”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围绕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

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重要方针进行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进

行思想素质教育。

4、产教协同搭建育人平台,形成“岗课赛证”同频共振

现已将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将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

级相结合的趋势带入了新关口。面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搭建育人平台,

形成“岗课赛证”同频共振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共同搭建“职业院校

+产业实验基地+企业”的育人环境,通过企业捐赠实训设备,学校和企业共同组

建技能训练中心,形成真实职场教学环境,把“理实结合”落实到教学任务当中,用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全方位衔接融合,做到

真正的学以致用;二是提中职业教育适应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适

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新需要,有利于职业教育迸发出更

强劲的生机活力。三是把参加技能竞赛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积极推进学校与企

业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市级、行业竞赛等,由学校老师带队进行理论+技能指导,企业老师在日常训练中为竞赛做出相应的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共助同学们在竞

赛中取得优秀成绩,同时同学们在竞赛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优势互补把理论知

识和实践操作融合到竞赛中,实现了在校学习成果检验的重要环节,提升学生的

自信心和就业能力;四是在校搭建素质教育综合平台,通过招生就业处主体部门

和企业内部设置教育培训分支,开设多元化的就业服务部门,如就业政策咨询部门,就业心理咨询部分,就业单位引进等部门,多部门联合促进学生就业,提高

就业率,并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和自信心,实现学生的德技兼修。

5、评价从“结果导向”向“多维分层”转变

当前,“岗课赛证”融通在教学实施中已形成不同的二元(岗课)融通、三元(岗课赛、岗课证)融通模式,但在效果评价上,仍旧偏“结果导向”,表现在“课”上的考核脱离“岗”,偏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忽视了工作情境性技

能的考核。“赛”带来的奖牌荣誉反过来局限了当前课程内容,考“证”使得中

职院校走向非考不教、非考不学的怪圈。这种只注重“结果输出”的评价模式违

背了育人规律,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本身是

将产业、职业、教育等要素整合而成的一种社会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需从对象

和维度上进行分层和多维评价。在评价对象上,依据不同生源,基于学情、学习

能力等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现所学内容与新技术有效衔接,

做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课程实施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课程实施后侧重对学习者素养、知识和能力

等方面的终结性评价,将岗位生产项目的标准性、比赛情况、获取职业技能等级

证书以及职业素养综合纳入课程考评体系,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人才培养结果,同时也重视人才培养过程。关注培养结果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成效的应然要求,关注过程则有利于发现不足,便于及时反馈和改正,促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在岗课赛证教学模

式下,教师还要注重对思政的评价,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开展,当下信息技术发

展愈加完善,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情况有

更加全面地掌握,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大赛和证书取得成绩有关,有助于学生

实现课赛融合,以赛促教。

结语

综上所述,实行“岗课赛证”教育模式是职业院校教育的创新之举,将财会

专业的等级证书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相关职业岗位的应

用技能,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相关因素互相融合

有效促进中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效开展,真正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帮

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嘉妮,徐爱菲,徐春梅.“1+X”证书制度视阈下中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专业“三教”改革的现状与对策——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工业职

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2(24):90-95.

[2]张湾,陈桂萍.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9):98-99.

[3]张镱凡.大数据时代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某中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调研[J].现代农村科技.2022(04):109-110.

财会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探索

财会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 探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改革,力求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积极推 动“岗课赛证”相互融合,以此来更好的推动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财会专业 人才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基于此,本文对财会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岗课赛证”;财会专业;综合育人模式 引言 在当前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作为财会专业,必须要积极推进人 才培养方式的优化,以有效措施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而要想更好的推动 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针对“岗课赛证”引起充分重视,通过将理 论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最终达到在证互补之目的,通过引入此种 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这对于更好的推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无疑具备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在需要在育人 工作中将“岗课赛证创”的育人模式得到应用,结合物联网的岗位人才技能要求,完善人才的培养体系,对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鼓励学生参与到职业竞 赛当中,获得财会专业人才的相关证书,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概述 “岗课赛证”是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当中提出的,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的岗位就是指工作岗位,也就是学生毕业之后参加的就业 岗位,主要包括岗位需求、工作任务、技能标准和核心素养,这也是人才培养的 最终目的。课就是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核心场地,包括课 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赛是指职业技能大赛,即是指所学课程和未来岗位所需技能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探索与实践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探索与实践 一、岗(实习)——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前,通过岗前培训、专业实践和岗后总结,帮助学生逐步了解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掌握实际操作的技巧,以及了解公司或组织的企业文化、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往往更能够了解真实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也更能够体验和感受岗位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进而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这就是“岗课赛证”中的“岗”教育。 二、课(学习)——强化基础,跨界学习 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而专业课程的学习更是实现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更可以在学科交叉的领域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和经验,进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学科交叉和跨界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其他学科领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职业发展。 三、赛(比赛)——竞争启迪激发潜力 比赛是一种激发潜力的方式。学校通过建立各种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以其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切实为社会和企业服务。学生在赛事中,可以锤炼自己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有助于推动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方面更好的发展。 四、证(认证)——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证书是培养和评价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岗课赛证”模式下,证书不仅是技能和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职业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有力证明。学校通过建立专业化的证书认证机制,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总之,“岗课赛证”是一种非常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和实践活动。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强化基础,跨界学习,比赛比拼,认证提升等方面,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应对未来挑战。我们相信,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岗课赛证”模式会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学生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价值。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提出的背景 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可见,从国家层面,已把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作为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为我们推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内涵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跨界整合理论”和“系统集成理论”为理论支撑,打破企业与学校、经济与教育之间原有的藩篱,关注了“岗”“课”“赛”“证”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培训与技能评价组织等各方资源,主动适应产业变革对于人才核心技能的新要求,在课程标准研制、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创新等维度中将职业技能标准、课程标准、技能竞赛标准与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核心指标进行有效融合,以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载体,提升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以达到培养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核心是岗,岗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价值皈依点,载体是课程改革,赛和证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助力器和检验标准。“岗

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岗定课、以课育人、以赛领课、以证验课,综合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理念创新与路径深化 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必然是针对原有教育模式的不足与问题提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回答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办学特质的问题,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校办学,通过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技术、生产、实训、资源、人才和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完成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办学转型,但是在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行业企业与学校如何有效融合,人才培养的过程质量如何有效把控,人才培养的结果如何找到与行业企业有共信价值的标准来呈现和证明这些问题并没有回答清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跨界整合理论”和“系统集成理论”为理论支撑,提出以职业技能标准、课程标准有机结合,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细化融入高职院校的课程来实现行业企业与学校的有效融合;以职业技能标准、技能竞赛标准、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来有效把控人才培养的过程质量;以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X证书作为学校与行业企业共信的价值标准来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对职业教育如何向社会各要素集聚的利益共同体办学转型的新探索。

岗课赛证 专业群 育人模式

岗课赛证专业群育人模式 岗课赛证是指在岗位上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证书的考试。在当前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因为职业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 职业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岗课赛证则是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 实际工作中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也 鼓励员工学习和进修,提高个人职业素质和能力。 在实践中,员工们经常面临各种复杂的工作场景和问题。如果员工没有接受过足够的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就无法适应这些复杂的场景和问题,也无法解决它们。而岗课赛证 的开设,则帮助员工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这样, 员工们就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也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此外,岗课赛证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在当前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然而, 要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需要有相应的培训和培养机制。而岗课赛证,正是这 样一种机制。通过学习和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员工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和知识,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这样,企业就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进行岗课赛证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专业群。专业群是指具有相同职业背景和 工作领域的一群人,他们通常在相同行业或企业内工作。这些人具有相同的工作需求和职 业追求,因此他们之间经常进行相互交流和互动,以便共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在进行岗课赛证的过程中,专业群不仅可以提供相互支持和帮助,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 培训和学习活动,以提高群体整体的职业水平和竞争力。 此外,岗课赛证还需要采用一种合适的育人模式。育人模式是指针对某一领域或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方式。在进行岗课赛证时,应采用以实践为主的育人模式。这 就意味着,在进行学习和培训时,要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样,员工们才能真正掌握工作技能和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总的来说,岗课赛证、专业群和育人模式,是三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方面。只有 这三者相互协作和发挥作用,才能确保员工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和 竞争力。因此,在进行岗课赛证时,应注重以上三个方面,并不断完善和创新,以便更好 地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的需求。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 摘要: 一、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概述 1.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定义 2.模式的核心理念 二、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实施 1.课程设置与实践 2.职业技能竞赛的融入 3.证书考试与课程内容的结合 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案例分析 1.成功案例介绍 2.案例启示 五、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挑战与问题 2.对策与建议 正文: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是一种将岗位需求、课程设置、职业技能竞赛和证

书考试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并培养创新精神。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课程学习、实践操作、技能竞赛和证书考试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其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将证书考试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有助于学生顺利获得行业认可的证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在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过程中,需要课程设置与实践紧密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应注重职业技能竞赛的融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此外,还要关注证书考试与课程内容的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顺利通过相关证书考试。 在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推广过程中,已有不少成功案例。这些案例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如强化校企合作、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等。 然而,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课程设置与实践的脱节、职业技能竞赛的质量和数量不足、证书考试与课程内容的衔接不畅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该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例如,完善课程设置与实践的衔接机制,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的水平和覆盖面,优化证书考试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方式等。

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 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摘要:中职教育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我国中职教育正在面临着转型,改革方向以及逐渐明确,以解决学生就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教学模式。结合岗课证赛融合发展要求,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项人才培养,探索适合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模式。 关键词:中职;会计;岗课证赛;人才培养;探索; 中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针对会计专业实行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模式,以岗定课,满足岗位需求,课证融合,定位职业要求;证赛互补,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岗课证赛融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专业岗位,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一、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中职教育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定位不明确,以课堂教学为主,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很多的中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尽量压缩了理论教学的比重,但是实践课程并没有与社会会计岗位需求接轨,影响学生的就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安排存在较大的看法,比如实践课时较少;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衔接不足;实践教学在内容衔接上存在偏差;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不满意,且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严重。实践教学现状严峻,需要合理构建基于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解决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现状问题。 二、“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模式和原则 (一)确立“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较为突出的特点体现在三个层次:区域性与专业性、技术

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新闻稿

标题: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探索新时代育人新模式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人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我校坚持以“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为育人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体力、耐力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是我校针对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该模式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比赛活动为平台,以证书认证为评价,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课程内容方面,我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还通过实践操作、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校还积极引入行业前沿知识,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在比赛活动方面,我校定期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这些比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证书认证方面,我校与多家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技能鉴定等工作。学生通过参加认证考试,不仅可以获得行业认可的证书,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在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组建了一支梯队合理、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扎实的专业指导团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教师团队也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康复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考虑到疫情影响,我校还积极调整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在线辅导;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则通过实践操作、面对面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我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学生的知识技能、体力、耐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文字表达、实践操作、沟通交流、综合解决问题及创新等能力在比赛中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改革成果,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课题研究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课题研究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课题研究”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将岗位实践能力、实习能力、竞赛能力以及证书考核能力结合到企业和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岗位实践能力、实习能力、竞赛能力以及证书考核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结合到企业和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综合育人模式。 研究的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不同类型的岗位实践能力,包括实际技能、概念性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部分是研究实习的能力,包括工作经历、职业发展技能、社会化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第三部分是研究竞赛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能力;第四部分是研究证书考核能力,包括考核规则、考核流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效果。 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部分。理论研究包括框架分析、综合性研究、调查分析、系统分析等。实证研究则是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问卷调查等方式,找出岗位实践能力、实习能力、竞赛能力以及证书考核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结合到企业和教育

机构的教学模式中,从而提出岗位实践能力、实习能力、竞赛能力以及证书考核能力综合育人模式。 研究的结果可以指导企业和教育机构在实施教学时,合理设置岗位实践能力、实习能力、竞赛能力以及证书考核能力综合育人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培养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习、竞赛、证书考核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经历更多的实践,更加熟悉职业发展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学习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构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证赛研训”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证赛研训” 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对现代财务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尤其是2023年新年伊始,教育部就制订并发布了《高职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 学科门类对应表》,意味着高职教育学科时代的来临。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 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伴随产教融合、“1+X”证书制度推行、 会计类相关技能大赛的开展,在推行“三教”改革教学创新与实践中,本项目组 通过将会计岗位技能、课程内容体系、职业技能证书、技能竞赛、职业教育研究、技能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技 能扎实,职业素养优良、满足岗位职业要求,同时兼顾学科教育的“岗课证赛研 训”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师改革、教材革新、教法变革新突破,培养 出高质量会计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科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证赛研训人 才培养模式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财务数智化将更加成熟普及,大量会计基础性岗位将 会被机器取代。大数据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简单的会计和会计报表分析数据 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层的需求,财务人员要使用云计算、互联网和其他方式与 工具来收集、处理、整合和挖掘有用的会计信息数据,全面分析、评估,为企业 的生产和运营决策提供有价值且准确的会计信息数据。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业 务财务融合更加紧密、复合型的财税专家将会越来越重要和紧缺,高端财税人才 的价值更加凸显。教育部依据国家学位管理有关规定和《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 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精神,制订并发布了《高职本科专业学士 学位授予学科门类对应表》,这一对应表的发布,将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整体上逐 步进入以专业为重点、学科为支撑的时代。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岗课赛证”制度是高职院校综合育人的一种新尝试,本文将探讨其内涵及路径,旨在促进高职院校综合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综合育人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综合育人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学业、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综合育人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2.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工作的要求。 3.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科研、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4.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

础,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工作中所需的素质。 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路径探索 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岗课赛证”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综合育人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实践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岗位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职业工作的要求和实践技能的应用。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需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案例教学、实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3.竞赛活动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竞争意识。竞赛活动可以涵盖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领域,通过比赛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证书认定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测试和技能考核,认定其所学专业的能力水平,并颁发相关证书。证书认定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意义 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1.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岗位实践和竞赛活动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岗课赛证”融通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才培养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提 高学生就业竞争优势,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建设“岗课赛证”融通制度,解决会计 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成效,但从实际教学方式来看,教育模式仍存在着不足,学生思想认知不清,教育质量迟迟无法提升。因此本文 主要分析“岗课赛证”融通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希望可 以给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岗课赛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标准。高职院校作为技能 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岗课赛证”融通制度下,能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人才,实现专业内容与会计 人才职业能力有效对接。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分析,转变教育理念,从而建立 起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标准。 一、目前会计专业人才能力基本需求 近年来市场招聘会计人才的资料显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对会计专业学生 的八项能力有较多的关注。具体为:沟通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工作意识、财务 软件、成本分析、税收政策、统计管理、会计背景[1]。其中专业背景、软件使用 等能力,企业更为看重。结合这种需求趋势,增强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与岗位 需求的对口程度,是学生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 养时,需要转变理念,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有待完善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当前的工作方式做出了较多改变,尤其是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促使企业对财务人员提出了较多的要求。而且人工智能的 持续升级,逐渐可以完成一些基础的财务会计工作,让较多的财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拥有较多的危机感。部分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快速处理记账 凭证、报表以及账簿等。针对这种现象,高职院校就需培养较高素质的人才[2]。 而且在1+X职业证书的影响下,多数高职院校积极展开教学改革活动,并探索一 些新的培养方式。“岗课赛证”融通制度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逐渐渗透到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活动当中。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探索出了新的人才培养途径,但是在外界教育资源与 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还是无法同企业人才需求保持一致,甚至出现了岗位脱节的现象。导致高职院校花费了较多的精力,未能达到预 计的培养效果,挫伤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积极性。此外,从师资力量、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等,与企业岗位的需求都具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会计专 业今后的就业方向,出现了一定的困惑与迷茫。“岗课赛证”融通制度下,高职 院校教育活动比较复杂,部分人员对这种教学理念难以做到有效把握,人才培养 方式始终存在着漏洞,无法对学生带去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展开人才培养时,多数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人才培 养模式,采取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方式。而且实践教学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像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活动设计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主要 包含了手工模拟、会计电算化、电子沙盘等,基本是让学生模板企业做账的方式,了解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然而教育资源的缺失,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 模式未能引入新的资源,实践活动与企业实际工作活动,具有较大的差别。同时 外界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对会计专业也带来了较多的冲击,校内实践 活动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能力。

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究-以《涉税会计》课程为例

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究-以《涉税会计》课程 为例 摘要:本文以《涉税会计》课程为例,推进校企双主体产学研创,实施“岗 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构建“岗位对接、技能引领、职业转化”课程模式,开展“混合教学、多元评价、思政浸润”教学实施策略,以便打造融合企业 服务、技能创新、职业素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涉税会计;岗课赛证;课程改革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涉税会计》课程改革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 校企共同体深度融合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提炼税务岗位群核心能力,将 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围绕构建“岗位对接、技能引领、职 业转化”课程模式,重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内容,开展“混合教学、多元评价、思政浸润”教学实施策略,对接“个税计算”职业技能初级标准要求,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融入行业、企业、职业要素。鼓励学生参加税务技能竞赛, 重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优势,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一、“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模式 (一)岗课融通,岗位对接 《涉税会计》作为我校会计事务专业核心课程,对会计事务专业学生的税务 知识塑造、涉税技能培养和诚实守信素养培育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课程以校企合 作筹办的“会计工作室”为平台,在开展专业调研并听取校企合作单位建议的基 础上,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需要,确定了与课程对应的“出纳员、税务 专员、税务会计”能力递阶职业岗位群。通过企业岗位职责、技能要求、用人标

准分析提炼出涉税会计岗位群职业能力为税种认知、税费计算、税款缴纳和税费 核算能力。通过岗位能力分析对应能力要求,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 课程立足岗位育人,紧扣岗位技能标准,与校企合作单位通力合作完善人才 培养方案并优化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按照岗位能力所需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实施项目化教学。课程按税种设计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小税种六大教学项目,形成“5大税种+10小税种”的项 目化教学体系。课程以能力本位为逻辑主线,在项目化教学中按照“税种认知- 税费计算-税款缴纳-税费核算”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开展四段式模块化学习。 教学项目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教学项目理 实一体相融合。课堂教学围绕税种认知、税费计算、税费核算开展理论讲授。充 分采用大数据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慕课”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利用大数据采集,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在校企合作基地“会计工作室”借助 实训资源和实训设备,小组合作开展“税款缴纳”实践操作,增强教学实际应用性,综合运用税种认知、税费核算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基础与岗位能力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借助会计工作室资源进行真账实操, 以企业实际案例为载体,设计案例教学或项目化教学,坚持“任务驱动、学生主题、教师主导”,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实际零距离,实现学生“未毕业,先 就业”,缩短职业适应期。

试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试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日益蓬勃发展。为了培养出更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教育界开始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将企业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比赛竞争和职业认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竞争力。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企业更倾向于招聘那些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将企业岗位需求纳入到教育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岗位对应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也有所不同,例如技术岗位需要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而销售岗位则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教育机构需要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课程设置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核心环节。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还应当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包括与企业合作开设的实训课程和项目等。这些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比赛竞争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各种

学科竞赛和实际项目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校之间的比赛也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比赛中的优异表现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职业认证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职业认证应该成为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共同目标。通过引入行业内的权威认证,学生可以获得更具有含金量的证书,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起完善的职业认证体系,推动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总结来说,“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一种将企业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比赛竞争和职业认证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岗位需求,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组织比赛竞争以及引入职业认证,可以培养出更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竞争力具有积极的贡献,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 在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紧密与企业合作,了解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机会。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中职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与“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研究

中职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与“岗课赛证” 融通育人研究 摘要:全面推进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全面推进课 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019年8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中 职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 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 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为中职 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撑与方向指引。 关键词:课程思政、财经商贸专业、中职、岗课赛证、融通 一、专业课程思政及“岗课赛证”融通现状 (一)、课程思政的历史研究样态 第一,源头初步厘清。有研究视“学科德育”为其实践之源,视西方的知识 道德论为其思想之源,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其理论之源。随着研 究不断深入,课程思政的多维源头被系统揭示。第二,演进历程逐渐明晰。现有 研究多对从学科德育到课程思政、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隐形思政到课程思 政的演变路线进行探究,也有研究探析了课程思政理念的演进历程,还有研究从 课程思政研究的关注点、范式变化的角度出发,廓清其演进轨迹。第三,发展趋 势逐渐明晰。现有研究从两个角度揭示了课程思政的基本趋势与格局:基于大思 政框架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思政向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入。 (二)、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样态

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 摘要:受中国教育制度不断创新变革的深远影响,中职高校会计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中职院校而言,通过调整与优化人才培训的形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而对于更进一步强化实际教学工作的质量,老师们应当注重"课岗证赛"相互之间的密切结合,以达到教学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有效融合,从而达到证赛互补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岗课证赛;培养模式 引言: 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打破传统的以会计学基础理论知识为首、以实践教学为辅的学科框架,创新。岗课证赛结合的方法是对会计学从事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以岗定课,课证结合,证赛优势互补,课赛互促,就能够推动真实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一、相关定义阐释 以"课岗证赛"结合的中职会计学人才培养方式来说,当中"课"面对的是会计学本科课;"岗"面对的是相关的会计岗位群;"证"面对的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是初步评估师证等相关职务资格;"赛"面对的是各类的会计学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事实上,这种会计学教育的培训方法,应以深入调查研究和了解企业中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条件为基础,充分借鉴行业中专业人士的观点,并借鉴对审计师职务工作岗位的相关要求,并以相关会计行业资格条件、工作岗位的实操要求等为主要评价标准,从而确定相关的课程。 二、现阶段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的现状研究

现阶段,中职学校在进行会计学本科专业教育培养的实践中,已呈现出了诸 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中职学校在对会计专业培养方向的定位方面比较迷茫,缺 乏清晰目标,把教学任务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尽管 部分中职学校开始认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并开始降低基础课程所占的比重, 不过,对于实际应用教学而言,仍然无法与市场上的会计工作岗位相结合,无法 适应现实的需求,限制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在实践中,不少学校对实验课程的教 育不满意:实际应用项目量少;实践性教育无法与实际的职业工作相配套;从实 践性应用教学的功能层面出发,仍然与实际职业工作有着明显脱节的问题,从而 导致实践性课程不够形式化,无法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 三、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实施的积极有效对策 (一)与科研设计课岗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对中职院校学生而言,在大一时期,一般学生会了解"基础会计学"的这门专 业课,包括一般财会类专业学生需要了解的专业知识基础课。所以,为了要求学 生了解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加深理解,并确定自身的学习任务与理念。以 提高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当作主要目的,中职院校还应该运用学生参加公司的多种 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具体实施会计工作岗位的更详尽的具体内容与流程,从而提 高学生在会计职业工作方面的认识程度。在为教师们讲授相应的会计学基础知识 期间,还应该为学生们配发了记账单据、账页及其财务记录等关于记账数据材料,与此同步,还根据会计业务的细化会计核算流程,科学合理设计与编排了具体的 内容和方法,并着力于加入了更多的实务培训领域的内容。具体来说:其一,老 师需要首先向学生们介绍具体的会计核算对象、基本假定、会计核算原理、会计 信息的要求等知识点;第二,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演示方式,在其课堂上向学生介 绍单据、帐页和有关票据知识,然后详细向学生们讲授记账、会计凭证和财务账 簿的有关主要知识点;其三,以xx制造业某年度的经营业绩为案例,向学生讲 授借贷财务登记方式的正确应用知识,并根据具体的学生身份证数据,可以进行 及时登帐、期末账项的调整、对帐和结算等。 (二)构建了一个"课岗证赛"融合发展下的中职会计模块课程体系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思考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 人改革思考 [摘要]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对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就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 制改革,推动职普融通,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正式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2023年,教育部就制订并发布了《高职本科 专业学士学位授予学科门类对应表》,意味着高职教育学科时代的来临。许多地 方和职业院校及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 践探索,本项目组通过调查发现,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岗课赛证如何有效融合、形成育人合力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就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及如何实现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人才高效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大数据与会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企业会计领域 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对高质量的财务人员要求更高。承担职业教育培养 大数据与会计人才的职业院校,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面临的巨大挑战。根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很多职业院校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目前存在的 普遍现状是无论在人才培养体系还是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不能满足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要求。因此,实现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 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改革,有效地融会贯通和形成育人合力仍需进一步研究 和探索。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 1、融合机理不明确,各方主体缺乏协同,为融合而融合

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关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协同主体普遍认为主要包括岗对 应的产业界、课对应的教育界、赛对应的竞赛界、证对应的证书界等相关主体。 但实现胜任企业会计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而应当是 社会各界共同协调、资源整合,而不是各行其是,各自为政,难以实现国家提出 的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目标。譬如评价学生适应职场能力素质来说,应当采取定 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很难有机地融合。以赛证 融合为例,赛事组织者和证书颁发者通过简单直接与客观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 淡化了过程性评价,倾向于结果导向。而且竞赛设计和证书认证标准本身与企业 实际生产运作存在一定脱节,实践中缺乏企业认可度。同时,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一些学校办学实力不足,大部分专业缺乏人才培养对口合作企业,实习实训专业 方向不够精准。对企业而言,尤其是专业特殊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无法提供大 量的实习实训岗位,往往为了完成校企业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与专业无关 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难以达到技能锻炼的目的。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难以协同 作为从事会计教学与研究多年的项目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心有余而力 不足的感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在校课程学习专业课时严重不足,同 时公共课占总课时比例达30%左右,对于三年制的高职专业,目前在校学习时间 是四个学期,第五、六学期到企业,难以实现专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习培养目标。对于比赛的训练,大部分院校都是从大二的学生中选拔,从目前各项技能竞 赛的内容来看,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要求非常高,竞赛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半年,大二的学生面临着离校顶岗实习和专升本,难以全身心投入,尤其是对于大部分 实训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参赛,学生参赛的积极 性不高。本项目组尝试从大一的学生中选拔,但在实施过程存在有些课程还没有 系统学习,学生平时要上课,没有多余时间训练,不能达到训练效果。有部分院 校为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仅对个别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培优,忽视了大多数学 生技能提升,学生群体覆盖面较窄。而大部分学校由于生源质量差、学校软硬件 跟不上、组织参加竞赛经验较少等客观原因,通过竞赛难以取得满意的成绩,仅 停留在派员参赛,一定程度挫伤了学生和指导老师的积极性,校内选拔流于形式。只有极个别的院校实行专人指导,没有其他教学任务,这类学校通常是办学条件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调研报告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调研报告序 一、引言 1.1 主题概述 1.1.1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定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兴起 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内涵分析 2.1 岗实践课程的特点和意义 2.1.1 岗实践课程的实施目的 2.1.2 岗实践课程的实施方式 2.2 课程融合与实践 2.2.1 不同学科的融合教学 2.2.2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2.3 赛事竞赛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2.3.1 学生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 2.3.2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4 证书资格的认证与激励 2.4.1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 2.4.2 学生成长的激励机制

三、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实际应用与成效评估 3.1 校园实践案例 3.1.1 某高校岗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1.2 某中学赛事竞赛的组织与开展 3.2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 3.2.1 问卷调查与反馈意见 3.2.2 学生表现与成长的测评数据 四、总结与展望 4.1 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4.1.1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1.2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2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4.2.1 教育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 4.2.2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化与拓展 以以上序号标注的格式,我将为您精心撰写一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调研报告》。文章将深入探讨该主题的内涵、实际应用与成效评估,展示模式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议。文章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帮助您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教育模式。让我们积极展望未来,共同进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调研报告 一、引言

1.1 主题概述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将岗实践课程、赛 事竞赛活动以及证书资格认证结合起来,旨在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和 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当前教育改革的 大背景下,这种模式正逐渐受到各方关注,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一 定的应用和成效。本报告将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 分析,探讨其内涵、实际应用与成效评估,同时总结其优势与局限, 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1.2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 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兴起正是为了 应对这一挑战。从理论到实践,这种教育模式正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综合的成长路径。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内涵分析 2.1 岗实践课程的特点和意义 岗实践课程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以 下特点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