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最全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最全版)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断发展。开始时仅限于球囊成形术,称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而现在PCI还包括了其他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新技术,例如斑块消蚀技术(斑块旋切术、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2002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编

写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在此后的5年中,PCI技术及辅助药物治疗又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明显地减少了因再狭窄而造成的再次血管重建,成为PCI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为PCI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显然已不能满足临床医生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在系统复习文献

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并参考2005年和2007年ACC /AHA/SCAI更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1-2】和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3】,重新修订了本指南。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概述

一、PCI成功的定义

1.血管造影成功:成功的PCI使靶病变部位血管管腔明显增大,在支架应用之前,血管造影显示最小管腔直径减小至50%以下伴TIMI 3级血流为血管造影成功。随着包括冠状动脉支架在内的技术的应用,最小狭窄直径减少至20%以下方被视为造影成功。

2.操作成功:PCI操作成功指PCI达到血管造影成功标准且住院期间无莺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心肌梗死(MI)、急诊靶病变血管重建(TLR)]。关于死亡、MI和MLR的定义:本指南推荐采用学术研究联合会(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共识【4】的定义:(1)死亡指PCI术中或术后发生的与器械或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有关的死亡。(2)围术期MI指术后48 h内新出现的Q波和(或)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升高。对基线心肌生物标志物正常的患者,术后肌钙蛋白或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大于3倍正常上限定义为PCI相关MI。(3)TLR指由于有缺血症状或客观证据并且靶病变处管腔狭窄严重度>50%而进行的血管重建术。

3.临床成功:(1)PCI近期临床成功:指操作成功并且患者恢复以后心肌缺血症状和征象缓解。(2)远期临床成功:要求长期维持近期临床成功的效果,心肌缺血症状和征象缓解持续至6个月以上。

近期成功以后,再狭窄不能认为是并发症,而是一种对血管损伤的反应。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再狭窄的发生率可以用术后对靶血管施行血管重建的频率判断。

二、对开展PCI的医疗机构资质及术者的要求

PCI是一项侵入性治疗技术,具有潜在风险,为规范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发布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5】,该规范要求开展PCI的医疗机构应为三级医院,有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胸外科,设有心血管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每年完成的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200例,其中治疗性病

例不少于100例,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死亡率低于0.5%。要求从事PCI的医师应经过卫生部认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试合格,作为术者每年需完成PCI不少于50例。

血管重建策略选择

一、PCI的一般指征

PCI最初应用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逐渐扩展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在适合行PCI的病变条件下,对病情急、重的患者多可增加生存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因此,本指南中PCI的指征按慢性稳定性冠心病,非ST段抬高ACS和ST段抬高MI(STEMI)分别表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指征均有改变,这些变化既有证据逐渐充足使该指征的风险或获益更为明确,也有由于经验积累,新技术、新器械的使用和各种药物等辅助手段的改善等因素。所以PCI指征在不同时代的指南中的表述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在充分理解指南所推荐的PCI指征的同时,还应当结合以下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医院条件,术者经验,对每个患者各种条件的综合评估,心外科支持,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及治疗费用等。只有充分评估这些因素,才能使指南中所推荐的PCI指征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1.慢性稳定性冠心病:PCI是缓解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与药物治疗相比总体上不能降低死亡及MI发生率,但有证据

表明,在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的患者中PCI仍比药物治疗具有优势。因此,PCI应主要用于有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有症状的患者以及有明确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DES的使用,PCI辅助药物治疗的改进,使PCI 疗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但规范的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的基础,相当一部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可避免或推迟PCI。

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PCI疗效较为肯定,应尽可能置入支架。较为复杂病变如慢性完全闭塞和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已有较多的临床证据,推荐级别有所提升。但糖尿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等仍不能充分证明PCI的疗效等同于或优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尽管已有部分证据显示,PCI在一些更为复杂、风险更高的病变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在亚洲的一些有关无保护左主干PCI 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6-7】,但在临床上,特别是经验不多的医疗中心和术者仍不宜普遍推荐PCI用于此类病变。关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PCI推荐指征见表1。

2.非ST段抬高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MI。在这些患者中,可采取早期保守策略和早期介入策略。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危险度高的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策略显示了明显优势。所以,这些患者PCI 的指征是建立在危险分层的基础上。

危险分层的方法常用的有TIMI危险积分和GRACE预测积分,这些危险分层的指标都是将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生物标志物及其他辅助检查指标进行分析,权重后总结而来。实际上针对不同患者要灵活应用这些指标及组合,其中胸痛持续时间过长、有心力衰竭表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心肌生物标志物显著升高和心电图示ST段显著压低更为重要。

极高危患者(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1)严重胸痛持续时间长、无明显间歇或>30 min,濒临MI表现。(2)心肌生物标志物显著升高和(或)心电图示ST段显著压低(≥2 mm)持续不恢复或范围扩大。(3)有明显血液动力

学变化,严重低血压,心力衰竭或心原性休克表现。(4)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中、高危患者(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1)心肌生物标志物升高。(2)心电图有ST段压低(<2 mm)。(3)强化抗缺血治疗24 h内反复发作胸痛。

(4)有MI病史。(5)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病史。(6)PCI后或CABG后。(7)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8)糖尿病。(9)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

对于低危和早期未行PCI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出院前应进行必要的评估,根据心功能、心肌缺血情况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采取相应的治疗。

对中、高危以上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行PCI应遵循首先进行危险分层,合理规范的术前、术中用药和恰当的PCI策略,危险度越高的患者越应尽早行PCI,术前、术中的用药如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也随着危险度的增加应适当的加强。关于非sT段抬高ACS患者PCI指征推荐见表2。

3.急性STEMI:循证医学证据表明,PCI能有效降低STEMI总体死亡率。但总体死亡率降低的获益仍取决于以下因素的影响:患者发病时间,梗死部位及心功能状况所构成的总体危险度,患者年龄及合并疾病情况,患者用药情况,医生经验及导管室人员熟练配合程度以及进门一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to-B)时间。所以,合理、有效的使用PCI手段是STEMI再灌注治疗的关键。

1)直接PCI:对所有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采用介入方法直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称为直接PCI,对于STEMI患者直接PCI是最有效降低死亡率的治疗。但是尽可能缩短D-to-B时间是关键。不能因延缓或等待PCI而失去尽早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尤其是发病3 h以内患者,如需延迟PCI而患者无溶栓禁忌证则应立即行静脉溶栓治疗。

直接PCI是降低STEMI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大力提倡。及时(<12 h)、有效(PCI后TIMI血流3级)和持久(较低的再闭塞率)是成功的关键。越危重的患者获益越显著(如心原性休克),但年龄>75岁,发病时间>12 h以及伴随疾病越多其风险也随之显著增加,应权衡利弊。对于胸痛基本已缓解,冠状动脉残余狭窄轻,TIMI血流3级的患者冠状动脉再发事件的几率较低,应十分慎重选择PCI。关于STEMI患者直接PCI推荐指征见表3。

2)转运PCI(transfer PCI):转运PCI是直接PCI的一种,主要适用于患者所处的医院无行直接PCI的条件,而患者有溶栓治疗的禁忌证,或虽无溶栓禁忌证但发病已>3 h,尤其为较大范围Ml和(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转运PCI的获益取决于D-to-B时间,转运时间<90 min仍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获益,尤其是相对高危患者、不能行其他再灌注治疗和就诊时已发病>3 h、<12 h的患者。转运开始前仍应考虑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尽管全量溶栓已被否定(见易化PCI);在我国转运PCI更应提倡,使PCI惠及更多的患者。

STEMI转运PCI的推荐指征:

就诊医院无行直接PCI条件,尤其是有溶栓禁忌证或虽无溶栓禁忌证却已发病>3 h、<12 h患者(I类推荐,证据水平B)[29-30.37-38]。3)补救PCI(rescue PCI):补救PCI是指溶栓失败后IRA仍处于闭塞状态,而针对IRA所行的PCI。溶栓剂输入后45—60 min患者,胸痛无缓解和心电图示ST段无回落临床提示溶栓失败。现已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补救PCI对STEMI患者的益处,尤其对于早期有休克、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获益更为显著。尽管有研究提示,补救PCI有较高的血栓和出血的风险,这些研究大多只入选高危患者,事件发生率本身较高,但如能更准确评价PCI开通IRA的益处,补救PCI总体上的获益仍较为显著。关于STEMI补救Pcl的推荐指征见表4。

4)易化PCI(facilitated PCI):易化PCI是指发病12 h内拟行PCI的患者于PCI前使用血栓溶解药物,以期缩短开通IRA时间,使药物治疗和PCI更有机结合。易化PCI一般使用溶栓剂或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

拮抗剂或它们的不同组合。尽管理论上存在获益的可能性,但目前临床试验尚未证实。以ASSENT-4H【41】为代表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易化PCI 结果劣于直接PCI。因此,目前已完全否定了应用全量溶栓剂后立即行易化PCI的策略(Ⅲ类推荐,证据水平B)。虽然时出血风险很低的年轻、高危的STEMI患者90 min内不能立即PCI时可考虑应用,这也仅属可考虑的下策(II b类推荐,证据水平c)。然而非全量溶栓剂和(或)其他抗栓药物及不同组合的易化PCI研究仍正在进行中。

5)早期溶栓成功或未溶栓患者择期(>24 h)PCI指征:这类患者差别较大,有的IRA已开通,有的IRA仍处闭塞状态,在后期进一步的干预方案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这类患者要有详细的临床评估,现已有初步的循证医学证据。关于早期溶栓成功或未行溶栓患者择期PCI的推荐指征见表5。

对STEMI后期患者的处理,主要根据IRA是否开通和临床上是否有自发缺血、诱发缺血、再发MI、休克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等表现。血管开

通和有相应临床表现者处理应积极,如果血管未开通和无相应临床表现处理应趋于保守,尤其是无症状IRA完全闭塞的MI患者开通IRA的获益有限。当然仍需要更大规模和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STEMI患者处理流程见图1。

二、PCI与单纯药物治疗和CABG的比较

1.PCI与药物治疗的比较: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的主要获益在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既不能降低死亡与枷的发生率,也不能改善远期预后。一项包括11个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47】,在无新近MI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PCI并不减少死亡、

MI与血管重建。COURAGE试验显示【48】,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最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PCI并不降低死亡、MI与其他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年与3年随访发现,PCI+规范的药物治疗组的心绞痛缓解率高于单纯规范的药物治疗组。5年随访发现,两组心绞痛缓解率无差异,可能与药物治疗组中1/3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因症状无法控制而接受血管重建治疗有关。COURAGE试验核医学亚组分析显示【49】,与单纯规范的药物治疗相比,在规范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PCI能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尤其是治疗前存在中、重度缺血的患者。在心肌缺血减轻的患者,PCI能降低未校正死亡与MI风险。COURAGE试验生活质量分析也显示【50】,在理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PCI能更好地改善24个月内心绞痛症状和自测健康状况,术前心绞痛症状较严重或较频繁者从PCI获益更大。最近发表的一项包括17个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51】,共入选7513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675例与3838例患者分别接受PCI与药物治疗,平均随访51(12~122)个月。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相比,PCI使全因死亡减少20%(OR 0.80,95%Cl 0.64—0.99),心性死亡减少26%(OR 0.74,95%CI0.51—1.06),非致死性MI减少lO%(OR 0.90,95%CI0.66—1.23)。研究显示,与单纯规范的药物治疗相比,以PCI为基础的侵入策略有望改善有中、重度心肌缺血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根据现有研究结果,目前认为,对多数轻度心绞痛(CCS分级I或Ⅱ级)患者可先选择药物治疗,而对心肌缺血症状较霞或希望保持良好体能的有症状患者可考虑PCI。有中、重度心肌缺血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可改善长期生存率。

DES能否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PCI与CABG的比较:PCI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和术后康复较快等优点,在紧急情况下还能迅速实现血管重建。然而,PCI也存在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血栓等缺陷,在部分慢性完全闭塞或弥漫病变中,PCI的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CABG往往能实现完全血管重建,而且与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态无关。已有多项随机与非随机研究比较了PCI与CABG的疗效。尽管这些研究还存在某些局限性,但仍然获得了一些较为普遍的共识。

1)对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CI与CABG的远期生存率和MI发生率相当。然而,接受PCI的患者往往需要应用更多的抗心绞痛药物,术后接受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术的患者也更多,主要由PCI后的再狭窄所致。DES 能有效降低再狭窄与再次血管重建率,从而缩小PCI与CABG在再次血管重建方面的差距。

2)对于非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裸金属支架(BMS)时代的大量研究显示,PCI与CABG的死亡与MI发生率相当,但PCI的再次血管重建率高于CABG。ARTS试验【16】是第一项比较BMS和CABG的随机试验。1年随访结果显示。BMS组和CABG组的死亡、卒中和MI发生率均相当,但BMS组再次血管重建率更高,主要与PCI术后再狭窄有关。一项包括23个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32】,多支血管病变患者PCI与CABG 的30 d死亡率(1.1%对1.8%,P=NS)和5年死亡率(10.2%对9.1%,P=NS)均相当。另一项包括4个随机试验共3051例患者的荟萃分析也显

示【19】,PCI与CABG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91.5%对91.8%,P=0.69),但CABG的5年无再次血管重建生存率却明显高于PCI(92.1%对71.O%,P=0.001)。BARI试验【15】lO年随访结果也显示,PCI 与CABG的lO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71.0%对73.5%,P=0.18),在非糖尿病患者,两者生存率几乎相当(77.0%对77.3%,P=0.59)。然而,PCI的再次血管重建率显著高于CABG(76.8%对20.3%,P<0.001)。

与BNS相比,DES能显著降低再狭窄率,减少再次血管重建。与CABG 相比,非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使用DES不增加死亡与MI,但其再次血管重建率可能依然高于CABG。ARTS II试验将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与ARTS I试验中置入BMS或接受CABG的患者进行非随机对比,结果显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的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CABG基本相当,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的1年死亡、脑血管意外与MI的发生率还低于CABG。一项比较多支血管病变DES与CABG 的非随机研究也显示,两者死亡、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哺31。新近发表的纽约州注册资料显示【53】,在3支血管病变患者,CABG的18个月未校正生存率与DES相当(93.7%对93.4%,P=NS),但CABG 的18个月校正生存率依然高于DES(94.O%对92.7%,P=0.03)。最近公布的SYNTAX试验(90%以上为多支病变)显示【20】,紫杉醇洗脱支架与CABG的30 d与12个月死亡率均相当。与CABG相比,紫杉醇洗脱支架的卒中发生率更低(0.6%对2.2%,P=0.003)。将SYNTAX 试验中死亡、MI与卒中等安全终点联合进行分析发现,紫杉醇洗脱支架

与CABG的总体安全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7.9%对6.4%,P=0.39)。然而,PCI的再次血管重建率却依然高于CABG(13.7%对5.9%,P.0001)。

在SYNTAX试验中,Sermys等在以往多套冠状动脉病变评分与分类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共识,开发出一套新的病变评分系统,即SYNTAX 积分。该系统采用冠状动脉树16分段法,结合冠状动脉的优势分布、病变部位、狭窄程度与病变特征,对直径≥1.5mm的血管进行评分。该评分系统共包括12个问题,内容包括优势类型、病变数、累及节段和病变特征(完全闭塞、三分叉、分叉、主动脉.开口病变、严重迂曲、病变长度>20mm、严重钙化、血栓、弥漫/小血管病变)。采用电脑交互问卷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每一病变进行评分后的总分值即为SYNTAX积分。SYNTAX试验显示,病变风险积分与PCI的结果关系密切,而CABG的结果则不受积分的影响。将SYNTAX积分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有助于识别能更多从DES获益的患者。采用SYNTAX积分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在积分较低(0—22)的3支血管病变患者,紫杉醇洗脱支架与CABG的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当(17.3%对15.2%,P=0.66);而在积分中度(23—32)与较高(≥33)的患者,PCI的12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ABG(中度:18.6%对10.0%,P=0.02;较高:21.5%对8.8%,P=0.002)。

3)对于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BNS时代的大量研究显示,CABG 的生存率可能与PCI相当或更高。BARI试验【15】10年随访结果显示,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CABG的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PCI(57.9%对

45.5%,P=0.025)。Hlatky等的一项包括6个随机试验共499例糖尿病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PCI与CABG的5年死亡存率并无显著性差异(19.3%对17.3%,P=Ns)。

DES有望改善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PCI的临床结果,但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仍高于CABG。ARTS试验2年随访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CABG 后死亡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NS组。最近公布的CARDia试验显示,在合并复杂病变(61%为3支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使用霄帕霉素洗脱支架行PCI的1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CABG无显著性差异(15.1%对11.O%,P=0.22),不过,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再次血管重建率却依然高于CABG(7.3%对, 2.0%,P=0.01)。最近发布的SYNTAX试验也显示,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紫杉醇洗脱支架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26.0%对14.2%,

P=0.0025)。总之,在糖尿病多支病变患者,现有资料更多支持CABG,正在进行中的FREEDON等试验将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4)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BMS时代的大量研究显示,由于CABG 有明确的生存获益,而支架术后再狭窄率也较高,因此一致认为应首选CABG。

自DES问世以来,已有多项研究评价了雷帕霉素或紫杉醇洗脱支架用于左主干病变的疗效。总体结果显示,在部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DES 与CABG的结果已基本相当。最近公布的NAIN-COMPARE注册结果显示,尽管CABG的3年无靶病变血管重建生存率更高(98.4%对90.7%,

P.001),但两者累计生存率以及复合终点事件(死亡、Q波MI、卒中)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风险评分有利于指导左主干病变患者选择DES或CABG。在低、中危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DES与CABG的长期生存率基本相当,PCI为其理想或合理的治疗选项;而在高危左主干病变患者,由于CABG的长期生存率更高,应尽量选择CABG。最近公布的SYNTAX试验左主干病变亚组分析发现,在SYNTAX积分较低(0—22分)和中度(23—32分)的左主干病变患者,PCI与CABG的12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当;在积分较高(≥33分)的患者,PCI的12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25.3%对12.9%,P=0.008)。一般认为,在积分较低(0~22)的患者,如左心功能正常的孤立性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或合并单支血管病变者,可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患者意愿和医生意向选择PCI或CABG。在中度积分患者(23—32),PCI依然是合理选项,但应根据患者特征与合并症选择治疗。而在积分较高的(≥33)的患者,其病变多较为复杂,PCI一般也不可行,应选择CABG。

总之,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左心室功能、患者的症状和心肌缺血的范围、病变风险评分等综合判断。合并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左心室功能减退、左主干远端以及伴有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多支血管病变以及通过PCI不能达到完全血管重建的患者,选择CABG的得益可能更大。具体原则如下:

PCI适于中等范围以上心肌缺血或有存活心肌的证据,伴有前降支受累的单支或双支血管病变,能达到完全血管重建者;PCI成功率高、手术风险低、再狭窄率低的病变;能够进行完全性血管重建的多支病变;有外科手术禁忌证或外科手术高危,或要接受非心脏外科大手术者;ACS,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CABG适于左主干病变(狭窄>50%)、多支血管病变伴左心室功能异常(LVEF<50%)、伴有前降支近端明显狭窄的双支血管病变、经充分药物治疗后仍存在进行性缺血且病变不适合PCI或其效果不理想者、前降支闭塞而无前壁MI的患者,PCI不成功或不能进行完全血管重建的患者。

单纯药物治疗适合于无大面积心肌缺血证据;非前降支开口或近端的不能血管重建的单支血管病变;二级分支血管病变;病变狭窄<50%的患者。

PCI方法的选择

一、BMS和DES的选择

PCI已从单纯PTCA时代进入到支架时代。BMS的安全性和疗效均优于单纯PTCA,但术后由于内膜增生,支架内再狭窄,导致再次血管重建率高,在小血管、长病变、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和分叉病变以及糖尿病患者尤其明显;而DES可显著抑制内膜增生,从而大大降低支架术后再狭窄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5%一10%)。支架的主要问题是支架内血栓形成。BMS血栓多发生在急性期(<24 h)和亚急性期(术后l一30 d),主要与支架贴壁不良有关;经过支架置入时球囊高压扩张或后扩张,加上术后至少

4周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噻吩吡啶类),发生率已降至0.5%左右;由于BMS置入4周时,内膜多已完全修复,并覆盖支架表面,所以晚期血栓(1个月一1年)极少。而DES除了急性、亚急性血栓外,还存在晚期、甚至极晚期(>1年)支架内血栓的问题,发生率每年约0.5%,可能与内膜愈合延迟有关。

针对DES的潜在安全性问题,对早期随机临床试验4年荟萃分析结果表明,DES与BMS相比,能明显降低再次血管重建率,轻度地增加了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但死亡和MI无显著性差异【55-57】,提示BMS 再狭窄和再次血管重建所导致的死亡和MI可能抵消了DES晚期血栓的风险。针对特定亚组患者,如支架内再狭窄、慢性完全闭塞、糖尿病、小血管病变的研究,也都证明了DES比BMS优越,促使其临床使用范围远超出了最初临床试验中简单病变的指征,即标签外(off-label)应用【58-64】。虽然标签外应用相关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对低发生率的支架内血栓、死亡、MI等终点事件无法判断,大样本“真实世界”的注册登记研究长时间随访结果显示,DES的疗效均优于BMS,而安全性至少与BMS相当。

冠状动脉内支架无论BMS还是DES置入后,均须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因为由此产生的冠状动脉事件后果严重,可发生MI和猝死。置入BMS 重点预防早期血栓【55】,技术上支架应较高压置入或高压球囊后扩张,必要时以血管内超声指导,确保支架完全贴壁;在药物治疗方面,术前、术后阿司匹林加噻吩吡啶类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至少4周【56】。置入DES 除预防早期血栓外,还应预防晚期和极晚期血栓【67】;技术上同BMS,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 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 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资质要求:每年完成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200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100例,主要操作者具备介入治疗资质且每年独立完成PCI>50例,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病死率低于0.5%。 二、危险评分系统 风险-获益评估是对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决策的基础。运用危险评分可以预测心肌血运重建手术病死率或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发生率,指导医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展开全文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一、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 对强化药物治疗下仍有缺血症状及存在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且预判选择PCI或CABG治疗其潜在获益大于风险的SCAD患者,可根据病变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对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是选择CABG还是PCI仍有争议。近年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PCI术后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PCI在SCAD中的适应证逐渐拓宽。建议对上述患者,根据SYNTAX评分[11](Ⅰ,B)和S YNTAX Ⅱ评分[12](Ⅱa,B)评估中、远期风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建议以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否干预的决策依据。病变直径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当病变直径狭窄<90%时,建议仅对有相应缺血证据,或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90%时,建议仅对有相应缺血证据,或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 表2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推荐•

表3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方法推荐SCAD血运重建方式选择应依据指南,不能开展CABG的医院,应将适宜患者转诊至有心脏外科手术能力的医院手术治疗。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在无心电图ST段抬高的前提下,推荐用高敏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hs-cTn)检测作为早期诊断工具之一,并在60min内获取检测结果[3](Ⅰ,A),根据即刻和1 h hs-cTn 水平快速诊断或排除NSTEMI。建议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和肌钙蛋白作为风险分层的工具(Ⅰ,A)[34,35]。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预后评分进行缺血危险分层,分为紧急(2 h以内)、早期(24 h 以内)和延迟(72 h以内)3种血运重建策略(包括PCI和CABG)。具体推荐见表4。 • 表4 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对首诊于非PCI中心的患者,极高危者,建议立即转运至PCI中心行紧急PCI;高危者,建议发病24 h内转运至PCI中心行早期PCI;中危者,建议转运至PCI中心,发病72 h内行延迟PCI;低危者,可考虑转运行PCI 或药物保守治疗。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减少时间延误是STEMI实施再灌注治疗的关键问题,应尽量缩短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PCI的时间和FMC至医院转出时间,从而降低院内死亡风险。对首诊可开展急诊PCI的医院,要求FMC至PCI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与适应症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与适应症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运重建的目的在于: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减轻或根除症状。PCI 最初应用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逐渐扩展到ACS患者。如病变的条件适合,PCI可改善病情急重患者的生存情况,并降低其心血管事件风险。 一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PCI是缓解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于药物治疗相比,其总体上不能降低死亡率以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一)危险分层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可根据无创检查结果进行危险分层。无创检查提示高危的患者,大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较大,如无血运重建的禁忌症,均应行冠脉造影;而低危患者的预后较好,如症状不严重,不建议冠脉造影。冠脉造影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无创检查的危险分层: (1)高危(年死亡率>3%) 1. 静息状态下严重的左心室功能不全(LVEF<35%); 2. 平板评分高危(评分≤-11); 3. 运动状态下严重的左心室功能不全(运动状态LVEF <35%); 4. 负荷状态下大面积灌注缺损(特别是前壁损伤); 5. 负荷下多处中等大小的灌注缺损; 6. 大面积固定性灌注缺损伴左心室扩大或肺摄取量增加(201Tl) 7. 负荷状态下灌注缺损伴有左心室扩大或肺摄取量增加(201Tl) 8. 给予低剂量多巴酚丁胺时[≤10g/(kg·min]或心率较慢时(<120次/分),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室壁运动障碍(涉及>2个节段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大面积心肌缺血) 9. 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大面积心肌缺血

(2)中危(年死亡率1%~3%) 1. 静息状态下轻度/中度左心室功能不全(LVEF:35%~49%) 2.平板评分中危(-11<评分<5) 3. 负荷状态下中度灌注缺损但无左心室扩大或肺摄取量增加(201Tl) 4. 仅在大剂量多巴酚丁胺时,限制性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伴有室壁运动障碍,范围涉及≤2个节段 (3)低危(年死亡率<1%) 1. 平板评分低危(评分≥5) 2. 静息或负荷心肌灌注正常或小范围缺损 3.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室壁运动正常或静息状态下局限性室壁运动障碍无改变 (二)介入治疗适应症 2009年我国PCI治疗指南关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

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

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技术水准的主要标志之一,介入治疗技术分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冠心病经皮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先心病封堵术、肾动脉狭窄支架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等。(一)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在临床的应用已有40余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起搏器的结构日益精密,功能日趋完善,心脏起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搏器犹如一个微型计算机,重量约20克左右,通常埋置在一侧胸部皮下,通过电极导线与心脏相连。电极导线是绝缘的并且很细,一般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将其送入心脏,它将起搏器和心脏联系起来,负责将心脏跳动的信息传送至起搏器。起搏器对病人心脏的每一时刻的心跳情况进行监测,如发现有心跳过缓,就立刻发放电信号起搏心脏,使其工作,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生活。 起搏器主要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心脏的指挥中心窦房结发放指令存在障碍,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则是类似负责传输指令的线路中断,从而导致心动过缓,引起晕厥、黑矇、头晕、乏力等症状。对于这些有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应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从而有效地预防猝死、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起搏器主要分单腔、双腔起搏器。单腔起搏器在右心房或右心室内放置一根电极导线,使它完成对病人心脏的检测和起搏作用。心室单腔起搏器仅能起到使心脏跳动的作用,但不能完全满足正常心脏搏动的生理功能。双腔起搏器是指在心脏内放置两根导线,两根导线顶端的电极分别放在心脏的右心房和右心室,对病人心脏进行检测和起搏。它能按照正常的顺序依次起搏心房和心室,故又称做生理性起搏。这样可使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二)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攀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已经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原因。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狭窄,根据冠脉狭窄程度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不同,冠心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灌注心肌显像等传统诊断手段仅能反映心肌缺血的结果,不能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具有很大局限性。冠状动脉造影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可靠的解剖和功能的信息,为评价预后、为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方案的选择奠定了科学依据。 而冠状动脉造影术就是在股动脉(或者挠动脉)插入导管至主动脉根部,选择性地将导管送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注射造影剂而在X线透视下显示冠状动脉形态特点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这种方法能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及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的位置和程度,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就是心血管内科医师通过心导管技术在不开胸情况下,沿股动脉将一根远端有个小球囊的特制导管(叫球囊导管),在X线透视下慢慢送入心脏的冠状动脉,到达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时,可将球囊加压到数个大气压,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机械性扩张和塑形,使原来狭窄或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开通,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达到消除或减轻症状,降低冠心病的死亡危险,改善预后的目的,这就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1977年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开始应用于临床;1985年冠状动脉支架开始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02年药物涂层支架开始在临床应用,可进一步降低再狭窄率,改善远期预后,被誉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第三次革命。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八十年代心脏病治疗学的重要进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开展和应用挽救了数百万冠心病病人的生命。我国自从80年代末开始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在90年代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应用亦日趋广泛,目前已在广大地市级医院广泛开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 专家共识(全文) 1 前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美国约有每年100万、欧洲约有每年80万患者接受PCI,目前我国PCI手术量已超过每年50万,成功率高达91%-97%,其适应症还在不断扩大[1]。然而,PCI手术前后患者出现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日益引起临床关注。小样本临床研究表明,PCI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的14%,PCI术前既存在焦虑,又有抑郁,存在肯定焦虑者占70%,存在肯定抑郁者占38%[2-4]。说明患者经历手术和基础疾病的双重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增加,这种不良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最终成为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使用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及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等,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对PCI手术前后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进行临床识别。 近年,PCI术后服用中药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部分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PCI手术前后出现的抑郁和(或)焦虑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治疗郁证的相关方药适用于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症的辨证治疗。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精神

抑郁、兴趣索然、烦躁、思维迟缓、疲乏无力、失眠、善忘、性欲减退、食欲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抑郁发作、焦虑发作、抑郁伴焦虑发作等疾病。为了提高PCI手术前后焦虑和(或)抑郁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以中医学基本证候和相应方药为基本点,结合现代临床研究进展和专家临床经验,制订PCI术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学术交流。 2 临床特征 中医关于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的临床特征,目前采用与西医相类似的术语进行描述。 2.1 病史 本类病证常有郁怒、多虑、悲哀、忧愁等情志所伤病史。PCI手术本身就是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接受PCI的患者易产生心理障碍。对于接受PCI的患者出现焦虑或者抑郁,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识别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①患者担忧在清醒状态下接受介入治疗会造成躯体痛苦,担忧甚至怀疑术者的操作水平,忧虑手术能否成功以及是否会出现并发症等。②对于突发冠心病的年轻患者,认为“病来如山倒”,再加上身体内置入“支架异物”,担忧能否真正回归社会,是否会影响工作稳定或职务升迁等。③PCI及其术后治疗相关的费用较为昂贵,对多数普通收入家庭造成相当经济压力,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出现焦虑和(或)抑郁。④PCI术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降血脂药物,引发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过度担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原因,进行

“CHIP”冠心病治疗的策略(最全版)

“CHIP”冠心病治疗的策略(最全版)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冠脉介入医生所面对的冠心病患者其病情愈加复杂,即使介入治疗经验日益丰富,技术日益发达,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完成血运重建治疗而失去救治的机会,处于致残、致死的高风险中。 目前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同时伴随多种并存疾病(如肺、肾功能不全),或者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冠脉解剖复杂(病变弥漫、远端血管床差等)等情况。上述因素无疑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同时也使患者丧失了外科手术的机会。2016年4月1日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CRF)在芝加哥启动了“CHIP”介入大师的培训项目,旨在帮助冠脉介入医生更好地理解复杂、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要义,从而降低严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其长期预后。此后“CHIP”的概念席卷全球,并于2017年引入我国,但要实现“CHIP”的常规治疗,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一、“CHIP”的定义与现状 “CHIP”是“complex higher-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的首字母缩写,即复杂、高危、有治疗指征的冠心病患者。按照Ajay J. Kirtane

教授等人[1]于2016年8月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文章所描述的那样,“CHIP”是指冠脉解剖复杂,但由于严重的合并症而不能耐受外科手术,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功能明显降低,需要各学科医生组成的心脏团队来合作完成介入治疗的患者。临床表现方面,心功能差、并存疾病多。如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等。病变类型方面,冠脉病变复杂,常为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多支闭塞病变、分叉病变、桥血管病变等病变。CHIP 有两重含义:一个是复杂高危,另一个是有指征的(indication),有指征的(indication)的关键,要确定患者是否适合PCI,再研究治疗策略,因此对于CHIP患者,临床医生不仅要追求手术难度,也要追求治疗的规范化。同时,由于这部分患者病情复杂,对其进行PCI治疗也同样面临着相当高的围术期死亡风险。正是由于高死亡风险的存在,PCI在这部分患者中实际应用的比例也明显不足。这些患者常存在这些特点:这些患者的治疗往往是经验化、个体化的,因为患者个体差异大,病情千变万化。鉴于“CHIP”病情的特殊性,近乎所有的临床试验均排除了此类患者,所以目前关于“CHIP”的临床数据严重缺乏,但有限的观察性研究或小规模的临床试验显示,对于这部分患者,治疗风险与获益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高风险也就意味着高获益。同时,鉴于临床数据的缺乏,指南中所推荐的治疗策略往往无法全面覆盖此类患者,因此医生在临床处理这类患者时并无明确的指南依据。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需要先进的仪器比如IVUS、旋磨、激光、IABP、Impella和ECMO等,帮助医生调整治疗策略,进而降低治疗风险。介入治疗后围手术期过程中,需要考虑并存疾病、血流动力学状态等多种问题,因此,需要多学科交流,共同探讨治疗方案。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抗栓策略(全文)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抗栓策略(全文) 目前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非常普遍,指南要求PCI术后必须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可是在临床中,很多PCI术后的患者同时合并房颤,对于存在血栓栓塞中危或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指南中建议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当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PCI术后,应用华法林+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的“三联”抗栓治疗,理论上是一种既可以预防房颤卒中高危人群的血栓栓塞事件,又可以预防支架内血栓的治疗方案,可是三联抗栓治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那么在临床工作中怎么针对不同特点的患者进行抗栓策略的选择呢,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我们综合分析近年的各类指南来讨论如何选择正确的抗栓策略。 一、房颤患者的卒中及出血风险评估 以前房颤的危险因素分层方法是CHADS2评分方法,该法缺点是没有认识到风险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主要着重选择高危患者抗凝。ESC2010房颤指南中引入了新的评估方法CHA2DS2VASC,又称“九分”评估方法,从房颤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和次要危险因素进行评分。指南趋于提高抗凝治疗地位,评分强调90%的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ESC2010房颤指南建议直接根据危险因素选择抗栓治疗策略,存在一个主要危险因

素或两个以上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2DS2VASc积分≥2分者需服用华法林;存在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 CHA2DS2VASc积分为1分者,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均可,但优先推荐华法林;无危险因素,即CHA2DS2VASc积分0分者,可服用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优先推荐不抗栓。对于卒中危险因素较多的房颤患者,特别是高龄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治疗中出血风险性评估,是基于欧洲心脏调查房颤研究和SPORTIF Ⅲ、SPORTIF Ⅳ两项临床试验,ESC2010房颤指南建议应用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评价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积分≥3分时提示“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 二、目前应用“三联”抗栓治疗的效果与出血风险相关试验结果 关于效果方面,Lopes 等在APEX-AMI 研究中观察了5745 例STEMI 接受PCI 治疗的患者,其中大约11%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有房颤。在接受支架植入的房颤患者中,有5.1%给予三联抗栓治疗。结果表明,服用华法林(43.4%)较未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具有较低的90d 死亡率(3.4%vs. 3.9%)和卒中发生率(3.4%vs.5.2%)。Ruiz-Nodar 等分析了2001 至2006 年426例房颤接受PCI 支架的患者(年龄71.5±8.5 岁),出院时174 例患者(40.8%)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13 例患者(50%)接受三联治疗。多变量分析表明,未接受抗凝剂的患者中有6.9%发生过栓塞事件,而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为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重建血管,恢复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二者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I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危险评分和风险分层 危险评分和危险分层用于预测心肌血运重建手术死亡率或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从而为选择适宜的血运重建手段提供参考。常用的危险评分模型的特点如下 1.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 ):用于预测外科手术死亡率,最近有人将其用于或外科手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的预测。主要应用于血运重建的风险评估及策略选择。 2.评分系统:是人群术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但不适用于术后的预测。可通过确定术后高风险人群从而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策略。 3.美国国家心血管注册数据库风险评分体系( ):已得到了接受患者的验证,仅用于患者的风险评价。

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 主要分为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冠脉造影﹙CAG﹚简介 1 1929年,Werner Forssmann完成首例心导管术 2 1959年美国儿科医师Sones为一个有主动脉病变的患者做心脏造影的时候,利用特制的头端呈弧形的造影导管,误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并将导管远端分别置于左、右冠状动脉口,将约30ml 的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右冠状动脉内而使其清晰显影,令人惊讶的是,患者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生室颤,因为在这之前医疗界普遍认为向冠状动脉里注射造影剂是非常危险的(会引起室颤),从而开创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3 1964年,Sones完成了第一例经肱动脉切开的冠状动脉造影术。 4 1967年,Ju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二什么是冠脉造影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或上肢挠动脉,沿降主动脉或上肢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

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IVUS、OCT、FFR等逐步在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的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IVUS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是常规检查手段。 三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1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3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4 PCI或CABG后复发心绞痛。 5心脏手术前,年龄>50岁,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6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1稳定型心绞痛或OMI,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2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解读(全文)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解读(全文) 随着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我国上一次更新PCI指南是在2012年[1 ],距今已4年。在这期间,PCI及其相关领域积累了大量新的循证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邀请113位著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PCI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2]。本次修订充分查阅了最新临床硏究,特别是来自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共引用了31篇中国医生主持完成的硏究及指南的文献);参考了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 )及欧洲心脏病协会(ESC)等权威学术组织发布的最新相关指南[3~9],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近年PCI 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就该指南所推荐的一些新的、重要的观点总结如下: 1、首次提出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强调对所有中心及术者的手术结局和质量进行回顾分析,引入风险调控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并对介入中心的资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举措将有利于解决个别地区和医院存在的PCI质量低下和/或过度医疗问题,推进全国性PCI大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并最终提高全国PCI质量。 2、风险评分的应用推荐发生重要改变:由于EuroSCORE评分过高估计血运重建死亡风险,在新指南中已不建议继续使用,推荐改用EuroSCORE II评分来评估院内病死率。EuroSCORE II评分包括了如下18项临床因素:

年龄、性别、肾功能损伤、夕卜周动脉疾病、严重活动障碍、既往心脏手术史、慢性S市脏疾病、活动性心内膜炎、术前状态差、正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纽约心脏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加拿大心血管病学学会心绞痛分型、左心室功能、近期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紧急外科手术、是否为单纯CABG、胸主动脉手术。对于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双适应证且预计外科手术死亡率低时,仍可沿用旧版指南中推荐的SYNTAX 评分评估1年以上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MACCE )风险,且推荐类别升高至I类推荐。根据近年国内外证据,新 指南推荐使用SYNTAX II评分来评估4年病死率,推荐类别为IIaB o与SYNTAX评分相比,SYNTAX II评分更加注意临床危险因素的作用,其病 变因素由11项增至12项(増加的一项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同时增加 了年龄、肌肝清除率、左心室功能、性别、是否合并厦性阻塞性B礁病、 周围血管病6项临床因素。来自中国的单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SYNTAX II评分预测PCI远期死亡率的价值优于SYNTAX 评分[10]。 3、血运重建策略的重大更新:①在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策略选择方面,由于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PCI后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新指南提高了中低危病变行PCI治疗的推荐等级,并建议以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治疗决策的依据:对于存在前降支近端病变的单、双支病变,PCI治疗的推荐等级由原来的(Ha , B )分别提升至(I , A )和 (I , C),与CABG相当;对SYNTAX评分s 22分的低危左主干和三支病变,PCI治疗的推荐等级由原来的(Ua , B)提升至(I Z B), 与CABG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interven tion, PCI) 是指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 术、定向性斑块旋切术(DCA)、斑块旋切吸引术(TEC)、斑块旋磨术及激光血管成 形等。本章重点介绍PCI的基本技术--PTCA 和支架置入术。 【适应证】 确定PCI的适应证主要是权衡其收益和风险。收益大于风险即可为相对适 应证,反之则为相对禁忌证。权衡收益和风险须考虑下列因素:①患者全身情况能 否耐受操作;②心肌缺血严重程度;③病变形态、特征,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

④处理并发症的能力;⑤远期效果;⑥费用。 1.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1)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并有缺血证据,狭窄≥50%、单支或多支病变患者。 (2)症状虽不严重或无明显症状,但负荷试验显示广泛心肌缺血,病变治疗成 功把握性大,手术风险低。 (3)PCI后再狭窄病变。 (4)左主干病变不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 (5)CABG术后:CABG术后移植血管局限性狭窄,近远端吻合口病变或自身 血管新发生的病变导致心绞痛或有客观缺血证据者。 (6)有外科手术禁忌或要经历大的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 2.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 对高危以及经充分药物治疗后不能稳定的患者提倡早期介入治疗。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

最新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盖鲁粤 解放军总医院 冠脉造影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的唯一的方法。1958年Sones首先开展经肱动脉切开行冠脉造影。经皮穿刺动脉的方法是1953年Seldinger所介绍,1962年Rickets和Abrams第一次应用,1967年Amplatz和Judkings加以改进。目前,冠脉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基于其造影,冠脉造影还被广泛应用于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价和估计,基于冠脉造影的冠脉血流储藏测定还可以提供功能指标。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随着技术和经验而扩大。对于冠脉的适应证,Sones有句名言,只要操作医生称职合格,设备完善,对患者的危险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但凡需要显示冠脉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都有冠脉造影的指征。但应用最多的适应证是对已高度疑心为冠心病的患者作进一步的检查,如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估计要做再血管化治疗的心绞痛患

者;患者的心绞痛也许不重,但其他检查提示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新发生的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等。另外一组患者冠心病的诊断不明确,需要做冠脉造影予以澄清,如不典型的胸痛,无创检查的结果模棱两可;难以解释的心衰或室性心律失常;拟进行其他较大手术而又疑心冠心病的患者,包括心电图异常〔Q波,ST-T改变〕,不典型心绞痛,年龄>65岁的患者;拟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如年龄>50岁应常规行冠脉造影。他们的适应证可能会有一些争论。 1987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冠脉造影委员会制定了冠脉造影适应证: A无病症的患者1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的根据,如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左室功能受损2患者的职业对其他人的平安有影响,如飞行员、汽车司机、消防队员、警察、运发动等3可疑冠心病患者复苏成功后 B有病症的患者1药物、PTCA、溶栓或搭桥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2不稳定型心绞痛3变异型心绞痛3心绞痛合并以下情况者:a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的根据b同时有心肌梗死、高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1首次引入"心脏团队讨论治疗决策" 建议由心内科、心脏介入和心外科医生组成心脏团队,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对复杂病变患者共同制定心肌血运重建策略,给患者提供最佳治疗选择。 2提出负荷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不推荐负荷心电图检查(me); (2) 对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若狭窄程度低,推荐负荷心电图检查(n aC), (3) 若狭窄程度中等,也推荐负荷心电图检查(I C ), (4) 若狭窄程度重,不推荐负荷心电图检查(me)。 (5) 负荷心电图阳性结果及阴性结果预后价值均为HaC o 3首次强调危险分层,为选择血运重建策略提供参考 EuroSCORE用于预测心脏外科手术死亡率;SYNTAX评分是对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评分,可预测三支或左主干病变PCI术后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1) 若患者三支病变合并其他疾患EuroSCORE属于高危(> 6分,预测死亡率> 10% ) , CABG死亡率高,如血运重建十分必须,而病变可通过介入治疗完成,应选择PCI ;

(2) 若三支或左主干病变SYNTAX评分大于33分,而EuroSCORE 属于低危,应选择CABG ; (3) 若EuroSCORE也属于高危,则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讨论,权衡利弊,作出是否血运重建及其方法的选择。 4 NSTE-ACS患者PCI策略的更新 首次推荐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 )进行危险分层,以决定是否行早期血运重建治疗。 (1) GRACE评分>140或至少1项高危因素;症状反复发作;可诱发的缺血患者应用有创治疗策略(IA );存在高危缺血风险的患者(顽固性心绞痛、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2小时)(naC); (2) GRACE评分>140或存在多项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接受早期有创治疗策略(<24小时); (3) GRACE评分<140或不存在多项其他高危因素,但症状反复发作或负荷试验阳性的患者建议接受延迟有创治疗策略(72小时内); (4) 整体风险低,有创诊断或介入干预存在高风险的患者不推荐应用有创治疗策略。 5首次明确了稳定性冠心病左主干及三支病变PCI的指征 (1) 单支或双支合并非LAD近端病变首选CABG ( nbC),首选PCI 推荐类型及证据级别为IC ; (2) 单支或双支合并LAD近端病变首选CABG ( IA) z首选PCI推荐类型及证据级别为UaB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 共识解读 刘红旭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16(011)003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eri-procedure Myocardial Injury,PMI)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获益,而传统中医药在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了提高中医药防治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水平,规范冠心病PCI术后中医药干预治疗策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心脏病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历时1年余制定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并于2016年度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发布.作者对《共识》的核心内容做一解读. 【总页数】4页(P377-380) 【作者】刘红旭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2 【相关文献】

1.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 [J], 姚新苗;; 2.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 [J], 姚新苗;; 3.《儿童腺样体肥大引发睡眠呼吸障碍的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J], 孙书臣;马彦;乔静;段莹;魏慧军 4.2019 ARC-HBR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高出血风险定义专家共识解读 [J], 赵雪燕; 袁晋青 5.标准·方案·指南——《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护理

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手术前护理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情况,对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护理,提出解决方法,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冠心病;介入治疗 糖尿病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变差。糖尿病也是决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多支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其PCI的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旁路术。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需行长期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以及非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发展。此类患者行介入术虽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但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比单纯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更高,其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亦要比无糖尿病者高。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也较正常人差,易渗血、出血,出现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肾衰等。若患者术后血控制血糖不佳,导致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迅速升高,甚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血糖越高,危险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易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频繁低血糖,低血糖和高血糖间断、交替出现,血糖波动幅度增加,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 一、心理护理 据报道,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介入治疗的危险性,介入治疗虽然创伤较小,但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及术后再狭窄可能,加上对手术本身的恐惧和知识缺乏,常因焦虑、恐惧情绪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可能给术中插管造成困难,诱发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因此术前护士需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心理素质类型,运用适当的语言,采用

2022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2022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畸形,指一段本应走行于心外膜的冠脉穿入心脏的肌层内,这段冠脉被称为壁冠脉或隧道动脉,覆盖其上的心肌则被称为心肌桥。近年来心肌桥的诊治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冠脉心肌桥诊断与治疗的指南或专家共识。 一、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关于心肌桥发病率的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心肌桥检出率的差异很大,这与检查方法有关。 二、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心肌桥可单发或多发,67%~98%的心肌桥位于左前降支,最常见于左前降支的近段和中段,很少见于右冠脉和左回旋支。典型的心肌桥平均长度(14.64±9.03)mm,平均厚度(1.23±1.32)mm。根据心肌桥的隧道动脉走行深度,分为走行于室间沟的表浅型和走行于靠近右心室间隔的纵深型。 三、临床表现

心肌桥的临床表现与心肌桥的长度、肌束厚度、收缩期肌桥对隧道动脉的压缩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冠脉痉挛等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表浅型心肌桥一般无明显症状。 纵深型心肌桥由于其压迫影响了冠脉舒张期供血,可能出现体力活动时心肌缺血症状,如伴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血管痉挛时,症状会更加明显。因此,心肌桥患者既可以表现为稳定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或者与心肌桥压缩相关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也可以表现为在心肌桥的基础上发生冠脉痉挛、血栓形成或冠脉夹层等引起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另外,心肌桥也可表现为心律失常,如室性或室上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可发生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四、诊断方法 临床上心肌桥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CCTA或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CAG,以及腔内影像检查方法如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等。功能性评估方法有:FFR、瞬时无波形比值(iFR)、多普勒血流速度描记(DFW)等检测。 1. CCTA:是诊断心肌桥最常用的方法,可清晰地显示隧道冠脉和心肌

NSTEACS介入治疗策略

NSTEACS介入治疗策略 一NSTEACS的定义、病理基础以及治疗原则 ACS包括STEMI和NSTE ACS(包括UAP和NSETEMI)。 ACS的共同病理基础是突然或新近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冠脉血流供应不足,原因是冠脉内发生不同程度的完全或不完全、持续或非持续性血栓闭塞。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典型或不典型胸痛、伴或不伴心肌缺血的ECG改变。治疗的原则是恢复冠脉血流、消除冠脉血栓或防治并发症。NSTEACS的治疗策略包括早期保守治疗策略和早期介入治疗策略。采取何种策略,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危险分层。对于危险程度高的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NST EACS患者的危险分层 TIMI危险积分采用的预测变量值为7项,包括:①65岁以上;②存在3个以上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③既往冠心病史;④7天内

已服阿司匹林;⑤24小时内发作2次以上的心绞痛;⑥ECG ST段变化;⑦血心肌标志物升高(CK-MB、TnT或TnI);每项1分,0~2分为低危,3~4分为中危,5~7分为高危。 2007年ESC ACS指南将ACS患者分为“极高危”、“高危”、“非高危”三类。 1)极高危(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 ①严重胸痛持续时间长、无明显间歇或>30min,濒临心肌梗死表现; ②心肌标志物显著升高和/或ECG ST段显著压低(≥2mm)持续不恢复或范围扩大; ③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严重低血压、心衰或心源性休克的表现; ④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2)高危(中、高危)患者(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 ①心肌标志物升高; ②ECG有ST段压低(<2mm); ③尽管强化抗缺血治疗24小时内仍反复发作胸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解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解读 胡树罡;王磊;郭兰 【摘要】Nowadays,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as become a predominant important method for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ina has stepped into the center of global invention research.Nevertheless,many patients still face problems after PCI,such as hypokinesis,emotional anxiety and declining quality of life.Cardiac rehabili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erap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above-mentioned postoperative problems of patients.In order to standardize and guide the PCI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the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CMDA) organized a group of experts of cardi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to write Experts' Consensus for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ost-PCI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hina.Its main contents are interpreted in this article.%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冠心病患者最重要的血运重建手段,中国现已跻身于世界介入治疗大国的行列.但PCI 术后患者仍面临运动功能减退、情绪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等多方面问题.心脏运动 康复在冠心病的治疗和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改善患者术后所面临的上述诸 多问题具有显著的作用.为了规范和指导PCI术后患者的心脏运动康复开展,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在此对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