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它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惟一宗旨。这一宗旨,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决定的。

人民军队的性质应该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的而不是某个政党的统治工具。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和保护国家领土完整,人民军队不是封建社会中地主的家奴更不是维护特殊利益集团垄断国家的工具。人民军队应属于全体中国人,听人民指挥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也是人民军队的必然选择。人民才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演绎者!人民军队来源于人民,人民军队当前的任务是捍卫和平保卫祖国,同时防止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继续垄断国家的工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是为人民求解放、求发展的事业。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是共产党人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解放军一系列重要的建军方针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教育部队,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原则,执行三大纪律八项

注意,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等,都是由这个宗旨决定的,又都是贯彻实现这个宗旨的重要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牢记这个宗旨,始终不渝地贯彻实现这个宗旨,人民解放军就无往而不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捍卫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时期的总方针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 人民军队创建之初,毛泽东就提出废除旧军队的雇佣、打骂士兵和枪毙逃兵的军阀制度,提出官兵平等的口号,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抗战时期,毛泽东总结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经验,鲜明提出了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并对其内容做了精辟的阐述,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全军是团结一致的。第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就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因此军民团结一致,到处得到人民的欢迎。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的军队。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和这支军队的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革命的历史形成的。中国革命主要的斗

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中,缔造了自己的军队。领导这支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过20多年的革命战争,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夺取了全国政权。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领导的这支军队,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无产阶级军队,是执行党所赋予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再三强调,军队要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目标为目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保持着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是这支军队的特色。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支军队没有也不允许有超越于人民之上的特殊利益。这支军队是在人民的乳汁哺育下壮大的:人民把自己的子弟送入军队,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军队建设,支援和配合军队打仗,为此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这支军队的成长、壮大和胜利。人民解放军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它与人民的这种骨肉之情和鱼水关系,是永远无法分离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巩固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人民解放军不仅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军队作为国家机器发挥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国家的职能。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国

家,是这支军队肩负的双重历史任务。

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三者是完全一致的。三者的一致性,归根到底,统一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上,统一在无产阶级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国家、军队为之奋斗的目标所在。人民解放军将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下良镇武装部

第十四章 习题与答案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选选择题 1、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总目标是() A促进国家的各项改革B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C实现我国的战略总任务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是() A 艰苦奋斗 B 实事求是 C 群众路线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规定的 4、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D无产阶级专政 5、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是()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作风领导 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 A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B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C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D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扬党内民主 7、新时期统一战线成员不包括() A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全体华人 8、军队全面建设不包括()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机械化 D正规化 9、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 A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B推进科技强军 C推进质量建军 D建设全民国防 10、生产力的要素不包括()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科技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A 队伍迅速壮大 B 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岗位流动加快 D 工资增长迅速 E 文化素质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有() A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 个体户 D 私营企业主 E 自由职业人员 3、党的十六大所强调的“四个尊重”,是指() A 尊重劳动 B 尊重知识 C 尊重人才 D 尊重创造 E 尊重环境 4、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包括哪些群体的最广泛联盟() A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E 全体华人 5、人民解放军的好的制度和作风包括() A 听党指挥 B 服务人民 C 英勇善战 D 艰苦奋斗 E 实事求是 三、判断是非题 1、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2、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3、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科技的代表() 4、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四、简述题 1、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2、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五、论述题 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六、材料分析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教案(人民军队性质宗旨)

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教育 (教案) 授课题目:履行性质宗旨、传承优良传统 授课对象: 授课目的: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深入了解和学习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刻认知到这既是人民军队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最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广大消防官兵要认真履行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传承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为实现消防部队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授课内容:一、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 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三、履行性质宗旨、传承优良传统,实现消防部队跨越式发展。 授课时间:10分钟 一、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一)、人民军队的性质 1989年11月,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的军队。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和这支军队的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革命的历史形成的。中国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中,缔造了自己的军队。领导这支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过20多年的革命战争,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夺取了全国政权。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领导的这支军队,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无产阶级军队,是执行党所赋予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保持着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是这支军队的特色。 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人民解放军不仅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柱石发挥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国家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思维导图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四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 教育目的的意义: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选择功能、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总体性的、高度概括的 培养目标——学校 教学目标——教师(课堂):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的教育理想;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

洛齐、马斯洛、赫钦斯;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使人的本性得到高度发展。 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子、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等;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教育无目的论:代表:杜威 观点: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马克思辩证统一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培养独立个性: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本宗旨,重要使命。 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 德育:思想基础、灵魂、前提、保障、动力; 培养要求:政治方向:良好思想品德、道德品质 正确价值观:健康的心理品质 智育:智力基础、为其他各育奠定基础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毛泽东的建军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毛泽东的军事建设思想理论深刻,实践广泛,党性鲜明。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宝库,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看,思想体系丰富完整,军队建设实践硕果累累。 1,必须无条件将人民军队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领导军事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从我军成立开始,毛泽东就非常重视党对军队的领导。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整顿”,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提出了“在公司上设分行”的原则,建立班级和排的党群,在公司和团中建立党支部,在营和团级建立党委委员会,并派党代表到公司,营和团级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的制度工作党已建立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总结了红军建设的经验,指出“红军奋战不散”。“支队建在公司上”是重要原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体制的建立,使新人民军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的性质,把矛头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人民群众,保持人民军队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已成为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时,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得到巩固和完善。1929年,毛泽东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严厉批评了“总部设在外面的世界”和极端民主化的错误思

想,这些思想脱离了党的领导。它明确指出“红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团体”。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党委要成为军队的“领导中心”,各级党组织要“严格集中”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批评高刚的“两党理论”和“军事党论”的错误,并进一步强调人民武装力量必须始终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之下,枪支应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人民军队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建立一支革命军,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建立军队的目的。建军之初,毛泽东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他在《井冈山之争》一文中明确要求党组织对红军士兵进行政治教育,“使士兵感到自己不是在为别人而战,而是为自己和人民而战”。1929年,在解决军事建设根本方向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红军是一个根据红军的性质和宗旨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团体。1944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革命队。我们的队伍完全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利益。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再次强调,“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唯一的目的。一支军队。”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言中庄严宣布:“我们的军队是中国人民的军队,一切都取决于中国人民的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三章教育目的 ★导入:人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是有一个既定的目标。目标就像上帝之手一样,会牵引着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的的特征:1、明确的意识性。2、主体的自觉自愿性。 3、实现的可能性。 4、实现的预期性。(以高考为例)。因而,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也不例外。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及特点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教育目的不仅规定着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志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主要回答了两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这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是整个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的层次,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一致性: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1、内容范围: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方针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侧重点:教育目的在对人的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1)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的基本规定。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 (2)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 A、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成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的人——政治倾向 B、规定了教育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中国古代:亲王贵胄接受教育,平民所受教育是为了统治阶级,能够为官,教育带有浓厚的阶级性。倡导儒学,儒学为主流。《管子》帝王之术 中国近代:半殖民半封建。 洋务运动:西学中用,维持清政府饿统治。 五四文化运动: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提高全民素质,唤起国人的觉悟。 中国现代: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为社会主义服务。 (四)、教育目的的确定实质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还是为了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社会为本;教育的本质到

军政考试复习资料(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5题,共30分) 1.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2.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依靠(海洋)运输。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当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4.挂载在飞机等航空器上用于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称为(空空导弹)。 5.我国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 6.航天支援主要包括航天侦查、监视、预警,(通信)及导航等。 7.中国与邻国确立的第一条海上边界是(北部湾划界)。 8.国际战略格局是正确认识和判断(国际战略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 9.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10.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航天时代。 11.心理战的战法可以分为两类:心理战进攻和心理战(防御)。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入侵波兰的战役中采取了(闪电)作战理论。 13.(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和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14.歼击航空兵,是以歼击机为基本装备,主要遂行(空中格斗作战)任务的航空兵。 15.在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之中(心理战)更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它是“三战”的核心。 1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17.航天支援主要包括航天侦查、监视、预警,(通信)及导航等。 18.我国在战略上实行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19.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20.(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2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 22.中国与邻国确立的第一条海上边界是(北部湾划界)。 23.国际战略格局是正确认识和判断(国际战略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 24.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25.(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我们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26.歼击航空兵,是以歼击机为基本装备,主要遂行(空中格斗)任务的航空兵。 27.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诊断。 28.在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之中(心理战)更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它是“三战”的

军事理论复习题库及答案 (4)

军事理论课《普通高等学校军事学概论》 复习题 一、判断:将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 1.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2.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3.国防的手段是指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4.我国古代兴衰交替的国防其特色表现:一是修明政治,变法图强;二是改革军制,演兵习武;三是重视教战,全民尚武()5.近代中国国防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和遭受民族耻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历史()6.国防军事法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宪法之外加以制定()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9.陆军是我军的主要兵种,主要担负陆战场歼敌任务()10.民兵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是: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时间落实()11.82毫米迫击炮和82毫米无后座力炮都属直射武器,用于打敌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12.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经济建设又要适当照顾国防建设的需要,以保证国防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1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14.“国家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15.炮兵由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组成()16.防化兵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由防化、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17.经济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是经济发展的保障()18.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人民解放军的中坚力量,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基础()19.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21.我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22.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23.军事思想的概念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24.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5.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26.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的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中国和地中海一带沿海国家() 27.《孙子兵法》是世界性的兵书,共13篇,5000多字()28.近代军事思想的总体特征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立()

1 课程教学论 答案

1、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A、实证主义 B、泰罗主义 C、唯科学主义 D、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 参见教材P149。 2、教学目标中要包括“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等,这在本质上是受()支配的。 A、“科技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出之“行为目标”的经典著作《准备教学目标》。“行为目标”取向的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 参见教材P152。 3、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的一个范例。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 C、“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4、“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 B、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 D、行为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梅杰认为典型的“行为目标”应该这样陈述:“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参见教材P152。 5、“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 C、艾斯纳 D、斯腾豪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军事理论考试总结

一、名词解释 1.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是指人类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水平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2.信息战:信息战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能力为主要作战手段,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破坏、扰乱敌方的信息流,从而达到一定作战目的,而采取的对抗行动。 3.电子对抗:电子对抗就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作用,从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4.隐身技术:隐身技术又成为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也有的称目标特征控制技术,隐身技术是改变武器设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是现代内装式伪装的典型代表。 5.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实现由打赢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转变,在军队建设上,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高科技密集型转变。 6.军事高科技: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即已经应用或即将应用于军事理论中,并对现代军事和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学技术群。 7.夜视技术:夜视技术就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 二、填空 1.在未来的战略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五极是:美、中、欧盟、日本、俄罗斯。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军事辩证法、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战略技术的国防建设思想)。 5.(仅仅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 6.我国武装力量是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武装警察、民兵)组成。 7.我国现行兵役制度明显的特点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8.走科技强军之路,必须确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战斗力)的概念。 9.国防精神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10.地图比例尺越小,图上包含的实际范围越(大),显示地形越(粗略)。 11.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12.新“三打三防”的内容是:打巡航导弹,隐形飞机,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电子干扰,侦查监视。 13.指挥自动化系统也叫C31系统,C31是(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 14.精确制导武器包括(导弹、精确制导弹药)两类。 15.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有(遮蔽、融合、示假、规避)。 16.中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有: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军训。 17.我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包括:(积极防御、人民战争、打赢高等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18.全民国防教育日为每年9月第三周的周六。 三、选择题(?)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象表述。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和逐步完善起来的。 党指挥枪的原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的。坚持党指挥枪、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的基本精神,一是人民解放军必须完全地绝对地无条件地置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军队闹独立性,决不允许任何个人向党争兵权;二是除共产党和她的助手--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可以根据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在军队中工作以外,其他政党都不得在军队中发展和开展工作;三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强调"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立军之魂,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民军队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对人民军队的宗旨作了精辟的概括:“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这一宗旨,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永远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永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这一宗旨,也是人民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战争伟力的深厚根源。军队视人民为父母,人民就会视军队如亲人,军民团结如一人,则必将无敌于天下。

在人民军队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反复阐明这一宗旨,指导军队为人民利益而战斗。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要经得起反"和平演变"斗争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相对和平环境的考验,最根本的还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要达到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这说的是()。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3.标志着一定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也标志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指()。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继续教育 D.加强高等教育 5.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与教育目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的是()。 A.教育方针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目的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 A.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劳动者 D.推进素质教育 7.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8.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9.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方针除了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内容之外,还含有()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A.为谁培养人 B.怎样培养人 C.培养什么人 D.教学目标 10.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功能不包括()。 A.定向功能 B.调节功能 C.决定功能 D.评价功能 11.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社会价值

军事复习题

第一章国防概述 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主要有哪些因素构成? 有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自然要素、军事要素 5个要素构成。 3、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 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相联盟型、自主中立型。 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现代国防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 4、国防的职能是什么? 保卫国家主权 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保卫国家的统一 维护国家安全 保障国家发展 巩固国家的地位 第二章国防法规 1、什么是国防法规? 国防法规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而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我国有哪几种主要国防法规? 《兵役法》(根本大法) 、《国防教育法》、《国防法》(基本法) 3、我国公民国防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依法服兵役、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坚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 4、公民接受国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忧患意识” 可以使全民族的国防精神得以发扬,增强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于加速培养国防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

5、服兵役的形式 服现役(应征兵现役、报考军事院校、应招为国防生) 服预备役 参加学生军训 6、不得服兵役的情况 不得服兵役指因劳教、拘役或正在接受审查等原因不得服兵役的适龄青年。 7、免服兵役的情况 免服兵役指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或因身体等原因无法服兵役的适龄青年。 第三章国防建设 1、武装力量三结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现役、预备役)、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成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3、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务 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五章军事思想概述 1、什么是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军事思想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①军事哲学层次上的问题,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②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层次上的问题,主要包括战争指导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和基本方针和原则。 3、军事思想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具有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 4、军事思想的研究对象 任何军事思想都是以战争和军事为研究对象 5、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 教学目的: 1、了解语文课程名称的确定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2、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有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语文课程名称确定以来,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我们才逐渐接近了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的本质什么,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传授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单独设科。自1904至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在1964年《语文教育书简》中还专门谈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张志公先生也作过说明:“1949年6月,全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上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这一变革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从而最终确立了现代语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的教育思想。 (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学生思考:语文这个词可以怎样理解?尽量创造一种宽松、畅所欲言的气氛,组内交流后,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对此发表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它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惟一宗旨。这一宗旨,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决定的。 人民军队的性质应该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的而不是某个政党的统治工具。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和保护国家领土完整,人民军队不是封建社会中地主的家奴更不是维护特殊利益集团垄断国家的工具。人民军队应属于全体中国人,听人民指挥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也是人民军队的必然选择。人民才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演绎者!人民军队来源于人民,人民军队当前的任务是捍卫和平保卫祖国,同时防止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继续垄断国家的工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是为人民求解放、求发展的事业。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是共产党人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解放军一系列重要的建军方针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教育部队,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原则,执行三大纪律八项

注意,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等,都是由这个宗旨决定的,又都是贯彻实现这个宗旨的重要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牢记这个宗旨,始终不渝地贯彻实现这个宗旨,人民解放军就无往而不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捍卫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时期的总方针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 人民军队创建之初,毛泽东就提出废除旧军队的雇佣、打骂士兵和枪毙逃兵的军阀制度,提出官兵平等的口号,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抗战时期,毛泽东总结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经验,鲜明提出了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并对其内容做了精辟的阐述,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全军是团结一致的。第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就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因此军民团结一致,到处得到人民的欢迎。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的军队。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和这支军队的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革命的历史形成的。中国革命主要的斗

(完整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郓城县唐庙乡中心校教师:王桂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40~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想一下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指名学生上讲台上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6:8 : 4.5:2.7 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P40例1。 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 5: 2.4:1.6 60:40 15:10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 5: =2.4:1.6 60:40=15:10 2.4:1.6=60:40 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也可以写成:= = (2)我们也学过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组成一个比,如: 一辆汽车第一次1小时行驶4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1 5 路程(千米) 40 200 指名学生读题。 教师: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表格的第一栏表示时间,单位“时”,第二栏表示路程,单位“千米”。这辆汽车第一次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

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回答: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出示情境图)。 出示课件: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 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 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同桌俩人,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 谈话:谁来交流?跟大家说一下你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 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 :4) 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32 :16)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一一贴于黑板) 2 :16; 4 :32;16 :2;32 :4; 16 :32;2 :4;32 :16;4 :2。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谈话: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现在就请你观察这两个比(16 :2; 32 :4)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量) 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 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 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用等于号连接?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写看。(学生独立完成) 介绍: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做比例。 随学随练: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40:2和60:3 我们知道,比有前项、后项,比例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人民军队理论

人民军队理论 人民军队理论 人民军队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保证完成党交给的一切任务。 毛泽东极为重视和强调军队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8月7 日他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中,建议新政治局常委“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继后又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毛泽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建军理论与原则,其中主要的有: 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要求军队一切行动都要符合这一宗旨。 ②把人民武装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绝不允许枪指挥党。为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人民解放军中建立总政治部,作为全军最高政治领导机关,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管理军队党的工作;实行军事系统和地方党委对军队的双重领导制度;在军队各级建立党组织,支部建在连上;在团以上部队建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等。

③明确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执行党的纲领、完成革命政治任务、夺取政权、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它永远是一支战斗队,也担负着工作队、生产队任务。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④在人民军队中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制度。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明确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实行官兵团结、军民团结;开展拥政爱民运动等。 ⑤重视军队纪律、作风建设。指出军队有严格统一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是革命战争胜利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把纪律提高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程度。要求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重视军队优良作风的建设。要求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等等。 ⑥重视开展军事学术研究,严格训练部队。毛泽东指出,要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功能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功能 一、教育目的及其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在其生存和发展中,通过自身的意识活动,不仅能够认识自然与社会、认识自己和他人,而且还能够凭借所获得的认识,提出活动的任务、设定活动的目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从其产生来看,是基于人类及其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知识得以延续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从其运行过程来看,一切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具体培养目标的制定等,无一不是依据教育目的来进行的。可见,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特性,任何社会对人的培养都是依据所确定的教育目的来进行的。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也有人称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

目标等,各位次名称的含义及所产生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联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从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从二者的区别来看,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日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另 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在教育实践中,要清楚地认识和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不能以为二者都是各级各类教育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和依 据而将其等同起来或相互代替,也不能因为二者的区别而在考虑教育性质和方向问题时将其分割开来。 (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