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实践第三讲

汉英翻译实践第三讲
汉英翻译实践第三讲

第6课(Lesson 6)

I. 原文(Source Text)

苗族龙船节(一)

龙船节,是黔东南清水江上1苗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聚会2的苗族同胞,每年有三四万人。

龙,在苗族人心目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苗家姑娘最爱将龙形图案打制成3银饰装点在头上,或刺绣、编织在衣裙中4。苗族人民制作的龙船,十分精巧、美观,龙身由一只母船和两只子船5捆扎而成,皆为独木镂空。两米多长的龙头,用水柳木雕刻,装有一对一米多长的龙角。龙头以主色不同,分为赤龙、青龙、黄龙。

从施秉县的平兆到台江县的六河,每个苗族寨子都建有“龙篷”,用来保护龙船。因船身长二十五米,“龙篷”建成七格,每格将近四米长,当地又称之为“七间房”。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几十个村寨相继举行龙船节。当地习惯,从十六日开始,只要全寨薅完秧,本寨的龙船便可下水。因此,从龙船下水的早晚,可以看出各寨的农事生产进度。在勤劳的苗家人民心中,龙船节到了,地里的秧还未薅完,这是莫大的耻辱。

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酿米酒,包粽粑,走亲访友,宴请宾朋。出嫁的姑娘必须携带粽粑,鹅鸭等礼物回娘家,同父母兄妹团聚。

龙船出发之前,一位歌师6唱首吉祥歌,祝愿船只平安。

每只龙船都有一位鼓头。他是一切活动的主持者7,由全寨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鼓头身着长袍马褂,坐在龙颈上击鼓发令8,男扮女装的鼓锣手,由十岁左右的孩童充任。四十位水手,头戴特制的马尾斗笠,身着青布上衣9,士林蓝裤子,腰系银饰花带,手握五尺木桨,整齐划一,甚是威武。那马尾斗笠,原是清水江上游苗族姑娘出嫁时的陪嫁品,却成了龙船节水手们必备的一件装饰物。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1. “清水江上”是“在清水江水面上”还是“沿清水江”?想想这个词组同“苗族人民”的关系。

2. “节日里,聚会”是否仅指在节日期间聚集到一起?

3. 苗家姑娘是不是亲自“打制”银饰?参考普遍的生活经验。

4. 这里重点是说苗族姑娘喜欢刺绣、编织这两项手艺,还是说喜欢穿有这种图案的衣裙?

5. “母船”、“子船”之间的区别究竟何在?是否真有亲属关系?

6. “歌师”是以唱歌为业的人,还是当时谁唱谁就是“歌师”?

7. “一切活动”为哪些活动?注意,这是在龙船上。

8. “击鼓发令”是“以手击鼓,以口发令”,还是“以击鼓来发令”?发什么令?

9. “青布”是绿色的布还是黑色的布?

III. 译文(Target Text)

The Miao Dragon-Boat Festival (1)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celebration1of the Miao people who live along the Qingshui River in 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Every year between 30,000 and 40,000 Miaos participate in the festivities2.

In the eyes of the Miaos, the dragon symbolizes good luck. Girls like to adorn their hair with silver ornaments shaped like dragons and wear clothes embroidered or woven with dragon patterns3. The Miaos build exquisite4“dragon boats”, which are in reality a body formed from three canoes--one large and two small--that are strung together5. The head, over two meters long and carved out of the trunk of a weeping willow, sports6a pair of horns more than a meter in

length. The boat may be called a red, blue or yellow dragon7 depending on the dominant colour of its head.

In every Miao village along the Qingshui River from Pingzhao in Shibing county to Liuhe in Taijiang county is built a “dragon shelter”to house8its dragon boat. As each boat extends 25 meters, its shelter9consists of10seven sections, each about four meters long, and so is called “seven-rooms” in the locality.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the scores of Miao villages from the 24th to the 27th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But according to11 local custom, people are allowed to send their dragon boats down the river12 after the 16th, provided that they have finished weeding their fields. The earlier appearance of the boats on the river testifies to the villagers’efficiency13, and conscientious Miaos consider it a great shame not to finish weeding before the festivities begin.

During the festival, each family makes rice wine and zongba (a kind of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14 and calls on friends and relatives. Married women visit their parents’ home for a reunion, bearing gifts—zongba, geese, and ducks. 15

Before a dragon boat sets out, somebody sings an auspicious song to the boatmen, wishing them a good voyage.

Each boat is commanded16 by a coxwain, who is the most respected old man chosen by the villagers. Wearing a gown and a mandarin jacket, he rides straddling the dragon’s neck, beating a drum to set the pace for the oarsmen17. Several boys about 10 years of age, wearing dresses, beat drums and gongs18. The oarsmen, 40 in all, wield wooden oars which are uniformly five feet long19. These powerful-looking20men wear horsetail hats, black jackets and blue trousers, and embroidered waistbands pinned with silver ornaments. The hats, traditionally dowry gifts for girls from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Qingshui River21,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costumes worn by the dragon-boat oarsmen.

IV. 表达解说(Explanation of Expression)

1. 这里一连有三个“节”字,分别译为festival,celebration与festivities,以免单调。

2. 汉语里带统计性质的数字,一般出现于句末信息中心位置。英语里的数字在名词前。“节日里,聚会”实指参加龙船节,故译为participate in the festivities. 但原文静态的判断,换成了译文中动态的叙述。

3.“将龙形图案打制成银饰”实为“形状为龙的银饰”,故译为silver ornaments shaped like dragons。姑娘们喜欢的实为“绣有、编织有龙形图案的衣裙”,故译为wear clothes embroidered or woven with dragon patterns。

4. exquisite一词包含“精巧、美观”二义。原文“十分精巧美观”为谓语,译文变为定语。下文的“甚是威武”也是如此处理。这是由于英语句法的限制,将原文中的新知信息往前移动所致。

5. 母船、子船的区别在于其大小。“皆为独木镂空”已由canoe表达,不再译出。canoe 就是“独木(镂空之)舟”。

6. “装有”译为sport,生动。sport作为动词时,有一义为wear or show publicly, show off。

7. “赤龙、青龙、黄龙”中三个“龙”字,共译为一个dragon,以避重复。

8. to house意为提供安置的地方。有了安置的地方,就得到了保护。

9. 此处“龙篷”译为its shelter,避免了重复。

10.“建有”译为consists of是以果代因。

11.“当地习惯”前加according to,是译出暗含之义,目的是使之符合英语句法要求(作状语)。

12. 原句“本寨的龙船便可下水”,实即“本寨的龙船便可被(人)送下水去”。由于前面的“褥完秧”的主语是人(they have finished weeding their fields),为了避免频繁变换主语,译文中补充people为主语, 与send形成主动关系。但“可”译成了are allowed to…。整个句子还是被动句的形式。

13. 原文“龙船下水的早晚”、“农事生产进度”,都没有说究竟是早还是晚,进度快还是慢,二者相配。译文首先丢掉“晚”(The earlier appearance),然后丢掉“慢”(efficiency—效率高),也相配。

14. “棕粑”是苗家特有之物,英语中不可能有现成的对应词(词汇空缺),只能音译成zongba,再加以解释(a kind of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15. 原文“出嫁的姑娘”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译为英语married girls 就荒唐了,故译为married women。

16. “鼓头”译为coxwain,即水手长。“他是一切活动的主持者”是说主持划船活动,以is commanded by… 表达。

17. “鼓头”译为he, 以避重复。“发令”译为to set the pace for the oarsmen,是非常准确的, 一方面表明了击鼓与发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表达了“发令”在此情景下的确切意义。

18. 此处先说什么人(boys),而不先说职务(锣鼓手)。将“锣鼓手……由男童充任”译为boys… beat drums and gongs,事实相同,只是化静为动了。

19.“四十位水手”与“手握五尺木桨”之间相隔三个分句,但关系最为密切(不划桨就不是水手了),译文将其集中到一起译。“整齐划一”是说木桨整齐划一,译为oars的定语从句。

20.“甚是威武”原为最末一个分句,译文将其译为主语的前置定语(These powerful-looking men),并不奇怪。反过来,英译汉时,前置定语译为一个分句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21. “那马尾斗笠”简化为the hats,以避重复。“原是……陪嫁品”在原文中是一个分句,在译文中成了同位语traditionally dowry gifts for girls from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Qingshui River。反过来,英译汉时,将同位语译为分句的现象比比皆是。

II. 汉译英:

乔羽的歌大家都熟悉。但他另外两大爱好却鲜为人知,那就是钓鱼和喝酒。

心情。我认为最好的钓鱼场所不是舒适的、给你准备好饿鱼的垂钓园,而是那极其有吸引力的大自然野外天成的场所。”钓鱼是一项能够陶治性情的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乔羽说:“钓鱼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钓鱼;第二阶段是钓鱼和情趣兼而有之;第三阶段主要是钓趣,面对一池碧水,将忧心烦恼全都抛在一边,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休息。”

In his declining years Qiaoyu was fond of angling. He once said, “P laces with both water and fish are generally in a nice environment that can put people in a good mood. The best angling place, I think, is not a comfortable angling park where hungry fish are prepared, but a natural one full of appeal. Angling is an exercise that can mould one’s temperament and make him sound in body and mind. Qiaoyu said, “Fish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first is for angling, the second for angling and interest as well, and the third mainly for angling interest. When facing a pool of green water, one can forget all worries and anxieties completely and relax himself fully.”

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

调查表(一)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对象:2006级英语专业;调查时间:2010-06 各位同学,您好! 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教学,及时发现问题,我们特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习者对汉英翻译课程教学的看法,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希望您如实回答下列的问题,为翻译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请画圈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一般选择一项,有的可以选择多项。谢谢合作! 1.任课教师的态度:b a.严谨 b.较为严谨 c.有待加强 d. 不严谨 2.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b a.熟练 b.较为熟练 c.还熟练 d.不熟练 3.任课教师教学的条理性:a a.清楚 b.较为清楚 c.还清楚 d.不清楚 4.任课教师在课内提供的信息量:b a.很大 b.较大 c.尚可 d.太一般 5.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任课教师备课:b a.认真 b.较认真 c.还认真 d.不认真 6.任课教师课堂上吸引学生靠:b c a.严格的纪律 b.幽默的语言 c.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d.考试时能给学生较高的成绩 7.课堂教学上,任课教师让更多同学发言或讨论,这样的教学手段:b a.欢迎 b.较欢迎 c.基本认可 d.不欢迎 8. 你本人在汉英翻译课程上的大致表现和收获:c a. 投入很大,收获很大 b. 投入很多,收获甚少 c. 投入一般,有一定的收获 d. 投入很少,也无所收获 9. 汉英翻译课堂上最大的收获是:a b c a. 掌握了汉英语的主要特点 b. 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翻译技巧 c. 培养了对翻译的兴趣 d. 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10.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a a. 很有利于我们的翻译学习 b. 不重要,关键要学到知识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翻译1》课程实践报告 翻译课程介绍 翻译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考课程。英汉翻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熟悉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内容准确,文字流畅;能将比较简易的汉语文章译成英语,用词得当,语法平稳。本课程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它作为一门实践课,有赖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为应考者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应考者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初步达到阅读英文原著的水平,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因而具备从事英汉翻译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翻译实践和语言对比研究,学生可以进但在翻译时,往往因受原文的影响,而容易一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 忽略在译文中体现原有的特点。这也就是本课程的难学之处。但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并能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加以运用,定会提高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和翻译水平。 课程实践目的及过程 为了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10级翻译3班在王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德胜工业园区的百瑞源枸杞养生馆和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在参观之前,王老师要求同学们查找关于枸杞的相关资料,基本上了解了枸杞的种植技术、生产流程、营养价值等知识。

宁夏枸杞产业在宁夏省外也有不少公司,而且,百瑞源是宁夏唯一一个进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企业,这不仅提升了宁夏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让更多国内外朋友了解了宁夏枸杞的与众不同,同时也为百瑞源走出中国,迈向国际舞台提供了良机。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品尝了味美色鲜的枸杞、其他枸杞制品和,可谓是大饱了口福。但同学们并未忘记此行的目的,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了解相关的知识,对于枸杞的营养价值和种类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汉英翻译的错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进入全球市场,对外宣传和对外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企业品牌的跨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这让同学们不禁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担忧。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此比较敏感,于是,大家纷纷把有错误的地方拍下来,准备参观结束后再进行更正。 回校后,王老师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部分企业的宣传资料,然后让同学们查找翻译的错误并改正。我们组分到的任务比较少,但是,在我们仔细读过之后发现了不少错误,而且有些还是由于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导致的比较明显的错误。虽然字数不多,却涉及不少商贸以及新闻语体。我们小组成员认真思考,经过讨论后把我们最后的翻译结果交给了王老师。 课程实践的收获 通过这次的翻译实践,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也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及语境英语句型的重要性。我对翻译充满了热爱,怀着这份热爱,我要跟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今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翻译知识中去,争取在翻译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翻译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专业性非常强,而且要与时俱进,这让我知道了仅有翻译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平时大量的艰苦练习,不断积累,才能在翻译中获得巨大收获。而且,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只凭课堂上学到的

英汉翻译的原理和实践

Unit 1 I. 英汉翻译原理第一讲:什么是翻译? 【例1】The history of a tree from the time it starts in the forest until the boards which it yields are used, would form an interesting and, in many instances, an exciting story. (“×”号表示译文有问题,下同) ×树的历史开始于森林中,直到生产为木板后被使用为止,成为一个有趣且有许多事例的激动人心的故事。 上面这句话的原文实际上主要说了两点内容: 1、树的历史的起迄时间 2、树的历史是怎样一回事 【译文】一棵树,从它在森林中生长起直到被制成木板使用为止,这段历史会构成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故事十分激动人 心。 【例2】There are two regulatory systems which interact. One timing system comes from the evidence of our senses and stomachs, and the periodicity we experience when living in a particular time zone. ×有两个调节系统相互作用。一个定时系统来自于我们的感官和胃的证明,就是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区所经历的周期性。 【译文】人体有两个相互作用的时间调节系统。一个时间调节系统依据感官和胃发出的信息,依据我们生活在某个时区所体验的周期性规律。 寻找对等词语和结构然后将其串接成句的翻译方法,常表现如下: 1、简单语句的译文虽然生硬,但基本可读。如: 【例3】I can se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osers in musical history, each of whom creates music in a somewhat different fashion. ×我能看到音乐史上有三种不同的作曲家,他们中每一个人以某种不同的方式创作音乐。 【译文】我发现音乐史上有三类作曲家,他们各自的音乐创作方式有所不同。 2、较复杂语句的译文似通非通,甚至不知所云。如: 【例4】The traditionalist type of composer begins with a pattern rather than with a theme. The creative act with Palestrina is not the thematic conception so much as the personal treatment of a well-established pattern. ×传统主义型作曲家始于某种格调而非某种主题。帕莱斯特里纳的创作行为不太像对固定格调进行个性化处理的主题概念。 【译文】传统型作曲家是从形式出发而不是从主题出发进行创作的。帕莱斯特里纳的创作不是主题的构思,而是对固定形式的个性化处理。 3、典型的英语表达形式在汉语无法找到对等形式,翻译无从着手。如:

(完整word版)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这周是英语专业的翻译实践周,这次的专业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专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的第三学年,实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实习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这次的专业实习。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翻译实践,为此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四种必备的翻译工具:一是灵格斯翻译工具,里面可安装各式的词典;二是百度搜索工具;三是有道词典;四是英汉词典;五是汉英词典。翻译的过程如下:首先可以现在灵格斯里查询不懂的单词和词组,寻找最符合原文的解释。然后采取同时在百度和有道词典搜索的做法,并对同种搜索工具搜索结果进行比较。他们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所以我们最后用到的就是英汉和汉英辞典,可以对我们翻译之中的词汇,进行最后的确认,确定出最最准确的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也遇到到了一些困难,这说明在漫漫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我还要继续努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每天我认真学习,那就是一种进步。人生总归会有许多挫折,但我们若不跨过这道坎,就不会有进步,滞留不前。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勇敢面对每一个挑战。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行为。当然纸上谈兵是无稽之谈,光有理论知识而不实践操作也是没有用的。有位翻译家这么说过,“学翻译犹如学游泳。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是学不会的。”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实践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实践。 所谓直接的实践,就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也就是自己动手翻译。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经验多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自己能译的东西是有限的,从这种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借助于间接的实践。 所谓间接的实践,就是研究别人的译文。比如,一篇文章在手,准备翻译,这时先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或同类文章的译文看一看,在词语和风格方面定会有所借鉴。别人的译文是别人直接实践的产物,看了别人的译文,就是从事间接实践。

形合与意合实例分析——翻译中的构形与传意

形合与意合——翻译中的构形与传意 (摘自李靖民著《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我们不妨用两个英汉翻译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并用以体现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概念,将这些硬道理和软道理运用到具体的翻译活动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两个译例的原文分别出自萨克雷的成名作《名利场》(Vanity Fair)第二章和海因茨的短篇小说《回家》(Going Home)。 (1) When he was drunk, he used to beat his wife and daughter; and the next morning, with a headache, he would rail at the world for its neglect of his genius, and abuse, 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 the fools, his brother painters. (Chapter II, Vanity Fair) 他一喝醉酒,就会打老婆孩子。第二天早晨,他便会头疼,抱怨世人不识其才华,斥责画界同行都是白痴。他的话很尖刻,但有时也很有道理。 例1可以在句子的层面反映出英语以形役意的构形规约与传意方法之间有机统一的表达关系,体现出英语以形式结构为取向的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 从构形来看,这个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核心,再利用各种类型的词、短语、分句来扩展,符合英语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特征。其中各个词、短语、分句分别依照英语使用者所熟悉的形式结构规约对号入座,十分严谨。 但是,从传意的角度来分析,句中采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语言实体承载了四层信息:1)缘由:喝醉酒(由从句“when he was drunk”承载);2)后果一:打老婆孩子(由主句的第一个分句“he used to beat his wife and daughter”承载);3)后果二: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宿醉的两种典型症状,即头痛和亢奋(分别由第一个“with”引导的短语“with a headache”和主句的第二个分句“he would rail at the world for its neglect of his genius and abuse the fools, his brother painters”承载);4)作者对“he”所发牢骚的评论(由第二、第三个“with”引导的短语“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承载)。 可以看出,虽然英语的一个句子里可以有各种类型的词、短语、分句,但句子的结构框架必须符合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规约。而在这个框架之内,作者可以灵活地把其意欲传递的各个层次的信息安排给这个句子中的各种语言实体,不受语法成分的限制,不以该语言实体在语法上的主次来确定其所承载信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讲解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二、课程编号:11012010 三、学时与学分:68/4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4 六、适用学科专业:英语 七、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在一、二学年里打好了较为牢固的英语基础,具备了较强的汉语驾驭能力,并掌握了英汉两种文化的一般性背景知识,进而修读这门课程。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探讨基本翻译理论。上学期通过分析英、汉语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向学生介绍常用翻译技巧,并要求学生做大量的有关练习,提高学生处理词、句层次的水平,使其具备基础的翻译能力。下学期则引入篇章翻译。 通过对不同文体文本的篇章特点及其翻译的讲评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针对不同文体进行翻译的能力及其篇章意识。要求学生修完本课程后,能熟练运用基本翻译技巧对较宽体裁的文本进行较为准确、流畅的翻译,每小时译速为250—300词/字。 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词、句层次上的相关翻译技巧:词语的增译、减译,词类转换,句子中的语态变换,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的运用,词序调整,分译与合译等。第二部分针对各种常见体裁的文本进行篇章翻译的讲授,培养学生文体意识,对新闻、广告、商贸信贷函、法律、科技等不同文体的篇章特点进行分析,评述篇章翻译对忠实传达原文风格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翻译理论知识,如翻译标准,翻译原则,奈大的功能对等理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等值的影响以及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具体学时分两个学期安排。 第一学期共17周,每周二学时,安排如下: 第1周翻译的基本知识 2—3周英汉语言对比 第4周直译、意译及混合运用 5—14周翻译技巧:选择词义,词类转换,增译减译,重复译法,正说反译,否定转译,语态变换,词序调整,分译合译等 第15周定语及定语从句 第16周英汉主语的表达 第17周长句的翻译 第二学期共17周,每周二学时,安排如下: 1—2周:介绍文体的翻译 3—4周:人物、景象描写的翻译 5—6周:散文的翻译

英汉互译教程要略

英汉互译教程总复习 1.Joint military exercises have increased in the region, to the detriment of trust between countries. 联合军事演习在本地区有增无减,不利于国家间建立信任。 2.This old man gets up and goes to bed with the sun everyday. 这位老翁每天黎明即起,日落而息。 3.A nearby object falling into a black hole is never heard of again. 附近的天体一旦落入黑洞,就会销声匿迹。 4.我们应该抢时间赶任务。 We should work against the clock. 5.These hospital expenses made inroads on my savings. 这些住院费耗掉了我大部分积蓄。 6.They killed a bottle of Kaoliang between them. 他们二人对酌,把一瓶高粱酒喝得一干二净。 7.When it came to reading, they were as good as blind. 一拿起书本,他们可都成了睁眼瞎了。 8.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9.人们笑贫不笑娼。 People ridicule poverty but not prostitutes. 10. 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 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11.They ran away as fast as their legs could carry them. 他们拼着命地逃跑。 12.People were born survivors. 人的生存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13.这个环境工程是个“民心工程”。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project is a “popularity-winning” project. 14.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The mastery of a language is not easy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 15. 会议开得冷冷清清,有时甚至开不下去了。 The meetings were marked by such absence of living discussions that at times they were almost on the point of breaking up. 16. They pay lip-service to education but don’t work for better schools. 他们口惠而实不至,口口声声支持教育,却又不肯为改善学校条件做一些实际工作。17.Unemployment has stubbornly refused to contract for more than a decade. 失业人数高居不下,已经十多个年头了。 18.有些厕所似乎仍是这次卫生大扫除活动的死角。 Some toilets seem immune to the clean-up campaign. 19. 这个摊贩叫卖道:“快来买呀,过了这村可没这个店啦。” The street peddler hawked, “Now or never!” 20. Why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何必多此一举? 21.You’re just teaching your grandmother how to suck eggs. 你这是在班门弄斧。 22.His being neglected by the host added to his uneasiness.

211重点大学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节 选)翻译项目报告

摘要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原文选自《世界历史百科全书(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一部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的、全面介绍世界范围内各人种各文明历史发展的巨著。该项目选取的是该书“哥伦布大交换与人类适应性”章节作为翻译报告材料。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本翻译报告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来源、意义以及报告结构等。第二部分为原作背景介绍,包括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和原作分析等。第三部分为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包括翻译难点分析、译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翻译理论与方法的选择与简述。第四部分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启发并指出仍待解决的问题。在该翻译报告中,译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并结合翻译实践经验,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并运用具体的实例论证了该理论在翻译中得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项目报告,《世界历史百科全书(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A Project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excerpts) ABSTRACT This is a project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excerpt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work to take a large-scale thematic look at the human species worldwide. The excerpts of this report are from the chapter of “The Columbian Exchange and Human Adaption”. The Columbian Exchange, also known as the Grand Exchange, was a dramatically widespread exchange of animals, plants, culture, human populations (including slaves), communicable disease, and ideas between New World and Old World.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repor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one is the translation projection description, including project significance, project origin and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Part Two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background, including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main content and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Part Three is about 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while translating and how to settle those problems through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art Four concludes with the lessons, enlightenments and unsolved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Underpinned by Nida’s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he reporter argued the import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concrete examples. Key Words:translation report;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东师《英汉翻译》18秋在线作业1(满分)

------------------------------------------------------------------------------------------------------------------------------ (单选题) 1: According to Theodore Savory, a translator must ask himself: _________. A: (ⅰ) 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ⅱ) What does he mean? (ⅲ) How does he say it? B: (ⅰ) 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ⅱ)What does he say? (ⅲ)What does he want? C: (ⅰ)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ⅱ) Where does he say it? (ⅲ) What does he mean? D: (ⅰ) 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ⅱ) How does he like it? (ⅲ) What does he say?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他不会说,也不会写英语。 A: He cannot talk or write in English. B: He cannot talk nor write in English. C: He cannot talk in English,neither can he write in English. D: He cannot both write and talk in English.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Being easily set on fire, alcohol must be kept away from the flame. A: 酒精容易着火,必须放在与火隔绝的地方。 B: 因为酒精容易被人放火,所以必须远离火存放。 C: 由于容易失火,酒精必须远离火焰。 D: 因为酒精易燃,所以必须被放在离火很远的地方。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Never have I heard American music played better in a foreign land. A: 我从未听说过美国音乐在国外比国内要演奏得好。 B: 我在国外时,从未听到美国音乐比现在还要演奏得好。 C: 我从未听到过美国音乐在国外演奏得比这更好的。 D: 我在国外从未听到过演奏得这么好的美国音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虽然时代不同,我想历史古迹总该是依旧吧。 A: Times are different, but the historic sites, I presume, must have remained the same. B: Even though times are different, I think the historic sites should be the same. C: Since times are different, but the historic sites, I presume, should be the same. D: Since times are different, I think the historic sites must have remained the same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All of the following ideas are the Cicero’s, except_____ 。 A: it wasn’t necessary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B: he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 C: it wasn’t his duty to count out words to the reader like coins, but rather to pay them out by weight as it were.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PART I: I. 原文(Source Text) 水桥 在巴拿马,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水桥”,那就是巴拿马运河。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巴拿马运河游览观光,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乘机抵达巴拿马城,然后搭上了一艘游轮,从巴尔博亚港进入运河。船行13公里后,便到了运河的第一组水闸1。巴拿马运河就是通过水闸的关与开,让船舰跨越陆地的一座“水桥” 2。 我们开始“上桥”了。船驶进闸池之后,厚2米,高、宽各20米,重数百吨的钢闸门便缓缓地关闭,闸池里开始注水。几分钟后,水涨船高3。游轮在两岸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前进。这样连升两级之后,船已经升高了16米。出闸后,再驶过一个小湖,又到了第二组水闸。经过这座水闸,船又升高了9.5米。这样,船已高出海平面26米,进入“桥顶” 4。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5两岸山6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7。 游船出了峡谷,驶入了宽阔的加通湖。湖水倒映着远山白云,美丽的小岛时隐时现8。在湖中悠悠航行38公里之后,船来到了加通水闸,从此进入了“下桥”段。这座水闸共有三级,犹如三个巨大的台阶。游船经过加通水闸后,已经降到了与大西洋水面相同的高度。当船驶入利蒙湾时,美丽的加勒比海便出现在眼前9。 我们从太平洋来到大西洋10,彼此隔离的大洋因为有了巴拿马运河而相通。运河全长公里,宽度由150米到304米不等。5万吨级的巨轮,日夜畅通无阻。它无愧于“世界桥梁”的称誉。我由衷地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勇气!我敬佩你,巴拿马人民! 导游告诉我们,巴拿马人民是有志气的。他们一方面正在改造现在这条运河;另一方面,还准备新建一条更长的运河,预计工程需要10年才能完成,它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11。我们期待着它早日完成。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1. 这里的“水闸”指什么参考下文的“进闸池”、“出闸”。

英语翻译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500字

一,实习目的 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公司部门的构成和职能,整个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公司里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二,实习内容 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工艺,熟悉各种材料的供应、采购、堆放、发放,了解施工组织管理方法。 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民事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 还记得在第一次来公司的途中内心充满好奇,总在想: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自己今后能够在怎样的岗位,是否符合内心的期望,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内心迫切的想知道答案。终于在看见公司那宏大的工程时,我被震动了,我想我做对了选择。 由于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所以自己非常认真的对待。就像这是一家新的公司,与我一样都是新的起点,一切都是探索阶段。我对自己说:既来之则搏之,既然是新企业,只要好好干就一定有机遇。就这样在未知中,我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我的实习工作。 最初一周,我们学习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对公司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然后两周是企业军训,实行的都是正规的军事化训练,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锻造了我们“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工作态度和做事精神。军训结束后我们正式开始了轮胎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各位工程师的细心讲解下我们初步懂得了轮胎生产工艺流程。 培训过后我被分到了生产B区成型车间,跟随实习老师进行实地的学习。对于生产来说,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良好的安全意识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首先车间主任对我们进行了一些安全教育和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比如上班,不允许穿凉鞋进厂;进厂必须穿工作服;禁止在厂里吸烟,夜里值班不准喝酒,进厂后衣服不准敞开,外套不准乱挂在身上,不得背背包进厂;人在厂里不要成堆,不要站在生产主干道上,进出车间都要排队走好自成一列;在没有实习老师的允许情况下,不准乱按按扭、开关。 进入车间后最初的工作是琐碎的,因为公司尚在建设阶段,办公室和各个生

翻译中的形式与内容摘自《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翻译中地形式与内容摘自《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1.2.7 形式与内容地和谐统一 在阅读相关地翻译著述时,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对翻译究竟应该是重形式还是重内容地观点不一.那么,作为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地译者,我们应当如何在翻译实践活动地过程中处理好形式与内容之间地关系,如何比较恰当而准确地传递原文承载地信息?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内外翻译界长期争论地一个焦点问题,即翻译理念地取向问题,如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形式与功能、语义与交际等等.尽管这些中西译论在概念上有同有异,但总地说来,都是建立在二分法地基础之上,没有跳出二元对立地思维定势.有关此类争论地著述有很多,感兴趣地读者可以去阅读,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对相关论说做出综述,只欲从不同地角度和层面出发,依据翻译活动地实际情况,来分析、探讨 模式. 谈到地了他对此类译文地感受: 读地时候,根本没有阅读地快感,脑子里也没有形象地画面感和丰富地联想,只为那干板直硬地翻译揪掉了不少头发,有地词语直译得令人发指,有地词语我这辈子根本没有见过,完全是翻译家地发明.那完全是满嘴外国话地汉语,让人生疏地不得了! 这样地作品哪里还能愉悦读者,阅读简直变成了一项任务!(王刚2010) 诚然,在原语和译语里地确也会存在一些类似地表达方式,因为人们不分民族和地域,其生存环境、物质条件、生活经历、七情六欲等等有许多相通之处,对于基本相同地客观世界地认识大体是一致地,对客观世界地表述和描写方法也会有类似地情况,正因为如此,才存在着翻译活动地基础.但是,就翻译地本质而言,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地异同是相对地,翻

译地跨文化信息传递本质是绝对地.也就是说,在翻译某种类型地作品地过程中,如果遇到两种语言有类似地表达方式,无论其数量有多少,那也只是偶合现象,与翻译地本质无关,不能因此就产生模糊地认识,以为原语地文字表现形式与译语地文字表现形式二者之间有直接地对应关系,就以为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表现形式地简单、机械地对应转换.译者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仅会给自己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造成理解上地问题和表达上地困难,而且可以说,其翻译能力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实质性地提高. (篇幅有限,译例分析例略.)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地语言体系,两种语言地信息传递机制存在着本质上地差异,具有各自特点鲜明地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地信息传递模式.译者要想忠实地再现原文地语言风格和形式特点,就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机械地对应着原文地文字表现形式本身来翻译.大家试想,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

第一章 汉英语言对比 相关参考: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臵(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的不同特点。机器翻译是让计算机按照人们所制定的程序和指令进行不同语言的对比转换,也离不开对比分析。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学的重要任务。 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对比分析,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纪德是最理解莎士比亚的法国作家之一。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译文更容易走样”。纪德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双重的,既是精神的,也是语言的。他在与莎士比亚的相遇与相识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对他在翻译中经历的这番历史奇遇,他曾在为七星文库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的前言中作了详尽的描述:描述了两种文化与两种语言之间的遭遇,也揭示了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种种障碍。 纪德首先看到的,是语言与文化层面的逻辑性,这涉及到不同语言的思维方法。他说:“莎士比亚很少考虑逻辑性,而我们拉丁文化缺了逻辑性就踉踉跄跄。莎士比亚笔下的形象相互重现,相互推倒。面对如此丰富的形象,我们可怜的译者目瞪口呆。他不愿意对这种绚丽多彩有丝毫遗漏,因此不得不将英文原本中用仅仅一个词表示的暗喻译成一个句子。原来像蛇一样紧紧盘成一团的诗意,如今成了松开的弹簧。翻译成了解释。逻辑倒是很满意,但魅力不再起作用。莎士比亚的诗句飞跃而过的空间,迟缓的熊虫一瘸一拐才能走完。”在紧密的逻辑与丰富的形象之间,英语与法语的天平有所侧重,在两者的遭遇中,译者的无奈与局限源于文化与语言的巨大差异。 头脑清醒的纪德没有丝毫责备英语或莎士比亚的语言的意思,相反,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他充分意识到了母语的缺陷。他说:“只有在接触外语时,我们才意识到本国语言的缺陷,因此,只会法语的法国人是看不到缺陷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德国作家歌德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异之于我,可作一明镜,从异中更清楚地照清自身。在这个意义上,与异语文化的接触,有助于认识母语与母语文化的不足。看清了自身的不足,便有可能从异语异文化中去摄取营养,弥补自身,丰富自身。 在艰难的翻译中,纪德亲历了种种障碍,他结合翻译中的具体例证,作了某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3版)-翻译练习(上)【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翻译实践篇详解 一、非文学类文本(社会人文) 1. Van Gogh Although art historians have spent decades demystifying Van Gogh’s legend ①, they have done little to diminish his vast popularity. Auction prices still soar, visitors still overpopulate Van Gogh exhibitions, and The Starry Night remains ubiquitous on dormitory and kitchen walls②. So complete is Van Gogh’s global apotheosis that③Japanese tourists now make pilgrimages to Auvers to sprinkle their relatives’ ashes on his grave. What accounts for the endless appeal of the Van Gogh myth? It has at least two deep and powerful sources④. At the most primitive level, it provides a satisfying and nearly universal revenge fantasy disguised as the story of heroic sacrifice to art⑤. Anyone who has ever felt isolated and unappreciated can identify with Van Gogh and hope not only for a spectacular redemption⑥but also to put critics and doubting relatives to shame. At the same time, the myth offers an alluringly simplistic conception of great art as the product, not of particular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artist’s painstaking calculations, but of the naive and spontaneous outpourings of a mad, holy fool⑦. The gaping discrepancy between Van Gogh’s long-suffering life and his remarkable posthumous fame remains a great and undeniable historical irony. But the notion that he was an artistic idiot savant⑧is quickly dispelled by even the most glancing examination of the artist’s letters. It also must be dropped after acquainting

英语笔译实训报告

翻译实习报告 为了把我们近一年所学的基本的英汉互译知识和方法全面地结合起来,院里给我们安排 了翻译实习,使我们能相对忠实、准确、流畅地将各种文体进行英汉互译,以此提高自身翻 译各种文本的实际能力。同时,通过翻译实习,养我们成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优秀品 质:诚实笃信, 认真负责,严格遵守翻译从业人员必备的各种职业规则以及严谨细致的作风, 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合作的风尚等。 我们的指导老师给了我们12份英文材料,每份约2000字。我们实习的任务是完成所有 材料的翻译。根据学院及指导老师的要求,我计划将所有材料在三周内翻译完成,每周平均 翻译四分材料。 为了配合院里的工作,更为了通过实践,总结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自 己翻译水平和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我在完成计划工作后,我开始了我的翻译实 习工作。 在进行翻译实习的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我大脑中的知识及老师教给我们的基本翻译技 巧,例如:“英译汉时,有时某些词并不能完全按照词典的基本含义翻译,如生搬硬套或逐词 死译,会使译文生硬,令人费解,甚至可能造成误解。这时应当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 该词的基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适当的引申,选择比较适当的汉语词语来表达”以及增词 法、省略法(减词法)、重复法、正反, 反正表达法、分句法, 合句法、词义的引伸、词类的 转译等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尽管如此,我在实际翻译时候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 首先,词汇量的不充足使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阻碍,我不得不借助电脑,词典等 工具查找出我所不能准确描述的关键词句。其次,是常用句型的缺乏也使得我在翻译过程中 举步维艰。再次,就是对一些专有词汇的不熟悉还有一些国外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匮 乏也使得我的翻译工作进展的不太顺利。这时,我会借助网络的帮助,在网上查询在词典中 查不到的专有名词、新词,以及相关背景知。最后,语文功底的薄弱和常识性知识的缺乏也 是阻碍我翻译工作的一大难题。例如,在第一份翻译材料中有个句子是“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在这个句子中,我不知道是 把“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翻译为“美国经济”还是“美国经济体”好,并且我 总觉得两种翻译都很怪。如果把“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翻译为“美国经济”,那么 “美国经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但是“国内生产总值”整句话的翻译就是: 只能是一个国家的啊,不能说经济拥有多少国内生产总值吧。但是,如果把“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翻译为“美国经济”体,那么整句话的翻译就是:“美国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大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样又成为经济体有多少国内上产总值的。于是,我又想:可不可以 把“economy”直接省略不翻呢?就翻译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但 是我又不敢妄下结论。总之,我真的是在经过艰苦的“奋战”后才最终完成了本次的翻译实 习任务。 通过这次的翻译实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也让 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及语境英语句型的重要性,更让我懂得“理论联系 实际”的真理——没有理论知识肯定不行,但是光有理论知识而不通过实践来巩固旧知识和 获得新知识更不行。任何事情和工作都不是夸夸其谈就能完成的和做好的。此外,我也变得 更能忍耐和坚持。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于翻译工作过于枯燥以及在翻译中遇到各种困难而使 翻译过程的缓慢,我曾多次想放弃,想随便敷衍了事。但是我从小养成的强烈责任感和拥有 的良好道德观敦促我忍受枯燥乏味和冲破各种阻碍把我的任务完成。最后,我也深刻的体会 到时间的紧迫性。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这意味着我已经没有多少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了(因 为我不考研将)。我真的意识到我在过去的三年中浪费了多少本可以用来学习充电的大好时光。 我知道不管是否来得及,我都要充分这最后的半年(我觉得最多只有半年学习时间了)好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