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藏族寺庙舞蹈——“羌姆”,是宗教意识与舞蹈艺术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被蒙上神秘色彩的艺术形态,也是藏族舞蹈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作为藏民族文化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藏族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寺庙舞蹈,既然它滋生于宗教文化这块土壤,它必然以服务宗教为其宗旨,由于它是一种生动的、富有想象的可感艺术形象,宗教才利用它“来象征、暗示、说明抽象的神理,来感受、观照,领悟‘不可见知’的神性”。①也因此它才成为藏区各寺庙传播教义的重要载体;成为宣传宗教思想的重要工具。

藏族几乎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千百年的熏染,千百年的沉淀,宗教精神在民众的世界观里打上了鲜明的印记,宗教也在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民信教的民族特性,是宗教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藏区那政教合一的特定社会形态,又决定了它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作为宗教文化组成部分的寺庙舞蹈,宗教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也正是它所具有的位置所在,加之它具有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象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②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使之进一步奠定了它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价值和崇高地位。

应该看到,藏民族不仅有着全民信教的民族共同心态,同时又是一个酷爱歌舞的民族。早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就借助舞蹈来表达一种超自然的意志,他们“携手踏脚围圆圈,垒寨歌舞图共存。”在崇拜自然神和先祖神灵的原始宗教阶段,那些苯教徒摇鼓作声,装神弄鬼的舞蹈,就是沟通神的意志和人的愿望的一种祭祀活动。正因为原始笨教的这些祭祀舞蹈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尔后的佛笨之争和绋教西藏化的过程中,佛教徒才将它注入了佛教的内容,为“调伏恶鬼”而创造了驱鬼逐邪,弘扬佛法的寺庙舞蹈,成为藏传佛教各寺庙佛事活动的重要仪式。

藏族寺庙的佛事活动与寺庙舞蹈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其功利目的也相当鲜明。人们不同的祈望和要求,虽然都是通过仪式中喇嘛们念诵经文予以表现的,然而舞蹈的特有传递功能则是以不同的舞段渲染了佛事内容的思想,表达了宗教意图的情感,并且能为民众所意会、所感悟。因为这些祭祀内容直接反映了藏族民众美好的心愿与崇高的理想,这种以民众实用心理为其功利目的的祭祀舞蹈,才使藏传佛教思想倾注于民众的心灵,潜移默化于民众的思想感情之中;也因此增强了

最新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精品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 本文以藏族服饰元素为主体。从藏族服饰佩戴搭配的特点与审美的运用可以去了解研究藏族服饰配件所蕴藏的民族信仰和传统遗留痕迹及其现实意义,挖掘藏族服饰深层的文化内涵,将该民族最本质的精神风貌和最具特色的文化情趣展现出来,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将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藏族服饰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服饰色彩 和其他民族一样,藏族服饰色彩是藏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藏族在服饰色彩上有着自己的喜好,服饰的色彩多是由藏蓝、纯白两色构成。在广袤的牧场上、辽阔的平原上,穿着藏蓝或白色服饰的藏族人,把高原揉进了和谐、绚丽的构图之中。藏蓝、纯白两色的选择,对于高寒的西藏来说,不仅是最佳的色彩搭配,同时也反映了藏民族的审美意蕴和宗教情感。藏族服饰对于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大胆,普遍使用纯度极高。 (二)服饰纹样 藏族的图纹也非常的具有研究价值,很有特点。因为受到宗教文化和其的影响,藏族的图纹都带有宗教或者传统文化的特色。藏族服饰上的纹样不仅仅是审美对象,更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用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藏族图纹一部分来自原始的图腾,如“十”字纹和“乐”字纹、水波纹等,带有神秘的原始气息。一部分则是工字纹、回字纹等这种图纹,这类图案就带有中原特色,大气又带有气势。还有一部分取自藏族的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如双鹿金轮纹、青莲花、菩提叶等,这类图纹神秘、威严。 (三)服饰中的数字 藏民族也通过数字等比较简单的象征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求。藏族人崇尚奇数,把奇数看作吉祥数[4],在奇数中特别崇尚 “3”“9”“13”等,如藏族人辨别瑟珠:“瑟”上小圈称为眼,单眼较双眼价值高,五眼、七眼、九眼的瑟珠被视为珍品。饰物中若能达至“9”数,则会让佩者分外满足,,被看成灵验的护身物。这是因为“9”是一种神圣的数字。108在佛教中是重要的吉祥数字。由于数字的特殊属性可以互渗,108作为9和12的公倍数而具有特殊的力量。因而在青海牧区,妇女有辫发108根的习惯。康南稻城姑娘下着五彩百褶裙,其折皱多至108道,为当地农区特有的盛装。 (四)佩饰 藏族佩饰纹样是藏族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在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藏族佩饰以其生动、简洁、抽象的图案化造型语言统一于变化统一的美的法则之中,这些形式语言和表现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严密的藏族佩饰装饰体系。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一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民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 二、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 (一)神性和人性的高度融合 藏族是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从形态而言,藏族服饰文化包含着两个层面,即抽象的宗教观念层面和具体的世俗观念层面。这两个层面既相互矛盾对

浅谈古希腊人的丧葬文化

浅谈古希腊人的丧葬文化 古希腊人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如果不给死人举行葬礼,死者的亡灵就不能进入冥府。认真的处置尸体,是完成神祗赋予他们的义务,同时能给活人带来福祉。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不能省却隆重的葬礼。但死于自杀或通奸罪者例外,其尸体在夜被人草草运出弃之荒野,任其腐烂。 古代希腊人也相信:当一个人呱呱坠地时是不洁的;同样,人离开尘世时也是不洁的,而且会将整座房子以及房中的人都污染。因此,人一断气,其亲属就立刻从另一房中端来一盆祭祀用的圣水放在死人的房门前,每个走出这所房子的人都必须用圣水喷洒自身以祛除不洁。否则,不能再与别人接触。 接着就是怀着极其虔敬的心情料理尸体。首先,家中妇女为死者洁身,然后给尸体涂上优质油料和香精,穿上纯白色衣服,裸露着头和脚。青年死者穿 Chalmys(古希腊一种短斗篷或外套)。斯巴达人穿猩红战袍。雅典人有时不穿白衣而穿彩衣。再给死者头戴花冠(要真鲜花)。只要时令允许,桂、橄榄、常春藤冠也未尝不可。到安葬时须换上金箔冠。吊唁的亲友送来的花冠、花环常用以装饰棺椁坟墓。最后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钱币,作为亡灵渡冥河时的船费。据古代传说:冥府里的一个小神--卡龙(Charon),平时扮作一位衣衫褴褛、手执木橹的老人,专门在冥河上为亡灵摆渡,只让过去,不让返回。如果没有举行葬礼,死者亡灵,在允许登上卡龙的渡船以前,就会在冥河岸上飘泊几百年。口中放钱币是跟古希腊社会生活分不开的:当时人们还不懂在衣服上做口袋,因此出门购物都把钱放在嘴里。 当时有些地方,在尸体旁放一个蜜糖糕饼,用以贿赂塞伯洛斯(Cerberus)。希腊神话说,塞伯洛斯是一个把守冥府入口的怪物,它长着三个狗头、龙尾巴,尾后又生有各式各样的蛇头。 这些工作做完后,就是隆重的停尸仪式。尸体要停放在房的正厅,而且绝不能被太阳照射到,否则就是玷污了太阳神。灵床是铺着垫褥,装饰着鲜花、树枝的睡椅,尸体脚朝向门口,象征着他还要最后一次出门旅行。尸体周围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油瓶。瓶画尽是表现死亡和坟墓的。当时阿提卡有一个瓶瓮制造厂,专门生产这种瓶子,大概就是供吊唁者送礼用的。 停尸期间,至亲、生前友好、家中仆人一律参加追悼。在灵床旁,男女分别站开,轮流致哀。但不是乱哭狂号,而是有规则的唱哀诗。有时还特地雇些歌手来唱挽歌。唱诗过程中,又时而插入全体的或部分的合唱。在南方则不同,悲痛的哭声有时将挽歌打断,举哀时追悼者都捶胸、抓脸、揪头发、撕衣服。南方的气候只允许停尸一天。按梭伦规定,凡对尸体采取防腐措施的地方才可多停几天。 出殡当在日出之前。送葬队伍的最前头是男性亲属女眷跟在尸体后边。梭伦规定:女亲属与死者的关系远于侄女者不得参加送葬;远亲妇女60岁以下者也不得参加送葬。队列行进过程中还要唱挽歌,同时以悲哀凄凉的笛声伴和。 在整个古代,土葬和火葬都通行,起初似乎土葬更为普遍。大多数希腊城邦都禁止在城内埋葬或焚尸。多利斯城邦似乎例外。 掘墓人一般都是家奴,人力缺乏的地方可另雇。如果死者是荣获过国家奖赏的人,那么人们都踊跃为之掘墓,将此视为光荣的义务。 葬式也不止一种。墓葬要用棺。棺材有木的,也有石的、陶土的。其形状有方的、圆的、也有椭圆的、尖角的。旁人用简陋的棺材,葬在普通公墓。较富的人葬在供全家用的洞穴里--在岩石上凿成的洞,或在地上或在地下。这种穴葬可用棺,也可不用棺。不用棺的尸体只需裹上尸衣,放在穴内平坦的石头即可。用棺者,把装入尸体的棺材停放在穴中。在阿提卡,

《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文化需要打包升级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我的三部藏学专著《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藏族婚姻与家庭观》和《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近日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年研习的心血结晶,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藏民族的文化体系源自几千年来在雪域高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风雪霜雨的磨砺。厚实邃远,富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个性鲜明、韵味迥异,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青睐。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交通信息的闭塞等缘由,藏文化一直深藏闺中,很少有人作过全面、科学的介绍。即使有,也是只言片语的碎片,或是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作为本民族本土学者,有对藏文化全面准确、科学地打包、整理、推介的神圣使命。藏民族的生死观与丧葬习俗,一直受到外界的注意。《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一书开篇就谈到人是由“猴”变来的,还原了人类的真面孔,为认识生老病死打下了正确的唯物史观。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实践,都使他们明白了作为物质的人类,死亡是必然的归宿,自然法则不可抗拒,唯有坦然对待死亡,淡泊人生才是正确的道路。后期佛教理念的参与,尤其“灵魂不灭”“灵魂转移”“三世论”与“因果报应论”催生了天葬、火葬,以及塔葬、水葬、土葬、悬葬、石棺葬等多种葬俗,是世界丧葬的博览园,也折射出生命对丧葬的先进理念。书中较为翔实地记录了死亡前前后后的活动,仪轨,缅怀,超度;不同丧俗的象征意义;野葬、土葬到天葬的观念衍变过程。书稿的结尾,特别剖析了藏族丧葬的意识:重视灵魂的修养,精神的价值,客观对待死亡后的肉体,给后人宽广的生存空间。独树一帜的生命学说,全新的一种视角,会让人耳目一新。关于藏人家庭的组成及结构,对外人也是谜团。婚姻是人生的亮点,是里程碑;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但雪域高原、世界屋脊、生命禁区的家庭又是什么样子?其婚俗又是什么风情?是单调乏味,只为活着而活着,还是丰富多样,风情万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赞歌?《藏族婚姻与家庭观》中都作了一一解答。藏族的家庭观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孕育、滋养。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决定了藏民族的家庭婚姻观是开放的,是血缘外的结合,是自由的、重感情的。地广人稀的高寒自然环境,使藏人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婚姻的空间较广阔;游牧经济的特点,使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婚姻有追求权、参与权,甚至决定权;高原本身造就的藏人心底坦荡,性格豪放、淳朴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藏民族以自由婚姻为主流的家庭框架。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藏人家庭观的形成历程;其地理环境、历史积淀、财产分配和继承之习惯法等烙印,还有家庭生活中的分工。家庭观中的伦理;生育及成年礼仪;勤劳持家的基本理念。专著浓墨重涂地介绍了藏人爱情生活中那令人心驰神往、犹如仙境的浪漫曲,还有缤纷多姿的各地婚俗,引导你走进人类婚姻的盛大殿堂。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通过价值观表达该民族是非善恶的标准,行为规则的轨迹,彰显其精神世界。藏民族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文艺作品中更是把藏人的价值观展示的淋漓尽致。藏族文学浩繁广大、历史久长,有长篇小说、寓言、格言诗、道歌、书面情歌、藏戏剧目和史诗《格萨尔》等。特别是口头文学发达,歌舞普及。他们把藏人善良、宽厚、崇尚仁慈、疾恶如仇、人道公正等价值观多侧面予以表达。《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集中凝聚了藏人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观,既有宏观的描摹,又有微观的具体勾勒;既领略到雪域婚姻家庭的真相,又明了其蕴含的价值意义。打包、升级,让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是我写这三部书的初衷。 (《藏族婚姻与家庭观》《藏族生死观与丧葬习俗》《藏族文艺中蕴含的价值观》,尕藏才旦著,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藏族文化藏族的语言文化有什么意思】藏族文化,,藏族的语言文化有什么特点

【藏族文化藏族的语言文化有什么意思】藏族文化,,藏族的 语言文化有什么特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不一定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而藏族就是一个既有着自己语言又有文字的民族。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我国藏族人民通用的语言。藏语具有独自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在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地至今还有一些人也使用藏语。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卫藏主要是指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康主要指现在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安多主要指现在的青海,甘肃以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藏区。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四个元音符号和用来拼写外来语的五个反写字母、五个“送气”字母。每个音节的组成以基字为中心,又有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后加字和再后加字等。都齐全时,很象一个十字架。古时称叠字(崩益),可能就是据此而来的。书写时由左向右横写。 关于藏文产生的时期,藏族的众多历史着作中,有两种看法:大多数认为藏文是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借鉴当时梵文体系的某种字体创制的,还有一些则认为在七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了藏文,苯波教徒曾用以书写教义,主要流通于象雄(今西藏阿里)地区,称为“崩益”(意为叠字)。

目前学术界主要看法是,七世纪以前,藏族已有文字,但不完备,流行地区和使用范围也不广,主要是巫师、苯教徒书符、画咒、记述教义使用。到了七世纪前叶,吞米·桑布扎加以整理规范化,又经松赞干布大力提倡推行,才较普遍地使用开来。据说,当时吞米还撰写了几部文法方面的着作。 史载,吞米创制藏文后,藏族地区开始掀起学习藏文的热潮。开启了吐蕃人的智慧,哺育造就了像噶尔东赞等一大批杰人志士,顺利地实现了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1991年4月12日,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全体科研人员和职工聚集在守图书大楼前,隆重举行吞米·桑布扎塑像揭幕仪式。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现今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土家族保存到现今的古老葬谷是“绕棺”和“跳丧”。 “绕棺”,又名“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枢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炉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巫师将法咒一念,昭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跳唱,由土老司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出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人生平,可唱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欢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之传统。 “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鼓”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在土家山寨,一旦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为死者“跳丧”。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序。一般分为七项程式: 一、待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 二、跳丧; 三、摇丧; 四、跩丧; 五、穿丧; 六、退丧; 七、哭丧。 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区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鱼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男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长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英灵,为家属“散忧”、“解愁”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或叫“坐丧”,也是远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种葬俗传至今日。这种“打丧歌”,鄂西、湘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直至现今,还相当盛行。“打丧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另一种是不只击鼓,还要鼓锣钹笛唢呐齐备,“打围鼓”,唱戏曲,这也很别致。听唱观看的人很多,“坐丧”“打丧歌”成了群众一种娱乐活动了,将“忧愁”、“悲痛”驱逐于九霄云外了。

藏族民间舞蹈详细介绍

藏族人民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信奉喇嘛教。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族地区是歌舞的海洋,藏族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形式,音乐一般都具有活跃、热烈、朴实的特点,有的乐曲相当优美。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 藏族与汉族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在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藏族与汉族的音乐语汇有许多共同之处: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五声性的歌曲随处可见。如《爱木错》、《孔雀吃水》、《古来亚木》、《尤子巴母》、《却非突西》、《阿节总巴》等,也有一些六声或七声性的歌曲。 藏族歌舞音乐中,“堆谐”的调式多为宫调式,也有羽调式或商调式的乐曲,有的乐曲出现宫、羽交替调式;“弦子”的调式多为羽调式,也有徵调式、商调式;“果谐”的音乐常用宫、羽、徵调式。藏族歌舞音乐多为同一首歌曲用分节歌的形式反复演唱,很少变换调性。器乐往往是随腔伴奏,即兴发挥。乐曲结构多为慢一中一快或慢一快,慢速时音符密集,快速时音符简化。 藏族民族乐器有札木聂、扬琴、牛角胡、根卡、二胡、竖笛、大号、大鼓、热巴鼓、镲、串铃等。 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有:“堆谐”、“果谐”、“弦子”、“锅庄”、“囊玛”、“噶尔”、“热巴”等。 堆谐 “堆谐’堤西藏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堆”是地名,藏族人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任、定日、拉孜、萨加及阿里一带叫做“堆”,“谐”是歌曲的意思,而舞蹈往往与歌曲结合在一起,因此,上述地区的农村歌舞就叫做堆谐。这种舞蹈后来在整个西藏流传,舞蹈逐渐演变为脚下打点的踢踏舞的形式,以拉萨地区最为盛行,人们称它为“踢踏舞”或“拉萨踢踏舞”。现在的堆谐实际上是指流传在西藏各地的踢踏舞。

藏族民间舞蹈

浅析藏族舞蹈的内涵及它的多元化发展 【摘要】本文探讨了藏族舞蹈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多元文化中的生存发展现状它的创新变化。藏族舞蹈是一种文化表征,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来表现社会活动,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它是一支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内涵的舞种,对于它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发展变迁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此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以及实地观察得出的结论。论文从藏族舞蹈的文化文内涵谈起,分析了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概况,对于特点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它的宗教色彩进行具体阐述,以及分析了藏族舞蹈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将会如何应对考验,怎样才能既不失自己本民族的的特色又适应潮流。 【关键字】藏族,苯教,宗教乐舞,多元化 【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沉淀下各个民族累积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之一便是舞蹈文化,他们总是喜欢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在劳动之中或劳作小憩之中以及各项节日之时他们都会歌舞一番,可以说歌舞就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些民间舞蹈会受到宗教礼仪、祭祖祁神、年节聚会、生产劳作、婚丧嫁娶等各种民俗现象的影响,所以民间舞蹈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容纳了深远而广泛的文化内涵。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以及通讯交通等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提高,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都被大力开发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使他们加深了与外界的联系,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先到媒体方式认识和了解最新的信息。当然这些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同时也在改变着他们的思

论藏族丧葬习俗

论藏族丧葬文化 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从文献史料和考古遗存看,其丧葬形式有火葬、石葬、墓葬、天葬、塔葬、灵葬(灵塔葬)以及树葬、水葬等。 一、火葬 历史上,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使用的葬法。朶藏才旦、格桑本所著的《天葬———藏族丧葬文化》中讲道:?藏传佛教佛僧大德们仿效佛祖及印度火化的丧俗,纷纷执意火化,把火葬清高化、神秘化,成为表现一种社会等级的葬俗,随之又有附庸风雅、自视高贵的王公贵族、土官头人大批加入火葬之列,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平民阶层,使火葬变成了统治阶层的丧俗,成为上层人士的?专利?,平民只能望而却步,不敢加入。在有的地方,平民若实行火葬,则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打击。 火葬也是佛教推崇的丧葬方式。然而,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兴盛,火葬非但没有成为藏族主要的丧葬方式,反而逐渐淡化并为其他丧葬仪式取代,其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有的学者主张这是因为当时西藏缺乏木材所致,如焦治平、陈昌文认为:?虽然火葬最为佛教推崇,但实行火葬需要大量的木柴作燃料,这对缺乏木材的西藏大部分地区来讲,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丧俗。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火葬始终没能成为藏族的主要丧俗?。然而,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讲道:?其他王统史籍的记载除了个别方面有出入外,主要的内容,如海水干涸、长出茂密的森林、上中下三部地方生活着的各类动物等,则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藏族关于西藏地貌形成和变化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不是神话和迷信。?另外,《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还引用了《贤者喜宴》中?众猴因食用果实而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好像珞、门之人遍西藏?的记载。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导致西藏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但西藏的东南部气候还是比较暖和,有田地、森林存在。因此,若说藏族的火葬习俗因木材短缺而改变,则颇令人怀疑。事实上,西藏的土地与人口的比率也能说明这一观点是不确切的。西藏素有?地大物博、人口稀少?之称,《西藏自治区概况》中写到:?西藏东南部林区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林地面积165, 789万公顷?。虽然这是现代的记述,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历史上西藏的森林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在这样森林资源富饶的地区,怎么会因缺乏木材而改变自己神圣的丧葬习俗呢?况且我们已经谈到,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最先使用的葬法,因此更不可能因缺乏木材而改变。 那么火葬是什么时候开始淡出藏族丧葬史的?《新红史》中记载:?止贡赞普王心乱无缘,因与大臣洛昂战斗,逐被大臣所杀……政权逐被洛昂所夺……筎拉杰,此子成年惑杀死洛昂,继而往迎三兄,逐自波卧地区迎回恰墀,因登王位

浅谈苗族丧葬习俗

苗族丧葬文化,爱与团结的碰撞 —以贵州松桃地区为例 姓名:吴小丽 学号:2012011211 班级: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贵州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遍布全省的各州县市。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松桃苗族自治县就占很大的比例,也最集中,并且松桃又是以苗族为主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 苗族有苗族自己的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松桃苗族的风俗习惯具有本民族的特色,特别是丧葬文化,整个丧葬过程十分复杂,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丧葬习俗发展的过程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松桃苗族丧葬习俗入手,对丧葬的过程、发展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贵州苗族丧葬习俗 一.苗族的丧葬过程 1.临终尽孝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以苗族为主的农村地区。大多是以氏族为单位的聚居。在贵州松桃也是如此,长期发展下来,家族就变得越来越大,成员也就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血缘关系也就越来越淡。尽管如此,但在家族里面依然存在着因“爱”而“团结”的形态。农村地区的人民大多朴实善良、爱好和谐、团结友爱、尊重生命,对祖先、长辈总是很尊敬,尤为重视“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这一优良品德在丧葬文化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外地打工,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子女都很少能陪伴在身边。但是,不管子女多忙,不管子女身在何方。在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作为子女的都要赶回来尽孝,

藏族民间舞蹈教案

教案设计: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 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答(播放课件) 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生:藏族。 师: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出示课件: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 (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

藏族葬礼的起源问题之探析

藏族葬礼的起源问题之探析 夏吾交巴【摘要】由于各民族的所处环境、宗教信仰、文化生态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丧葬方式。藏族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以及塔葬等。本论文以鲜为人知的藏文资料及调查搜集的资料,对藏族天葬、水葬、土葬、火葬等丧葬方式的起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藏族;葬礼;起源;探析; 葬礼作为人生的最后一次仪式,各民族的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各民族的所处环境、宗教信仰、文化生态等不同,各个民族的葬礼观念和方式等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具备了各自的风格、特点。例如:印度人将骨灰撒入恒河进行二葬;我国藏族人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喂给秃鹫,忌讳提起死人的名字;汉族人把身穿新衣置于棺材埋入土地,并起坟立碑;等等。众所周知,藏族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以及塔葬等。现代学术界对天葬、水葬及土葬之起源及断代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也不乏误解藏文文献之学者。在此,笔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对藏族各种丧葬方式的起源问题发表自己的管见,与同仁学者商榷。 最古老的葬礼——天葬 天葬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丧葬方式,当今学者对天葬习俗提出了许多看法,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如有人把天葬看作是最残忍和最愚昧的葬礼,也有人将天葬具有环保意义的丧葬方式。但对藏族文化没有深度了解的情况下,对这一习俗作出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的价值判断,笔者觉得有不妥之处。正如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所说:“要想深刻地理解一种规矩或一种制度,一种法律准则或道德准则,就必须尽可能地揭示出它的最初起源;因为在其现实和过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由此可知,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意义。藏族的天葬也是如此,当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藏文化的时候,既能懂得天葬的合理性,也能找到它的理论支撑点和人们可以相信的理论解释。 至于藏族天葬的起源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天葬是希解派后发展起来的”[2]观点。笔者觉得这一说法尚待探讨。葬礼可以说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和重要标志。部落社会的产生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藏族祖先迈入了文明社会的第一步,但人们依然不懂得土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一) 关键词]藏族;丧葬;文化。 摘要]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存在着火葬、石葬、墓葬、天葬、塔葬、灵葬、树葬以及水葬等丧葬形式。由于受到历史、地理与宗教的交互作用,藏族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 丧葬习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丧葬文化。从文献史料和考古遗存看,其丧葬形式有火葬、石葬、墓葬、天葬(鸟葬)、塔葬、灵葬(灵塔葬)以及树葬、水葬等。由于历史、宗教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这些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 一、火葬。 历史上,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使用的葬法。朵藏才旦、格桑本所著的《天葬———藏族丧葬文化》中讲道:“藏传佛教佛僧大德们仿效佛祖及印度火化的丧俗,纷纷执意火化,把火葬清高化、神秘化,成为表现一种社会等级的葬俗,随之又有附庸风雅、自视高贵的王公贵族、土官头人大批加入火葬之列,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平民阶层,使火葬变成了统治阶层的丧俗,成为上层人士的‘专利’,平民只能望而却步,不敢加入。在有的地方,平民若实行火葬,则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打击。”1]此外,这从有关文献对西藏历史上天赤七王死后“尸体像彩虹一样消失”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佐证。藏学专家土登彭措先生在其所著的《藏史纲要》中写到:“天赤七王进行火葬之后烟火像彩虹一样飞上天空之后烟消云散。”2]《东嘎藏学大辞典》中也讲道:“苯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抓着头顶上的白色绳子,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3] 这里讲的“白色”的绳子,应当指的是火葬时冒出的烟。然而,也有一些专家学者不同意这一看法。陈立明、曹晓燕在《西藏民俗文化》一书中即认为:“史籍中记述的天赤七王死后不留尸体在人间,像彩虹一样消逝在天空,实际上反映了藏族远古时代人死后‘弃之中野,不封不树’的野葬习俗”。4]朵藏加和德吉卓玛等学者则认为“天赤七王”死后之所以不见尸体,是因为巫师及卫士们将其秘密运至最险要、最偏僻的地方藏匿,以避免国王尸体被人们发现,而秃鹫则是将国王尸骸带到天界去的具有神奇功能的“天神”。 以上看法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但是仔细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见解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一个受人民敬仰爱戴的像神一样的赞普是不可能被“弃之中野,不封不树”进行野葬的。在佛教观念还未进入藏地时,他们的尸体也不可能被运到最险要、最偏僻的地方,由秃鹫将其带至天界,因为当时藏族人的脑海里还没有产生把秃鹫当成天使般的神鸟的观念。那么,应当如何解释“天赤七王”死后不见尸体、像彩虹一样消失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对他们进行了火葬。 火葬也是佛教推崇的丧葬方式。然而,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兴盛,火葬非但没有成为藏族主要的丧葬方式,反而逐渐淡化并为其他丧葬仪式取代,其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有的学者主张这是因为当时西藏缺乏木材所致,如焦治平、陈昌文认为:“虽然火葬最为佛教推崇,但实行火葬需要大量的木柴作燃料,这对缺乏木材的西藏大部分地区来讲,是一种代价高昂的丧俗。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火葬始终没能成为藏族的主要丧俗。”5]然而,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讲道:“其他王统史籍的记载除了个别方面有出入外,主要的内容,如海水干涸、长出茂密的森林、上中下三部地方生活着的各类动物等,则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藏族关于西藏地貌形成和变化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不是神话和迷信。”6]另外,《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还引用了《贤者喜宴》中“众猴因食用果实而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好像珞、门之人遍西藏”的记载。7]历史上,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导致西藏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但西藏的东南部气候还是比较暖和,有田地、森林存在。因此,若说藏族的火葬习俗因木材短缺而改变,则颇

藏族舞蹈的主要表演形式

Vol.33No.5 M ay 2012 第33卷第5期2012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藏族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玉树等藏族自治州,由于受自然环境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族舞蹈表演形式。因地区方言和对舞蹈的理解不同,各地区的舞蹈风格也稍有差异,同一类型的舞蹈形式也有着不同的名称。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它的表演形式主要有:热巴、踢踏舞、勒谢、堆谐、果谐、弦子、锅庄等。 藏族人民天生就喜爱歌舞,男女老幼向来具有能歌善舞之天赋。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 高原农牧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和劳动生活给了他们无限创作和表演歌舞的激情。他们以歌抒怀,借舞抒情,在生活的每一环节、每一层次、孕育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伴随着歌舞,歌舞是他们生活和生命的组成部分。 热巴,藏语意为“流苏”,最早盛行于西藏查绒地区,后来逐渐流传到西藏昌都、工布、那曲等地以及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区。它首先是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表演的。他们手持铃鼓或手鼓,融合快板、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性艺术,所以又称“铃鼓舞”。热巴舞蹈技巧性较强,演员舞姿轻捷,动作粗犷有力,感情奔放。为了吸引观众,讲究舞姿的优美,编排难度高,多技巧动作,在铃鼓声中,通过跳、转、翻动作,圆好场地。表演中男演员摇铜铃女演员敲鼓,演员 腰间系有用羊毛或牛毛编织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辫条,伴随着鼓点的变化,裙条飘起,应节奏而舞。动作刚中带柔,潇洒自如。表演中女演员舞姿优美多变,很讲究单腿旋转和各类蹦子、翻身等动作,如“带鼓平转”、“正反转”、“高低击鼓”等,表情丰富,动作稳重大方。男演员表演个人拿手技巧,如“摇铃蹲转”、“空转小蹦子”、“夹刀旋转”、“扭身跳”等。男演员的技巧表演更扣人心弦,它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纯洁朴实、热情奔放、坚强不屈的性格。热巴传统古老,技艺高超,是藏族民间舞蹈中不可或缺的独特表演形式,深受广大藏族人民的喜爱。 踢踏舞: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 勒谢:勒谢是藏族的一种劳动歌舞。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口中的歌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 谐:汉语称“弦子”,不同藏区的方言称作“叶”或“依”、“康谐”,它印证了汉藏文化交流历史之久远,是藏族历史上最悠久、最普遍、最繁盛的歌舞艺术形式。它是典型农业区的歌舞,旋律优美动听、延绵连贯、婉转而圆润,极富歌唱性;舞姿婀娜多姿、轻盈优美,富有浓厚的高原农耕文化的特色和劳动 浅谈藏族舞蹈的主要表演形式 肖 灿 ( 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 摘要:藏族舞蹈以它久远的历史渊源、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征著称于 世,是中华民族舞蹈艺苑里最艳丽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它的表演形式主要有:热巴、踢踏舞、勒谢、堆谐、果谐、弦子、锅庄等。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215-02 215--

藏族舞蹈历史

5 藏族舞蹈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世纪,“噜”(静态的歌)和“卓”(动态的舞)已发展起来。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王权,安定社会,制定“十善法”。据《西藏王统记》描述:在公布这部法典之际,全藏举世欢腾,“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鼓舞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吐蕃时期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鼓舞和宗教性的巫舞等已十分兴旺。 清代刊印的《卫藏图说》和《皇清职贡图》载“杂谷本唐时吐蕃部落,男女相悦携手歌舞”,“妇女十多人,头戴白布围帽,身穿五色彩衣,手牵着手,围成一圈,腾足于空,……”。这种舞蹈就是藏舞“卓”和“伊”的原形。 在西藏,各地区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不尽相同。在他们开展的很多舞蹈活动中,都有极强的健身作用,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有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豪迈奔放的农村牧区“果卓”(锅庄舞)等等。这些歌舞融文娱与体育为一体,不仅花样多、技巧高,而且又与藏民族艺术相结合,揉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表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既是娱乐,又能强身健体。此外,在西藏的寺庙和民间,还流行着一些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如鹰舞、狮舞,牦牛舞、鹿舞、猴舞等,很有些类似于汉族地区的五禽戏,这些舞蹈具有“宣导郁”、“通利关节”,强身健体的作用。藏民族具有健身作用的舞蹈归集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果谐”(圆圈歌舞)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的自娱性圆圈歌舞。常见于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时逢佳节,人们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由于“果谐”的唱词比较口语化,音韵和谐,通俗易懂,随口应心,可以即兴创作,因而藏族人民经常用这种歌舞形式,相互交流真情实感倾吐向往美好的幸福生活的心愿。“果谐”的兴起和西藏的农业发展相关,它和秋收打场男女分班唱和的劳作形式及修房筑屋“打阿嘎”的劳动 节奏有直接联系。舞蹈动作多以2/4节奏变化,重拍起步,膝盖到脚掌直向落地,顿地为节,步法结实稳扎,劳动气息很强,男女在舞中还相互交替进行构成竞舞场面,长于抒发群体的热烈欢腾情绪是其基本的风格特征。在西藏“果谐”通俗流行,已被人们运用发展成为当今游园会上的广场集体舞了。跳“果谐”可增加生活的情趣,也可消除工作和劳动后的疲劳,具有较强的健身作用。 二、堆谐(城镇踢踏舞) “堆谐”(城镇踢蹈舞),是指从拉孜到定日一带的农村歌舞,17纪中叶,五世达赖在其规定的“雪顿节”上,后藏炯巴藏戏团在演出藏戏时,穿插表演了六弦琴伴奏,踏步为节,重脚上节奏音响变化,欢快热情的“堆”区民间舞,后通过艺人和舞蹈世家加工规范,城市化了的藏族踢踏舞。以拉萨、日喀则最为盛行。常见于旷地、街头、庭院、“林卡”之中,“堆谐”不但具有娱乐价值,而且有健身价值。 三、“果桌”--锅庄舞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藏族寺庙舞蹈——“羌姆”,是宗教意识与舞蹈艺术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被蒙上神秘色彩的艺术形态,也是藏族舞蹈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作为藏民族文化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藏族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寺庙舞蹈,既然它滋生于宗教文化这块土壤,它必然以服务宗教为其宗旨,由于它是一种生动的、富有想象的可感艺术形象,宗教才利用它“来象征、暗示、说明抽象的神理,来感受、观照,领悟‘不可见知’的神性”。①也因此它才成为藏区各寺庙传播教义的重要载体;成为宣传宗教思想的重要工具。 一 藏族几乎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千百年的熏染,千百年的沉淀,宗教精神在民众的世界观里打上了鲜明的印记,宗教也在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民信教的民族特性,是宗教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藏区那政教合一的特定社会形态,又决定了它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作为宗教文化组成部分的寺庙舞蹈,宗教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也正是它所具有的位置所在,加之它具有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象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②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使之进一步奠定了它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价值和崇高地位。 应该看到,藏民族不仅有着全民信教的民族共同心态,同时又是一个酷爱歌舞的民族。早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就借助舞蹈来表达一种超自然的意志,他们“携手踏脚围圆圈,垒寨歌舞图共存。”在崇拜自然神和先祖神灵的原始宗教阶段,那些苯教徒摇鼓作声,装神弄鬼的舞蹈,就是沟通神的意志和人的愿望的一种祭祀活动。正因为原始笨教的这些祭祀舞蹈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尔后的佛笨之争和绋教西藏化的过程中,佛教徒才将它注入了佛教的内容,为“调伏恶鬼”而创造了驱鬼逐邪,弘扬佛法的寺庙舞蹈,成为藏传佛教各寺庙佛事活动的重要仪式。 藏族寺庙的佛事活动与寺庙舞蹈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其功利目的也相当鲜明。人们不同的祈望和要求,虽然都是通过仪式中喇嘛们念诵经文予以表现的,然而舞蹈的特有传递功能则是以不同的舞段渲染了佛事内容的思想,表达了宗教意图的情感,并且能为民众所意会、所感悟。因为这些祭祀内容直接反映了藏族民众美好的心愿与崇高的理想,这种以民众实用心理为其功利目的的祭祀舞蹈,才使藏传佛教思想倾注于民众的心灵,潜移默化于民众的思想感情之中;也因此增强了

浅谈对藏族舞蹈的看法与认识

浅谈对藏族舞蹈的看法与认识 (中国旅游地理课后作业) ——0151310413电力一班尹伊琳藏族文化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藏族的历史传统、心理素质、道德和价值观念。 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极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它在远古中诞生,具有悠久的历史轨迹。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体民族。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导了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藏传佛教,其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包含丰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举凡服饰、饮食、居室、婚丧、节日娱乐等等,都为我们演绎出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的过程。其中,我对藏族的舞蹈情有独钟,想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由于西藏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境内,北部高原广阔,其间盆地、湖泊众多,水草丰茂,牧业兴旺;南部河谷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宜耕宜牧,工农业发达;东部高山纵横,山顶牧场优良,山腰森林茂密,峡谷四季常青。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对象不同,尤其是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农村和牧区、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就目前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前藏、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民间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真是多彩多姿,五光十色: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囊玛”(内庭歌舞);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圈舞);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舞);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有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跳神”);以及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从韵律上讲,既有“圆滑风”,又有“顿挫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因此,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尽管藏舞千姿百态,品种繁多,但若从它的纵轴和横面关系上综合考察,仍大体上可归结为:“四系”、“四类”和“多品种”、“多风格”。“四系”,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四类”,即民间舞果谐、堆谐、果卓、康谐等;宗教舞羌姆、祭祀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拉姆、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供云乐舞(嘎尔)等。然而,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又可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找出传统藏舞中每个类型的内在联系及其共同的形态特征,归纳起来综合分析,得以一个比较系统而概括的认识。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