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学的魅力

自然文学的魅力
自然文学的魅力

自然文学的魅力

——《寻归荒野》散记

《寻归荒野》是一本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书。应该说,美国文化就是在一片荒野中开辟出来的,所以,以荒野为关注焦点的美国自然文学就有了它特殊的地位。

有一段时间,我业余好象只关注两件事,一件事是每天清晨走出家门在附近的科普公园漫步、锻炼,另一件事是阅读程虹教授写的这本《寻归荒野》。渐渐的两件事发生了联系。我受了美国自然文学大师们的影响,看到科普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有了感情。当我看到每天都有人喂食公园里可爱的小松鼠,便停下脚步细细地观察,当作一件很开心的事。特别是当我了解到在这个公园里,只有一对松鼠带着六个小松鼠生活时,我不免为它们的生计担起忧来。

与自然合为一体,是文学的固有传统。比如中国画,山水之中总会有人的活动作点缀,而且人总是处于点缀的地位,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美国自然文学也把人的中心地位让渡给自然和生态。看来,这是人类的共性。自然文学传统应该是人类文化共有的财富。

但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自然文学才被作为约定俗成的名称,表示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的非小说散文体的文学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文学与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带有自然特色或以自然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又有所不同。“在西方文明的传统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分隔开来,区别对待。而自然文

学的发展动力则是要将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它由最初纯粹的自然史,到将文学的气息揉进自然史;由早期的以探索自然与个人的思想行为关系为主的自然散记,到当代主张人类与自然共生存的自然文学。”

美国自然文学源于17世纪,奠基于19世纪,形成于当代,是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学流派。阅读《寻归荒野》,可以遴选出13位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1.浪漫主义风景画家科尔。科尔1825年创建了美国哈德逊河画派。他认为,如果自然没有被人类之手所触摸,那么人们就会更易于与上帝之手接触。他们视荒野为精神升华的媒介,视艺术为自然与人类合二为一的载体。这个画派坚信:如果美国的风景是一个新的伊甸园,那么作为艺术家的他们,则持有进入伊甸园的钥匙。他们一反传统画家只限于在画室中作画的做法,提出了“以大自然为画布”的宣言。他的代表作是组画《人生旅程》,分别以春夏秋冬代表人生的童年、青年、成年、老年,寓意深刻。

2.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爱默生呼唤人们用一种新目光看自然,要人们从自然中寻求精神和自我。他笔下的自然,是一种理性的自然,抽象的自然。他的同代人钱宁谈到有四类作家:第一类是黄昏追日,他们执意朝着地球相反的方向走去,满怀敬慕之情去追随那正在退去的昔日之辉煌;第二类是子夜沉思,其思想抽象而落落寡合,其目光关注的是远方夜空中那微笑着的永恒真理;第三类是拂晓初醒,他们凝神着火红的东方,以一种宗教似的崇拜迎接初生的太阳,心中充满

了希望;第四类是正午抒怀,他们拥有和关注的是眼前阳光最明媚的时光。而爱默生基本上可归为第二类作家。爱默生的《论自然》被誉为一首长长的散文诗。他笔下的自然充满了哲理,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像夜幕上的星光,美好而遥远。

3.瓦尔登湖的神话人物梭罗。随着现代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趋势,人们对梭罗的迷恋有增无减。《瓦尔登湖》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样板,教人们怎样明智地生活、鲜活地思考。在《秋色》一文里,他写在走完了自己的历程,回报了大地阳光的培育之恩,完成了一生的绝唱之后,树叶优雅地走向死亡。“在墓地平静地安息之前,它们曾有过多少次的飘动!它们曾经飞得那么高,如今重归泥土又是那么满足,躺在下面,安详地在树根下腐朽,给新一代的树叶提供养料,让它们也高高地飞起!它们教我们如何死亡。”梭罗一生中都在寻求一种内心隐藏的甜美,一种与自然的亲情,一种个人精神之喜悦而并非世人所瞩目的功名,这也许正是他的成功之所在。

4.自然的歌手惠特曼。惠特曼从本质上说是一位旷野诗人,他的《草叶集》,歌唱的就是大自然。在撰写《草叶集》的过程中,惠特曼常常在旷野中朗读他写的诗句,在生活和自然的环境中推敲文字,看它们是否像自然那样真实而充满活力。《草叶集》的主题依然是歌颂自我,这个自我不是象牙塔中的自我,而是自然中的自我。散文集《典型的日子》,以自传体的形式回忆往事,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观察自然、思索自然、研习自然的惠特曼,一个与自然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惠特曼,一个把自然中的阳光树影、蓝天白云、小

草野花、鸟儿的歌声都揉进自己的生命和书籍的惠特曼。

5.走向大自然的向导巴勒斯。巴勒斯把自然散文作家比作蜜蜂,把写作过程比作酿蜜。他认为,花蜜只有经过蜜蜂体内的化学作用才能变成蜂蜜。同样,对自然的观察也必须在作家心灵中进行。解析自然并非美化自然,而是与自然进行情感的交流,去吸收消化她,然后用心去重新创造她。最终的产品,依然是保持了原始材料的真实,但是却又是其精华所在。他一生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亲情与和谐。他把周围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内心自我的外在表现,他的心境与情感已与外在的自然紧密相连。土地和树木已不再是无知麻木的物质,被人注入了感情,成了一道道精神的风景。

6.荒野的卫士缪尔。缪尔反对人对自然的双重标准,即以自然是为了支撑和服务人类为借口,任意地、唯利是图地利用自然。他批评了这样一种文化观:在物质主义者的眼中,所有为人类谋福利的东西都可以代表文化,而自然永远站在这些文化的对立面。在他的心目中,植物和动物跟人一样都有灵性、有知觉。他称植物为“植物的人们”,把动物称作“我的有毛的兄弟”。实际上,他是把自己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完全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他认为,心灵和身体接受的是两种不同的营养和锻炼。在城里毫无生气地活着,会使我们病恹恹的,从来不会认知我们自己。我们麻木的心灵和我们麻木的四肢搅和在一起。所以登山者的生活,似乎对心智的发展特别有利。“走向外界,就是走向内心”。

7.走向沙漠深处的奥斯汀。奥斯汀是一位超验主义女性。她把目光投向了荒凉严酷,甚至连男性都望而却步的沙漠,并以女性柔和的笔调,给枯燥而抽象的荒原增添了魅力,使那原本无人问津的沙漠有了一种摄人魂魄的力量。她厌恶纽约那种急功近利的环境,想念西部清新的空气和阳光。她知道西部才是她生活和写作的根基。她的代表作是被誉为“沙漠经典”的《少雨的土地》。这本书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现代人应当逐渐放弃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以平等的身份去接近自然,经历自然,融于自然。比如,她面对一棵柳树,是这样书写自然的:“窗外,有棵垂柳,它那长长的柳枝来回地摆动着,象是飘动的头发,像是我记忆中母亲那漂亮的长发。”

8.寻找土地伦理的利奥波德。他认为,人们必须改变只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待自然、只用金钱价值来衡量土地的旧观念。“保护荒野对美国意味着一种高质量的生活——那种超越了物质需求的国家福利。”他在散文集《沙乡年历》中指出,土地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一个由交错联结的食物链和能量循环组成的有机组织。土地功能的继续,靠的是它不同部分的合作与竞争,而人只是其中之一。然而,人类却常常把自己摆错了位置,视自己为土地的主人,而不是土地社区的一个公民。由此产生了人类肆意破坏土地的行为和恶果,因此,人类与土地都需要一套新的价值观念,一套有利于土地的健康、恢复保持人类与土地和谐关系的观念。这就是“土地伦理”,即人类对土地要有义务感和责任感,要有一种生态良心。

9.体验宁静之美的艾比。他生活的时代,是美国工业化突飞猛进的时

代。在那个时代,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了社会的商品化。困惑与苦恼缠绕着人世。人们精神的空虚、信仰的丧失以及与自然界的隔离,仿佛预示着世界末日的来临。他的代表作《大漠孤行》,用亲身经历告诉躁动不安的现代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片荒野,它可以缓和现代社会的矛盾,纯洁人的心灵,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原始关系。“航行于海上,我们可以到达彼岸,攀登高山,我们可以到达山顶,但在沙漠中我们难以找到类似的感觉,我们感到的只是无边无际的黄沙的漠然。”正是这种不带任何目的性的“漠然”吸引了人们,这是一片独特的风景,一片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对人类及宇宙的洞察力的特殊地带,一片人们用以对抗文化的疯狂行为的缓冲地带。沙漠以其理智,引导现代人走出自相矛盾的山谷,以其广漠给急躁的人们以精神上的平衡,以其博大宽容给现代文明以新的启示。10.自然的朝圣者迪拉德。迪拉德以乐观的态度看自然,在自然中发现了神灵、美丽、惊奇与精神。她的代表作《汀克溪的朝圣者》。她的心中充满了现代人的困惑与矛盾。她迷恋纯净的山水,但也离不开现代的书房。她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她走向汀克溪,是期望走向自然,像一滴水、一片树叶、一条鱼一样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可是她的自我意识是如此地真实与确切,令她无法长期地与自然融为一体。她的矛盾是有代表性的。尽管20世纪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倡导人们持一种由自我中心到生态中心的观点,然而,他们依然无法逃避自我。无法解决“我们有别于自然,同时又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对矛盾。因此,不妨说,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的特征之一便是沉溺于这种矛盾,描述并

分析这种矛盾,甚至玩赏这种矛盾。

11.敬重大地的哲人贝斯顿。在充斥着“文化快餐”的现代社会中,当许多作家以作业流水线的速度来出书时,贝斯顿的著述堪称是一种当今社会久违了的“精耕细作”。“只有当他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时,他才动手写作。”“他总是用铅笔或钢笔写,几乎从不用打印机,唯恐打字的声音扰乱他最看重的句子的韵律。有时他花整个上午的时间来推敲一个句子。”《遥远的房屋》充满了乐感,“是一本请求人们朗读的书”。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旋律的21世纪,《遥远的房屋》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兴趣,还有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与领悟。

12.寻找心灵慰藉的威廉斯。《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是威廉斯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它讲述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当人类面对诸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灾难及人生悲剧时,如何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升华。“我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医治自己,是为了面对我尚无法理解的事物,是为了给自己铺一条回家的路,国为我认为,记忆是唯一回归家园之路。我一直在避难,这个故事就是我的归程。”在母亲去逝的当天晚上,作者走到室外,眺望星空,将她内心的感触浓缩成两句话:“一轮满月悬挂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那是母亲的脸在闪闪发光。”深夜里,作者被母亲去逝的噩梦惊醒,在战栗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失去了母亲,你就永远不再拥有做孩子的奢侈。”

13.崇尚野性的斯奈德。斯奈德在自然文学中的独特贡献在于:首先,

出于对东方及印第安土著文化的浓厚兴趣,他是为数不多的从东西方文化角度来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西方作家。他的作品体现出东西方文化在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上跨越时空的沟通。其次,他诠释了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怎样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将个人栖居的一方水土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他扩展了自然文学传统中对荒野价值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倡导了一种“重新安居”的生活方式。斯奈德是中国诗人寒山其人、其诗及其生活方式的崇拜者,被称作“美国的寒山”。斯奈德将野性视为一种文化价值。山本身是野性的代名词。野性又是神圣与自由的代名词。在自然界中似乎只有山是繁华闹市最明确的对立物。能够与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人心浮躁的现代都市相抗衡的是沉默无语、存在已久,蕴意深长的群山。

阅读《寻归荒野》,只是对美国自然文学的大概有一个了解,欲体验更多的魅力,恐怕还得阅读原著。但至少可以开阔了我们对文学的理解,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借鉴美国自然文学来观现实,极具启发意义,这也许是超出文学领域的事了。(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大自然文学

大自然文学:该类作品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畅销书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面临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刘先平说:“我在大自然中跋涉了30多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展示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因为生态道德是维持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纽带。我 坚信,只有以生态道德来修身治国,人与自然和谐之花才会遍地盛开。我们倡导绿色阅读活动,就是让大自然走进校园,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帮助沟通孩子与大自然 的纽带。” 文学研究者——“大自然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畅销书” 大自然文学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用故事和散文笔调写出来的知识性、实用性、科普性的作品;一类是以森林、草原、海洋等为题材的小说作品;还有一 类是幻想类的表达人类理想的作品。 对大自然文学颇有研究的《文艺报》副总编吕先富非常看好大自然文学的发展前景。他认为,大自然文学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最多共同语言的文学门类,大自然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学畅销书。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人类现在普遍陷入一种生态的困境,在这个时候以人性关怀为己任的文学必然做出反应。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生态文学的思潮。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大自然文学在世界文学的框架里面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比如1962年雷切尔的《激进的春天》,这是一本标志性的作品,它讲述的是农药对生态的破坏,作家开始自觉表达生态问题,自觉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这本书的价值和特点。另外,俄罗斯的大自然文学特别发达,比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阿克萨科夫的《带枪猎人的笔记》、乌申斯基的《鹰和猫》、列夫·托尔斯泰的《晨露》、马明·西比里亚克的《阿廖奴什卡的故事》、《灰脖鸭》等,均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吕先富认为,所有大自然文学作品都表现了作家对大自然的挚爱、对大自然的真知灼见。大自然文学直指当代最高的审美价值领域,大自然文学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表达,事关审美领域,向一个无限扩大的大自然去延伸,因此大自然文学的价值有 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书业专家——“把最优秀的图书献给孩子”

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堪称人类人文学的奇珍。它凝聚民族精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极具光采,极富滋味,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具有无穷的魅力,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结晶。 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已有近几千年的历史,人的情感也借由文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吊古怀今,社会风貌,自然山水,伤情别离,朝堂政治,皆成了文学描摹的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充溢在人们的生活里。像《诗经》的《关雎》篇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咏叹爱情的诗句。李白的《静夜思》经常在人们思念家乡时引起共鸣。王维的“身在异地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给历来的游子引发了无限深沉的怀念亲人之情。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哲理,指

导人们在遇到困难时要重拾信心,勇往直前,胜利就在前方。 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示出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我们不仅从中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丽,更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激励人民,召唤人民勇敢地、顽强地、持续地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并为实现真理,奋斗不止。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式的名言,也已深刻在中国人心中,在现实中已将这“匹夫有责”分解到各个方面,比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化祖国,人人有责”等。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意志和观念,成为了一种奋发精神,而它也正是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的生命意识(一)

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的生命意识(一) 【内容提要】 魏晋时期自然成为被独立审视的审美对象,具有了自身的审美意义,魏晋士人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更多地关注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内蕴于其中的生命气息以及人与自然的浑然合一。魏晋文学中的山水之文也由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文本转变为彰明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 【关键词】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生命意识 魏晋是真正发现自然美的时代。魏晋时期自然美进入士人的生活中,他们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将一往深情投入大自然,对山水草木进行自由的审美观照,山水草木开始真正作为独立的对象进入人的审美活动领域,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了自身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魏晋文学将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与魏晋士人追求个性自由的生命意识融为一体,使山水之文由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文本转变为承载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 一、美在形式——本真的生命意识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对象进入文学作品,突破了儒家把自然山水作为道德精神的象征之物加以审视的局限,更注重对自然生命存在本身风姿的审美体认,更多地观照自然景物的感性形式之美,更尽情地感受自然的野逸与生机。 魏晋士人以新奇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大自然的声色之魅和形式之美,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审美经验描绘自然,突出其色彩、形态和声音等外在特征的美。东晋山水诗的开宗巨匠谢灵运恣意游赏,凡泉林幽壑,朝岚夕霏,尽在其笔底。他极其细致地体察和敏锐地体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生命形式,借山水诗来表现自然清新生动的生命本色。“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远山林壑,落霞夕霭,黄昏暮色,清晖无限,使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在幽暗的色彩和混沌的景象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和体悟获得了彰显。“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自然时令的变化触动着生命的新陈代谢,包孕着生机的明媚春光,鲜活的生命迹象在诗人心里引起无限的喜悦感。“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初去郡》)“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明净的山水,生动的色泽,自然灵动的生命形式,显现出自然的感性形式所蕴蓄的无穷魅力。谢脁的山水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则更突出了自然浑融圆润,清新萧散之美。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谢灵运、谢脁等魏晋士人已经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在他们那里,自然既没有为主体的情志所吞没,同时也不是主体有意克制自身的产物。因此魏晋士人“不再要从当下感性之物超越出去,不再要由物见道,当下之物就是值得肯定、值得欣赏的。美不来自于道,不来自于任何外在的他者,美就在于感性事物自身”①。魏晋士人以纯净书写的形式和清丽的语言本色地描绘山水草木,其目的不是为了避世,也不是为了寻仙,而是为了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和欣赏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及其所蕴涵的生命情趣。 自然的生命形式之美的确让人目不暇接流连沉醉,而充溢于其中的汪洋恣肆不可阻遏的内在生命力,则更令人震撼。解脱了经学束缚的士人们以敏锐而又极富情韵的感受力,尽情地体验蕴含于山川草木中的生命气息。“青萝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响,条鼓鸣音。”(谢万《兰亭诗》)“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奔流的万壑、竞秀的千峰、繁茂的草木、可人的鸟鸣、哀婉的猿啸、朦胧的晓岚、明朗清新的日月、灿烂的霞光等鲜亮的生命形态,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生命气象与自得生机,无不回旋着生命的律动,透露着宇宙的生气和灵气,激发出生命独异的回响。 这种对自然感性形式和其内在生命力的审美体悟,甚至还体现在对人物的品藻上。两汉时期人们以儒家所认可的伦理道德标准品评人物,只要具备儒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行,即便是面如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 精神何处安家? 语言、文字、文学。这个专业凝视的,一直是精神世界的风光。 我们都在使用语言和文字,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自己习以为常的语言和文字。大多数也不曾思考过她们。看,多么尴尬,我我们在用语言文字交流和思考,却不曾思考我们正在用语言思考的语言。而问题是,弄懂我们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绝对不是一个衣食无忧之后可以聊以解闷的闲话题。不懂她们也就难懂我们的思维。不了解语言的人们怎么能保证自己用以思考的语言不曾背叛织自己?一个社会形成了语言,却不了解这种语言,这个社会的一切用语言织就的网怎能保证不是幻景? 就个人来说,也许不必考虑这些问题。我只需用着舒服,管他这种语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么遗憾的是,你错过了一道醉人的风景。文字绝对不是干巴巴的工具。汉字,诞生在三千年前的龟裂的甲骨上的独特的方块字,字体本身就充满美感。传说古时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个传说表明古人对汉字的出现的惊叹和赞美。汉字是艺术,这无需我多言。 而我们普遍第一印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显然是文学园地。这当然是不大不小的偏见,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确实让这里充满魅力。或者是文学本身的魅力让这个与文学亲近而又不同的地方让人们产生错觉。不再说语言专业,这里的文学专业也不是文学本身。这里散发着已经问世的文学的浓郁的气息,也有含苞待放的文学的焦急吐息,但同样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基于文学而又超越文学的东西,那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的研究。 我一件一件的说。在这个专业,我们正经的事就是研读各个时代各类作家的经典。文学的魅力在经典里彰显无遗。这也是我们对文学最深刻的体会的来源。我们把文学当做精神的暖床,因为在这里,通过阅读作家的经典,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升华。阅读经典,我们最大的收获大概有这两个方面:精神的升华和智慧的启迪我们在文学里看到的不只是善,也包括恶,但我们不会从这里学会恶;我们在文学里懂得的不仅仅是世界的温馨,也包括无比的冷酷,但我们不会从此对世界冷漠。也就是说,我们从文学里了解了世界,同时升华了自己,而不是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抹杀掉明亮的心。《人间喜剧》是黑暗和丑陋的舞台,我们却从中学会了光明和博爱;《平凡的世界》展示了苦难和摧残,但我们读着苦难,却更不惧苦难,而对人生有了更积极更光明的向往。读经典对我们智慧的启迪更毋庸赘言。人生来本不愚昧,但对我们自己乃至这个世界的白纸般的认知,让我们以愚昧的状态活着。文学经典是几千年世界历史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的重要指引。从古老的《周易》到《老子》《论语》《庄子》再到《红楼梦》《阿Q正传》,古老的年轻的中国在不停的讲述世界的人生的智慧。这有对宇宙的神思,有对人生的达观,有对自然的敬畏,有对社会的透视。世界文学更是星光璀璨,伟大作品不胜枚举。 这个专业又是新文学诞生的理想沃土。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过文学梦吧,想把自己喜欢的,梦想的,追求的东西用文学表现出来,这是多么幸福的事。但很少人能如愿,因为文学能力的限制。即使写出来了,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自己写的东西枯燥乏味,没有深度。这也许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枯燥没深度,而是无法畅快地表达出来。文学的修养需要充足的学习才能积淀,而这正是文院得天独厚的地方。经典的阅读是必要的条件,渊博的教授的指引也是我们走上正确的文学道路的必要条件。我们没走深入一层,就会对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就有能力做出更好的文学。这虽是浅显的看法,但或许有些可取性。我们认识许多从社会上起步的作家,韩寒和郭敬明是这些年比较红的作家,年轻派,有个性。但很遗憾的是,他们算不上作家。他们写的文字毫无意义,要么只是戏谑,要么只是华丽的拼凑。也许他们本

吴功正《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功正《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 吴功正 “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所派生出的“情景合一”论。天人合一、情景合一,显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不少论者忽视了“意境”组合的美学结构的支点是“意”,而将“意境”肢解为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其实,“情景合一”不是情与景简单的结合,“天人合一”也不是天与人天然性的结合,而是主体的体认。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说:“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能被认识,因此客体本身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建构是以主体为本位的体认活动,在自然山水审美中“境”是被“意”的主体功能建构起来的。 按照建构论,中国自然山水文学的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就能得到阐释。古代山水诗同一题材重复性十分突出;诗人们结伴登临唱和,限题限韵,如此苛刻的限制并没有造成诗的意境的同一化。这是因为不同的山水诗人的建构方式不同。 中国疆域广大,名山大川遍布,每一山川的千姿百态,都为意境的建构提供了众多的对象;中国古代诗人更早发现了山水美,徜徉于其中,乐此而不疲,这又为意境建构提供了多样性主体。宏观地概括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主体建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道德伦理的山水建构。在意境形成中,主体道德伦理观念在山水对象上物态化,这有着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识传统,伦理化色彩较浓。 情感心态的山水建构。在山水上寻求情感外化方式,这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建构方式。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曰:“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中国山水美学家独特地描述了“格式塔”的异质同构心理现象,含有华夏山水审美意识的特点。 哲学意识的山水建构。以哲学的理性意识作为观照意识,是一种内视域和出发点。如苏轼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邵雍的“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就曾揭示了这一点。 历史意识的山水建构。如明代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中:“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就可以从山水自然景观中感受到历史的苍凉意绪。 中国诗人在山水物象中寻求建构,比起其他物象,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以至有送别、思乡、怀远、吊古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繁富的建构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丰富的山水审美意识。中国优秀的山水诗的“意境”不全在情景本身,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洞庭之于娥皇、女英,三峡之于宋玉《高唐赋》,就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原型说和代代相因的历史传说。 因此,“意境”不是泛泛而谈的艺术原理,它显示了主体建构的美学原则,表达了个体心理,更表达了民族心态、历史魂灵、艺术精神。 (选自《中国文学美学》,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情景合一”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派生出来的,它是“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显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地描写

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 2012级文学院四班史雪平学号 摘要: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的生存基础,它除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外,还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随着人们利用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加,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逐渐确立了为我所用的人本主义立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们真正的长久生存的基础。古代中国没有建立系统的生态伦理观,但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却有许多。主要包括:人应该适当地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应该过分的向大自然索取,尽量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人应该具有爱人之心,善意的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尽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帮助弱小的群体;在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条件后,不应该无休止的向自然界索取,要做到给自然物以生长的时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而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在青山绿水中积淀自然的灵性,他们在自然山水中释放自己,展示他们的诗性,这些青山绿水就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无论是魏晋还是唐宋又或者是明清,自然界的万物在文人的笔下被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文人往往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洗涤内心的污浊。在花草树木中寄托性情,在从鱼鸟兽中体会生命的活力。 关键字:自然界天人合一和谐 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审美功能的认识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和渔猎文明时期,人们的生存更多的依赖外部环境,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中国古人对自然的认识亦如其他民族一样,曾经历过以神秘感应为核心的巫术阶段与神化自然的自然神阶段。在上古神话中,有大量描写人与自然是如何抗争的,比如:女娲补天、后羿杀群害,大禹治水等传说,这些无疑是在讲诉我们的原始先民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的先进勇敢的事迹。 当人们进入农业社会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不像之前那样仅仅依靠自然界来获取食物,但是他们还是没有从依靠自然界中完全解放出来,生活中还是需要大量的资源。在《诗经》七月中就描写了农奴们狩猎活动和采摘活动,如“一日之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在明清时期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还是能看到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向自然获取必要的生存物质。 在殷商时代,人们还普遍认为自然是由一个万能的人格神—帝或上帝主宰着。到了西周,人们虽依然保持着对天的虔敬,但已不像商人那样将天看成人格神了。周人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观点,他们在人事上更看重“德”的作用,天实际上被敬而远之了。春秋战国之时,士人阶层崛起。这是一个极富独立意识与进取精神的知识阶层,他们反思社会、反思自身,并且开始在哲学高度上思考天地万物的存在与意义。然而,由于这是一个在政治上无固定地位士无定主。由于政治手段的匾乏,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反归自身—首先营构自身精神人格如儒家的存心养性、进德修业;

文学的魅力

文学的魅力 都说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文学的魅力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说文学像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那么它的魅力就像明珠发出的千万缕光芒,至于你是被哪一缕慑去心魄就因人而异了。 对于我来说,我将文学的魅力分为两部分,首先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再来则是从阅读者的角度。 不知其他人是否曾经试着写些东西,我就总试图写些小说一类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文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挑战。其实无论写些什么,总离不开故事和人物,想要把文章写下去、写得好,更离不开对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内心的思考挖掘,这是一个很复杂很有难度的事情。当你面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时这种复杂性尤为明显,这须要创作者真实的生活体验和大胆的想象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要触及内心美好的经历和感受,同样也无可避免地要挖掘自己内心丑恶阴暗的一面来丰富笔下的人物。从某种角度来说,创作成为了一个深入认识自我的过程,这是在写作中一点一点发现的。所以,我觉得创作就像在写自己的心灵世界,能否正视自己的内心就是文学创作是对你我的最大挑战,就是吸引我总想写点什么的那种神奇力量。 而从另一个角度想,文学为什么又能征服读者使之沉溺其中呢?我想那是因为文学作品承载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经历了作者的内心历程,从而体味了不同的人生。当文学作品中描述的经历与阅读者本身经历相似时,那是一种“海内存知己”或“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的共鸣;当作品中描写的是自己从未经历或永远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时,一种新奇的快感就会油然而生。尤其当我读到作品中有那些我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做的事被主人公不受约束地去完成的情节时,我就会觉得十分痛快,好像心愿得偿一样。我想文学对于读者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把你不能做、不敢做、永远也不可能遇到的经历展现在你面前,植根于你的心灵,让主人公为你一一完成、一一体验,再以优美的语言让你沉醉其中并流连忘返。文学让你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贵贱,逾越一切隔阂去经历不同的人生,去做任何你能想到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它是穿越时间隧道的旅票,是开启不同时空大门的钥匙,带你结识那无数的川流于历史和未来、现实和虚幻的人物;它就像一粒神奇的糖果,引领你品味悲欢离合,让你如痴如醉,且歌且叹,或凝眉深忧,或开怀高歌…… 如果说文学的魅力是无穷多的,那么对我来说,它的魅力就是分享不同的心灵历程,探索各异的内心世界,尝试无数的迥异人生。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我,或者说每部文学作品都是在讲我的一个故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吸引我,更能征服读者呢?

自然文学的魅力

自然文学的魅力 ——《寻归荒野》散记 《寻归荒野》是一本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书。应该说,美国文化就是在一片荒野中开辟出来的,所以,以荒野为关注焦点的美国自然文学就有了它特殊的地位。 有一段时间,我业余好象只关注两件事,一件事是每天清晨走出家门在附近的科普公园漫步、锻炼,另一件事是阅读程虹教授写的这本《寻归荒野》。渐渐的两件事发生了联系。我受了美国自然文学大师们的影响,看到科普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有了感情。当我看到每天都有人喂食公园里可爱的小松鼠,便停下脚步细细地观察,当作一件很开心的事。特别是当我了解到在这个公园里,只有一对松鼠带着六个小松鼠生活时,我不免为它们的生计担起忧来。 与自然合为一体,是文学的固有传统。比如中国画,山水之中总会有人的活动作点缀,而且人总是处于点缀的地位,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美国自然文学也把人的中心地位让渡给自然和生态。看来,这是人类的共性。自然文学传统应该是人类文化共有的财富。 但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自然文学才被作为约定俗成的名称,表示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的非小说散文体的文学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文学与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带有自然特色或以自然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又有所不同。“在西方文明的传统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分隔开来,区别对待。而自然文

学的发展动力则是要将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它由最初纯粹的自然史,到将文学的气息揉进自然史;由早期的以探索自然与个人的思想行为关系为主的自然散记,到当代主张人类与自然共生存的自然文学。” 美国自然文学源于17世纪,奠基于19世纪,形成于当代,是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学流派。阅读《寻归荒野》,可以遴选出13位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1.浪漫主义风景画家科尔。科尔1825年创建了美国哈德逊河画派。他认为,如果自然没有被人类之手所触摸,那么人们就会更易于与上帝之手接触。他们视荒野为精神升华的媒介,视艺术为自然与人类合二为一的载体。这个画派坚信:如果美国的风景是一个新的伊甸园,那么作为艺术家的他们,则持有进入伊甸园的钥匙。他们一反传统画家只限于在画室中作画的做法,提出了“以大自然为画布”的宣言。他的代表作是组画《人生旅程》,分别以春夏秋冬代表人生的童年、青年、成年、老年,寓意深刻。 2.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爱默生呼唤人们用一种新目光看自然,要人们从自然中寻求精神和自我。他笔下的自然,是一种理性的自然,抽象的自然。他的同代人钱宁谈到有四类作家:第一类是黄昏追日,他们执意朝着地球相反的方向走去,满怀敬慕之情去追随那正在退去的昔日之辉煌;第二类是子夜沉思,其思想抽象而落落寡合,其目光关注的是远方夜空中那微笑着的永恒真理;第三类是拂晓初醒,他们凝神着火红的东方,以一种宗教似的崇拜迎接初生的太阳,心中充满

古典文学的魅力

古典文学之美 华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瑰丽无比,先人的古典文化,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精神静地。品读先人的古典文化,演绎现在的经典人生。—题记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看待问题的态度,就拿孔子推崇的中庸来说吧!孔子极其重视中庸,于是他说;中庸为之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也就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难道不是最高的原则吗?可惜已经很久不见了,那又怎么办?当然是应该坚持这种原则。回到这种原则,由此可见,孔子对中庸思想的热爱与重视,而中庸总结为两句话。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我们先说中吧!其实中的不走极端包括两个方面。既不超过也不落后,保持一种恰当的节奏,这一点孔子是非常认可的,据《论语?先进》记载,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说;师与商也孰贤。师与商都是孔子的学生,师,字子张,商,字子夏,子贡的意思是问,子张与子夏这两个学生,老师觉得谁更优秀一点,孔子答曰,师也过,商也不及也。就是说,子张这个人超过,而子夏这个人呢,落后了。子贡也就问,这样是不是子张比子夏优秀呢?而孔子却说;过犹不及。意思是超过了就等于跟不上,因为没有保持恰当的节奏,没有 ‘中’。庸,就是常,所以庸就是庸常,也叫平庸,平庸就是普普通

通。庸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用,一个庸常,一个使用,就是常用也就是说经常用得到的普普通通的道,就是中庸之道,既是常用之道那就不能唱高调据《论语?宪问》记载,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也就是说,别人对我很坏,我却用好心和恩德去回报,您觉得怎样,若是放在现在很多人都会说以德报怨,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德啊!孔子却反问︰“何以报德”就是你拿恩德去回报了仇怨,请问又拿什么去回报恩德呢? 所以以德报怨是值的讨论的,道德不能唱高调,但以德报怨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孔子就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说,当别人对你报之以怨的时候,你既不报之以德,也不报之以怨,而是报之以直,“以直报怨”就是看着办。孟子说﹕“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就是说,可以马上走就马上走,可以继续干就继续干,可以隐居就隐居,可以做官就做官,没有一定之规,一切都看可不可以。这就是孟子所认为的看着办,一切都着眼于“可以”二字。何谓可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应该,二是能够,就是说,如果我们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同时也是我能够做的,我就去做,这就叫“直”具体到“以直报怨”也就是说我觉得该怎么回报就,我就这么回报。显然看着办也并非全无原则,它是该怎么办怎么办,而并非想怎么办就怎么

文学中的自然

院系:xxxx 学号:xxxx 姓名:xxxx 课堂名称:人与自然 分数:______________

王维诗中的人文生态观 摘要:王维为唐玄宗时期著名的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佛”,本文尝试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重新考察、审视王维山水田园诗歌、散文。论证了王维诗文并不像长期以来学术界颇有影响的诸多研究者所论定的那样表现出对世俗妥协、对社会逃避的消极情绪,而是体现了盛唐时期一种良知、宁静、清新、美好、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生态观。本文认为:王维山水田园诗文中,体现了人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养互惠的人文生态观与审美传统。 关键词:王维诗歌积极人文生态观和谐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生态美——生态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不等同于传统美学中的自然美,因为它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美,也包括社会生态美、精神生态美。它是生命与自然的和弦,是自然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体现,是生命运动的节奏旋律,是宇宙神秘的诗意境界。对中西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的挖掘和整理,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审美意识中包含有强烈的生态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审美活动的前提,它既表现在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上,也表现在人主体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上。所以,美不仅是人的生命精神在对象之中的物化和显现,而且也是人的自身生存状态的表征。 王维是最当之无愧的重视自然、热爱自然生态的伟大诗人,王维诗歌具有多样的风格,但以山水田园诗最为出色。关于王维的山水诗画,前人论析甚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已成为有口皆碑的定评。殷瑶在《河岳英灵集》中评王维诗:“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更明确地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然而以前的很多人研究王维都专注于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上,现在我想从王维具体的诗中来谈谈他的人文自然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

自然写作的特色与魅力

自然写作的特色与魅力 2013年7月9日,由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主办、衡阳师范学院承办的刘克邦散文集《自然抵达》研讨会在衡阳召开。湖南省社科联、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作协、湖南省文艺出版社等单位领导,湖南省内部分高校学者、文学评论家等四十余人参加研讨会。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汤建军研究员主持研讨会。《自然抵达》由“怀揣温馨”“心灵标杆”“人生品味”“真情咏叹”及“西域感怀”五个片段组成,收录散文61篇,是作者在散文创作道路上不断攀登所获得的又一成果。与会代表分别从作品的写作资源、作品的丰富内涵、作品的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广泛和深入

地探讨,充分肯定了《自然抵达》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当下意义。与会代表的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论文网/5/view-4340425.htm 一、《自然抵达》的写作资源 任何写作,都离不开作者本人所拥有的多种多样的“资源”。也可以说,什么样的“矿藏”,就决定了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向度”。刘克邦先生的《自然抵达》能取得如此成就,也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文学阅读和深刻的哲学思索密切相关。 1. 人生资源。刘克邦(《自然抵达》作者)坦承:“我从事文学创作的素材,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我的人生,来源于我的生活。”汤建军(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认为,刘克邦是个“资源派”的散文家,这就是说,他的写作都是围绕着他的经验与爱好的;作者本人是对生活感恩、为人低调的;正是因为这种感恩和低调,使得他用心为文。阅读《自然抵达》最大的体会是:人生与文学是有

结合的,在创作中不忘挖掘真理,不忘依靠自己的力量积累,有细节,有精神,而且还能处处都是文学,通过很多小的细节能够得知大的东西。 2. 文学资源。刘克邦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始终热爱文学,所以,文学阅读是持久而广泛的,就是在“文革”时期,他的阅读书单上,既有《论持久战》这样的政治著作,也有《封神榜》《彭公案》这样的传统文学作品,还有《金光大道》《艳阳天》等当代“经典”。改革开放以后,在从事财经工作之外,他的主要精力就全部耗在阅读与写作上面了,可以说,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都有所涉猎。这为他的写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他获益良多。 3. 哲学思考。刘克邦认为,文学不能缺乏精神和思想,尤其是要有正能量。只有有了正能量,才能够对生命有希望有感觉,才能对社会有宽容有理解。所以,他所写的一些东西,绝大部分都充满了正面的价值取向,这样就能提醒自

文学作家自然主义论文

文学作家自然主义论文 一、自然神基础上的科学信仰 崇尚科学、接受进化论的约翰巴勒斯试图推翻神人同形同性论的上帝。有形的上帝毫无疑问是需要摒弃的,爱默生借以强调人性中的神性的 那位上帝也是不适合的。他说:“我认为唯一能够选择的办法是用普 遍自然的方式构思上帝———一位自然神,依靠他我们真实地生活、 行走和存有,我们与他的关系如同婴儿在母亲的子宫里,亲密而持久,或是像苹果依附在大树枝上。”[5]152在这里,上帝被置换成“自 然神”,它没有意识,不再具有超越和救赎的力量。如果说17世纪英 国经验主义主张的自然神论尚且为上帝留下了创世者的角色,那么, 约翰巴勒斯把这个角色都剥夺了。他说“:宇宙不被创造,它本来就 一直存有。”但是约翰巴勒斯认为,每个人必然都有宗教情感体验, 所以精神需要有所寄托。所以他提出“自然神”作为上帝退去之后人 类信念的载体,这个载体无关善恶,不会降临神迹,却确实庇护着人们,是人类幸福的基础。他没有赋予自然以全知全能的神性,而是强 调爱、仁慈等人类神圣的人性来自于自然:“智慧、爱、仁慈、公正,是人类的属性,我们称它们为神圣的,好的,但是它们不存有于人的 外部。人是自己唯一的上帝,且从自然中进化而来。所以,神圣的和 神似的皆在自然里。” 他起码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自然神论其中的一个理解,那就是廷德 尔在《基督教与创世同样古老》一书中提出的:宗教的目的在于促动 世俗的幸福和道德。约翰巴勒斯意图将这个目的同样赋予在他的自然 神论之中。那么,自然神与科学又是什么关系?如果说,科学通常是 实证的,是基于经验的,使用的是演绎或者归纳的方法,而神学、宗 教以神灵的干预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做法,很难认为能够和科学方法相 调和。约翰巴勒斯也认为,科学是破除神秘的,所谓“祛魅”,它摧 毁了人类长久以来对于神灵、对于宗教的信仰,使人类的灵魂暴露在 冷漠的自然、宇宙的现实之下。“科学剥夺了我们的幻想和错觉,它 剥夺了我们的绝大多数外衣。从古至今,人类的灵魂持续寻找自己的

文学的魅力800字作文

文学的魅力800字作文 文学的魅力800字作文五篇 文学的世界花团锦簇,灿若星河。偶然之间,我在其中艰辛地翱翔,终于感受了文学的魅力。就这样,我在玩乐中度过了两年的快乐时光。步入三年级,我仍想继续玩下去,可开学的头一次考试便击垮了我的这个念头。我吃惊地发现,试卷上考到的那些文学名著,古典诗词我竟一窍不通!文学,这个对我来说几乎陌生的词语,在我的心中第一次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我伤心,我沉默,我思索。终于,我犹豫不决地从书架上拿下了一本《安徒生童话》,当我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泛着书香的扉页,又有些生涩地读完了几行后,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发现,在童话的世界中遨游、畅想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从此,我不再整日不玩耍,而是静坐家中,与丑小鸭一起流浪,一起成长,一起蜕变。与诚实的小男孩一起,揭露皇帝的虚荣……懵懵懂懂,我初入征途,追赶文学。时光荏苒,一晃两年过去了,我进入了高年级的大门,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但我的方向却没有变,仍一直行走在追赶文学的路上。我开始结交古诗词这位朋友,不为别的,只为谁能想到,那放于我案头的薄薄的诗卷中,竟藏着一幅杏花烟雨图,一片骏马秋风景。泛舟赤壁,低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怀旧;漫步小径,看晏殊浅唱“无可奈何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情调;雨中高歌,诵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豪放;登高远眺,望杜甫悲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悲凉,坐于院中,听纳兰轻吟“一生一代一双人,怎叫人两处销魂”是感伤……如此,每日有诗词在手,佳句在口,不亦乐乎?初懂世事,我一路向前,追赶文学。马上就要进入初中了,学习的压力很大,可这并不能阻挡我追赶文学的执着。失落时,追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去;快乐时,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去;遭受挫折时,追赶陆幼青的《孩子,一个父亲的札记》去;哀愁时,追性德的《纳兰词》去……披荆斩棘,我勇往直前,追赶文学。文学是清泉,我便是饥渴的人,畅饮清泉,得到清凉;文学是飞毯,我便是魔法师,登上飞毯,乘书飞翔!人生百态,道路繁多,可我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永远,永远地走在追赶文学的路上!关于文学的高三作文篇22016诺贝尔文学奖,众所周知,颁给了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这就说明,音乐与文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这样问道:“当你谈到音乐时,你是否把文学包括在内?”这是肯定的。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又无时不和音乐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将音乐史与文学史对照,两者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一般欧洲古代文学都从史诗开始,这些古代的诗歌都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都是唱出来的诗歌,例如希腊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为荷马所创编,而荷马是一个盲乐师。荷马史诗就是流传在口头上,后来记录下来的。《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话的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歌是延长诗的语言,声音的高低又

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的生命意识

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的生命意识 一、美在形式——本真的生命意识魏晋时期,自然山水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对象进入文学作品,突破了儒家把自然山水作为道德精神的象征之物加以审视的局限,更注重对自然生命存在本身风姿的审美体认,更多地观照自然景物的感性形式之美,更尽情地感受自然的野逸与生机。 魏晋士人以新奇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大自然的声色之魅和形式之美,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审美经验描绘自然,突出其色彩、形态和声音等外在特征的美。东晋山水诗的开宗巨匠谢灵运恣意游赏,凡泉林幽壑,朝岚夕霏,尽在其笔底。他极其细致地体察和敏锐地体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生命形式,借山水诗来表现自然清新生动的生命本色。“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远山林壑,落霞夕霭,黄昏暮色,清晖无限,使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在幽暗的色彩和混沌的景象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和体悟获得了彰显。“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自然时令的变化触动着生命的新陈代谢,包孕着生机的明媚春光,鲜活的生命迹象在诗人心里引起无限的喜悦感。“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初去郡》)“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明净的山水,生动的色泽,自然灵动的生命形式,显现出自然的感性形式所蕴蓄的无穷魅力。谢脁的山水诗:“余霞散成绮,澄

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则更突出了自然浑融圆润,清新萧散之美。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谢灵运、谢脁等魏晋士人已经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在他们那里,自然既没有为主体的情志所吞没,同时也不是主体有意克制自身的产物。因此魏晋士人“不再要从当下感性之物超越出去,不再要由物见道,当下之物就是值得肯定、值得欣赏的。美不来自于道,不来自于任何外在的他者,美就在于感性事物自身”①。魏晋士人以纯净书写的形式和清丽的语言本色地描绘山水草木,其目的不是为了避世,也不是为了寻仙,而是为了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和欣赏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及其所蕴涵的生命情趣。 自然的生命形式之美的确让人目不暇接流连沉醉,而充溢于其中的汪洋恣肆不可阻遏的内在生命力,则更令人震撼。解脱了经学束缚的士人们以敏锐而又极富情韵的感受力,尽情地体验蕴含于山川草木中的生命气息。“青萝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响,条鼓鸣音。”(谢万《兰亭诗》)“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奔流的万壑、竞秀的千峰、繁茂的草木、可人的鸟鸣、哀婉的猿啸、朦胧的晓岚、明朗清新的日月、灿烂的霞光等鲜亮的生命形态,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生命气象与自得生机,无不回旋着生命的律动,透露着宇宙的生气和灵气,激发出生命独异的回响。 这种对自然感性形式和其内在生命力的审美体悟,甚至还体现在对人

文学经典的魅力

文学经典的魅力 谈及此题,首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就是澄清一下:何谓“文学经典”。 “经典”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我看来,真正的文学经典是需要历史来沉淀的。只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岁月的磨砺的文学著作,才堪称经典(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所有流传千古的书籍文章都可称为经典。欲成经典,不仅要流传千古,更应流芳千古)。不仅如此,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应该能让静下心来品读它的读者从它那里得到一些心灵慰藉,最好能与之产生共鸣。 何子曾经曰过:“中华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五千多年来人类的精神世界其实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几千年前的古人对于许多事物的认知水平与我们现在并无多大差异,这也是我们现在读古人的文章,仍能与之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 读《论语》、《左传》、《战国策》,孔孟的智慧、郑伯克、苏秦、触龙的计谋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遗留下来的智慧我们至今沿用。所以,何须费大功夫跑到书店里去,面对琳琅满目内容却千篇一律的《交际宝典》、《职场赢家》因不知选哪一本犯愁?只要回家翻翻经典名著,便可以从源头学起。这便是文学经典的魅力之一:教你大智慧。 曾经的我们,谈及司马迁,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他留给后人的中华文化的瑰宝《史记》,竟是他受过宫刑这一屈辱史实。还好

有了马宝的存在,让我们在用心领悟了《报任安书》后,对于司马迁有了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再谈及司马迁,心中油然升起的是无尽的崇敬。“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句话用在司马迁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报任安书》字里行间都弥散着作者浓浓的愁绪和屈辱。然而司马迁终于能名垂千古,正是因为宫刑令其历史观大变:他意识到了帝王的局限性和残暴,认识到草根英雄的悲剧性,也终于悟出:草根英雄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他才选择了在屈辱中苟活,他要通过发愤著书,为历史正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的生死观甚至高过了《史记》中许多人的生死观:因为他超越了生死,在黑暗的深渊仍有向往光明的勇气!这是比死亡更痛苦的伟大!司马迁的悲哀痛苦但苟活实乃中华民族之大幸事,因这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从文学经典《报任安书》中,我们认识了司马迁;从司马迁身上,我们真正领略了何为正气,懂得了怎样以一身凛然正气做一个大写的人,立足于乾坤之间!正所谓“天地苍茫一根骨”啊!文学经典的魅力之二就在于:它教会人们从伟人的身上学到,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多的发挥自己的生命意义。 短短一篇《变色龙》,就让奥楚蔑洛夫这个趋炎附势的经典形象深深扎根在我们心里,同时引导我们看清了当时苏联阴暗社会的本质;姊妹作品《项链》和《珠宝》的比较,让我们在坚定地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的同时,意识到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残酷与黑暗。面对这些真实而又经典的社会环境,我们又怎能不去思考:

初中作文:我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我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脉脉温光中,翻开一页页漾着清香的文字,干涸的墨迹凝练着非凡的思想,冷静从容的笔调唱着不朽的歌,一本书便好似一个世界,倾洒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而我们,透过这书本,清醒 着沉缅着快乐与悲伤. 大傻杨,打竹板儿,一来来到大茶馆儿.大茶馆,老裕泰,生意兴隆真不赖.茶座多,真热闹,也 有老来也有少 瞧,一段精彩的快板牵引出一幕幕热闹场面儿,这便是老舍的《茶馆》,品味那一段段精妙传神的文字,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作者别出心裁地塑造了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精明利落的王掌柜,油嘴滑舌的唐铁嘴,有报国之心却无其法的常四爷,迫于生计不得不卖女求荣的京郊贫农,饥肠辘辘无家可以的母女俩.......他们在封建黑暗的社会里苦苦挣扎,作者将一个大的悲剧的时代,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茶馆中,社会炎凉,人心难测,谁冷眼看去,革命创新被污蔑,真理被扭曲,谁又来主张正义?迷惘的人们又怎知此身何处,未来何方? 掩卷深思,蹉叹之.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无数人写出气势恢宏的锦绣华章,而历史犹如大浪淘沙,沥下金色的 光. 与老舍同时代的朱自清老先生,他的散文是经得起淘沥的,好似一朵清雅的花儿,作者娓娓道来,淡然笔墨,轻轻地叹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的月夜美景,轻轻地问道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其中饱含无奈和心酸,饱含沉痛和不满,为那朵清雅的花渡上一层忧伤的光,却也因此更加有魅力,有魔力. 曾有一段时间,爱上莫泊桑的小说,诙谐幽默的笔触,俏皮讽刺的结局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羊脂球》是我至今爱不释手的文章,我同情那位丰润含笑的姑娘,为了朋友,不惜舍弃掉自己作为一位爱国者的尊严,可那些口蜜腹剑的贵族们又给她带来了什么?他们那肮脏的可耻的心在这高尚纯洁的美面前,显得那样的狰狞可憎. 我印象较深还有《珠宝》中虚伪堕落的小市民,《遗产》里的凉薄人心,特别是《项链》中虚荣的女主人,兜兜转转.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真希望她能收获些什么. 撇开这些不谈,我还读到过一些实在是很美妙的诗词,诸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暖慰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绵绵情意,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精巧雅致. 统共不过婉约几笔,不过浓淡深浅,却含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愈琢磨愈有味. 文学赋予我想象的天空,赋予我心灵的慰藉,一排排妥贴的文字中,我常常会寻觅到意想不到的启迪,梦想着走进大师的灵魂,开展一场福至心灵的对话.

论美国自然文学中的荒野理念的研究综述

论美国自然文学中的荒野理念的研究综述 一.前言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文明的进步,自然生态的破坏也愈加严重,生态危机更是愈演愈烈。而这一切,都只是在短短几百年之内造成的,人类究竟在过去干了什么?自19世纪开始,美国的生态文学作家开始对此进行研究与探索,试图在自然荒野里发现如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本文主要从美国自然文学中的荒野理念为切入点,对美国自然文学中的荒野理念的起源、发展、流变进行论述,从而对整个荒野理念有一个较清晰的把握,为当下的荒野保护运动提供思想资源。 二.主体 荒野理念作为美国生态文学的核心概念,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思想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美国自然史上不乏对荒野理念的精辟论述,如亨利·戴维·梭罗提出的“野性是这个世俗世界的保留地”的著名论题,以及奥尔多·利奥波德进一步认为:“荒野是人类从中锤炼出所谓文明的原材料”。而这些论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被少数个人意识并接受,直至20世纪60年代,荒野被视为文明的对立面,几乎成为自然的代名词时,荒野理念才被广大的人意识传播开来。 在众多生态文学作家的作品中,美国自然文学里的荒野理念早已衍化出了荒野史观、荒野美学观、荒野实践、荒野伦理、荒野体验观等一系列的荒野思想。在他们笔下,荒野早已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事物,诸如“瓦尔登湖”、“沙乡”、“科德角”、“黑熊湖”、“汀克溪”、“龟岛”等一系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家园,它们不仅是美丽的自然生态地,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对于美国荒野理念的研究,不仅要从荒野理念的流变进行分析概况,更要追溯美国自然文学中荒野理念的形成原因。关于美国自然文学中的荒野理念的研究,国内外成果十分丰富,下边主要从国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概况。 (一)国外研究现状 就美国而言,关于荒野思想的研究主要有:1965年霍尔韦·R·约翰尼的《约翰·缪尔和塞拉俱乐部》一书;罗德里克·纳什于1967年出版的《荒野与美国思想》一书。这两部作品主要从荒野理念的角度对美国荒野思想进行研究。以及于2000年,明尼苏达大学罗伯特·布罗的博士论文《荒野写作:19世纪美国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