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开题报告】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开题报告】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播音与主持艺术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该选题的背景从大了说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时政新闻横跨的政治和传媒俩大领域,对于时政新闻领域的研究不仅仅只从政治方面作为切入点,它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关键点。从小了说,对于学习传媒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或者有的根本就不敢去触碰与高平台相关的新闻报道。因此对它的研究与探索一直落后于其他类型的传媒领域。前人对时政新闻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业务层面,而且大多从宏观上去阐述。

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弊病不少,显然有一些不被受众所乐于接受。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抓住领导活动、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又如何提高政府权威性、服务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传媒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准确、鲜明、生动地更好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如何很好地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我想通过自身的工作心得试着解决以上问题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追求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正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时政新闻的采集、编写、编辑、播报整个流程的比较。结合我在工作单位的实习心得对时政类新闻的报道流程做一次总结。并根据我国的时政新闻发展方向对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做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以改变其原本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的固化模式。使时政新闻媒体发挥更好的上传下达作用。真正地成为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

主要内容: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时政新闻媒体的共性与我国时政新闻的特性。其次结合工作单位实习情况分类罗列详述当前时政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形式。其中分为政策颁布、时政会议、新闻发布会、领导相关活动。最后总结当前时政类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的优缺,探索修改方向。

论文提纲: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

(一)关于新闻的定义

(二)关于时政的概念

(三)时政新闻的概念

(四)国内时政新闻运作规律

二、电视时政新闻制作流程

(一)选题的确立

(二)素材的拍摄

(三)稿件的编写

(四)素材的剪辑

三、国内时政新闻发展方向

(一)传统时政新闻报道的缺陷

(二)时政新闻创新要求与发展方向

四、总结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在前期准备阶段上主要采用对国内外相关论题的文献搜索整理,并加以分析当前时政类防线新闻媒体传播趋势。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后,在实践动手方面尽量多地参与工作单位上的各类实践。使工作当中的采集,编写,编辑,播出分别于理论文献相关联。从而梳理出选题的各个论点和论据。

在通过实践与论文相结合的过程之后,对当前我国传统时政类新闻报道做一个心得总结。并找寻其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外该类新闻媒体的报道形势与内容探索我国时政类新闻的发展方向。

最后根据指导老师意见进行整理各个论点论据,修改不当之处。

四、参考文献

[1] 姚福申《新时期新闻传播评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 梁相斌《中西方新闻战》.新华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3] 刘行芳刘修兵著:《新闻编辑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黄匡宇著:《电视新闻语言学》,中国广播电视出本社2000年版

[5] 吴信训著:《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吴缦曹璐著:《广播新闻业务》,2002年版

[7] 王灿发主编:《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2008年版

[8]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 L ?罗伯茨著:《美国新闻史》2004年版

[9]经略蓝海:一位时政记者的职业行思段功伟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04出版

[10]新闻采访罗以澄、吴玉兰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08出版

[11]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06出版

[12]做新闻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麻争旗、刘笑盈、刘扬华夏出版社,2008-08出版

[13]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2010改版) 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出版

[14]Associated Press Guide to News Writing: The Resource for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by René J. Cappon,1999

[15]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 Completely Updated and Revised by Bill Kovach and Tom Rosenstiel, Apr 24, 2007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第一步:根据选题内容搜索国内外文献,了解当前时政类新闻报道的趋势。分析出当前环境下的作为我国时政类新闻媒体所处的位置、应遵循的基本方针。完成论文提纲中的第一部分(11月底完成)

第二步:根据工作单位实习经验详尽描述时政新闻的主要报道方式和每种报道类型的心得体会。完成论文提纲第二部分(12月中前完成)

第三步:对实习心得体会结合文献资料对国内时政类新闻的发展做些创新探索。(12月底论文初稿前完成)

第四步:上交论文初稿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3月论文二稿前完成)

第五步:二稿继续交由指导老师批阅后,进行定稿前修改并最终定稿(4月定稿前完成)

第六步:论文答辩(4月25日)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主要特点:时政类新闻的报道通常是新闻报道类型中分量较重的部分。而作为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很少有直接涉及该类新闻的报道工作。并且对于时政类新闻的素材拍摄、稿件编写、剪辑播出有着非常严谨的要求,非常考验该类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笔头文案以及摄像基本功。我想通过对时政类新闻选题的论文创作加深对该类新闻报道

的全方位认识。

创新点:时政类新闻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其传统的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报道方式使之让老百姓不乐于接受。因此在论文选题中将会对传统时政类新闻的报道方式做一些新的探索。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 来源:《新闻实践》杂志 目前,国内各级电视台都有对应的时政新闻栏目,上有央视《新闻联播》,省一级有各省的“卫视新闻联播”,城市台则有本土的时政新闻栏目。本文以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台州新闻》为例,拟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探索作一番梳理。 打破时政和民生的界线 台州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有《台州新闻》和《百姓说话》,节目定位一目了然。在以往的操作中,《台州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台州新闻》的收视率相比其他兄弟栏目,始终未见优势,我们一直在思考,一档栏目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去年,冰雪灾害、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时,各级电视媒体打破常规,推出大容量的特别报道,成为收视热点;全国“两会”、应对金融危机等相对较“硬”的题材,央视特别是二套经济频道则同样以普通民众的新闻诉求为报道出发点,满足普通民众的新闻需求,在影响力和收视率方面取得突破性的绩效。这一切,都让我们领悟到,题材不是局限、不是决定一个媒体和栏目成败的关键,唯有回归新闻本源、满足民众的新闻期待才是要害。今天的中国,胡锦涛书记可以和老区人民聊家常,温家宝总理可以在灾区群众家里炒菜,“官”和“民”从未这么接近过,阶层的隔阂从未这么淡化过。大环境如此,我们的电视新闻,为何还要固守“时政”和“民生”的界线呢?只要是观众想了解的,只要是包含了有效传播信息的,都可以作为像《台州新闻》这样的栏目采制和播出的节目源。 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台州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金融危机、重大案件(震惊一时的“绿意”老总被杀案、“江南船王”枪杀案等)、群体性事件、热议话题(禁塑令的实行、养路费取消、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播音与主持艺术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该选题的背景从大了说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时政新闻横跨的政治和传媒俩大领域,对于时政新闻领域的研究不仅仅只从政治方面作为切入点,它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关键点。从小了说,对于学习传媒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或者有的根本就不敢去触碰与高平台相关的新闻报道。因此对它的研究与探索一直落后于其他类型的传媒领域。前人对时政新闻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业务层面,而且大多从宏观上去阐述。 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弊病不少,显然有一些不被受众所乐于接受。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抓住领导活动、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又如何提高政府权威性、服务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传媒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准确、鲜明、生动地更好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如何很好地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我想通过自身的工作心得试着解决以上问题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追求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正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时政新闻的采集、编写、编辑、播报整个流程的比较。结合我在工作单位的实习心得对时政类新闻的报道流程做一次总结。并根据我国的时政新闻发展方向对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做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以改变其原本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的固化模式。使时政新闻媒体发挥更好的上传下达作用。真正地成为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 主要内容: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时政新闻媒体的共性与我国时政新闻的特性。其次结合工作单位实习情况分类罗列详述当前时政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形式。其中分为政策颁布、时政会议、新闻发布会、领导相关活动。最后总结当前时政类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的优缺,探索修改方向。 论文提纲: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

时政新闻创新 创新时政新闻的编排

时政新闻创新创新时政新闻的编排 2008年3月29日到4月2日,河南省新闻奖(广播电视)评选活动在郑州嵩阳宾馆举行。其中的新闻编排奖项中,2007年8月2日郑州电视台的《郑州新闻》以绝对优势,从全省各地送评的8期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的殊荣。评委一致认为:本期《郑州新闻》编排条理清晰,有新意,头条编排有胆识。 头条编排有胆识 新闻头条就是新闻的眼睛。当今的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广播,尤其是时政新闻节目,在头条的安排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或者说称得上新闻头条的很少。更多的则是领导人的会议活动,又或者是号称典型的经验报道。我们来看2007年8月2日的《郑州新闻》。按照时政新闻编排的惯例,其中有三条新闻都是可以做头条的。一条是《暴雨突降郑州》;一条是紧跟其后的《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有关部门紧急组织抢险》;还有一条是迎接十七大胜利召开的《迎接十七大系列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 先说《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有关部门紧急组织抢险》。首先从本条新闻的内容来说,时效性强,可视性强,观众关注度也较高。其中又是重要领导(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都参加)活动,符合了时政新闻编辑头条长期以来的习惯,而且本条新闻又不同于平时的领导参加会议,或者日常调研工作的新闻,它有核心内容,就是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了,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再说另外一条新闻:《迎接十七大系列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本条新闻从重要性和可视性,以及政治性上来说,也都具备了做头条的条件。郑东新区是郑州市一个引人关注的正在建设起来的开发区,它的建设成就令人鼓舞。用郑东新区的建设成就迎接十七大的召开也符合新闻报道规律,而且从现在时政新闻的普遍编排规律来看,从中央媒体到各级地方媒体,经常采取这样的经验性、成就类、典型类的新闻做头条编排。 权衡三条新闻,《郑州新闻》的编排人员在遇到重大题材时,作出了大胆的决定:把《暴雨突袭郑州》放在头条。虽然它是一条天气灾难性的新闻,但它具备头条的所有要素:新近发生(今天早上),普遍性(全市),典型性(很少有),电视画面冲击力强(电视视觉需要)。而且,有了这场暴雨头条,让观众首先感受了全市的雨情后,紧跟其后的领导现场组织抢险,也有了新闻基础。 整期节目编排条理清晰,有新意 本期《郑州新闻》采用了串珠式的编排顺序,把好看的新闻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分散开,中间穿插时政简讯、政策咨询。每个小章节又采取了组合式集纳式的编排技巧,使整期新闻节目高潮迭起,看点不断,错落有致,合乎受众的接受心理。 从整体看大致可分为五个段落:暴雨(冲击力强),信息咨询(市民关注),迎接十七大报道(重要),时政简讯(任务性领导活动),出租车恢复营运,记者调查,热线新闻(社会关注度)。第一部分暴雨的报道,既有客观的全面的雨情报道(暴雨突袭郑州),又有重要领导组织抢险救灾,察看灾情的现场,以及政府召开紧急防汛会议等内容。而在4条新闻中,关于大雨和抢险救灾的报道占了6分钟,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在第二部分中,市区内新增用地不许建设商品房、郑州市将建七大主题公园、郑州市将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仍是主要被报道的内容。时政新闻地位如此突出的原因与我国的实际政治经济情况密切相关。我国的新闻媒体仍隶属于国家管理的范围内,各级电视台报道的新闻内容,特别是政治要闻都要经过政府的宣传部门监管,由此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国家的党政工作紧密相连。 一、时政新闻的界定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新近发生的有关时事、政治的新闻,旨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计民生。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新闻联播》是报道时政新闻的一个典型范例,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在《新闻联播》中,时政新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会见、外交、会议、领导活动、宣传重点、公告等6 类。会见新闻,指领导人会见、接见国内知识分子、农民、工人等;外交新闻指,领导人出访、接见外宾,国外来访领导人等;会议则是围绕党政的各大重要会议,如政协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领导活动就是指领导人的考察、视察等活动;宣传重点则指国家政策在某一时间内的主要话题,如宣传“三个代表”思想时,对一些突出人物、现今事迹进行重点宣传。时政新闻在《新闻联播》中的占有重要的报道比例,以1999年和2000年11月的《新闻联播》为样本中可见,“时政新闻共有129 条, 占新闻总数的41.6 %;总时长210 分38 秒(12638 秒),占新闻总长度的52.3 %,即每天平均播出15 分02. 7 秒(902. 7 秒),超过节目一半的时间(1725. 3 秒);平均时长为1 分38 秒。时政新闻无论是播出条数还是播出时间, 都超过新闻联播三分之一的比例。”①由此可见,时政新闻一直都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而其报道内容也有自己的特点和方式。 二、时政新闻的特点 由时政新闻的定义可以看出,时政新闻可以理解为时事政治类新闻的报道,这首先就要求新闻要具有时事的特性。时效性一直是新闻价值的重要要素之一,而时事与时效性有所区别,尽管也要求在报道时间上与事实发生的时间趋近,但适宜性和时机性都是 ①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作者:王龙玉方青云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金华报业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学术界,时政新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有对政治报道的解释,即: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和宗教都可以包括进来。 对于时政新闻的界定,笔者大致赞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的观点:时政新闻是从内容方面对一类新闻所做的界定,这类新闻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实做出报道。时政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新闻都是时政新闻,狭义上说的时政新闻主要指与大量的会议和各级领 导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1] 一、时政新闻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权威性。然而,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

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读者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读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读者敬而远之。 难道读者对时政新闻真的没有需求吗?调查 显示并非如此。2007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 卷调查。调查中,多数群众“关注”或者“很关注”两会,共有37.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关注”,其次是“很关注”,占24.5%,两项合计占62.2%。而选择对两会“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仅占13.2%。[2]这充分显示,群众对政治新闻拥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这一结论从本报每周的上网新闻点击量排行 榜中也可以看出,从一年多的新闻点击量排行榜的参数看,关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新闻(比如两会报道、新政策的出台,领导的重要活动等)一经发表,都会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可见,我们的读者和网友并不是不愿意阅读时政新闻,只是不愿意阅读与己无关、毫无新闻性可言的时政新闻。 事实上,时政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党和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这类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要求很高,报道受到诸

时政新闻编辑创新

时政新闻编辑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网络媒体的风起云涌,新闻事业在不断的深化改革,新闻编辑与传播的流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时政新闻在新闻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传递党的指导思想及国家政策有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更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日益壮大的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要想发挥出真正的地位与作用,就必须加强编辑改革创新工作,在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基础上与时代同步,创新编辑工作,扩大时政新闻的影响力,以此提升时政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一、时政新闻的理论概述 时政新闻指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既包含党和政府宏观政策方针及政治活动的政治新闻,也包含关乎民生、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时事新闻。因此,时政新闻不仅要做好党和政府决策、思想、方针及政策活动的有效宣传,还要将与民情民生密切联系的新闻信息传达给民众,并有效反馈至政府决策部门。时政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一样,都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并且因其新闻内容、性质的政治关系,时政新闻还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与客观公正性。 二、当前时政新闻在内容及报道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对时政新闻的理论概述中了解到,时政新闻是报道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及活动的新闻,因其与社会民众生活的紧密相关性而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当前时政新闻却在内容及报道方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新闻内容较为单一。 从我国长久以来的时政新闻采编和报道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较多电视新闻记者都将时政新闻内容局限于国家会议新闻和国家各级领导所出席的活动的报道。从时政新闻报道的目标来看,其走向是正确的,但对时政新闻的深度价值表现不够,表现在时政新闻中会议领导讲话或访问活动与民众的联系、生活需求等没有表现出来,使得时政新闻的内容单化,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 2.新闻主题较为肤浅。 时政新闻主题较为肤浅与其内容单一有紧密的联系,因为时政新闻的内容主要是对国家会议及领导出席活动的报道,因而导致时政新闻缺乏有实质性的内容,新闻主题与价值不能深刻的表现出来。具体来看,我国时政新闻记者在采写时政新闻的过程中,重在对文件的罗列与领导讲话内容的呈现,忽略了对新闻内容主题的提炼,致使时政新闻主题最终肤浅的问题。 3.新闻报道方式较为落后。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 栏目的创新策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探析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创新策略 来源:《新闻实践》杂志 目前,国内各级电视台都有对应的时政新闻栏目,上有央视《新闻联播》,省一级有各省的“卫视新闻联播”,城市台则有本土的时政新闻栏目。本文以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台州新闻》为例,拟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探索作一番梳理。 打破时政和民生的界线 台州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有《台州新闻》和《百姓说话》,节目定位一目了然。在以往的操作中,《台州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台州新闻》的收视率相比其他兄弟栏目,始终未见优势,我们一直在思考,一档栏目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去年,冰雪灾害、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时,各级电视媒体打破常规,推出大容量的特别报道,成为收视热点;全国“两会”、应对金融危机等相对较“硬”的题材,央视特别是二套经济频道则同样以普通民众的新闻诉求为报道出发点,满足普通民众的新闻需求,在影响力和收视率方面取得突破性的绩效。这一切,都让我们领悟到,题材不是局限、不是决定一个媒体和栏目成败的关键,唯有回归新闻本源、满足民众的新闻期待才是要害。今天的中国,胡锦涛书记可以和老区人民聊家常,温家宝总理可以在灾区群众家里炒菜,“官”和“民”从未这么接近过,阶层的隔阂从未这么淡化过。大环境如此,我们的电视新闻,为何还要固守“时政”和“民生”的界线呢只要是观众想了解的,只要是包含了有效传播信息的,都可以作为像《台州新闻》这样的栏目采制和播出的节目源。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台州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金融危机、重大案件(震惊一时的“绿意”老总被杀案、“江南船王”枪杀案等)、群体性事件、热议话题(禁塑令的实行、养路费取消、燃油税提上议程)、甚至社会丑恶现象(大溪红灯区事件)等等。因此,栏目收视率维持在以上,稳居省内同类节目前列。 “规定动作”出新 作为地方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台州新闻》有很多硬性的报道任务。如何在“规定动作”范围内,体现出它独特的声音和存在价值并为观众所接受呢 主题报道动态化 主题报道,往往以重大社会事件和现象为背景和对象,担负着宣传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解读政策法规等重任,是每个主流媒体不可回避的题材和任务。《台州新闻》一年到头主题报道不断,我们的经验是,重大主题报道行动化、日常主题报道动态化。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台州新闻》以大型新闻行动的形式开展主题宣传。经过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作者:王龙玉方青云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金华报业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学术界,时政新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有对政治报道的解释,即: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和宗教都可以包括进来。 对于时政新闻的界定,笔者大致赞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的观点:时政新闻是从内容方面对一类新闻所做的界定,这类新闻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实做出报道。时政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新闻都是时政新闻,狭义上说的时政新闻主要指与大量的会议和各级领导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1] 一、时政新闻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权威性。然而,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读者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读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读者敬而远之。 难道读者对时政新闻真的没有需求吗?调查显示并非如此。2007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卷调查。调查中,多数群众“关注”或者“很关注”两会,共有37.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关注”,其次是“很关注”,占24.5%,两项合计占62.2%。而选择对两会“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仅占13.2%。[2]这充分显示,群众对政治新闻拥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这一结论从本报每周的上网新闻点击量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出,从一年多的新闻点击量排行榜的参数看,关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新闻(比如两会报道、新政策的出台,领导的重要活动等)一经发表,都会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可见,我们的读者和网友并不是不愿意阅读时政新闻,只是不愿意阅读与己无关、毫无新闻性可言的时政新闻。 事实上,时政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党和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

浅析时事新闻节目的创新

浅析时事新闻节目的创新 [摘要]时事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很重要的节目类型,是广播电视台对外宣传的重要门户和手段,因而不断提高时事新闻节目的质量,能有效提高广播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如何实现时事新闻节目的创新,做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时事新闻节目;创新;举措

序言 在科技化、电子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时事新闻节目,既要与传统媒体和兄弟台之间竞争,又要应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面对央视、卫视的绝对优势平台,地市级电视媒体,想继续保持自身优势,提高收视率,抢占市场,必须要有新的策略、新的手段。那么创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时事新闻节目今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尽管目前国内很多卫视的品牌栏目,还在走模仿国外娱乐类节目的道路,并可以屡屡获得成功,但归根到底,哪个媒体创新得好,哪个媒体就能赢得观众。电视新闻媒体不同于其他新兴媒体,不但要抢市场赢先机,还要承担主流媒体宣传的责任,但以往旧的时事新闻节目形式和说教方式已经令观众乏味甚至抗拒。题材的转变和挖掘,形式的变革和创新,迫在眉睫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时事新闻节目不断改进图像、声音的传播技术,从专业方面丰富了时事新闻节目的内容和结构,将现场直播、专家评论、新闻策划等新闻报道方式有机地融合进节目当中,既让观众感受到与现场同步的新闻真实性,又通过各种专家评论、事件回顾等方式深度剖析解读。但是新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对新兴题材的把握,对常规报道的创新,都是很棘手地摆在每个电视人面前。 访谈节目是有情感有倾向的,通过真正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再有深度有经验的记者,在面对新闻事实和现场时都很难将自己完全的“置身事外”。那么一旦深入进去后,记者的情感和思维就会融入时事新闻节目当中,有的甚至会随着采访人物或者实践的情感或者立场去考虑问题,这样就很难客观反映新闻事实。那么就需要更有深度的专家来对新闻本质来进行解读和剖析。 由于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和网络社交工具的冲击,电视节目也往往做成了快餐式的新闻节目,不懂得利用自身特点发布权威深度的信息,一味的去和其他媒体拼快而不是拼好,节目质量和画面质量的标准也降到了“有就行”的标准,殊不知,这是以自身劣势和别人的优势去竞争,既练坏了团队,也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 创新是时事新闻节目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观众对时事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追求数量的增加,而且追求更高的新闻价值。时事新闻节目只有创新,才能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要求。

论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论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新闻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工作的关键,也是新闻报道创新的灵魂,尤其对于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要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和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目前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现状谈起,分析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改革措施。 标签:新闻编辑;地方电视台;工作创新;改革措施 如今,广播电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这就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新闻编辑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节目,新闻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方电视台的发展问题,所以地方电视台需要不断创新其新闻编辑工作,从而更大地提升节目的竞争力。 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简介 新闻编辑是以电视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策划、组稿、优选、组合等一系列脑力劳动获取一个新闻集成,并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给广大群众。简单来讲,这完全是一个创作过程,融合了电视新闻编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 二、目前电视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节目时效性差,观看价值低 地方电视台由于新闻采稿手段和机器设备方面的现实,新闻的时效性往往很难保证,观众大多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手机、手机报、纸质报刊等媒介对新闻事件早已知晓,长此以往,观众就会对电视新闻节目失去兴趣。 (二)新闻编辑方式陈旧、单一,观赏性差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经过多年发展,普遍还是千篇一律的传统模式,无论是报道方式还是编排效果,毫无创新元素纳入,内容方面没有新鲜感,忽视了新闻维度的多元化,新闻的选择和传播报道局限在本地,缺乏社会多角度的报道,不能和观众日益增加的观赏要求保持步调一致,观众对节目失去兴趣,出现审美疲劳,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就无法保证。 (三)新闻编排混乱,内容空洞 如今,很多电视新闻编排较为混乱,新闻安排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不能准确体现新闻编排者的主体意图,不利于观众理解的深化。电视新闻是进行信息传递的有效载体,能够将人们所不知道的重大信息告诉给电视观众,但是,当前的一些电视新闻,内容过于空洞,并且没有什么实际的新闻价值,枯燥乏味,让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