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的简单测试方法

电子管的简单测试方法
电子管的简单测试方法

几款音质出色的国产胆机

近些年来,国产电子管Hi-Fi放大器制造得到了飞速发展,且音效卓越。著名的电子管放大器制造厂已有十多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旺盛,并有很高的声誉。出色的放音效果以及相当高的声价比,赢得了众多的胆机用家的欢迎和媒体的好评。本文就介绍几款音效奇佳的胆机。 1 MELODY SP-3、SP-6及十周年纪念版SP-3 1.1 MELODY SP-3 MELODY是国内最有声誉、最具规模的胆机制造厂家之一。10年前推出了型号为SP-3的合并式胆机功放,设计制造极有创意,银灰色的机身艺术性很强,声音表现极有魅力,很受胆机发烧友的青睐,媒体也给了很高的评价,称是历来最靓声的合并式胆机功放,因此也有很高的销售量。输出功率每声道为38W,见图1。 图1 MELODY SP-3 SP-3外型新颖,制作认真,并且用的都是些发烧级的好声元件。此机以6L6为功率放大管,前级电压放大及推动管用12AX7、6922、12AU7。电源变压器、输出变压器是手工绕制的重料之作。B+高压滤波电容用的是发烧级的名牌电解电容。音量电位器用24档电阻级进式的(所用的电阻是HOICO牌),这对两声道的平衡、对称及音色的通透极为有利。HOICO电阻是最靓声的品种,传递音乐精髓的性能极强。机内组装焊接极为严谨、工整、讲究,焊点丰满圆润。多年来 6L6是倍受欢迎的功率放大管,无论是单端输出,抑或推挽输出都有靓丽的表现。再加上设计者高超的调校技术,将6L6的特点、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SP-3的音色甜润,声音丰满,音乐感丰富,声音的平衡度好,尤其中音优美,低音雄浑有弹力。有评论称SP-3具有古董名机Mclntosh MC-240功率放大器的声音特色。SP-3是名气最大、销量最多的High-End电子管功放机。 1.2 MELODY SP-6 正当SP-3受到很高的评价时,厂家又推出型号为SP-6的电子管合并机。它的外形、结构和SP-3型如出一辙,完全相同。前级电压放大、推动部份用的放大管也与SP-3相同(12AX7、6922、12AU7各两只),但功率放大管改用了曙光制造的五极功放管EL34(同类型号是6CA7),作AB类功率放大,输出功率每声道为40W。SP-6的各项指标与SP-3也相同。组装、制作也与SP-3 -样,放大电路部份用电路版,电源部份是搭棚焊接。 胆机友周知,EL34与6L6是两款音效不相同的功放管,从参数特性上看(见表1),EL34的内阻略低,垮导也稍高,屏流也较高,但更大的区别是两胆的音

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一起来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 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 (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 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 20W左右输出功率。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 ̄(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例如某8W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8V,输入电压Uin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 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 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807),EL34,F U50,KT88,EL156,813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下面提到的“三极管“也包括这些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 通常工作于左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0%-25%,这里的屏极效率是指输出音频电功率与供给屏极直流电功率的比值。工作于右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多极管超线性接法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5%-30%。 而标准接法的多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可以达到35%左右 关于电子管特性曲线的知识可以参照 以下链接:/dispbbs.asp?boardID=10&ID=15516&replyID=154656&skin=0 三极管及多极管的推挽功放由于牵涉到工作点,电路程式,负载阻抗,推动情况等多种因素左右,所以一般由手册给出,供选择。

部分电子管参数

部分电子管参数

常用电子管资料 12c 3p 三极管分米波振荡 12g 2p 复合管检波, 低频电压放大和自动音量控制 12h3p 二极管超高频检波及变频 12j1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12k3p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13p1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 1b2 复合管检波和低频电压放大 1k2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1z1 二极管电视行回扫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11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1b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7b 二极管高频脉冲整流 2d1p 二极管分米波波段作检波用 2j14b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2j27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2j27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2p19b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 2p2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 2p29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小功率发射 2p29o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小功率发射 2p29s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2p3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 2z2p 二极管高压整流 2z2p-t 二极管高压整流 4j1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6d3d 二极管分米波和厘米波的上限作检波用 6d4j 二极管高频检波 6d 6a 二极管检波或整流 6d 6a -q 二极管检波或整流 6d8d 二极管分米波和厘米波的上限作检波和电压测量6f 1 复合管变频或高频电压放大 6f 2 复合管振荡, 混频及高频电压放大 6f 3 复合管电视帧振荡或脉冲放大和帧扫描输出 6g 2 复合管检波及低频电压放大 6g 2p 复合管检波, 低频电压放大和自动音量控制6h2 二极管检波及小功率整流 6h2-q 二极管检波及小功率整流 6h2-t 二极管检波及小功率整流 6h6p 二极管检波 6h7b-q 二极管高频电压检波及小功率整流 6j1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1-q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1b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1b-q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2 锐截止五极管混频及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2-q 锐截止五极管混频及宽频带电压放大 6j20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23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j2b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2b-q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3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3-t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32b-q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4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j4p 锐截止五极管宽频带高频和中频电压放大

电子管工作原理

电子管的工作原理 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坐上。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的音响器材中,仍然使用低噪声、稳定系数高的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件。 灯丝对阴极加热产生电子云,电子云在屏极高压下向屏极运动,在阴极与屏极间还有栅极,栅极电压的高低就控制了流向屏极电子量的多少。 电子管的发明与盘尼西林以及轮胎的发现一样具有戏剧性:在实验室中靠近窗户几个未清洗的实验皿,不经意从窗外飘来一些霉菌落在实验皿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某些落入实验皿中的霉菌,可以抑制坏菌的扩散与成长,加以实验分析之後这种霉菌就成为了有效且使用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研究橡胶的实验中,偶然打破装在玻璃杯里的硫黄,倒入融化的橡胶液体中,凝固後橡胶变成了坚硬且颇富韧性的材质。电子管当然不是无缘无故做几片金属板封装在抽真空的玻璃瓶里进行实验的,它与发明大王爱迪生有著一段故事。当初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後,发现他生产的灯泡灯丝老是从正极端烧断,于是进一步实验在灯泡中加入一块小金属板,点灯之後将金属板连接电表,分别施以正电压以及负电压,观察电流的情形。对于当时的科学而言,位于真空状态下且不连接的金属板,不论如何连接是不可能产生电流的,但怪事发生了,

爱迪生发现某种物质(其实就是电子)会透过金属板,会从电池的负极腾空「跳」到正极,此发现当然激起更大的实验动机,此现象便称为「爱迪生效应」。这也是科学家首次质疑电流流动的方向,以及自由电子在空间中流动的现象。 金属之所以能导电,就是因为金属的自由电子较多,便于电子的相互流动,因此电子材料必须由导电性佳的材质制成。电子还有个特性,带负电的电子容易受到正电压的吸引,所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又从爱迪生效应中得知,当加热金属物质时,活跃于质子外围的自由电子容易产生游离现象,温度高导致电子活性增强,此时若空间中有一正电压强力吸引,游离的电子就会在空间中流动。基於这几个当时已被了解的知识,弗来明(J.A. Fleming)于1904年制造出第一支二极电子管,李德科士(De Forest Lee)将二极管加以改良,于1907年制造出第一支三极管,既然成功研发了二极管,电子管的应用开始实现,电子管的发展从此一日千里。(详见图1) 三极管是最基本的电子管 电子管又称「真空管」 (Vacuum Tube),代表玻璃瓶内部抽真空,以利于游离电子的流动,也可有效降低灯丝的氧化损耗。二极管、三极管、五极管,从字面意义代表电子管内部基本「极」的数量。电子管拥有三个最基本的极,第一是「阴极」(Cathode,以K代表):阴极当然是阴

电子管历史简介

欧洲常见胆管品牌 DIY胆机多年,免不得收集国内外各类胆管。不知不觉,已集得国外多个品牌的胆管两百有余。其中部份是胆友戏称的“垃圾管”,难登大雅之堂,只作收藏,也许他们永无“点灯”之日;另部份则是自己几台胆机各型号的备用管。兴致来时,沏上一壶香茗,取出不同品牌的胆管轮番上阵,品尝茶香胆味,别有一番情趣。 相信不少胆友也会和笔者一样,力所能及地收集一些国外品牌的NOS(New Old Stock,意为未用过的早期库存管)或二手胆管。为此,可能遇到过因不熟悉各品牌而在讨价还价时底气不足的窘况,或发生买错品牌、物非所值,甚至上当受骗之事。笔者在有了教训之后,着意收集一些与国外胆管品牌有关的资料,探究其历史轨迹和趣闻轶事,也常与行家聊胆请教,却颇有斩获,乐也融融,方便快捷的国际互联网也助了笔者一臂之力。现将集得的西欧常见胆管品牌资料整理出来,以飨胆友。 一、前述 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电子二极管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无线电时代。在半导体器件未得到广泛应用之前的半个多世纪中,胆管在无线电广播通讯、音频放大、仪器仪表和其他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为人类的文明进步立下了“赫赫战功”。许多人可能不知,1946年美国人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由18000多个胆管构成的。今天,用着摆在桌面上的电脑,不禁浮想联翩。恰巧今年是胆管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理应庆贺一番才是。 西欧是胆管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生产胆管最集中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鼎盛时期的西欧胆管品牌过百,每年生产的各类胆管遍及世界各地,多不胜数。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西欧的胆管生产厂早在二十多年前已陆续停产。众多的著名胆管品牌也因此或改弦易辙,或随之消失。幸好如今还能在NOS 管上一见其昔日的风采。胆管逐渐淡出绝大部分应用领域后,一般的人只能在音频这块“绿洲”中还能见到胆管的“靓影”。 就音频用管而言,人们公认西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凡“年代”均指上世纪,下同)生产的胆管品质超群,无与伦比,一些发烧友更非“西胆”不听。也许有人会问,随着科技的进步,越近期的产品其质量应越好才是。其实不然,胆管的生产工艺在那时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改进的余地很有限。加上当时正值胆管火红的年代,各品牌之间竞争激烈。在某些领域如国防、仪器仪表也需要高质量的胆管。从七十年代起,胆管需求 欧洲常见胆管品牌 DIY胆机多年,免不得收集国内外各类胆管。不知不觉,已集得国外多个品牌的胆管两百有余。其中部份是胆友戏称的“垃圾管”,难登大雅之堂,只作收藏,也许他们永无“点灯”之日;另部份则是自己几台胆机各型号的备用管。兴致来时,沏上一壶香茗,取出不同品牌的胆管轮番上阵,品尝茶香胆味,别有一番情趣。 相信不少胆友也会和笔者一样,力所能及地收集一些国外品牌的NOS(New Old Stock,意为未用过的早期库存管)或二手胆管。为此,可能遇到过因不熟悉各品牌而在讨价还价时底气不足的窘况,或发生买错品牌、物非所值,甚至上当受骗之事。笔者在有了教训之后,着意收集一些与国外胆管品牌有关的资料,探究其历史轨迹和趣闻轶事,也常与行家聊胆请教,却颇有斩获,乐也融融,方便快捷的国际互联网也助了笔者一臂之力。现将集得的西欧常见胆管品牌资料整理出来,以飨胆友。

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

电子报/2013年/7月/14日/第015版 音响技术 6P3P电子管功放制作心得 江苏陈洪伟 胆机是音响放大器中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其显著的优点是声音甜美柔和自然,尤其动态范围之大,线性之好,绝非其他放大器所能轻易替代。对于刚刚接触电子管放大器的爱好者来说,选择简洁、优秀的单端甲类电路为首选。单端甲类电子管功放具有音色圆润、甜美,制作成功率高的特点。本文介绍的线路采用524P整流,6N1前级输入,6P3P功率放大,采用标准接法。6P3P为入门级产品,品质相当出众,低廉的价格使制作成本较低。只要设计合理,精心制作,也能将6P3P玩到发烧境界。更重要的是,本线路让那些刚刚喜欢上电子管功放的初级发烧友,通过尝试逐步熟悉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一、电路原理 如图1所示。该电路具有失真小、噪声低、频响宽等特点,是目前电子管功放电路中常见的优秀线路之一。功率管6P3P采用标准接法,信号由控制栅极(⑤脚)输入,帘栅极(④脚)与电源相连。这种接法的特点是放大效率高。6P3P栅-负压19V,屏极电压300V,屏级电流60mA。输出功率约7.5W,能够满足一般家居环境放音要求。 电源电路采用传统的电子管整流,CLC型滤波器,使整机音色达到和谐与平衡。电子管整流在开机时的预热过程具有保护功率电子管的作用,这一点在使用天价电子管时显得尤为重要。CLC型滤波方式滤波效果好,电源内阻低,对降低噪音,提高整机动态有极大的益处。 输出变压器是电子管功放电路的重要部件,如果自制条件不具备,可以构买成品。本机所用输出变压器铁芯为32mmx65mm,初极3300圈,分两层。线径为Φ0.82mm;次级共172圈,分三层,所用线径为Φ0.82mm。硅钢片空气隙0.08mm,工作电流70mA、功率10W。 二、装配 本机线路简洁,所用元件较少,可采用搭棚焊接,制作调试简单,成功率高。制作时可以三焊接电源与灯丝供电部分,电源正常之后再焊接放大电路,要注意的是,电源空载时,电压稍高,电容耐压一定要满足要求。 三、检测与调试 首先检查电路焊接有无质量问题,有无虚焊,漏焊,短路,断路,焊渣线头是否清理干净。 通电前测直流高压电源对地(高压电路两端)电阻,数值应接近或等于泄放电阻的阻值。测量交流进电电路与地之间的阻值,数值应该无穷大。测量输出有无开路(阻值无穷大)或短路(阻值约为零),正常数值应接近负载的直流电阻。测量电压放大级、推动级电源对地电阻,数值应大于泄放电阻。 通电测量:不插功放管通电测量功放管阳极直流电压值,空载数值应是交流电压有效直的1.2~1.4倍。测量次高压电压,空载直流电压应接近或等于阳极电压。测量功放管栅极偏压,数值应接近预定电压值。同时应将每只功放管的栅极负压调至最大值(负)。测量电压放大级、推动级电压值,每级阳极电压应接近或等于设置的工作电压值。 调整功放管静态电流插上功效管接好音箱,断开环路负反馈电路。开机,将直流电压表红表笔接阴极,黑表笔插在机箱的螺丝孔内,调整固定栅偏压可调电阻,边调边观察电压读数。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细心,动作要慢,每次调整电位器的幅度一定要小。用电压读数除以阴极电阻值,即是管子的静态电流。 四、注意事项

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

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 ——版权所有:HIFIDIY论坛Juline 805电子管是一种灵敏度高,性价比高的大功率电子管,容易制成20W以上输出功率的单管A类放大器。因此有不少玩家参与尝试制作,也产生了大量试制电路。但是,往往出现的问题是,频响不宽,音色不平衡,功率不大。本文就805管的本身特性展开一些简易分析,供大家设计制作参考。 1,805电子管特性概述。 805电子管原形是一款丙类发射用电子管, 屏耗 Pa = 125W 放大系数 u = 50 内阻 Ri = 10K, 其屏栅特性曲线见图: 2,按照常用线路的工作点分析: 现在常见电路工作点往往是: 屏压Ua = 1050V 屏流Ia = 100mA 负载阻抗RL = 7~10K

就此工作点,在屏栅特性曲线上简易作图,得: 对805动态工作情况简易分析如下: 805静态工作点, Ug1 = +18V,此时有栅流大致12mA 左右 Ua = 1050V Ia = 100mA 假设推动电压为对称 正弦波 当805电子管动作点移动到负半周某点A处: Ug1 = +45V Ua = 300V Ia = 168mA 此时如果要输出完整对称的正弦波,正半周A'点,根据特性曲线应当为:Ug1= -9V Ua = 1630V Ia = 40mA 输出功率根据负半周,大致为 Po = 0.5(1050 - 300)/(168 - 100)*1000 = 25W 此时栅极动作范围是Ug1 从-9V ~ 45V 栅流变化范围是0mA ~ 40mA (粗略值) 以上要说明的是,805在Ug1 = 0V ~ -9V 区间内,基本是无栅流的。 此时,805输入阻抗近似趋向无穷大(实测在10K左右)

EL34电子管特性参数

EL34电子管特性参数表 下表是EL34的主要应用特性。由表可知,EL34作单端A类放大时,屏极负载阻抗2kΩ下最大输出功率为l 1 w(失真率10%)。当它作推挽放大时,屏一屏负载阻抗3.8kΩ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6W(失真率5%)。 电子管EL34管脚图

EL34胆管参数 热丝加热 UH……………………………6.3 V IH……………………………1.5 A 极限额定值 阳极电压……………………… 800 V 第二栅极电压………………… 500 V 第一栅极电压………………… -100 V 阳极耗散功率………………… 25 W 第二栅极耗散功率…………… 8 W 阴极电流………………………150 mA 第一栅极电阻 自偏压时………………………0.7 MΩ 固定偏压时……………………0.5 MΩ 热丝阴极间电压………………±100 V 玻壳温度………………………250 ℃ 极间电容 输入电容…………………… 15.2 PF 输出电容…………………… 8.4 PF 跨路电容…………………… 1.1 PF 第一栅极热丝间电容……… 1.0 PF 热丝阴极间电容…………… 10 PF 静态参数 Ua…………………………… 250 V Ug2……………………………250 V Ug3…………………………… 0 V -Ug1…………………………12.2 V Ia…………………………… 100 mA

Gm…………………………… 11 mA/V ri…………………………… 15 kΩ μg1-g2 (11) 推荐工作状态(参考值) 单管A1类放大(固定偏压) Ua(b) …………………… 265 265 V Ua……………………………250 250 V Ug2……………………… Rg2=2k Rg2=0 Ug3……………………………0 0 V -Ug1……………………… 14.5 13.5 V Ia(0) ………………………70 100 mA Ig2(0) …………………… 10 14.9 mA Gm…………………………… 9 11 mA/V ri……………………………18 15 kΩRL…………………………… 3 2 kΩPout………………………… 8 11 W Dtot…………………………10 10 % 推挽B1类放大(固定偏压)Ua……………………………375 400 V ▲Rg2………………………… 600 800 ΩUg3………………………… 0 0 V -Ug1………………………… 33 36 V Ia(0) …………………2×30 2×30 mA Ia(maxsig) ………2×107.5 2×110.5 mA Ig2(0) ………………2×4.7 2×4.5 mA Ig2(maxsig) ………2×23.5 2×23 mA Rl(a-a) ………………3.5 3.5 kΩ ü(g1-g1)(r.M.S) ……… 46.7 50 V Pout……………………48 54 W Dtot……………………2.8 1.6 %

几款经典电子管前级线路的特色2

几款经典电子管前级线路的特色 2007-03-12 16:39:26来源:詹海峰《音响技术》关键字: 电子管前级几款经典电子管前级线路的特色 电子管在音响应用方面,最简单又最实用的莫过于作前级放大,因为前级不需要昂贵又复杂的输出变压器,同时也由于它需要的工作电源电压高,这使得讯号的放大倍数较大、动态裕量高,即使是放大到几十伏电压也不会因为供电压的限制而造成削波失真。 我十年前的音源是飞利浦早期的16bit CD机,出于电子管前级能给干硬的数码声增添音乐韵味和改善听感,也由于因它较易制作和回报率高,这些年来也制作过不少不同线路几款前级,当然这不是想研究出什么伟大的经典之作,但边学边玩的制作乐趣也让人得到一定享受和进步。前一段时间笔者再从收藏箱中将这几部前级取出来并略经改良以重温旧梦。这几部前级各具特色,值得电子管爱好者他细玩赏聆听,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制作胆机,也期望能抛砖引玉,笔者在这里向各位介绍和比较这些前级线路及它们的音效特色,以供读者作参考。 6N11一级共阴极放大线路 6N11的国外型号为6DJ8,用6N11制作一级共阴极放大的前级线路如图1.此机是笔者制作的第一部电子管前级,当年为了求简单和制作容易,高压不设稳压线路,当然采用稳压供电时效果更好,现为了取得较好的音效,笔者给它加了一个简单的三端稳压电源,并且原来串在电源中的5W2.5K电阻也用一个小型扼流圈替换,这使得滤波效果更好,电源的质量得到简单的提高。灯丝用稳压直流供电时可减低交流噪声,而用交流供电时,虽对电子管寿命有益,但对信噪比的影响较大,而且灯丝接地点须反复试验才有较好的效果,结果灯丝还是采用了直流稳压供电。

欧洲常见的电子管介绍

欧洲常见的电子管介绍(转) 一、前述 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电子二极管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无线电时代。在半导体器件未得到广泛应用之前的半个多世纪中,胆管在无线电广播通讯、音频放大、仪器仪表和其他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为人类的文明进步立下了“赫赫战功”。许多人可能不知,1946年美国人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由18000多个胆管构成的。今天,用着摆在桌面上的电脑,不禁浮想联翩。恰巧今年是胆管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理应庆贺一番才是。 西欧是胆管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生产胆管最集中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鼎盛时期的西欧胆管品牌过百,每年生产的各类胆管遍及世界各地,多不胜数。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西欧的胆管生产厂早在二十多年前已陆续停产。众多的著名胆管品牌也因此或改弦易辙,或随之消失。幸好如今还能在NOS管上一见其昔日的风采。胆管逐渐淡出绝大部分应用领域后,一般的人只能在音频这块“绿洲”中还能见到胆管的“靓影”。 就音频用管而言,人们公认西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凡“年代”均指上世纪,下同)生产的胆管品质超群,无与伦比,一些发烧友更非“西胆”不听。也许有人会问,随着科技的进步,越近期的产品其质量应越好才是。

其实不然,胆管的生产工艺在那时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改进的余地很有限。加上当时正值胆管火红的年代,各品牌之间竞争激烈。在某些领域如国防、仪器仪表也需要高质量的胆管。从七十年代起,胆管需求已逐渐衰落,生产成本能省则省,品质控制也大不如以前。在西欧各胆管生产厂相继关闭后,一些品牌虽还在发行胆管,但产品已非原厂产,而是来自“五湖四海”,难循其踪,质量更是无法保证。这种情况连一些著名品牌也未能幸免。因此,玩胆者在搜罗胆管时,把目光投向早期的产品不无道理。可惜因停产多年,这些NOS管存货日减而价格年复一年不断上涨。某些牌子响、年份早的音频用管已属“古董”,不少拥有者只作收藏而不舍得上机。其“天价”也并非一般胆友所能承受。这也提示胆友,买NOS管时除了留意品牌外,还需看年份和产地。胆管年份迟或产地不正宗,尽管是著名品牌,其价格也低一大截。幸好西欧大部分产品的包装和管身均会标出产地如“Made in West Germany”、“British Made”等字样供辨认。有些同品牌同型号的胆管,虽属早期产品,其内部结构(如屏极、除气环、支撑材料数量等)和外观却不尽相同,价格也有差异。此外,著名品牌常有赝品,各位胆友需留意。 差异。此外,著名品牌常有赝品,各位胆友需留意。蓝调吉他手发表于2007-11-2 20:33 2.Mullard Mullard译音为“麦拉迪”、“猫”(粤港地区),人们根据其胆管上的标记称之为“大盾”。其实,常见的Mullard胆管标记有两种,早期的如图5所示,这是真正的“大盾”或称为“老盾”;七十年代后,标记改为图6,

6N1 6N2电子管参数

6N2为旁热式阴极双三极管。主要用途:低频电压放大。 管脚排列;1(6)屏极,2(7)栅极,3(8)阴极,45灯丝。 (基本数据)(单只三极管)灯丝电压(Uf)=6.3V; 灯丝电流(If)=0.34A; 阳极电压(Ua)=250V; 栅极电压(Ug)=-1.5V; 阳极电流(Ia)=2.3±0.9mA; 跨导(S)=1.6~2.65mA/V; 放大系数(μ)=97.5±1.75. (极间电容) 输入电容(Cin)=2.15pF; 第一只三极管输出电容(Cout1)=2.6pF; 第二只三极管输出电容(Cout2)=2.8pF; 两只三极管阳极间电容(Cala2)≤0.3; 过渡电容(Cag)≤0.8pF. (极限运用数据) 最大灯丝电压(Ufmax)=7.0V; 最小灯丝电压(Ufmin)=5.7V; 最大阳极电压(Uamax)=300V; 最大灯丝与阴极间电压(Ufkmax)±100V; 最大阴极电流(Ikmax)=10mA; 最大阳极耗散功率(Pamax)=1W; 最大栅极电阻(Rgamx)=0.5MΩ. 常用电子管6N1参数 2012-09-25 10:26:41| 分类:阿飞电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6N1

·6N1的参数: 类型:旁热式阴极双三极管主要用途:低频电压放大(基本数据)(单只三极管)灯丝电压(Uf)=6.3V;灯丝电流(If)=0.6A;阳极电压(Ua)=250V;阳极电流(Ia)=7.5±2mA;跨导(S)=4.35±0.65mA/V;放大系数(μ)=35±7;阴极电阻(Rk)=600Ω.(极间电容)输入电容(Cin)=3.1pF;第一只三极管输出电容(Cout1)=1.75pF;第二只三极管输出电容(Cout2)=1.95pF;两只三极管阳极间电容(Cala2)≤0.2;过渡电容(Cag)≤2.2pF;灯丝与阴极间电容(Cfk)≤5.6pF.(极限运用数据)最大灯丝电压(Ufmax)=7.0V;最小灯丝电压(Ufmin)=5.7V;最大阳极电压(Uamax)=300V;最大灯丝与阴极间电压(Ufkmax)+120-250V;最大阴极电流(Ikmax)=25mA; 最大阳极耗散功率(Pamax)=2.2W;最大栅极电阻(Rgamx)=1MΩ. ·有关6N1的图片:

5款较常用的电子管前级制作电路图

5款较常用的电子管前级制作电路图 第一款介绍为1/2 6DJ8电子管作一级共阴极放大,见图①。由於是实验关系,只求了解各线路的特性及优缺点,也为求简单易制成功,除此机外,全不设稳压线路,特别是高压,相信在一般聆听环境,区别不会太显著,当然是设稳压电路更好。零件方面,除交连电容用较佳品种如VitaminQ、Rel Cap、Wima外;电阻除了6DJ8SRPP用东京光音外,其他均用0.5元一只货色;整流管用Mur1100E;电源变压器分别高低压各用一只,每只约10到20元,效果也算好。另外,以下各比试结论均只以300B单端电子管后级及KEF IS 3/5A为配搭器材,结论当然有其局限性。本线路简单易制,不失为初学者入门之选,成功率极高,也可尝试校声乐趣,即改变输出电容数值,改变负载电阻数值或加设负反馈等。交连电容牌子方面,曾以300B后级最后交连至强放电子管的位置作试听,试用了Mitppmfx、RelCappp、Kimber及Vitamin Q,结果是Mit音质细微通透,但却欠了动态;Rel Cap声厚而有力;Kimber音色通透高贵;SpragueVita-rain Q则醇厚顺滑兼备,泛音丰富,而动态也最好,表现最全面。笔者喜用一些旧的Vitamin0,因不用煲而数值也十分准确。音效方面,此机背景聆静,音质通透,分析力高,全频表现算平均,力度及控制力一般,但却少了厚度及顺滑音色,声底偏向干及清。曾试用1.8mA及4.5mA作偏流,高偏流时声音较细致。笔者未试过加入负反馈,读者可自行尝试,听声选择合乎自己的音色。要注意反馈电阻要接到栅极而不是阴极,因一级共阴极放大输出波形是反相的,如接人阴极,便会使阴极电位下降,相对地是栅极电位提高了而形成正反馈,这区别於两极共阴极放大电路把反馈电阻接回第一级阴极。 6DJ8一级共阴极放大,输出电容并了多只Wima 电容 6SN7 SRPP线路 第二款是6SN7SRPP线路,相信不少读者试制过此线路,见图②。名为分路调节推挽线(Shunt regulated push-pull),一般人相信该线路有下列优点:失真率低、线性度优良、放大率高、过荷量宽及输出阻抗低等。原理是下级电子管为共阴极,其增益取决於屏极阻抗,大部分发生於上级电子管身上,上级电子管为一恒流源,作为下级电子管的有源负载,另外,也作为一阴极跟随器,信号由下级电子管屏极输送至上级电子管栅极。R1及R2均为同值。但上级电子管绝对不是能达到百分百的恒流目的,故后

欧洲常见的电子管介绍

欧洲常见的电子管介绍 欧洲常见的电子管介绍 2011-05-06 一、前述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电子二极管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无线电时代。在半导体器件未获患上广泛应用以前的半个多世纪中,胆管在无线电广播通讯、音频放大、摄谱仪仪表和其他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脚色,为人类的文明进步立下了"赫赫军功"。很多人可能不知,1946年美国人发明的世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由18000多个胆管构成的。今日,用着摆在桌面上的电脑,不禁浮想连翩。恰巧今年是胆管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理应道贺一番才是。西欧是胆管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上生产胆管最集中之处。据不完全统计,鼎盛时期的西欧胆管品牌过百,每年生产的各类胆管遍及世界各地,多不堪数。跟着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西欧的胆管生产厂早在二十多年前已陆续停产。众多的著名胆管品牌也是以或改变方式,或随之消失。幸好如今还能在NOS管上一见其昔日的风采。胆管逐渐淡出绝大部分应用范畴后,一般的人只能在音频这块"美丽的绿洲"中还能见到胆管的"靓影"。就音频用管而言,人们公认西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凡"年代"均指上世纪,下同)生产的胆管品质轶群,无与伦比,一些发烧友更非"西胆"不听。也许有人会问,跟着科技的进步,越近期的产品其质量应越好才是。其实不然,胆管的生产工艺在那时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田地,改进的余地很有限。加上当时正值胆管火红的年代,各品牌之间竞争激烈。在某些范畴如国防、摄谱仪仪表也需要高质量的胆管。从七十年代起,胆管需求已逐渐衰落,生产成本能省则省,品质控制也大不如以前。在西欧各胆管生产厂接踵关闭后,一些品牌虽还在发行胆管,但产品已非原厂产,而是来自"五湖四海",难循其踪,质量更是无法保证。这种情况连一些著名品牌也未能幸免。是以,玩胆者在搜罗胆管时,把目光投向早期的产品不无道理。可惜因停产多年,这些NOS管存货日减而价格年复一年不断上涨。某些牌子响、年份早的音频用管已属"古董",不少领有者只作收藏而不舍患上上机。其"天价"也并非一般胆友所能承受。这也提醒胆友,买NOS管时除了留意品牌外,还需看年份和产地。胆管年份迟或产地不正统派,尽管是著名品牌,其价格也低一大截。幸好西欧大部分产品的包装和管身均会标出产地如"Made in West Germany"、"British Made"等字样供识别。有些同品牌同型号的胆管,虽属早期产品,其内部结构(如屏极、除气环、支撑质料数量等)和外观却不尽相同,价格也有差异。此外,著名品牌常有赝品,各位胆友需留意。差异。此外,著名品牌常有赝品,各位胆友需留

欧美著名电子管古董管介绍和对比

欧美著名电子管古董管介绍和对比 Amperex -安普雷斯1936年开始制造真空管的美国公司,1955年被Philips收购。安普雷斯ECC83分为长屏D环,短屏D环,长屏小圆环(大盾代工),短屏大圆环,短屏小圆环几个版本。除短屏小圆环为60年代中期以后产品外,其余均为50-60年代早期。其中以长屏D环和短屏大圆环声音最佳,又以“吹喇叭”小人系列音质佳,部分型号上打有“高音谱号”标记表明为经过噪音筛选,完全适合唱放使用。安普雷斯ECC83高频细腻,解析力和空气感强烈,低频下潜深,收缩速度快,适合大尺寸音箱系统使用。下图为17mm长屏D环ECC83,铜柱栅极支架,1959年荷兰生产,管身带"Δ"暗码。 下图为短屏大圆环吹喇叭系列带高音谱号ECC83,高频细节极佳,大动态收放自如。1959年荷兰原厂生产,暗码"I61 Δ9I"。

安普雷斯生产的吹喇叭长屏方环12AU7具有极深的低频下潜,极佳的细节,细腻的高频,和无可比拟的空气感,效果可媲美德律风根ECC802S。同时带音符标志短屏大环版本表现也不逊色,大动态场面表现轻松自如,具有参考级声音。安普雷斯荷兰产7316比普通12AU7管,背景宁静,细节更加丰富,较常见的有D环、大圆环和小圆环版本。最低噪音级别管,通常带有双星PQ精品筛选或高音谱号标记。7316/ECC186为ECC82的低噪音精选版本,除了完全杜绝麦克风效应外,自身热噪声也低于普通12AU7管,尤其适合唱放和前级使用。因长屏管噪声不易控制,7316主要选用短屏管。下图为短屏D环,双星PQ超低噪声筛选等级,最好的7316,1959年荷兰原厂生产,管身带"Δ"暗码。 下图为1959年荷兰原厂生产7316,管身带"Δ"暗码,短屏大圆环,吹喇叭小人系列,带高音符号,超低噪声筛选等级。 安普雷斯6922系列真空管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们来自安普雷斯位于荷兰以及美

部分电子管参数

常用电子管资料 12c 3p 三极管分米波振荡 12g 2p 复合管检波, 低频电压放大和自动音量控制 12h3p 二极管超高频检波及变频 12j1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12k3p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13p1p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 1b2 复合管检波和低频电压放大 1k2 遥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1z1 二极管电视行回扫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11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1b 二极管电视行扫描回程脉冲电压整流 1z7b 二极管高频脉冲整流 2d1p 二极管分米波波段作检波用 2j14b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2j27 锐截止五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2j27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2p19b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 2p2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低频功率放大 2p29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小功率发射 2p29o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小功率发射 2p29s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2p3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功率放大 2z2p 二极管高压整流 2z2p-t 二极管高压整流 4j1s 锐截止五极管小功率放大及高频振荡 4p1s 输出五极管束射四极管振荡及功率放大

5z1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2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3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3pa 二极管专用设备整流 5z4p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4pa 二极管小功率全波整流 5z8p 二极管全波整流 5z9p 二极管全波整流 6b8p 复合管高频和低频电压放大, 检波和自动音量控制6c 1 三极管高频电压放大 6c 11 三极管超高频振荡 6c 12 三极管栅地电路中作低噪声超高频放大 6c 16 三极管宽频带电压放大 6c 19 三极管稳压电路中作电压调整管 6c 1j 三极管超高频振荡 6c 3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3-q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31b-q 三极管电压放大 6c 32b-q 三极管电压放大 6c 4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4-q 三极管宽频带高频电压放大 6c 5d 三极管分米和厘米波波段的小功率振荡 6c 5p 三极管检波和低频电压放大 6c 6b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 6c 6b-m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 6c 6b-q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及高频振荡 6c 7b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c 7b-q 三极管低频电压放大 6c 8p 三极管高频脉冲振荡 6d3d 二极管分米波和厘米波的上限作检波用

5款常用电子管前级线路

5款常用电子管前级线路 [ 转载者:chenying | 时间:2008-03-28 16:54:51 | 作者: | 来源:未知 | 浏览:709次 ] 第一款介绍为1/2 6DJ8电子管作一级共阴极放大,见图①。由於是实验关系,只求了解各线路的特性及优缺点,也为求简单易制成功,除此机外,全不设稳压线路,特别是高压,相信在一般聆听环境,区别不会太显著,当 然是设稳压电路更好。零件方面,除交连电容用较佳品种如VitaminQ、Rel Cap、Wima外;电阻除了6DJ8SRPP 用东京光音外,其他均用0.5元一只货色;整流管用Mur1100E;电源变压器分别高低压各用一只,每只约10 到20元,效果也算好。另外,以下各比试结论均只以300B单端电子管后级及KEF IS 3/5A为配搭器材,结论 当然有其局限性。本线路简单易制,不失为初学者入门之选,成功率极高,也可尝试校声乐趣,即改变输出电 容数值,改变负载电阻数值或加设负反馈等。交连电容牌子方面,曾以300B后级最后交连至强放电子管的位置 作试听,试用了Mitppmfx、RelCappp、Kimber及Vitamin Q,结果是Mit音质细微通透,但却欠了动态;Rel Cap 声厚而有力;Kimber音色通透高贵;SpragueVita-rain Q则醇厚顺滑兼备,泛音丰富,而动态也最好,表现最 全面。笔者喜用一些旧的Vitamin0,因不用煲而数值也十分准确。音效方面,此机背景聆静,音质通透,分 析力高,全频表现算平均,力度及控制力一般,但却少了厚度及顺滑音色,声底偏向干及清。曾试用1.8mA及4.5mA作偏流,高偏流时声音较细致。笔者未试过加入负反馈,读者可自行尝试,听声选择合乎自己的音色。 要注意反馈电阻要接到栅极而不是阴极,因一级共阴极放大输出波形是反相的,如接人阴极,便会使阴极电位 下降,相对地是栅极电位提高了而形成正反馈,这区别於两极共阴极放大电路把反馈电阻接回第一级阴极。 6DJ8一级共阴极放大,输出电容并了多只Wima 电容 6SN7 SRPP线路 第二款是6SN7SRPP线路,相信不少读者试制过此线路,见图②。名为分路调节推挽线(Shunt regulated push-pull),一般人相信该线路有下列优点:失真率低、线性度优良、放大率高、过荷量宽及输出阻抗低等。

阿叔每月推荐 极典R801大型台式电子管HiFi收

阿叔每月推荐极典R801大型台式电 子管HiFi收 原文地址:阿叔每月推荐--极典R801大型台式电子管HiFi收音机作者: 上海阿叔在前两篇博文中多次提到本人对R801的看法。说实话现在越来越喜欢 R801了,尽管之前提到的缺点和不足依然存在。但瑕不掩瑜,R801是目前国内音质最好的收音机。强烈推荐!今天借坛友frankzhong的美图和R801的设计 师曾德钧的美文和各位同好分享! 极典R801、R801W产品发布消息:。(补充版)(15277字) ZDJ 作者声明: 1、以下内容为厂家"王婆"兼设计师的自述性介绍文章,虽自认为内容真实。但是免不了有孤芳自赏,甚至有广告嫌疑或抢钱倾向。自制力不好者请到此为止,不要继续向下阅读。 2、以下介绍的是高价产品,甚至不是一件完美的商品,仔细想来也许不值 得去消费。请理性对待,建议要选择自己确实需要的东西,不要被以下文章所 诱惑。 3、对于执意选择者。本人代表厂家表示:一定对您的选择做最大的尊重和 负责。 声明人:zdj(曾德钧) 一、设计背景 国产机的问题: 我们不少朋友都熟悉国内早期大型电子管收音机,如:上海131、东方红、牡丹911、春雷101等。但是这类机没有FM波段;唯一具有FM波段的春雷101

市面上太少(我有幸收有一台),但是音质又不太好,还没有立体声。HAM2000接收性能全面,非常适合HAM一族,但是其音质和外形,作为家庭使用,对多数人来说专业的外形还是少了点居家的亲和力。因此,大型、多波段、FM立体声、优秀的音质这样的产品在国内收音机市场上是一个空缺。 国外机的遗憾: 随着政策的开放,我们也可以买到一些德国SABA、GRUNDIG 德律风根等早期非常优秀的大型电子管立体声收音机。但是,这类机数量少、价格高、品相和状态都不尽人意、其中不少FM都只到104MHz。因此,被国内收音机爱好者所收藏并使用的聊聊无几。 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这不能不是我们的一个遗憾。因此,可以夸张的说:"多波段、FM立体声、大型台式、优秀音质"的收音机,是我们收音机爱好者心中"永远"的痛。 二、设计思想 R801设计时,就明确了以下几个关键词:大型台式、多波段、优秀音质、优秀的接收性能、FM立体声等。 我希望R801不但是一台"多波段、FM立体声、大型台式收音机",还希望R801这台收音机可以吸收我在Hi-Fi胆机领域中二十多年来的经验,让R801不但是一台收音机,而且还是一台Hi-Fi胆机;不但拥有良好的接收性能,而且还有非常好的音质和可兼做Hi-Fi胆机用。同时,还希望R801,不仅仅是一台收音机,还有可能成为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那时,心里也在想,说不定R801也许是模拟时代古典台式收音机的终结者(我估计不会再有像我这样做产品不计投入与回报的人了)。因此,我设想的R801是承载着时代的责任和梦想的一款产品。 三、设计过程简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