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生产工艺设计详解

金针菇生产工艺设计详解
金针菇生产工艺设计详解

金针菇生产工艺

食用菌按其栽培所需的原材料可分为草腐菌

和木腐菌,草腐菌所需栽培主要原料为作物秸秆,

以及禾木科秸秆原料,木腐菌栽培的主要原料为

阔叶树的木屑和棉籽壳。草腐菌类主要有双孢蘑

菇、高温蘑菇、棕色蘑菇、姬松茸、草菇和鸡腿

蘑等。木腐菌有金针菇、香菇、木耳、平菇、灵

芝和猴头菇等。

金针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

伞菌目,白蘑科,小火焰菌属(或金钱菌等)。

金针菇生产时,产地环境应选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远离“三废”污染的地区,其环境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自然条件应符合NY5358-2007标准执行。金针菇一般采用工厂化层架式培养,因为它的生物学特性是喜阴暗、耐二氧化碳。

由于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菇种,工厂化栽培由于采用设施控温,所以可以实现周年化生产。

概述

一、生产概况

日本:1928年,森木彦三郎发明了瓶栽法,现已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周年生产;

草腐菌

木腐菌

中国:原始栽培起始于唐代,1964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出了三明1号,从20世纪80年代始用塑料袋栽培法,80年代未以前,栽培的主要是黄色品种,现栽培的有黄色和白

色两大系列。

二、生活条件

1.营养

弱木腐菌:木屑应陈旧、发酵;

喜高氮:用麦麸、玉米面等补充;

2.温度

低温型,菌丝体:23℃左右;子实体:8~14℃(因种而异)

3.湿度

喜湿性菌类:培养料湿度:65%~70%;子实体生长空气湿度:85%~95%。

4.空气

因CO 2可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伸长。故菌丝生长期、子实体分化期要注意通气;子实体生长期要控制通气。

CO 2含量对子实体的影响

白色金针菇

5.光照

属厌光性菌类:菌丝生长期:黑暗;子实体分化期:散射光;子实体生长期:弱光。

三、品种:黄色、白色和浅黄色

三色品系对温度需求特点(下图)主要品种(下图)

四、设施要求

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使用瓶栽,因此,除必要的原材料存放、办公等设施外,必须建造拌料装瓶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发菌室、搔菌室、催蕾室、控制室、生长室等,以及生产后期的分级包装室、废培养基清除室等。全室内自动操作,不得有露天作业。

第一部分品种选择及菌种制作

一、品种选用

用经过出菇试验、适于当地气候及原料特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金针菇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色型的品种。

二、菌种制作

(一)菌种质量要求

1.金针菇成品母种要求菌丝健壮、整齐、生长旺盛、粉孢子少、菌落均匀,在适温下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

2.原种应菌丝粗壮、洁白、有浓密的细粉状菌丝;

3.栽培种要求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和杂菌,菌龄适宜,无老化现象。

(二)菌种制作

菌种的制作是食用菌栽培的前提和重要环节,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关系到生产的成败。

菌种是指经人工培养并可供进

一步繁殖或栽培使用的食用菌菌丝

体,常常包括供菌丝体生长的基质

在内,共同组成繁殖材料。

食用菌的菌种类型主要分固体

菌种和液体菌种两类。我国目前食

用菌栽培中所用的菌种绝大部分为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尚未大面积应用。

食用菌的菌种分三级,即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1.母种,是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一级菌种或试管种

A .常用的母种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

马铃薯(去皮)200 g ,

葡萄糖 20 g ,

琼脂 18-20 g ,pH 值自然,

水用量/1000 ml

B .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原料配方:去皮马铃薯200克,切成1cm 见方的小块或2 mm 厚的薄片,加水约1000 ml 煮沸,再用文火煮20~30 min ,并适当搅拌,用四层或八层预湿的纱布过滤,取滤液并加水至1000 ml 。

向滤液中加入琼脂和葡萄糖,小火加热,搅拌至琼脂完全溶化。

母种

C.营养液分装。流程:

(1)分装试管:18 mm×180 mm或20 mm×200 mm的玻璃试管,分装量掌握在试管长度的1/4-1/5,原则上是摆放成斜面后,斜面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1/2-2/3。

(2)塞棉塞:棉塞松紧适度,1/3在管外,2/3在管内。

(3)打捆:7-10支试管捆在一起,棉塞上包好防水纸,直立放入高压灭菌锅中。

(4)灭菌:母种培养基灭菌时,需用1.05~1.1 kg/cm2的压强,温度为121℃,灭菌(保持121℃)30 min。

(5)摆斜面:灭菌结束后锅盖开1/5的小缝,用余热烘干报纸和棉塞,然后摆斜面。斜面长是试管总长的1/2

D.母种的转接

母种转接,也称转管、母

种的继代培养。由于分离或引

进的原始母种数量有限,不能

满足生产所需,因此,需进行

扩大培养,通常原始母种允许

扩大转接3~4次。

母种的转管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降低菌种的生活力,影响栽培效果。不具备条件和技术的部门不应扩接母种。

E.培养

菌种培养关键是控制好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等条件,其中

以温度最为重要。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培养室的湿度过低时,可适当喷水,湿度过高时,应加强通风排湿,或向地面洒生石灰吸潮,以防杂菌滋生污染棉塞或培养基;同时避光并保持空气新鲜,从而使菌丝生长健壮。

2-3d后,检查菌丝的生长及杂菌污染情况,若在远离接种块的培养基表面出现独立的小菌落或奶油状小点,即为污染,应立即淘汰;

一般母种经7-10d 可长满培养基,然后用于进一步扩繁或置4℃冰箱中冷藏备用。

F.菌种分离

采用无菌操作,将某种食用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纯培养,从而获得纯菌丝体的方法,称为菌种分离,分离所得的纯菌丝体即为原始母种。

依据分离材料的不同,菌种分离的方法可分为三类,即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

G.优质母种的一般标准

(1)菌种纯正,无杂菌污染。

(2)菌丝洁白浓密,气生菌丝量多。

(3)菌丝不老化变色,培养基不萎缩失水。

(4)菌龄要适宜,一般室温保藏不超过15d,4℃下冷藏不超过3个月。

2.原种:原种由母种扩大繁殖而成,主要用于制作栽培种,也可

直接用于接种栽培袋。

原种培养基常以谷粒、棉子壳、锯木屑、蔗

渣和粪草等天然营养物质作为主料,以麸皮、玉

米粉、蔗糖及石膏等作为辅料,培养基配方种类很多,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应选择自身适宜的原种培养基配方。

原种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配料、装瓶(袋) 、灭菌、接种等工艺流程。

(1)配方:

配方1:玉米芯60%,麸皮20%,碳酸钙2%,玉米面5%,棉子壳15%,豆饼8%.水60%(料︰水=1︰1.2),PH自然;

配方2:棉子壳60%、麸皮20%、碳酸钙2%(风化),石膏2%(食用)、蔗糖1%,锯木屑15%,水65%(料︰水=1︰1.1),PH自然。

(2)拌料:主料摊薄,均匀拌

入主料。

(3)装袋:袋勿太大,以免污

染率高,菌柄易倒伏装料要上紧下松,

外紧内松,袋壁光滑,无微凹。装袋

方法:从一端装料,边装边压实。可人工装袋,或机械装袋。

(4)灭菌:有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

(5)接种:单开口袋:一端接种

双开口袋:两端接种

(6)优质原种的标准:菌种纯正,无杂菌污染;菌丝粗壮,生长势强;菌龄要适宜,一般室温下保藏不超过15 d,不能有原基和幼菇出现

3.栽培种的制作

栽培种是把原种转接到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上扩大培养而成的,直接应用于生产栽培。使用量较大,不易长期保存,因此制种的时间和数量必须根据生产季节和生产规模计划进行。

栽培种的

容器和制作

过程与原种

的相似或相

同,生产量大时需要大型灭菌锅。

4.液体菌种

液体菌种是指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而得到的纯双核菌丝体。菌丝

体在培养基中呈絮状或球状。

(1)原理: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是在发

酵罐中,采用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

搅拌,增加培养基中溶氧含量,提供食用菌菌

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或代谢产物。

(2)液体菌种制作的特点

A.液体菌种可以作为原种或栽培种直接接种栽培袋,简化了生产工艺。

B.生产周期短:食用菌深层发酵一般仅需2-7d就可获得大量的菌丝体,而固体培养则需30-60d。

C.工厂化生产、无季节性:食用菌深层发酵是在发酵罐内、控制最佳条件来培养菌体的,不受季节性限制。

D.液体菌种便于进行机械化接种,在工业化、机械化程度高的部门具有明显优势。

E.生产液体菌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较高的技术。

第二部分出菇管理

1.培养

接种后温度控制在18-20℃,空气湿度为75%,每日通过换气2次,每次30分钟,一般18-20天培养结束。

2.搔菌

所谓搔菌即去除老菌种块,可采

用搔菌机,也可用勺(手工)挖掉

老菌,这样培养基上的新菌丝长出

的子实体就均匀。搔菌后即进入催

蕾室催蕾。

3.催蕾

催蕾室温度保持在13℃、空气湿度95%,用超声波增湿器加湿。催蕾时每3.3m2叠放800袋,催蕾约7天左右,可看到象鱼子一样的许多菇蕾,正常的菇体呈圆形。催蕾时要注意CO2的浓度,适当通风,如CO2浓度过高,菇体呈针尖状。

4.抑制

菇蕾形成后移入抑制室。抑制室温度为3℃左右,空气湿度75%,

3.3平米放置500袋,用移动风扇对

准菇体吹拂。在这样的条件下,菇体

生长缓慢,但很整齐、强壮、坚挺。

待菇体长至袋口即可移至卷纸室,室

温为6℃,空气湿度75%,当菇体长

出袋口3厘米时,即可用纸圈圈住菇体移至出菇室。

第三部分采收包装

1.采收

采收质量标准是菇体洁白、坚挺、菌盖小、菌柄嫩。日本品种金针菇只采收一次,优质菇菌柄长13-14cm,整齐,菌柄根根清晰,圆整挺拔,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形、变形,菇体干燥无水菇,菌柄和盖都不呈水渍状,全体纯白,菇体结实。在上述质量要求中,以不能含有水菇最为重要,因含水量会严重影响质量和上市后的寿命。采收前几天要检查菌盖含水量,如果含有较多水分,采

收前2天开排风扇促使水分蒸发,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菇剔除,按市场要求进行小包装,用聚乙烯薄膜袋抽气密封、包装后低温保藏,分批上市。

2.分级

金针菇菜收后即进行分级,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菇菌柄长15厘米、菌盖直径约在1厘米以下,内卷、白色(或菇体2/3白色、1/3淡黄色),圆整、无畸形菇、无腐烂变质、无病虫害。

二级菇菌柄长13厘米、菌盖直径约在1.5厘米以下,菌盖内卷、菇体白色(或菇体1/2白色、1/2为淡黄色或金黄色)、圆整、无畸形菇、无病虫害、无腐烂变质的。

三级菇菌柄长短于6厘米或长于20厘米,菌盖直径不超过2.5厘米,菇体金黄色或淡咖啡色,并且无畸形,无病虫害、无腐烂变质。

3.保鲜与加工

金针菇的保鲜可采用抽真空后低温(4℃)保藏,时间为25-30℃。另外,也可制成清水灌头、烤成干品和进行盐渍加工。

4.运输

运输过程中需有防挤压、防潮、防晒、防污染措施。运输途中需0-3℃下冷藏。

5.贮存

金针菇鲜品贮存要求温度在(0~5)℃之间,不得与其它物品混合贮存。

第四部分金针菇出菇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金针菇在出菇管理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异常,影响产量和质量。

1.肥胖菇。菌盖肥大,菌柄粗短。原因:①菌种块上出菇;②搔菌过晚或现蕾后搔菌;③料面干燥,菇蕾稀少或只在沿袋壁四周出现少量菇蕾。防止办法:①适时搔菌,刺激料面同步现蕾;②在菇蕾出现后再撑开袋筒,防止料面干燥;③在沿袋壁四周见有菇蕾时,将其压死,防止肥胖菇发生。

2.针头菇。无菌盖,菇体似针头状。原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只长菌柄,不长菌盖。防止办法:加强通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3.水菇。似水浸样,颜色发暗,呈半透明。原因:喷水过多,温度过高,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滞留菇体。防止办法:定期通风,减少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80%为宜。

4.疲软菇。菇体软而不挺直。原因:温度偏高,且缺氧。防止办法:①预防高温;②做好驯养抑制,在低温、干燥、通风条件下,使幼菇生长整齐、坚实、无水迹。

5.扭曲菇。菇柄弯曲或扭曲,有时呈“麻花”状。原因:菇棚内光照方向多变。防止办法:设置顶光,遮盖四周光源,促使菇柄朝一个方向伸长。

6.侧生菇。在袋壁四周长出菇体。原因:装料松,尤其是较为松软的培养料,培养后期,在袋壁与培养料之间出现间隙,一旦生理成熟,往往形成侧生菇。防止办法:将料装紧压实,上下均匀,使料紧贴袋壁;对已形成的侧生菇压死,防止营养消耗。

7.早开伞。菌盖过早展开或脱落。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不足;

②袋简短,菌柄很快长出袋口,供氧过量,且温度又偏高。防止办法:注意补水;适当控制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加套薄膜袋;温度高时做好降温。

8.菌柄基部联结。原因:在提升袋口薄膜抑制菌盖生长时,因薄膜透气性小,袋筒内氧气不足,导致菌柄基部绒毛增多,柄与柄之间发生联结。防止办法:将袋口薄膜分次翻折,增加袋筒内含氧量;在幼菇长到1~2厘米时,把袋口翻折,使袋筒高出料面4~5厘米,待长到5~6厘米时,再全部拉直袋筒,增高二氧化碳浓度,让菌柄尽快伸长。

附1: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成套设备现状

一、引进设备

优点:在工艺、性能和生产效率等方便均能满足企业要求。

缺点:价格高、零配件更换困难、售后服务不及时、服务维修不方便。

二、国内设备

水平低,原有的一些食用菌生产设备的企业,由于自身技术力量

薄弱,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粗糙的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成套性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工业化、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需求。代表企业:

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辽宁全禾菌业有限公司

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上海英丰食用菌设备有限公司

万达(香港)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附2 栽培技术

1. 再生法高产栽培:金针菇具有很强的再生枝特性,当小菇受干枯萎时,在其菌柄上会形成许多新生的子实体原基,对这些原基适当管理,都可以发育成优质菇体,这种方法具有出菇密而齐、柄细、不易开伞、外观好、菇质优、产量高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较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

2. 一次性收菇栽培法:一次性收菇栽培法,生物转化率高达192.60%,栽培周期比传统栽培缩短40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78%,并且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商品质量大大提高。

附3 常用的灭菌方法

不论是母种分离时用的斜面培养基,还是原种、栽培种瓶培养基或聚丙烯塑料袋培养基,一般都采用热力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

若是斜面试管培养基,应在1 kg/cm2(121℃)压力下维持3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目的。开锅取试管时,趁热放成斜面。

灭菌材料如是原种和栽培种,应在1.5 kg/cm2(128℃)压力保持60~90分钟,这样才能达到灭菌目的。

2.常压蒸汽灭菌法

如没有具备高压锅,可用土蒸锅或蒸笼进行。在常压的条件下,以100℃的温度持续6~8小时,以杀死培养料中的各种杂菌。

也可采用常压间歇灭菌3次,可先蒸1小时,然后隔24小时又如法蒸1次,连续3次,就可达到灭菌目的。

3.灭菌效果检验

培养基的灭菌效果要经常检验,是否灭菌彻底:一般情况下,灭菌后的培养基最好应放在要培养的温度下,空白培养1周,可检查灭菌效果。如果在这一段时间内培养基没发生任何变化,说明灭菌效果良好,可以使用。

附4 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

1.组织分离法

使用组织分离复壮菌种,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很适宜一般种植户。

2.孢子分离法

同一品种经过四年以上栽培就会表现出一些退化现象,如出菇迟,

长势弱,转潮慢,产量不高等。通过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进行母种繁殖是解决种性退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因子实体孢子弹射量大,接种操作简易,在栽培专业户中推广孢子分离提纯复壮技术是可行的。

附5 食用菌菌种的保存

无论是母种、原种或栽培种,如果未及时使用,其菌丝就会很快衰老,降低生产力,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菌种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存,其目的是防止退化,确保菌种纯一,防止杂菌感染。

菌种保存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采用低温、干燥与缺氧的条件,以中止菌种的繁殖,降低其新陈代谢,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1.斜面低温保存法

将斜面菌种,置于冰箱内,在4℃左右低温下保存,以后每隔2~3个月转管移接一次。这种保存方法适于大多数食用菌菌种。

为了延长保存时间,试管口处要用塑料薄膜包扎,以防培养基干固。在农村没有冰箱设备的,可把母种试管,用石蜡封口,再用塑料薄膜包封,沉放于清凉的井底保存。

2.液体石蜡保存法

食用菌的菌丝体都可用此法保存,方法简单,只在斜面菌种试管内,注入一层已灭过菌的液体石蜡,注入量以高出斜面1厘米为宜,使菌种与空气隔绝,降低其新陈代谢的活动,然后在棉塞外包以塑料薄膜,直立存放于室内干燥处或低温下保存,一般可保存一年以上。使用液体石蜡菌种时,只要用接种计从斜面上挑取少许菌体,放在新

鲜的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即可应用,原种则重新蜡封,继续保存。

3.木屑试管菌种保存法

用杂木屑按原种的培养基配制装入大号试管,容量为管高的三分之二,擦净管口塞紧棉塞,用牛皮纸包扎管口后高压灭菌,然后移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待长满菌丝后,立即移到低温干燥环境保存、或埋于尿素、硝酸铵或地洞中保存,效果更好,并能延长保存时间。

4.冷冻干燥保藏法

这种方法采用真空、干燥、低温等手段,使菌种新陈代谢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在低温下快速冷冻,又在低温下真空干燥,而使菌细胞的结构与成分保持原来状态而保存菌种。

附6 液体菌种

1.液体菌种制作的主要参数

(1)菌龄

菌龄与种子的活力密切相关。通常,摇瓶种子菌龄控制在4-10d,一级种子和二级种子菌龄为48-96H。

(2)接种量

一般地,食用菌深层发酵时的接种量为10-20%。

(3)温度

通常在22-30℃生长最快,得率最高。

(4)通气量

食用菌深层发酵的通气量以0.2-1.5通气体积/培养液体积/min为宜。(5)搅拌速度

食用菌深层发酵的搅拌速度一般是180-500r/min。

(6)酸碱度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都有一个最适酸碱度,例如,黑木耳的最适pH为6.0-6.5、金针菇为6.3、香菇为4.5-6.5。

(7)罐压

在发酵过程中罐压通常为0.2-0.7Kg/cm。

(8)泡沫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泡沫过多不利于发酵,目前大多数是加入0.006%的泡敌做消泡剂消除泡沫。

(9)发酵特点

发酵终点是否准确,应参考产物浓度、过滤浓度、氨基酸含量、残糖量、菌丝形态、pH、发酵液的外观和粘度等因素才能决定。

2.液体菌种制作的主要设备

(1)摇床

往复式播床:振荡方式为来回振荡

旋转式摇床:振荡方式为旋转

(2)种子罐和发酵罐

许多食用菌种类,其深层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可作为提取药物成分或生化制品的材料。

(3)空气净化设备

(4)培养基连续灭菌设备

包括配料罐、连消塔、维持塔、喷淋冷却器等。

(5)供气设备

主要是蒸气锅炉及附属设备

附7 工厂化设施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一、硬件

1.装瓶机每小时装瓶量。已从4000瓶/小时提高到12000瓶/小时;

2.接种机几头接种。接种机也从4头接种发展到了16头接种;

3.栽培瓶容量。栽培瓶从850~1000ml、口径58-65mm,发展到1100~1400ml、口径75-82 mm,使金针菇单瓶产量从150-170g提高到250-300g,使栽培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

二、软件

1.产品标准化:建立产品的企业标准,包括从菌种、原材料一直

到产品包装出厂、运输、上货架的整个生产过程的规范要求。

与此同时,还要相应制定保证产品达到标准的三套文件,即生

产工艺、操作规程及卫生防疫制度。

2.工作标准化:使标准化生产工艺得到切实执行,用工作标准化

来保证产品标准化。重点是抓培训,抓过程,抓反馈,整个生

产环节始终处于符合标准要求的稳定可靠状态。

3.管理标准化:。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

食品安全体系,强调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争取以超越顾客期望

东北烧烤烤料配方全集

东北烧烤烤料配方大全 制作:腐乳10克,韭菜花10克,香油10克,通化红葡萄酒20克,沙姜粉20克,五香粉15克,财神蚝油10克,大蒜末20克,味精20克,黑白胡椒粉各10克,葱姜末各20克,拌匀即可。3、烧烤C料作用:基本调味和上色。比如做生烤鸡头, 烤前先刷一层此料,使原料有底味底色。制作:酱油320克,水150克,花椒15克,八角10克,葱、姜各20克,上火烧开,晾凉,浸泡三四个小时以后去渣取汁即可。4、烧烤D料作用:烤 好后临上桌前刷上此料,或者刷上后再烤一下,可以进一步增加颜色,并把味定住。制作:天津蒜茸辣酱5袋,啤酒200克,味精20克,调匀即可。5、烧烤E料作用:主要用作炭烧鸽的注射料和撒料,增香,去腥,增加嫩度。也可用于鸡鸭羊肉等大部分荤类原料的腌渍。制作:味精10斤,鲜味宝2袋,五香粉30克,沙姜粉30克,花椒面15克,八角粉10克,乙基麦芽酚250 克,松肉粉15克,嫩肉粉15克,拌匀即可。6、烧烤多用油作用:保持原料湿润,使其不易发柴、发干或被烤糊,增香。制作:生鸡油10斤,切大块入锅,加葱姜蒜各200克、花椒八角各100克、香汁20克、香菜100克、芹菜100克,上火熬40分钟至出香,冷却之后去掉鸡油油渣即可。吊烤鸡翅中制作方法:烧烤B料一份(配方见上文),放入5斤鸡 翅中,腌渍2小时后穿上铁钎,挂入烤炉中,再按照以下步骤操

作:第一步:温度260度,烤制4分钟左右,先把外表烤出一层焦皮。第二度:温度180度,烤制6分钟左右,使 里面的肉全部烤熟。第三步:温度260度,烤制5分钟左右,使外皮变脆,烤去多余油份。烤鸡翅中所需要的时间大致是15分钟。每种原料具体所需要的时间根据原料的体积大小和老嫩程度来定。一只大小和老嫩程度适中的羊腿,大致需要烤45分钟。而一条六七两的鲫鱼,只需要16分钟就可以了。烤鲫鱼烤鲫鱼肚里灌进汁,做法是:选六七两重的鲫鱼,宰杀干净,鱼身改一字花刀。葱姜蒜末加香菜末、酱油、味达美、东古一品鲜、山西陈醋、盐、味精搅伴均匀,放入鲫鱼腌渍20分钟,取出,刀口向上,取部分腌渍用的料和汁灌在鱼腹内,开口往上,入300度的烤炉内烤12分钟,取出,刷上一层腌渍用的汁,再刷一层烧烤多用油(配方见上文), 入烤炉同样温度再烤4分钟即可。两种手法烤白蛤立式旋转烤炉还可以用来烤白蛤、小虾等海鲜原料。吊烤白蛤的具体做法是:取一张长、宽各40厘米的锡纸,包入吐净沙的白蛤500克、葱花5克、香菜5克,把锡纸包好,用细铁丝封好口,用钳子拧紧,确保锡纸不漏气。把锡纸包挂入280度的烤炉中,烤制18分钟,锡纸包膨胀成一个圆圆鼓鼓的球。烤好后取出锡纸包,放到盘子里,上桌后由服务员用剪刀从封口的下端把锡纸剪掉即可。因为只加了少许葱花和香菜,这样烤出来的

苯酚催化氧化制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

第22卷第6期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Vol22,No6 2006年12月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Dec.2006 文章编号:1001-7631(2006)06-0544-05 苯酚催化氧化制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 胡玉才1 韩德红2 齐曾红1 殷 平1 梁 涛1 (1.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2.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山东潍坊 261031) 摘要:以苯酚为原料,复合金属离子为催化剂,研究用气相氧化合成苯醌,用铁粉还原苯醌制对苯二酚 的两步法工艺,考察了氧化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催化氧化制苯醌适宜的 工艺条件是以甲醇为溶剂、摩尔比为1∶3的Cu(NO3)2和NaNO3为催化剂、催化剂加入量为苯酚质量的 1/2、70℃、2.7MPa、反应2.5h。在此反应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可达90%,苯醌选择性达88%。以铁 粉作还原剂,将苯醌还原为对苯二酚,苯醌可完全转化,对苯二酚的选择性可达99.5%。 关键词:苯酚;催化氧化;苯醌;对苯二酚 中图分类号:O625.31+2 O642.32 文献标识码:A 对苯二酚(HQ)是一种附加值高、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照像显影剂、自动氧化抑制剂、单体阻聚剂、橡胶防老化剂及合成染料等。HQ生产工艺有苯胺氧化法、对2二异丙苯过氧化法和苯酚直接氧化法。合成HQ的氧化剂有过氧羧酸、过氧酮和过氧化氢等,所用的催化剂有无机酸、有机酸、有机金属络合物和分子筛。前两种生产工艺复杂、三废处理困难、生产成本高。苯酚直接氧化法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H2O2为氧化剂,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其中,法国Rhone2Poulenc 公司以H3PO4/HClO4为催化剂,日本Ube公司以硫酸盐为催化剂,意大利Enichem公司以钛硅分子筛(TS21)为催化剂。Enichem公司建设的104t/a苯二酚生产装置于1996年试运行[1],该法无环境污染,选择性高,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但由于苯二酚比苯酚更易于氧化,生产过程中苯酚大大过量,导致苯酚转化率不超过25%,大量未反应的苯酚需与产物分离并循环使用。此外,联产邻苯二酚(C T),CT与HQ产量之比约为1∶1,而HQ的市场需求量是CT的8倍,因而成本较高。 目前我国生产HQ的厂家比较多,总生产能力约为4000t/a,都采用经典的苯胺法,产量小,污染严重,难以大规模生产,属于技术落后、关停并转之列。出于环保和经济方面的需要,国内学者对苯酚直接氧化制HQ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8],同样存在着联产C T的缺点。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工作以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Cu2+/Na+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研究苯酚催化氧化合成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为HQ开辟新的生产途径。 1 技术路线及反应机理 苯酚催化氧化制HQ采取两步法工艺,第一步氧化反应,第二步还原反应。苯酚在溶剂中的催化氧化反应可能属于自由基反应。复合型催化剂Cu2+/Na+的一个不成对电子离域在氧分子上,在强极性溶剂存在下进行络合而成为良好的携氧活性体,此活性体可能与苯酚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形成苯氧自由基,带氢的活性体再与苯氧自由基作用,生成苯醌(BQ)和水,活性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收稿日期:2006202227;修订日期:2006208211 作者简介:胡玉才(1970-),男,副教授。E2mail:huyucai88@https://www.360docs.net/doc/5114805149.html, 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4BS08001);鲁东大学自然科学基金(032913,042901)

香辣金针菇的制作工艺

香辣金针菇的制作工艺 一、材料与方法 1、主料和配料: 金针菇、食用油、辣椒油、青花椒油、食用盐、味精、泡椒液、柠檬酸、Vc、干辣椒及香辛料等 2、设备: 食品真空封口机、杀菌锅、离心机、拌料机、夹层锅、酸度计、电子称等3、工艺流程: (金针菇)盐渍原料→浸漂(修整、脱盐)→预煮、护色→(发酵)→脱水→拌料→计量、装袋→真空封口→平整→杀菌→风干→装箱→成品 二、加工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选用无霉烂、无虫斑、无菌脚、无伤烂的优级新鲜或盐渍金针菇。 2、原料的预处理将盐渍好的优级金针菇休去多余的金针菇的菇脚(黑色),剔除不合格的金针菇,用流动清水浸漂进行脱盐处理,定时进行搅动,让金针菇与水充分接触,以脱去过多的盐分,直到盐分含量为1.75%左右。 3、预煮将预煮缸内加入办缸水,用蒸汽加热至沸腾时将预处理好的金针菇倒入,同时加入料一定量的柠檬酸液进行护色,煮沸15-20min(预煮的过程中用漏瓢不断的翻动,以保证金针菇受热均匀充分,蛋白定性良好,护色良好),捞出滤干、冷却备用;脱水将发酵入味后的金针菇放入脱水机中脱水。 4、拌料将脱水好的金针菇放置于干净平整的工作台上摊开,选出不合格品及残存杂质后备拌料所用; 5、将选好的金针菇和配好的调味料倒入拌料机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干净洁净的专用容器中,以备称量;调味辅料配料比例:金针菇食用盐红油(生产前已经煎制好)香油味精山梨酸钾与尼辛的复配液酵母抽提物 I+G 6、分装、封口称重:计量要求准确,保持热封口袋口干净、不受污染,保证真空封口效果良好 五、辊碾 六、杀菌 七、风干、装箱 香辣红油炼制方法: 原料的选择: 1.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小米辣 2.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如果浓烈一点,可以加入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高良姜等。(主要根据炼制红油的做来来决定添

金针菇种植技术范文

金针菇种植技术范文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okiMushroom”。学名为Flammulinavelutiper(Fr.)Sing。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___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栽培金针菇的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作用。金针菇在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 ___、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型,是一种异养,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江苏灌南、河北、安阳、林州等。河北石家庄灵寿大量白金针菇,每到十一二月份当量产销各地。 金针菇由营养器官( 菌丝体)和繁殖器官( 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⑴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实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⑵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营养】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

(完整版)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陆国豪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王磊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 车发 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 承受 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 运转 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 的耐 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 转化 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abstract

The crankshaft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car eng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automobile engine quality and life. The crankshaft engine for maximum load and all of the power,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powerful changing bending moment and torque, and suffering from long time reciprocating linear motion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nto the rotary motion, thus realize engine by chem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output. 绪论 对轴类零件及夹具结构设前言计,不仅在加深我们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而且在加强对解决加工实际问题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让我们可以够将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两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习一些新知识。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意义重大的课程,可以培养我们广泛查找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养成严

【小炒菜谱】《240道新编家常小炒大全》

【小炒菜谱】《240道新编家常小炒大全》 肉丁荷塘小炒的家常做法山楂藕片的家常做法泡椒凉薯炒肉丝的家常做法沙姜炒鸡的家常做法大碗萝卜的家常做法老干妈版香辣鱿鱼圈的家常做法蒜蓉丝瓜炒油条的家常做法牛肉炒金针菇的做法鸡蛋炒秋葵的做法小炒芥蓝片小炒肉芦笋尖椒炒肉丝炒豆角莴笋炒肉家常炒面小炒肉皮炒空心菜的做法大全_炒空心菜怎么做好吃?腐乳空心菜的做法_怎么做最好吃?炒冬瓜蕨菜炒腊肉藕片炒肉素炒苦瓜尖椒炒猪肝炒豆渣素炒花菜蒜苔炒肉黑木耳炒丝瓜五花肉炒萝卜干的家常做法脆皮冬瓜的家常做法豉香豆角的家常做法黑木耳炒丝瓜海米炒丝瓜炒丝瓜的做法蛤蜊青椒鸡蛋炒的做法苦瓜小炒肉太极炒饭小炒攸县香干火腿玉米蛋炒饭西兰花彩蔬小炒小炒荷包蛋什锦小炒肉小炒黄牛肉小炒猪脚皮农家小炒蒜苗蘑菇鸡丁的做法小炒肉小炒肉小炒河虾小炒鸡胗荷塘小炒荷塘小炒小炒彩色肉丁清淡小炒鱼蚝油小炒肉木耳小炒绿橄榄小炒甜玉米客家小炒农家小炒肉农家小炒肉农家小炒肉农家小炒肉农家小炒肉农家小炒肉农家小炒肉农家小炒肉农家小炒肉快捷方便的炒黄瓜的做法青椒炒牛肉的做法牛肉炒豆芽的做法青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小青菜怎么炒好吃_小青菜的做法大全蒜蓉菜心的做法_蒜蓉菜心怎么做好吃?虾仁秋葵炒豆干的做法荷

塘小炒的做法韭菜炒鸡蛋的做法包菜炒鸡蛋做法_包菜炒鸡蛋怎么做好吃?鸡杂炒土豆胡萝卜丝的做法素炒胡萝卜平菇的做法酿苦瓜的做法清炒黄瓜的做法芝香咖喱菜花的做法 西芹炒虾仁的家常做法丝瓜络是什么_丝瓜络枕头的功效与作用鸡蛋炒丝瓜的家常做法大全黑胡椒土豆丝的家常做法 洋葱炒猪肝的做法苦瓜炒牛肉的做法蒜蓉麦菜的做法青椒 皮蛋的做法芝士酱炒蛋的做法韭苔炒五花肉的做法香菇油 菜的做法南瓜炒米粉的做法视频爆炒甘蓝土豆片的做法香 菇炒肉的家常做法香菇炒肉怎么做好吃醋溜土豆丝的做法香干炒肉的做法家常素炒西葫芦的做法白灼秋葵的做法视 频酸辣萝卜的做法双椒炒菌王的家常做法豉香腊肉豆干炒 青椒的做法盐菜煨茄条的家常做法蚂蚁上树(肉末粉丝煲)的做法尖椒干豆腐的家常做法尖椒干豆腐的家常做法尖椒 干豆腐的做法牛腩烧土豆的做法番茄土豆烧牛腩的做法香 辣牛腩烧土豆的做法小土豆烧牛腩的做法土豆烧牛腩的做 法土豆烧牛腩的做法牛腩烧土豆的做法【辣味土豆烧牛腩】的做法土豆胡萝卜烧牛腩的做法番茄炒蛋飯腐竹莴荀炒肉 的做法里脊肉腐竹炒蒜薹的做法家常腐竹炒肉的做法腐竹 炒肉的家常做法豆豉秋葵炒皮蛋的做法剁椒牛蛙蒸丝瓜的 做法茄汁鲅鱼的做法荷兰豆小炒肉的做法韭菜炒鱿鱼怎么 好吃_韭菜炒鱿鱼的做法洋葱炒鸡蛋的做法大全_怎么做好 吃_有毒吗?洋葱炒肉丝的做法_怎么做好吃?剁椒蒸秋葵的

产 吨 间 苯 二 酚 项 目

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00 吨间苯二酚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化版) 焦作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OO六年六月 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00 吨间苯二酚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化版) 编制单位:焦作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评价证书:国环评乙字第2517号 所长:郭慧霞 主管所长:裴永顺 项目负责人:孟文杰 编写人员:孟文杰 B25170002 李小超 B25170019 审核:裴永顺 B25170014

审定:郭慧霞 B25170001 1、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 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个人出资组建,专业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私有企业。公司拟自筹资金6288万元,建设一套年产2000吨间苯二酚生产装置。项目拟建厂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区西北部,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公司南侧370米,东距焦作市中心城区约8公里,距王封乡政府2公里。厂址位于焦作市规划中的工业集聚区内,周围近距离的环境敏感点有东冯封村、西冯封村和佰利联公司职工家属区等。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围环境情况见图1-1。 间苯二酚俗称雷锁辛,化学名称1.3-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染料、涂料、医药、橡胶、电子化学品等领域。我国间苯二酚主要用于轮胎帘子布的浸渍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粘合剂及间苯二酚—甲醛粘合剂的合成。另外,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预计2005年将消耗间苯二酚近900吨。国内间苯二酚还有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那就是间氨基酚的生产,间氨基酚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尤其作为功能性染料的原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间苯二酚年产量约3000-3500吨,产不足需,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间苯二酚以满足国内需求。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间苯二酚需求量超过8000吨,国内间苯二酚产能存在较大缺口,严重影响了其下游产品的生产与开发。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详解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学院:园艺 专业年级:设施2008 学号:080373018 姓名:邓威权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 1.1 概念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 1.2.1栽培时间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1.2.2 栽培规模 工业化设施栽培, 各生产场规模较大,投入往往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周年栽培的企业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线生产,自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比常规的季节栽培高。金针菇专业户季节栽培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对栽培场所的要求往往低,通常采用“一区制”,即菌丝培养和出菇置在同室内进行,相比之下,工厂化栽培卫生要求高,通常采用“二区制”,甚至“三区制”,把培养诱导、驯化抑制、出菇分区管理。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新技术 金针工厂化栽培主要是反季节栽培,其实际意义就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金针 菇那就必须遵循金针菇生长的规律,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本人把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做一介绍。 一、制冷设备(日产250kg金针菇所需设备为例) 1 、接种室:30 ㎡,3P空调一台 2 、培养室:90 ㎡,10P制泠机组一台 3 、催蕾室:60 ㎡,7.5P制泠机组一台 4 、抑制室:60 ㎡,7.5P制泠机组一台 5 、出菇室:100 ㎡,10P制泠机组一台 以上温室上下四周都需要安装7-10cm泡沫彩钢板保温和便于消毒清洗;培养室、催蕾室、抑制室用木 材或不锈钢制成5-7层培养架:宽0.8m,长视温室而定,层距0.4m,架距0.5m;出菇室制成4层培养架,宽0.8m,层距0.5_0.6m,架距0.5m,这样能充分利用制冷设备,温室上方中间各安一台轴流式风机,内连接分风桶,下方平地面前后或左右每隔一米开一个直经0.2米的孔。 二、常规设备 拌料机、装袋机、灭菌灶、周转筐等 三、原材料 棉籽壳石膏粉白糖石灰玉米粉菜籽饼折角袋橡筋大颈圈等 四、栽培技术 1、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77 石膏粉1 白糖1 石灰2-3 玉米粉18 菜籽饼5 (没有菜籽饼可增加同量玉米粉),石 灰气温低时少用,气温高时多用,含水量65%。 2、拌料装袋(23cm*30cm折角袋1000袋计算) 称取(公斤)棉籽壳640 石膏粉18 白糖18 石灰54 玉米粉125 菜籽饼45 水1 080 将原料拌均匀及

时装袋,套上大颈圈中间打孔插入直经2cmPVC管双层报纸橡筋封口,灭菌温度达10 0度保持12小时,闷锅6—8小时及时搬入接种室冷却。 3、接种 料温度降至30度内,先将接种室连同菌袋喷洒克霉灵消毒,30分钟后接种:去掉封口报纸,拔出PVC管,将菌种拔入孔中并盖满料面,再双层报纸橡筋封口,接种完成后及时搬入培养室。 4、菌丝培养 培养室温度16—18度,每天换气2次,每次30—60分钟,此期间尽量不翻动菌袋,但应尽早选出病虫袋 定期向菌袋表面空间地面喷洒克霉灵消毒,15—20天可长满菌袋。90%左右满袋即可进行催蕾。 5、搔菌催蕾 将已长满菌丝的袋子去掉封口纸手动或电动搔去颈圈中2—4cm老菌皮,搬入催蕾室,表面喷洒克霉灵消 毒,控制温度10—12度,湿度90%,光照200LX8小时,每天换气2次,每次30—6 0分钟,7—10天现蕾,菌柄1—2cm时转入抑制室管理。 6、抑制 抑制室温度3—5度,湿度80%,每天换气4次,每次30—40分钟,经7—10天抑制,菌柄长至3—5cm长时转入出菇室管理。 7、出菇室管理 出菇室温度5—7度,湿度85%,光照300LX8小时,每天换气2次,每次60分钟。及时套袋(23*43筒膜)将筒膜套在颈圈上再挽下低于子实体,待菌盖0.6—1cm时提起筒膜,再套一个橡筋圈并留一通气孔,根据市场需求,柄长15—20cm(大约7—10天)采收,此时子实体洁白鲜嫩,头潮菇平均重500g左右,用双层草纸和双层塑料袋定量密闭包装及时上市销售,抑制室可储藏10—15天不降低质量。一般头潮菇平均每袋可产500g左右,只采一潮菇淘汰,其菌料可用来栽培平菇、鸡腿菇等,留二潮菇不利于泠库利用且子实体商品价值低。

甲酯生产工艺设计论文

甲酯生产工艺设计论文 甲基丙烯酸甲酯因具备运用的广泛性以及其优异的性能特点,已形成了一种颇具市场潜力的化工产品。采用丙酮氰醇法,积极发挥该法规模化的优势,对其生产MMA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和设计,使其工艺产率增加,能耗降低,降低环境污染,同时确保MMA的生产质量和产能,为促进我国MMA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1.简介 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MM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为 聚合单体生产其聚合物和共聚物,还可通过酯交换生产甲基丙烯酸高碳酯。MMA 可用于涂料、乳液树脂、粘合剂、PVC树脂改性剂和聚合物混凝土等,用途十分 广泛。目前国内外MMA已工业化的生产技术有丙酮氰醇法(ACH法)、乙烯法、异丁烯直接氧化法和甲基丙烯腈法。目前,在MMA的生产工艺中,丙酮氰醇法、 异丁烯法和乙烯法是生产MMA最具有竞争力的工艺。其中丙酮氰醇法的优势在较 大规模的装置(10万tPa)上将显现出来,其单位投资将明显降低。本文采用丙 酮氰醇法,实现工业化MMA生成技术,做到技术上可行、符合安全条例、经济上 合理,制定最佳方案,以增加工艺产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ACH法工艺技术简介 丙酮氰醇法是指分别将硫酸和丙酮氰醇用泵按照一定比例持续加入到混合釜中反应,其反应生成的甲基丙烯酞胺硫酸盐混合流凭借着重力进入醋化釜,同时加入阻聚剂、甲醇、洗涤水等原料,进行醋化反应生成MMA。反应所得的气相,分层 冷凝后进行中和萃取酯化后含有甲醇,甲基丙烯酸和水等其他有机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继而用水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水相去脱烃塔进行甲醇回收,有机相为粗MMA送到精制工段,通过精馏塔进行精制,得到成品MMA。酯化反应采用连 续化生产工艺。在酯化反应器中按照预定比例加入甲醇和甲基丙烯酸。经过酯化反应器处理所得的物料,除了MMA外,还有剩余的甲醇、甲基丙烯酸和其他副产品。下一步将物料送入至分离回收系统和提纯精制系统,其中分离回收系统提取甲醇和甲基丙烯酸等原料,提纯精制系统对MMA进行提纯精制。 3.MMAACH法生产工艺流程 (1)反应循环MMA生产原料甲基丙烯酸及甲醇有两个来源,一是从罐区来的新鲜 的甲基丙烯酸和甲醇,二是回收系统回收的甲基丙烯酸和甲醇。回收的甲基丙烯酸主要由甲基丙烯酸分馏塔底部回收得到,回收的甲醇由醇回收塔塔顶回收得到。新

部队会餐菜谱

部队会餐菜谱 篇一:一年每周工作餐菜谱搭配 一年每周工作餐菜谱搭配 一、本周菜谱 早餐: 星期日:大米粥、馒头、拌豆筋、拌海带、咸黄瓜 星期一:二米粥、花卷、拌土豆丝、拌甘蓝、咸鸭蛋 星期二:蛋炒饭、紫菜汤、酱八宝、蒜茄子、芹菜花生米 星期三:鸡蛋糕、筋饼、海带土豆丝、黄瓜拌粉、拌干豆腐 星期四:小米粥、发面饼、拌木耳、黄瓜小葱拌豆腐 星期五:小碴粥、馒头、酱菜、花生米、小咸鱼 午餐: 星期日:木耳炒鸡蛋、圆葱炒腐竹、八宝咸菜、紫菜汤 星期一:尖椒干豆腐、耗油杏鲍菇、黄瓜拌拉皮、蒜苗鸡蛋汤星期二:雪里红炖豆腐、青椒炒肉、木须柿子、五香花生米 星期三:酸菜汆白肉、腰果西芹、豆芽炒土豆丝、黄瓜拌金针菇星期四:香辣酥炒鸡柳、鲜蘑炒肉、炝拌甘蓝、小白菜豆腐汤星期五:牛肉炖萝卜、尖椒土豆片、糖醋白菜粉丝、圆葱炒素鸡 二、本周菜谱 早餐: 星期一:大米粥、馒头、黄瓜花生米、拌豆筋、拌玉根丝、咸

鸭蛋星期二:小米粥、花卷、海带土豆丝、拌银耳、冰城三丝、鸡蛋星期三:蒜苗汤、肉丁炒饭、蒜茄子、朝鲜拌菜、拌木耳星期四:豆腐香菇粥、豆包、拌西兰花、炝拌土豆丝、拌藕片、鸡蛋星期五:小米粥、包子、咸菜 午餐: 星期一:麻辣烫、肉炒有机花、金针蘑拌黄瓜、柿子蛋花汤 星期二:菠萝鸡片、肉炒角瓜、五香花生米、骨汤炖山药 星期三:尖椒护心肉、西芹木耳炒胡萝卜、凉拌西兰花、香菇油菜汤星期四:咖喱鸡块、青椒炒肉、辣白菜、素烩汤星期五:海带白菜炖豆腐、土豆丝炒豆芽、红烧丸子、拌咸黄瓜 三、本周菜谱 早餐: 星期一:大米粥、豆包、拌豆筋、拌海带、拌黄瓜、鸡蛋 星期二:二米粥、馒头、黄瓜素鸡、芹菜花生米、拌玉根丝、鸡蛋星期三:紫菜汤、炒饭、小咸鱼、拌西兰花、酱八宝星期四:八宝粥、糖三角、甘蓝拌粉、拌木耳、拌干豆腐、鸡蛋 星期五:小米粥、千层饼、拌银耳、蒜茄子、冰城三丝 午餐: 星期一:水煮肉片、韭菜炒干豆腐、蒜泥海带丝、菠菜汤 星期二:宫爆鸡丁、藕片炒肉、陈醋木耳、柿子瓜片汤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对苯二酚合成工艺的评述3

毕业设计(论文) 类型:毕业论文(这排改成封面格式要求的样子)题目:对苯二酚合成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费金鑫 指导教师:陈玲霞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时间:2016年4月

摘要 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本文分别介绍了对苯二酚的基 本信息、理化性质及其在工业方面的应用。目前对苯二酚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 苯胺氧化法、双酚A法、电化学法和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等,此外,本文还 对对苯二酚合成工艺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对苯二酚,合成,工艺 论文的正文只有7页,太少了,至少要13~18页。论文里有些地方我直接修改了,你还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在文中标出来了,就在这个文档里修改。

Abstract Hydroquinone 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and intermediat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hydroquino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The synthetic method of hydroquinone roughly the following: aniline oxidation method, bisphenol A (BPA), a metho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nd phenol hydroxyl hydrogen peroxide method, also on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hydroquinone were simple comment. Key word: hydroquinone, synthesis, process

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项目资料

国家鼓励发展产业项目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项目 计 划 书 2008年8月

目录 一、前言 1.1 项目背景 1.2项目产品概要 二、项目优势和难点 2.1项目优势 2.1.1符合国家鼓励类发展产业,是农业产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2.1.2变废为宝,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1.3市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属高利润大前景的朝阳农业产业 2.1.4全过程无公害栽培,品质优良,是绿色食品 2.1.5技术先进,菌种优良,领先于同行业 2.2项目难点 三、项目目的、内容及目标 3.1项目目的 3.2项目内容 3.3项目目标 3.4项目产品计划 四、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1金针菇市场分析 4.2杏鲍菇的市场分析 4.3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市场分析 4.4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价格走势分析 五、国内工厂化生产企业现状 5.1金针菇工厂

5.2杏鲍菇工厂 六、项目实施 6.1项目建设 6.2原料市场简析 6.3产品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6.4其他注意事项 七、项目投资与收益 7.1项目投资分析 7.2项目收益分析 八、项目风险分析 一、前言 1.1 项目背景 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量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2007年食用菌销量达到1682万吨,销售收入近8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从业人员达到近4000万人;2007年出口量突破70万吨,创汇14.25亿美元,已经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界限曾经比较模糊,界定不一,但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干鲜品、深加工食品、医药保健品等多个消费产业,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生物产业、食品工业(罐头加工)、制药等多个领域。整体讲,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正逐步趋向完善发展。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我国食用菌产业已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一是大量的大棚和设施化栽培,导致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二

乙烯生产工艺设计论文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蒸汽裂解法,其产量超过总产量的90%,因而,对其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新材料的应用、过程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倍受关注,不断推出原料适应性强、乙烯收率和热效率高的新型蒸汽裂解炉。目前,石脑油裂解温度已提高到840~860℃,单程小直径炉管裂解温度巳提高到900℃,石脑油裂解单程乙烯收率提高到28%~35%。由于蒸汽裂解法技术已日臻完善,可改进的余地并不大,加上该法反应温度高、所用耐高温合金材料昂贵、耗能高、易结焦、以及原料要求苛刻(轻质原料油),所以近年来,催化工作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用其他新技术生产乙烯的研究,包括催化裂解制乙烯技术、甲烷氧化偶联技术、乙烷氧化脱氢技术、炼厂干气选择氧化技术、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低碳烯烃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乙烯原料资源配置,从天然气到重油(渣油)各种烃类都得到充分利用,并节能降耗,降低乙烯成本,提高乙烯收率。 催化裂解制乙烯是在高温蒸汽和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烃类裂解生成乙烯等低碳烯烃的技术。该过程是以自由基反应为主,伴随着碳正离子反应,因而比蒸汽裂解反应温度低。通过对固体酸催化剂的改性,可选择性地裂解生成以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收率在50%以上,从而突破传统的催化裂化生产液相产品为主的技术路线。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仅有前苏联半工业化生产试验的报道,以及2000年日本工业化报道。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了重油催化裂解制丙烯技术,近年来又开始研究重油催化裂解制乙烯技术,也有相当的进展。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于80年代末开展了对重油直接催化裂化制乙烯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工作,现已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烃类催化裂解制轻烯烃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发表了许多研究结果和专利,其研究的目标如下: (1)提高烯烃的选择性以减少原料消耗; (2)降低反应温度,降低烯烃生产的能耗; (3)增加裂解反应产品分布的灵活性,不但可提高乙烯收率,亦可增加丙烯收率; (4)提高乙烯装置对原料的适应性,提供能加工重质烃类馏分生产轻烯烃的技术,因为重烃直接用于管式炉热裂解是很困难的。 催化裂解主要致力于催化剂的开发,此类催化剂应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以及低的氢转移活性,既要保证比热裂解过程中的乙烯等低级不饱和化合物收率更高,甲烷和

干锅(川菜的制作方法之一)

干锅(川菜的制作方法之一) 干锅 "干锅,川菜的制作方法之一,起源于川渝之地,口味麻辣鲜香。与火锅和汤锅相比,汤少,味更足;不需要自行点菜,菜品搭配相对固定,可直接食用。在操作上,干锅比火锅和中餐更为方便,占用厨房面积小,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火锅相比,干锅还没有出现强势品牌,是市场潜力十足的餐饮品牌。其主要品种包括:干锅鸡杂、干锅羊杂、干锅鱼杂、干锅兔、干锅鸡等。 1.干锅土豆鸡肉材料:土豆1个、蒜薹1小把、鸡腿1个、蚝油1大勺、盐1/2小勺、胡椒粉1/2小勺、干辣椒几个、蒜几粒做法:1、土豆洗净去皮切薄片,蒜薹切段,鸡腿切块用少许盐和胡椒粉腌制一下,蒜粒去皮切片。2、锅内烧热油放蒜薹煸炒至表面发皱捞出放土豆片煎至表面泛黄盛出鸡腿煎八成熟,倒入蒜片,干辣椒翻炒。3、把土豆片,蒜薹回锅,加入蚝油,盐,胡椒粉

翻炒均匀转入干锅,加热上桌即可! 2.干锅兔肉材料:兔子、姜少许、葱少许、蒜少许、花椒少许、八角少许、洋葱适量、黄瓜适量、藕适量、豆瓣适量、二荆条少许做法:1、兔子切小块后用盐腌半个小时,然后在油里将水分炒干。2、兔子炒干水分后,捞起来,炒佐料,先炒豆瓣和豆豉,等味道出来了,再加姜葱蒜干海椒花椒八角下去翻炒,多炒一会,味道才炒的出来。3、下兔子进去翻炒一会,等兔子进味了,就可以放二荆条下去炒。4、多炒一下,二荆条的辣味才炒的出来,进的到兔子里。5、快起锅的时候就炒蔬菜啦,随便炒两下,就可以了。 3.干锅土豆材料:土豆几个、红辣椒7、8根、培根3片、葱姜蒜适量、豆瓣少许、酱油少许、料酒少许、糖少许做法:1、土豆去皮切片,红辣椒切圈,培根切小片、葱姜蒜切碎待用。2、平底锅里放一些油,比炒菜的时候略多一点,慢慢地把土豆片放进去,煎至两边发黄即可捞出。3、炒锅里放少许油,倒入一勺豆瓣,小火翻炒出红油,加入培根片,继续小火翻炒出油。4、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金针菇,纯低温型菇类,是我国最早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目前的栽培生产已普及到全国各地,业已成为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反季节应市的白色金针菇,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东北等市场的售价很高,较之常规季节,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大约高出1~3倍。 随着近年金针菇消费热潮的一再高涨,南北各地不少投资者纷纷做起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满足市场供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工厂化生产的基本含义应该是:运用工业化生产理念,按照工业化流水作业要求,配套设施设备,设计并输入程序,全部由电脑控制、机械自动生产。但是,据笔者了解,如山东等地近年发展起来的所谓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仅仅是设施化栽培,甚至最多只是半机械化生产而已,唯一不可或缺的低温出菇房也是人工控制温度的,其它的还要人工装袋、人工接种、人工采收等,这是不了解“工厂化生产”的真正含义和标准,也是被个别人“忽悠”及盲目投资的例证之一。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一般投资约在千万元以上。 基本要求及程序如下: 1、设施要求: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使用瓶栽,因此,除必要的原材料存放、办公等设施外,必须建造拌料装瓶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发菌室、搔菌室、催蕾室、控制室、生长室等,以及生产后期的分级包装室、废培养基清除室等。全室内自动操作,不得有露天作业。 2、配套设施:水、电、汽等;均需有自备设备,以防万一。 3、设备要求:

3.1冷却室、接种室:设置冷却器,可将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18℃。装瓶室、挖瓶室可不用控温。 3.2发菌室、搔菌室: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同时必须安装带定时的换气阀或全热交换器,2~3小时强制通风15分钟,排出二氧化碳。 3.3催蕾室:要求室温保持在10~14℃,空气相对湿度85%~90%,黑暗。室内要设置冷却器、加湿器和吸、排气装置。 3.4控制室:使菇蕾培养成整齐、圆整而结实的金针菇的菇房,室温要求4℃左右,空气湿度80%~85%。为使子实体的水分蒸发,要安装由上往下吹风的冷风机组。 3.5生长室为使金针菇菌柄伸长,子实体干燥发白,必须套上纸筒,同时室温要求6~7℃,室内要安装可控上下左右吹风的冷风机。 4、栽培瓶:容量750~1000毫升、口径7厘米的聚丙烯塑料瓶。 5、基质材料:采用硬质阔叶木屑和麦麸或米糠。木屑需在室外一边洒水,一边堆积,任其日晒雨淋,使之自然腐熟,一般堆积4~6个月。 6、培养基制作:含水率60~65%。机械自动装瓶,基料上紧下松。装瓶结束后高压灭菌。料瓶冷却到18℃左右接种。 7、菌丝培养:发菌室温度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在60%,自动通风换气。经20~22天,菌丝长满。 8、栽培管理 8.1 后熟搔菌:菌丝发满后,10℃条件下后熟培养10天,即行搔菌处理,搔菌后随即移入催蕾室。 8.2催蕾:搔菌后的菌瓶覆盖棉质布喷水保湿,保持10~14℃的温度、80%~90%的湿度条件,8~10天就可现蕾。

种植金针菇利润分析

种植金针菇利润分析 产量:75000斤 平均批发价8元: 现在农村种金针菇赚钱吗?北京市场批发价9元/斤,东北市场批发价8元/斤,华东市场批发价10元/斤,华南市场批发价8元/斤,西北市场批发价7元/斤,按平均价格8元/斤计算; 毛利润收入:=60万元 每年产值75000斤X8元/斤=60万元。 净利润:52.5万元 减去原料采购成本为秸秆+菌种+营养液+人工费=1元/斤,75000 斤X1元/斤=75000元,纯利润=产值60万元-7.5万元=52.5万元。 ⑴栽培季节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 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2~13℃生长最好。温度低 于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 ⑵栽培场所 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 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⑶原料配比 ①棉籽壳100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②玉米芯(粉碎)75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 粉2公斤、黄豆面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 求新鲜、干净、无霉变。 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 ⑷装袋灭菌 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15~17 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 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⑸接种培菌 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操 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克/瓶)可接25~30袋。接种 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开始 萌发,在20~25℃室温下生长约40~50天即可满袋。9月中旬接种,大部分10月底发透菌丝,叫全期发菌。以后接种由于温度低,发菌 半袋后便边爬料边出菇,叫做半期发菌出菇。 ⑹出菇管理 袋栽金针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五种: ①满袋装料,套袋出菇。 ②满袋装料,套袋倒卧出菇。 ③半袋装料,盖纸站立出菇。 ④半袋装料,披膜倒卧出菇。 ⑤中间装料,倒卧两头披膜出菇。 半期发菌的栽培袋,在培菌期内,菌丝发满半袋后,两端即有幼菇形成,此时应及时按全期发菌的管理方法将菌袋移入栽培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