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 配套教案

22诗两首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文档设计者:设计时间:文档类型: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 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新诗的特点及郭沫若的创作。

2、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学习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技巧和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

3、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2、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教法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语言赏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天上的街市》

一、导入

儿歌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象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神奇可爱的小星星。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能说说原因吗?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等。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6年参加北阀战争,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展示图片如椽巨笔郭沫若故居

三、朗读指导

体会音乐的美:

请大家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

朗读要求:

一、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请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 街灯/ 明了,

好像是/ 闪着/ 无数的/ 明星。

天上的/ 明星/ 现了,

好像是/ 点着/ 无数的/ 街灯。

我想那/ 缥缈的/ 空中,

定然有/ 美丽的/ 街市。

街市上/ 陈列的/ 一些物品,

定然是/ 世上没有的/ 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 天河,

定然是/ 不甚/ 宽广。

那/ 隔着河的/ 牛郎织女,

定能够/ 骑着牛儿/ 来往。

我想/ 他们/ 此刻,

定然/ 在天街/ 闲游。

不信,请看/ 那朵流星,

是他们/ 提着灯笼/ 在走。

四、赏析诗歌

体会画面的美:

请大家再次聆听配乐朗诵

想像一下:诗中描写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欣赏图片

想像与联想:

想到

联想:甲事物——--——————乙事物因果联系相似关系

存在存在

创造出

想像:甲事物—————————乙事物来源于客观现实

存在不存在

诗中如何进行联想?想像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联想街灯——明星

明星——街灯

想像物品珍奇

天上的街市天河浅浅、不甚宽广

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五、归纳主题

体会情感美:

展开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说一说你还记得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想一想诗中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造?

写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主题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及牛郎织女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拓展练习

试一试发挥想像和联想,补充下列句子

[例]甜蜜的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他,它已经跑了。

1、皎洁的月光像______________

2、被放出笼子的小鹦鹉像__________

3、老师手中的粉笔像_________

七、作业

写一写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和联想,请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板书设计

联想街灯——明星

明星——街灯

想像物品珍奇

天上的街市天河浅浅、不甚宽广

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第二课时

学习《太阳船》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吴望尧,浙江金华人。40年代在越南经商,抗战胜利后到台湾,继续从事商业。后旅居洪都拉斯。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曾创设台湾现代诗奖。主要作品有诗集《灵魂之歌》、《玫瑰城》、《地平线》,散文集《自由的悲剧——写给年轻的一代》、《越南沦亡琐记》、《阮氏娥——写给年轻的一代》及《吴望尧自选集》。其作品曾获台湾文艺基金会特别创作奖。

吴望尧先生的好友也是著名诗人的余光中先生评价说:“吴望尧的诗作产量丰富,风格多元,佳作不少。大致分来,约有三类。第一类是少作,受了新月派和西方浪漫派的影响,轻倩柔美,意浅情浓,和我早年的情况相似。第二类仍是抒情的小品,但命意转深,个性转强,感性独特,风格渐向现代诗接轨,看得出大有发展的潜力。”“他的第三类诗也没有长篇,都以组诗的结构建成,有一种辐辏聚焦的引力。这一系列的巨构展现出作者壮阔的雄心,善变的机心,值得诗评家认真评定。”

吴望尧先生有的诗令人震撼动情而又显示出自己的博学:如《乃有我铜山之崩裂》开始两句是:乃有我铜山之崩裂了你心上的洛钟也响着吗?

余光中先生评价说:当年望尧写好后示我,只看起句就震撼了我。太有气象了,动情,就应该如此的。古谚有云,“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根据东方朔的解说: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洛阳的铜钟无故响了三天,是因为远在西方有山崩的关系。这典故我那时并不清楚,否则也会用到《莲的联想》中去。足见望尧涉猎杂书比我广博,而又眼明手巧,竟能用来象征情人之间心心相映,不,心心交撼之状。

今天我们学习吴望尧先生的太阳船,要注意体会作者的风格,以及通过独特的意象表达的言外之意。

二、初读感知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诗歌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诗歌的意象,找出作者写作的思路,

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三、指导朗读

吴望尧的《太阳船》(1982):

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划来只镀金的巨船,

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

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沿途它穿越紧密的光波,

或停靠于云的海岸,

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

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

船上却焚起了大火,

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

却溅起了银星千颗!

四、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明确:作者是按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来写作的,从早晨写到日落时分。

太阳升高以后,光芒万丈

穿过云层之后,霞光一片

没入云层之后,银星千颗

五、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课堂探究,理解文意

1.太阳在运行的过程中,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金色(早晨)——白色(升高到日落前)——红色(日落时分)

2.“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当太阳升高以后,太阳没有的任何阻挡,发出了万丈光芒。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含义?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比喻。作者用“白银”比喻阳光,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

作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的,给人以美感及想像的空间。

4.“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六、背诵课文,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诗歌的意象以及寄托作者情感或主旨的诗句;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 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

明确:寄托自己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对故乡与大陆的思念。

2.本诗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七、、质疑问难,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1

.你对本课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2.你对本课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总结固趣:

你学习本课之后有哪些收获?

八、布置作业:

预习《女娲造人》,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板书设计

太阳船

太阳升高以后,光芒万丈

穿过云层之后,霞光一片

没入云层之后,银星千颗

课后反思

可以编辑的试卷(可以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