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期末总复习学习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

c

b c a < 2. 比较大小:(a 、b 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四. 一元一次不等式:

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特别要注意,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不等号的改变问题) 4. 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情形为ax>b(或ax

①当a>0时,解为a b

x >

;②当a=0时,且b<0,则x 取一切实数;当a=0时,且b ≥0,则无解;③当a<0时, 解为a

b

x <;

5. 不等式应用的探索(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相类似,即:

①审: 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 ②设: 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③列: 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④解: 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

⑤答: 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五.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 定义: 由含有一个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无公共部分,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a 、b 为实数,且a

集 图示

叙述语言表达

⎩⎨⎧>>b x a

x x>b

b

a 两大取较大 ⎩⎨⎧<<

b x a

x x>a

b

a

两小取小

⎩⎨

⎧<>b x a

x a

b

a

大小交叉中间找 ⎩

⎨⎧>

x 无解

b

a

在大小分离没有解

(是空集)

第二章 分解因式

一. 分解因式

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二. 提公共因式法

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如: )(c b a ac ab +=+

2. 概念内涵:(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即: )(c b a m mc mb ma -+=-+

3. 易错点点评:(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三. 运用公式法

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2. 主要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 b ab a +=++ 222)(2b a b ab a -=+- 3. 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222244y x y x y x -+=-就没有分解到底. 4. 运用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 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③二项是异号.

(2)完全平方公式:①应是三项式;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可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 5. 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 分组分解法:

1. 分组分解法: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如: ))(()()(n m b a n m b n m a bn bm an am ++=+++=+++

2. 概念内涵:分组分解法的关键是如何分组,要尝试通过分组后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并且可继续分解,分组后是否可利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3. 注意: 分组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五. 十字相乘法:

1.对于二次三项式c bx ax ++2

,将a 和c 分别分解成两个因数的乘积,21a a a ⋅= ,

21c c c ⋅=, 且满足1221c a c a b +=,往往写成

c 2

a 2

c 1a 1

的形式,将二次三项式进行分解.

如: ))((22112

c x a c x a c bx ax ++=++ 2. 二次三项式q px x ++2的分解:

))((2b x a x q px x ++=++

ab q b a p =+=

q px x ++2分解因式时,如果常数项q 是正

3. 规律内涵:(1)理解:把

b

a 1

1

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同号因数,它们的符号与一次项系数p 的符号相同.

(2)如果常数项q 是负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异号因数,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因数与一次项系数p 的符号相同,对于分解的两个因数,还要看它们的和是不是等于一次项系数p.

4. 易错点点评:(1)十字相乘法在对系数分解时易出错;(2)分解的结果与原式不等,这时通常采用多项式乘法还原后检验分解的是否正确.

第三章 分式

一. 分式

1. 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整式A 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B

A

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即有:⎩⎨

⎧分式

整式

有理式 3. 进行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行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0(,≠÷÷=

⨯⨯=M M

B M A B A M B M A B A

4. 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 二. 分式的乘除

1. 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即:

BD AC D C B A =⋅, C

B D A

C

D B A D C B A ⋅⋅=⋅=÷ 2. 分式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即: )(为正整数n B A B A n

n n

=⎪⎭

⎝⎛

逆向运用n

n n B A B A ⎪⎭⎫ ⎝⎛=,当n 为整数时,仍然有n n n

B A B A =⎪⎭

⎝⎛成立.

3.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三. 分式的加减法

1. 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

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2. 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上述法则用式子表示是:C

B A

C B C A ±=± (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上述法则用式子表示是:

BD

BC

AD BD BC BD AD D C B A ±=±=± 3. 概念内涵: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分母,其方法如下: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四. 分式方程

1.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②解这个整式方程;

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2.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审清题意;②设未知数;③根据题意找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④解方程,并验根;⑤写出答案.

第四章 相似图形

一. 线段的比

1.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 ,或写成

n

m B A =. 2. 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d

c

b a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

c 、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 注意点: ①a:b=k,说明a 是b 的k 倍;②由于线段a 、b 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 是正数;③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④除了a=b 之外,a:b ≠b:a,

b a 与a

b 互为倒数;⑤比例的基本性质:若d

c b a =, 则ad=bc; 若ad=bc, 则

d c b a =

二. 黄金分割

1. 如图1,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如果

AC

BC

AB AC =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1:618.02

1

5:≈-=

AB AC 2.黄金分割点是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 四. 相似多边形

1. 一般地,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

2.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五. 相似三角形

1. 在相似多边形中,最为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3.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这时相似比等于1. 注意:证两个相似三角形,与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5.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6.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六.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一般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①两角对应相等;

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

①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②两条边对应成比例: a. 两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b.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2, l 1 // l 2 // l 3,则EF

BC

DE AB =. _

F _ E _ D _

C _ B _ A _ l _3

_ l _2 _ l _1

3.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八. 相似的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3. 位似变换: ①变换后的图形,不仅与原图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并且对应点到这一交点的距离成比例.像这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叫做位似变换.这个交点叫做位似中心.

②一个图形经过位似变换后得到另一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就叫做位似形.③利用位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一.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1.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2.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二. 数据的收集

1. 抽样调查的特点: 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优点.但不如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精确,它得到的只是估计值.

而估计值是否接近实际情况还取决于样本选得是否有代表性.

第六章证明(一)

一. 定义与命题

1. 一般地,能明确指出概念含义或特征的句子,称为定义.

定义必须是严密的.一般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术语,例如“一些”、“大概”、“差不多”等不

能在定义中出现.

2. 可以判断它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3.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4. 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5. 根据题设、定义以及公理、定理等,经过逻辑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二. 为什么它们平行

1. 平行判定公理: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由此得到平行的判定定理)

2. 平行判定定理: 同旁内互补,两直线平行.

3. 平行判定定理: 同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1.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公理: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 三角形和定理的证明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 一个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一个直角

3. 一个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一个钝角

4.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五.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

推论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分式 1. 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0≠C )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即)0(10≠=a a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 ()0≠a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3)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 (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b ≠0) 7.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 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n n n b a b a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 分式: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分母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分母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称为分式) 2.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即 B A 中B ≠0) 3.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1分子为零 ○2分母不为零 (即 B A 中A=0且B ≠0) 4.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 或 (C ≠0) 5. 最简分式: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最简分式。 找公因式的方法: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后○1取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 约分化简方法:○1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 ○2 约去公因式 6. 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通分方法:○1把各个分式的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2找出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 3用分式的性质把各个异分母分式化为同分母分式 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取各分式分母中系数(系数都取正数)的最小公倍数 、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乘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16.2 分式的运算 1.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乘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乘积作为分母。 表达式:b d bd a c ac ? = 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2.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等于把除式颠倒分子、分母后与被除式相乘,再 将所得结果约分。 表达式:b c b d bd a d a c ac ÷ =?= 3. 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 4. 分式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即: ()0b c b c a a a a ±±=≠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n n n b a b a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0,b≥0); =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1.(1) . (A )5- (B )5或5- (C )25 (D )5 (2) . (A )3- (B )3或3- (C )9 (D )3 (3)计算 = ※ . a (a >0) a -(a <0) 0 (a =0);

(4)实数a ,b a +的化简结果为 ※ . 2. (1) x 的取值范围为(※). (A )1x = (B )1x ≥ (C )1x > (D )1x < (2) 函数y = x 的取值范围是 ※ . 3.(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2222-=- (B ab = (C ))9()4(-?-=4-9-? (D )336= ÷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12223=- (B )2+= (C ))9()4(-?-=4-9-? (D )336= ÷ 4 (1)(本小题满分6分,各题3分) 计算:(1 ) ; (2 0)a >. (2).(本小题满分6分,各题3分) 计算:(1 )(2 ) )5(). (第14题) b a x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主要包括了分式、反比例函数、勾股定理、四边形、数据的分析五章内容。 第十六章分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分式:形如A/B,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fraction)。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4.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A*C/B*C A/B=A÷C/B÷C (A,B,C为整式,且C≠0) 5.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6.分式的四则运算: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c±b/c=a±b/c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bd 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b * c/d=ac/bd 4.分式的除法法则:(1).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a/b÷c/d=ad/bc (2).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a/b÷c/d=a/b*d/c

7.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8.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分式和分数有着许多相似点。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可以对比分数的特点及性质,让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在于分式方程解实际应用问题。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反比例函数:形如y =x k (k 为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他形式xy=k 1 -=kx y x k y 1=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 和 y=-x 。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让学生对比之前所学习的一次函数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性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不,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性

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b, 则a+cb+c;2、若ab, c0 则acbc若c0, 则ac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反射性:若ab,则bb,且bc,则ac 三、解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四、解不等式组的步骤: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 审题;(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关系式;(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六、常考题型:1、求4x-6 7x-12的非负数解. 2、已知3(x- a)=x-a+1r的解适合2(x-5) 8a,求a 的范围. 3、当m取何值时,3x+m-2(m+2)=3m+x的解在-5和5之间. 第二章分解因式 一、公式:1、ma+mb+mc=m(a+b+c)2、a2-b2=(a+b)(a- b)3、a22ab+b2=(ab)2 二、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1、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2、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3、ma+mb+mc m(a+b+c)4、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全】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全】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 结 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是指形如a(a≥0)的式子。其中,a被称为被开方数。最简二次根式是指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且不含分母的二次根式。如果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那么它们就是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具有一些性质,如a(a>0)的平方根是a,a的平方根和-a的平方根相等。 二、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指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时,a²+b²=c²。应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或者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指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数是指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常见的勾股数有3,4,5;6,8,10; 5,12,13;7,24,25等。直角三角形还有一些其他的性质,需要 我们认真研究和掌握。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BC=AB/2.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CD=AB=BD=AD,其中D为AB的中点。 4.三角形面积公式为AB•CD=AC•BC。 5.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三种: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可以判定直角三角形。 6.命题是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的完整句子,分为真命题和 假命题。 7.定理是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证明是判断命 题正确性的推理过程。 8.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 求证,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并写出证明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第十六章分式 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ﻭ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ﻭ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ﻭ4。分式的运算:ﻭ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ﻭ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分式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ﻭ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即;当n为正整数时, (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是整数)ﻭ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ﻭ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ﻭ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0);ﻭ (5)商的乘方:();(b 0)ﻭ 7。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ﻭ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ﻭ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3)工程问题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 v顺水=v静水v水。v逆水=v静水—v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1. 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函数y = x k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kx y 的形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 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 和 y=-x 。 对称中心是:原点 反比例函数 )0(≠= k x k y k 的符号 K > 0 K < 0 图像 y O x y O x 性质 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 y 的取值范围是y ≠0; ②当k>0时,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 y 的取值范围是y ≠0; ②当k<0时,双曲线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 |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某一点,向两条坐标轴所作的垂线与x 轴、y 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如图: S 四边形OAPB = |k| 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 k y =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因此只需要一对x 、y 的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函数解析式。 x y 0 1 2 y = — k x y=x y=-x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 2. 定理: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 3.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图(1)中 ,所以 。 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 图(2)中 ,所以 。 4.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2 、3、5、7、13、17 ……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原命题、逆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叫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就是它的逆命题。 3.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也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 4.满足a 2+b 2=c 2 的正整数... 称为正整数。如 (3, 4, 5), (6, 8,10) ,(5,12,13) ( 7,24,25),( 9,40,41), (8,15,17),(12,35,37) … … 5.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期末总复习学习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 一、分式 1. 分式: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 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如下: (C ≠0) 其中A,B,C 是整式 3.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做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 4.通分:分子和分母同乘最简公分母,不改变分式值,把几个整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个过程叫通分。(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分解因式) 5.约分: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值,这个过程叫约分。 二、分式的运算 1.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2.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上述法则可以用式子表示: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

3分式乘方法则:一般地,当n 为正整数时 这就是说,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4.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上述法则可用以下式子表示:,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 5.整数指数幂 1.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即)0(10≠=a a ;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 ()0≠a ,也就是说a n (a≠0)是a -n 的倒数。 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3)积的乘方: n n n b a ab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 (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 n 是正整数);( b ≠0) 三、分式方程 1.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n n n b a b a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 一、分式 1. 分式: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 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 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如下: (C ≠0) 其中A,B,C 是整式 3.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做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 4.通分:分子和分母同乘最简公分母,不改变分式值,把几个整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个过程叫通分。(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分解因式) 5.约分: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值,这个过程叫约分。 二、分式的运算 1.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2.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上述法则可以用式子表示: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

一、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函数 x k y =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kx y 的形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其他形式xy=k 1-=kx y x k y 1=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①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②性质: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③|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K=xy 二、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K=xy)的值,从而确定其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式子a 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2=a a≥0; 2= =a a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a a>0 a -a<0 0 a=0;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 =c 2 .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 满足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可表示如下: ⇒BC=2 1AB ∠C=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可表示如下: ⇒CD=21AB=BD=AD D 为AB 的中点 4、常用关系式 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ch ab 2 12 1= 其中a 、b 是直角边,c 是斜边,h 是斜边上的高. 5、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精选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精选5篇〕 篇1: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不,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局部. 等式根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根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二、不等式的根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

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根本性质1、假设ab, 那么a+cb+c;2、假设ab,c0那么acbc假设c0,那么ac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反射性:假设ab,那么bb,且bc,那么ac 三、解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合 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四、解不等式组的步骤:1、解出不 等式的解集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五、列一元一 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设未知数, 找(不等量)关系式;(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六、常考题型:1、求4x-67x-12的非负数解.2、3(x- a)=x-a+1r的解合适2(x-5)8a,求a的范围. 3、当m取何值时,3x+m-2(m+2)=3m+x的解在-5和5之间. 第二章分解因式 一、公式:1、ma+mb+mc=m(a+b+c)2、a2-b2=(a+b)(a- b)3、a22ab+b2=(ab)2二、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 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1、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2、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3、ma+mb+mcm(a+b+c)4、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三、把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一样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 的各项的公因式.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

2023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考点总复习(精华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考点总复习(精华打印版)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主要包括了分式、反比例函数、勾股定理、四边形、数据的分析五章内容。第十六章分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分式:形如A/B,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fraction)。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4.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A*C/B*C A/B=A÷C/B÷C (A,B,C为整式,且C≠0) 5.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6.分式的四则运算: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c±b/c=a±b/c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bd 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b * c/d=ac/bd 4.分式的除法法则:(1).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a/b÷c/d=ad/bc (2).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a/b÷c/d=a/b*d/c 7.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8.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分式和分数有着许多相似点。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可以对比分数的特点及性质,让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在于分式方程解实际应用问题。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反比例函数:形如y =x k (k 为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他形式xy=k 1 -=kx y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总复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总复习 一、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 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 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1a 2=a a ≥0; 2 ==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 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 a a >0 a -a <0 0 a =0;

≥0,b ≥0;=≥0,a>0.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 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归纳总结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 c,那么c b a 222=+ 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 c =,b =,a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 满足c b a 222=+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 种重要方法; 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 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3、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实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1. 二次根式:式子亦(dPO )叫做二次根式。 2. 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丕含牙方开的恳的因.数或因式;⑵被开方数中丕負分母; ⑶分 母中丕含根式。 3. 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 根式。 4. 二次根式的性质: (1)(丽)F (aZO ); 5. 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 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 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 根号里面. (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 (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fab =>/7 • y[b (a^O, b^O);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以及多 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1、概念与性质 4)5) J(-1)2,6) JT 二7,7)/厂2“ 71,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例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a (a >0) 硏=(怖=0): 一"(d<0) (b^O, a>0). 例1下列各式1)

y = V1-8.V + J 张一 1 + ;,求代数式J= +上+ 2 一上 + 上一 2ft0,”>0时,①如果">“,贝!|亦>亦;②如果“V/?,贝旷丽v 亦。 例1、比较3石与5的的大小。 (2) 、平方法 当a>0,b>0时,①如果/ >/异,则°>方;②如果a 2 b B. a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学问点归纳 二次根式 【学问回忆】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需同时满意以下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假设被开方数一样,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 =a 〔a ≥0〕;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假如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可以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假如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 〔a >0〕 ==a a 2 a -〔a <0〕 0 〔a =0〕;

ab =a ·b 〔a≥0,b≥0〕; b b a a =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安排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例3、 在根式1) 222;2) ;3);4)275 x a b x xy abc +-,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1) 2) B .3) 4) C .1) 3) D .1) 4) 例5、数a ,b ,假设2()a b -=b -a ,那么 ( ) A. a>b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