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动画教育的现状与启示——以中、美、韩高校动画教育为例

中外动画教育的现状与启示——以中、美、韩高校动画教育为例

作者:杨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

杨瑛

(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在中国动画教育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多数的教育机构特别式高等教育机

构对动画教育尚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的科学规划。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动画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与

中国的动画教育现状,并将之进行比较,以探索一条适中国动画发展,特别是具有特殊条件、

环境以及要求海西经济区的动画教育发展之路。

关键词:动画艺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动画教育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1-0250-03

在发展动画产业的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人才的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中

国的动画教育急速升温。但在数量上一片繁荣的外表下,质量的缺失也确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动画人才的培养,究竟要采取怎样的一种模式,在我们经过10多年的摸索后,更应借鉴它

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对比分析,取各家所长,才能实现可持续性

的发展。

一、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发展现状

(一)目前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概况

我国的动画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国内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

高等院校设有动画专业,自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对动画产业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以后,国内

动画教育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至2010年,全国有超过500所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包括动画

系、动画专业和二级学院),更有超过1000所的高校开办了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据统计,虽

然2010年我国高校有超过50万的动漫专业毕业生涌入市场,数量为世界之首,但我国每年仍

有15万左右的动画人才缺口,制约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追其原因并非培养的学生数量不足,

而是培养出的学生的能力并不能满足动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造成了企业招不到人,学生就不

了业的矛盾局面。

(二)中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

以普通高等教育的动画专业设置为例,专业划分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具有一定区别。其

中高等艺术院校,如吉林艺术学院等学校的动画相关专业划分较综合型院校细,设有如动画艺

术、卡通漫画、建筑动画、网络动画、3G手机动画等专业,综合型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为

动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游戏设计专业几种,大部分新开设动画专业的高等院校一般只

设有1~2个相关专业,专业划分普遍求全,即单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动画的所有方

向。

(三)中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动画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特别是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配

合一定课时的实践课程。但是除少数发展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有大量实践资源和机会的院

校外,在大部分新开设动画专业的学院,实践课程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或因各种原因无法

落实。动画专业的课程和学分设置上一般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个部分组成。例

如一个动画专业的本科生,若要获取学位,在四年里必须修满150~180学分的课程。其中扣除通识教育和综合教育部分,专业教育学分约占总学分的60%。专业学分中,根据学校的不同,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比例虽略有不同,但两者的比例一般不高于2:1。

二、外国动画教育现状

以下选择现动画产业、教育较为成熟的美国以及地理、文化经济和历史背景与我国较为

接近的动画游戏产业的后起之秀韩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国动画教育的现状,探索各国的成

功经验对我国动画教育的启示。

(一)美国动画教育现状

美国动画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团队性的特征。美国现有超过500家从事动画教育

的学校和机构,但与中国动画教育的单一性不同,美国的动画教育大部分会与其它专业结合。

比如艺术与动画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与动画的结合,影视课程与动画的结合等。不仅如此,美

国动画教育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培养模式的灵活性。首先,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专攻方向。例如

有的学校只提供动画特效的学习,有的针对艺术电影的拍摄等。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

不同的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学校;其次,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动画专业,学习期限也较为灵活。

例如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可得到一个专科学位,通过四年的学习,可得到一个本科学位。而

在相应的学习期限内,有不同的作品要求,不同的学校对作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美国动画教育的实践性传统由来已久。例如迪斯尼投资的美国第一个被授予视觉与表演

艺术正式学位的大学学院-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从成立开

始就为迪斯尼培养了无数的动画优秀人才。美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精神也充分体现在美国的动

画教育中。正所谓不断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实践检验,当今美国动画教育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积

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习。具体方式除学校向动画公司提供一定的学生信息以供选择外,大部

分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寻找合适的动画公司进行实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获

得如皮克斯、梦工厂等大型动画公司的实习机会,能力较为一般的学生可选择较小的动画公司

进行实习。据统计,美国90%~95%的学生均能获得实习机会。学生在求学期间进入动画公司

实习的好处在于:首先,在寻找实习公司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动画公司的

实际要求,从而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其次,学生在实习期间可参与一些商

业性的作品或项目的制作,不管参与哪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学习到许多重要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再次,学生在实习期间如果表现优秀,则可能被该公司直接录用,这就解决了学生日后的就业

问题。因此,实践教育在美国的动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团队合作是动画制作的主要方式。美国动画高等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以协助

学生的团体创作,同时也提供一定的奖励。美国高校中动画创作的团队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为学生间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一个动画项目或动画作品,另一种为学生与教师间的团队

合作。不管何种方式,都能使学生为日后的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快速地适应商业动画的制作

形式。

(二)韩国动画教育现状

韩国作为新兴的动画强国,不仅地理、文化、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和我国相近,动画发

展的背景也和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对韩国动画教育现状的分析,有利于借鉴它的成功经验和

教育模式。自1990年国立公洲专科大学开设漫画艺术系开始,包括弘益大学、建国大学、延世大学等名校在内,至今约有近200所公、私立学校开设与动画相关的专业。

韩国动画教育的最主要的特征也表现为与相邻专业的融合教学以及注重实践教学。近年来,韩国特别注重动画在数字游戏、网络广告、动画影像等领域的应用,相应课程也按照专业

科系的特点,和复合媒体时代动画的广泛适用性以及产业要求进行设置。

韩国动画教学的多学科融合性的典型的代表为韩国弘益大学。该校为韩国首屈一指的艺

术大学,但学科及二级学院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动画专业。而动画教育课程则主要设置在美术学

部的视觉设计(Visual Design)专业以及游戏学部的游戏软件(Game software)专业和游戏美

术设计(Game Graphic Design)专业中。值得注意的是,该校的视觉设计专业除设置基础的视觉设计课程以外,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就安排有动画以及影像相关课程,如影像设计(Motion Design),声效设计(Sound Design)、动画等课程,二年级下学期设有3D设计、影视剪辑等课程。其中3D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对3DCG原理及Maya等3D软件和原理的学习能够制作出三维动

画影像。而从三年级上学习开始,学生就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影像论(包括动画、电影、广告、实验影像等)以及广告论,影像设计学等课程的学习。视觉设计课程和动画影像课程,以及视

觉符号学、信息理论,设计论坛等前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所创作的设计/动画作品都具有较好的创新理念。而游戏专业则是弘益大学根据本国的具体需

求和实际条件所设置的特色学科。在游戏美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动画教育中的几

乎所有的基础课程,并根据游戏美术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设置了数字角色动画、游戏交互设计、游戏动画学、动作研究、游戏绘画论等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此外,韩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较为灵活,鼓励学生在学期间进行海外研修,并可根据实际

需要申请休学。这就方便动画教育的实践训练。许多韩国高校中的动画专业学生,利用这一制度,在学期间申请若干年的休学,到海外研修,或到动画公司进行实习、工作一段时间,再重

新回到学校中完成学业。灵活的休学制度为韩国动画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上

韩国动画教学较为完整高效的产-学-研良性循环体系,使韩国动画教学培养出的学生的实践

能力能够得到保证,从而推动本国动画游戏产业的发展。

三、中国动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以上对中国动画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与动画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进行对比可知,中

国动画教育虽然尚处于不断完善、改进的阶段。但现阶段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动画教育仍普遍存

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当今中国动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体制政策因素。在各公立高校的动画专业的师资结构中,有精通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普遍情况。因为与外国

较为自由的政策体系不同,在中国,社会上具有丰富制作经验的动画人才,往往由于学历的限

制无法进入高校任教,或最多只能开设短期讲座,而符合学历条件进入高校任教的教师,往往

缺乏在动画公司工作的实际经验,从而对动画商业化的运作体系和具体要求不甚了解。其次是

实践课程设置的形式化。一方面我国多数地区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尚不健全,很多学校缺

乏稳定、理想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实践课程的考核标准较为模糊,导致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

(二)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脱节

这种情况通过目前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动漫赛事就可发现,学生个人或者小规模团队合作

创作的动画短片或实验/艺术动画质量较高,但是商业性的动画作品质量却不容乐观。这是由

于学生在学校所做的创作往往不用考虑商业、客户以及受众的具体需求,而学习阶段又没有实

际项目的实际制作经验,导致他们的创作艺术性与商业性脱节,毕业后很难适应商业项目的制作。

(三)急于求成

和国内的其它专业一样,动画教育也存在着急躁、功利性强的问题。在国内的很多设有

动画专业的艺术院校,对动画基础的教学存在着走过场、形式化的特征。学生在对运动规律、

对单个镜头中的画面运动并未掌握的情况下,就去忙着学习Maya建模,动作捕捉,导致的结果是做出来的作品为动而动,粗糙而牵强。

(四)缺乏科学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在现有的设有动画相关专业的5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中,仍有大量院校缺乏对相应院校、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培养的人才的实际需求和目标的科学定位,盲目克隆照搬其它院校的教

学计划,造成培养出的学生难以符合行业需求,影响地方乃至中国的动漫产业的发展。

四、中国新型动画人才培育思路与方案

结合以上对中国动画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并参考和借鉴外国动画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动漫产业的具体需求,对我国的动画教育从培育理念、专业与层次设定、人才培

养模式改善、人才水平评价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做出如下提案:

(一)培育理念

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的学校应对本校本专业所培养的动画人才的特点做差别性的、科学的定位。如地方性的高等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不应盲目地进行精英式的教育,应更注重所培养出的动画人才的市场性和实用性。在准确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行之有

效的,符合相应学校动画人才培养目标的完善高效的教学体制,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升教育质量。

(二)专业与层次设定

高校动画教育的专业及层次设定必须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避免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

脱节。这就要求各高校的动画专业必须定期做好市场人才需求的定量分析。其次,动画教育必

须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实行各层次人才的分层培养,各尽所职。

(三)人才培育模式改善

首先为课程结构优化。由对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动画教育现状的分析可知,动画产业发

展较为成功的国家的动画教育,都是与市场、与实际制作和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这也是实现

加速我国动画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的迫切需要。同时,重视动画专业与其它学科的交融也是它

国动画教育的成功原因之处。我国在对动画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动画与影视、视觉传达、音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游戏开发、营销策划等相关学科的交融,并培养学生自觉

进行学科交叉的意识与能力。具体实施的办法即在课程的设定上,应体现系统优化、平台开放、内涵创新、目标长远的特征。如本科层次的课程结构应侧重专业素质教育和专业基本能力教育,减少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灵活、广阔的空间。同时减少课内学时、增

加课外学时,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

其次为多样化教学模式。动画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必须因材施教,并根据不同层次人

才的培养需要,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保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动画人才都能获得科学

的培养方式,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例如实践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可考虑以工作室、实验室教学替代课堂教学方式;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可引进真实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要接轨。

再次为培育模式的多样化。除公立学校的动画教学,私立学校和短期培训班的动画教学外,国家相关政府机关、影视公司、出版社、动画公司、财团等也投入到动画人才培育事业中来,定期举办各种培训、实践的机会,为更多的动画人和爱好者提供更丰富、更多样性的学习平台。

(四)人才水平评价体系

高校动画教育的评估除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各高校的评估标准进行考核外,还可结合国家以及行业的相应认证、考核系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具权威的行业准入资格。如2005年4月开始国家工信部、中科协下属的中国电子学会及中国视像行业协会创办的“数字艺术设计工程师”考核、认证系统,以及国际性的AutoDesk Maya、AutoDesk 3ds Max、动画师资格等级、

数字合成设计师等相关资格。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孙立军.我国高等动画教育的现状与未来[C].首届中国卡通产业论坛论文集,2002.

〔3〕姜敏.影视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3.

〔4〕蒋继春.迪斯尼帝国[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5〕PAUL WELLS.Understanding Animation. Routledge,1998.

〔6〕Margaret Dikovitskaya.《Visual Culture》,The MIT Press,2006.

〔7〕常光希.中国动画人才培养结构浅谈[M].2009.

〔8〕彭松.韩国高校动画艺术教育的几点借鉴[J].中外企业家,2009,(11).

〔9〕孙珊珊,雷君麟.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07,(2).

〔10〕葛宗男.对中国动画教育“大跃进”的冷思考[J].吉林艺术大学学报,2008,(1).

(责任编辑徐阳)

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在动画片中的反映

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在动画片中的反映 ——《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为例 摘要: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如一部反应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电影或电视剧一样,它来源于社会,是时代文化的缩影。无论是中国的动画还是美国的动画,每一部动画的制作背后都包含着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和文化。国际化局势,让中美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影视动画这样便利的文化快餐在国与国之间交流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只有真正理解了两国之间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一部影视作品的内涵深意。动画,是小孩子们理解和接受世界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中国的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美国的动画《猫和老鼠》进行比较,分析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在动画中的体现与反映,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权力距离、高低语境下的言语和动画中教与乐的关系来分析。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差异;动画片 一、引言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条件、传统习惯、地域风貌等等的不同,不同的国家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迪斯尼动画《猫和老鼠》是美国20世纪开始至今盛行不衰、风靡全球的一部动画片。它以老鼠杰瑞幽默机智的形象挑战它的天敌倒霉的猫汤姆,轻松搞怪的情节赢得了全球小朋友的喜爱。而《喜羊羊与灰太狼》则是近几年中国内炙手可热、备受国内小朋友喜爱的一部动画片。当然,明眼人一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便知其中有很多的让人倍感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它模仿了《猫和老鼠》,但是却有很明显的属于中国的特征的文化价值观。不得不说,这两部相似而又不同的动画作品体现了中美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标准。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Hofstede)[1]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面临同一个问题的处理,会采取不一样的应对策略。他提出了五个价值维度,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紧密的联系,集体主义者更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而个人主义文化则更注重提倡个人权利与自由,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个人主义则更关心自己和个人的目标。”[2] 中国是以农耕为主,该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作为做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形式便一直保留下来。进而,就有了“家”、“大家”和“国家”的出现,中国人是以群体形式存在的,重视人的社会价值,把人看作社会群体的一份子,个人的价值因社会群体而存在并借群体体现,因此“家”、“大家”和“国家”的地位远远地高于个人。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集体主义就尤为明显。 这种文化价值观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其一,灰太狼是属于狼族的,只是被逐出了狼群。而且灰太狼是有家庭的,它的责任就是养家,养老婆,养孩子。它为家而奋斗,要拼命地抓羊。但是,由于离了狼群,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抓羊行动都是孤身作战,即使有勇有谋,还是会因群羊的反攻而败战。其二,喜羊羊与其同伴们是群居于羊村中的。通常情况下,喜羊羊出谋划策,在同伴的帮助下,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敌人灰太狼的攻击,获得胜利。单打独斗是必败的,即使是足智多谋的喜羊羊也会羊入狼口。所以,羊羊们是得到

动画片对幼儿心理的影响分析-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动画片对幼儿心理的影响分析-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动画片是学龄前幼儿集娱乐与教育为一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动画片中的语言能够配合图像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或事物的特征,是动画片实现对幼儿教育功能的重要元素。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来说,这部动画片作为一部国产原创动画片,深入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该动画片通过四只可爱的小羊,展现了孩子般的聪明、善良、乐观、勇敢的品质,迎合了家长期待幼儿从娱乐中获得教育的心理,从而使得这部动画片成为众多家长开放给幼儿观看的动画节目首选。本文从幼儿的身体发展、语言发展、注意力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情绪发展、性心理发展七个维度,阐述了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片对幼儿心理的影响,以期与各界关心幼儿成长的教育者和年轻的家长们共勉。 幼儿期指的是3~6、7岁时期,也指学龄前期,这时期的幼儿正处于幼儿园阶段,研究动画片对这一时期的幼儿的影响,必须了解这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在语言的发展方面,是一生中词汇增加速度最快的时期,语言的连贯性随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好,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伴有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此阶段利用语言与人交流已没有障碍。动画片的语言形象生动,对这一阶段的幼儿影响很大,大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模仿动画片中角色的语言,因此,动画片语言也尤为引起家长的关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没有任何的暴力、粗口,虽然是狼与羊儿的故事,但是在故事中羊JLfl']与灰太狼也只是智力上的较量,没有任何血腥的镜头,不像央视之前播过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就因为情节中有粗口、暴力、血腥而遭到一些家长的声讨与投诉,以至于该片停播。《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只讲青青草原上羊儿们的简单幸福生活的动画片让家长们十分放心,不必害怕这部动画片会玷污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二、动画片对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影响 学龄前幼儿的注意仍以被动注意占优势,注意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因此只有被动注意对象色彩鲜明、外观生动形象时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画面就具备这种特点,场景画面简单,人物线条明快,色彩鲜明亮眼,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氛围,让幼儿仿若置身画面中,因此最能引起学龄前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从这点来看,内容健康、人物活泼、视觉效果好的动画片不失为幼儿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动画片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 在情绪的发展方面,幼儿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成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前期幼儿基本上已能体验到,如高兴、悲伤、愤怒、恐惧、紧张、害怕等,而且很容易表现在外显行为上,

中外动画教育的现状与启示——以中、美、韩高校动画教育为例

中外动画教育的现状与启示——以中、美、韩高校动画教育为例 作者:杨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 杨瑛 (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在中国动画教育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多数的教育机构特别式高等教育机 构对动画教育尚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的科学规划。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动画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与 中国的动画教育现状,并将之进行比较,以探索一条适中国动画发展,特别是具有特殊条件、 环境以及要求海西经济区的动画教育发展之路。 关键词:动画艺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动画教育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1-0250-03 在发展动画产业的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人才的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中 国的动画教育急速升温。但在数量上一片繁荣的外表下,质量的缺失也确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动画人才的培养,究竟要采取怎样的一种模式,在我们经过10多年的摸索后,更应借鉴它 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对比分析,取各家所长,才能实现可持续性 的发展。 一、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发展现状 (一)目前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概况 我国的动画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国内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 高等院校设有动画专业,自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对动画产业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以后,国内 动画教育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至2010年,全国有超过500所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包括动画 系、动画专业和二级学院),更有超过1000所的高校开办了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据统计,虽 然2010年我国高校有超过50万的动漫专业毕业生涌入市场,数量为世界之首,但我国每年仍 有15万左右的动画人才缺口,制约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追其原因并非培养的学生数量不足, 而是培养出的学生的能力并不能满足动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造成了企业招不到人,学生就不 了业的矛盾局面。 (二)中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 以普通高等教育的动画专业设置为例,专业划分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具有一定区别。其 中高等艺术院校,如吉林艺术学院等学校的动画相关专业划分较综合型院校细,设有如动画艺 术、卡通漫画、建筑动画、网络动画、3G手机动画等专业,综合型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为 动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游戏设计专业几种,大部分新开设动画专业的高等院校一般只 设有1~2个相关专业,专业划分普遍求全,即单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动画的所有方 向。 (三)中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引言: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动画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中外动画作品层出不穷, 但是在角色造型设计方面,中外动画作品在风格和设计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 对比研究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旨在探讨其不同之处,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艺 术审美。 1.线条风格 中国动画在角色造型设计上注重线条的流动感和柔美性,强调人物形象的曲线和曲折。这种线条风格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线条 流畅,姿态利落,展现出非常独特的魅力。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偏向于立体感和角色特征的表现。线条更加明确,轮廓更加鲜明, 以强调人物的体积感和立体感。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迪士尼公主的角色形象线条简洁 明快,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2.颜色运用 中国动画在颜色运用上更加鲜艳,喜欢使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给人一种浓烈和鲜明 的感觉。在《熊出没》中,一直以来都使用明亮的色调和饱和度高的颜色,给人一种活泼 和愉快的感觉。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明暗的对比和层次感,颜色运用更加细腻和柔和。在皮克斯的 动画作品中,颜色运用相对较为柔和,追求层次感和光影效果的表现,给人一种温暖和柔 和的感觉。 1.价值观差异 中国动画在角色造型设计上通常注重塑造人物的正面形象,强调代表美好和正义的特征。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展现出人物的人性和善恶并存的 形象。 这一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内敛和稳重,而西方文化 注重个性和多样性。在角色造型设计上也存在着差异。 2.人物形象差异

中国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的影响。角色的形象通常是神态庄重、态度严肃、行为端正,给人一种肃穆和庄重的感觉。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角色的形象更加丰富多样。 三、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艺术审美差异 1.审美标准差异 中国动画以传统美学为基础,注重形象的曲线美和人物的气质韵律。中国动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线条的流畅,追求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传达思想的美感。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特征和个性。角色的形象通常会更加夸张和生动,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追求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趣味性。 2.审美方式差异 中国动画通常以静态的画面和空灵的氛围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动感和表现力,角色的形象常常会更加夸张和表演性。

论迪斯尼动画片在中国“本土化”策略

论迪斯尼在中国“本土化”策略 ——新媒体时代与跨文化传播一议 【本文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跨文化传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为了进一步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为了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受众,迪斯尼制作的动画片决定推行“本土化”策略,先后推出了如《小龙大功夫》、《花木兰》等红遍中国的动画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本土化迪斯尼动画 早在1928年,一只活泼、可爱、聪慧、勇敢的小老鼠被美国动画艺术的伟大先驱华特·迪士尼创造出来。这个可爱的小精灵的诞生,一下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随着卡通电影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迪斯尼也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品牌。2005年,好莱坞迪士尼与中影公司合作真人与动画电影《宝葫芦的秘密》,标志着迪士尼正式进军中国。此后,陆续退出了《小龙大功夫》、《花木兰》等具有浓郁中国本土风情的影片,并取得了成功。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张志忠表示:“全球化视野,本土化行动”是华特迪士尼公司成功开拓中国市场的核心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务使作品在文化和情感上与中国消费者产生共鸣”。此外,历经6年波折,世界第六个迪斯尼乐园——上海迪斯尼项目终于正式破土动工,是我国现代服务业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国也成为除美国本土以外,全球唯一拥有两个迪斯尼乐园的国家。 一、迪斯尼成功原因 (1)当好把关人,满足受众需求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除了研究和了解市场需求这两种关系之外,如果媒介不开发其自身机制,以弥合这里所有显示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差距的话,媒介就不可能有效地运作。有一些把关人角色,与参与和表达受众的利益和要求有关。把关人能够为生产者—消费者关系中的任何一方服务,也常常同时服务于双方。①对于迪斯尼来说,迪尼斯的领导层就成了把关人角色,他们把呈现给世界各国孩子们的是一个梦幻的、美丽的世界,影片中展现的唯美的画面、浪漫的情节,对于细节的刻画无不在孩子们单纯的内心世界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在迪斯尼创造的故事世界里,尽情想象着未来的一切,想象着会不会像电影那样完美、幸福,迪斯尼的电影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 (2)美国个人主义精神体现了普世价值 美国是个尊重个性、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提倡自我奋斗的民族,迪斯尼动漫影片中往往会把美国个人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自我奋斗成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37页

中国传统风格电视动画的类型化叙事探索

中国传统风格电视动画的类型化叙事探索 作者:王婧 来源:《电影评介》2022年第05期 自“万氏兄弟”起,中国动画的创作者们前赴后继地利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技巧与风格,在世界动画史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派”之路。然而时至今日,世界动画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且相对固定的类型化叙事模式。受众的细分化以及垂直领域的加强,更是加剧了这一模式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呈现在中国动画创作者面前的道路看似清晰,但如何传承“中国学派”的传统特色,并且继往开来地进行创新?这些问题依旧模糊,而类型化叙事的尝试可能会提供解答。 一、“中国学派”的叙事策略与局限 (一)“中国学派”的叙事策略 20世纪20年代,在诸如《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的影响下,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动画创作者们,开始尝试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学派’自觉的建设历程。”[1]“中国学派”的意义内涵丰富,可概括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技巧,表达中国文化价值的一种艺术风格。 中国动画发展初期,中国尚处在内忧外患的动乱年代,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启迪民智变成了首要任务。在此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第一批动画创作者们创作了诸如《铁扇公主》《国人速醒》《抗战标语卡通》等符合这一系列社会文化变革以及抗战主题的动画作品。另一方面,钱家骏、董筱鼎等一批动画创作者们,创作出一系列致力于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建国初期,时任文化部部长沈雁冰指出:“美术片主要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他们”[2]。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如《大闹天宫》《山水情》《天书奇谭》《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然而,它们的剧情多以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等内容为故事来源,内涵相对简单,人物也有扁平化的倾向。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鲜明特色则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讲述‘寓教于乐’的故事”。[3]综上可以看出,在中国动画的产生与发展初期,动画的知识普及、道德劝诫、政治宣讲等功能受到强调,娱乐属性被放置在次要位置,动画作品的商业化、类型化等概念,还未成为主流。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本人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影片借鉴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我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首先介绍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例如中国的儒、道传统思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题材,以及水墨、剪纸等传统艺术的风格等等。第二个方面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比如水墨风格、剪纸风格的类型动画,还有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影片等。第三个方面,我将对比论述国外动画与中国本土动画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的异同,主要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将之与中国动画史上的杰作《大闹天宫》和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论述中外创作的异同。最后一部分是探讨分析中国元素的“中国特色”的魅力所在,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可行方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动画影片艺术风格中国特色

目录 引言 (4) 一、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 (4) (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4) (二)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5) (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7)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具体运用 (7) (一)故事题材 (7) (二)艺术风格 (8) (三)民族音乐 (9) (四)物件细节 (9) 三、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根本 (9)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学生姓名:朱明雪指导教师:李伟程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为中国动画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在动画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逐渐运用到动画中的角色造型、故事情节、色彩风格、音响配乐等方方面面,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我国动画人的不懈努力,承前启后,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风格的动画时代。 新世纪以来,我国动画产业在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重新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探索和回归。我的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在中外动画影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影片借鉴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我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介绍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例如中国的儒、道传统思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题材,以及水墨、剪纸等传统艺术的风格,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风格等等。第二个方面则是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我主要从四点分析,首先是传统的故事题材,然后是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还有民族配乐的运用,以及中国传统风格的物件细节等。最后一个方面是探讨分析中国元素的魅力所在,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可行方向。 一、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 中国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凝聚了中 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也始终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绘画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对动画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动画风格众彩纷呈,从动画产生之初,就蕴含着特有的民族风格特征,例如水墨国画、皮影、剪纸、京戏、瓷器青铜器、敦煌壁画、太极八卦等等,其绚丽多姿的形式和表现内容为中国动画乃至世界动画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时间的沉淀,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积累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如:新石器时代质朴厚重的彩陶、商周时代神秘雄浑的青铜器 纹饰、战国时期灵巧多变的器皿,以及意境深远的国画笔墨、复杂多变的装饰图案、造型生动的民间剪纸、色彩绚烂的木版年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或简约或精致,或恢弘或灵巧,或粗放或工整,或质朴或奢华,或娟秀或热烈等多种手法。许多传统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科技和工艺的不断进步,经久不衰,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元素。这些传统元素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 (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儒家、道家等多家学派思想的浸淫,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 1、儒家思想 儒家学派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

中外动画的比较研究(论文)

(一)中国动画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日本动漫的飞速发展,国内的竞相模仿也已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这样的邯郸学步,甚至让日本动漫画家都提醒:中国的动漫要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内涵和特色。另外,国产动画形象不可爱、不好玩、缺少幽默夸张,故事老套,不吸引人,已是多年的老问题。而且,国产动画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也显得过多。业内人士指出,现实题材应该是动画产业的主战场。贴近生活的动画片可以吸引各年龄段的观众,从而引领更广阔、多层次的衍生产品市场。 “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所以我们这年龄阶段看动画没什么大不了的。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次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所以无怪乎几年前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看见《灌篮高手》后也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这是中国动画业的悲哀! 世界的动画大国,当然是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老美的动画以数字化的电脑制作为主,号称“美国没有动画绘制人”。其特点是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且节奏较快,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代表有迪斯尼、华纳等公司。而日本的动画以赛璐璐和喷笔绘制为主,体现的是一种唯美的风格。特点是以优美的人物造型,内涵丰富的对白及剧情吸引观众,但相对的,定格画面就较多(1995年的超人气大作《新世纪Evangel ion》创造了3分50秒定格且无对白的记录,但销售量仍排亚洲第一,庵野大神的功力真是高深莫测!),节奏也较慢。代表么……吉卜力,CAINAX、SUNRISE、东映……中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造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像3岁孩子,还有毫无感情的对白……可以说,中国动画的观众没有7岁以上的!!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稚园动画”。 (二)问题与对策 然而,形成“幼稚园动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对动画概念的错误认识及对观众年龄的狭隘定位 前面提到,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因此从编剧到配音都极尽幼稚童趣(所谓)之能事。因此把观众年龄层次定位在了一个想当然的低谷中,效益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可在日本,动画片被分为了3个等级,分别面对3—12岁、12—18岁和18岁以上的年龄层。美国更是把动画片做得老少兼宜,如《狮子王》、《海底总动员》。 解决方法:尽快改变对动画片的认识。 ②题材陈旧且无聊 长期以来,国产动画创作大都局限于改编动物童话、民间神话、古代故事,缺少反映青少年现实生活的题材。一些根据儿童文学改编的动画片,由于其产生的年代局限,多少存在明显的说教色彩,缺乏亲切感和童趣,这只能说是成人眼中的动画形象。国产的除了“葫芦娃斗妖怪”、“琴岛和海尔”就是“大灰狼和小白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些东西,小学二、三年级以上就没人看了。说得再不客气点,日本的三流科幻片《咸蛋超人(奥特曼)》(按某些人的习惯把它归入动画片)都比它们来得好看。 解决方法:考虑采用受欢迎的剧本(如金庸小说)或年轻人写的剧本(贴近青少年生活)。 ③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 看起来,中国动画恐怕还停留在老式的“塑料纸+水彩纸”的“幻灯式动画片”阶段吧(未证实),既没美国的数字化技术流畅、动感强,也没有日本的“赛璐璐+喷笔”柔和、美观。偶尔有赶赶时髦,有电脑着色的作品也是用“画笔”一类的简单软件“填空”。色彩方面已不是缺乏过渡

论播音学视角下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人物贴近性把握——以《动物特工局》为例

论播音学视角下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人物贴近性把握— —以《动物特工局》为例 论播音学视角下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人物贴近性把握——以《动物特工局》为例 近年来,中外合作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些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成为了观众们心目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本文以近年来热播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动物特工局》为例,从播音学的视角来探讨这些电影中人物的贴近性把握。 《动物特工局》是一部由美国和中国合作制作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只猪的故事。在这个电影中,每个动物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个性,这一点在播音学中被称为“声音人物化”。声音人物化是指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表达来呈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动物特工局》中,每个动物的声音都非常丰富,准确地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 首先,电影中的主要角色——猪霍巴特的声音塑造非常成功。猪在人们的印象中常常被认为是懒惰、贪吃和懵懂的代表,而霍巴特的声音正好符合了这个印象。他的声音低沉而迟钝,给人一种懒散迷糊的感觉。同时,他的声音还透露出一种温暖和善良,使观众们更容易对他产生共鸣。 其次,电影中的反派角色——豺鲨的声音也非常出色。豺鲨是一个阴险狡诈、心机深沉的角色,这些特点都通过他的声音得以表现出来。他的声音尖锐而沙哑,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同时又有一种傲慢和自大的味道。观众们在听到他的声音时,不禁会对他产生一种厌恶和害怕的感觉。

此外,电影中的其他次要角色也都有着独特的声音特点,使他们更加立体且易于辨识。例如,兔子年纪大的叔叔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狗的声音明快而洪亮,体现了他们的活力和忠诚。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动物特工局》这部电影在播音学的视角下非常成功地把握了人物的贴近性。通过声音的塑造,每个角色都有了自己独特的形象和个性。观众们在电影中不仅可以通过画面来认识角色,还可以通过声音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种人物的贴近性把握使观众们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并对电影中的角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综上所述,《动物特工局》这部中外合作的动画电影在播音学视角下成功地把握了人物的贴近性。通过声音的塑造,每个角色都有了自己独特的形象和个性。观众们能够通过声音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这种贴近性把握为电影的成功和观众的喜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未来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中,播音学的视角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为观众们呈现更加精彩纷呈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电影《动物特工局》在播音学的视角下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和个性。通过声音的塑造,每个角色都展现出独特的特点,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性格。这种贴近性把握不仅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还增加了他们对电影角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成功的塑造为电影的成功和观众的喜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中,播音学的视角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纷呈的人物形象

试论中国动画艺术的特点——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试论中国动画艺术的特点——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作者:肖富华 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2期 肖富华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8)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动画电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动画艺术行业的发展,使传统的中国动画艺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中国动画艺术主要 依附于民族文化,其动画形象、色彩和艺术特色都符合传统文化特点。现阶段,随着动画艺术 的多元化发展,中国动画艺术特点逐渐呈现多样化,其艺术特点和动画表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本文针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电影表现出的动画艺术,深入探讨中国动画艺术的特点,展望中 国动画艺术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动画艺术;《喜洋洋与灰太狼》;特点;研究与分析 1 中国动画艺术所包含的中国元素 20世纪60年代,动画艺术开始发展起来。作为一种复合型艺术,动画在各生活、生产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教育行业、生产工业、娱乐行业、广告行业,动画都可以通过艺 术表现力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动画艺术发展速度缓慢,由于动画制作 技术的落后,前期我国制作的动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艺术价值都很低。中国动画艺术表现的 中国元素有:①传统民族文化色彩,其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和人物对白都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民 族文化和民族精神;②故事情节和背景中插入中国元素,故事情节是动画艺术创作的主要依据,在传统动画作品中,中国元素在动画故事情节和背景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各行业的发展,我国动画产业逐渐兴盛起来,呈回温态势,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将中国动画艺术推广至世界,是新时期动画工作者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中 国动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方向,将引领我国动画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在中国动画行业中不仅创造了收视奇迹,还挽救了我国动 画产业低迷的现状。在复杂的动画发展环境,《喜羊羊与灰太狼》取得高票房并非偶然,其成 功得益于它鲜明的艺术特点,本文针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电影动画表现出的艺术特点进行深 入研究。 2 《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艺术特点 2.1 可爱的艺术形象 2.1.1 动画人物造型设计 《喜羊羊与灰太狼》采用的是Q版造型设计来制作动画形象,Q版动画设计人物的特点是 将头的比例加大,使头和身体的比例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的艺术创作手法可以增加动画形 象的趣味性,展现出的动画形象滑稽可爱。 2.1.2 动画人物名字设定——中国词汇

中国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中国的动漫发展与借鉴--以迪士尼为例

迪士尼的动漫王国 [内容摘要] 从一个动画影片小作坊到巨无霸式的跨媒体集团,迪斯尼一路走来颇具童话色彩。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动漫品牌,迪斯尼在主题创意、快乐体验和服务、产业链延伸和本土化策略等方面有着一整套的经营模式,以米老鼠、维尼、唐老鸭等动漫形象为起点,迪斯尼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将迪斯尼文化彻头彻尾地商业化,造就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娱乐帝国。本文分析了迪士尼品牌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由此挖掘中国动漫产业的不足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迪士尼;动漫产业;营销;启示 全球闻名遐迩的迪士尼,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成为一个以米奇、唐老鸭等卡通形象而闻名于世的知名品牌,并衍生出一个涵盖音像、图书、媒体网络、主题公园、日用消费品等多种领域的蕴藏巨大财富的行业。旗下包括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惊奇漫画公司、试金石电影公司、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好莱坞电影公司、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当今的迪士尼已经远远不止于从事动画电影这一个行业了,迪士尼手表、迪士尼饰品、迪士尼少女装、迪士尼箱包、迪士尼家居用品、迪士尼毛绒玩具、迪士尼电子产品等多个产业。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至好评,取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 一、品牌概述 (一)品牌起源 华特迪士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10月16日,由华特迪士尼(Walt D. Disney)及其哥哥罗伊迪士尼(Roy O. Disney)创建,当时叫做迪士尼兄弟工作室(Disney Brothers Studio),后来更名为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Walt Disney Productions),在1986年2月6日,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现在迪士尼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之一,不断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最特别的娱乐体验,并且一直秉承着公司对质量和创新不断追求的优良传统。

动画教育国际化的状况及进展途径

动画教育国际化的状况及进展途径 近年来,高等动画院校以特色专业为闪光点,以原创开发为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在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衍生出的高校生存危机中,表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动漫游戏飞速发展,高等动画院校教育为中国动画产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积极推动了中国动画的发展。但不得不承认,中国动画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动画教育可提升的空间也不小。在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高等动画院校教育顺应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国际化是必然选择。要实现高等动画院校教育的国际化就要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实践和反思中,结合本国文化传统,融合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以精确到位的发展策略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高等动画院校教育国际化的现状 1.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国内可资借鉴的经验有限 1952年,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动画专业,我国动画教育即始于此。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华山美术学校也定向培养了一批动画人才,开启了中国动画职业教育的先声,积累了动画院校教育的经验。而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中国动画产业迅速成为"朝阳产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动画高等教育的普及呈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动画及相关专业在校生达46.6万,是2003年的近5倍,是2000年的200多倍。而涉及动漫专业的高校院系总数则达到了1230所。从2008年至今,动画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数量更是出现了"加速跑"。动画专业数量的飞速增长昭示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目前学习相关动画专业的在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一代人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张扬个性是他们的标签。据调查显示,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性格是敏感深刻、追求自由和与众不同、表达能力强,适合从事动画这样需要高度创意和艺术性的工作。但对他们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面对时代变迁,照搬几十年前的教育模式必然导致高等动画院校教育的停滞不前。从2000年开始,新形势下的动画教育快速发展,但是至今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而且一些高等院校忙于扩大规模,对教育质量关注不足,所以国内高等动画院校可供借鉴的经验远远不够。国内经验紧贴国情,是高等动画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基础,没有牢固的根基,国际化时脚步就不稳。 2.生搬硬套外国模式,融合效果不佳美国是公认的老资格的动画大国,加拿大是近年新兴的动画强国。在美国和加拿大,目前从事动画教育的学校和机构超过1000家。日本的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涉足动漫人才培训,进入21世纪后,为新时期日本动漫游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有人认为,美、加、日三国在动画专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完全可以照搬他们的模式以走捷径。纵观历史,中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史都是在吸纳、交融

影视动画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动画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影视动画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动画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媒体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对艺术和文化产业带来比较大影响,数字媒体艺术也应运而生,并被应用到影视动画设计之中。这种媒体艺术形式融入,使影视动画表现风格变得更加多样化,并且在满足大众需求同时,朝着个性化发展,受众面和辐射范围更广。另外,影视动画设计和制作中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传播渠道相较于过去变得更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影视动画创意化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影视动画艺术前行主要动力。文章主要针对数字媒体艺术对影视动画带来影响,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影视动画中应用情况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影响;应用 新时期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中,受数字化技术冲击比较大,形成一

种新媒体艺术形态,那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数字媒体艺术采取的是以技术为载体和基础,艺术为辅的模式。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动画中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动画表现形式多样化和多元化,以及使动画具备大众化和个性化特征外,还可以在技术支撑下使影视动画质感增强,带给观众更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所以,影视动画要加强这个方面研究,在发展中要做好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以确保自身能够更好发展,满足现代人对影视动画各种各样需求。 一、数字媒体艺术对影视动画产生的影响 (一)促进影视动画表现风格多样化数字媒体艺术依赖于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支持,可将影像、绘画、图案等,转变为现代人们已经比较熟悉的数字影像。传统动画媒介表现风格单一且局限性大,数字媒体意识支撑下所形成的混合媒介动画,以及个性化动画等,突破了传统动画限制,不仅实现了风格多样化,而且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画面整体效果更加好,无论是动感还是质感,抑或者是表现力,都有很好的提升,能够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冲击力[1]。以《白日梦》这部动画为例,采取的是拼贴的方式,把人物形象与视频背景,

动漫发展意义

画片的只有三、四十家,其余只能附赠随片广告时间免费播放。可以说播出费的问题不解决,中国动漫很难抬头。 3、投入整体设计。我国现代动漫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还不够成熟,产品结构单调、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年产值不足50 亿元人民币。显然,我国潜在的动漫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同时,由于我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里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竞争优势基本上被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所控制,如我国的网络游戏 80%以上是韩国的产品。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 29%,而我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 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 三、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途径 我国发展本土动漫产业必须走产业化道路。但从目前形势和现状看,国内的动漫产业还没真正形成产业链条,因此我们要借当前的有利时机尽快完成产业化进程,尽快走出有我国特色的动漫产业之路。 1、要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国家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动漫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应该意识到中国动漫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吸收民营资本、境外资本和金融资本介入,让商人、企业家和金融家参与,跨行业、跨地区地整合我国动漫产业资源,从而形成以资本为主线的动漫产业链。 2、理顺产业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对动漫产业的管理,基本上实现的还是多头管理体制,这就制约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管理协调机构,使动漫的出版、制作、发行等审批、审核工作更加快速、有效。 3、培育本土动漫明星。培育本土动漫明星,是产业化的核心。眼下,中国动漫业最稀缺的是自己的“动漫明星”,回想韩国人当时为了培育出本土动漫明星,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直至研制出轰动世界的“流氓兔”本土动漫明星后,仍然还在不懈努力。可想而知,如果中国有一批像一休、柯南、蜘蛛侠这样有号召力的动漫明星,就可以像国外一样,围绕动漫明星开展商品开发,那时国产动漫业便可发展壮大。 4、强化规模与系列。动漫片必须形成规模和系列,否则片子放完了,动漫

情与景汇·意与象通——浅谈中国传统水墨在动画中的应用

情与景汇·意与象通——浅谈中国传统水墨在动画中的应用 作者:李莹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1年第12期 李莹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水墨动画的美术风格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水墨画。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把淡泊、飘逸、虚无、清雅、恬静、缥缈、萧散、冲融、简远、空灵、疏旷、寂寥的意境发挥到了极境。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绘画在邈远意境达到的高度、深度上能够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比肩。水墨动画正是试图继承中国绘画的这种意境表述体系,展示另一个面貌的动画语言。 关键词:中国传统;水墨;动画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1)12—0015—02 水墨动画的美术风格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水墨画。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把淡泊、飘逸、虚无、清雅、恬静、缥缈、萧散、冲融、简远、空灵、疏旷、寂寥的意境发挥到了极境。世界上 没有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绘画在邈远意境达到的高度、深度上能够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比肩。水墨 动画正是试图继承中国绘画的这种意境表述体系,展示另一个面貌的动画语言。 一、水墨意境 何谓意境?意境即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主体心灵突破意象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意境也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就是情 景的结合,或叫“情景交融”。有的重抒情、有的重“境阔”、有的惊心动魄、有的丝丝扣入 人心、有的以空间的景物来感人、有的有意境、有的没有意境。 因此,意境有它自己的性能和特点,意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表现,也就是艺术具有一个空 间的境象。这个空间境象,有的虽然不是直接的表现出来,也能间接的引人对它的联想。所以 当人们感受到一幅画或一首诗有意境时,便会在眼前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或宁静的,或开朗的,或壮丽雄伟的等等空间感觉,仿佛自己亲临于大自然之中一样。 水墨的晕染特征有表达意境之美的优势,它营造出中国画深远的意境,创造了“梦幻仙境般”的艺术美学。水墨注重写意之本,形随其后。将对物象的印象提炼上升为主观感受,客观 的影子已被减弱,蕴含着情感的形态就自然生成了。具象不忘抽象,写实不忘写意。主观与客 观是一对不断磨合相辅相成的矛盾体,协调好关系,就掌握了主动意境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最 高境界,它具有审美特征。水墨动画将水墨技法和电影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个“活”的流动的 画面,如《山水情》中糅合了各种现代动画手法,充分发挥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创作出中外艺 术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 二、虚实相生,空白处显妙境 唐代刘禹锡指出了意境所具有“象”(实)与“境”(虚)的两个层面。虚与实,是中国绘画 中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它包括隐现、藏露、浓淡、黑白的对立统一。在空间表现上中国水墨

中国动画的发展背景 2021

第二章中国动画的发展背景 2.1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派"的兴衰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动画技术的探索期(1922--1955)、中国学派的第一次辉煌期(1956--1965)、文化大革命的停顿期(1966--1972)、中国学派的第二次辉煌期(1972--1981)、中国动画的衰落期(1982--2000)。 --------------------------------------------------------------------------------------------------------------------------------------------- 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 大约 1918 年左右,当时的中国开始引进美国电影动画片,继电影之后,动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开始呈现在少数中国人眼前。通过一批勇于探索的动画先驱们的尝试。中国动画片《舒文华打字机》于 1922 年诞生,这是一部片长仅一分钟左右并且制作也不甚精致的广告动画,但却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制作动画片的先河。 这部广告动画的创作者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动画开山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