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辊道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升降辊道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升降辊道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注醇装置改造优化设计的研究

注醇装置改造优化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8T17:25:13.4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杨海涛 [导读] 摘要:针对某气田现有的移动式注醇装置故障率、运维成本高等问题,结合该装置的工艺技术及作业环境特点,对管线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对发动机进行了改良等4项技改措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储运二大队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针对某气田现有的移动式注醇装置故障率、运维成本高等问题,结合该装置的工艺技术及作业环境特点,对管线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对发动机进行了改良等4项技改措施。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节约运维成本、降低运行能耗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气田药剂加注的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注醇装置;运维成本;天然气;水合物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high failure rate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of the existing mobile alcohol injection device in a gas field, the connection mode of the pipeline was optimized and the engine was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device. On the basis of solving the above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sav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and reducing oper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en realized, the efficiency of gas field reagent filling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employees has been reduced. Key word:Alcohol injection device;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Natural gas;hydrate 1注醇装置在现场应用现状 1.1应用背景 目前大庆某气田采用高压集中注醇的工艺方法防止气井井筒和管线中生成水合物,集中注醇增压通过集气站内的小注醇泵来完成,但在供气高峰期为保证正常生产,通常使用移动式注醇装置加注甲醇以满足流量和速度的要求。另外,气井需要定期加注缓蚀剂和泡排剂,由于两种介质粘度大、管线长,站内加注易造成损坏站内注醇泵凡尔、加注速度慢等不利状况,况且通过站内加注泡排剂还会降低地面管线甲醇浓度而达不到防治水合物的效果,所以缓蚀剂和泡排剂的加注必须使用车载式移动注醇装置来实现。 1.2应用原理 注醇装置搭配甲醇罐,通过汽油发动机带动注醇泵运转,当注醇泵泵头压力大于井口压力时,甲醇注入到气井井口,甲醇液体在井口及管线中形成紊态,与天然气混合,防止水合物生成。 1.3存在的问题 某大队共有5套注醇装置,由于使用频率增高,单井道路路况颠簸,注醇装置故障率和维修次数快速增长。本文统计了4至5月注醇装置故障检修及维修费用情况,得出平均每月发生故障13次,月平均维修总费用为6800元。 2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 本文对该装置的检修情况进行分类,发现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分别是:水箱、泵入口管线、排气管、发动机。 (1)水箱结构不合理,质量差,装置运行时因震动较大导致水箱被震裂而漏水,经常需要焊接维修,严重时需要更换部分管线及配件。 (2)甲醇罐和注醇泵之间是通过管线连接,震动时连接管件及注醇泵下凡尔、膜片容易损坏,更换维修费用高。 (3)排气管为铸铁材质,比较重,摆动幅度大,与发动机连接处易被震裂。 (4)发动机为进口汽油发动机,故障率高,配件不好采购,为维修更换带来了困难。 经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配件易损坏、维修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震动造成的配件磨损;其次由于配件不常见,给采购带来困难,同时造成了维修成本高。 3优化设计方案 (1)把原有的支架进行改制,效仿柱塞泵泵体基础,同时在支架和水箱之间加装橡胶垫子和减震块。 (2)把甲醇罐出口和注醇泵之间的管线连接拆除,改用压盖、密封胶垫、软管,是原有的硬链接变为软连接。 (3)将排气管材质由铸铁改为铸铝,管子中间加装波纹管,一方面摆动幅度会减小,另一方面可起到一定的缓震作用;并将排气管与发动机连接处改为不锈钢材质,抗震性强。 (4)将进口汽油发动机改为国产比较常见的便携式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故障率低,并且配件容易采购,且费用不高,这样可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改造结束后,小组成员抽查7至8月的维修项目及费用情况,平均每月维修4次,平均费用1100元。注醇过程未发现工况异常的现象,注入量正常。 利用震动测试仪,分别检测了两台注醇装置,其中一台未改装的注醇装置,另一台改装后的注醇装置。选择了四个检测点:泵体、水箱底部、排气管线、发动机。发现泵体震动数据变化不大,改造后水箱底部、排气管线震动值明显变小,发动机振动变大,原因是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来的差异。 4结论 一是注醇装置能够防止气井管线冻堵,确保气井系统平稳安全运行。 二是改造后的注醇装置,在泵压、排量等性能上仍可以达到原有是使用效果。 三是改造后的注醇装置运行时部分器件震动值下降,维修频次及单次维修费用大大地降低。 参考文献 [1]气田甲醇污水处理装置节能技术研究[J]. 单巧利,李勇,王明军.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09(06). [2]油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预防[J]. 陈小锋,崔斌.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6(02). [3]长庆气田天然气净化工艺技术介绍[J]. 李时宣,王登海,王遇冬,刘祎,刘子兵.天然气工业. 2005(04).

车载装置升降系统的设计

本科毕业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5月25 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车载装置升降系统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10月15 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一、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车载装置的升降系统与自动调平机械系统,,通过水平测绘仪的校正,使雷达车自动处于水平位置,并自动举升雷达天线 二、基本要求 要求该系统的机动性能好,对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环境适应能力强,要求调节水平位置、升降系统工作时实现自动化,而且要求工作位置稳定,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发生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即在一定的风速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 三、工作进度 20**.10.20 -20**.01.08 根据任务书,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与外文翻译。 20**.01.08-20**.05.25 进行毕业设计 20**.05.26-20**.05.31 提交毕业设计资料,教师进行审核,准备答辩 20**.06.01-20**.06.03 毕业设计答辩 参考文献 [1]吴宗泽. 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06. [2] 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早稻田大学教授加藤一郎编.机械手图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4] 机械工业部编.1996机械产品目录,第7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开题报告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11月25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全液压升降机设计

全液压升降机设计 第一章绪论 这次毕业是学校为我们每个工科学生安排的一次实践性的总结,使就业前的一次大练兵,是对每个学生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总体检测,使我们为进入工厂工作做好了准备。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液压升降台的设计,升降机是一种升降性能好,适用范围广的货物举升机构,可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设备之间的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共件装配时部件的举升,大型机库上料,下料,仓储装卸等场所,与叉车等车辆配套使用,以及货物的快速装卸等。它采用全液压系统控制,采用液压系统有以下特点: (1)在同等的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其他装置产生更多的动力,在同等的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液压马达的体积和重量只有同等功率电机的12%。 (2)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由于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液压装置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向。 (3)液压装置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到2000),还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调速。 (4)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他对液体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易于进行调解或控制。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6)液压元件以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压也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当然液压技术还存在许多缺点,例如,液压在传动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液压传动易泄露,不仅污染工作场地,限制其应用范围,可能引起失火事故,而

且影响执行部分的运动平稳性及正确性。对油温变化比较敏感,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造价昂贵,出现故障不易找到原因,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减小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我国的液压技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自从1952年试制出我国第一个液压元件——齿轮泵起,迄今大致经历了仿制外国产品,自行设计开发和引进消化提高等几个阶段。 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科研攻关,产品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研制和生产出了一些具先进水平的产品。 目前,我国的液压技术已经能够为冶金、工程机械、机床、化工机械、纺织机械等部门提供品种比较齐全的产品。 但是,我国的液压技术在产品品种、数量及技术水品上,与国际水品以及主机行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液压元件。 今后,液压技术的发展将向着一下方向: (1)提高元件性能,创制新型元件,体积不断缩小。 (2)高度的组合化,集成化,模块化。 (3)和微电子技术结合,走向智能化。 总之,液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很大的,他和气动技术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指导要求进行,其间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水平和知识所限,其中错误在所难免,恳望老师予以指导修正。

液压缸的机械锁紧装置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4) 1.1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1.2诸多可行性方案的比较以及局限性分析 (5) 1.2.1钢球式锁紧液压缸 (5) 1.2.2滚子式锁紧液压缸 (6) 1.2.3套筒式锁紧液压缸 (7) 1.3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8) 1.3.1国内研究现状 (8) 1.3.2国外有关科研成果 (8)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1) 1.4.1本设计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11) 1.4.2本设计相对前文几种可行性方案的优势 (12) 1.5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13) 1.5.1内锥套内外表面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试验 (13) 1.5.2锁紧装置理论设计计算 (13) 1.5.3锁紧装置简化模型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及参数优化 (13) 1.5.4锁紧装置的样机试验 (13) 第2章摩擦副材料的选用及其摩擦磨损试验的设计 (14) 2.1引言 (14) 2.2 内锥套内表面材料的选择 (14) 2.2.1 铜或铜合金材料作对偶件 (15) 2.2.2铸铁材料作对偶件 (16) 2.2.3钢材料作对偶件 (17) 2.2.4其他材料作对偶件 (17) 2.3内锥套外表面摩擦副材料选择 (17) 2.4试验方案 (19) 2.4.1试验器材及用品 (19) 2.4.2试验方案 (20) 2.4.3试验数据处理 (21) 2.5本章小结 (24) 第3章液压缸锁紧装置的理论计算和设计 (25)

3.1 引言 (25) 3.2 核心零件的关键尺寸及基本算法 (25) 3.2.1假设条件的提出 (26) 3.2.2简化模型力学求解方程的建立 (27) 3.3.1弹簧弹力—内锥套斜角函数关系 (29) 3.4内锥套厚度的设计计算 (31) 3.5 碟形弹簧的设计计算 (33) 3.6 MATLAB计算程序 (36) 3.7本章小结 (37) 第4章锁紧装置的ANSYS有限元仿真优化试验 (38) 4.1引言 (38) 4.2简化模型的建立 (39) 4.3接触组设置 (39) 4.4约束设置 (40) 4.5外部载荷设置 (41) 4.5.1加载碟簧弹力F K (41) 4.5.2加载活塞杆负载F (41) 4.5.1负载施加时序 (42) 4.6网格划分 (42) 4.7 计算结果处理 (43) 4.7.1内锥套应力分布 (44) 4.7.2外锥套应力分布 (44) 4.7.3 活塞杆应力分布 (45) 4.7.4 内锥套-活塞杆接触压应力 (45) 4.7.5 内锥套-活塞杆接触摩擦应力 (46) 4.8 数据分析处理 (47) 4.8.1 各因素对根部圆弧槽最大应力的影响关系 (48) 4.8.2 综合评估 (50) 4.9 活塞杆负载力作用方向对内锥套应力分布的影响 (52) 4.10本章小结 (54) 第5章液压缸锁紧装置试验台设计 (55) 5.1引言 (55) 5.2样机试验主要内容 (56)

[精编]小型数控立式铣床工作台升降和制动装置设计

小型数控立式铣床工作台升降和制动装置 设计

小型数控立式铣床工作台 升降和制动装置设计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意义 《专业综合设计2》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机械类高年级学生综合应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等知识体系,将机械、驱动、传感及计算机控制有机地集成融合在一起,独立设计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装备。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机电装备设计》课程的知识,对典型机电装备的工作原理、组成要素及核心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用《机电装备设计》的知识及相关知识体系,掌握如何将机械和电气驱动、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融合在一起,如何构成一种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及结构简单的机电装备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规律,提高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实践,熟悉设计过程,学会正确使用资料、正确使用图书特别是电子图书资源、网络资源,查阅技术文献、设计计算、分析设计结果及绘制机械、电气图样,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上得到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充分的设计空间,使其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在设计实践中深刻领悟机电装备设计的内涵。第二章、设计要求 2.1技术参数 (1)工作台升降行程:320mm; (2)工作台尺寸:长宽=600mm320mm; (3)工作台总重:1000N;

(4)最高运行速度: 步进电动机运行方式:空载:0.5m/min;切削:0.1m/min; 交流伺服电机运行方式:空载:8m/min;切削:2m/min; (5)系统分辨率:开环模式0.01mm/step;半闭环模式0.005mm/step;(6)系统定位精度:开环模式0.10mm;半闭环模式0.01mm; (7)切削负载:X向800N;Y向1000N;Z向1500N; 2.2设计要求 (1)实现垂直平稳升降,具有快速升降功能; (2)用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作驱动元件; (3)工作时离合器脱开,主轴不工作时,离合器锁死,主轴箱停在任意位置; (4)具有行程越位报警功能; (5)采用滚动导轨块作支承; (6)具有断电锁紧功能。 第三章、设计内容 3.1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1.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工作台总重:G=1000N 3.1.2铣削力 3.1.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1)最大工作载荷的计算 作用在滚珠丝杠上的力包括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进给力、移动部件的重力,以及作

液压升降台设计分解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液压动力升降台的系统设计》 姓名赵博军 学号1361101201950 指导教师任重凯 办学单位西安电大直属一分校 日期2013年11 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编号:课程名称:《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办学单位: 设计题目《液压动力升降台的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赵博军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课程设计目的:为了将所学的液压气动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本设计主要围绕插床的液压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设计,以加强对液压控制系统的深入了解。最终,用所学的液压气动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我们综合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液压传动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台插床的液压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已知参数:切削负载F L=25000N,机床工作部件总质量m=2000kg,快进、快退速度均为5m/min,工进速度在50~200mm/min 范围内可无级调节。滑台最大行程6000mm,其中工进的行程是2000mm,往复运动加减速时间≤0.2s,滑台采用平导轨,其静摩擦系数f s=0.2,动摩擦系数f d=0.1,滑台要求完成“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6) 设计液压系统原理图1张; (7)设计油箱工作图和液压缸工作图各1张 (8) 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2013-10-18——2013-10-28:选设计题目; 2013-10-28——2013-11-03:收集所选设计题目的资料; 2013-11-03——2013-11-15:绘制图纸; 2013-11-15——2013-11-28:编写课程设计正文; 2013-11-25:提交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签字 办学单位意见 教学班负责人签字、分校盖章___________ 年月日

大套一站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改良优化设计研究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68 大套一站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改良 优化设计研究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大套一站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改良优化设计研究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根据目前我国大套一站水泵装置的设计方案内容、具体模拟演练的数据追加操作、能量特性控制的手段等因素,进行既定水位资料以及土建管理的研究,使得整体水泵在满足高效进水标准质量的同时,能自行根据进出水流道的损失进行减小处理,使得结构装置的具体效率得到完整改善。保证不同地区工业用水、农业抗旱排涝以及生活用水量的完整提高;促进内部地域水流道管理系统运行机能匹配工作任务的高效组合效应;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目前,关于大套一站机电控制环境下的具体设备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相关技术工程安全鉴定资料不足,使得具体国家水利先进指标的落实程度效果严重丧失,这对后期专有技术规模的改造和控制尺寸的开发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使得具体水力资源的损失水平加大。因此,应具体结合该地区水情以及工情的综合表现状况、具体水泵装置在出水流道的优化改进设计标准,进行计算机控制智能处理

(完整版)升降机构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 辑。 1 绪论 1.1 设计的主要目的 本课题主要完成的是一放线机升降结构设计,包括线圈夹紧.升降机构,实现线圈的夹紧.装卸操作。该放线机用于计算机通讯线缆或类似线缆的裁切的自动供料,以保证线缆切线长度。 1.2 设计的主要思路 设计研究的主要思路就是想把传统的螺旋式升降改为液压升降,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能精准的完成机械的自由升降。以便更好的使用放线机。本人的想法是想用液压驱动不想用陈规的螺杆升降,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升降系统和驱动系统,在常规的螺杆升降的前提下,要提升很大重量到指定高度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所以选用液压升降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还有就是因为刚卷质量非常大,单靠钢丝绳的拉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正常的自由旋转就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驱动系统,现在一般用的驱动系统都是电机驱动,因为它有许多优点,可以根据线卷的拉力大小来调节他的转速,还可以进行一般的正反转,还有就是在电机上安装一个变频器,可以无限调速,可以得到任何想要得转速。驱动装置则是用液压

驱动,它可以避免由于螺杆滑丝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事故,而且力大可以迅速提升到指定高度。 1.3 设计的要求 1.夹紧只限于轴向,线绕度不受限制,夹紧力不致使线轴破坏。 2.驱动力可采取外驱动力。 3升降过程要求平稳.快捷。 4.放线时线圈外径悬空高度200mm—400mm。 5.线圈形状尺寸示于图1.1 图1.1 线卷的零件图 1.4 放线机发展情况综述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要求精确的技术,以此同时我们还不能以牺牲

效率为代价。现在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应各种线的切割,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设备既有很高的效率又能保证精度要求。所以我们来研究放线机有很好的经济很社会效益。 现阶段我国在各项技术中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在一些领域还保持着领先。一种应用于钢帘线及高精度、高性能金属线材生产的现代化关键设备——25模多功能智能化高速水箱拉丝机,由江苏泰隆机械集团研制成功,并于4月9日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设备的研制对推动我国高端金属线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扭转我国金属线材产量雄踞世界第一而装备技术却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被动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这一技术成果的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科院院士吴宏鑫担任,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冶金设计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国家高科技领域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小组。专家组在认真审定江苏泰隆机械集团提供的设计方案、技术资料和制造工序的基础上,参照了国际、国内重点用户的应用结论,一致认定,该项成果采用集成化、立体式传动结构和单侧主动式25道次拉拔技术,钢丝拉拔直线性能好,模具消耗低,拉丝效率高;单台设备集拉丝机、收线机、张力柜、配电柜等多种设备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大大节省了金属材料、装配工序和使用空间;以变频技术为依托,采用智能化技术实施动态性集中控制,来进行各种放线机的升降运动。 江苏泰隆机械集团几年前开始金属线材设备的开发研制,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逐步形成从金属拉丝、高速层绕、重卷、外绕、放线、CO2气体保护焊丝及各类特种金属线材成套设备的开发与制造体系,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而且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头部伸缩装置优化设计

头部伸缩装置优化设计 头部伸缩装置的移动行走机构,在传统的头部伸缩装置中,多半是齿条固定在固定机架(I)上,齿轮固定在移动机架上,齿轮带动移动机架一起移动。本文将二者功能倒过来设计,将会有许多优点。 标签:行走机构;齿轮;齿条 带式输送机头部伸缩装置,虽然在带式输送机系统中,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并且在电力、港口、料场、化工等多个领域的输送机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头部伸缩装置传统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齿轮固定,齿条和移动机架一起移动;另一种是齿条固定在固定机架上,齿轮和移动机架一起移动。本文论述的是前一种结构形式,但进行了优化设计,效果将会好一些;同时,对防倾、定位装置也进行了考虑。 1 头部伸缩装置的主要功能(Function) 实现一条输送机给多条输送机受料,而且具有给料点切换灵活、节省空间、节省设备、节约基建投资、操作维护简便等优点。 2 头部伸缩装置的结构和特点(Construction and feature). 2.1 头部伸缩装置的结构(Construction) 头部伸缩装置有多种规格和形式,不同厂家的产品也不尽相同,笔者设计的头部伸缩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移动轨道;(2)固定机架;(3)移动机架;(4)行走机构;(5)定位电机;(6)防倾装置;(7)滚筒;(8)移动托辊;(9)卸料漏斗;(10)导流挡板;(11)电器控制部分。 a 移动轨道:移动轨道直接铺设在地面上。这样就省略了传统结构形式的固定机架(I)。 b.移动机架是头部伸缩装置的主要部件。由滚筒、落料漏斗、护罩、导流挡板、齿条等组成。移动机架是卸料漏斗、护罩等的承载体。是受力、传力的主要构件;为其它相关部件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撑。 c.行走机构:由驱动齿轮和行走轮对组成。是头部伸缩装置移动的执行机构。 d. 滚筒、托辊、卸料漏斗、护罩、导流挡板等通用组件:滚筒、托辊、卸料漏斗、护罩、导流档板等兼作输送机的功能部件,是实现承载物料、接卸物料、

基于PLC的升降控制装置的设计

目录 摘要....................................................................................................................................................................... I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升降设备的简介 (1) 1.3 PLC在升降控制中的应用 (2) 1.4 PLC的发展趋势 (4) 1.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 2 吊篮升降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6) 2.1吊篮的硬件组成 (6) 2.2 PLC型号的选择 (7) 2.2.1 输入输出(I/O)点数的估算 (8) 2.2.2 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9) 3 吊篮升降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0) 3.1电动机的选择 (10) 3.2 主电路图 (11) 3.2 变频器的选择 (12) 3.3 控制电路图 (13) 3.4 升降速过程的PLC实现 (13) 4 吊篮升降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5) 4.1 设计的总体思路构想 (15) 4.2 基于PLC的吊篮控制系统的设计 (15) 4.3 升降过程的分析 (16) 5仿真调试 (21) 5.1 软件仿真 (21) 5.2 仿真调试 (22)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摘要 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是基于PLC的升降控制系统。吊篮是一种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是当前高层建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升降运输设备。它依靠电力,拖动一个可以载人或物的轿厢,在建筑的井道内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在高层建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升降机设计计算过程优化

升降机设计计算过程优化 摘要:升降机在汽车生产线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农用机械生产行业都有广泛应用。小行程升降机在输送线之间完成转接,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但要设计一款满足生产要求的升降机并非易事,本文通过对四连杆机构的分析,通过VB开发软件描绘出四连杆机构相对运动位置的关系,找到输出扭矩最小时的连杆之间相对角度。根据升降载荷大小,倒推选取电机最大输出扭矩,从而计算出按扭矩计算时电机减速器的举升功率。 [关键词]升降机,四连杆机构,VB,扭矩,电机减速器,功率。 本文针对已有的一台升降机进行计算优化。此升降机技术参数为如下,载荷12300(Kg)(工件7000Kg+滚床3300Kg+滑撬2000Kg)、升降速度:0.8m/min、升降行程:80mm、升降时间:6s、减速机转速:2.5rpm。首先将升降机结构转换成普通四连杆机构,转换成对四连杆机构的分析。然后对现有升降机为例,根据给定参数计算电机减速器输出满足要求的最小举升功率。 1.升降机机构图: 结构部件:①驱动曲柄;②做工摇杆;③举升平台;④机架。 驱动机构是由电机、减速器、曲柄组成,与做工摇杆、机架组成一个简单的四连杆机构。 2.升降机工作原理数模转换 2.1建立坐标系 2.2设定系统参数如下: G:载荷重力(N) Fv:提升时导向装置摩擦阻力(N) Fμ:摆臂轮与辊床相对运动的摩擦阻力(N) μl:提升导向阻力系数=0.15 μF:摆臂轮与辊床运动摩擦阻力系数=0.15 Sv:提升阻力力臂(mm) Sl:水平阻力力臂(mm) Sd:减速电机驱动力臂(mm) Sj:驱动杆摆臂力臂(mm) Nv:提升阻力力矩=(G+Fl)*Sg/1000--(N.m) Nl:水平阻力力矩=Fμ*Sl/1000--(N.m) ∑N:阻力力矩和=Nv+Nl--(N.m) Nd:电机反力矩=∑N*Sd/Sj--(N.m) n:减速机转速=2.5rpm P:电机举升功率=1.25*2.5rpm*Nd/9550--(kW) 3.曲柄摇杆四连杆机构分析 4.基于VB的四连杆运动曲线程序设计

平台升降机构设计论文

平台升降机构设计论文 1.平台升降机构的总体设计1.1 概述平台升降机构是用来实现货物升降的工作机构它是起重机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起重机最重要的机构其工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起重机的技术性能。起升机构一般由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制动装置,卷绕系统,取物装置以及安全辅助装置等组成。在起重量较大的起重机中,常设有两个或多个不同起重量的升降机构,其中起重量最大的为主起升机构,其余为副起升机构。平台起升降机构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平台升降机构设计和选型应符合买方文件规定的工作级别或规范标准的规定。 2.平台升降机构的驱动装置一般设置在机器房内,各部件安装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性的共用的底架上。底架再与机器房钢结构固定。 3.驱动装置的各传动轴同心度应是可调的,当轴同心度出现很小的偏差时可通过底盘和机座之间的调整垫片进行适当调整。 4.传动装置的支座应有足够的倾向刚度,以承受因钢丝绳偏斜产生的侧向力,保证盘式制动器正常工作。 5.钢丝绳工作时对卷筒绳槽的偏斜角一般不大于 3.5?,对滑轮槽的偏斜角最大不大于 5?。 6.在高速轴(减速器侧)和低速轴(卷筒轴侧)装设有可靠的制动器。 7.配置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高度指示器和限位保护,超载保护,超速保护,挂舱保护架,对转动部件外侧应装设安全防护栏,在卷筒的下方应有接油盘,以防止污染环境。 8.满足标准或买方文件规定的噪声限制要求。 9.便于维修保养,留有足够的维修保养空间和通道。 10.当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将货物放置到地面或将吊具自舱内取出的措施。1.2 平台升降机构的组成和典型零部件的选型要求起升机构由驱动机构,钢丝绳卷绕系统,吊具和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卷筒,支承等部件。安全保护装置除了高,低速级配备制动器外,还包括有各种行程限位开关,超速开关以及超负荷保护装置等。 1.2.1 电机及其选型要求 1.电机的特点:在平台升降机构上,驱动电机有交流和直

升降机保护装置(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84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升降机保护装置(正式版)

升降机保护装置(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苏州市优诺特升降机械有限公司是生产YSD系列 液压升降机的专业公司,产品有移动式高空作业平 台、自行式液压升降台、固定式液压升降货梯、固定 式液压升降台、自行液压升降机、铝合金升降台、定 制升降台等,所有液压升降产品采用国外先进液压技 术和液压泵件,设计新颖,升降平稳、操作安全。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矿、车站、码头、机场、宾馆等行 业的设备安装,仓库搬运货样等,可根据用户需要设 计制造特殊规格的液压升降机、液压升降台。 升降机属于起重机的一种,由于经常参与高空作 业,所以安全问题是不同忽视的,下文我们就给大家

讲解一下升降机中的各项升降机保护装置。 电气保护 1 断相错相保护该电路中由3个中间继电器 1J, 2J,3J组成断相、错相保护。 2 断绳保护该电路中断绳联锁开关2xk串入控制回路中,2XK动作时,控制电路无电,电机不能启动,停止运行。 3 限速器联锁开关1XK限速器动作时,1XK动作,切断电机控制电源,电机不能启动或停止运行。 4 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该电路3XK为上限位开关,5XK为下限位开关。动作时,分别断开上升或下降方向的控制电源,升降机停止运行,但应能够同相反方向运行。 该电路未设极限开关,如设置应串入总电源接触器Qc控制回路中,动作时断开总电源。

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提升装置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提升装置的设计学院工业制造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提升装置的设计 专业: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提升装置的设计,首先对立体停车库作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分析了该提升装置的方案布局及工作原理,然后根据这些设计准则按照给定参数要求进行选型设计;接着对所选择的提升装置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提升装置由驱动机构,机架,搬运器,以及钢丝绳轮传动等几个部分组成。目前,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正朝着长距离,高速度,低摩擦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出现的气垫式提升装置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的设计、制造以及应用方面,目前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在设计制造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本次设计是关于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提升装置设计,通过对传统的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提升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使得此种类型的提升装置的使用范围更广泛,更加灵活,并且对今后的选型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提升装置;驱动机构;制造;参考价值

The commander paving machine structure design Specialty:Student Number: Student:Supervisor: 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driving roller conveyor, first on the driving roller type conveyer is summarized; then analyzed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calculating method of driving roller conveyor; then calculated based on these design criteria and abase is designed; then checked on the main parts selected conveyor. Is the drive roller conveyor consists of four main parts: driving device, tension device, middle rack, and the moving part. Finally, a simple descrip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ransport. At present, the drive roller conveyor is moving towards long distance, high speed, low friction direction, air cushion conveyor in recent years is one of the. In the design, driving roller type conveyer 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ompared with foreign advanced level there are still large gaps, domestic i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driving . This design is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driving roller conveyor, by comparing the control, structure driven roller conveyor for the traditional are improved and optimized, the applicable range of driving roller conveyor of the type of a broader, more flexible, and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the work. Keywords:Driving roller type conveyer optimal ;Crankshaft;Processing craft;Type selection design

升降机的设计报告

天津理工大学 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模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时间: 2014年1月 系部: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14级机械 姓名:韩立明 指导教师: 天津理工大学

设计报告任务书

电梯的组成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3.轿厢 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4.门系统 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5.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重量平衡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8.安全保护系统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安全保护系统主要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 2电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电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电梯的分类: 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及客流量(或物流量)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类型的电梯。目前电梯的基本分类方法大致如下。 1、按用途分类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设计的电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设施以及一定的轿内装饰。 载货单体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通常有人伴随的电梯。 医用电梯为运送病床、担架、医用车而设计的电梯,轿厢具有长而窄的特点。 杂物电梯供图书馆、办公楼、饭店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设计的电梯。 观光电梯轿厢壁透明,供乘客观光用的电梯。

电力系统电容补偿装置的优化设计

电力系统电容补偿装置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8-07-02T11:48:38.9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作者:陈江[导读] 摘要:笔者结合电容器的优化分组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思考,制定了经济性分析与日负荷曲线两者相融合的电容器优化分组方式,此方式的应用是将电容器投资费用和变电站无功补偿不足所带来的系统有功损耗费用两者之和的最小化作为基本目标,而后构建相应的函数模型,借此对电容器的优化分组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和妥善处理,经过笔者对电力系统的分组优化以及改造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 析,而后提出了目标函数优化这一方法的经济性,可(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838100)摘要:笔者结合电容器的优化分组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思考,制定了经济性分析与日负荷曲线两者相融合的电容器优化分组方式,此方式的应用是将电容器投资费用和变电站无功补偿不足所带来的系统有功损耗费用两者之和的最小化作为基本目标,而后构建相应的函数模型,借此对电容器的优化分组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和妥善处理,经过笔者对电力系统的分组优化以及改造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而后提出了目标函数优化这一方法的经济性,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保证供电质量,完成电力系统电容补偿装置的优化设计工作。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容补偿装置;优化;设计方案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将会给电网的运行质量、网络化成以及电压水平带来直接影响,众所周知,无功补偿的种类以及手段相对较多,并联电容器设备的应用相对较为便捷,造价以及资金投入相比较低,因此它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正因为电容器补偿容量无法持续的把控,所以电网之内的无功功率也在不断的趋变化,电容器的投切一般会运用断路器来加以实现,操作过程极其繁杂,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肩负自身的职责,对电容器分组进行改善以及优化,体现分组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满足不同种类的负荷要求。 一、电容补偿装置优化设计的必然性电力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其中的补偿装置的设计是极其关键的环节,最近几年来,国家局对GB-50227《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中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更正,新标准中明确指出:电容器分组以及投切的过程中,母线电压波动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实际需要,同时与无功功率的调控需求相一致,对新旧电容器分组原则进行有效对比,可明确补偿性能以及系统波动可谓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电力系统运作中更需关注的技术性问题[1]。电力补偿系统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若想对电容器分组数量进行有效减少,就必须从电容器组容量以及分组的实际需求方面入手,力求减少组数并相应的增加单组容量,结合上述原则制定最为适宜的设计方案,体现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对资金投入量进行有效把控,尤其是需要减少投切开关等诸多设备的投资金额。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设计原则更加适用于运行质量较为稳定的超高压枢纽变电站,大容量的电容器组的投切,所产生的电压以及无功变化相对较大,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引起欠补或过补的情况,电容补偿装置也难以体现自身的降损以及调压等各方面的功能[2]。 二、电容器优化分组电容器分组必须结合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标准,基于新建变电站在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明确无功补偿的最终目标,分析变电站的性质,对补偿装置所接母线的谐波含量亦或是母线电压波动等各类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运行的经济效益以及实际投入等进行有效分析,做好电容器优化分组工作。优化分组工作的落实环节,要结合额定电容器的实际容量,制定多个不同的设计方案,而后再对每个方案所投入的资金加以明确,确定最为适宜的设计方案[3]。 三、电容器分组优化效果总结变电站系统的主变电量是40Mvar,直接供10千伏负荷,分接头每个档位的调压幅度为加减1.5%,而变电站的十千伏母线短路容量则为200Mvar,经过笔者的分析和探讨,建议可在10千伏侧装设置总容量为6Mvar电容补偿装置,这样的设置方式相对较为合理。这一系统是较为常见的无功功率日负荷设计方式,它的日丰高于峰谷差和夜峰,最高可达4.5Mvar,低估时间则达到十个小时以上。原有的电容器分组设计方案为3600kvar电容器为一组,2400kvr为一组。对此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良,而后得出新的设计方案,新方案为2400kvar电容器为一组,1200kvar电容器为一组,对新方案运行一年的实际运维费用和投资金额进行分析和总结,和原始方案相比较可增加15%以上,但是,它的电能损耗方面的资金投入量却降低了12%,经过理论计算之后,得出最终结果,两种设计方案所用资金投入基本一致。更新后的方案预计可在两年之内全部收回增加部分投资额。不仅如此,新的设计方案从总费用降低一方面也体现了一定的优势,不仅极大的减少了电能损耗方面的费用,也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也提升了系统的供电质量,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供电氛围[4]。(一)降压幅度方面的优化效果电容器分组投切之后所引发的接入出现母电压波动这一情况,它和介入系统短路容量大小以及电容器组容量大小具有直接关联,同时也与负荷电压静态特性等诸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此系统需要结合不同的容量组合,在投切前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再结合母线电压的实际变化情况,计算出最终的结果,将其和变压器分接头各档位调价幅度进行对比。一般情况下,若想使有载调压分接头和电容装置两者之间实现有效连接,并达到对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目的,就需要对投切电容器分组所引发的母线电压升降变化情况进行控制,确保其小于主变分接头一个档位的调价幅度。分组过程中单台电容器的实际容量不可超出3Mvar。电容器分组方案投切的工作环节,供电电压的实际波动相对较小,调节性能也较为稳定,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分接头调节次数和档位[5]。(二)电容装置利用率方面的优化效果一般情况下,变电站的综合电力日负荷曲线有三谷三峰,随着季节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变化,它的复活组成成分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曲线形状走势以及峰谷时段也会有所区别。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负荷变化再补偿实施投切电容器分组调控原则之一前提下则是相同的。经过笔者的计算以及分析,发现新设计的电容器分组方案,可将装置的应用效率提升20%,如若这一过程中的负荷峰谷差有所减少,那么最终的效果将会更为明显[6]。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