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设计初稿

升降装置设计初稿
升降装置设计初稿

升降装置设计

1、前言

2、设计要求

3、设计方案

3.1、设计方案概述

3.2、导向支架

3.3、绳拉装置

3.4、动力驱动装置

3.5、线管收纳装置

3.6、电气装置

1、前言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的核心部件中子窗插件长期运行于高辐射区域,需要考虑辐照损伤对其寿命的影响,在设计中考虑常规的维护和更换。由于部件材料在高辐射区域受到辐射后会引起感生放射性(即活化),对于那些活化或表面污染部件的维护都必须在具备防护的条件下遥控操作,避免辐射对维护人员的危害。

中子窗遥控维护机构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研制,主要针对中子窗的安装、拆卸过程。CSNS 遥控维护和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要尽可能的优化、保证遥控维护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护操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安全。

为了保证中子窗安装、拆卸过程可靠进行,在正式运营之前,应考虑制造中子窗遥控维护机构样机及其试验台架进行调试运行。

中子束窗是氦容器中子孔道的压力边界,靶站散裂反应产生的中子通过中子束窗从靶站核心区引入到外部的中子束线,最终传输到谱仪实验站。氦容器共设有20个中子束接管,每个接管法兰需安装一个中子束窗。由于中子束窗的安装位置位于氦容器与Shutter屏蔽体之间,该区域为辐射区域,而且安装空间狭窄,如图1所示。所以中子束窗的安装维护不能通过现场手工操作。为了在氦容器中子束接管法兰上安装中子束窗,需要使用远程操作机构。

2、设计要求

中子束窗远程操作机构的功能要求如下:

(1)靶站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中子束窗进行更换,首先要吊出相应位置的Shutter,在Shutter间隙屏蔽体空隙内进行中子束窗的装拆、更换操作;

(2)远程操作中子束窗的装拆、更换,中子束窗与氦容器中子束接管法兰(SUS 316L,长度400mm,宽度200mm,厚40mm )的连接是通过四个特制螺栓。装拆时与法兰的定位是通过法兰上的两个定位销;

(3)中子束窗法兰尺寸为长度330mm,宽度200mm,厚50mm,材质为铝合金T6061-T6,重量约为7kg;

(4)整个装拆、更换操作都是在Shutter间隙屏蔽体之间的空隙中完成,Shutter间隙屏蔽体之间的空隙尺寸为宽度270×1000/370×1000mm,深度3800mm;

(5)该装置应具有位置调整功能,调整机构设置在Shutter间隙屏蔽体上部。

图1 中子束窗安装空间

3、方案设计

3.1、设计方案概述

中子束窗远程操作机构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和机械支撑结构等

组成,其用途主要是通过人员远程控制操纵该机构完成中子束窗的装拆、更换等工作。其主

要结构如图2所示。

伺服升降电机

钢丝绳

导向支架

一级推进装置

二级推进装置

套筒旋转装置

夹持装置

图2 中子窗遥控维护机构样机主要结构

3.2、导向支架

由于要在shutter间隔块上安装中子窗遥控维护机构,shutter间隔块如图3所示,shutter间隔块共22块,尺寸不是全部一样,但所有特征中有一个是不变的,就是每个间隔块上的导向槽,每块间隔块具有四个导向槽,如图4所示。

图3 shutter间隔块

导向槽

图4 导向槽

由于中子束窗维护装置工作时,需要把对应的闸门拆除,如图5所示,当中子束窗维护装置进行工作时,如图6所示。

图5 拆除闸门图6 中子束窗维护装置进行工作

中子束窗维护装置进行工作的位置是:垂直方向上,导向支架底部安装于shutter间隔块顶部,如图7所示,而在水平方向上,依靠每个通道上的两侧shutter间隔块导向槽,如图8所示。由于两侧的shutter间隔块安装时有较大误差,现把导向支架的定位用一个shutter 间隔块的两个销钉孔,如图8所示。导向支架如图9所示。

图7 垂直方向位置图8 水平方向位置

图9 导向支架

导向架在垂直方向上要具有导向作,要把中子束窗维护装置导向进入shutter 空间,导向支架与shutter 空间连接如图10所示。另外,为方便检测导向支架与shutter 间隔块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在导向支架的底部安装两个位移传感器,左上角及右下角各一个,如图10所示。当导向支架与shutter 间隔块准确安装时,两个位移传感器就输出对应的信号。

图10 向支架与shutter 空间连接

销钉 销钉

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3.3、绳拉装置

由于整个中子束窗远程遥控维护装置都在一个比较夹窄的空间进行工作,工作平面图如图11所示。

图11 shutter间隔块工作空间平面图

中子束窗远程摇控维护系统在运动空间要实现两个主要要求:垂直定位及水平定位。垂直定位采用双绳升降装置,如图12所示。垂直升降较较大,升降示意图如图13所示,由三部分组成,A为中子束窗中心到闸门的距离,取A=600mm,B为闸门顶部到地面的高度,B=6000mm,C为中子束通道中心到地面高度,C有多个值,其中C最小为1661mm,垂直升降距离D为:

D=A+B-C=600+6000-1661=4939mm

计算时,取D=5000mm

由于距离较大,一般的丝杆传动没法达到,现采用绳拉吊装方式。双绳升降装置采用双电机驱动方式,结构较为杂,但能保证安装系统的水平定位精度。基于高可靠性考虑,本设计采用双电机双绳拉升降结构。

A

B

C

图12 双绳升降装置图13 垂直升降距离示意图

按设计经验,起吊重物或穿滑轮使用,应选择比较柔软、易弯曲的6×37或6×61的钢丝绳,作为缆风绳或拖拉绳可选用6×19钢丝绳。

本设计中,绳拉的总重为中子束窗安装装置的重量,质量按1000kg计算。每条钢丝绳的拉力F为:

F=1000kg÷2×9.8N/kg=4900N

根据钢丝绳受力的大小,按照钢丝绳许用拉力,选择合适的直径。表1为6×37型号钢丝绳的技术参数。

表1:6×37型号钢丝绳的技术参数

表中有如下公式:

(1)钢丝破断拉力总和=公称抗拉强度×钢丝总断面积(mm2) ;

(2)钢丝破断拉力=钢丝破断拉力总和×换算系数;

(3)钢丝绳安全载重力=钢丝破断拉力/安全载重系数;

其中公称抗拉强度最大为1870Mpa,换算系数常用0.82,安全载重系数选用4.0。

中子束窗维护装置总质量为2000KG。设计上采用2条钢丝绳吊起该机构,故每条钢丝绳最大工作静拉力为1000KG,选用直径8.7mm的钢丝绳。

计算卷丝轮上钢丝绳的圈数。该卷丝轮设计的半径为R=100mm,中子束窗维护装置行程为L=3800mm,故圈数 N=L/2πR=3800/2*3.14*100︽6。

当中子束窗运动到最低点时,卷丝轮上须最少4圈的钢丝绳,用于保证钢丝绳与卷丝轮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本设计的卷丝轮设计卷丝轨道为10道。

中子束窗的行程为L=5000m;在卷丝轮上的钢丝绳圈数为4圈,绕丝轮半径为100mm,故绕丝轮上的钢丝绳长度L′

L′=2πR×4=2×3.14×100×4=2512mm。

因此,单条钢丝绳需要的长度为

L+ L ′=5000+2512=7512mm ,

加上尾端应留出140mm 长幅度,取整数约为8000mm 。

绳拉升降装置采用电机驱动方式实现物体升降,由于考虑到伺服电机在相同转速时物体升降同步问题,同时也考虑到吊轮体积比较大且放置空间有限,为了使钢丝绳整齐摆放,在吊轮是设计螺纹槽,这样钢丝绳可以整齐地卷在卷轮上,如图14所示,解决钢丝绳堆叠问题。

3.4、动力设计

中子束窗维护装置重量为1000kg ,卷丝轮半径R 定为150mm ,则拖卷丝轮上的转矩T 为:

T=F.R

=1000/2mg.0.15 =750N.m

设计使用安全系数S 为3,设计用扭矩M:

M=T.S =750*3 =2250 N.m

扭矩较大,电机与卷丝轮之间安装减速箱,须选用结构紧凑、减速比大、可靠性高的减

转动轴

带螺纹槽卷轮

速箱。选用德国赛威减速机,如图14。

图14 减速机

型号:K87

减速比:i=1:100

许用扭矩:M(许用)=2700NM

效率:n=95%

电机选用台达伺服电机,如图15,

图15 台达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选型

品牌:台达;型号:ECMA-E21830HS

功率:3KW;额定扭矩:M=14.32NM

额定转速:2000rpm

3.5、线管收纳装置

由于整套装置在升降过程中要对相关的线管进行收纳,相关线管如图16所示,

图16 要求收线的电线

要收纳的线管总计三大类:

一是气管,共一条;二是弱电线,共55条;三是强电线,共5条。

现设计一个线管收纳装置,如图17所示,

线管收纳装置

图17 线管收纳装置

3.6、电气装置

中子束窗远程维护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案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产品的成熟性:选择起吊设备时,更注重选用成熟的、先进的、可靠的,几年的先进性。

(2)、规范设计化:在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图纸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中,遵循行业规范,因为这一原则将给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升级带来许多便利。选用成熟的技术可靠的设备。

(3)、系统可扩展性:本设计方案为系统扩展预留接口,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升降中子束窗远程维护设备设计目标:

(1)、自动化程度高,能充分体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精准度;

(2)、实时性好,能及时反映升降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实现升降过程的实时控制;

(3)、可靠性要有保障,在核环境下能保持高可用性;

(4)、整个设计方案要保持最好的性价比,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益;

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8

图18 系统工作流程

控制方式:

设备控制采用三级控制方式,控制级别为:现场模式(手动控制),遥控模式(远程手动控制)及自动模式(PLC控制).控制级别由高到低为:现场手动控制、遥控控制、自动控制。当设备置于现场手动时,发出信号,远程手动控制和自动系统停止,PLC控制被屏蔽。

现场手动模式:设备的现场控制箱上的按钮实现对设备的启/停操作。

遥控模式(远程手动控制):、控制柜上的“就地/远程”开关选择“就地”方式时,操作人员通过监控管理计算机的监控画面用鼠标器或键盘选择遥控方式并对设备进行启/停、开/关操作通过按钮实现对设备的启/停操作。

自动模式:现场控制箱或控制柜上的“就地/远程”开关选择“远程”方式,且现场控制站的“自动/遥控”设定为“自动”方式时,设备的运行完全由各PLC根据相关信号来完成对设备的运行或开控制,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中心控制室站组成:

PLC站

●PLC工作站控制与数据采集范围:

PLC工作站对执行机构的电度、电流、电压、功率进行检测;对水平仪的水平差作收集,对激光测距仪反馈距离进行比较。

●PLC工作站在升降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工作

站采用S7-300系统。

●PLC工作站系统结构

PLC工作站与低压配电柜、电气控制柜通过RS485通讯接口连接,采集数据;

PLC工作站采用设备层工业控制总线(Controller Link)网络与监控计算机相连。

●PLC控制站与过程检测仪表之间采用标准4~20mA信号通过屏蔽电缆联接。

注醇装置改造优化设计的研究

注醇装置改造优化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8T17:25:13.4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杨海涛 [导读] 摘要:针对某气田现有的移动式注醇装置故障率、运维成本高等问题,结合该装置的工艺技术及作业环境特点,对管线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对发动机进行了改良等4项技改措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储运二大队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针对某气田现有的移动式注醇装置故障率、运维成本高等问题,结合该装置的工艺技术及作业环境特点,对管线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对发动机进行了改良等4项技改措施。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节约运维成本、降低运行能耗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气田药剂加注的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注醇装置;运维成本;天然气;水合物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high failure rate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of the existing mobile alcohol injection device in a gas field, the connection mode of the pipeline was optimized and the engine was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device. On the basis of solving the above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sav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and reducing oper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en realized, the efficiency of gas field reagent filling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employees has been reduced. Key word:Alcohol injection device;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Natural gas;hydrate 1注醇装置在现场应用现状 1.1应用背景 目前大庆某气田采用高压集中注醇的工艺方法防止气井井筒和管线中生成水合物,集中注醇增压通过集气站内的小注醇泵来完成,但在供气高峰期为保证正常生产,通常使用移动式注醇装置加注甲醇以满足流量和速度的要求。另外,气井需要定期加注缓蚀剂和泡排剂,由于两种介质粘度大、管线长,站内加注易造成损坏站内注醇泵凡尔、加注速度慢等不利状况,况且通过站内加注泡排剂还会降低地面管线甲醇浓度而达不到防治水合物的效果,所以缓蚀剂和泡排剂的加注必须使用车载式移动注醇装置来实现。 1.2应用原理 注醇装置搭配甲醇罐,通过汽油发动机带动注醇泵运转,当注醇泵泵头压力大于井口压力时,甲醇注入到气井井口,甲醇液体在井口及管线中形成紊态,与天然气混合,防止水合物生成。 1.3存在的问题 某大队共有5套注醇装置,由于使用频率增高,单井道路路况颠簸,注醇装置故障率和维修次数快速增长。本文统计了4至5月注醇装置故障检修及维修费用情况,得出平均每月发生故障13次,月平均维修总费用为6800元。 2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 本文对该装置的检修情况进行分类,发现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分别是:水箱、泵入口管线、排气管、发动机。 (1)水箱结构不合理,质量差,装置运行时因震动较大导致水箱被震裂而漏水,经常需要焊接维修,严重时需要更换部分管线及配件。 (2)甲醇罐和注醇泵之间是通过管线连接,震动时连接管件及注醇泵下凡尔、膜片容易损坏,更换维修费用高。 (3)排气管为铸铁材质,比较重,摆动幅度大,与发动机连接处易被震裂。 (4)发动机为进口汽油发动机,故障率高,配件不好采购,为维修更换带来了困难。 经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配件易损坏、维修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震动造成的配件磨损;其次由于配件不常见,给采购带来困难,同时造成了维修成本高。 3优化设计方案 (1)把原有的支架进行改制,效仿柱塞泵泵体基础,同时在支架和水箱之间加装橡胶垫子和减震块。 (2)把甲醇罐出口和注醇泵之间的管线连接拆除,改用压盖、密封胶垫、软管,是原有的硬链接变为软连接。 (3)将排气管材质由铸铁改为铸铝,管子中间加装波纹管,一方面摆动幅度会减小,另一方面可起到一定的缓震作用;并将排气管与发动机连接处改为不锈钢材质,抗震性强。 (4)将进口汽油发动机改为国产比较常见的便携式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故障率低,并且配件容易采购,且费用不高,这样可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改造结束后,小组成员抽查7至8月的维修项目及费用情况,平均每月维修4次,平均费用1100元。注醇过程未发现工况异常的现象,注入量正常。 利用震动测试仪,分别检测了两台注醇装置,其中一台未改装的注醇装置,另一台改装后的注醇装置。选择了四个检测点:泵体、水箱底部、排气管线、发动机。发现泵体震动数据变化不大,改造后水箱底部、排气管线震动值明显变小,发动机振动变大,原因是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来的差异。 4结论 一是注醇装置能够防止气井管线冻堵,确保气井系统平稳安全运行。 二是改造后的注醇装置,在泵压、排量等性能上仍可以达到原有是使用效果。 三是改造后的注醇装置运行时部分器件震动值下降,维修频次及单次维修费用大大地降低。 参考文献 [1]气田甲醇污水处理装置节能技术研究[J]. 单巧利,李勇,王明军.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09(06). [2]油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预防[J]. 陈小锋,崔斌.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6(02). [3]长庆气田天然气净化工艺技术介绍[J]. 李时宣,王登海,王遇冬,刘祎,刘子兵.天然气工业. 2005(04).

车载装置升降系统的设计

本科毕业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5月25 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车载装置升降系统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10月15 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一、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车载装置的升降系统与自动调平机械系统,,通过水平测绘仪的校正,使雷达车自动处于水平位置,并自动举升雷达天线 二、基本要求 要求该系统的机动性能好,对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环境适应能力强,要求调节水平位置、升降系统工作时实现自动化,而且要求工作位置稳定,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发生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即在一定的风速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 三、工作进度 20**.10.20 -20**.01.08 根据任务书,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与外文翻译。 20**.01.08-20**.05.25 进行毕业设计 20**.05.26-20**.05.31 提交毕业设计资料,教师进行审核,准备答辩 20**.06.01-20**.06.03 毕业设计答辩 参考文献 [1]吴宗泽. 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06. [2] 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早稻田大学教授加藤一郎编.机械手图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4] 机械工业部编.1996机械产品目录,第7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开题报告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11月25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升降台设计步骤

升降台设计步骤 一、用户参数: 1、载荷:P kg 2、台面尺寸:A*B (长*宽)mm2 3、垂直行程:L行mm 4、最低高度:L底mm (用户无特殊要求以常规制作) 5、起升速度:V升米/分(用户无特殊要求以4-6米/分设计, 载荷大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6、下降速度:V下米/分(用户无特殊要求V下米/分≤上升 速度) 二、跟据台面长度选臂叉中心距。 臂叉最大中心距L中=A-(C1+C2) C1——固定铰耳侧距离 C2——滚轮侧距离 三、跟据垂直行程确定叉数 叉数n=(L行+L底)/L中*sin55(n为整数) 四、臂管强度计算 σs≥F*(L中-K)/W x σs——材料屈服极限 F——臂管最大受力 W x——臂管截面模量 F=(P+M台+M臂/2)/2 P——载荷 M台——台面重量

M臂——臂架重量 五、油缸受力F油计算 F油=(P+M台+M臂/2)*L行/L油*0.6 F油——油缸受力 L行——垂直行程 L油——油缸行程 六、油缸支点的确定 上下铰耳点应在闭合时选取,上点尽量朝上选、下点应尽量朝下选,增大起升角、减小起升力。起升角应大于等于200(有规定>150)。油缸闭合时不干涉则不干涉,方钢应在打开时选取(打开最大角度550),打开时不干涉闭合时则不干涉。 L打开长度=2*L油+L固-L前备 L闭合长度=L油+ L固+L后备 L油——油缸行程 L固——油缸固定行程 L前备——油缸前备量 L后备——油缸后备量 L油油缸行程初估:垂直行程:油缸行程 1-3叉 3:1 4叉 4.5:1 5叉 6.1:1 七、电机功率计算:N=(Q*P/612)*1.1KW N——功率KW Q——流量 L/Min P——压力Bar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利用MM74C922作为计算器4*4键盘的扫描IC读取键盘上的输入。显示采用字符LCD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

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全液压升降机设计

全液压升降机设计 第一章绪论 这次毕业是学校为我们每个工科学生安排的一次实践性的总结,使就业前的一次大练兵,是对每个学生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总体检测,使我们为进入工厂工作做好了准备。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液压升降台的设计,升降机是一种升降性能好,适用范围广的货物举升机构,可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设备之间的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共件装配时部件的举升,大型机库上料,下料,仓储装卸等场所,与叉车等车辆配套使用,以及货物的快速装卸等。它采用全液压系统控制,采用液压系统有以下特点: (1)在同等的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其他装置产生更多的动力,在同等的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液压马达的体积和重量只有同等功率电机的12%。 (2)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由于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液压装置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向。 (3)液压装置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到2000),还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调速。 (4)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他对液体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易于进行调解或控制。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6)液压元件以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压也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当然液压技术还存在许多缺点,例如,液压在传动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液压传动易泄露,不仅污染工作场地,限制其应用范围,可能引起失火事故,而

且影响执行部分的运动平稳性及正确性。对油温变化比较敏感,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造价昂贵,出现故障不易找到原因,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减小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我国的液压技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自从1952年试制出我国第一个液压元件——齿轮泵起,迄今大致经历了仿制外国产品,自行设计开发和引进消化提高等几个阶段。 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科研攻关,产品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研制和生产出了一些具先进水平的产品。 目前,我国的液压技术已经能够为冶金、工程机械、机床、化工机械、纺织机械等部门提供品种比较齐全的产品。 但是,我国的液压技术在产品品种、数量及技术水品上,与国际水品以及主机行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液压元件。 今后,液压技术的发展将向着一下方向: (1)提高元件性能,创制新型元件,体积不断缩小。 (2)高度的组合化,集成化,模块化。 (3)和微电子技术结合,走向智能化。 总之,液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很大的,他和气动技术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指导要求进行,其间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水平和知识所限,其中错误在所难免,恳望老师予以指导修正。

液压缸的机械锁紧装置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4) 1.1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1.2诸多可行性方案的比较以及局限性分析 (5) 1.2.1钢球式锁紧液压缸 (5) 1.2.2滚子式锁紧液压缸 (6) 1.2.3套筒式锁紧液压缸 (7) 1.3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8) 1.3.1国内研究现状 (8) 1.3.2国外有关科研成果 (8)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1) 1.4.1本设计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11) 1.4.2本设计相对前文几种可行性方案的优势 (12) 1.5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13) 1.5.1内锥套内外表面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试验 (13) 1.5.2锁紧装置理论设计计算 (13) 1.5.3锁紧装置简化模型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及参数优化 (13) 1.5.4锁紧装置的样机试验 (13) 第2章摩擦副材料的选用及其摩擦磨损试验的设计 (14) 2.1引言 (14) 2.2 内锥套内表面材料的选择 (14) 2.2.1 铜或铜合金材料作对偶件 (15) 2.2.2铸铁材料作对偶件 (16) 2.2.3钢材料作对偶件 (17) 2.2.4其他材料作对偶件 (17) 2.3内锥套外表面摩擦副材料选择 (17) 2.4试验方案 (19) 2.4.1试验器材及用品 (19) 2.4.2试验方案 (20) 2.4.3试验数据处理 (21) 2.5本章小结 (24) 第3章液压缸锁紧装置的理论计算和设计 (25)

3.1 引言 (25) 3.2 核心零件的关键尺寸及基本算法 (25) 3.2.1假设条件的提出 (26) 3.2.2简化模型力学求解方程的建立 (27) 3.3.1弹簧弹力—内锥套斜角函数关系 (29) 3.4内锥套厚度的设计计算 (31) 3.5 碟形弹簧的设计计算 (33) 3.6 MATLAB计算程序 (36) 3.7本章小结 (37) 第4章锁紧装置的ANSYS有限元仿真优化试验 (38) 4.1引言 (38) 4.2简化模型的建立 (39) 4.3接触组设置 (39) 4.4约束设置 (40) 4.5外部载荷设置 (41) 4.5.1加载碟簧弹力F K (41) 4.5.2加载活塞杆负载F (41) 4.5.1负载施加时序 (42) 4.6网格划分 (42) 4.7 计算结果处理 (43) 4.7.1内锥套应力分布 (44) 4.7.2外锥套应力分布 (44) 4.7.3 活塞杆应力分布 (45) 4.7.4 内锥套-活塞杆接触压应力 (45) 4.7.5 内锥套-活塞杆接触摩擦应力 (46) 4.8 数据分析处理 (47) 4.8.1 各因素对根部圆弧槽最大应力的影响关系 (48) 4.8.2 综合评估 (50) 4.9 活塞杆负载力作用方向对内锥套应力分布的影响 (52) 4.10本章小结 (54) 第5章液压缸锁紧装置试验台设计 (55) 5.1引言 (55) 5.2样机试验主要内容 (56)

[精编]小型数控立式铣床工作台升降和制动装置设计

小型数控立式铣床工作台升降和制动装置 设计

小型数控立式铣床工作台 升降和制动装置设计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意义 《专业综合设计2》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机械类高年级学生综合应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等知识体系,将机械、驱动、传感及计算机控制有机地集成融合在一起,独立设计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装备。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机电装备设计》课程的知识,对典型机电装备的工作原理、组成要素及核心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用《机电装备设计》的知识及相关知识体系,掌握如何将机械和电气驱动、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融合在一起,如何构成一种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及结构简单的机电装备的一般设计方法和规律,提高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实践,熟悉设计过程,学会正确使用资料、正确使用图书特别是电子图书资源、网络资源,查阅技术文献、设计计算、分析设计结果及绘制机械、电气图样,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上得到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充分的设计空间,使其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在设计实践中深刻领悟机电装备设计的内涵。第二章、设计要求 2.1技术参数 (1)工作台升降行程:320mm; (2)工作台尺寸:长宽=600mm320mm; (3)工作台总重:1000N;

(4)最高运行速度: 步进电动机运行方式:空载:0.5m/min;切削:0.1m/min; 交流伺服电机运行方式:空载:8m/min;切削:2m/min; (5)系统分辨率:开环模式0.01mm/step;半闭环模式0.005mm/step;(6)系统定位精度:开环模式0.10mm;半闭环模式0.01mm; (7)切削负载:X向800N;Y向1000N;Z向1500N; 2.2设计要求 (1)实现垂直平稳升降,具有快速升降功能; (2)用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作驱动元件; (3)工作时离合器脱开,主轴不工作时,离合器锁死,主轴箱停在任意位置; (4)具有行程越位报警功能; (5)采用滚动导轨块作支承; (6)具有断电锁紧功能。 第三章、设计内容 3.1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1.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工作台总重:G=1000N 3.1.2铣削力 3.1.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1)最大工作载荷的计算 作用在滚珠丝杠上的力包括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进给力、移动部件的重力,以及作

推荐-SC20XX施工升降机结构设计计算书 精品

SC200/200施工升降机 机械厂 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受力分析: 根据该机的使用工况,出现的载荷有:工作载荷、风载荷以及自重载荷,最不利的载荷组合为:升降机超速运行且载荷的吊笼宽度外偏 1 6 放置,风载荷沿平行于建筑物方向吹来。 最不利工况为一个吊笼运行至上极限位置,另一个吊笼在底部的情况。(如图一所示) 二、立柱几何特性计算 1、立柱标准节构造 立柱标准节构造为:以四根Φ76×4mm 无缝钢管(材料为Q235)为主肢,成正方形截面□650×650mm 布置,以8根Φ26.8×2.75mm 钢管(材料Q235)及8根L75×50×5mm 角钢(上、下框架)和四根L75×50×5mm 角钢(中框架)为连缀件焊接而成。(如图二所示) 2、主肢截面积 Ao=π×(D 2 -d 2 )/4 式中 Ao ——主肢截面面积(mm 2 ) D ——主肢钢管外径(mm) d ——主肢钢管内径(mm) 已知:D=76mm d=68mm ∴Ao=π4(D 2-d 2 )= 3.14 4 ×(762-682)=904.78mm 2 3、立柱截面形心位置 因为立柱截面为对称结构,所以立柱截面形心位于立柱截面几

何中心位置,(x c 、y c )为形心坐标。 4、一根主肢截面惯性矩。 Io= π 64 ( D 4 -d 4) 式中Io ——为一根主肢对通过形心坐标轴的惯性矩(mm 4 ) D=76mm , d=68mm ∴Io= π 64( D 4-d 4)= 3.14 64(764-684)=588106.14mm 4 5、立柱标准节对形心轴X 轴、Y 轴的惯性矩 Ix=4Io+4Y c A=4×588106.14+3252 ×904.78×4 =384621974.6mm 4 Iy=Ix=384621974.6mm 4 6、立柱截面面积 A=4Ao=4×904.78=3619.12mm 2 7、立柱截面对形心轴的回转半径 r x =A Ix r x —对形心x 轴的回转半径。 r y =A Iy r y —对形心y 轴的回转半径。 I x =I y =3846=1974.6mm 4 A=3619.12mm 2 ∴r x =r y =326mm 8、连缀件截面面积。 Φ26.8×2.75mm 钢管截面面积 Ag= π 4(D 2-d 2)= 3.14 4 (26.82-21.32)=207.78mm 2

剪叉式升降台设计步骤

剪叉式升降台设计步骤 一、用户参数: 1、载荷:P kg 2、台面尺寸:A*B (长*宽)mm2 3、垂直行程:L行mm 4、最低高度:L底mm (用户无特殊要求以常规制作) 5、起升速度:V升米/分(用户无特殊要求以4-6米/分设计, 载荷大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6、下降速度:V下米/分(用户无特殊要求V下米/分≤上升 速度) 二、跟据台面长度选臂叉中心距。 臂叉最大中心距L中=A-(C1+C2) C1——固定铰耳侧距离 C2——滚轮侧距离 三、跟据垂直行程确定叉数 叉数n=(L行+L底)/L中*sin55(n为整数) 四、臂管强度计算 σs≥F*(L中-K)/W x σs——材料屈服极限 F——臂管最大受力 W x——臂管截面模量 F=(P+M台+M臂/2)/2 P——载荷 M台——台面重量 M臂——臂架重量

五、油缸受力F油计算 F油=(P+M台+M臂/2)*L行/L油*0.6 F油——油缸受力 L行——垂直行程 L油——油缸行程 六、油缸支点的确定 上下铰耳点应在闭合时选取,上点尽量朝上选、下点应尽量朝下选,增大起升角、减小起升力。起升角应大于等于200(有规定>150)。油缸闭合时不干涉则不干涉,方钢应在打开时选取(打开最大角度550),打开时不干涉闭合时则不干涉。 L打开长度=2*L油+L固-L前备 L闭合长度=L油+ L固+L后备 L油——油缸行程 L固——油缸固定行程 L前备——油缸前备量 L后备——油缸后备量 L油油缸行程初估:垂直行程:油缸行程 1-3叉 3:1 4叉 4.5:1 5叉 6.1:1 七、电机功率计算:N=(Q*P/612)*1.1KW N——功率KW Q——流量 L/Min P——压力Bar 八、剪叉式臂杆带铰斜置油缸举升力计算;

基于LabVIEW的简易计算器设计

第1章绪论 1.1 虚拟仪器简介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粗略地说这种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计算机装入仪器,其典型的子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仪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以及其体积的日趋缩小,这类仪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已经出现含嵌入式系统的仪器。另一种方式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虚拟仪器主要是指这种方式。上面的框图反映了常见的虚拟仪器方案。 虚拟仪器实际上是一个按照仪器需求组织的数据采集系统。虚拟仪器的研究中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目前在这一领域内,使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语言是国NI公司的LabVIEW。 虚拟仪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计算机测控系统在国防、航天等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PC机出现以后,仪器级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甚至在 Microsof t公司的 Windows 诞生之前,NI公司已经在Macintosh计算机上推出了LabVIEW2.0 以前的版本。对虚拟仪器和 LabVIEW [2]长期、系统、有效的研究开发使得该公司成为业界公认的权威。目前LabVIEW 的最新版本为 LabVIEW2011,LabVIEW 2009 为多线程功能添加了更多特性,这种特性在1998 年的版本 5 中被初次引入。使用 LabVIEW 软件,用户可以借助于它提供的软件环境,该环境由于其数据流编程特性、LabVIEW Real-Time 工具对嵌入式平台开发的多核支持,以及自上而下的为多核而设计的软件层次,是进行并行编程的首选。 普通的 PC 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弱点。用它构建的虚拟仪器或计算机测试系统性能不可能太高。目前作为计算机化仪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制定VXI 标准,这是一种插卡式的仪器。每一种仪器是一个插卡,为了保证仪器的性能,又采用了较多的硬件,但这些卡式仪器本身都没有面板,其面板仍然用虚拟的方式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这些卡插入标准的 VXI 机箱,再与计算机相连,就组成了一个测试系统。VXI仪器价格昂贵,目前又推出了一种较为便宜PXI 标准仪器。 1.2 LabVIEW简介 LabVIEW是一种程序开发环境,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研制开发,类似于C 和BASIC开发环境,但是Lab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著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

液压升降台设计分解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液压动力升降台的系统设计》 姓名赵博军 学号1361101201950 指导教师任重凯 办学单位西安电大直属一分校 日期2013年11 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编号:课程名称:《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办学单位: 设计题目《液压动力升降台的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赵博军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课程设计目的:为了将所学的液压气动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本设计主要围绕插床的液压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设计,以加强对液压控制系统的深入了解。最终,用所学的液压气动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我们综合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液压传动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台插床的液压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已知参数:切削负载F L=25000N,机床工作部件总质量m=2000kg,快进、快退速度均为5m/min,工进速度在50~200mm/min 范围内可无级调节。滑台最大行程6000mm,其中工进的行程是2000mm,往复运动加减速时间≤0.2s,滑台采用平导轨,其静摩擦系数f s=0.2,动摩擦系数f d=0.1,滑台要求完成“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6) 设计液压系统原理图1张; (7)设计油箱工作图和液压缸工作图各1张 (8) 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2013-10-18——2013-10-28:选设计题目; 2013-10-28——2013-11-03:收集所选设计题目的资料; 2013-11-03——2013-11-15:绘制图纸; 2013-11-15——2013-11-28:编写课程设计正文; 2013-11-25:提交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签字 办学单位意见 教学班负责人签字、分校盖章___________ 年月日

大套一站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改良优化设计研究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68 大套一站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改良 优化设计研究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大套一站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改良优化设计研究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根据目前我国大套一站水泵装置的设计方案内容、具体模拟演练的数据追加操作、能量特性控制的手段等因素,进行既定水位资料以及土建管理的研究,使得整体水泵在满足高效进水标准质量的同时,能自行根据进出水流道的损失进行减小处理,使得结构装置的具体效率得到完整改善。保证不同地区工业用水、农业抗旱排涝以及生活用水量的完整提高;促进内部地域水流道管理系统运行机能匹配工作任务的高效组合效应;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目前,关于大套一站机电控制环境下的具体设备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相关技术工程安全鉴定资料不足,使得具体国家水利先进指标的落实程度效果严重丧失,这对后期专有技术规模的改造和控制尺寸的开发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使得具体水力资源的损失水平加大。因此,应具体结合该地区水情以及工情的综合表现状况、具体水泵装置在出水流道的优化改进设计标准,进行计算机控制智能处理

(完整版)升降机构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 辑。 1 绪论 1.1 设计的主要目的 本课题主要完成的是一放线机升降结构设计,包括线圈夹紧.升降机构,实现线圈的夹紧.装卸操作。该放线机用于计算机通讯线缆或类似线缆的裁切的自动供料,以保证线缆切线长度。 1.2 设计的主要思路 设计研究的主要思路就是想把传统的螺旋式升降改为液压升降,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能精准的完成机械的自由升降。以便更好的使用放线机。本人的想法是想用液压驱动不想用陈规的螺杆升降,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升降系统和驱动系统,在常规的螺杆升降的前提下,要提升很大重量到指定高度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所以选用液压升降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还有就是因为刚卷质量非常大,单靠钢丝绳的拉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正常的自由旋转就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驱动系统,现在一般用的驱动系统都是电机驱动,因为它有许多优点,可以根据线卷的拉力大小来调节他的转速,还可以进行一般的正反转,还有就是在电机上安装一个变频器,可以无限调速,可以得到任何想要得转速。驱动装置则是用液压

驱动,它可以避免由于螺杆滑丝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事故,而且力大可以迅速提升到指定高度。 1.3 设计的要求 1.夹紧只限于轴向,线绕度不受限制,夹紧力不致使线轴破坏。 2.驱动力可采取外驱动力。 3升降过程要求平稳.快捷。 4.放线时线圈外径悬空高度200mm—400mm。 5.线圈形状尺寸示于图1.1 图1.1 线卷的零件图 1.4 放线机发展情况综述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要求精确的技术,以此同时我们还不能以牺牲

效率为代价。现在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应各种线的切割,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设备既有很高的效率又能保证精度要求。所以我们来研究放线机有很好的经济很社会效益。 现阶段我国在各项技术中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在一些领域还保持着领先。一种应用于钢帘线及高精度、高性能金属线材生产的现代化关键设备——25模多功能智能化高速水箱拉丝机,由江苏泰隆机械集团研制成功,并于4月9日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设备的研制对推动我国高端金属线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扭转我国金属线材产量雄踞世界第一而装备技术却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被动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这一技术成果的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科院院士吴宏鑫担任,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冶金设计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国家高科技领域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小组。专家组在认真审定江苏泰隆机械集团提供的设计方案、技术资料和制造工序的基础上,参照了国际、国内重点用户的应用结论,一致认定,该项成果采用集成化、立体式传动结构和单侧主动式25道次拉拔技术,钢丝拉拔直线性能好,模具消耗低,拉丝效率高;单台设备集拉丝机、收线机、张力柜、配电柜等多种设备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大大节省了金属材料、装配工序和使用空间;以变频技术为依托,采用智能化技术实施动态性集中控制,来进行各种放线机的升降运动。 江苏泰隆机械集团几年前开始金属线材设备的开发研制,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逐步形成从金属拉丝、高速层绕、重卷、外绕、放线、CO2气体保护焊丝及各类特种金属线材成套设备的开发与制造体系,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而且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筑施工升降机基础回顶建筑施工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2) 1建筑概况: (2) 2、结构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升降机位置平面及高度设置 4 四、施工方案 6 a)材料要求6 b)搭设方法7 五、安全技术措施 7 六、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 8 七、应急预案 9 c)组长职责织机构及职责9 d).................................................................................................................................................... 预防与预警11 e).................................................................................................................................................... 应急处置11 f)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 八、................................................... 施工升降机基础(地下室负一层)板回顶计算书12

a)计算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施工升降机基础顶板回顶布置图 (16)

第02讲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第02讲计算器 2.1 计算器简介 大家都知道,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在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附带了一个计算器程序,有标准型和科学型两种模式。Windows XP下的标准型和科学型计算器程序分别如图2-1和图2-2所示。 图2-1 Windows XP下的标准型计算器 图2-2 Windows XP下的科学型计算器 Windows操作系统下附带的计算器程序功能相当的强大,本课我们将模仿Windows的计算器,使用Visual C# 2005开发平台开发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它能完成加、减、乘、除运算。 接下来详细的介绍简易计算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2 界面设计及属性设置 用户界面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用户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软件的质量,本节将介绍如何设计简易计算器的用户界面以及界面上各控件的属性设置。 2.2.1 界面设计 打开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新建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然后在窗体上依次放置1个TextBox和17个Button控件,如图2-1所示(设置好属性后)。 图2-1 计算器用户界面 2.2.2 属性设置 窗体和各控件的属性设置如表2-1所示。 表2-1 窗体和各控件的属性

2.3 编写代码 本程序需要用到一些公共变量,例如用来接收操作数、运算结果,判断输入的是否为小数等,因此首先在代码的通用段声明以下变量: //****************************************************************** double num1, num2, result; // 操作数及运算结果 bool decimalFlag = false; // 判断输入的是否为小数 string myOperator; // 操作类型 //******************************************************************

头部伸缩装置优化设计

头部伸缩装置优化设计 头部伸缩装置的移动行走机构,在传统的头部伸缩装置中,多半是齿条固定在固定机架(I)上,齿轮固定在移动机架上,齿轮带动移动机架一起移动。本文将二者功能倒过来设计,将会有许多优点。 标签:行走机构;齿轮;齿条 带式输送机头部伸缩装置,虽然在带式输送机系统中,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并且在电力、港口、料场、化工等多个领域的输送机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头部伸缩装置传统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齿轮固定,齿条和移动机架一起移动;另一种是齿条固定在固定机架上,齿轮和移动机架一起移动。本文论述的是前一种结构形式,但进行了优化设计,效果将会好一些;同时,对防倾、定位装置也进行了考虑。 1 头部伸缩装置的主要功能(Function) 实现一条输送机给多条输送机受料,而且具有给料点切换灵活、节省空间、节省设备、节约基建投资、操作维护简便等优点。 2 头部伸缩装置的结构和特点(Construction and feature). 2.1 头部伸缩装置的结构(Construction) 头部伸缩装置有多种规格和形式,不同厂家的产品也不尽相同,笔者设计的头部伸缩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移动轨道;(2)固定机架;(3)移动机架;(4)行走机构;(5)定位电机;(6)防倾装置;(7)滚筒;(8)移动托辊;(9)卸料漏斗;(10)导流挡板;(11)电器控制部分。 a 移动轨道:移动轨道直接铺设在地面上。这样就省略了传统结构形式的固定机架(I)。 b.移动机架是头部伸缩装置的主要部件。由滚筒、落料漏斗、护罩、导流挡板、齿条等组成。移动机架是卸料漏斗、护罩等的承载体。是受力、传力的主要构件;为其它相关部件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撑。 c.行走机构:由驱动齿轮和行走轮对组成。是头部伸缩装置移动的执行机构。 d. 滚筒、托辊、卸料漏斗、护罩、导流挡板等通用组件:滚筒、托辊、卸料漏斗、护罩、导流档板等兼作输送机的功能部件,是实现承载物料、接卸物料、

基于PLC的升降控制装置的设计

目录 摘要....................................................................................................................................................................... I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升降设备的简介 (1) 1.3 PLC在升降控制中的应用 (2) 1.4 PLC的发展趋势 (4) 1.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 2 吊篮升降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6) 2.1吊篮的硬件组成 (6) 2.2 PLC型号的选择 (7) 2.2.1 输入输出(I/O)点数的估算 (8) 2.2.2 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9) 3 吊篮升降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0) 3.1电动机的选择 (10) 3.2 主电路图 (11) 3.2 变频器的选择 (12) 3.3 控制电路图 (13) 3.4 升降速过程的PLC实现 (13) 4 吊篮升降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5) 4.1 设计的总体思路构想 (15) 4.2 基于PLC的吊篮控制系统的设计 (15) 4.3 升降过程的分析 (16) 5仿真调试 (21) 5.1 软件仿真 (21) 5.2 仿真调试 (22)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摘要 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是基于PLC的升降控制系统。吊篮是一种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是当前高层建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升降运输设备。它依靠电力,拖动一个可以载人或物的轿厢,在建筑的井道内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在高层建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液压升降台设计说明书

学校代码:10410 序号:055020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液压升降台 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 液压升降台设计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院(系)工学院专业 指导教师龚水泉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有以下图纸和技术文件: 装配图 零件图 液压原理图 零件表 液压元件表 标准件表 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与技术参数: 设计一台液压升降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幅面2600×1400 mm 起升最大重量 3T

起升最大高度 800mm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接受任务日期2009 年 2 月18 日要求完成日期2009 年 5 月20 日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院长(主任)签名年月日

摘要 本次设计任务是液压升降台,它是一种升降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货物举升设备。其起升高度800mm,举升重量3T,幅面尺寸2600×1400 mm.其动作主要是由两个双作用液压缸推动“X”型架,带动上板移动来实现的。该液压升降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液压部分和机械部分。设计液压部分时,先确定了液压系统方案。选择液压基本控制回路时,换向回路选择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平衡回路选择用液控单向阀。确定各种基本回路后,又确定了液压系统传动形式,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然后对液压元辅件进行了设计、选择,并对其进行校核。经过计算后液压缸直径选定为70毫米,液压泵选叶片泵。根据系统工作的最大功率选Y90S-4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确定泵后,又对其他的元辅件进行了合理的选择,最后确定阀块的设计及效率计算。机械部分主要由上板架、下板架、内连杆和外连杆四部分组成。通过设计、选择机械部分材料与结构,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与强度校核,结果证明机械部分结构设计可以满足要求,进一步完成了本次设计题目。 关键词:液压;升降平台;上板架;下板架;内连杆;外连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