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肝衰竭护理常规

重型肝炎肝衰竭护理常规
重型肝炎肝衰竭护理常规

重型肝炎/肝衰竭护理常规

【概述】

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功能严重障碍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

【一般护理】

1、休息: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安定情绪。

2、饮食:给予低脂、低盐、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应少于0.5g/Kg。重型肝炎病人往往有明显食欲不振,应鼓励病人进食,采取少量多餐;经常更换食物品种;注意食物色、香味和加调味品等方法一增加病人食欲。进食不足者应输入10%~15%葡萄糖液,加适量胰岛素,总液量以1500ml/d为宜,不宜过多。禁烟酒。

【专科护理】

1、并发症的护理:

(1)肝性脑病:应注意观察精神、神经症状,及时发现肝昏迷先兆。对使用利尿剂、进食蛋白饮食、有消化道大出血或放腹水的病人更应加强病情观察,因上述原因诱发肝性脑病。对昏迷前躁动的病人,禁用镇静剂,加强守护,床档保护,适当给予约束,约束后要注意约束带的松紧适宜度,一般以能放入两指为宜,并同时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发生肝昏迷后协助医生进行抢救,使患者取头低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

(2)出血:观察出血的表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便血及注射部位出血等,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出血程度。及时采血查血型、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等,并配血备用。告知病人不要用手指挖鼻或用牙签剔牙,不用硬牙刷刷牙,刷牙后有出血者可用棉棒擦洗或用水漱口。注射后局部至少压迫10~15min,以避免出血。若发生出血时,根据不同出血部位给予相应护理。

(3)继发感染:观察感染的表现,注意观察体温、血象及各个器官的表现。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口腔、肺部、腹腔、肠道等,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应注意观察。加强对感染的预防: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减少探视;做好病室环境消毒,每日对地面、家具、空气消毒2-3次,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空气及肺部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及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防止肠道感染;病人的衣服、被褥保持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发生感染时及时按医嘱正确应用抗菌药物。

(4)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是重型肝炎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严格记录出入量。及时检查尿常规、尿比重、尿钠、血尿素氮、肌酐及血清钾、钠、氯等,了解检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利尿、大量及多次放腹水、严重感染等病人更应加强观察,因上述情况易诱发肾功能衰竭。发生肾功能衰竭者给予相应护理。(见肾脏科肾衰护理常规)

2、腹水的观察及护理:

(1)每周测量体重1次,每日测量腹围1次,观察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了解腹水的消长情况。(2)低盐(每日盐摄入量小于2克)或无盐(每日盐摄入量小于0.5克)饮食,改用糖醋调味品,

向病人解释饮食要求,以取得合作。

(3)严重腹水病人应限制液体入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3、药物护理:

(1)应用脱水剂治疗时,应注意按规定时间输入药物(250ml液体应在20-30分钟内注射完毕)、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注意病人心功能状态;应用利尿剂注意生化指标检测,防止电解质紊乱。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注意用法、剂量、间隔时间,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2)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并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3)治疗中有利尿剂、白蛋白、血浆时,应先输白蛋白、血浆提高胶体渗透压,再予以利尿剂以提高利尿效果。

(4)不能滥用药物,特别应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4、皮肤护理:

(1)穿着布制柔软、宽松内衣裤,常换洗,并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使病人有舒适感,可减轻瘙痒。

(2)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不用有刺激性的肥皂与化妆品。

(3)瘙痒重者可给以局部涂擦止痒剂,也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

(4)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肤引起破损,如皮肤已有破损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5、心理指导:重型肝炎病人因久治不愈,病情严重且受到死亡威胁,病人易产生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护士要关心、体贴病人,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给予疏导,使病人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指导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劳累、感染、暴饮暴食、饮酒、服用肝损害药物等诱发因素。

2、出院后应休息1~3个月,第一个月每半个月复查相关指标1次,以后每1~2个月复查1次,半年后每3~6个月复查1次。病情稳定后可做一些轻松的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肝功能正常3个月以上,可恢复工作,但仍需定期复查。

3、若出现胃部不适、呕吐、黑便、皮肤出血点等出血症状,或者表现出异常兴奋、定向力减退、行为异常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及时就诊。

重型肝炎的诊疗及护理

重型肝炎的护理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引起重型肝炎的最常见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所有重型肝炎的三分之二,此外,甲型、丙型、丁型重型乙肝及戊型肝炎病毒亦能引起重型肝炎,其它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登革热病毒、Rift-vnlley病毒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所引起的重型肝炎在临床中也时有出现,尤其是药物性肝衰竭,在美国重型肝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随着乙肝抗病毒领域药物的推广,乙型肝炎所致的重型肝炎在我国也在下降,因此使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所致的重型肝炎比例上升,此外,妊娠急性脂肪肝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型肝炎。重型肝炎疾病的特点:病情重、合并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 发病机制 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从细胞损伤、功能障碍,直到细胞凋亡、坏死,其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型肝炎,其发病机制既与病原有关,也与机体的免疫有关。 发病机制与病原关系:病毒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最后形成大块肝细胞坏死,例如甲型与戊型肝炎发病时,肝细胞的严重病变(溶解和坏死)是这些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的直接后果,也就是说被感染破坏的肝细胞数越多,病情越严重。就乙肝而言,感染的病毒量多是一个因素,但病毒的基因突变也是另一个因素,基因突变后导致病毒数上升,也与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相关。 发病机制与免疫关系: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型肝炎占重肝的2/3,但并非是这些重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很多,更重要的机制是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异常所致,由乙肝病毒激发机体的过强免疫时,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并激活被体系统,以及在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等参与下,导致大片肝细胞坏死,发生重型肝炎。[1] 病因分类 重型肝炎的病因及诱因复杂,最常见的是机体免疫状况改变后免疫激活,乙型肝炎基础上重叠戊型、甲型肝炎感染、乙肝基因突变、妊娠、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肝损害药物、合并细菌感染、伴有其它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其分类主要按病情发展速度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其中,慢性又分为慢加急肝衰竭和慢性肝衰。 分类: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重型肝炎可分为四类: (1)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又称暴发型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特征是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状。发病多有诱因。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 (2)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又称亚急性肝坏死。起病较急,发病15天~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状。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为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晚期可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脑水肿,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下降,低血糖,低胆固醇,低胆碱酯酶。一旦出现肝肾综合征,预后极差。本型病程较长,常超过3周至数月。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3)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4)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患 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随时消毒,患者出院、转科、死亡均进行终末消毒。 2、详细介绍传染病科(院)环境、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 疾病知识教育。 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对 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 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粘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急性期需卧床 休息,疾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下床活动。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并经常开窗通风。 6、根据各种传染病治疗护理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根据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要求,正确采集 标本。

传染病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肺结核护理常规 执行传染科一般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做好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休养而悲观失望,对治疗无信心,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予以解释和安慰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安心治病。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严格按消毒规定,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痰的处理,痰吐入硬纸盒内用火焚烧或煮沸或用漂白粉搅拌消毒。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及咯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对大咯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躁动不安者,可加床栏,必要时专人护理。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病人出现耳鸣,口唇麻木,皮疹,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做好保健及出院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消毒,隔离,严格按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知识,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隔离:对病毒性肝炎实施接触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重型肝炎的分型和诊断标准.doc

[ 关键词 ]重型肝炎肝炎 健康网讯 : 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治疗培训中心段钟平 目前,国内将重型肝炎分为三型,即: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是指自出现黄疸到肝性脑病的发生病程少于 2 周;亚急性重型肝炎指发病 2 周以上 24 周以内发生肝衰竭症状,有脑病者称脑病型,有腹水而无脑病者称为腹水型;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相似,但有慢性肝 炎或肝炎肝硬化的证据。现将 2000 年 9 月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有关重型肝炎的诊 断依据介绍如下。 一、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与诊断标准 1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 2 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 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 其他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 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 2 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 天至 24 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 化道症状明显,肝性脑病,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μmm ol/L或血清胆红素大于正 常值 10 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 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状(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3慢性重型肝炎其发病基础有: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②慢性乙型肝炎病 毒携带史;③无肝病史及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炎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 、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 球比例下降或倒置);④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⑤慢性乙型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 叠甲型、戊型或其他型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或其他型 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

重型肝炎的具体诊断标准

2000年全国肝炎专家组在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草案提交西安全国第十届病毒性肝炎会议大会充分讨论,最后修订了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该方案将我国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等五个临床类型。其中重型肝炎又分为三个临床型,即: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一、重型肝炎的具体诊断标准 (一)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三)慢性重型肝炎其发病基础有(1)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2)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3)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4)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支持慢性肝炎。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它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和其它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为便于判定疗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3期(1)早期:符合重型肝炎的基本条件,如严重乏力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40%~30%,或经病理学证实。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2)中期:有Ⅱ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3)晚期:有难治性并发症和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精选.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 【皮疹护理】 1.卧床休息 2.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卧床休息 4.肛周皮肤护理,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重型肝炎的分型和诊断标准

重型肝炎的分型和诊断标准 https://www.360docs.net/doc/524402294.html, 2004年5月8日11:45 [关键词] 重型肝炎肝炎 健康网讯: 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治疗培训中心段钟平 目前,国内将重型肝炎分为三型,即: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是指自出现黄疸到肝性脑病的发生病程少于2周;亚急性重型肝炎指发病2周以上24周以内发生肝衰竭症状,有脑病者称脑病型,有腹水而无脑病者称为腹水型;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相似,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的证据。现将2000年9月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有关重型肝炎的诊断依据介绍如下。 一、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与诊断标准 1 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 2 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肝性脑病,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μmmol/L或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状(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3 慢性重型肝炎其发病基础有: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②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③无肝病史及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炎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下降或倒置);④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⑤慢性乙型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他型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或其他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 为便于判定疗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三期:

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常规

铜梁县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传染病护理常规 一、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甲、戊型肝炎按消化道隔离,乙、丙、丁型肝炎按血液/体液隔离。有条件时,按病原学分型分室收治。 2.患者使用的食具,大小便器和排泄物,均按规定消毒。接触乙、丙、丁型肝炎患者的血液/体液后要立即洗手;工作中注意避免碰伤皮肤。 3.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的精神、食欲及疲乏程度,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尿、便的颜色;黄疸消退情况;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消化道有无出血等。 4.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需卧床休息,慢性肝炎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 5.合理营养:进高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糖类和热能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 6.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肤淤血淤斑等早期出血征象,通知医师作相应处理。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

量腹围、体重。保持室内清洁,定时通风,重症患者做好病房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定期消毒,加强口腔护理,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防止皮肤、肺部感染。 二、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尽量安排住单人房间,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根据病情给予适合的体位,加床栏,防止坠床。 2.饮食根据病情发展阶段而调整,发热期应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低血压休克不能进食可给予静脉营养,少尿期限制蛋白质饮食,给予低钾、低盐饮食,多尿期的后期酌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注意补充含钾的食物;恢复期应少量多餐,给予高营养饮食。 3.发热期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禁忌搬动,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体温,发热末期要注意血压、脉搏、尿量情况,及时送检尿标本,发热时可于体表大血管处进行冷敷,不宜用酒精擦浴,协助患者洗漱,保持皮肤、五官的清洁。 4.低血压休克期的护理: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0℃左右,可加盖棉被,毛毯等蔓,严密观察并记录脉搏、血压、意识状态、皮肤温度及24小时出入量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于快速补充血容量和静脉用药。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2例临床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2例临床分析张靖凯,张学东(大连市金州区传染病医院,辽宁大连1161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感染细菌的种类以及临床转归情况。方法对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腹水常规检查:有39例(62.9%)腹水白细胞总数达0.5×109/L以上,51例(82.2%)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0.25×109/L;外周血常规:有10例(16.1%)白细胞总数达10×109/L以上,PMN比值达70%以上者32例(51.6%);59例做腹水细菌培养,阳性6例(10.1%),其中5例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1例。62例中,治愈23例(37.1%),好转18例(29.0%),死亡21例(33.9%)。结论腹膜炎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水中的白细胞总数、PMN比值及外周血PMN比值为确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较可靠参数,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提高重症肝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重症肝炎;肝硬化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7-1024-02中图法分类号:R572.2文献标识码:B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是慢性肝病发展恶化的诱因,直接影响预后。因此,本文对其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及诊治、转归等给予分析、总结。旨在对该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好转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本院62例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其中慢性重症肝炎1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46例;男55例,女7例,年龄29~72岁,平均47.2岁。 1.2诊断标准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参考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共识中的诊断标准[2]。1.3治疗(1)护肝解毒及加强支持治疗,静脉滴注血浆、清蛋白、补充足够热量等;(2)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3)保护胃肠黏膜,预防出血倾向;(4)适当的利尿治疗;(5)相应的对症治疗等;(6)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2种抗生素联合治疗,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者,则依据菌株的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相应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一般选用头孢三代联合喹诺酮类,连用10~14d。 1.4疗效判断治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腹水消退,肝功能各项主要指标明显改善,病原菌阴转。好转:症状、体征改善,腹水无增加或较原来减少,腹水检查各项指标好转,肝功能指标稍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腹水无减少或增加,腹水检查指标无变化或恶化,肝功能较原来恶化。 2结果 2.1主要临床表现发热26例(41.9%),腹胀60例(96.8%), 腹

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一、重型肝炎的定义及临床分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生 AHF 者称急性重型肝炎,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上发生 AHF 者称慢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又可根据发生急性肝衰竭的(通常以肝性脑病为标志)缓急程度再分为暴发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前者指于发病的 10 天内发生急性肝衰竭,而后者指于发病后10 天至 2 个月(8 周) 内发生的急性肝衰竭。 二、重型肝炎的病原学 1,甲肝病毒(HAV) 单纯 HAV 引起重型肝炎较少见,约占 10%,而多见于在原有 HBV,HC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感染。 2,乙肝病毒(HBV) HBV 是引起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 3,丙肝病毒(HCV)能否引起急性重型肝炎尚有争论。 4,戊肝病毒(HEV) HEV 感染引起重型肝炎主要发生于孕妇患者。 5,庚肝病毒(HGV)和 TTV HGV 和 TTV 的致病性目前尚难定论,多数学者认为,HGV 和 TTV是其它病毒性肝炎病程中一种伴随感染或是一个旁观者。 6,其他病毒感染其他能引起重型肝炎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腺病毒(adenovirus)、人类细小病毒(human parvovirus, HPV)、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1 / 23

病毒性肝炎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病毒性肝炎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多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易转为慢性肝炎,少数病例还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护理常规】 1.休息与隔离甲型、戊型肝炎自发病之日起进行消化道隔离3周;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应按病毒携带者管理。对急性肝炎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除进食、洗漱、排便外,应安静卧床息,待症状好转、肝功能改善后,可指导其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患者要合理安排休息,活动期应静养,稳定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度。 2.饮食护理急性肝炎患者,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足够热量,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腹胀时注意减少牛奶、豆制品等产气食品的摄入;病情好转、食欲改善后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慢性肝炎患者饮食宜适当的高蛋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糖、过高热量、饮酒,以防发生糖尿病和脂肪肝。 3.用药护理大部分药物都在肝代谢,为减轻肝负担,禁用损害肝的药物;对干扰素治疗患者要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测;对出现食欲减退、发热、脱发等症状要正确面对。

4.心理护理加强疾病知识宣传,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对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如出现抑郁、妄想、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要加强防护及时就医,严重者遵医嘱停药。 5.病情观察与护理注意观察发热、消化道症状和黄疸的程度,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对出现腹水的患者,注意了解腹胀的程度、腹围的大小、水肿的情况,严格记录出入量。 6.基础护理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防止感染,呕血患者防止窒息,对低蛋白血症患者,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对慢性肝炎应定期随访,保持良好的心态,禁烟、戒酒,避免乱用药物,尤其是对肝有损伤的药物。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平卧能增加腹部血液循环,利于肝的恢复,适当休息,劳逸结合,规律的生活利于疾病的恢复。恢复期的患者可适当地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主。 2.饮食指导合理饮食,切实遵循饮食计划,避免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禁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 3.用药指导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作用,提高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不得擅自加量或停药。应用干扰素,鼓励多饮水。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量等,停药后定时随访。详细介绍药物的目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方法,教会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滥用药物和使用苯巴比妥类、磺胺类、抗结核等药物,以免加重肝负担和肝功能损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 导语:肝炎是很复杂的疾病,这样疾病患有后,患者要先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这样对自身症状、表现、病因有一些了解,治疗的时候都是能够知道该选择 肝炎是很复杂的疾病,这样疾病患有后,患者要先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这样对自身症状、表现、病因有一些了解,治疗的时候都是能够知道该选择什么样方法,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比较多,在治疗这类疾病的时候,需要对这方面进行认识,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 慢性肝炎轻、中度:典型慢性肝炎的早期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呈波动性间歇性,甚至多年没有任何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容易疲劳和胃部不适,容易被忽略,也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临床上经常见到隐匿性肝硬化患者,在出现肝硬化之前,没有感觉到明显不适,也没有进行常规的体检,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发展成为肝硬化;偶有患者出现恶心,腹胀、黄疸,尿色深,但依据症状不能判断出慢性肝炎的严重程度。 慢性肝炎重度及慢性重型肝炎:当患者尿色进行性加深,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深,乏力食欲下降越来越明显时,提示病情恶化,尤其需要警惕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慢性重型肝炎是肝衰竭的表现,可表现为高度乏力,高度腹胀,高度黄疸以及高度食欲不振,可出现低蛋白血症,腹水胸水,腹腔感染,凝血功能下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临床上死亡率较高,需要积极救治。 并发症 慢性肝炎并发症较普遍,如慢性胆囊炎,肝性糖尿病,乙肝相关性肾病等,控制肝病稳定,有助于并发症的稳定。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当存在诱因如患者过度劳累、大量饮酒或者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重型肝炎的分型和诊断标准

[关键词] 重型肝炎肝炎 健康网讯: 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治疗培训中心段钟平 目前,国内将重型肝炎分为三型,即: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是指自出现黄疸到肝性脑病的发生病程少于2周;亚急性重型肝炎指发病2周以上24周以内发生肝衰竭症状,有脑病者称脑病型,有腹水而无脑病者称为腹水型;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相似,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的证据。现将2000年9月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有关重型肝炎的诊断依据介绍如下。 一、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与诊断标准 1 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 2 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肝性脑病,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μmm ol/L或血清胆红素大于正 常值10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状(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3 慢性重型肝炎其发病基础有: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②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③无肝病史及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炎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下降或倒置);④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⑤慢性乙型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他型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或其他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

病毒性肝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脑水肿、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感染。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肝性脑病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2、饮食:饮食应选用柔软的食物纤维,限制蛋白的摄入。病情好转或清醒后,以植物性蛋白为主。昏迷者禁食蛋白,脂肪每日不宜过高,以免延缓胃的排空,增加肝脏的负担。有腹水者,钠量应限制,防止血钠过低。低钾血症时,要补充氯化钾和含钾多的食物,高血钾时,避免食用含钾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伴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避免刺激性、坚硬、 粗糙食物,不宜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食物,应摄入丰富的维生素。 3、消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①避免应用催眠镇静药、麻醉药等;选用对肝毒性小的药物,以减少肝损害。 ②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及时处理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对水肿和腹水病人,利尿应注意保钾和排钾利尿剂交替使用,防止电解 质紊乱,发现低钾、低钠血症及时纠正。 ③防止感染;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炎症。 ④防止大量输液; ⑤保持大便通畅;及时灌肠以清除肠道积血、积物. ⑥积极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⑦禁食或限食者应避免发生低血糖。 ⑧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立即止血并补充新鲜血液。出血停止后应采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清理肠内积血,以减少肠内氨的产生和吸收。 4、意识混乱病人的护理

①躁动不安者须加床挡,必要时应用约束带,以防坠床; ②经常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 ③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病人的某些不正常行为,避免嘲笑,同时应向同病室病友、家属等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这是疾病的表现,让他们正确对待病人。 昏迷病人的护理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可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使脑细胞代谢降低,保护脑细胞的功能。 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前驱症状,如有言语不清、健忘、行为异常、嗜睡、扑翼样震颤. 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健康教育 病人意识清醒后,应及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肝性脑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预防肝性脑病的措施:如合理的饮食,不滥用损肝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各种感染,戒烟酒等。应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有效的自我防护可使病情稳定,延缓发展。应教给家属如何识别病情变化,特别是思维过程变化、性格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等异常现象出现时,应及时就诊,以及早治疗。

重症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重症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肝炎肝硬化都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性的疾病,主要还是因为平时的生活习惯不太正确而导致的,所以当患上了这种疾病后就要禁止自己再去抽烟或者是喝酒,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重症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一般采取综合疗法,绝大多数肝炎病人都可恢复健康,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适当辅以药物,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各型肝炎治疗方法如下。 (一)急性肝炎本病为一种自限性疾病,若能早期诊断,采取适当休息,营养和一般支持疗法,多数病人在3~6个月内能自愈,对临床症状重笃或黄疸深重的急性肝炎患者,宜静脉给予高渗葡萄糖液,维生素C,肝泰乐,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或加用

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减)的中药治疗,对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不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一组1805例急性肝炎患者中911例应用激素治疗,余894例仅用维生素等一般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经18~24个月随访,发现激素治疗组患者病情反复及演变为慢性肝炎者较对照组为多,甲型肝炎病人很少演变为慢性,故如有深度黄疸(肝内胆汗淤积),经其他疗法无效时,仍可考虑用激素治疗,1989我院收治的648例甲型肝中,有12例深度黄疸患者,其中7例应用激素治疗,疗效明显,激素以选用琥珀酰氢可的松或强的松龙为宜,前者剂量为200~300mg加于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隔7~10天根据肝功能改善情况可逐渐减量,后者剂量为30~40mg/d,以后逐渐减量,5~10mg/d为维持量,总疗程2~3个月;上述患者,经1年随访均告痊愈,病程中未见病情反复。 (二)慢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缺少物效治疗方法,鉴于本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病毒株的毒力,受感染肝细胞的数量和患者免疫系统的效应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故应用抗病毒药物,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肝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可能起一定作用。 一下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重症肝炎肝硬化的治疗

重型肝炎肝衰竭护理常规

重型肝炎/肝衰竭护理常规 【概述】 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功能严重障碍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 【一般护理】 1、休息: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安定情绪。 2、饮食:给予低脂、低盐、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应少于0.5g/Kg。重型肝炎病人往往有明显食欲不振,应鼓励病人进食,采取少量多餐;经常更换食物品种;注意食物色、香味和加调味品等方法一增加病人食欲。进食不足者应输入10%~15%葡萄糖液,加适量胰岛素,总液量以1500ml/d为宜,不宜过多。禁烟酒。 【专科护理】 1、并发症的护理: (1)肝性脑病:应注意观察精神、神经症状,及时发现肝昏迷先兆。对使用利尿剂、进食蛋白饮食、有消化道大出血或放腹水的病人更应加强病情观察,因上述原因诱发肝性脑病。对昏迷前躁动的病人,禁用镇静剂,加强守护,床档保护,适当给予约束,约束后要注意约束带的松紧适宜度,一般以能放入两指为宜,并同时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发生肝昏迷后协助医生进行抢救,使患者取头低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 (2)出血:观察出血的表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便血及注射部位出血等,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出血程度。及时采血查血型、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等,并配血备用。告知病人不要用手指挖鼻或用牙签剔牙,不用硬牙刷刷牙,刷牙后有出血者可用棉棒擦洗或用水漱口。注射后局部至少压迫10~15min,以避免出血。若发生出血时,根据不同出血部位给予相应护理。 (3)继发感染:观察感染的表现,注意观察体温、血象及各个器官的表现。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口腔、肺部、腹腔、肠道等,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应注意观察。加强对感染的预防: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减少探视;做好病室环境消毒,每日对地面、家具、空气消毒2-3次,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空气及肺部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及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防止肠道感染;病人的衣服、被褥保持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发生感染时及时按医嘱正确应用抗菌药物。 (4)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是重型肝炎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严格记录出入量。及时检查尿常规、尿比重、尿钠、血尿素氮、肌酐及血清钾、钠、氯等,了解检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利尿、大量及多次放腹水、严重感染等病人更应加强观察,因上述情况易诱发肾功能衰竭。发生肾功能衰竭者给予相应护理。(见肾脏科肾衰护理常规) 2、腹水的观察及护理: (1)每周测量体重1次,每日测量腹围1次,观察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了解腹水的消长情况。(2)低盐(每日盐摄入量小于2克)或无盐(每日盐摄入量小于0.5克)饮食,改用糖醋调味品,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3-01-05T15:41:08.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1期供稿作者:胡艳玲[导读] 重症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性格改变、精神错乱、行为异常、睡眠障碍、昏睡等肝性脑病症状,给予及时处理。 胡艳玲(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护理部 16300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1-0313-02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乙、丙、丁、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丙、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 1 护理措施 1.1 一般护理 1.1.1 休息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好转、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觉疲劳为度。 1.1.2 饮食护理急性期病人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维生素丰富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食欲好转后,给高维生素、优质蛋白、适量脂肪饮食。体液过多者给高蛋白低盐饮食。血氨升高时,给低蛋白或禁蛋白饮食。 1.2 病情观察观察病人乏力是否减轻,皮肤巩膜黄染的消退情况及尿便颜色的变化。体液过多者,注意观察腹水的消长情况,水肿的消退情况。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齿龈出血、呕血、便血、血尿及注射部位出血。注意病人意识和神志变化,如性格改变、精神错乱、意识模糊、睡眠障碍、行为异常、昏睡,有无计算力、定向力障碍及扑翼样震颤、血氨升高等。 1.3 对症护理 1.3.1 黄疸病人如有皮肤瘙痒,给剪短指甲,勤换内衣,穿布制纯棉宽松内衣,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2次,不用肥皂和化妆品,瘙痒重者可局部涂擦止痒剂。 1.3.2 体液过多给高蛋白低盐饮食,记24 h尿量,按医嘱给利尿剂,大量腹水影响呼吸时给半卧位吸氧,放腹水后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3.3 有出血倾向嘱病人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碰撞和损伤,鼻出血时用0.1%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或局部冷敷,穿刺、注射后延长局部压迫时间。 1.4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在用药前应向病人交代这类药物的疗效、疗程、副作用、停药标准和停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4.1 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①类流感综合征:通常在注射后2~4 h发生,低热至高热不等,可伴有头痛,肌肉、关节、骨骼酸痛,疲倦无力等,反应随治疗次数增加而逐渐减轻。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等对症处理。②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当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1.5×109/L,或血小板<40×109/L时,应停药。血象恢复后可重新恢复治疗,但需密切观察。③神经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兴奋、易怒、精神病。出现抑郁及精神症状应停药。④食欲减退、失眠、ALT增高、黄疸、轻度皮疹、脱发等,根据情况可不停药,待治疗停止后,症状可逐渐好转,肝功能恢复。⑤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1型糖尿病等,亦应停药。 1.4.2 核苷(酸)类似物①拉米夫定:每天必须按时、按量服用,不得擅自减量或停药。少数病例有头痛、全身不适,疲乏,胃痛及腹泻,个别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病人可发生耐药和病毒变异,须停药或更换药物。②阿德福韦酯:在较大剂量时有一定的肾毒性,表现为血清肌酐的升高和血磷的下降,对应用者应定期监测。 2 健康教育 2.1 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毒性肝炎有关知识,如本病的病因、诱因及自我护理常规等。指导病人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障充足睡眠,如肝功正常,病情稳定,可根据个人的体力及工作性质,从事半日或全日工作。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要有规律,戒烟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病人的食具用具和洗漱用品应专用,定期消毒,避免各种感染),定期复查。 2.2 生活指导急性期病人应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维生素丰富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恢复期应注意营养,适当进食优质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鱼、鸡肉、瘦肉等。有糖尿病倾向和肥胖者不宜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以防诱发糖尿病和脂肪肝。肝硬化病人饮食的质地应细软,避免一切生冷、硬、脆、粗糙的食物。 2.3 用药指导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如镇静安眠类、大环内酯类、抗结核类、磺胺类等,以免加重肝损害。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病人一定要按时、按量应用,不得擅自加减量或停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血清学指标。停药后应随访观察1年。 2.4 自我监测指导教会病人及家属注意观察有无心悸、头晕、出汗、饥饿等低血糖症状,常备糖果、饼干。重症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性格改变、精神错乱、行为异常、睡眠障碍、昏睡等肝性脑病症状,给予及时处理。 2.5 预防指导甲型和戊型肝炎病人应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21天。预防重点在于加强食品卫生和餐具消毒,保护水源,严格饮用水的消毒,加强粪便管理。乙、丙、丁型肝炎应按血液、体液传染病隔离,避免不必要或不恰当的输血、血制品,严格筛查献血员,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医疗器械及用具须严格消毒灭菌,生活用具应专用,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甲型肝炎流行期间,对易感者可接种甲肝疫苗,对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免疫球蛋白以防止发病。预防乙肝最关键的措施是对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高滴度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3天后接种乙肝疫苗10μg,出生后1个月、6个月各再注射1次,保护率可达95%。HBIG也适用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45. [2]蒋冬梅.病人健康指导[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210.

中末期肝病(肝硬化※HBV相关性失代偿肝病)抗病毒知情同意书V080715

*****医院HBV相关严重肝病抗病毒知情同意书 □重症肝炎(乙型)或重叠其他病毒感染□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ild-Pugh积分:_______分评定:_______级(A级5~6分,B级7~9分,C级10分以上) 我科医生意见如下:HBV相关严重肝病必须考虑抗病毒治疗,否则多较快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出现胸 水、腹水、严重感染,或进展重症肝炎、肝衰竭(肝性脑病),或发生肝癌,进而死亡,其中尤以 重症肝炎死亡率最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望积极配合我们医生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 介绍抗病毒相关药物相关情况如下:①干扰素α1b 30~60μg 、干扰素α2b 5~6MU、干扰素α2a 5~6MU,皮下注射,3次/周。α干扰素有许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用药1周内大部分患者会出现 流感样表现,如发热、畏寒、身痛、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时可不予治疗,只须适 当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一般10日左右症状便可消失。费用约每月1 200元人民币。②长效干扰 素α2a,皮下注射,1次/周,疗效稍高于α干扰素,但复发率与α干扰素相当;副作用和不良反 应种类与α干扰素一样,但程度比α干扰素高,费用为每支1350元人民币。③拉米夫定100mg, 口服,1次/天,拉米夫定疗法极其安全,罕见不良反应,但耐药率高,5年约有76%患者出现YMDD 变异,费用每月约500元人民币。④阿德福韦10mg,口服,1次/天,阿德福韦极其安全,耐药率 低,价格低。费用每月约500元人民币,罕见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见肾毒性,主要发生于治疗 开始时即已有肾功能损害者。⑤恩替卡韦0.5mg,口服,1次/天,恩替卡韦治疗1年未发现耐药变 异。但与拉米夫定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每月费用约1200元。⑤磷甲酸钠注射液在国内某些大医院 治疗重症肝炎有一定疗效,但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患者(代理人)意见:我们了解相关抗病毒药物疗效、毒副作用、费用、疗程、疾病预后等相关情 况,我们□接受□拒绝使用相关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我们对我们的选择负责。 患者(代理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 谈话医生签字:__________________ 20 年月日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