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美国印象 译文点评

3 美国印象 译文点评
3 美国印象 译文点评

译前准备:

1)关于作者的基本情况、写作情况、语言、风格等等;

在法国巴黎最大的公墓拉雪兹神父公墓里安睡着众多世界级的名人,其中有最多粉丝,特别是女粉丝前来悼念的一座就是作家王尔德的坟墓。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在他的墓碑上留下鲜红的唇印,以表达自己对这名英年早逝的作家的哀思。但很快这一浪漫无比的场景就将消失了,因为担心口红伤害墓石,王尔德的墓碑将很快被“禁吻”。

之前王尔德的墓碑一直在爱尔兰政府的资助下定期被清理及恢复。但负责清洗墓碑的人员发现,由于口红中的油脂会沁入石材中,每次他们都会洗掉一层石头。因此墓地决定在王尔德墓碑的周围筑起一道透明的玻璃屏障。这一工程已经完成,王尔德墓碑也将在周三其忌日时再次向公众开放。

王尔德的孙子Melin Holland曾多次呼吁大众不要打扰王尔德的安眠,但始终无法阻止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蜂拥悼念。他表示,所有污损其祖父坟墓者都将被处以7700英镑的罚款,但问题是大部分游客都会在被抓到前离开法国,因此很难一一执行。他希望玻璃幕墙能阻挡一下过于热情的粉丝们。

2)本文的写作背景:奥斯卡·王尔德1882年1-6月赴美旅行演讲,回国后完成本文,句子理解有一定难度。

3)作者对美国人的总体评价(结合写作时间英美两国国民心态):英:宗主国,美:前殖民地

--- 美国人的品味

「美国城市没有牛津、剑桥、索尔兹伯里和温切斯特那么美丽,那些地方有优雅的时代的美好遗迹;虽然不时还是可以看到许多美的东西,但只能在美国人没有存心创造美的地方。在美国人有意创造美的地方,他们显然遭到了惨败。」

--- 英美渊源

「也许,值得指出的是被许多人指为美国式英语的其实是老的英国式表达法,它们在我国已经消失,却在我们的殖民地里留存了下来。[...]一个国家过去的生活真正地存在于它的殖民地里,而不是在母国中。」

---- 美国人的艺术品位

「旧金山是一座真正美丽的城市,聚居着中国劳工的唐人街是我见过的最富有艺术韵味的街区。这些古怪、忧郁的东方人,许多人会说他们下贱,他们肯定也很穷,但他们打定主意在他们身边不能有任何丑陋的东西。那些苦工们晚上聚集在一起去吃晚饭的中国餐馆里,我发现他们用和玫瑰花瓣一样纤巧的瓷杯喝茶,而那些俗立的宾馆给我用的陶杯足有英尺半厚。中国人的菜单拿上来的时候是写在宣纸上的,账目是用墨汁写出来的,漂亮得就像艺术家在扇面上蚀刻的小鸟一样。」

--- 美国人的性格

「我发现南方的那些年纪较大的居民,喜欢把所有的重要的事都和最近的那场战争(注:指南北战争1861-1865)联系起来。有次我对一个站在我身边的绅士评论说:“今晚的月亮多美啊。”“是啊,”他说,“可惜你没能在战前看见它。”」

「我发现在落基山脉以西,人们关于艺术的知识是如此贫乏,以至一位艺术爱好者——他在年轻时也做过矿工——竟然起诉铁路公司要求赔偿,因为他从巴黎进口的米洛的维纳斯的石膏像到货时没有了手臂。但更叫人吃惊的是,他打赢了官司,获得了赔偿。」

--- 英国人的优越心态

「西班牙人和法国人以他们所起的美丽地名,使自己常受后人的纪念。那些有漂亮名字的城市都是西班牙人或法国人创建的。英国人老是起极难听的地名。有一个地方的地名实在

太难听,结果我拒绝去那里演讲。它的名字叫格里格兹维尔(注:Griggsville,这个地名除特别难听外,字面上还有“矮脚母鸡村”或“蚱蜢村”等义)。万一我在那里开创了一个艺术流派——真难想像“格里格兹维尔时代早期”这样一个名词。很难想像艺术学校会讲授“格里格兹维尔艺术复兴”。」

「只要去过美国,人们就意识到,贫困并不总是伴随着文明。这个国家至少没有豪华的服饰、盛大的游行和壮观的仪式。我只见过两次游行,一次是警察走在消防队的前面,还有一次是消防队走在警察的前面。」

--- 总体评价

「美国人是世界上受到最好的政治教育的人民。这个国家实在值得一去,它可以教给我们“自由”这个词的美丽和“开放”这样东西的价值。」

美国印象(节录)

奥斯卡·王尔德

我恐怕不能把美国描绘成十足的天堂——从一般的角度来说,也许我对这个国家所知甚少。我说不出它的经纬度,算不出它出产谷物的价值,对它的政治也不十分熟悉。这些东西可能不会使你们感兴趣,它们当然也不会让我感兴趣。

在美国上岸后得到的第一个深刻印象,就是美国人可能算不上是世界上穿得最漂亮的,但却是穿得最舒服的。那里看得到男人头戴着不堪入目的烟囱式高顶礼帽,但很少有不戴帽子的男人;还看到穿着难看至极的燕尾服的男人,但很少有不穿外套的男人。美国人的穿戴显得舒适,这和在我国常可以看到的人们衣衫褴褛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特别注意到的第二个特点是,似乎每个人都在急着赶火车。这种情形对诗歌和浪漫爱情是不利的。要是罗密欧和朱丽叶老是为乘火车而担心,或是在为返程车票而烦恼,莎士比亚就不可能写出那几幕如此富有诗意与伤感情调的阳台戏了。

美国是世界上最嘈杂的国家。早晨,不是夜莺的歌唱,而是汽笛的鸣叫把人们唤醒。美国人讲求实际的头脑这么健全,却没有想到要降低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真叫人吃惊。所有艺术都依赖于精细微妙的敏锐感觉,这样持续不断的喧嚣,最终一定会损害人的音乐天赋。

美国城市没有牛津、剑桥、索尔兹伯里和温切斯特那么美丽,那些地方有优雅时代的美好遗迹;虽然不时还是可以看到许多美的东西,但只能在美国人没有存心创造美的地方。在美国人有意创造美的地方,他们显然没有成功。美国人的突出特点,便是他们把科学应用于现代生活的那种态度。

高中美术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美术课《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

走遍美国文本及笔记17-1

ACT 1-1 “想让影集出版会遇到不少困难吗?” 【故事梗概】 一天晚上,Richard坐在家里的楼梯上,他在看一些他给各表演艺术中心拍摄的照片。Marilyn走下楼来,她停下脚步帮助Richard审查这一批照片。 Marilyn: What are you doing'? Richard: [He looks at his photographs.] I think I've got them. Marilyn: You think you've got what? Richard: Performing arts - performing arts centers. I think I've got them all, but I'm not sure. Marilyn: [She looks at the photographs.] I think you have got it, Richard. Lincoln Center, home of the Metropolitan Opera, the New York City Ballet,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Richard: Shubert Alley center of the theater on Broadway. Marilyn: And Carnegie Hall. And the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in Washington. Richard: And the Music Center in Los Angeles. And the others. I do have it all. Marilyn: You have been working on this for some time, Richard. I'm glad you feel you've finally put it all together. What now? Richard: Now for the hard part. Marilyn: Oh, you think you're going to have a hard time getting the album published? Richard: Well, it won't be easy. 【语言点精讲】 1. I think I've got them. 我认为该拍的我都拍到了。get的意思较多。这里表示“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或要点,得到了所期的收获”。

我眼中美国印象

规则第一,文明至上,热情友好,条件优越 ——我眼中的美国第一印象 在我们抵达圣玛丽大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例如,在旧金山入关的时候人特别多,而且我们入关后还需要转机直飞圣安东尼奥,但留给我们登机的时间却只有一个半小时。结果入关时需要排非常长的队,而且前面通关速度并不快,我们也不允许插队,尽管我们拖着行李飞奔,最终还是延误了通关后的飞机,致使我们不得不转机丹佛,再从丹佛转机圣安东尼奥,旅途中多耗费了五六个小时,当地时间晚上九点终于到达目的地。 入关虽然耗费了太多时间,抱怨和着急之余,我更佩服的,是美国人“规则至上”的意识。如果在中国,我们向海关人员说明特殊情况,或者有所谓的人情关系,很容易就给开放绿色通道,不必再排长队。而在这里,无论两位领队老师怎样向他们说明情况,他们都让我们不要着急,one by one,给我们的答案是要么排队入关,要么返回中国。在规矩面前,人人平等,规则至上,让我们感到了中美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情方面的诸多不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我们上了来到美国的“做事”第一课。 与海关工作人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圣玛丽大学的部门主管和他的团队给我们的热情相迎和细心接待。在圣安东尼奥,因为这里常年比较温暖或者炎热,当地人基本喝冰水,没有温水更没有热水。对方国际交流中心的RANA老师知道我们不习惯喝凉水后特意跑了很远,费了很大周折,买了大杯的热水分给我们,毕竟那个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深夜十一点,这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我们住的宿舍是四人间,就在学校里面,二层小楼,静谧温馨。中央空调,独立卫浴,公共洗衣房、微波炉等都是免费使用,二十四小时开放,卫生纸、毛巾、浴巾等日用品给我们摆放得整整齐齐。和国内宿舍相比,我们对圣玛丽大学优良舒适的学生住宿条件感慨了一番。我们每个人的床上还放着他们提前给我们准备好的小礼物,让我们觉得特别暖心。学校餐厅是自助餐厅,非周末都是从早晨7点到晚上9点半全天候开放,学生们可以在开放的时间内任何时间随便去用餐,我们不得不为此点赞。并且,餐厅里面的食品种类丰富,面包,火鸡肉,通心粉,甜品,果汁,牛奶,咖啡,水果,沙拉、冰激凌等等,全部是自助用餐,非常方便。学校里面还有小超市、星巴克咖啡、Subway、Chick-Afil-A等快餐店,也都是营业到晚上十点,有的还开放到半夜,非常便利。

走遍美国第十课act1

Sam: Good morning, Susan. Susan: Good morning, Sam. What's the schedule today? Sam: Ten o'clock, telephone FAO Schwarz about the new twin baby dolls. Susan: OK. Sam: Telephone Mrs. Zaskey at the advertising agency. Susan: I did that. Go on. Sam: Eleven o'clock, approve the sketches for the toy spaceship. Susan: Where are they? Sam: Right here. Susan: Did you look at them? Sam: Yes, I did. Susan: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paceship? Sam: I think the kids'll love it. Susan: Would you show me the drawings,please? Susan: Huh. Susan: Now, what else is on the schedule today? Sam: Well, at one o'clock you have a lunch appointment with Mr. Levine, the client from the Toytown Stores. Susan: Where? Sam: At Rossano's. Susan: Hmm. Anything else? Sam: At four o'clock, you have a meeting with the production staff in the conference room. Susan: Make sure everybody is at that meeting. Sam: Will do. At six you're meeting Mr. Ozawa. Susan: Oh, yes. Are his models here? Sam: They're in my office. Susan: I'd like to see them. Sam: Right. 【语言点精讲】

世界各国名言英汉对照

Do not, for one repulse1,forgo2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ort. ( Shakespeare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莎士比亚) The man who has made up his mind to win will never say " Impossible".( Napoleon )凡是决心取得胜利的人是从来不说“不可能”的。(拿破仑) Miracles sometimes occur, but one has to work terribly for them. ( C. Weizmann )奇迹有时候是会发生的,但是你得为之拼命蒂努力。(魏茨曼)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darkness; only a failure to see. ( Muggeridge )没有黑暗这种东西,只有看不见而已。(马格里奇) Time is a bird for ever on the wing. ( T. W. Robertson )时间是一只永远在飞翔的鸟。(罗伯逊) If you do no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you may never learn. ( Edison )如果你年轻时不学会思考,那就永远不会。(爱迪生) A day is a miniature of eternity3. ( Emerson )一天是永恒的缩影。(爱默生) Morality may consist solely4in the courage of making a choice. ( L. Blum )品德可能仅仅在于有勇气作出抉择。(布鲁斯) If there were less sympathy in the world, there would be less trouble in the world. ( O. Wilde )如果世界上少一些同情,世界上也就会少一些麻烦。(王尔德) Don't waste life in doubts and fears. ( Emerson )不要把生命浪费于怀疑与恐惧中。(爱默生) The worst tragedy for a poet is to be admired through being misunderstood. ( J. Cocteau )对于诗人来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由于误解而受到钦佩。(科克托) Education is a progressive discovery of our own ignorance. ( W. Durant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In education we are striving not to teach youth to make a living, but to make a life.( W. A. White )教育不是为了教会青年人谋生,而是教会他们创造生活。(怀特) It is impossible to defeat an ignorant man in argument. ( W. G. McAdoo )在争论中是无法击败无知者的。(麦卡杜) A long dispute means that both parties are wrong. ( Voltaire )持久的争论意味着双方都是错的。(伏尔泰)

美国印象

美国印象 这是一个魅力令人无法抗拒的神奇国度。不论你是主动还是在不经意间,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好莱坞大片、NBA、苹果手机、WINDOWS系统、麦当劳、可口可乐、宝洁日化、波音飞机、沃尔玛超市......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她对于我们,虽遥远却熟悉。但只有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那些听起来的模糊片段才会准确清晰起来。插板美国学校去感受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寄宿当地家庭了解美国人民的生活状态,饱览名校名城的特色风光,这一切都在期待你去亲身体验,留下专属你的最真实的美国印象。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国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四。作为移民国家,其人口总量已超过三亿人,少于中国和印度。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 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创新等实力领衔全球。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其科研经费投入之大、研究性高校企业太多、科研成果之丰富堪称世界典范。 虽然当前面临各种国内外问题,美国还是因为其健全的法律制度、健康的生活环境】顶尖的教育资源,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代又一代人,来这里追逐美国梦。截止2016 年7 月,美国SEVP统计数据报告,在美国学校注册的持有F(学术学生)或M(职业学习学生)签证的国际学生共有111 万,持J 签证的交流学生或访问学者数量达约25.8 万人;其中,77%来自亚洲;77% 来自亚洲,7% 来自欧洲,6% 来自北美洲,5%来自南美洲,4% 来自非洲,0.5% 来自太平洋岛国;来自中国的约为33 万名,占到所有在美国际学生的30% 左右。中国依然是美国国际学生最大的来源国。 文明有礼国际范儿 在美国,我们会接触到同龄的美国小伙伴,会与美国“爸妈”亲密相处,还会遇到从事各行各业的热情善良的美国人民。我们代办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形象,更代表了中国年轻一带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东方文明之邦的礼仪风范。文明有礼、互相尊重,是让这次美国之旅快乐进行的重要前提。 西方国家在重要场合非常注重礼仪。大家应衣着整洁,切勿穿着背心、短裤、拖鞋出入公共

走遍美国文本及笔记10-2

ACT 2-1 “ 我得打个电话。” 【故事梗概】 Susan在接待室见到了Harry 和Michelle。Michelle对Susan的态度并不特别友好。Susan给客户Levine先生打了电话,把原定的工作午餐改了时间。 Susan: Hi, Michelle. Hello, Harry. 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Michelle: Hello. Harry: Hi, Susan. We have both been excited about seeing you and having lunch with you today. Michelle picked these flowers out for you. Michelle: Daddy, can we go soon? Harry: We're going to go to lunch in a few minutes, honey. Michelle: But I'm thirsty. Harry: OK. You go out and get a drink of water at the fountain. Susan: The fountain is over there, Michelle. Near the Exit sign. Michelle: Thank you. Harry: Michelle is a little shy. Susan: I used to be that way when I was her age. Harry, if Michelle doesn't want to go, we don't have to. Harry: She'll be fine. Remember, I haven't dated anyone else since her mother died. This is a little difficult for her. Are you ready to go? Susan: Yes. But could you wait one minute? I have a call to make. Would you excuse me? Sam, get Mr. Levine at Toytown Stores on the telephone for me, please. Sam: Right. Hello. Susan Stewart calling Mr. Levine, please. He's on the phone. Susan: Mr. Levine, Susan Stewart. I find myself in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I made another lunch date for today and forgot to enter it in my appointment book. Can you and I meet for drinks tomorrow? I'd really appreciate it …Yes…Thank you…Tomorrow at five o'clock at the Biltmore. I'll see you then. Thank you, Mr. Levine.

王尔德名言英语

王尔德名言英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王尔德名言英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Be yourself, because others were done. 2、其实薄幸的人,更知晓爱的真相。 Actually giving her ficklefavours only, more know the t ruth of love. 3、一旦被贴上标签,你就很难逃脱。 Once you have been labelled, it is hard to escape. 4、每个人犯了错误,都自称是经验。 Everybody makes a mistake, all claiming to be experie nce. 5、浪漫的精髓就在于它充满种种可能。 The essence of romance is that it is full of possibilitie s. 6、给我们赦免的,是忏悔而不是牧师。 That gives us absolution, is the confession, not the pri est. 7、美丽要比善良好,善良要比难看强。 It is better to be beautiful than to be good, good tha

n to be ugly. 8、做你自己,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 Be yourself, because someone else has been done. 9、定义一样东西,就意味着限制了它。 Define something, means that limits its. 10、没有人富有到可以赎回自己的过去。 No man is rich enough to buy back his past. 11、你不知羞耻地索取,毫无感激地接受。 You shamelessly, no gratefully accepted. 12、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Every saint has a past every sinner has a future. 13、不幸的是,我在你的身上花去了一生。 Unfortunately, I spent a lifetime in your body. 14、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 t the stars. 15、天堂和地狱都在我们每个人自己身上。 Heaven and hell are in every one of us. 16、女人是用来爱的,而不是用来了解的。 Women are meant to love, not to know. 17、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最后一定是悲剧。Because there is beauty in life, so finally must be a tr

美国印象 奥斯卡王尔德译文

美国印象 奥斯卡·王尔德 (前四段参考译文) 恐怕我不能将美国描述成一个十足的天堂。从根本来说,我可能对这个国家知之甚少。我不清楚它的经纬,没有算过它谷物的价值,也没有对他的政治有亲密的接触。这些可能你不感兴趣,当然,我也不感兴趣。 当我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国土,让我感到震惊的是美国人的服饰,他们的服饰称不上最讲究,但一定是最舒服的。男人们到处带着糟糕的高顶帽子,而且很少人不带的,他们穿着雷人的燕尾服外套,很难见到不穿外套的。人们服饰所表现的舒适是大大不同于在其他国家所见的;人们仿佛过多的和破布有着某种联系。 下一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人仿佛都在着急着赶火车。这是田园诗与浪漫主义所不容的。如果罗密欧和朱丽叶经常的为火车困惑或者在返程车票上花费心思,莎士比亚也不可能会描写出那些充满诗意与忧伤的可爱的阳台剧。 美国也是史所未有的吵闹。人们早上并不是呗夜莺的鸣叫叫醒,而是被火车的嘶鸣吵醒。叫人吃惊的,美国人讲求实际的头脑这么健全;却没有想到要降低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所有艺术都依赖于敏锐感觉,这样持续不断的喧嚣,最终会损害人的音乐天赋。 美国印象 王尔德谈瀛洲译 (整篇译文及赏析) 我恐怕不能把美国描绘成十足的天堂-- 从一般的角度来说,也许我对这个国家所知甚少。我说不出它的经、纬度;我算不来它出产谷物的价值;我对它的政治也不十分熟悉。这些东西可能不会使你们感兴趣,它们当然也不会让我感兴趣。 在美国上岸后得到的第一个深刻印象,就是美国人可能算不上是世界上穿得最漂亮的,但却是穿得最舒服的民族。那里看得到头顶不堪入目的烟囱式高顶礼帽的男人,但很少有不戴帽子的男人;还看到穿着难看至极的燕尾服的男人,但很少有不穿外套的男人。美国人的穿戴透露着舒适,这和在我国常可以看到的人们衣衫槛褛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特别注意到的第二个特点,是似乎每个人都在急着赶火车。这种情形对诗歌和浪漫爱情是不利的。要是罗密欧和朱丽叶老是为乘火车而担心,或是在为返程车票而烦恼,莎士比亚就不可能写出那几幕如此富有诗意与伤感情调的阳台戏了。 美国是世界上最嘈杂的国家。在早晨,不是夜莺的歌唱,而是汽笛的鸣叫把人们叫醒。美国人讲求实际的头脑这么健全;却没有想到要降低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真叫人吃惊。所有艺术都依赖于精细微妙的敏锐感觉,这样持续不断的喧嚣,最终一定会损害人的音乐天赋。 美国城市没有牛津、剑桥、索尔兹伯里和温切斯特那么美丽,那些地方有优雅的时代的美好遗迹;虽然不时还是可以看到许多美的东西,但只能在美国人没有存心创造美的地方。在美国人有意创造美的地方,他们显然遭到了惨败。美国人的突出特点,便是他们把科学应用于现代生活的那种态度。 在纽约走马观花地一走,这一点就一目了然了。在英国人们常把发明家视作狂人,发明带采的是失望与穷困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在美国发明家受到尊重,他随时可以得到人们的帮助。在那里心灵手巧,把科技应用于人类的劳动,是致富的捷径。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爱机器的了。 我一直期望相信,力的线条也是美的线条。在我注视着美国的机器的时候,这一期望得到了实现。直到我见识了芝加哥的供水系统,我才意识到机器的奇妙;钢铁连杆的起落,巨

美国女人对中国男人的印象

三是从高科技公司。这三个来源很自然地造成了对中国男人刻板的原型偏见。 唐人街的中国男人永远是移民的第一代,因为新来的移民不懂英文,不懂美国文化,无法融于主流文化,只能聚集在传统的华人区。他们最早来自广东沿海一带如潮汕和台山地区,或福建沿海一带如闽南。至今已有大约150年的历史。据有关也许带有偏见的评价,这一类中国男人有以下主要特点:(1)属于南方华人,多半身材矮小、尖瘦脸、面灰黄、深眼窝、厚嘴唇、小鼻头,动作快捷,说话声音大,而且喜欢拖长音;(2)很能吃苦耐劳,但文化不高,眼光不远,大都从事餐馆、洗衣店等各种分散型小买卖;(3)颇重义气,讲究传统的习俗和规矩;(4)宗族观念强,常以某姓氏为亚文化的聚集纽带;(5)封建帮会起着很强的社区控制作用,有少数人处于黑白道买卖之间;(6)大男子主义观念较浓厚,但对家庭有很强的责任感;(7)善于趋利避害,往往可以在不张扬的情况下,保护自己并获得利益;(8)比较信奉传统宗教,多数相当迷信;(9)不太注意卫生,不很重视教养,有不少不良习惯;(10)太多的时间用在吃喝上;(11)不少人好赌。 校园里的中国男人主要是二次大战后从中国大陆如西南联大等来美的留学生、1949年以后从台湾来的留学生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来的大批留学生,此外还有当地华人成为学生的下一代。据有关评价,这一类中国男人有以下主要特点:(1)聪明勤奋,大多在数理化学科领域出类拔萃; (2)许多人不太热衷社会公益活动,往往给人以书呆子(Nerd or Bookwarm)的印象;(3)由于不太注意体育运动,多数人身体不强健,甚至瘦弱;(4)有比较现实的功利目的,多数对人文社会学科不感兴趣;(5) 善于考试,但读死书的多,具创造性的人才少,多数人仅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专业机器,很难有大的成就;(6)表面上扎堆抱团,但并不像日本人和韩国人那么有团队精神;(7)不太能够与美国学生融合在一起。 一般说来,高科技公司中的中国男人是各自进入职业市场后的校园中国男人,比后者年长成熟,但分散而自成一体。据有关评价,这一类男人有以下主要特点:(1)教育层次高,熟悉和胜任本专业的工作;(2)由于文化语言的限制,很难进入高级管理层;(3)明哲保身,消极的个人主义,只想搭便车,不注意积极争取个人的权益;(4)同胞自己的内斗、猜忌和排斥远严重于其他族裔,常有“一山不容二虎”的心态;(5)理论性较强,应用能力不一定强,鲜有创造性,不少仅为职业机器;(6)不能有效地融入主流社会;(7)喜欢单干,而不喜欢合作;(8)多数仅注意个人事业,不重视回馈社会,不热心公益事业;(9)多数显得文弱,而缺乏朝气。 由于生理、心理及文化偏见等原因,一般的美国女人不会觉得中国男人有纯性爱方面的吸引力,恐怕只有五种情况例外。 一种情况是中国男人极为出色特殊或相当成功,故受到美国女人的青睐,如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朱棣文、世界着名提琴家马友友、哈佛大学新儒学哲学家杜维明;还有一些有造诣的教授、医生、作家、艺术家、工程师、体育明星或有名的

走遍美国文本及笔记17-2

ACT 2-1 “他可以见你了。” 【故事梗概】 Richard到了出版商Carlson先生的办公室。Carlson先生准备好见他了。 Receptionist: Good morning. Richard: Good morning. My name is Richard Stewart. I'm here to see Mr. Carlson. Receptionist: Please sit down, Mr. Stewart. Mr. Carlson will be with you shortly. Richard: Thank you. Receptionist: [She speaks into the telephone.] Excuse me, Mr. Carlson, but Richard Stewart is here for his ten o'clock appointment with you. OK. Thank you. [She hangs up the phone.] Like I said, he'll be with you shortly. Richard: Thank you. [The intercom buzzes.] Receptionist: [She picks up the phone . ] Yes, Mr. Carlson. Yes, sir. [She hangs up the phone. ]. He's ready for you, Mr. Stewart. Richard: Thank you. [He points to the door of Mr. Carlson's office.] In there? Receptionist: Yes. In there. Good luck. 【语言点精讲】 1. I'm here to see Mr. Carlson. 我来见Carlson先生。赴约时可用这个表达。 2. Mr. Carlson will be with you shortly. Carlson 先生一会儿就可以见你。这是请人稍等的常用说法。 3. Excuse me, Mr. Carlson, but Richard Stewart is here for his ten o'clock appointment with you. 打扰一下,Carlson先生,Richard Stewart来赴10点钟同你的约会了。

中英哲理名言名句(中英文)

Life consists not in holding good cards, but in playing well those you hold. 生活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把手里的牌打好。 Keep your friends close,but your enemies closer. 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 must dive deep.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The value of life lies not in the length of days, but in the use we make of them.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能活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Life is like an onion: You peel it off one layer at a time, and sometimes you weep. 生活就像洋葱头:你只能一层一层地把它剥开,有时你还会流泪。 He will shoot higher who shoots at the moon than he who aims at a tree. 目标远大,效果必佳 The most exhausting thing in life is being insincere. 生活中最使人筋疲力尽的事是弄虚作假。 The land did not move, but moved. The sea was not still, yet was still. 大地止而亦行,大海动而亦静。 Today I‘ll do what others won’t, so tomorrow I can accomplish what others can’t. 今天我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明天我就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事。 Cowards die many times before their deaths. 懦夫在未死之前,已身历多次死亡的恐怖了。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计在于晨。 Everyone deserves not just to survive, but to live.--Steve McQueen 人应该生活,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为奴十二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3 美国印象 译文点评

译前准备: 1)关于作者的基本情况、写作情况、语言、风格等等; 在法国巴黎最大的公墓拉雪兹神父公墓里安睡着众多世界级的名人,其中有最多粉丝,特别是女粉丝前来悼念的一座就是作家王尔德的坟墓。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在他的墓碑上留下鲜红的唇印,以表达自己对这名英年早逝的作家的哀思。但很快这一浪漫无比的场景就将消失了,因为担心口红伤害墓石,王尔德的墓碑将很快被“禁吻”。 之前王尔德的墓碑一直在爱尔兰政府的资助下定期被清理及恢复。但负责清洗墓碑的人员发现,由于口红中的油脂会沁入石材中,每次他们都会洗掉一层石头。因此墓地决定在王尔德墓碑的周围筑起一道透明的玻璃屏障。这一工程已经完成,王尔德墓碑也将在周三其忌日时再次向公众开放。 王尔德的孙子Melin Holland曾多次呼吁大众不要打扰王尔德的安眠,但始终无法阻止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蜂拥悼念。他表示,所有污损其祖父坟墓者都将被处以7700英镑的罚款,但问题是大部分游客都会在被抓到前离开法国,因此很难一一执行。他希望玻璃幕墙能阻挡一下过于热情的粉丝们。 2)本文的写作背景:奥斯卡·王尔德1882年1-6月赴美旅行演讲,回国后完成本文,句子理解有一定难度。 3)作者对美国人的总体评价(结合写作时间英美两国国民心态):英:宗主国,美:前殖民地

--- 美国人的品味 「美国城市没有牛津、剑桥、索尔兹伯里和温切斯特那么美丽,那些地方有优雅的时代的美好遗迹;虽然不时还是可以看到许多美的东西,但只能在美国人没有存心创造美的地方。在美国人有意创造美的地方,他们显然遭到了惨败。」 --- 英美渊源 「也许,值得指出的是被许多人指为美国式英语的其实是老的英国式表达法,它们在我国已经消失,却在我们的殖民地里留存了下来。[...]一个国家过去的生活真正地存在于它的殖民地里,而不是在母国中。」 ---- 美国人的艺术品位 「旧金山是一座真正美丽的城市,聚居着中国劳工的唐人街是我见过的最富有艺术韵味的街区。这些古怪、忧郁的东方人,许多人会说他们下贱,他们肯定也很穷,但他们打定主意在他们身边不能有任何丑陋的东西。那些苦工们晚上聚集在一起去吃晚饭的中国餐馆里,我发现他们用和玫瑰花瓣一样纤巧的瓷杯喝茶,而那些俗立的宾馆给我用的陶杯足有英尺半厚。中国人的菜单拿上来的时候是写在宣纸上的,账目是用墨汁写出来的,漂亮得就像艺术家在扇面上蚀刻的小鸟一样。」 --- 美国人的性格 「我发现南方的那些年纪较大的居民,喜欢把所有的重要的事都和最近的那场战争(注:指南北战争1861-1865)联系起来。有次我对一个站在我身边的绅士评论说:“今晚的月亮多美啊。”“是啊,”他说,“可惜你没能在战前看见它。”」 「我发现在落基山脉以西,人们关于艺术的知识是如此贫乏,以至一位艺术爱好者——他在年轻时也做过矿工——竟然起诉铁路公司要求赔偿,因为他从巴黎进口的米洛的维纳斯的石膏像到货时没有了手臂。但更叫人吃惊的是,他打赢了官司,获得了赔偿。」 --- 英国人的优越心态 「西班牙人和法国人以他们所起的美丽地名,使自己常受后人的纪念。那些有漂亮名字的城市都是西班牙人或法国人创建的。英国人老是起极难听的地名。有一个地方的地名实在

《走遍美国》教材分析与评价

《走遍美国》教材分析及评价 摘要:《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是一套在大陆畅销数百万册、在全球35个国家同步使用的生活化美语教材。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其地位和受推崇的程度尚不及《新概念》英语。本文对《走遍美国》这一套教材作了简要介绍之后,较为详细地从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教材的不足之处等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走遍美国》;教材简介;分析和评价 《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是一套在大陆畅销数百万册、在全球35个国家同步使用的生活化美语教材。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关键词“走遍美国”进行检索发现,我国学者对该套教材的研究非常少。究其原因,《走遍美国》与更加令我国英语学习者追捧的《新概念英语》相比,不论是从发行量来讲还是从使用范围来讲都明显处于劣势。但这并不能简单地作为评价一套教材好与坏的标准。事实上,它在编写理念、内容体系等方面有它独特的优点,不得不说是一套难得的视听教材。 1. 《走遍美国》教材简介 《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是一套在中国大陆广泛使用的生活化美语教材。其是由美国新闻总署赞助,美国Prentice Hall公司制作,独家授权。该教材所采用的"电视影集"式的组织形式,是在向全球105个国家的英语教学者广泛咨询后决定的,电视剧情节感人,能吸引学习者的兴趣。《走遍美国》电视影集代表了国际最高制作水平,它的编剧兼导演William,以及动画制作群Dovetail Group都曾几度荣获艾美奖,所有演员都是优秀的专业演员,他们美语发音清晰、体态语言丰富,效果远远超出了一般所谓的“情景会话”教材。 《走遍美国》以住在纽约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为中心,内容涉及约会、就餐、节日等美国各地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这套教材突出了最新的交际教学法,与情景式教学法和句型式教学法相比是一大突破。教材以快速增进听说能

英美文学-中英文对照

British Writers and Works The Anglo-Saxon Period ●The Venerable Bede 比得673~735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英吉利人教会史 ●Alfred the Great 阿尔弗雷得大帝849~899 ?The Anglo-Saxon Chronicle 盎格鲁—萨克逊编年史 The Late Medieval Ages ●William Langland 威廉·兰格伦1332~1400 ?Piers the Plowman 农夫比埃斯的梦 ●Geoffer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1340(?)~1400 ?The Books of the Duchess悼公爵夫人 ?Troilus and Criseyde特罗伊拉斯和克莱希德 ?The Canterbury Tales坎特伯雷故事集 ?The House of Fame声誉之宫 ●Sir Thomas Malory托马斯·马洛里爵士1405~1471 ?Le Morte D’Arthur亚瑟王之死 The Renaissance ●Sir Philip Sydney菲利普·锡德尼爵士1554~1586 ?The School of Abuse诲淫的学校 ?Defense of Poesy诗辩 ●Edmund Spenser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 ?The Shepherds Calendar牧人日历 ?Amoretti爱情小唱 ?Epithalamion婚后曲 ?Colin Clouts Come Home Againe柯林·克劳特回来了 ?Foure Hymnes四首赞美歌 ?The Faerie Queene仙后 ●Thomas More托马斯·莫尔1478~1535 ?Utopia乌托邦 ●Francis Bacon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Advancement of Learning学术的推进 ?Novum Organum新工具 ?Essays随笔 ●Christopher Marlowe柯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5 ?Tamburlaine帖木耳大帝 ?The Jew of Malta马耳他的犹太人 ?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美国大学书店印象

美国大学书店印象 2005年5月12至5月26日,我们对Follett高等教育集团总部及下属三家大学书店、Bookspan公司、常青图书有限公司进行了访问考察。此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美国大学书店的商业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使用、教师俱乐部的发展等情况,为公司今后开展大学书店项目寻找借鉴,积累经验。 通过短短的几天考察,我们感觉内容丰富,收获颇多。以前从各种资料中得到诸多关于美国大学书店的点滴印象,不断地被印证与修正,现实中的美国大学书店给考察团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结合此次考察所见所闻,谈一谈我们的体会。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考察团在美期间,先后访问了Follett下属George Washington大学书店、Georgetown大学书店与American大学书店,详细了解了这三家大学书店的运营情况,就其内部管理、与学校的关系、财务状况、业务流程等内容与书店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随后,考察团一行拜访了位于芝加哥的Follett高等教育集团总部,会晤了Follett集团总裁Thomas、高级副总裁David和执行总裁Chuck 等人,并与相关人员就集团管理架构、中央采购、信息系统,以及书店拓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Follett集团则谨慎地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表示很愿意为蓝色畅想公司提供人员培训方面的帮助。 同时,考察团一行还拜访了贝塔斯曼下属的全美最大的教师俱乐部组织Bookspan公司与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下属的常青图书(美国)有限公司,分别就教师俱乐部的运作模式与图书版权合作的可能性与对方进行了交流。

二、考察的主要收获 在美国的大学教材分销渠道中,大学书店无疑是最为吸引眼球的一道风景,面对各具特色、数量众多的大学书店,此次考察的时间无疑是短暂的,但仅从见闻与印象的角度,我们还是对美国大学教材分销市场及大学书店的运营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取得了一些收获与体会: 1.美国大学教材的主渠道是大学书店 截止到2002年,全美共有4197所高等院校。其中,49%的高校在校生数量在1000~10000人之间,41%的高校在校生数量则在1000人以下,仅有10%的院校在校生数量在10000人以上。依据美国2002年~2003年高校教材的销售数据,美国大学教材教辅市场的总体规模约在67.7亿美元,由新教材、二手教材和常规出版物或教材包三个部分组成(表1)。尽管教材教辅市场竞争激烈,但 表1 各类教材的销售规模及份额(2002~2003) 70%的市场份额已经集中掌握在Pearson Education、McGrawHill Education、Harcourt Education、Hughton Mifflin等几家大的出版公司手中,市场成熟而规范。 在美国,教育类图书的销售途径主要有大学书店、出版社自办发行销售、分销商销售、高校周边的独立书店和小书店销售、网上销售和邮寄直销等,其中,绝大多数教材是通过大学书店实现销售的,不同于国内大学教材的统购统销,大多数美国大学教材是由任课教授或各院校的教授委员会自选,各级院校或院校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