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立医院如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浅谈公立医院如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浅谈公立医院如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浅谈公立医院如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覆盖程度增加,目前已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医疗保险的格局,充分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优越。但近年来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局限性以及客观存在的过度医疗等问题,医疗费用呈现快速上涨态势,从而导致医疗保险机构负担加剧,医疗保险基金入不敷出,进一步加剧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已成为目前社会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从医疗机构角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旨在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医疗费用。

1 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原因分析:

(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发展也是突飞猛进,诊断、治疗手段日益提高,导致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例如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初期,CT、MRI检查还不是十分普遍,只有少数大型医院才拥有这种高精尖的设备,进口药物也是十分少见;目前医院拥有的设备越来越先进,而且成为吸引患者的噱头,CT、MRI都已普及,药物应用也十分广泛,各种层次、价格的药物种类繁多。这些医学技术的发展确实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手段,但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

(2)人口进入老龄化状态,医疗需求加大,进一步导

致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了解鞍山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23%,已达到严重老

龄化状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透析等慢性疾病患者逐渐增加,肿瘤等恶性疾病也呈高发状态,这种疾病谱的变化结果导致医疗需求增加,包括门诊治疗需求、住院治疗需求、药费需求等医疗费用快速上涨,据统计一个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相当于同期3个非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所以社会老龄化也是需方医疗费用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不合理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导致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目前采取的总额控制下的按项目付费的结算方式必将导致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医疗服务不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过度医疗。

(4)逐利使然,目前医疗机构运行模式基本上是自负

盈亏企业化管理模式,政府财政支持少之又少。大多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与创造的经济效益挂钩,甚至是经济收入的直接来源,加之患者有需求,过度医疗现象难免不会发生,进一步促使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疗保险机构难以承受。

(5)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对

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加之受到经济社会影响,缺乏科学就医

的理念,导致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医疗费用过度上涨。

(6)历史原因所致,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前,城镇职

工习惯于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基本上是享受免费治疗,理念上就会认为缴费后就应该享受想享受的全部医疗服务,因而在观念转变上存在一定困难,存在一定的浪费心里,往往追求更高、更好的医疗服务,医疗消费不是按需所求。

(7)医患之间信任程度下降,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

今天,医务人员往往采取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方式来获取更大的医疗安全保障,很少有人愿意为节省不必要的医疗费用而承担医疗风险,这种情况也促使了医疗费用的上涨,而且不会在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2 医疗机构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措施:

(1)建立广泛的预防为主的医疗体系,多年来我们习

惯于关注疾病的诊治,而忽略了疾病的预防,而发达国家更侧重于建立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建立一级预防及疾病的筛查,进而减少患病的几率并早发现疾病的存在,例如日本早在时期就建立了食道癌筛查,虽然食道癌的发病率较高,但往往处于初期每年政府用于食道癌的治疗费用却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事实证明预防体系的建立不但节省大量的资金,还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在未来医学发展模式中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宣教及慢性病管理。

(2)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为单病种付费提供科学

依据。临床路径管理是基于临床上存在诊疗不规范、乱检查、乱治疗基础上近些年原卫生部提出的一种规范性的新型诊

疗模式,实际上临床路径就是相同疾病的一种诊疗规范,即同病同治。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临床预见性和安全性,有效节约医疗资源,达到预期诊疗目标[1]。

笔者调查分析某三级医疗机构2010年9个病种实施临

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变化。

结果显示有8个病种平均住院日出现明显下降,其中脑出血的下降幅度高达75.18%;7个病种住院费用出现明显下降,其中2型糖尿病的下降幅度高达43.98%,无一例发生医疗纠纷。实施的这9种疾病均是目前多发疾病及慢性疾病,实践证明以临床路径为基础实施单病种付费能够有效控制

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3)多措并举,建立全方位监管体系。作为医疗机构

要加强医疗行为监管,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医疗收费结构,提高医疗保险资金利用率;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高达50%,积极开展药事管理,建立科学用药体系,发挥临床药师作用,指导患者科学用药,是降低患者用药费用的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大型设备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积极开展日间手术、

加快床位周转等措施都是遏制医疗费用上涨,提高医疗保险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日间手术是指病人在入院前既已完成术前准备,并预约好住院时间,当日手术、当日出院,从而实现患者、医院、医保三方共赢[2]。

(4)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工作。三级医院门庭若市,社

区医院冷冷清清一度成为我国医疗机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也是医疗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近年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实行分级诊疗,通过引导患者和规范患者流向,达到控制医疗保险基金过快增长的目的,同?r,对优化

卫生资源和强化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分级诊疗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地区开展程度及效果有很大差异,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基层医院技术力量薄弱,人民群众到基层就医意愿不强、医生自由执业受限及政府投入不足[3],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系统架构及信息协调,才能使分级诊疗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5)建立医疗机构自身医疗保险考核体系。以往医疗保险考核仅限于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机构的考核,作为供方的医疗机构也应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服务考核体系,建立有效利用医疗保险资金的理念,有效遏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使有限的医疗保险资金服务于更多的患者。

3 讨论

综上,医疗费用上涨、医疗保险资金不足已成为日益凸显的热点问题,并成为医疗机构普遍面对的困境,作为医疗机构必须积极主动应对这个问题,通过建立预防为主的医疗体系、加强行业监管、有效控制药品、耗材比例、合理应用大型设备检查,积极推行临床路径、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科学的医疗保险患者诊疗费用考核体系等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上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浅谈公立医院就医环境的建设

孙瑞卿尹伟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立医院已经处于孤立的市场竞争行列。在积极打造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多学科医院的同时,如何为病患营造一个医技精湛、人文关怀、安全、便捷、整洁、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是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医院就医环境的建设,是为医院更好的发展提供强大保障的。就医环境包括医生的医术和医德问题、医院的社会治安问题、医院的就医秩序问题、医院周围包括道路建设等社会公共设施问题、病房内外容貌问题、医院内部园林问题、医院内部标识和疏导指示问题等等。 一、医生的医术和医德问题 影响一所医院患者数量和医院经济收入的最根本的就医环境,就是医生的医术和医德问题。无论其他的外在就医环境有多么好,一旦医院缺少知名医生或者是大医生,即所谓的医院的医术不够高明,是不会吸引广大患者前来就医的。医院不像商场,只要装修华丽、物品奢贵就会有人光顾;患者不像商店的顾客,买不起贵的还可以买便宜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只要得了大病,必须医术高明方可换来重生,所以说,医院的就诊量取决于医院的医术问题。然而,医生的医术即便高明,但由于缺乏医德,让患者走弯路多花钱或者态度极端恶劣,同样也会影响其患者保有量。如何让一所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努力打造一支医技精湛、医术高明、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队伍。 二、医院的社会治安问题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这里的人员需要同情、安慰、关怀和照顾。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身揣金钱是来治病救人的,但往往有一些丧尽良知的犯罪分子会偷偷的潜入医院各个角落,进行可耻的偷窃行为。对于患者来说,这是雪上加霜的遭遇。面对这一特殊的社会问题,一直以来,都要求各家医院一定要加大保卫力量,努力创建安全、稳定、和谐的医院。医院不仅要给患者救治生命的保障,更要给患者及其家属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不能让患者在生理和身体上的痛还没有除掉,再遭遇失窃上的心理和精神上的痛。 三、医院的就医秩序问题 就医秩序问题涉及医托问题,医闹问题,内部职工、关系单位、关系人员看病加塞问题,外部医疗机构关系医生推荐加塞就医问题,流动散发广告问题、流动叫卖问题、就医排队等候问题等等 医托、医闹问题,一直是另各家医院管理者头疼的事。医托医闹的存在,给正常医疗

医院关于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关于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实施方案 为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根据鄂卫发【2012】10号文件和(内卫管字【2012】3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设定控费目标,落实控费责任 将平均住院医药费、平均住院药费、平均门诊医药费、平均门诊药费额和22个病种进行单病种限价,将这些指标设定为控费目标。 将平均住院医药费限制在人均不超过2600元,将平均住院药费限制在人均不超过1200元;平均门诊医药费限制在人均不超过88元,人均门诊药费限制在人均不超过50元。将22种单病种进行单独限价。 采取措施: 1.财务部门,将各科室历年人均费用分别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加上本地区经济增长要素,对各科室分别制定具体人均指标。并和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分别签订责任状。责任状和一年一度的科主任任免直接挂钩。责任状签订期限为一年。 2.对22种单病种限价的每一病种审价科进行价格测算。然后根据测算的价格,就病种的各个环节邀请各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讨论并广泛征集意见。最后就这22种病的就医的各环节进行限价并严格执行。审价科要派专人对这

22种病进行跟踪审核。并签字认可后住院处方可为病人办理出院结算。 3.严格执行政府限定的项目价格标准,不分解收费、不另立项目收费。 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1.开展教育和培训,让医务人员对医院出台的各种控费文件精神都能认真落实。并作为一种诊疗行为规范认真执行。 2.对五个病种按卫生部的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同时定期由医务科派专人对执行情况检查,并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创造条件实施更多临床路径。 3.创新服务方式,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防止过度医疗。 4.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强化成本管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控制医疗服务要素成本 采购成本上涨是引起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医院要严格控制。 1.全院80%以上的药品执行招标采购。同时配合用药合理性点评,查处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 2.医疗设备、医疗耗材的采购按照政府集中招标采购要求货比三家,和周边同行医院购进价格进行比较,然后拿出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点及应对措施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点及应对措施 公立医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社会公益责任,其正常运营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这显示出公立医院在众多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来保护国有资产安全是这几年的热点话题,本文选择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中较为重要的一些风险点来进行探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腐败现象,国家对此极为重视,重拳出击打击贪污腐败现象和违法乱纪行为。在社会各界声讨贪腐及违纪现象时,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通过制度控制风险,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2015年12月21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文),明确了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一员,自然要加强其内部控制建设,而找出关键风险点是内控建设的重中之重。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风险点既有单位层面的也有业务层面的,单位层面的风险点主要有组织架构设计风险、决策机制风险、执行机制风险和监督机制风险;业务层面风险则是具体到各重要业务层面的风险,如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基建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风险,本文主要探讨单位层面的风险,业务层面风险点则抽取收支管理和合同管理两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组织架构设计风险 组织架构设计在单位内控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单位的内控将会形同虚设。在很多公立医院中,组织架构设计往往忽视监督机构的设立,没有设立内审机构或者纪检监督机构,这容易导致所有事情一把手说了算,或者是错误的决策、执行没有人监督纠正。还有些医院的组织架构设计决策层和执行层分离不清晰,容易出现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的情况,容易滋生腐败风险。 一个成熟的医院组织架构设置应包含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彼此责任明确,分工清晰,互相形成制约,达到三权分立状态。 (二)决策机制风险 决策机制要遵循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原则,关乎职工整体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奖金分配方案的修改等,就必须集体决策,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来决议;金额较大的设备购置或者项目建造等就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会议通过等等。

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方案汇编

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方案 根据《......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费用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药费用的控制,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该控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解决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问题为出发点,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主线,以群众是否得实惠、医务人员是否受鼓舞为衡量标准,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推进我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抓手。 二、组织保障 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疗费用控制领导小组,将医药费用控制工作纳入了医院运营管理、日常监测指标,控费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对各科室控费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并将检查督导结果进行通报。 三、控费目标 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我院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次均费用控制在15%以内。 四、控费措施 (一)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1、继续实施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加强药品、耗材控制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卫规财发〔2009〕59号)和《四川省卫计委关于发布2014年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办发〔2014〕384号),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实行省级集中上网、医院带量采购、政府服务监管的药品采购模式,全部参加省级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合理控制药品耗材费用,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2、完善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终止妊娠药品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加强特殊药品临床应用合理性监管。同时,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加大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点评力度,将使用频次不规范、超剂量使用纳入医疗质控管理。 (二)加强设备、器械的准入及管理 充分发挥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作用,科学规划、评估、论证,严把设备、器械的准入关。加强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建设,修订健全了制度和职责。按着政府采购目录规定对新购5千元以上的设备必须填写医疗装备购置申请论证表,并归入档案材料,设备档案由设备科专人建立,专人管理,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跟踪。 (三)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做到“四合理”

关于县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汇报材料

关于县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汇报材料 自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县人民医院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医改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实践,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虽然我县人民医院不是公立医院试点单位,但县人民医院作为我县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在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起着“龙头”作用,为充分体现县级医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医院在医院管理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及配合医改工作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创新的工作,现将医院改革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面 在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县人民医院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手段,逐步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体系,2010年全面实施院科两级负责制,加大了院科两级的成本核算力度,实现了从分配形式到注重实效、从考核措施趋向规范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经营理念和成本意识,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实施院、科两级管理摸式。年初出台《关于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的决定》,制定实施综合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完善了院科两级质控体系,赋予了临床一线科室主任更大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充分调动了各科自主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力推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业务量的增长。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将中层管理干部由任命制度改为聘任制,实行

科主任一年一聘,科室副职的聘任由科主任根据工作能力等综合考核自行决定,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逐步完善用人机制。重新设置科室和岗位,加大向临床一线倾斜力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成本核算制,体现效益优先、按岗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经过2年来的改革,在推行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形式、实施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加大了科室全成本核算力度,实现了从分配形式到注重实效、从考核措施趋向规范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成本意识和经营理念,充分调动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医院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在管理考核上按《kpi考核细则》进行,做好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引进kpi系数,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进一步完善奖金分配办法,将kpi考核结果与操劳补贴挂钩;各科按照pdca管理要求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实施科主任、护士长、职能科室主任、近三年毕业本科生、硕士生等人员的年度考核排位,对年轻医师的快速成长,发挥主任、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已产生了预期的效果。根据医院目标管理要求,有20个科室完成了年初制订的经济指标任务数,占全院全成本核算科室的90%以上,平均增幅在20.8%;全年完成各类创新达355项;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面

浅析中小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小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李伟芳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促进中小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小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民营医院的大量兴起,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公立医院被推向市场,加强内部控制是公立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医院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中小型公立医院,多数处于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地区,相对经济条件落后,受自身规模所限,不可能具备健全、精细的内部控制设置,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是当前中小型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中小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医院内部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是在医学方面有着突出成就或者是有着

过硬的医疗技术的人才,他们有着很强的业务能力,并且往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系统的医学知识,对医院的建设有着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这些管理人员中,大部分没有管理经验,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及财务核算工作了解不深,没有充分意识到实施内部控制在医院的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不重视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导致医院内部控制水平不高。 2.医院财务管理监督力度有待增强。首先,医院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关系,使得医院内部监督力度薄弱,会计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中小型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控制力度薄弱,没有定期对医院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价,使得医院内部控制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再次,相关政府部门和群众没有将外部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并指出,使得医院内部控制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这就是造成中小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不能将财务管理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的重要原因。 3.医院内部控制没有明确的岗位分工。中小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没有明确工作重点,设置的内部控制机构不合理,没有将内部控制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一方面,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有一定的重叠部分,一些岗位并没有明确的权责和分工,一旦发生问题,就常常会出现各个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的

公立医院风险评估报告材料

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XXXXX医院) 为了全面贯彻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要求,以及市、县财政局有关指导意见的精神,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依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及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有关规定,XXXXX医院开展了201X年度全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院创建于XXXXX年,是全县唯一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X级X等综合医院。资产总额XXXX余万元,开设病床XXXX张,下设XX个职能科室:综合办公室、医务科、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现有一、二级科室XX个;现有职工XXX人。我院先后被国家评为XXXXX医院、全省卫生系统XXXXX最佳单位、全省XXXXX、XXXXX、市级XXXXX、XXXXX、XXXXX等荣誉称号,是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救治中心,人寿保险XXX体检及医疗定点医院,预防性健康体检医院,价格诚信医院,XXX合疗工作先进单位。 二、工作范围及内容:

本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涉及12项活动,分别是:组织架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经营业绩考核与评价、内部审计、社会责任、采购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财务报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 三、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XXXXXX医院成立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评价、组织、管理、监督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组长:XXX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 XX XXXXXX XXXXXX XX 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 XX XXXXXX XXXXXX XX XX XX XX XXXXXX XXXXXX XXXXXX (一)组织架构 XXXXX医院规定了各部门、科室的职责权限,但职能部门具体分类没有具体标准,各部门不清楚部门之间横向联系,主要靠相互沟通,合作交流较顺利,但及时性、信息准确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互相推诿现象。 建议措施: 医院除了明确各层级间的职责权限,还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科室间的职责;同时,定期梳理、评价医院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

浅谈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摘要】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内部的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领导制度、运行机制等,如何与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的整体改革相适应;事业单位性质 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以及与传统的上级党政机构的关系模式需要作什么样的调 整和改革;如何在实践中建立起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等。只 有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同时进入改革的议事日程,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 院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公立医院改革 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家层面对未来十年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规 划和分步实施的策略,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当然,有了一个好的规划和实施策略,只是顺利推进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的前提,接下来的实施以及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难题,肯定不会令我们轻松。 未来我国在推进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中,至少有以下“四个问题”应该考虑。 第一个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分类?从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分类改革的 规划出台之后,有关分类的难题已经不再是理论上应该如何分类的问题了,而是 如何把这一分类标准正确应用到实际中去。比如说,行政性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 医院要回归行政机构,像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之类的执法性事业单位性质 的公立医院,当然比较简单。但现实中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有一些事业单位性质 的公立医院既履行某些公共健康的职责,还提供一些公益服务,甚至还从事一些 经营活动,如何避免回归中的“搭便车”,就很棘手;即使回归到行政机关,其定 位以及未来的运行机制等,也需要认真研究。还比如,有些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 医院本身没有经营活动,但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如省市疾病控制中心和 儿童妇女保健所之类,其内部又分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行政人员和属于事业属性 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像这样的双重属性的单位,要不要统一?如何统一?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可见,如何能把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归好类,而且归得合理有序,公平公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第二个问题:如何有效“剥离”?完成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分类是第一步,但下一步的剥离才是动真格的,直接涉及到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在剥离中,国家 政策设计做了充分的考虑,如“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和“新人新办法”,并 制定出明确的政策界限,但真正实施起来,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涉及的 是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不是抽象的制度。如何化阻力为动力,就是一篇大文章。 第三个问题:如何实现养老社会统筹?在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中, 在正式职工中出了缴纳养老保险的合同制工人外,都没有缴纳建立社会统筹的养 老保险,这是医院改革中应该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 养老社会统筹改革中,我们非但不能采取简单的由传统的单位养老变为社会养老,甚至要启动相关的配套改革,如企业、事业以及公务员三支队伍的养老水平的相 对平衡等问题。 第四个问题:如何建立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绝不意味着国家要挤压社会事业的发展,而是要通过改革理顺关系,明确定位, 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以公益为导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己任的事业单

2020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2020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08 来源: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XX年度工作安排,为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公立医院改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审议。教科文卫工委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改革情况进行分散调研。9月1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军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了集中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了区人民医院和区第二人民医院,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区公立医院改革成员单位和两家医院的工作汇报,并对个别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了落实方案。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编办、财政、人社、卫计等12个部门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各方力量,统筹推进改革工作。拟定了我区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了《巴州区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巴州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府补偿实施办法》《巴州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保支付调整实施办法》《巴州区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院管理运行实施办法》《巴州区公立医院院务会章程》《巴州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方案,为推动医改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 (二)加强医院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为规范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供应,严格实行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降低了药品和医用耗材购进价格。通过改革医院人事分配、管理和激励制度,深化

了招人管人用人机制,优化了人员队伍结构,XX年以来共引进5名硕士研究生、62名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择优聘用30名护理人员。加强了绩效考核,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将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全区4个二级以上医院分别与4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定了双向转诊协议,并按照转诊程序和标准,做了一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 (三)有序推动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区目前共涉及区级医疗机构2家,其中,区人民医院是三级乙等中医院,编制床位499张,在岗职工485人,区第二人民医院是二级乙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400张,在岗职工307人。我区此项改革于XX年10月1日全面启动,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经费补偿办法的通知》(川发改价格[XX]937号)要求,我区2家公立医院(区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从自启动之日起正式取消药品加成(不包括中药饮片),并已通过落实财政补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及加强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等措施进行补偿。据调查,我区区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价格平均下降15%。按要求,取消2家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同时,提高5项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即门急诊诊查费上调6元,住院诊查费和ⅰ、ⅱ、ⅲ级护理费分别上调9元),并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以补偿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70%部分。XX年区财政已拨付补助资金1001.16万元,用于支付补偿投入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20%部分及保障离退休人员、在职人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医保机构也与2家公立医院签定了《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保障和推动了医改工作。 通过各项改革措施的初步实施,医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据统计,一是患者用药费用下降。XX年,区人民医院药品销售总额达5831万元,占医疗总费

医院成本控制措施

医院成本控制措施 为合理安排医院业务成本支出,保护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节能降耗,提高医院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医院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制定本控制措施。 一、建立医院成本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本控制工作。在财务处设立成本核算组,设置专职成本核算员岗位,负责完成医院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 二、实行财务统管,医院一切成本的核算纳入财务处管理监督范围。 三、加强成本控制宣传,把成本控制工作列为全院的重要工作,全员参与,分级管理,统一核算和分析调控,用成本率指标来指导科室增收节支。 四、按照业务科室架构划定责任成本单元,明确科室主任是成本单元第一责任人,科室护士长具体落实科室成本控制工作。 五、医院所有成本开支必须遵循预算管理原则进行,成本开支必须在预算审定的项目和额度中安排,严格执行预算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并严格按照医院付款审批权限审批。 六、成本控制实行双核对制。 (一)、成本支出发生时,相关职能部门按照预算权限的划分,对成本数据进行认真核对和登统。月度末,各职能部分成本数据统一报送财务处成本核算组,由专职成本核算员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作

出分析报表,反馈各成本责任中心,上报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决策。 (二)、成本支出发生时,财务处预算会计依据年度预算审定结果,记录预算开支项目和金额,季度末编制预算开支季报表,反馈各职能部门,上报预算管理委员决策。 医院节能降耗计划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疑,能源和低值易耗品等方面的支出费用越来越大,为切实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增强职工的节能意识、成本意识、环保意识,强化节能管理,落实节能措施,科学合理使用能源,尽力降低能耗。努力建设节约型医院,医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节能降耗工作,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广大干部职工同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将节能降耗工作纳入单位日常工作事务,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措施,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力求取得实效。 二、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宣传教育 为把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中层干部会、职工会、科室会议、宣传栏等宣传载体,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学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探析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探析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外资医院、民营医院纷纷设立,公立医院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公立医院不再“一统天下”,如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大环境下提高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效率已经成为众多公立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开始入手,并对公立医院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简单的介绍。 标签: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重要性 1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经营活动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医院内部控制活动关注的主要对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较好的控制医院经营风险,消除医院经营活动中潜在的不合规现象和管理漏洞,提高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保证医院的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更好的保证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原则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原则是医院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所遵循的基本指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坚持全面性、重要性、牵制性和成本效益四项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当贯穿于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覆盖医院开展的各项业务和事项,不能存在内部控制的死角和空白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当在医院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关注医院的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如货币资金控制、收入收费控制、基建工程项目控制等。 (3)牵制性原则。牵制性原则要求医院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互不隶属的岗位和环节;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时应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设计出相互牵制的、比较合理的业务流程。杜绝一个人或者一个岗位处理一项事务的整个过程。 (4)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某项工作是否有必要开展的基本前提,当成本效益为正时,某项工作才有开展的必要。在考虑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成本效益时,还要考虑到潜在的收益和风险,如开展某项内部控制工作虽然短期增加成本,长期来看,能够降低医院经营的风险。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一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日期:2012-09-07] 来源:作者:广医字【2012】23号[字体: ] 根据《广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及市卫生局《广水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完善医院管理机制,以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管理和单病种收费模式等试点工作,提高服务能力,规范诊疗行为。减少病人负担。积极推进便民惠民措施,全面实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 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调查摸底。8月31日前组织专班配合市财政、医保、合管办、编办等部门做好基线调查工作,包括人员、床位、经济运行、人事分配、人才培训等内容。 2、制定方案。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发展情况及现状,制定实施方案。9月5日前报省卫生厅和省医改办备案。 3、宣传发动。9月9日前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有关工作的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 (二)实施阶段 2012年9月10日零点起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总结评估阶段 1、2013年3月中旬以前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自评总结,2013年3月31日前将试点工作总结和评估报告报省卫生厅和省医改办。 2、2013年4月底前,做好迎接省卫生厅联合省相关部门对医改工作进行的总结评估检查。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补偿机制 1、取消药品加成政策。2012年9月10日起,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中药饮片的加成在国家未出台有关政策前,仍按目前的政策执行。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分两步走:第一步,2012年9月10日起,医院提高诊查费。即在原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门诊诊查费提高11元、住院诊查费提高33元。价格上调的部分全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支付。第二步,在国家统一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标准时,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3、改革支付方式。2012年8月31日以前,医院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基本医疗保险服务情况基线调查,掌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补偿费用等基础数据,为制定支付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9月5日前,与医保经管机构签订协议,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9月10日起协助医保机构正式启动支付方式改革。 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试点病种初选60个,于9月30日前完成病种筛选录入、公示等工作,并上报省卫生厅备案。逐步实行卫生部规定的临床路径病种,积极摸索各种付费方式,力争住院患者例均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幅控制在7%以内。 4、规范药品采购、配送和使用。按照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原则,落实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医院药物采购品种从《湖北省基本药物中标目录》和《湖北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标药品目录》中产生,通过“湖北省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集中采购,由卫生局或自主确定集中配送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其他能够保障药品供应及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采购供应办法,降低药品价格。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药物品种数不得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省增补药品(484种)的40%。 严格执行《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抗菌药物采购品种数量不超过35种。强化对药品采购、供应及使用环节的全程监管,及时处理异常预警,明确安全责任,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浅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浅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发表时间:2018-08-21T09:56:10.61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庞文艳[导读] 为了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庞文艳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天津市 300350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更好地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规定,我国公立医院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通过制衡机制、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手段在日常管理中的运用,对各种风险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和监督,及时堵塞制度漏洞、消除管理隐患。但在实际当中,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影响内控效果的发挥。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于2012年11月正式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公立医院是我国财政补助类型的事业单位,同时也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具有公益性。这就决定了我国公立医院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不同,在业务流程、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等方面有其特殊性,但是针对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规范尚未出台。截止目前,卫生部仅于2006年出台过一个《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文件,由于该文件已出台12年,在此期间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且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也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迫在眉睫。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作用 1、合理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效预防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搞好内部控制,能够起到制度笼子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用制度来限制权力的滥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能够保证医院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 医院的财务信息能够反映医院各种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能够帮助医院管理者了解医院的过去与现在,从而对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产生约束和监督,避免出现虚假的财务信息,进而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保证医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3、有利于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和使用有效。 医院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资产是医院正常运转的物资基础和财力保障,如果资产不安全、使用效率低下,将会对医院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防止资产的流失、浪费及违规处置,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益。 4、有助于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制度可将管控的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成本低、损失小、效益高。同时,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涵盖医院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需要医院内部各有关部门和岗位之间的相互协调,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规范管理程序,有助于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增强医院竞争力,实现其经济管理目标。 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医院组织内控培训较少。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要靠全员参与,关键是医院管理层,特别是医院“一把手”。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的管理层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学习,风险防范意识较薄弱,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人人参与,在医院内部较少组织内控培训,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无法顺利推进。 2、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流程图不够完善。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仅包括医院的财务制度,还包括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及各项工作流程图,而是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制定各自的规章制度,这样虽然具有灵活性,但缺少对制度内容的审核和监督,有时存在各职能部门制定的制度内容有重复、执行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使得经办人员在执行相应业务时无所适从。目前,医院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变化很快,医院对各项制度的更新完善不及时,相关制度的建设落后于实际情况的发展。 3、医院内控信息化建设较弱。 由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时间较晚,所以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未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因此无法将内部控制嵌入到信息系统当中。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直接造成了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能较好地执行,往往被束之高阁,内部控制效率较低。 4、医院内部控制的内外部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只有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进行有效地监督检查和评价,查找和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落实整改,才能有效防范医院经济活动风险,及时堵塞管理漏洞。但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内部监督部门,同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也很少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实施外部监督。 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提高医院领导对内控工作的重视,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领导重视是内控建设与有效实施最重要的保障,医院领导要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从“要我内控”到“我要内控”的理念转变,从而在医院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医院内部要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各关键岗位人员组成,明确各自职责权限,既相互沟通协调,又相互监督约束。还要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培训,加大对内控工作的宣传和学习力度,人人参与,共同建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

公立医院政府采购内部控制

浅谈医院设备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 第1章绪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医疗卫生事业 既存在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改革的巨大挑战。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公共医疗机构的主体, 承担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是具有一定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社会公益 事业。但是,我国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既存在投入不足又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采购资 金使用不当,由于医院的药品、耗材、设备检查等的收费昂贵,医疗器械供应商伴随物价 上涨,哄抬成本价以及医药购销领域不良事件的发生都使医院采购成本过高,间接导致医 疗收费标准虚高不下,引起“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显而易见,降低人们的就医成本是缓解“看病贵”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医院的采购环节是影响医院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医院采购成本的内部控制乏力,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医院管理层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和内部控制理论水平不高,是导致内控实施效果差是主要因素。 201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内部控制既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和制度安排,又是单 位治理的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政府采购领域强化内部流程控制的要求,2015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也对此有明确的要求。采购活动本身是一项饱受争议的行为,往往处于人们的风口浪尖处,其背后隐藏的商业价值和利益诱惑 往往使许多管理人员迷失方向,而公立医院的政府采购以医疗卫生用品为主,关系百姓健 康安全,采购活动也更为人们所关注。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应当抓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契机,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使公立医院内控 规范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切实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促进公立医院有效防范和管 控经济活动的风险,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并通过制衡机制“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把权 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科学有效预防腐败。 本文以此为契机,研究我国公立医院内控的发展现状,深入调查公立医院在采购方面 的内控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医院管理层内 部控制理论水平和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导致内控实施效果差等,对采购内控的不足提出合 理化建议意见。通过分析医院采购业务内控运行模式,针对医院在采购计划预算管理、招 标采购风险控制、采购流程监督环节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具体设计方案。在强化内 部流程控制、权力制约、业务监督和风险防控方面贯彻落实和寻求突破,以期间接降低医 院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业务的效率和效果,对解决人们就医“看病贵”进行有益探索,从内部控制角度提出设想。

浅谈公立医院改革中固定资产的管理

浅谈公立医院改革中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对医院资产进行管理中,其固定资产是最为重要的。为了提升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从医院的制度上面,把固定资产的整个业务流程、报废流程和平常的日常管理等等进行详细的研讨和分析。 【Abstract】Fixed asse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assets.In order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fixed assets in hospital,it is necessary for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make a detailed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fixed asset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whole business process,scrap process and daily management and others. 标签:医院管理;公立医院改革;固定资产 1 引言 固定资产在医院所有资产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被作为医院所有财务情况的重要标志,更是医院开展科研技术、医疗技术和相关教学的物质根本。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时期,在当前状况下,要想保证医院的效益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就需要其减少经营成本、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发掘利用固定资产的升值价值。 2 公立医院改革中固定资产管理计划 2.1 医院固定财产的建设和使用 首先国家和医院应该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建设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再由医院中有需要的科室提出申请,最后经资产管理部门依据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审验,项目审核通过后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2.2 对医院的固定财产进行日常相关管理 ①固定资产的相关存放和应用。将固定资产进行分级下发,然后对其进行分工管理,这样就可以明确个人责任。对于库房里面的固定资产,在进行使用时要将其贴上商标,以记明使用的部门和相关人员。由医院各个科室推举出来一名人员对本科室固定财产进行日常管理,来辅助整个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做好日常的管理、出入资产登记、说明贴的粘贴、使用报废和相互调换等一些手续的办理,在月底或者年底还要辅助财产管理部门进行财产大盘查和账单的审核事项。利用医院经费购买的或者建设的固定资产,由医院的经费审核管理部门进行总的管理,当然医院经费的领导人对固定资产的所有支出和使用以及相关的管理负全部责任。对于成本和精准度很高的设备一定要交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然后再依据这些管理协助医院的整个固定资产负责人进行月底总结并制成表格进行积极传阅。 ②对固定财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维修、保养。资产的维修人员必须在一定的

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打算

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打算 一、开展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 (一)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1.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全行业管理职责。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健全医疗服务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医疗服务行为、质量安全和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监测监管。 2.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政府办医体制。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履行政府所有者职能,负责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聘任等。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1.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下设理事会,由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选派若干名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具体负责公立医院的日常决策部署、管理委员会的重大决策执行和院长人选的提名,特别重大事项报管理委员会研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院长的职责。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探索取消医院行政级别,逐步推行院长年薪制。 2.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公开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工作人员收入水平等挂钩。 3.加强公立医院监管。成立公立医院监督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社会评估机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和服务对象代表等组成,负责对医院管理运行、医疗服务、财务风险以及院长履职等情况进行监督。强化对公立医院履行功能定位、建设发展和投融资行为的监管。 (三)推进医药分开,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