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1、保持管道的密闭

(1)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水封瓶长玻璃管插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2)用凡士林纱布严密包盖胸腔引流管周围。

(3)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需用2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4)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用2把血管钳相向夹闭胸壁引流管,并更换引流装置。(5)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1)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2)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3)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4)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保持引流管通畅:

(1)患者取半坐卧位。

(2)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

(3)鼓励患者作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观察和记录:

(1)注意观察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一般情况下水柱波动上下约4~6cm。若水柱波动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表示引流管不畅或肺已完全扩张;但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的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

5、拔管:一般置引流管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护士协助医生拔管,在拔管时嘱咐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在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外加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1、术后护理常规 1.1每日更换引流瓶1~2次(根据引流液情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了解肺膨胀的情况。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存在影响气体的引流时,可在引流瓶内加入数滴95%的酒精,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消除泡沫,保证引流通畅。为保持引流管通畅,手术后要经常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1.2每次换引流瓶时,要盖紧瓶盖,各部衔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管头要在液面下2~4 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管长短要适度,一般为60~70 cm.过长不易引流,过短易滑脱,质地柔韧。水封瓶内装无菌盐水500ml,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处60~70cm,以防液体倒流进入胸膜腔。水封瓶及外接管应无菌消毒,有刻度。 1.3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情况,如瓶内液面是否有气体逸出或玻璃管内液面是否上下波动,引流管是否扭转、被压等,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出液体时,注意观察液体的性质、量、颜色,并作记录。由于开胸手术会有气体在胸腔残留,加上肺段切除或肺裂不全行肺叶切除后造成肺段面漏气,术后病人在咳嗽、深呼吸后会有气体自引流管逸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均可自行愈合。对于有严重漏气现象的病人不要鼓励病人咳嗽,以免使肺段面愈合时间延长,不利术后早期拔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正常情况下引流量应少于100ml/h,开始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宜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其主要原因为术中局部止血不良,在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前因吸痰受刺激剧烈呛咳、麻醉清醒前病人强力挣扎等因素也可以引起术后急性大出血。若引流量超过100ml/h,持续观察4~6h未见减少,床边胸部X 线显示凝固性血胸阴影,有呼吸循环障碍,脉搏120次/min以上,呼吸30次/min以上,则诊断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所以如果胸腔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00ml,要及时报告医师。术后并发症除胸腔内出血外,还可能出现乳糜胸,原因是胸导管或其某一主要分支的破裂所致,胸导管的损伤几乎发生于所有胸部外科手术之后,从损伤到临床上出现明显的乳糜胸约有2~10天的潜伏期。观察胸内负压,随时观察水封管中液面的波动情况是引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一目的: 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二方法: 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三肋间。引流液体选腋中线或腋后线,六七肋间或七八肋间。选用质地较硬,管径为1.5—2cm的胶或橡皮管。不易折叠堵塞,利于通畅引流。胶管置于胸膜腔内4—5cm。 三护理: 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a.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无特殊要求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 b.肺段切除术后可左右翻身,无特殊要求。 c.全肺切除患者可选1/4患侧卧位和平卧位。并定时监测气管是否居中,有无纵膈移位。 d.撤除气管插管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促进肺扩张。全侧肺切除患者避免剧烈咳嗽。 e.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或雾化吸入。 2.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a.翻身活动时注意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出,每小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以保证引流管通畅。

b.全肺切除患者,胸腔引流管不打开,以防发生纵膈移位,造成患者循环障碍。 c.术后第二天,在医生监控下开放胸腔引流管,缓慢引流液体,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引流液的量及速度,保证患者安全。 d.其余患者可坐起,拍背咳嗽后,观察引流情况,以便引流胸腔内残余渗血渗液,准确记录出入量。 e.引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50-60cm,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接口处用胶布固定,防止滑脱)。引流管内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2-6cm。水柱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和引流是否通畅,应经常注意观察并记录。 f.如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水柱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h. 术后患者极易并发大出血,应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性质、量、颜色。若血性液体较稠,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4小时无减少倾向/24小时超过1000ml或每小时300ml,连续出血3小时者,为二次开胸止血的指征,须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做好再次手术准备。 3.预防感染 a.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时用两把钳子夹闭引流管,使其密闭。导管下垫治疗巾,接口处用洗必泰消毒,更换新导管后再次固定,保持引流管、连接管及引流瓶清洁。

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外科常见的一种管,主要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引流,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防止感染[1]。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要求是无菌、密闭、通畅。因为通过观察引流管内的压力和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可间接了解胸膜腔内的变化,所以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护士要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协助医生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术前护理 1.1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及知识的缺乏,常会感到恐惧。因此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给予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留置胸管的重要性,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争取理解配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1.3训练患者深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并说明意义,既有利于术后有效排痰,又可预防呼吸道感染。 1.4嘱吸烟患者戒烟。 1.5告知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出现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方法,如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出,应立即反折靠近胸壁的导管。 2 术后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2.1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①连接装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由胸腔引流管和引流瓶两部分组成。使用前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及有效期,注意引流瓶有无裂缝、漏气,各衔接处是否密封,确保管道连接牢固。②水封瓶长管应没入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③引流瓶内的无菌生理盐水应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更换时,必须用双钳双向夹管,齿端必须用纱布包裹,防止管子夹破。引流瓶内应装一定量无菌生理盐水做基础,并用胶布做标记,整个操作过程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感染。④用油纱布严密包裹管周,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要及时更换。 2.2 妥善固定将留有足够长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以免因翻身、牵拉而发生引流口疼痛或引流管脱出。在搬运患者时,须将引流管用双钳夹闭,置于患者双下肢之间,防止滑脱。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闭。若脱管或水封瓶破损,应立即反折或双重夹闭靠近胸壁的引流管,更换引流装置,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操作规程。

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 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有无气泡逸出,水柱波动情况。 穿刺点周围皮肤有红肿、热痛、渗血、渗液、皮下气肿及时处理。【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解释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过程,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保持管道密闭使用前严格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引流不佳时遵医嘱连接负压引流装置,注意保持负压在-10~-20cmH2O之间,根据所需负压将调压管末端保持水面以下10~20cm,引流管置于液面下1~2cm,更换引流瓶时将静脉导管夹、三通、输液器开关、至少关闭其二,更换后仔细检查无误后再放开。 3、保持有效引流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瓶应妥善放置,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应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胸腔积液首次引流不应超过1000ml。根据病情定时挤捏引流管(由胸腔端向引流端方向挤压)。气胸者密切观察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以及有无气体自液面溢出。 4、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准确记录。 5、预防感染在插管引流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每(天)周更换引流瓶(袋),1~2天更换敷贴一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

有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 6、拔管胸腔积液患者引流量﹤50ml/日,气胸患者引流瓶内无气体逸出1~2天后遵医嘱予夹管1天,病人无气急,呼吸困难,胸片示肺已复张,可予拔管。拔管后急需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切口处漏气,出血,皮下气肿等,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健康指导】 1、引流期间禁洗淋浴,擦洗时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2、搬动病人时应将引流管夹闭,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应低于膝关节,引流袋应用别针固定于裤上,并保持管道密闭,引流瓶勿使引流管末端高出液面。引流管不慎脱出,应嘱病人吸气, 3、同时用油纱布或胶布封闭引流口,并立刻通知医生处理。 4、嘱病人勿使引流管扭曲、打折,翻身时动作应轻,防止引流管脱出。

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指在胸腔内插入引流管,引流管置于水封瓶的液面下,将胸膜腔内的气体和(或)液体引流到体外,以重建胸膜腔负压的一种方法。 【护理常规】 1.术前 (1)插管位置:排除胸膜腔积气时,插管位置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引流血胸或胸腔积液时,插管位置在患侧腋中线或腋后线第6~8肋间;脓胸常选择脓液积累的最低位置放置引流管。 (2)引流装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有单瓶、双瓶、三瓶装置三种。 2.术后 (1)保持管道的密闭 ①引流管安装正确,随时检查引流装置及引流管是否衔接紧密,有无脱落。 ②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③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④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装置。 ⑤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师做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①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②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腔。 ④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单腔瓶每日更换0.9%氯化钠溶液,每周更换水封瓶1次。双腔(三腔)水封瓶每周更换水封瓶1次,引流液满时随时更换。 (3)保持引流管通畅:胸腔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有效地保持引流管通畅的方法如下。 ①患者取半坐卧位。 ②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 ③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观察和记录 ①观察长玻璃管内的水柱波动: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4~6cm。若水柱波动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示引流管不畅或肺已完全扩张;但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状况,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的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②观察引流液体的量、性状、颜色,并准确记录:若引流液≥100ml/h,连续≥3h,引流液呈鲜红色且有血凝块,同时伴有低血容

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指引

1准确安装闭式引流及其装置。 2.患者取半卧位,水封瓶应置于患者胸部水平60-100CM处。 3.保持引流通畅,注意水柱波动(正常在4-6CM),波动过高,可能肺不张;无波动则示引流不畅或肺已复张。定时挤压胸管,如有阻塞,可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4.预防感染。定时更换引流瓶,严守无菌操作规程,鼓励患者作咳嗽。深呼吸运动。 5.搬动患者时要双重夹管,保持密封系统。 6.记录引流量及性状。 7.48小时后,若肺已复张,24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X线胸片示肺完全复张,即可拔管。 8.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气胸和皮下气肿。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一根引流管置于胸膜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适应于气胸、血胸、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清理呼吸道低效;③有感染的危险;④有引流不畅的可能;⑤潜在并发症--开放性气胸。 一、疼痛 相关因素: 1 胸壁伤口。 2 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主要表现: 1 病人诉引流管处伤口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剧。 2 呼吸浅快。 3 病人不愿咳嗽排痰,听诊双肺可闻及痰鸣音。 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得到缓解和消失。 护理措施: 1 告诉病人有关密闭式引流的知识,使之了解置管的重要性,并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2 病人咳嗽排痰时轻提引流管,防止摆动导致疼痛。

3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提供医师拔管指征,以尽早拔管。 4 遵医嘱使用镇痛剂或在排痰前给予止痛药物。 重点评价: 1 病人疼痛的程度、时间及性质。 2 控制疼痛的措施有效与否。 二、清理呼吸道低效 相关因素: 1 胸腔闭式引流插管,不利咳痰。 2 因疼痛而不愿咳痰。 主要表现: 1 呼吸浅快。 2 喉头可闻及痰鸣音。 3 可出现紫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甚至可致窒息。 护理目标: 1 教会并协助病人排痰。 2 呼吸道通畅,听诊无痰鸣音。 护理措施: 1 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可扶坐起拍背,咳痰时协助轻提引流管,以免管道摩擦引起疼痛,致咳痰无效。 2 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3 病人咳嗽排痰前适当给予止痛剂,使疼痛减轻,增加咳痰的效果。 4 每班仔细听肺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及伤疼痛等情况。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3、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有无皮下气肿。 4、观察长管内水柱波动,正常为4-6厘米,咳嗽时有无气泡溢出。 二、护理措施 1、保持管道密闭:①保持引流装置无菌,每天定时更换引流管及水封瓶1次,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②引流瓶应低于患者胸壁引流装置各连接处是否密封、牢固,以免发生漏气或滑脱。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逆行感染:①保持引流装置无菌,每天定时更换引流管及水封瓶1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②引流瓶应低于患者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厘米,依靠重力引流,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3、观察引流,保持通畅:①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

颜色及性质。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②密切观察水封瓶内长玻璃管中水柱波动的情况,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不畅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捏挤引流管、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变换体位等方式,促使其通畅;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③根据病情尽可能采取半坐卧位,鼓励患者咳嗽和深呼吸,以利于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复张;经常改变体位,有助于引流。 4、拔管指征:一般引流管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颜色明显变浅、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即可考虑拔管。 5、拔管后24小时内,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告知胸腔引流的目的及配合方法。指导患者翻身及活动时妥善安置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扭曲、打折、受压和脱落;下床活动时,可使用专用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盒,切勿直接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 项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引流方法,它可以有效减少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在我国,它已经在胸外科、心外科等临床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一、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患者胸部的护理。在患者胸部进行引流前,要对患者的胸部有足够的护理,特别是患者所在的部位,应充分清洁,避免细菌侵入。 2.护理管路。在护理管路时,要保证管路的清洁,避免受污染。管路及引流系统应定期检查,及时清洁和更换,并且要确保管路及引流系统的完整性。 3.注意患者的情况。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濒死状态的引流技术,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始终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 1.认真调节护理管路,以避免管路内的压力过大,引起患者不适或者病情加重。

2.应定期检查胸腔闭式引流吸液管的管壁,保证引流管路的完整性。 3.注意检查引流管及引流系统,及时清洁和更换。 4.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处理。 5.护士应熟悉各种引流技术,正确使用引流管路,以避免护理不当引起的伤及疾病。 6.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护士的情绪稳定,不要紧张或情绪低落,以免影响护理质量。 7.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但是,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时,护士还需要加强以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护理的质量,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术后肺不张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留置胸管、伤口疼痛不敢咳痰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危险 与肺叶切除术后纵隔移位有关。 4.疼痛 与手术切口及胸腔引流有关。 5.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卧床、置引流管有关。 6.知识缺乏 与不了解手术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要点】 1.置管部位 排出气体:积气多向上聚集,胸管常置于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引流液体:积液处于低位,胸管置于患侧腋中线或腋后线第6~

8肋间。引流脓液:胸管置于脓腔最低点。上肺叶切除术病人放置2根胸管,上面排气,下面排液;全肺切除术病人胸管夹闭。 2.影响引流的因素 水封瓶位于胸部以下60~100cm,禁止高于胸部。胸管过短在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胸水可能回流导致感染。胸管过长可能扭曲、增大呼吸道死腔,不易引流从而影响肺复张。注意病人翻身活动时应防止胸管受压、打折、扭曲、脱出。保持胸管通畅,每15~30分钟挤压1次。 3.维持引流系统密闭 长管在液面下2~3cm,接头固定,保持直立。更换或倾倒时,需双血管钳夹闭胸管,引流瓶内放无菌生理盐水500ml。 4.观察记录引流液量 术后5小时内每小时应少于100ml,24小时应少于500ml,颜色由鲜红色逐步变为淡红色。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更换或倾倒引流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装置要保持无菌。 6.拔管指标 48小时后,肺完全复张,12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水柱无波动,听诊呼吸音清晰即可拔管。拔管后用无菌油纱堵塞引流口,以防气胸。拔管后注意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

权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规范

权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规范 (一)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 (2)评估胸腔引流情况。 2.操作要点: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解释目的,取得合作(注:水封瓶准备:要在瓶内注入外用盐水,注水量以水柱波动4-6厘米为宜,在引流瓶的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2)洗手,戴口罩。 (3)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加闭引流管。 (4)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筒或水封瓶连接。 (5)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6)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厘米。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3.指导患者: (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闭状态。

(2)拔除引流管前嘱患者深吸气,然后摒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三)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 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作好记 录。如引流液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证 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拔除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 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胸腔闭式水封瓶的护理要点

胸腔闭式水封瓶的护理要点 胸腔闭式水封瓶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管理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它通过连接到胸腔引流管,可以有效地排出胸腔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正确的护理方法和要点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胸腔闭式水封瓶的护理要点。 1. 观察水位:胸腔闭式水封瓶内有两个水封,一个是胸腔引流管连接处的水封,另一个是与负压引流设备相连的水封。护理人员需要经常观察水位,确保水位在合适的范围内。如果水位过高,可能意味着有气体或液体积聚在胸腔内;如果水位过低,则可能存在漏气或引流不畅的情况。 2. 确保密封:胸腔闭式水封瓶的密封性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需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密封是否良好。如果存在漏气或液体渗漏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3. 清洁护理:胸腔闭式水封瓶需要保持清洁,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水封瓶内的水,避免污物积聚。在更换水封瓶内的水时,应注意不要让水溅出,以免污染周围环境。同时,胸腔引流管和连接管道也需要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 4. 密封管道:胸腔引流管和连接管道的密封性也非常重要,护理人

员需要确保管道连接处没有松动或渗漏。如果发现有管道松动或渗漏的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5. 避免堵塞:胸腔闭式水封瓶的引流管需要保持通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管道是否存在堵塞的情况。如果发现管道堵塞,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疏通,以确保引流畅通。 6. 注意触碰:胸腔闭式水封瓶是一种比较脆弱的器械,护理人员在操作时需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同时,在更换水封瓶内的水或进行其他操作时,也需要注意手部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7. 观察引流量:胸腔闭式水封瓶的引流量是评估患者胸腔引流情况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需要经常观察引流量的变化,记录并报告给医生。如果引流量明显减少或停止,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8. 注意患者舒适度:胸腔闭式水封瓶的使用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不适。例如,调整患者的体位、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等。 胸腔闭式水封瓶的护理要点是保证水位合适,确保密封性,定期清洁,避免堵塞,注意触碰,观察引流量和患者舒适度。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通过正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 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2、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3、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胸腔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能知医生更换。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避免造成胸腔感染。 4、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和移位。 6、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7、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8、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9、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拔管前: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 10、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11、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及水柱波动情况。 3.观察引流管处伤口情况。 4.拔管后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护理措施】 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2. 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2000px,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3.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胸腔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避免造成胸腔感染。 4.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 5.妥善固定引流管,放止滑脱和移位。 6.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7.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8.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 9.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拔管前: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腹腔引流管护理常规 【定义】 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管或条),将液体等引流至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一般在渗出最多处,位置较低处放置。 【观察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注意有无合并脑部、腹部等损伤,判断有无休克、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有无胸廓活动、气管移位等,判断缺氧程度。 了解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的了解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恐惧、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根据病情需要做好有关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和协助医师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 3、术后24小时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警惕休克发生。 4、患者血压稳定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5、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接头松动及脱管。一旦发生引流管从胸腔脱出,立即用手捏闭伤口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在协助医师进一步处理. 6、保持引流管位置适当,引流瓶应低于引流管出胸腔处60cm以上,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长管应置引流瓶液平面下3—4cm。 7、保持引流通畅,每1—2小时解压引流管一次,观察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一般4-10cmH2O),防止堵塞.如水柱波动幅度过大,提示残腔过大或肺膨胀不全;咳嗽时勿波动为引流管堵塞;水柱负压不能维持或有气体排出,考虑有肺、胸壁、管道等处漏气;水柱不断上升,可能在胸腔引流管近胸端有“活瓣”形成。若一般状态下呼吸时有大量气体排出,提示有漏气;呼吸时无气泡溢出而咳嗽时出现,提示余气未排尽。以上情况均应及时处理。 8、评估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一般情况下,24小时引流量应小于50ml。如引流了;量大于100ml每小时呈浓鲜血,持续4小时不减,应立即报告医师. 9、每日更换胸腔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引流量多时应随时更换. 10、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拔管的指征:48小时到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X线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11拔管后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渗液、出血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健康指导】 1、交代患者活动、翻身时需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 2、鼓励患者拔管后早起活动,以利于肺复张,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加速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一心胸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2、心脏病按心功能情况分级护理. 3、术前一天,需准备水封瓶,做青霉素过敏皮试,阳性者做好记录并及 时报告医师。 4、术前一天,注意大便情况,送手术室前排清大便,一般病人术前—天中午12时,常规口服轻泻药果导2片,小儿酌情减量,如手术日早上仍 未解大便,可用开塞露或甘油条助排便,必要时用生理盐水灌肠。 5、术前一天测量体温4次,如体温超过37.5℃,应报告医生。 6、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注意病人情绪,给予耐心的安慰解释,术前 一晚观察睡眠情况,必要时按医嘱用药。 7、术后病床和用物准备,除按一般外科术后准备外,还要准备氧气、吸 氧管、血压计、听诊器、弯盘、约束带、吸痰器、、吸痰管、静脉切开、 气管切开用具、开口器、舌钳、喉头通气导管等抢救用物。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后和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详细了解手术过程情况,包括病情、输液、输血量、尿量、胸腔引流 液量和胸腔引流瓶底水量标记。 3、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周围循环情况、神志及瞳孔大小等。 4、吸氧至病人麻醉清醒无缺氧情况时止。 5、麻醉清醒后无休克者,采用半卧位。

6、病人回病房后立即测量体温,高热者迅速采取降温措施,心搏超过120 次/分时,且有发热者,应积极采取降温治疗,避免高热而增加心脏负担。 体温低于正常者,给予保温复温,必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7、注意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观察 引流液颜色和量。每小时引流量超过100毫升,连续4--6小时或突然流 出100毫升以上,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配 血和手术止血准备。 8、避免因疼痛而影响病人正常呼吸,应及时使用止痛剂。 9、气管内麻醉后排痰困难者,雾化吸入每日2--3次. 10、胸腔引流管拔除后,一般无特殊禁忌者,应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并 适当作患侧肩、肘关节活动。 11、胸外科手术病人,除消化道手术外,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 胀等胃肠道情况,可喝水,术后第一天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亦可随病 人喜爱选择饮食。如病人进食量不足,报告医生。 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一、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二、有效体位,鼓励病人进行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 复*。 三、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折曲、阻塞。 四、妥善固定。 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水柱波动的*围,并准确记录。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毫升,连续4小时不减或每小时超过100毫升,连续5小时不减,应及时通医 生,并做好再次开胸的准备。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注意有无合并脑部腹部等损伤, 判断有无休克、感染、肺不张 、评估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有无胸廓活动,判断缺氧程度。 2 3、了解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的了解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给予心理支持,取得患者的配 合。 2.、根据病情需要做好有关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和协助医师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 3、尽量采用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适当角度(30度到60度),以利于 胸腔内积液流出,同时也利于呼吸及循环功能,还可以减轻伤口张力,减轻疼痛。) 、保持胸闭引流的密闭性: 由于胸腔内是负压,为了防止引流液倒流而发4 生逆行感染,要确保患者的胸闭引流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 cm, 嘱患者活动时不要将引流瓶提的太高,防止液体逆流。 5、保持胸闭引流的通畅性:观察引流管的水柱波动情况:正常情况下可见到水 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水柱波动消失,则考虑可能是管路不通畅或阻塞,应立即告 知医生,定时挤压引流管,保证引流管通畅:当引流液为血性液时,需每1—2小时 挤压管路1次。

6、引流瓶必须立位放稳,不能倾斜,更不能倾倒。为了防止引流瓶倾倒,要将引流瓶放在不容易被碰到的床下,并打开引流瓶底座支架,增加稳定性,.胸管必须接在引流瓶内的长管上,长管的下端必须在液平面下2到3厘米,这样才能通过水密封的作用将大气与胸腔隔开。所以如果引流瓶中的液体过多,必须随时倒掉过多的液体,.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防止阻塞、扭曲、受压。 7、密切观察引流也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除情况,如引流量大于100ml 每小时或24小时大于500ml应立即告知值班医生, 8、预防感染:一切均应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拔出接管时要用消毒纱布包好,保持引流管、接管及引流瓶清洁,定时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以预防胸腔内感染。 9、每日更换胸腔引流瓶,为防止胸腔管与外界相通,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双钳双向夹管且注意无菌操作。 10、拔管指征:胸腔闭式引流术后48-72小时,观察引流液少于50ml,无气体溢出,胸部X线摄片呈肺膨胀或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可考虑拔管。拔管时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吸气末迅速拔管,用凡士林纱布封住伤口,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血肿等 【健康指导】 1、嘱咐患者在活动与翻身时需注意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 2、鼓励患者在拔管后早期下床活动,以利于肺复张,加速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全文5篇)[修改版]

第一篇: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一目的: 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二方法: 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三肋间。引流液体选腋中线或腋后线,六七肋间或七八肋间。选用质地较硬,管径为1.5—2cm的胶或橡皮管。不易折叠堵塞,利于通畅引流。胶管置于胸膜腔内4—5cm。 三护理: 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a.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无特殊要求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 b.肺段切除术后可左右翻身,无特殊要求。 c.全肺切除患者可选1/4患侧卧位和平卧位。并定时监测气管是否居中,有无纵膈移位。 d.撤除气管插管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促进肺扩张。全侧肺切除患者避免剧烈咳嗽。 e.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或雾化吸入。2.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a.翻身活动时注意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出,每小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以保证引流管通畅。 b.全肺切除患者,胸腔引流管不打开,以防发生纵膈移位,造成患者循环障碍。 c.术后第二天,在医生监控下开放胸腔引流管,缓慢引流液体,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引流液的量及速度,保证患者安全。 d.其余患者可坐起,拍背咳嗽后,观察引流情况,以便引流胸腔内残余渗血渗液,准确记录出入量。 e.引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50-60cm,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接口处用胶布固定,防止滑脱)。引流管内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2-6cm。水柱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和引流是否通畅,应经常注意观察并记录。 f.如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水柱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h. 术后患者极易并发大出血,应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性质、量、颜色。若血性液体较稠,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4小时无减少倾向/24小时超过1000ml或每小时300ml,连续出血3小时者,为二次开胸止血的指征,须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做好再次手术准备。3.预防感染 a.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时用两把钳子夹闭引流管,使其密闭。导管下垫治疗巾,接口处用洗必泰消毒,更

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概念】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指在胸腔内插入引流管,引流管置于密闭式水封瓶的下面,将胸膜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引流到体外,以重建胸膜腔负压的一种方法。 【目的】 1.引流胸腔内的积气、积血、积液,重建胸膜腔内负压。 2.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3.促使术侧肺膨胀,防止感染。 【护理措施】 1.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 1.1引流管应安管正确,衔接紧密。 1.2水封瓶长管置于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位。 1.3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引流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水封瓶或引流装置。 1.4若引流管从胸腔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2.1保持引流装置无菌,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 2.2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防止引流液逆流。 2.3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 2.4每48小时更换水封瓶。 3.保持引流通畅 3.1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3.2由近及远挤压引流管,防止导管堵塞。 3.3为患儿更换体位或搬动患儿时注意保护引流管,勿脱出、打折,必要时双钳夹闭引流管后,再行更换体位。 4.观察和记录 4.1水柱波动: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范围大约4-6cm。 4.2引流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 5.拔管 5.1指征:胸膜腔引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小时内引流量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排出,患儿无呼吸困难,经X线检查证实肺膨胀良好,可拔管。 5.2方法: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口,随后做好局部包扎与固定。 5.3拔管后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切口敷料情况,是否继续渗液,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