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治疗盘:碘伏、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换药盘、止血钳2把、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无菌剪刀、记录单、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注意事项:

1.嘱病人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封状态;

2.拔除引流管前嘱病人深呼吸,然后摒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

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胸腔积液标准护理计划

【气体交换受损】

1.相关因素:与大量胸水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2.预期目标:病人能保持最佳活动水平,学会保存肺功能。血气分析正常,气

体交换正常,病人精神状态良好.

3.护理措施:给予舒适的体位,抬高床头,半卧或健侧卧位,以利呼吸,减少

耗氧.遵医嘱给氧2-4L/min,氧浓度35%—40%,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呼吸。指导病人有意识地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如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并每天监督指导病人于餐前及睡前进行有效的咳嗽运动,每次15-30min。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以防肺功能丧失.协助医生抽胸水,减轻其肺组织受压的程度,同时做好其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紫绀状态及脉搏和血压的改变情况。如病人置有引流管,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改变.

【体温过高】

1.相关因素: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2.预期目标:病人体温下降,舒适感增加。

3.护理措施:卧床休息,减少氧耗量,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

多饮水。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应用抗生素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相关因素:与胸膜炎、胸腔积液引起高热、消耗状态有关。

2.预期目标:病人营养得到补充,营养状况得以维持。

3.护理措施:合理调配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

体抵抗力。指导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舒适的改变】疼痛

1.相关因素: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刺有关。

2.预期目标:胸痛减轻或消除。病人能识别胸痛的诱因并能避免。

3.护理措施:观察胸痛的程度,了解病人产生胸痛的原因及疼痛的性质。了解

病人对胸部疼痛的控制能力,疲劳程度和应激水平。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部位、范围以及疼痛的程度。与病人共同寻找减轻疼痛的方法:给予舒适的体位,如端坐、半健侧卧位.避免剧烈咳嗽。有意识地控制呼吸.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指导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收音机、看书、读报,并指导病人交替使用减轻疼痛的方法.必要时协助医生抽胸水、治疗原发病或使用镇痛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

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因为腹腔引流管可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所以对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大流程】

核对评估——-准备用物—更换引流袋-—整理记录

胎心监护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第一步:对病人进行胸膜腔穿刺术前的准备1。了解病情及穿刺目的,核对适应症(1)诊断:抽胸水进行实验室检查;(2)治疗:抽液或抽气减压;腹腔内注射药物。观看有无禁忌症:(1)严重出血疾病;(2)体质衰弱不能耐受手术者。2。向病人介绍穿刺目的及其并发症,并请其配合,签署胸膜腔穿刺同意书。3. 消除顾虑,必要时可术前半小时服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4。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利多卡因)过敏史。5。术前测脉搏、血压。6。安置病人适当的体位,对照辅助检查再次进行简单的物理诊断,复核相关的体征,确定穿刺点并以龙胆紫标出进针点。7。嘱病人排尿。第二步:胸膜腔穿刺的检查物品是否齐全1、消毒包和无菌镊子(消毒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消毒缸(0。5%碘伏)。2、一次性胸膜腔穿刺包(消毒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3、药品: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1支、0。1%肾上腺素注射液1ml×1支。4、无菌手套2双、无菌口罩和帽子1付。5、注射器:5ml、20ml、50ml注射器各2具.6、其它:护创膏、血压计、听诊器、盛胸水的容器及其化验单。第三步:医生的准备1、人文关怀:自我介绍,谢谢病人的配合。2、带口罩和帽子。3、将病人送到经过消毒的治疗室。4、当着病人的面洗手(六部洗手法)。操作阶段第一步:摆放穿刺体位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不能起床者取半卧位,双前臂上举抱于枕部。第二步:再次确定穿刺部位1. 肋间定位:上述体位下,肩胛下角对应第7~8肋.2. 常规穿刺点:胸部叩诊实音最名显处,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7~8肋间.3。特殊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B超定位。4。气胸穿刺点: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下一肋骨上缘。第三步:局部消毒1。查看消毒包和无菌镊子消毒日期,打开无菌镊子和消毒包中的消毒碗。2. 用无菌镊子在消毒缸中夹取适量的0。5%碘伏消毒棉球放入消毒碗中.3。左手持无菌镊子夹起消毒碗中的碘伏消毒棉球,十字交叉传给右手中的无菌镊子(禁止两个镊子相碰).4。右手中的无菌镊子夹着消毒棉球,按压标记的穿刺点,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无间隙划圆形擦拭,消毒范围直径不小于15cm。5. 把消毒后的棉球放入第二个空消毒碗中。6. 进行第二次消毒:重复3)、4)、5)步骤,(注意第二次的消毒范围应该略小于第一次,棉球应由内向外擦拭).7. 收拾消毒包中的物品,把消毒后的棉球放入医疗垃圾袋中.第四步:局部麻醉1. 术者打开穿刺包,查看消毒日期,戴无菌手套,检查手术器械(注意注射器乳头是否与穿刺针吻合,针头是否锐利)。2. 术者铺洞巾,用止血钳固定,3。助手协助术者核对麻药的名称及浓度,消毒安瓿,打开麻药,术者抽取麻药(注意针头不能碰到安瓿瓶口)。4。第3次确定穿刺部位,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处沿下一肋骨上缘行浸润性局麻。5。先在皮肤局部打个皮丘,再垂直进针,分层麻醉至胸膜壁层(注意推麻药前要回抽,了解是否在血管内,同时要掌握深度)。6。麻醉完毕后,按压片刻,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询问和观察病人有无不适感觉.第五步:胸膜腔穿刺术 1. 检查穿刺针是否锐利,穿刺针连接的橡皮管是否通常和密闭。2。将于穿刺针连接的橡皮管夹闭,用无菌纱布包裹穿刺针后的橡皮管,3。术者再次确定进针点,左手食、中指固定穿刺点皮肤,4。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处缓慢刺入,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考虑穿刺成功.5。接上注射器,打开橡皮管,缓慢抽液。6。助手戴无菌手套,待术者抽满后夹闭橡皮管,如需要,助手可用止血钳固定针管。7. 术者取下注射器,留取适量的胸水放置到检查容器中,多余的胸水推入盛胸水的容器(注意注射器头不能碰在容器上),注意不要出现胸水污染。 8。治疗性穿刺:可反复重复5)、6)、7)。9。穿刺完毕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防止出血、气胸及渗水,针眼处以0。5%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护创膏固定.注意事项:1. 术中密切观察,如有头晕、出汗、心悸、剧痛、晕厥等胸膜反应或连续咳嗽、咳泡沫痰时,立即停止抽液,必要时可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2. 一次抽液不可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治疗性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但若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净.3。标本需要做化验时,应于抽液后立即送检。欲找瘤细胞之标本送检不能少于100ml.4. 操作中必须严格无菌,防止空气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5. 要避免在第

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损伤腹腔脏器。术后处理1。术后嘱病人平卧、询问病人有无任何不适。2. 再次测脉搏、血压,复核物理体征。3。医嘱病人穿刺点三天不能沾水。4. 收拾医疗用物,进行医疗垃圾分类放置。5. 感谢病人的配合,护送病人回病房.6. 及时送检胸水标本进行检查。7。及时书写穿刺记录: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1) 一般情况(病人信息)。2)手术时体位,皮肤消毒,铺洞巾的方法.3) 手术名称4) 麻醉方式5) 手术步骤6)术中病情变化和处理7) 术后医嘱8)标本送检情况

肠内营养液输注流程

肠内营养液输注流程

3. 肠内营养液配置流程

肠内营养配制流程

4.鼻肠(胃)管固定规范

鼻肠(胃)管固定规范

【要求】

牢固美观舒适清洁通畅

【固定方法】

1.分叉交织法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7cm×3cm胶布1块,延纵向正中剪开至4cm处,修边角至美观.鼻胃(肠)管留置成功后,擦净鼻部分泌物,用未剪开的3cm(此长度可根据患者鼻的情况而定)的胶布纵向固定于整个鼻部,剪开的一条沿胃管在鼻孔处顺时针螺旋形缠绕数圈,将导管稍向鼻内插入0.5cm,目的使得导

管和鼻子之间插入些胶布,减少导管对鼻子的刺激,再将另一条逆时针螺旋形缠绕。

2.碟翼法

选择一条长15cm的宽胶布,将胶布从中间剪开10cm,将未剪开的一端贴于鼻头上,将剪开的部分缠绕在鼻饲管上。将鼻饲管外露部分用皮肤膜或宽胶布贴于病人的脸颊上。

3. 吊线法

选择10×1.5cm的宽胶布,缠绕胃管2圈后固定于鼻部,取1长约10cm的装订线将胃管出鼻孔处系死扣,注意勿过紧过松,双线捻成1股后向上固定于额头,用3×4宽胶布固定.(图5)

4. 固定带法

用专用固定带或自制固定带将鼻胃管粘贴于固定带上,再将固定带固定于脑后。

(如图6、7所示)

5。挂耳法

选择一条长15cm的宽胶布,将胶布从中间剪开10cm,将未剪开的一端贴于鼻头上,将剪开的部分缠绕在鼻饲管上。将鼻饲管外露部分用线绳挂于病人的耳朵上。(见图8、9)

空肠造口管的固定

螺旋法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14cm×5cm胶布1块,延纵向正中剪开三条至7cm处,中间一条宽1cm,边上两条分别为宽2cm,修边至美观(见图10)。空肠造口管首先用缝线固定于周围皮肤,在造口管处覆盖2cm×2cm开口无菌纱布,消毒并擦净周围皮肤,用未剪开的7cm端胶布粘贴于导管上方皮肤,将剪开的正中一条1cm宽胶布缠绕于造口管上数周至牢固,胶布末端内折稍许,两边的两条并排贴于导管下方的皮肤上(如图11所示).隔日消毒导管口并更换胶布。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PEG/J)的固定高举平台法

取抗过敏透气弹性胶布,按胶布背面刻度剪出12cm×4cm和10cm×3cm胶布2块。调整好PEG/J导管的松紧度,将固定卡锁住,在离开导管口5cm处下方皮肤横向贴一条12cm×4cm的胶布,再将导管置于胶布表面中央,用另一条10cm×3cm固定于导管之上,两条胶布方向相同,将导管粘牢,并在导管下方将胶布对粘约0.5cm(见图12)后再将两边粘贴于原先的12cm×4cm 的胶布上(如图13所示),胶布被污染、卷边、松脱随时更换。

5.筛查表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2021版)

适用对象:18-90岁,住院1天以上,次日8时未行手术者,神知情者。

不适用对象:18岁以下,90岁以上,住院不过夜,次日8时前行手术者,神智不清者。

6.胃残留量测定

胃残留量测定方案

7.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

8.吞咽评估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让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

评价者:

评价时间: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概述】 胸腔引流管是指放置在胸膜腔用于排除胸腔内积气或积液的管道。停留胸腔引流管还可以达到重建胸腔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平衡两侧胸腔压力,最总促使肺复张的作用。【护理目标】 1.患者及家属理解留置管道的目的,并积极配合。 2.保证胸腔引流管的无菌、密闭、固定、通畅,观察引流的效果 3.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肺复张,尽早拔管 4.几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重点步骤】 1.评估患者病情、需求、合作程度。评估留置引流管的目的、引流管留置的时间。患者及家属对引流管只是的知晓度 2.确认引流管置入的位置。做好管道名称、置管时间和刻度标识 3.观察和评估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 4.评估患者体位 5.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的目的及重要性、促进肺复张的方法、减轻疼痛的方法、意外脱管时患者的紧急应对措施、留置管道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6.保持胸腔引流管的无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伤口敷料或水封瓶时要戴口罩、帽、手套,注意手卫生。清洁插管处。每48~72h以及需要时更换插管处的

敷料。更换敷料时使用凡士林纱布。管道与水封瓶接口处要用无菌纱块包裹,并保持干净,每日更换。需要时更换引流瓶或引流袋。 7.保持管道的密闭性和有效固定。确认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整个引流系统连接紧密,且固定稳妥。确保引流瓶保持直立状态。水封瓶长管应浸入水中3~4cm。将引流瓶放置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60~100cm位置。适当留出足够长的管道以便于患者移动。翻身时注意防止管道受压、扭曲。搬运患者或是更换引流瓶时应用两把钳双向夹闭管道,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8.保持管道的通畅。监测X线报告以确定管道的位置。定期以离心方向挤捏管道,检查管道是否通畅。通过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和水柱波动来判断引流是否通畅,一般水柱波动在4~6cm,若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是引流不畅或肺已完全复张。观察胸腔积液体征。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应怀疑引流管被血块阻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管的短管,促使其通畅,并与医生协商处理。 9.确保引流的效果。观察患者留置管道后的呼吸情况和主诉。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一般正常引流量为第一个2h为100~300ml,第一个24h 约500ml,第一个8h多为血性液。监测管路中液面起伏、液体排出量和漏气情况。监测胸腔闭式引流管路系统中抽吸瓶内气泡溢出处和水柱波动情况。观察插管处周围及其他部位有无出现皮下气肿(捻发音),皮肤有无渗液、红肿。观察体温和白细胞的变化,有无感染征象。 10.减轻患者疼痛。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用软枕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轻轻用力按压,以保护伤口,减少疼痛。避免各种引起管道牵拉的动作。练习腹式节律深呼吸。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时采用止痛剂。 11.促进肺复张,尽早拔管。采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有利于呼吸,减轻健侧肺的受压。每2h协助患者做咳嗽、深呼吸并翻身拍背一次,促进痰液的排出。每日多活动术侧上肢,做抬手、过肩、摸对侧耳等动作,防止肩关节粘连。鼓励患者尽早离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一目的: 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二方法: 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三肋间。引流液体选腋中线或腋后线,六七肋间或七八肋间。选用质地较硬,管径为1.5—2cm的胶或橡皮管。不易折叠堵塞,利于通畅引流。胶管置于胸膜腔内4—5cm。 三护理: 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a.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无特殊要求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 b.肺段切除术后可左右翻身,无特殊要求。 c.全肺切除患者可选1/4患侧卧位和平卧位。并定时监测气管是否居中,有无纵膈移位。 d.撤除气管插管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促进肺扩张。全侧肺切除患者避免剧烈咳嗽。 e.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或雾化吸入。 2.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a.翻身活动时注意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出,每小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以保证引流管通畅。

b.全肺切除患者,胸腔引流管不打开,以防发生纵膈移位,造成患者循环障碍。 c.术后第二天,在医生监控下开放胸腔引流管,缓慢引流液体,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引流液的量及速度,保证患者安全。 d.其余患者可坐起,拍背咳嗽后,观察引流情况,以便引流胸腔内残余渗血渗液,准确记录出入量。 e.引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50-60cm,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接口处用胶布固定,防止滑脱)。引流管内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2-6cm。水柱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和引流是否通畅,应经常注意观察并记录。 f.如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水柱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h. 术后患者极易并发大出血,应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性质、量、颜色。若血性液体较稠,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4小时无减少倾向/24小时超过1000ml或每小时300ml,连续出血3小时者,为二次开胸止血的指征,须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做好再次手术准备。 3.预防感染 a.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时用两把钳子夹闭引流管,使其密闭。导管下垫治疗巾,接口处用洗必泰消毒,更换新导管后再次固定,保持引流管、连接管及引流瓶清洁。

最新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治疗盘:碘伏、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换药盘、止血钳2把、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无菌剪刀、记录单、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注意事项: 1.嘱病人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封状态; 2.拔除引流管前嘱病人深呼吸,然后摒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 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胸腔积液标准护理计划 【气体交换受损】 1.相关因素:与大量胸水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2.预期目标:病人能保持最佳活动水平,学会保存肺功能。血气分析正常,气 体交换正常,病人精神状态良好. 3.护理措施:给予舒适的体位,抬高床头,半卧或健侧卧位,以利呼吸,减少 耗氧.遵医嘱给氧2-4L/min,氧浓度35%—40%,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呼吸。指导病人有意识地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如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并每天监督指导病人于餐前及睡前进行有效的咳嗽运动,每次15-30min。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以防肺功能丧失.协助医生抽胸水,减轻其肺组织受压的程度,同时做好其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紫绀状态及脉搏和血压的改变情况。如病人置有引流管,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改变. 【体温过高】 1.相关因素: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2.预期目标:病人体温下降,舒适感增加。 3.护理措施:卧床休息,减少氧耗量,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 多饮水。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应用抗生素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相关因素:与胸膜炎、胸腔积液引起高热、消耗状态有关。 2.预期目标:病人营养得到补充,营养状况得以维持。 3.护理措施:合理调配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 体抵抗力。指导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舒适的改变】疼痛 1.相关因素: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刺有关。 2.预期目标:胸痛减轻或消除。病人能识别胸痛的诱因并能避免。 3.护理措施:观察胸痛的程度,了解病人产生胸痛的原因及疼痛的性质。了解 病人对胸部疼痛的控制能力,疲劳程度和应激水平。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部位、范围以及疼痛的程度。与病人共同寻找减轻疼痛的方法:给予舒适的体位,如端坐、半健侧卧位.避免剧烈咳嗽。有意识地控制呼吸.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指导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收音机、看书、读报,并指导病人交替使用减轻疼痛的方法.必要时协助医生抽胸水、治疗原发病或使用镇痛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引流出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内的负压,使肺复张。 评估: 1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检查引流管管道是否密闭、引流管是否通畅。 3?看引流管位置,引流液量、色、性状及水柱波动及漏气情况。 接到医嘱处置并查对,洗手、戴口罩。 准备: 用物胸腔闭式引流装置1套、无菌生理盐水1瓶、爱尔碘、标签、污物缸、排液缸、棉签、开瓶器、无菌剪刀、无菌持物钳2把、75%酒精棉球缸、无菌弯盘、治疗巾、手套、2把止血钳、固定夹。 操作流程: 常规检查准备用物:打开胸瓶外包装,用无菌剪刀剪开内包装,取出胸瓶,打开瓶盖;常规检查并打开生理盐水瓶盖,消毒瓶口与瓶颈,用无菌持物钳打开瓶盖,冲洗瓶口,将液体正确倒入胸瓶内,拧紧瓶盖,将引流管与胸瓶上的长管相连接,使长管浸入水中3-4cm,在标签上注明日期、时完毕再次检

查管道是否密闭,确定密闭后松止血钳,再次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水柱波动良好,张宁请咳嗽一下,好,无水泡溢出、无漏气,胸瓶放于安全处,收拾用物。将脏胸瓶放于治疗车下医用垃圾袋内。整理用物、脱手套。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张宁,这样的体位舒服吗?整理床单元,手消,记录(记录更换胸瓶的时间,引流液的量、色、性状,水柱波动及漏气情况,签全名)。1床张宁,现在胸瓶已经更换好了,请问你有什么不舒服吗?在放置胸管期间,你要多做深呼吸及咳嗽的活动,这样有助于你的肺复张,平时最好取半坐卧位,这样有利于你胸液的引出,你在床上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管道脱落、受压,下床活动时要使胸瓶低于胸腔60cm以上,这样可以防止引流液逆流至胸腔,胸瓶要保持直立防止胸瓶的水倾倒加重你的病情,张宁,如果你有什么需要请你按床旁呼叫器与我们联系,请你好好休息,谢谢你的配合。推车回治疗室,正确处置用物,洗手,脱口罩。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操作方法正确,熟练与患者沟通通俗易懂。 3、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引流瓶内液体量适中,避免发生漏气和误吸。 4、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

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指引

1准确安装闭式引流及其装置。 2.患者取半卧位,水封瓶应置于患者胸部水平60-100CM处。 3.保持引流通畅,注意水柱波动(正常在4-6CM),波动过高,可能肺不张;无波动则示引流不畅或肺已复张。定时挤压胸管,如有阻塞,可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4.预防感染。定时更换引流瓶,严守无菌操作规程,鼓励患者作咳嗽。深呼吸运动。 5.搬动患者时要双重夹管,保持密封系统。 6.记录引流量及性状。 7.48小时后,若肺已复张,24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X线胸片示肺完全复张,即可拔管。 8.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气胸和皮下气肿。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一根引流管置于胸膜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适应于气胸、血胸、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清理呼吸道低效;③有感染的危险;④有引流不畅的可能;⑤潜在并发症--开放性气胸。 一、疼痛 相关因素: 1 胸壁伤口。 2 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主要表现: 1 病人诉引流管处伤口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剧。 2 呼吸浅快。 3 病人不愿咳嗽排痰,听诊双肺可闻及痰鸣音。 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得到缓解和消失。 护理措施: 1 告诉病人有关密闭式引流的知识,使之了解置管的重要性,并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2 病人咳嗽排痰时轻提引流管,防止摆动导致疼痛。

3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提供医师拔管指征,以尽早拔管。 4 遵医嘱使用镇痛剂或在排痰前给予止痛药物。 重点评价: 1 病人疼痛的程度、时间及性质。 2 控制疼痛的措施有效与否。 二、清理呼吸道低效 相关因素: 1 胸腔闭式引流插管,不利咳痰。 2 因疼痛而不愿咳痰。 主要表现: 1 呼吸浅快。 2 喉头可闻及痰鸣音。 3 可出现紫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甚至可致窒息。 护理目标: 1 教会并协助病人排痰。 2 呼吸道通畅,听诊无痰鸣音。 护理措施: 1 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可扶坐起拍背,咳痰时协助轻提引流管,以免管道摩擦引起疼痛,致咳痰无效。 2 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3 病人咳嗽排痰前适当给予止痛剂,使疼痛减轻,增加咳痰的效果。 4 每班仔细听肺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医嘱、患者床号、姓名。 患者神志、合作能力、病情、置管目的。 胸腔闭式引流的情况 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目的及重要性。 经常做深呼吸和咳嗽、并告知协助翻身或被动运动的意义。 意外拔管时患者的紧急应对措施、置管期间应注意事项等。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用物准备:引流装置、低负压吸引装置、2把无齿血管钳。 妥善固定引流、检查刻度、粘贴标签及标明日期。 保持管道的密闭。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有无脱出,水封瓶长管应浸入水中3-4cm,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 保持有效引流。病情允许,应取半坐卧位;定期以离心方向挤捏胸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鼓励做深呼吸、咳嗽及变动体位,以利引流及促进肺扩张。 病情观察及记录。观察水柱波动在4-6cm,若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是引流不通畅或肺已完全扩张。观察及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若术后引流液体:一般正常引流量为一个2h约100-300ml,第一个24h约500 ml,第一个8h多为血性液。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引流瓶; 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防逆流。鼓励做深呼吸、有效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 气胸:引流管连接处脱落应立即用两把无齿血管钳夹闭胸壁引流管,并更换引流装置。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作进一步处理。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有无脱出。在床边准备两把无齿血管钳,以备随时急

用,并教会紧急处理方法。 拔管指征:置管48-72h 后,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 24h 引流液〈50ml 、脓液〈10ml ,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 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则可拔管。 拔管时:应取半卧位或半坐位,鼓励患者咳嗽,挤压引流 管后夹闭,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在病人屏气时拔管, 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拔管后要严密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 出血、皮下气肿等。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操作规范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操作规范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l.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及合作程度。 2.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 3.观察长管内水柱波动,正常为4~6cm,咳嗽时有无气泡溢出。 4.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有无皮下气肿。 (二)操作要点 1.连接引流装置,使用前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能,保持连接处紧密,防止滑脱。 2.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3.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符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4.根据病情尽可能采取半卧位。 5.引流装置应保持密闭和无菌,保待胸壁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 6.根据病情需要定时准确记录引流量。 7.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刷更换,床旁备血管钳,更换时必须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引起气胸。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胸腔引流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及变换体位,并告知正确咳嗽、深呼吸、变换体位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血量多于l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叫伴有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2.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胸引管。 3.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注

意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4.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膝盖且保持平稳,保证长管没入液面下;外出检查前须将引流管夹闭,漏气明显的患者不可夹闭胸引管。 5.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皮下气肿,伤口渗液及出血等症状,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方法。该方法通 过在胸腔内插入引流管,将积液或气体排出体外,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下面将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 1. 术前准备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首先需要对患 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同时需要进行必要 的检查,如X线、CT等,以确定积液或气胸的位置和大小。在确定手术方案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洗净手术部位等。 2. 麻醉 胸腔闭式引流术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进行手术前,需要 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确定麻醉方案。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安全。 3. 切口 在确定引流管插入位置后,需要在该位置进行切口。切口的大小应根

据引流管的大小和患者的情况进行确定。在进行切口前,需要对手术 部位进行消毒,保证手术的无菌。 4. 插管 在进行切口后,需要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内。插管时需要注意插管的深 度和方向,以避免损伤肺组织和血管。插管后需要进行胸腔内的吸引,将积液或气体排出体外。在进行吸引时需要注意吸引的力度和时间, 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 固定引流管 在插管后,需要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以避免引流管的移位 和脱落。固定引流管时需要注意固定的位置和方式,以保证引流管的 稳定和安全。 6. 监测和护理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护理。需要 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翻身、清洁等, 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 项目操作前准备15分操作标准及细则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2.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告知3.物品齐全(少一项扣1分)(1)引流装置:无菌胸腔引流瓶一套。(2)治疗盘内备:止血钳2把、镊子、治疗巾、手套、含消毒液棉球等。(3)更换液体:无菌生理盐水。4.环境安静、整洁、安全、舒适1.打开无菌胸腔引 流瓶,倒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长玻璃管浸没于水下3~4cm,在引流瓶外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和水量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3.检查引流情况(检查引流管有无移位、脱落,有无皮下气肿,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手消毒4.铺治疗巾,戴手套5.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近侧端胸管,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6.分离胸管与引流管并 消毒胸管接口7.连接水封瓶,检查连接是否牢固8.松开止血钳9.消毒胸壁置胸管周围皮 肤并更换敷料10.撤去治疗巾,脱手套11.固定引流管,安置水封瓶。引流管道保持密封 状态,不可受压、扭曲、牵拉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水柱波动范围大约4~6cm),患者的反应1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3.整理用物14.洗手,记录分值3462445454747310463扣分原因得分操作过程70分全程质量15分1.胸腔引流管通畅,患 者无气促、呼吸困难及紫绀。2.操作动作轻巧、稳重、准确、操作时间合适3.护士整体素质良好、沟通得体、流畅555 胸腔闭式导流护理技术 【目的】 1.导流胸膜腔内的气体、暗哑或渗液。2.扩建胸膜腔负压,并使肺复张。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指导患者】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患者愿意配合,有安全感。 【注意事项】 1.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和无菌状态。 2.维持引流管长度适合,东山再起活动时避免承压、歪曲、跳离。3.维持引流管畅通,特别注意观测记录导流液颜色、性质、量。4.例如患者血压稳定,马热里角半卧位,有利于体温和导流物排泄。5.拖动患者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避免空气步入。 6.拔管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发绀、切口漏气、皮下气肿等,若有 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流程 【目的】 1.引流胸腔积气和积液。 2.促进患侧肺迅速膨胀。 3.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4.消灭死腔,预防胸膜腔感染。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治疗巾,防护套的血管钳,小药杯(内放酒精棉球数只),橡皮筋,别针。 2.治疗车一次性胸腔引流(或加调压)水封储液瓶一套(连接防倒吸阀,水封瓶内盛有水位4厘米或8厘米高),消毒擦手液,弯盘,记录单,笔。 【操作流程】

【健康教育】 1.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和滑脱。 2.病人的体位通常为半卧位,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3.带管病人的活动,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 【操作评价】 1.熟练程度无菌观念强;注意节力原则 2.效果评价病人/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稳重、安全。 【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更换引流瓶前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能,保证引流管无裂缝、引流瓶无破损,各衔接处密封,管路连接处衔接牢固,防止滑脱。更换引流瓶时,务必用带有保护套的血管钳,先双重交叉夹闭引流管,以防止空

气进入胸膜腔,再行更换引流瓶的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有效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病情允许时可安置半卧位,此体位利于呼吸和引流。教会并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运动,有利于积液排除,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充分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依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水平面60厘米。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1次/h),以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最简单的检查引流管通畅的方法:观察引流瓶内是否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水封瓶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水柱波动的幅度反映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厘米。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部受压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捏挤或改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水封瓶置于床上病人双下肢间,防止滑脱。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其密封。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5.观察、记录注意观察引流液色、质、量,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更换引流液,并做好标记,便于观察引流量。 6.拔管指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小时引流液小于80毫升,脓液小于10毫升,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X线胸片示肺复张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屏气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胶布密封,拔管后卧床2~4小时,胸带包扎1天。 7.拔管后观察病人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拔管后第二天更换敷料。

列出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

列出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胸部手术后或创伤后积液的方法。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措施。以下是详细的措施: 1. 确认引流管位置:每次更换引流瓶前,护士应该先确认引流管是否移位或脱落,同时检查引流口周围是否有渗液和感染迹象。 2. 引流瓶安放:引流瓶应垂直放置于患者床边,并保持稳定,以避免倒置或摇晃。 3. 检查负压:每日检查负压,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如果负压不足,则需要更换吸引器或调整吸引器设置。 4. 引流管清洁:每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氯己定清洗引流管,并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如果发现堵塞,则应立即更换新的引流管。 5. 更换引流袋:当容量达到一半时,需要更换新的引流袋,并及时记录容量和颜色变化。 6. 观察出血情况: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出

血或感染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7. 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根据医嘱帮助患者调整体位,以便引流管更好 地排出积液。 8.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并观察药效 和不良反应。 9. 饮食管理: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并注意避免过度进食或喝水,以免影响胸部引流。 10. 情绪支持: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问题,护士应给予积极的情绪支持和安慰。 11. 安全措施:定期检查引流管周围是否有漏液、渗液或感染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12. 护理记录:每日记录引流量、颜色变化、负压值、体温等信息,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异常情况。 以上是胸腔闭式引流的全面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认真执行,并随 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有效 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全文5篇)[修改版]

第一篇: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一目的: 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二方法: 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三肋间。引流液体选腋中线或腋后线,六七肋间或七八肋间。选用质地较硬,管径为1.5—2cm的胶或橡皮管。不易折叠堵塞,利于通畅引流。胶管置于胸膜腔内4—5cm。 三护理: 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a.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无特殊要求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 b.肺段切除术后可左右翻身,无特殊要求。 c.全肺切除患者可选1/4患侧卧位和平卧位。并定时监测气管是否居中,有无纵膈移位。 d.撤除气管插管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促进肺扩张。全侧肺切除患者避免剧烈咳嗽。 e.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或雾化吸入。2.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a.翻身活动时注意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出,每小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以保证引流管通畅。 b.全肺切除患者,胸腔引流管不打开,以防发生纵膈移位,造成患者循环障碍。 c.术后第二天,在医生监控下开放胸腔引流管,缓慢引流液体,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引流液的量及速度,保证患者安全。 d.其余患者可坐起,拍背咳嗽后,观察引流情况,以便引流胸腔内残余渗血渗液,准确记录出入量。 e.引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50-60cm,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接口处用胶布固定,防止滑脱)。引流管内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2-6cm。水柱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和引流是否通畅,应经常注意观察并记录。 f.如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水柱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h. 术后患者极易并发大出血,应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性质、量、颜色。若血性液体较稠,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4小时无减少倾向/24小时超过1000ml或每小时300ml,连续出血3小时者,为二次开胸止血的指征,须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做好再次手术准备。3.预防感染 a.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时用两把钳子夹闭引流管,使其密闭。导管下垫治疗巾,接口处用洗必泰消毒,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