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昼夜节律

近十几年来,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在临床与科研工作中得广泛应用,人们对血压及其波动规律得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得水平,有关血压昼夜节律(BPCV)及其临床意义简述如下:1?ABPM 中血压昼夜节律得含义

大样本调查正常人及多数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其ABPM中血压波动表现出一定得可重复性得规律,即白昼血压水平较高,夜晚睡眠时血压水平较低,在清晨4:00-5:00点开始上升,6:00-8:00 点(也有报道为8:00-9:00 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

00点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点(也有报道2:00-3:00 点)达低谷并维持到4:00-5:00 点,全天出现双峰一谷得长柄勺型曲线。血压得这种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学者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即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之差除以白昼均值作为判断ABPM得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得定量指标,一般以≥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根据24 小时动态血压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一天分为24 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间、区间得平均收缩压或平均舒张压得曲线图,分析呈“杓型”改变,即夜间血压下降。反之为“非杓型”改变。。最近有学者报道了第三种类型即深杓型) , 指夜间血压下降超过20%。高血压患者据其血压昼夜波动规律分为4 种类型:①正常昼夜节律型;②昼夜节律减弱或消

失型;③夜间血压升高型;④嗜铬细胞瘤型:常表现为发作性血压明显升高与直立性低血压[1]。

2 血压昼夜节律得临床意义及产生得可能机理有多数研究证实血压节律受脑力、体力活动得控制,受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得昼夜节律性变化得影响及人体内体液激素泌节律得调节。白天血压主要受力、脑力活动得变化控制,正常人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晚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间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肌肉松弛,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夜间血压下降,这对适应机体活动与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义。夜间睡眠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体受外界因素得干扰及多种神经-体液因素得影响。这时得血压最能反映病人最基础状态及高血压相关得病变程度。Abate得研究显示非勺状现象与副交感神经冲动减弱与交感神经冲动增强相关,非勺状者较勺状者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夜间得血压下降减少可能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得应激敏感性增高,且此敏感性随着靶器官得受累程度得加全重而进一步增高。这种血压不随生理活动得改变而改变得神经体液调控机制得紊乱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得增加,夜间血压下降减少,从而引起血压昼夜节律紊乱[2]。高血压病人对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全天24 小时血压水平较高,夜间不下降,使心、脑、肾等脏器更长时间处于压力负荷状态,致使靶器官受损,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血管昼夜节律紊乱提示靶器官受损,节律消失者受损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更频繁[3]。夜间血压降低减弱或消失得高血压病人与较高得心血管意外发生率相关,收缩压昼夜节律及夜间收缩压水平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得独立危险因素,即勺型曲线预后较好,非勺型预后较差。也有学者认为一旦靶器官受损,其副交感神经活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压昼夜节律引起改变[4]。另外,随着年龄得增加及动脉硬化得发展,动脉可扩性减少,重要脏器、内分泌腺不足,血管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得敏感性下降,阻碍(尤其就是睡眠中得)动脉血管得扩张,使夜间血压不下降甚至升高。

3 分析血压昼夜节律时应考虑得几个因素Witte[12]等研究发现,明-暗周期本身对鼠视上核

得影响作用大于内源性神经激素作用。所以,白昼与黑夜得划分尤为重要,国内有学者李放[13]等研究表明,不同得时间间期划分对分析人得血压昼夜节律有重要意义,不同得时间划分得出不同得结论。她采用短时法[全称短固定睡眠间期法,即10:00-23:00点为清醒期,01:-7:00点为睡眠期(6小时)],长时法[全称长固定睡眠间期法,即07:00-22:00为清醒期,22:00-07:00点为睡眠期(9 小时)],日记法(以实际入睡与清晨觉醒时间划分)三种方法划分研究分析100 例病人,得出采用短时法更能准确到反映人体得血压昼夜节律。脑电图记录就是判断真正睡眠期得金标准,但因价格昂贵,影响睡眠等很难推广。May[14]在研究血压昼夜节律时把白天与黑夜按以下三种方法划分:根据患者个人睡觉与起床时间(参照患者病情日记)划分(方法IND);根据平均得睡觉与起床时间划分(方法MEAN);根据科学委员会推荐方法:白昼7:00-22:00,夜间22:00-7:00(方法722)。用IND 分析血压昼夜节律时非勺状发生率低。总之,分析血压节律时应尽可能得控制人为因素对血压节律得影响,根据每个人实际作息时间来计算白昼与黑夜,应掌握判断血压昼夜节律得正确

标准。另外影响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得活动如情绪激动、焦虑、失眠、运动、夜班工作者;患者得饮食习惯,特别就是盐得摄入量,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性别因素中注意绝经期后妇女,就是否采用雌激素治疗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血压节律有不同程度得影响。只有统一了标准,考虑到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得各种因素,控制人为因素造成得误差,才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得结论。

4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靶器官得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血压得昼夜节律特征与其并发症得发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血压呈杓型分布就是相对健康得类型,而血压呈非杓型分布或超杓型分布时患者发生

脑卒中、肾功能障碍、与左心室肥厚得危险性显著增高[1,6] 。华琦等[7 ]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超声心动图比较338 例初诊高血压患者得动态血压节律及心脏结构、功能得特点。发现血压节律为非杓型组24小时收缩压、24小时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左心室心肌质量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明显增加,舒张早期血流得峰值流速减慢,心房收缩期血流得峰值流速、流速积分及A/ E比值加大。提示非杓型血压节律得高血压病患者较杓型血压节律者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减退。Hoshide等[8 ]对一组血压正常得受试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同样发现非杓型血压者发生左心室肥厚与心脏重构得危险性显著增加。上述研究结论与国外多数学者得研究结果一致。Kario[9 ]最近对血压昼夜节律不同得老年人分别行头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血压节律呈非杓型及超杓型者发生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或中风得危险性比血压节律呈杓型者明显增加。王兆禹等[10]研究了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与大动脉重构得影响。该作者对64 例1~2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以超声检测心脏结构指标及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等动脉结构指标及反映顺应性或扩张性得功能指标,并以36 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结果发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得非杓型组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血压对照组相比,左房内径、左室壁厚度、左室肌质量明显增加,主动脉、股动脉及腘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面积增大,内膜中层厚度/ 腔径比值及内膜中层面积/ 管腔面积比值显著增高;主动脉管腔内径及面积增大、脉搏波速度明显增快。而昼夜节律正常得杓型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对照组相比较,心脏与血管重构性变化指标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轻中度高血压病时,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能对心脏与大动脉重构有不良影响。孟秋

云等[11] 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损害得关系进行了研究。对6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结果将62 例患者分成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并测定两组患者得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IB)及血尿素氮(BUN) 、血肌酐(Cr)。发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血、尿β2-MG、尿mAIB、血BUN、Cr 均较正常昼夜节律者增加。提示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型者其肾损害较杓型者严重。相反,也有资料表明血压节律异常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无关。这可能就是因为学者们采用得非杓型血压得判定标准有所差异。部分研究中所定义得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得界值、以及设定得夜间血压得采样时段可能有所不同。为了尽量减小不同睡眠习惯对研究结果得影响,也有学者建议在分析血压昼夜变化时,应按个人得睡眠与觉醒来划分白天与黑夜,即用“实际睡眠期血压”替代“夜间血压”[12] 。在关于动态血压监测与赖诺普利得研究(Study on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Pressureand Lisinopril Administ ration)中也表明,在未治疗得高血压患者及经过药物治疗获得稳定得降压效果得患者中,无论她们得血压曲线就是杓型还就是非杓型,她们得昼夜血压波动均达40 %左右。经过12 个月得降压治疗,左室肥厚得恢复情况在杓型与非杓型血压之间就是没有区别得,它只与24小时平均血压、日间血压或夜间血压得治疗情况相关。所以,需要更具说服力得标准来研究血压昼夜节律对高血压患者得靶器官损害。

5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得治疗现状?血压昼夜节律得异常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得关系尚有争议,而且仍然不十分清楚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之间得因果关系,但就是二者之间肯定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恢复正常得血压昼夜节律就是有益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常用降压药物对血压昼夜节律得影响进行了多项研究。张维忠等[14]最早观察了氨氯地平短期治疗对血压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得影响。28 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得高血压患者服氨氯地平5~10mg/ d共6 周,治疗前与治疗第6 周时进

行动态血压监测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发现在25例完成治疗随访得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15 例逆转, 10例未逆转。逆转患者得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说明氨氯地平治疗后,约6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异常得血压昼夜节律可得到逆转,进而改善其左心室舒张功能。然而,方宁远等[15] 却得出相反得结论,认为氨氯地平对血压昼夜节律无明显影响。最近, 邱原刚等[16 ]通过对79例杓型与129例非杓型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得药物治疗,发现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有益于保持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同时也有一些研究提示,不同类型得降压药物对血压昼夜节律得影响可能不尽相同,有得降压药物甚至可以使患者血压由杓型转变为非杓型

[17 ]。由此可见,逆转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得意义及有效逆转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得措施并未明了。血压昼夜节律受到年龄、性别、种族、季节、地理环境甚至饮食结构等多因素得影响[1 ] 。有多种因素参与了血压昼夜节律得调节,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肾素- 血管紧张素,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轴等等。?在当今循证医学年代,应开展多中心、大规模、大样本得临床试验对血压得昼夜节律进行研究,即研究在同样降低血压得情况下,异常血压昼夜节律改善与未改善得患者间长期预后有无差异。总之,人体血压具有典型得昼夜节律特征,血压昼夜节律受多种因素得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可能具有独立于血压水平之外得临床意义。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得普及与推广,对人体血压昼夜节律得研究将更加深入。高血压患者得药物治疗,除了注重降压药物得降压效果外,也应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药物对血压节律

得影响,控制夜间血压及清晨血压得快速上升可能对保护靶器官免受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

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 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在一天内呈现周期性变化。我们把这个特性称作昼夜节律性。在昼夜节律性的影响下,不同的人的血压也呈现昼夜节律性变化,血压白天与夜间的变化是有节律的,正常健康人血压的节律呈两峰一谷,长柄勺型,即白天血压波动在较高水平,晚8:时起血压逐渐下降,至夜里2:00~3:00时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又复上升,清晨起床后(6时)血压急剧上升,约8~9时达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至下午 4:~6:00时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如下图: 按照24小时血压曲线图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占70%的大多数人为双高峰型,即符合上述的血压波动典型规律;②约25%的患者仅出现下午一个高峰;③少数患者(5%)以早起第一个高峰为突出。另外,部分高血压患者仅表现为白昼血压升高,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白昼与夜间血压均升高。 中国高血压联盟推荐国内动态血压的正常值为:24小时平均值<130/80毫米汞柱;白昼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夜间平均值<125/75毫米汞柱;夜间血压平均值比白昼均值低10~15%。 目前24小时动态血压主要观察高血压患者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血压水平, ◆二是血压变化, ◆三是血压白天与夜间的变化节律。 正常情况下血压白天不超过 140/90毫米汞柱,夜间不超过120/80毫米汞柱,若超过说明血压超负荷。这种负荷的患者往往有靶器官的损伤。它是造成靶器官损伤独立的危险因素。所谓血压变化(或称变异)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Mancia经过长达七年来的研究,发现血压波动的程度与靶器官的损害呈正相关,即血压波动越大,靶器官的损伤程度越严重。 二、血压波动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血压波动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日常活动、睡眠导致血压波动,这就是人们熟悉的睡眠时血压降低,工作或日常活 动时血压升高; ◆二是人体内特殊物质的规律性的变化导致血压波动,这就是人们知道的同样在夜间睡眠 中血压也在波动的道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变异特点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变异特点 [摘要]通过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变异性与病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血压变异性增大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病情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老年人 本文通过对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ABPM各项参数的分析,重点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BPV异常变化的规律特点以及与病情之间的关系。l对象与方法 1.1对象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血压负荷总值(BPL)>10%。男65例,女10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71±5.9岁。平均病程10~38年。合并糖尿病8例,冠心病10例。对照组50例,为经过健康体检老年人,经临床各项常规检查无合并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符合中华医学会健康老年人指标。男30例,女20例,年龄6l~72岁,平均年龄65+4.8岁。全部人选对象在血压监测当天停服所有药物,保持正常活动和休息。 1.2 方法ABPM采用美国Spacelabs 90207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袖带22×10cm,缚于受试者左上臂,白昼(6am~10pro)每隔20min自助充气测压。夜间(10pro~次日6am)每隔40min自助充气测压,贮存所有测得SBP及DBP数值。所有有效监测次数,测压时间和血压值由Spacelabs 90206数据分析仪进行分析打印,血压可接受范围为SBP70~250mmHg,DBP5B~I50mmHg,脉压20~150mmHg,有效测压次数≥60次,否则重测。 1.3数据处理根据ABPM分析数据,统计分析下列数据:①24h平均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⑦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③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舒张压(nDBP);④血压负荷(BPL):收缩压负荷(SBPL)和舒张压负荷(DBPL)超过标准值的次数在总测量次数中所占百分比;⑤血压昼夜节律:以夜间血压下降的百分率来判断,即(白昼血压平均值一夜间血压平均值)/白昼血压平均值。>10%表示昼夜节律正常,<10%表示昼夜节律减弱,夜间血压平均值≥白昼血压平均值则表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⑥24h血压变异性(24hBPV):包括24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舒张压变异性(DBPV)。 1.4统计处理统计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老年人ABPM各指标均值的比较观察组相应时间收缩压(24hSBP、dSBP、nSBP)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相应时间舒张压(dDBP、nDBP)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O.05)。观察组白昼和夜间收缩压负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昼夜节律 近十几年来,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在临床与科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血压及其波动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关血压昼夜 节律(BPCV)及其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1 ABPM 中血压昼夜节律的含义 大样本调查正常人及多数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其ABPM 中血压波动表现出一定的可重复性 的规律,即白昼血压水平较高,夜晚睡眠时血压水平较低,在清晨4:00-5:00 点开始上 升,6:00-8:00 点(也有报道为8:00-9:00 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00 点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 点(也有报道2:00-3:00 点)达低谷并维 持到4:00-5:00 点,全天出现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血压的这种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 动,保护心血管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学者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即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之差除以白昼均值作为判断ABPM 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的定量指标,一般以≥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根据24 小时动态血压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一天分为24 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间、区间的平均收缩压或平均舒张压的曲线图,分析呈“杓型”改变,即夜间血压下降。反之为“非杓型”改变。。最近有学者报道了第三种类型即深杓型) , 指夜间血压下降超过20 %。高血压患者据其血压昼夜 波动规律分为 4 种类型:①正常昼夜节律型;②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③夜间血压升高型;④嗜铬细胞瘤型:常表现为发作性血压明显升高与直立性低血压[1]。 2 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及产生的可能机理有多数研究证实血压节律受脑力、体力 活动的控制,受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及人体内体液激素泌节律 的调节。白天血压主要受力、脑力活动的变化控制,正常人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晚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间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肌肉松弛,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夜间血压下降,这对适应机体活动与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 义。夜间睡眠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多种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这时的血压最能反映病人最基础状态及高血压相关的病变程度。Abate的研究显示非勺状现象与副交感神经冲动减弱与交感神经冲动增强相关,非勺状者较勺状者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患者夜间的血压下降减少可能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应激敏感 性增高,且此敏感性随着靶器官的受累程度的加全重而进一步增高。这种血压不随生理活动 的改变而改变的神经体液调控机制的紊乱导致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夜间血压下降减少,从而引起血压昼夜节律紊乱[2]。高血压病人对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全天24 小时血压水平较高,夜间不下降,使心、脑、肾等脏器更长时间处于压力负荷状态,致使靶器官受损,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血管昼夜节律紊乱提示靶器官受损,节律消失者受损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更频繁[3]。夜间血压降低减弱或消失的高血压病人与较高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相关,收缩压昼夜节律及 夜间收缩压水平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勺型曲线预后较好,非勺型预后较差。也有学者认为一旦靶器官受损,其副交感神经活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压昼夜节律引起改变[4]。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动脉硬化的发展,动脉可扩性减少,重要脏器、内分泌腺不足,血管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下降,阻碍(尤其就是睡眠中的)动脉血管的扩张,使夜间血压不下降甚至升高。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分析

稿号:200905016 刊用形式:经验交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分析 王海连(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49)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日益增多。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易造成血压波动,是心脑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监测我科2008年1-12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了解其血压昼夜节律特点,以指导临床个体化降压治疗,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诊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133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2组:≥60岁为老年组,患者77例,男27例,女50例,平均(71.05 ± 5.27)岁,其中合并冠心病34例,糖尿病23例,出现尿蛋白18例,心室肥厚22例;< 60岁者为中年组,患者56例,男27例,女29例,平均(49.00 ± 7.49)岁,其中合并冠心病11例,糖尿病16例,出现尿蛋白8例,心室肥厚6例。所有患者均于测试前停服降压药物3 d以上。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中国高血压联盟参考1999年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中的诊断标准,日间以收缩压(SBP)>140 mmHg或舒张压(DBP)>90 mmHg,夜间以SBP>125 mmHg或DBP>80 mmHg为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例。 1.2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德国IEM公司MOBIL-O-GRAPH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白昼(8:00-23:00)每隔30 min、夜间(23:00-8:00)每隔60 min 自动充气1次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监测时间:上午10:00~11:00至次日上午10:00~11:00,记录下列参数指标:①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②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 ③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④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下降百分率。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均值-夜间均值)/白昼均值]×100%。夜间血压下降率≥ 10%为血压正常节律(杓型)(dipper);< 10%为节律异常(非杓型)(non-dipper);< 0%为反杓型(anti-dipper)。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老年组24 h平均、白昼和夜间的收缩压高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老年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明显,杓型发生率明显降低,非杓型、反杓型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老年组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66例,其中非杓型32例,反杓型34例。中年组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26例,其中非杓型20例,反杓型6例。 表1 老年组与中年组24 h血压特征(mmHg,x±s) 组别例数d-SBP d-DBP n-SBP n-DBP 24-SBP 24-DBP 老年组77 144.49±13.37 a80.22±9.73 141.96±18.16a78.00±10.72142.97±14.31a79.31±9.18 中年组56 139.00±15.78 85.25±11.53 124.41±15.59 82.36±9.09 133.59±14.56 84.73±9.21 a: P < 0.05,与中年组比较 3 讨论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的血压改变在1 d内表现为1个“双峰一谷”曲线,即夜间血压水平较低,清晨觉醒前后血压迅速增高,于10:00-12:00达到峰值;此后血压逐渐降低,但日间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夜间进一步下降,于凌晨3:00-5:00 作者简介:王海连,女,北京市人,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方面的研究。电话:(010)88257755-6141收稿日期:2009-05-05;修回日期:2009-06-08 达到谷值。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与正常人相似,仍有这种节律性变化,但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发生变化或消失。本研究通过对133例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分析发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增高不明显,从而表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主要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与以往报道一致〔2〕。老年组中符合正常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患者11例(14.28%),其余66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临床意义的探讨发表时间:2016-04-28T16:21:25.347Z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作者:周婧徐新献* 姚武位田绿潘怡窦娟韩根根[导读]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重庆 40006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5)。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8.00%、89.78%和92.04%。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并且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监测目前已认识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同样可导致或加重靶器官损害。我们对346例住院的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入选对象为我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 h ABPM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入选标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严重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贫血等疾病。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三组:老年1组77例,年龄60~69岁,男34例,女43例;老年2组109例,年龄70~79岁,男32例,女77例;老年3组160例,年龄80~99岁,男54例,女106例。 1.2 方法采用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袖带缚于受试者左上臂,间断自动充气并以振荡法进行24hABPM,日间(6: 00~22: 00)和夜间(22: 00 ~次日6: 00)每30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记录时间>22h有效。获得24h、日间、夜间3个时段的动态血压数据,即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与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 )与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 与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全部病例监测前1 d停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影响血压的药物。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建议的正常参考值: 24 h<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根据1990年柏林自动血压监测会议的规定, 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采用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表示, 即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100%,10%~20%为杓型,<10%为非杓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10%~20%为杓型;<10%为非杓型,>20%为超杓型,反杓型为夜间血压高于日间血压。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4hABPM参数结果见表1。24 h 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5)。结果表明,从不同年龄段来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 2.2 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及异常情况见表2。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如何解读动态血压检测报告——24小时血压变化的规律

24小时血管压力变化的规律 白昼血压水平较高,夜晚睡眠时血压水平较低,在清晨4:00-5:00 点开始上升,6:00-8:00 点(也有报道为8:00-9:00 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00 点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 点(也有报道2:00-3:00 点)达低谷并维持到4:00-5:00 点,全天出现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 血压的这种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学者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即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之差除以白昼均值作为判断ABPM 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的定量指标,一般以≥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根据24 小时动态血压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一天分为24 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间、区间的平均收缩压或平均舒张压的曲线图,分析呈“杓型”改变,即夜间血压下降。反之为“非杓型”改变。最近有学者报道了第三种类型(即深杓型),指夜间血压下降超过20 %。 高血压患者据其血压昼夜波动规律分为4 种类型:①正常昼夜节律型;②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③夜间血压升高型;④嗜铬细胞瘤型:常表现为发作性血压明显升高和直立性低血压[1]。 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及产生的可能机理。血压节律受脑力、体力活动的控制,受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及人体内体液激素泌节律的调节。白天血压主要受力、脑力活动的变化控制。正常人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晚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间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肌肉松弛,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夜间血压下降。这对适应机体活动和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义。夜间睡眠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多种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这时的血压最能反映病人最基础状态及高血压相关的病变程度。 Abate的研究显示非勺状现象与副交感神经冲动减弱和交感神经冲动增强相关。非勺状者较勺状者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夜间的血压下降减少,可能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应激敏感性增高,且此敏感性随着靶器官的受累程度的加全重而进一步增高。这种血压不随生理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神经体液调控机制的紊乱导致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夜间血压下降减少,从而引起血压昼夜节律紊乱[2]。高血压病人对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全天24 小时血压水平较高,夜间不下降,使心、脑、肾等脏器更长时间处于压力负荷状态,致使靶器官受损,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血管昼夜节律紊乱提示靶器官受损,节律消失者受损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更频繁[3]。夜间血压降低减弱或消失的高血压病人与较高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相关,收缩压昼夜节律及夜间收缩压水平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勺型曲线预后较好,非勺型预后较差。也有学者认为一旦靶器官受损,其副交感神经活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压昼夜节律引起改变[4]。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动脉硬化的发展,动脉可扩性减少,重要脏器、内分泌腺不足,血管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下降,阻碍(尤其是睡眠中的)动脉血管的扩张,使夜间血压不下降甚至升高。

血压昼夜节律(精选课件)

血压昼夜节律 近十几年来,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血压及其波动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关血压昼夜节律(BPCV)及其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1 ABPM 中血压昼夜节律的含义 大样本调查正常人及多数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其ABPM 中血压波动表现出一定的可重复性的规律,即白昼血压水平较高,夜晚睡眠时血压水平较低,在清晨4:00—5:00 点开始上升,6:00-8:00 点(也有报道为8:00-9:00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00 点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 点(也有报道2:00—3:00 点)达低谷并维持到4:00—5:00 点,全天出现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血压的这种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学者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即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之差除以白昼均值作为判断ABPM 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的定量指标,一般以≥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根据24 小时动态血压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一天分为24 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间、区间的平均收缩压或平均舒张压的曲线图,分析呈“杓型”改变,即夜间血压下降.反之为“非杓型”改变。。最近有学者报道了第三种类型即深杓型) ,指夜间血压下降超过20 %。高血压患者据其血压昼夜波动规律分为4 种类型:①正常昼夜节律型;②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③夜间血压升高型;④嗜铬细胞瘤型:常表现为发作性血压明显升高和直立性低血压[1]。 2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及产生的可能机理有多数研究证实血压节律受脑力、体力活动的控制,受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及人体内体液激素泌节律的调节。白天血压主要受力、脑力活动的变化控制,正常人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晚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间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肌肉松弛,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夜间血压下降,这对适应机体活动和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义。夜间睡眠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多种神经 -体液因素的影响。这时的血压最能反映病人最基础状态及高血压相关的病变程度。Abate的研究显示非勺状现象与副交感神经冲动减弱和交感神经冲动增强相关,非勺状者较勺状者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夜间的血压下降减少可能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应激敏感性增高,且此敏感性随着靶器官的受累程度的加全重而进一步增高。这种血压不随生理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神经体液调控机制的紊乱导致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夜间血压下降减少,从而引起血压昼夜节律紊乱[2]。高血压病人对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全天24 小时血压水平较高,夜间不下降,使心、脑、肾等脏器更长时间处于压力负荷状态,致使靶器官受损,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血管昼夜节律紊乱提示靶器官受损,节律消失者受损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更频繁[3]。夜间血压降低减弱或消失的高血压病人与较高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相关,收缩压昼夜节律及夜间收缩压水平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勺型曲线预后较好,非勺型预后较差。也有学者认为一旦靶器官受损,其副交感神经活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压昼夜节律引起改变[4].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动脉硬化的发展,动脉可扩性减少,重要脏器、内分泌腺不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初探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初探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方法选择7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血压监测仪监测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功能Ⅱ级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高于Ⅲ级和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昼夜节律异常是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意义的临床指标。 标签:心力衰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临床指标 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晚期阶段,表现为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的重度受损,并伴有神经与体液激素的改变。血压作为一个综合反映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生理指标,其变化同样也受着神经体液的调节。正常血压24 h 的波动是有规律的,而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节律的变化又是如何,本研究观察7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组(心衰组),其中,男4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0±9.3)岁,同时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有基础心脏病但无诊断心力衰竭的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0.3±10.9)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白天每0.5小时自动测量1次,夜间每1小时自动测量1次,24 h内有效监测次数大于应获得次数的80%。血压监测分段:06:00~22:00为白昼血压,22:00~06:00 为夜间血压。 1.3 观察指标 (1)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和24 h平均压。(2)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和昼间平均压。(3)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压。(4)计算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即日间值-夜间值/日间值),比值≥10%为节律存在,0~9%为节律减弱,0为节律消失,负值为节律倒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数据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分析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分析 刘燕;梁雨露;张亮;王彦利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11(022)007 【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abnormal 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Based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452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fall rate, fall rate > 20% for the ultra-dipper hypertension, 10%≤ fall rate≤ 20% for the dipper group, 0≤fall rate<10%for the non-dipper group, fall rate<0 for the anti-dipper group.And we collect laboratory results and clinical data, and then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rhythm and target organ damage and the reasons of abnormal 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Results The ages in the group of dipper, non-dipper and anti-dipper were 62.4±14.0 years old, 66.0±14.5 years old and 70.7±11.3 years old,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in non-dippera was 27.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incidence in dippers;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anti-dipper were 52.8%and 32.8%,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dipper.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s that old age, increase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