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影技巧

检影技巧
检影技巧

检影验光技巧

一.检影验光简介

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1884年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1881年由P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实际上是利用光线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

二.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

1.动态检影可以快速确定屈光状态

通过动态检影寻找远点和对调节幅度的判断可以简单快速的确定屈光状态和程度。

2.静态检影可以确定光度范围

通过寻找中和点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光度范围,但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处方上,还必须通过主观验光复查。

3.动态检影可以简单确定调节幅度

高中和点的位置,可以用来判断调节幅度

4.静态检影可以用于调节性近视初查

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际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际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符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可以使调节放松,因此,静态检影时的调节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放松,如果检影结果明显低于实际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节性近视。

5.检影的同时可以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

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检影来快速的确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通过对阴影位置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定屈光间质的状态。

三.检影验光分类

一.检影验光的分类

(一)

如上图点状光源与带状光源的形状。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相比,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存在明显的区别,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二)从检影时工作状态可分为静态检影和动态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验光时被检查者的调节、集合与检查者的工作距离处于相对或绝对静止状态是的检影方式。动态检影是指,检影时,被检者的调节与集合随着检影的工作距离改变

而改变,调节、集合与工作距离始终处于活动状态的一种检影方式。

(三)检影距离的不同可分为0.5m、0.67m、1m距离检影。

检影验光时的距离可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及习惯而定。检影距离不同所使用的加光量也不同,0.5m的加光量为2.00D,0.67m的加光量为1.50D,1m的加光量为1.00D。从检影眼光的精度来看,随着检影验光的距离加大,精度也随之提高。

四.静态检影

一.如何利用检影确定屈光性质。

利用检影验光可以测定眼的屈光性质及屈光不正的程度。前面检影原理中提到的影动与屈光不正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判断屈光性质的一个方法。影动有三种方式,既逆动、顺动、不动。根据影的动态可以判断屈光不正的性质。顺动是远视的特征,它是指摇动检影镜时,检影镜发出的光和眼底的红光反射的运动方向一致,而和影的方向相反。逆动是远视的特征,是指摇动检影镜时,检影镜发出的光和眼底的红光反射的运动方向相反,和影的方向相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顺动都是远视。如以1m为检影距离时,-1.00D以内的近视的影动也是顺动,而采用0.5m检影时-2.00D以内的近视是顺动。这与人工远点的位置有关。

红光反射的明暗,可以判断屈光不正的程度。无论何种屈光不正从程度上分,都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在检影验光中,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的红光反射的明暗都不同,这是因为光能量集中时的光亮度强,而光能量较分散时光亮度较弱。例如,平行光线经凸透镜聚焦后,光亮度增强。而平行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光亮度减弱。当光线在检查者的视网膜上聚焦时的光能量最强,此时的影动状态是不动,也就是正好在中和点上,因此,此时检查者看到的红光反射为最亮。而当焦点不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光能量也相对较低,无论焦点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还是后面,只要焦点越是远离视网膜,光能量就越低,而检查者感受到的红光反射的亮度也随之降低。

从红光反射的光强度强度上大致可分为强,中、弱。它们的对应关系是,低度屈光不正红光反射的光亮度强,中度的光亮度中等,低度较弱。为了减少检影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判断红光反射的光亮度来确定屈光不正的程度,来确定第一片透镜的屈光度。例如,当红光反射的强度很弱时,一般可以判断屈光不正的程度为高度,这时应该大胆的加上一个屈光度较高的镜片,如6.00D的镜片,而不用从低度数开始一点一点的加光,这样可以既可以减少工作量,又可以提高效率。

检影验光的过程实际上是寻找中和点的过程,中和点判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验光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准确的找好中和点。

中和点是指影动处于顺动与逆动之间的一个反转点,中和点的影动状态是静止不动的。然而在实际的检影验光当中,中和点的判断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有时瞳孔周边的细微影动不易被发现,也有可能由于距离中和点较远时,影动不易判断等原因,往往造成误判为中和点。由此看来,如何能够很好的准确的判断出中和点,是我们解决检影验光难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实际上中和点除了从影动上可以判断外,还可以结合颜色的变化判断。中和点的颜色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黄白色为底色的颜色,它充盈在整个瞳孔区并且这部分的影动为不动。另外一种颜色浮在黄白底色的上面,成橙红色小火团,它的面积小于底色,并且始终处于顺动状态(见图5—1中和点)。在判断中和点时,一方面要注意颜色的变化,另一方面还必须注意影动的变化。当远离中和点的时候,红光反射的颜色只有一种,就是黄白色的底色。而当距离中和点越来越近的时候,颜色开始发现变化,渐渐的出现了橙红色的小火团,小火团从出现开始始终是保持顺动状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小火团的顺动并不表示

中和点,也不表示任何影动状态,判断中和点时还必须仔细的查看瞳孔周边的影动状态。周边的影动状态有两种,一种是顺动(图5—1顺动),即影动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运动方向

一致,也就是说白底的运动方向、入射光线的运动方向与小火团的运动方向全都一致时为顺动。另一种是逆动(图5—1逆动),即影动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入

射光线的运动方向与白底的运动方向相反,白底与小火团的运动方向相反,小火团与入射光线的运动方向相同。

中和点的判断还可以利用检影镜上的光线调焦功能。因为,光线调焦后原有的影动状态会随之改变。原有的顺动转为逆动,逆动转为顺动。如果调焦的前后的影动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此时正好处于中和点。一般我们利用此法来判断近视矫正不足,远视矫正过度的情况。这是因为当从逆动影动靠近中和点时,周边的影动会变的越来越难以判断,而相比之下,顺动较容易判断,所以在实际的检影验光当中,常常利用将逆动影动变为顺动影动的办法来确定屈光性质。此时的影动状态与上一小节所提到的影动状态完全相反。例如:在检影中,当影动已无法判断时,为了确定此时为中和点,可以将调焦按钮按下,

二.检影验光的技巧

(一)点状光检影

(1)单光的测定

单光的测定在检影验光中比较简单,普通光度只要根据影动的性质判断出屈光不正的性质,再用相应的球镜找到中和点即可。然而对于高度的屈光不正,往往由于红光反射的亮度较低,周边影动较难判断等原因,容易出现无法判断屈光不正性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视网膜上的成像面积较大,光能量较分散而造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首先是要增加红光反射的亮度,办法是在患者的眼前增加一个度数较高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并观察红光反射的亮度变化。如果红光反射的亮度增高说明患者属于高度远视或近视眼。如果红光反射的亮度反而降低说明镜片加反了,改换一个较大光度的凹透镜或凸透镜后光度明显增高,说明患者属于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眼。查明了屈光性质后,接下来如果还是不能判断影动,可以继续增加相应的透镜直到能看到影动,并最终达到中和点。

当可以通过影动判断屈光性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红光反射的明暗来判断屈光不正的程度,提高检影的效率。无论何种屈光不正从程度上分,都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在检影验光中,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的红光反射的明暗都不同。从红光反射强度上大致可分为强,中、弱。它们的对应关系是,低度屈光不正红光反射的光亮度强,中度屈光不正红光反射的光亮度中等,高度屈光不正红光反

射的光亮度较弱。为了减少检影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判断红光反射的光亮度来确定屈光不正的程度,来确定第一片透镜的屈光度。例如,当红光反射的强度很弱时,一般可以判断屈光不正的程度为高度,这时应该加上一个屈光度较高的

镜片,如-6.00D的镜片,而不用从低度数开始一点一点的加光,如果反光点的亮度增强,影动变的明显,说明正在接近中和点。

(2)散光的测定

1.散光的分类

散光的测定在检影验光中较为困难,这是由于散光眼各个方向上的屈光率不一致,而造成各个方向上的影动也不相同。那么如何解决散光的检影问题呢?下面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散光。

从图5-2上可以看出,散光眼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一致,所以光线在经过相互垂直的两个子午线后,光线不能形成焦点,而形成两条相互垂直的,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焦线。因为相互垂直的两条子午线的屈光力不一致,所以经过这两条子午线的光线

5—2

的会聚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在不同的两个平面上形成相互垂直的两条焦线。两条相互垂直的子午线上的屈光力相差越大,两条焦线之间的距离就越大,散光的光度也越大。

散光的分类可以按照两条焦线与视网膜的相对位置来分,共有五种:

从图5—3可以看出,根据视网膜与散光的两条焦线的位置关系,散光可分为单纯性近视散光、单纯性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混合性散光五种。

单纯性近视散光:两条焦线焦线中的一条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另一条成像在视网膜前。

单纯性远视散光:两条焦线焦线中的一条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另一条成像在视网膜后。

复性近视散光:两条焦线都成像在视网膜前。

复性远视散光:两条焦线都成像于视网膜后。

混合散光:两条焦线中的一条成像与视网膜前,另一条成像于视网膜后。

2.散光的判断

散光由于各方向的屈光率不同,因此,各方向上的影动也各不一致,所以散光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各方向上的影动来判断的。一般度数较高的散光有明显的散光光带,如图5—4。

不易分辨因此,影动的变化不大,所以较难判断。那么,如何

判断有无散光呢?下面介绍一种利用点状光检影镜的判断方

法。

前面介绍过中和点的影动及颜色状态,散光的判断就

是利用这种接近中和状态的影动及颜色来判断的。前面提到

过橙红色的小火团,他的运动状态是顺动的。那么我们在检

影时,就可以利用这种运动状态来判断散光的存在。

们可以使用旋转检影镜光源的办法。用这种方法前,必须使被检者基本

达到中和状态,然后旋转检影镜,使光线在瞳孔区做圆周运动,然后观察小火团的运动轨迹。见图5—5。当被检眼以处于中和状态时,小火团的运动轨迹也和光源的运动轨迹相同,为圆形轨迹(图中a),这是因为小火团的运动轨迹永远是顺动。而当有散光时小火团的运动轨迹则为一个椭圆形轨迹(图中b),此时散光的光轴就在椭圆轨迹的长轴或短轴上。另外还有一种影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影动不同,即一个方向上是顺动另一个方向上是逆

3.散光的中和

上面的方法是散光的鉴别方法,当确定了散光的存在后,就要进一步的确定散光的光度。在确定散光度的过程中,我们最好采用顺动光带的识别方法。就是说尽量的寻找顺动光带,在没有顺动光带的时候,将逆动光带过矫后,寻找顺动光带,并观察出现的顺动光带。散光的检影必须分别中和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光度,在检影过程中必须仔细的观察每一个方向上的影动状态。首先,我们看看散光光带的中和状态。散光光带的中和状态与球性屈光不正的中和状态大致一样,只是在形态上有所不同,球性中和状态的红光反射是充满整个瞳孔区的,而散光光带的中和状态是局限在一个带状的区域内的,见图5—6 由图5—6可见散光的带状中和状态中也存在小火团,他们的颜色完全相同,并且他

的运动轨迹也是顺动,只不过运动的区域被局限在了带状区域中。在散光的检影过程中,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即轴向方向与最大屈光力方向上的中和状态都是这样。只不过光带方向相差90度。低度散光的光带可能为椭圆形,轴向在椭圆形光带的长轴或短轴上。

下面我们讨论时是以1m的检影距离为准,散光的轴向按正轴考虑。

(1)单纯近视散光(如图5—7)。例一:设它光度为-2.00DC*180

(前焦线)

单纯近视散光(视网膜)

(5—7)

(如图2b)单纯近视散光在延光轴方向的屈光力为0,这个方向上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而垂直方向的屈光力强,所以在这个方向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从而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那么单纯近视散光的影动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水平方向的屈光力为0,所以这个方向上的远点在无限远处,大于1m的检影距离,所以这个方向上的影动是顺动。而与它垂直的方向上的屈光力为-200D,这个方向上的远点在0.5m,小于1m的检影距离,所以这个方向上的影动为逆动。

现在我们看看例一的检影方法:

在这例单散中(-2.00D*180),由于两个方向的影动相反,所以先中和哪个方向的光度是个关键的问题,他直接影响整个验光的准确性。原则上看先中和哪个方向的光度是没什么

关系的,但是为了准确的判断散光的光度和轴向,我们通常先矫正逆动,这是因为顺动光带的影动和轴向比逆动光带容易判别。具体的检影步骤如下。

1.用负球镜矫正逆动光带。在这例中垂直方向的屈光度为-2.00D。当光线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时此方向的影动为逆动。因为检影距离为1m,

所以先加上-1.00D负球镜,使垂直方向达到中和点,而水平方向上的顺

动则加快,这时光带的方向为垂直(90度)方向的光带。

2.用正球镜矫正顺动光带。注意这时前面矫正逆动光带的-1.00D的镜片应该保留,不要拿下来,然后加正球镜矫正顺动光带,当加光到+200D时顺动方向达到中和

点,而原先被中和的方向则转为逆动,这时所加的+2.00D正球镜值为散光的光度。

3.去掉+2.00D的正球镜,仍保留-1.00D的负球镜,并加上+2.00的正柱镜,柱镜的轴向与顺动光带的(90度)方向一致。这时散光的光带消失,个各方向全都达到

中和点。这时的镜片值为-1.00DS=+2.00DC*9,按距离加光后的值为

-2.00DS=+2.00DC*90

换算结果为-2.00DC*180。

当然这例也可以先矫正顺动光带。先加+1.00D的正球镜中和顺动光带,然后用-2.00D 的光度中和逆动光带,使原先被中和的顺动方向上重新转为顺动,光带的方向为垂直(90度)方向,然后去掉-2.00D的负球镜,在与光带方向(90度方向)垂直的方向(180度方向)上加上-2.00DC的柱镜使各个方向达到中和点。这时的镜片值为+1.00DS= -2.00DC*180,加光后的值为-2.00DC*180。

对于两个方向影动分别为顺动和逆动的情况,检影方法与此例类似。

90

(2)单纯远视散光(见图5—8)。例二+2.00DC*90

视网膜

+2.00)0

这是一例顺规单纯远视散光,从图上可以看出,由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低于垂直方向,所以水平方向上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正常,垂直方向上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在视网膜上无法形成清晰的像。

单纯近视散光的影动特点是,各个方向上的影动都为顺动,只是影动的速度不一样,速度快的方向光度高,速度低的方向光度小。另外散光的影动与正常的影动是不一样的,我们还可以通过转动光线来辨别散光。当转动光线时正常人的影动是做圆周运动,而散光的影动是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运动轨迹。这个方法适用于各类散光。

在检影时应注意,先中和影动运动速度较慢,光度较低的方向。如此例的垂直方向的屈光力较低影动较慢,所以先中和垂直方向。当加到+1.00D时达到中和点,而另一方向还在顺动,这时保留+1.00D的镜片,并继续加光直加到+3.00D时,水平方向到达了中和点,所加的第二片镜片,+2.00D镜片的光度为散光度,然后去掉+2.00D的镜片,按顺动光带90

(-3.50)的方向加上+2.00的柱镜片即可。凡是符合各方向影动均为顺动的都可以采用此方法。

(3)复性近视散光(见图5—9)。例三-2.00DS=-1.50DC*180。

由于两个方向上的屈光力过大,所以全都成像在视网膜前,但是各个方向上的屈光力不一致所以无法形成焦点,形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焦线。

影动特点:它的影动,可根据球镜的度数,分为三种,第一种:球镜度低于-1.00D,

180

(-2.00)

视网膜

5—9

最大屈光力大于-1.00D的,影动方向为,度数低的方向影动为顺动,与它垂直方向的影动为逆动。第二种,当两个方向的光度都大于-1.00D时,个方向的影动都为逆动。第三种,个方向的光度低于-1.00D时,各方向的影动都为顺动。第四种,一个方向不动,另一个方向逆动。第一种与第三种,可以按照前面的两种方法检影即可。第四种也只需中和一个方向即可。

第二种可以用下面方法进行检影。

1.先用负球矫正光度较低,影动较慢的方向。如例三中的0——180的方向上的光度最低,影动最慢,先用-1.00D的球镜将水平方向的光度中和,与它垂直的放方向上的影动仍为逆动。

2.中和屈光力较强的方向上的光度,使原方向过矫,形成顺动光带。既在保留原镜片的(-1.00D)基础上,继续加负球镜中和屈光力较强的方向的光度,既再用一片光度为-1.50D 的镜片中和90度方向上的光度,这时90度方向上的总光度为-3.50D。第二片加上的-1.50D 的镜度为散光度。这时屈光力较弱的方向形成了顺动光带,有利于准确查找轴向。

3.用柱镜中和,并检查。这个步骤有用两种方法。(一):直接用+1.50D的正柱镜中和顺动光带,使各个方向的光度中和,达到中和点。(二):去掉-1.50D的负球镜,用-1.5D 的柱镜矫正,使个方向达到中和点。但是要注意,散光的轴向在与顺动光带相垂直的方向上,如本例中的顺动光带的方向为90度,而近散轴向为180度。

(4)复性远视散光。例四+1.50DS=+2.00DC*90 90 (+1.50)

视网膜5—10

复性远视散光的两条焦线都在视网膜后,所以他的影动的特点与单纯远视散光相似,各个方向的影动均为顺动。检影方法也与单纯远视散光相似。

(5)混合散光。例五-1.00DS=+1.50DC*90

(+0.50=-1.50DC*180)

90 (+1.00)

180

(-0.50)

混合散光的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屈光力的不一致。一个方向上大于正常值,所以这个方向上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前。而与他垂直的方向上的屈光力低于正常值,所以在这个方

向上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后。

它的影动特点大致有两种。第一种:球镜的负值小于-1.00D时,影动为各方向顺动,这时按照单纯远视散光的方法检影即可。第二种:球镜的负值大于-1.00D时,一个方向的影动为逆动,而与它垂直的方向上的影动为顺动。这时按照单纯近视散光的方法检影即可。

二.带状光检影

带状光检影与点状光检影在中和点的判断及散光轴向的判断上是不同的。利用带状光检影时,中和点及散光光带的判断可以利用带状光检影镜的调焦及光带的旋转功能。

(一)中和点的测定

带状光检影判断中和点时,利用带状光检影镜的调焦功能可以快速有效的判断中和点的状态。带状光检影镜的这个功能可以将平行光线调节为会聚光线,而通过光线调焦,可以改变原有的影动状态。例如调焦前的影动为逆动的运动状态,而调焦后的影动状态则改变为顺动。调焦前的影动为顺动的运动状态,而调焦后的影动状态则改变为逆动。

在检影时,当红光反射的颜色已经接近中和点时,周边的影动往往不易被观察到,尤其是逆动的影动非常难以判断,因此可以利用调焦功能。当红光反射正好处于中和点时,红光反射的颜色及影动特点与前面提到的中和点的特点基本一致,只不过红光反射的形状会由于检影镜光带的形状而改变成带状,以至于经常会将这个光带误认为是散光的光带。在判断中和点时首先要基本达到中和状态,然后将光线调焦,并仔细观察影动状态,在中和点上时调焦前与调焦后的周边影动保持不变,而橙红的小火团的影动由原来的顺动变为逆动。调焦前后小火团的影动方向是完全相反的,调焦前小火团的影动总是顺动的,而调焦后小火团的影动会转变为逆动状态。如果调焦后周边影动发生变化则表明未达到中和点。如果调焦后周边影动出现顺动状态,小火团的影动反转为逆动时,可以断定近视矫正不足或远视矫正过度。而当调焦后周边影动出现逆动,小火团的影动也反转为逆动时,可以断定近视矫正过度远视矫正不足。

(二)散光及轴向的判断

散光的判断可以利用光带的旋转功能,而轴向的判断则可以利用调焦及光带的旋转的功能。

在测定散光时旋转光带主要是观察各个方向上光带的宽度、亮度及影动状态。方法是:先初步达到中和状态,然后在360°方向上旋转光带,并且仔细观察光带的宽度及影动状态。当无散光时各个方向上的光带宽度、亮度及影动状态全都一致。而当有散光时,各个方向上光带的宽度、亮度及影动是完全不一致的。从前面检影原理可以看出,当光线聚焦时,光线会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光能量也较高,而影动处于不动状态。因此,红光反射越接近中和点时其的光带越窄、亮度越高、影动越慢,反之则光带越宽、亮度越低、影动越快。在判断有无散光时,可以先快速转动检影镜的光带,观察光带的宽度及亮度,当有散光时光带最亮、最宽的方向与光带最暗、最窄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两个方向一个是轴向方向,一个是最大屈光力的方向。在确定了这两个方向后,可以沿这两个方向摇动检影镜以确定各个方向上的影动状态,从而最终确定散光的轴向,在确定散光轴向时,除混合性散光外,最好以同符号为标准确定轴向。确定了散光的轴向后,再分别中和两个方向上的屈光度,最终确定屈光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当各个方向上的光带的亮度与宽度相同的时候也可能存在散光。这是因为,当两个方向上的光度与中和点的光度差的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时,两个方向上的光带宽度与亮度可能完全相同,只不过此时的影动状态相反。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先检查各个方向上的影动状态来确定有无散光。

当基本确定散光的方向后,将光带调焦到最细处,并且与光带完全平行,同时读出散光

轴向的刻度。如图

五.动态检影

一.动态检影原理

动态检影中的动态是指晶状体始终处于调节状态,而且调节与集合随着检影距离的改变而改变,始终处于活动状态。

动态检影与静态检影不同,动态检影时被检者的视线始终注视着近距离的目标,一般的视标在检查者与被检者之间,通常视标设置在检影镜的筒身上。而静态检影的视标一般设置在5米以外。

动态检影(这里讨论的是正视眼或矫正视力1.0者)实际上就是利用被检者调节产生的调节焦点,使被检者的调节焦点成像于检查者的视网膜上,此时的影动为中和状态,因此动态检影时调节远点的距离应与检影距离相同。此时被检者的远点距离等于所用调节力的倒数。例如:使用2.00D调节力时的调节焦点距离等于1/2.00D=0.5m。也就是说当被检者使用2.00D的调节时他的调节远点在0.5m处,检查者在0.5m处观察影动时为中和状态。

利用动态检影可以测定调节力、可以确定屈光性质、屈光范围,可以指导老花的验配。

二.动态检影测定调节力

动态检影测定调节实际上就是寻找最大调节时的调节近点的位置,此时调节近点距离的倒数等于最大调节力的值。

利用动态检影测定调节时应先使远视力达到正常视力,就是要先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动态检影开始时,被检者必须注视着检影镜筒身上的视标,此时被检者的调节远点与检查者的检影距离基本相同,此时的影动为中和状态。随着检影的进行,检影距离不断减小,被检者始终注视着检影镜筒身上的视标,被检者的调节也不断增加,调节远点也不断减小,此时的影动始终为中和状态,直到刚刚出现顺动,中和状态与顺动交接的位置即为调节近点,它的倒数极为最大调节力。例如:当动态检影位置在20cm处时,影动开始由中和状态变为顺动状态,20cm处即为调节近点位置,最大调节力等于1/0.2=5.00D。

利用动态检影对最大调节力的测定,可以测出老视患者的剩余调节力从而指导老花的验配。

三.动态检影确定屈光性质

利用动态检影测定屈光性质时,应先使用静态检影确定静态的影动状态,从而初步区分屈光状态。此时的影动状态有三种:顺动、不动、逆动。确定了影动状态后,再利用动态检

影精确判断屈光性质。下面均以1m为例。

1.不动:这种静态影动状态说明被检者的静态远点在1m处,因此为近视眼,光度为静态远点的倒数1/1=-1.00D。

2.逆动:从静态影动状态不难判断为近视,但是如何判断近视的程度能,利用动态检影,这将会变的简单。当发现静态检影为逆动后,让患者注视检影镜筒身上的视标,并且逐渐缩短检影距离,观察影动的变化。随着检影距离的缩短,反光点的亮度会随之增加、影动速度减慢,直至达到中和状态,中和点的位置就是近视眼的远点位置,中和点的距离的倒数即为近视度数。例如:静态检影时,发现患者的影动为逆动,让其注视检影镜筒身上的视标,然后逐渐缩短检影距离,并观察影动的变化,可发现反光点亮度逐渐增强,影动越来越明显,并且在25cm处达到中和点,此时近视度应为1/0.25=-4.00D。

3.顺动:静态检影时的顺动可能表示远视、正视、低度近视。

低度近视的判断较为简单,只要通过普通的视力检查或延长静态检影的距离寻找远点位置即可确定。视力检查时,远视力低于1.0,近视力正常者为低度近视。如果延长静态检影的位置后影动变为不动也可确定为低度近视。

远视的判断较为困难,利用动态检影对调节近点的测试可以快速确定远视的程度。原理是远视眼的调节近点距离大于正视眼的调节近点距离。动态检影开始时,被检者注视着检影镜筒身上的视标,如果此时的影动状态仍为顺动可以断定为高度远视,如果影动状态变为不动,则说明被检眼的调节状态有改变,此时逐渐缩短检影距离,但是被检者应始终注视着检影镜筒身上的视标,观察影动的变化,直至影动开始变为顺动,此时的位置就是调节近点,而此时的远视程度等于相同年龄下正视眼的最大调节减去被检者调节近点的倒数。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较调节近点时,应考虑被检者的年龄,因为不同的年龄层次的最大调节力是不同的。

当静态检影的反光点较暗,影动不易判断的时候利用动态检影可快速判断屈光状态。动态检影时,随着检影距离的缩短,近视的反光点会变的明亮,影动也会逐渐明显,而远视眼的反光点与影动无变化,或反光点的亮度反而减低,影动更加不易判断。

利用动态检影测定屈光性质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实际意义,例如在无设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出不同的屈光性质。但是动态检影对远视眼的判断有一定的条件,例如年龄层次及身体的健康状态。

动态检影的实质实际上就是测定被检者的调节状态,从而达到不同的检查目的,但是动态检影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必须有扎实的静态检影基础才能有效的工作。

对于动态检影对假性近视的测定,我认为无较大的意义,因为假性近视的近视度数较低,测定出的调节近点位置与正视眼相差一般只有小小的几个毫米,而且最大调节力的大小往往存在个体和年龄上的差异,因此很难判断。

四.动态检影与静态检影的区别

静态检影是指在整个检影验光过程中调节力和集合始终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静态检影可以在散瞳状态和小瞳状态下进行,散瞳后由于调节力被完全放松因此调节力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我们可将这种状态叫做绝对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检影叫绝对静态检影。在小瞳状态下检影,由于被检者存在调节,因此在检影时被检者必需注视五米以外的目标,使其调节力得到充分的放松,但是由于距离的改变会引起调节和集合的改变,因此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相对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检影称之为相对静态检影。

动态检影是指在验光过程中调节力与集合随着检影的进行而不断改变的一种检影方法,就是说调节与集合始终处于活动状态。动态检影时两眼注视眼前五米以内的目标,并跟随目标的移动而移动。

从上面不难看出动态检影与静态检影的主要区别在于检影时调节与集合是否处于活动状态,下面我们看看动态检影与静态检影的其他区别。

1.注视目标的距离不同

静态检影要注视大于或等于五米距离的目标,使调节与集合处于相对静止或在放瞳后调节与集合处于绝对静止状态。

而动态检影则要求注视小于五米的近处目标,并随着距离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动态检影时的调节与集合始终处于调节状态。一般目标附加在检影镜的筒身上。

2.环境要求不一样

静态检影一般要求在暗室进行,因为在按时中调节里才能彻底的放松。而动态检影则需要一定的照明,以保证被检者能够清楚的看见近处目标,使调节与集合始终处于活动状态。

3.检影距离不同

静态检影采用固定距离检影也就是说整个检影过程保持一个固定的距离不变,而被检者始终注视原出的目标。一般检影距离采用1m、0.67m、0.5m三种,检影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距离。

动态检影时检影距离是在不断改变的,而被检者的调节力与集合也要随着检影距离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被检者的调节与集合随着检影的进行而始终处于运动。

4.检查的目的不同

静态检影只是检查屈光不正的度数,就是我们说的验光。而动态检影可以检查调节功能,并能通过对调节的测定辨别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

六.检影验光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远点与检影距离的关系

(1)在检影验光中远点的位置与检影距离的位置关系

在实际检影验光中如果远点距离等于检影距离,那么此时应该看到的是逆动像,而非中

由图可以看出,如果远点位置在一米处,而检影位置也在一米处时光线经过检查者的屈光系统后成像与视网膜前,由检影原理可知,此时的影动应为逆动。只有检影距离向前移动至焦点正好成像于视网膜上时影动才能变为不动。所以检影距离应小于远点距离。例如,远点的位置在一米处,要想看到中和像那么检影距离必须小于一米,此时的检影距离大约在92~94cm 的位置上。因此,当你对检影距离与加光感到有疑问的时候千万不必紧张,这只是一个正常的光学现象而已。因此,动态检影中视标的位置应大于检影的距离,例如放在检影镜的筒身下方。

(2)在检影验光时可能会出现一种假影动。例如已经达到中和点了,但是经常有人还能看到逆动影动,认为此时还未达到中和点。其实这是因为检影镜的摇动范围超出瞳孔区,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成像而引起的一种假象。解决的方法是,注意检影镜的移动范围,在接近中和点时检影镜的摇动速度应放慢,并仔细观察周边影动。

(3)点状光检影散光的轴向调整的:检影散光时总是有人抱怨散光的轴向不容易调整,常常出现偏差。其实只要按照前面介绍的有散光时小火团的运动轨迹判断散光轴向是否

正确即可。当它的运动轨迹为圆形轨迹,说明散光镜片的轴向与散光轴向重合。如果它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运动轨迹说明轴向不一致,只需转动镜片轴向,调整至小火团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即可。

(4)剪动

剪动是一种特殊的影动它的中和较为特殊。一般的中和可以以影动明显的方向为中和方向。例如,当顺动方向大于逆动方向时,中和顺动方向。当逆动方向大于中顺动方向时,中和逆动方向。

(5)散光的检影除了前面的球镜法,还可以用柱镜发法中和,直接用柱镜中和散光光带。但是这种方法必须一次次准确的放置轴向,比较麻烦,并且易出差错。

七.利用检影检查屈光间质

不是仅仅只有屈光不正表现为视力问题,很多的眼病甚至是全身疾病会存在一定的视力问题,因此验光不仅仅是对屈光状态的检查,有时还要对眼部的基本状态。我们在验光的时候可以通过检影来判断屈光间质的状态,以便快速做出判断验光有无必要继续进行,视力无法提高的根源是什么,有无必要进行相应的眼科检查等等。

利用检影检查屈光间质,实际上就是检查虹光反设是否明亮清晰,如果正常反光一定是明亮清晰的,如上图a所示即为屈光间质的正常状态。异常的屈光间质会出现形态各异的阴影,如图中b上黑点就是说明了屈光间质存在混浊问题。如果混浊点形成的阴影是固定不动的,可以大致判断为角膜或者晶体混浊,如果混浊点形成的阴影是不断飘动的,则是房水或玻璃体混浊。随着混浊程度的提高阴影的面积会逐渐扩大,红光反射的亮度和清晰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检影验光是一种客观的验光方法,他的结果必须经过主管验光的复查。但是如上述所诉检影验光在验光中有着重要的使用意义和应用价值。

检影的原理与方法

检影验光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 。眼的屈光系统相当于58D的凸透镜。如果在眼前适当位置放一发光点,其发出的发散光线经过眼折射后肯定会汇聚成一焦点(也叫像点,以下同)在眼底的黄斑部;根据光线可逆原则,黄斑部某点发出的光线经过眼折射后同样会在眼前的某一适当位置汇聚成焦点。这样的发光点与焦点就是一对共轭点。在做检影时我们人为地将这对共轭点位置固定下来: 比如在1米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1米处;(相当于远点在1米,也就是近视-1.00D) 比如0.67米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0.67米处;(相当于远点在0.67米,也就是近视-1.50D) 比如0.50M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0.50米处;(相当于远点在0.50米,也就是近视-2.00D) 。再通过在眼前增加镜片来改变眼内射出光线的聚散度,使射出光线在指定距离处聚焦。 。检影镜射出的光线为弱发散光线,进入眼后回照亮视网膜,视网膜黄斑部必定会将光线反射回来,反射光经眼屈光系统后: 1,如果刚好在检影距离1.0米聚焦,则光影不动,眼近视1.00D; 2,如果在检影距离1.0米内聚焦(意思是到达检影距离前反射光已经聚焦了),则光影逆动,眼近视在1.00D以上;3,如果在检影距离1.0米后聚焦(意思是到达检影距离时反射光还未聚焦),则光影顺动,眼远视,或1.00D内的近视,或正视; 方法:以一米距离检影为例 1,相对暗室,客人背靠墙,直腰,平视一远方固定目标点,你与客人面对面偏侧而坐,视线等高,你眼与客人眼相距1米。 2,执检影镜于你右眼前,通过镜的小孔正对客人的右眼瞳孔观察,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位晃动检影镜,同时观察影动的状况:1)光影不动,不需加近视片,镜片为0,则0—1.00=-1.00,说明近视-1.00D;2)光影逆动,在眼前加近视片,直到光影不动,所加的片比如为-4.00,则-4.00-1.00=-5.00,说明近视-5.00D; 3) 光影顺动,在眼前加远视片,直到光影不动,所加的片比如为+0.50,则+0.50-1.00=-0.50,说明近视-0.50D; 比如为+1.00,则+1.00-1.00=0,说明正视; 比如为+4.00,则+4.00-1.00=+3.00,说明远视+3.00D; 3,用带状光检影,先将光带转到任意位置,在与光带垂直的方向晃动,观察瞳孔区的反射光带是否与眼外皮肤上的光带平行,不平行则有散光存在,需要调整检影镜光带使两者平行,记住此光带方位为经线A,与此光带垂直的方位为经线B,再分别测定经线A,和经线B上的屈光度数。 比如都用球镜来中和两个主要方向的屈光度的方法:将光带随意转到30度,与光带垂直(120度)的方向晃动,观察瞳孔区的反射光带不与眼外皮肤上的光带平行,则有散光存在,调整检影镜光带到150度,才两者平行。(这样150经线方位和60经线方位就是两个主要方位)1,将光带调到150度位置,在与其垂直的方向(即60度)晃动,观察出现逆动,加片-2.00D达中和,则60度经线为-3.00D; 2,将前面那块镜片取下,把光带调到60度位置,在与其垂直方向(即150度)晃动,观察出现逆动,加片-3.00D达中和,则150度经线为-4.00D;完毕,该眼为-3.00-1.00*60. 3,也可不取下前面那块镜片,把光带调到60度位置,在与其垂直方向(即150度)晃动,观察出现逆动,加片-1.00D达中和,即在原基础上加的镜片就是散光了,轴线就在此时的光带位置;完毕该眼为-3.00-1.00*60. 总结: 。检影有点类似镜片的中和,不过影动方向,影动的速度刚好相反。 。瞳孔大,反射出来的光量多,比较容易观察。 。刚好中和时,焦点在你的眼位置,你看到的光会很明亮,晃动检影镜时不会有影动。 。度数越高,你观察到的光会越灰暗,以致看不到光动,需要加大镜片,所见的光才会越来越亮,影动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需要客人配合,眼睛固定不动,只有检到黄斑部的反光才准确,如果是视网膜周边的反光就会有偏差,有时甚至很大。 广信眼镜2009年11月23日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的和最准确的客观验光法。检影时,用检影镜照亮被检眼的眼底(黄斑区),然后通过检影镜的窥孔,直接观察被照亮黄斑区的反光及影动,从而对被检眼的屈光状况做出客观的判断。检影验光的原理是从光学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的过程。 1检影镜的光学结构和用法 检影镜是检影验光的工具。从光学的角度,检影镜包括投射系统和观察系统。 1.1投射系统 投射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反光镜和套管组成(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照亮被检眼的眼底。由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聚光镜的折射和反光镜的反射进入被检眼。图1中S′表示光源S的像。相对于反光镜,间接光源S′是光源S的像。可以简单地认为,由间接光源S′发出的光进入被检者的眼底。检影镜套管(图2)的作用是调节投射光束的聚散度。它可以将检影镜发出的光变为会聚光束、发散光束和平行光束。上下移动检影镜的套管,能够改变光源和聚焦镜之间的距离。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内时,检影镜发出的是发散光束。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外时,检影镜发出的是会聚光束。 1.2观察系统 观察系统由眼底光斑、窥孔和检查者组成(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观察被检者的眼底反光。由检影镜发出的光在被检眼眼底形成光斑。被检眼的眼底光斑可看作是间接光源,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

镜窥孔进入检查者眼睛。图3中fov表示检查者通过检影镜窥孔所能看到的眼底范围。眼底光斑位于fov的中心。检查者使用带状光检影镜时,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影光图像。 1.3检影镜的用法 检影时,检查者需要转动检影镜才能观察被检眼的影动。如图4所示转动检影镜,眼底光斑也随之移动。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间接光源移至光轴下方,它所对应的眼底光斑移至光轴上方。因此,检影镜转动的效果是:检影镜向上转动,眼底光斑向上移动;检影镜向下转动,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检影法验光

检影验光第一章概述 检影验光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被验光师观察到。这视网膜反射光即“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 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 检影验光的优点: 1 是一种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能客观的检查出患者屈光状况。不受患者主观误识的影响,不要询问患者即可检出患者准确的屈光不正。 2 所用器械仅仅是检影镜,器械简单,价廉而实用。 3 对合作不好的婴幼儿验光,检影法是最好的选择。 4 疑难光度的验光,如不规则散光、弱视、眼球震颤、白内障、弱智等的验光。用检影法易操作,且结果可靠。 检影法的难点: 1检影法找到的中和点,是患者视网膜与验光师视网膜在检影孔上的共轭焦点。为了达到这中和点,所用的消解镜片光度,包括:患者的屈光不正、患者的调节导致屈光改变、验光师的屈光不正、验光师的调节所组成。只有排除后三项,才是患者的屈光

不正。首先在检影前必需消除患者调节,方法是麻痹睫状肌或患者注视5米以远视标,松驰调节。其次,验光师的屈光不正必需全矫,即使只有0.5度。再就是,验光师在检影时必需放松自己调节。检影镜下所见不是图像,而是视网膜的反射,在调节松弛下完全可以辨别顺动逆动。初学难以掌握。需长时间训练,方可得心应手。 2我们希望检出的光度是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屈光状态。但检影时又不易做到。因为我们在检影时,欲看到中心凹的反射光,必需使检影投射光束与患眼视轴重合,也就是令患者注视检影镜光源,这样就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的影动。其原因:患者因怕光而躲避光源;受角膜顶点反光和眼底中心凹反射的干扰,无法辨识影动。因此只能旁中心检影,但应控制投射光束与视轴夹角在5度左右。 3检影法是客观验光的方法,但需要验光师的主观体会与分析。检影应熟练、精确。初学者不易做到,需反复训练,细心揣摩,才能掌握检影法的真蒂。 负球镜片:矫正近视,检测眼镜片。 正球镜片:矫正远视,矫老视,检测眼镜片。 正柱镜片:矫正远视散光,检测眼镜片。 负柱镜片,矫正近视散光,检查眼镜片。 棱镜片:矫正复视,检查斜视,训练眼外肌。 附件:

常用验光操作技巧

常用验光操作技巧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常用验光操作技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眼镜消费也逐年增加。眼镜行随处可见,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却参差不齐。许多验光员并未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这些人应该称之为“电脑验光员”。之所以称他们为“电脑验光员”,是因为他们只会使用电脑验光,一旦离开了电脑验光机便无从操作。 电脑验光是一种客观验光方法,操作简便,速度快,但在瞬间的操作过程中,只能对被检者的屈光状态作出大致的预测。而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这包括被检者的年龄,戴镜历史,身体状况,工作性质,用眼习惯,接受能力以至心里感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验光操作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和参考的因素。 下面是一些常用验光配镜操作技巧,希望对那些初涉眼镜业的人能有所帮助。 一、掌握透镜中和原理 1)球镜片中和方法 乃用一度数相同,符号相反的镜片将其度数中和。透过两个合并在一起的镜片观察物象不动的方法。 首先观察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凸透镜中心厚周边薄,透过镜片看物体放大,轻摆镜片看物体逆动;凹透镜中心薄周边厚,透过镜片看物体缩小,轻摆镜片看物体顺动;如果是凸透镜则用负球镜片中和至轻摆镜片时透过镜片看物体不动,所用的负球镜片度数即该凸透镜镜片的屈光度;如果是凹透镜则用正球镜片中和至轻摆镜片时透过镜片看物体不动,所用的正球镜片度数即该凹透镜镜片的屈光度。

2)柱镜片中和方法 正柱面透镜中心厚两边薄,负柱面透镜中心薄两边厚,柱面镜透过镜片看一直线时轻摆镜片直线扭动。 柱镜片中和的方法。首先将该镜片的轴向确定,用球镜片将一个轴向的度数中和,继续增加球镜度数至另一垂直轴向的度数也被中和。首先被中和的一轴向的度数为球镜度数,两轴向中和度数之差为柱镜的度数,柱镜的轴位在屈光度小的轴向。 3)怎样查找镜片的光学中心 将镜片端平,透过镜片看一直线或灯管。当在镜片中看到的直线与镜片两端边缘以外看到的直线连成一线时,此直线即是通过镜片光学中心的直线。当直线未通过镜片的光学中心时,在镜片中所看到的直线与镜片两端边缘以外所看到的直线是错位的。延通过光学中心的直线画一横线。然后,将镜片旋转90度,在与前一直线相垂直的方向,用上述方法寻找通过光学中心的直线,延通过光学中心的直线再画一横线。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相交点即该镜片的光学中心。 例一: 一顾客手持一小块镜片残片要求能按原镜度配制镜片,该镜片系2cm见方边缘不规则碎片。无法使用焦度计测量。透过镜片观察物体缩小,判定为近视镜片,用+中和,透过镜片观察物体逆动,说明该近视镜片的屈光度小于;用+中和透过镜片观察物体顺动,再加+透过镜片观察物体不动,则该近视镜片屈光度为。 学会镜片中和方法可以在没有焦度计的情况下判定眼镜片的屈光度。那么既然有了焦度计为什么还要学会镜片中和原理呢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镜片中

浅谈检影验光

浅谈检影验光 泰兴张勤眼科专科门诊部 【摘要】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真谛。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此种检查方法,工具简单,价格便宜,检查结果也不依靠被检者的主观状态,无论被检者是儿童或智力低下者,或对主观分辨不很确切者,此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检影验光;静态检影;动态检影 1.检影验光概述 检影验光全称为视网膜检影法,是一种客观验光方法。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所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眼时发现一个特殊运动的反光。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 应用于临床。1884年Smith建议用检影这个名词。视网膜检影法这个词是由Parent于1881年所提出。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真谛。在现代验光技术中,检影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 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这视网膜反射光即

“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镜有两类: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 2.检影前准备 ①验光员必须是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已全矫。②检影需在暗室中进行。③检影距离固定(1米,0.67米,0.5米)。④患者14岁以下应麻痹睫状肌,14岁以上要注视5米视标,松弛眼调节。⑤正确调整试镜架或综合验光仪的PD,前倾角和后顶距。 3.静态检影 3.1规则散光的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在散瞳麻痹睫状肌或不散瞳眼放松调节 下检影验光。检影要在光较暗的验光室中进行。散瞳检影,瞳孔较大,影动往往不易中和。瞳孔的中央部己中和,而周边部分在逆动。这是因为眼的球面象差所致。验光师在检影时要专注瞳孔区中央部的影动,忽视周边部的光影移动。这在模拟眼上训练时,用不同大小的瞳孔做比较。临床上大多是小瞳检影。要防止调节对检影准确性的影响。松弛调节的方法,除了令患者注视远处视标外,还要使患者在整过验光

检影验光技巧

检影验光技巧 一、检影验光简介 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 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1884年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1881年由P 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实际上是利用光线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 二.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 1. 动态检影可以快速确定屈光状态 通过动态检影寻找远点和对调节幅度的判断可以简单快速的确定屈光状态 和程度。 2. 静态检影可以确定光度范围 通过寻找中和点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光度范围,但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能直 接用于处方上,还必须通过主观验光复查。 3. 动态检影可以简单确定调节幅度 高中和点的位置,可以用来判断调节幅度 4. 静态检影可以用于调节性近视初查 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际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际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符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可以使调节放松,因此,静态检影时的调节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放松,如果检影结果明显低于实际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节性近视。 5. 检影的同时可以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 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检影来快速的确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通过对阴影位置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定屈光间质的状态。 三.检影验光分类 (一)从光源的形状可分为点状光检影和带状光检影。

验光方法

浅谈中老年人老视验光注意事项及验光方法 郑亚丽/刘玥 中国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大部分中老年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主力,在生活当中更是青年人的后盾力量。老视眼(老花眼)常常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过去中老年人因生活条件有限,配一副花镜或买一副成品花镜用很多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且现在的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得靠书报或网络,如果视近功能出现障碍,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现在大部分中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更多的中老年人选择正规的眼镜店去验光配镜,并且老花镜更换的频率为2~3年,所以老视验光也变得非常重要。 一:老视眼的症状; 老视眼俗称“老花眼”。老花眼的症状:早期为看不清小字阅读物,会把所看目标远移时间长出现眼部疲劳,看远后近读出现短时间模糊;近读时间长看远会出现短时间视力不清。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花眼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时间超过二十分钟就出现头痛,恶心;眼球发胀难以忍受,大部分中老年人如没有配花镜会放弃视近。老视眼的程度不但取决于年龄,同时决定于屈光状态;阅读习惯;近处的工作量和身体健康状况有关。 二:老视眼的形成及其他因素 老视眼大概归类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非屈光性老花眼也称为生理性老花眼。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囊弹性逐渐减退,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变弱,睫状体调节功能逐渐下降,晶状体的表面不能达到预期的弯度,因而不能产生预期的焦力,出现视近困难,便形成老视眼(即老花眼)。但40岁以前生理性老花都无明显的感觉,超过40岁后,随着调节进一步下降,视近时眼的储备调节逐渐不足调节幅度的1/3~1/2就会逐渐出现视近困难,出现这种老花眼的现象并非屈光不正,称之为生理性老花。第二种就是屈光不正性老花眼。远视眼的调节幅度通常较近视眼和正视小,老视的情况出现的较早。第三种就是个体差异与工作环境有关系的老视。年龄在40左右的人群长期近距离精细工作及照明条件不足引起的老视眼出现的较早,发展较快(例如:财务人员,现在流行的绣十字秀的人群)。第四类老视情况是因病理原因,用药物治疗引起睫状肌功能减弱,老视症状出现的较正常人早(例如:长期服用胰岛素;镇定剂;抗过敏药物,利尿剂等)。 三:验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验光法: 在为顾客验光的过程中要为顾客做全面的检查:包括远近视力的检查、屈光间质的检查,角膜是否有翳、有无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有无异常;有无青光眼,有无弱视等。如果有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要看对顾客远用视力的矫正情况有无影响再对老视验光做调整。弱视的老视验光要看远用视力的情况如:顾客只能看0.5视标,那么老视的视力矫正也不可能高于近用0.5视标。有青光眼的顾客及生理性疾病的顾客在服用药物时(如:胰岛素镇、定剂、抗过敏药物、利尿剂等)一定要等顾客病情稳定停药一段时间再验光。 (一):生理性老视因与个体差异、年龄及调节有关的验光: 年龄:45、50、55、60、65、70 调节力:+3.50、+2.50、+1.75、+1.00、+0.50、+0.25

第三章 检影验光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章检影验光 验光就是指测量眼综合屈光不正程度。根据检查的特点和思路,分为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两种。所谓客观验光是指在检查过程中,无需被检者根据自己的感觉作出判断和回答,只由检查者使用仪器直接检查被检眼的屈光状态,并确定矫正镜片的屈光力。 本章只介绍客观验光的主要方法,即检影验光。其他方法在下一章节介绍。 第一节检影和检影镜的发展 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1884年 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1881年由P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1926年柯佩兰德(copelamd)首推出带状光检影镜。提高了检影法验光的精确度。尤其对散光的检影,对散光光帶的检影既准确又易辨识。 最早的检影镜,是用一长方形或园形平面反射镜,中间开一2―4毫米直径的园孔成将中间镀银层刮去一园孔。加一手持柄。光源,是用一园筒,如同可乐罐一样,侧面开一直径大约2厘米的园孔。筒中间放一灯泡。灯光从园孔中射出,入射检影镜再反射至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眼底。被照亮的视网膜又会将这束光线反射出,再到检影镜,穿过检影孔,被验光师窥见。沈侠人先生一直使用这种检影镜,且爱不释手。为了增加观察效果,验光室必需很暗。检影镜直到现代,仍是分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两类。各验光师喜好不同,会选择自己习惯使用的检影镜。 检影是一种客观测量眼球屈光状态的方法,我们利用检影镜将眼球内部照亮,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成分后发生了改变,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 检影法和其他验光方法相比,具有所需用附属设备少、成本低、携带方便、验光质量可靠、精确等优点。虽然如此,但由于检影验光所涉及的光学基础知识和原理较为复杂。表面上看来操作简单、入门容易,但实际要求操作者必须要有相当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践技术才行。对于初学习检影验光的人,如果没有进取心和耐心是不容易学好和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国内眼镜店内没有普及检影验光的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虽然有电脑验光机等先进仪器的普及应用,检影验光法仍然被眼镜行业和医院眼科公认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最可靠、最精确的验光方法之一。同时,在医院眼科检影被普遍地应用于眼的屈光不正检查。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技巧

近年来渐进多焦镜在我国逐渐增多,从渐进多焦镜技术、生产和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我国验配渐进多焦镜的数量将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以往人们过多地强调渐进多焦镜的品牌和生产光度的准确性,并不重视验光技术在验配过程中的作用,一般人员误认为渐进镜不过是在原来远用光的基础上加上适合其年龄的下加光既构成渐进多焦的光度,却不知有统计资料表明,渐进多焦验配中所出现的问题,近70%是通过调整验光度加以解决的,因此渐进多焦镜的验光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才能适应渐进多焦镜在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 一、渐进多焦镜验光问题的提出目前渐进多焦镜的验配教程和相关论述文章都非常强调的验光准则为“远光准”。但如何做到所谓的远光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诸如:1、年龄较大的验配者经常会投诉远用的确很清楚,但近用光区却很窄,崎变区的变形比中年人戴渐变多焦要严重的多,造成中、近光区的实际使用很差。2、顾客原镜的光度矫正视力1.0-,当验光师将其远用光验到1.0+或1.2,就造成新配的渐进多焦镜近光区不舒服了。3、顾客原镜没散光,但远光矫正视力不如加些散光;但当渐进多焦镜加上散光后,大多数顾客却投诉近光区不舒服了。4、对于大散光和散光轴不对称的顾客,按顾客原来很舒服清晰的远用镜和近用镜光度做成渐进多焦镜,却造成顾客的近用光区很差,甚至找不到阅读区。所以“远光准”并不能理解成远光矫正视力越高越好,也不能简单理解成按以往清晰、舒服的远用镜光度,加上一个适合于其年龄的下加光就是渐进多焦镜的验光准则。渐进多焦镜由于其光度和光区变化的特殊性,使配戴者的使用与原有的单光远用镜和近用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所以如何更好地给配戴渐进多焦镜的顾客验准光,的确有一些技巧需要掌握。 二、渐进多焦镜的特殊性1、下加光对中、近光区的影响渐进多焦镜的下加光是渐变的,所以就造成渐进多焦镜有远光区、中距离使用的渐变过渡区、下光区和崎变区等区域之分。一般而言,远光区比较平坦开阔;中距离使用的渐变过渡区较窄;下光区有一定的宽度,但光度是由渐变到相对稳定的渐进多焦镜区域所组成的较低位的光区。同样的设计方式渐进多焦镜的下加光越大,其中、近光区就会变得更窄,同时崎变区就越向中部挤压,崎变程度也就越大。顾客使用渐进多焦镜时,视线必定要从远用光区穿过中距离光区这个渐变过渡带才能到达下光区,所以渐变过渡的宽窄以及周边的崎变程度都会影响到配戴的舒适度,同时下光区的大小以及周边崎变程度也会影响到阅读的舒适度。由此可见,下加光越大,渐进镜的中、近光区的视野和周边的变形会变差,因此渐进多焦镜的验光除要保证下光足外,还要考虑下加光不能过大,特别是对老年人,由于其调节能力下降后,他们对渐进多焦镜的适应性会差,下加光要给的适当,一味地加大下加光是不可取的。 2、渐进多焦镜与单光镜近用的差异 如前所述渐进多焦镜的下光区是在较低的位置,渐进多焦镜设计和生产中,通常将垂直方向的棱镜度为零点放在镜片的坯片的几何中心,切割后一般在瞳孔所对“+”点的下方2mm或4mm处,当镜片做减薄处理后,此点相应地会提高,一般会在“+”点的上方;而下光稳定光区的点一般设计在“+”点下方1 5 m m以下。由此可见,渐进多焦镜的下光区距垂直棱镜最低点有一定距离,因此渐进多焦镜的下光区的光度和所视物体的位置都会因棱镜作用造成与单光镜的中心区的效果不同。渐进多焦镜与单光镜近用的差异,在单眼视时主要表现在散光光度和轴位的变化,但双眼视时,还表现出双眼融像的变化,造成与单光近用镜同样光度的渐进多焦镜下光区,在使用中出现诸多问题。 3、用渐进多焦镜和单光镜看近时,人眼会发生哪些变化

主观验光有哪些方法

主观验光有哪些方法 主观验光是指检查时只凭被检查者主观的感觉。这需要被检查者高度合作。如果在小瞳孔下检查,由于调节因素的影响,屈光度数很难准确,故必要时应散瞳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的方法如下: (1)视力检查、分析判断屈光性质法:先查远视力,然后再查近视力,远、近视力的检查有不同的临床意义。远视力好只能说明是中心视力良好,并不能排除屈光不正、调节异常或某些眼病;如果近视力好,远视力差,除近视外很可能无其它眼病。因此,对远视力和近视力的分析,能初步判断被检查眼有无屈光不正,或判断出是哪神屈光不正,以及有无眼病等。 (2)镜片矫正法:根据患者的视力,将镜片放在被检眼前进行视力矫正,以主观视力进步的情况,确定最适宜矫正镜片的度数,故称镜片矫正法。可分别用远视镜片、近视镜片、散光镜片以及老视镜片等进行矫正。(3)交叉柱镜及散光矫正器验光:交叉柱镜是一混合柱镜片,在互相直交的两个子午线上,力量相等,符号相反,校正柱镜片的力量和校正柱镜片轴向。 散光矫正器为任意变换度数的交叉柱镜,可测试近视、远视、散光及轴向。 (4)散光表检查法:是主观检查有无散光和判断散光的轴向位置的一种简便验光方法。 (5)云雾法屈光检查:在被检眼前加一较强的凸球镜片(+3.00D~+4.00D),使被检眼的睫状肌呈休息状态,被检眼变成暂时性的近视,远视力模糊,如在云雾之中,故称云雾法。由于被检眼的睫状肌处于休息状态,进而过到静止时验光的结果。此法对不能进行散瞳验光,如青光眼患者最为适合。 (6)针孔片及裂隙片检查法:针孔片是中间有一直径为1毫米圆孔的圆形黑色金属片,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可判断视力减退是由屈光不正引起的还是由眼病引起的。当针孔对准视线,视力能提高时,被检眼必有屈光不正;如在针孔镜下,视力仍无改善,则表明被眼有损害视力的眼病。 裂隙片为中间长25毫米,宽2毫米的裂隙黑色圆片,对于低视力又不能作出满意检影验光的患者,可用此法检查。 (7)二色试验法:红、绿二色试验法是应用于屈光检查的方法。将黑色视标绘在红色和绿色的背景上作为视标进行检查,是根据眼生理光学缺陷----色像差而设计的,进行屈光不正的判断。 (8)针影检影法:检查屈光不正时,可交替遮盖一小孔片,被检查者注意观察,出现交叉复视为远视,同侧复视为近视,检查散光时,将小孔片转动找出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量。 (9)激光散斑图法:用激光散斑图检查屈光不正,方法较简单,由被检者判断运动的方向,回答是顺动或逆动,便可确定屈光状态。幼儿及文化低的患者亦可应用此法。

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应用定稿

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应用 田振宇安军生杨为中 [摘要] 目的探讨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择了96例(155眼)混合性散光患者进行正柱定轴正负 柱镜检影(试验组80眼)与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检影(对照组75眼). 将散光分为3个区(<3.00D,3.00D~6.00D,>6.00D),根据中和影的形态, 轴位准确度,检影时间与镜片组合综合评价检影效果.结果散光在 3.00D以下者,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3.00D~6.00D与大于6.00D,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较联合 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对检影中高度混合散光更是一种决捷和准确的检 影方法. [关键词] 圆柱镜 ; 散光 ; 网膜检影 With the positive cylinders decide sxis and the plus or minus cylinders a examination of the eyeball inside the reflection shadow of the method is in mixed astigmatism eyes application Tian Zhen-yu, AnJun-sheng.Allad Ophthalmology Hospital,Zhanjiang 524037, Yang Wei-zhong,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phthalmology of Guangzhou Corresponding author: Tian Zhen-yu ,Email: zhaohui0739@16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retinoscopy superiori- ty with the positive cylinders decide sxis and the plus or mins cylinders a examination of the eyeball inside the reflection shadow of the method is in mixed astigmatism eyes application. Method R andom chose 96 cases with mixed astigmatism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 < 3.00D; 3.00~6.00D; > 6.00D ).Retinoscopy of the positive cylinders decide sxis and the plus or minus cylinders was applied ( experiment 80 eyes of set),while retinoscopy of combined positive cylindets with negative cylinders was used (75 eyes of matched control).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neutralized image,the accuracy and facility of the axis judgement ,operating time and of combined lens the comprehensive were evaluated check shadow result. Result In the group of mixed astigmatism less than 3.00D,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ed group;in the groups of mixed astigmatism 3.00~6.00D and >6.00D,significant di 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ed group. Conclusion In higher degree mixed astigmatism with the positive cylinders decide sxis and the plus or minus

检影验光

用于检影验光的视网膜检影镜根据其出射光形状的不同,分为点状检影镜和带状检影镜两大类,两种检影镜的特点分别是:点状光源发自单丝灯泡,而带状光以带状光作为光源,其他特性两者基本相同,带状光检影镜光带判断更加精确简洁,因此,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检影镜是带状检影镜。 1、带状检影镜 结构:第一、投影系统:(1)光源:线性灯丝灯泡或称带状光源,转动检影镜套管就转动了带状光源,我们称之为子午线控制。(2)聚焦镜:设置在光路中,将光源来的光线聚焦。(3)反射镜:设置在检影镜的头部,将光线转90°方向。(4)聚焦套管:套管改变灯泡与聚焦镜之间的距离,将投射光源变为发散光源或会聚光源;套管上下移动改变投射光线的聚散性质,套管上下与光线聚散关系因检影镜的品牌而定,因为有的检影镜的套管移动是移动聚焦镜,而有的则移动灯泡。第二、观察系统:通过观察系统可以窥见视网膜的反光,经视网膜反光的部分光线进入检影镜,通过反射镜的光圈,从检影镜头后的窥孔中出来,因此我们通过窥孔观察视网膜的反射,当我们经检影镜的带状光带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反射光的移动,分析光带和光带移动的性质可以确定眼球的屈光状态。 检影原理:检影时,检影者手持检影镜将光斑投射在被检眼眼底,并沿一定方向来回或上下移动光斑,从而观察通过被检眼折射后的光斑移动方向,这样检影者就能判断出被检眼是否恰好聚焦在检影者眼平面或聚焦在检影者的眼前或眼后,然后在被检眼前放置具有一定屈

光度数的镜片,当放置的镜片使被检眼眼底恰好聚焦在检影者眼平面时,就可以获得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数。了解这个原理必须要明白一个概念,调节远点:是指当调节静止时与视网膜黄斑部共轭的视轴上的一点。换言之,即当调节静止时,从视网膜黄斑部反射出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的聚散状态。光线离开眼后的聚散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眼的屈光不正状态。如正视眼的出眼光线为平行状态,近视眼的出眼光线为会聚状态,而远视眼出眼光线为发散状态(1倍焦距之内是会聚光线,1倍焦距之外是发散光线)。换句话说,正视眼的调节远点在无穷远处,近视眼的调节远点在眼前有限距离(出眼光线为会聚),远视眼的调节远点在眼后某一位置(出眼光线为发散)。检影的原理就是通过添加不同屈光度的镜片将被检者的远点认为的移置检影镜窥孔处,这样就可以是被检查者的视网膜黄斑处与检影镜窥孔处成为共轭点。 为什么需要配合工作镜检影?要将被检查者的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达到正视状态,需要将其远点移至无穷远处,因为正视眼的远点是在无穷远处。而半米处检影验光找到中和点时,被检者的远点是在检影镜的窥孔处即50cm处,所以被检者的真正屈光不正的度数应该是在中和时所加镜片度数的基础上在联合—2.00D,方可将在50cm处会聚的光线发散至无穷远处。例如在50cm处检影,达到中和时所加镜片为—4.00D,则被检者的屈光不正的度数是—4.00+(—2.00)=—6.00D;若在达到中和时所加镜片度数为+3.50D,则其屈光不正真正度数为+3.50+(—2.00)=+1.50D。同理,如果选择在67cm处检影,

检影验光法是怎么回事

1.William Bowman:最早发现不同度数屈光不正的眼内影动不同者。 2.F?cuignet第一个使用检影镜验光。 3.检影镜的组成:平面反光镜/一个外光镜。 4.检影验光分类: 静态检影验光:测量被检眼的屈光状态。 动态检影验光:测量被检眼的调节状态。 5.检影验光法的基本原理 检影验光是通过找被检眼的远点达到验光的目的。远点指的是被检眼完全调节时,在空间与视网膜的共轭点。共轭点是两个对应点和可逆点,物和像就是共轭点,检影验光的过程就是通过检影镜在空间寻找视网膜的点的过程,该共轭点就是被检眼的远点。 屈光不正:睫状肌松弛状态时,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或后方,称非正视眼也叫屈光不正(加眼轴与屈光力配合关系)A:正视眼: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在睫状肌放松状态时(即在调节静息状态下)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 光学特点: 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②远点位于眼前远穷远,视网膜与无穷远共轭。 B:近视眼:由于眼轴太长或屈光力太强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的前方,称为近视。眼轴长是因眼球过度生长,角膜曲率半径过小或晶体小造成的屈光力过强是生长不足的表现,每一种近视以上两种都可能同存在,(近一步阐述近视)光学特点: ①平等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视网膜由发散光形成模糊圈。 ②平等光线要经过发散透镜发散才能聚焦在视网膜(即凹透镜)此适当的发现透镜即为矫正此近视的度数。 ③调节范围小,看远点以外的物体不用调节,看近于远点的物体才需调节 ④高度近视看得太近因会聚过度也会出现眼疲劳。 近视眼的远点:远点位于被检眼前真实一点,眼前远点与视网膜共轭。即近视眼远点在眼球前方的距离等于矫正近视所需凹透镜的焦距。 例如:近视-2.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1/2)-4.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25cm。-10.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10cm。 近视度数越高,远点离眼球的距离越短。前已述及远点是代表眼球的屈光状态及程度,检影法即为确定该眼球远点位置的方法。 操作:检查者与被检者对坐,相距(1m或65cm)右物持灯光照到被检者的眼内,移动检影镜,观察由被检眼光线移动方向,形成和运动速度即可决定屈光的性质,如果用不同的屈光度镜片,分别中和不同经线的屈光力,可测得我性质及度数(检查者必须有较好视力,与其本身屈光不正及调节无关)C:远视眼:由于眼轴过短或由于屈光力不足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方,称为远视。正常人在一生过程中屈光度数是有一些变化的,如以远视而方,在小孩时度数比较高,而进入青壮年度数渐低,在老年期度数又略有增加。 光学特点: 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 ②除非在眼前加适当的凸透镜或使用调节加强眼球屈光力,否则不论远近物体均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静态检影操作规则

第四章静态检影 一,规则散光的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在散瞳麻痹睫状肌或不散瞳眼放松调节下检影验光。检影要在光较暗的验光室中进行。请被检查者端坐可调节柔软的座椅上。验光师面对而坐,相距一米或0.67米、0.5米(根据验光师习惯,选择合适距离。一旦固定距离就不要随意更动)。调节患者座椅的高度,使之与验光师等高。患者双眼睁开,令患者注视5米远处最大视标,以便松弛调节。先查右眼再查左眼。验光师用右手持检影镜,右眼检查患者右眼;左手持检影镜,左眼观察患者的左眼。患者可以通过验光师肩膀看见平面反射镜反射的视标。检影镜发出的光束与患眼的视轴有一小夹角,约5 度左右。嘱咐患者一定不能注视检影镜。在综合验光仪上检影稍有不同。要在附件上调R键至视窗,该R键用来抵消-1.50人工近视(0.67米检影)。其它相同。 散瞳检影,瞳孔较大,影动往往不易中和。瞳孔的中央部己中和,而周边部分在逆动。这是因为眼的球面象差所致。验光师在检影时要专注瞳孔区中央部的影动,忽视周边部的光影移动。这在模拟眼上训练时,用不同大小的瞳孔做比较。临床上大多是小瞳检影。要防止调节对检影准确性的影响。松弛调节的方法,除了令患者注视远处视标外,还要使患者在整过验光过程中保持松弛状态。如:座椅要舒适,坐姿端正松弛,心情轻松愉快等。 如果患者有不规则散光,出现在影动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在模拟眼中是未见过的,在后面还要述说。屈光系统如有混浊,白内障、角膜云翳、斑翳、玻璃体混浊等,检影时光影受阻挡而变暗,或部分暗影。要配合裂隙灯显微镜做眼前节检查。 静态检影技术,是建立在模拟眼检影基础之上。为了概括临床各种影动状况,下面举例说明。 例1:一中学生患者,主诉:远视力不好,看近无影响。 电脑验光仪测试:右-2.50DS;左-2.00DS。 检影:验光师右手持检影镜,面对患者而坐,相距一米。调整患者座椅。令患者双眼张开,注视平面镜反射5米远0.1视标。摇动检影镜沿垂直、水平、45、135子午线检查。发现影动是逆动,且速度快、光亮、园。 判断:1,用负球镜消解; 2,根据影动要素特征,光度较低。 消解:第一片消解镜片用-0.5DS。再检影,影动仍是逆动,亮、快、园。第二片用-1.00DS,仍逆、亮、快、园。第三片-1.50DS,发现己变成顺动。退回到-1.25DS是中和点。验光师再用左手持检影镜,检查患者左眼。方法同右眼检影。左消解至中和点镜片是-1.00DS。 计算:右-1.25+(-1.00)=-2.25DS 左-1.00+(-1.00)=-2.00DS 用此光度进入主觉验光阶段。 例2:一位4岁小患者。主诉对远近均视物不清,且伴内斜视。1%阿托平散瞳每天二次,第四天来就诊。

验光流程—标准话术

主题:验光流程——标准话术和技巧 目的:验光的目的——让顾客产生信任,便于销售配眼镜。信任的程度,决定了这笔生 意是否顺利,这笔生意的金额大小。所以很重要……。 验光过程始终贯穿的是种感觉,让客人感觉我们在关心他、爱护他、重视他。当他全心放心配合你时,来一点小恐吓、小警告。让顾客有个警惕心,这样顾客本身在销售过程中,会为自已的眼睛考虑从而实现我们有目的推销。 电脑验光:头的位置固定好(这样测出的瞳距散光的轴向有参考价值), 话术:请您将下巴放于下额托,上额靠紧上额托,眼睛放松平视前方。 先右后左,单眼三次,注意三次度数变化,变化大需要多打几次取最接近的三次为准。 顾客很想立即知道取的度数加深了多少,此时最好不要马上告诉他,如果告诉他度数的增长会使他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应该这样说:电脑验光仪测出的结果是一个粗略的度数,仅供参考,下面我会用先近的全自动综合验光仪为您精密测试。(给他一个悬念,让他乖乖地与我们配合,同时也给只用电脑验光、插片的同行一个打击,体现我们仪器设备的先进性)。 裸眼测试:单眼测试\ 话术:帮您测试下裸眼视力,注意不要眯眼放松地看。依据电脑单选择需要的视力进行测量。然后强调:“您目前的视力很差了只能看约0.3,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关心他让他感觉到你在为他着想,同时强调他的视力很差,注意度数达到-3.00DS或者散光达到-1.00D的顾客要强调他戴眼镜,来保护视力), 如果父母在场要讲给父母听,同时告诫小孩子:不要长时间看动画片、打电动、打电脑、玩手机、看小说等,不要偏食挑食,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多吃青菜。不要再光线过亮或过暗的地方看书写字,注意看书写字的距离,标准距离是33公分,注意近距离用眼达到30分钟,看远5分钟,充分放松眼睛的调节,这样近视不容易发展。 利眼: 话术:请您跟着我做,先将双手伸直,虎口张开,拇指重叠,成一三角形,将视标图放在三角形中面,请您坚持手跟头不要动,哪一只眼睛可以看得到视标图,那就是您的利眼又称主视眼。让他跟我们做:“这样看得到吗?,这样一定看到了吧!或这样一定看不到吧,”我们一定要提前预知他另外一只眼是否能看到,此是他一定会感觉到我们很专业,同时也会感觉很纳闷,很新鲜所以我立即向他解释清楚:利眼测试是为最后的双眼平衡打基咄,矫正最好的效果是双眼一样清楚,如果无法一样就需要保证主导眼清楚,只有这样配镜才能保证眼睛的舒适,不破坏您的用眼习惯。 测量瞳距:话术:“我们用瞳距仪器为您测量,要精确知道您两眼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毫米,才能保证研磨出来的眼镜适合您的眼睛”。 0.1视标: 话术:这图形是检查您粗球面的视力,您能看清楚E字视标的开口方向吗? a.若看得到时,请给它加上+300度,让眼睛云雾化,使其去除调节力介入; b.若无法看到时,请看电脑验光上的数据,(例:800-100×180)此时应加-500度,在猪肝上显示的度数应为-500度,再开始-0.25度的往上加,直到看到视标图上0.1的方向为止。

检影验光的原理新解及应用

检影验光的原理新解及应用 检影验光是准确的客观验光方法。对于验光师来说,不仅要熟练掌握检影验光的方法,而且还应掌握好检影验光的原理。检影验光的原理是学习检影验光的基础,以往关于检影验光原理的论述大多是从光束的角度去解释的,这与我们对一般光学现象的解释并不一致。在几何光学中,我们研究的方法一般是从光线的角度分析光学现象,那么能否利用几何光学的基本方法,从光线的角度分析检影,从而研究采用普通方法无法分析的问题呢?经过研究,笔者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视孔,如果将视孔看作是光阑,那么需要从光束的角度分析,才能解释检影的原理。如果将视孔看作是一个几何点,那么就可以利用几何光学的知识,从光线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本文将详细讨论如何采用单一一条主光线分析检影验光的原理,并且以此利用几何光学的基本知识推导出影动相对速度的公式。 1 检影验光的原理 检影验光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由检影镜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在眼底形成一个光斑,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随之向上移动。当检影镜向下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向下移动。在检影镜转动的同时,由于患者眼睛的屈光状态不同,检查者会看到逆动、顺动、中和三种不同的影动图像。

图1 1.1 逆动 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会在它的共轭焦点(即眼睛的远点聚焦),同时,我们将检影镜的视孔看作是一个几何点。如果眼睛的远点位于检影镜前面(患者的屈光不正度小于检影距离的屈光度w,w为负),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作用,再经过眼睛远点和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它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在图中眼底光斑位于视轴之上,那么它所对应的眼睛的远点应位于视轴之下。在检查者看来,患者眼底反光是由位于视轴之下的位置发出的,检查者就会看到逆动影动。 图2 1.2 顺动 顺动的原理与逆动的原理相似,由眼底眼光斑发出的光线经过检影镜的视孔和眼睛的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