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影方法

检影方法
检影方法

检影方法

一、散瞳验光

1、散瞳,12岁以下需用阿托品散瞳,散3天后验光,3周后复验;12岁以上年轻人托品酰胺散瞳,年轻的点6次,成年点3到4次,第二天复验;(5分钟点一次,最后一次后20分钟检查,一般取十分钟)

2、电脑验光,确定初步的眼度数情况;

3、测瞳距,查视力,年纪大的需要查近视力;

4、使用带状检眼镜进行他觉眼光,在0.67工作距离基础上进行验光。察看眼瞳孔中的从视网膜所成光带的像在角膜上的映光的运动情况(具体分映光四要素:亮度,形状,大小,方向),一般主要看映光的顺动和逆动的变化(注意有剪动的情况出现),一般让患者盯住你的额头或是对面墙上的小红点,透过检眼镜察看映光情况:

a、首先看水平和垂直子午线上映光是否和光带相平行,如果平行,则患者如果有散光,一定是180度或是90度的散光;不平行,则确定有非180度和92度的散光,在水平和垂直的位置上找一中间点,刚好映光和光带平行,则这个位置就是散光的轴位;

b、在电脑验光结果的基础上,加上+150度透镜,再水平和垂直的位置上进行检影,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全是逆动,则证明患者肯定是近视;如果是顺动,则有三种情况,正视,远视,小于150度的近视;

c、在水平和垂直子午线上进行验光,如果是逆动,逐渐增加负镜,找到逆动转为顺动的前一个度数(即找中和点);如果是顺动,逐渐增加正镜,即找顺动转为逆动的前一个度数;如果是剪动,则要找到映光上下或左右对称时的前一个度数;

d、平衡任何一个之后,如果另一个位置还没有平衡,则证明有散光存在。如果水平位先平衡,那证明轴位为180度,在水平位所平衡的度数的基础上,垂直位再平衡的度数即就是散光的度数;如果垂直位先平衡,同理即就是90度的散光;

e、将两个镜框上的镜片放在旁边,各加上工作距离0.67的倒数,即-150度,即就是插片的基础读数。

5、然后开始主觉验光,即插片法

a、先球镜,分别加上25度远视和25度近视,让患者比较哪个更清楚,细调球镜度数

b、再散光,利用十字交叉柱镜进行细调,首先调轴,取大概方位的3个方向1.2.3询问那个方向更清楚,然后,将十字交叉柱镜的柄和原轴位重合,翻面询问那面更清楚,或者两面都差不多,向清楚的一面调轴一次进15,或回退一半(原则上尽量向180度或90度靠拢);再次调度,将交叉柱镜的轴线和原轴重合,翻面询问那面更清楚,清楚则加度数;

6、不需双眼平衡,将验光结果抄写于病历上,嘱咐病人第二天或者改天复验(阿托品验光者则3周后复验);

7、复验内容:

a、首先查视力看能不能达到1.0,然后调透镜度数,原则上由于睫状肌麻痹的失效,则由于调节的存在,晶状体会增加屈光度,因此患者有可能看不到1.0,可是适当的增加-25到-50度,即就是近视增加25度,远视减少25-50度,但原则是宁可欠矫,也不要过矫。

b、调散光,利用十字交叉柱镜同第一次验光;

c、最后双眼平衡。

8、开眼镜处方。

二、小瞳验光

1、没有散瞳的步骤,对象主要为调节已经近乎没有的中老年人(45以上)

2、其他步骤同散瞳验光;

3. 一般要求近视力验光,即在远视力验光的基础上,根据老视的年龄规律加上33cm时的度

数以及年龄因素;

4、可以直接作双眼平衡,开眼镜处方。

三、在他觉验光时的推荐的方法

1、为了避免在中和度数的时候忘记了先中和了那个轴位,可以应用下面的方法;

2、如果患者电脑验光是-100度,则加上150度,即先插上+50度远视,此时水平位已经变逆,而垂直位刚好中和,此时再到水平位,让它变为顺,即反过来找中和点,找到后此时的前一个就是所要的散光,而此时带状检眼镜的光带就是它的轴位90度;即先中和了大的度数,在最后写度数的时候需要换算成有效镜度,即为180度;

如果先中小的度数,先水平位置,在中和垂直位置,光带的位置仍旧是轴的位置180度;

3、这样可以避免忘记自己所验过的轴位。

总结:即就是不管是哪个方向,首先中和一个,即让顺变逆或者逆变顺,然后再到另一个位置看,如果还是顺则就是已经中和了小的,继续中和大的;如果已经变逆,则就是已经中和了大的,反过来再中和小的。这样不用考虑到底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还能最后确定轴位。

附:配镜处方

配眼镜的处方中有一些简便的符号:

D代表屈光镜度S或“球”表示球面透镜

+表示凸球镜片C或“柱”表示柱面透镜

-表示凹球镜片○表示联合之意

例如:眼镜处方-2.50 D.S

表示2.50屈光度的近视眼。

眼镜处方+1.25D.C×90°

表示:1.25屈光度远视散光,柱镜的轴位在90°方向。

眼镜处方-2.00D.S○-1.25D.C×135°

表示:2.00 屈光度近视,联合1.25屈光度近视散光,柱镜的轴位在135°方向.

检影的原理与方法

检影验光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 。眼的屈光系统相当于58D的凸透镜。如果在眼前适当位置放一发光点,其发出的发散光线经过眼折射后肯定会汇聚成一焦点(也叫像点,以下同)在眼底的黄斑部;根据光线可逆原则,黄斑部某点发出的光线经过眼折射后同样会在眼前的某一适当位置汇聚成焦点。这样的发光点与焦点就是一对共轭点。在做检影时我们人为地将这对共轭点位置固定下来: 比如在1米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1米处;(相当于远点在1米,也就是近视-1.00D) 比如0.67米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0.67米处;(相当于远点在0.67米,也就是近视-1.50D) 比如0.50M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0.50米处;(相当于远点在0.50米,也就是近视-2.00D) 。再通过在眼前增加镜片来改变眼内射出光线的聚散度,使射出光线在指定距离处聚焦。 。检影镜射出的光线为弱发散光线,进入眼后回照亮视网膜,视网膜黄斑部必定会将光线反射回来,反射光经眼屈光系统后: 1,如果刚好在检影距离1.0米聚焦,则光影不动,眼近视1.00D; 2,如果在检影距离1.0米内聚焦(意思是到达检影距离前反射光已经聚焦了),则光影逆动,眼近视在1.00D以上;3,如果在检影距离1.0米后聚焦(意思是到达检影距离时反射光还未聚焦),则光影顺动,眼远视,或1.00D内的近视,或正视; 方法:以一米距离检影为例 1,相对暗室,客人背靠墙,直腰,平视一远方固定目标点,你与客人面对面偏侧而坐,视线等高,你眼与客人眼相距1米。 2,执检影镜于你右眼前,通过镜的小孔正对客人的右眼瞳孔观察,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位晃动检影镜,同时观察影动的状况:1)光影不动,不需加近视片,镜片为0,则0—1.00=-1.00,说明近视-1.00D;2)光影逆动,在眼前加近视片,直到光影不动,所加的片比如为-4.00,则-4.00-1.00=-5.00,说明近视-5.00D; 3) 光影顺动,在眼前加远视片,直到光影不动,所加的片比如为+0.50,则+0.50-1.00=-0.50,说明近视-0.50D; 比如为+1.00,则+1.00-1.00=0,说明正视; 比如为+4.00,则+4.00-1.00=+3.00,说明远视+3.00D; 3,用带状光检影,先将光带转到任意位置,在与光带垂直的方向晃动,观察瞳孔区的反射光带是否与眼外皮肤上的光带平行,不平行则有散光存在,需要调整检影镜光带使两者平行,记住此光带方位为经线A,与此光带垂直的方位为经线B,再分别测定经线A,和经线B上的屈光度数。 比如都用球镜来中和两个主要方向的屈光度的方法:将光带随意转到30度,与光带垂直(120度)的方向晃动,观察瞳孔区的反射光带不与眼外皮肤上的光带平行,则有散光存在,调整检影镜光带到150度,才两者平行。(这样150经线方位和60经线方位就是两个主要方位)1,将光带调到150度位置,在与其垂直的方向(即60度)晃动,观察出现逆动,加片-2.00D达中和,则60度经线为-3.00D; 2,将前面那块镜片取下,把光带调到60度位置,在与其垂直方向(即150度)晃动,观察出现逆动,加片-3.00D达中和,则150度经线为-4.00D;完毕,该眼为-3.00-1.00*60. 3,也可不取下前面那块镜片,把光带调到60度位置,在与其垂直方向(即150度)晃动,观察出现逆动,加片-1.00D达中和,即在原基础上加的镜片就是散光了,轴线就在此时的光带位置;完毕该眼为-3.00-1.00*60. 总结: 。检影有点类似镜片的中和,不过影动方向,影动的速度刚好相反。 。瞳孔大,反射出来的光量多,比较容易观察。 。刚好中和时,焦点在你的眼位置,你看到的光会很明亮,晃动检影镜时不会有影动。 。度数越高,你观察到的光会越灰暗,以致看不到光动,需要加大镜片,所见的光才会越来越亮,影动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需要客人配合,眼睛固定不动,只有检到黄斑部的反光才准确,如果是视网膜周边的反光就会有偏差,有时甚至很大。 广信眼镜2009年11月23日

检影法验光

检影验光第一章概述 检影验光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被验光师观察到。这视网膜反射光即“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 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 检影验光的优点: 1 是一种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能客观的检查出患者屈光状况。不受患者主观误识的影响,不要询问患者即可检出患者准确的屈光不正。 2 所用器械仅仅是检影镜,器械简单,价廉而实用。 3 对合作不好的婴幼儿验光,检影法是最好的选择。 4 疑难光度的验光,如不规则散光、弱视、眼球震颤、白内障、弱智等的验光。用检影法易操作,且结果可靠。 检影法的难点: 1检影法找到的中和点,是患者视网膜与验光师视网膜在检影孔上的共轭焦点。为了达到这中和点,所用的消解镜片光度,包括:患者的屈光不正、患者的调节导致屈光改变、验光师的屈光不正、验光师的调节所组成。只有排除后三项,才是患者的屈光

不正。首先在检影前必需消除患者调节,方法是麻痹睫状肌或患者注视5米以远视标,松驰调节。其次,验光师的屈光不正必需全矫,即使只有0.5度。再就是,验光师在检影时必需放松自己调节。检影镜下所见不是图像,而是视网膜的反射,在调节松弛下完全可以辨别顺动逆动。初学难以掌握。需长时间训练,方可得心应手。 2我们希望检出的光度是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屈光状态。但检影时又不易做到。因为我们在检影时,欲看到中心凹的反射光,必需使检影投射光束与患眼视轴重合,也就是令患者注视检影镜光源,这样就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的影动。其原因:患者因怕光而躲避光源;受角膜顶点反光和眼底中心凹反射的干扰,无法辨识影动。因此只能旁中心检影,但应控制投射光束与视轴夹角在5度左右。 3检影法是客观验光的方法,但需要验光师的主观体会与分析。检影应熟练、精确。初学者不易做到,需反复训练,细心揣摩,才能掌握检影法的真蒂。 负球镜片:矫正近视,检测眼镜片。 正球镜片:矫正远视,矫老视,检测眼镜片。 正柱镜片:矫正远视散光,检测眼镜片。 负柱镜片,矫正近视散光,检查眼镜片。 棱镜片:矫正复视,检查斜视,训练眼外肌。 附件: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及成像原理。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适用及维护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纱布、绸布 2.酵母菌示教标本 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简介 微生物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的个体形态和细胞结构。熟悉显微镜并掌握其操作技术是研究微生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显微镜可分为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大类。光学显微镜包括: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立体显微镜等。其中明视野显微镜为最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其它显微镜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在某些部分作了一些改变。明视野显微镜简称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以分为机械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 图1-1 显微镜构造 1.目镜 2.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聚光器 7. 虹彩光圈 8. 聚光镜调节钮9.反光镜10. 底座11. 镜臂12. 标本片移动钮 13. 细调焦旋钮14. 粗调焦旋钮15.电源开关16.光亮调节钮17.光源 1.机械系统: (1)镜座Base:在显微镜的底部,呈马蹄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镜臂Arm:连接镜座和镜筒之间的部分,呈圆弧形,作为移动显微镜时的握持部分。 (3)镜筒Tube:位于镜臂上端的空心圆筒,是光线的通道。镜筒的上端可插入接目镜,下面可与转换器相连接。镜筒的长度一般为160mm。显微镜分为直筒式和斜筒式; 有单筒式的,也有双筒式的。 (4)旋转器Nosepiece:位于镜筒下端,是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有3~4个孔,用于安

浅谈检影验光

浅谈检影验光 泰兴张勤眼科专科门诊部 【摘要】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真谛。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此种检查方法,工具简单,价格便宜,检查结果也不依靠被检者的主观状态,无论被检者是儿童或智力低下者,或对主观分辨不很确切者,此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检影验光;静态检影;动态检影 1.检影验光概述 检影验光全称为视网膜检影法,是一种客观验光方法。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所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眼时发现一个特殊运动的反光。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 应用于临床。1884年Smith建议用检影这个名词。视网膜检影法这个词是由Parent于1881年所提出。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真谛。在现代验光技术中,检影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 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这视网膜反射光即

“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镜有两类: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 2.检影前准备 ①验光员必须是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已全矫。②检影需在暗室中进行。③检影距离固定(1米,0.67米,0.5米)。④患者14岁以下应麻痹睫状肌,14岁以上要注视5米视标,松弛眼调节。⑤正确调整试镜架或综合验光仪的PD,前倾角和后顶距。 3.静态检影 3.1规则散光的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在散瞳麻痹睫状肌或不散瞳眼放松调节 下检影验光。检影要在光较暗的验光室中进行。散瞳检影,瞳孔较大,影动往往不易中和。瞳孔的中央部己中和,而周边部分在逆动。这是因为眼的球面象差所致。验光师在检影时要专注瞳孔区中央部的影动,忽视周边部的光影移动。这在模拟眼上训练时,用不同大小的瞳孔做比较。临床上大多是小瞳检影。要防止调节对检影准确性的影响。松弛调节的方法,除了令患者注视远处视标外,还要使患者在整过验光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的和最准确的客观验光法。检影时,用检影镜照亮被检眼的眼底(黄斑区),然后通过检影镜的窥孔,直接观察被照亮黄斑区的反光及影动,从而对被检眼的屈光状况做出客观的判断。检影验光的原理是从光学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的过程。 1检影镜的光学结构和用法 检影镜是检影验光的工具。从光学的角度,检影镜包括投射系统和观察系统。 1.1投射系统 投射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反光镜和套管组成(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照亮被检眼的眼底。由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聚光镜的折射和反光镜的反射进入被检眼。图1中S′表示光源S的像。相对于反光镜,间接光源S′是光源S的像。可以简单地认为,由间接光源S′发出的光进入被检者的眼底。检影镜套管(图2)的作用是调节投射光束的聚散度。它可以将检影镜发出的光变为会聚光束、发散光束和平行光束。上下移动检影镜的套管,能够改变光源和聚焦镜之间的距离。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内时,检影镜发出的是发散光束。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外时,检影镜发出的是会聚光束。 1.2观察系统 观察系统由眼底光斑、窥孔和检查者组成(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观察被检者的眼底反光。由检影镜发出的光在被检眼眼底形成光斑。被检眼的眼底光斑可看作是间接光源,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

镜窥孔进入检查者眼睛。图3中fov表示检查者通过检影镜窥孔所能看到的眼底范围。眼底光斑位于fov的中心。检查者使用带状光检影镜时,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影光图像。 1.3检影镜的用法 检影时,检查者需要转动检影镜才能观察被检眼的影动。如图4所示转动检影镜,眼底光斑也随之移动。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间接光源移至光轴下方,它所对应的眼底光斑移至光轴上方。因此,检影镜转动的效果是:检影镜向上转动,眼底光斑向上移动;检影镜向下转动,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显微镜使用方法步骤

显微镜使用方法步骤 (一)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桌面上,镜座应距桌沿6~7cm左右,打开底光源开关。 (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然后用双眼注视目镜内,调整光源强度,把聚光镜上升,把虹彩光圈调至最大,使光线反射到镜简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三)将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 (四)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目镜10×)。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使物镜逐渐接近切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五)如果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不符合实验要求(物像偏离视野),可慢慢移动左右移动尺。移动时应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物像不甚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6 (六)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信物镜应该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7 (七)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光圈或聚光器,使光线符合要求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调节光线强弱)。8 (八)观察完毕,应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然后将显微镜复原。并检查零件有无损伤(特别要注意检查物镜是否沾水,如沾了水要用镜头纸擦净),检查处理完毕后即可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 ? 1.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使用规程。 ? 2.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底座。显微镜不能倾斜,以免目镜从镜筒上端滑出。取送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 ? 3.观察时,不能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 ? 4.凡是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只能用特殊的擦镜头纸擦拭,不能乱用他物擦拭,更不能用手指触摸透镜,以免汗液玷污透镜。 ? 5.保持显微镜的清洁,避免灰尘、水及化学试剂的玷污。 ? 6.转换物镜镜头时,不要搬动物镜镜头,应转动转换器。 ?7.切勿随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用细准焦螺旋时,用力要轻,转动要慢,转不动时不要硬转。 ?8.不得任意拆卸显微镜上的零件,严禁随意拆卸物镜镜头,以免损伤转换器螺口,或螺口松动后使低高倍物镜转换时不齐焦。 ?9.在使用高倍物镜时,不要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以免移动距离过大,损伤物镜和玻片。 ?10.保持显微镜的干燥。 ?11.用毕后,必须检查物镜镜头上是否沾有水或试剂,如有则要擦拭干净,并且要把载物台擦拭干净,按规定放好。

检影验光技巧

检影验光技巧 一、检影验光简介 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 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1884年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1881年由P 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实际上是利用光线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 二.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 1. 动态检影可以快速确定屈光状态 通过动态检影寻找远点和对调节幅度的判断可以简单快速的确定屈光状态 和程度。 2. 静态检影可以确定光度范围 通过寻找中和点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光度范围,但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能直 接用于处方上,还必须通过主观验光复查。 3. 动态检影可以简单确定调节幅度 高中和点的位置,可以用来判断调节幅度 4. 静态检影可以用于调节性近视初查 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际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际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符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可以使调节放松,因此,静态检影时的调节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放松,如果检影结果明显低于实际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节性近视。 5. 检影的同时可以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 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检影来快速的确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通过对阴影位置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定屈光间质的状态。 三.检影验光分类 (一)从光源的形状可分为点状光检影和带状光检影。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第三版】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每18个月芯片的性能和速度均提高一倍,每隔12年软件生产大约提高一倍。 2.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诚信度。包括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的数据,以及有关描述程 序操作和使用的文档。即:软件= 程序+ 文档 3.软件的特征: 软件的开发不同于硬件设计、不同于硬件制造、不同于硬件维修。 4.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 软件维护费用的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是家居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 -------------------------------------------------------------------------------------------------------------------------------------------------------------------- 5.软件工程学的范畴: 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程管理(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度量学)。 6.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 目的是为了实现按照预期的进度和经费完成软件生产计划,同时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可靠性。 7.软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程序、软件、软件产品3个阶段。 8.工具和方法是软件开发技术的2大支柱。 9.3种编程泛型: 过程式编程泛型、面向对象编程泛型、基于构件技术的编程泛型 1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数据和操作被封装在一个对象中,对象之间则是通过消息相互联系。 11.构件:标准化/规格化的对象类。 12.常用变成力度的大小来比较3种编程泛型的差异。 粒度由小到大依次是:过程式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基于构件的编程泛型。 13.软件工程的分化: 传统软件工程: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面向过程编码-》软件测试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OO分析与对象抽取-》对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码与测试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以可复用构件和测试工具为后盾): 领域分析和测试计划定制-》领域设计-》建立可复用构件库-》按‘构件集成模型’查找与集成构件 14.分析先于设计,设计先于编码,使程序(的结构)适合于问题(的结构)。 第二章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1.软件生存周期:计划、开发、运行3个时期。 需求分析-》软件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2.需求分析(用户视角):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约束、外部接口描述。 3.软件分析(开发人员视角):建立与需求模型一致的,与实现无关的软件分析模型。 4.软件设计: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确定软件的数据结构和操作)。 5.单元测试通常与编码同时进行。 6.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7.Boehm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系统需求、软件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纠错、测试和预运行、系统维护。-------------------------------------------------------------------------------------------------------------------------------------------------------------------- 8.瀑布模型特点:阶段间的顺序性和依赖性、推迟实现的观点、保证质量的观点。 9.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只有在需求分析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快速原型模型:原型系统只包括对未来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系统的重要接口。特点:快速开发工具、循环、低成本。种类:渐进型、抛弃型。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镜座应距桌沿 6~7 cm左右。 2、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强到合适大小。 3、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先把镜头调节至距载物台1~2cm左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内,接着调节聚光器的高度,把孔径光阑调至最大,使光线通过聚光器入射到镜筒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4、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中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 然后用标本夹夹好载玻片。 5、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X、目镜10X)。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上升,物镜逐渐接近玻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右眼不要闭合(要养成睁开双眼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习惯,以便在观察的同时能用右眼看着绘图),并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6、如果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不符合实验要求(物像偏离视野),可慢慢调节载物台移动手柄。调节时应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如果物像不甚清晰,可以调节微动调焦手轮,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7、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微动 调焦手轮进行调节。 8、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孔径光阑的大小或聚光器的高低,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二节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 二:系统的特征 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三节人本原理 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四节责任原理 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五节效益原理 一:效益的概念 二:效益的评价 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第三章 检影验光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章检影验光 验光就是指测量眼综合屈光不正程度。根据检查的特点和思路,分为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两种。所谓客观验光是指在检查过程中,无需被检者根据自己的感觉作出判断和回答,只由检查者使用仪器直接检查被检眼的屈光状态,并确定矫正镜片的屈光力。 本章只介绍客观验光的主要方法,即检影验光。其他方法在下一章节介绍。 第一节检影和检影镜的发展 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1884年 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1881年由P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1926年柯佩兰德(copelamd)首推出带状光检影镜。提高了检影法验光的精确度。尤其对散光的检影,对散光光帶的检影既准确又易辨识。 最早的检影镜,是用一长方形或园形平面反射镜,中间开一2―4毫米直径的园孔成将中间镀银层刮去一园孔。加一手持柄。光源,是用一园筒,如同可乐罐一样,侧面开一直径大约2厘米的园孔。筒中间放一灯泡。灯光从园孔中射出,入射检影镜再反射至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眼底。被照亮的视网膜又会将这束光线反射出,再到检影镜,穿过检影孔,被验光师窥见。沈侠人先生一直使用这种检影镜,且爱不释手。为了增加观察效果,验光室必需很暗。检影镜直到现代,仍是分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两类。各验光师喜好不同,会选择自己习惯使用的检影镜。 检影是一种客观测量眼球屈光状态的方法,我们利用检影镜将眼球内部照亮,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成分后发生了改变,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 检影法和其他验光方法相比,具有所需用附属设备少、成本低、携带方便、验光质量可靠、精确等优点。虽然如此,但由于检影验光所涉及的光学基础知识和原理较为复杂。表面上看来操作简单、入门容易,但实际要求操作者必须要有相当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践技术才行。对于初学习检影验光的人,如果没有进取心和耐心是不容易学好和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国内眼镜店内没有普及检影验光的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虽然有电脑验光机等先进仪器的普及应用,检影验光法仍然被眼镜行业和医院眼科公认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最可靠、最精确的验光方法之一。同时,在医院眼科检影被普遍地应用于眼的屈光不正检查。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周三多(第四板)——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 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 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一表述包含了以下五个观点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 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 d:协调的中心是人 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 ,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计划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二)组织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三)领导 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及应用(史济民第二版)答案

软——应 课习题 件工程原理、方法与用后答案最完整版 绪论 1.什么是软件危机?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 答: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软件维护费用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夸大。 (2).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2. 什么是软件生产工程化?工程化生产方法与早期的程序设计方法主要差别在哪里?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地出现,使许多产业界认识认识到必须把软件生产从个人化方式改变为工程化。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同时这也是工程化生产方法。 3. 分别说明(1)软件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2)软件技术与软件管理的相互关系。 答:(1)工具和方法,是软件开发技术的两大支柱,它们密切相关。当一种方法提出来并证明有效后,往往随之研制出相应的工具,来帮助实现和推行这种方法。新方法在推行初期,总有人不愿接受和采用。若将新方法融合于工具之中,使人们通过使用工具来了解新方法,就能更快促进新方法的推广。 (2)在工业生产中,即使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管理不善的企业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 软件在生产中不能按质按时完成计划,管理混乱往往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一个理想的软件工程环境,应该同时具备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4.试从你的亲身实践,谈谈软件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用C++开发一个软件,是校园一卡通的模块。首先,要在编辑程序支持下在计算机中输入源程序。然后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如果发现错误,就重新调入编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修改。编译通过后,再调用连接程序吧所有通过了编译目标程序连同与之有关的程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可执行软件。编译程序,编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支持他们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都属于软件工具。离开这些工具,软件开发就是去了支持,变得十分困难和低效,甚至不能运行。5.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谈谈你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答:方法与工具相结合,再加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就形成环境。例如在批处理时代,用户开发的程序是分批送入计算机中心的计算机的,有了错误,就得下机修改。程序员对自己写的程序只能继续地跟踪,思路经常被迫中断,效率难于提高。分时系统的使用,使开发人员从此能在自己的终端上跟踪程序的开发,仅此一点,就明显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6. 何谓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简述它与传统软件工程在各型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基础。 7. 软件按规模大小可分成哪几类?简述软件工程中各型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按规模分为极小、小、中、大、甚大、极大。 (1)中小型软件:软件工程对改进软件质量,提高程序员生产率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很大的作用。(2)大型软件:这类软件必须从头至尾坚持软件工程的方法,严格遵守标准文档格式和正规的复审制度,才能避免或减少混乱,真正开发出大型的软件。 8. 什么是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实现这类开发的困难和出路在哪里?

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应用定稿

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应用 田振宇安军生杨为中 [摘要] 目的探讨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在混合散光检影中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择了96例(155眼)混合性散光患者进行正柱定轴正负 柱镜检影(试验组80眼)与联合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检影(对照组75眼). 将散光分为3个区(<3.00D,3.00D~6.00D,>6.00D),根据中和影的形态, 轴位准确度,检影时间与镜片组合综合评价检影效果.结果散光在 3.00D以下者,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3.00D~6.00D与大于6.00D,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正柱定轴正负柱镜检影法较联合 应用正负柱镜检影法对检影中高度混合散光更是一种决捷和准确的检 影方法. [关键词] 圆柱镜 ; 散光 ; 网膜检影 With the positive cylinders decide sxis and the plus or minus cylinders a examination of the eyeball inside the reflection shadow of the method is in mixed astigmatism eyes application Tian Zhen-yu, AnJun-sheng.Allad Ophthalmology Hospital,Zhanjiang 524037, Yang Wei-zhong,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phthalmology of Guangzhou Corresponding author: Tian Zhen-yu ,Email: zhaohui0739@16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retinoscopy superiori- ty with the positive cylinders decide sxis and the plus or mins cylinders a examination of the eyeball inside the reflection shadow of the method is in mixed astigmatism eyes application. Method R andom chose 96 cases with mixed astigmatism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 < 3.00D; 3.00~6.00D; > 6.00D ).Retinoscopy of the positive cylinders decide sxis and the plus or minus cylinders was applied ( experiment 80 eyes of set),while retinoscopy of combined positive cylindets with negative cylinders was used (75 eyes of matched control).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neutralized image,the accuracy and facility of the axis judgement ,operating time and of combined lens the comprehensive were evaluated check shadow result. Result In the group of mixed astigmatism less than 3.00D,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ed group;in the groups of mixed astigmatism 3.00~6.00D and >6.00D,significant di 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ed group. Conclusion In higher degree mixed astigmatism with the positive cylinders decide sxis and the plus or minus

分子对接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分子对接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PPT里弄一些分子对接的照片,照片素材文件里有) 分子对接 是将已知三维结构数据库中的分子逐一放在靶标分子的活性位点处。通过不断优化受体化合物的位置、构象、分子内部可旋转键的二面角和受体的氨基酸残基侧链和骨架,寻找受体小分子化合物与靶标大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并预测其结合模式、亲和力和通过打分函数挑选出接近天然构象的与受体亲和力最佳的配体的一种理论模拟分子间作用的方法。 通过研究配体小分子和受体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预测其亲和力,实现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 原理: 按照受体与配体的形状互补,性质互补原则,对于相关的受体按其三维结构在小分子数据库直接搜索可能的配体,并将它放置在受体的活性位点处,寻找其合理的放置取向和构象,使得配体与受体形状互补,性质互补为最佳匹配 (配体与受体结合时,彼此存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范德华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配体与受体结合必须满足互相匹配原则,即配体与受体几何形状互补匹配,静电相互作用互补匹配,氢键相互作用互补匹配,疏水相互作用互补匹配) 目的: 找到底物分子和受体分子的最佳结合位置 问题: 如何找到最佳的结合位置以及如何评价对接分子之间的结合强度 方法: 1、首先建立大量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数据库 2、将库中的分子逐一与靶分子进行“对接” 3、通过不断优化小分子化合物的位置以及分子内部柔性键的二面角,寻找小分子化合物与靶标大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计算其相互作用及结合能 4、在库中所有分子均完成了对接计算之后,即可从中找出与靶标分子结合的最佳分子 应用: 1)直接揭示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2)预测小分子与靶点蛋白结合时的构象 3)基于分子对接方法对化合物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用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检影验光法是怎么回事

1.William Bowman:最早发现不同度数屈光不正的眼内影动不同者。 2.F?cuignet第一个使用检影镜验光。 3.检影镜的组成:平面反光镜/一个外光镜。 4.检影验光分类: 静态检影验光:测量被检眼的屈光状态。 动态检影验光:测量被检眼的调节状态。 5.检影验光法的基本原理 检影验光是通过找被检眼的远点达到验光的目的。远点指的是被检眼完全调节时,在空间与视网膜的共轭点。共轭点是两个对应点和可逆点,物和像就是共轭点,检影验光的过程就是通过检影镜在空间寻找视网膜的点的过程,该共轭点就是被检眼的远点。 屈光不正:睫状肌松弛状态时,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或后方,称非正视眼也叫屈光不正(加眼轴与屈光力配合关系)A:正视眼: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在睫状肌放松状态时(即在调节静息状态下)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 光学特点: 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②远点位于眼前远穷远,视网膜与无穷远共轭。 B:近视眼:由于眼轴太长或屈光力太强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的前方,称为近视。眼轴长是因眼球过度生长,角膜曲率半径过小或晶体小造成的屈光力过强是生长不足的表现,每一种近视以上两种都可能同存在,(近一步阐述近视)光学特点: ①平等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视网膜由发散光形成模糊圈。 ②平等光线要经过发散透镜发散才能聚焦在视网膜(即凹透镜)此适当的发现透镜即为矫正此近视的度数。 ③调节范围小,看远点以外的物体不用调节,看近于远点的物体才需调节 ④高度近视看得太近因会聚过度也会出现眼疲劳。 近视眼的远点:远点位于被检眼前真实一点,眼前远点与视网膜共轭。即近视眼远点在眼球前方的距离等于矫正近视所需凹透镜的焦距。 例如:近视-2.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1/2)-4.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25cm。-10.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10cm。 近视度数越高,远点离眼球的距离越短。前已述及远点是代表眼球的屈光状态及程度,检影法即为确定该眼球远点位置的方法。 操作:检查者与被检者对坐,相距(1m或65cm)右物持灯光照到被检者的眼内,移动检影镜,观察由被检眼光线移动方向,形成和运动速度即可决定屈光的性质,如果用不同的屈光度镜片,分别中和不同经线的屈光力,可测得我性质及度数(检查者必须有较好视力,与其本身屈光不正及调节无关)C:远视眼:由于眼轴过短或由于屈光力不足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方,称为远视。正常人在一生过程中屈光度数是有一些变化的,如以远视而方,在小孩时度数比较高,而进入青壮年度数渐低,在老年期度数又略有增加。 光学特点: 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 ②除非在眼前加适当的凸透镜或使用调节加强眼球屈光力,否则不论远近物体均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镜座应距桌沿 6~7 cm左右。 2、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强到合适大小。 3、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先把镜头调节至距载物台1~2cm左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内,接着调节聚光器的高度,把孔径光阑调至最大,使光线通过聚光器入射到镜筒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4、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中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然后用标本夹夹好载玻片。 5、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X、目镜10X)。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上升,物镜逐渐接近玻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右眼不要闭合(要养成睁开双眼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习惯,以便在观察的同时能用右眼看着绘图),并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6、如果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不符合实验要求(物像偏离视野),可慢慢调节载物台移动手柄。调节时应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物像不甚清晰,可以调节微动调焦手轮,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7、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微动调焦手轮进行调节。 8、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孔径光阑的大小或聚光器的高低,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调节光线强弱)。 9、观察完毕应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然后将孔径光阑调至最大,再将载物台缓缓落下,并检查零件有无损伤,特别要注意检查物镜是否沾水沾油,如沾了水或油要用镜头纸擦净,检查处理完毕后即可铺上防尘布。 购买显微镜之前,首先先了解自己所要做的实验目的,针对选择合适的显微镜,因显微镜种类多。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