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内部资料

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内部资料
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内部资料

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内部资料

有一位拳友最近发手机信息给我,关于太极拳提了一些问题,我就此解答,这里高手众多,说错的地方,大家指点。

一、有关太极拳的起源

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记载,现代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发明并代代相传改进。到了陈长兴这一代,陈氏太极拳开始外传,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杨、孙、吴、武、赵堡等风格。套路不同,但是基本的道理还是一致的。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和发劲其他太极拳保留不多。而现在有关太极拳是张三丰创造的说法,一是没有确证的历史资料,二是本来有关张三丰的记载在史书上就五花八门,但没有说明他和太极拳有关系。这位拳友问我太极拳是否张三丰所创,可能是不太了解太极拳的历史。,我国著名武术家唐豪先生对此有专门研究,

二、有关陈氏太极拳的套路

陈氏太极拳在创始之初,套路很多,有太极五路,炮锤一路,还有金刚十八拿法,长拳一百零八式等等,到了陈长兴,逐渐简化成一路太极,二路炮锤,动作比较复杂,是为陈氏老架,还有陈家陈有本创的所谓新架,也叫小架子,基本差别不大,现在会的人几乎很少了。一路拳柔化多,二路拳多纵跳发劲,刚劲较多,这些是陈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到了解放后,国家体委规定了陈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那是融合了一路和二路传统的架子,现在有些人为了普及陈氏太极拳,也传播了一些简化的套路,只有三十多式。我个人练下来,还是最喜欢传统老架子。

三、陈氏太极拳的发展

现在说来,练陈氏太极拳的人可能在练武术的人当中不多。而且,会打几个套路和会陈氏太极拳是两回事情。陈氏太极拳是一整套的搏击训练,包括基本功,套路,功力训练,推手和散手等等。比如,陈氏太极拳的打沙袋的训练方法和特别,

有别于拳击的用劲,非常有趣。过去陈氏太极拳还有专门练习一个人对多个人的群战法,有冲入包围圈和冲出的所谓开门手法,闭门手法,可惜的是,现在是练套路的人越来越多,能出功夫交手的人越来越少,说到底,练武术很苦,现代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去练了。我体会过那种苦,人家练拳击有钱,一场比赛卫星转播,你练太极拳,就算练到了中国顶尖水平又怎么样,比赛都是看套路,推手比赛限制也多,你功夫再好,都没有评定标准。这是武术产业化的话题了。说实话我很喜欢太极拳,那是一种非常巧妙和高深的格斗技巧艺术,非常有中国传统特色,可惜现在的发展状况,真的很令人担忧。

有关太极拳,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有不少误解,现在想这些误解问题谈一谈。

误解一:太极拳是慢拳,以慢打快,以防御为主。

这种观点的形成,一般是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练太极是为了健身,大多数人是老年人,所以大家在公园里看多了,加上武侠小说家哪些编造,好像就是那么回事情。实际上,现在大多数老年人练的,最多是太极操,和"拳"实在关系不大。太极拳在练架子的时候,一开始为了出功力,姿势正确,要求动作慢一点是有的,但是那是练架子,在

实际的对抗训练中,是不可能很慢的。而且,真正的古老传统陈氏太极拳,如果你看过,一定不会觉得他慢。太极拳的格斗讲究速战速决,杨家前辈杨班候说过"一哼一哈,胜负立判"这恐怕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在陈家的老拳谱里,还有"起手如闪电"等说法,看一些太极高手演示,一化一发,快的看不清楚,对手已经中招了。真正搏击,是不可能慢吞吞的。进攻和防御都是相对的。可惜现在练太极拳的,有几个是带着学技击的目的的,

误解二、太极拳的锻炼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功夫

这也是一个误区,其实传统太极拳的训练方法是很系统的,古人说三年小成,九年大成,是有针对性的。当时是冷兵器时代,社会上习武的风气浓,过去练拳,

有的是为打仗,有的是做镖师,一旦和人交手,败了就会有危险。所以要求很高,所谓三年小成,实际上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很高的功夫了。所以比较保守,是因为练拳不是仅仅用来对付几个小流氓的,可能会在战场和一些其他打斗中遇上一些武术高手,这是饭碗和身家性命的事情。所以,如果能够下功夫,练几个月,太极拳也能出功夫,只是那种功夫,在古代甚至近代的一些太极高手看来,太浮浅,还不足以出去闯荡。现代时代不同了,所以,如果想出功夫,和人交手的运用,只要训练得当,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长时间的综合训练,你很难击败真正的高手罢了。这一点,任何武术都是一样的。

误解三,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是柔化为主的拳术

这个误区比较似是而非。实际上是以偏概全。在刚柔上,太极拳

有以柔克刚的理论,但不仅仅于此。先说明太极拳的名字,最古老的陈氏太极拳谱对此有解释,说刚柔无济可寻,不可谓之刚,也不可谓之柔,第可名之为太极。所以,太极拳不是柔拳,而是刚柔并济的。这一点,尤其在传统的陈氏太极拳里,有很明显的体现。当然,现在有些由陈氏演化来的太极拳,比如吴式太极拳,比较强调柔化的风格,这是有的,就是看起来比较舒展柔缓的杨式太极拳,其实也有很强烈发劲的一套快拳,只是传播很少,总体来说,太极拳是刚柔统一的,在太极拳发展的时候,许多人简化了原来陈氏太极拳中比较强烈的发劲和高难度的动作和训练方法,主要是为了健身和普及、所以看起来好像太极拳刚的一面没有了。建议您去看一下陈氏太极拳二路炮锤,这是太极拳发劲刚脆的典型套路。我本人是非常喜欢这个二路炮锤的。

误解四,太极拳的技击训练就是推手,技击性有,但是有限

其实,推手只是太极拳技击的一部分。还有功力训练,拆拳,还有太极散手。最初的太极拳推手叫打手,技击性非常强烈,有分筋错骨等拿法,还有跌法,推手难度相当高,需要从小就有系统训练,至少也要有相当武术根底。后来为了普及,

逐渐降低难度了。就是这样,推手中的对抗性还是非常强烈的,太极拳到了最后的对抗训练,是没有什么定规的,就是运用太极击发进行对抗。要知道,太极拳的名气,最初是杨露禅在陈家沟学了拳以后,在北京打出来的。那时候和人交手,实际上就是无规则自由搏击。

太极拳是一门非常高深的技击艺术,当然,也有很强的健身效果。

现在,有关太极拳的理解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有关太极拳和气功。由于太极拳是传统的武术,所以,在古拳谱和一些资料里,有不少东方神秘主义色彩。许多东西说的比较玄,加上这几年武侠小说的流行,使许多人不了解太极拳的人会对太极拳有一些夸张的理解,也有一些人对这些不屑一顾。实际上,太极拳的技击技术是科学的,是巧妙利用人体力学和人的生理条件的一种搏击技巧。至于气功,太极拳是有练气的说法,但是,就个人体会而言,只是一种练拳以后得到的个人感觉,所谓的内劲,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力技巧,和医学里的气功是有区别的。有关太极拳的训练,目前还缺乏全面和科学的研究,需要太极拳师门和爱好者的努力。但是,至少,太极拳的训练方法是可以让人成为一个搏击高手的。对于太极拳,以后还需要许多科学测试和研究。

有关太极拳的套路。套路训练是太极拳训练的一个部分,是用来让练习者养成正确的发力姿势和习惯。真正在格斗中,是存乎一心的,不可能有什么定式。在练拳之初,当然要注意太极拳的要领和姿势的正确。但是,我不认为太极拳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我也不同意现在许多人一起练,速度一样。太极拳是一种非常依赖个人领悟的拳术,打拳的速度根据自己的学拳的阶段和理解,是可以变化的。关于动作,在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也不是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的。许多太极拳高手,打出的拳术各有细微差别,和个人风格。就是同一个拳师,不同的时候打出来的拳,也是有区别的。据上海陈氏太极拳协会会长万文德老师介绍,一代宗师陈照奎先生在练拳的时候,有时几遍拳打下来,

每次都有区别,但都非常精彩。当然前提是都符合太极拳的原理。所以,我觉得用姿势标准来衡量太极拳的高下是很不妥当的。对于目前体育竞技项目所评定的太极拳,是很不全面的,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客观。把太极拳动作标准化可能对于推广当然有好处,对于高水平的太极拳手,用标准化套路来评判其太极拳水平,是很片面的,会对太极拳的发展带来消极作用。现在的太极拳训练,我觉得就是过于偏重套路动作的工整,离真正的太极拳高层次境界差的还很远,真正到了神明境界的太极拳高手打出来的套路,是不可能遵循什么国标的,就象你不能要求书法家按照你的框架来创作,只能要求他写什么字,而那种机械打分的方式只有把太极拳变成艺术体操比赛,当然,这是对具有相当水平的人来说,对于初学者,绝对不能根据自己的臆想来随意篡改和发挥拳架,就象你刚学写字的时候必须临帖,到了一定的境界才能个人发挥,但现在的比赛状况是比谁临帖临的好,这样的比赛,怎么能出大师,怎么体现太极拳灵机活泼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太极拳的技击问题。现在有不少人都说太极拳不能打人。其实这是笑话,太极拳的创始人就是武将,创造太极拳原来的目的就是技击,至于健身作用,是后来才发现的。现代能运用太极拳格斗的人少,是时代条件决定的。现在战争对武艺的需求也越来越低。过去对战士的武艺要求很高,现在恐怕更需要一个枪法准确,能熟练操作各种现代武器的专业军人,空手格斗技能被降于一个次要的地位。所以,原来从战争中来的许多传统武术,都慢慢变成了体育项目,比如泰拳,比如跆拳道。太极拳在近代被发现了健身作用以后,为了健身目的学习

的人越来越多,迫使一些拳师改进了为了技击的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和训练。使得太极拳的技击被他的健身社会作用所掩盖。而太极拳的格斗竞技,目前的推手比赛还很不完善,观赏性也不强。各地的运动队又急功近利,根本没有从太极拳发展出发,加上规则上的问题,推手比赛在有的时候变成了摔跤比赛,相扑比赛,哪里是太极拳,

总体上说,现在传统武术都面临其技击格斗技巧逐渐退化的趋势,这和目前武术比赛注重套路有关系。毕竟,武术不是舞蹈,现在太注重观赏性,武术成了"舞术。"另外,太极拳的技击是灵活的,巧妙的,在实战中,运用了太极拳的技巧,那就是太极拳,至于姿势,根据具体情况,是各有不同的。和人交手的时候,全是本能的自然反应,随心所欲,法无定法。所以,可能有的时候,在格斗中使用了太极拳,可能有些人还看不明白。套路中的招式只是一种锻炼方式,本来就是博采了各种武术的特长,其攻防动作并没有特别是太极拳的东西,倒是发力技巧和打拳的要领,符合太极拳的原理,要掌握不容易。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光靠盘架子,是不可能有技击水平的提高的,太极拳的训练是整体和综合的。但现在学拳的,大多不都是学了套路就满足了,国家的太极拳比赛,看的也不就是你的套路打的好不好,就是推手比赛,也限制了许多太极的技击法,这是时代决定的。反过来说,如果取消各种限制成为无规则的格斗,当然最能发挥武术的威力,但是其中的伤害事故,又一定不是现代社会道德观念可以接受的了。

鉴于目前太极拳的状况,我对一些真正的太极拳爱好者学拳,有

一点个人体验和建议,希望各位方家指正。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只是针对真正喜欢太极拳的人,希望研究太极拳,提高太极拳水平境界的人,对于哪些学拳的目的只是为了锻炼一下身体,有些只是为了学会套路,不在我讨论的范围内,既然本身没有对太极拳学习抱大目的,去有关的体育学院,或者公园里就有教的。

第一,一定要有明师。而且这个明师必须是认真的教你而不是敷衍了事。这一点是非常难的。现在太极拳的高手越来越少,而且很多人也不轻易收徒弟,因为现代人太多压力,太少时间,人际关系太复杂,现代人毅力最少,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是真正的太极拳名家在教学收徒时非常谨慎,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个人的保守因素。所以,一旦你有机会接触明师,就要诚心的求教,诚心的学,刻苦的学,如果他一

开始不是很重视你,但是你通过你的刻苦努力和坚持,总有一天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器重,其实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收一个佳弟子对一个名家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老师水平高,你才可能达到高的境界。除非你是武术方面不世出的奇才。如果因为地缘关系,不能找到水平最高的老师,那么先找当地水平最高的老师,以后有机会再向其他老师求教。

第二,学拳架子不可贪快,一招一式,必须清清楚楚,动作到位。所以我不主张在大班教学时学,这样老师很难一个一个帮你们纠正动作。对于学拳要求较高的学者,是不合适的。俗话说,旁观者清。可以让师兄弟看自己的动作是不是到位,太极拳的要领有没有做到。初

学时肩沉不下去,抬肘,等等毛病是不是有,除此之外,如果没有条件,自己对者镜子练,看自己的动作有没有问题,也是一种补救的办法。如果老师严格要求,不到要求不罢休,那是最好了。

第三,打拳的快慢。有种说法,说刚开始练要慢,然后快,最后又慢。其实这都是相对的,初学练的慢些是看动作是不是达到要求,有没有些细节混过去。所以这是我反对大班教学的另一个理由,如果学的程度不一样,每个人的学拳进展也不一样,打出来的速度,应该是不一样的。至于什么时候能由慢转快,其实这不能强求,再你学到一定程度以后,纯熟了以后,自然会快一点,这不会是一个突变,而是慢慢的变化,只要保证动作不走形,劲路正确,快慢顺其自然即可。到了高水平的时候,快慢随心所欲,是无所谓的。我不认为打拳的快慢体现水平。

第四,要重视拳架子又不能只练拳架子。练拳架子是出功夫的,有些人热衷于技击的人粗略学了拳架就把时间都花在推手上,这个是有失偏颇的。推手能提高你的技击技巧,但是推手中正确的姿势来自于拳架,而且有些猛烈的技击动作,推手中是不能使用的。所以拳架子是根本,要刻苦练,练拳架子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出功夫。除了练整个套路,还可以把式子拿出来单练,甚至可以双人演练拆招。推

手的训练是和架配合在一起的,推手可以检验出拳架的毛病,推手也是锻炼太极拳搏击技巧的重要环节。但是推手不是太极拳唯一的搏击训练。还必须重视功力训练,象抖大杆,推太极球,但是这些老师不轻易传授,看你是不是诚心想学了,还有,作为有志提高太极拳水平

的人,身体素质也是必要的,所以其他的辅助体育锻炼,用来提高耐久力,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的运动,也需要参加。

第四,在太极拳到了一定水平之后,要有实战训练。太极散手现在练的人真的不多。就是运用太极拳的各种搏击原理来进行实战。这里,我个人的意见是不一定找太极拳同门的拳友,还可以和其他武术流派,甚至是练拳击,空手道,泰拳等的拳友实战,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我发现现在的太极拳手,很缺乏和其他流派搏击术的交流,关起门来是不行的。我看到有练了太极拳和推手多年的人,居然挡不住别人拳击手的一个快速直拳进攻,这能算什么太极拳,太极拳讲究动急则急应,但是没有专门训练,人家急来了,你急应的了吗,太极拳谱上说起手如闪电,那是要练的,吹牛没有用。现在的太极拳冠军,你让他和一些其他流派的搏击高手较量一下,那怕国内的散打高手,胜负如何,我不敢说,至少,说太极拳不能搏击在过去是笑话,你看杨露禅,你看陈发科,你不服气,和他较量较量。现在如果有人说太极拳不能搏击,是花架子,我们能提的人难道还是陈老先生吗,好汉不提当年勇,用已经谢世的人说服力不够。而现在的太极拳冠军,恐怕只是和一些爱好者平时交流的时候发发功力,也许很厉害,但没有说服力,恐怕也是底气不足吧。其实搏击水平是需要训练和实战来维持的,现在的太极拳选手,有实战训练吗,一个从来只是教学和练练架子的选手,怎么可能和经常打比赛,体能和反应速度保持的非常好的运动员交手呢,太极拳巧妙的搏击术,是实战来检验的。但是,实战训练,太极散手,由于对抗性比较激烈,如何防止受

伤等事故,倒是希望各位太极方家提一些有益的意见。

第五,太极拳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拳术。千万不可拘泥定法。在搏击当中,是存乎一心的,我的经验,有的时候,与敌交手,就是在一刹那间灵光一现,该怎么打,全凭灵机一片,个人特点也会发挥无疑。我多喜靠法,有的时候就用的比较多,可能别人来打,就是另一种方法。对于拳架来说,要认真但不能拘泥,练到一定程度,是不用拘泥的,有的场地不适合跌叉,就不用跌了,有的时候多打几个倒卷红,云手,二路的白蛇吐信,都不一定按照式子编排来的。圈大圈小,动作幅度,哪里发劲,哪里不发劲,是可以根据个人特点来的,是不必要强求统一的,只要付合太极拳拳理就行。我看万文德老师教的徒弟打拳,都有个人风格,他是鼓励对拳架有自己的理解和个人特点的。万老师说陈照奎老师打拳,几遍可以打几种风格,动作都有不同,那是很高的境界。陈式太极拳后来发展出那么多其他式的太极拳,也说明太极拳的动作是不必强求统一的。人是活的,拳也是活的,人的灵感创造了充满生机的拳。当然,我在这里不是鼓励人随便乱改拳架。一定的标准对于初学者是很必要。

第六,恒心和毅力,要有吃苦的准备,其实这个是最难而且我不说人人都懂的。坚持是很难。现代社会不象过去,练拳可以吃饭,现在靠教拳吃饭也只能到国外去。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尤其在大城市,工作压力大,当然还有婚姻,学业,子女等等各方面的因素,许多人一开始练得很好,但是后来就放弃了,这一点许多诚心想培养一些接班人的老拳师都很痛心。所以坚持是最难最难的。太极拳的境

界是没有止境的,从目前的水平来看,太极拳的倒退非常严重。这和时代有关,但也和人的惰性有关。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说服自己,算了,今天不练了,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实在没空或者太累了。石家庄的马虹老师说的好,我现在70多了,但是每天还是和年轻人一起早上练拳。就是过年,也是先练拳,练完了再吃饺子拜年。我在石家庄,一大早就去看马老师练拳,果然他和年轻人一起,

要练好几遍,每遍都不含糊,77岁的老人,跌叉,发劲,一点不含糊。马老师矫健的身姿,一直在我脑海里。马老师当年在文革时期受到迫害,但是他还是把很大的精力放到了陈氏太极拳的研究工作,并且最后在友人的介绍下,终于找到了陈发科的儿子陈照奎老师。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徒步10多里路去学太极拳,脚上打了泡,也没缺过课,这样的精神,终于感动了陈老师。今天学太极拳的爱好者,不会再有那样艰苦的环境了,不吃苦是不可能学好太极拳的,学好太极拳是非常苦的,所以有志学习和研究太极拳的爱好者,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不要到了时候再打退堂鼓,浪费老师的时间。

有鉴于目前对太极拳的整体劲和训练方法,各方面有些不同意见,想结合自己的练拳经验谈一谈,也是一家之言,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权作金刚说太极之五。

大家都知道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也看过陈式太极拳拳架子里的松活弹抖的发劲,但是,到底什么是太极拳的劲力,如何练出那种惊炸劲,如何练好整体劲,各家的看法都不一样。

先说太极拳的劲。有关的科学研究好象还很缺乏。只能靠经验和

个人体验了。我感觉,太极拳的劲是一种身体各部位协调的很好的时候打出的一种突然的爆发力,陈家原传的拳还特别强调螺旋,强调从腰腿发劲,由丹田带动,所谓内不动,外不发。我觉得,实际上还是崇尚整体力。在松柔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的弹抖整体力。松不下来,身体就无法协调到最佳状态,就发不好劲。所以,孑石认为劲力都是整体和松柔两个字,的确说到了劲力的本质和精髓。

如何练整体劲,如何练陈式太极拳的劲力。站桩的重要性在太极拳里有多少,现在说法很多,马虹比较重视拳架,冯志强比较重视桩功。谈一点个人意见。

无论怎么说,拳架的重要性一直是不容质疑的。所谓陈式太极拳架,的确有活桩之称。而且,也是锻炼松柔的根本,松不下来,发不出弹抖劲,更没有整体劲。现在的问题在于,练什么样子的拳架,怎么样练,其实,铁肩和孑石争论的焦点问

题在于,他们两个人理解的拳架不是一个东西。孑石看到的,很可能是很多人练拳不练劲,拳架里根本打不出八门劲别的那种太极拳,动作要求也不高,运动量也不是特别大,可能练了多少年,一个硼劲都没有练出来,只是肢体体操。而且,架子可能也比较高。这样的是指普遍的很多练的太极拳架。铁肩因为学陈式太极拳,了解了陈家低架太极拳的难度和效果,所以认为可以动中练劲。不过如果要求严格,这种拳架相信很多多年练其他太极拳的人都打不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身体条件不好的人,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是杨露蝉到北京不得不改拳的一个原因,由于练者不普遍,真正严格要求的更少,孑石可能不了解,也是正常的。但是不等于他不想了解,实在是因为现在太极拳的推广误入歧途,不然他不会那么热心问我打听真传太极拳的VCD 的事情了。我的感觉,低架陈式太极拳强调的档走下弧,对提高腿步劲力很有帮助。由于架子低,虚实变换多,没有一定的腰腿功夫,的确很难练好。我认为,在低架拳架当中练出劲力,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也不一定见效慢,但难在低架太极拳的教学现在很少,而且教者和学者必须一丝不苟,认认真真掌握好每一个要领。每一个细小动作的虚实变换,呼吸,劲路,力点,技击含义,都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初学者打拳要慢,就是因为不容易一下子掌握那么多要领不得不放慢,而不是故意打的慢。对于一般的太极拳学者,很少有这样的恒心和耐力。如果按照低架陈式太极拳的高要求来说,一天能打十几遍拳的人,现在是很少很少的。我们讲那些太极拳前辈过去教弟子,严格的几乎让人不能忍受,原来太极拳推手不叫推手,陈家叫打手,原来陈家的打手擒拿跌打并用,而且对腰腿要求极高,没有相当功夫者是无法练的,后来为了降低伤害事故和难度,成了打手,是普及的需要。现在的教者和学者,都不是那样的了。要求太严格,人家不肯练了,他觉得没有理由要吃那么大的苦,很多传统拳师改变要求很难度也是被迫的,反过来你想严格练,还不一定找的到严格要求的老师,这是因为练拳目的不同而造成的,也是现代太极拳的悲哀。

关于拳架子,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被许多人忽视的单式训练。打一整套套路是一回事情。单式训练,拆拳,是另一方面。但是被现在大多数太极拳习练者所忽视。这也是一些练套路的出不了功夫的原

因。单式训练不是有人所想象的就是把套路中的动作拆开来。陈照奎老师专门有单式训练强调的式子,从一路和二路里来。但是练法不同。首先是练整套架子的时候你不可能每个式子都发劲。而单式训练都要练,而且,由于有很多式子有不同练法,只有在单式训练中可能反复操练不同的练法。还有,有些在式子里是原地的动作,单式训练的时候可以加强跳步,措步,进步发劲攻击。身法步法可以有多种练法,是更贴近实战的练法。在练习当中,每个式子的各种用法击发,必须清清楚楚。但是不能丢缠丝劲,不能丢整体劲,不能丢太极的化打结合,欲左先右,欲上先下。表面看起来,比练套路的时候刚猛一些。当然,如果松柔不够,对于初学者某个动作还不行,也可以拿出来单练提高。我当初初学的时候,练的最多的就是云手和金刚捣锤。现在我每天都练单式,掩手弘锤这样重要的式子,不打几十遍是不行的。练推手不能用一些猛烈的膝法和肘法,单式训练中可以加强击打训练。单式训练是提高太极劲的训练途径之一。

虽然拳架是太极拳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只是一部分。要想出功夫,出功夫快,光练拳架子是不行的。所以太极拳有各种增加功力的训练,其中也包括站桩。

太极拳里的桩功,冯志强老师比较强调。其他的名家也都有介绍。而且有一些人也比较强调。其中有百把气功桩,千手功等等,都有不同。对于长劲力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我建议初学者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练。是不是每个练太极拳的人要练桩功,我觉得要看你的学习目了。如果有志于提高搏击水平,也就有必要练桩功。桩功对场地的要求不

是很严格,也是他的优势。对于一些初学者,腰腿基本功不足,练低架太极拳吃力,站桩可以有帮助。我觉得,站桩对提高功力绝对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比较起低架拳来到底哪个更管用,目前好象还没有人做过试验。不过,太极拳里对桩功的强调,可能没有大成拳里那么多。由于对大成拳研究不够,我也从未和练大成拳的人交过手,因此不敢妄论。孑石针对一些没有打低架太极拳,打拳只知道动肢体的人来说,提倡练点桩功是可取的。另外一点是关于太极拳的桩功,很多人公开教拳是不教的。不知道是保守密技自珍,还是不重视。

太极拳还有很多提高功力的传统辅助练法,比如抖太极大杆,推太极球,还有打沙袋等等。但是这些练习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必须在老师的辅导下练习,自行看书练习是不行的。可惜这个需要一是学者有一定的太极功力以后,二是要有教学者的耐心指导,据我所知,现在传授辅助训练的太极老师很少很少。但是,这些又都是必要的。

对于太极拳是不是要进行一些体力锻炼,我认为,作为搏击来说,虽然太极拳往往可以以弱胜强,以小制大,但是,我认为,对于提高技击水平来说,适当的体能训练也是必要的。对于能不能进行力量锻炼,各家太极拳有争论。杨澄甫老师的弟子董英杰把本力和如何运用这些力比作做生意和本钱,所以主张平时跑步打球不必禁忌。而陈照奎老师和弟子马虹则更明确的主张加强身体力量的训练,太极拳的确不是比力量的拳术,但是不能没有力,只是锻炼如何巧妙运用这些力量。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样说可能会有一定误导作用。

对于太极拳八门劲法,不管学习到什么阶段,硼劲是主要的。也

是根本,在八门劲法都掌握的不错的时候,才能讲个人特点。但是四正手是主要的,这一点是普遍的。至于过去陈家沟那些精于肘靠的高手,那是功夫炉火纯青以后的一种个人风格,现代练太极拳的目前还很难到那个水平。

陈式太极拳的演变

前见短桥兄提及各家太极拳之特点,有感而特发此文。

这里我不想多再重复各式太极拳的历史,这个在有关书籍里都查的到。

武术界有个风气,就是都说自己练的门派好,已成流弊。不过我说我个人还是最喜欢陈式太极拳,各人学习太极拳的目的不同,选择各家太极拳。我也是研究学习了几家武术以后才决定专于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是现在流行的各家太极拳的起源,保留了太极拳刚柔并济,保留了缠丝劲,螺旋运动。陈式太极拳打手也比后来的推手更接近实战。现在的各式太极拳,大多是从陈式一路演变而来,至于陈家二路炮锤,后来在各家渐渐佚失。太极拳本来刚柔相济的特点,也逐渐被人认为柔化见长,是后来的误解。我觉得陈式太极拳更直接的保留了技击内容。必须注意的是后来各家对太极拳的修改主要是为了普及和推广,而不是技术上的提高。

陈式太极拳的缺点,如果这可以算缺点的话,,就是推广起来不如其他放弃发劲纵跳缠丝的太极拳来的容易。没有一定的耐心和体力,是无法练好陈家的太极拳的,加上陈家太极拳打手对身体条件要求比较高。不是

一般年老体弱者可以开始练的。当然如果是从青壮年开始练习,打到老还是可以的,但是架子一般也开始放高了。由于拳架缠丝劲也比较复杂,不适合一些时间少的人起手锻炼。虽然陈式太极拳有非常好的技击和养生效果,但是如果和现在流行的各家太极拳相比较,比较难于推广。这是从学者的目的造成的。现代的陈式太极拳,也有降低难度和要求的趋势。

陈式太极拳的另一个分支赵堡太极拳,特点也比较鲜明,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我觉得基本保留了原始太极拳的特点。

我并不喜欢现在的一种论调,就是什么都要说正宗,说原传。其实事物是发展的,陈式太极拳是目前太极拳最古老的,但老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问题是要搞清楚太极拳为什么会演变。

现在我们一般说的杨式太极拳,是指杨澄甫定的大架子。其实从杨禄蝉到北京教拳开始,太极拳就遇见了问题。过去太极拳只在陈家内部秘传,长辈对晚辈学拳要求及严格,而且一般都从小习武。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在北京,学拳的人三教九流,尤其后来杨禄蝉给皇族子弟教拳。一是学生素质不够,高难度的动作学不了,而且你也不能对学生对自己的子侄一样打骂和严格要求。所以杨公不得不把拳改了,这是公认的事实。这个问题,也出现在其他孙,吴,武等各派太极拳上。我觉得,这是太极拳由家族内部秘传走向社会,走向公开教学以后必然遇见的问题。所以一般的老师,只能采用两套教学办法,对一般弟子教改过的简单化的拳架子,对子侄和爱徒教原传的东西。

在家里,班侯建侯学的都是老架子,这种架子是陈式老架子,还

是经过杨禄蝉的发展,现在也无法见其真面目了。由于太极拳练到一定境界,是不拘泥于动作的固定化的。所以,可以理解,杨禄蝉在家里教子弟的,和陈长兴的架子有所不同是正常的。

到了杨澄甫这一代,武术的技击功能进一步被削弱。在上海学拳的人大多不可能有陈家原来那些条件,很多人学拳也不再以技击为目的,这样,为了降低要求,便于普及,杨澄甫才定了现在的架子。不过,我不认为杨家自己的子弟仅仅靠练公开传授的架子就可以出功夫。据传杨澄甫的发劲也很利害,显然有其他练法。而强调技击散打的班侯,以及后来的少侯,从学者没有澄甫普遍,也是时代造成的。少侯晚年独创的小架子太极拳,只见发劲不见运劲,据说是圈小到没圈的上乘功夫,可惜不见传者,再说,那样的架子也不是初学者可以学的。

最近我看到一本介绍吴全佑老架太极拳的书,是常云阶的弟子传下来的。动作难度也很大,而且保留了不少哼哈发劲的动作。可见,原来吴家家传的架子,也是保留纵跳发劲的。吴鉴泉定架子,也是出于一定普及需要的。现在的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见多,我觉得,可能很多也是不得已。曾经有一个练吴式太极拳的人问我为

什么在推手中自己能化无法发人,我说你只练化不练发当然不行,从来不练发劲,搏击当中那里发的出劲。

孙禄堂本来就是八卦形意名家,搏击功夫上乘,创造的孙式太极拳架高步活,独树一臶。从和其他拳种的结合和发展来看,孙式太极拳对太极拳有方发展的一面。结合了一些其他内家拳的长处。但是后

来传拳,也是因为普及的原因不得不降低要求。

武式太极拳是我除陈式以外最欣赏的太极拳。特点非常鲜明,短桥兄看起来比较推崇。而且武式太极拳对太极拳理论的发展也很有贡献。但是后来也面临普及和技击的两难。

解放后国家批评唯技击论,使太极拳家更不敢提技击。傅钟文先生在编写杨式太极拳的书的时候更是一再强调不是为了技击。这进一步削弱了太极拳的技击特点。后来定的简化太极拳,还有竞赛套路,都不是完全从体用出发,以技击和出劲力为目的的架子。

如果说各家太极拳到了最高境界,无高下之分,都是无刚无柔无圈的境界。这个我是同意的。但是,我只限于各家能出功夫的家传训练,只在小范围传授的东西。至于各家公开传授的架子,是被迫改的难度偏低的。从目前定的一般各家太极拳来说,我只能说陈式太极拳保留了更多的东西。这也是我最后花很长时间寻访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原因。

也许本文会开罪一些练其他太极拳的朋友,其实我也是欢迎大家批评的。只能说,我个人现在专练陈式太极拳,不是因为家庭,也不是因为正好和某个老师相熟,而是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今之拳者,各家皆盛赞自家门派,誉美有加,而喜指点别家瑕疵,久之而成流弊。金刚自练太极,先指点自家,骂上一骂,非逞口舌之快,但愿各家取长补短,多交流发展,少互相指责。

一骂不团结。太极拳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武术,分成许多流派。

可惜各家太极拳之间,甚至一个式子的太极拳界之间,表面上写东西讲话,都比较谨慎。但是私下里,矛盾重重,有利益上的,有对拳的理解上的,还有个人恩怨上的。先撇开私人因素,就说对拳的理解,本来对拳的理解不同可以公开争论,甚至比武印证,一起研究。可是我们这里更多的是相互指责,都说自己练的好,别人的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各家门人子弟,习以为常。在太极拳界,是经常见到的。同门之间争论正宗,对改拳的非议,等等。包括在陈式太极拳内部,各人的子弟都夸自己的老师功夫好,别人的东西贬多褒少。这样类似的事情,我见过不少。陈式太极拳新老架之间的一些争论,也是和这个有关系的。其实这也不是太极拳一家,很多传统武术都这样,当然我自家门里,听的看的多一些。有一位太极拳名家,姓名略,曾经想集合一些国内的名家一起研究一下老架陈式太极拳,把各人不同的意见交流一下,给初学者一些统一的意见,拳架除了各人的风格,也给初学者制定一些标准。也因为各人的原因,做不起来。弟子私下里说,那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国家制定的竞赛套路,除了体育学院的,一般的传统拳师,只是应付一下教弟子,不作重点。教的学的仍然以传统架子为主。各人的差别还是不小的。对拳的理解和侧重点,分歧也很大。

由于时代的原因,现代太极拳家的技击水平比起前辈有一定差距。如果各人不多交流和发展,各自认为我的最好,那么如何发展,

二骂故弄玄虚,盲目片面理解拳经拳谱。太极拳是优秀的技击拳术,有许多科学研究有待我们去做。古人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是立

足于当时的科学和理论水平的。所以多用中国的传统哲学来解释,我们可以继承,但是也要发展。不能老是停留在阴阳,停留在老拳论上。日本对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在系统化,专业化上,已经走在我们前头。太极拳前辈虽然功夫精深,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对太极拳的解释不一定都科学。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许多国内

出版的书籍,更多的是重复前人的拳论,让人觉得深不可测,玄妙万分,但是却缺乏量化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对于前人的一些拳论,当然可以研究,但是也不能随便就引为经典。我就很不同意"用意不用力",说不用力太夸张了。现代人的古文水平,对传统哲学的了解程度,不可能和古代学者一样,过于强调老拳论,只有让现代的读者和学习者觉得玄妙,但是没有更直接和科学的理解。对于向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那么了解的外国人推广,更是不合适。盲从古人是不对的。

太极拳是高深的拳术,但是可以用力学,生理学上去解释的。不是"不可测度"的。现代科学仪器很先进,一拳多少力量,多少速度,都可以科学分析的。但是,有些人胡乱加些科学名词,乱解释太极拳就不可取了。这一点,我们现在要学习日本人的研究精神,尤其是集体研究精神。

三骂保守和过于注重面子。其实保守是很大的问题。现代我国的太极拳界,大多还是停留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少和其他武术和世界其他搏击术交流和互相学习。现在的太极拳学习者,也大多在自己的圈子里交流。不和练其他功夫的人交手,或很少。这个,倒还不如前代拳师,不论各家高手,打出太极拳的名气不同。现在是更想保住自己

的名声面子,大多拳师不喜欢和同等水平的拳师交流印证功夫。我湖州的一个拳友,先练杨式太极拳,后经我引荐练陈式,他是很喜欢实战的,而且喜欢和练不同功夫的人散手实战,实战中也加深了对拳理的理解。这样的人现在不多。太极拳对其他优秀拳种和搏击术的研究和吸收,以及对应之法,很少,还不如当年的孙禄堂先生。甚至有许多传统拳师推崇太极拳,到了排斥其他拳种的地步。武艺不印证,不交流,没有实战,如何前进,陈式太极拳本身的创编,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术的优点,尤其收戚继光整理各家武术的影响。到了现代,各家太极拳还在闭门造车。

为了面子,所谓的名家也很少和其他门派的高手交流拳技。不知道他们如何保持他们的竞技状态,

一般老师教学生,互相到推手为止,也很少和学生放开打实战。对于学有所成的弟子,我觉得可以和老师实战。我有个学生,大概是谦虚,说弟子怎么能超过师傅,我说,弟子一定要争取超过师傅,如果弟子老是不如师傅,那什么东西都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是一贯欢迎所有人,包括跟我学的,超过我,弟子达到了老师没有达到的境界,是老师最高兴的事情。不过,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的。

听说《武魂》搞了一个传统武术擂台赛,有一个传统武术名家报名参加了,不知道有没有传统太极拳名家参加。

没有实战的训练保持竞技状态,很难想象大师们如何保持自己的实战水平。

四骂吹嘘前人。太极拳前辈功夫比现代的高,是有共识的。太极

拳许多前辈名家,练拳的辛苦和高超的搏击功夫,的确让我等后生小辈向往。但是,仰慕先人不是吹嘘先人。现在关于很多前辈的故事,大多传奇传说多,有可靠资料的少。大多是据谁谁谁说。当然谈一点传奇,增加一点武术的传奇色彩,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现在对太极拳前辈的搏击功夫,在不少书籍里,是被过分夸大了。最近在武术网上贴出了香港举行的一场吴式太极拳和白鹤派拳师的擂台交手录象片断,再印证后来吴家太极拳对此战的评价,可见其夸大不实的成份。这只是一个例子,类似的很多。

很多书刊宣传的很多太极拳手一举手将对手发出多远,如何利害,很多情况下是师傅和弟子印证拳技,或者在技击水平差的比较远的情况下的一种特殊较量。和真正实战,有一定的距离。对前辈的功夫,要有一个客观评价,对于有些记载,我觉得可信成份比较少,但是还有人印在出版物上,对一般人了解真正的太极拳,反而有反面影响。

太极拳前辈的搏击水平,是实在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真功夫是不可能立足的。陈长兴,杨露蝉,杨班侯,陈发科,和兆元,孙禄堂这些人功夫,是不需要吹嘘的,但是其实很多人吹嘘前辈和老师是为了抬高自己,这就更不可取了。

骂是为了改进和提高,纯属于个人观点,偏激之处,各位指点,另外也欢迎别人骂我。

有关太极拳的起源,现在说法很多,现在比较普遍认可的,是我国著名武术研究工作者唐豪的研究,认为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战将陈王

庭,后在陈家沟沿袭,当今流行的各式太极拳,均起源于陈式太极拳。但是,在许多其他各式太极拳的书籍里,比较淡化陈式太极拳为各式太极拳之母的说法,有的还是说太极拳始创于张三丰,最近汪波出版的全佑老架太极拳一书中,更是对太极拳起源于陈式公开表示了怀疑,并提出了张三丰创拳的可能性。

在作讨论之前,我觉得首先要说明一点,有许多人写太极拳的起源和历史,都是带着个人目的的,很多为了标榜自己学的正宗或古老,拼命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师承更古老。由于现代太极拳的传播始于陈家十五氏陈长兴,这个事实基本现在没有人有异议。于是,大多数其他式子太极拳的门人对陈长兴的介绍都一笔带过,除了陈式的门人。更有人为了宣传自己,假托古人,篡改历史,那就更不可取。我觉得,在讨论时,先要有公正的学术研究态度,不能为了一己的名誉,我觉得,至少,唐豪先生的考证不管准确与否,应该可以相信没有带个人利益色彩。我是练陈式太极拳的,但我不是陈家子第,选择练陈式太极拳也是个人选择,但是,无论我的讨论准确与否或者是否有失偏颇之处,但是,首先是正动机,至少,我没有刻意去褒贬任何一家的意思,不想,也没有必要宣传谁,褒贬谁,希望做到公正。这一点,我觉得汪波在全佑老架一书里,对各式太极拳的评价还是比较公正的,他对太极拳起源的不同意见,也是出于学术分歧,没有其他目的,这一点,从书里看的出来,对他的见解,我还是很尊敬的。

台湾廖白先生评太极拳名家

台湾廖白先生评太极拳名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中说拳的越来越多,而且对于很多人练是为了说。鄙人虽功夫一般,但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至少还积累了点浅见。这几天对孙门争论的挺激烈,其实真是浪费精神。老一辈的拳家我还是见过不少,如杨松山、杨奎山、刘志清、郝家俊、马礼堂、李天骥、沙国正、何福生、周元龙、顾留馨、万籁声等等,不一一枚举了,提起孙禄堂先生,老练家子们没有一个不服的,皆认为孙禄堂先生是绝顶的功夫。这本来就是早已盖棺论定的事。就象多少年后,人们争论当年贝利、马拉多那会不会踢足球一样,吵的天翻地覆,简直是太无聊了。据我多年的见识,孙门的情况正如周元龙先生所说:真正的传人极少。因为孙氏拳多少年来都是师选徒,而不是徒找师。记名弟子很多,但不教你真东西。这与钱无关,全在缘份。真正得孙氏拳真传的,据说除了孙存周外,上海只有支燮堂。支燮堂有个弟子寿关顺,功夫确实超凡。上海还有一位老中医程大夫,是孙门传人,注意是姓程而不是陈。程传给了原浙江省武术队教练、省传统武术挖整负责人凌耀华孙氏八卦盘根和孙氏太极拳。凌得孙氏拳之一鳞半爪,功夫脱俗。此外,北京的孙剑云据说尚有其先人的形迹,至于其内容如何不得而知。天津的张烈,也许是他太聪明了,他的拳理与孙氏拳的拳理大相径庭,完

全是他自己的一套。功夫到也有一些,但是未能脱俗。与张烈谈拳,他最得意的似乎是如何使用胡椒面外加钢丝锁。黄万祥真正的师傅是万良,万良解放后一直被管制。黄万祥是有功夫的,也是下了大功夫的,但是按照我的体认,也只能算是俗中佼佼、庸中铮铮。谈不上超凡。安徽的余永年很难算是孙门的正宗传人,至多只能算是旁系。余永年有功夫,但保守的很。其他的如白普山,人很软,推手马马乎乎。童旭东在研究历史方面狠下些功夫,有人说他胡吹,倒也不是,我和他见过几面,他确实掌握不少资料。不过他几乎没有什么功夫,当老板的人,尽忙他的项目了。张振华以前就认识,天生不是练拳的料,根本不懂拳。以前有个小刘还行,也是很一般。开封还有几个练孙氏拳的,小魏、小马、小时,名字忘了。不过那时他们几个还是真有些功夫。如果练拳一直没仍下,现在够得上人物了。这是我了解的孙门的大致情况。我说这些话,孙门的人要骂我,一门心思要贬低孙门的人也要骂我,笑骂随他便,反正这是我的亲身经验。下面再谈谈杨氏的情况。有人说杨氏到了杨澄甫先生时,就没真东西了。这是胡说八道。杨澄甫先生的功夫是非常厉害的。散手、推手都行。当年杨澄甫先生去广州,李济深不仅借给他一幢小洋楼,还送给他两个小姐(相当于现在的二奶)。没真功夫,哪能有这种待遇。这事不是我胡说,广州的朋友马志斌也知道的很清楚。根据我的体会杨氏太极练的好的还是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标签:金刚玉女一枪太极陈式2010-12-13 11:16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养生功) 预备式:压腿 第一部分:关节放松 1、手指交叉手腕摇摆放松 2、手臂肘部摇摆放松 3、肩部摇摆放松 4、手臂伸展侧身摇摆放松 5、腰部转动手臂摇摆放松 6、手按腰部腰部转动放松 7、手按膝关节转动放松 8、手臂侧摇摆伸腿放松9、脚关节摇摆放松 第二部分:缠丝劲 1、逆缠 2、顺缠 3、上缠 4、下缠 5、左缠 6、右缠 7、前缠 8、后缠 第三部分:静养功 1、采气 2、 3、丹田内转运气功 4、盘坐养生功 5、平坐养生功 6、太极浑元桩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1. 太极初式 2. 金刚捣椎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椎 7. 白鹤亮翅 8. 斜行 9. 搂膝10. 上三步 11. 斜行12. 搂膝13. 上三步14. 掩手肱拳15. 金刚捣锥 16. 撇身捶17. 青龙出水18. 双推手19. 肘底看拳20. 倒卷肱 21. 白鹤亮翅22. 斜行23. 闪通背24. 掩手肱拳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27. 运手28. 高探马29. 右擦脚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32. 上三步33. 击地捶34. 翻身二起脚35. 护心捶

36. 旋风脚37. 右蹬一跟38. 掩手肱拳39. 小擒打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42. 单鞭43. 前招44. 后招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 玉女穿梭49. 懒扎衣50. 六封四闭 51. 单鞭52. 运手53. 摆莲脚54. 跌岔55. 金鸡独立 56. 倒卷肱57. 白鹤亮翅58. 斜行59. 闪通背60. 掩手肱拳 61. 六封四闭62. 单鞭63. 运手64. 高探马65. 十字脚 66. 指裆捶67. 猿猴探果68. 单鞭69. 雀地龙70. 上步七星 71. 下步跨虎72. 转身摆莲脚73. 当头炮74. 金刚捣锥75. 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 1. 太极初势 2. 金刚大捣锥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护心拳 7. 斜行 8. 回头金刚捣锥 9. 撇身拳10. 指裆斩手 11. 翻花舞袖12. 掩手肱拳13. 腰拦肘14. 大肱拳15. 小肱拳 16. 玉女穿梭17. 倒骑龙18. 掩手肱拳19. 裹身鞭20. 兽头势 21. 披架子22. 翻花舞袖23. 掩手肱拳24. 伏虎25. 抹眉肱 26. 黄龙三搅水27. 左冲右冲28. 掩手肱拳29. 扫蹚腿30. 掩手肱拳 31. 全炮捶32. 掩手肱拳33. 捣岔捣岔34. 左二肱右二肱35. 回头当门炮 36. 变式大捉炮37. 腰拦肘38. 顺拦肘39. 窝底炮40. 回头井拦直入 41. 金刚捣锥42. 太极收势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 1. 金刚捣锥 2. 懒扎衣 3. 六封四闭 4. 单鞭 5. 金刚捣锥 6. 白鹤亮翅 7. 搂膝拗步 8. 初收 9. 上三步10. 斜行拗步 11. 再收12. 上三步13. 掩手肱拳14. 金刚捣锥15. 撇身拳 16. 青龙出水(出手花) 17. 肘底看拳(叶底花) 18. 倒卷肱(珍珠倒卷帘) 19. 白鹤亮翅20. 搂膝拗步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 - - 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无极桩 2正面单手缠丝 3侧面单手缠丝 4正面上下缠丝绸 5正面里外缠丝 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 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正面双手缠丝 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 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11斜步上下缠丝 12斜步双手缠丝 13斜步左右缠丝 14前后缠丝 15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 2上下缠丝 3上步缠丝绸 4倒步缠丝 5拗步缠丝 6定步缠丝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出庙 3懒扎衣 4上步斜行 5上三步 6左掩手肱拳 7双推手 8倒卷肱 9闪通背 10右掩手肱拳 11六封四闭 12运手 13高探马 14右蹬一跟 15左蹬一跟 16野马分鬃 17玉女穿梭 18金刚捣碓 19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5斜行 6搂膝 7前蹚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蹚拗步 18左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懒扎衣 28六封四闭29单鞭 30雀地龙 31上步七星 32小擒打 33运手34高探马 35双摆莲 36当头炮 37金刚捣碓 38收势 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节节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分析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好东东哦) 标签:马步金刚陈式太极拳陈式转身2008-10-03 08:18 前几天休假无事,将以前学习的陈式太极56式拳谱翻出来整理了一下,自己添加了每招之间的演变动作,无私贴出供太极虫们共享,呵呵,不对之处请及时指出。 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套路 第一组: 1.起势 (分脚开立) 2.右金刚捣碓 (1.转腰摆手 2.转身右平捋3.擦步推掌4.躬腿前棚 5.虚步撩掌 6.震脚砸拳) 3.揽扎衣 (1.转腰托拳 2.转腰分掌 3.提脚擦步合臂 4.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闭 (1.转腕旋掌 2.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4.虚步按掌) 5.左单鞭 (1.左推右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4.马步立掌) 6.搬拦捶 (1.转腰摆拳 2.马步横打 3.转腰翻拳4.马步横击) 7.护心捶 (1.转腰塞拳 2.跳转龙摆 3.马步棚打) 8.白鹤亮翅 (1.擦步插掌 2.虚步分掌) 9.斜行拗步 (1.转腰绕臂 2.踏脚擦步 3.收掌扭腰提勾 4.马步展臂) 10.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11.前趟 (1.落脚擦步下捋2.转体搭手3.转腰翻掌 4.提腿擦步5.马步分掌) 第二组: 12.左掩手肱拳 (1.提膝刁收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4.弓步冲拳.) 13. 披身捶 (1.右转腰掩肘 2.左转腰掩肘) 14. 背折靠 (1.折叠缠绕 2.拧腰折靠) 15.青龙出水 (1.转体绕臂 2.转腰缠臂 3.马步撩弹4.马步迸掌) 16.斩手 (1.提脚翻掌 2.震脚切掌) 17.翻花舞袖 (1.旋臂伸掌 2.挑掌抢劈) 18.海底翻花 (1.转腰提臂 2.提膝翻抖) 19.右掩手肱拳( 1.震脚收掌 2.擦步合臂 3.马步掩手 4.弓步出拳) 20.左六封四闭 (1.转腰下捋 2.转腰前挤 3.转身虚步刁托 4.虚步按掌) 21. 右单鞭 (1.右推左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4.马步立掌) 第三组 22.右云手 (1.收脚摆掌 2.开步推掌 3.擦步右云4.开步左云 5.转腰摆掌 6.缠臂横击)23.左云手

太极拳经典书籍

太极拳经典书籍 [杨式太极拳及医疗保健].何明.扫描版.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编着.pdf 《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pdf 《太极拳要义》-乐亶.pdf 《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 《武式太极大杆》·翟维传.pdf 《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 《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 《杨家太极拳老拳谱》吴家藏本.pdf 八式太极拳.八式太极剑(徐伟军).pdf 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pdf 陈氏太极拳4册合集.pdf 陈氏太极拳(沉家桢顾留馨).pdf 陈氏太极拳陈照奎(手抄本).pdf 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民国).pdf 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pdf 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pdf 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钧生.pdf 陈氏太极拳术-陈正雷.pdf 陈氏太极拳图说简体版(陈鑫着).pdf 陈氏小架太极拳-范春雷.pdf 陈式太极功夫系列之一老架一路(马国相).pdf 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pdf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精选.pdf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1.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吴自立着.pdf 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1).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pdf 陈式太极拳图说.pdf 陈式心意溷元太极拳教程(冯志强).pdf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pdf 陈照奎《陈式太极拳》复写纸誊写本.pdf 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1).pdf 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pdf 陈正雷大师着《陈氏太极十三杆、三杆、八杆、梢杆》.pdf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pdf 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崔仲三.pdf 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傅钟文.pdf 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pdf 法》沈顺林(少林与太极1994年第3期)[1].pdf.pdf 方梦憔太极拳学笔记.doc 古传《太极拳九要论》.pdf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任何武功的训练,都需要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上,只有招式熟练了,才能活学活用。 招熟阶段明劲的训练方法 招熟阶段是练习陈式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所谓招熟,是指练习者能準确熟练地掌握陈式太极拳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和拳术 套路的每一个外形动作。所谓明劲,指初学者本身固有的刚猛之劲,通过套路动作,表现在外可以看到的一种外劲。因其僵滞笨拙,又 称爲僵劲。属太极拳的下乘功夫。 在第一阶段,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规范动作的基本训练,二要注意通过规范动作,统驭巧化僵劲。这两个方面实质上是在同一个过程 中完成的。 要想掌握当中的技巧和方法,就需要大家平常多注意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和套路的练习。 何谓明“三节” 欲致“招熟”须明“三节”。三节是指人的整体或局部均分爲上、中、下(或梢、中、根)三节。若以全身而言,则头部爲上节,头顶 至咽喉之间,即梢节;胸部爲中节,咽喉至下丹田之间,即中节;腿 部爲下节,自大腿根至两脚趾之间即梢节。 若以腿部而言,胯爲根节,膝爲中节,足爲梢节。若以中部而言,则胸爲上节,腹爲中节,丹田爲下节。若以臂而言,则膊爲根节, 肘爲中节,手爲梢节。若以手而言,则腕爲根节,掌爲中节,指爲 梢节。

若以头部而言,则额爲上节,鼻爲中节,口爲下节。所以整个人体,从头至足,无处不以叁节而分。这也要求练习者必须知道周身 各部位的生理特性,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去遵循。 在陈式太极拳中,要想将各技法运用好,就需要调整身体各部为的作用。 《拳论》所讲“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阐述的就是“明三节”的重要意义,练习者千 万不要忽略。三节即明,练习者还须掌握“三合”。 “三合”的理解 在第一个阶段中主要掌握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详细的讲外三合,就是要求练习者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右手 与左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右肘与左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 右肩与左胯相合。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头与手相合,身与步相合。这都属于外三合的範畴。掌握外三合在第一阶段的练习中作用十分重大,它可以保 证练习者在所学习的拳术套路中招式动作姿势的正确性。 第一阶段的前期主要任务就是让练习者熟悉拳术套路动作。初学动作的正确性是很重要的。学拳容易改拳难,一旦练习者将自己所 练的错误动作形成习惯,就很难再改成架势。 若顺其自然一直错练下去,一则收不到健体、技击及锻炼的预期功效,二则还会损伤练习者的身体。切记:柔是根本,气不可上逆,如横气填胸,则百害而无一益。所以练习者必须掌握外叁合,学就 正确的套路,持久的练习,才能达到真正的招熟。 当练习者弄清了身体的叁节的含义、掌握了外三合的基本原理之后,注意力要集中于练习的过程中身法、步法、手法与眼法的具体 变化上来。 第一,陈式太极拳的身法,定要中正、大方、平正、舒展、和顺、八面支撑、含而不露。练习者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上起下落、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2010-10-2716:00 第一势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 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揽扎衣)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 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 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 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势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各势太极拳仍有“如封似闭”势名,与此势毫无相同。 当今陈氏一路有6个六封四闭,二路(炮捶)只有1个。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头套)虽无六封四闭之名,但在揽擦衣与单鞭连接之处有掤捋挤按的动作练法,今命名为“六封四闭”。

陈式太极拳72式详解

第一段: 1、预备式 2、起式 3、金刚捣碓 4、赖札衣 5、六封四闭 6、单鞭 7、雕托 8、上步合手 9、白鹤亮翅 第二段: 10、斜行 11、搂膝 12、上三步

13、掩手肱锤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迎门肘 17、撇身锤 18、指裆 19、斩手 20、翻花舞袖 21、转身直门肘 22、云手 第三段: 23、双摆莲 24、伏虎 25、左金鸡独立 26、右金鸡独立 27、退步压肘 28、白鹤亮翅 29、斜行 30、闪通背 31、海底翻花 32、迎门靠

第四段: 33、搬拦锤 34、护心拳 35、小擒打 36、左三法 37、左三法 38、披架子 39、风扫梅花 40、当头炮 41、金刚捣碓第五段:

43、野马分鬃 44、缠丝手 45、连珠炮 46、黄龙三搅水 47、左踏一跟 48、右踏一跟 49、海底翻花 50、白蛇吐信 第六段: 51、斩手炮 52、腰拦肘 53、顺拦肘 54、穿心肘 55、迎门肘 56、窝底炮 57、回头井栏直入 58、金刚捣碓

第一段: 01、预备起式 02、金刚捣碓 03、揽札衣 04、六封四闭 05、单鞭 06、刁托 07、上步合手 08、白鹤亮翅 09、斜行拗步 10、搂膝 11、上三步 12、掩手肱捶 13、背折靠 14、青龙出水 注:1、根据陈氏太极拳老一路、老二路、老架、新架动作改编,去掉了许多重复动作,更适合中、青、少年习练。 2、初学者可分组练习,单练第一组27式,加练第二组54式,三组同练81式。 3、老年人可放慢动作习练,配合呼吸,有助于身心健康。如配合太极内功训练,可内外兼修,事半功倍。 4、拳法,拳理,技击法集陈氏第十代传人:沧州:张剑平,香港:程克锦。第十一代传人:石家庄:马虹,北京:冯 志强,天津:马广禄,陈家沟:王西安,陈小旺,陈小星,朱天才等众名家之长,整编而成,保留了传统的陈氏风格。 张剑臣 于辛集市信德中学 2011年6月 2011年6月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

陈氏太极拳有哪些基本功 目录: 一、桩法 二、重心转移 三、单手缠丝功 四、双手缠丝功 五、步法 六、拳礼准备活动收势缠丝功 前言介绍 在武术领域,无论那一个派别都离不开基本功训练。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老学者,都要时刻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只不过着重点不同罢了。初学者应以基本功训练为主,掌握了基本功后,在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套路和其它功法。自学拳起,无论学到何时,都要坚持每天练基本功。以后,随着功夫的不断增长,可以每天根据学拳者的目的性有选择性有重点地进行练习,但有些基本功如站桩、发劲等都要每天坚持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很多,除一些常规的压腿、踢腿及一些步法如弓步、扑步、马步基本训练外归纳起来主要有手型步型、基础单式、基础桩功和缠丝功四类。 一、手型与步型 1、手型:有五种:掌、拳、勾手、刁手和枪指 1)、掌:陈氏太极拳的掌俗称“瓦楞掌”,成掌时要求拇指与小指有相和之意,其余三指微向后仰,掌心要 虚、要空。 2)、拳:握拳时要求四指并行卷向手心,拇指向掌心方向卷曲,拇指内侧紧贴于食指和中指中节部位。握 拳时不要过分用力,拳心要有空的感觉。 3)、勾手:做勾手时要求五指轻轻捏拢,指尖向下曲腕,手腕背部向上隆起,但要注意放松,不要过分用 力,否则成僵腕,影响血液循环。 4)、刁手:做刁手时要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以小指领劲,依次曲卷向手心,拇指自然伸直轻 压于食指上。做刁手时不要过分用力,让手指和手腕自然卷曲和隆起。 5)、枪指:做枪指时要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指以小指领劲依次卷曲向手心,食指自然伸直与小臂成一 直线,拇指自然向上翘起,形成一手枪状。注意使用时,卷曲的三指不要太用力。 2、步型:步型有六种:弓步、仆步、虚步、马步、独立步和坐盘步。 1)、弓步:分左弓步和右弓步,左弓步又分左正弓步和左侧弓步,反之已然。以左弓步为例:如做左 正弓步,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左前方,微向里合,右腿自然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成约45度角,身体面向左侧;做左侧弓步时,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正前方,右腿自然向右侧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90度,与左脚平行,面向正前方。 2)、仆步:分左仆步和右仆步,是基本步法中较低一个步法。做仆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殿部距 地面约5公分,另一腿向侧面伸直仆于地上,约平行于地面,脚尖里合90度,与另一脚平行。 3)、虚步:分左虚步和右虚步,左脚虚为左虚步,反之为右虚步。做虚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幅度 应根据动作要求控制在90-150度之间,支撑身体约90%重心,另一腿向侧前方跨半步脚尖或前脚掌虚虚点地,支撑身体约10%的重量。 4)、马步:要求两腿向左右两侧分开,宽约三脚长或80公分左右,两腿同时屈膝下坐,大腿与小腿成 90-120度,但不小于90度,两脚平行或略向外摆。做马步时要注意上半身要垂直于地面,不要翘臀前倾。

陈氏太极拳如何正确学习陈氏太极

陈氏太极拳如何正确学习陈氏太极 太极拳的学习方法 1、由简至繁 初学者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用太在意配合呼吸来做动作,可以先采用适合自己的呼吸,先将拳架,形态,这些基本的动作练好之后 再配合呼吸练习太极,一定要先从简单的开始练习,打好基础。 2、缓慢轻柔 太极拳行拳的呼吸,比人们平时的呼吸要求更平和、徐缓、均匀、深长,达到吸之轻轻,呼之绵绵,没有闭气、憋气、向下压气、强 提拉气和用劲逼气的现象。 太极拳的练习非常讲究速度和呼吸的配合,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从简单的太极拳呼吸开始入手,越练越慢才行。 3、腹式呼吸 太极拳行拳时要用“腹式呼吸”,把人们后天的胸式呼吸,还原为先天的腹式呼吸。要求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这是 顺腹式呼吸。与此相反,就是逆腹式呼吸。 两者各有利弊。传统太极拳多数流派是主张采用逆腹式呼吸的,但逆腹式呼吸难度较大,它要求练拳者胸腹横膈膜有较强的升降能力。我们可以先练顺式,再练逆式。 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训练,行拳时慢慢习惯腹式呼吸了,进而娴熟到不用意念控制,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呼吸方式了。 4、阴吸阳呼 上面我们说到的太极拳的呼吸,这里要强调的是练习的呼吸也要从简单的阴阳结合来看,我们的练习非常讲究呼吸的节奏。

太极拳的动作是以一阴一阳为一个动作变化周期,跟人的呼吸变化周期没有太大的差别,人的呼吸以一呼一吸为一个周期。对于练 习太极的人来说,在练习的过程中两个好做到一致。 在一个拳势动作周期中,能量积蓄阶段,属阴,为吸气;能量释 放阶段,属阳,为呼气。 拳势呼吸就是要求呼吸状态与练拳姿势变化相互结合,从养生健身的角度出发,练拳的速度节奏应该按照人体自然呼吸的快慢来进 行调整,这是“动作配合呼吸”的原则。 行拳时要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非常协调,做到阴吸阳呼,收吸发呼,起吸落呼,合吸开呼。 怎样练习陈氏太极拳 一、动作要柔顺圆活 有很多人都说陈式太极拳容易学习,而且它的动作优美。 以采挒肘靠四隅劲为辅,用劲方法以缠丝劲为主,以发劲为辅; 动作力求柔顺,外形具有缓、柔、稳的特色。” 对如何练好练好陈式太极拳一路指明了方向。太极拳是意气运动。是用意练意的拳,用意不用拙力是陈式太极拳基本要求。 因此,在学练一路拳时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 现在很多喜欢打太极拳的人都只是随便的乱打,使很多的力气,可是效果却很差。 陈式太极拳18代传人陈照奎、田秀臣、冯志强老师在演练陈式 一路时,真正做到动作连绵缠绕,气定神闲,收放自如,似行云流水,很少发劲,即使发劲也是点到而已,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 不费力。 真正体现出“引而不发”的大家风范。使观者矜躁全消,回味无穷,这才是练拳的高境界。 二、外形要舒缓沉稳

太极拳经典书籍230本

太极拳经典书籍230本 [杨式太极拳及医疗保健].何明.扫描版.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编着.pdf 《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pdf 《太极拳要义》-乐亶.pdf 《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 《武式太极大杆》·翟维传.pdf 《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 《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 《杨家太极拳老拳谱》吴家藏本.pdf 八式太极拳.八式太极剑(徐伟军).pdf 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pdf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pdf 陈氏太极拳 4册合集.pdf 陈氏太极拳(沉家桢 顾留馨).pdf 陈氏太极拳陈照奎(手抄本).pdf 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民国).pdf

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pdf 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钧生.pdf 陈氏太极拳术-陈正雷.pdf 陈氏太极拳图说 简体版(陈鑫着).pdf 陈氏小架太极拳-范春雷.pdf 陈式太极功夫 系列之一老架一路(马国相).pdf 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pdf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精选.pdf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1.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马虹.pdf 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 吴自立着.pdf 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1).pdf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pdf 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pdf 陈式太极拳图说.pdf 陈式心意溷元太极拳教程(冯志强).pdf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pdf 陈照奎《陈式太极拳》复写纸誊写本.pdf 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1).pdf 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pdf 陈正雷大师着《陈氏太极十三杆、三杆、八杆、梢杆》.pdf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pdf 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崔仲三.pdf 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傅钟文.pdf 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pdf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pdf 法》沈顺林(少林与太极1994年第3期)[1].pdf.pdf 方梦憔太极拳学笔记.doc 古传《太极拳九要论》.pdf 古拳谱第三辑之一《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二卷·陈鑫.pdf

很经典的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击窍要 赵建宇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三)练习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二、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三、基本缠丝功法歌 第二章:太极拳法 第三章:例举技法 第四章:推荐太极拳理论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汇总起来分三个方面: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太极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识体操,但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先有意识(主要是练意识),后有动作,用意识去指挥动作的运动,这里面处处富含哲理,妙趣横生;太极拳是拳术、也是艺术,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请参阅我的“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一文)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

陈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动作

陈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动作 第一段 1.起式 : 1.分脚开立 2.右金刚捣碓 : 1.转腰摆手 2.转身右平捋 3.擦步推掌 4.弓腿前棚 5. 虚步撩掌 6.震脚砸拳 3.揽扎衣: 1.转腰托拳 2.转腰分掌 3.提脚擦步合臂 4.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闭: 1.转腕旋掌 2.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 4.虚步按掌 5.左单鞭: 1.左推右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 4.马步立掌 6.搬拦捶: 1.转腰摆拳 2.马步横打 3.转腰翻拳 4.马步横击 7.护心捶 : 1.转腰栽拳 2.跳转抡摆 3.马步棚打 8.白鹤亮翅 : 1.擦步叉掌 2.虚步分掌 9.斜行拗步: 1.转腰绕臂 2.踏脚擦步 3.收掌搂膝提勾 4.弓步展臂 10.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11.前趟: 1.落脚擦步下捋 2.转体搭手 3.转腰翻掌 4.提腿擦步 5.马步分掌 12.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 4.弓步冲拳 13.披身捶: 1.右转腰掩肘 2.左转腰掩肘

14.背折靠: 1.折叠缠臂 2.拧腰折靠 15.青龙出水: 1.转体绕臂 2.转腰缠臂 3.马步撩弹 4.马步迸拳 16.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 17.翻花舞袖: 1.旋臂伸掌 2.跳转抡劈 18.海底翻花:1.转腰摆臂 2.提膝翻抖 19.左掩手肱捶: 1.震脚收拳 2.擦步合臂 3.马步掩手4.弓步冲拳 20.左六封四闭: 1.转腰下捋 2.转腰前挤 3.转身虚步刁托 4.虚步按掌 21.右单鞭: 1.右推左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 4.马步立掌 第二段 22.右云手: 1.收脚摆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右云 4.开步左云 5.转腰摆掌 6.缠臂横击 23.左云手:1.震脚摆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左云 4.开步右云 24.高探马: 1.转身分手合掌 2.马步分掌 3.扣脚转身旋掌 4.虚步推掌 25.右连珠炮:1.转腰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推掌 4.撤步刁托 5.跟步推掌 26.左连珠炮:1.退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27.闪通背: 1.转腰带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扫腿推掌

太极拳24式视频

太极拳24式视频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三门峡张秋艳 王二平陈氏太极拳74式背面演示口令音乐 中国武术七段赵王欣《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领练《马畅老架一路》马国相太极武馆 传统老架一路分解动作完整版陈家沟太极拳陈辉讲堂马畅陈氏56式太极拳国家标准竞赛套路 马畅陈氏56式太极拳慢动作 马畅陈氏太极56式新版高清 郑冬霞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完整版 陈志强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蟾息太极功太极绵拳. 陈正雷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示范 郑冬霞老架一路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张东武慢动作教学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完整 张永红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正反面示范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郑彩霞表演 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志强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讲解

陈家沟主教练陈会武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老架一路视频陈卫生 张东武老师老架一路重放健康中原 陈家沟太极王家拳宣传片 太极精要13式 上课完整演练陈辉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朱天才大师老架一路高清珍藏版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教学 朱天才大师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前老架一路二路展示 右侧老架一路二路展示 刘志华陈氏太极老架一路 刘志华陈氏老架一路78式 刘志华陈氏老架一路慢速带口令示范 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刘志华 褚亚龙老师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马来旺陈式太极拳 陈小星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中华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 陈氏太极拳陈中华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技术动作详解陈中华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_技术动作详解

任明明太极拳老架 任明明太极拳老架一路16版 任明明太极拳老架一路最新 陈庆洲太极拳些列 顾留馨陈式太极拳一路演示及推手 陈素英陈式老架一路 李恩久陈式太极拳 田秋茂陈式太极拳一二路 张福旺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庆毅 王西安讲解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绝版珍藏陈氏太极套路精选-王西安 张艳一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示范教学mp4 李雨樵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马畅示范 著名大师张保忠演练老架一路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正雷得意门徒常春芳演示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郑彩霞演练 马虹—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民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庆源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韩伟华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 1关节活动操 一、旋转头颈 两脚自然立开,约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拇指在后,其余四指在前。以颈项为轴,头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向左旋转为一圈,共转八圈,再反方向旋转八圈。 二、活动腕关节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两手食指环扣交叉与胸前。以腕关节为轴旋转,动作尽 量轻柔,幅度要大,次数不限,以舒适为度。 三、活动肘关节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两手臂自然垂于体侧,以身体带动手臂,先逆缠进而变 顺缠走外前上弧形合于腹前。上动不停双手变逆缠走里下弧循腰两侧外开至两胯侧。反复 练习。 四、活动肩关节 两脚自然立开,约与肩同宽;两手成勾手,勾尖置于肩前。以肩关节为轴,两肘向前、向后、向下旋转为一圈,共转八圈。反方向再转八圈,反复练习。 五、扩胸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双手平抬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两脚不动,两 肘外展扩胸,后振两次。随两臂回弹,两肩成侧平举扩胸,掌心朝上,后振两次。反复练习。 六、振臂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左手上举于头部左侧,臂伸直,掌心朝前,右臂垂于右侧,两肩同时后振两次。在交换两手上下位置,后振两次,反复练习。 七、抡肩拍打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松肩、松臂、松胯、屈膝,脚不动,随着身体左转。带 动两臂甩开拍打身体,右臂拍打左前胸、腹、肋、肩,左手背及前臂拍打右背,眼随身体 左后方看。再向右转,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如此自下而上、至上而下随意拍打,次数不限,以轻松舒适为度。

八、架臂转腰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双手轻握拳,平抬于胸平,全面相对,脚不动,向左转 腰90度2次。随即向右转腰90度2次。反复练习。 九、活动髋关节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两手户口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按于肾俞穴上。腰 不动,以髋关节为轴,按左—后—右—前的方向旋转8圈。再反方向旋转8圈。反复练习。 十、活动膝关节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两手按在膝上,以膝关节为轴,同时向里,向外各旋转8圈。两脚并拢,手势不变,以膝关节为轴,向左向右各旋转8圈。反复练习。 十一、活动踝关节 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拇指在后,其余四指在前,重心在右脚,左脚点地,右 脚不动,以左脚尖为支点,以左脚踝为轴旋转。再以右脚点地,旋转右踝关节。反复练习。 十二、弹抖放松 立正。左脚提起,右脚支撑体重,松胯提膝;两臂放松收缩,身体略右转。放松弹蹬 左脚,同时向右前下甩两臂,全身各个关节都有一种放松舒展的感觉。提换右脚弹抖放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2缠丝劲训练 单云手 1、左单云手 动作一:两腿开步成左弓步,左手至左膝上,高与与肩平;右手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重心在左,目视左手,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左手划弧下沉,里合于小腹前,为顺 缠丝劲。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继续右转,同时左手向右上穿掌至右胸,,为逆缠丝劲;目视身 体左侧前方。 动作四:接上势。松左胯,身体向左转;左手逆缠外开至左膝上方,高于肩平;目视左手。 如此,整个左单云手动作完成。一开一合为1拍,一般子每个动作单练时,练够两个 8拍为1节。由生到熟,由熟到顺,逐步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动作特别熟练后,再

56陈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56 陈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太极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而且太极拳不但能够保健身体,还能缓解头痛。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56 陈式太极拳分解教学,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特点 陈式56 式太极拳是在传统的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但是保留了陈氏太极螺旋缠丝的特点。陈式太极以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虚实结合、松活弹抖的特点成为太极流派中最具特色的拳派,并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世界人民强身健体的信赖和选择。 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在传统套路基础上,由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专家、名师精心提炼、创编、审定的竞赛规定套路。它具有很好的传统性、科学性、竞技性,不仅符合武术竞赛规则要求,而且动作规范、技法充实、修炼均衡、新颖合理,因而也适合广大爱好者的健身学练的需要。 口令 第一组 1. 起势 (分脚开立) 2. 右金刚捣碓 (1. 转腰摆手2. 转身右平捋3. 擦步推掌4. 躬腿前棚5. 虚步撩掌6. 震脚砸拳) 3. 揽扎衣 (1. 转腰托拳2. 转腰分掌3. 提脚擦步合臂4. 马步立掌)

4. 右六封四闭 (1. 转腕旋掌2. 下捋前挤3. 左刁右托4. 虚步按掌) 5. 左单鞭 (1. 左推右提2. 提脚擦步3. 转腰托掌4. 马步立掌) 6. 搬拦捶 (1. 转腰摆拳2. 马步横打3. 转腰翻拳4. 马步横击) 7. 护心捶 (1. 转腰塞拳2. 跳转龙摆3. 马步棚打) 8. 白鹤亮翅 (1. 擦步插掌2. 虚步分掌) 9. 斜行拗步 (1. 转腰绕臂2. 踏脚擦步3. 收掌扭腰提勾4. 马步展臂) 10. 提收 (1. 扣脚合手2. 收脚收手3. 提膝推按) 11. 前趟 (1. 落脚擦步下捋2. 转体搭手3. 转腰翻掌4. 提腿擦步5. 马步分掌) 第二组 12. 左掩手肱拳 (1. 提膝刁收2. 震脚擦步3. 马步掩手4. 弓步冲拳.) 13. 披身捶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八个特点: 一、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二、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三、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四、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五、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六、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七、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八、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马虹著 第一式:预备式第二式:金刚捣硾 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第六式:搬拦捶 第七式:跃步护心拳第八式:跃步斜行 第九式:煞腰压肘拳第十式:井揽直入 第十一式:风扫梅花第十二式:金刚捣硾第十三式:庇身捶第十四式:撇身捶 第十五式:斩手第十六式:翻花舞袖第十七式:掩手肱拳第十八式:飞步拗鸾肘

第十九式:云手(前三)第二十式:高探马 第二十一式:云手(后三)第二十二式:高探马 第二十三式:连环炮(一)第二十四式:连环炮(二)第二十五式:连环炮(三)第二十六式:倒骑麟 第二十七式:白蛇吐信(一)第二十八式:白蛇吐信(二)第二十九式:白蛇吐信(三)第三十式:转身海底翻花 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拳第三十二式:转身六合 第三十三式:左裹鞭炮(一)第三十四式:左裹鞭炮(二)第三十五式:右裹鞭炮(一)第三十六式:右裹鞭炮(二)第三十七式:兽头式第三十八式:劈架子 第三十九式:翻花舞袖第四十式:掩手肱拳 第四十一式:伏虎第四十二式:抹眉红 第四十三式:左黄龙三搅水第四十四式:右黄龙三搅水第四十五式:左蹬跟第四十六式:右蹬跟 第四十七式:海底翻花第四十八式:掩手肱拳 第四十九式:扫蹚腿(转胫炮)第五十式:掩手肱拳 第五十一式:左冲第五十二式:右冲 第五十三式:倒插第五十四式:海底翻花 第五十五式:掩手肱拳第五十六式:夺二肱(一)第五十七式:夺二肱(二)第五十八式:连珠炮 第五十九式:玉女穿梭第六十式:回头当门炮 第六十一式:玉女穿梭第六十二式:回头当门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