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六(第七章)

课后习题六(第七章)
课后习题六(第七章)

课后习题(第七章)

1、为了缩短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应采用( B )寻址。

A、立即数

B、寄存器

C、直接

D、间接

2、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B )

A. 可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B. 缩短指令字长、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 实现程序控制

D. 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3、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源自( C )

A. 立即数和栈顶

B. 暂存器

C. 栈顶或隐含约定的位置

D. 存储器

4、单地址指令中,为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译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采用( C )

A. 堆栈寻址方式

B. 立即寻址方式

C. 隐含寻址方式

D. 基址寻址方式

5、二地址指令中,操作数的物理位置安排,描述正确的是( C )

A. 两个主存单元(且依然在现指令系统中采用)

B. 栈顶和次栈顶

C. 主存单元或寄存器

D. 两个同时为寄存器不允许使用

6、操作数在寄存器中的寻址方式称为( C )寻址

A. 直接

B. 立即

C. 寄存器直接

D. 寄存器间接

7、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 C )

A. 通用寄存器

B. 堆栈

C. 主存单元

D. I/O外设中

8、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 C )

A. 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B.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 形式地址本身

9、采用基址寻址可扩大寻址范围,且( B )

A.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可变

B.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可变

C.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随意变化

D.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可随意变化

10、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有效地址形成方式类似,但是( C )

A. 变址寄存器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不可变的

B.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变址寄存器和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可以随意变化

C.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可随意变化

D. 以上均不对

11、堆栈寻址中,设A为累加器,SP为栈顶指针,[SP]为其指向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的动作顺序是(SP)-1→SP,(A)→[SP],那么出栈的动作顺序是( A )

A. [SP] →(A),(SP)+1→SP

B. (SP)+1→SP,[SP] →(A)

C. (SP)-1→SP,[SP] →(A)

D. [SP] →(A),(SP)-1→SP

12、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某机具有先变址再主存间址的寻址方式,则这种寻

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C )

A. EA=(X)+D

B. EA=(X)+(D)

C. EA=((X)+D)

D. EA=((X))+D

13、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某机具有先主存间址再变址的寻址方式,则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B )

A. EA=(X)+D

B. EA=(X)+(D)

C. EA=((X)+D)

D. EA=((X))+D

14、运算型指令的寻址和转移类指令的寻址不同点在于( A )

A. 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

B. 前者计算转移地址,后者取操作数

C. 前者是短指令,后者是长指令

D. 前者是长指令,后者是短指令

15、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C )

A. 程序的条件转移

B. 程序的无条件转移

C. 程序的条件转移和无条件转移

D. 以上均不对

16、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补码表示),若CPU每当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 PC。设当前PC的内容为2000H,要求转移到2008H地址,则该转移指令第二个字节的内容应为( B )

A. 08H

B. 06H

C. 0AH

D. 0CH

17、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补码表示),则转移的地址空间大小为( A )

A. 256

B. 255

C. 254

D. 无法确定

18、下列几种寻址方式中,执行速度最快的是( B )

A. 直接寻址

B. 立即寻址

C. 主存间接寻址

D. 基址寻址

以下为书上相关例题

19、某机器字长16位,主存按字节编址,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由2字节组成,第一个字节为操作码字段,第二字节为相对位移量字段。假设取指令时,每取1字节PC自动加1。若某转移指令所在主存地址为2000H,相对位移量字段的内容为06H,则该转移指令成功转移后的目的地址是( C )

A. 2006H

B. 2007H

C. 2008H

D. 2009H

20、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下列寻址方式中,不属于偏移寻址的是( A )

A. 间接寻址

B. 基址寻址

C. 相对寻址

D. 变址寻址

21、下列关于RIS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 RISC普遍采用微程序控制器

B. RISC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

C. RISC的内部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对CISC多

D. RISC的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种类相对CISC少

问答题

23、某机主存容量为4M×16位,且存储字长等于指令字长,若该机指令系统可完成78种

操作,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直接﹑间接﹑变址﹑基址﹑相对﹑立即等六种寻址方式,

(1)试画出一地址指令格式;

(2)该指令直接寻址和一次间接寻址的寻址范围为多大;

(3)相对寻址的位移量为多大;

(4)立即数的范围(十进制数表示);

(5)上述六种寻址方式的指令哪一种执行时间最短?哪一种最长?哪一种便于程序浮动?哪一种最适合处理数组问题?

(6)如何修改指令格式,使指令的直接寻址范围可扩大到4M ?

(7)为使一条转移指令能转移到主存的任意位置,可采取什么措施?请简要说明。

24、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每当CPU 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 )+1->PC 。

(1)设当前PC 值为3000H ,试问转移后的目标地址范围是什么?

(2)若当前PC 值为2000H ,要求转移到201BH ,则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是什么?

(3)若当前PC 值为2000H ,指令JMP*-9(*为相对寻址特征)的第二字节的内容是什么?

25、某模型机共有64种操作,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一地址或二地址格式;

(2)有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和相对寻址(位移量为-128-+127)三种寻址方式;

(3)有16个通用寄存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操作数均在寄存器中,结果也在寄存器中;

(4)取数/存数指令在通用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传送数据;

(5)存储器容量为1MB ,按字节编址。

要求设计算术逻辑指令、取数/存数指令和相对转移指令的格式,并简述理由。

26、某计算机字长为16位,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128KB ,按字编址,采用单字长指令格式,指令各字段定义如下:

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相对偏移量用补码表示,寻址方式定义如下:

注:(X )表示有存储器地址X 或寄存器X 的内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指令系统最多可有多少条指令?该计算机最多有多少个通用寄存器?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 和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 至少各需要多少位?

(2)转移指令的目标地址范围是多少?

(3)若操作码0010B 表示加法操作(助记符为ADD ),寄存器R4和R5的编号分别为100B 和101B ,R4的内容为1234H ,R5的内容为5678H ,地址1234H 中的内容为5678H ,地址5678H 中的内容为1234H ,则汇编语句“ADD (R4),(R5)+”(逗号前为源操作数,逗号后为目的操作数)对应的机器码是什么(用十六进制表示)?该指令执行后,哪些寄存OP Ms Md Rs Rd 15 12 11 6 5 0 源操作数 目的操作数

器和存储单元的内容会改变?改变后的内容是什么?

教科书P92,例3-4

答:(1)操作码4位,最多含16条指令;寄存器编号3位,通用寄存器8个;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128KB,按字(16位)编址,则寻址空间64K,即MAR为16位;字长16位,则MDR为16位。

(2)用通用寄存器放偏移地址,通用寄存器为机器字长16位,所以偏移范围:仅正偏,为0~65535,如可正可负,为-32768~32767

(3)ADD (R4),(R5)+ 汇编为

0010 001 100 010101

[R4]=5678H,[R5]=1234H,计算5678H+1234H=68ACH,送地址5678H内即:地址1234H内容未变(源),地址5678H内容变为68ACH,寄存器R5内容加“1”,变为5679H,其余寄存器未变。

大学物理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马文蔚第五版)

大学物理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马文蔚第五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六章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6 -1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A 从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则导体B 的电势将() (A)升高(B)降低(C)不会发生变化(D)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不带电的导体B 相对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由于带正电的带电体A 移到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时,在导体B 的近端感应负电荷;在远端感应正电荷,不带电导体的电势将高于无穷远处,因而正确答案为(A)。 6 -2将一带负电的物体M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N,在N 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右端感应出负电荷。若将导体N 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 (A) N上的负电荷入地(B)N上的正电荷入地 (C) N上的所有电荷入地(D)N上所有的感应电荷入地 分析与解导体N 接地表明导体N 为零电势,即与无穷远处等电势,这与导体N在哪一端接地无关。因而正确答案为(A)。 6 -3如图所示将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一个半径为R的不带电的导体球附近,点电荷距导体球球心为d,参见附图。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则在导体球球心O点有() 2

3 (A )d εq V E 0π4,0== (B )d εq V d εq E 02 0π4,π4== (C )0,0==V E (D )R εq V d εq E 020π4,π4== 分析与解 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处处各点电场强度为零。点电荷q 在导 体球表面感应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q′,导体球表面的感应电荷±q′在球心O 点激发的电势为零,O 点的电势等于点电荷q 在该处激发的电势。因而正确答案为(A )。 6 -4 根据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在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这个曲面所包围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没有自由电荷 (B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C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不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有极化电荷

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习题6-2 1.求图6-21中各画斜线部分的面积: (1) 解 画斜线部分在x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0,1]. 所求的面积为 6 1]2132[)(1022310=-=-=?x x dx x x A . (2) 解法一 画斜线部分在x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0,1]. 所求的面积为 1|)()(101 0=-=-=?x x e ex dx e e A , 解法二 画斜线部分在y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1,e ]. 所求的面积为 1)1(|ln ln 1 11=--=-==??e e dy y y ydy A e e e . (3) 解画斜线部分在x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3,1]. 所求的面积为

3 32]2)3[(1 32=--=?-dx x x A . (4) 解画斜线部分在x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1,3]. 所求的面积为 3 32|)313()32(31323 12=-+=-+=--?x x x dx x x A . 2. 求由下列各曲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221 x y =与x 2+y 2=8(两部分都要计算); 解: 3 88282)218(22 0220220220221--=--=--=????dx x dx x dx x dx x x A 3 4238cos 16402+=-=?ππ tdt . 3 46)22(122-=-=ππS A . (2)x y 1 =与直线y =x 及x =2;

解: 所求的面积为 ?-=-=2 12ln 2 3)1(dx x x A . (3) y =e x ,y =e -x 与直线x =1; 解: 所求的面积为 ?-+=-=-1 021)(e e dx e e A x x . (4)y =ln x ,y 轴与直线y =ln a , y =ln b (b >a >0). 解 所求的面积为 a b e dy e A b a y b a y -===?ln ln ln ln 3.求抛物线y =-x 2+4x -3及其在点(0,-3)和(3,0)处的切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解:

第六章习题

6-1 某一X 射线管发出的连续X 光谱的最短波长为0.0124nm ,试问它的工作电压是多少?解:依据公式 6-2莫塞莱的实验是历史上首次精确测量原子序数的方法.如测得某元素的K αX 射线的波长为0.068 5 nm ,试求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 (0Z ;将值代入上式, 10 246.0)??= = =1780 Z=43 即该元素为43号元素锝(Te). 6-3 钕原子(Z=60)的L 吸收限为0.19nm ,试问从钕原子中电离一个K 电子需作多少功? 6-4 证明:对大多数元素K α1射线的强度为K α2射线的两倍. 6-5 已知铅的K 吸收限为0.014 1nm,K 线系各谱线的波长分别为:0.016 7nm(K α);0.0146nm(K β);0.0142nm(K γ),现请: (1) 根据这些数据绘出有关铅的X 射线能级简图;(2) 计算激发L 线系所需的最小能量与L α线的波长. 分析要点:弄清K 吸收限的含义. K 吸收限指在K 层产生一个空穴需要能量. 即K 层电子的结合能或电离能. 解: (1) K K α L α K β K γ (2) 激发L 线系所需的能量: (3) K 层电子的电离能为

在L 壳层产生一个空穴所需的能量 E LK = φK -φL φL =φK - E LK =87.94 keV -84.93keV=3.01 keV φ 即有0.116nm. 6-6 一束波长为0.54 nm 的单色光入射到一组晶面上,在与入射束偏离为120?的方向上产生一级衍? 解:由于入射束在偏离120?的方向上产生一级衍射极大 sin θ =sin120?依据公式 θ=λ sin 2d n n=1 解得 d=0.312 nm 6-7 在康普顿散射中,若入射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的静止能,试求散射光子的最小能量及电子的最大动量. 6-8 在康普顿散射中,若一个光子能传递给一个静止电子的最大能量为10 keV ,试求入射光子的能量. 解:(1)其中c m ν 光子去的能量为电子获得的能量依题意,如果电子获得最大能量,则出射光子的能量为最小,(1)式有最小值的条件是θ=π 由E 由此可算出:E E =+ν E c E =+ 2)(2c m E E h h o =-νν 代入数据 ?-光E 226-9 若入射光子与质子发生康普顿散射,试求质子的康普顿波长.如反冲质子获得的能量为:由康普顿波长定义 m E E p = 6.54=νh MeV 6-10 康普顿散射产生的散射光子,再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当散射角θ>60°时,无论入射光子能量多么大,散射光子总不能再产生正负电子偶.试证明之. 6-11 证明:光子与自由电子相碰,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6-12 证明:在真空中不可能发生“光子一电子对”过程.

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四部分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000元,年总营业成本为60000元,其中年折旧额10000元,所得税率为33%,该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为( B )。 A.26800元B.36800元C.16800元D.43200元2.当两个投资方案为独立选择时,应优先选择( D )。 A.净现值大的方案B.项目周期短的方案 C.投资额小的方案D.现值指数大的方案 3.计量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时,一般不需要考虑方案( D )。 A.可能的未来成本B.之间的差额成本 C.有关的重置成本D.动用现有资产的账面成本 4.在计算现金流量时,若某年取得的净残值收入大于预计的净残值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C )。 A.只将两者差额作为现金流量B.仍按预计的净残值作为现金流量C.按实际净残值减去两者差额部分所补交的所得税的差额作为现金流量D.按实际净残值加上两者差额部分所补交的所得税的差额作为现金流量5.已知某设备原值160000元,累计折IH 127000,如现在变现,则变现价值为30000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那么,继续使用该设备引起的现金流出量为( B)元。 A.30000 B.31200 C.28800 D.33000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需用A种零件。如果自制,该企业有厂房设备;但若外购,厂房设备可出租,并每年可获租金收入8000元。企业在自制与外购之间选择时,应( C)。 A.以8000元作为外购的年机会成本予以考虑 B.以8000元作为外购的年未来成本予以考虑 C.以8000元作为自制的年机会成本予以考虑 D.以8000元作为自制的年沉没成本不予以考虑 7.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是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与( C )的乘积。 A.年金终值系数B.年金现值系数 C.投资回收系数D.偿债基金系数 8.已知某设备原值60000元,税法规定残值率为10%,最终报废残值5000元,该公司所得税率为40%,则该设备最终报废由于残值带来的现金流入量为( A )元。 A.5400 B.6000 C.5000 D.4600 9.某公司于1999年拟投资一项目,经专家论证总投资需500万元,并已支付专家咨询费50000元,后因经费紧张此项目停了下来,2001年拟重新上马。则已发生的咨询费从性质上来讲属于( C )。 A.相关成本B.重置成本C.沉入成本D.特定成本10.某公司拟新建一车间用以生产受市场欢迎的甲产品,据预测甲产品投产后每年可创造100万元的收入;但公司原生产的A产品会因此受到影响,使其年收入由原来的200万元降低到180万元。则与新建车间相关的现金流量为( B )。 A.100 B.80 C.20 D.120

管理学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练习题

第五章决策、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七章计划的实施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决策所遵循的原则是() A. 最优原则 B.实用原则 C.科学原则 D.满意原则 2. 决策的依据是() A. 完全信息 B. 适量信息 C. 少量信息 D. 与信息无关 3. 西蒙把决策活动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两类,二者区分标准是:() A.经营活动与业务活动 B.例行问题与非例行问题 C. 最优标准或满意标准 D. 计算机决策或非计算机决策 4. 某一决策方案,只有一种执行后果并能事先测定,此种类型的决策称为() A. 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 非肯定型决策 D. 概率型决策 5. 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哪种状态最终会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大小是可以估计的,这类决策是() A.确定型决策 B.战术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 决策 6. 将对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的决策方法是() A. 因果分析法 B. 名义小组法 C. 德尔菲法 D. 头脑风暴法 7. 选取若干专家,以函询方式请专家们独立书面发表意见,并几经反馈的方法,称为() A. 德尔菲法 B. 通讯预测法 C. 名义小组法 D. 头脑风暴法 8. 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某种产品的业务增长率高而市场占有率较低,这种产品是() A. 明星产品 B. 金牛产品 C. 幼童产品 D. 瘦狗产品 9. “目标就是路标,确定目标如同识别北极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目标()方面的作用

A. 指明方向 B. 提供标准 C. 激励因素 D. 管理基准 10. 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某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这种产品是() A.明星产品 B.金牛产品 C.幼童产品 D.瘦狗产品 11. 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确定各个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的二维因素是() A. 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增长率 B .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 C .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引力 D .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 12. 某产品的单价为20 元,单位变动成本16元,固定成本4 万元,其保本点销 售量为() A.1 万件 B.2 万件 C.10 万件 D.20 万件 13. 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30万元,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市场售价为10 元,若要达到 6 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该产品产销量应为多少? () A.30000 件 B.45000 件 C.60000 件 D.75000 件 14. 下面哪一项不是目标管理的特点() A. 目标制定快捷 B. 注重成果 C .强调自我控制D. 促使权力下放 15. 有X、Y、Z 三种方案,各方案的投资额分别为1000、1300、1500(万元),三种方案增加投资后可能增加的销售收入分别是3000、4000、5000(万元),其可能概率分别为0.9、0.8 、0.7 ,问哪一个方案最好?(注:不考虑税收的影响)() A.X方案 B.Y方案 C.Z方案 D.三个方案都一样 16. 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 A. 小中取大法 B. 大中取大法 C. 线性规划法 D. 决策树法 17. 选择在最差的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方案的准则是() A. 小中取大法 B. 大中取大法 C. 后悔值法 D. 决策树法 18. 选择在最好的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所要方案的准则是() A. 小中取大法 B. 大中取大法 C. 后悔值法 D. 决策树法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补充例题)

第六章 统计指数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试该试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解:(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见下表: (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2.111598 .55840 .611 011== = ∑∑q p q p 四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8.116595 .47598 .550 01 == = ∑∑p q p q (3)由于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为61.840-55.598=6.242(万元) 其中 蔬菜价格的变动占4.680-4160=0.520万元; 猪肉价格的变动占38.640-35.328=3.312万元; 蛋价格的变动占5.520-5.060=0.460万元; 水产品价格的变动占13.000-11.050=1.950万元。 通过分析可看出,猪肉价格变动影响最大,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53.1%,其次是水产品,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31.2%。 例2、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

试计算: (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3)单位成本总指数 (4)出厂价格总指数 (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7.11931000 37100 001== =∑∑z q z q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6.1155500063600 01== = ∑∑p q p q (3)单位成本总指数%2.14837100 55000 1 011== = ∑∑q z q z (4)出厂价格总指数%8.9963600 63500 1 011== = ∑∑q p q p 例3、试根据例2的资料,从相对数和绝对数方面分析: (1)总成本变动受产量和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 (2)销售额变动受产量和出厂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解:(1)总成本变动: 总成本指数%4.17731000 55000 01 1== = ∑∑q z q z 增加总成本 ∑∑=-=-2400031000550000 01 1q z q z (元) 其中由于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指数%7.11931000 37100 001== = ∑∑z q z q

热学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热学答案 1. 解 :由致冷系数2122T T T A Q -== ε ()J T T AT Q 421221025.121 102731000?=-?=-= 2.解:锅炉温度K T 4832732101=+=,暖气系统温度K T 333273602=+=,蓄水池温度 K T 288273153=+=。kg 0.1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Q 热机的工作效率1212111T T Q Q Q A -=-== η,向制冷机做功)1(1 21T T Q A -=,热机向暖气系统放热分别为11212Q T T A Q Q = -=;设制冷机的制冷系数3 2343T T T A A Q A Q -=-==ε, A T T T T T T T T T A Q ?-?-=-+ =3 22 1213234)1( 暖气系统得到热量为: 112322112421Q T T T T T Q T T Q Q Q ??? ? ??--+= +=1123231Q T T T T T ?-T -= cal 41049.115000483 333 288333288483?=???--= 3.解:(1)两个循环都工作与相同绝热线,且低温T 不变,故放热相同且都为2Q ,在第一个循环 过程中22 1212111Q A Q Q Q T T +- =-=- =η,2 122T T AT Q -=;在第二个循环过程中高温热源温度提高到3T 的循环过程中2223232111Q A Q Q Q T T +-=-=- =η,2 32 22T T T A Q -=;因此2 32 22122T T T A T T AT Q -=-= 解得()()K T T A A T T 473173373800 106.12733 211223=-?+=-+= (2)效率增大为:3.42473 273 1132=-=- =T T η % 4.解:热机效率 1211T T Q A -≤,当取等号时1Q 最小,此时1 211T T Q A -=,

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习题 已知波源在质点()0=x 的平面简谐波方程为:()cx bt A y -=cos ,c b A ,,均为常数,试求:⑴ 振幅、频率、波速和波长。 ⑵ 写出在传播方向上距波源l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式,此质点振动的初相位如何。 解:⑴ 振幅:A , 周期:b T π2= 频率:π ν21b T == 波长:c πλ2=,波速为:c b T u ==λ ⑵ l x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式为:()cl bt A y -=cos 该质点振动的初相位为:cl - 一横波的方程为:()x t A y -=νλ π 2cos ,若m 01.0=A ,m 2.0=λ,s m 25=u 。试 求:s 1.0=t 时,m 2=x 处的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解:m 01.0=A ,m 2.0=λ,s m 25=u , 频率为:Hz 1252 .025 == =λ νu 横波的方程为:()x t y -=12510cos 01.0π 位移:()m 01.0cos 01.025.1210cos 01.02 1.0-==-===ππx t y 速度:()0sin 5.1225.1210sin 5.122 1.0=-=--===ππππx t v 加速度: ()25222 1.0s m 101.5412505.1225.1210cos 12505.12?=?=-?-===πππx t a 平面简谐波的方程为:cm 10022cos 8?? ? ??- =x t y π,波源位于原点,求: ⑴ s 1.2=t 时波源及距波源m 1.0处的相位。 ⑵ 离波源m 80.0及m 30.0两处的相位差。 解:⑴ s 1.2=t 时波源的相位:()ππ? 4.801.0220 1.2=-?===x t 距波源m 1.0处的相位:()ππ?2.81.01.0221 .01.2=-?===x t ⑵ 离波源m 80.0及m 30.0两处的相位差: πππ? ? ?-=?? ? ?? --??? ??-=-=?==100302210080223 .08 .0t t x x 因此,离波源m 80.0及m 30.0两处的相位差为π。 有一频率为Hz 500的平面简谐波,在空气( ) 33 m kg 10 3.1-?=ρ中以速度s m 340=v 的 速度传播,到达人耳时,振幅为cm 104 -=A ,试求耳中声音的平均能量密度及声强。

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习题6-2 1. 求图6-21 中各画斜线部分的面积: (1) 解 画斜线部分在x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0, 1]. 所求的面积为 6 1]2132[)(1022310 =-=-=?x x dx x x A . (2) 解法一 画斜线部分在x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0, 1]. 所求的面积为 1|)()(101 0=-=-=?x x e ex dx e e A , 解法二 画斜线部分在y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1, e ]. 所求的面积为 1)1(|ln ln 1 11=--=-==??e e dy y y ydy A e e e . (3) 解 画斜线部分在x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3, 1]. 所求的面积为

3 32 ]2)3[(1 32=--=?-dx x x A . (4) 解 画斜线部分在x 轴上的投影区间为[-1, 3]. 所求的面积为 3 32 |)313()32(3132312=-+=-+=--?x x x dx x x A . 2. 求由下列各曲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 22 1 x y =与x 2+y 2=8(两部分都要计算); 解: 3 8 8282)218(220220*********--=--=--=????dx x dx x dx x dx x x A 34238cos 16402+=-=?ππ tdt . 3 4 6)22(122-=-=ππS A . (2)x y 1 =与直线y =x 及x =2;

解: 所求的面积为 ?-=-= 2 12ln 2 3)1(dx x x A . (3) y =e x , y =e -x 与直线x =1; 解: 所求的面积为 ?-+=-=-1021 )(e e dx e e A x x . (4)y =ln x , y 轴与直线y =ln a , y =ln b (b >a >0). 解 所求的面积为 a b e dy e A b a y b a y -===?ln ln ln ln 3. 求抛物线y =-x 2+4x -3及其在点(0, -3)和(3, 0)处的切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解:

第六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 pH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大; 2、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 若c M 一定,lgK′ MY 越大,则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B. 若c M 一定,lgK′ MY 越小,则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C. 若lgK′ MY 一定,c M 越大,则滴定突跃范围越小; D. 若lgK′ MY 一定,c M 越小,则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3、下列各组酸碱对 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B )。 A、H 2CO 3 —CO 3 2- B、HPO 4 2-—PO 4 3- C、H 3 PO 4 —HPO 4 2- 4、用0.1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mol?L-1弱酸HA( pKa=4.0)。当滴定一半时 溶液的pH是( A )。 A、4.0 , B、5.0 , C、10 5、下列数字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C )。 A、[H+]=0.030 B、pH=10.42 C、W MgO =19.96% 6、在pH=5 ---6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Pb2+,选用的缓冲溶液应是( B )。A、 HAc-NaAc ,B、六亚甲基四胺盐 7、在pH = 4.5的AlY-溶液中,含有0.2 mol / L游离F-。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 A ) [ Al ] = [ Y′] ( B ) [ Al ] = [ Y ] ( C ) [ Al′] = [ Y′] ( D ) [ Al′] = [ Al ] + [AlY] 8、在pH=9.0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应用的指示是( A )。 A、铬黑T(EBT) B、二甲酚橙(XO) 9、浓度均为2.0×1.0-2mol?L-1的下列金属离子,当pH=5.00时,用EDTA不能准确滴定 的是( C )。 ( pH=5.00时 lgαΥ(H) =10.60 lgk Zny =16.50 lgK Pby =18.04 lgK Mgy =8.7) A、 Zn2+ , B、Pb2+, C、Mg2+ , D、均不能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 大中取大法:乙方案最优 小中取大法:丙方案最优 大中取小法:后悔值计算如下: 故甲方案最优 第七章 1. 生产甲产品每机时提供的边际贡献=(30-15)/5=3(元/机时) 生产乙产品每机时提供的边际贡献=(45-20)/8=3.125(元/机时) 80000机时分别生产甲、乙产品所能提供的边际贡献: 甲产品边际贡献=80000×3=240000(元) 乙产品边际贡献=80000×3.125=250000(元)

结论:企业应选择生产乙产品。 2. (1) A产品单位边际贡献=300×92%-135=141(元/件) B产品单位边际贡献=330×87%-140=147.1(元/件) C产品单位边际贡献=230×95%-105=113.5(元/件) D产品单位边际贡献=250×98%-112=133(元/件) (2) A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41÷12=11.75(元/公斤) B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47.1×12=12. 26 (元/公斤) C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13.5×7.6=14.93(元/公斤) D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33×10=13.3(元/公斤) 结论:当原材料用于生产C产品时,平均每公斤材料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多,即在现有条件下,只要销路有保障,该企业应将原材料优行用于C产品生产。

3.(1) 甲产品虽然亏损,但其销售收入(60000元)仍大于变动成本(51000元),即亏 损产品甲还可以提供9000元的边际贡 献,并弥补企业部分固定成本,在没有更 好产品替代的情况下,仍应继续生产下 去。 (2) 亏损产品的设备对外承接加工、维修服务 预计收益=50000-28000=22000(元) 由于大于甲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9000元,故此时若继续生产甲产品从经济上不划算。或:生产甲产品净边际贡献=甲产品边际贡献-机会成本(对外加工收益) =9000- (50000-28000) =-13000(元)即继续生产甲亏损产品比停止生产将设备 对外承接加工少获得收益13000元,故应 停 止甲产品生产,并将设备对外加工。 (3) 转产丁产品的边际贡献净额=2500× (26-12)-3000=32 000(元) 由于丁产品边际贡献净额大于甲产品的

第6章习题详解

第6章 触发器和定时器 已知由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如图所示。画出基本RS 触发器的Q 和Q 端波形。 解: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输入信号R 和S 直接改变触发器的状态,且它的特性方程是: 1n n Q S RQ +=+且1R S +=,则其波形如下: R S 图P6.1 Q Q 在图所示的输入波形下,由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会出现状态不定吗如果有,请指出状态不定的区域。 R S 图P6.2 解: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输入信号R 和S 直接改变触发器的状态,且它的特性方程是: 1n n Q S RQ +=+且0RS =,1R S ==时0Q Q ==,违反了互补关系所以如上图虚线部分 就会出现不能确定的状态。 / 同步RS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输入波形如图所示。设初始状态Q =0。画出Q 和Q 端的波形。 解:同步RS 触发器的触发时刻时在CP 的上升沿,其它的特性方程是: 1n n Q S RQ +=+且0RS =,则其波形如下:

CP S R S 图P6.3 Q Q 由各种TTL 逻辑门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分析图中各电路是否具有触发器的功能 。 解:a)的特性方程是:1n n Q R Q +=?, 1n n Q S Q +=? | b)的特性方程是:1n n Q R Q +=+, 1n n Q S Q +=+ & & · ≥1 =1 =1 =1 =1 (a) (b) 【 (c) (d) 图 & & ≥1 =1 ' =1 =1 =1 (a) (b) (c) (d) 图

c)的特性方程是:1n n Q R Q +=⊕, 1n n Q S Q +=⊕ d)的特性方程是:1n n Q R Q +=⊕, 1n n Q S Q +=⊕ 列出真值表如下: 据真值表得以上四图都无两个稳定的状态,所以无触发功能。 — 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对应于CP 、A 、B 的波形,画出Q 和Q 端波形。

第六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1.何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从一国角度出发,国际直接投资也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 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不同的类型或形式: (1)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独资经营是指完全由外商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合资经营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并根据东道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举办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这也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合作经营与合作开发都是以签订合同或协议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合作经营企业一般不以股份确定产权,不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而是根据合同规定投资方式和投资比例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当然,合作经营企业本身是一个统一的经营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合作开发则通常是由拥有特定资源的国家,通过招标方式与外国投资者签订合作开发协定或合同,并联合组成开发公司对东道国资源进行开发。 (2)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方式,也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按照这一标准,独资经营属于全部股权参与式投资;合资经营属于部分股权参与式投资;而投资者没有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以其他一些形式如许可证合同、管理合约、销售协议等进行的直接投资,均属于非股权参与式的直接投资。 (3)按照投资者是否建立新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建新企业与控制现有国外企业两类。一国投资者到国外单独或合作创办新的企业,或者组建新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均属于前一种形式;而通过收购国外公司或与国外公司合并以获得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权,则属于后一种形式。 (4)按照投资主体与其投资企业之间国际分工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水平型直接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基本一致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这类子公司和其他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与母公司或国内企业保持水平分工关系。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混合型投资则是一种水平型和垂直型相结合的直接投资方式。一般来说,目前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并不单纯是水平型投资或垂直型投资,而是两者兼有,进行混合型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划分国际直接投资类型的方法,即按照投资主体的性质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私人直接投资和国家直接投资,二者有时也被分别称为民间直接投资和官方直接投资。 2.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其最根本的原因可以从国际资本流动本身的规律来考察。一般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如此迅猛,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包括以下

半导体物理习题第六章第七章答案

第6章 p-n 结 1、一个Ge 突变结的p 区和n 区掺杂浓度分别为N A =1017cm -3和N D =5?1015cm -3,求该pn 结室温下的自建电势。 解:pn 结的自建电势 2(ln )D A D i N N kT V q n = 已知室温下,0.026kT =eV ,Ge 的本征载流子密度1332.410 cm i n -=? 代入后算得:1517 132 510100.026ln 0.36(2.410)D V V ??=?=? 4.证明反向饱和电流公式(6-35)可改写为 202 11()(1)i s n n p p b k T J b q L L σσσ=++ 式中n p b μμ= ,n σ和p σ分别为n 型和p 型半导体电导率,i σ为本征半导体电导率。 证明:将爱因斯坦关系式p p kT D q μ= 和n n kT D q μ=代入式(6-35)得 0000( )p n p n S p n n p n p n p p n n p J kT n kT p kT L L L L μμμμμμ=+=+ 因为002i p p n n p =,0 2 i n n n p n =,上式可进一步改写为 221111( )( )S n p i n p i n p p p n n n p p n J kT n qkT n L p L n L L μμμμμμσσ=+ =+ 又因为 ()i i n p n q σμμ=+ 22222222()(1)i i n p i p n q n q b σμμμ=+=+ 即 22 2 2222 2 ()(1) i i i n p p n q q b σσμμμ==++ 将此结果代入原式即得证

第六章练习题

定积分应用练习题 A 1. 求由曲线2y x =及直线2y x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及该平面图形绕y 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 2. 平面图形由x 轴、曲线y =y =积及该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 3. 求曲线(1)(2)y x x x =??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并分别求该图形绕x 轴、y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4. 在曲线2y x =(0)x ≥上某点A 处做一条切线,使该切线与曲线以及x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112 ,求 (1)A 点坐标; (2)过A 的切线方程;(3)上述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B 1. 求摆线(sin )(1cos ) x a t t y a t =???=?? 的一拱(02)t π≤≤与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并分别求该平面图形绕x 轴、y 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 2. 求由两条曲线3cos ρθ=和1cos ρθ=+所围图形的公共部分的面积; 3. 求摆线摆线(sin )(1cos ) x a t t y a t =???=?? 的一拱(02)t π≤≤的弧长. 4. 设抛物线2y ax bx c =++过(0,0)O 及(1,2)A 点,且1a

统计学第六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A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D亩产量与施肥量 2.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A -∞< r <+∞ B -1≤r≤+1 C -1< r < +1 D 0≤r≤+1 3.年劳动生产率x(干元)和工人工资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4.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 A +1 B -1 C 0.5 D 1 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6.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a+bx。经计算,方程为?=200—0.8x,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 A a值是明显不对的 B b值是明显不对的 C a值和b值都是不对的 D a值和b值都是正确的 7.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均方差为2,因变量均方差为5,而相关系数为0.8时,则其回归系数为:( ) A 8 B 0.32 C 2 D 12.5 8.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的 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9.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第6章_课后习题答案1006

第6章 习题解答 6-1 指出下列各类型的触发器中那些能组成移位寄存器,哪些不能组成移位寄存器,如果能 够,在()内打√,否则打×。 (1)基本RS 触发器 ( ); (2)同步RS 触发器 ( ); (3)主从结构触发器 ( ); (4)维持阻塞触发器 ( ); (5)用CMOS 传输门的边沿触发器 ( ); (6)利用传输延迟时间的边沿触发器( )。 解答:(1)×;(2)×;(3)√;(4)√;(5)√;(6)√; 6-2 试分析图6-79所示时序电路的逻辑功能,写出电路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画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并且说明电路能够自启动。 解答: 驱动方程:113J K Q ==;221J K Q ==;312J Q Q =、33K Q = 状态方程:111111313113n Q J Q K Q Q Q Q Q Q Q +=+=+= 1 2222212 12 12 n Q J Q K Q Q Q Q Q Q Q +=+=+=⊕ 133333123 33 123 n Q J Q K Q Q Q Q Q Q Q Q Q +=+=+= 输出方程:123CO QQ Q = 状态转换图如下:

此电路为能自启动的同步五进制加法计数器。 6-3 试分析图6-80所示时序电路的逻辑功能,写出电路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画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A 为输入逻辑变量。 解答: 驱动方程:12D AQ =;21212()D AQ Q A Q Q ==+ 状态方程:1112n Q D AQ +== 1 221 2()n Q D A Q Q +==+ 输出方程:12CO AQQ = 状态转换表如下: 此电路为串行数据检测器,当输入4个或4个以上的1时输出为1,其他输入情况下输出为0。 6-4 试分析图6-81所示时序电路的逻辑功能,写出电路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画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检查电路能否自启动。 解答: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解析)

完全竞争市场P172-173 4、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5、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9、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20Q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为多少? (4)判断(1)中的厂商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不完全竞争市场P206 6.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Q Q TC 402 +=,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111.012P Q -=,224.020P Q -=。求:(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第6章练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6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当我们给一个帧编号的时候,帧的序号所能取的值总是有 限的。下面哪个选项是一个帧的序号所能取值的围。( A ) (A) 0~63 (B) 0~64 (C ) 1~63 (D) 1~64 2.当我们给一个帧编号的时候,帧的序号所能取的值总是有 限的。下面哪个选项是一个帧的序号所能取值的围。( D ) (A) 0~32 (B) 1~32 (C ) 1~31 (D) 0~31 3.在连续ARQ协议中,如果4,5,6号帧被正确接收,那么 接收方可以发送一个编号 为 C 的确认帧给发送方 (A)5 (B)6 (C)7 (D)以上任何一个 4.在连续ARQ协议中,如果1,2,3号帧被正确接收,那么 接收方可以发送一个编号 为 D 的确认帧给发送方

(A)1 (B)2 (C)3 (D) 4 5.对于发送窗口大小为n的滑动窗口,在没有收到确认以 前,最多可以发送 C 帧 (A)0 (B)n-1 (C)n (D) n+1 6.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窗口大小为8)中,ACK5意味着 接收方已经收到了第 C 号帧 (A)2 (B)3 (C)4 (D) 8 7.HDLC中,监督帧是 ( C ) (A)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专用的控制帧 (C)确认帧和否认帧 (D)以上全部 8.HDLC中,信息帧是 ( A ) (A) 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 专用的控制帧

(C) 确认帧和否认帧 (D) 以上全部 9.HDLC中,无编号帧是 ( B ) (A) 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 专用的控制帧 (C) 确认帧和否认帧 (D) 以上全部 10.当使用同一个帧来传递数据和确认时,这种方式称为( A ) (A)捎带确认(B)封装(C)捎带封装(D)以上都不对 11. 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___B____ (A)帧同步(B)电路管理(C)差错控制(D)流量控制 12.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实质就是调节、控制网络上( A )数据链路上的流量。 A) 相邻结点间 B) 相邻层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