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环境管理模式习题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___________。

A.材料替代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生活垃圾外运

D.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参考答案:C

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

B.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C.对相关方要尽可能地宣传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

D.必须对重要的相关方进行环境知识培训

参考答案:C

3.相关方是指_____________。

A.与组织的环境绩效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B.受组织污染物排放影响的社区居民

C.政府机构

D.以上答案均不完全

参考答案:D

4.组织的环境方针中必须包括_________。

A.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B.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C.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D.以上全对

参考答案:D

5.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

A.消除组织的环境影响

B.满足相关方的所有要求

C.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指标

D.所有上述答案

参考答案:C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相继制定了________为主的法规,要求工矿企业在限定时间内达到环境标准。

A.禁止排放污染物

B.污染控制

C.污染物无公害处理

D.收取排污费

参考答案:B

7.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中的第一阶段中,颁布了_______,认识到了环境保护要依法管理,并开始集中人力财力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

A.《环境保护法(试行)》

B.《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C.《水污染控制法》

D.《清洁空气法》

参考答案:A

8.我国在制定和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以_______行为为主要目标

A.污染预防

B.循环经济

C.源消减

D. 末端处理

参考答案:D

9. _______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

A.自由经济

B. 循环经济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B

10.以下不属于以防为主实施全过程控制的内容是______。

A. 经济决策的全过程控制

B. 物质流通领域的全过程控制

C. 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D.产品销售领域的全过程控制

参考答案:D

判断题

1.基于末端控制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在各国政府管理环境、调整环境冲突的主要手段。()

答案:×(20世纪60年代,而不是当前)

2.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的前三个阶段充分说明了基于末端控制思想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建立和实践活动。()

答案:×(应该是前两个阶段)

3.由于我国环境法规定了对企事业单位等实行排污收费制度,我国当前企业排污情况已经得到了极为妥善的解决,环境管理政策已见成效。()

答案:×(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显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是几乎已经是共识。)

4.20多年的实践证明,将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放在末端或污染物排放口,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是以后环境管理的主流模式。()

答案:×

5.在现行环境保护法规、管理、投资、科技等工作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单纯污染控制,而缺少对面临全球系统的环境威胁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

答案:√

6.用末端控制作为环境管理的模式是比较完美的。()

答案:×

7.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只在在西方国家实行了,中国没有采用这种方式。()

答案:×

8.将环境保护渗透结合到生产全过程中,从污染产生的源头进行预防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

答案:√

9.2001年10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污染预防法》。()

答案:×

10.废物减量化与末端治理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越性()

答案:×

填空

1.末端控制又称_______或________,是指在生产过程的______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______、_______或_______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废物总量。

答案:末端治理末端处理终端物理化学生物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各国相继指定了污染控制为主的法规,要求工矿企业在限定时间内达到环境标准,美国把这种环境管理模式称为__________模式。答案:命令-控制

3.1948年到1963年,美国先后颁布了《》、《》等法律文件,标志着污染控制工作全面开展。

答案:水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

4.鉴于基于末端控制的环境刮泥模式的局限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美国家将__________的重点转向以_________为主,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和相关政策。

答案:环境政策预防污染预防

5.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是一种由“______→______→______”的反馈式流程构成的经济。

答案: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6.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中的第二阶段确定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

答案:三同步三统一

7.国务院还颁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排放者实行收费,

答案: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放射性污染物

8.1988年美国环境保护局科学顾问委员会在一份文件中提出:环境保护局应将其环境保护策略的重点从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的发生。

答案:末端控制污染预防

9.实行清洁生产,就意味着一种综合的____________战略连续应用于工艺过程和产品,以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性。

答案:预防环境污染

10.___________既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也是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的防治主体

答案:工业企业

名词解释

1.污染预防

答:在人类活动各种过程中,如材料、产品的制造,使用过程以及服务过程,采取消除或减少污染控制措施,它包括不用或少用有害物质,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制造技术与工艺等,以达到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各种(生产、使用)过程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废物减量化

答:又称为废物最小化,即由产生有害物的体积和毒性,期中包括削减废物产生的活动及废物产生后进行回收利用与减少废物体积和毒性的处理处置。

3.循环经济

答: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他是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问答题

1.简述现阶段基于末端控制的传统管理模式遇到的的挑战。

参考答案:

①废弃物排出后的净化、处理技术常常使污染物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常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只解决工艺中产生并受法律约束的第一代污染物,而忽视了废弃物处理中或处理后产生的第二代污染问题。对于一些微量污染物的去除,需要投人相当量的新物料和能耗。在生产这些物料过程中又将产生新的污染,而且其资源消耗大大超过实际产生的效益。

②在现行环境保护法规、管理、投资、科技等工作之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单纯污染控制,而缺少对面临全球系统的环境威胁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流动源、暴雨径流等非点源污染控制;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工业污染。

③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工业国家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控制污染问题之复杂,所需资金之巨大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料,环境问题的解决远比原来设想的要困难得多。

据美国联邦政府的统计资料,以往几十年中环境保护预算资金的99%是用于废物产生后的污染控制上,只有不到1%是用于削减废物的产生上。据统计,有30%~60%的工业污染是可以通过公司自身的财务范围和现有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就可以避免的。这意味着以往环境投资的大部分被用于解决由于管理失误带来的环境问题。

④“污染控制”的现行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导致部分企业(公司)养成了一种“污染排放后才控制”或“达标排放”的思想心态,成为强化环境管理,广泛实行污染预防的障碍因子。

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在实践中所遇到的挑战说明,“管道末端”战略、路线和政策措施,虽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仍将发挥积极作用,但不足以改变环境保护消极被动局面。我们需要预防或将污染物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新政策、技术和方法,首先应是防止污染的产生,因而迫切需要建立污染预防的环境管理模式。

2.作为一个企业,坚持污染预防的方针,应贯彻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①采取一切可行的先进技术,消除或减少生产、使用和服务过程中产生废物或产生对环境的污染。

②对于在上述全过程中不能消除的废物,尽可能回收再利用或综合利用;对于无法再利用的废弃污染物,在充分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妥善处置,如掩埋、排放,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③对于在源头控制过程中还未消除的污染,要采取适用的末端处理技术,达到环境控制标准的要求。

3.试客观评价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实践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实行末端控制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从忽视污染防治转变到重视污染防治

②实行末端控制实践中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实现了人们从思想认识上重大转变,环境保护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

③实行末端控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并不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是足以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保护环境并不是靠处罚收税控制能解决的。

4.何谓目标管理?并简述其基本思想、特点及实施步骤。

答: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基本思想: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特点:(1)员工参与管理: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的实施,由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3)强调自我评价: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4)重视成果: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使评价更具有建设性。[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环境监测试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 3.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于37℃经24h培养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4.指示生物: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则叫做这一环境特征的指示生物。5.噪声: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检验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小于0.5m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 水深二分之一处_,当水深_5m~10m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上0.5m处_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浓缩水样、消除干扰。 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_; 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14.2___ ;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布点法、棋盘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环境规划管理重点要点

第一章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 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 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 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 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 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 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 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为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盲目和主观随意性所采取的科学决策活动。 5.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环境规划的内容 (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 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 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4)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城市生态规划、生态产业园规划、生态规划方法等。 2 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管理模式:包括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和污染预防模式实施过程的环境规划管理等。(2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组织与其环境绩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等。 (3)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产品环境标志等。 (4)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建设项目、城市环境、农村环境、海洋环境、开发区环境等不同类型的环境管理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第二章 1.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010mol/L的Na2S2O3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 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0500→14.0;14.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 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 B、四 C、三 D、二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 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 C、105 5℃烘箱内烘干 D、室内自然干燥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 B、可疑数据 C、正常数据 D、剔除数据 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 B、平均 C、优先 D、综合 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全

环境监测习题 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换趋势。P2 填空: 1.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单独作用、作用、相加作用和作用。(抗拮、相乘) 2.环境监测具有、和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3.监测工业废水的一类污染物,在布设采样点;二类污染物在布设采样点。(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污单位总排放口) 4.“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种化学类别,共种有毒化学物质。(14 68) 简答: 1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的对象不同可将环境监测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 2.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6类。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3级。 3.什么是优先污染物,具有什么特点?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的污染物进行筛选并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所说的优先过程。那么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illutants)。 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较大的污染物,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污染物。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自净。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混合水样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浊度反映水中的不溶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酸度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碱度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SS 水样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于103~105摄氏度烘至恒重得到的物质量。 氨氮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的氮。 污泥体积指数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 填空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 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 0 A A 。分贝符号为“d 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11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12遥感监测:是应用探测仪器对远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把目标物或现象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识别、分析,揭示某些特性及其变化,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的高度自动化检测手段。 13 突发事件:是指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害。或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计划或者认识范围以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的一切事件。 14 环炉检测技术:是将样品滴于圆形滤纸的中央,以适当的溶剂冲洗滤纸中央的微量样品,借助于滤纸的毛细管效应,利用冲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淀、萃取或离子交换等作用,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选择性地洗出,并通过环炉加热而浓集在外圈,然后用适当的显色剂进行显色,从而达到分离和测定的目的。 15 质量控制图: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图是监测常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控制分析数据在一定的精密度范围内,保证常规分析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

环境管理模式

第十二章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一节产品生态设计 一、产品生态设计的定义 产品生态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关于产品设计的新概念,也称为“绿色设计”。 产品生态设计系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环节都考虑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设计改进,使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为最低,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 二、产品生态设计战略 1. 生态产品概念开发战略 产品生态设计战略首先应考虑的就是生态产品概念开发战略。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生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要寻找到更优化、更合理的方案来持续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其实现途径见表12-1。 2. 易于清洁、维护和维修 生态设计要点:一是清楚标明产品如何打开以进行维护和维修;二是清楚标明产品的某一部件应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清洁或维护;三是应清楚标明产品中需要定期检查的部件;四是对需要定期更换的部件应易于更换。 3. 产品的模块化设计 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可更新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4. 尽量利用再循环原料及材料 生态产品设计的一个特点是尽可能利用再循环原料及材料,减少原材料在采掘和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5. 致力于产品体积的最小化和重量的最轻化 总之,产品生态设计的关键在于使用一切方法,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废物排放,尽可能在企业内部乃至整个产业界实现生产—消费和维护—回收—再生产的封闭大循环。即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废物,也要将废物排放量降到最低或与企业外的一些生产或生态环节相耦合,实现较大系统范围内的最小化排放。 三、产品生态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产品生态设计过程一般分为产品生态识别,产品生态诊断,产品生态定义和生态产品评价4个步骤。如图12-1所示。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 《环境监测》试卷 ( 含答案 ) (说明:考试时间 110 分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成绩 一、填空(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 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 2 、水中氨氮是指以 游离氨( NH 3)或 铵盐( NH 4+ )形式存在的氮。 3 、 误差 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 、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 响地点的断面称为 对照断面 。 5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 COD 时,所用催化剂为 Ag 2 SO 4 。 6 、测定水样的 DO ,消耗 L 的 Na 2 S O 3 ,该水样的 DO(O 2 ,mg/L) 为 。 2 7 、两份水样 pH 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和,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 1000 倍。 8 、I 2+2S 2O 3 2- = 2I - + S 4 O 62- 9 、用容积为 20L 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 50 %( V/V ), 欲配制 50ppm 的 SO 2 标准气,需要加入 2ml 原料气。 10 、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 →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 A 类污染物,在 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 、一 B 、四 C 、三 D 、二 2 、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 A 条件下称重。

第十章 环境经济政策

第十章环境经济政策 第一节 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1.边际治理成本和边际损害成本 1.1 决定环境容量有效利用(或者污染物有效排放)水平的两项关键因素是 边际治理成本和边际损害成本。 1.2 边际治理成本曲线MAC向右下方倾斜表明治理成本随着排放水平的提高而减少;边际损害成本曲线MEC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损害成本随着排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治理成本与损害成本之和是社会总成本。 2.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理想的排放水平和治理水平是在E点,此点又称为有效率的污染水平。此时边际治理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社会总成本最小,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 3.实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的手段 ①强制执行各类环境法规; ②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 第二节 污染者付费原则 1.命令- 控制型政策与环境经济政策 1.1强制执行的各类环境法规又称为命令-控制型的环境政策,包括各种环境 标准、必须执行的命令和不可交易的配额。 1.2为了降低执行成本,同时获得理想的环境效果,无论是正在从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还是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国家,在环境管理 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或称环境经济 政策。 2.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 ①环境经济政策是以市场为基础,着重间接宏观调控,通过改变市场信号,

影响政策对象的经济利益,引导其改变行为。这种间接宏观管理模式,不需要全面监控政策对象的微观活动,从而大大降低了政策执行成本。 ②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市场中介,把经济有效地保护、改善环境的责任,从政府转交给环境责任者,环境管理更加灵活,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条件、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政策对象。 ③环境经济政策可以有效地配置保护环境所需要的资金,这些资金不仅可投 资于对环境有利的项目,还可以用于纠正其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 3.污染者付费原则 污染者付费原则可以被解释为“非补贴规定”,即污染者应当承担污染控制的全部费用。 广义的污染者付费原则:在这种广义的形式中,当污染者利用环境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时,环境被看作是由污染者使用的资源。因此,污染者应支付其资源使用中产生的全部社会费用,这些费用不仅包括污染削减费用,而且还包括由于污染造成的各种环境损害。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一般形式 1.“调节市场”和“建立市场” 1.1根据如何发挥市场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环境经济政策分为“调节 市场”和“建立市场”两类。“调节市场”是利用现有的市场来实施环境 管理,例如,征收各种环境税费、取消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建立抵押金 制度。“建立市场”包括明晰产权、可交易的许可证、国际补偿体制等。 1.2调节市场型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 决环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由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 格,由外部不经济性的制造者承担全部外部费用。这类环境经济政策又 称为庇古手段。 1.3建立市场型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通过“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本身来 解决环境问题。又称之为科斯手段。 2.两类政策手段的实施途径和效果的不同 ①庇古手段多依赖于政府。而科斯手段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如果不存在“政策失效”,两种手段都可行。但如果出现政府“寻租”的情况,科斯手段比庇古手段更有效。 ②庇古手段需要政府实施收费或补贴,管理成本较大;而科斯手段需要政府界定产权。在产权制度不健全,污染者数量比较多情况下,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困难,企业间交易成本比较大。这又使得科斯手段效率降低。 ③实施庇古手段,除了使社会获得环境效益外,还可使政府获得经济收益。 ④庇古手段一般提供不了刺激,因为费率或税率一般是固定的,而且经常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它对所有厂商的标准一样,这又造成厂商之间的不公平。而科斯手段一般能刺激厂商采取措施改进生产设备,减少排污。 ⑤如果被税收保护的人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税负和税收,实施庇古税可

2019环境监测习题(配答案解析)

精心整理 《环境监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得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4.指示生物 5.噪声;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___ 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 3 的共存干扰组分 4 5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_; 7.将______;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精心整理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或f>20000Hz C、f<200Hz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 A、聚乙烯瓶 B、普通玻璃瓶C 6.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角应是(c) A.不大于45o B.45o C.不大于30o 7. 种(d) A. C.真空冷冻干燥 D.高温烘干 8.c)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A.二价 9.释水的)mg/L. 10.(d)。 A. 归一化法B.内标法C.外标法D.校正面积归一法 四、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测定烟尘浓度时必须等速采样,而测定烟气浓度时不需等速采样。(x) 2、污水中BOD测定时,所用稀释水应含有能分解该污水的微生物。(x) 3、系统误差能通过提高熟练程度来消除。() 4、实验室之间的误差一般应该是系统误差。(x) 5、全压、动压和静压都是正值。()

最新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综合水样; 2. 等速采样; 3.硫酸盐化速率; 4.土壤单项污染指数 二、问答题(共50分) 1.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有什么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关系?为什么?(9分) 2.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实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9分) 3.比较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法三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原理和优缺点。(9分) 4. 常用哪些方法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脂肪提取器提取法有何优点?(8分) 5. 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a)芘污染,试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15分)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监测某水样的BOD5时,采用稀释法测定数据为:水样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4.73mg/L;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 2.16mg/L;取原水样100mL加稀释水至1000mL。稀释水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0.12mg/L;稀释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0.04mg/L,求水样的BOD5为多少? 2. 监测某采样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用装有5 mL吸收液的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流量为0.30 L/min,采样时间为60 min,采样后用光度法测定并计算得知全部吸收液中含2.0μg NO2,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5℃,大气压为100 Kpa,求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

环境管理模式(1)讲解学习

第十一章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一节组织及其环境绩效评估 一、基本概念 (一)组织 产业生态学定义为:“产业生态学是关于技术组织及其资源使用和潜在环境影响,以及如何调整它们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因此,组织(organization)这个词,不仅用来指有生命的东西,同时还代表任何与生物体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各类生态系统、行业系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系统等。 (二)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三)环境绩效评估 环境绩效评估是由独立的考核机构或考核人员,对被考核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对提高环境管理绩效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评估活动。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绩效评估的目的 环境绩效评估的目标包括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分项目标三个层次。 ●根本目标为: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对环境管理各步骤的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 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考核意见,从而促使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类分项目标: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订更 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与制度;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环境行为评估(EPE)、选择评估指标、数据收集及转换和报告沟通、审查和改进评估程序。 1. 组织的环境绩效基准(criterion) 环境绩效基准是管理阶层为了评估环境绩效而设定的环境目标、标的或其它基准。 2. 选择环境绩效评估指标

(完整版)环境监测第四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二、简答思考 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②、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 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 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 ①、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②、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 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②、连续自动检测,数据传送与处理的计算机化的研究应用发展很快,使得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提高。 ③、小型便携式、简易快捷式的监测技术发展,使得环境监测能快速适应各种条

环境监测试题_及答案__共享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大家共享! 《环境监测》试题(A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等效连续声级: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细菌总数:在水中溶解氧测定时,当有Fe2+离子干扰时,用KMnO4氧化Fe2+,消除干扰,过量的KMnO4用草酸钠除去,生成的Fe3+用KF掩蔽。 4.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映,从而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5.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的原料气加入到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即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信息角度看,环境监测的实质是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 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0.3—0.5m处_,当水深_5—10m 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处,河床上1m处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消除干扰,浓缩水样; 4.F-选择电极的传感膜是LaF3_; 5.****物造即刻中毒的原因是与高铁血红蛋白酶结合结合,使之失去传递氧的功能,致人窒息而死亡_; 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型布点法;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二本碳酰二肼____; 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__1.5m _____; 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__9.7×10-3_____mg/l; 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89dB

(环境管理)C的运行环境和过程

【目的与要求】 1.了解Dos、Windows环境下C语言的运行环境,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上机内容】 【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上学习,我们对C语言已有了初步了解,对C语言源程序结构有了总体的认识,那么如何在机器上运行C语言源程序呢?任何高级语言源程序都要“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在机器上运行。“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解释方式,即对源程序解释一句执行一句;另一种是编译方式,即先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用机器代码组成的程序),再经过连接装配后生成可执行文件,最后执行可执行文件而得到结果。 C语言是一种编译型的程序设计语言,它采用编译的方式将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机器代码)。运行一个C程序,从输入源程序开始,要经过编辑源程序文件(·C)、编译生成目标文件(·obj)、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exe)和执行四个步骤。 下面主要介绍Turbo C下运行C语言源程序。 Turbo C是美国Borland公司推出的IBM PC系列机的C语言编译程序。它具有方便、直观、易用的界面和丰富的库函数。它向用户提供了集成环境,把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等操作全部集中在一个界面上进行,使用十分方便。 1 Turbo C工作环境介绍 一个C语言程序的实施是从进入Turbo C的集成环境开始的,而进入C语言的环境,一般有两种途径:从DOS环境进入和从Windows环境进入。 (1) 从DOS环境进入: 在DOS命令行上键入: C>CD \TC↙(指定当前目录为TC子目录) C>TC↙(进入Turbo C环境)

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3)用某一时段污染物平均浓度乘以该时段废(污)水排放量即为该时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方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祖坟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14.说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测定流程 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原子化系统—分 光系统—检测系统

1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测定灵敏度高于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但基体干扰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严重。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低,石墨 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较低,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18.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 六价铬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用原子分光光度法。 19.试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测定对象的主要不同之处。 (1)分光光度法是建立在分子吸收光谱基础上的分析方法,吸收峰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这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称原子吸收法。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特征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故只要测得吸光度,就可以求出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2)分光光度法使用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基本组成有光源、分光系统、吸收池、检测器及放大装置以及指示、记录系统。 原子吸收光谱法使用的仪器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光谱仪,它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3)用分光光度法监测时,往往将被测物质转化成有色物质;原子吸收光谱法将含有待测元素的样品溶液通过原子化系统喷成细雾,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 23.怎样采集和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氧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可用采样容器直接采集,水样需充满采样容器,宜在现场测定,方法有碘量法和氧电极法。 (2)氧电极法利用产生的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来求出水样中的溶解氧。碘量法利用Na2S2O3滴定释放出的碘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3)碘量法测定DO准确,简便;水中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亚硝酸盐、Fe3﹢等会干扰溶解氧的测定。氧电极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盐水中DO的测定,不受色度。

环境管理的概念

1、环境管理的概念: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2、什么是系统论:系统论是运用逻辑和数学方法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 3、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构接受政府授权或其他有关机关的委托,依据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的污染状况、治理状况以及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监督,并向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交书面报告和建议的一种活动。 4、三同步,三统一方针:也叫同步发展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 5、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6、生态需水:是为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保证其所需的水量。 7、无过失责任制: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或个人,只是对其他单位或个人造成财产损失,即使主观没有故意或过失,也应该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一、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1、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①以浓度控制为基础,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②以末端控制为基础,末端控制与全过程控制相结合;③以分散控制为基础,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④以区域治理为基础,区域治理与行业治理相结合。 2、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①加强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②加强资源规划和管理,促进资源保护;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④加强江河源头生态建设,做好流域生态保护。 3、环境管理对策和措施:①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微观管理;②坚持以新带老,以项目管理促进污染治理;③坚持以点带面,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治理;④坚持以外促内,强化企业内部自主管理;⑤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环境执法监督。 二、日本环境管理: 1、日本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③无过失责任制;⑤公害纠纷处理制度。 2、日本环境管理的基本对策:①加强环境法制;②加强环境监测和科学技术研究;③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④大力治理污染源;⑤加强环境教育。 3、日本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①具有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②对法律进行适时修改,以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③以环境标准作为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斯地方政府的行为超前于中央政府;⑤企业环境管理重在“防”。 1、需要层次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启示:从以往和现实经验可以看出,如果把环境问题看成是生存问题,把环境问题看成是当前、第一和基本的需要,则必然重视环境保护,必然把环境问题同经济问题视为同等重要的问题来解决,反之亦然 2、环境管理的目的: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协进的要求,并以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

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1(检测公司) 姓名:得分:阅卷签名: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答案:水系源头处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 m处和 m 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 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 3.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 4.地下水采样前,除、和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细菌类 5.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识中应包括、采样日期、编号、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答案:样品类别监测井样品 6.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性和性。 答案:干扰物质均匀代表 7.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 (材质)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使用 (材质)采样瓶(桶)。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答案:玻璃聚乙烯塑料 8.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和,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答案:酸碱生物抑制剂 9.文字描述法适用于天然水、水、水和水中臭的检验。②答案:饮用生活污工业废 10.水温测定时,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避免受影响。 答案:读数气温 11.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和时,透明度便降低。④⑤答案:悬浮物胶体 12.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被散射或吸收。①② 13.测量水的pH值时,应适当进行搅拌,以使溶液均匀并达到电化学平衡,而在读数时,则应,,以使读数稳定。④ 答案:停止搅动静置片刻 14.当水深大于 cm、流速不小于 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常用的流速计有旋杯式和桨式两种。 答案:10 15.根据天平的感量(分度值),通常把天平分为三类:感量在 g范围的天平称为普通天平;感量在 g以上的天平称为分析天平;感量在 mg以上的天平称为微量天平。 答案:0.1~0.001 0.0001 0.01 16.沉淀按其物理性质的不同,可粗略地分为沉淀和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答案:晶形无定形 二、判断题(每题分,共15分) 1.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 答案:错误

环境监测招聘考试考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 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空格中,单项或多项)(每1小题2分,共30分) 1、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公害, B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保护自然资源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国家安全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 C 级。 A.五B.四C.三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的类别标准,进行 C 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A.多因子B.多因子和单因子相结合C.单因子 4、下列各论述正确的是C、D 。 A.pH值表示酸的浓度。 B.pH值越大,酸性越强。 C.pH值表示稀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D.pH值越小,酸性越强。 5、将下列各数字修约至小数后一位,结果错误的是 D 。 A.4.2468→4.2 B.23.4548→23.5 C.0.4643→0.5 D.1.0501→1.0 6、下列各项监测指标中,表征湖库富营养化的特定指标是B、D 。 A.挥发酚B.总磷C.氰化物D.叶绿素a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不适用于下面哪种水域 C 。 A.江河B.湖泊C.海洋D.水库 8、“三同时”制度中的三个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C、E 。 A.同时立项B.同时设计C.同时施工D.同时申报E.同时投产使用9、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A、B、C、E 。

A.进行仪器校准B.空白试验C.使用有证标准物质 D.平行双样E.加标回收试验 10、噪声污染的特点是A、B、D 。 A.局部性B.感觉性C.持久性D.无残余性 11、由于金属以不同形态存在时其毒性大小不同,所以可以分别测定A、B、C 。 A.可过滤金属B.不可过滤金属C.金属总量 12、下列污染物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是C、D 。 A.氰化物B.苯胺类C.六价铬D.总镉 13、光化学污染的表征是A、B、C、D 。 A.白色或淡棕色烟雾B.具有气味C.大气能见度降低D.刺激眼睛和喉粘膜使呼吸困难 14、某一项目在测定过程中,当干扰物质与被测物直接结合,可使测定结果C 。 A.偏低B.偏高C.不确定 15、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管理“三化”原则 是A、B、D 。 A.无害化B.减量化C.工业化D.资源化E.回收化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1小题1分,共10分) 1、空白实验值的大小只反映实验用水质量的优劣。(×) 2、样品保存中,冷藏法的作用是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速度。(√) 3、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 (√) 4、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实验室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 5、在噪声强度计算中80分贝+75分贝>100分贝。(×) 6、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和污染警报标准。(×) 7、加标物质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8、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是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