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墓葬

两汉墓葬
两汉墓葬

(11初)试论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发现及形制特征

(11考古)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03考古)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汉代诸侯王和官爵二十级的列侯墓,都有边长10米以上的竖穴,多重棺椁,或黄肠题凑,或石室墓、砖椁墓、崖洞墓,葬品丰富。目前已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60余座,列侯大墓数量更多,它们是汉代上层丧葬制度的代表,反映了除帝陵意外的一种墓葬类型最高和最完善的层次。墓葬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1、木椁墓

木椁墓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在长方形竖穴土坑内用木板搭筑椁室,一般有斜坡式或阶梯式墓,多重棺,但西汉早已没有先秦天子七重、诸侯五重那样严格的棺椁制度,诸侯王和列侯墓多3—7重棺椁,南方地区多见3—4椁箱,椁一般不再分层,随葬鼎、盒、壶等成套铜、漆礼器组合。马王堆汉墓是木椁墓中的典型类型。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五里牌,1972—1974年先后发掘初3座墓葬。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墓的墓坑最大、最深。椁室由外、中、内三椁,外、中、内三棺和垫木组成,内棺中放置女尸1具,保存十分完好。随葬物品非常丰富。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

2、黄肠题凑墓

黄肠题凑墓室木椁墓中的特殊形式,它比普通的木椁墓规格高,墓主是诸侯王或诸侯王级的高级贵族。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目前所见10余座黄肠题凑墓皆为西汉诸侯王和列侯级墓,又以西汉早、中期为多。东汉有仿黄肠题凑的石条题凑墓。题凑墓不见于长江以南地区。典型墓例有北京大葆台汉墓、定县北庄汉墓等。

北京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丰台区黄土岗,两座墓的结构相同。1号墓保存较好,墓室模拟地上宫室建筑的趋向非常明显,大致以题凑为界,题凑内的内回廊、前室、后室构成内藏部分,外回廊为外藏,从内到外,依次为棺室(梓宫)—前室(便房)—题凑—外藏。2号墓被严重焚毁,结构与1号墓大致相同,出百余斤五铢钱。

3、崖洞墓

在目前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墓中,崖洞墓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是汉代依山为陵、凿山为藏的一种墓葬形式。崖洞墓在石山中开凿墓室,地下空间的布置虽然比较自由,但都最大限度地象征和模仿了地上生活的内容。目前所知的汉代诸侯王崖洞墓7 主要集中于黄淮之间的东部地区。徐州狮子山汉墓、河北满城汉墓都是西汉崖洞墓的典型墓例。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上,两墓开凿在高约200米的石灰岩丘陵上。1号墓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墓。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前室、后室、侧室组成,后室有回廊相绕,象征地面建筑的回廊。墓平面呈“早”字形。前室象征生人的前堂,后室象征生人居室。出土了珍贵的金缕玉衣。2号墓墓主是刘胜之妻窦绾,墓的结构和葬品的布置情况与1号墓相似,出土了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等文物。

4、石室墓

石室墓以石块砌筑墓室,汉代诸侯王墓中只有竖穴岩坑石砌墓一种,为数不多,但却是诸侯王墓的一个重要类型,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是汉代少数未被盗的诸侯王墓之一,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

南越王墓是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一座大型石室墓,平面呈“早”字形,整个墓葬共有7室,仿前朝后寝布局,前部三室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以红砂岩大石砌成,墓顶用大石板平铺。墓内随葬品丰富,品类繁多。其中以“文帝行玺”金印和“丝缕玉衣”最具价值。

改版:

秦汉时代贵族、官僚和一般地主的墓,从墓的构造上可以分为木椁墓、土洞墓、空心砖墓、崖墓、砖室墓、石室墓等不同的种类,它们又各有规模大小的差别。各类的墓,有的流行于不同的时期,有的则同时并存。由于墓主人的身份和财富的差异,他们的墓在种类和规模方面亦各不相同。木椁墓

其形制继承商周以来的木椁墓。主要流行于秦和西汉前期到中期,在长江流域及边远地区则延续至西汉后期和东汉。从高级贵族、大官僚到一般地方官和乡吏等人都使用。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坑内筑木椁。墓的规模因人而异,往往大小悬殊,所用棺椁有一定的等级制度。地面上都有坟丘,大墓还有墓域,设祠堂。已经发掘的重要的墓有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江陵秦汉墓,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咸家湖汉墓、象鼻山汉墓,陕西省咸阳杨家湾汉墓,安徽省阜阳汉墓,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北京市大葆台汉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贵县汉墓和合浦汉墓等。

土洞墓

又称洞室墓。战国中晚期已开始出现,但很少。到秦汉,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大量流行,并延续到以后各代。其墓室是横穴式的土洞,前部一侧或两侧往往设耳室。墓道多为长方形竖井,也有狭长斜坡式的。这种墓构造较简单,规模不大,墓主属于下层地主阶级。在已经发掘的大量的墓中,甘肃省武威磨嘴子汉墓和旱滩坡汉墓甚为重要。

空心砖墓

战国中晚期开始出现,西汉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大量流行,到东汉即告绝迹。在横穴式的土洞内,用空心砖堆砌墓室。墓道多为竖井式。西汉前期,墓室呈长方形,形状象木椁。到了西汉中后期,顶部往往砌成屋顶状,前壁作成门的样子,显得象房屋。墓室内的砖面上印有花纹和图像。河南省洛阳西汉后期的个别墓里还绘有彩色的壁画,题材有天象、“四神”、神话人物及历史故事等。这种墓的墓主多属中下层地主阶级。

崖墓

开始出现于西汉,在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均有发现。东汉时,四川境内特别流行,并延续到三国和六朝时期。这类墓在山崖或岩层中开凿横穴式墓室,形制、规模大小不一。墓道有的为狭长的横穴,有的则为小型的竖井。大贵族的墓,如河北省满城汉墓和山东省九龙山汉墓,在山崖间穿凿巨大的洞穴,全墓可分耳室、前室和后室等部分。四川省境内的汉代崖墓,往往几十个墓聚集在一处,形成一片很大的墓地。有的大墓在岩壁上雕刻画像,其题材与石室墓中的画像亦有相似的。

砖室墓

西汉中后期开始出现于中原和关中地区,不久便迅速普及,到东汉已流行全国,并盛行于以后各个时代。墓室用小型长方砖砌筑,有时局部使用楔形砖和榫卯砖。顶部或券筑成圆弧形,或叠涩成穹窿状。墓的大小不一,往往附有耳室。贵族和大官僚的墓,规模宏大,除后部的主室外,多设前室、中室或侧室,在布局上模仿他们的府第。诸侯王等大贵族的墓,沿袭西汉木椁墓中黄肠题凑之制,但用方石代替柏木,如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简王刘焉墓。

石室墓

开始出现于西汉后期,主要盛行于东汉一代。其分布以山东省到江苏省北部、河南省到湖北省北部、陕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四川省中部为最多。墓室用石材构筑,有的则为砖石并用,绝大部分在石材上雕刻各种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的规模往往甚大,墓主多属贵族官僚。除主室外,还有前室、左右侧室,顶部除用石材平铺以外,还多有叠涩成覆斗状的。墓门有用石材制成的门额和门扉。画像的内容和题材,与砖室墓中的壁画相似,亦以墓主人的生平事迹为主题。山东省沂南画像石墓,全部用石材建成,规模大,构筑整齐,画像内容丰富,雕刻精致,是画像石墓的典型。有的石室墓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墓,除石刻画像以外,还绘有彩色壁画。辽宁省辽阳附近的汉末、魏晋石室墓,施彩色壁画而无雕刻。

汉代中小型墓葬的类型

中小型墓室汉代墓葬数量最多的一类,根据形制、建材、结构和墓室布置、装饰等情况可以分为:

1、土坑竖穴木椁墓和土坑墓

土坑竖穴木椁墓主要流行于西汉早、中期,中期以后逐渐为横穴砖室墓取代。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边远地区一直使用到东汉初期。而无椁的土坑墓无论在何时都是下层人士普遍使用的墓葬形式。单就木椁来说,它还见于洞室墓等西汉前期其他类型的墓。

东汉时期的竖穴木椁墓基本被砖室墓所取代,在华南和江浙一带还有少量发现。这一带的木椁墓之所以能延续较长时间,可能与南方多木材和其他治木技术特别发达有一定的关系。

2、西汉洞室墓

洞室墓又称土洞墓,战国早期最早在渭河流域出现,中期普及到洛阳一带,秦汉时期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大量流行并延续到以后各代。洞室墓以长方形竖井或斜坡为墓道,以设于墓道底部一边的横穴室土洞为墓室,前部一侧或两侧往往设有耳室或小龛,放置随葬物品,是中小型墓中的一个地方类型,在北方地区,它同竖穴土坑墓同时并行,但在关中地区,洞室墓是西汉墓葬的主流形式,在较大规模的洞室墓中也使用木椁,一般为一棺一椁,很少分隔椁箱。西汉早期以木板或土坯封门,中晚期多以条砖封门,并且开始在洞室内作砖券墓室,代替原来的木椁墓。洞室墓分为竖井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两类。

3、空心砖墓和砖室墓

空心砖墓战国中晚期开始出现,西汉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大量流行,到东汉即告绝迹。空心砖墓继承了战国晚期和西汉早期洞室墓的传统,不同的是以竖井为墓道,在横穴内用空心砖砌墓室,早期多平顶单棺空心砖,后期多双棺空心砖合葬墓,顶部为坡顶,前壁有门洞,模仿生人住宅,砖面上印有花纹、图案。洛阳西汉后期个别墓还有彩色壁画,题材有天象、四神、神话人物及历史故事。这种墓的墓主多属中下层地主阶级。东汉时期小砖墓流行全国,中原、关中地区的空心砖墓消失。

砖室墓西汉中后期开始出现于中原和关中地区,不久便迅速普及,到东汉已流行全国,并盛行于以后各个时代。墓室用小型长方砖砌筑,有时局部使用楔形砖和榫卯砖。顶部或券筑成圆弧形,或叠涩成穹窿状。墓的大小不一,往往附有耳室。贵族和大官僚的墓,规模宏大,除后部的主室外,多设前室、中室或侧室,在布局上模仿他们的府第。诸侯王等大贵族的墓,沿袭西汉木椁墓中黄肠题凑之制,但用方石代替柏木,如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简王刘焉墓。东汉贵族官僚的砖室墓,往往施彩色壁画,其题材主要是显示墓主人的身份、经历、日常生活和产业财富等。

4、壁画墓和画像砖、石墓

壁画墓、画像砖墓、画像石墓首先是砖室墓、石室墓或砖石混筑墓,画像便是附在墓室壁面和建材砖、石上的图案。壁画是画上去的,而所谓“画像”,砖画是模印的,石面上则是雕刻的,它们既是死人墓室的装饰艺术作品,又是生人思想、社会习俗、生产生活和丧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三种墓的墓主以官僚、富豪、地主为主,平民较少,很少见于小型的单室墓。

(北大)砖室墓墓型演变述略?

答:

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

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东汉时期,四川省境内的砖室墓葬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种模印着画像的砖,称为“画像砖墓”。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从汉末魏晋开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设棺床,在长江流域的晋墓中,有时还有灯龛和台桌。这些结构和设施,都是用砖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现实生活中的居室。在黄河流域,砖室墓的墓道甚长,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随着年代的推移,隧道逐渐加长,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顶部开天井,直通地面。辽东、河西等边远地区的豪族大姓,沿袭汉代旧制,营建砖石结构的大墓,在墓壁和砖面上施彩画,其题材多与汉墓壁画相似;在中原一带,却很少有在墓内绘壁画的,但到了北魏,壁画又重新流行。

长江流域的东晋和南朝,则流行用模印着画像的砖来装饰墓壁。

入唐以后,官僚墓一般均为砖室墓。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亦十分罕见。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砖室墓多为长方形,有的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五代前蜀王建墓、南唐帝陵,其地下玄宫皆分前、中、后三室,各室两侧又多设壁龛或耳室,这可能是承袭唐陵的制度。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长江中下游多为长方形砖室墓,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辽辽代砖室墓,除方形以外,还有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等级高者则“多室”。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结构并施彩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金代墓葬受辽宋影响较大。元代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日趋简化。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南方元墓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

简述汉代的玉衣之制

玉衣发现于梁汉时期,是专为皇室贵族、诸侯王制作的葬玉,用若干带孔的小玉片按人体外形编缀而成,外观似真人,以金丝编缀者为金缕玉衣,又有银缕、铜缕和丝缕玉衣,以金缕者最为尊贵。

玉衣制度最早形成于西汉前期的楚国,汉初的出国出土的玉衣所用的玉料和制作工艺都较以后别的诸侯国要好,如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玉衣中玉质最为上乘的。东汉建立以后,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礼制的完备,玉衣的使用制度也进一步严格起来,朝廷明确规定,金缕玉衣为皇帝专用丧服,诸侯王使用银缕玉衣,列侯以及诸侯王家族成员使用的是铜缕玉衣。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礼制再一次遭到破坏,玉衣的使用出现了僭越的现象,这些玉衣的制作工艺粗劣,使玉衣的制作和使用制度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曹魏建立以后,大一统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玉衣制度也随之消亡。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异穴合葬墓,首次发现了完整的成套玉衣。广州南越王墓首次发现丝缕玉衣。

_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邹卫平 崔大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进入新世纪的五六年间,是山东地区汉代考古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尤其是为了配合基本建设所进行的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大收获。 关键词:山东地区;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839(2006)05-0047-08 Recent Archaeological D iscoveries i n Shandong and the Study of the Han Dynasty Z OU W e-i p i n g CU I Da-yong (C hinese Science&Technology Universit y,Hefei230026,P.R.Chi n a; Cent er for Archaeol o gicalResearch of the C ity of Jinan,Jinan250014,P.R.China) Abstract:The recent five to si x yearsw it nessed t he rapi d develop m e nt in t he arc hae o l og ical study of the H a n Dynasty in Shandong P r ovi nce.A rc hae o l og ical evacuat i ons for i nfr astructural constr uctions have led to great progress i n this area of research. K ey wor ds:Shandong Pr ov i nce;the Han dynasty;ne w disc overies a nd r esearches 进入新世纪以来短短的五六年间,山东地区的汉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其特点是,为了配合基本建设而进行的发掘工作多,而重大发现也大多与此有关。这些发现主要集中于各条高速公路附近及大型工程项目周围,在地域分布上显得相对集中。从发现对象来看,遗址类较少而墓葬类较多。现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材料,就山东省近年来汉代考古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分述如下,供学界参考。 一、城址与聚落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山东汉代郡国城址的调查与研究以往注意较少,近年来取得一些突破。勘探与发掘表明,这些城址多为早期城址的延续。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章丘东平陵城和费县的两处城址。 收稿日期:20060620 作者简介:邹卫平(1954),男,山东济南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工程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考古学。

汉代墓葬中车马出行图像的类型分析

2012年6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un.2012第29卷第6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9 No.6 汉代墓葬中车马出行图像的类型分析 黄永飞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 要:车马出行是两汉墓葬艺术中一个普遍而又重要的题材,对其意义的释读是该题材研究的重点,以往研究多依靠 文献来解释图像,本文拟从图像本身出发,区分其不同的图式类型,并讨论各类型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线索思考该题材在墓葬中的意义。 关键词:车马出行图像;阙;车马队列;狩猎出行;车马过桥收稿日期:2012-03-25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06-0063-03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W060) 作者简介:黄永飞(1981-),女,山东昌邑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 两汉时期,以队列出行形式为主的车马图像大量 集中出现于石墓、墓祠、墓阙、壁画墓等丧葬建筑上,鉴于其普遍性和重要性, 古今中外的学者结合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其意义进行释读,结论却是众说纷纭。图像本身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因而笔者梳理了全国范围内保存相对完整的260多座画像石墓和70多座壁画墓及近万块零散画像石材料,对分布其上的车马出行图 像进行了细致的类型分析。根据图式特点,车马出行图像可分为车马临阙式、单纯车马队列式、狩猎出行队 列式和车马式过桥四种类型。 一、车马临阙 该类出行图完整图像前端应是一座带有双阙的建筑,东汉墓室中很多出行图前端仅用阙或建筑一角来代表整个建筑。 在目前所见早期椁墓材料中,车马临阙类出行图像是最多的,画面多表现为车马向一座厅堂建筑行进;这一形式又分为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侧面的车马队列向厅堂建筑行进,另一种是正面或背面的车马向建筑行进。在侧面形式中多在队列前方刻画一建筑,建筑或带有双阙,建筑前多刻画一人或多人躬身迎接队伍。早期椁墓画像中画面常常分格表现,队伍与建筑多不居于同一格内,如济宁学院4号墓东壁板,画面分三格,左格为乐舞图,中格为双阙厅堂,厅两侧各一执戟卫士,右格为一车,车前有躬迎者,车后二执戟侍从。在早期椁墓中虽然车骑和建筑以线分格,但实际上队伍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还是明确的,即队伍是向建筑行进的。在一些未分格的椁板上这种关系非常明显,沛县栖山1号墓中椁西侧板画像(图1),画面左端为楼阁双阙,阙旁二人右向躬迎前方来的车骑队伍,队伍为二车、一骑从、二步卒组成。四川地区石棺上这种关系 也很明显,郫县一号石棺、合江4号石棺、大邑石棺、新 津崖墓石函都表现车马队伍向建筑行进 。 图1车马临阙(徐州沛县栖山墓椁板外侧) 东汉时各地的墓室和祠堂画像石中也有很多这种行进队伍,山东临淄出土一块迎宾车马图像,画面左端为一亭式建筑,内有一人击鼓,亭前似一对建筑,外一人躬迎队列;嘉祥狼山屯车马出行画像石,画面右端为一亭式建筑,前有二躬迎者,队列前二荷戟步卒前导,一导骑,一四维轺车,一从骑。沂南墓中室北壁横额出行图、苍山墓前室东壁门楣出行图、徐州洪楼墓外发现的车马出行图等都为这种类型的出行图像。此时的出行图像与早期相比出现一个明显变化,即车马队伍突出强调导从骑吏规格组成,而阙堂建筑刻画趋向简单,常见以部分来代整体的形式。在临淄车马图像和狼山屯车马图像中建筑刻画还算详尽,沂南墓中室图像和洪楼出土图像中仅用双阙来代表原来的整体建筑,而在滕州龙阳店这类车马图像中,建筑刻画更为简单,只用一边角来代表整个建筑。 陕西这类出行图像中队伍与建筑的关系也较明确,形式上与山东和苏北等地又有不同。陕西车马出行图主要刻画在墓门楣上,阙堂建筑一般刻画于图像正中央。米脂官庄墓门楣画像中间为一亭式建筑,帷 · 36·

中国古代墓葬设计研究

题目中国古代墓葬与设计史 姓名沈正阳 学号 3110103281 指导教师胡小军 年级与专业材料1104 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摘要:现存不少古代工艺美术品都来源于墓葬的考古发掘,墓葬是研究一个文明文化习俗及工艺设计变迁的最直观方式之一。墓葬所处的时代,墓葬制度的发展,墓室装饰与随葬品以及墓室的建筑结构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工艺美术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总要的作用。关键词:墓葬工艺美术随葬品墓室构造墓室装饰 一、墓葬形式与发展变迁 墓葬,是考古学对坟墓的称呼。坟墓,民间又称为坟,或称为墓。坟,原意是水边的高地,后引申为高处,大凡高出地面的小山包或土堆均可称“坟”。墓,是埋葬死者的地下空间,即墓圹、墓穴。所谓筑土为坟,穴地为墓,地下的圹穴与地上的坟冢(封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坟墓”。 中国古代的墓葬形式通常有天葬、树葬、水葬、崖葬、火葬、土葬、塔葬、船棺葬,其中比较有研究价值的是土葬和塔葬。相比于塔葬通常是处理佛教活佛和僧侣遗体的丧葬方式,土葬则更具有普遍性。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家族)成员合葬的。原始公社时期,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家族(宗族),通常也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一般均有不同质地的棺和殉葬品,统治阶级墓葬的殉葬品甚丰,甚至还有以人殉葬的。最早的土葬多在人类居住的洞穴内外地表搁置死者,然后垒以土石,或掘一浅坑埋葬。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原始社会就已出现了原始墓葬。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下层的深处为死者的墓地,在墓地中发现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喝一些躯干骨,配有装饰品,身旁安放着生产工具,骨架周围有赤铁矿粉末撒成的圆圈。到了新石器时代,很多墓地的墓葬普遍发现有随葬品,种类繁多,主要有日常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品等。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的分化加剧。同一社会成员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已经一目了然。 之后在商周时期,丧葬制度有了明显的规范,不同地位的人拥有不同的墓室棺椁以及鼎簋等随葬品。秦汉时期的墓葬实行“汉制”,是以等级为核心的严格埋葬制度,当时盛行厚葬,有“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力主“薄葬”,实行“晋制”,对汉代的“厚葬”进行了改革,随葬品数量大为减少,地面不树不封、墓室数量逐渐减少为1-2个墓室,没有墓葬装饰,以至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与一般墓葬没有明显差别,使得至今无法确定魏晋时期各代帝王的陵墓所在地。隋唐五代由于生产力的恢复,崇尚厚葬,有关丧葬礼仪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主要体现在墓葬形制和规模、随葬品的数量上。 宋代时期形成了以皇帝为中心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东汉以来形成的士族门阀制度被彻底摧垮。在丧葬礼仪上,由于皇权的加强和士族阶层的消失,皇陵和皇族墓葬等级森严,而一般品官和士庶墓葬并无明显的等级。而同时期的辽金元墓葬,在接受中原埋葬传统的同时,依然保留了相当多的本民族文化因素。明清时期的丧葬制度基本上仍沿汉唐以来的旧制,规模宏大,同时墓多数有碑,易于识别。

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导游词 讲解线索: 【南越王墓简介】——【金印、金带钩与金花泡】——【银盒、银洗与银带钩】——【铜鼎、铜壶与铜提筒】——【铜镜、铜鉴与铜熏炉】——【钮钟、甬钟与铜句鑃】——【铜钫、印花铜凸版】——【铁剑、铠甲与错金银铜间铁矛】——【玉壁、玉盒与丝镂玉衣】——【玉印、玉佩与玉角杯】【陶鼎、陶瓮与长乐宫器】——【主人殉葬与奴隶制残余】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赵昧的陵墓。赵昧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考古五大新发现之一,现已辟为博物馆。 1983年发现的这个大墓,深入底下20米,用750多块砂岩大石构筑。陵墓面积约100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共有7个室。前室居中,室内四面及顶部都绘有朱、墨两色的云纹图案,象征超堂。前、后两部分各设有一道双扇的石门。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多样、墓主人身份最高的一座汉墓,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彩绘壁画石室大墓。这座墓堪称地下宝库,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套),尤以铜、铁、陶、玉四者所占比重最大。而“文帝行玺”金印是中国考古发掘首次发现的“皇帝”印玺,最为珍贵。 【金印、金带钩与金花泡】 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第一枚帝印。在传世或发掘出土秦汉印章中,未见一枚王帝印玺,只有文献记载,而且文献讲的帝印是白玉质印、蟠螭虎钮印,印文是“皇帝行玺”或“天子行玺”;而南越国赵昧这枚帝印却是金质、蟠龙钮印,印文是“文帝行玺”。这是金印的独特之处,是南越国自铸、生前实用之印。 南越王墓除了“文帝行玺”金印外,还有“泰子”(泰同太)金印和“右夫人玺”金印,但不是龙钮,而是龟钮。“泰子”金印也是首次发现,在传世印玺中未曾见过。 南越王墓的金器除金印外,还有金带钩、金花泡和杏形金叶,均是饰物。而金花泡普遍被认为是海外输入的“洋货”。 【银盒、银洗与银带钩】 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件白色的银盒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呈扁球行银盒出土时在主棺室,盒内有半盒药丸,从造型、纹饰和口沿的鎏金圈套等工艺特点看,与中国传统的器具风格迥异。经化学分析和专家们研究,认为是波斯产品,里面的药丸很可能是阿拉伯药。因此,银盒是海外舶来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南越王墓出土的银器除了银盒外,还有银洗、银卮和银带钩,都是越王室的专用器具。这些银器纹饰复杂,镶嵌的宝石闪闪发光,显得高贵华丽,是很好的工艺精品,反映了主人高超的制作工艺和审美观点,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风尚。 【铜鼎、铜壶与铜提筒】 铜器在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共有青铜器500多件,不但品种数量多,而且工艺技术精湛,极具地方特色。这批铜器中有厨具、饮食用具、酒器、乐器、车马器、生产生产工具及各种日用器具,等等。 铜鼎。共36件,有汉式鼎、楚式鼎和越式鼎,其中有9件刻有“蕃禺”铭文,都是由南越国

中国墓葬制度

人类将死者的屍体或屍体的残馀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屍体或其残馀的固定设施﹐称为“墓”。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还包含著各种随葬的器物。古代墓葬作为考古调查发掘的对象之一﹐所提供的资料远远超过了研究墓葬制度本身的范围。但墓葬制度仍是考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根据迄今的调查发掘﹐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此后﹐经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秦﹑汉及以后各历史时代﹐墓葬制度随著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在阶级社会中﹐墓葬制度突出地体现了阶级关系。在各个时代﹐民族和地区的特点﹐在墓葬制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中﹐数以百计的墓坑排列有序。多数的墓是单身葬﹐也有不少的墓是合葬。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前期的合葬墓﹐往往采取“二次葬”﹐将许多已经埋葬过的屍骨迁移而葬入同一墓坑内。这些死者是同一家族的成员﹐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紧密的血缘关系。有些合葬墓﹐埋著两个或数个完整的屍体﹐他们的性别相同﹐应系兄弟或姐妹。大汶口文化後期和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合葬墓﹐所葬多为两个成年男女﹐说明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而齐家文化的合葬墓﹐则证明存在男子死后以妻妾殉葬的情况。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屍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後者可能是由于凶死。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仰韶文化墓中的屍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屍体头多向东。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著不同的葬俗。 新石器时代的墓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屍体。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些地区已用木棺作葬具。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少数墓坑面积甚大﹐坑内沿四壁用木材垒筑﹐上面又用木材铺盖﹐构成了木椁﹐这大概是由於墓主人在社会上有特殊的地位。幼儿死后一般埋在房屋附近或房基下﹐利用陶器作葬具﹐称为“瓮棺葬”。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在有些墓地里﹐男子墓内多石斧﹑石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陶制或制的纺轮﹐显示了男女在生产活动中的分工。由於地区和部族的不同﹐各地墓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颇有差异。但是﹐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可见在原始社会中氏族成员的经济地位是平等的。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穷富分化的现象﹐例如﹐大汶口文化后期的少数大墓﹐随葬的陶器有多至100馀件﹐猪头多达十馀个的﹐说明墓主人拥有远比一般人为多的财富。 商代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著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著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著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侯家庄的一座最大的亚字形墓﹐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18 00平方米﹐深度在15米以上。类似的墓葬在山东益都也有发现﹐是属于诸侯或方国的首领的。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武官村的一座最大的中字形墓﹐墓室面积近17 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340平方米﹐深度为7米馀。除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形状虽然类同﹐但规模则有很大差别。大贵族的墓﹐面积可达20馀平方米﹐在安阳小屯发现的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即如此。一般小贵族的墓﹐面积往往不足10平方米。而平民的墓面积更小﹐有的甚至不足2平方米。 商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亚字形墓的椁室﹐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其馀各种类型的墓﹐椁室平面呈长方形。敛屍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椁室正中。平民的墓﹐有的有棺有椁﹐有的有棺无椁。屍体的放置方式﹐主要是仰身直肢。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妇好墓随葬各种青铜器460馀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馀件﹐另有海贝近7000枚(见彩图鴞尊显示图片﹑三联甗显示图片﹑偶方彝显示图片﹑玉龙显示图片﹑玉凤显示图片﹑玉鹰显示图片﹑玉显示图片﹑玉

略论西汉墓葬中出土的木枕-中国考古

略论西汉墓葬中出土的木枕 洪石 枕是寝具中的一种,也称为“枕头”,躺着的时候,垫在头下使用。许慎《说文解字》云:“枕,卧所以荐首者,从木,冘声。”①刘熙《释名》云:“枕,检也,所以检项也。”②其字从“木”,反映了古人最早应是以木为枕。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比较早的木枕属于春秋时期,在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③中出土,编号为M1∶7,厚木胎,由盖、身两部分组成,黑漆脱落殆尽。底面皆平,背弧弓,盖、身以子母口扣合。体中空,下底内镂有三条内凹槽。素面。长46、两端宽12、中间宽13、厚8厘米(图一)。此枕为盒形,可藏物,而且该墓为春秋晚期的吴越墓葬,与《越绝书·外传·枕中》④记载的可藏书之枕相合。该墓为单棺单椁墓,墓内另有陪葬棺和边箱,木枕出自边箱。 根据笔者目前搜集到的考古资料,战国时期墓葬中尚未见到单纯的木枕出土,而多出土竹木合制的枕⑤,而西汉时期⑥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些木枕,其中多数髹漆,有的还有彩绘。从目前的统计看,木枕主要出自山东、江苏、湖北,山西、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土,其中以江苏扬州出土最多,木枕的类型最丰富。 图一黑漆木枕(安徽青阳龙岗M1∶7) 一、木枕的类型 根据枕端、枕面的形态差异,可分为二型。 A型:枕端呈马蹄形,枕面呈弧形。根据枕托的有无,又可分为二亚型。 Aa型:无枕托。 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墓群M11∶6,实木枕。为一块整木制成。底为长方形,长29、宽7.7厘米。自下而上逐渐收缩成圆弧顶。高11.7厘米(图二)。简报未介绍此木枕是否髹漆。葬具为单椁单棺,椁室分棺室和边箱二部分。简报未介绍枕的出土位置,也无墓葬平面图。墓葬年代为西汉⑦。 江苏扬州东风砖瓦厂M9∶10,彩绘漆枕。枕端朱地黑绘云气纹和鸟兽纹,边沿绘几何纹。枕表面髹黑漆,两侧朱绘云气纹,夹有彩绘羽人、小鹿、狐狸、鹤、长尾鸟等;边沿用朱褐色绘几何纹。枕长22.4厘米(图三),从发掘简报中的线图比例尺推算,枕底宽约13厘米,枕高约12.6厘米。该墓为夫妇合葬墓,椁室分棺室、头箱和边箱三部分,棺室内放置两个棺,枕出自头箱。墓葬年代为王莽时期⑧。 江苏扬州市郊M6为夫妇合葬墓,两棺内各出1件枕(M6∶2、13)。男棺出土彩绘漆枕1件(M6∶2),枕面呈弧状。枕端髹朱红漆,余髹褐漆。枕端绘青龙、朱雀各一,衬以云气纹,外用四道褐漆线作装饰带。枕面长17.6、宽5.6、高12厘米(图四)。从发掘简报中的线图比例尺推算,枕底宽约9.4厘米。另外,女棺出土漆枕和漆面罩各1件。漆枕(M6∶13),已破碎,剖面呈圆形,髹褐漆,枕端髹朱红漆。枕长约40、径4.5厘米。简报未发表线图和照片。面罩(M6∶8),已破缺。髹漆,无纹。椁室内分棺室和足箱两部分,棺室内放置两个棺,枕均出自棺内头端(人骨朽)。墓葬年代为王莽时期,但男棺未见王莽钱,其下葬的时间似应早于女棺⑨。

汉代墓葬特点与规格

姹変唬澧撹懍鐗圭偣涓庤鏍?/B> 姹変唬鏄浉瀵圭ǔ瀹氱箒鑽g殑灏佸缓澶у笣鍥斤紝涓哄己鍖栧皝寤虹粺娌伙紝缁熸不鑰呭€熷姪缁忔祹鍩虹鍜屽畻娉曟剰璇嗗舰鎬侊紝鎺€璧峰帤钁箣椋庯紝浣挎眽浠g殑钁埗銆佽懍绀笺€佸鍥€佸瀹ゅ強闅忚懍鍝侀兘瓒呭嚭鍘嗘湞鍘嗕唬銆傝窘鍗楁眽澧撴繁鍙楀唴闄嗗奖鍝嶏紝浣嗗洜鍦版柟鎬х殑璇稿鍥犵礌锛屽張鍑虹幇鏋佷负绐佸嚭鐨勭壒鐐广€傝窘鍗楁眽浠e钁湁涓や釜鏋佷负绐佸嚭鐨勭壒鐐癸紝涓€涓槸鐢ㄨ礉澹充綔澧撳鏉愭枡鑰屽舰鎴愮殑璐濆锛屼粎鍦ㄨ窘鍗楅泦涓嚭鐜?鎺ヨ繎杈藉崡鐨勫北涓滈暱灞卞矝灏戦噺瀛樺湪)銆備簩鏄弽鏄犳皬鏃忓畻娉曞埗搴︾殑"鏃忓潫澧?锛屼害涓哄唴闄嗘墍灏戣銆傝礉澧撳瓨鍦ㄤ簬杈藉崡鐨勬部娴峰湴鍖猴紝宸插彂鎺樼殑鏈?00浣欏骇銆傝礉澧撴槸浠ユ捣铔庛€佹捣铻恒€佽洡铚娿€侀矋楸煎3銆佹捣甯界瓑涓轰富瑕佹潗鏂欏缓鎴愮殑澧撳銆傚仛娉曟槸鍏堟帢濂藉湡鍦癸紝鍦ㄥ搴曢摵涓€灞傝礉澹筹紝鍥涘懆绔栫珛鏈ㄦ澘涓烘 锛屽叆澧撳悗鐩栦笂鏈ㄦ澘锛岀┖闅欏濉炲疄璐濈被锛岀劧鍚庡皝鍦熴€傛嵁鏂囩尞璁拌浇锛屾渶鏃╃殑璐濆鍑虹幇浜庢槬绉嬫椂鏈燂紝銆婂乏浼犮€嬭杞斤細"瀹嬫枃鍏崚锛屽鍘氳懍鐢ㄨ渻鐐€?quot;杩欓噷璇寸殑"铚?quot;锛屼究鏄礉绫伙紝銆婅緸娴枫€嬭В璇绘槸澶ц洡銆傞儜鐜勮В閲婏細"铓岃洡涔嬭渻锛岀姽濉炰篃锛屽皢浜曟濉炰笅浠ヨ渻锛屽尽婀夸篃銆?quot;鎵€浠ョ敤璐濆3绛戝锛屾槸鍥犱负璐濆3鍧氱‖涓嶆溄锛屽張闃插尽娼箍锛屼繚鎶ゅ案浣撲笉鏄撹厫鍧?銆婂懆绀悸峰湴瀹樸€?銆傝窘鍗楄礉澧撴渶鏃╃敱鏃ユ湰浜轰簬1931骞村彂鎺樻暟搴с€傛柊涓浗鎴愮珛鑷充粖锛岃窘瀹佽€冨彜宸ヤ綔鑰呬簬1954骞村彂鎺樺ぇ杩炲競钀ュ煄瀛?1搴э紱1957骞村彂鎺樻梾椤哄彛鏉庡娌?6搴э紱1975骞磋嚦1978骞村彂鎺樻櫘鍏板簵甯傝姳鍎垮北涔?0浣欏骇銆傛澶栵紝杩樺湪鐡︽埧搴楀競銆侀噾宸炲尯銆佹梾椤哄彛鍖猴紝澶ц繛婀剧瓑娌挎捣鍦板尯鍒嗗埆鍙戞帢鏁板崄搴с€傝窘鍗楄礉澧撶粷澶у鏁板嚭鐜板湪瑗挎眽鏃舵湡锛屼笢姹夊垵鏈熶粎鏈夊皯閮ㄥ垎銆傚叾澧撹懍褰㈠埗涓庡唴闄嗕竴鑷淬€傝タ姹夊墠鏈熷涓哄崟瀹ゅ锛屼腑鏈熷涓哄か濡诲垎瀹ゅ悎钁锛屽悗鏈熷涓哄か濡诲悓瀹ゅ悎钁锛屽悗鏈熻嚦涓滄眽鍒濇湡涓鸿礉鐭冲(鍗充互璐濆3涓庡嵉鐭虫垨鐭虫鍚堢瓚)鍜岃礉鐮栧(浠ヨ礉澹充笌闀挎柟褰㈢礌鐮栧悎绛?涓轰富銆

中国古代墓葬的考古学考察

中国古代墓葬概说 (提纲)

目次 壹、史前时期的埋葬习俗 一、中国最早的墓葬 二、仰韶时代的墓地与埋葬习俗 三、龙山时代的墓地与埋葬制度 贰、夏商周时期的埋葬礼制 一、夏代的王陵 二、商代的王陵 三、西周王陵与埋葬制度 四、东周埋葬制度的变化 叁、秦汉时期的墓葬 一、秦汉帝陵与汉代丧葬模式的形成 二、汉代诸侯王墓 三、汉代墓葬的装饰 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 一、魏晋埋葬制度的变化 二、南方六朝墓葬 三、北方十六国北朝墓葬 伍、隋唐五代墓葬 一、唐代帝陵 二、唐代两京地区墓葬 三、五代十国墓葬 陆、宋代墓葬 一、宋代帝陵 二、宋代士庶墓葬 柒、辽金元墓葬 一、辽代墓葬 二、金代墓葬 三、元代墓葬 捌、结语-中国古代墓葬文化的特质 壹、史前时期的埋葬习俗 一、中国最早的墓葬 中国至少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开始,已经出现了“墓葬”的萌芽;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明确的“墓葬”;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里均发现了墓葬,并出现了墓地。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墓葬,距今5-1.8万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东胡林人墓葬,距今1万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发现了大型的墓地,以河南省贾湖遗址的墓葬为代 表,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 二、仰韶文化的墓地与埋葬习俗(5000BC-2600BC)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石并用时期黄河流域的代表性文化,在多个较为完整的原始聚落遗址里,均发现了规模庞大的公共墓地。墓地的规模、埋葬的方式、随葬品的多寡反映了仰韶时代的埋葬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 ●仰韶文化墓地的布局方式:西安半坡墓地、临潼姜寨墓地。 ●仰韶文化的埋葬习俗:单人葬、合葬、二次葬、瓮棺葬。 ●仰韶时代不同文化的埋葬习俗: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 三、龙山时代的墓地与埋葬制度(2600BC-1900BC) 龙山文化所代表的时代被称为“龙山时代”,是中国的铜石并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后期可能已经进入中国最早的王朝-夏代。 1、龙山时代埋葬制度的变化 与仰韶时代相比,龙山时代的墓地规模、墓葬等级、随葬品、埋葬习俗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表明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文明的因素。 2、龙山时代的墓葬 ●山西襄汾陶寺墓地:是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存,发现了数千座墓葬,有明显 的等级之分,不同等级的墓葬在墓葬规模、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方面相差悬殊,墓 主人可能分别是王、贵族和平民,形成了初步的埋葬等级制度。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墓地:是长江下游龙山时代的重要遗存,反山墓地和瑶山墓地可 能是良渚文化最高统治者的墓地,其中规模庞大的祭祀遗址和大量的玉礼器,表明 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早期文明时代。 ●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墓地:是辽河流域龙山时代的重要遗存,东山嘴遗址和牛河梁 遗址是两处大型宗教性遗址,发现大规模的积石冢和大量的玉礼器。 贰、夏商周时期的埋葬礼制(c21-221BC) 一、夏代的王陵 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的典型遗存,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地区。二里头遗址的二号宫殿附近发现了的大墓,被推断为夏代的王陵。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墓葬知识之汉墓墓葬风格 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这与汉代流行的儒家孝道、阴阳五行、谶纬迷信、神仙方术以及道教等意识形态观念有关。汉墓富有时代特色,传统的族葬制度崩溃,而大家族墓地盛行;墓葬的形制与结构丰富多彩,包括土坑墓、木椁墓、崖洞墓、砖室墓、砖棺墓、石棺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瓮棺墓,等等。各类墓葬的形制又存在差异。 西汉多见土坑墓、崖洞墓、木椁墓等,东汉以后则多见砖室、石室等形制的墓葬。传统的棺椁制度在西汉初年走向成熟,如长沙马王堆二号汉墓、北京大葆台一号燕王墓等,西汉中期以后随着砖室、石室墓的兴起,有棺无椁的葬具制度逐渐确立。 棺具的制作和装饰可以说极尽工巧之能事,也就是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工匠雕治,积累日月,计一棺之成,工将千万。”由于厚葬之风盛行,汉墓的随葬品也最具时代特色,如淮河流域王侯陵墓玉衣葬服的使用,车马的随葬以及礼乐器、反映生前社会身份的玺印、封泥、侍卫陶俑的大量随葬是汉代社会阶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丧葬礼俗的集中体现。东汉墓葬中多见的田园宅院、楼阁建筑模型等也

是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话的反映。墓上建筑如石祀、石阙等在汉代尤其是东汉迅速发展。 中国西汉、新莽和东汉时期的墓葬。其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汉墓分布很广,数量巨大,除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现。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两汉的都城和当时郡县所在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掘的汉墓约在万座以上。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墓,其中属于诸侯王一级的有20多座,列侯一级的约80座。发掘的汉墓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墓上设施除继承战国以后在墓上堆筑坟丘的作法外,贵族官僚墓还在坟丘四周用夯土筑造围墙以为茔域。东汉时期兴起在墓前立墓碑、建祠堂、置墓阙,阙前辟神道。神道两侧还列置人物和动物的立雕石像。墓的形制 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一种是在竖穴土坑底部的一端或一侧掏出横穴作为墓室,称土洞墓或洞室墓。另有在山上凿洞建造的,称作崖墓。空心砖墓和砖室墓有的也在土洞中砌筑。在许多大型砖室和石室墓中,还流行彩绘壁画为装

烟台市福山区青龙山发现汉代墓葬

烟台市福山区青龙山发现汉代墓葬 发表时间:2016-10-28T16:00:49.1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于杰王屹堃 [导读] 摘要:福山区汉代墓葬的位置、形状、随葬器物等,及烟台市区文物部门进行的调查和试掘出土的简要情况。 烟台市福山区文物管理所山东烟台 265500 摘要:福山区汉代墓葬的位置、形状、随葬器物等,及烟台市区文物部门进行的调查和试掘出土的简要情况。 关键词:汉代墓葬随葬器物启示 2014年6月,烟台市福山区青龙山广场施工时发现一处汉代墓葬,烟台市区文物部门进行了调查和试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青龙山汉墓所在福山区清阳街道,位于青龙山南侧坡底台地,内夹河(清阳河)西岸约200米。该墓葬东北约4.5公里处,内外、夹河并 流,后入黄海,为福山主要河流。 图1 墓地位置图 一、墓葬形制 M1为圆角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封土已被施工破坏,长约3.3米、宽1.5米,墓底距地表约1.7米。葬具单棺单椁,尸骨腐朽严重,从残存骨架朽痕上看,头西脚东,仰身直肢。西侧设有头箱,放置随葬器物,另侧头箱处有漆痕,并有完整鱼骨出土,应为漆器内盛整鱼。 图2 M1平面图 二、随葬器物 西侧头箱出土陶壶3、陶罐1、陶盘1、陶熏灯1、铜镜1、铜方印1、铜带扣1、五铢钱。另有漆痕,出土鱼骨,应为漆器内盛。 图2 出土陶器 陶盘(M1:1) 2、A型陶罐(M1:2) 3、A型陶罐(M1:3) 4、B型陶罐(M1:4) 5、陶熏炉(M1:5)陶器,皆为素面泥质陶: 盘1件(M1:1),敞口,宽平折沿,深折腹,平底。口径27cm,底径6cm,高7cm(图2.1)。 罐3件,分两型。 A型,2件敞口,束颈,鼓腹。 M1:2,敞口,平底,鼓腹。口径15cm,底径8.5cm,高27.5cm(图2.2)。M1:3,敞口,平底,鼓腹,较Ⅰ式更显球腹。口径13cm,底径7cm,高25cm(图2.3)。 B型罐1件(M1:4),侈口,折肩,斜收腹,大圜底。口径18cm,底径23.5cm,高24cm(图2.4)。

我国的古代墓葬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古代墓葬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特别是现代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寻访古迹(古代墓葬)成为广大旅游者普遍的心理倾向,凭吊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之一。当前古代墓葬的旅游经济发展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充分挖掘其深层价值而又加强对其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有效的保护古代墓葬,以达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之间的平衡,则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古墓葬,旅游开发,墓葬保护,开发原则 由于我国旅游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原先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蒙上厚厚尘埃的古代墓葬旅游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秦始皇陵的壮观,明十三陵的宏伟,孔林的儒士气风。依稀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祖先的伟大和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灿烂。中国古墓葬的旅游开发对于新时期认识历史,保护文化、促进发展、加强爱国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规模宏大的墓葬文化。 古陵墓资源是回归自然和文化旅游结合最佳的一种游览胜地。首先,如明十三陵、清东陵、黄帝陵、昭陵、孔林、孔庙、景泰陵、金陵以及七王坟、九王坟等,其地下或地上都有规模宏伟的陵寝建筑群。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神秘感和观赏空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游览。 古代墓葬,由地上、地下两重建筑组成,相对古代地面建筑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特别是历代帝陵,地面陵寝和地下玄宫的布局都是模仿当时的宫廷建筑所建,金碧辉煌,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 二、丰富多样的墓葬文物。 不同时代的古墓葬都有不同的殉葬品,明代中期以前,帝王陵墓除有丰富的墓葬品之外,还有被摒弃的活人陪葬墓穴。这些殉葬者和殉葬品,不仅具有神秘的吸引功能,而且有着回忆人类发展历史的艺术感染力。如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再现了二千多年前的军事阵容,成为轰动世界的一大奇观,被人们称为“本世界最壮观的发现”。同样,明十三陵的定陵地下宫殿,也以其雄伟的体量,精湛的墓室建筑,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海昏侯-刘贺之墓发现一个穿越千年的“蒸馏器”,像这个“蒸馏器”一般为制酒的器具,这有可能改写中国酿造白酒的历史,将有可能提前1000年,所以,万事需谨慎。而且,许多墓葬出土了很多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其中每一文物的发现,都有可能给历史或者某一段历史提供真实的珍贵研究资料。这些实物常常使人们对某一史段的研究产生全新的认识。 三、优越秀丽的自然环境。 在传统风水说的影响下,古人对“阴宅”的选择甚至胜过阳宅的选择,目的多出于风景秀丽、山水俱佳、林木茂森的“风水宝地”。后人为追记先祖、供奉祭祀、荫福子孙,对墓葬之地精心营育。这些陵地在历史上被划为树木禁伐区和动物禁猎区,植物生长茂密,古树高大苍劲,现已形成景观上乘、环境幽雅的风景区,供人们观赏、避暑和历史文化考察、教育等。 四、墓主人的名人效应、综合多样的文化价值。 现实很多的旅游文化景地,如黄帝陵、孔庙、明十三陵、秦始皇陵、汉武帝陵、大禹陵等等,这些很多都是历史文化名人,或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又如近期发掘出的海昏侯-刘贺墓,从其发掘的随葬品中,可以窥见当时皇室贵胄的日常生活,以及当时的世代风貌。这些名人的生生活活都代表着一段段历史,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息息相关,这些墓主人的名人效应,可以激发游客们的仰慕之情,满足其缅怀之情,通过游览古代墓葬进而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民族精神,就像岳飞墓,人人敬而仰之。还有那些墓葬里面的布局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对中国的历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昭陵里面的昭陵六骏,反映了当时的历

我国古代墓葬的特点及演变

从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 看我国古代墓葬的演进 (王皓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0) 摘要:古代墓葬在历史阶段中各具特点,但又显示了一定的演进趋势,简言之,墓葬形制跟从于地上建筑的发展,随葬品的设置逐渐向人们的生活情趣靠拢,葬具的变化表现了古人灵魂信仰的松驰。 关键词: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 古代墓葬作为考古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为我们展现了其所处时期生产、生活、阶级斗争以及宗教信仰的真实情况。今天我们从电视、电影等媒体上看到的古代面貌,80%有赖于墓葬的发掘而还原。作为地上世界的真实表象,墓葬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各自的特点。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演变,也体现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客观规律,本文试仅从古代墓葬包含的重要层面——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三方面来浅显地探讨墓葬在历史进程中的特点与演进,侧重关注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 (一)墓葬形制与地上建筑的跟从 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就出现了有一定葬制的墓葬,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墓坑一般为长方形竖穴墓,小而浅,仅仅够容纳下尸体”。[1]即使是氏族首领的墓葬,墓坑也比较小,与氏族成员的墓葬比起来,也仅是随葬品比较多而已,这是因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为磨制的石器、骨器,磨制工具在建筑上是很难有大作为的,当时的人类在建筑方面只是处于起步的阶段,这不仅表现在墓葬的建造方面,也表现在居址的建筑上。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地上建筑,由旧石器时代的岩洞进入到地穴、半地穴时代,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人们的居住条件,主要为地穴房屋或半地穴房屋。“半地穴式房屋,是在平地向下挖出方形或圆形的房身,或者是利用坑壁作墙,屋顶直达地面,好象今天的窝棚,或者是在坑边地面修起矮墙,再搭屋顶。”[2]用简单的石凿、石锛、石铲等磨制工具在平地向下挖出房身,这是艰巨的工程,在社会产品极不丰富,经常受饥饿困扰的新石器时代已经是生产生活中的大事。因而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墓葬形制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整体表现为墓坑狭小、浅显,距地表的深度大体在2米以内。而磨制工具的盛行,使得氏族首领和宗教领袖的墓中玉器的随葬比较多,这正是由于其所处的时代对玉器等坚硬石材的磨制比较娴熟。

两汉墓葬

(11初)试论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发现及形制特征 (11考古)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03考古)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汉代诸侯王和官爵二十级的列侯墓,都有边长10米以上的竖穴,多重棺椁,或黄肠题凑,或石室墓、砖椁墓、崖洞墓,葬品丰富。目前已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60余座,列侯大墓数量更多,它们是汉代上层丧葬制度的代表,反映了除帝陵意外的一种墓葬类型最高和最完善的层次。墓葬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1、木椁墓 木椁墓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在长方形竖穴土坑内用木板搭筑椁室,一般有斜坡式或阶梯式墓,多重棺,但西汉早已没有先秦天子七重、诸侯五重那样严格的棺椁制度,诸侯王和列侯墓多3—7重棺椁,南方地区多见3—4椁箱,椁一般不再分层,随葬鼎、盒、壶等成套铜、漆礼器组合。马王堆汉墓是木椁墓中的典型类型。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五里牌,1972—1974年先后发掘初3座墓葬。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墓的墓坑最大、最深。椁室由外、中、内三椁,外、中、内三棺和垫木组成,内棺中放置女尸1具,保存十分完好。随葬物品非常丰富。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 2、黄肠题凑墓 黄肠题凑墓室木椁墓中的特殊形式,它比普通的木椁墓规格高,墓主是诸侯王或诸侯王级的高级贵族。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目前所见10余座黄肠题凑墓皆为西汉诸侯王和列侯级墓,又以西汉早、中期为多。东汉有仿黄肠题凑的石条题凑墓。题凑墓不见于长江以南地区。典型墓例有北京大葆台汉墓、定县北庄汉墓等。 北京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丰台区黄土岗,两座墓的结构相同。1号墓保存较好,墓室模拟地上宫室建筑的趋向非常明显,大致以题凑为界,题凑内的内回廊、前室、后室构成内藏部分,外回廊为外藏,从内到外,依次为棺室(梓宫)—前室(便房)—题凑—外藏。2号墓被严重焚毁,结构与1号墓大致相同,出百余斤五铢钱。 3、崖洞墓 在目前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墓中,崖洞墓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是汉代依山为陵、凿山为藏的一种墓葬形式。崖洞墓在石山中开凿墓室,地下空间的布置虽然比较自由,但都最大限度地象征和模仿了地上生活的内容。目前所知的汉代诸侯王崖洞墓7 主要集中于黄淮之间的东部地区。徐州狮子山汉墓、河北满城汉墓都是西汉崖洞墓的典型墓例。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上,两墓开凿在高约200米的石灰岩丘陵上。1号墓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墓。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前室、后室、侧室组成,后室有回廊相绕,象征地面建筑的回廊。墓平面呈“早”字形。前室象征生人的前堂,后室象征生人居室。出土了珍贵的金缕玉衣。2号墓墓主是刘胜之妻窦绾,墓的结构和葬品的布置情况与1号墓相似,出土了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等文物。 4、石室墓 石室墓以石块砌筑墓室,汉代诸侯王墓中只有竖穴岩坑石砌墓一种,为数不多,但却是诸侯王墓的一个重要类型,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是汉代少数未被盗的诸侯王墓之一,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 南越王墓是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一座大型石室墓,平面呈“早”字形,整个墓葬共有7室,仿前朝后寝布局,前部三室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以红砂岩大石砌成,墓顶用大石板平铺。墓内随葬品丰富,品类繁多。其中以“文帝行玺”金印和“丝缕玉衣”最具价值。

《我国墓葬文化分析》研究论文

《我国墓葬文化分析》研究论文 班级:1408 组长:吴岩松60 组员:廖志斌62 指导老师:曾伟平自古以来,生命的终止都带给人莫大的恐惧。人死以后,我们所谓的灵魂会往何处?死又是什么感觉?人死后,尸体该怎么处置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这些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 关于墓葬,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这样的: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馀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馀的固定设施,称为“墓”。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为“墓葬”。根据迄今的调查发掘,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在阶级社会中,墓葬文化突出地体现了阶级关系。在各个时代,民族和地区的特点,在墓葬制文化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古代的葬俗因时代、地方或是死者的身份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异,有土葬、水葬、火葬、树葬、天葬、洞葬等,最常见的还是土葬。 土葬,一般是把人的遗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于土中,墓碑或有或无,有的地方只立坟头石,并无文字。坟前或有祭奠台供后人祭奠。 带着好奇心,我们在上电脑查阅相关资料后又访问了曾伟平老师,得到了以下信息: 1.土葬的起源、发展、相关礼节、方式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至秦汉时期,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由,禁民火葬,土葬遂成为汉民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土葬之俗,在多数地区实行一次葬法,但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也实行二次葬法或多次复葬法。我国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虽有差别,但其基本观念都一样,即认为死者应保存完尸,“入土为安”,故土葬之俗,长期因袭。在个别少数民族中,也有视土葬为最坏葬法的,如藏族民间实行火葬、天葬、水葬,而对患有麻风、天花等传染病人或强盗及受刑而死的囚犯用土葬,认为可以根绝瘟疫流行和惩治罪恶,打入地狱,不得转生。土葬之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传染疾病,故新中国建立后已逐步为火葬法所替代,但至今在偏远农村仍有残存。 中国商代时为厚葬高峰期,不仅殉葬品奢侈,并迫使大量奴隶殉葬。西周时,墓葬大小、棺椁层数、随葬品的种类及多省,都按礼制作了规定。战国中晚期,又产生了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制度,秦始皇陵于即位后即开始营建,规模巨大。汉代盛兴选择风水的墓地之说,以人殉葬之俗语基本废止,随藜则以陶器、漆器为主。至三国、魏晋南北朝,渐演变为薄葬。自春秋时开始,出现在墓上封土建坟丘的习俗,汉代以下普遍行之。中国汉族、回族等民族实行土葬。土葬的主要形式有: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室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夫妻合葬的形式起于先秦,汉以后一直流行到近代。《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又“孔子既得合葬(父母)于防。曰:‘吾闻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2.土葬发展的详细情况及著名的墓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尸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后者可能是由于凶死。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仰韶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东。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着不同的葬俗。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