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分析、探讨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解释与学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试图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学习理论是人们对学习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南和资源,为人们提供对学习的基本理解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学习的框架,把主意力集中在值得研究的问题上,为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奠定基础。学习理论主要流派有如下几种:

1. 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2.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

3. 皮亚杰认知建构学习理论

4.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5. 澳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6. 加涅认知加工学习理论

7. 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

8.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9.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0.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研究性学习理论

注:因各种流派学习理论内容太多,不详细介绍。需要可在网上搜索到。

1. 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2011-03-03 09:29:54| 分类:教育技术|举报|字号订阅

就一般而言,刺激—反应论者都把环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随而来的行为看作是反应。因而他们关注的是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他们也许并不否认心的存在,但他们认为,心无法成为科学的观察的对象,因而对科学研究来说是一个不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科学。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早期代表就是美国的爱德华.桑代克(1874—1949)。他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的人。起初训练小鸡走迷津;最著名的实验叫桑代克谜箱,即做小猫逃出谜箱实验;也曾以人为被试。

◆桑代克谜箱实验。

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谜箱里,谜箱外放着一盘食物。箱内设有一种打开门闩的装置,例如,绳子的一端连着门闩,另一端按有一块踏板,猫只要碰到踏板,门就会开启。他用猫反复实验。尽管各只猫每次逃出谜箱所需时间各不相同,但仍可以得出由慢至快的学习曲线。由此,他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由刺激情景和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猫学到的不是观念之间的联结。在桑代克看来,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的心理与动物相比,也只是复杂性程度不同而已。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要复杂些,但本质上也是试误学习。

◆人类的学习过程。

桑代克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步骤按顺序逐渐达到的。“学习

即形成联结;教学则是安排各种情景,以便导致理想的联结并感到满意。……人是伟大的学习者,主要是因为人可以形成非常多的联结。……一个人的联结可以分为四个或多或少相对独立的部分:理智方面的、性格方面的、技能方面的和气质方面的”。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可以拥有数百万个刺激—反应的联结。教育的目的便在于形成、保持、消除、改变或引导各种联结。

中外现代教育理论简介

信息来源:中外现代教育理论简介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弗洛、库姆斯和奥尔波特等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先后出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培养革新能力和开放个性为主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其中,罗杰斯所倡导的“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大胆的尝试。

1、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是塑造完美人格。人本主义教育家以“完美的人格”和“自我实现”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内在体验。

2、人本主义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3、人本主义教育突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育的本质是要把人真正当人来培养,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学习的潜能,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去学习,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身求知欲的内动力的驱使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他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对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

5、注重知识以外的社会经验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借鉴

1、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2、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提高教师心理学和教育学素养。在人本主义思想指导的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生活上的朋友。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多样的教学才能,还要拥有情感同化、耐心和谦虚等的人文品质。这样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彼此精神世界的交流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课程内容是多样性、系统性和个性化的统一。

总之,素质教育要强调人本化、人性化和多元化,其未来发展前景总的来说应该是以人为本,逐步走向民主化、开放化和终身化。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在教育人本论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二.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科夫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儿童缺陷学家,是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教育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975年赞科夫在全面总结试验的基础上,发表了总结性专著《教学与发展》。这部著作全面总结了赞科夫领导的实验室十几年的教育实验,说明了实验的指导思想,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和进程,阐述了实验教学论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达到的一般发展水平和他们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情况,科学地论述了实验教学论的整体结构。

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

赞科夫教育实验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所谓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即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取得的成绩是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可靠基础。赞科夫依据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及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提出了用整体性观点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时必须遵循的五条教学论原则。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认为“难度”在教学论中的涵义是指克服困难和学生作出努力的程度。依这条原则进行教学的模式是:设置由困难造成的障碍──激发学生智力情绪──学生努力工作──排除障碍,解决疑难。教学进程从设置障碍开始,以学生的努力为中介,以排疑解难告终。按这条原则教学,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浓厚的兴趣,并且思维活跃,想像丰富。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条原则在赞科夫的教学论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速度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

(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这条原则是对高难度原则的补充和限定,它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准。所谓理论知识,是针对具体的技能技巧而言的,指的是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

(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赞科夫的这条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贯彻这条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早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五)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前面四条原则的总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赞科夫认为,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即使完全落实个别对待的教学要求,优生的发展仍会受阻,而差生在发展上则几乎毫无进展,这是因为没有把致力于学生的一般发展看作最重要的任务。赞科夫的实验教学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帮助,指出从心理学角度看,差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自尊心强;不合群,思想负担重;求知欲低,甚至

对学习、学校有反感;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差。传统教学不能为差生提供真正的智力活动,把补课和布置大量训练性练习看作克服学业落后的必要手段。其结果是加重差生负担,阻碍其发展,拉大了他们与其他学生的距离。。这条原则绝不是要拉齐学生的水平,降低教学要求,限制优生的发展,而是要让优、中、差三类学生都以自己现在的智力水平为起点,按照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得到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目标明确地做工作,发现、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能力,力求将相同的或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上。

三.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倡者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天也没脱离学生和教学,他作为一校之长还兼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他热爱学生,期望他们每个人,不管聪明还是愚笨,健康还是体弱,品德优良还是有“精神创伤”,都成为优秀的公民。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研究的对象。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对每个学生都写了观察记录。帕夫雷什中学原本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使之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也被看作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只活了52岁,但给世界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的专著分别编选了五卷本和三卷本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他的著作生动地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概括、提高和再现,因此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曾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入苏联史册。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他终生执著追求的目标,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一)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他提出了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第一,必须从儿童幼年起就培养基本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二,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就是个人对各种事物、现象的态度,它包括敏感性、同情心和义务感。敏感性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感,爱憎分明,能够细腻地体察事物的本质和别人的情感,能够勇敢地为维护真理而斗争。同情心就是善于同情、关心、尊重他人。义务感体现在对祖国、

对人民、对工作、对他人的劳动等的态度上。第三,培养儿童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第四,培养儿童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这是德育的最重要任务。

(二)智育

智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提出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智能,通过智育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发展其认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授科学知识是智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首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这种知识能长期保持在学生的记忆中,是学生发展、加深和充实其知识的基础。其次,教师必须加宽学生的知识底子,让学生学习那些不必牢记但必须了解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关键是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细致分析和准确判断,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发展智力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智育理论的主线。。

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智能的培养,提出智能是知识、技能、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的论断。所谓智能是指进行智力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即读、写、算和表达能力。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才能有效地学习;否则,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必然会落空。

(三)体育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体育理论中,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健康。。

(四)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没有劳动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知识、道德和劳动,是他的教育思想体系的三根支柱。

(五)美育

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称作“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兴趣和特长,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的问题,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四.最优化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概念

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观点、动态观点、综合观点、最优化观点等指导教学论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这就是说,巴班斯基的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必须注意,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中,“最优的”一词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不

等于“理想的”,也不同于“最好的”。“最优的”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条是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教学、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但不得低于规定的及格水平)。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要从学习成绩、品德修养、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第二,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这就是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等;第三,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另一条标准是时间标准,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把这两条标准具体化,可以把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规定为:(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

教学过程最优化可分为总体最优化和局部最优化。总体最优化要求以综合地解决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为目标,以效果和时间、精力、经费等的最低消耗作为衡量最优化的标准,要求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家长共同解决最优化任务。局部最优化是根据总体目标的一部分或按照个别标准进行最优化。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导致教学最优化的方法的总和。这一方法体系强调教学双方最优化方法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成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又包括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准备、进行、分析结果);既包括教师活动,又包括学生活动,强调师生力量的协调一致,从而找到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该方法体系包括以下八个基本方法。

1.综合规划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注意全面发展

2.深入研究学生,具体落实任务

3.依据教学大纲,优选教学内容,分出内容重点

4.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

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组织和自我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第二大类是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第三大类是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第一大类从传递和感知知识信息的来源分成口述法(讲述、讲演、谈话)、直观法(图解、演示等)和实践法(练习、实验、劳动等);从传递和感知知识信息的逻辑分成归纳法和演绎法;从思维方面分成复现法和问题探索法;从学习管理方面分成学生独立学习法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第二大类分成激发和形成学习兴趣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学习义务感和责任感的方法。第三大类分成口头检查和自我检查法、书面检查和自我检查法、实验实践检查和自我检查法。巴班斯基认为,每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而且教学方法具有辩证统一性,各种方法互相渗透,师生从各方面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相应教学阶段的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能性以及教师运用各种方法的可能性来选择教学

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最优组合,配合运用。

5.采取合理形式,实行区别教学

6.创造必要条件

7.随时调整教学活动

8.分析教学效率,确定最优速度,节省师生时间

以上八个方法构成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完整的方法体系。只有综合运用整个方法体系,才可认为是真正实施了教学过程最优化。

五. 主体性教育理论

背景

1、时代的进步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2、应试教育的极端化要求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3、教育家的论点

夸美纽斯在他的经典著作《大教学论》的扉页上写道:我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德国教育家、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19 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教师应该仅仅是帮助学生克服理解某一现象时的困难,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

20 世纪初期,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未来学校应该是学生的自由联合,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共同的努力为自己铺设一条通向思考王国的道路。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只是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年长同志,他们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学习,他给学生以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4、教育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

主体教育,就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简言之,主体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其主要特征:凸显学生主体性、民主性、活动性、开放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学校中首先是在过一种生活,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不再只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或价值,不能只看其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必须同时看其现在对主体的意义。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育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师的责任,又把教师和学生放在真正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

3、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好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4、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

1、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正真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实施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真正从思想

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课堂教学包括一系列的环节,都应落实学生主体性的指导思想,都应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成功。

2、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教育必须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开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并加以有效的规范、科学的组织正确的引导,从而诶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在时间上要有宽度、在活动上要有广度、在内容上有深度。

3、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来源、应用、解决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4、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勇于质疑问难、发表创见,教师要创设机会,灵活巧妙地加以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思考、提问、交流。

5、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

6、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程,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随机地进行创新教育。在评价中,我们也应在民主性评价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发展、去分析、去论证,然后给以适当的评价或点拨。

主体性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1、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即作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向学生解释和讲解学习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和思维活动引向学习任务,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2、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

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去观察和研究学习过程,去研究学生的思维,发现最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实践和运用这些方法。

3、教练员角色

教师要以教练员的身份训练学生,指导学生练习,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情景,设置合适的问题,不断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寻找解决办法。

4、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

六.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创新的获得有赖于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

央教科所提出了创新教育研究计划,得到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烈响应。而自主又是创新的前提条件。自主创新教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即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

创新教育就是要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发展与变化的教育,它是主体活动、民主活动、互动性活动、独立自学活动。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教育的前提是解放学生。

创新教育的特征

1、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的教育

2、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

3、创新教育必然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

4、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5、创新教育是全方位过程的教育

6、创新教育是终生教育

学校的创新教育内容(1)培养创新人格(2)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创新技能(4)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个性化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探索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6.实践性原则

7.民主性原则

创新教育的内容

高中阶段也叫做青年初期或者学龄晚期,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朔。这是一个开始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具备,知觉与观察更加全面深刻,注意范围已经达到了一般成人的水平,意义识记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开始适应并乐于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较以前复杂深刻得多。所以这个时期的创造性教育除了与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紧密联系外,还要力求丰富多彩,如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办各类针对性强的讲座,组织各门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大的自觉性与深刻性。

创新教育,将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1.处处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功利性的,而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

2.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不能『扮演发号施令者的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有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

3.教师不仅告知学生结果,还要告知产生这些结果的过程;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产生这些知识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答案,还要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还要让学生亲自实践和操作。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4.教师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创造的本质就是多

样性、差异性和非重复性;创新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淡化标准答案,淡化统考的指挥棒作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5.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和行为的惟一评判者。在创新教育中,除了尊重教师的评价外,还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6.教师管理学生的方式应当充满民主的气氛。创新活动与专制的管理是不相容的。探究、冒险、提出新的想法、对失败和挫折的无所畏惧、尝试新事物后的喜悦等,都只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实现。创新教育中的所有这些变化,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与主体地位的确立。

创新教育中如何对待所谓的中差学生?

1.任何学生都有着不相同的发展潜力,仅仅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定为中差生,从而忽略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考虑到学生的可发展性和他们全部潜能的激发,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既然创新是有层次的,既然美好生活是创造得来的,既然日常生活与工作都需要人的创新精神,那么创新教育必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涉及到教育的公平性原则问题。

3.我们不应该着重于通过创新教育使所谓的中差生能发明创造什么,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教育努力使学生形成更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的各种基本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另外,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新观念,所运用的各种新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新型人际关系,以及对待知识和学习的崭新态度,都会便所谓的中差学生变得更加热爱知识,更加热爱生活。

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模式

(一)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创新教育实施策略多种多样,择其要者阐述如下:

1.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发展策略。主要方法有:

(1)动机激发(2)情境创设(3)多向互动

2.以创新思维为主线的培养策略。创新思维训练的主要策略有:

(1)问题解决(2)引导类比(3)发散思维训练(4)启发学生妙用转化

3.优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五个因素:

(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操作管理(4)评价方法(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介绍

1.情——知互促式教学模式

2.互动式教学模式

3.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4.“三基一强化五阶段”创造教学模式

5.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

七.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维果茨基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概念,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什么是“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呢?所谓现有发展水平即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传统的智力测验所要了解

的就是这种水平;而所谓“最近发展区”则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的。

维果茨基明确提出,教学就是人为的发展,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发展的方向、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速度上,即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第一发展水平与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又如何体现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思想,做到教学走走发展的前面呢?针对这个问题,他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

“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是维果茨基对教学与发展关系进行深人研究后所提出的最主要的结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1.动态发展的学生观2. 超前发展的教学论:

a) 同伴作用交往b) 因材施教的教学法

由于每个儿童都处于不同的家庭环境,知识经验不同,兴趣爱好各异,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不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即儿童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不同在同一时期,儿童心理发展达到的水平有高低之分,也就是说,在相同时期每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不同,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造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儿童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实际上体现的使一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即针对不不同的儿童实施相应的教育。

八. 发现教学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个阶段组成的阶段性的质的过程。

⑴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

⑵学习动机的作用。

关于学习动机,布鲁纳非常强调内部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所谓有内部动机,是想要在学习本身中发现学习的源泉和报偿。

⑶直觉思维的作用。

⑷教育意义上的准备观。

教学的操作程序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

2、洞察、展望、分析、比较,提出假设,进行选择思维;

3、从事操作,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学习的最佳原则,常来源于对所学习的内容本身发生强烈的兴趣,不宜过后重视奖励或评比竞赛之类的外在刺激。”根据激发、维持、指向,来形成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结构原则:“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九.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主要理论源泉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基本原理

1、知识是个体主动的建构,不是被动接受或吸收;

2、认知的功能在于用来组织经验的世界,不是用来发现本体的现实;

3、知识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

观点

1、对知识的看法上,只是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需要学习主体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2、在如何理解学习上,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习活动包括4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含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学习活动要发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

3、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

基本主张

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务的意义;

2、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3、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

4、学习者的建都是多元化的。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是以其知识观为指导思想的。

1、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所谓主动建构性是指学习的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所谓社会性是指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而情境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建构意义,获得知识。因此,学校课程不仅要关注知识体系,更要突出知识获得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累积陛的,因为一切新知识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经验背景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课程内容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脱节,不能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而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选择真实性的任务,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景,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3、弱化学科界限。建构主义者重视问题情境的意义,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多次进行,并且保证每一次学习的问题情境都不同,而且教师要呈现给学生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完整的问题。由于这样的问题往往要涉及多方面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建构主义者要求弱化学科界限,主张学科间的交叉。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在他们看来,学生并非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

递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现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因而,在这里,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指导者和协助者,引导学生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现有的教学资料,适当布置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反省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要进行互动、协调,以不断丰富和更正各自的认识,这也即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思想。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观。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因而,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注重对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而非学习成绩;评价类型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而不仅限于传统的纸笔考试。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表现为三个方面:

1、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

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1)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建构成的。(2)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丰富和全面起来。当今的建构主义者认为,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因此,合作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这些思想是对维果斯基关于社会交往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发展。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从建构主义的理念出发构成了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包括理解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并且提供适当的学习活动去帮助他们。持建构主义观的教育者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看来与所观察到的大多数教学方法相左。传统学校的教学中往往是把其他人的知识和权威的观点强加于学习者,而学习者对于世界的很多理解是与他们所学的内容冲突的。对概念变化的关键成分可以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设计聚焦于某一知识点的问题、在材料中标出大小标题、提出切实的目标等方法,引起学习者对信息的注意。可以采取苏格拉底的辩论法引起对不平衡的注意。在辩论过程中,积极地理解学习者的观点也是教学方法的一部分。为了引起学习者认知再构造的动机,提供机会让学习者思考和表述他们的观点;鼓励学习者挑战和反思同学的观点。由于教学在社会情景中形成,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作为指导学习者学习的指导者和探路者,维持进行学习的适当的环境。

教学的理论模式

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或抛锚教学和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是一种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活动。“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非是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在各次学习的情境方面会有互不重合的方面,而这将会使学习者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及具体情境中,涵盖充分的实例(变式),实例同时涉及到其它概念。情境教学或抛锚教学首先是指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强调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学科间的交叉。其次,指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展示专家解决问题的类似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习者的探索。由于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出学习的效果,情境教学采用“一体化”测验,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价。支架式教学是借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来形象地说明教学的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习者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合作学习与维果斯基对社会性交往的重视以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一致的,学习者在与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的交往中将潜在的发展区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更大的发展的可能。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式中大都包含这样的特征:学习者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决策如何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建构扮演着主人和合作参与者的角色,发展社会交往与协作和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的能力,发展创造、批判思维和协作技能。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学科专家”转变成一位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征非常适于应用到远程教学。例如,在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中,可以按建构主义的模式设计成四种协作学习的形式:竞争、协同、伙伴以及角色扮演。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通过Internet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协同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伙伴是指某个学习者通过Internet选择对同一内容感兴趣的学习者,结成伙伴关系,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不仅是学业上的问题,也包括生活上的压力及心理障碍等问题)时,双方互相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帮助和关心,直至问题解决。角色扮演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则检查学习者的解答或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另一种方式是让不同学习者扮演当前学习主题所规定情境中的不同人物。

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因而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我国以往的教育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课本知识被奉为“宝典”,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

等的培养。针对以往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建构主义者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解释或假设,并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因而学生没有必要对课本知识顶礼膜拜,而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可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受到了建构主义的一些影响。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这与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的“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相一致。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我国以往的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而且强调学科本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但是,学生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各种现象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综合体,而非以专门的学科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将来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应地,学校课程就应该突破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将各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也反映了建构主义主张的“让学生尝试解决整体性任务,弱化学科界限”的观点。(四)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占绝对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教学以教师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难免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下,由于对创新教育的提倡和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使教育工作者从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去寻求启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主张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五)课程评价的改革。我国以往的课程评价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纸笔考试。此次课改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提倡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纸笔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小组讨论、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与实践能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改变了以往“纸上论英雄”的局面,将评价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观符合。

十.多元智能理论

背景:传统智力观点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智商理论及其测试只重视单一智力发展的教育,培养的只是单一类型的人才,与社会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因为一方面,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

趋势,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且每一行业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也越来越专。另一方面,科学发展使得学科知识既要博,又要专,这样才能推动科学技术向更深层次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

理论提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心智的结构》一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基本内涵:人的智力至少包括

1、言语——语言智力( 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

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

是指有效的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以及通过对事物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

是指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4、身体——运动智力(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生产或改造事物。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

5、音乐——节奏智力(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6、交往——交流智力(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瞭解,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

8、自然智力

人们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

教育意义

1、学生观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智力,只是这七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学生不存在聪明与否的问题,只是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我们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力的情景,给每个学生多样化的选择,

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力,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教学观

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不同的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无论什么教育内容都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法,无论哪个教育对象都采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形式,是有违教育规律的。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正如孔子在分析学生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因材而教之,也能各成其才。因此,教师应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教学情境,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让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充分、富有个性的发展。

3、评价观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多元评价观。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新课程中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体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影响。

存在问题

多元智力理论倾向于对智力进行静态的描述,而缺乏对智力的动态性的

十一.范例教学理论简介

德国范例教学理论兴盛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与前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教学理论和美国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并列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之一。深入探讨范例教学论流派,对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范例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回顾历史,范例性原则也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克拉夫基的说法,它“已深深地铭刻在欧洲的教育思想史上了。”就古代社会而言,范例性原则已是古希腊、古罗马教育内容的选择准则了。而在近代哲学和教育学范围内,诸如夸美纽斯、康德和胡塞尔等都曾提出过在认识、道德和审美能力形成中范例作用的思想。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如德育的基本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也与范例教育思想息息相通。

但是,作为一种理论,范例教学论问世于二战之后,这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战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知识爆炸”的局面。面对此种挑战,各国在教育上先是采取“加法”的措施,不断增添教学内容,搞“百科全书”的课程,结果导致了学生负担的加重和教学质量的下降。于是,各国开始探索新的课程教学理论,以应答知识爆炸对教育的挑战。上文提及的世界三大教学论流派,都是在此种背景下形成的。

在德国(当时为联邦德国),大学、高等师范院校与完全中学的代表1951年在蒂宾根召开大学与中小学会议。会议代表坚信教育“处于由于教材充塞而窒息

智力活动的危险之中”,“中小学开始疏远正在不断进步的科学”。为了解决教材内容堆积臃肿、陈旧落后的弊端,会议认为“精神世界的本源现象,是可以通过个别地由学生真正理解的事实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的”。此次会议充分肯定了范例教学的思想,为范例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范例教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首先是从个别学科领域探索范例教学原理的应用可能性。例如,历史方面,海姆佩尔撰写了《示范教学原理》(1949年),埃贝林撰写《岛屿式教育原理》(1949、1951年),物理方面,瓦根舍因(M.Wagenschein)著《范例教学原理》(1950,1951年)。1957、1958年出版了超出学科教学论范围的关于范例教学本质及其对教育意义的系统理论研究著作〔德博拉夫和克拉夫基〕。接着在开展教育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加强了学科教学论的讨论。其中,瓦根舍因对该流派作出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在物理教学中加以出色应用。克拉夫基研究成绩斐然,对范例教学作了详尽深入的理论阐述,促进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其著作被译介至前苏联、法国、日本等,成为范例教学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施藤策尔把范例教学的程序划分为四个环节,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范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范例教学(exemplarisches lehren undlernen),又称为“示范方式教学”、“范例性教学”、“范畴教育”等,意指借助于精选材料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

范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统一”,就是“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和“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1“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即一方面要求针对学生存在的或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从一个个课题出发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课题是有系统的,都是学科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课题最后习得系统的知识结构。因而这种教学从片段出发,但学生学习的知识却不是零碎、孤立的,仍不失其系统。2.“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也称“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统一”。这种统一要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与教给科学方法、学习方法、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3.“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是指受教育者,客体是指教学对象,这里表示教学材料。它们的统一就是要求救师既要了解和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在教学中要把两个主要教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对上述三个要求,克拉夫基重点分析了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的统一。克拉夫基指出,十八世纪产生的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两派理论对教育实践影响至深,其时的某些教育理论明显地具有这两派理论的烙印。克拉夫基详尽地剖析并批判了这两派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主张,认为实质教育论在教育过程中只强调客观方面,即教学材料;形式教育论在教育过程中只强调主观方面,即受教育者学生。前者偏重知识,后者偏重能力。这两种对立的学派都没有能真正把握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的本质核心。

克拉夫基认为,只有辩证地把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理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把握本质,才能有助于教育实践,克服偏来偏去走极端的现象。由此,克拉夫基提出了教育过程的双重开发性。认为教育过程乃是通过本身经验或理解别人的经验获得客观(实质的、知识的)和主观(形式的、能力的)两方面统一的过程。克拉夫基引用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这种观点,其中之一是瓦根舍因提出的关于高级中学

高年级物理教学中“月球及其运动”这一课题。这一课题大约需要用十节课教完,其中心是月球运动方面的牛顿定律。教师在这一课题的教学中首先用生动的问答引出要教的内容。他可以这样讲:牛顿在想,从一座屹立在云端的很高很高的高山之巅抛出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的速度很大很大,故离开抛出的地点越来越远,地球越来越处在这块石头的抛出的轨道之下。如果石头抛出时达到特定的初速度,那么就可能被抛出后再也回不到地球上来了。假如抛出的石头其运动轨道与地球运转轨道平行,石头就会绕着地球转,直到永远……。在进一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关测量与计算,例如计算石头抛出时应有什么样的初速度,才能永远绕着地球转,既不飞向其他宇宙空间,也不落到地球上来。

首先,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明白了他周围客观世界的基本事物,即这种抛物运动的知识。这里对教学内容本身的认识是不能抹煞的事实,也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决不可以仅仅把它视为能力训练的手段。其次,克拉夫基认为,内容自己变成智力的说法仅仅是一种想象。然而上述教学例子中,学生不但在掌握内容过程中锻炼了探究能力;而且通过掌握牛顿定律中运动物体与重力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理论原理,不仅可以了解月球运动,同样也可以了解所有的卫星运动,乃至一切弹导现象,即学生具备了把握类似现象的迁移能力。总之,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双重要求。

三、范例教学的课程内容选择

范例教学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遵循“三个性”,即“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基本性”强调教学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基础性”强调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基本经验和生活实际,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也就是教学内容对受经验者来说是基础的东西;“范例性”是指教给学生的是经过精选的,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典型事例和学习材料,它们将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进行学习迁移和实际应用。它们必须是整体的一面镜子,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四、范例教学的备课过程

为了使自己的理论具体化,推动和改进教学实践,克拉夫基结合指导师范生教学实习的经验,提出了“教学论分析作为备课核心”的思想,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如何分析教学内容、准备教学方法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此思想几乎成为当时西德每位教师的座右铭,被称为“新赫尔巴特主义”。

克拉夫基认为教师在备课中应具有双重身份:一是教材编写者的身份,二是学习教材的学生的身份。具备教材编写者的身份,才能在备课中深刻领会教学内容,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编写的目的、要求、系统、结构。具备学习教材的学生的身份,才能去发现教材可能存在的难点是什么,问题在哪里。

克拉夫基所称的“教学论分析”首先是指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内容应进行五个方面的分析,每个方面又划分为许多细目。

第一,基本原理的分析。分析本课题哪些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今后教学起什么作用,选择哪些范例,通过探讨范例使学生掌握哪些原理、规律、方法和态度。通过这样分析,教师就明确让学生掌握哪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第二,现实意义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内容对学生智力活动应起什么作用,这些内容学生是否接触过,是否觉得这个课题的重要。通过这样的分析,以便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

第三,未来意义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对学生今后生活的意义,对今后的前途有

什么关系,以便教师在教学中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作们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内容结构的分析。即分析这个课题内容的结构,组成整个内容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关系怎样,是否有层次,难点在什么地方,通过教学学生应获得哪些起码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分析,使教师进一步弄清楚教材内容,明确使学生获得什么系统知识。掌握知识结构。

第五,内容特点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有哪些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哪些直观手段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什么作业使学生有效地应用知识。通过这样的分析,使死的教材因采用活的教学手段而达到活的教学效果。克拉夫基认为一定的教学方法从属于一定的教学内容。不首先透彻地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无从谈起。他指出,鉴于上述道理,只有首先对教学内容作出了教学论分析之后,才能进入备课的第二步——方法的分析和方法的准备。他认为这种准备就是解决如何组织教学的问题,这也属于教学论需要考虑的范畴。

克拉夫基认为方法的准备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对教学过程分步骤和分层次;

2.选择教学形式、练习形式和复习形式等等;

3.采用教学辅助手段(教学工具或其他设备);

4.保证教学的组织前提(教学组织形式)。

克拉夫基对上述四方面未作进一步的详细论述,仅仅指出各种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作出判断和选择。

五、范例教学的步骤

比特提出范例教学可能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步是选择与描述范例;第二步是说明一般的、抽象的真理;第三步是运用第二步的结论去把握新的现象。

施腾策尔将范例方式界说为由如下四阶段构成的教学过程:

1.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从具体、直现的“个”的范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2.范例性地阐明“类型”、“类”的阶段——将第一阶段里掌握的“个”,置于类型概念的逻辑范畴之中进行归类,对于在本质特征上相一致的许多个别现象作出总结。

3.范例性地理解规律性的阶段——将“个别”抽象为“类型”之后,找出隐藏在“类型”背后的某种规律性的内容。

4.范例性地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

施腾策尔举出以德国国民学校12—13岁的学生为对象的学校广播节目——“乌克兰的防风地带”为例,说明范例方式教学的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用南俄罗斯草原地方的防风林作为特例,以具体直观的方法,提出关于防风林地带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彻底地探讨和把握俄罗斯南方草原的特征。

第二阶段,根据以上对于个例所获得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系列类似景观的本质特征,例如美国中西部草原等。

第三阶段,通过对各种草原景观的归类对比、综合分析,就可以了解草原化过程,认识人类在特殊气候的地理条件下干预自然所造成的结果和如何可以弥补这种结果。例如,乌克兰防风林带促进了草原化过程,阻抑了该地区的沙漠化。

第四阶段,认识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即人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造自然,但是人类只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顺应自然。

六、中国的范例教学思想和实践

学习理论流派和教学设计

学习理论流派和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回顾,再现了目前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其中主要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对其观点进行对比评价反思,指出了现代教学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索更有效的方法理论,以求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字:教学设计、学习理论、流派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者进行有效学习,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理论,把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置于系统中加以考察、研究和应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尊重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了解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才能取得理想的设计效果。教学设计理论中的学习理论都是研究者根据实践经验概括总结出来的,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其可取与不足之处,加上时代变迁,科技发展日新月移,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学习理论也须不断地完善,创新。下面就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简要对比评析。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它是通过逃出樊笼的猫的实验结果提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但这种联系的形成是由于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发生结合,形成暂时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这个流派的典型学习理论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主义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和学习环境的丰富程度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一般的学习者在普通的教室就可以实施,传统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根据该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显然,在现代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是行不通的。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 认知派学习理论是在批评行为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最初是沿着现象主义研究和实验心理学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果对于学习活动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所以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是整体性的质变过程。因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偏重于知识的获得、概念的形成、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问题的解决等。这个流派的典型学习理论代表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认知学派的集

教师招聘各学习理论流派的主要特点

教师招聘各学习理论流派的主要特点 在教育心理学常考的学习理论流派有四个,分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出现相对较早的一个,常考的有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四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主要特点是,拿人(如班杜拉)和动物(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做实验,在试验中,控制外在条件,观察人和动物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得出结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行为主义强调改变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塑造个体的行为,而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内在因素。 认知学习理论指出了行为主义的弊端,认为学习不是行为主义那样通过外在条件的改变,来改变人和动物行为,认知学习理论批判了行为主义对于学习理解的机械化和简单化,鄙视这种忽视内在因素的看法,认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内在认知结构、学习的预期等因素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而非行为主义认为单纯的外部条件。认知学习理论常考的有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不同意前面两个流派的主张,大胆提出自己

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否定了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认为个体的知识是在自己原有经验基础上靠个体自己主动建构出来的。建构主义的观点,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多样性,看到了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的经验差异,让学习自己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发源于人本主义哲学,该流派对学习的视角又标新立异,批判其他学习理论已知识为中心或者以行为为中心的观点太功利,认为学习更应该关注人的体验、情感和价值的实现,认为教学的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主义情感的互动和学生自己的愉快体验。 四个流派各有特点,主张又各不相同,希望考生在掌握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做理解和区分。

教育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简介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与心理学有关的现象、规律和问题的学科。在学 习理论方面,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原因、影响和评价,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心理学中外部可观察的反应行为,学习是建立在强化 和惩罚的基础上的。这一理论被应用于养成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例如,在养成某项技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习过程分解成单个步骤,并透过奖励和惩罚来加强或弱化学生的某种反应,以帮助学生形成习惯性的、自动的反应。而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行为主义者通常会采用具体且系统化的训练方法,如任务分解和实际操作,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实践技能。 认知学派 认知学派认为人类是复杂的信息处理者,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有目的、选 择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建立新知识和技能。认知学派 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内部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强调学习环境与个体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倡创造性学习。例如,该学派指出,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与人们的个性和前置知识相适应的。他们还支持使用多种不同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认知学派 社会认知学派从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中提取出最好的部分,特别是 强调了认知、情境和社会变量的交互作用。这一学派认为学习不仅受到过程和结果的外在奖惩的影响,还受到内部因素,如学习者的信念、期望、动机和情感的影响,而社会参考模型也了被该学派广泛使用。例如,一个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即一 个人的信念或价值观)会影响他们尝试学习新事物的意愿和能力,他们的成功和失败经历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期望和能力。 建构主义学派 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个体生态和社会生态 之间的交互过程。因此,学习者不仅要将信息转换成有意义的知识,还需要通过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来自我发现、自我判断。该学派认识到,学习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合作来完成共同的建设的。例如,在一个教室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鼓

教育心理学:各个流派地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 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 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一、概述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其中S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与有机体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注意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重视环境的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保持与消退。巴甫洛夫发现,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 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教学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些时候,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2)分化与泛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比如,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跟“末”,或“日”跟“曰”。而分化则是有机体对条件 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辨别动作到位和不到位时的肌肉感觉,从而使动作流畅、有力。 2?桑代克的联结学说 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学习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 桑代克的实验对象是一只可以自由活动的饿猫。他把猫放入笼子,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猫可以看见的鱼、肉等食物,笼子中有一个特殊的装置,猫只要一踏笼中的踏板,就可以打开笼子的门闩出来吃到食物。一开始猫放进去以后,在笼子里上蹿下跳,无意中触动了机关,于是它就非常自然地出来吃到了食物。桑代克记录下猫逃

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

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

心理学各流派的学习理论

心理学各流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繁荣”的领域之一。最早对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心理学家德国人艾宾浩斯(Ebinghaus,1885),由于他对人类语言学习的研究,而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最早对动物进行学习实验的是心理学家美国人桑代克(Thorndike,1898),他的研究引入了新的研究方式。现代学习理论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观主要以“联结”为基础,也就是刺激—反应(5—n)之间的联结、条件(包括问题解决目标)与动作之间的联结或语义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联结。在这种观点看来,当在环境中的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时,就会发生学习。行为主义者主张研究人的外显行为,认为学习过程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只要控制外部刺激,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他们反对将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他们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强化并且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作用。 在联结观看来,学习者要掌握一项复杂技能就要加强个别动作成分的练习。这一观点的一个关键假定就是学习复杂技能首先要获得较为简单的成分,然后再将他们合并成更为复杂的行为能力。其隐含的内容就是,复杂技能的知识或知识结构能分解成较为简单的联结。行为主义联结观对复杂学习的解释,对于我们教授复杂技能给予了一定的启示。一般来说当我们学习一项复杂技能时,先要进行任务分析将这些技能分解为更为简单的成分』口果按照联结观设计教学程序,可以制定用于帮助学生掌握简单技能来获得复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并且有效地向学习者呈现信息,允许学生练习组成技能以及提供清晰的反馈。 近些年来,行为主义受到认知观关于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启示,突破了原来的模式,将多种认知加工(如思维、知觉、自我陈述等)纳入他们的理论框架中。这类研究不仅研究个体外部条件对行为反应的影响,而且特别注意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对行为的影响。但是,由于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单纯以时间接近和强化来解释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主要关注个体行为或操作的变化,没有分析学习的内

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简介 行为主义理论: 基本概念: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代表人物: 1.桑代克 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 实验内容:就是“猫开门”的实验。他把饿得发慌的猫关进被称为迷笼的笼子,笼外放着食物,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被放进笼时的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在乱碰乱抓的过程中,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如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 1)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2) 效果律(law of effect) 3)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学习律(其中最主要的是效果律)之外,桑代克还指出了一些其他的规律,或称为学习原则。其中有多重反应(multiple responses)律、定势(set)律、选择性反应(selective response)律、同化(assimilation)律、联想性转换(associative shifting)律等。 2、 基本观点:

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分析、探讨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解释与学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试图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学习理论是人们对学习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南和资源,为人们提供对学习的基本理解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学习的框架,把主意力集中在值得研究的问题上,为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奠定基础。学习理论主要流派有如下几种: 1. 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2.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 3. 皮亚杰认知建构学习理论 4.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5. 澳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6. 加涅认知加工学习理论 7. 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 8.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9.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0.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研究性学习理论 注:因各种流派学习理论内容太多,不详细介绍。需要可在网上搜索到。 1. 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2011-03-03 09:29:54| 分类:教育技术|举报|字号订阅 就一般而言,刺激—反应论者都把环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随而来的行为看作是反应。因而他们关注的是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他们也许并不否认心的存在,但他们认为,心无法成为科学的观察的对象,因而对科学研究来说是一个不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科学。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早期代表就是美国的爱德华.桑代克(1874—1949)。他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的人。起初训练小鸡走迷津;最著名的实验叫桑代克谜箱,即做小猫逃出谜箱实验;也曾以人为被试。 ◆桑代克谜箱实验。 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谜箱里,谜箱外放着一盘食物。箱内设有一种打开门闩的装置,例如,绳子的一端连着门闩,另一端按有一块踏板,猫只要碰到踏板,门就会开启。他用猫反复实验。尽管各只猫每次逃出谜箱所需时间各不相同,但仍可以得出由慢至快的学习曲线。由此,他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由刺激情景和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猫学到的不是观念之间的联结。在桑代克看来,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的心理与动物相比,也只是复杂性程度不同而已。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要复杂些,但本质上也是试误学习。 ◆人类的学习过程。 桑代克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步骤按顺序逐渐达到的。“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名词解释: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华生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二)巴甫洛夫 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的条件反射理论被行为主义学派吸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他说:“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作了许多推测,发现了人和动物学习的最基本的机制。引起条件学习的一些基本机制有:(1)习得律。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如狗对灯光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的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阶段。(2)泛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泛化。(3)分化(辨别)。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泛化是指对类似的事物作出相同的反应,辨别则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 (三)桑代克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终于形成稳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桑代克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有三个: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1)准备律。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是指在现代教育中,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流派。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是现代教育学中最基础的流派之一,它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发生的。该理论主张,学习是建立在一系列的行为反应上的,而这些反应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塑造。行为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技能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语言学习、阅读和数学等。 2.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关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使用的过程。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理解新的信息并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发生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概念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科学、历史和哲学等。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关于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过程。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个体的经验和情感而发生的。人本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情感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艺术、音乐和文学等。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关于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构建意义的过程。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个体主动地构建意义而发生的。建构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科学实验、项目设计和创业等。 5.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关于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构建意义的过程。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个体与社会互动而发生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

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文化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社会研究、多元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等。 6.实用主义理论 实用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关于个体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过程。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个体在实践中获得经验而发生的。实用主义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项目为基础的课程中,例如工程、医学和商业等。 综上所述,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实用主义理论等。这些理论流派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并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理论流派进行指导和实践。

四大学习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四大学习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在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它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应该只研究行为。由于意识是不可测的,因此,只需研究在何种刺激下,个体有何种行为即可。所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只研究个体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例如,巴普洛夫认为,由于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的反复结合,个体产生条件行为,即刺激在前,行为在后,个体的学习是一种应答性行为。斯金纳认为,个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行为之后的强化,即行为在前,刺激在后,个体的学习是一种操作性行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因反对行为主义而生,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它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识有思维的,因此主张研究意识,反对研究行为。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组织和加工。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严格上讲,心理学中并没有建构主义的学派,只是很多认知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相似,故将其称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

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都强调人的意识,强调学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加工,但建构主义更强调这种加工的主观性。强调学习者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都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但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而人本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价值、理想、情感和潜能等。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记忆口诀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记忆口诀 一)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我们考试中最常考的理论之一,经常性考查人物和观点匹配。所以我们需要掌握该理论的分支、代表人物及具体内容,接下类我们将从这几方面展开。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布鲁纳 A.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B.在编制学科课程时,要依据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 C.课程实施上倡导发现式学习法。 2.要素主义观点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巴格莱 核心观点: A.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 B.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C.要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之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 3.永恒主义观点 代表人物:赫钦斯 A.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 B.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 (二)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学生中心,对我们新课改所提倡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在考试中也是一个重要考点。 核心观点: A.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B.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社会主义课程理论相较前面而言考试的频率较低,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 核心观点:

A.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B.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 C.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结合上面的具体内容,相信同学们对此知识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那么结合几个具体的题目来加深理解。 练习巩固 1.容易使各门知识发生断裂现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学生的兴趣,理论和实践脱离的是( )。 A.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B.存在主义课程论 C.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D.经验主义课程论 【答案】A。解析: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 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便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但是学科中心课 程更重视学科逻辑的系统性忽视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易造成学生偏重记忆、忽视理解,从而成为接受并 贮存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不易发挥。各学科独立设置,彼此难以沟通和综合,学科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2.主张通过对教育既有的概念、思想进行分析与清理,从而进一步弄清教育基本概念的本质意义及其价值,用以影响和指导教育教学实际的改革的教育流派被称为( )。 A.分析主义教育流派 B.结构主义教育流派 C.改造主义教育流派 D.永桓主义教育流派 【答案】A。解析:分析教育哲学是主张将分析哲学的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注重教育名词和概念的分析,而不求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思想。 3.主张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的是( )。 A.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B.存在主义课程论 C.经验主义课程论 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答案】D。解析:社会改造课程理论认为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该以建设社会秩序为方向。主 张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西方三大学习理论

西方三大学习理论 一、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来自信息加工心理学(inform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之认知心理学的狭义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把人脑的认知过程看作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强调人已有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它论定的学习过程是:感觉并接受外界刺激产生信息流→知觉编码进入短时记忆(输入)→练习处理,使新旧信息联系起来转换成表象、概念等形式加以储存,并转入长时记忆→提取和利用(输出)。信息加工形式有三类:(1)串联加工:不完成前一步就不启动下一步;(2)并联加工,由于人的许多感觉可能同时被激发,多个神经元要互相合作,所以产生并联加工;(3)混合加工,串联加工与并联加工相结合。因此,作为认知心理学重要内容的信息加工理论渗透了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其中包含联结理论以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某些做法。这一理论对语言教学影响较大,如Skehan等人提出的认知教学法。此法认为,语言使用者会绕过规则编码(分析、理解规则)而进行范例编码(成块记忆),所以学习中要重视范例(惯用语)的记忆,输入要注意激活已知范例,并

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形式,保持意义与形式的平衡。再如,Anderson提出的陈述性知识(语言知识)可以通过练习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语言技能)。联结主义认为,学习是输入式刺激频率的结果,所以在教学中须重视语言接触量和接触频率。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是人文主义的演进,早已存在了。但二战后才形成人本主义心理学。到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大发展,语言教学界也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许多教学法流派,如罗札诺夫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教学法、社团商谈法等等。这些方法把注意力从学习客体—语言转移到学习主体—学习者。这使人们意识到,在学习目的语的同时还得同步发展学习者的身心。于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有关学习的论点被汇集成了一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humanistic theory of learning)。其代表人物是A.H.马斯洛、C.R.罗杰斯、A.康布斯等人。其主要特点是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因为此理论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儿童成长而不是塑造或控制儿童成长。所以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只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这个学习理论对当代外语教学影响甚大,我国两个基教英语课

学习理论之四大理论流派的关系

学习理论之四大理论流派的关系 学习理论是对学习的实质及其形成机制、条件和规律的系统阐述,其根本目的是要为人们提供对学习的基本理解,从而为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奠定基础。从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在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主义的观点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而到了20世纪末,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了新的方向。这部分一直是我们在学习中存在困难的章节,接下来我们详细来看一下各个理论流派所侧重的研究内容及其关系。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对学习的解释是强调可观察行为的获得,个体学到什么、怎么学习都是环境刺激决定的。当环境与个体行为的反应联系巩固下来,相应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这就是学习,行为主义者将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学到的主要是可以观察、测量到的外显反应,而该反应之所以成为习惯是因为后效强化所致;学到的个别反应经组合之后而成整体行为,这样,学习的产生是外控的或外铄的,是被动的,是积少成多的,也是渐进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这一基本看法虽然能有效地用来解释行为的习得,却不能很好地用来解释知识的学习与健康人格的养成;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太重视探讨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也受到后

来心理学家的批评。因此一些有见地的心理学家就开始尝试用新的路径来研究学习现象,并提出了不同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新的学习理论,其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研究人类的复杂行为时,除了要关心个体可观察到的行为反应外,更要关心刺激——反应的中间过程,即刺激怎样引起反应和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认知主义者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心理学家所讲的认知结构。在学习情境中个体运用已有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和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扩大或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在认知主义人士看来,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和整体性的。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理论吸收和综合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但又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即情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关注教学中整体的人的重要性,关注动机、情感、安全、友好和支持性学习环境的创造,相信只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机会和支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合作而不是竞争受到鼓励,每一个声音都值得学习倾听和尊重,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构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本能和潜能,认为人性本善,有不断发展、增长和自我实现的趋向,在良好的后天环境中会自然成长,实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1954年,程序教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甚至令学生反感;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递进达到学习目标,缺乏合理的学习过程。根据当时的教学现状,斯金纳认为,使用教学机器可以解决其中的许多问题,因而许多人开始对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感兴趣,立志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本原则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 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教学单元,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在斯金纳条件反射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刺激(提问)——反应(回答)——强化(确认)的原理,制订了程序教学的基 本原则: 1.小步子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

学习理论地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内在规律如何、具体过程怎样、如何进展有效的学习,等等。古今中外,在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中,由于心理学家的哲学根底不同,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此形成了众多流派。但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响之间的联结,他们的根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响。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响,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适宜行为,消除不适宜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顶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展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开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派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先驱是格式塔学派。几乎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同时,在德国就出现了以韦特海墨为首的格式塔学派。该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顿悟,当个体面临一个问题时,会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这会促使个体努力去解决问题以求得新平衡,而问题解决是在对问题情景有了整体把握,并对其内在实质有所顿悟后才实现的。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统治地位被认知心理学所代替,认知学习理论得到快速开展。其中,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等都有很大影响。 在环境与个体的关系上,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加工,取决于人的内部心理结构,是人根据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做出的选择。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赋予经验以意义,并对经验进展组织和再组织,从而修正或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要研究的是个体处理环境刺激时的内部心理过程。例如,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都不是环境直接内化的结果,而是环境与个体图式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内部的协调、创造而得到建构的,这是一个个体利用自己已有图式〔即认知结构〕与环境进展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达到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承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在对知觉和思维、认知和开展进展深入研究的根底上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当通过指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或认知生长;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承受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而进展的,其结果是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 对于课堂教学,认知学习理论强调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促使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同化和顺应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原理,并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认知结构获得开展。目前,认知学习理论更加强调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建构和开展当前的知识,例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盖茨就曾经对教师们提供如下建议:如果有人问,“你是教数学的吗?〞最恰当的回答是:“我不是教数学的,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

学习心理学各大流派

学习心理学各大流派 我从网上查到一些关于学习心理学的资料,引用一下: 就我们学到的很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都是从这几个心理学入手的,我到网上查到的学习心理学也是这几个学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1954 年,程序教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甚至令学生反感;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递进达到学习目标,缺乏合理的学习过程。根据当时的教学现状,斯金纳认为,使用教学机器可以解决其中的许多问题,因而许多人开始对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感兴趣,立志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 代表理论:桑代克( Thormdike ,E.L. )的试误说、巴甫洛 夫(I.P.Paviov)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B.F.Skinner)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程序教学理论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对帮助教师克服当时教学中缺乏的强化(反馈)。忽视学生个体特点等弊病起着积极的作用。程序教学理论同其它理论一样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局限性,它的主要问题是,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

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等原则今天仍被计算机辅助教学所采用。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个比S—R 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克勒(W.K? hler )的顿悟说、托尔曼(ECTolman )的认知一目的论、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JSBruner)的认发现说、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论、加涅 (RMGagne)的学习条件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海德(F.Heider)和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 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 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 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一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名词解释: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华生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

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二)巴甫洛夫 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的条件反射理论被行为主义学派吸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他说:“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作了许多推测,发现了人和动物学习的最基本的机制。引起条件学习的一些基本机制有:(1)习得律。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如狗对灯光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的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阶段。(2)泛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泛化。(3)分化(辨别)。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泛化是指对类似的事物作出相同的反应,辨别则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 (三)桑代克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终于形成稳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桑代克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有三个: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1)准备律。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