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位移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及编号:

单位;mm

测量:复核: 监理: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庆元县中医院医技楼工程监测项目:支护桩位移观测监测仪器及编号:南方全站仪NTS-342仪器号42031

单位;mm

测量:复核: 监理:

位移观测测量记录表格

位移观测测量记录表格 以下是一个位移观测测量记录表格,包含位移测量的相关参数和观测数据。该表格可以用于记录不同类型的位移观测,例如地震位移、构筑物变形位移等。 观测时间,观测点编号,X轴位移(m),Y轴位移(m),Z轴位移(m),备注 --------,--------,--------,--------,--------,------ 2024/01/0108:00:00,P1,0.01,0.02,0.05,初始测量 2024/01/0108:00:00,P2,0.02,0.03,0.07,初始测量 2024/01/0108:00:00,P3,0.01,0.03,0.06,初始测量 2024/01/0109:00:00,P1,0.02,0.03,0.06,第一次变化测量 2024/01/0109:00:00,P2,0.03,0.04,0.08,第一次变化测量 2024/01/0109:00:00,P3,0.02,0.04,0.07,第一次变化测量 2024/01/0110:00:00,P1,0.03,0.04,0.07,第二次变化测量 2024/01/0110:00:00,P2,0.04,0.05,0.09,第二次变化测量 2024/01/0110:00:00,P3,0.03,0.05,0.08,第二次变化测量 2024/01/0111:00:00,P1,0.04,0.05,0.08,第三次变化测量 2024/01/0111:00:00,P2,0.05,0.06,0.10,第三次变化测量 2024/01/0111:00:00,P3,0.04,0.06,0.09,第三次变化测量

水平位移监测当日原始记录表【模板】

仪器名称:XB30型测斜仪 制造厂:河海大学土木院结构工程实验室 联系方式:陈建宁******** 朱碧田******** 使用方法: XB30型测斜仪由测头、电缆、读数仪三大件构成,可用于土基内部各土层水平位移的测量。 原理: 用恰当的方法在被测土体内部埋入一种柔性的测斜管,测斜管内部有两组互成90度的导向槽,固定在测斜仪上的一组导向轮沿测斜管导向槽上下移动,可测出测斜管每段管轴线与铅直线方向所成的倾角,从而可以计算出测斜管轴线的空间位置,如测斜管与土体变形一致,则可知土体变形的情况。 其中测头由传感器、壳体、导向轮、引出插座组成。图1为测头。 测头、电缆、读数仪三大件组成XB30整套测斜仪。 当测头与铅直轴倾斜一角度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U与转角的正弦成正比。测头标距(两导向轮间的距离)为500mm。测头输出信号U与两导向轮间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关系是: 式中k为综合变换系数; 测量整个测管轴线水平移动的方法是将测管轴线分成若干段,每段长度等于测头标距L(500mm)。测头引出电缆上标有长度标志,用以确定测头在测管里的位置。长度分划以测头下部导向轮为零点,每隔500mm标明长度记号。逐段(每500mm)提升,测出各段两端点在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移,便得到管轴线各点某方向的变形量,沿测量管两对互成90°的导向槽进行同样的测量,便可知测管轴线各点在水平面上两个互相垂直的X,Y方向(导向槽方向)的位移量。 操作步骤: 1、将电缆插头插入测头的插座内,键与槽要对准,轻松插入,要放入防水橡皮垫圈,旋紧 盖帽,用扳手将盖帽拧紧,以防漏水。注意:拧紧过程中,测头外壳与电缆接头应相对固定,不能相互转动,防止内部连线旋绞,只可旋紧盖帽。 2、正确地将测量电缆引出线的四根芯线分别接在读数仪的接线柱上 3、按读数仪的使用说明,调整好读数仪使其处于测量状态。 4、测斜的正指向,是指测斜仪测头导向轮上端向变形方向倾斜时示值为正数或趋正的 指向,反相则减小或趋负。如果需要变更正负号,则可将接线柱上B、D互换即可。在第一次确定接线方式后,以后就不能再改变了,以防出错。通常在出厂前,A,B,C,D在线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在工程测量和地质监测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份表格主要用于记录物体或点的水平移动情况,对于预防地质灾害、保障施工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场景。 一、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的基本概念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是一种用于记录物体或点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表格。在地质监测、工程测量等领域中,这种表格被广泛使用。通过定期记录物体或点的水平移动情况,可以分析出地质结构的变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信息。 二、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的制作方法 制作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需要以下步骤: 1、确定观测点和观测周期:选择需要监测的物体或点作为观测点,并确定观测周期,即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 2、准备测量工具:根据观测点的不同,可能需要使用全站仪、经纬仪、GPS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记录数据:按照观测周期,使用测量工具记录观测点的水平移动数据。每次测量至少要进行两次,以减小误差。 4、整理数据:将测量得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位置等信息。 5、分析数据:根据整理得到的数据,分析观测点的水平移动趋势和速度,为地质监测、工程测量等提供依据。 三、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的应用场景 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在以下场景中具有广泛应用: 1、地质监测:对于地质不稳定的地带,如地震活跃区、滑坡易发区等,需要定期监测地质结构的位移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工程测量: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如桥梁、高速公路等,需要监测建筑物的位移情况,以确保施工安全。 3、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水库大坝、水电站等,需要监测大坝的位移情况,以防止因位移导致的安全事故。 4、地球物理学研究: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通过对地壳运动、板块漂移等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深入研究地球物理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