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

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探讨

摘要:纳米氢氧化镁是片状结晶,具有典型的纳米片层状结构,在340℃分解而生成氧化镁。不溶于水,溶于酸和铵盐溶液。该产品具有纯度高、粒

径小,可进行原位包覆改性等优异性能,能更均匀地分散于PA、PP、ABS、PVC等橡胶、塑料产品。以硫酸镁和氨水为原料,在微波辐射的反应条

件下,利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氢氧化镁,并分别考察了不同氨水浓度、

硫酸镁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微波辐射间歇对氢氧化镁颗粒粒径的影响,

并通过XRD、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

关键词:氢氧化镁;直接沉淀法;纳米

Abstract: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is flaky crystal, with a typical slice layer structure. Magnesium oxide is generated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at 340 ℃. It is insoluble in water, soluble in acid

and ammonium salt solution. The product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purity, small particle size, modified in situ coating. It can be

more evenly dispersed in the PA, PP, ABS, PVC and other rubber and

plastic products. With magnesium sulfate and ammonia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conditions,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is generated using direct precipitation method.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particle diameter size is investigate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concentration of magnesium sulfate,

reaction time, microwave radiation frequency.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s were examined using XRD and

TEM.

Keyword:Magnesium hydroxide; direct precipitation; Nano

1引言

1.1纳米氢氧化镁的物化性质

纳米氢氧化镁是指通过特殊方法和工艺制备的粒径介于1~100nm的新型氢氧化镁。分子式Mg(OH)

,为白色固体粉末,微溶于水,不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化

2

学反应,但是可以与稀酸和铵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在340℃分解而生成氧化镁,当温度达到490℃时可以完全分解。纳米氢氧化镁可有棒状、片状、针状、花状等各种类型结构。作为一种纳米材料, 它具有纳米材料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即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效应等,用它填充于复合材料中能大大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其它性能。

1.2 纳米氢氧化镁的应用

氢氧化镁是一种用途广泛、极具开发前景的环保材料。纳米级氢氧化镁主要用于橡胶、塑料制品、医药、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以及制造其他镁化合物、陶瓷、搪瓷、玻璃等的原料绝缘保温材。

1.2.1 阻燃剂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共识,坚持这一战略已成为各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一项基本国策, 确立项目、选择工艺、开发产品、评估优劣无一不把对环境的影响作为考虑的前提, 因此, 环境友好或环境无公害工艺和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阻燃剂领域, 氢氧化镁就是这类阻燃剂中的佼佼者。

氢氧化镁属于无机添加型阻燃剂, 由于其具有无卤、无毒、抑烟、价廉及耐高温等特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是近几年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一种新的阻燃剂产品。

1.2.2 制作氧化镁的前驱体

纳米氧化镁是重要的陶瓷和电子材料。纳米氢氧化镁经高温煅烧后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纳米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镁的粒径和形貌对纳米氧化镁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由针状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可以制得针状的纳米氧化镁。此外,用于超导材料添加剂的纳米氧化镁棒也可以由棒状的纳米氢氧化镁制得,这主要是由于形状记忆效应产生的作用。

1.2.3 保鲜剂与食品添加剂

纳米氢氧化镁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食品保鲜剂,且保鲜效果好。贮藏土豆时在其表面涂一层质量分数为3 % 的氢氧化镁乳液,效地阻止植物病原体产生。用纳米氢氧化镁处理过的鱼肉制品,可防止肉组织生物降解,并保持弹性和柔软。通过对比试验,氢氧化镁的保鲜效果在75 %左右。此外,纳米氢氧化镁作为食品添加剂也是安全可靠的。

1.2.4 吸附剂

根据不同的吸附原理,目前的吸附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物理吸附剂如活性炭等,这类吸附剂吸附速率快,主要缺点是不能将有毒气体彻底消除,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另一类就是化学吸附剂,通过吸附并发生化学反应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物质。纳米氧化镁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化学吸附剂。纳米氧化镁作为化学吸附剂具有吸附速率快、反应迅速、吸附量大等优点,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以吸附某些化学物质如氯气,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浓盐酸和某些含磷的化合物等化工原料。此外,纳米氢氧化镁还可以从工业废液中吸附并除去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的Ni2 +、Cd2 + 、Cr3 +、Cr6 +等重金属离子。

1.2.5 酸碱中和剂与烟气脱硫剂

氢氧化镁是一种弱碱,与其他碱相比具有优越的缓冲能力。用氢氧化镁作为中和剂时,即使碱过量,溶液的pH值也不会高于9,而且中和能力强,效率较同体积同浓度的碱高30%。此外,氢氧化镁还可以用作烟气脱硫剂,且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回收利用副产品等优点。

1.3 纳米氢氧化镁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纳米氢氧化镁用途广泛、制取成本低,开发前景极其广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我国菱镁矿储量丰富,海水中也有取之不尽的镁资源,具备了大力开发的条件。国外对于氢氧化镁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比较深入, 而且有很多国家正在利用氢氧化镁进行废水处理、烟气脱硫。我国虽然刚刚起步, 但研究起点高, 这就为氢氧化镁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逐步完善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环境污染的治理必将更多地采用高效、清洁、简易安全的治理工艺, 氢氧化镁以其独特的优点必将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其应用前景必将是非常广阔的。我国杭州化工研究所、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等越来越多的研究单位相继对纳米氢氧化镁制造工艺和应用进行

了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

日本早在上世纪70 年代就开始研制氢氧化镁阻燃剂,是氢氧化镁阻燃剂工业化生产最早的国家。氢氧化镁阻燃剂在日本的使用量逐年增长,至2008年,日本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总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万t ,主要由四家公司生产,即TMG、协和化工、神岛化工和赤穗化成,其产品品种丰富,许多已成系列化。美国对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晚于日本,但有后来居上的势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生产国。且随着美国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美国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品的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系列化。我国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开发应用起步较晚,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有杭州化工研究所、

阻燃江苏海水综合利用研究所等对其制造工艺和应用进行了研究。我国Mg(OH)

2

剂消耗量占无机阻燃剂的30 %左右,每年需要大约9万t ,但我国目前生产能力只有1. 3万t。因此,在我国开展镁资源的精细加工和镁系材料的研究,缩小我国在镁系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技术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独特的意义,也是我国21世纪新材料科学的重大课题。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日等国研究了多种晶形的氢氧化镁,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在聚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镁后的理化和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阻燃材料的机械性能。例如,制备的氢氧化镁不仅具有晶形结构,而且能达到纳米尺寸(1nm~10nm),把它加入到聚丙烯基体中后就具有某些钢材的性质,就可取代钢材。说明纳米材料加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后就具有特殊的理化和机械性能,并能起到高强度的合金作用(即非金属合金)。因此,开展纳米材料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纳米材料科学研究中,近20余年来发展很快,我国在某些方面已居世界先进水平。目前纳米材料的研究已涉及到许多方面。在纳米镁系物的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首先研究的是纳米氧化镁。我国在90年代中期以来报道过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技术、结构及理化性质的研究,而纳米氢氧化镁的研究尚未引起重视,国外也刚开始研究,相同内容的专利也只有几个。我国尚未涉及这一领域。因此,这一领域基本空白,我国应及早涉足这一领域,开展基本研制技术的研究。研制纳米氢氧化镁还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非常有利。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就是掌握解决粒子不会产生一次或多次团聚现象,而且稳定性要高,这就涉及到许多技术和工艺问题需要解决。

氢氧化镁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阻燃剂,随着高分子工业的蓬勃发展,其用途

和用量必将逐年增加。围绕着其在高分子基体中的添加量大和与基体的相容性差所开展的超细化和表面改性的研究相当活跃,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尽管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大多数技术仍处于实验室水平,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及理论问题有

待解决。其中包括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团聚形成的机理及防团聚技术的研究;纳 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及制备过程中结晶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高纯度及表面修饰技术的研究;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工业化制备技术的研究;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及其复合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等。

1.4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1、直接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是向含有Mg 2 +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生成的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最常见的是氢氧化钠法和氨法,其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22Mg 2OH Mg(OH)+

-+−−→↓ 23224Mg 2NH H O Mg(OH)+2NH +++⋅−−→↓

直接沉淀法操作工艺简单,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得片状、针状和球形的纳米氢氧化镁粉体。

2、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不是直接加入沉淀剂,而是向溶液中加入某种物质,使它与水或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剂,沉淀剂在整个溶液中均匀生成,从而使反应在溶液中均匀进行。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一般是用尿素和可溶性镁盐反应:

222322CO(NH )+3H O 2NH H O+CO −−→⋅

23224Mg 2NH H O Mg(OH)+2NH +

++⋅−−→↓

3、反向沉淀法

直接沉淀反应法是把沉淀剂加入盐溶液,这样由于溶液pH 变化将引起沉淀颗粒的ξ电位经历由正到负的过程,而当颗粒表面电荷为零时颗粒会发生二次凝聚,导致颗粒团聚长大。反向沉淀法是把盐溶液加入到碱性沉淀剂中,使反应体系的pH 始终处在碱性范围内,使氢氧化镁颗粒表面始终带负电,有效地避免了团聚体的产生,从而可获得粒度小、分布均匀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

4、沉淀- 共沸蒸馏法

液相法制备纳米Mg (OH)

的团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加入分散

2

剂可以有效防止液相反应阶段的团聚,但由于Mg (OH)

颗粒表面吸附水分子形

2

成氢键,OH 基团易形成液相桥,导致干燥过程中颗粒结合而产生硬团聚。采用非均相共沸蒸馏干燥技术可有效脱除颗粒表面的水分子,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团聚。选择的共沸溶剂要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条件下蒸汽相中含水量大,其表面张力要比水小。此外,它本身的沸点要尽可能的低。常用的共沸溶剂是一些醇类物质,如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和正戊醇等。戴焰林等将制备的Mg(OH)

2

淀用一定量的正丁醇打浆,于93 ℃共沸蒸馏, 体系温度由93 ℃升高到正丁醇的沸点117 ℃的过程中水分完全蒸发,在117 ℃下继续蒸发除去正丁醇,最后得到了粒径为50~70 nm 的片状氢氧化镁。但由于正丁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正丁醇的回收也比较麻烦,因此,要想实现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的难度。

5、金属镁水化法

金属镁水化法主要以镁粉( w = 99. 999 %) 和蒸馏水为原料在乙(撑) 二胺溶剂中合成纳米氢氧化镁棒。纳米氢氧化镁棒属于一维纳米材料,合成的关键是控制它的成核与一维方向上的晶体生长。乙(撑)二胺溶剂分子作为二价配位体与Mg2 +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体系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OH- 与络合物配位。同时OH- 的作用减弱了Mg2 +与N 之间的结合力,而Mg2 +与O2 -之间的化学键逐渐形成。最后Mg2 +与N 分离,Mg2 +与OH-形

棒,(撑) 二胺在此过程中被消耗。这种方法制得的纳米成一维的纳米Mg (OH)

2

Mg (OH)

棒晶化完全,且制备过程中不易引入杂质,可以用来生产超导体添加剂

2

纳米MgO 棒。但对原料和设备要求高,所以制备成本相对要高。

6、均质流体法

北京化工大学杜以波将可溶性镁盐与碱溶液通过均质流体法强制沉淀反应合成(加适量的分散剂)的沉淀经洗涤、过滤和干燥后得到了纳米氢氧化镁。这种方法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镁粒径为10~100 nm,分散性和表面改性效果都比较好。宋云华等也发明了一种旋转填充床技术,原理上与均质流体法相近,但是它可以用来作气-液相反应制备纳米材料。这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镁纯度不高,粒度分布和结晶性都不是很理想,但它们最大的优势是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7、水热法

水热法是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物在水溶液或蒸汽等介质中反应生成目的产物,再经分离或热处理得到纳米粉体。反应温度一般在100~400 ℃,压力0.1MPa 到几十乃至几百兆帕。该法为各种前驱物的反应和结晶提供了一个在常压条件下

无法得到的特殊物理和化学环境, 粉体的形成经历了溶解—结晶的过程。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 具有晶粒发育完整、粒度小、分布均匀、颗粒团聚较轻,易得到合适的化学计量物和晶形等优点。

丁轶等以镁粉和稀氨水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出氢氧化镁纳米管;并讨论了不同镁源对反应产物形貌的影响。颜理等将氨水逐滴加入到硫酸镁溶液中,然后,在160 ℃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氢氧化镁纳米棒,通过煅烧又得到氧化镁纳米棒。

8、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

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是利用激光脉冲轰击浸没在液体(水和其它溶剂)中的金属镁靶,使其表面发生热熔化和(或)汽化,由此产生的镁原子或团簇与溶剂在接触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分子或团簇。梁长浩等以金属镁粉作为脉冲激光烧蚀的靶,用去离子水或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水溶液作为液相介质,成功制备出孔状、管状和棒状纳米氢氧化镁,并讨论了脉冲激光烧蚀及表面活性剂对氢氧化镁纳米结构的形成和导向生长的影响。

2实验部分

2.1实验设备和药品

1)主要设备:微波炉、圆底烧瓶、滴液漏斗、蒸馏头、直形冷凝管、磁力搅拌子、真空抽虑机、电子天平等实验室常规仪器;检测设备主要用到X 射线衍射仪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等。

2)主要药品:硫酸镁、氯化铵、氨水。规格如下表

2.2 实验原理

实验主要采用直接沉淀法。即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将一定浓度的氨水滴加到硫酸镁溶液中,反应生成纳米氢氧化镁。生成的产物纳米氢氧化镁经煅烧可以获得相应结构的纳米氧化镁,合成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3224Mg 2NH H O Mg(OH)+2NH +++⋅−−→↓

22Mg(OH)MgO H O −−→+

2.3 实验内容

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pH ≥9)发生的,碱性太强,产物颗粒大,易团聚;碱性太弱,不能得到产物或者产物很少。因此,反应中氨水浓度是影响产物纳米氢氧化镁形貌的非常关键的因素。经过实验前期的摸索,即用一定浓度的硫酸镁溶液(1mol/L )与不同浓度的氨水反应,对生成的各产物进行表征比较,最终选定氨水pH=10条件下获得的产物形貌最好,所以在后面的实验中,主要用pH=10的氨水做沉淀剂。pH=10氨水的配置:称取氯化铵固体27g 于烧杯中,加入175mL 分析纯氨水(25% ~28%),然后定容至500mL 容量瓶即得到pH=10的氨水。

对于三种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反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经过对比,得出在微波条件下,直接沉淀法较反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好。反沉淀法在硫酸镁溶液滴定过程中,圆底烧瓶中部分氨水挥发,导致部分产物在蒸馏头管壁形成;均匀沉淀法反应较慢,反应时间长,获得的产物少。而直接沉淀法则没有上述情况,而

且获得的产物形貌也较好,所以后面的实验中主要采用直接沉淀法。实验步骤为配置一定浓度的硫酸镁溶液于圆底烧瓶,在微波条件下,用滴液漏斗滴加氨水溶液于硫酸镁溶液中。

选择了用直接沉淀法,以pH=10氨水作为沉淀剂,我们又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镁溶液、不同的反应时间、不同的微波辐射间歇比(注:实验室的微波炉为间歇式工作,这里所说的间歇比指微波炉工作与不工作的时间比,例如,3:9即为微波辐射3s,而后9s不辐射,如此循环)对产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以寻求最佳的反应条件,获得最佳形貌的产物纳米氢氧化镁。

2.4 样品表征

反应得到的产物经陈化、过滤、烘干后,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并将经XRD分析结构较好的样品,经900℃煅烧得到氧化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一步观察微粒的大小、形貌。

3 结果与讨论

3.1 硫酸镁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以pH=10氨水作为沉淀剂,在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9(即微波炉辐射3s 后,停止辐射9s ,如此循环),反应时间为40min 条件下,以50mLpH=10氨水分别滴定25mL 浓度为0.5mol/L 、1.0 mol/L 、1.5 mol/L 、2.0 mol/L 的硫酸镁容液,对获得的产物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硫酸镁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表1 不同MgSO 4浓度条件下获得的产物情况

表1中,晶粒的平均尺寸可由谢尔公式计算:

D K cos λβθ=()/

其中λ是实验中X 衍射光的波长为1.5406埃,K 是常数0.89,β为X 衍射峰的宽化值(β=B-b ,B 为样品半峰宽,b 为仪器常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该浓度范围内,产物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的平均粒径是随着硫酸镁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的;从图1的各个硫酸镁浓度下得到的产物样品XRD 图来看,图上所有的衍射峰与标准图谱的衍射峰基本一致,没有其它杂质峰出现,说明获得的产物纳米氢氧化镁的纯度高。对比不同硫酸镁浓度下产物样品的XRD 图,可以看到,随着浓度的降低,衍射峰强度有上升趋势,且峰宽越来越窄、峰形越来越尖。这说明硫酸镁浓度越低,晶粒的结晶性更好,结晶程度越来越高。

d

c

b

a

1020304050607080

2theta/degree

图1 不同硫酸镁浓度下获得的产物XRD图

(a)0.5mol/L;(b)1.0mol/L;(c)1.5mol/L;(d)2.0mol/L

3.2 氨水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在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9,反应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分别以50mL分析纯氨水、1:1氨水(分析纯氨水与蒸馏水等体积混合)、pH=10氨水滴定25mL 浓度为1.0mol/L的硫酸镁溶液。

表2 不同氨水浓度条件下获得的产物情况

图2 不同氨水浓度下获得的产物XRD 图

(a )pH=10氨水;(b )1:1氨水(分析纯氨水与蒸馏水等体积混合);(c)分析纯氨水(25%-28%)

从表2可以看出,产物纳米氢氧化镁样品的平均粒径随着氨水浓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随后又略有升高,但产率随氨水浓度升高而一直增大;图2中,可以看到各浓度氨水的XRD 图与标准普图基本一致,并无杂峰出现,说明产物纯度比较高。对比不同浓度氨水条件下产物的XRD 图,可以看到,随着氨水浓度的降低,峰宽略有变窄,峰形略有变尖,说明随着氨水浓度的降低,晶粒结晶性越好,结晶度越高。这是因为氨水浓度高,反应获得的产物容易团聚。

3.3 微波辐射间歇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分别在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5、3:7、3:9、3:12,反应时间为40min 条件下以50mLpH=10氨水滴定25mL 浓度为1.0mol/L 的硫酸镁溶液,对获得的产物进行表征比较,分析不同微波辐射间歇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10

20

30

40

50

60

70

802theta/degree

a b c

表3 不同微波辐射辐射间歇比条件下获得的产物情况

图3 不同微波辐射间歇比下获得的产物XRD 图

(a )3:5(b )3:7(c )3:9(4)3:12

从表3可以看到,产物样品的平均粒径和产率均随着微波辐射间歇比的减小先增大,而后减小,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9为一个转折点。因为在一定的反应时间下,辐射间歇比越大,受辐射时间越长,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氨水挥发加剧,因而产率越低。而且随着温度升高,氨水挥发越来越多, NH 4+水解使溶液成酸性,与生成的氢氧化镁中和,之前在做着微波辐射间歇比的减小,峰形越来越尖锐,过了3:9后,3:12条件下峰形又稍有下降,说明在微波辐射间歇比

10

20

30

40

50

60

70

802Theta/degree

a

b c d

为3:9时获得的产物结晶性最好,结晶度最高。对比其他辐射频率下产物的XRD 图,3:5条件下获得的产物XRD 图出现杂峰,我们把此条件下产物的XRD 图单独列出如图3(a )。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3条件下时就出现开始出现沉淀,到最后沉淀消失的现象。图3是各微波频率条件下样品的XRD 图,可以看出,随

图3(a ) 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5条件下产物的XRD 图

从图3(a )可以看出,该辐射间歇比条件下获得的产物XRD 与其他辐射频率条件下的XRD 图最大的区别在于出现了多余的杂峰,说明该条件下获得的产物纯度不够,可能是因为辐射频率大,导致反应温度高,反应中引入副反应,使产物纯度受影响。

3.4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在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9的条件下,以50mLpH=10氨水滴定25mL 浓度为1.0mol/L 的硫酸镁溶液,反应时间分别为20min 、30min 、40min 、1h ,对获得的产物进行表征比较,分析不同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I n t e n s i t y (C P S )

2theta/degree

表4 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获得的产物情况

d

c

b

a

1020304050607080

2Theta/degree

图4 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获得的产物XRD图

(a)反应时间20min;(b)反应时间30min;(c)反应时间40min;(d)反应时间1h

从表4可以看出,在20min到40min反应时间范围内,产物粒径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几乎不变,但产率增加,在反应时间增为1h时产物平均粒径骤增,并且产率有所下降,反应时间为40min时是一个转折点;图4是各反应时间条件下产物样品的XRD图,反应时间在20min到40min条件下,衍射峰与标准图谱的衍射峰基本一致,说明该反应条件下产物样品纯度高,再仔细比较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各XRD图,可以看出,在20min到40min范围内,反应获得的产物XRD图基本一致,但在反应时间增加到1h时,出现了许多很弱的杂峰,说明反应时间过长,产物样品纯度有所下降。

3.5 氧化镁的表征

选择pH=10氨水作为沉淀剂,硫酸镁浓度为1.0mol/L ,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9,反应时间为40min ,采用直接沉淀法,用50mL 氨水滴定25mL 硫酸镁溶液,经沉淀、陈化、过滤、烘干后,于900℃下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镁,经XRD 分析良好后,再用TEM 透射电镜进行进一步进行表征,进一步观察其大小和形貌。从图7可以看出,该条件下合成的产物纳米氢氧化镁呈针状结构。图形如下:

图6 煅烧得到的纳米氧化镁样品XRD 图

图7 煅烧得到的纳米氧化镁样品TEM 图

30

40

50

60

70

80

02000

40006000800010000

1200014000

I n t e n s i t y (C P S )

2theta/degree

4结论与展望

本课题主要采用直接沉淀法,以硫酸镁为镁源,氨水作为沉淀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获得产物纳米氢氧化镁。简单的探讨了硫酸镁浓度、氨水浓度、反应时间、微波辐射频率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并通过XRD、TEM进行相关的表征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在微波反应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

(1)在一定的硫酸镁浓度范围内,较低的硫酸镁浓度可获得结晶度较高、形貌较好的产物纳米氢氧化镁。硫酸镁浓度太高,反应获得的产物平均粒径大、形貌不好;硫酸镁浓度太低,反应获得的产物太少,产率太低。硫酸镁浓度在1mol/L左右为好。

(2)在一定的氨水浓度范围内,较低的氨水浓度获得的产物纳米氢氧化镁结晶度和形貌较好。氨水浓度过高,产物团聚现象明显;氨水浓度过低,不反应或者产物极少。实验中选取pH=10的氨水较为合适,获得的产物粒度和形貌都比较好。

(3)反应时间太短,反应物还没来得及反应,获得的产物太少;反应时间太长,虽然产物较多,产率稍高,但是产生团聚,产物粒径大,且部分产物粘附在反应容器圆底烧瓶底壁。实验中反应时间为20到40min较为合适。

(4)微波辐射间歇比太小,不能反应或者产物太少;微波辐射间歇比太大,产物粒径大、形貌较差。这是因为在一定的反应时间下,因为辐射间歇比决定了辐射时间的长短,辐射间歇比小,辐射时间短,反应温度较低,反应不易进行;而辐射间歇比大,辐射时间长,反应温度较高,利于反应进行。实验中选取微波辐射间歇比为3:9左右较为合适,即辐射3s后,停止辐射9s循环。

由于时间原因,加上实验前期主要是确定较适合的反应条件的摸索阶段,实验只考察了单因素反应条件对产物粒度和形貌的影响,并没有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优化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条件。因此,实验反应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以获得更佳形貌的纳米氢氧化镁产物。

致谢

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导师柴多里教授表示深深地谢意。在这两

个多月的时间里,无论是论文的选题、实验的安排、论文的撰写,柴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柴老师的谆谆教诲和细心指导下,我才得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柴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巧妙的思维构想、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人生经验,无不令人折服并深深感染着我,使我受益匪浅。

此外,特别感谢张柠学长在此期间的指导和帮助。实验部分是在张柠学长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实验中,每每有不懂的地方,张柠学长都认真地给我讲解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在这段期间,杨少东、张小翠等学长学姐们以及刘斌、宁小飞等一同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同学们也给予了我较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感谢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的老师们在大学四年期间给予我的教育、指导、关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居安.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与应用. 化工中间体.2003,(Z2):30~32

【2】张文博. 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无机盐工业.2004,(06):10~13

【3】张雪虎.针状纳米氢氧化镁的形貌控制.功能材料信息.2006,(03):43~45

【4】吴士军.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粉体的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272~275

【5】王毅.一步沉淀法制备表面疏水性纳米氢氧化镁.塑料助剂.2008,(03):22~25

【6】胡章文. 高纯纳米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矿冶工程.2006,(05):68~71

【7】王相田.高纯纳米氢氧化镁制备工艺.化工学报.2005,56(07):1360~1362

【8】何昌洪.纳米氢氧化镁的合成方法.盐湖研究.2004,12(02):33~37

【9】关云山.不同形貌氢氧化镁的化学合成及影响因素.无机盐化工.2006,38(06):1~4 【10】邹积琴.氢氧化镁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河南化工.2008,25(03):11~13 【11】向兰.氢氧化镁的结晶习性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3,19(08):837~842

【12】柴多里.工业硫酸镁制备高纯氧化镁的研究.广州化工.2009,37(03):80~83

【13】X Li, G. B. Ma and Y. Y. Li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Using a Bubbling Setup.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9, 48 (2), pp 763~768

【14】Chenglin Yan,Dongfeng Xue,Longjiang Zou.Fabrication of hexagonal MgO and its precursors by a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06,41(12),p2341~2348

氢氧化镁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无机阻燃剂的制备和改性研究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制药051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2020 年

无机阻燃剂的制备和改性研究 摘要 氢氧化镁作为添加型无机阻燃剂,具有热稳固性好、无毒、抑烟、高效促基材成炭的作用,且在不产生侵蚀性气体的同时还具有中和燃烧进程中产生的酸性和侵蚀性气体功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阻燃剂。但是,氢氧化镁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较差,往往致使阻燃材料力学性能下降。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采纳以下方式对超细氢氧化镁进行了制备和改性。 实验当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明胶为复合添加剂,依托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分析手腕,分析讨论了加料方式、反映终点pH值、镁离子浓度、陈化温度、陈化时刻及复合分散剂的添加量等因素水平对反映的镁转化率、氢氧化镁产品的分散性的阻碍,确信出制备纳米级氢氧化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选择氨水加入镁溶液的加料方式、反映终点pH=,氨水浓度25%,镁盐浓度2mo1/L,氨水加入速度2.0m1 /min,陈化温度60℃,陈化时刻60min,分散剂溶液用量10m1。 采纳硬脂酸作为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采纳XRD、FT-IR、TG-DTA表征了所得的复合粉体,结果说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镁热解温度更

高,硬脂酸分子在氢氧化镁粉体表面发生吸附键合。 关键词:氢氧化镁,阻燃剂,硬脂酸,改性 Research of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inorganic additive flame retardants Speciality: Student:Yao Jianping Advisor:Yang Rong ABSTRACT Magnesimu hydroxide, one of inorganic additive flame retardants, is a kind of promising green fiame retardant and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good thermal stability, nontoxicity, fume, suppression char-forming, promotion, and no formation of acid and corrosive gas product during buming process. However, its poor dispersibility in and compatibility with polymer matrices would decreas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led polymer. In this paper, the preparation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ultrafine magnesium hydroxide were investigated aiming at the probiems above- mentioned. In experiments,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injection order, pH, ammonia water concentration, magnesium ion concentration, injection rate of ammonia water, aging time, aging temperature and addition level of compound dispersants, on the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the crystallinity and the

纳米氧化镁制备方法及性质应用综述

纳米氧化镁制备方法及性质应用 冯云会高恩军* (沈阳化工大学配位化学研究室,辽宁省无机分子基化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由于其尺寸大小而使它具有 优异的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该文章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以及物理方法等;阐述了纳米氧化镁的吸附性能、分解性能以及杀菌性能。 关键词:纳米氧化镁;吸附;分解;杀菌 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镁合金、镁盐等,而 是聚焦于更小尺寸的纳米氧化镁。于是,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无机材料 应运而生。纳米氧化镁产品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产品粒径小,一般介于 1~100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由于纳米氧化镁尺寸较小,才使得它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两字隧道效应等特殊性质,这导致了它具有不同于本体材料的光、电、磁等化学性能[1],做成涂料可以起到隐身的作用[2]。另外,研究发现尺寸达到纳米级别的抗菌材料一般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而且杀菌效果与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分散程度,比表面积有关,纳米氧化镁能不依赖光照产生抗菌活性[3]。例如在制备高性能的纳米相氧化铝陶瓷的时候可用纳米氧化镁作为烧结助剂,这样可以在低温的条件下烧结成致密的细晶陶瓷,降低生产成本;以纳米氧化镁和纳米氧化钇或稀土金属氧化物为复合稳定剂烧成及热处理制成的力学性能优良,抗高温老化的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可广泛用作高温工程部件及高级耐火材料。 1. 制备纳米氧化镁的物理方法 1.1物理方法 制备纳米氧化镁常见的物理方法分为三种,即真空蒸发法、溶剂蒸发法、惰 性气体蒸发法。其中溶剂蒸发法可细分为喷雾干燥发、喷雾热解法、冷冻干燥[4]。 基金项目:沈阳市科技基金资助,NO:F16-208-6-00 通讯作者:高恩军,男,1962年1月生,理学博士,二级教授,从事化学与材料学领域研究工作,E-mail:enjungao@https://www.360docs.net/doc/5619318032.html,

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

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探讨 摘要:纳米氢氧化镁是片状结晶,具有典型的纳米片层状结构,在340℃分解而生成氧化镁。不溶于水,溶于酸和铵盐溶液。该产品具有纯度高、粒 径小,可进行原位包覆改性等优异性能,能更均匀地分散于PA、PP、ABS、PVC等橡胶、塑料产品。以硫酸镁和氨水为原料,在微波辐射的反应条 件下,利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氢氧化镁,并分别考察了不同氨水浓度、 硫酸镁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微波辐射间歇对氢氧化镁颗粒粒径的影响, 并通过XRD、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 关键词:氢氧化镁;直接沉淀法;纳米

Abstract: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is flaky crystal, with a typical slice layer structure. Magnesium oxide is generated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at 340 ℃. It is insoluble in water, soluble in acid and ammonium salt solution. The product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purity, small particle size, modified in situ coating. It can be more evenly dispersed in the PA, PP, ABS, PVC and other rubber and plastic products. With magnesium sulfate and ammonia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conditions,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is generated using direct precipitation method.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particle diameter size is investigate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concentration of magnesium sulfate, reaction time, microwave radiation frequency.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s were examined using XRD and TEM. Keyword:Magnesium hydroxide; direct precipitation; Nano

氢氧化镁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氢氧化镁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陶瓷、橡胶、玻璃、 医药等领域。本篇文章将探讨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研究。 1.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1.1化学法 化学法制备氢氧化镁主要有碳酸镁法、硝酸镁法和氢氧化铵法。 碳酸镁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制备方法。首先,将适量的氢氧化钠(NaOH)加入到含有镁离子的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镁。然后,通过沉淀、过滤、干 燥等步骤得到氢氧化镁粉末。 硝酸镁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将适量的硝酸镁(Mg(NO3)2)加 入到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 等步骤得到氢氧化镁。 氢氧化铵法是一种较新的制备方法。将适量的氯化镁(MgCl2)和氨 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氢氧化 镁粉末。 1.2物理法 物理法制备氢氧化镁主要有熔融法和水热法。 熔融法是将氧化镁(MgO)置于高温下熔化,然后冷却后得到氢氧化镁。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高温条件。 水热法是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将适量的氧化镁和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镁。这种方法能够得到纳米级氢氧化镁。

2.氢氧化镁的改性研究 为了提高氢氧化镁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人们进行了各种改性研究。 2.1表面改性 物理改性主要通过磨碎、喷射等方法改变氢氧化镁的表面形貌和粒径 分布,从而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分散性。 化学改性主要通过在氢氧化镁表面修饰化合物,如硅烷、钛烷等,改 变其表面性质和吸附能力,提高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2.2结构改性 掺杂改性是将适量的其他元素的阳离子掺入氢氧化镁晶格中,以改变 其晶体结构和性质。如锌掺杂可以提高氢氧化镁的光催化活性。 复合改性是将其他材料与氢氧化镁一起制备成复合材料,以改善其力 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如氢氧化镁与纳米碳管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2.3功能改性 总结: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制备氢氧 化镁的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物理法,各有特点。为了提高氢氧化镁的性能和 应用范围,人们进行了表面改性、结构改性和功能改性的研究。这些改性 方法可以改变氢氧化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功能性质,从而满足不同 领域的需求。

海水淡化浓盐水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探讨

海水淡化浓盐水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探讨 赵伯村1,石红敏2,王思允3,王静4* (1、2、山东华电水资源研究院济南250101 3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ca5天津市公用事业设计研究所300010) 中文摘要:20世纪以来,海水综合利用技术迅速发展。将发电、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包括盐化工)相结合,是未来海水利用的方向。本文利用海水淡化副产浓盐水采用碱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镁作为一种绿色高效无机阻燃剂,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海水综合利用;浓盐水;纳米氢氧化镁; Discussion on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Magnesium Hydroxide with Concentrated Seawater from Seawater Desalination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technology of seawate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has get rapid development. The way of utilizing seawater is to combine the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cluding the salt industry) with each other in future. In this paper, nanometer magnesium hydroxide is prepared with concentrated brine from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alkali. As a flame retardant, nanometer magnesium hydroxide has been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s recently and brings huge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seawate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concentrated seawater; nanometer magnesium hydroxide; 1. 前言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淡水和其他资源相对缺乏,综合利用海水意义重大。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技术上讲,已经比较成熟,大规模地把海水变成淡水,已经在世界各地出现,我国近年来也相继建成了多套海水淡化装置。利用沿海发电厂(包括核发电厂)在发电的同时,进行海水淡化,再从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中分别提取盐(氯化钠)、钾盐、溴素、镁盐或氢氧化镁等化工产品,形成海水综合开发利用,可产生最佳经济效益并可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将海水养殖等结合进来,效益更加显著,也利于环境保护。发电、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包括盐化工)相结合,三者互补发展,是未来海水利用的方向。 随着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的实施,其副产的大量浓盐水的利用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盐(氯化钠)、镁盐、钾盐和溴是四大主要浓盐水化学资源,也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及重要产品。由于浓盐水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大幅度提高,能够降低海水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提取化学物质的能量消耗,易于实现工艺联产,减少海水淡化的造水成本。在海水综合利用过程中,海水——淡水——浓盐水,是一个特殊的循环过程,它可以实现循环使用、零污染、零废料、低能耗、高效益。因此对浓盐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浓盐水排放对海水水质的影响问题,还可以变废为宝提取化工原料,提高海水淡化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以10万t/d海水淡化工厂为例,其每天排出的浓盐水中的含盐量约为6000吨,其中含镁量约为260吨。如果将镁元素作为副产物提取,并对其高附加值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开发,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论文就日产十万吨级海水净化厂产生的浓盐水的回收利用问题进行工艺探讨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2 技术背景 2.1 纳米氢氧化镁的应用 氢氧化镁作为镁系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广泛应用于塑料等有机体阻燃、废水处理、烟

稳态氢氧化镁胶体的制备与表征

稳态氢氧化镁胶体的制备与表征 稳态氢氧化镁胶体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无机胶体, 可以在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将介绍稳态氢氧化镁胶体的制备过程和表征方法,以便更好地了 解其性质和应用。 制备方法 稳态氢氧化镁胶体的制备可采用两种方法:化学共沉淀法和水 热法。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制备过程。 化学共沉淀法 该方法通过将镁盐和碱金属碱的水溶液缓慢滴加到一起,反应后,进行过滤和洗涤,得到稳态氢氧化镁胶体。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适量的镁盐和碱金属碱(如氢氧化钠)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两个质量浓度相同的水溶液。 将碱金属碱的水溶液缓慢滴入镁盐的水溶液中,同时用搅拌器 搅拌。 反应完成后,将胶体用无菌水洗涤干净,过滤获颗粒,洗净的 颗粒干燥后即可得到稳态氢氧化镁胶体。

水热法主要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合成氢氧化镁纳米晶体,再通过 超声波辅助剥离纳米晶体,制备成稳态氢氧化镁胶体。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适量的镁盐和碱金属碱(如氢氧化钠)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两个质量浓度相同的水溶液。 将镁盐的水溶液加入碱金属碱的水溶液中,同时加入表面活性 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并置于水 浴中加热到150℃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用超声波的方式辅助剥 离氢氧化镁纳米晶体,最后可得到稳态氢氧化镁胶体。 表征方法 稳态氢氧化镁胶体的性质如粒径、表面电荷、分散性等都需要 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方法来进行检测和分析。 粒度分布 可选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或动态光散射仪对稳态氢氧化镁胶体的 粒径分布进行测量。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可以得到粒径分布的 图谱,反映胶体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分布。动态光散射仪可直接测 量胶体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和分布系数等参数。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氢氧化镁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将介绍氢氧化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一.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 1. 水热法 水热法是一种通过水热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镁纳米材料的方法。通常将镁盐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混合,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这种方法制备的氢氧化镁纳米材料尺寸分布较窄,纯度高,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控制。 2. 氢氧化镁桥联法 氢氧化镁桥联法是通过将丁醛或戊醇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表面包覆丁醛或戊醇的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水解将包覆物去除,制备出氢氧化镁纳米材料。这种方法制备的氢氧化镁纳米材料尺寸较小,但是需要使用有机试剂并且有可能残留有机物。 3. 氧气离子束(OIB)辅助法 氧气离子束辅助法是通过使用氧气离子束对预先合成的氢氧化镁纳米颗粒进行辅助处理,来改变其晶体结构和形态,从而制备出不同形态的氢氧化镁纳米材料。这种方法制备的氢氧化镁纳米材料形态多样,但是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进行处理。 二.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的应用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应用:

1. 电池材料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可以作为电池材料来提高电池的性能。 2. 防火材料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是一种优良的防火材料,其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能够有效抵御火焰对材料的侵蚀,防止火势蔓延。 3. 生物医药领域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生物医药领域中的药物载体、生物诊疗材料等,有着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4. 污水处理 氢氧化镁纳米材料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材料,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可以有效吸附和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总之,氢氧化镁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其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

分散剂对纳米氢氧化镁制备的影响

分散剂对纳米氢氧化镁制备的影响 苏明阳;徐竟一 【摘要】As a new type of inorganic material,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can be used as a green flame retardant and also to prepare magnesia nanoparticles. With magnesium salts as raw materials, the direct 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has wide industrialization prospect. In this thesis, the effect of dispersants on prepar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was studied. Theresultsindicatethat PEG6000 and sodium stearatearethe preferreddispersants,andcombination of PEG6000 with SDBShas bettereffect, theirappropriate amountsare3%and 1.5%(wt)oftheoretical weight of magnesium hydroxide respectively. Under above conditions,thelamella particles with average size of 70 nmcan beprepared, the purity of productsisabout 97%.%纳米氢氧化镁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新型无机材料,可作为绿色阻燃剂和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镁等。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是最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方法。以氨水为衬底溶液,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滴加的双注-衬底工艺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重点研究了分散剂的类型、用量及复合使用对纳米氢氧化镁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理想的分散剂是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硬脂酸钠,复合使用 PEG6000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效果更好。PEG6000和SDBS的最佳用量分别为氢氧化镁理论产量的3%及1.5%。在该条件下,产品的纯度约为97%,产品主要为片状,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约为70 nm。

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研发也日新月异。纳米晶体结构型材料作为新型材料之一,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在材料科学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将对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进行介绍和评价。 一、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 1.1 常规制备法 常规制备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实现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常用的常规制备法有沉淀法、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以水热法为例,其过程如下: 1)将适量的镁盐和氢氧化钠分别溶解于水中,使两种物质充 分分散。 2)将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并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得 到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 1.2 新型制备法 为提高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的品质和制备效率,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新型制备法。其中,其一是利用超声波制备,

过程如下: 1)将适量的镁盐和氢氧化钠分别溶解于水中,使两种物质充分分散。 2)将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并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使其反应生成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 整个过程的控制条件十分重要,超声波定时定量的引入和设备选择等是关键因素。 二、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的性能评价 2.1 物化性质 在物化性质方面,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具有独特的表现。由于其纳米尺度光学性能,其光透射性较好,耐磨性、导电性、热导性和机械强度均有较大的提高。此外,由于其结构相对致密,表面积较大,吸附等离子体或气体的能力也十分突出。 2.2 生物活性 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据报道,利用纳米晶体结构型氢氧化镁材料治疗人体骨髓炎、良性肿瘤等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

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 摘要:氢氧化镁微纳米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已在陶瓷、阻燃、催化、医药以及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氢氧化镁微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以及分散性会影响 其应用性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控。本文以氢氧化镁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合成条 件,成功地控制了氢氧化镁产品的形貌、尺寸及其分散性。以此氢氧化镁粉末为起 始材料之一,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 . 关键词:氢氧化镁应用制备 ABBSTRACT: Prepar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magnesiumhydroxideprepa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ublished: Ma Guoran 2011-06-01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meter material as a kind of important chemical products, has been in the ceramic, flame retardant, catalysis, medic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field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Magnesium hydroxide micro morphology, size and dispersion will affect its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need for its control. This paper using magnesium hydroxid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regulating the synthesis conditions, the successful control of the magnesium hydroxide product shape, size and dispersion of. In order to magnesium hydroxide powder as starting materials, by plasma spraying technology ... References - of - Download index: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1、直接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是向含有Mg2 +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生成的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最常见的是氢氧化钠法和氨法直接沉淀法操作工艺简单,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得片状、针状和球形的纳米氢氧化镁粉体。 2、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不是直接加入沉淀剂,而是向溶液中加入某种物质,使它与水或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剂,沉淀剂在整个溶液中均匀生成,从而使反应在溶液中均匀进行。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一般是用尿素和可溶性镁盐反应 3、反向沉淀法 直接沉淀反应法是把沉淀剂加入盐溶液,这样由于溶液pH 变化将引起沉淀颗粒的ξ电位经历由正到负的过程,而当颗粒表面电荷为零时颗粒会发生二次凝聚,导致颗粒团聚长大。反向沉淀法是把盐溶液加入到碱性沉淀剂中,使反应体系的pH 始终处在碱性范围内,使氢氧化镁颗粒表面始终带负电,有效地避免了团聚体的产生,从而可获得粒度小、分布均匀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 4、沉淀- 共沸蒸馏法 液相法制备纳米Mg (OH) 2 的团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加入分散剂可以有效防止液相反应阶段的团聚,但由于Mg (OH) 2 颗粒表面吸附水分子形成氢键,OH 基团易形成液相桥,导致干燥过程中颗粒结合而产生硬团聚。采用非均相共沸蒸馏干燥技术可有效脱除颗粒表面的水分子,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团聚。选择的共沸溶剂要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条件下蒸汽相中含水量大,其表面张力要比水小。此外,它本身的沸点要尽可能的低。常用的共沸溶剂是一些醇类物质,如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和正戊醇等。戴焰林等将制备的Mg(OH) 2沉淀用一定量的正丁醇打浆,于93 ℃共沸蒸馏, 体系温度由93 ℃升高到正丁醇的沸点117 ℃的过程中水分完全蒸发,在117 ℃下继续蒸发除去正丁醇,最后得到了粒径为50~70 nm 的片状氢氧化镁。但由于正丁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正丁醇的回收也比较麻烦,因此,要想实现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的难度。 5、金属镁水化法 泽辉氢氧化镁金属镁水化法主要以镁粉( w = 99. 999 %) 和蒸馏水为原料在乙(撑) 二胺溶剂中合成纳米氢氧化镁棒。纳米氢氧化镁棒属于一维纳米材料,合成的关键是控制它的成核与一维方向上的晶体生长。乙(撑)二胺溶剂分子作为二价配位体与Mg2 + 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体系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OH- 与络合物配位。同时OH- 的作用减弱了Mg2 + 与N 之间的结合力,而Mg2 + 与O2 - 之间的化学键逐渐形成。最后Mg2 + 与N 分离,Mg2 + 与OH- 形成一维的纳米Mg (OH) 2棒,(撑) 二胺在此过程中被消耗。这种方法制得的纳米Mg (OH) 2棒晶化完全,且制备过程中不易引入杂质,可以用来生产超导体添加剂纳米MgO 棒。但对原料和设备要求高,所以制备成本相对要高。 6、均质流体法 北京化工大学杜以波将可溶性镁盐与碱溶液通过均质流体法强制沉淀反应合成(加适量的分散剂)的沉淀经洗涤、过滤和干燥后得到了纳米氢氧化镁。这种方法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镁粒径为10~100 nm,分散性和表面改性效果都比较好。宋云华等也发明了一种旋转填充床技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 纳米氢氧化镁是氧化镁(MgO)的一种nano-scale料,它的结构和性质有着许多独特的优点,如低热扩散系数和能够吸收有机污染物(如 VOCs)等。纳米氢氧化镁可用于多种应用,如污水处理、储氢等,但为了使纳米氢氧化镁表现出其最佳性能,首先必须制备高品质的纳米氢氧化镁。 纳米氢氧化镁制备一般包括两个步骤,即氢氧化镁制备和结晶。氢氧化镁制备包括水热法、直接溶剂法和固体化学法等。其中,水热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由水解引起的,即将 MgCl2 NaOH合溶于水中,并在 80-90条件下加热,当温度达到 90,氯离子会迅速被氢离子取代,形成了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用于结晶时,一般将其放入超声波液体中,使其受到超声波振动,使其分解为更细小的孔径,使其得到 nano-scale粒径。 接下来,应对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镁的物性进行表征。常见的表征方法有表面积、热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其中,表面积测定可用于测定纳米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热分析可用于研究纳米氢氧化镁的热力学性能,如热重分析(TGA)和差热 分析(DSC)等。XRD研究纳米氢氧化镁晶体结构的常用方法,可以 确定纳米氢氧化镁的晶型和晶粒尺寸。扫描电子显微镜是表征纳米氢氧化镁形貌的有效方法,可用于直观显示纳米氢氧化镁的形态和尺寸。 最后,应探讨纳米氢氧化镁的应用及其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纳米氢氧化镁可用于污水处理,其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吸附有机物,而

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对环境伤害也很小。纳米氢氧化镁也可以用于氢存储,可以高效存储氢分子,可以有效地利用氢资源。此外,纳米氢氧化镁还可用于精细化工,如石油加工和有机合成反应。而未来,将会研究纳米氢氧化镁新型的制备方法和改性,以及其具有更强功能和性能的应用。 综上所述,纳米氢氧化镁是一种独特的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可用于多种应用。不仅要制备合格的纳米氢氧化镁,还要对其物性和可能的应用进行表征和探讨,以更好地发挥其最佳性能。

一种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10)申请公布号CN 113371739 A (43)申请公布日2021.09.10 (21)申请号CN202010115309.0 (22)申请日2020.02.25 (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地址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 (72)发明人樊发英邓小川张毅杨佳亓 (74)专利代理机构12214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程;王秀奎 (51)Int.CI C01F5/14(20060101) C01F5/20(20060101) C01F5/22(20060101) B82Y40/00(20110101)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 一种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纳米片的制 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角片状氢氧化 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检查 含镁料液中协助剂的含量,当含镁料液中 协助剂含量不足时,向含镁料液中加入协

助剂,搅拌溶解得到预沉淀料液,再调节 预沉淀料液的pH至8~13.5,在60~ 180℃下,反应0.5~24h,之后进行固液分 离,洗涤并干燥得到氢氧化镁纳米片;所 述协助剂为无机盐,无机盐中的阳离子为 Li,K,Na,Ca,Zn,Ni,Co或Cu中的 至少一种,阴离子为氯根,溴根,硝酸 根,硫酸根,硼酸根或碳酸根中的至少一 种。该方法直接采用镁盐为原料,加入适 量的形貌控制剂(协助剂)和碱,在较低的 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纳 米片。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21-09-28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2021-09-10公开公开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的生物医学应用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的生物医学应用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氢氧化镁纳米颗 粒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因此,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1.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的制备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溶液法、水热法、微波法、气 相沉积法和生物合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对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制备好的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都具有稳定性好、粒径小和表面积大的特点。 2.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的生物学特性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的生物学特性是在制备过程中被影响的。目前研究证明,氢 氧化镁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被分解成镁离子和氢氧化物,而毒性非常低。氢氧化镁纳米颗粒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3.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细胞成像 由于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用于细 胞成像。许多研究表明,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可以被细胞摄取,然后用于荧光成像、MRI成像等。 (2)药物传递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可以封装药物,然后通过细胞摄取达到治疗效果。许多研究 发现,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可作为药物传递的载体,对于一些难以透过细胞膜的药物,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够提高药效。

(3)组织修复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例如,在骨折的治疗中,氢氧化镁纳 米颗粒可以增加骨细胞的活性,进而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4. 其他应用领域 氢氧化镁纳米颗粒还在其它领域中得到了应用,例如,用于水处理、催化反应 和储能等。这些应用都表明,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之,氢氧化镁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的纳米材料,可以在生物 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未来,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将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为生物医学研究和治疗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 引言 纳米材料在当今科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重点探讨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有多种途径,本章将介绍其中的一些典型方法。 1. 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镁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首先,将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产生氢氧化镁。然后,将氢氧化镁溶液加入到高温高压的水热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离心机分离出沉淀,沉淀即为纳米氧化镁。 2. 气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气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镁主要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氧化镁气体分解成氧化镁纳米粒子,然后通过沉积或沉淀的方式得到纳米氧化镁。常用的气相法包括喷雾热解法、溅射法等。 3. 模板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模板法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同样适用于纳米氧化镁的制备。该方法通过将纳米材料自组装在特定形状的模板上,经过处理后得到纳米氧化镁。常见的模板包括聚苯乙烯微球、介孔材料等。 二、纳米氧化镁的应用领域 纳米氧化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医学领域 纳米氧化镁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其具有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制备细菌过滤器、医用材料等。此外,纳米氧化镁还具有较好的成骨性能,可用于骨组织工程。 2. 环境污染治理 纳米氧化镁可以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性能,可以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去除,如汞、铅等有害物质。 3. 电子领域 纳米氧化镁在电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较高的热导率,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电子器件、导电胶体等。 4. 防腐蚀领域 纳米氧化镁还可以应用于防腐蚀领域。在金属腐蚀方面,纳米氧化镁具有优秀的阻化学性能和防腐蚀性,可以起到有效保护金属的作用。 结论 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氧化镁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和科技进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解决纳米材料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挑战与问题 综合而言,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在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治理、电子和防腐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医疗材料和细菌过滤器等方面有潜

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氧化镁的制备及表征 纳米氧化镁是一类新型的无机功能材料,由于具有不同于本体材料的光、电、磁、热、化学及机械等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催化、陶瓷及环境与微生物等研究与应用领域。 在本文中,以六水氯化镁和尿素为原料,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颗粒直径约为20~30nm的氧化镁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差热测量仪(TG-DSC)对制备的氧化镁粉体进行表征和分析。 氧化镁国内年产量在1200万吨左右,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功能材料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对纳米粉体性能研究的深入,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按其物料状态大致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三大类。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是朝着工艺简单、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廉、尺寸稳定和纯度高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由于纳米氧化镁具有光、电、磁等方面的特殊性能,在超高压直流输电电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据文献报道,电缆材料中掺入1%(质量分数下同)高纯度(99.9%)纳米氧化镁能有效降低空间电荷效应,提高电缆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满足超高压直流输电的要求鉴于纳米氧化镁的重要作用,研究高质量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工艺有重要意义。我国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市售纳米氧化镁产品质量千差万别,不能满足超高压直流电缆材料研究和应用的需要,徐景文等采用化学法制备出的纳米氧化镁平均粒径为50nm,但纳米氧化镁粒径分散性较大,团聚较多,张志刚等以MgNO3• 6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研究了焙烧温度对粒径的影响,但对煅烧后处理氧化镁粒径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寻求一种简单有效地制备氧化镁粉体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无机填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领域。纳米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纳米微粒材料,具有明显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经改性处理,无团聚现象,在体系中有更好的分散性、更高的纳米活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纳米氧化镁粒子的光、电、磁场、热、量子效应特殊性能,使传统产品性能大大提高,发生质的飞跃,赋予产品新的性能。推动传统产品升级换代,推动创新增加新的利润点。

碱式氯化镁晶须制备纳米氧化镁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碱式氯化镁晶须制备纳米氧化镁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苟生莲;乃学瑛;肖剑飞;叶俊伟;董亚萍;李武 【摘要】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镁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制备了碱式氯化镁(BMC)晶须,然 后热解得到了纳米氧化镁.经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其粒径在20~40 nm之间,暴露晶面族为{111}和{110}.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 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红外光谱(FT-IR)分析确定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热分解过程分四步进行,前两步分别脱去两个结晶水,第三步脱氯化氢,最后脱羟基水.采用Satava法和微分法对BMC晶须的热分解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第一步反应热分解机理为随机成核与随后生长、第二步为二维扩散、第三步为相边界反应、第四步为一维相边界反应. 【期刊名称】《无机材料学报》 【年(卷),期】2019(034)007 【总页数】5页(P781-785) 【关键词】碱式氯化镁;纳米氧化镁;热分解;晶须;水热法 【作者】苟生莲;乃学瑛;肖剑飞;叶俊伟;董亚萍;李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08;青海省盐湖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08;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08;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 116024;中国科学院 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08;中国

立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立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王连连; 田磊; 王明; 郭玉玮; 张丽娜 【期刊名称】《《中国粉体技术》》 【年(卷),期】2019(025)006 【总页数】6页(P50-55) 【关键词】立方纳米氧化镁; 氢氧化镁; 直接沉淀法; 煅烧法 【作者】王连连; 田磊; 王明; 郭玉玮; 张丽娜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1; 北京大学包头创新研究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20; 包头中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32.2 氧化镁(MgO)为面心立方的离子化合物,镁离子和氧离子之间通过高强度离子键而结合。由于其具有很多优异性能,可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技术领域。比如,由于其可耐受离子轰击和高能射线辐射,因此可作为等离子显示器件中的介质层保护材料[1];因为其可抑制钙钛矿电池中二氧化钛致密层的复合损耗,所以可用于太阳能电池中[2];因为其在水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所以可用作混凝土膨胀剂[3];因为纳米MgO的比表面积大,能够降低陶瓷烧结温度,所以可用于制造高致密度的细晶陶瓷[4];此外还可作为催化剂[5]、吸附剂[6-7]、抗菌剂[8]等。对MgO制

备工艺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中通过液相合成工艺中的直接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Mg(OH)2)前驱体,再通 过煅烧工艺制备纳米MgO;通过调整实验参数,以期得到品质良好的立方形貌纳米MgO。 1 实验 1.1 试剂及仪器 试剂:氯化镁(MgCl2)、氢氧化钠(NaOH)、无水乙醇、乙二醇等,均为分析纯,去离子水则为实验室自制。 仪器: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数控超声波(KQ-250DB)、真空水泵、马弗炉。 1.2 样品制备 分别称取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 0.5、 0.6、 0.7 mol/L的MgCl2放入500 mL的三口圆底烧瓶中,用量筒称取100 mL无水乙醇倒入圆底烧瓶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镁盐质量分数为30%的有机分散剂乙二醇,搅拌20 min进行 混合均匀;再用烧杯分别称取2.5、 5、 10、 12.5 g的NaOH,加入50 mL去 离子水溶解后,倒入250 mL容量瓶中,再加入50 mL无水乙醇,用无水乙醇和 去离子水的混合液(其中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定容到刻度线,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5、 0.5、 1.0、 1.25 mol/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搅拌下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到MgCl2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 min,静止陈化 2 h,在离心机上进行分离,再用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Mg(OH)2 前驱体。 设置热处理程序,煅烧Mg(OH)2前驱体,得到白色立方纳米MgO固体。 1.3 样品性能与表征 采用德国Bruker公司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结构表征;采用日本Hitachi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