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综述)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综述)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综述)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摘要:渗透压力作为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之一,对医学上很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意义。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学术研究,众多文献介绍了相关论证和成果,很多科研机构也投入了很多努力进行科研开发。而且,渗透压力也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如血浆渗透压、尿液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等,都对我们的健康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综述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等进行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的相关综述。

关键词: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

前言

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向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压力。渗透压力具有依数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溶质在溶液中的质点数目,与溶质本性无关。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也和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将先介绍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再介绍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如血浆渗透压力,最后介绍一些和渗透压力测定相关的技术,借此大致展示一下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下面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等进行阐述。

1.1 等渗溶液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血浆的总渗透压力为标准测定的,规定渗透浓度在0.28mol/L~0.32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例如,临床常用c(NaCl)为0.15mol/L的氯

化钠溶液和c(C

6H

12

O

6

)为0.28mol/L的葡萄糖溶液,因为这两种溶液对于血浆渗透压力而

言都是等渗溶液。【1】而且,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依然是等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等渗溶液,因为使用等渗溶液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使细胞形态稳定,不会因失水过度死亡或吸水过多而胀裂。多数病例,尤其是肠道问题,如拉稀呕吐等,要输等渗溶液。

1.2 低渗溶液

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低于0.28mol/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时,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力不相等,细胞会吸水。例如,将红细胞置于c(NaCl)为0.07mol/L 的NaCl溶液中时,红细胞会逐渐充盈、胀大以致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使溶液染成红色,即细胞溶血。【1】因此,输液时基本不输低渗溶液。

有临床专家曾经做了“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在一百多名患儿中的试验中,药剂有效率和患儿病情改善率接达95%以上,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国产低渗口服补液盐(ROORS)在疗效和安全性上都有临床意义,并且能减少静脉补液量,降低发生高钠血症的风险。【2】这说明低渗溶液在医学的某些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1.3 高渗溶液

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高于0.32mol/L的溶液为高渗溶液。细胞处于高渗溶液中时,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力不相等,细胞会失水。例如,将红细胞置于c(NaCl)为2.6mol/L 的NaCl溶液中时,红细胞会逐渐皱缩,并可能聚结成团块。【1】因此,输液时也一般不输高渗溶液。

但是,医学上也有使用高渗溶液的情况,如c(C

6H

12

O

6

)为2.8mol/L的葡萄糖溶液可

用于纠正低血糖情况。还有人体大面积被烧伤时,也要输入高渗溶液以补充流失的组织液。

当然,高渗溶液的使用不一定得静脉输液。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进行了“肠内输入与静脉输入高渗盐葡萄糖溶液复苏犬烧伤休克的疗效比较”的研究,发现肠道输入盐糖溶液可以达到与静脉相似的一些治疗效果。【3】

但是,输入高渗溶液毕竟对人体细胞可能产生伤害,尤其在不规范输液时。因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发表了“高渗溶液输注管理的探讨”一文,呼吁对输注高渗溶液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提高输液的安全性,促进护患和谐。【4】

2 血浆渗透压

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力约为773kPa,相当于7个大气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力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力两者构成。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力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力,约为705.6kPa。细胞膜对膜内外的分子和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如细胞膜可以允许水分子自由透过,而钠、钾离子不易自由透过,因此晶体渗透压力在维持细胞内外水盐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与晶体渗透压力相关的情境。例如,如果人体大量饮水,细胞外液电解质的浓度就要降低,晶体渗透压可能减小。这时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子就要透过半透膜进入细胞内液,严重时可产生水中毒。还有,向高温作业的工人供给含电解质类物质的汽水就是为了保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相对恒定。【1】

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力称为胶体渗透压力,约为2.93~4.00kPa。由于胶

体渗透压力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而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了胶体渗透压力的大小。毛细血管壁与细胞膜不同,它允许水分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自由透过,对于蛋白质等大分子溶质不表现通透性,因此胶体渗透压力对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和小分子物质的分布,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相对平衡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力的应用在医学中同样常见。例如,如果由于某种疾病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和低分子溶质就会过多的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造成血容量降低而组织间液增多,这是形成水肿的原因之一。【1】又如,低蛋白造成的低胶体渗透压情况下,总渗透压的正常维持常需伴有钠离子浓度升高,而高钠会引起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血糖升高,损害肝脏糖原异生功能以及减少乳酸的清除。

可见,血浆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血浆渗透压力不仅和人体的稳态调节息息相关,在一些重症上也有临床意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了“心搏骤停后综合征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的研究,发现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死亡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这说明动态监测渗透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5】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浆渗透压增高对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及脑功能损害的影响。血浆渗透压增高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并发高渗性昏迷是危及患者生命的。神经内科急重症常常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极易被漏诊而延误治疗,使脑卒中后的治愈率降低,因此监测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对脑卒中的病情转归及治疗和预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 体液渗透压的测定

直接测定溶液的渗透压力比较困难,从理论上讲,欲知某种生物体液中所含的溶质颗粒数值,可以利用蒸汽压降低法、沸点升高法、冰点下降法和渗透压半透膜测定法四种方法进行测定,然而,由于冰点下降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样品量少和对生物样品无变性作用,因此,临床上常用“冰点渗透压力计”测定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进行推算血液、胃液、唾液、尿液等的渗透压力。毫无疑问,这个技术的发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冰点渗透压力计是用于测定溶液晶体渗透压或渗透压摩尔浓度(Osmolality)的仪器,主要部件有半导体制冷装置、高精度测温系统和过冷引晶装置。在医学临床上,常用于测定血清或血浆、尿液、胃液、脑脊液、唾液、汗液以及各种注射液、透析液、婴儿饮料、电镜固定液、组织细胞培养液和保存液等溶液的渗透压。冰点渗透压计的工作原理是以冰点下降值与溶液的摩尔浓度成正比例关系为基础,采用高灵敏度的感温元件测量溶液的结冰点,通过电量转化为渗透压单位(mOsm/kg)而实现测量。【6】

从上可以看出,通过冰点渗透压力计测定渗透压力,对于研究水盐代谢平衡,评价肾功能紊乱,监护糖尿病,观察ADH内分泌失调,了解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等外科危急病情的变化以及对人工透析、输液疗法的监护和药物(尤其对中草药)的药理分析等,都有着重要意义。而类似冰点渗透压力计这些对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仪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换言之,冰点渗透压力计的发明离不开对渗透压力的深入研究。至于以后有没有能取代它的仪器的发明出现,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渗透压力的理论研究。由此也可体现出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渗透压力的原理并不难理解,但渗透压力对人体的稳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人体一些疾病症状的重要指标,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对渗透压力的研究,把相关理论应用于医学临床,或者为医学仪器和技术的发明提供理论支持,都在医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能为医学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祖期,刘德育.基础化学[Basic Chemistry].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2016年4月第4次印刷:19-21

【2】杨道锋,郭威,田德英等.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第45卷,第4期

【3】胡泉,胡森,柴家科等.肠内输入与静脉输入高渗盐葡萄糖溶液复苏犬烧伤休克的疗效比较.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第33卷,第5期

【4】齐迎梅,祁标,陈晶等.高渗溶液输注管理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7期

【5】张迪,陈伟,余追等.心搏骤停后综合征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第44卷,第6期

【6】沪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00326号.YZB/沪1946-40-2010.FM-8P型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上海医大仪器有限公司.2010年

新版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概况.pdf

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概况 一、国外独立实验室的发展 1.1 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历史 1925年美国出现商业化运营检验实验室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医院附属实验室占临床检验市场60%的份额,私人诊所实验室占20%左右的份额,而独立实验室占20%左右的份额 20世纪90年代中期,独立实验室占36%的市场份额,医院附属实验室占56%的份额,私人诊所下降至8%。 1.2 国外独立实验室现状 QUEST和LabCorp两家经营规模最大,均可开展3000余项的诊断项目。其中Quest在美国拥有31个区域性大型诊断中心,155家快速反应实验室,超过2100个病人服务中心,每年诊断超过1亿个标本。目前,美国前三名公司的市 场占有率超过60%,市场集中度很高。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独立实验室 已经占据临床检验市场的1/3。而中国99%的检验业务仍在医院检验科完成。但 相比Quest拥有的3000多项检验项目,中国的大型医院也只有500~1000个项目。 目前美国的独立实验室所开展的临床诊断业务,除了医疗卫生机构外包诊断业务,也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诊断服务,此外还有些独立医学实验室利用自身医学 诊断平台开展更多的相关新业务,如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疾病风险检测等。 二、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发展 2.1 发展概况 受市场发展较晚和医疗制度等影响,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目前中国从事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规模不足20亿元,仅占医学诊断总收入的1%-2%。并且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可检验的项目仅1000多项,而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可达4000多项,医学诊断水平差距明显,特 别是基因/分子诊断细分市场。 目前中国从事第三方医学诊断的实验室约有100多家,但大部分规模较小。金域、迪安、杭州艾迪康和达安基因是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的龙头企业,市

【生物医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思路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思路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了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新兴学科。生物医学工程致力于研发新的生物学制品和生物学材料,改进医疗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追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学科建设 电子学、光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物理学、化学、精密仪器制造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现代医学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生物医学工程就是在这些技术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医学分支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来对人体进行研究,分析疾病的机理,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极大提高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水平。但是,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够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1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程

生物医学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这一学科一经产生,就迅速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65年,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建立,后来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协会[1]。生物医学工程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是因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物医学工程将现代科学的技术成果与医学联系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体对疾病的预防水平和治疗水平。欧美等地区的先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成立了针对这一学科的研究部门,负责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而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起步相对较晚,而且应用范围比较窄,仅限于医院设备保管和维修、医疗物资采购等方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建设方面起步比较晚,应用也处于初级水平。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2个方面。首先,历史遗留的体制问题。我国的各级医院,负责生物医学工程的科室没有统一的名称,也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各级医院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设定有关部门的名称、职责范围、人员编制、归属单位等情况,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医学检验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关于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前 景的调查报告 班级: 成员: 时间:

1.研究背景: 医学检验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我国不断建立的新的检验技术,如生化检验中的酶促速率法分析技术、临床检验中的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免疫检验中的放射免疫、酶免疫及化学发光、微生物检验中的全自动鉴定技术和最近发展起来的以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断提高,特异性越来越好,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 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在医学检验领域更是惹人注目,生化、临床检验、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检验中的部分项目已实现了全自动或半自动化。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临床检验科室一直被看作是医院的"辅助科室",只对临床部门起"辅助"作用。而目前检验科室已经成为各医院很重要的一个部门。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高低,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这个医院的检验部门可以检测多少项目、检测的水平如何,以及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另外,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项目的逐步增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对医学检验项目的依赖愈加明显。因此,检验学科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医学检验专业成为当今医学教育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90 年代起,一些医科大学相继建立了医学检验专业,目前许多大、中型医院的检验科室都已有医科大学检验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 但目前一些市级、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医院,中专学历的检验专业人员,仍然是检验科室的主力军,这些检验人员为各医院的医学检验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知识旧,跟不上检验医学的自动化、规化、信息化的发 展,因此基层医院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知识够用、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此外,疾病控制中心、血站、计划生育指导站以及相继成立的各种形式的专科医院、私立医院对医学检验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这就使得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

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模板

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论文关键词: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 ,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就其目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着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显微镜的发明 “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 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

医学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医学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1、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前言用 200~300 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与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与发展动态,有关概念与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与动机、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与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 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 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 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与资料进行排列与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与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 指问题的焦点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瞧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③趋向预测: 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与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 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

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与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1) 纵式写法“纵”就是“历 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 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 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 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 层次清楚。 (2) 横式写法“横”就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与国内的各个方面, 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与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瞧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与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 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就是“新”, 所以时间跨度短, 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 纷纷从事这方面

论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论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论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来源:本站|作者:不详|时间:2006-11-22 16:28:08 |浏览:422 ] 字号选择〖大中小〗 医学检验是现代科学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渗透结合,我国在近20年内形成和发展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它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经济学、经营学等多学科内容。它的目标和任务是:为疾病的诊断、疗效及病程的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准确、及时的实验数据和检测手段,并能结合临床提供咨询和对数据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使之转化为临床诊断信息。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学对该学科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强。医学检验必然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必须进一步得到发展。

1检验医学发展现状 1.1检验人员结构和素质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

的医学检验教育同其它各项事业一样,也有很大发展。由20 世纪50 年代初期首先在中专卫生学校开设医学检验专业,培养初、中级医学检验人才,到1983 年在高等医学院校首次设置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彻底改变了过去检验科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目前,全国共有27所院校设有医学检验专业,有3个博士点和17 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的学生上千人。近20 年来,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国内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在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围绕整个培养目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也有一些定式,现已形成培养目标明确,具有普通检验本专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医学科学学位)、本硕连读七年制(医学专业学位)、成人检验本专科、高职检验本专科等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在岗的检验人员也逐步通过成人教育达到了专科和本科学历,人员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1.2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逐步趋于完善我国的质控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某些学科如临床生化已形成了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全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近年来在检验界倍受重视。分析前质控、分析中质控及分析后质控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3设备和技术得到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

论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内涵是: 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 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并用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它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医学进步的需要;其二则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需要。 四十年来, 生物医学工程已经深入于医学,从临床医学到医学基础,并深刻地改变了医学本身, 而且预示着医学变革的方向。可以说,没有生物医学工程就没有医学的今天。另一方面, 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它发生了质的改变,最根本的是,将使用对象和使用者以及医疗装置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 强调其间的相互作用, 进而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研究发展所需要的医疗装置,实现预定的医疗目的。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所谓交叉学科是指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融合形成的一类学科群。从学科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新学科的产生大都是传统或成熟学科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而且,生物医学工程所指的学科交叉,不是生物医学同哪一个工程学科分支的简单结合,而是多学科、广范围、高层次上的融合。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此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有多少理工科分支,就会产生多少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所有的理、工学科和所有的生物学和医学分支。这样一来,当任何一个学科取得突破进展时都能影响到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使其发展的速度异常迅速。 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在美国以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指出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基于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均取得了各自的成果。如今,这些国家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是面对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他们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前进。在美国,许多著名大学根据自身条件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采用各种方式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计划”。这样一来,生物医学工程在这一有利条件下迅速发展,朝向以整合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及工程科学等高度交叉跨领域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方向既促进了传统性专业的提升,又为逐步形成新专业创造了条件。 另外,美国政府因认识到新的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对促进卫生保障事业发展所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急需扭转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发工作群龙无首的分散局面,美国第106届国会于2000年1月24日通过立法。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内设立了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规定由该所负责对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科研创新、开发应用、教育培训和信息传播等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促进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基本了解、合作研究以及跨学科的创新。这也大大推动了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比较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很多所高校内设有此专业,在一些理、工科实力较强的高校内均建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由于这些学校的理、工等学科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且大都设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他们开展起来十分方便,这些院校均是以科研性学科设置的。此外,还有一些医学院校则是以医学作为基底学科,置入某些工程学科的

浅析生活中的渗透现象及渗透压这一概念

浅析生活中的渗透现象及渗透压这一概念 摘要:从化学的角度详细解释分析渗透现象,并对大学化学中的“渗透压”的概念进行剖析和讨论,分析已出现的各种“渗透压”定义的不准确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渗透现象;半透膜;渗透压 引言 渗透现象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正如教材中所说,生命的存在与渗透平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动植物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细胞膜均具有奇妙的半透膜功能,是一种很容易透水而几乎不能透过溶解于细胞液中物质的薄膜。例如,人们在游泳池或河水中游泳时,睁开眼睛很快就会感到涩痛,这是因为眼睛组织的细胞由于渗透而扩张引起的;而在海水中游泳却没有不适之感,这是因为海水的浓度很接近眼睛组织的细胞液浓度。正是因为海水和淡水的渗透压不同,海水鱼和淡水鱼不能调换生活环境,否则将会引起的肿胀或萎缩使其难以生存。除此之外,人体组织内的许多膜,如红血球膜、毛细血管壁等也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因而人体的体液(如血液、细胞液、组织液等)也具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对人体静脉输液或注射时,必须使用与人体体液渗透压相同的等渗溶液,这就是临床常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以免由渗透导致的红血球肿胀或萎缩的原因。同样,渗透压与植物也是息息相关的。进入糖溶液或盐溶液的花卉,将因渗透压的作用而脱水枯萎,若再将它插入纯水,花卉将因水重返细而恢复原有的鲜艳和美丽。由此可见,渗透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机体的细胞膜大部分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无疑渗透压便是引起水在生物体中运动的重要推动力。而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对于渗透压这一概念解释各有不同,下面就从化学的角度分析渗透现象以及渗透压。 正文 渗透现象 当我们用一种仅让溶剂分子通过而不让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膜把一种溶液和它的纯溶 剂隔开时,纯溶剂将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溶液中而将其稀释,这种现象称为渗透实际上,溶剂是同时沿着两个方向通过半透膜的。由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比溶液的蒸气压大,所以纯溶剂向溶液的渗透速率要比相反方向的渗透速率大,即若被半透膜隔开的两边溶液的浓度不等(即单位体积内溶剂的分子数不等),则可发生渗透现象。 因此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除半透膜外,膜两侧溶液渗透浓度的不同是一个必要条件。一定温度下,不论是电解质溶液还是非电解质溶液,也不论是用质量浓度还是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只要溶液的渗透浓度相同,即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总的颗粒数相同,就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只有溶液渗透浓度不相同时,即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总的颗粒数不相同,才会有渗透现象发生。 那么渗透现象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先看溶解情况,由于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故

论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内涵是: 工程科 学的原理和方法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 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并用以维持、促 进人的健康。它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医学进步的需要;其二则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需要。 四十年来, 生物医学工程已经深入于医学,从临床医学到医学基础,并深刻地改变了医学 本身, 而且预示着医学变革的方向。可以说,没有生物医学工程就没有医学的今天。另一 方面, 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它发生了质的 改变,最根本的是,将使用对象和使用者以及医疗装置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 强调其间的 相互作用, 进而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研究发展所需要的医疗装置,实现预定的医疗目的。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所谓交叉学科是指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融合形成的一类学科群。从学科发展的历史长 河来看,新学科的产生大都是传统或成熟学科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而且,生物医学工程所指的学科交叉,不是生物医学同哪一个工程学科分支的简单结合,而是多学科、广范围、高层次上的融合。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此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有多少理工科分支,就会产生多少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所有的理、工学科和所有的生物学和医学分支。这样一来,当任何一个学科取得突破进展时都能影响到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使其发展的速度异常迅速。 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在美国以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指出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基 于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均取得了各自的成果。如今,这些国家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是面对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他们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前进。在美国,许多著名大学根据自身条件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采用各种方式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计划”。这样一来,生物医学工程在这一有利 条件下迅速发展,朝向以整合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及工程科学等高度交叉跨领域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方向既促进了传统性专业的提升,又为逐步形成新专业创造了条件。 另外,美国政府因认识到新的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对促进卫生保障事业发展所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急需扭转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发工作群龙无首的分散局面,美国第106届国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综述)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摘要:渗透压力作为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之一,对医学上很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意义。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学术研究,众多文献介绍了相关论证和成果,很多科研机构也投入了很多努力进行科研开发。而且,渗透压力也与我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如血浆渗透压、尿液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等,都对我们的健康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综述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等进行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的相关综述。 关键词: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血浆渗透压;体液渗透压的测定 前言 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向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压力。渗透压力具有依数性质,其大小取决于溶质在溶液中的质点数目,与溶质本性无关。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压力,在医学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也和健康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将先介绍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再介绍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如血浆渗透压力,最后介绍一些和渗透压力测定相关的技术,借此大致展示一下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下面将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的简单概念和医学应用研究等进行阐述。 1.1 等渗溶液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是以血浆的总渗透压力为标准测定的,规定渗透浓度在0.28mol/L~0.32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例如,临床常用c(NaCl)为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c(C6H12O6)为0.28mol/L的葡萄糖溶液,因为这两种溶液对于血浆渗透压力而言都是等渗溶液。【1】而且,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依然是等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等渗溶液,因为使用等渗溶液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使细胞形态稳定,不会因失水过度死亡或吸水过多而胀裂。多数病例,尤其是肠道问题,如拉稀呕吐等,要输等渗溶液。

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概况(DOC)

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概况(DOC)

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概况 一、国外独立实验室的发展 1.1 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历史 ●1925年美国出现商业化运营检验实验室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医院附属实验室占临床检验市场60%的份额,私人诊 所实验室占20%左右的份额,而独立实验室占20%左右的份额 ●20世纪90年代中期,独立实验室占36%的市场份额,医院附属实验室占 56%的份额,私人诊所下降至8%。 1.2 国外独立实验室现状 QUEST和LabCorp两家经营规模最大,均可开展3000余项的诊断项目。其中Quest在美国拥有31个区域性大型诊断中心,155家快速反应实验室,超过2100个病人服务中心,每年诊断超过1亿个标本。目前,美国前三名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市场集中度很高。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独立实验室已经占据临床检验市场的1/3。而中国99%的检验业务仍在医院检验科完成。但相比Quest拥有的3000多项检验项目,中国的大型医院也只有500~1000个项目。 目前美国的独立实验室所开展的临床诊断业务,除了医疗卫生机构外包诊断业务,也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诊断服务,此外还有些独立医学实验室利用自身医学诊断平台开展更多的相关新业务,如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疾病风险检测等。 二、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发展 2.1 发展概况 受市场发展较晚和医疗制度等影响,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目前中国从事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规模不足20亿元,仅占医学诊断总收入的1%-2%。并且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可检验的项目仅1000多项,而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可达4000多项,医学诊断水平差距明显,特别是基因/分子诊断细分市场。

生物医学工程对生活的影响和前景

作者:楼佳枫1223020057 信息与工程学院电气2班 学科导论作业:(部分参考于百度知道) -----生物医学工程对生活的影响和前景大学,我选择的专业是电气信息类:它未来将分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三个大类。现在,我很高兴和大家谈谈我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及看法。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就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渊源,还得追溯到显微镜的发明: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 )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生物医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生物影像技术。自从琴伦射线的发现和应用于医学诊断开始,影像学就开始了她的飞速发展,当之无愧得成为了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 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 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 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

中国检验医学发展未来展望

顶级专家勾勒中国检验医学发展路线图 信息来源:科学时报更新时间:2005-1-18 1:45:00 2005年1月7日,中国生命科学重要研究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图书馆的三楼会议厅内,集聚了近十位中国检验医学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们正在参加一个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检验医学走向何方”的非正式学术研讨会。而他们的主要议题就是—— “我认为,中国检验医学的发展,最重要是两个方面:技术和管理。”谈到中国检验医学的未来发展,瘦削而富于激情的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主任、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申子喻立刻变得表情丰富起来。 未来路线图 按照申子喻的理解,中国检验医学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五种趋势:管理方面将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技术将向自动化发展,检验将向量知数源方向发展,人员分工向细分化方向发展,独立实验室也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申子喻是有资格对中国检验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的。作为国家检验医学领域主管机构卫生部检验中心的主任,他对中国检验医学的现状有着比别人更为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而其对未来发展的判断正是基于此点而达成的。 其实按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王清涛的观点,对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进行探讨,可以基于两个方面:实际需要(包括政府需要、临床需要和实验室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市场规律(要考虑竞争的影响)。为此,他认为:“检验医学未来将向‘五化’发展,即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和临床化。” 技术路线图 对于检验医学技术,北京铁路总医院临检中心主任、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张曼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她看来,目前我国检验医学常规技术已经与世界接轨。而随着教育体制的完善,系统培训、专业培训的加强,我国检验医学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这就为将高精尖技术引入检验界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契机。 申子喻进一步指出:“自动化应该成为检验医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分子生物学也应该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可以看得到的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基因突破性的解密,个性化治疗将会逐步成为发展的趋势。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过程和未来展望 班级医电121 姓名代新朝学号 120411113 成绩 2013年1月10日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过程和未来展望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历程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 工学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 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 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新兴学科新仪器设备新技术 20世纪50年代生物医学工程开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新的学科出现,而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学影像系统的发展 显微镜的发明“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

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 )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 2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过程和未来展望 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 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大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 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

渗透压的原理和医学应用

渗透压的原理和医学应用 方凯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05-1班, E-mail Kathy19861128@https://www.360docs.net/doc/567320262.html,) 摘要渗透压是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本文介绍渗透压的形成原理以及渗透压在医学上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首先来看一个小实验如果用一种半透膜将蔗糖溶液与水分开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一侧的液面不断上升说明水分子不断地通过半透膜转移到蔗糖溶液中这种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到溶液中的过程称为渗透作用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细胞膜人造羊皮纸和火棉胶膜等本实验中所用半透膜只允许溶剂水分子透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透过由于膜两侧单位体积的溶剂分子数不等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进入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数要比由溶液进入纯溶剂的多膜两侧渗透速度不同结果是一侧液面上升因此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的分子数不相等 由于渗透作用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的液面上升随着溶液液面的升高水柱的静压作用增大使水分子从溶液进入纯水中的速度增加当静水压增大到一定数值后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数目相等即达到渗透平衡渗透压力的定义是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需要加给溶液的额外压力渗透压是依数性其大小与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无关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渗透作用在医学上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在在世界各地正逐渐兴起一个项目—婴儿游泳很多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对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写也许多有关的论文著作认为婴儿游泳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婴儿游泳是将婴儿放入特定的水质水温的水中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的一项自主运动这其中特定的水质就与渗透压有关尤其是未满二个月的婴儿游泳时要在水中加入特定的仿羊水溶质这是因为婴儿刚出生时皮肤薄嫩相当于一层可通透的生物膜人体内的渗透浓度是0.9%NaCl如果直接将婴

医学检验专业个人职业规划范文

医学检验专业个人职业规划范文 第一部分:自我评估 1.自己的优势:拥有强健的身体,有较强的忍耐性,做事认真负责,遇事急而不乱,待人友善,动手能力强。 2.自己的弱点:口才不太好,记忆力较差且不擅于和陌生人交流。 3.个人兴趣爱好:踢足球,羽毛球,学医等等。 4.生活中成功经验的盘点:在与人交往的同时让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不仅给他带来了方便而且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5.生活中失败的教训:在一次辩论赛的时候由于自己太紧张,导致失去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6.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的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制定出相应计划加以针对改正。 7.职业兴趣:我虽然没有明确定位于某个具体职业,但大概方向,将与检验方向一致。我不怎么喜欢理论知识,反而比较热衷于实际操作工作,但我的动手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在大学期间以及假期,我都将会着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8.职业价值:说不追求回报,那是不现实的。我认为一份好的职

业,最终目的是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能够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健康舒适的生活。作为一名专业的检验人员,我们的目标和责任,应该是及时发出质量可靠的检验报告,提供有价值的检验数据,并能协助临床医生做好相应工作,以减轻病患的痛苦。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医学检验事业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的我必须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就业或考研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职业分析 (一)社会环境分析: 医学检验是一门应用性强,发展迅速的应用技术学科,是医学各科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目前发达国家实验室开设的检验项目达1300多项,而我国的三甲医院约有300多项,县级医院则仅仅50余项。由此可见,我国的医学检验事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全国共有100多个检验系,多个博士点和硕士点。现在每年约有5000余名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补充到检验队伍中,使得检验科的人员结构和素质逐步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对本科生的需求量渐饱和,所以就业环境不是很好,尤其是本科女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俊。而且,大多单位对本科生设立的岗位是合同制,硕土生以上才有可能进编,而现在的我只是一名普通本科生,深知就业的困难,因此,我必须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争取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职业环境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医学检验专业十三五发展建设规划

齐鲁理工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十三五”规划 一、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基础和条件 护理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建于2015年,我院建立并健全了专业课教研室。开设了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免疫学及检验、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输血技术等多门专业课程。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师的积极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咼学历咼职称的师资队伍,能完成本专业全部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工作。在未来发展及建设中,依据本专业现有基础并结合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提出本专业十三五发展目标规划。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医学检验是现代科学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渗透结合,在近20年内形成和发展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随着应用物理和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仪器分析等学科的发展,分析系统的微量化、自动化、多项目的有机组合,使医学检验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医学检验已由单纯的技术性工作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独立的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使医学检验实验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基本职责出现新的飞跃,也对现有检验学科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及规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建设目标

为了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我们将按照检验医学学科建设标准来建设医学检验专业教研室,医学检验实验中心,计划在2016-2020年内新建临床检验自动化实验室、临床检验网络教学实验室,改变专业教学与检验临床脱节的现状,充分利用各教学医院先进的仪器设备资源及充足的临床标本,通过宽带互联网络,将实验室中基本技能的训练与临床实践凝聚为一体,使各个学科有机结合,资源共享,为临床检验专业提供一个现代化的实验教学的综合分析实验技术操作平台,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医学检验教学基地。 (三)基本任务 医学检验专业确定培养具有坚定的医学理论和生物医学基础,熟悉有关临床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等知识技能的检验医师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可在各级医院、血站、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根据检验医学发展速度快,教材知识点老化过快的特点,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弥补现有教材及教学方法的不足。包括新知识点的补充、仪器的介绍、新实验方法的展示及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等等。并且在检验专业中尝试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根据专业特点,注重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实验教学中摸索出一套独立的完整的实验考核方法。 按照培养目标,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建立临床脱落细胞学、输血技术、实验室管理、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专业,办一些更能办出我们学

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综述

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综述 前言:医学检验技术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并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将这些数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抭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现代医院实验室已不仅仅是过去那种只限于使用显微镜的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了,除了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技术的各种先进仪器外,还用了激光、色谱分析、质谱分析、荧光分析、流式细胞术、DNA扩增技术等一系列高精尖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医学检验尿液分析免疫学检验自动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开设检验系,使检验专业在国内首次荣登医学高等大学,随后国内各医学院校基本上都设置了检验专业为检验医学奠定了"软件基础".8O年代后期,我国各级医疗单位都在逐步装备和不断更新各种医学检验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血气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惜仪已成为检验科的常规设备,可以说也具备了相当的"硬件基础”.流式细胞仪,多聚酶链反应(PCR)的应用,也为检验医学开拓了新的领域。 尿液分析是检验科最常用的技术,正确的尿液分析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尿液检查主要用于对肾脏、各种尿道感染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引起的蛋白尿的测定,对健康人和病人同样重要.人们了解到尿的颜色、粘稠度和尿量的变化与疾病有关.从原始的方法和单项变化的观察与发展到了尿液的理化特性分析及治渣的鉴别.都成为了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从而提高了临床医生的诊断符合率。[1] 免疫学检验是依据免疫学原理,尤其是抗原与抗体反应原理,利用各种敏感的标记、示踪技术,超微量地、特异地分析检测各种生理的和病理的免疫学指标,包括体液的(抗体、细胞因子等)和细胞的(各种效应细胞),进行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一组医学检验项目。[2]因此,免疫学检验是构筑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之间的桥梁,是临床医生借以研究疾病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免疫反应的特殊性及复杂性使许多试验技术操作繁杂、耗时,难以适应临床诊断、治疗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操作的自动化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为免疫学快速检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极大地促进了免疫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TA)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先进的超微量活性物质检测技术[3]。主要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标记物稳定、线性范围宽,检测速度快,无放射性污染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发光方法,是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一经问世就以发光标记物不需要催化剂、自然本底低、受外界因素干扰少、重现性好、快速、稳定等优点,成为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4]。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工作对象,创建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尤其近二十年来,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全面推动了血液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血细胞的分子和细胞学结构的研究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原理对血液疾病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把血液学提高到崭新的“分子血液学”水平。在方法学上,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在血液学检验和临床诊断中已广泛应用,使认识和诊断疾病从原来的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到目前的分子水平。[5] 目前国内医院检验科各类自动化分析仪器一般都是单机的自动化,国外检验仪器发展的趋势是将几台相关的自动化仪器串联起来,构成流水作业形成大规模的全实验室自动化,即标本采集后由传送带或机器人送到检验科,通过条形码分类,自动送到各检测仪器分析,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