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2018年试行版)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terminal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1)

5功能要求 (2)

6性能要求 (5)

7布置和组柜 (6)

8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7)

9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8)

10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27)

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31)

前言

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规范南方电网智能终端装置的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以及相关二次回路要求,提高智能终端装置的标准化水平,为智能终端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智能终端的运行、管理水平。

本技术规范代替Q/CSG 1204005.67.6-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6分册:智能终端》,与Q/CSG 1204005.67.6-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补充更新,其后的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

——修改了配置原则(见4.2);

——增加了建模原则(见4.3);

——增加了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见4.4);

——增加了适用范围(见4.5);

——重新编写了第5章功能要求内容;

——重新编写了第6章性能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7章布置和组柜设计规范内容;

——增加了第8章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9章对二次回路的要求内容;

——增加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增加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本规范的附录A、B、C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规范在起草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以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千宽、陈桥平、张弛、彭业、徐鹏、丁晓兵、刘玮、王增超、刘琨、陈志刚、赵谦、余德冠、付强、安永帅、赵锋荣、王峰。其中第1-3章由刘千宽编写,第4章由陈桥平、张弛编写,第5章由彭业、徐鹏编写,第6章由陈志刚、丁晓兵、刘玮编写,第7章由王增超编写,第8章由刘琨编写,第9章由刘千宽编写,附录A-C由赵志刚、赵谦等编写,编写说明由刘千宽编写。刘千宽、赵志刚负责统稿校核。

本标准自2018年6月起试行。

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装置的技术要求、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二次回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新建工程,扩建及技改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711.1 基础机电继电器第1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IEC 61810-1:2003,IDT)

GB/T32890继电保护IEC61850工程应用模型

GB/T32901-201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GB 51171-2016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智能变电站IEC 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

Q/CSG 1204005.12—2014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1-2部分:体系及定义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32890、GB/T32901、DL/T 860和Q/CSG 120304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

GOOSE提供了变电站事件(如命令、告警等)快速传输的机制,可用于跳闸和故障录波启动等。

3.2智能终端(Smart Terminal)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

4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本规范与《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一起,共同构成智能终端的全部技术要求。

4.1一般技术要求

装置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应具备高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不小于30000小时,使用寿命宜大于10年;

b)硬件应是模块化的、标准化的插件式结构,各个板卡应易于维护和更换;除出口继电器外任何

一个元器件损毁,应不造成误出口;

c)装置运行允许的环境温度为–40℃~+70℃,相对湿度为5%~100%(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

应结冰);

d)装置的贮存、运输允许的环境温度为-40℃~+85℃,相对湿度不大于95%,在不施加任何激

励量的条件下,不出现不可逆变化。

4.2配置原则

装置配置原则应符合以下要求:

a)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智能终端应按双套配置;

b)各电压等级的主变各侧智能终端应按双套配置;各电压等级主变本体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c)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母联、分段、桥断路器的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110kV及以下电压等

级的线路智能终端可按单套配置;500kV智能变电站的35kV无功补偿设备(电容器、电抗器)的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d)各电压等级母线PT智能终端宜按每段母线单套配置,若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布置时母线宜

不配置智能终端。

4.3建模原则

装置建模应符合DL/T 860和《智能变电站IEC 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的要求。

4.4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

装置型号及软件版本应符合以下要求:

a)装置型号由图1中①、②、③、④部分的信息组成,装置面板应能显示装置型号;

b)版本信息由图1中⑥、⑦、⑧部分的信息组成;

c)装置软件版本由装置型号、版本信息组成,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如图1及表1所示。

装置型号

XXX-XXXXXX-**-N-XXXXXX V1.00 XXXXXX XXXX

程序校验码

基础软件生成日期

基础软件版本

选配功能功能代码

-N表示常规装置,常规采样、常规跳闸

-DG-N表示南网智能化装置,常规采样、GOOSE跳闸

基础型号代码

厂家系列代码,限2~5位字符

厂家硬件平台代码,限2~5位字符

图1 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

表1 智能终端“型号”代码分类表

表1规定的装置型号适用范围如下:

a)三相智能终端适用于三相机构控制断路器,也可用于控制母线刀闸;三相智能终端用于控制母

线刀闸时可以称为母线智能终端;

b)分相智能终端适用于分相机构控制断路器;

c)本体智能终端Ⅰ型适用于三相主变和分相主变的单相,含非电量保护;

d)本体智能终端Ⅱ型适用于分相主变的三相合一装置,含非电量保护;

e)本体智能终端Ⅲ型适用于分相主变的三相合一装置,不含非电量保护。

5功能要求

5.1状态量采集

装置的状态量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具有开关量采集功能,输入量点数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配置,其中分相智能终端备用开入数量

不少于40个,三相智能终端备用开入数量不少于20个,本体智能终端备用开入数量不少于10个;

开关量输入采用110V或220V直流方式采集;

b)具备事件顺序记录(SOE)功能;

c)应具备电气隔离功能;

d)应具有开关量输入防抖功能,断路器位置、刀闸位置防抖时间宜统一设定为5ms,开入时标应是

防抖前的时标。

5.2直流量采集

应具备温度、湿度等直流量信号测量功能,直流量信号测量接口应支持0~5V、4~20mA两种方式。

5.3控制

装置的控制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具备断路器控制功能,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分相控制或三相控制等不同模式;

b)应具备开关量输出功能,用于控制隔离刀闸等设备,输出量点数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配置,继

电器输出接点容量应满足现场实际需要;

c)断路器智能终端双套配置而断路器操作机构配置单跳圈的情况下,需要将两套装置的跳闸接点

并接;

d)常规站改造过程中,断路器智能终端与线路保护应同时改造,断路器智能终端应具备电缆TJR

跳闸功能,并支持GOOSE方式转发TJR信号;

e)断路器防跳、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功能以及各种压力闭锁功能宜在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中实

现;智能终端应保留防跳功能,并可以方便取消防跳功能。

5.4GOOSE信息

装置的GOOSE信息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支持接收来自二次设备的GOOSE下行控制命令,实现对一次设备的实时控制功能;

b)支持以GOOSE方式上传一次设备状态、装置自检、告警等信息,以上信息宜分为如下四类通过不

同的GOOSE控制块分别上送,其中断路器、刀闸位置信号均采用双点传送,普通遥信和告警信号均采用单点传送:

1)保护类信息至少包括装置的跳闸信息、合闸信息、闭锁信息、告警信息、开关及刀闸状态信息

等;

2)测控类信息至少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刀闸以外的其他开入状态、档位信息、智能终端自诊断信息

等,档位信息应采用整型档位值上送,不应采用档位遥信和BCD码上送,断路器、隔离刀闸等

位置GOOSE信号应带UTC时标信息,每个时标应紧跟相应的信号排放;

3)温湿度信息;

4)跳合闸、遥分、遥合命令回采信息。

5.5检修

装置应支持检修硬压板输入,当检修投入时,装置面板应具备明显指示表明装置处于检修,并在报文中置检修位。当智能终端的检修状态与发送方的检修状态不一致时,智能终端应不动作;一致时,智能终端应能正确动作。

5.6反馈信号

装置应以虚遥信点方式发送收到及输出跳合闸命令的反馈。

5.7非电量跳闸

装置的非电量跳闸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主变本体智能终端的非电量保护跳闸通过控制电缆以直跳方式和断路器智能终端接口;

b)主变本体智能终端的直跳继电器应满足大功率启动并具备抗交流串扰能力;

c)断路器智能终端非电量跳闸采用重动继电器的情况下,应满足大功率启动并具备抗交流串扰能

力。

5.8断路器智能终端

断路器智能终端应至少具备如下功能:

a)断路器分合闸控制;

b)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的分合控制;

c)就地手合、手分断路器功能;

d)提供断路器、刀闸控制回路闭锁输出接点;

e)操作电源掉电监视功能;

f)合后监视功能;

g)手合、手跳监视功能;

h)电缆TJR、电缆非电量直跳TJF跳闸及信号记录功能;

i)事故总信号功能;

j)控制回路断线监视功能;

k)当双重化配置时,应具备手合接点输出功能,用于双套智能终端之间的配合;

l)重合闸压力低采集功能;

m)断路器智能终端宜具备闭锁重合闸输出组合逻辑:

(1)当发生遥合/手合、遥跳/手跳、三跳启失灵不启重合、三跳不启失灵不启重合、闭重开入、本

智能终端上电的事件时,应输出闭锁重合闸信号给本套保护;

(2)双重化配置智能终端时,应具有输出至另一套智能终端的闭重接点。当发生遥合/手合、遥跳/

手跳、GOOSE闭重开入、三跳启失灵不启重合、三跳不启失灵不启重合的事件时,应输出闭锁

重合闸信号给另一套智能终端。

5.9主变本体智能终端

主变本体智能终端应至少具备以下功能:

a)应提供完整的本体信息交互功能(非电量动作报文、调档及测温等);

b)应提供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的分合控制;

c)应提供刀闸控制回路闭锁输出接点;

d)宜提供用于闭锁调压、启动风冷等出口接点;

e)宜具备就地非电量保护功能。

5.10日志记录

装置的日志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a)装置应具备日志功能,装置应以时间顺序记录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收到GOOSE命令的时刻、

GOOSE命令的来源、开入变位时刻、开入变位内容、装置自检信息、装置告警信息、参数修改、配置下装、装置重启等,记录条数不少于1000条。

b)装置所有记录的信息在失去电源的情况下不能丢失,在电源恢复正常后应能重新正确显示并输

出;所有记录的信息按时间循环覆盖,装置操作记录不可人为清除。

5.11自诊断

装置自诊断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装置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并能输出装置本身的自检信息,自检项目可包括:出口继电器

线圈自检、定值自检、程序CRC自检等;

b)装置应有完善的告警:包括控制回路断线、电源中断、GOOSE通信异常、装置内部异常、对时异

常、遥信电源失电、检修状态不一致等信号;

c)应具备装置运行异常、装置故障输出硬接点;

d)宜具备装置内部温度及工作电压测量功能。

5.12人机接口

装置的人机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具有显示运行、告警、跳闸、GOOSE通信中断、对时状态等工况的LED;

b)应具有显示断路器、刀闸位置的LED;

c)应具有友好的虚拟人机界面,包含查阅变位报告、自检报告、运行报告、开关量状态、告警状

态、整定定值、软件版本等功能;

d)本体智能终端应具有显示非电量开入状态的LED。

5.13对时

装置应具有与外部标准授时源的对时接口,对时方式宜采用光纤IRIG-B对时。

5.14通讯接口

5.14.1过程层接口

a)装置应至少具有四个数据控制器独立的GOOSE光纤通信端口,光纤接口采用LC或ST接口;

b)装置应能适应GOOSE的单双网模式,应能根据组网模式正确判断通信中断。

5.14.2调试接口

装置应具有独立的调试通信接口对设备进行维护,调试接口采用以太网接口。

5.15网络性能

装置在网络流量异常工况下不应出现死机、重启、误动、发出错误报文等现象。网络工况恢

复正常后,装置性能应恢复正常。装置采用GOOSE双网模式时,任一网口异常均不影响装置功能。

6性能要求

6.1跳合闸响应

装置从接收到保护跳闸、合闸GOOSE命令到装置跳闸、合闸继电器接点出口的动作时间应不大于7ms。

6.2开入响应时间

从开入变位到相应GOOSE信号发出(不含防抖时间)的时间延时应不大于5ms。

6.3对时精度

装置的对时精度误差应不大于±1ms。

6.4SOE分辨率

SOE分辨率应不大于1ms。

6.5GOOSE订阅数量

断路器智能终端订阅GOOSE控制块数量应不少于15个,本体智能终端订阅GOOSE控制块数量应不少于5个。

6.6启动功率

非电量跳闸的大功率继电器启动功率应不小于5W。

6.7抗交流串扰

非电量跳闸的大功率继电器当直接施加220V工频电压的时候,不应该动作。

6.8与断路器跳合闸线圈和控制器相连的继电器

与断路器跳合闸线圈和控制器相连的继电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流型继电器的启动电流值不大于0.5倍额定电流值;

b)电压型继电器的启动电压值不大于0.7倍额定电压值,且不小于0.55倍额定电压值;

c)触点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械耐久性:接通不小于1000次、断开不小于1000次,不带负载触点不小于10000次;

(2)接通容量:当L/R = 40 ms,不小于1000 W;

(3)通过电流:

连续:不小于5 A;

短时:持续200 ms,不小于30 A;短时额定工作周期应为:接通200ms,断开15s;

(4)最大断开容量:当L/R = 40 ms时,不小于30 W;

(5)触点间最大电压:额定电压的1.1倍;

d)接点介质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同一组触点断开时,能承受工频1000 V电压,时间1 min;

(2)触点与线圈之间,能承受工频2000 V电压,时间1 min。

6.9其他继电器

其他继电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a)触点性能:开关量触点输出的性能应满足GB/T 21711.1的要求;

b)介质强度:应符合6.8 d)的要求。

6.10动作电压要求

强电开入回路或直跳回路的启动电压值不应大于0.7倍额定电压值,且不应小于0.55倍额定电压值。

6.11抗网络风暴能力

6.11.1有效报文

当装置的任意一个端口发生网络风暴(即重复性GOOSE报文)时,装置的其他端口依然能够正常接收GOOSE报文信息而不丢失,装置性能应满足要求。

6.11.2无效报文

当背景流量为装置非订阅报文(MAC地址或APPID为非订阅)时,任何背景流量下,装置性能应满足要求。

6.12温湿度采集精度

装置采集的温湿度模拟量精度误差在检验基准条件下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其他条件下精度误差应不大于额定值的2%。

7布置和组柜

7.1布置和组屏要求

a)智能终端的布置和组屏要求参照《南方电网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通用设计规范》。

b)户外布置时,应采取措施,保障智能终端运行所需的环境条件。

7.2组柜设计有关要求

7.2.1一般要求

智能终端的组柜设计应符合下述要求:

a)三相智能终端和分相智能终端命名为4n,对应端子排为4D;本体智能终端命名为5n,对应端子

排为5D。对于一面柜内有2个以上同类装置情况,在编号前缀以“1-”、“2-”……加以区分;

b)双套配置的智能终端的直流电源应取自不同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母线段;

c)双套配置的智能终端布置在同一面柜内时,第一套智能终端的端子排布置在柜背面右侧,第二

套智能终端的端子排布置在柜背面左侧。两套智能终端端子排的直流电源段应分别设置;

d)柜内设备和端子排等附件的布置合理,光纤敷设规范,应便于巡视、操作,方便检修。

7.2.2断路器智能终端相关端子排

断路器智能终端相关端子排如下:

a)直流电源段(ZD):装置直流电源取自该段;

b)强电开入段(4Q1D):本套智能终端跳闸等接点,另一套智能终端闭重等接点;

c)出口段(4C1D):装置跳闸、合闸出口,至断路器跳闸线圈;

d)强电开入公共段(4GD):装置电源、开关位置、遥信告警开入等正电源;

e)强电开入段(4Q2D):开关位置,刀闸位置,气室告警等开入量;

f)出口段(4C2D):遥控相关出口回路;

g)遥信段(4YD):运行异常、故障等接点。

7.2.3母线智能终端相关端子排

母线智能终端相关端子排如下:

a)直流电源段(ZD):装置直流电源取自该段;

b)强电开入段(4Q1D):相关强电开入量;

c)强电开入公共段(4GD):装置电源、外部开入量等正电源;

d)强电开入段(4Q2D):外部开入量;

e)出口段(4C2D):遥控相关出口回路;

f)遥信段(4YD):运行异常、故障等接点。

7.2.4本体智能终端相关端子排

本体智能终端相关端子排如下:

a)直流电源段(ZD):装置直流电源取自该段;

b)强电开入段(5FD):非电量保护跳闸开入;

c)出口段(5C1D):非电量跳闸出口;

d)强电开入公共段(5GD):装置电源、外部开入量等正电源;

e)强电开入段(5QD):外部开入量;

f)出口段(5C2D):遥控相关出口回路;

g)遥信段(5YD):运行异常、故障等接点。

7.2.5智能控制柜公共端子排

智能控制柜公共端子排如下:

a)温湿度段(WD):柜内温湿度回路;

b)交流段(JD):交流电源相关回路;

c)备用段(1BD、2BD):预留备用端子。

7.2.6220kV断路器智能控制柜相关端子排

本节以220kV断路器智能控制柜为例说明智能控制柜内相关端子排的排列,其余情况参照执行。7.2.6.1右侧端子排(自上而下依次排列)

220kV断路器智能控制柜右侧端子排如下:

a)直流电源段(1-ZD):本柜所有第一套智能终端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

b)强电开入段(1-4Q1D):第一套智能终端跳(合)闸等接点,第二套智能终端合闸、闭重等接

点;

c)出口段(1-4C1D):智能终端跳闸、合闸出口,至断路器第一组跳闸线圈、合闸线圈;

d)强电开入公共段(1-4GD):第一套智能终端电源、开关位置、遥信告警等正电源;

e)强电开入段(1-4Q2D):第一套智能终端开关位置,刀闸位置,气室告警等遥信端子;

f)出口段(1-4C2D):第一套智能终端遥控相关出口回路;

g)遥信段(1-4YD):第一套智能终端运行异常、故障等接点;

h)温湿度段(WD):柜内温湿度回路;

i)交流段(JD):交流电源相关回路;

j)备用段(1BD):预留备用端子。

7.2.6.2左侧端子排(自上而下依次排列)

220kV断路器智能控制柜左侧端子排如下:

a)直流电源段(2-ZD):本柜所有第二套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

b)强电开入段(2-4Q1D):第二套智能终端跳闸等接点,第一套智能终端闭重等接点;

c)出口段(2-4C1D):智能终端跳闸出口,至断路器第二组跳闸线圈;

d)强电开入公共段(2-4GD):第二套智能终端电源、开关位置、遥信告警等正电源;

e)强电开入段(2-4Q2D):第二套智能终端开关位置,刀闸位置,气室告警等遥信端子;

f)出口段(2-4C2D):第二套智能终端遥控相关出口回路;

g)遥信段(2-4YD):第二套智能终端装置运行异常、故障等接点;

h)备用段(2BD):预留备用端子。

7.2.7智能控制柜压板、转换开关及按钮设置

7.2.7.1出口压板

智能终端保护出口压板应按下述配置:

a)分相断路器智能终端:遥控分闸出口、遥控合闸出口、保护A相跳闸出口、保护B相跳闸出口、

保护C相跳闸出口、保护A相合闸出口、保护B相合闸出口、保护C相合闸出口;

b)三相断路器智能终端:遥控跳闸出口、遥控合闸出口、保护跳闸出口、保护合闸出口;

c)本体智能终端I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压板个数;

d)本体智能终端II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压板个数。

7.2.7.2遥控压板

智能控制柜遥控压板应按下述配置:

a)断路器智能终端:刀闸1遥控、刀闸2遥控、刀闸3遥控、刀闸4遥控、刀闸5遥控、刀闸6遥控、

刀闸7遥控、刀闸8遥控;

b)母线智能终端:刀闸1遥控、刀闸2遥控、刀闸3遥控、刀闸4遥控、刀闸5遥控、刀闸6遥控、刀

闸7遥控、刀闸8遥控;

c)本体智能终端:刀闸1遥控、刀闸2遥控、刀闸3遥控、刀闸4遥控、分接头遥控。

7.2.7.3功能压板

断路器及本体智能控制柜功能压板应按下述配置:

a)断路器智能控制柜:装置检修;

b)本体智能控制柜:非电量n启动跳闸(n根据现场确定数量)、装置检修。

注:上述压板如无具体对应时可取消。

7.2.7.4转换开关和按钮

转换开关和按钮应按下述配置:

a) 复归按钮;

b) 转换开关,断路器间隔应配置断路器手动操作转换开关:远方/就地、手合/手分。

8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8.1一般要求

双重化保护的两套智能终端不使用同一根光缆,应采用各自独立的光缆,不共用ODF配线架、终端盒等光纤配套设备;光缆敷设应符合GB 51171—2016的有关规定。

8.2光缆选择

光缆应符合下述要求:

a)光缆的选用根据其传输性能、使用的环境条件决定。

b)光缆宜采用缓变型多模光纤。

c)室内光缆可采用尾缆或软装光缆连接。

d)室外光缆可根据敷设方式采用无金属、阻燃、加强芯光缆或铠装光缆,缆芯一般采用紧套光纤。

e)光缆芯数宜选取4 芯、8 芯、12 芯和24 芯。

f)每根光缆或尾缆应至少预留20%备用芯,最少不低于2 芯。

9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智能终端相关二次接线及回路应符合下述要求:

a)双重化保护的跳闸回路应分别与两个智能终端一一对应,两个智能终端应分别与断路器的两个

跳闸线圈一一对应;

b)重合闸双套配置时,第二套智能终端的合闸接点与第一套智能终端的合闸接点并联后通过第一

套智能终端的合闸回路接入断路器的合闸线圈;

c)智能终端应具备方便取消的防跳功能,并能提供可外接的防跳接点;智能终端防跳与机构防跳

不能同时使用,采用机构防跳时应取消两套智能终端的防跳;同一间隔配置两套智能终端,采用智能终端的防跳功能时,其中一套智能终端的防跳回路串联接入断路器合闸回路:另一套智能终端防跳接点接入第一套智能终端的防跳启动回路,启动其防跳功能;

d)间隔层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过程层GOOSE网络转发的信息,不应由智能终端转发,如启失灵

信号、母差保护启线路远跳应直接由保护装置到保护装置;

e)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电量保护跳闸信号通过相应断路器的两套智能终端发送GOOSE 报文,实

现远跳;

f)安装过程层设备的智能柜应具备温湿度变送器,相关信号由智能终端采集后上送;

g)第二套智能终端的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如需上报,其TWJ通过接入断路器常闭辅助接点来启动;

h)母联第二套智能终端所需手合信号,由第一套智能终端提供SHJ重动接点开入;

i)智能控制柜内的光缆和电缆应有明显隔离。

10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本标准编制主要依据以下技术标准:《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Q/CSG 1204005.67.6-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6分册:智能终端》、《Q/CSG 1203005 南方电网电力二次装备技术导则》。

本标准修订了智能终端的配置原则,新增了建模原则、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布置和组柜设计规范、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面板指示灯、模型等内容。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A.1 三相式智能终端常规量输入见表A.1。

表A.1三相式智能终端常规量输入

A.2 三相式智能终端常规量输出见表A.2。

表A.2三相式智能终端常规量输出

A.3 三相式智能终端GOOSE输入虚端子见表A.3。

表A.3三相式智能终端GOOSE输入虚端子表

A.4 三相式智能终端GOOSE输出虚端子见表A.4。

表A.4三相式智能终端GOOSE输出虚端子表

A.5 分相式智能终端常规量输入见表A.5。

表A.5分相式智能终端常规量输入

A.6 分相式智能终端常规量输出见表A.6。

表A.6分相式智能终端常规量输出

A.7 分相式智能终端GOOSE输入虚端子见表A.7。

表A.7分相式智能终端GOOSE输入虚端子表

A.8 分相式智能终端GOOSE输出虚端子见表A.8。

表A.8分相式智能终端GOOSE输出虚端子表

A.9 本体智能终端I型常规量输入见表A.9。

表A.9本体智能终端I型常规量输入

注:适用于三相主变和分相主变的单相,含非电量保护。

A.10 本体智能终端I型常规量输出见表A.10。

表A.10本体智能终端I型常规量输出

移动终端特点及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在近六年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 了巨大的变化,无论老少都开始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节点, 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物,物与物都建立了联系,增加了互动。人们的工作方式,沟通方 式,消费方式也开始向共享方向发展,这也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讲,是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 或者其他手持终端接入互联网。利用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使用手持终端访问Internet,通过各种移动应用进行在线搜索、在线聊天、在线阅读、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收听音乐、在线 购物等。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在于更广泛的连接,连接人与人(社交平台)、人与物(电子商务、智能设备、传感器)、物与物(物联网)。 一、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构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终端技术、通信技术和应用技术。 1移动终端技术特点及现状 移动终端设备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其主要功能是移動上网,其次是便携性。随着用户对移动智能终端的需求增多,高效能处理器、快捷的操作系统、高清触屏显示屏、高像素摄像头、外放音质技术等相应技术都囊括在移动终端技术范畴中。2015年和2016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标志性年份,与以往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不同,2015年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平稳发展的状态。2011-2014年我国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达到饱 和状态,2015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341亿部,与2014年相比增速放缓。[1]智能手机在满足了基本的入网速度、大屏、待机、性价比之后,需要满足用户体验以实现转型。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47亿台[2],其中华为以139亿台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领跑了中 国手机品牌。 2通信技术特点及现状 为人所熟知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网主要有GPRS、EDGE、Wi-Fi、3G、4G等。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是3G网络,它能够满足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服务。同时,在 4G网络建设发展方面我国具有巨大的规模潜力。2015年我国移动市场逐渐饱和,用户规模 增速放缓,但4G移动用户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据工业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是全球4G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4G用户在全球占比34%,成为全球最大的4G用户市场,2014至2015年我国4G用户发展水平就达到了美国和日本3年的发展水平”[4]。同时得益于我国4G网络基础建设的完善和普及以及提速降费等政策的执行,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 潜在需求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 3应用技术特点及应用 在移动终端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最多的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程序, IPhone的APP store和Android系统的应用商城中含有各种用途的应有软件:电子阅读、手 机游戏、视频观看、手机购物、手机支付、旅游服务、交通服务等。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最高的APP 是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搜索等,具体APP为微信、QQ、淘宝、手机百度。 不同种类的应用服务具有不同特点,社交应用具有分享性、时间碎片性、关联性的特征。使用户能够通过及时分享更新共享信息,随时随地利用时间间隙开展互动,以微信、QQ等为代表的社交应用能够实现与手机通讯录相关联的方式扩展熟人社交圈,通过定位、“扫一扫”“摇一摇”等功能打破空间界限、扩展交际范围。位置类应用,如滴滴打车、高德地图 等能够实现应用服务的实效性和实地化,利用移动终端所具有的便携性、移动性和即时性,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 试行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2018年试行版)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terminal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1) 5功能要求 (3) 6性能要求 (7) 7布置和组柜 (8) 8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12) 9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12) 10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1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1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3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39)

前言 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规范南方电网智能终端装置的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以及相关二次回路要求,提高智能终端装置的标准化水平,为智能终端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智能终端的运行、管理水平。 本技术规范代替Q/CSG 1204005.67.6-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6分册:智能终端》,与Q/CSG 1204005.67.6-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补充更新,其后的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 ——修改了配置原则(见4.2); ——增加了建模原则(见4.3); ——增加了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见4.4); ——增加了适用范围(见4.5); ——重新编写了第5章功能要求内容; ——重新编写了第6章性能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7章布置和组柜设计规范内容; ——增加了第8章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9章对二次回路的要求内容; ——增加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增加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本规范的附录A、B、C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规范在起草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以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千宽、陈桥平、张弛、彭业、徐鹏、丁晓兵、刘玮、王增超、刘琨、陈志刚、赵谦、余德冠、付强、安永帅、赵锋荣、王峰。其中第1-3章由刘千宽编写,第4章由陈桥平、张弛编写,第5章由彭业、徐鹏编写,第6章由陈志刚、丁晓兵、刘玮编写,第7章由王增超编写,第8章由刘琨编写,第9章由刘千宽编写,附录A-C由赵志刚、赵谦等编写,编写说明由刘千宽编写。刘千宽、赵志刚负责统稿校核。 本标准自2018年6月起试行。 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

2019年广电网络家庭智能网关智能终端设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广电网络家庭智能网关智能终端设备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4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趋势 (3) 二、公司发展战略 (4) 1、抓住传统客户,保持稳定合作;积极开发省级和国家级客户 (4) 2、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5) 3、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5) 4、开拓新的增长点 (5) 5、货款回收风险有效管控 (6) 6、提升利润 (6) 三、公司经营计划 (6) 四、风险因素 (7) 1、政策风险 (7) 2、技术升级风险 (9) 3、技术核心团队人才流失风险 (10) 4、大客户依赖风险 (11) 5、短期偿债的风险 (12) 6、环评规范性风险 (13) 7、公司治理风险 (14) 8、区域性风险 (14)

一、行业发展趋势 2019年3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信集团、阿里巴巴举行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融合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为全国一张网拉开序幕。 根据中央部署,从2019年开始,未来3年内广电实现全国一张网。快速进行网络整合,着眼“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打造成为多功能的主流媒体融合传播网和数字文化传播网,打造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和骨干力量。广电正在向比肩移动、电信、联通的第四大网络运营商发展。 广电主营业务由广播式的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高清电视发展,由单向向双向互动实现高质量时、回看、影院点播功能发展,由视频业务向互联网业务发展。有线网络是广电业务的主要载体,而有线网络增值业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线网络的双向化改造情况。要体验4k 和VR 等视频业务,要实现超过50MHz 或者100MHz 甚至1000MHz 的带宽传输,需要大规模进行光纤到户的改造,要改造传输设备和业务终端设备。 国家已经将广电纳入5G 时代国家发展布局中。5G 技术为广电网络转型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广电在5G 方面具备频率资源、技术资源、行业资源、内容资源和文化创意优势。5G 业务的开展,需要进行大量传输设备和业务终端设备的改造,为公司带来大量发展机会。公司目前主营的HGU 和智能终端设备,未来3年在广电领域,市场

2018年病历书写规范测试题

2018年病历书写基础培训测试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25 分) 1、入院记录应在患者入院( )小时内完成。 2、以下哪些医师可以书写入院记录。() 5、对新入院的危重患者入院( )小时内,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9、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 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0、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 D.即刻 11、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 )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 12、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出于个人原因要求转入上级医院治疗,首页离院方式应填写为。 科室: 姓名: 分数: A.本院注册的执业经治医师 B.实习医师 C 试用期医师 D.以上均可 3、 月经史记录的正确格式是哪一项。 A 、 5-7 15 28-30 2007 年 10 月 20 B 、 5-7 28-30 15 2007 年 10 月 20 C 、 5 7 15 2007 年 10 月 20 日 28-D 、 5 7 2007 年 10 月 20 日 15 28-30 4、 以下哪些医师可以书写首次病程记录。 A.本院注册的执业经治医师 B.实习医师 C 试用期医师 D.以上均可 &科主任或副高以上职称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 A 、24 B 、48 D 、72 )小时内完成。 B 、48 C 、36 7、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 )医师书写 A.执业经治医师 B.实习医师 C.试用期医师 D.以上均可 8、手术记录完成时限要求在术后( )小时内完成,危重患者即刻完成。 )完成的病程记录。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版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16年版)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检验、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病历书写中几项记录格式要求。 (一)日期记录格式。应统一采用公历制,按“年、月、日”的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如"2013-2-8"或 "2013年2月8日"。 (二)时间记录格式。统一采用24小时计时制,时间记录到分。如"上午8点10分"记为"8:10","晚上8点10分"记为"20: 10"。 (三)度量衡单位记录格式。统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律采用国际符号。如血压使用"mmHg",长度单位要写"米(m) 、厘米(cm)、毫米(mm)"等,不能写"公尺、公分、公厘"等;容量应写"毫升 (ml)"、"升(L)",不能写"公升、立升等。 (四)疾病分类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疾病分类编码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I0;手术、操作分类按 ICD-9-CM-3。

(五)抢救记录补记格式。要按照补记时间书写,但抢救记录内容中必须记录开始抢救时间,具体到分钟。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六条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色或黑色油水圆珠笔书写。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晰、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署全名。不得采用刮、粘、涂、描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在需要修改的部分划双横线,并保持原有记录清晰可辨,在其上方填写修改内容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署全名(如果上方无空隙,可以在就近空白处填写)。修改用笔和书写用笔颜色一致。 (一)手写及计算机打印病历中,上级医务人员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要求:每页不超过三处修改,每处修改字数不超过20字,如果修改内容过多,影响病历整洁,或空白处不足以清晰书写修改内容时,应重新书写本页病历。 (二)电子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电子病历的修改应根据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中相应条款实

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设计报告

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开发 设计报告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题目:手机记账软件 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110** 设计成绩: 2014年5月15日

一:软件需求分析 科技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台,手机与生活的关系也愈发密切。 而且日常生活离不开购物消费,所以手机记账软件有强大的市场需求。 学生普遍花钱不记账,有了这个软件,可以经常查看自己的花钱情况,从而做到理性消费,节约开销,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对于工作人员,即有固定收入的人,本软件更为实用,统计收入支出情况,激发奋斗潜能,努力赚钱养家,改善生活质量,奔向幸福美满生活。 综上所述,程序适合使用智能手机的所有人群。 二:软件总体设计 本程序名为“月账单”,用来记录日常消费,程序会按月统计和提醒消费情况,月消费超预定会提醒用户。程序使用Android技术编程,界面要做到实用美观,简约大方。程序需要实现添加用户、用户记账、账单查询、消费统计等功能。

主界面:首次打开程序需要新建用户,以后登录直接进入当前用户操作界面(即关闭程序前登录用户)。主界面包括当前用户余额、其他用户选择、建立新账目、账单查询、帮助,关于等信息。主界面点击余额球,显示当前用户消费统计。 添加用户:程序可为多用户实现记账及统计等功能,添加用户需要输入用户姓名,电话,QQ,生日等信息。添加用户界面下方有确认添加和取消按钮。如果输入没有输入姓名,会提示:请输入姓名。其他信息可以不输入。如果名字重复,提示:用户名重复。 用户选择:选择用户,存储各自账单。用户选择界面有添加用户图标,点击即可添加用户。 用户头像:头像使用注册姓名的最后一个字。主界面点击头像进入用户选择界面。在用户选择界面点击头像选择用户。 用户记账:记账需要选择或输入消费日期、消费项目、项目数量和项目价格。记账结果可以在账单查询页面查看。记账输入完成可以选择录入或取消。输入未完成点击录入,会提示:输入信息不全,请重新完整数据。 账单查询:统计罗列所有消费记录,表明消费日期,消费项目、消费数量和价格等信息。页面包括余额按钮,点击进入消费统计。点击页面下方“+”号按钮,可以进入用户记账页面。 消费统计:统计各月消费。每天消费的钱也许是小数目,但一月下来,往往比预期要花费的多,设置消费统计有利节约开销。消费统计中点击明细查询按钮,进入账单查询界面。 帮助:说明软件使用方法,使用建议,注意事项等。 关于:版本说明,作者介绍,制作日期等信息。 设置:设置页面包括程序背景音乐开关,背景音乐选择,触屏震动,触屏音效,切屏音效,今日消费上限提醒开关,今日消费上限设置,月消费上限提醒开关,月消费上限设置等。 菜单键:选择关闭程序。 返回键:返回上一层,两秒内按两次直接退出程序。 程序bug:程序出现死循环等问题应检验跳出,提示用户选择:关闭程

家庭智能监控系统

智能安防系统方案 2010年03月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防范观念已经从以前的企事业单位,扩展到了家庭用户和小型商铺。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商铺安装了门磁、红外、烟感等防火防盗设备。但是,原有的安防系统,大量都是针对企事业单位,存在误报警率高、安装施工麻烦、价格过高等问题,并不适合于家庭和商铺安装使用。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微电子、光电、通信等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安防系统也随着这个浪潮由原来的模拟产品逐步过渡到数字化、网络化监控产品,智能安防系统,针对原有安防产品的不足,分析了家庭和商铺用户的需求,并且引入了数字化的网络摄像机技术和网络化运营的概念,并加入了多种无线报警模块和新的网络供电技术,使之成为一款全新的针对家庭和商铺的安防解决方案。 智能安防系统主要有四部分构成:视频监控主机、外围无线报警模块(遥控器、门磁、红外、烟雾、瓦斯等)、用户接收终端(手机、客户端播放器、电子邮箱)和系统管理平台。它可以把用户家中或商铺的任何异动(非法闯入、失火、瓦斯泄漏等),以文字、图片或是视频片段的形式告知用户,并且在报警发生时录制一段视频或一张图片保存在主机SD卡上或发送到平台服务器上保存。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因特网,实时查看家中或企业的情况。 智能安防系统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视、简便、快捷的小区域安防信息获取方式,为传统报警装置经常带来的误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办法,是把网络摄像机和报警装置的完美结合,通过系统平台发送实时的报警信息,通过摄像机查看监控区域情况判断合理的处置方

式。对网络的利用和可以接入3G网络,给电信、移动等运营商提供了一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良好的增值业务。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与公安系统或保安公司合作,使用户在必要时,将家居的安防托管给公安系统或保安公司,最大程度上确保家居安全。

病历书写规范试题及答案

病历书写规范测试题 一、选择题:(1-20为单选,21-30为多选) 1、主诉的写作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A.提示疾病主要属何系统 B.提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C.指出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D.指出疾病发热发展及预后 E..文字精练、术语准确 2、病程记录书写下列哪项不正确() A.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B.体检结果及分析 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每天均应记录一次 E.临床操作及治疗措施 3、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A,入院记录需在24小时内完成 B.出院记录应转抄在门诊病历中 C.接收记录有接受科室医师书写 D.转科记录由原住院科室医师书写 E.手术记录凡参加手术者均可书写 4、有关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A.首次由经管的住院医师书写 B.病程记录一般可2-3天记录一次 C.危重病人需每天或随时记录 D.会诊意见应记录在病历中 E.应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及分析意见 5、下列哪项不是手术同意书中包含的内容() A.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C.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 D.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 E.经治医师或术者签名 6、些列关于抢救记录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指具有生病危险(生命体征不平稳)病人的抢救 B.每一次抢救都要有抢救记录 C.无记录者不按抢救计算 D.抢救成功次数:如果病人有数次抢救,最后一次抢救失败而死亡均记录抢救失败 7、下列哪些不属于病历书写基本要求() A.让患者尽量使用医学术语 B.不得使用粘、刮、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C.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D.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8、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限为() A.术后6小时 B.术后8小时 C.术后10分钟 D.术后即刻 E.术后24小时 9、问诊正确的是() A.您心前区痛放射到左肩区吗 B.你右上腹痛反射到右肩痛吗 C.解大便有里急后重吗 D.你觉得主要是哪里不适 E腰痛反射到大腿内侧痛吗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2018 年试行版)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terminal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1) 5 功能要求. (2) 6 性能要求. (5) 7 布置和组柜. (6) 8 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7) 9 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8) 10 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27) 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31)

前言 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 )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 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规范南方电网智能终端装置的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 选型及敷设要求、以及相关二次回路要求,提高智能终端装置的标准化水平,为智能终端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智能终端的运行、管理水平。 本技术规范代替Q/CSG 1204005.67.6-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6分册:智能终端》,与Q/CSG 1204005.67.6-201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第 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补充更新,其后的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 ——修改了配置原则(见 4.2); ——增加了建模原则(见 4.3); ——增加了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见 4.4); ——增加了适用范围(见 4.5); ——重新编写了第 5 章功能要求内容; ——重新编写了第 6 章性能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7 章布置和组柜设计规范内容; ——增加了第8 章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9 章对二次回路的要求内容; ——增加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增加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本规范的附录A、B、C 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本规范在起草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以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千宽、陈桥平、张弛、彭业、徐鹏、丁晓兵、刘玮、王增超、刘琨、陈志刚、赵谦、余德冠、付强、安永帅、赵锋荣、王峰。其中第1-3 章由刘千宽编写,第 4 章由陈桥平、张弛编写,第 5 章由彭业、徐鹏编写,第 6 章由陈志刚、丁晓兵、刘玮编写,第7 章由王增超编写,第8 章由刘琨编写,第9 章由刘千宽编写,附录A-C由赵志刚、赵谦等编写, 编写说明由刘千宽编写。刘千宽、赵志刚负责统稿校核。 本标准自2018 年 6 月起试行。 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

病历书写规范(新版)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第八条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

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一条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第十二条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移动智能终端开发技术第2次14156-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参考资料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移动智能终端开发技术第2次-参考资料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题库有可能会换,不保证全部都有!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如果题目顺序和你的试卷不一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一、多项选择题(共10 题、0 / 30 分) 1、布局管理器可以在()中建立 A、Java代码 B、布局文件 C、R.java文件 D、资源文件 参考答案是:AB 2、模拟器使用电脑上可挂载的磁盘镜像来模拟真实设备的闪存分区。它使用包含模拟器专用内核的磁盘镜像、()和保存用户数据和模拟SD卡的可写镜像。 A、Android系统 B、ram磁盘镜像 C、缓存 D、RAM 参考答案是:AB 3、在移动网站中使用HTML5步骤有() A、在你的本地服务器根目录中创建一个HTML文件 B、获取你的IP地址 C、当你获取到你的IP地址,把它输入到移动浏览器的URL地址栏,然后你就可以看到页面加载成功 D、配置本地网站服务 参考答案是:ABC 4、下面那些是HTML5的新特性() A、canvas 元素 B、video元素 C、audio元素 D、新的特殊内容元素,比如article、footer、header、nav、section 参考答案是:ABCD 5、XAML中的属性是可以用多种语法去设置的,可以通过下面的哪些方式来设置对象元素的属性?() A、使用属性语法 B、使用属性元素语法 C、使用内容元素语法 D、使用集合语法 参考答案是:ABCD

6、大部分WindowsPhone的控件都间接或直接继承了哪三个基类?() A、UIElement B、FrameworkElement C、Control D、View 参考答案是:ABC 7、在Intent类中,定义了一系列动作常量,其目标组件包括()。 A、Activity类 B、Broadcast类 C、Service类 D、BroadcastReciver类 参考答案是:AB 8、UI界面控制的方法() A、Java 代码 B、XML文件 C、Java代码和XML文件混合 D、R.Java文件 参考答案是:ABC 9、以下iOS8中针对开发者新特性描述正确是?() A、Safari浏览器还不能添加新的插件 B、相机和照片API也实现开放 C、引入全新基于C语言的编程语言Swift D、支持第三方键盘 参考答案是:BCD 10、下列UIWebView加载网页时常用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void)webViewDidStartLoad:(UIWebView *)webView网页加载完成后的时候调用 B、-(void)loadRequest:(NSURLRequest*) request: 直接装载URL C、-(void)loadHTMLString:(NSString:(NSString *)string baseURL:(NSURL *)baseURL:主要用于装载用字符串拼接成的HTML代码 D、-(void)loadData:(NSData *)data MIMEType:(NSString *)MIMEType textEncodingName:(NSString *)textEncodingName baseURL:(NSURL *)baseURL:主要应用于转载本地页面或者外部传来的NSData 参考答案是:BCD 二、单项选择题(共20 题、0 / 40 分) 1、使用protocol时,声明一组可选择实现与否的函数,需要在声明的前一行加上()。 A、@required B、@optional C、@interface

新版《信息安全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信息安全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 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1 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研究制定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的国家标准。该项目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负责主办。 1.2协作单位 在接到《信息安全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标准的任务后,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立即与相关厂商进行沟通,并得到了多家业内知名厂商的积极参与和反馈。经过层层筛选之后,最后确定由新能聚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标准编制协作单位。1.3主要工作过程 1.3.1成立编制组 2012年12月接到标准编制任务,组建标准编制组,由本检测中

心、新能聚信及北京奇虎联合编制。检测中心的编制组成员均具有资深的产品检测经验、有足够的标准编制经验、熟悉CC;其他厂商的编制成员均为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研发负责人及主要研发人员。检测中心人员包括俞优、顾健、陈妍、陆臻、张笑笑、沈亮等。 1.3.2制定工作计划 编制组首先制定了编制工作计划,并确定了编制组人员例会安排以便及时沟通交流工作情况。 1.3.3参考资料 该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划分准则 ?GB/T 18336.3-201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3部分:安全保障组件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5069-2010 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1.3.4确定编制内容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测试策略上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应用软件的测试策略、方法和内容,需要分析其使用特点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性隐患,针对这些隐患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终端用户的软件使用安全。 移动智能终端号称永远在线,可以随时联机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

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和控制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和控制方法,它包括用电负荷、传感器模块、Bluetooth通信模块、云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单片机从机、电脑主机、移动终端,所述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所述的单片机从机分别与传感器模块和用电负荷电连接,单片机从机与电脑主机进行蓝牙通信,单片机从机和电脑主机分别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的云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分别与电脑主机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电负荷、传感器模块、Bluetooth通信模块、云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单片机从机、电脑主机、移动终端,所述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所述的单片机从机分别与传感器模块和用电负荷电连接,单片机从机与电脑主机进行蓝牙通信,单片机从机和电脑主机分别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的云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分别与电脑主机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从机为Arduino单片机从机,Arduino单片机从机使用Nano或Leonardo或Uno的

Arduino扩展板,电脑主机为Raspberry Pi卡片式电脑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烟感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脑主机分别与移动终端和单片机从机采用双工通信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云服务器数据库系统运行神经网络算法,对用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学习并得到用户的最优智能控制方案;云服务器数据库系统与移动终端数据交互,并对移动终端进行数据备份;云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对电脑主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指令分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从机连接一个或多个用电负荷,单片机从机接收电脑主机分发的控制命令,对用电负荷进行控制,所述的控制包括开关控制、PWM模拟量调节控制、定时触发控制和应急性触发控制并进行命令寄存与数据采集传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脑主机;控制多个单片机从机的运行,获取多个单片机从机的回传数据,电脑主机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与云服务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回传与备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采用拟人化交互式的聊天界面,所述聊天界面的输入方式包含语音识别、插件按键控制、文字输入和卡片式图形输入方式;移动终端用于存放配置信息、用户信息、终端设备信息和用电负荷实时状态参数,并且与云服务器数据系统相互数据备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家庭智能物联网终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采用动态分组方式对用电负荷进行分组控制;采用多用户环境进行系统控制。

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 摘要:智能手机的发展经历了许多纷争,但是到今天为止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硬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其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拥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而且相比传统手机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手机也逐渐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手机除了在用于打电话和发短信之外,也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于是就演变出了智能手机。本文就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望与大家交流学习。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智能手机拥有比普通手机更加强大的功能,更多的应用,更人性化的操作,而使用智能手机,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当前的智能手机主要分为五大智能系统,它们分别是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诺基亚的Symbian,微软的WindowsPhone7,以及黑莓的RIM。智能手机的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2008年智能手机占全部手机份额的13%,而2011年第三季度就已经达到了31%,我们相信,在将来这个数字还会迅速增长。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纷争从未停止,而其发展也经历着风云变幻,甚至主导者整个手机产业的未来。2001年拥有最早的智能系统Symbian,但是智能手机到了2008年才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限于当时的硬件技术。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步IOS系统的智能手机iphone,在当时谁也不会想到,2010年IOS的手机会改变整个手机行业的格局。在这样一场变革当中,有人欢喜有人忧,昔日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在逐渐忍受着自己的手机市场份额被蚕食。2010年第三季度Symbian占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36.3%,而今年的第三季度已经下降为16.9%,相比之下Android的市场份额从25.3%升至52.5%。2010年苹果凭借其智能手机成为最赚钱的IT公司,连带app store引领了手机市场的大洗牌,一款成功的手机助其成为最有价值的IT公司。但是诺基亚在2011年第三季度重新推出了WindowsPhone7系列的手机,有望扭转目前的困境。但无可否认,无论手机市场如何发展,智能手机必将引领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 智能手机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呢?自从谷歌推出Android系统,成功帮助摩托罗拉手机复苏,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转战安卓,其中不乏许多中国企业。鉴于安卓系统对手机硬件的强烈需求,手机硬件战也逐渐展开,于是手机有了更高的cpu,更高的像素,更多的功能和更加流畅的体验,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想从中分一杯羹。 为什么说智能手机普及是一种趋势? 一、手机用户的迅速扩展 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9.2亿,占全国人口的2/3,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且最近几年手机用户增长主要人群为白领,青年人,以及在校学生,而这类人群对手机功能的需求更加前卫,对科技的认知也更加深刻,因此直接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

UDM-501F分相智能终端技术及使用说明书

UDM-501F智能终端(分相)技术及使用说明书 (Version 1.05) 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Shanghai SHR Automation Co.,Ltd.

前言 感谢您使用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的产品。为了安全、正确、高效地使用本装置,请您务必注意以下重要提示: 本说明书仅适用于UDM-501F B50分相智能终端。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调整、测试和操作。如有随机资料,请 以随机资料为准。 为防止装置损坏,严禁带电插拔装置各模件、触摸印制电路板上的芯片和器件。 请使用合格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测。 装置如出现异常或需要维修,请及时与本公司服务热线联系。 本说明书和产品今后可能会有小的改动,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否 相符。

目录 1装置简介 (1) 1.1应用范围 (1) 1.2装置特点 (1) 1.3功能配置 (1) 1.4通信配置 (2) 2技术参数 (3) 2.1电气参数 (3) 2.2装置功耗 (3) 2.3输出触点容量 (3) 2.4对时精度 (3) 2.5智能操作箱功能参数 (3) 2.6SOE事件记录 (3) 2.7环境条件 (3) 2.8抗干扰性能 (4) 2.9绝缘性能 (4) 2.10机械性能 (4) 3工作原理 (6) 3.1智能操作箱 (6) 3.2跳闸逻辑 (8) 3.3合闸逻辑 (10) 3.4跳合闸回路监视 (13) 3.5压力监视及闭锁 (14) 3.6闭锁重合闸及沟通三跳 (14) 3.7断路器位置 (15) 3.8KK合后位置及事故总 (15) 3.9断路器位置不对应 (15) 4装置硬件及结构 (17) 4.1模件配置 (17) 4.2模件端子说明 (18) 4.3指示灯说明及处理 (34) 4.4装置结构 (36) 5安装、投运说明及注意事项 (37) 5.1安装注意事项 (37) 5.2投运注意事项 (37) 6供应成套性及保修 (37) 7订货须知 (37)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16年版)

邯郸市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16年版) (征求意见稿) 邯郸市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 邯郸市病案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检验、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病历书写中几项记录格式要求。 (一)日期记录格式。应统一采用公历制,按“年、月、日”的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如"2013-2-8"或"2013年2月8日"。 (二)时间记录格式。统一采用24小时计时制,时间记录到分。如"上午8点10分"记为"8:10","晚上8点10分"记为"20: 10"。 (三)度量衡单位记录格式。统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律采用国际符号。如血压使用"mmHg",长度单位要写"米(m) 、厘米(cm)、毫米(mm)"等,不能写"公尺、公分、公厘"等;容量应写"毫升(ml)"、"升(L)",不能写"公升、立升等。 (四)疾病分类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疾病分类编码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I0;手术、操作分类按ICD-9-CM-3。 (五)抢救记录补记格式。要按照补记时间书写,但抢救记录内容中必须记录开始抢救时间,具体到分钟。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六条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色或黑色油水圆珠笔书写。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晰、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署全名。不得采用刮、粘、涂、描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