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贝塞尔函数

n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

J x

n

第二类贝塞尔函数,或称Neumann函数()

Y x

n

第三类贝塞尔函数汉克尔(Hankel)函数,(1)()

H x

n

第一类变形的贝塞尔函数()

I x

n

开尔文函数(或称汤姆孙函数)n阶第一类开尔文(Kelvin)第五章贝塞尔函数

在第二章中,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了一些定解问题。从§2.3可以

看出,当我们采用极坐标系后,经过分离变量就会出现变系数的线性常微分方程。在那里,由于只考虑圆盘在稳恒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所以得到了欧拉方程。如果不是考虑稳恒状态而是考虑瞬时状态,就会得到一种特殊类型的常微分方程。本章将通过在柱坐标系中对定解问题进行分离变量,引出在§2.6中曾经指出过的贝塞尔方程,并讨论这个方程解的一些性质。下面将看到,在一般情况下,贝塞尔方程的解不能用初等函数表出,从而就导入一类特殊函数,称为贝塞尔函数。贝塞尔函数具有一系列性质,在求解数学物理问题时主要是引用正交完备性。

§5.1 贝塞尔方程的引出

下面以圆盘的瞬时温度分布为例推导出贝塞尔方程。设有半径为R 的薄圆盘,其侧面绝缘,若圆盘边界上的温度恒保持为零摄氏度,且初始温度为已知,求圆盘内瞬时温度分布规律。

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求解下述定解问题:

222222222222220(),,0, (5.1)(,),, (5.2)0, t x y R u u u a x y R t t x y u x y x y R u ?=+=???=++<>???=+≤= (5.3)

?????????

用分离变量法解这个问题,先令

(,,)(,)()u x y t V x y T t =

代入方程(5.1)得

222

22()V V VT a T x y ??'=+?? 或

2222

2 (0)V V T x y a T V

λλ??+'??==-> 由此得到下面关于函数()T t 和(,)V x y 的方程

20T a T λ'+=

(5.4) 2222

0V V V x y λ??++=?? (5.5) 从(5.4)得

2

()a t T t Ae λ-= 方程(5.5)称为亥姆霍兹(Helmholtz )方程。为了求出这个方程满足条件

2220x y R V +== (5.6)

的非零解,引用平面上的极坐标系,将方程(5.5)与条件(5.6)写成极坐标形式得

22222110,,02, (5.7)0,02, (5.8)

R V v V V R V ρλρθπρρρρθθπ=????+++=<≤≤??????=≤≤?

再令 (,)()()V P ρθρθ=Θ,

代入(5.7)并分离变量可得

()()0θμθ''Θ+Θ= (5.9)

22()()()()0P P P ρρρρλρμρ'''++-= (5.10)

由于(,,)u x y t 是单值函数,所以(,)V x y 也必是单值得,因此()θΘ应该是以2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这就决定了μ只能等于如下的数:

2220,1,2,,,n

对应于2n n μ=,有

00()2

a θΘ=(为常数) ()cos sin ,(1,2,)n n n a n

b n n θθθΘ=+=

以2n n μ=代入(5.10)得

222()()()()0P P n P ρρρρλρρ'''++-= (5.11)

这个方程与(2.93)相比,仅仅是两者的自变量和函数记号有差别,所以,它是n 阶贝塞尔方程。

若再作代换

r =,

并记

()F r P

=,

则得

222()()()()0r F r rF r r n F r '''++-=.

这是n 阶贝塞尔方程最常见的形式。

由条件(5.8)及温度u 是有限的,分别可得

()0(0)P R P =???<+∞

?? (5.12) 因此,原定解问题的最后解决就归结为求贝塞尔方程(5.11)在条件(5.12)下的特征值与特征函数((5.12中第一个条件是在R ρ=处的第一类边界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在0ρ=处的自然边界条件,由于2()k ρρ=在0ρ=处为零,所以在这一点应加自然边界条件)。在下一节先讨论方程(5.11)的解法,然后在§5.5中再回过头来讨论这个特征值问题。

§5.2 贝塞尔方程的求解

在上一节中,从解决圆盘的瞬时温度分布问题引出了贝塞尔方程,本节来讨论这个方程的解法。按惯例,仍以x 表示自变量,以y 表示未知函数,则n 阶贝塞尔方程为

22

222()0d y dy x x x n y dx dx ++-= (5.13)

其中n 为任意实数或复数。我们仅限于n 为任意实数,且由于方程中的系数出现2n 的项,所以在讨论时,不妨先假定0n ≥。

设方程(5.13)有一个级数解,其形式为

20120()c k c k k k k y x a a x a x a x a x ∞

+==+++++=∑,00a ≠ (5.14)

其中常数c 和(0,1,2,)k a k =可以通过把y 和它的导数,y y '''代入(5.13)来确定。

将(5.14)及其导数代入(5.13)后得

220{[()(1)()()]}0c k k k c k c k c k x

n a x ∞+=++-+++-=∑

化简后写成

22221220122()[(1)]{[()]}0c c c k k k k c n a x c n a x c k n a a x ∞

++-=-++-++-+=∑

要上式为恒等式,必须各个x 幂的系数全为零,从而得到下列各式: 1°220()0a c n -=;

2°221[(1)]0a c n +-=;

3°222[()]0(2,3,)k k c k n a a k -+-+==。

由1°得c n =±,代入2°得10a =。先暂取c n =,代入3°得 4°2(2)

k k a a k n k --=+。

因为10a =,由4°知13570a a a a =====,而246,,,a a a 都可以用0a 表示,即

022(22)

a a n -=+, 0424(22)(24)

a a n n =++, 06246(22)(24)(26)a a n n n -=

+++, … 0202(1)2462(22)(24)(22)(1)2!(1)(2)()m

m m m a a m n n n m a m n n n m =-+++-=+++.

由此知(5.14)的一般项为

202(1)2!(1)(2)()

m n m m a x m n n n m +-+++ 0a 是一个任意常数,让0a 取一个确定的值,就得(5.13)得一个特解。

把0a 取作

012(1)

n a n =Γ+ 这样选取0a 可使一般项系数中2的次数与x 的次数相同,并可以运用

下列恒等式:

()(1)(2)(1)(1)(1)n m n m n n n n m ++-++Γ+=Γ++

使分母简化,从而使(5.14)中一般项的系数变成

221(1)2!(1)

m m n m a m n m +=-Γ++ (5.15) 这样就比较整齐、简单了。

以(5.15)代入(5.14)得到(5.13)的一个特解

2120(1)(0)2!(1)n m

m

n m m x y n m n m +∞+==-≥Γ++∑ 用级数的比率判别法(或称达朗贝尔判别法)可以判定这个级数在整个数轴上收敛。这个无穷级数所确定的函数,称为n 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记作

220()(1)(0)2!(1)n m

m

n n m m x J x n m n m +∞+==-≥Γ++∑ (5.16) 至此,就求出了贝塞尔方程的一个特解()n J x 。

当n 为正整数或零时,(1)()!n m n m Γ++=+,故有

220()(1)(0,1,2,)2!()!n m

m

n n m m x J x n m n m +∞+==-=+∑ (5.17) 取c n =-时,用同样的方法可得(5.13)的另一特解

220()(1)(1,2,)2!(1)!n m

m

n n m m x J x n m n m -+∞--+==-≠Γ-++∑ (5.18) 比较(5.16)式与(5.18)式可见,只要在(5.16)右端把n 换成n -,即可得到(5.18)式。因此不论n 式正数还是负数,总可以用(5.16)

统一地表达第一类贝塞尔函数。

当n 不为整数时,这两个特解()n J x 与()n J x -是线性无关的,由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的通解的结构定理知道,(5.13)的通解为

()()n n y AJ x BJ x -=+ (5.19)

其中,A B 为两个任意常数。

当然,在n 不为整数的情况,方程(5.13)的通解除了可以写成(5.19)式以外还可以写成其它的形式,只要能够找到该方程另一个与()n J x 线性无关的特解,它与()n J x 就可构成(5.13)的通解,这样的特解是容易找到的。例如,在(5.19)中取cot ,csc A n B n ππ==-,则得到(5.13)的一个特解

()cot ()csc ()

()cos ()()sin n n n n n Y x n J x n J x J x n J x n n ππππ

--=--=≠整数(5.20) 显然,()n Y x 与()n J x 是线性无关的,因此,(5.13)的通解可以写成

()()n n y AJ x BY x =+ (5.21)

由(5.20)式所确定的函数()n Y x 称为第二类贝塞尔函数,或称Neumann 函数。

§5.3 当n 为整数时贝塞尔方程的通解

上一节说明,当n 不为整数时,贝塞尔方程(5.13)的通解由(5.19)或(5.21)式确定,当n 为整数时,(5.13)的通解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我们证明当n 为整数时,()n J x 与()n J x -是线性相关的。事实上,不妨设n 为正整数N (这不失一般性,因n 为负整数时,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在(5.18)中,1(1)N m Γ-++当0,1,2,,(1)m N =-时均为零,这时级数从m N =起才开始出现非零项。于是(5.18)可以写成

2224

24()(1)2!(1)! (1){}2!2(1)!2(2)!2! (1)()

N m

m

N n m m N N N N N

N N N N N x J x m N m x x x N N N J x -+∞--+=++++=-Γ-++=--++++=-∑ 即()N J x 与()N J x -线性相关,这时()N J x 与()N J x -已不能构成贝塞尔方程的通解了。为了求出贝塞尔方程的通解,还要求出一个与()N J x 线性无关的特解。

取哪一个特解?自然我们想到第二类贝塞尔函数。不过当n 为整数时(5.20)的右端没有意义,要想把整数阶贝塞尔方程的通解也写成(5.21)的形式,必须先修改第二类贝塞尔函数的定义。在n 为整数的情况,我们定义第二类贝塞尔函数为

()cos ()()lim ()sin n n J x J x Y x n ααααπαπ

-→-=为整数 (5.22) 由于当n 为整数时,()(1)()cos ()n n n n J x J x n J x π-=-=,所以上式右端的极限为“00

”形式的不定型的极限,应用洛必达法则并经过冗长的推导,最后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