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理论发展述评

语境理论发展述评
语境理论发展述评

语境理论发展述评

李更春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91)

摘 要:传统语境观把语境视作静态的事物,将交际双方视为被动的参与者。认知语境观以解释话语动态理解过程为主要目的,弥补了传统语观境观的不足。将二者有机结合,能从宏观、微观、静态、动态的角度全面理解话语的意义。

关键词:语境;传统语境观;认知语境观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9247(2006)02 0098 03

On the Development of C ontext Theories

LI Geng chun

(School of Fo reig n Studies,T 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 y ,T ianjin 300191,China)

A 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contex t theories,contex t is regarded as static,in w hich both sides are tho ught of as the passive participants in communication.H owever,relevance theo ry believ es context is mainly to ex plain the dynamic compre hensio n process of disco urse,which compensates for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theory.To combine the tw o o rganically,we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discourse fro m macro,micro,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Key w ords:context;traditional context theory;cogniti v e context theory

所谓语境,简单地说就是使用和理解语言的环境。人类对于语境的研究是与其对于意义的探索伴随始终的。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Aristotle 就提出对于词语意义的理解需要依赖其出现的不同语境的观点。从那以后,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曾对语境有过论述,但都未能将语境作为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加以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 ski)是提出语境概念的第一人。他的朋友、 伦敦学派 (London School)代表人物弗斯(Firth)吸收了他的很多观点并提出了 上下文 (co-tex t)和 情景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的概念。之后,弗斯的学生韩礼德(M.A.K Halliday)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语境理论并提出了著名的语域理论(Register T heory)。此外,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Fishman,1968)和海姆斯(Hymes,1972)也对语境做过研究。在认知语境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说这些理论阐述都将语境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先于交际而存在的。我们可以将这些观点称为传统语境观。1986年,斯珀泊(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合著的 关联: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Communication &Cognition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语用学的诞生。在该书中,两位作者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将这种观点称为认知语境观。本文拟对传统语境观与认知语境观加以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认知语境观的进步性。

一、传统语境观

(一)国外的研究

传统语境观的发展与许多学科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哲学、逻辑学与人类学。哲学家们发现,对于许多哲学问题的研究都必然要涉及到语境的问题。美国哲学

家和逻辑学家皮尔士(C.S.Peirce)[1]发现对于人称代词(我、你、他)和表示时态的词的理解就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另外,对于指示词(demonstratives)的理解也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皮尔士将这些词汇称为 指示符号 (indexical signs)。人类学对于语境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他通过对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的语言进行观察研究后得出结论: 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 ,并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之中,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

以正确理解语言。[2](P17)

这些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两本著作中: 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 [3]和 珊瑚园及其

魔力。[4]

对于马林诺夫斯基来说,语言是一种 行为模式 而不是 思想符号 ,[3](P296)语言的功能是组织人类的共同活动,它是 活动的方式 而不是 思想或思维的反映 。 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 , 言语环境中的话语是

真正的语言分类 ,[3](307)

孤立的词语实际上不过是臆造的语言事实 , 真正的语言事实是实际语言环境中的完整话语 ,[4] 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

语言环境对于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5](P7-8)

可见,马氏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定位为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可以说,马氏的语境观为语境理论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并为以后语用学以及话语分析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清晰的研究思路。但是,他并未提出一套完整的语境理论,其对于语境的描述也略显零散。例如他未能列出语境的构成要素,也未能阐述语境具体如何在话语理解中起作用。英国语言学点,情景语境由下列要素组成:(1)参与者在言语和非言语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关特征,比如:人物、人物的个性以及人品等;(2)有关的事物和非语言性,非人格性的事件;(3)言语活动的影响。1964年,弗斯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2](P17-18)接受了其关于情景语境的思想,并提

收稿日期:2005 11 18

作者简介:李更春(1983-),男,安徽庐江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98

第23卷第2期

2006年3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 nhui U niversity of Techno logy (Social Sciences)

V ol.23,N o.2M arch ,2006

出了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或 语言环境 三元论,认为语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话语的范围(field)、话语的方式(mode)和话语的风格(tenor)。话语的范围可分为政治、科技、生活等领域:话语的方式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话语的风格包括交际者的地位、关系、身份等。[6][7]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也对语境进行过研究,[8]认为语境就是 谁何时何地对谁说什么话 ,[5](P8)是一受共同行为规则制约的社会情境,包括时间、地点、身份和主题。而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认为,语境是由下列要素共同组成的: 话语的形式和内容 ( form and content of text), 背景 (setting), 参与者 (participants), 目的 (need), 音调 (key), 交际工具 (medium), 风格 (genre)和 相互作用的规范 (inter action norms)等。[9]

(二)国内的研究

王德春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 使用语言的环境 ,并把环境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大类。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10](P128)

何兆熊从交际主体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两方面将语境归纳为以下几类:(1)语言知识: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对语言交际上文的了解:(2)语言外知识:背景知识,包括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语规范;情景知识,包括交际的时间与地点、交际的主题、交际的正式程度、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相互知识。[11](P11-12)

周礼全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将 语用语境 分为客观存在的语境、说话者所认识的语境、听话者所认识的语境,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同认识的语境。[12](P386-391)

也有学者将语境分为狭义语境与广义语境,言辞语境与言辞外语境,真实语境与虚拟语境,显现语境与隐含语境,自然语境与社会语境等。虽然这些分类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将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心理认知操作因素考虑在外,是一种静态的现象性的分析。

二、传统语境观的不足

语言学家们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界定和分类。他们的理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实际使用中的话语。虽然他们的分类有所不同,但是在以下几点上却是一致的,即:(1)视语境为客观存在,由不同层次的语境要素所构成。(2)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话语的编码和解码都要参照事先确定好的语境进行,语境是给定的而不是选定的。随着语境学、语用学与交际学的发展,特别是认知语用学的发展,这种静态的语境观点正逐渐受到来自各个理论学科的质疑和挑战。以下是这种传统的语境观所暴露出来的不足:(1)传统语境观所涉及的范围太广,包括语言的知识、语言的上下文、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交际的时间地点、交际者以及说话方式等情景要素。可以说在一个具体的交际过程中,这些语境要素对于话语生成和理解的作用并非都是同等凸显的。比如在世界功能语言学大会上,人们的交际更加受制于对于功能语言学的认识水平而不是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因为在中国研究的功能语言学与在说英语的国家研究的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思想还是一样的。所以传统语境观中语境是一个潜在的语境。笔者认为,只有那些对话语生成与理解产生实质影响的语境才是真正的语境。(2)传统语境观将语境视作静态的事物,是交际之前就确定的常项。按照这种观点,交际者在理解话语时根据语境进行推导便可得知意义,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交际双方的不理解现象呢?除了周礼全对语境的分类能部分解释此现象外,其他的语境观都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周的分类还是或多或少地带有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观的痕迹。(3)传统语境观将交际双方视为被动的参与者。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是积极的参与者,或运用语用推理或构建合适的语境来解释对方的话语,以达到交际成功为双方共同的目的。而传统语境观将交际双方看成是被动地适应交际发生时语境的交际观望者。这一点有悖于现实情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认知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传统语境观的不足。于是,一种新的语境观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关联理论语境观,也被称作认知语境观。

三、认知语境观

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很多语言学家把客观世界中种种制约话语的因素定格在人的认知的前提之下,让主观的认知统揽全局,客观的语境因素只有通过认知的过滤才能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作用,于是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Sperber和Wilson这样定义语境: 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 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 [13][14](P236-237)听话者对世界的假定以概念的表征储存在大脑中,构成一个人的认知环境。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是一系列可以映现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它包括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一个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环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话语理解的正是构成语境的这些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可以说,关联理论突破了传统语境观的局限,将语境概念视为一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而不局限于和话语有关的当时物理环境或前面紧靠话语的信息。相对于传统语境观,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观是动态的:在交际一开始交际双方以一定的认知环境为背景,随着交际的不断发展,新的语境假设不断地添加到双方的认知语境中,使得语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理解涉及两类信息的结合和运算,即由话语信号建立的新的假设和在此之前己被处理的旧假设。听话者以关联理论指导其话语理解过程,以新建立的语境假设和已存储在记忆中的旧假设为前提推导出说话者的意图。

总之,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认为语境不是常项,语境是认知性质的,是人对世界假设的子集。话语含义的推导取决于语言符号解码产生的假设与被选定的认知语境相结合通过演绎逻辑规则产生语境含义。

四、认知语境观对传统语境观的改进

传统语境观混淆了潜在的语境与真实语境,而认知语境观则克服了这个缺点,将语境视为一心理建构体,是交际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选定的对于话语理解

(下转第102页)

99

李更春:语境理论发展述评

个小句主位(春眠、处处、夜来、花落)都不相同,既有主谓结构,也有地点状语。主位的变化同时也推动着述位的变化,由 不觉晓 、 夜来 到 知多少 ,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春的画卷,还写出诗人对春天的所感所思。 下面再来看一下译文的主位 述位关系:

译文(1)A Spring Morning

T his mor of spring||in bed I m lying,

Not woke up till|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torms,||

H 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译文(2)A Spring Morning

I||aw ake light 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 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rids-

But now I||remenber the night,the storm,

And I||w 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译文(1)和译文(2)都有三套主位结构,但它们的主位模式却有所不同。译文(1)的三个主位均不相同,分别是名词词组、省略句和介词短语,都具有标记性,这和原诗的主位模式大体上一致。这种主位变化使得小句的表现方式更为灵活,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述位中的 lying crying 、 showers flow ers 形成押韵,富有节奏感,同时它们也是小句的信息中心所在。译文(2)的三个主位都是主语 I ,具有无标记性。语篇围绕 I 展开,述位情况均为 I 所见所闻所感。译文(2)还出现了多重主位,第三小句中的 but 和第四小句中的 and 都是语篇主位(Tectual T heme), now 作为一个时间指示词,也可以看作是语篇主位,它们都是帮助译文(2)建立连贯的衔接手段。但是译文(2)没有注意诗歌的音乐美,缺少押韵,行文上更类似散文。在诗的意象上,译文(1)更贴近原诗,第一小句中的 mor 采取了音节省略,不仅不影响内涵,还增添了译文(1)的音韵美。

参考文献:

[1]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李福印 语义学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Geoff T hompson 功能语法入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9

[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增订版)[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2

[5]黄国文 汉英对比的语言学尝试[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2)

(责任编辑 毛国红)

(上接第99页)起实质作用的那部分语境假设的集合。因此,交际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知识以构成认知语境。可以说,认知语境观中的语境是真实的语境,它克服了传统语境范围过大的缺点,也展现了语境具体如何在话语理解中起作用的。其次,认知语境观将话语双方视为积极的参与者,不断地搜寻理解话语所需的语境假设或推理出隐含的语境假设并与话语解码所得到的假设相结合产生语境效果(contex tual effects),实现话语的关联。这一点与现实情况较为相符。再次,认知语境观能解释话语的不理解现象。关联理论认为,如果听话者的长期或短期记忆中不存在相关的知识以构成理解说话者话语的认知语境的话,也就是说听话者的潜在认知语境中不存在必要的语境假设时,推理将无法进行,交际将归于失败。

综上,从传统语境观到认知语境观,人类对于语境的研究已从表象深入到本质,从以前的简单归纳分类到现在的动态解释,可以说使语境理论增强了解释力,也更加符合理论发展的总体方向。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观以解释话语动态理解过程为主要目的,恰恰能弥补传统语境观的不足之处。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我们从宏观的和微观的,静态的和动态的角度全面理解话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eirce,C.S.H ow to M ake Our M eaning Clear[A].In C.H art

shorne&P.Weiss(eds.).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 s Peirce[C].Cambridg e,M ass.:T 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 niversity Press,1934.

[2]胡壮麟,朱 永.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

版,1989.[3]Malinowski,B.T he Problem of M eaning in Primitive Lang uages

[A].In C.Ogden&I.A.Richards(eds.).T he Meaning of

Meaning[C].Lo ndon:Routledg e&K egan Paul:296-346. [4]M alinowski,B.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 ag ic.T he Langguage

of Magic and Gardening[M].Bloomington:Indiana U ni versi ty Press,1935.

[5]王建平.语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A].西稹光正.语境研究论

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Halliday,M.A.K.L ear ning H ow to M ean:Ex p lor ations in the

Develop ment of Language[M].Edw ar d Arnold,1975.

[7]H alliday,https://www.360docs.net/doc/579834796.html,nguag e as Social Semiotic:Towardw a

General Social L ing uistic T heory[A] In A.M akkai&V.B.

M akkai(des.).T he fir st L acus Forum[C].Hornbean Press, 1975.

[8]F ishman,J.A.et al.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M].M outon,1968.

[9]H ymes,D.M odels of the Interaction o f Languag e and Social

L ife[A].In J.Gumper z&D.Hymes(eds.).Directions in Socio linguixticw[C].New Yo rk:H olt,Rinehart&Winston,1972.

[10]王德春,陈 晨.语境学[A].西稹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

[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2]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4.

[13]Sper 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

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14]蔡 芸.语境与意义推导[A].朱永生.语言 语篇 语境

[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毛国红)

102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第11章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讲义版)

第十一章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3) 本次授课框架: 总结波动理论,引出增长理论。 增长方程推导及对增长因素的讨论(包括索洛剩余) (1) 增长方程推导(总量形式),假设条件 (2) 人均形式生产函数 (3) 总量与人均量之间的关系 索洛稳态方程推导过程 (1) 索洛稳态定义 (2) 根据均衡条件的推导 (3) 稳态条件的存在性讨论(生产函数假设,INADA 条件) (4) 储蓄线和投资持平线(补偿线)相互关系的讨论解释稳态调整路径 比较静态分析 (1) 储蓄率增加情况 (2) 人口增长率增加情况 总结“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关键结论(影响总量、人均增长率的因素(结合储蓄率)与各国收入趋同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评价 一、增长方程推导 假设生产函数: N N N K AF N N K AF N K K N K AF K N K AF K A A Y Y N K AF Y ???*+???* +?=?=),(),(),(),() ,( 假设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1。根据欧拉定理: 1 对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 of Scale ,简称CRS )的理解。第一,经济规模足够大,以至于来自专业化分工的收益(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已不存在。当资本和劳动增加一倍时,只能重复原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使产出翻倍而不能带来更多;第二,强调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重要性,其他因素如自然资源的相对次要地位。本章的一道作业题也表明这种假设的合理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阻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逾越的。

总量表达式2 N N K K A A Y Y N K AF N N K AF N N K AF K N K AF K ?-+?+?=?-=??*=??* )1(1),(),() ,() ,(θθθθ 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 N N k k K K N N y y Y Y ?+?=??+?=? 人均量表达式 k k A A y y ?+?=?θ 索洛发现:技术进步、劳动供给增加和资本积累按此顺序是GDP 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人均GDP 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大部分历史中,两个重要的要素,当推资本积累3(实物与人力)与技术进步。我们对增长理论的研究重点集中于这两个因素。 索洛剩余 产出增长中不能通过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来解释的部分,可以理解为技术进步(A A ?)带来的增长。A 4有时也被称作“全要素生产率”(TFP ),这是一个比“技术进步”更为中性的术语。实证研究表明: 技术进步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大约为80%左右。由于产出和劳动、资 本投入可以直接观察到,而A 却不能,经济学家测量“索洛剩余” A 利用:])1[(K K N N Y Y A A ?+?--?=?θθ 二、稳态分析 2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资本的收入份额θ是0.25,劳动的收入份额θ-1是0.75。这意味着,资本年增长率如果为3个百分点,导致产出增长率还不到1个百分点。 3 如果将资本进一步细化为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H ),生产函数将转化为:),,(N H K AF Y =。曼昆、罗默等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指出,生产函数中实物资本K 、非熟练劳动力N 和人力资本H 的要素份额各占1/3。 4 A 被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说法,只是针对),(N K AF Y =这种生产函数形式的,这种技术进步 类型在历史上也被称作“hicks-neutral ”(希克斯中性);如果生产函数形式为),(AN K F Y =,这是的技术进步被称作劳动增广型(labor-augmenting )技术进步或“harrod-neutral ”(哈罗德中性)。如果采用这种生产函数形式,也可以推导出类似的增长方程以及索洛稳态方程。

基本理论

第二章 基本理论 毕生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先天、后天;连续、阶段;主动、被动 精神分析观 人格发展是通过自我的调节,整合生物性需要与社会要求而逐渐形成的过程; 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 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 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行为主义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环境决定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1.关于儿童的怕、怒、爱的研究 2.关于儿童的嫉妒和羞耻的研究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1.攻击性:"充气娃娃"实验 2.性别角色的获得 3.自我强化 4.亲社会行为 都是社会学习榜样影响的结果 行为、个体、环境相互作用 发展是一个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和不断社会化而形成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并不能完全决定儿童将要学习什么和模仿什么,其认知结构本身也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发展极易受到经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发展阶段。 认知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通过同化、顺应实现 图式——个体用以应对环境中发生的事件的心理结构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发展的因素成熟:前提因素物理环境:前提因素物体经验:大小、重量、形状、颜色等数理逻辑经验:玩石头社会环境:前提因素平衡:决定的因素 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 二、新皮亚杰学派 (一)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蒙纳德(Moundoud)、道易斯(Doise,W) 、布琳格(Bullinger,A) 、斯科姆科斯克(Schmid-Kitsikis,A) 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重视应用的研究。 要求把儿童发展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因此情绪、意志、人格等均成为他们考虑的内容 研究方法上,强调被试在实验中的作用 重视社会因素影响在个体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群协调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2007年11月第29卷 第6期当代经济科学M odern E c ono m ic S cience N ov . 2007Vo.l 29 No .6 城市群协调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党兴华,赵 璟,张迎旭 (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论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PREES 系统模型,并构建城市群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模型,然后针对陕西关中城市群发展现状进行案例研究,在测度关中城市群内部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评价关中城市群1990年至2005年的协调发展程度,并就关中城市群的未来协调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群;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6)-0110-06 一、引 言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涌现,区域内城市间联系的强化与网络功能作用的加强都促使城市群这种城镇密集区的高级形态愈来愈成为产业和经济竞争的重要平台 [1] 。国家发改委 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预测我国未来将形成十大城市群,我国政府在 十一五 规划中也明确提出 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目前环渤海湾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大增长极。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聚的广度和强度空前加剧,我国各城市群内部出现了很多不协调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土地不断扩张和土地低效率利用、资源消耗加快和环境承载力有限、城市文明发展与城市居民享受公共服务不足与不均衡等矛盾共存,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中出现的各类不协调现 收稿日期:2007-06-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06BJ L059)。 作者简介:党兴华(1952-),陕西省蒲城县人,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技术经济;赵璟(1982-),湖北省荆州市人,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张迎旭(1983-),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 象,大量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对各类问题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中大多是针对具体不协调问题进行展开,关于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本身并没有深入剖析,也少有文献明确提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针对城市群发展协调性的量化评价研究更是少见。而城市群是一个明显的复杂巨系统,不从整体上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状态进行把握,而直接针对城市群发展中各类不协调现象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很可能挂一漏万或者顾此失彼,因此如何从整体上评价城市群协调发展程度是指导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基础问题。 国内外大量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区域规划学角度研究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学者们分别对穗港澳都市连绵区、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和空间规划等问题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是什么,而是直接就区域整体规划中相关方面建立协调机制促进 110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简述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 理论简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简述 0.引言 所谓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下面结合选题的研究对象——河北省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作一归纳性论述。 1.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现、概念和类型 1.1.1 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理由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Ms Gro Harlem Brundtland )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此时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其后,这一理论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人们对可持续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而且从环境领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 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是比较晚但发展相对迅速的一个领域。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而且随着众多企业失败现象的出现,如何使企业保持目前,而且使企业在未期中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 1.1.2有关概念界定 企业发展是指企业面对未来未知环境的适应,使企业得以进一步运行,实现企业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

空间理论评述

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空间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研究状况,包括古典城市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的空间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近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学研究中,择要介绍了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功能学派,行为学派和人文主义方法,介绍了几位城市社会学家的空间社会学思想。包括凯文·林奇、威廉·H·怀特、林·H·乐芙兰和祖肯、欧登博格、爱德华·索亚、舒尔茨·罗伯以及曼纽·卡斯蒂尔的观点。 对城市空间的研究肇始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城市其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 城市又是工商业经济的物质依托。如K.J.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区域内的各种经济产物――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1工业革命以来,城市作为非农产业的聚集地的功能得到强化,对城市不同空间位置的经济功能分异的研究,使城市经济学研究蓬勃兴起。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对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的研究,逐渐演变成研究城市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学科,城市物质空间的经济属性得以深究。对城市不同地域空间表现出的不同经济利益的回报率,被认为是城市经济发展决策与规律的体现,从而空间位置的选择被置于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的重要内容。 工业城市的精英群落――企业家和商人,对不同空间经济利益的不同回报率的追逐导致了对空间社会属性的忽视。作为人的活动及社会交往的外部环境,在一开始,很奇怪地,把人给抛弃了。 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大城市环境恶化和各种社会问题的相继产生,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城市也是一个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只不过社会化程度较农村为高罢了。城市里的各种人类活动都与空间环境不可分割,人口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与产业、设施、资源、空间、环境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都存在食物链、营养级和生存空间环境,都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变,它标志着人类开始被作为空间环境的内部中心因素而作整体思考,这是一次从客体定位到主体定位的思考角度的转变,这个转变就使得以人为发生主体,空间为活动环境、社交关系网络的定性得以产生,空间的社会意义开始被人所认同。 一古典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 城市空间社会学应该说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是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与其他社会学分支区别开来的。如前所述,城市空间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是城市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和人类生态学。最早的人类生态学派诞生于欧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高潮中。 1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由其内部生发机制、原理而将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机体。他们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将生态学原理如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城市发展。如帕克(R.E.Park,1864-1944)等认为,城市是一种生态秩序,支配城市社区的基本过程是竞争与共生。如同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 伯吉斯用生态学观点来解释城镇的空间差异。他提出同心圆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的扩展是竞争的结果,城市发展呈放射状。由于城市里人们的社会活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向心力、专门化、离心力等的共同作用,导致产生了空间分离。各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L t=L 0e nt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2、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B.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C. 能完成序列化问题 D. 掌握群集的概念 3、以下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认知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B. 发展阶段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C. 发展阶段是以个体的年龄为根据 D. 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根据 4、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属于控制系统的是()。 A. 本我 B. 本我和超我 C. 自我和本我 D. 自我和超我 9、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 生理年龄 B. 心理年龄 C. 思维特点 D. 力必多的位置 10、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艾里克森 C. 皮亚杰 D. 斯金纳 11、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 6—12岁 B. 12—20岁 C. 15—17岁 D. 20—40岁 12、“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新城市社会学主要理论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夏建中 【内容提要】产生于70年代的新城市社会学是对传统城市社会学——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的反动。新学派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其中,法国的卡斯泰尔和美国的哈维是该学派的奠基者和中坚人物。他们借鉴马克思的知识传统,以集体消费为基石,解说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 二 曼努尔·卡斯泰尔不但是法国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旗手。他1942年生于西班牙,196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70-1979年在巴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1979年起先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在国际社会学协会中领导城市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思路》(1972)、《城市、阶级与权力》(1978)、《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1980)、《城市与百姓》(1983)、《高技术、空间与社会》(1988)和《信息城市》(1989)等。 卡斯泰尔的思想深受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的影响,1968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存在‘城市社会学’吗?”的论文,质疑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科学性。他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对象”和“真实对象”都不确定,“城市”无确切定义,故缺乏特定的真实对象;“城市性”、“生态系统”不具有理论上的明辨性特征,故没有特定的理论对象。他还认为,沃思在城市空间与城市性之间制造了一种“伪相关”,因为被沃思看作“城市生活方式”的那种东西并不是由城市环境造成,而是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工业化的文化表现,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理性化进程的产物”(M.Castells,1976)。所以在卡斯泰尔看来,传统城市社会学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更干脆讲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其代表作,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城市问题》中,卡斯泰尔明确地表示他力图用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城市社会。他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其中经济系统起决定作用;经济系统的发展不是被思想,而是被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系统所决定;经济系统本身由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资本家三要素构成。 在卡斯泰尔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集体消费。他认为,劳动者起初主要是通过个人提供的私人消费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如休息、休养、生殖、学习等);在农业社会中,农民个人为自己提供食品、衣物、房屋、出行手段以及其他所需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已日益

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

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 势评论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刘尧 内容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中国教育评价(1949—现在)的发展现状和21世纪初(2002—2030)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明的评论。 关键词:中国教育评价现状发展趋势评论 中国开创了以封建科举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古代教育评价。这种制度对世界各国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等产生过很大影响。20世纪初,中国科举制度废止,西方教育评价及其研究迅速发展之时,教育评价在中国由于众多原因也未能得到发展。直到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为了迅速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应教育实践之需要,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才逐步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一、中国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简史(1949—现在) (一)中国教育评价停滞徘徊和恢复发展时期(1949—1990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全盘照搬苏联的教育。在教育评价研究上,中国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测验运动而积累的研究人才、方法、技术、资料等诸多宝贵成果,却又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全盘学苏联的热潮中,统统被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而全遭否定。20世纪50年代

末期,中苏两国关系破裂,苏联式的考评方法被批判后,中国的教育评价研究陷于无所适从的困境而被迫中断。“文革”时期,高等学校的正常招生被中断了6年之久。1972年起,大多高等数学校开始恢复招生,主要是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和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工农兵学员,取消了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此时,教育评价研究的没有任何进展。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并对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新的招生制度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全国统一招生制度恢复后,迫切需要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和教育评价活动的开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许多教育期刊陆续译介了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有关教育评价的文章及专着,邀请外国教育评价专家来中国讲学。这些活动全面介绍了世界教育的动向、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动态,加强了中国同国外教育评价界的联系和交流。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中国在系统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在全国有组织地展开。教育评价研究的对内外交流活动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且已发展到与国外专家共同研究和探讨教育评价问题,出版和发表了一批着作和论文,初步形成了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本文全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内涵与主要理论,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未来城市内涵理论趋势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研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有必要深入系统地把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主题,是对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大战略。城市化是动态的演化过程,城市化发展理论也是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各种理论的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这些理论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理论上对城市化运动过程和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能够使我们在城市化建设中少走弯路,更自觉、更有意识地推进和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内涵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这是因为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涉及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研究领域提出了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城市化定义,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城市化既然是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涵义是丰富的,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学科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 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标准,也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许多学者把对人口城市化的研究作为研究城市化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在地域内的大量聚集是城市化的重要前提,在人口聚集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聚集功能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发挥促使城市发展、城市辐射功能加强,使城市化得以实现。 2、地理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 指从空间上看,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特征。从空间、地域角度上看,一个城市有许多次级地区,如商业中心、工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国际前沿理论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特别是大公司、大集团的竞争优势,已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为了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大大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呈现出名家辈出、学派继起的蔚为大观之势。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企业界直到90年代才真正开始接触国际先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随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也开始从过去的政府行政机关附属物逐步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此相应,企业界、理论界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研究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需求与日俱增。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为了推动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提高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有效迎接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我们着重考察和评估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战略的三大主要理论流派,以求为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拓展学术视野。 结构学派: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 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其内容一般由竞争方向(市场及市场的细分)、

竞争对象(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竞争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构成。综观近20年的国际理论研究成果,可将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思潮大致划分为三个前后继起的主要理论流派,即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 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理就首推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新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是对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厚积薄发。在波特之前,已有诸多学者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影响最广泛的当数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他在《企业战略概念》一书中所提出的战略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有时也称之为“道斯矩阵”)一直被视为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滥觞。正如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哈佛商业评论》(1995年7~8月号)在回顾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史时指出:“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安德鲁斯所构想的。”在安德鲁斯的SWOT分析框架中,S 是指企业的强项(Strength)、W是指企业的弱项(Weakness)、O是指环境向企业提供的机遇(Opportunity)、T 是指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威胁(Threats)。波特指出,构成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为此,波特反复强调:产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产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

语境理论发展述评

语境理论发展述评 李更春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91) 摘 要:传统语境观把语境视作静态的事物,将交际双方视为被动的参与者。认知语境观以解释话语动态理解过程为主要目的,弥补了传统语观境观的不足。将二者有机结合,能从宏观、微观、静态、动态的角度全面理解话语的意义。 关键词:语境;传统语境观;认知语境观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9247(2006)02 0098 03 On the Development of C ontext Theories LI Geng chun (School of Fo reig n Studies,T 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 y ,T ianjin 300191,China) A 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contex t theories,contex t is regarded as static,in w hich both sides are tho ught of as the passive participants in communication.H owever,relevance theo ry believ es context is mainly to ex plain the dynamic compre hensio n process of disco urse,which compensates for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theory.To combine the tw o o rganically,we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discourse fro m macro,micro,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Key w ords:context;traditional context theory;cogniti v e context theory 所谓语境,简单地说就是使用和理解语言的环境。人类对于语境的研究是与其对于意义的探索伴随始终的。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Aristotle 就提出对于词语意义的理解需要依赖其出现的不同语境的观点。从那以后,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曾对语境有过论述,但都未能将语境作为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加以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 ski)是提出语境概念的第一人。他的朋友、 伦敦学派 (London School)代表人物弗斯(Firth)吸收了他的很多观点并提出了 上下文 (co-tex t)和 情景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的概念。之后,弗斯的学生韩礼德(M.A.K Halliday)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语境理论并提出了著名的语域理论(Register T heory)。此外,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Fishman,1968)和海姆斯(Hymes,1972)也对语境做过研究。在认知语境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说这些理论阐述都将语境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先于交际而存在的。我们可以将这些观点称为传统语境观。1986年,斯珀泊(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合著的 关联: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Communication &Cognition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语用学的诞生。在该书中,两位作者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将这种观点称为认知语境观。本文拟对传统语境观与认知语境观加以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认知语境观的进步性。 一、传统语境观 (一)国外的研究 传统语境观的发展与许多学科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哲学、逻辑学与人类学。哲学家们发现,对于许多哲学问题的研究都必然要涉及到语境的问题。美国哲学 家和逻辑学家皮尔士(C.S.Peirce)[1]发现对于人称代词(我、你、他)和表示时态的词的理解就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另外,对于指示词(demonstratives)的理解也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皮尔士将这些词汇称为 指示符号 (indexical signs)。人类学对于语境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他通过对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的语言进行观察研究后得出结论: 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 ,并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之中,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 以正确理解语言。[2](P17) 这些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两本著作中: 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 [3]和 珊瑚园及其 魔力。[4] 对于马林诺夫斯基来说,语言是一种 行为模式 而不是 思想符号 ,[3](P296)语言的功能是组织人类的共同活动,它是 活动的方式 而不是 思想或思维的反映 。 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 , 言语环境中的话语是 真正的语言分类 ,[3](307) 孤立的词语实际上不过是臆造的语言事实 , 真正的语言事实是实际语言环境中的完整话语 ,[4] 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 语言环境对于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5](P7-8) 可见,马氏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定位为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可以说,马氏的语境观为语境理论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并为以后语用学以及话语分析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清晰的研究思路。但是,他并未提出一套完整的语境理论,其对于语境的描述也略显零散。例如他未能列出语境的构成要素,也未能阐述语境具体如何在话语理解中起作用。英国语言学点,情景语境由下列要素组成:(1)参与者在言语和非言语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关特征,比如:人物、人物的个性以及人品等;(2)有关的事物和非语言性,非人格性的事件;(3)言语活动的影响。1964年,弗斯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2](P17-18)接受了其关于情景语境的思想,并提 收稿日期:2005 11 18 作者简介:李更春(1983-),男,安徽庐江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98 第23卷第2期 2006年3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 nhui U niversity of Techno logy (Social Sciences) V ol.23,N o.2M arch ,2006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摘要】教育评价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最早的 摘要】 教育评价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并根据考查结果来选拔人才我国的 教育评价在西周时就有了雏形。现代的教学评价主要起源于美国。经 过“八年研究” ,P·E·A 组织推举泰勒(R·W·Tyler)教授等组成评估 委员会,并于 1942 年提出了一份报告--“史密斯-泰勒报告”,此份报 告标志着 "教育评估"的诞生。后来又经过孕育期和发展期的研究, 形成了四种评价模式,即:目标评价模式、CIPP 模式、目标游离模 式以及应答评价模式。期间泰勒等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就是通过研究教育评价体系在国外和国内的理论进展过程, 分析并评价著名的四种模式及我国有特色的评价模式的特点, 总结并 从中得出启示。 模式; 【关键字】教育评价模式;理论演进;目标评价模式;CIPP 模式; 关键字】教育评价模式;理论演进;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 国外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 一、 国外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 (一) 八年研究 在教育测量运行鼎盛时期的 1918 年 , 美国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 的教育家们在芝加哥集会筹备"进步主义教育联盟",1919 年 4 月 4 日, 美国 100 多位支持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在华盛顿公共图书馆的 大厅里集会 ,宣布 P·E·A 组织正式成立 。在成立大会上,杜威提出 了"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原动力"的口号,推动美国的教育改造和社会改 造则成为 P·E·A 组织的使命。1920 年,P·E·A 组织便发表了著名的"

七点原则声明". 加之杜威本人于 1919 年讲学中国和日本 ,1924 年 走访土耳奇,1926 年访问莫斯科,一路上所看到的是革命特别是社 会主义革命的景象 ,于 1929 年发表了《革命世界印象记》 。另一方 面,1929 年美国暴发的经济大恐慌也给杜威以震动 ,开始认为在今 日机械工业发达和资本集中的时代 ,应该使传统的个人主义自由主 义的经济生活、生产手段和个人劳动力等,改变为集合化、协调化, 以求得现代化社会的合理分配,赞同“经济的社会化改革”。同时,当 时美国的经济大恐慌也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导致许多学校关门,教 师被解聘,学生流浪街头,加深了教育与社会的危机,迫切需要改革 教育。在这种社会背景下,P·E·A 组织认真分析了美国的经济和教育 的现状,反省了教育理论,在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行自我批判的基 础上, 决定从课程内容方面进行新的实验研究, 这一实验研究在 P·E·A 会长艾钦的领导下 ,从 1933 年开始历经八年 ,于 1940 年完成,史 称“八年研究”。
(二)"教育评估"的诞生
为了鉴定“八年研究”的成果,P·E·A 组织推举泰勒(R·W·Tyler) 教授等组成评估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以新的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并吸 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全面发展人的主要才能为目标,来研究和设 计教育成果的评估方法, 并于 1942 年提出了一份报告--“史密斯-泰勒 报告”,这份“划时代的教育评估宣言”向全世界宣告:只有用教育评 估的思想和方法,才能达成新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人的才 能的目标。史密斯--泰勒报告的思想,后来发展为"评估运动",教育

人民大学2008经济学模拟试题(12套)

人民大学2008经济学模拟试题 试题一(经济学专业) 1?简单凯恩斯模型基本观点剖析?(20分) 2?理性预期学派是怎样否定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的?这种否定意味着什么?(20分) 3?叙述并评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20分) 4?说明并评论西方通货膨胀理论关于通货膨胀类型?起因及其影响的观点?(20分) 5?“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的劳动供给函数和凯恩斯模型中的劳动供给函数的比较?(20分) 试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 1?名词解释(20分) (1)边际学派(2)三位一体公式 (3)威克塞尔(4)政府失灵(5)货币价格工资刚性2?简答题(30分) (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对其配置资源的效率作出评价? (2)简要说明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 (3)简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手段? 3?论述题(50分) (1)评述边际效用价值论? (2)试析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论? 试题三(西方经济学专业) 1?名词解释(20分) (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其原因(2)交易契约线(3)乘数和加速数(4)效率工资假说 2?试从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均衡分析中,推导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并进一步说明你对该供给曲线的理解?(15分) 3?试述帕累托最优与一般均衡之间的关系?(15分) 4?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是STC(Q)=0.04Q3-0.8Q2+10Q+5 试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10分) 5?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如图(略)所示,Y*代替潜在产量水平?请说明经济的调整过程,并在图上标明均衡点?(10分) 6?简述消费者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它是如何解释库兹涅茨之谜的?(10分) 7?凯恩斯认为,一旦工人的劳动供给取决于货币工资而非真实工资,那么古典学派的基本结论便不再成立?请解释其中的原因?(10分) 8?卢卡斯供给曲线是什么?它有什么政策涵义?(10分) 试题四(世界经济专业) 1?名词解释(15分) (1)免费乘车者问题(2)看不见的手 (3)经济租金(4)菲利普斯曲线(5)理性预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