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的典籍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的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是一门艺术。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的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的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是会计的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对象是价值增值运动,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和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基本程序:会计信息系统在加工数据并形成最终会计信息过程中所特有

的步骤。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财务报告。

会计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复习记账——货币计价——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章账户设置与复式记账原理

会计等式:静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动态:收入-费用=利润(当期经营成果)

衍生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的,用于分类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载体。

账户设置原则:(一)科学再分类(二)考虑信息使用者需要(三)可比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账户分类:(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二)按详细程度分: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基本结构:账户名称、日期、凭证编号、摘要、增加额、减少额、余额资产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借增贷减”,

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和收入类科目:“贷增借减”。

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不同,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记账符号、会计科目、变动金额。

借初余额=贷初余额,借末余额=贷末余额

平行登记:计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资料应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独立、互不依赖进行登记。

第三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记账程序

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据。组织经济活动、传输经济信息、实行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

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单据。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原始凭证分类:按来源分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一次性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

原始凭证基本要素:名称、日期、编号、简单摘要、数量、单价、金额、抬头人、签名或签章、单位。

原始凭证填制要求:(一)填写内容要齐全(二)真实可靠,手续完备(三)明确经济责任(四)书写规范(五)连续编号,以便核查(六)及时填制原始凭证审核:(一)合法性审核(二)合理性审核(三)完整性审核(四)

技术性审核。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有会计分录)

记账凭证分类:按经济业务分(专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按填制方式分(单式记账凭证、复式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基本要素:名称、日期、编号、摘要、会计分录、金额合计、备注、原始凭证张数、签名或盖章。

会计账簿分类:按用途分(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按外表形式分(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按账页格式分(三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平行式账簿)

账簿登记规则:(一)发生隔页或跳行时,将空行空页画红色对角线注销,加盖“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戳记,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盖章表示负责。

(二)每张账页登记完毕应在最后一行摘要栏中注明“转次页”,加计“本页发生额合计数”,结出余额。

对账:在会计核算中将账簿上所记载的资料进行核对的工作。

1.账证核对(账簿记录——会计凭证)

2.账账核对(各种账簿之间)

3.账实核对(账面金额——实数金额)

结账:会计期末在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登记各种账簿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记账工作。

1.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确定本期利润。

2.结清资产、负债、损益类账户。

注意:1.季度结账:在摘要栏注明“本季合计”字样,在该栏下端画单红线。

2.年度结账:在摘要栏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在该栏下端画双红线,表示“封账”。

错账:(一)查错:顺查法与逆查法(二)更正错账:画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日记账:按核算和监督的经济业务的范围分: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格式(三栏式和多栏式)。三栏式设借方、贷方、余额三个基本栏目,每个栏目分收入、支出、余额。(国内企业)

银行存款日记账:用来核算和监督银行存款每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的账簿。通常由出纳人员根据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按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

普通日记账=分录簿: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国外企业)

分类账簿:整个账簿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和主体部分。分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1.总分类账:三栏式订本式账簿。

2.明细分类账簿: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3.两者区别:(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详细程度不同(二)作用不同。

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核算组织形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我国使用最多的账务处理程序。

会计档案归档保管:在封签外加盖会计主管的骑缝图章。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年度财务报告(决算)包括文字分析——永久。

第四章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经济业务——记账凭证——会计分录(日记账)——过账——试算表(调整前)——期末调整——试算表(调整后)——会计报表——结账——试算表(结账后)——转回分录(任意选择)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以责任或权利的发生与否为确认的标准。

收付实现制=现金制:以是否收到现金或付出为确认的标准。忽略了两个原则:收入确认原则与配比原则。

账项调整:(一)应计项目1.应计费用:本期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的款项。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2.应计收入:本月已经实现但尚未收到货币资金的收入。

借:应收利息

贷: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二)预付及递延项目

1.预付费用:已经支付款项但项目在以后月份。

支付时:借:预付账款——XX

分摊时:贷:预付账款——XX

2.预收收入:未向购货方提供产品或劳务之前及销售尚未成立之前就已收到款项。

实际预先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账户贷:预收账款账户

销售完成后冲减预收账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三)其他项目

1.坏账准备:坏账: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债务人死亡或破产,以其剩余财产和遗产抵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部分,以及欠账时间超过三年的应收款项)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2.累计折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会因为种种原因(磨损、折旧)不断减少。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

(四)税金和有关附加费用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结账: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和*100%

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正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所得税:不存在减免情况下,税率25%

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损益类账户结转后没有余额——虚账户

盈利时: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亏损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第五章收入

收入:(一)广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实现的营业收入+企业对外投

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从固定资产清理等活动中得到的营业外收入(二)狭义:营业收入

日常活动: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及与其相关的其他活动。

经济利益: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企业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收益:分为收入(日常活动,经常性)和利得(非日常活动,偶然性)。

收入特征:(一)产生于日常生活

(二)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三)与所有者收益无关的总流入

收入分类:(一)按经济业务性质和形成来源分

1.商品销售收入

2.提供劳务的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二)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

1.主营业务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一)一般销售业务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二)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的销售

发票10天内付款优惠金额2%,30天内必须全额付款。(三)商品销售退回与折让

折让时:借:销售折让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收账款

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一)确定劳务收入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二)归集劳务费用

借:劳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银行存款

(三)结转劳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第六章费用

费用是资产的消耗。

费用:1.广义: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2.狭义: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费用确认,计量的标准:权责发生制

费用计量方法:按照所消耗的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计价。采取跨期摊配或提取的方式确认本期的费用和成本。

成本核算:1.一般原则1: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其他直接费用)

2.一般原则2:间接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3.权责发生制:属于本期实际收益的费用,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

4.成本分期按月核算。

5.基本步骤: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计算期——确定成本项目——按成本项目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选用成本计算方法——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结转账户

6. 按成本项目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一)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合计数/所产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额

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合计数/所产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合计数/所产各种产品机器工时总额

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机器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四)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制造费用年度分配计划分配率=制造费用合计数/所产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定额工时

制造费用=产品实际产量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7.借:生产成本——X产品

贷:制造费用

8.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9. 选用成本计算方法

(一)分批成本计算法(二)分步成本计算法(三)单间成本计算法

生产费用:1.生产成本(借增贷减) 2.制造费用(借减贷增)

营业成本:1.主营业务成本 2.其他业务成本(贷记)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XXXXX

其他应交款——XXXXX

期间费用: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费用/福利费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费用/福利费

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

无形资产/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利息/长期借款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第七章利润

利润=收益=损益: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确定:主要取决于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费用的和计量、收入与成本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正确配比(直接配比、间接配比、期间配比)。

利润总额(亏损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一)利润总额的基本组成部分(二)企业利润最重要的来源(三)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净收益

本期利润=本期收入-本期费用+直接计入本期费用的利得-直接计入本期费用的损失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外收入: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1.固定资产盘盈

2.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3.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4.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5.罚款收入

6.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借:资产或负债类科目贷:营业外收入

发现设备盘盈时:

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

营业外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清理/现金/银行存款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投资收益: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本年利润”。

借:投资损失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

利润核算

(一)将所有收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借:营业支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将所有支出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核算

利润=本年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财物损失-滞纳金-罚款)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股利

法定盈余公积=本年净利润*10%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分配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普通股股利

第八章资产

库存现金=金融资产=库存纸币+硬币: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流动性最强、限额为企业3—5天、1000元以下支出)

银行存款:账户分四类(一)基本存款账户(二)一般存款账户(三)临时存款账户(四)专用存款账户

银行结算方式: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

1.银行汇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收款人可以将汇票背书转让。

2.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汇票一般有三个当事人,即出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商业汇票的出票人是工商企业。付款人=承兑人。付款期限由购销双方协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

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区别:(一)企业或银行记账错误(二)未达账项。

应收账款: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或带垫的运杂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一)企业因销售活动而引起的短期债权。

(二)企业应向客户收取的相关款项。不等于保证金,押金,预付款项。

入账时间与确认销售时间一致。

应收账款计量:

(一)没有商业折扣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库存现金

(二)有商业折扣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银行存款

(三)有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的形式有2/10,1/20,n/30,分别代表:如果购货方在10天之内付款,那么销售方就给予总价款的2%的优惠,如果购货方在20天内付款,销售方就给予总价款的1%的优惠,如果对方在30天内付款,不给予任何优惠折扣。

1、销售成立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购货方在折扣期内付款

借:银行存款(折扣后的金额)

财务费用(价款*折扣率)

贷:应收账款(总的应收款)

3、折扣期满对方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存货:(一)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二)出于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要消耗的材料或物料。

存货=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存货成本=存货的采购成本+存货的加工成本+存货的其他成本

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一)先进先出法(二)加权平均法(三)个别计价法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已付款但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在途物资

实际收到货物且验收入库——原材料

1.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医学统计知识点整理(1)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统计学中基本概念 一、同质与变异 同质:统计研究中,给观察单位规定一些相同的因素情况。 如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定同性别、同年龄、健康的儿童即为同质的儿童。 变异:同质的基础上个体间的差异。 “同质”是相对的,是客观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对一致性,而“变异”则是绝对的 二、总体与样本 1、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对象(个体)所构成的全体。 2、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三、参数与统计量 总体参数: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用希腊字母表示。μ.δ.π 样本统计量: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用拉丁字母表示。X.S.p 总体参数一般是不知道的,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参数,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四、误差:实测值与真值之差★ 1.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2.系统误差:是一类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变化规律的误差,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 3.非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可以避免或清除。 五、概率 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值,常用P表示。概率取值0~1。 统计上一般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其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认为在一次抽样中不会发生。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类型★

变量:确定总体之后,研究者应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性,称为变量。 一、数值变量资料 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表现为数值大小,带有度、量、衡单位。如身高(cm)、体重(kg)、血红蛋白(g)等。 二、无序分类变量资料 又称为定性资料或计数资料:将观察对象按观察对象的某种类别或属性进行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后得到的资料。 分类:二分类:+ -;有效,无效;多分类:ABO血型系统 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多为间断性资料 【例题单选】某地A、B、O、AB血型人数分布的数据资料是( ) A.定量资料 B.计量资料 C.计数资料 D.等级资料 【答案】C 【解析】ABO血型系统人数分布资料属于无序分类变量资料,又称为计数资料。因为是按照变量的血型分类,血型表现为互不相容的属性。所以本题选C。 【例题单选】测量正常人的脉搏数所得的变量是() A.二分类变量 B.多分类变量 C.定量变量 D.定性变量 【答案】C 【解析】脉搏数有数值大小,有度量衡,所以这个资料属于定量资料。本题选C。 三、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半定量资料或等级资料:将观察对象按观察对象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后得到的资料。 特点: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举例:- + ++ +++ 第三节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统计设计 2.收集资料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总计:151=1.8+2.22+3.23+4.18+5.10+6.9+7.1+8.26+9.11+10.11+12.12 第一章绪论8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人们无限需要的一门科学。 1、资源稀缺(有限)性Scarcity——经济学的出发点 2、选择时出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定义 3、与机会成本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 4、经济学的组成(定义、研究对象、解决问题、核心理论) 5、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条件——理性人的特征 6、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定义 7、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P9:地理范围、产品范围 8、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定义P12 第二章供需理论和弹性22 1、需求的定义 2、影响需求(需求量)的因素 3、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4、供给的定义 5、影响供给(供给量)的因素 6、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7、市场均衡的定义及均衡变动分析 8、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及公式 9、需求价格弧弹性分类及图示 10、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分类及图示 11、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图示分析的结论 1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图示 1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4、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15、需求收入弹性定义及分类 16、需求交叉弹性定义及分类 17、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公式、分类

18、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及公式 19、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方法(方法同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分类 20、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21、短期的需求弹性和长期的需求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22、长短期收入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第三章效用论23 1、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3、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4、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5、马歇尔需求曲线的推导 6、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计算 7、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定义 8、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9、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的内容 10、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11、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12、中性商品无差异曲线 13、厌恶品的无差异曲线 14、预算线的定义 15、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计算应用 16、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及计算应用 17、价格效应(PE)=替代效应(SE)+收入效应(IE) 的定义 18、实际(真实)收入不变的含义 Hicks的定义、斯勒茨基的定义 19、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希克斯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及结论对比 20、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1、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2、显示性偏好弱公理(WARP)的内容 23、显示性偏好强公理(SARP)的内容 第四章生产论18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医学遗传学总结

KEY WORD:分子技术。 1.基因工程 PCR-引物设计;限制性酶切;连接,转化,筛选,质粒提取 2.如何构建报告基因 3.基因的表达如何调控,检测方式? DNA/RNA manipulate 以Huntington disease举例: (Huntington disease Caused by expansion of a triplet encoding Glu in the 5’ end. Normal allele. 11-34 repeats; Abnormal, triplets expanded.) 【疾病研究如何着手】 查阅文献→选择模式动物 (eg. 选择果蝇。 原因:发育周期短个体小便于饲养成本低,由于研究历史长基因工具系统健全。 研究结果适用于人<13000个基因中有10000个与人同源,人类60%以上的疾病可以在果蝇中找到对应基因>) →构建报告基因 (eg. 使人的Huntington基因能在模式生物中表现出疾病表型) ①在表达基因的coding region的3’端加上GFP,作为基因表达的预告。尽量包括调控序列。通过数据库(例如BioLabs)鉴定确保序列中有promoter和核糖体结合。 ②为PCR设计引物: 大致原则: 5’端:在5’端选择约为20bp的序列,GC个数与AT个数大致相等。在之前加6bp左右的酶切位点,以及在酶切位点之前加上1~2bp的用于提高限制性内切酶效率的碱基。 3’端:大致相同,只是注意DNA序列需要【反向互补】 →连接后转化→克隆筛选→基因提取 【限制性内切酶使用注意】 DNA甲基化、star activity(用量、时间)、enzymes producing compatible ends. (star activity:指由于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生的切断与原来认识序列不同的位点的现象,也就是说产生Star 活性后,不但可以切断特异性的识别位点,还可以切断非特异性的位点。产生Star活性的结果是酶切条带增多。) 【vector】 用于扩增的cloning vector和用于表达的expression vector 特点见课件。 【Inverse PCR】:用于克隆基因两侧的侧翼序列。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 第一节概述 1、主要内容:a、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统计理论和方法)b、健康统计(医 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统计)c、卫生服务统计(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医疗保健制度和管理中的统计问题)。 2、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设计、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 3、医学统计资料主要四个方面:统计报表、报告卡(单)、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专题研究或实验。 4、观察单位:是获得数据的最小单位,观察单位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观察单位可以是人、标本、家庭、国 家等。 5、变异:是指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6、变量: 观察单位的某种特征,称为变量。a、数值变量(定量变量)b、分类变量(定型变量或字符变量)。 7、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确切的说是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的集合。 8、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就构成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9、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通常以符号P表示。 10、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或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第二节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数分布就是观察值在所取得范围内分布的情况。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2、频数分布类型:正态分布型频数、正偏态分布型频数,负偏态分布型频数。 3、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指标使用条件计算公式 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的数值变量资料 几何均数①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经 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的 资料;②等比级数资料,即 观察值之间呈倍数或近似倍 数变化的资料。 中位数①非正态分布资料(对数正 态分布除外);②频数分布 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 资料③总体分布不清楚的资 料。为奇数 , 为偶数, 4、离散型趋势指标: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指标计算公式主要优缺点 极差R=Xmax-Xmin 计算简单,便于理解;只考虑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异,不能反映 组内其它观察值的变异度,不稳定,受样本量影响很大。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概念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等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1.1经济全球化基本成因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 1.2经济全球化特征 (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动力。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 (3)经济行为跨国界活动成本降低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与拓展的重要保证。 1.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1.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3.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4.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 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 2、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的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国际经济组织。 2.1跨国公司的特征 1.结构特征 营业规模;地理分布;股权结构 2.环境特征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 3.经营管理特征 战略目标全球化;营运过程的国际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2.2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 1.股权参与的形式 收购企业和股权式投资 2.非股权安排形式:不参与股权,不能凭借股权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对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技术的控制,并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 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 2.3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

1.医学遗传学是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病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物质基础的学科 2.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 3.遗传因素主导的遗传病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4.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多基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 5.环境因素主导的疾病非遗传性疾病 6.遗传病由遗传因素参与引起的疾病,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垂直传递的特点 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结构 8.染色体的化学组成DNA 组蛋白RNA 非组蛋白 9.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10.染色质的类型: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11.常染色质是间期核纤维折叠盘曲程度小,分散度大,能活跃的进行转录的染色质特点是多位于细胞核中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12.异染色质是间期核纤维折叠盘曲紧密,呈凝集状态,一般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特点:着色较深,位于细胞核边缘和核仁周围。13.结构性异染色质是各类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 14.兼性异染色质是特定细胞的某一发育阶段由原来的常染色质失去转录活性,转变成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15.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核小体;二级结构:螺线管;三

级结构:超螺线管;四级结构:染色单体 16.性别决定基因成为睾丸决定因子;Y染色体上有性别决定基因:SRY 17.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18.点突变是基因(DNA链)中一个或一对碱基改变 19.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碱基替换移码突变动态突变 20.碱基替换方式有两种:转换和颠换 21.碱基替换可引起四种不同的效应: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 22.移码突变:在DNA编码顺序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从而使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点以下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23.整码突变:DNA链的密码子之间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则合成肽链将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但插入或丢失部位的前后氨基酸顺序不变动态突变:DNA分子中碱基重复序列或拷贝数发生扩增而导致的突变(脆性X综合症) 24.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庭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25.系谱分析法是通过对性状在家族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式来推断基因的性质和该性状向某些家系成员传递的概率 26.先证者是指家系中被医生或研究者发现的第一个患病个体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27.单基因遗传病: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传递方式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范文.doc

第一章绪论 1、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 3、统计学作用: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其规律性,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4、统计分析要点:正确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作出科学的结论。 5、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6、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 同质与变异 同质,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其性质应大致相同。 变异,指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的、绝对的差异。 统计学通过对变异的研究来探索事物。 (2) 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是反映实验或观察对象生理、生化、解剖等特征的指标。 变量的观测值,称为数据 分为三种类型:定量数据,也称计量资料,指对每个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用测量或其他定量方法准确获得的定量结果。(如身高、体重、血压、温度等) 定性数据,也称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组计数的定性观察结果。包括二分类、无序多分类。(进一步分为二分类和多分类,如性别分为男和女,血型分为A、B、O、AB等) 有序数据,也称半定量数据或等级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或次序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的观察结果,具有半定量性质。 统计方法的选用与数据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3)总体与样本 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包括所有定义范围内的个体变量值。 样本,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对变量进行观测得到的数据。抽样,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 参数,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指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4)误差 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实值、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 可分为三种:系统误差,也称统计偏倚,是某种必然因素所致,不是偶然机遇造成的,误差的大小通常恒定,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随机测量误差,是偶然机遇所致,误差没有固定的大小和方向。 抽样误差,是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参数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变异。 统计学主要研究抽样误差。 (5)概率 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度。 必然事件,事件肯定发生,概率P(U)=1; 随机事件,事件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概率介于0≤P(A)≤ 1; 不可能事件,事件肯定不发生,概率P(∮)=0; 小概率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概率P(A)≤ 0.05、或P(A)≤ 0.01。 医学科研中,P(A)≤0.05作为事物差别有统计意义,P(A)≤ 0.01作为事物差别有高度统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活动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活动的后果。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经济效果原理、预见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全局性原理、适用性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一节现金流量及分类 1.现金流量及定义 定义:特定经济系统在某一时点发生了使用权或所有权专一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量。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投资利润 ②率通货膨胀率 ③风险因素 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收益,它们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获得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就必须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资金,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 2.现金流量图:大小、方向、时点。 3.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活动:投资、筹资、经营。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就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所构成的资金运动。 现金流量=(年销售收入—销售成本)X(1—税率)+年折旧费 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放弃使用资金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比。 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所支付的利息与占用资金的时间、本金、利率成正比。 复利: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 第三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1.定义:利率大于0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本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再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此说的乘积 第四节等值 资金等值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等值是以特定的利率为前提②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资金等值与资金数量、资金发生时间、利率三个因素所有关。 第三章经济评价方法 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2.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1)。 A 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 患者尿液有苯丙酮酸 C 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 患者智力发育低下 E 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3.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一个复制周期,制片后经特殊染色的中期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深染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5.HbH病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5)。 A ――/―― B -a/-a C ――/aa D -a/aa E aacs/―― 6.下列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是(4)。 A.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 C.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携带者 D.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的发病率均等 E.患者的同胞中,是患者的概率为1/4,正常个体的概率约为3/4 7.人类a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5)。 A 11p13 B 11p15 C 11q15 D 16q15 E 16p13 8.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3)。

A 双雄受精 B 双雌受精 C 核内复制 D 不等交换 E 部分重复9.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3)。 A 串联核糖体 B 激活tRNA C 合成模板 D 识别氨基酸 E 延伸肽链10.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4)。 A B C D E 11.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种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3)。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 E 三体型 12.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5)。 A 移码突变 B 整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同义突变 E 错义突变13.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越近(1)。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也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也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迅速降低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4)。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统计学 1. 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如何选择适宜的指标 定量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描述内容指 标 意义适用场合 平均水平;均 数 个体的平均值· 对称分布 几何均数平均倍数取对数后对称分布 中位数[ 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 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众 数 频数最多的观察值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 调和均数 基于倒数变换的平均值正偏峰分布资料 变异度全 距 观察值取值范围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标准差 (方差) 观察值平均离开均数的 程度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四分位数 间距 ? 居中半数观察值的全距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 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均数的相对比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 数量级相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 定性资料:阳性事件的概率,概率分布,强度和相对比。 ¥ 2.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防止概念混淆相对数的计算是两部分观察结果的比值,根据这两部分观察结果的特点,就可以判断所计算的相对数属于前述何种指标。 (2)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样本量较小时以直接报告绝对数为宜。 (3)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相对数,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水平。 (4)相对数间的比较须注意可比性,有时需分组讨论或计算标准化率。 3.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 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 图形 适用资料实施方法 条图组间数量对比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方图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 定量资料的分布 百分条图构成比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饼图构成比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定量资料数值变动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 、 线图 半对数线图定量资料发展速度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 系 散点图} 双变量间的关联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箱式图定量资料取值范围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茎叶图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 第3章概率分布(连续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离散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1. 服从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二项分布成立的条件:①每次试验只能是互斥的两个结果之一;②每次试验的条件不变;③各次试验独立。 Poisson分布成立的条件:除二项分布成立的三个条件外,还要求试验次数n很大,而所关心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很小。 、 2. 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分别有什么特征 ①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都是离散型分布。 ②二项分布的形状取决于π与n的大小。π=时,不论n大小,对称分布。π≠时,图形呈偏态,随n增大而逐渐对称。当n足够大,π或1-π不太小,二项分布近似正态。 ③Poisson分布μ越小,分布越偏。μ越大,分布越对称。当n足够大时,分布接近正态。 4、正态分布应用 ①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正态分布是很多统计方法的基础 5. 正态分布特征 ①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②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取得最高点 ~ ③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位置参数)和标准差(变异度参数)(μ,σ2 ;标准0,1)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 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16370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引论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这些材料包含三种类别的内容: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4个)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4、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决定我们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由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它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5页图2-1 +文字说明) 4、需求曲线?(18页)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真实情况拒绝H0不拒绝H0 H0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 ?ɑ) H0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Ⅱ型错误(β) Ⅰ型错误(ɑ错误): H0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0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 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为S x =S/√n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率的标准误:样本率的标准差,公式为σp=√π(1-π)/n

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附图)1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导言 1、稀缺性: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资源配置问题 3、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经济体制问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①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 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②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③需求的变化: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对商品需求 数量的变化 ④需求量的变化: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 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供求规律: 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 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 ②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 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 ③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不确定 ④当供需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不确定 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或敏感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Ed = (△Q/Q)/(△P/P)= (△Q/△P)·(P/Q) 4、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点弹性系数的值,等于这一点沿着需求曲线 到横轴的距离比上其沿着需求曲线到纵轴的距离

点弹性的类型: 1; 1 五种类型:①AC段,Ed>1,富有弹性 ②CB段,Ed<1,缺乏弹性 ③C点Ed=1,单位弹性 ④A点Ed→∞,完全有弹性 ⑤B点Ed=0,完全无弹性 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①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敏感程度。 ②其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引起这种变化的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率的比值, 表示为:EXY=(△QX/QX)/(△PY/PY)=(△QX/△PY)·(PY/QX) ③如果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的价格之间呈同方向运动,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品,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互补品的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是负值;如果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则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作出反应,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零。 6、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收益的关系:△R/△P=Q(1-Ed) ①当Ed>1时,Q(1-Ed)<0,即△R与△P异号。说明这种富有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收益与 价格反方向变化,即降价也可以增加收益,涨价会减少收益。厂商应薄利多销。 ②当00, 即△R与△P同号。说明这种缺乏弹性的商品,销售收益与 价格同方向变化,即涨价会增加收益,降价反而会减少受益。 ③当Ed=1时,Q(1-Ed)=0,即△R=0,。说明单位弹性的商品,厂商无论涨价还是降价, 其销售收入始终不变。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企业的作用、公司类型: (9)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含义: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 途径:①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人类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人类基因组的组成 1、基因是遗传信息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组是是细胞内一套完整遗传信息的总和,人类基因组包含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单拷贝序列串联重复序列 按DNA序列的拷贝数不同,人类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 反向重复序列 重复序列短分散核元件 中度重复序列 长分散核元件 3、多基因家族是指由某一祖先经过重复和所变异产生的一组基因。 4、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 第二节、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1、基因的结构包括:(1)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编码序列。(2)是表达这些结构基因所需要的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区序列。 2、割裂基因:大多数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是不连续的编码序列,由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隔开,形成割裂基因。 3、基因主要由外显子、内含子、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终止子、隔离子组成。 4、外显子大多为结构内的编码序列,内含子则是非编码序列。 5、每个内含子5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连接方式称为GT--AG法则。 6、外显子的数目等于内含子数目加1。 7、启动子分为1类启动子(富含GC碱基对,调控rRNA基因的编码)、2类启动子(具有TATA 盒特征结构)、3类启动子(包括A、B、C盒)。 第三节、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 1、人类基因组DNA多态性有多种类型,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拷贝数多态性。 第二章、基因突变 突变是指生物体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遗传物质发生某些变化。基因突变即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可发生在体细胞。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类型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一.概论 1,医学统计学: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随机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进而阐明其客观规律性的一门应用科学。 2,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统计研究设计调查研究设计和实验研究设计 2)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基本统计理论和方法。 A: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B:常用统计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相对数,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统计表,统计图 C:统计推断,如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与Cox回归分析。 3,统计工作步骤: 1)设计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说,确定观察对象与观察单位,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拟定研究方案,预期分析指标,误差控制措施,进度与费用。 2)搜集材料 A,搜集材料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 B,统计资料的来源医学领域的统计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统计报表,二是经常性工作记录,三是专题调查或专题实验。 C,资料贮存 3)整理资料 a检查核对b设计分组c拟定整理表d归表 4)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4,同质(homogeneity):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变异(variation):同质基础上的各观察单位间的差异。 变量(variable):收集资料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同质观察单位,再对每 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测量或观察,这种特征称为变量变量值:变量的观察结果或测量值。 5,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某 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同质性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的集合构成样本。 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代表性是指样本来自同质总体,足够的样 本含量和随机抽样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