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二十二章物种的多样性概念图

海带是人们的一种常见食物,海带在生物分类上属于()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种子植物D.藻类植物

知识要点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1、分类的依据: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

2、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3、分类目的: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4、生物的命名:瑞典科学家林奈的双名法:

一种生物的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都用小写,所有字母用斜体表示。(有的有第三个词即命名人)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属名种名

5、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6、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

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7、 生物分界:

藻类:水中或潮湿的环境

主要特征 : ①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像根的部分叫

根状物,像叶的部分叫叶状体)。

②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有的还含有藻黄素、藻红素或藻蓝素,使之呈现不同颜

色,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③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水里,少数生活在陆地上。

作 用: (1)是地球上有机物和氧气的主要制造者。(2)藻类可作为水域污染的指示生物(赤潮

或水华)(3)在食品、医药和工业上也有重要作用。 原生动物(3万多种):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结构最简单、最原始的动物。

代表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绿眼虫等

主要特征: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作 用:(1)净化水质(眼虫等鞭毛虫能吸收水体中的有机物)(2)引起赤潮(如腰鞭毛虫和夜

光虫)(3)病原体(阿米巴变形虫----痢疾)

单子叶植物:平行叶脉,须根系

有 种子有果皮包被

植 种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网状叶脉,直根系

物 子 种子无果皮包被(裸子植物)

分 有根(蕨类植物)

类 无种子 有茎叶 无根(假根)----苔藓植物

8、苔藓植物:潮湿地带、矮小。

代表植物:小墙藓、葫芦藓、地钱。

主要特征:①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假根只起固定作用。

②茎弱小,没有输导组织。

③叶片绿色,小而薄,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可进行光合作用。

作 用:(1)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二氧化硫等)(2)保持水土(3)植物的拓荒

者,也可作为先锋植物之一(4)作饲料

9、蕨类植物:山林、田野阴湿环境里。

代表植物:芒萁、肾蕨、海金沙、满江红、贯众、卷柏、金毛狗等。

主要特征:①植物体具有根、茎、叶,并且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②多数形成孢子囊群,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红藻:紫菜、石花菜、江篱、麒麟菜 代表 绿藻:水绵、衣藻 褐藻:海带、鹿角菜、裙菜、马尾藻

蓝藻:鱼腥藻

作用:①食用;②药用;③绿肥、饲料;④观赏植物;⑤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煤碳

10、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

种子植物的两个基本特征:①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②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A.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而裸露在外面。

代表植物:马尾松、松、柏、杉、苏铁、银杏等。我国有“裸子植物故乡”之称。

主要特征:①能够产生种子。胚珠没有子房壁包被,因而种子也没有果皮包被而裸露。

②根、茎、叶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体外的水。

B.被子植物: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主要特征:①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包被在子房里,结成的种子包被在果皮里,不裸露出来,故称为被子植物。

②植物体结构完善,多数具有导管。

被子植物根据子叶的片数,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11、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蛔虫等;一类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兔等。

A、无脊椎动物:①原生动物;②腔肠动物;③扁形动物;④线形动物;

⑤环节动物;⑥软体动物;⑦节肢动物;⑧棘皮动物。

B、脊椎动物:①鱼类;②两栖类;③爬行类;④鸟类;⑤哺乳类。

1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

代表动物:水螅、水母、海葵、海蛰、珊瑚虫等。

主要特征:①生活在水中;②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③体内有消化腔;④有口无肛门。

珊瑚虫是生物,其死亡虫体的骨骼积累形成美丽的珊瑚,则是非生物。

扁形动物: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米猪肉”囊尾蚴)、血吸虫、涡虫等。

主要特征:①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②有口无肛门。

与人类关系:米猪肉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猪肉体内形成的。

线形动物:

代表动物:蛔虫、钩虫、蛲虫等。

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②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③体表有角质层(防止消化液分解)。

环节动物: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

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而柔软由许多体节构成,呈蠕虫状,大多为蠕动爬行②有体腔。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①可以疏松土壤;②可以提高土壤肥力;③是优良的蛋白质食品和饲料;

④可以用来处理有机废物(促进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⑤中药材。

软体动物:

代表动物:河蚌、鲍鱼、江珧、扇贝、牡蛎、乌贼、鱿鱼、章鱼等,

主要特征:①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②有外套膜;③身体表面有贝壳(有的有内壳)。

钉螺、沼螺是吸虫的中间宿主。

节肢动物(100万种,占动物界84%左右)主要有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和多足纲等。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主要特征:①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体表都有外骨骼;

③足和触角分节。

外骨骼的作用:①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与运动有关的结构有三对足、两对翅和一对触角。昆虫

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等

13、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鱼类:

主要特征:①终生生活在水中;②身体呈流线型,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③用鳃呼吸;④用鳍游泳;

⑥体外受精、卵生;⑦体温不恒定。

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四大海鱼:黄、带、鳓、鲐;

两栖类

主要特征:①变态发育、幼体生活水中,用鳃呼吸;②成体有的水陆两栖生活,有的终身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③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作用;④体外受精、卵生⑤体温不恒定。

代表动物:如大鲵、青蛙、蟾蜍、蝾螈等

爬行类

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温不恒定。

代表动物:晰蜴、鳖、蛇、壁虎、龟等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

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A卵大有丰富的营养,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还

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宜干旱的环境;B体内受精,摆脱了外界水环境的限制;C体表有角

质的鳞片或甲,也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宜干旱的环境。

鸟类

主要特征:①有喙无牙齿;②被覆羽毛;③前肢变成翼;④骨中空、内充气体;⑤心腔分四腔;

⑥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双重呼吸);⑦体温恒定;⑧生殖为卵生。

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1、身体成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有羽毛; 2、消化系统发达,直

肠短,食物残渣很快排出。3、胸骨具有龙骨突,便于着生发达的胸肌。4、有发达的气囊,

减轻体重,进行双重呼吸(体内还有与呼吸有关的结构肺和气囊,一次呼吸,两次气体交换,

称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5、心脏发达,心率快。5、体温高而恒定。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最高级的一个类群。

主要特征:①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②体表被毛③体温恒定④大脑发达;

有能力调节体温来维持体温的恒定,这样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哺乳类、鸟类)。

节肢

动物

种类最多,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

腹,有足和触角

昆虫(蝗虫、蜜蜂)、

蜘蛛、蜈蚣、虾、蟹

传播花粉,食用,

传播疾病棘皮

动物

生活在海水中海星、海胆、海参

鱼类

1体表覆盖鳞片,2身体流线型

3用鳍游泳,4用鳃呼吸

河豚、草鱼、鲫鱼

卵生;食用等两栖

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2成体营

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

吸,3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

青蛙、蟾蜍、大鲵(娃

娃鱼)

爬行

1体表覆盖鳞片,2体温不恒定,3卵生, 鳄鱼、蜥蜴、龟、蛇

鸟类

1身体被有羽毛,流线型,2前肢特化为

翼,3胸肌发达,骨骼中空

企鹅、鸡、鸭、猫头

哺乳

1体表长有毛,胎生,哺乳

2体温恒定

蝠;鲸;

袋鼠

胎生;食用等

真题再现

1、下图是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情况,图中4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水杉玉米水稻花生

A.水杉和玉米 B.水杉和花生 C.玉米和水稻 D.花生和水稻

2、下列动物的胚胎发育方式不属于胎生的是

A、丹顶鹤

B、大熊猫

C、东北虎

D、亚洲象

3、至今仍被生物分类学家们广泛使用的双名法,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创立的

A、达尔文

B、林奈

C、孟德尔

D、米勒

4、如图是花生果实的部分结构,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5、具有“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特征的动物是

A、金丝猴

B、鲤鱼

C、褐马鸡

D、蚯蚓

6、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是

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7、水母、海蜇、珊瑚虫和海葵是常见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

A、草原中

B、海洋中

C、森林中

D、土壤中

8、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 界

B. 门

C. 纲

D. 种

9、下列对生物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带和紫菜都属于藻类 B.鱿鱼属于软体动物

C.“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 D.乌龟属于两栖动物

10、很多生物学家认同,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界、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大类群.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属于界.

11、脊椎动物中种类最丰富的是鱼类,它们终生生活在水中,用呼吸.脊椎动物中,休温能保持恒定的是鸟类和类.

12、在植物界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称为_________ ,人们根据它们种子外层有无

_________ 包被,又将它们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类.

13生物学家将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的依据是,生物性状的差异程度和_________ 的远近.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

14、动物界中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_ 动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_ 动物.

15、根据植物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分为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16、两栖动物的少数种类终生在水中生活,如大鲵、蝾螈等。但绝大多数种类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则水陆两栖生活,用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17、根据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群,这些类群包括植物、蕨类植物、和植物等.

18、生物分类的单位共有界、门、、目、科、属、种7 个等级,其中,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复习指导

1、生物分类的依据、分类单位及分类阶层?

2、五大类生物及其代表。

3、原生生物的主要代表、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4、植物类群的主要代表、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5、动物类群的主要代表、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初中生物_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2、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生态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能列举生物多样的三个层次,并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要求学生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能够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在对资料、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理、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5、让学生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的学习按照:“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主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学生的互动合作,展示交流为主,教师在教学中起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使学生互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最后,通过展示交流这一环节使知识升华。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本节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 五、教学过程:

六、巩固拓展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次:的多样性、的多样性、的多样性。 2、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豆出现了什么病害?这种病害是怎样解决的?这与基因有没有关系?

3、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比较容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将马尾松与其他树种形成 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各种各样的动物,以及细菌和真菌。对 生物的多样性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理解。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 来看,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其次, 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更加发展。出现了逻辑性知觉。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在观察力发展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效果分析 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知识,更能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脑的表现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能通过对大量数据和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由主观上升为客观。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中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专有名词,涉及到的概念较为复杂,所以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淡 化专业名词的限制,本章题目运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本章内容不分节,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教材并没有介绍具体概念,而是根据三个层次讲述了一些基本知识,主 要通过事例分析形成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教学目标,不能增加教学难度。为了理清三个层次之 间的关系,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选用概念图进行授课,既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又可以清晰的把握概念的形成和概念之间的关联,促进有效教学的生成。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将我国的野生大豆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 出了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个事例体现了() A.生物环境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A.基因的多样性 B.形态的多样性 C.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D.适应

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同步测试

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 ) A.生物的多样性 B.某种生物的数量 C.生物的个体大小 D.生物的繁殖能力 2.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约有( ) A.50多万种 B.100多万种 C.200多万种 D.500多万种 3.目前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 A.锐减 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猫 B.黑色雄猫和黑色雌狗 C.白色雌猫和灰白色小猫 D.灰色雌狗和黄色雄狗 5.确定生物是否是同种生物,除了看是否相像,还要看( ) A.是否具有同样的形状 B.是否有相类似的生活习性 C.是否具有相同的体色 D.是否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 6.下列对于物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之间不可能进行交配 B.不同物种之间有可能进行交配,产生的后代有繁殖能力 C.不同物种之间有可能进行交配,但产生的后代无繁殖能力 D.同种物种的外貌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7.下列自然环境中物种最少的是( ) A.热带雨林 B.珊瑚礁 C.热带湖泊 D.人工防护林 8.形成新物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地理隔离 B.食物变化 C.天敌出现 D.环境改变 9.在森林中有许许多多种生物,在草原上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体现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不同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 C.生物种内的差异性 D.生物种间的差异性 10.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是( ) A.哺乳类 B.鱼类 C.昆虫类 D.两栖类 1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D.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夜郎中学:余明灯) 第1节生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 3.练习编写检索表 4.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 2.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3.活动“编制检索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地球上约有35万中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我们怎样识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当我们到商品繁多的超市购买东西,会很容易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排列的。认识生物也要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分类。 《二》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活动过程】:展示图片 观察图片上这些你们所熟悉的各种生物,各小组讨论分析,尝试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生物类群。 检查结果 问:你们组是根据什么将这些生物分类的?(性状差异和亲缘关系)【导出】:根据这个原则,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7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基本单位是——种,即为最小的单位;最大的单位是界。);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如教材

31页—32页在分类阶层系统中,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分类单位中找到各种生物的位置。 刚才看了同学们的分类情况,各有不同,这样是否有利于我们识别生物?如果各执一词是不是就乱套了?那么我们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需要) 所以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特征的差异,编制出生物检索表。 讲解编制方法 活动“编写检索表” 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提问】:(1)生物学家们为了弄清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怎样将生物进行分类的? (界、门、纲、目、科、属、种) (2)为了便于人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识别生物,生物学家们依据什么 编制了什么来进行生物的分类? (生物特征差异检索表) 【引入】:很好!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首先要给它命名,认识生物也是如此,今天我们 就来看看生物的命名。 《二》生物的命名 【师生活动】:在我们认识生物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不同的地区,同一种生物往往有多个名称。 请看图,图上的生物在我们这里叫什么名字呢?——(红苕) 这是我们平时喜欢吃的红苕,但它有多个名字哦,在北京则称之为白薯,到了湖南就变成了红薯,江苏又叫山芋,而山东和东北又称之为地瓜。 请再看看图中的这两株植物是什么?——(土豆山药) 不同的两种植物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药,像上面这样两中情况再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那么这样是否方便呢?(容易引起歧义)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分析

(生物科技行业)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 单元分析

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分析 萧山区裘江小学徐春建壹、科学概念阐述: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表现形式。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物种的分化和种群内生物个体的多样。 (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表现为生物群落的多种多样。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和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从结构上见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维持地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正常流动。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本单元希望学生能在如下层面上形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1)、生物的多样性表现为物种的多样和种群中个体的多种多样。主要指向《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等五课。 (2)、地球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殊的形态结构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原来是相互关联的》),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生物形态特征的变化(《谁选择了它们》)。 二、单元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8课,其主要内容如下: 《1.校园生物大搜索》——调查校园中的植物和动物,认识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描述校园中动植物的种类及环境。《3.多种多样的植物》——由校园内植物到校园外植物,通过用不同的方法对植物进行分类,体会植物种类的多种多样。《4.种类繁多的动物》——由校园内动物到校园外动物,通过用不同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分类,体会动物种类的多种多样。 《5.相貌各异的我们》——由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到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进壹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观察生物特殊的形态结构,了解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7.谁选择了它们》——通过观察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种生物的外形特征,了解环境变化生物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其中1—5课是描述生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同壹种生物形态结构也各不相同,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这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6—7课是描述环境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章有限的篇幅里不能详尽地介绍,从学生的认知水和接受能力看也没有必要。因此为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上。 【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经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搜集与调查相关的信息资料,了解现在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以及对环保的重大意义,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从而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节不能详尽地介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看也没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的现状。 说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学会鉴别、选择、运用与分享信息,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了解生物,保护生物;宣传科学合理地保护生物的做法;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去营造爱护生物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学生由“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散为“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环境观”及“形成科学的生活态度”等。 【教学重点】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树立参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在行动上。 【教学难点】 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如何将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 【教学准备】 教师:指导各小组进行课前调查与信息收集,指导各组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生物物种的定义 2.了解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体现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物种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确定生物的种 2.知道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主要条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有着许许多多地生物,让我们来再次感受它们吧! 影片:播放生物多样性的录像。 教师:刚才大家被影片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那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 学生:(随意地预测) 教师: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有500万种,有的说有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已经确定名称约有200多万种。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感受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板书,§7.1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过渡:生物的物种多种多样,那生物的种又是怎么来划分的呢? 一、确定生物的种 看一看,想一想:出示猫和狗的图片 两只动物的毛色都有是黑色的,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生物? 学生:不是,一只是猫,一只是狗 教师归纳:同学们分析的很好,猫和狗虽然在毛色上相同,但其他的外形特征却不一样,并且猫和狗也不能生出小生命来,所以认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那么这些毛色不同的生物是不是同一种的呢?出示四只颜色不同的猫 学生:是的,因为它们都是猫,并且能相互交配,繁殖后代。 教师:母犬和幼犬很相像,是同一种生物吗?出示图片 学生: 教师总结:对于生物的颜色大小都不是判断生物物种的关键,那么怎么的生物才是同种生物呢? 学生归纳得出:同种生物是很相像的,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6物种的多样性教案

课题: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之一——“种”的多样性。 4.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4.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 教学难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1.含义 2.特点 二、多细胞生物 1.含义: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 2.特点: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 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三、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学生阅读资料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意义!) 2.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做些什么。(见课件) 附资料: (1)有位同学问老师,我国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力气来拯救大熊猫呢?还有位同学问老师:动物园中的一只华南虎一天就吃掉15-25千克牛肉,更不用说其他的花销了,不饲养它,岂不是节约了一大笔资金吗?2、从墨西哥引入澳大利亚得仙人掌,来到澳大利亚后,如鱼得水,不到一个世纪,在2400万公顷的土地上称王称霸。还有,从泰国、缅甸带入我国云南的紫茎泽兰,正以每年30千米的速度向我国北方蔓延。所到之处,别的生物都失去了立足之地。 (2)教师通过图表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一些珍惜的动植物资源。(图表和图片见课件) (3)学生观看影片讨论我国野生动植物减少的原因。 (A、人类对动植物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利用。B、外来物种地入侵,使生物种类减少。)(4)承接上一个问题,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保护我国的野生生物资源。 (A、反对盲目掠夺式开发利用和引进,提倡有计划、合理地利用。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B、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小结: 在这堂课里,你知道了什么。 (A、自然界的生物都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自己的环境B、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意义,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从我做起。)

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迅速地提高了,但是与此同时,与我们人类共同拥有地球母亲的其他生物日益的减少,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酷的考验和威胁,于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世界国家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威胁,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生物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条件,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 二、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除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如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等。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价值现在还不清楚,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破坏,后代人就不再有机会利用,因此必须注意保护,才能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举例说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问这首歌好听吗?想学会吗?你知道歌曲里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说的是几年前在黑龙江丹顶鹤保护区一位女大学生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自己却陷进了沼泽地牺牲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除了丹顶鹤生物圈中还有许多生物要保护,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那么,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展示目标: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三〉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1、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首先要了解现在生物的多样性正面临着怎样的情况, 师:在自然界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物种灭绝是难免的,地球上已经有很多动、植物灭绝了,现在只能看到它们的蓦碑. 展示:这里是北京南海子麋鹿园中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 那么生物灭绝得数量和速度又怎样呢?请看: (.展示图片: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数量图。)从这个图中,你能看出在不同的时期动、植物的灭绝速度有什么不同吗?(生分析) 从资料和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生物的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同样,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又怎样呢? 在世界600余种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中,我国就有156种,约占1/4。请看书P94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动植物后学生回答问题(展示幻灯片)。 2、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原因: 我们现在了解到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本P95“资料分析”中的四则资料,完成P96的讨论题,我们就会得到答案了。下面前后四人小组先其中的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生:分组讨论、记录,形成统一意见) 下面我们来交流讨论结果。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归纳出生物的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展示幻灯片:生物的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3、探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我们既然意识到了生物的多样性正面临威胁,可以采取那些措施来保护生物?请阅读P96-97的内容(生看书)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你知道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哪些生物?(展示幻灯片) 但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是下一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Simpson指数运算公式 生物多样性测定要紧有三个空间尺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α多样性要紧关注局域平均生境下的物种数目,因此也被称为生境内的多样性(within-habitat diversity)。β多样性指沿环境梯度不同生境群落之间物种组成的的相异性或物种沿环境梯度的更替速率也被称为生境间的多样性(between-habitat diversity),操纵β多样性的要紧生态因子有土壤、地貌及干扰等。γ多样性描述区域或大陆尺度的多样性,是指区域或大陆尺度的物种数量,也被称为区域多样性(regional diversity)。操纵γ多样性的生态过程要紧为水热动态,气候和物种形成及演化的历史。 α多样性 a. Gleason(1922)指数 D=S/lnA 式中A为单位面积,S为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b. Margalef(1951,1957,1958)指数 D=(S-1)/lnN 式中S为群落中的总数目,N为观看到的个体总数。 (2)Simpson指数 D=1-ΣPi2 式中Pi种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 (3)种间相遇机率(PIE)指数

请运算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Simpson指数: Dc=1-ΣPi2=1-Σ(Ni/N)2=1-[(99/100)2+(1/100)2]=0.0198 DB=1-[(50/100)2+(50/100)2]=0.5000 Shannon-wiener指数:

HC=-ΣNi/N ln Ni/N i=-(0.99×ln0.99+0.01×ln0.01)=0.056 HB=-(0.50×ln0.50+0.50×ln0.50)=0.69 Pielou平均度指数: Hmax=lnS=ln2=0.69 EA= H/Hmax=-[(1.0×ln1.0)+0]/0.69=0 EB=-(0.50×ln0.50+0.50×ln0.50)/0.69=0.69/0.69=1 EC=0.056/0.69=0.081 从上面的运算能够看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①种类数目,即丰富度;②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平均性 β多样性 β多样性能够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①它能够指示生境被物种隔离的程度;②β多样性的测定值能够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③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1)Whittaker指数(βw) βw=S/mα-1 式中:S为所研究系统中记录的物种总数;mα为各样方或样本的平均物种数。(2)Cody指数(βc) βc=[g(H)+l(H)]/2 式中:g(H)是沿生境梯度H增加的物种数目;l(H)是沿生境梯度H失去的物种数目,即在上一个梯度中存在而在下一个梯度中没有的物种数目。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生物多样性这一话题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考虑到农村学生搜集资料困难,因此我搜集珍稀动植物图片及已灭绝生物图片等资料,同时进行课件制作,以备课堂展示。课堂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是否能够创设出适宜的展示情境,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大。另外,通过设计相应的野猪与当地居民之间矛盾如何解决的辩论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来,(教材上是《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考虑到广西离本地较远,而本地由于野生动物多了起来,从野猪屡屡进入农田引发的矛盾展开讨论,更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引导更多的学生进入到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理解社会就是在提升自我,真正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 就本册第六单元知识整体来分析,前两章为本章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学习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上,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辩论和协商怎样处理野猪和农民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联系家乡实际,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涉及到诸多因素,八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还有限,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辩论的组织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 2.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处理野猪和农民的利益关系”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通过展示科学家研究白头叶猴的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的教育。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第__8单元第__2 章课题: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年级初三学科生物中心发言人 教材分析 生物多样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章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本章是在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比较肤浅,而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专业。所以教师要把握课标的要求,不要要求太高。注意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 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 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 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 识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搜集我国利用基因改良物品的例子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质疑: 1、“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 个字? 2、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 “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 “多”的意义何在呢? 【数一数】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画面中出现:游 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 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 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 孔雀、 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 物?(1)不同物种(2)同一物种不 同类型(3)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生回答:“多”字。 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 录。 归纳总结: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及内涵,即基因的多样性、物 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创设问题 情景,激 发学生思 维,导入 课题。 出示不同 物种,同 一物种不 同类型及 不同的生 态系统, 意在纠正 学生思维 中生物的 多样性只 是种类的 多样性的 错误认 识。 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生物 种类 的多 样性 生物 过渡:让我们一同来探究一下生物多 样性的第一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 性。生物到底有多少种,现在谁也说 不准。但是,目前已知的种数就足以 说明生物的种类是极其丰富多样的。 【看一看】 我们再来看一看教材中的资料──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并讨论以下问题 1、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 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除动物和植 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2、在上述表中,我国哪一类生物在 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类 类群我国已知种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 哺乳动物581 4342 13.39 鸟类1244 8730 14.25 爬行类376 6300 5.97 两栖类284 4010 7.08 鱼类3862 19056 20.3 蕨类植物2200-2600 10000-12000 22 裸子植物约240 850-940 26.7 被子植物30000 260000 10 生:生物种类繁多,植物约有 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 种,微生物约10多万种。 小组合作,并交流讨论结果: 1、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 物、和节肢动物等。植物中的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除动物 和植物外还有细菌、真菌和病 毒。 2、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 的百分比最高,爬行动物在世 界上占有的百分比相对较少: 我国上述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 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为 14.96%. 3、地球上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 被发现,根据科学家的估计, 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物种的总数 从500万种到1亿种之间。 既巩 固了已有 的知识, 又通过小 组合作, 培养了小 组成员之 间的合作 意识,也 提高了他 们分析问 题、解决 问题的能 力。

生物多样性概念

论文概要:介绍遗传,变异,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创造和利用状况。并且,在论述中强调了对这些生物资源的利用要合理适当,要保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遗传,变异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一些内容:1.遗传:是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一代表现的现象。但在遗传学上,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2.变异: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别。变异有两类,即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现代遗传学表明,不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无关,与进化有关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后一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其方式有突变与重组。 突变可分为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某一位点上发生的改变,又称点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子代将出现遗传性改变。发生在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只在体细胞上发生效应,而在有性生殖的有机体中不会造成遗传后果。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前者的后果是形成多倍体,后者有缺失、重复、倒立和易位等方式。突变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产生,也可以人为地实现。前者称为自发突变,后者称为诱发突变。但是自发突变通常频率很低,诱发突变是指用诱变剂(X射线,γ射线、中子流及其他高能射线,5-嗅尿嘧啶、2-氨基嘌呤、亚硝酸等化学物质,以及超高温、超低温等)所产生的人工突变。 3.生物多样性: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另外,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1) 知道了遗传,变异及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来看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矛盾的但又对立统一的关系。 由于遗传而确保了生物的稳定性和世代延续性,是相对“不变”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变”,它使生物原有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出新的生物

六年级科学上册《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1.,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1.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2.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3.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

开花的植物。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植物等。 7.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精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精)

————————————————————————————————作者:————————————————————————————————日期: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生物科组丘占锋 一、教学内容 这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第三章。通过该单元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对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节教学重点放在“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上,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使学生展开思维,联系实际,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另外,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涉及到诸多因素,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还有限,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分析白头叶猴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 二、学生分析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学生平时讨论得较多的话题。通过一年多对生物的学习,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口头表达、与人合作等的能力已经大大加强,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三、设计思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生物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本知识,还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课上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等形式,使学生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在他们参与社会时,才能够对某些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并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

初中科学备课参考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不同种类的常见动植物的观察的教材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物种的知识。2.懂得不同自然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地理位置下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对不同环境适应的结果。 3.知道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使地球绚丽多彩,生物和谐发展,而且维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4.要求自觉地树立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材内容全解 自然界多姿多态的生物体难以记数。众多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与它们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个综合体,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共同任务。而我们主要了解的是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500万种,包括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生物的物种是多样的。那么,什么是物种?如何来确定生物的种? 一、怎样确定生物的种 毛色不同的猫和狗,对这些动物的归类不能根据它们的毛色归类,而是分成猫和狗两个种。说明,不能根据动物的毛色来确定种,而要根据生物间是否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来确定种。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猫能交配,产生灰色幼猫,因为它们是同种生物。 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狗不能交配,因为它们不是同种生物。 同种生物是很相象的,它们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 有时不同种的动物也能交配,并生出后代,如公驴和母马交配,能生出骡。 幼骡能正常生长,并发育成成年骡,但骡不能繁殖后代。因此,骡不是一个种;马和驴也不是同一个种,而是两个种。 说明不仅要能相互交配,还要能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来确定种。 每一个生物物种都是地球历史上经过千万年进化的产物,都是唯一的,一旦丧失就无法挽回。物种是指相互间很相象,能相互交配,并在交配后能产生有生殖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 二、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我们自然界的物种是很多的。目前已认识的有200多万种,加上未认识的估计有500多万种以上。从种类上来说是多样性的。 那么,物种的多样性是怎么造成的?跟哪些因素有关? 造成物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生物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多种生物,以及地理位置的隔离,产生了外形、结构和生活习性的明显变化,不能再相互交配了,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归纳:自然界的生物物种是多样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使我们的地球艳丽多彩、和谐发展,而且维系了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每一个地球人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第7章生物多样性 第1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2节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中遗传多样性将在第六册中阐述,生态系统多样性将在本册的第8章阐述,本章主要以生物物种多样性为线索来阐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前提下的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1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先通过两组图片来阐明什么是种,怎样确定生物的种,再通过不同生境、不同地理位置形成众多的物种来阐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2节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以学生熟知的人和植物为例来阐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说明地球上的物种是多样的,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也有差异,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从物种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 2. 引导学生从同种生物性状的差异性认识生物多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的概念、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意义、物种的性状及差异。 难点:种的确定、物种的性状差异。 【知识点分析】 (一)序言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它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 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是种内基因的变化,并反映在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上。 2. 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现存的多种多样生物,经过漫长进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3. 生态系统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适应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共同任务。 (二)第1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1. 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500万种,其中现存已经确定名称的生物物种约有200多万种,其中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约有35万多种,微生物约有10多万种,生物物种是多样的。 2. 物种:是指能相互交配,并在交配后能产生有生殖能力后代的生物群体。 每一个物种都是地球历史上经过千万年进化的产物,都是唯一的,一旦丧失,便无法挽回。 3. 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1)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 在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珊瑚礁和热带湖泊。 (2)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种多样性 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主要条件,而物种的形成与不断分化是物种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4.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使我们的地球艳丽多彩,和谐发展,而且维系了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