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导入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导入-中学数学论文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导入

安徽临泉第二中学王成中

2013年11月1日由阜阳市教科室组织,在我校举行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我校的老师和阜阳一中的老师同台上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二中的《平行关系的判定》,两人先分头个性备课,然后一一展示,这里截取两位教师课堂导入时的片断。

老师:回顾复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后单刀直入进入新课内容《平行关系的判定》。

老师: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军训、桥与水面足球场等),通过多媒体将这些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平行关系的判定》。课后,各校的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导入一一进行评价,老师的课堂导入平淡无奇,没有知识的生长点,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老师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材料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很快的接受这样的导入方式和新导入的教学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亲切感,更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作用。显然老师的这节课也因导入而显得格外美丽。那么怎样的课堂导入能让数学课堂美丽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及听课的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方式和教学案例给以分析。

一、使用学生熟悉的问题导入新课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问题相结合,从而引导出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点出新课,

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熟悉将要学习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此问题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的思考和学习。

例如:在讲授“面面垂直判定定理”时,可以利用建筑工地上泥水匠砌墙(构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这一事件。

二、用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导入

一些数学知识如果让学生看的话,理所当然是正确的,是不用考证的,但如果让他们认真思考,探究问题的根源,却不能够说的很清楚、很明白,甚至感到是不可能的,但实际上却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必然导致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急切的想弄明白,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前项和”知识的教学时,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前提下,导入本知识点时,让学生从熟悉的“折纸”现象出发,并告诉学生用“只有1毫米厚度的纸,在对折23次后的时候,其厚度就可以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的结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强烈的冲突,形成强烈的悬念和好奇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三、利用课本知识的重难点直接导入法

在学习新课前高中的数学老师可以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抽出来,然后展示给学生,这样就会给学生以直接的认知思维刺激,学生们就会有想学好的想法,这样老师在讲授的时候,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提高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式导入新课

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前,先把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从而发现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做的好处是淡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高了熟悉的程度,更容易进入学习快车道,进而提高了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学习“函数单调性”时,使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几类简单的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画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从而引进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清楚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象的关系,并且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五、数学史导入法

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前,可以把数学知识和某个历史上的数学名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知道该数学知识是怎样研究出来的,数学名人在数学知识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这样的导入方式就能激起学生对名人的崇拜,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就以十八世纪的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入题。有一次,高斯的小学老师想考考学生,就让学生算“”。一会儿,高斯就举手回答:“5050”。当学生还在回味的时候,接上去讲:“这种思想方法充分体现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思想方法。今天,我们就来推导公式,用理论来说明问题,比高斯更进一步,怎么样?”

六、类比联想导入

在讲授高中的数学知识时,如果有某几个知识是类似的,就可以采用类比联想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熟悉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导入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双曲线概念时,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常数(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是椭圆。教师:如果我们将椭圆定义中的“和”改为“差”,那么轨迹会是什么呢?

总之,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课堂导入时,既要设在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处,又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最好能使学生的性情受到陶冶。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际中,多种导入方式之间是不互相矛盾和排斥的,教师可以单独采用一种,也可以使用多种的结合,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结合使用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珊珊.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J].中学数学研究,2007,(10).

[2]章建跃.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的若干建议[J].中学数学教学研究,2007,(3).

[3]李芳,马玉斌,张维忠.数学文化的探究教学案例设计——数列的递推公式[J].数学教学,2009,(2).

(责任编辑:陈颖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