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高中,数学]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课堂,高中,数学]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课堂,高中,数学]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不论是什么课程的教学,只要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能够让所有的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相对高中其他的课程来说,数学课的理论性更强,更具有逻辑性,枯燥的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继而影响教学质量。如何才能在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做到先声夺人,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呢?笔者就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谈一些想法。

一、课堂导入概述

1.课堂导入的概念

在上课伊始,通过使用导入语等方式来对本次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引申和映射,以此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这个衔接课间和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就是课堂导入。

2.课堂导入的意义

课堂导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建立和课程有关的联系。一般是在进入新课程、新知识点或者新单元时的一种承上启下的引入,将学生之前学习的内容和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将要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怎样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课堂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比较重视的环节之一。

经过对多所高中学校数学教学的研究,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都开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课堂导入,但是对于导入方法和导入的有效性的思考较为欠缺,目前还有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过程中依然以复习上次学习的内容为主,在复习的过程中提出与新课程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入新的课堂内容。虽然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却没有考虑其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和新课程有关。在我国大多数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老师还是在循规蹈矩地采取老一套的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做得还不足。对上堂课内容的复习只能吸引一小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却有着分散注意力的副作用,如果长时间采用这种课堂导入的方法,只会使教学的效果逐渐下降。所以高中数学老师应该敢于在课堂导入方面进行创新研究,设计属于自己的导入语言,尽量让每一堂新课的导入语都能够在创新的基础上紧扣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三、课堂导入的原则

1.必须符合教学的系统性

课堂是一个融合了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的系统,从课堂的导入,到内容的呈现再到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在不断复习中的巩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完完整整地形成了一个教学系统。所以在课堂导入时一定要将其完全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课堂导入和课堂内容分离的情况。课堂教学是由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空间(教师)、时间和课程任务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系统,在课堂导入时一定要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一鼓作气地将学生的自觉性调动起来,然后利用好时间将所有的问题在课堂的高潮中一举攻破。

2.导语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导语的设计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类型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整个单元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解,在设计导语时使其紧贴教学内容;课程类型分为新课程、练习课程、检查课程、实验课程等,在新课程的导语设计中可以使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对新的内容进行铺垫,实验课程更多地向同学介绍实验的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兴趣。虽然年龄相近但是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都很明显,所以老师在设计导语时应该向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方面靠拢,尽可能地迎合多数学生的兴趣点。

3.导语尽量做到简洁

课堂导语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所以要尽量避免夸夸其谈、离题万里的情况出现,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有效注意时间在25分钟左右,如果导语占用过多的课程时间将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导入语时一定要遵循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切入重点等原则,将课堂导语的作用和基点准确地定位在“导入”方面。

四、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导入的实例

1.直接导入法

所谓直接导入就是开门见山,该种导入方法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比如在刚刚进入高中的校园和课堂时,第一堂课学生都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老师的到来,此时使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课堂上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授高一上学期第一章第一课的“集合”时便可使用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同学们从初中的大集体转入到高中的大集体,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你是初中校园整个集合的一分子,现如今你是高中校园这个大集合的一分子,本堂课我们就学习第一课‘集合’。”学生在了解了集合的基本的概念之后带着些许的兴奋,开始深入地学习。

2.故事导入方法

3.类比导入法

所谓的类比导入法就是在进入新课程时首先将其和旧知识进行类比,通过类比的方法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给学生一个思维的过渡空间,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的知识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让学生将圆锥曲线和之前我们学习的椭圆等知识进行类比,这样在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学生将会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同时通过类比导入法能够让学生从侧面了解到圆锥曲线和椭圆的异同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求

同存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经验导入法

经验导入法是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通过提问或者谈话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别人体验过的,并且由前人进行总结和发现的知识,通过经验导入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亲切感,由亲切转变为感兴趣,从心理学角度上讲,能够降低知识的难度从而使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在学习“统计”时,首先要让学生对于统计的概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时主要采用的是经验导入法。可以在课堂刚开始时由老师提出问题,即我们班共多少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各多少?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同学们在回答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时无疑会对新的课程充满好奇和期待,然后老师再将统计的概念进行描述,使学生加深对统计的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5.多媒体导入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教学方式也应该更加地多样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是经常使用的工具,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导入方面忽视了多媒体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中很多的概念都非常抽象,单单依靠讲述很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因此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具体的图像或者其他形式。

比如在学习“直线和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课堂内容进行导入处理。在本堂课的授课中,首先要对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进行推导,可以使用PPT 来展示直角坐标系,分别在坐标系上制作两个能够随意移动的点,并给这两个点分别起好名字,通过移动这两个点来让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推导出其中蕴含的公式,再根据两个点移动的轨迹推导出一个勾股定理的公式,那么课堂导语的目的也就达成了。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导入不仅能够对语言无法准确描述的知识点进行演示。让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还能让学生在动态的图形中感受到其在变化过程中的相关规律,加深其记忆。

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一样,要想让数学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实非常容易,只要敢于创造,敢于想象,然后将自己极具艺术性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就能够使老师从教中受益,学生从学中受益。

当然,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时需要遵循三个原则:①目的性原则。即在选择导入方法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课堂导入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中心;②启发性原则。课堂导入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知识的吸收变得更加容易;③关联性原则。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运用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对教师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和智慧,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的平台。教师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还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技能,使教师在课堂上肆意流淌的智慧,让老师来点燃学生的激情思想的火焰,让欢乐和诗意充满课堂。但仍然会有很多我们的错误而导致无效的教学课堂,现在总结一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在讲完数学新知识后,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就马上提出问题。在学生没有听到这个问题,没有时间来消化理解,就让学生回答问题,是无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学生听不清的要求不理解所提出的问题,或没有时间来整合现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取,起不到老师提问,反馈,纠正措施的作用。在出现问题要等待学生厘清自己的思路减少学生的思想压力,学会耐心地等待的思维的爆发。等待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减轻焦虑,等待能催化学生的思维,明确的逻辑表达式语言;等待可以使课堂更和谐,高效。 二、掌声成为鼓励学生的方式唯一 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会这样启发学生“大家看××同学回答得怎么样?”“好!”同学们齐声喊道。教师

在学生的声音落下后说:“回答得这么好,还不来点掌声?”学生噼里啪啦的掌声随之响起。“掌声响起”已经较为普遍地充斥在一些课堂上。看似是良好的教学景观,实质则是“课堂病态”。不是遇到了非常让人惊叹的问题,就提示学生鼓掌,无疑是耽误教学时间。假如某个教师喜欢这样做,一个学期下来、一年下来,要耽误学生多少时间?如果是2分钟,50名学生,就是100分钟,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为学生“要掌声”,与舞台上演员向观众要掌声有何不同呢?这是在向学生灌输哗众取宠的处事方式,有害于学生的思想健康。尊重学生,表扬鼓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没有必要采取“要掌声”的方式。 三、课堂讨论成为“装饰” 老师问了高中数学问题,通常给学生发出这样的指示:“下面开始小组讨论”随着几个同学围绕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说话,有的人都在谈论,有些人趁机聊天,一时间嘈杂的不断。这时教师或者是在一边站着一动不动,或者是翻书看教案,或者是找一个凳子坐下来休息,或者是象征性地在班里转一圈。有的时候,学生的讨论可能已经偏离主题了;可能由于理解不到位,学生根本无从讨论;可能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学生无法讨论等。 在课堂上这样的小组讨论已经成为一个“装饰”,老师认为,新课程已在课堂上讨论过了,真的不在乎学生是否

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开始的起始环节,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成功的导入能立疑激趣,启迪智慧、诱发思维,振奋精神,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本文阐述的是对数学课堂导入在新旧联系、情、趣、疑方面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导入以旧拓新情趣疑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犹如乐曲中的前奏,演讲的开场白必不可少。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激活情感、启迪智慧、诱发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一段失败的课堂教学导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不主动。因此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下面是根据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对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一点体会。 一、以旧拓新、温故知新 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

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双曲线时,复习椭圆的的定义,多媒体演示,如果把椭圆定义中的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和改成距离差,这时的动点p点的轨迹会是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观察。很自然的由椭圆引进双曲线,也很容易得到双曲线的定义,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并加以对比,这样的引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 二、寓情于教学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数学教学中也莫不如此。“情”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激情”,如果课堂伊始,教师就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导语来教学,可以很快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如:在讲椭圆时正赶上“神七”飞天,利用多媒体以一张浩瀚宇宙的影片入题,紧接着播放神七飞天的一瞬间视频,同时引入课题:我们身处的世界是浩瀚无边,神秘无边的宇宙,我们要用无边的知识去了解他、驾驭她。9月25日21时10分,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光荣的“神舟七号”跃上太空,首次实现了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梦想。你可曾想过神七进入太空后的运行轨迹是

论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论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摘要:数学是高中课堂上的必修课,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出现的教学方法,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更能促进数学学习的效率.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提问;有效 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使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还是教师实施教育与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统一。处理好教学中的提问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又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具体探讨了如何有效进行提问的若干策略。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1.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要求,对学生提出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2.通过问题的反馈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很多学生往往因为知识网络的不全和思维的局限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

会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解决问题受阻等情况。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及时优化学生的思考,克服问题的难点,从而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到底。3.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带嘴和手,缺乏动手操作意识。因而在学习当中,很容易产生疲倦心理。适当地设置问题,丰富课堂的教学过程,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 提问的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并利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为了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应该掌握如下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提问时同样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提的问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关注学生、理解学生。一方面,教师提问时要考虑到学生整体的年龄和语言接受水平,用语要简明扼要,避免繁复,词不达意;另一方面,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要避免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的情况。2.提问必须有序。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的和重点通盘考虑整堂课提问的主次和先后,力求做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使所提的问题前后贯通。有序提问还要注意提问设计的渐进性,即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设计提问。3.重视知识的迁移。

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以及课的类型、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入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⑴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教师直接从课本的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它的设计思路:教师用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弧度制”时,教师直接引入新课:“以前我们研究角的度量时,规定周角的为1度的角,这种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种度量角的常用制度----弧度制。本节主要要求是:掌握1弧度角的概念;能够实现角度制与弧度制两种制度的换算;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并能运用解题”。这种方法多用于相对能自成一体且与前后知识联系不十分紧密的新知识教学的导入。 ⑵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它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它的设计思路:复习与新知识(新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围绕新课主题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反函数”时,预先复习提问一一对应、函数定义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和本节有关的基础知识,进而用物理学中学生熟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关系自然导入反函数的学习。 运用此法要注意如下几点: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二是搭桥铺路,巧设契机。复习、练习、提问等都只是手段,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或受到阻碍,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教授新知识的契机。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摘要]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也是教学目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通过有效性课堂教学来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方法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生命,是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是摆在高中教学前的难题。只要我们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反思,重视学习方式的结合,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加注意“学案”的使用等环节,就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有效教学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就有所提高。学生的兴趣、志向与自身条件不同,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学生数学方面的要求也不同,甚至同一专业对学生数学方面的要求也不一定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还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都需要一些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这对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性处理策略 (一)教师要学会反思,尊重学生差异。教师应学会反思,尊重差异,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学生最尊重富有教学激情的教师,学生最爱听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反思性语言已经成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提升教师情感素质的有效途径。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有其独特的思想、理念、模式和令讲授者和学习者都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相互的合作、探究与创新。实施合作教学,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比如在分析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第13题时,我是这样处理的:(2010

怎样使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

怎样使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品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 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不再提倡“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更加关注每个学生 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教给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是每个 教师都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 的老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设置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在这过程中实现知识和 能力的双丰收。然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教师预设的问题流于表面,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等,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样的话,不但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对于如何预设有效的问题我自己有如下体会: 一、课堂提问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实施素质教育之后,教师接受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 互动,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学生是否 真正参与教学的一个标准。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互动一 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际上由于问题不鲜明突出,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学 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更加不可能 在课堂上理解整个知识产生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课堂教学时会失去学习的耐心,更 加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变成恶性循环。所以在课堂提问中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二、课堂不光要重提问,更要重视提问后学生的反馈 有些时候上课之前也是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当学生在回答时,却经常把学生晾在一边。有 时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 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数学教学过程应当将学生主体摆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且慢说破, 留下“更美的风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欣赏,使其在探索、思考问题的体验中提升思维和激 发兴趣。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提出问题:动点的轨迹是双 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PF1|-|PF2||=常数(小于|F1F2|)后,可以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对于 上述问题在椭圆的概念中已经研究过了,学生自然会产生联想,从而更加能深刻理解和记住 椭圆和双曲线的概念。 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 后于学生”。“说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但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教不越位,学要 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堂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 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有经验的老师提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必将 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讲解函数图像的时候,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了初中里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数图像,在讲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高中课改是教育本质的一次变革,实施高中新课程是一种必然。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必须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推进素质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但勿庸置疑的是,高效性学习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因势利导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完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高效课堂是本世纪进行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所谓“高效”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手段,展现知识的发现、发展及形成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成,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质。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会学、乐学,课堂自主、和谐、创新、高效。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高效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教学要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

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管理初探

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管理初探 美国学者布罗菲给课堂管理下了一个精致而周到的定义: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的措施),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达到最高程度,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三分教学,七分管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线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教学管理,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有效实施课堂管理呢?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用好课吸引学生,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占领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 首先,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序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如语文课上可以有“问题导入”“课题导入”“故事导入”等等。同时,开课引导语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开始上课时建立一个良好的授课氛围,从而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一定注意导入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简明、实用,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时间的分配和控制,切不可前紧后松。如果还没到下课,学生就没事干了,那学生只能说话。相反,在课堂教学中的拖堂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最讨厌老师拖堂。其实,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学生的心就早已飞到教室外面去了,这时的讲课只能是徒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二)对学生严格要求,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从而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新课标下,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代高中学生的现状,导致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低,学生学习质量差,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提升.构建高效课堂是高中数学的必然趋势.笔者立足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以供参考.【关键词】高中教育;高中数学;数学学习;高效课堂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也随之进步,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存有疑问和不解,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并不能灵活驾驭,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也迫切需要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 (一)立足新课标,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做出新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解读新课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数学学科的把握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履行好作为学生学习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方可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制订要详细明确、具有层次,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急功近利,适得其反.例如,在教学“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内容时,根据新课标制订“掌握在立体空间中,两条直线的关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的关系,以及两个平面的关系”的教学目标.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成为课堂主体,学生被灌输知识,师生之间互动少,有时由于学生的“不配合”,导致教学难以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和感觉,观察学生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授课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与学生互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 发表时间:2018-06-14T15:06:19.800Z 来源:《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0期作者:刘虎祥 [导读]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每一位教师都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中,并且对于帮助学生学习、督促学生进行思考有很大的帮助。 湖南省邵阳县第二中学422115 摘要: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每一位教师都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中,并且对于帮助学生学习、督促学生进行思考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何在高中课堂中应用提问来达到有效的、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何发挥提问的价值,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有效提问 一、提问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可以结合学过的旧知识来引导学生层层递进 其实提问对于数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的一种表现。这种提问不仅仅指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也包含着学生有关不会的问题向教师的提问。提问是课堂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艺术,并且对于一节效率极高的课堂来讲,在课堂中提问的环节一定非常的丰富。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运转,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学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的效率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是保证课堂质量的有效前提。然而如何进行提问的?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价值。教师一定要找到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然后设计一些难度逐渐递进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诱导,以此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课堂提问所提出的问题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问题一定要有其价值,教师应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结合一些教育理念来给学生提出,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钻研课本教材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开阔思路,将学过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二、教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上课之前,教师肯定会对课堂进行充分的准备。没有准备的课堂,也就是没有目标的课堂,没有目标的课堂,是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情况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还要精心地在课前,就准备好想要提问的问题。这样也更能增强课堂的有效性,同时还能节省课堂的时间,减少老师在课堂上思考问题的时间。举个例子,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立体几何图形的空间相关内容时,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一些教学工具——自制立体几何图形。让这些教学工具在课堂上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这样也能让学生更加加深,对这一集合概念的了解,再将这些图形实际结合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中去,还能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且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首先教师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要以一种明确的态度和目的来进行教学,这样也更方便检验学习成果。 三、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兼顾到所有的学生 进行有效提问的过程中,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不同之处,在学习程度和能力的表现中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教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有些学生能够回答上来,让有些学生却不能回答上来,这样的问题还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兼顾到所有的学生,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给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中,全部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更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问题来进行提问。或者,教师可以将问题简单的设计为几种不同的难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回答全部的问题,而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从中选几个较为基础,简单的问题来进行回答,有难度的题目,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思考,但是不要求他们能够得到正确的、完整的结果。否则,如果问题只是针对少数人来进行提问的,这样很可能让另外一部分的同学对课堂提问的环节失去兴趣,他们可能也会在课堂中出现走神、不学习的现象。所以,能够兼顾到所有人的提问,才是最正确的提问,这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又能够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解决掉给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很多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问题后,就不再提起了,学生思考过的问题没有得到验证,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对思考问题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因此教师一旦给学生提出问题,在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一定要给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中的所有状况,这样才能更加完善教学过程。 综上所述,提问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要能够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所有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紧抓学生的学习心理,给学生设计好每一个提问,让学生在提问的环节中不断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自身的探索创新学习能力。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利用好提问,这一环节,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沈建红郦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术期刊.《中学数学研究》,2007,(7)。 [2]张忠强《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术期刊.《科技信息》,2012,(17)。 [3]单健《浅析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术期刊.《中学数学参考》,2012,(9)。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范例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范例 听课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兴城良好的教学风气。那么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呢? 一、实例导入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从阶梯教室前向后走,逐步上升,从阶梯教室后向前走,逐步下降,上下楼梯也是一样。(板书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二、推出新课: (一)、函数的单调性: 1、观察非典时期每日新增病例的变化统计图,对函数的单调性有感性的认识。 2、学生思考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情况。总结该函数图像中点的坐标规律。 3、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I,区间AI,如果对于区间A内的任意两个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这个区间上是单调增(减)函数。 (让学生思考交流之后,说出增、减函数定义中的关键词) (二)、单调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理解。) (三)、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 1、讲解例1:画出的图像,判断它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分析:画出图形,让学生归纳,并利用定义证明,教师板书。

例题中的注意点:(1)、解题格式;(2)、防止循环论证;(3)、作差同“0”比较。 2、师生共同归纳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的一般步骤: (1)、取值;(2)、作差与变形;(3)、判断;(4)、结论。 3、讲解例2:求证: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思考证明过程,请完成的小组上黑板板演,其他小组分析纠错,教师做好点拨。) 三、课堂练习:1、P39页1、2、3题。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1、P39页2、4、5题。 评价与建议 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思路清晰。 2、对概念的讲解很细致,教学作用点找的很好。 3、讲解、合作讨论、学生板演、核心指导相结合,防止学生疲劳而影响课堂效果。 4、教学中善于表扬学生、鼓励学生。 5、教学中要更多地深入学生之中,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6、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能搞懂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需要加强。

浅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9-11-19T09:41:20.4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作者:敖徐[导读] 数学家B.Demollins说过:“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我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然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 敖徐(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四川南充 6373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33-01 数学家B.Demollins说过:“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我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然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由此可见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然而在高考的桎梏下,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将从重知识、轻能力; 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注入、轻启发等几个方面进行粗探。 一、重知识、轻能力 近年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培养能力。”这一点虽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仍然举步维坚。无可讳言,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理解或者记住知道要点,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因此他们不辞辛劳在书山题海中找出自己未讲的或未深入的知识点让学生“咽下”,并不时地提醒学生要“博览众长”。然而在高考和中考中我们许多学生仍然会出现许多不如意之处,偶遇新题时,措手不及或糊拉乱扯;面对难题时,慌不择路或望洋兴叹。这就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除注重知识堆砌外,是否还有一些能力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根据我们的观察思考认识到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水平还必须重视与强化知识堆砌时具有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外的迁移能力、洞察能力、猜想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大纲之外的一些能力。 二、重结论、轻过程 “只看结论,不看过程”这是教育问题中的千年沉疴。关于重结论轻过程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来讨论。其一,教师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成绩的好坏(即分数的高低)而忽略除学习以外的其它因素.其中也包括教师在试卷和作业的评改中只看答案而忽略其解题过程等情况。 其二,教师和学生,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只注重教师归纳出的定理性结论,而忽略其推导过程,比如,在讲平面区域的划分问题时老师会归纳出 “1)有n条直线,其中两两相交,但任何三条不共点,则n条直线,将平面分成的部分;2) 若n个球面每两个相交于一个圆,则这 n个球把空间分割成个部分。”等一系列定理性结论.然而这些结论在理解上;跨度大,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强.在计算上;计算冗余繁杂,牵涉面积广,从而一部分学生就在心中树立起 “反正是结论,只要记住就万事大吉了”的不好念头.然而高考数学不是从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或只是简单的背育或复述,面是是在课本以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纵向横向的拓展,要求经过回忆,对比,分析,归纳,综全等思维操作后才能得出答案,此时放多同学虽看到熟悉的 “老朋友”却惊讶得不知道 “怎么办了”! 三、重理论、轻应用 诚然,我国的大、中、小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应居于世界前列,然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却有些难登大雅!当然这与教育不无关系,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推测)有新的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南京大学文学院董健教授更是一语点破实质“我们的教育不是立人,而是制造机器、机器再用也是机器。”当然我们不去考究董教授的措辞是否片面,单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确存在某些不足的问题。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少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更未让学生在研究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是以单纯的教师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教学旧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为学生营造开放性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让学生综合应用知识与实践的机会。因此“理论指导实践”成了一句口号。正如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历史系教授许倬云说:“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在国内,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小学教育基本变成了高考、中考考什么就学什么;老师也是如此,深研的是中考、高考题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重注入、轻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便于控制教学中的各个细节,也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内容往往形成了教师唱主角甚至是唱独角戏的局面。近年来,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已得到较好的抑制,但仍存在着“步子小、提问太多”的极端现象,“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结果是使一些学生在解题中虽然一步步会做,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可讳言,当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所有知识不加筛选的强加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并进行适当调控,既要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要培养学生严谨思考,充分论证,精确计算的科学态度与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精神品德。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进入了“愤”与“悱”的状态,即“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教师因时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记住学生不应是一个个被填满的容器,而应是一支支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理所当然是火把的点燃者,是学生思维、智力、智慧的开发者、发掘者。因此教学过程应尽量多地创设“愤”、“悱”情境,然后根据学生表现恰到好处给予点拔。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在学生最感困惑的认识焦点上设疑,在学生的思维定势或思维缺陷处设问。真正做到“普教者,使人继其志”让学生主动地、极积地、独立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基本功的具体体现、是一堂课好坏的体现。课堂的灵活处理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卖关子”、“摆架子”的机会,而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手段,具有较强的原则性、技巧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只有科学地实施,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点击教学创新丛书》胡建军主编. [2]《数学教育学》刘安君、孙全森、等编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中学数学》1990年1~6期,江苏《中学教学》编辑出版.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的发展逐渐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教学过程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吸取更多的知识。本人围绕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以下讨论分析。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效课堂学习 一、上课前的教学准备 建立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要做好上课前的教学内容准备。一方面这种高效率的课前准备需要我们把直接教授数学内容的模式改变成高中生独立自觉学习数学的模式,把单一读数学教材改变成使用数学教材进行教学,高效地利用课程标准、教学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这些关键的教学资料。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恰当地抓住数学教学三个目标维度和确立目标时要依照其中的根本原理和准则,尽可能地符合整体的标准。这样一来,老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和上课时的教学活动能更加地得心应手,为有效进行高效数学课堂打好奠基。建立高效率的数学课堂也要善于观察“ 学

情”,也就是说要注意学生学习的特点、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 学情”,有利于建立高效数学教学课堂。 1.教师结合“ 学情”,学生自学准备 学生进行自学准备是学生掌握好知识的前提,一方面学生可以先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学准备,从而清楚学生吸收数学内容的大概情况,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和安排。在高中数学课本内容中经常插入一些有趣的典故和例子,教师则要制订好备课内容,使学生通过典故和例子先自学。比如,在教学“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下课后的《魔术师的地毯》,然后思考为什么一块已定面积的正方形地毯剪切重新拼成长方形,其面积会缩小,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去预习新内容。教师则可以依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来进行教学,计划课堂教学顺序和内容。 2.目标计划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要结合三个教学维度和学生的现实发展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使教学内容清楚、详细、可实施性。设计三个教学维度时,注意别撒网捞鱼式的教学,而是要有针对性。另外,要注重考虑学生性格的差别,并以此来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在课堂中,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籍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然而,如果内容欠佳,方法不当,就会事与愿违。因而,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在苦思冥想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思考;数学课堂;提问 一、课题提问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就把课题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学生是否活动丰富的一个标准。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有时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交流频繁,实际上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 (二)重提问轻反馈。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也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但在学生回答时,却经常把学生晾在一边。有些学生回答开头,教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三)先点名再提问。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尤其是在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当中,常常会先叫起某位同学,然后再提出问题要求回答,这样的话不但被点名的学生不知所措,而且其他的同学也不会对问题加以思考,仅仅充当了一个听众的角色而缺乏了对以往知识的自主性回忆。 二、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提问的效能,其目的在于: (一)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时刻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主导方针,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二)通过问题的反馈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很多学生因为知识网络的不全和思维的局限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解决问题受阻等情况。教师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及时的优化学生的思考,克服问题的难点,从而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到底。

浅谈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1-07-22T16:16:02.64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36期供稿作者:黄超[导读]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要回归认识的最初,也就是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河南省光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黄超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等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以及这两年新课改的体会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 一、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且没多大用处的,而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为此,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循环结构时引进电脑病毒事件“熊猫病毒”,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解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要回归认识的最初,也就是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严格控制教学内容,不增加难度,不降低要求,力求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以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步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而言,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图形,用谈话式“依形探数”或“用数定形”,以使问题直观易懂,学生吸收自然好。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掘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 需要指出的是,设置问题时要尽量具体,环环相扣,而且要多范围,最后也要有“从中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总结性问题,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工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具有激情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