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体系计算书

支撑体系计算书
支撑体系计算书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4×14/6=32666.667mm3,I=bh3/12=1000×14×14×14/12=228666.6 67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ψc Q2k]×b=0.9×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1=29.77 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9]×1=28.00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9)]×1=23.0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28.006×0.12+0.117×1.764×0.12=0.03kN·m σ=M max/W=0.03×106/32666.667=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2L4/(100EI)=0.677×23.05×1004/(100×5400×228666.667)=0.013mm≤[ν]=

L/250=100/250=0.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0.4q1静L+0.45q1活L=0.4×28.006×0.1+0.45×1.764×0.1=1.2kN

R2=R3=1.1q1静L+1.2q1活L=1.1×28.006×0.1+1.2×1.764×0.1=3.292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4'=0.4q2L=0.4×23.05×0.1=0.922kN

R2'=R3'=1.1q2L=1.1×23.05×0.1=2.536kN

五、小梁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2/1=1.2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b =

Max[3.292,3.292]/1= 3.292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4/b=1.2/1=1.2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3/3 =0.024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0.9×1.35×0.5×(0.9-0.12)=0.474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0.9×1.35×0.5×(0.9-0.12)=0.474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0.9×Max[1.2×(0.5+(24+1.1)×0.12)+1.4×2,1.3 5×(0.5+(24+1.1)×0.12)+1.4×0.7×2]×(0.5-0.3/2)/2×1=1.105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0.9×Max[1.2×(0.5+(24+1.1)×0.12)+1.4×2,1.3 5×(0.5+(24+1.1)×0.12)+1.4×0.7×2]×((1-0.5)-0.3/2)/2×1=1.105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1.2+0.024+0.474+1.105=2.803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3.292+0.024=3.317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2+0.024+0.474+1.105=2.803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2.803,3.317,2.803]=3.317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0.922/1=0.922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b =

Max[2.536,2.536]/1= 2.536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4'/b=0.922/1=0.922kN/m

小梁自重:q2'=1×(0.3-0.1)×0.3/3 =0.02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0.9-0.12)=0.39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0.9-0.12)=0.39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2)]×(0.5-0.3/2)/2×1=0.61 5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2)]×((1-0.5)-0.3/2)/2×1=0 .615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0.922+0.02+0.39+0.615=1.947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2.536+0.02=2.556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0.922+0.02+0.39+0.615=1.947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1.947,2.556,1.947]=2.556kN/m

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M 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3.317×0.52,0.5×3.317×0.32]=0.149kN·m

σ=M max/W=0.149×106/32667=4.569N/mm2≤[f]=11.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 max=max[0.5ql1,ql2]=max[0.5×3.317×0.5,3.317×0.3]=0.995kN

τmax=3V max/(2bh0)=3×0.995×1000/(2×40×70)=0.533N/mm2≤[τ]=1.23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5q'l14/(384EI)=5×2.556×5004/(384×7040×114.333×104)=0.258mm≤[ν]=l1/250=500/250=2mm

ν2=q'l24/(8EI)=2.556×3004/(8×7040×114.333×104)=0.322mm≤[ν]=2l2/250=2×300/2 50=2.4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qL1,0.5qL1+qL2]=max[3.317×0.5,0.5×3.317×0.5+3.317×0.3]=1.824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1.542kN,R2=1.824kN,R3=1.824kN,R4=1.5 4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q'L1,0.5q'L1+q'L2]=max[2.556×0.5,0.5×2.556×0.5+2.556×0.3]=1.406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1.071kN,R2'=1.406kN,R3'=1.406kN,R4'=1. 071kN

六、主梁验算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 max/W=0.141×106/4120=34.28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 max=3.366kN

τmax=2V max/A=2×3.366×1000/384=17.532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056mm≤[ν]=L/250=334/250=1.336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R1=0.295kN,R2=3.661kN,R3=3.661kN,R4=0.29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R1'=0.224kN,R2'=2.701kN,R3'=2.701kN,R4'=0.224kN

七、2号主梁验算

P=max[R2,R3]=Max[3.661,3.661]=3.661kN,P'=max[R2',R3']=Max[2.701,2.7 01]=2.701kN

1、抗弯验算

2号主梁弯矩图(kN·m)

σ=M max/W=0.641×106/4120=155.50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2号主梁剪力图(kN)

V max=2.38kN

τmax=2V max/A=2×2.38×1000/384=12.394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2号主梁变形图(mm)

νmax=1.533mm≤[ν]=L/250=1000/250=4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极限承载能力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R1=4.942kN,R2=7.871kN,R3=7.871kN,R4=4.942kN

立柱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为R2=7.871/1=7.871kN,R3=7.871/1=7.871kN 八、纵向水平钢管验算

P=max[R1,R4]=0.295kN,P'=max[R1',R4']=0.224kN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弯矩图(kN·m)

σ=M max/W=0.052×106/4120=12.53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剪力图(kN)

V max=0.192kN

τmax=2V max/A=2×0.192×1000/384=0.999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纵向水平钢管变形图(mm)

νmax=0.127mm≤[ν]=L/250=1000/250=4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支座反力依次为R1=0.398kN,R2=0.634kN,R3=0.634kN,R4=0.398kN 同理可得:两侧立柱所受支座反力依次为R1=0.634kN,R4=0.634kN 九、可调托座验算

1、扣件抗滑移验算

两侧立柱最大受力N=max[R1,R4]=max[0.634,0.634]=0.634kN≤1×8=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2、可调托座验算

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R3]=7.871kN≤[N]=30kN

满足要求!

十、立柱验算

1、长细比验算

l0=h=1500mm

λ=l0/i=1500/16=93.75≤[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641

2、风荷载计算

M w=0.9×φc×1.4×ωk×l a×h2/10=0.9×0.9×1.4×0.29×1×1.52/10=0.074kN·m

3、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0.9×[1.2×(0.1+(24+1.5)×0.9)+1.4×0.9×2]×1=27.162kN/m

2)小梁验算

q1=max{1.098+0.9×1.2×[(0.3-0.1)×0.3/3+0.5×(0.9-0.12)]+0.9×[1.2×(0.5+(24+1.1)×0.1

2)+1.4×0.9×1]×max[0.5-0.3/2,(1-0.5)-0.3/2]/2×1,3.01+0.9×1.2×(0.3-0.1)×0.3/3}=3.0 32kN/m

同上四~八计算过程,可得:

R1=0.574kN,R2=7.003kN,R3=7.003kN,R4=0.574kN

立柱最大受力N w=max[R1+N边1,R2,R3,R4+N边2]+0.9×1.2×0.15×(31.2-0.9)+M w/l b =max[0.574+0.9×[1.2×(0.5+(24+1.1)×0.12)+1.4×0.9×1]×(1+0.5-0.3/2)/2×1,7.003,7. 003,0.574+0.9×[1.2×(0.5+(24+1.1)×0.12)+1.4×0.9×1]×(1+1-0.5-0.3/2)/2×1]+4.909+0. 074/1=11.985kN

f=N/(φA)+M w/W=11985.215/(0.641×384)+0.074×106/4120=66.653N/mm2≤[f]=205 N/mm2

满足要求!

十一、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第6.9.7:支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

H/B=31.2/20=1.56<3

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

十二、立柱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F1=N=11.985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

可得:βh=1,f t=0.858N/mm2,η=1,h0=h-20=100mm,

u m =2[(a+h0)+(b+h0)]=1500mm

F=(0.7βh f t+0.25σpc,m)ηu m h0=(0.7×1×0.858+0.25×0)×1×1500×100/1000=90.09kN≥F1=1 1.985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

可得:f c=7.488N/mm2,βc=1,

βl=(A b/A l)1/2=[(a+2b)×(b+2b)/(ab)]1/2=[(1000)×(1350)/(100×450)]1/2=5.477,A ln=ab=45 000mm2

F=1.35βcβl f c A ln=1.35×1×5.477×7.488×45000/1000=2491.568kN≥F1=11.985kN 满足要求!

Q235A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作者: ————————————————————————————————日期: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顶托; 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5; 木方弹性模量E(N/mm2):8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40X70 模板支架立面图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1000×15×15/6=37500mm3 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1 剖面图 受力分解图 1、荷载计算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00mm ,踏步高度为175m m,宽度为26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8步。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21 ×0.175×25+0.10×25/αcos =5.104 kN / ㎡ 其中:根据图纸可得α=31° 故αcos =?31cos = 0.857 q1 = 5.104×1+0.5×1 = 5.604 kN/m; α

钢板桩围堰设计计算书

钢板桩围堰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本方案陆地承台基坑开挖深度在3.0-5.0米之间,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受力计算选择基坑最深、地质条件最差的最不利工况条件下进行受力计算。 本线路沿线地层以冲积、洪积、海积及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粘性土、粉土、各类砂、软土为主,局部夹淤泥。 土层分层计算土压力,粘性土和粉土采用总应力法,即水土合算,强度指标采用快剪试验指标;对中、粗砂、碎石土,则应采用水土分算。 承台开挖高程范围内主要为人工填土、黏土、粉土,局部夹有淤泥质黏土,各土层已知条件:(1)人工填土:内摩擦角7?=?,粘聚力8kPa c =;(2)粘土:内摩擦角14?=?,粘聚力25kPa c =;(3)粉土:内摩擦角22?=?,粘聚力12kPa c =;(4)砂土:内摩擦角32?=?,粘聚力0kPa c =。土的天然重度γ取3 19kN/m 。非承压地下水位在地面下0.2~5.5处(承压水位不明)。 2 钢板桩围堰支撑结构受力计算 2.1钢板桩围堰 钢板桩围堰基坑开挖最大深度为5.0米,此类基坑承台最大高度为4.0米,设一道内支撑位于基坑底面以上3米,计算钢板桩围堰受力情况。 结合现场现有材料,拟采用WRU12a 钢板桩,其技术指标为:

单根钢板桩宽B=600mm,高H=360mm,厚t=9mm,每米截面积A=147.3cm2,单根钢板桩每米的重量69.5kg,每延米墙身每米的重量115.8kg,每延米墙身钢板桩惯性矩Ix=22213cm4,每延米的截面模量(抵抗矩)Wx=1234cm3,取钢板桩的允许拉应力σ=140Mpa,允许剪应力τ=80 Mpa。钢板桩长12m。由于钢板桩刚度较小,需加强内支撑。拟设置一道水平钢支撑,在距承台底面3.0m处设置,不设竖向支撑。水平钢支撑采用I40b型工字钢,沿钢板桩内壁设置长方形围檩,并在四角设置加强斜撑。 考虑施工堆载,假设基坑顶部(地面)作用有无限均布荷载q1=10kN/m2;在桩顶平台距离钢板桩桩顶2.0m处的坑外作用有宽度为0.6m的局部荷载(汽车荷载及其它荷载总和)q2=80kN/m2。 2.2计算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第3.4~3.5节,计算土压力(水 平荷载及水平抗力)分布。土压力由四部 分组成:(1) 桩顶平台以下土自重引起; (2) 局部荷载(汽车荷载)q2=80kN/m2 引起;(3) 均布荷载q1=10kN/m2引起。 对人工填土、黏土及粉土地层,采 用水土和算法进行计算,在桩顶下2.0m 处设置一道内支撑,计算可得土压力分 布如右图所示。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采用的钢管(mm):Φ4 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顶托;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1、5;木方弹性模量E(N/mm2):8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1、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 5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 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70、00;40X70模板支架立面图 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10001515/6=37500mm3 I=bh3/12=1000151515/12=m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α1-1 剖面图受力分解图 1、荷载计算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00mm,踏步高度为175mm,宽度为26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8步。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0、17525+0、1025/=5、104 kN/㎡其中:根据图纸可得 α=31故== 0、857q1 =5、1041+0、51 =5、604 kN/m;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21=2 kN/m; 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为垂直与面板的均布荷载,q=(1、 25、604+1、42)=8、162kN/m 最大弯矩M=0、 18、1622502=510 12、5Nm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510 12、5/37500 =1、360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360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1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 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 =q1=5、604 =5、92 50、857 =4、802 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

模板支撑体系专家论证计算书

截面过大梁安装 地下室中一部分梁截面过大需要另行计算,以梁KL5(500mm×1850mm)为计算对象。 一、截面过大梁模板安装步骤 1、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满堂红脚手架的搭设方法详见专项方案。 2、脚手架在梁两侧部位立杆间距为80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400mm, 水平杆步距1500mm,在梁的中部加设一根立杆作为支撑,沿梁跨度方向间距400mm,梁底支撑小横杆间距为400mm。在小横杆下部与立杆连接处需使用两个扣件,降低扣件发生滑移的可能。 3、梁侧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梁侧模次楞采用50mm×80mm方木2根 合并垂直于梁方向设置,沿梁跨度方向均匀布置,间距250mm。主楞采用2根φ48×3.5mm的圆钢管沿梁长方向设置,主楞竖直方向为5排,主楞到梁底距离依次是200mm、500mm、800mm、1100mm、1400mm,采用M12对拉螺栓连接两侧钢管,沿梁跨度方向间距250,梅花形布置。梁底楞采用50mm×80mm方木4根,沿梁底水平方向均匀布置。下设支撑顶杆1排,间距400mm。底部小横杆间距400mm。 4、严格控制小横杆的标高,以保证上部梁顶标高。小横杆标高调整完毕后 将梁轴线引到脚手架上,开始铺设梁底模板。 5、为防止架体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水平位移,架体在梁下位置单独设剪刀 撑。 6、梁底板铺设完毕后开始支设侧模及安装侧模的主次楞,在保证梁模板的 尺寸,平整度等指标后,开始加固模板。 7、模板加固完毕后对模板进行检查,并对模板拼缝处,孔洞处做处理,防 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发生漏浆。 8、模板完成之后,对支设模板过程中留下的垃圾及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整 体的清洁度,以便于进行下一步施工。 9、当梁的跨度大于4m时框架梁应该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2‰。 10、梁成型后的模板见下图: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4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54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4×14/6=32666.667mm3,I=bh3/12=1000×14×14×14/12=228666.6 67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ψc Q2k]×b=0.9×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1=29.77 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9]×1=28.00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9)]×1=23.0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28.006×0.12+0.117×1.764×0.12=0.03kN·m σ=M max/W=0.03×106/32666.667=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2L4/(100EI)=0.677×23.05×1004/(100×5400×228666.667)=0.013mm≤[ν]=L/250=100/250=0.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0.4q1静L+0.45q1活L=0.4×28.006×0.1+0.45×1.764×0.1=1.2kN R2=R3=1.1q1静L+1.2q1活L=1.1×28.006×0.1+1.2×1.764×0.1=3.292kN

双壁钢围堰计算书

双壁钢围堰施工及计算1、概述 围堰所处的地理环境水文地质资料 2、钢围堰结构尺寸拟定

3、钢围堰重量计算 3.1 钢板 围堰钢板: 178.512(1210.38)40.006506.0G s kN γδ==??+??= 隔舱钢板: 278.512 1.280.00654.3G s kN γδ==????= 3.2角钢 竖肋角钢: 310.0918012194.4G l k kN =?=??= 横肋角钢: 420.0944.761248.3G l k kN =?=??= 弦杆角钢: 530.09 1.231290119.6G l k kN =?=???=

3.3 灌水和混凝土 围堰壁间混凝土重量: 62544.76(5 1.2 1.6 1.2/2)5639.8G V kN γ==???-?= 加水(4m )重量: 710444.76 1.22148.5w G V kN γ==???= 钢围堰总重: 12345678710.9G G G G G G G G kN =++++++= 4、封底混凝土厚度计算 假设封底混凝土厚度为h , 围堰外壁所围面积: 2253.132 3.14 6.2910.416 4.85360 S m ?= ??+?=外 围堰内壁所围面积: 2253.132 3.14598118.34360 S m ?= ??+?=内 围堰内抽水后围堰浮力: =110164.8510.517309.3F gsh kN ρ=???=浮 有G G F +≥浮封 17309.38710.9 2.9125118.34 F G h m S γ--= ==?浮内 封底混凝土厚度取3m 。 5、水流方向围堰受力分析

大桥钢板桩围堰设计及计算书

***大桥8#、9#墩承台钢板桩围堰设计计算书 1、工程概况 ***资水大桥是***至***公路工程中横跨资水的一座大桥,桥梁上部结构设计采用(6×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58+95+95+58m)现浇变截面混凝土连续梁+(5×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结构;主桥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门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主墩墩身顺桥向宽为2.6m,横桥向为2个2.4m宽的墩柱,主墩承台厚度为3.5m,平面尺寸为11×9m,基桩采用直径Φ2.0m钻孔灌注桩。桥面宽度:2.5 m(人行道)+0.5m(路缘带)+10.75m(车行道)+0.5m(双黄线)+10.75m(车行道)+0.5m(路缘带)+2.5m(人行道)=28m,分两幅修建,桥梁中心桩号K5+873,桥梁全长为644m。 ***资水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水位+179.4m,十年一遇洪水水位+172m,施工常水位+164m,近5年12月至4月最高水位+168m。8#、9#主墩基础位于资水河道内,主墩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法,围堰考虑能满足在+168m 水位下施工。 2、计算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 《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资水大桥施工图设计》 《***资水大桥工程地质纵断面》 《***资水大桥钻孔柱状图》 3、***资水大桥8#、9#墩钢板桩围堰检算 3.1围堰结构概况 8#、9#墩单个承台尺寸均为11m(横桥向)×9m(顺桥向)×3.5m(高度),下为4根Φ2.0m钻孔桩,桩基施工采用Φ2.4m钢护筒。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法,钢板桩采用国产拉森Ⅳ型钢板桩,材质为SY295。 8#墩承台底标高为+161.498,顶标高为+164.998。钢板桩单根长度为9m,围堰平面尺寸为30×12m(考虑围堰四周各有1.5m操作及安装模板空间,双幅桥

专家论证大跨度井字梁模板及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附计算书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材料与设备准备 (4) 1、材料准备 (4) 2、设备准备 (4) 四、施工进度计划 (4) 五、技术准备 (4) 1、技术措施 (4) 2、木模板、木方加工质量要求 (5) 3、木模板的安装准备 (5) 4、施工工艺流程 (5) 5、检查与验收 (5) 六、支撑体系搭设 (6) 1、梁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6) 2、屋面板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7) 3、注意事项 (9) 七、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 (9) 1、梁模板安装 (9) 2、顶板模板安装 (10)

3、混凝土浇筑 (10) 八、模板的拆除 (10) 九、各项技术措施及质量验收要求 (11) 1、进场材料质量标准 (11) 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1) 3、模板拆除要求 (13) 4、成品保护措施 (13) 5、模板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3) 十、安全施工管理 (14) 1、安全组织保障 (14) 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 3、监测监控 (15) 4、应急预案 (15) 十一、劳动力计划 (15) 十二、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15) <一>井字梁部分 (15) <二>框架梁部分 (22) <三>屋面板部分 (29)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建筑系列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011年版)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GB50666-2011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 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五层9-12轴之间大会议室层高为 4.5m,会议室梁为井字梁结构,梁高1250mm-1000mm,梁宽300mm,梁间轴距2400*2300mm,2400*2700mm,井字梁支撑高度为3500mm,纵横跨度轴距各为21600mm,16900mm。四周屋面框架梁高1200mm-1500mm,梁宽为400mm,跨度轴距为7200mm,6900mm。屋面板B、C 轴模板支撑高度为4630mm,边跨模板支撑高度为4380mm。 本层结构模板支撑体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项目部成立此项工程技术质量小组,负责监管施工全部过程,确保模板支撑体系质量及施工质量。 技术质量小组组长:项目经理 小组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小组成员:技术员、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 三、材料与设备准备 1、材料准备

围堰计算(最终)-2

围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计算书 计算: 校对: 复核: 2012年1月5日

拉森板桩围堰计算 介绍 对于水中拉森板桩围堰的计算,我们采用了迈达斯专业计算软件。 第一节、结构形式描述 根据设计形式,主桥中墩5#、6#在水中,计划采用拉森板桩围堰进行封闭施工。钢板桩围堰为方形,内轮廓平面尺寸52.0×11.0m ,高22m ,顶标高+3.5m ,入土12.9m ,设3道内支撑,封底厚度1.0m 。 钢板桩采用拉森Ⅵ型,围檩主梁第1道采用2I45b 、第2道及第3道采用2I63a 型钢梁,内支撑采用Φ630*8mm 钢管。 第二节、主要数据及相关参数 围堰用钢板桩为日本产SKSP-SX27型,即拉森Ⅵ型高强度钢板桩,单根宽度60cm ;截面参数如下表: 钢板桩结构 型号 (宽度×高度) 有效宽 W1 mm 有效高 H1 mm 腹板厚 t mm 单根材 每米板面 截面 面积 cm 2 理论 重量 kg/m 惯性距 Ix cm 4 截面 模量 Wx cm 3 截面 面积 cm 2 理论 重量 kg/m 2 惯性距 Ix cm 4 截面 模量 Wx cm 3 600×210 600 210 18.0 135.3 106 8630 539 225.5 177.0 56700 2700 钢板桩的机械性能如下表: 标准号 牌号 机械性能,不小于 屈服强度(N/mm 2) 抗拉强度(N/mm 2) 延伸率(%) JIS A 5528 SY295 295 490 17 根据钢板桩的进厂检验报告,试验屈服强度在380~405 N/mm2间。

钢板桩插打设备为美国ICE公司的28C-350E液压振动锤,锤宽30cm,设备自带动力,由振动锤和动力站两大部分组成,最大可提供116t的击震力和71t 的拔桩拉力。 28C-350E液压振动锤 第三节、主要计算 1、钢板桩围堰布置 主墩基础施工拟采用钢板桩围堰法。钢板桩采用拉森Ⅵ型钢板桩,材质SY295,单根长度为22m,围堰平面尺寸为52.0×11.0m,共设置三道内支撑。围堰顶高程为+3.5m,围堰底高程为-18.5m,承台底高程为-10m,封底混凝土厚1m。 2、钢板桩围堰施工步骤 (1)钻孔桩施工结束后打设围堰导向架及围堰施工平台,在靠近承台侧定位桩上焊接牛腿,安装第一道内支撑作为钢板桩插打导向围檩; (2)依次插打钢板桩至合拢; (3)围堰内抽水至-3.4m,在-2.4m处安装第二道内支撑; (4)围堰内抽水至河床底并挖土至-7.3m,在-6.3m处安装第三道内支撑; (5)第三道内支撑安装后采用挖掘机配合吊斗及人工,将围堰内基坑底面干挖清理至-11.0m; (6)搭设封底施工平台,采用泵车浇筑封底砼; (7)凿除桩头,施工承台; (8)承台模板拆除后,向钢板桩与承台间间回填细砂并在顶部浇注40cm厚

支撑体系要点

模板支撑体系 混凝土结构的感念:是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现浇结构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成型的。 模板结构是一种临时性结构,它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形成,保持其位置的正确,并承受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荷载。 模板支撑体系的组成:面板、支楞、支撑、连接件 模板工程设计的原则: 实用性:模板要保证构件形状尺寸和相应位置的准确,且构件简单、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经济性: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减少支拆用工,实现文明施工。 安全性: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模板支撑体系的质量控制: 一、通过计算来控制:根据现有结构规范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技术人员必须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校核计算。 二、通过构造性加固来进行控制: 1、增加水平连杆

2、底部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3、设置连续斜撑 4、增加立杆截面 三、从监督管理制度来进行强制性控制: 1、实行严格的编制、审核、审批制度 2、对施工方案的内容要明确要求: ①模板支撑必须有计算书 ②细部构造大样图 ③制作、安装及拆除施工程序、方案和安全措施 ④模板工程安装完毕,按设计要求检查验收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措施: 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2、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架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支架应自成体系,严禁与脚手架相连。 3、模板安装必须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4、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现浇混

钢板桩围堰计算书

津石高速公路(海滨大道-荣乌高速)工程第八标段围堰结构 检算报告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2019年4月

津石高速公路(海滨大道-荣乌高速)工程第八标段围堰结构 检算报告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建筑行业甲级铁道行业甲(Ⅱ)级市政行业甲级 二〇一九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水文地质条件 (1) 三、计算依据 (3) 四、材料参数 (4) 五、围堰工况介绍 (4) 六、围堰计算 (5) 1、外侧围堰计算 (5) 2、内侧围堰计算 (12) 七、结论及建议 (18) 1、结论 (18) 2、注意事项 (19)

一、项目概况 津石高速公路是连接南部港区通往石家庄方向的重要通道,路线主线起自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桩号K0+000,接已建的海滨大道及南港工业区港北路,经大港电厂南、东台子,止于西青区小张庄附近,接已建的津石高速和长深高速共线段桩号K36+500,全长约31.3公里。全线在南港工业区、大港油田、东台子、小张庄4处设置互通式立交。 本标段起点桩号为K29+730,路线沿独流减河北堤后侧台布设,跨越长深高速并设置小张庄互通立交,终点桩号为K31+150,路线长1420m。 本互通立交主线设计速度采用100Km/h,A、B、E、F匝道设计速度采用60Km/h,C、D匝道设计速度采用40 Km/h;主线为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基宽度27.5m;B、E匝道为单向单车道,标准路基宽度9m;A、C、D、F匝道为单向双车道,标准路基宽度10.5m。 其中A、F匝道位于独流减河河道中,河道水位标高为2.8m,本工程中钢板桩围堰是为了阻隔河水,以进行项目施工。 本工程钢板桩围堰位于独流减河中河水深度1m~5.2m,围堰采用12m双排钢板桩从河岸打设到河中央滩涂位置,上游、下游各打设一道,上、下游距离272m,每道长度360m,每道采用间距为4m的双排钢板桩形式,两排钢板桩中间抽2.5m水,保持内、外侧钢板桩水位差,确保钢板桩稳定。双排钢板桩围堰示意图见图1-1。 河面 内侧外侧 图1-1 双排钢板桩围堰示意图 二、水文地质条件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1)

中迪国际社区 高 大 模 板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中迪国际社区项目部编制时间:二0一七年二月十日

目录 模板及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2 1、编制依据3 2、工程概况3 3、架体搭设;4 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布置6 4.1 模板系统搭设要求6 4.2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12 5、模板施工方法13 6、模板质量要求及拆除条件17 7、安全注意事项19 8、高大模板安全及验收要求23 9、突发事件分险分析26 9.1紧急处理领导小组及职责27 9.2由项目经理任队长,技术、安全土建工程师任副队长28 9.3应急准备和响应通用要求28 10模板计算书29 模板及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文 1.2《进一步加强工程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的通知》成建安监发(2012)19#文 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X(JGJ162-2008) 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JGJ130-2011) 1.7建质[2009]8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 50204-2015 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GB 50666-2011 2.0《建筑结构荷载规X》GB 50009-2012 2.1《建筑安全生产检查标准》JGJ 59-2011 2.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X》JGJ 80—1991 2.3已经审核、审批通过《施工组织总设计》未罗列的国家、省市地方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X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等相关文件亦应参照执行。 2、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XX东方恒达房地产开发XX 2、设计单位:XX海迈建筑工程设计XX 3、地勘单位: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XX 4、质量监督单位:XX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管委会 5、安全监督单位:XX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管委会 6、监理单位:XX西华工程招标监理XX 7、施工单位:XX金马建筑工程XX 8、建设地点:XX市枣山物流商贸园区GC2015-3号

模板高架支撑架体系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高架支撑架体系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本工程设计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计算》,(JGJ130-2001) (7)《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工程概况 平阳雅迪家私有限公司车间二(以下简称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平阳县万全家具生产基地C12地块, 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945.26M2,总高12.7M。,一层层高为6.2m,二层为5.2m,最大跨度7.1M,梁最大截面240*770mm,板厚110mm,做验算参数进行计算 (1)结构及构件尺寸 层高:6.2米 楼板厚:0.11米 梁高度:0.77米 梁宽度:0.24米 (2)木楞与支撑架布置尺寸 楼板与梁底支撑架立杆步距H:1.4米 楼板底立杆纵距L1:1.1米

楼板底立杆横距L2:1.1米 梁底下木楞横距:0.2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ф48×3.2 (3)荷载汇总 a、楼板底模自重:0.08KN/M2 b、梁底模自重:0.08×(0.77×2+0.24)=0.14KN/M c、楼板钢筋自重:1.1×0.11=0.121KN/M2 d、梁钢筋自重:1.5×0.24×0.77=0.28KN/M e、楼板砼自重:25×0.11=2.75KN/M2 f、梁砼自重:25×0.24×0.77=4.62KN/M g、施工人员与设备荷载:2.5KN/M2 h、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1×0.5=1.05KN/M2 三、计算书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面板采用18mm厚的九夹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20×1.82/6=10.8CM3 I=20×1.83/12=9.72CM4 1)强度计算(受力见图1) f=M/W<[f] 其中f---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弯矩

钢板围堰计算书

目录 1设计资料 (1) 2钢板桩入土深度计算 (1) 2.1力计算 (1) 2.2入土深度计算 (2) 3钢板桩稳定性检算 (3) 3.1管涌检算 (3) 3.2基坑底部隆起验算 (4)

跨宁启特大桥跨高水河连续梁主墩承台 钢板桩围堰施工计算书 1设计资料 (1)钢板桩顶高程H1:8.5m ,汛期施工水位:8.0m 。 (2)河床标高H 0:1.63m ;基坑底标高H3:-7.958m ;开挖深度H :15.46m 。 (3)封底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封底厚度为1m 。 (3)坑、外土的天然容重加权平均值1r 、2r 均为:18.8KN/m 3;摩擦角加 权平均值 20=?;粘聚力C : 33KPa 0 5.02h ===。 (4)钢板桩采用国产拉森钢板桩,选用鞍IV 型(新)(见《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P290页)钢板桩参数 A=98.70cm 2,W=2043cm 3,[]δ=200Mpa ,桩长21m 。 水压:210 6.3763.7/w w p h kN m γ=?=?= 河床位置处:21263.7217.5/w p p kN m =-=-?= 基坑底部:22117.518.8(1.637.638)191.74/a p p hK kN m γ=+=+?+= (5)围囹采用2I56工字钢,支撑采用Ф630螺旋钢管。 2计算资料 水压:210 6.3763.7/w w p h kN m γ=?=?= 0 5.02h === 河床位置处:21263.7217.5/w p p kN m =-=-?= 基坑底部:22117.518.8(1.637.638)191.74/a p p hK kN m γ=+=+?+=

高层建筑转换层及支撑体系的技术设计参考文本

高层建筑转换层及支撑体系的技术设计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高层建筑转换层及支撑体系的技术设计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作者:吴家强)一、工程概况 阳光棕榈园10#、11#楼是阳光棕榈园一期工程的组成 部分,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前海路,地下一层,地上23 层,工程转换层位于二层。阳光棕榈园10#、11#楼转换层 层高为5.65m,转换层框支架、托梁截面尺寸为600× 1600、700×1600、7500×1600、8500×1600等。这些 梁体积大,重量大,其模板与支撑的设计是施工的关键。 本工程施工前经周密的技术设计,采用现有的普钢管及钢 支撑、七夹板与木方,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现就其支撑 设计进行叙述如下。 二、模板与满堂脚手架支撑的设计方案

(一)模板工程设计方案: 以较典型的转换层大梁850×1600进行计算(见图1)。 图1 850×1600转换大梁模板及支撑体系图 (1)梁底采用50×100木方,梁宽800~850mm 者,纵向设5排50×100木方,间距中对中 200~250mm;梁宽600~750mm者纵向设4排50×100木方,间距中对中200~250mm横向木方间距取300,上铺梁底模。 (2)梁侧模 不论梁高低,梁侧模均采用七合板,50×100作模档。水平模挡间距为400mm,竖向模挡间距为400mm,整体梁采用M12螺杆对拉,螺杆从梁底开始设置,水平及竖向间距均按400mm设置。

单壁钢围堰计算书

单壁钢围堰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xxxxxx施工设计图;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 4、《钢结构计算手册》 二、工程概况 本设计主要为xxxx大桥水中墩系梁施工用钢围堰,该项目共计12个水中墩,其中9#、12#—19#墩因系梁底标高较低,采用单壁钢围堰施工。现场调查,施工最高水位为414米,根据各墩位系梁标高,确定 三、主要技术参数 1、现场调查,施工最高水位为414米; 2、Q235钢[σ]=140Mp,[σw]=145Mp,[τ]=85Mp 3、钢弹性模量Es=2.1×105MPa; 四、围堰构造 围堰采用单壁钢围堰,面板为8mm厚钢板,竖向背楞采用8号槽钢,间距400mm,竖向设置三道围檩,围檩使用I32b,对应围檩设置三道内支撑,每道支撑为4根φ140x5.5mm钢管。封底混凝土厚 1.5米,采用C20混凝土,采用水下多点灌注的方式。 五、计算过程 (一)面板计算

面板按支撑在围檩上的连续加筋板计算,横向取3.2米宽一条(一块板),竖向取全长7.9米,荷载为静水压力荷载。简图如下: 正面图 侧面图

荷载为静水压力,按水深7.6米考虑(水面标高414米,围堰底标高406.9米),则q=7.6x10=76KN/m2。 3、计算结果 按上述图示与荷载,计算结果如下: (1)面板变形: (2)面板应力:

通过以上两图,可以看到面板最大变形为 2.35mm,最大应力77Mpa,满足要求。 结论:面板采用8mm厚钢板刚度与强度满足要求。 (二)竖向背楞计算 1、计算简图 竖向背楞简化为支撑在围檩上的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2、计算荷载 荷载主要为静水压力,Q=76KN/m2,竖肋间距400mm,荷载q=76/100x400=30.4N/mm 3、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图示及荷载,计算竖向背楞的结果如下: (1)下部0-3.7米内单元(采用2[8截面] Mmax=6.9105KNxm Qmax=85.379KN [8的几何特性为:

转换层大梁模板施工方案

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 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设计图纸;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6、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1.2工程概况: ****工程转换层位置为三层,标高12.45m,下部为二层裙楼,转换层层高6.500m,转换层大梁最大截面尺寸为1400X1700mm最大主筋直径①32皿级螺纹钢筋,箍筋最大直径①14 H级螺纹钢筋,转换层梁钢筋均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转换层墙柱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6Q 1. 3工程特点难点 ****工程转换层施工主要突出的特点难点有:工程转角位置多,测量定位困难;本工程裙楼2层、地下室2层,其转换层梁板模支撑系统设计与搭设较困难;框支柱与框支梁柱头位置钢筋满足锚固长度的排距控制与钢筋穿铁顺序确定;保护层控制与砼抗裂控制。 针对测量定位困难,项目上采用在楼板上留孔,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投测, 确定主要控制线,由控制线进行定位,先在二层楼板面将框支梁放线定位,然后再在框支梁对应位置搭设其支模架,铺设梁底板前,再次吊线核对其位置。对转换层梁板模支撑系统在方案设计中选择多单元最不利位置进行验算,依次验算支撑系统及下层结构的承载能力,对下层结构不满足承载要求时对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并报设计院复核,详模板、支撑体系计算。对柱头框架梁钢筋除了理论上计算出钢筋穿筋位置间距外,按实际比例绘出节

点图,对操作班组进行交底指导施工。对于砼质量控制,在确定钢筋排距位置后对梁、柱头等钢筋密集处先找好下料点,作好记录,采用布料杆灵活布料,砼分层浇筑,加强养护及内外温差控制,对钢筋重叠过高造成砼保护层过厚位置采用挂钢筋网片处理,防止砼表面开裂。 第二节模板工程 转换层结构施工中支承方案的选择,根据施工经验,本工程转换层支撑 体系拟采取如下方案:二层梁板支撑系统不拆除,首层梁板及地下室梁板局部加设顶撑,由上至下逐层转递荷载,直至地下室底板。 本方案模板支撑系统的计算顺序以:选择计算单元(选择多个计算单元)——? 荷载清理梁侧板、底板强度计算 ------- k梁底枋计算?梁侧枋计算? 钢管围柃计算一对拉螺栓计算一支承钢管脚手架计算一二层梁板结构计算 3.1模板支撑体系计算 框支梁模板工程:材料采用七层板(18厚),50 X 80硬木枋,80 X100 硬木枋,①48 X 3.5脚手架钢管,扣件。转换层模板工艺如下:支二层墙、柱模板——支三层框支梁底模——支梁侧模——支设平台板 框支梁支撑系统见附图 (一)、模板支撑验算。 1、选计算单元 根据《3#楼三层梁平法施工图》结3-31可知转换层梁产生荷载最大、对 下部支撑最不利的梁为3-J ~3-N轴交3-18轴处KZL2-3(2)梁(1400X 1700, L 净 =8.15m),因此,确定取该梁作为核验单元。梁底支撑立杆间距(跨度方向) L=500mm立杆步距H=2.200m ,梁底垂直于截面方向设4根立杆间距@500mm, 支模采用材料:18mm厚优质胶合板;100X 50木枋;①48架管围柃;①48架管支撑架。(详

实用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计算依据: 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 130-2011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4 、《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5 、《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 -、工程属性 、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本图梁侧支撐构遥仅作示意,具体详见衆側模樋设计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t(mm) 14 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 15 2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T ](N/mm ) 1.5 2 面板弹性模量E(N/mm) 54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 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W = bh 2/6=1000 X 14X 14/6 = 32666.667mm, I = bh 3/12=1000 X 14X 14X 14/12 = 228666.667mm q 1 = 0.9 X max[1.2(G ik +(G k +G k ) X h)+1.4Q 2k , 1.35(G ik +(G k +G k ) X h)+1.4 书 cQk ] X b=0.9 X max[1.2 X (0.1+(24+1.5) X 0.9)+1.4 X 2, 1.35 X (0.1+(24+1.5) X 0.9)+1.4 X 0.7 X 2] X 1 = 29.77kN/m V 1 < ------------ 1 ---------------------- c y j LT c ----------- ? J LT IT 立面图

转换层工程荷载计算

转换层荷载计算 一、受力分析: 由于转换层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非常大,且上下层结构梁位置不对称,转换层大梁施工时产生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直接传递于下层梁板面上,考虑第四、五层楼板模板不拆除,因此上部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同时由下面两层即四、五层来承载,计算时只要板、梁满足最大承载力要求即可。 1.63—68/W—Y1轴板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2.取37—45/W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二、承载力计算: 1.板的计算; 1.1 板设计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1000×13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402mm2( 8@125) ζ=Asfy/bh0fcm=402×340/1000×100×19=0.072KN·M 查表得as=0.072 Mu=as×b×h02×fcm=0.072×1000×1002×19=12.73 KN·M 1.2 转换层荷载计算: 已知:b×h=700×2600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7.2m)=204.4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7.2m)=6.0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7.056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14.112KN 则荷载总重:N=204.4+6+7.056+14.112=231.568KN q=231.568/7.2=32.16 KN/M M=qL2/24=32.16×7.22/24=69.47 KN·M 则上部荷载M﹥2Mu=2×12.73=25.46 KN·M,即施工时四、五层楼板同时承载也不能满足要求。 1.3建议 通过计算建议第四、五层楼板钢筋作调整,改为 12@100双层双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