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执业及助理医师考试论懒人笔记

2020年中医执业及助理医师考试论懒人笔记
2020年中医执业及助理医师考试论懒人笔记

2020年中医执业及助理医师考试论懒人笔记1关于总论和阴阳学说的考点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2藏象学说重要考点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20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1.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22.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23.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24.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25.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26.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27.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28.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29.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30.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31.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32.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33.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4.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35.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36.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37.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38.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39.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40.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41.“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中医诊断学表【表格版】

42.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43.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44.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5.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6.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47.“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48.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49.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50.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51.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52.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53.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54.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55.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56.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57.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58.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59.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60.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61.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62.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63.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64.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65.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内科学口诀

66.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67.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68.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3针灸经络历年考点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3.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4.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5.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①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6.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7.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

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8.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9.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主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10.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11.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12.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13.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14.经络的生理功能:基础心电图速成宝典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4致病因素相关考点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7.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8.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9.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10.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1.“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2.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13.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4.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5.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微信公众号:医护资料

16.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17.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18.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19.实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20.虚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21.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22.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23.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24.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25.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26.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27.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28.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29.阴盛格阳

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30.阳盛格阴

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31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2.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微信公众号:医护资料

33.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34.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35.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36.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37.急则治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38.“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39.“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0.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1.因地制宜——“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执业医师考试生化笔记

1.苏州的丝绸深深烙上水的味道(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含有羟基的氨基酸) 2、含有氨基的氨基酸就是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和精氨酸)。 3、含有巯基的氨基酸:半胱氨酸(膀胱充盈像个球) 4、具有酰胺基的氨基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 5、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手拉手组成,决定氨基酸是L-a结构。 6、甘氨酸比较特殊,不是手拉手结构(甘,甜心,自己最爱的人当然不希望她与别人也手拉手了!) 7、一级结构:一条线,维系力量是肽键。 8、二级结构:弹簧(局部空间)一圈3.6个结。 9、三级结构:整条空间 10、四级结构:多条链。(亚基:组成四级结构的三级结构) 11、蛋白酶直接破坏一级结构。 12、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破坏。(蛋白变性如人变化,不一定能还原) 13、变性蛋白:生物活性丧失、易沉淀。 14、球状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降低,容易发生沉淀。 15、核酸一级结构:一条线。维系力量是酯键 16、结构独特双螺旋,单链排列反向 17、保护肠道粘膜的氨基酸:谷氨酰胺、谷氨酸、精氨酸。 2.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 3.活性中心:真正起作用的部位。 必需基团:有作用的基团。 4.酶:降低反应活化能。 5.B族维生素:1硫2黄6磷泛A烟PP 6.辅酶:主要起着运载体的作用。 7.Km:当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Vmax:最大反应速度 1、糖原分解的限速酶是磷酸化酶。 2、磷酸戊糖途径: 1)关键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2)生理意义:为机体提供核糖、生成NADPH 3)NADPH只参与还原反应、不产生能量。 3、ATP合成酶: F0:通道。F1:真正合成ATP 4、肝是人体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场所(合成的部位是细胞质) 5、脂肪酸的合成原料主要为乙酰辅酶A和NADPH。 乙酰辅酶A来自糖的分解代谢、NADPH主要由磷酸戊糖途径生成。 6、胰岛素和前列腺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分解 1、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2、酮体生成的关键酶:HMG-CoA合成酶。 3、酮体作用:肌肉和脑组织提供能量。 1、卵磷脂:磷脂酰胆碱 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 心磷脂:二磷脂酰甘油 1、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酶:HMG –CoA还原酶。 2、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VitB6) 3、体内主要的脱氨基的方式:联合脱氨基。 4、肌肉中脱氨基方式: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 5、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组成干丝色) 6.一碳单位的载体:四氢叶酸。 7、苯丙氨酸→(苯丙氨酸羟化酶)→酪氨酸→(酪氨酸羟化酶)→儿茶酚胺(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8. 酪氨酸→(酪氨酸酶)→黑色素

执业医师考试内容速记大全笔记

执业医师考试内容速记大全笔记今天我们来说说执业医师考试内容速记大全笔记 微循环的特点: 低、慢、大、变; 影响静脉回流因素: 血量、体位、三泵(心、呼吸、骨骼肌); 激素的大凡特征: 无管、有靶、量少、效高; 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 升糖、解蛋、移脂;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植物性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 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 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 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 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 生物化学 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第一种较为顺口)

1.“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2.“写一本胆量色素来“(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3.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 生糖、生酮、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生酮+生糖兼生酮=“一两色素本来老“(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其中生酮氨基酸为“亮赖“;除了这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生糖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 天谷酸--天上的谷子很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 赖精组--没什么好解释的,(Lys、Arg、His)。 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色老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顺序一定要记清,色酪苯丙,今年西医考题-19。 一碳单位的 肝胆阻塞死--很好理解,(甘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丝氨酸)。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按事物发生的条件、发展、结果分层次记忆: 1.“竞争“需要双方--底物与抑制剂之间; 2.为什么能发生“竞争“--二者结构相似; 3.“竞争的焦点“--酶的活性中心;

Removed_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呼吸系统笔记复习总结)

复习总结:呼吸系统笔记 慢性支气管炎 一、临床表现: 症状: 1.咳嗽:晨间较重,白天较轻,睡前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清晨排痰较多,白色粘液或奖掖泡沫性 3.喘息或气促 体征: 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罗音,在背部及肺底部;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分期:a.急性发作期: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任何一项加剧 b.慢性迁延期:迁延一个月以上 c.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下肺野较明显 2.呼吸功能: 有小气道阻赛时:最大呼气流量-容量曲线在50%与2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气道狭窄或有阻赛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最大通气量减少 三、诊断: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它心、肺疾患时,可作出诊断。 每年发病中 蛔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

阻塞性肺气肿 一、临床表现: 症状: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体征:捅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2.呼吸功能检查:FEV1/FVC%<60% ,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三、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2.肺部急性感染 3.慢性肺心病 四、诊断: 1.气肿型:隐袭起病,病程漫长,常发生过度通气,呈喘息外貌 2.支气管炎型: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3.混合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3.肺血管疾病

2019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贺银成病例分析总结笔记10页

加强版贺银成病例分析 呼吸系统 老年人+长期咳痰喘+桶状胸+一秒率<70% RV/TLC 残气量/肺总量>40%————COPD 鉴别:1支气管扩张2支气管哮喘3肺结核4肺癌 检查:1胸片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3痰涂片培养+药敏4病情缓解后肺功能检查 治疗:1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利尿剂改善有心衰竭 2抗感染治疗:喹诺酮类根据痰培养调整抗生素 3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或B2受体激动剂4可短期经脉糖皮质激素 反复发作(咳喘或咳嗽)无痰,满布哮鸣音+过敏 哮喘可自行缓解,或使用皮质激素,氨茶碱等缓解——————支气管哮喘 鉴别:1COPD 2心力衰竭 3 过敏性肺炎 检查:1血气分析2痰涂片培养+药敏3肝肾功能电解质 4病情改善后复查肺功能和过敏皮试 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吸氧2支气管舒张剂口服/吸入糖皮质激素 3抗感染治疗(合并感染):喹诺酮头孢药敏调整抗生素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健康教育 5严重时必要时写机械通气 中老年+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消瘦+固定局限性湿罗音+吸烟————肺癌 鉴别:1肺结核2 支气管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3肺部良性肿瘤 检查:1痰细胞学检查2胸部CT 3支气管扩张剂 治疗:1手术治疗:肺叶切除、全肺切除2放疗化疗(小细胞肺癌) 3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青年+长期低热盗汗+咯血———————————————肺结核 鉴别:1支气管肺癌2支气管扩张3肺囊肿继发感染 检查:1胸部增强CT 2痰涂片培养找结核杆菌PPD实验 治疗:1隔离休息加强营养对症治疗2肺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 胸腔积液 老年+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膈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恶性胸腔积液 鉴别:1细菌性胸膜炎2肿瘤性胸腔积液3结缔组织性胸腔积液4心衰所致的胸腔积液 检查:1胸片X线片胸部CT 2肝肾功能电解质3胸穿穿刺、胸水常规、生化、细菌、细胞学检查4必要时腹腔镜检查 治疗:1休息、对症治疗营养支持2抗结核化疗3反复胸腔穿刺抽液 年青+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膈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结核性胸腔积液 副诊断 ①低钾血症<3.5mmol/L (3.5~4.5) ②高血压(病史+>140/90mmHg) ③休克(病史+<90/60 mmHg) ④贫血(病史+Hb<120/110g/L) ⑤肾功能衰竭(血肌酐SCr>186 umol)133~177 ⑥腹膜炎(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呼吸衰竭 病程短+PaO2<60mmHg ————————重症肺炎诱发的I 型呼衰 长期肺病+缺氧+PaO2<60mmHg 和PaCO2>50mmHg————COPD 所致的II 型呼衰胸部闭合性损伤:张力性气胸+血胸+肋骨骨折 胸部外伤史+皮下气肿+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张力性气胸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笔记分享汇总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笔记分享 2016年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为9月24日-25日,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备考,乐教考试网小编分享给大家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但基本病变不外是渗出、变质和增生。 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结核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二)增生为主的病变 当细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表现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核结节。 镜下典型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数量最多)、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记忆口诀:干累多领先!) (三)变质为主的变化 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渗出及增生的病变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坏死呈黄色、均匀、细腻,状似奶酪。镜下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炎症

重点: 1.炎症的原因 2.炎症的过程(血流动力血改变,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 3.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以纤维素性炎和化脓性炎最重要) 4.慢性炎的病理变化 5.慢性肉芽肿性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肉芽肿和肉芽组织的区别 内容: 1.炎症的概念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炎症的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即:液体和白细胞的渗出。 2.炎症的病因 生物因子(最常见)、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组织坏死、变态反应。 1.变质:局部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变性坏死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的血管内的液体、纤维蛋白原等蛋白和各种白细胞从血管内到达血管外的过程。 3.增生:炎症局部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1.变质、渗出和增生在每一种炎症中同时出现,其中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在炎症局部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2.有些炎症以其中的一种病变为主: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 梗死 一、概念: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阻断,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二、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重点)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1儿科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

第一节绪论 1.胎儿期:胚胎8W 胎儿; 2.围生期:胎龄28W至出生后7足天内;死亡率最高; 3.新生儿期:胎儿娩出后至生后28天内; 4.婴儿期:出生后至1周岁前;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5.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 6.学龄前期:3周岁后6~7周岁入小学前;儿童培养是最佳时期; 7.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 8.青春期: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 注: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 意外事故多见,营养性疾病亦多见的是:幼儿期; 意外事故多见,其他疾病减少的年龄段是:学龄前期; 孕2胎儿靠母体; 8W后是胎儿;8W前是胚胎; 双7围产死亡高; 1年婴儿长得快; 6,7学前智力形;智力发展的关键期:7岁前; 青春发育第2峰; 第二节生长发育 1.神经系统:最先发育,先快后慢; 生殖系统: 先慢后快; 2.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日,一般不超过体重的10%;其他状况好; 病理性的体重下降:体重下降超过10%,超过10天; 出生 3 kg; 3个月 6kg; 1周岁 10kg; 2周岁 12kg; 注:儿童1周岁内生长7kg;前3个月生长3.5kg;后9个月生长3.5kg; 公式: <6个月:出生时体重 +月龄*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 2~12岁:体重==年龄*2+8; 题眼:7.5kg是一个分界点;7.5kg以下使用<6个月公式计算; 7.5kg以上(包括7.5kg)的使用7~12个月的公式计算; 3.身高:出生 50cm;前半年平均每月2.5cm;后半年平均每月1.5cm; 3个月 62.5cm; 1岁 75cm; 2岁 87cm; 2~12岁年龄*7+75; 4.头围:出生 34cm 3个月 40cm; 1岁 46cm;

(完整word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各科笔记(整理版)

一、感冒 1.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八、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2.悬饮 1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 白散 3)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 肾气丸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十、血证 1.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 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 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 固金丸 2.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 汤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 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3.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 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 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 山药丸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 定志丸 2)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 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3)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 红花煎 十二、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 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 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 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 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 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 汤右归饮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 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 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 阿胶汤、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 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 定志丸 十四、厥证 1.气厥 1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 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 逍遥散合左金丸 3)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 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 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 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 清肝饮 十六、癫狂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 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 汤 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 落饮 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 煎 十七、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 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 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 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 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 疏肝散 4)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 合丹参饮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 建中汤 十九、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 安中饮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 汤 二十、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 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 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 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 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 丸 二十一、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 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 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 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 汤 二十二、泄泻 1)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 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 丸 二十三、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 加银花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化寒湿-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 真人养脏汤 5)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 理汤 二十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 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 中汤 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 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二十六、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二十七、黄疸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 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 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 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 减 二十八、积聚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 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 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 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 逐瘀汤 二十九、鼓胀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 疏肝散、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 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

循环系统 1.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及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3.心律失常的分类。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应用原则)。 4.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 5.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病理(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结局)。 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包括介人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 7.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人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包括介人性治疗原则)。 8.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分期,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病理特点)。 9.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10.心肌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概念,病理学类型,病理特点)。 11.急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1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病理(心内膜炎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1.心力衰竭(HeartFailure) Hearfailure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一、病因 (一)原发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衰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

执业医师笔试手打笔记贺银成版骨科

执业医师笔试手打笔记 贺银成版骨科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骨科概论1、骨折的全身表现---休克、发热 骨盆—500-5000ml、股骨干-300-2000ml 2、骨折的局部表现 3、骨折的X线检查 4、骨折的并发症 脂肪栓塞—股骨干骨折—肺 5、骨折的急救与治疗 6、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7、功能复位的标准 8、切开复位的指证 9、骨折愈合过程 10、愈合临床标准 11、影响愈合因素 锁骨骨折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肩部着地 可合并臂丛损伤 儿童的青枝骨折及成人无移位的骨折用三角巾悬吊3周 有移位的骨折,手法复位后8字绷带固定4周 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大小结节移行处 可合并腋神经、BV损伤 分3型:无移位仅三角巾悬吊,其他两型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脊髓损伤程度分类 骨盆骨折 关节脱位 1、肩关节脱位 2、髋关节脱位 3、桡骨小头脱位 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 牵拉史,肘部疼痛,前臂半曲位及悬前位。体检:肘部外侧有压痛 桡骨下头脱位是唯一排片阴性的关节脱位 4、肘关节脱位 手外伤 手的休息位、功能位 手外伤后争取6-8h内清创 缝合伤口—采用单纯缝合,Z字成型术 再植时限一般为6-8H 上臂和大腿应严格限制时限,断指再植可延长12-14H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1、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表现—肌腱肿大,腱鞘水肿和增生使骨纤维隧道狭窄---弹指响、弹响拇治疗—局部制动、腱鞘内注射、狭窄腱鞘切除术 2、肩周炎 3、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压迫N根、马尾所致一种综合征 以L4-5、L5-S1发病率最高90%,故坐骨神经痛最为多见 病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其基本因素,损伤、遗传等是其影响因素 4、颈椎病 是由于颈椎间盘性退行性变所致的脊髓、神经、BV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及体征,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基本原因。 1、分型: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 5、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Mills征—伸肌腱牵拉试验,用于诊断肱骨外上髁炎 1、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 2、急性血原性骨髓炎 治疗 抗生素治疗—早期足量联合 手术治疗---早期,最好在抗生素治疗48-72h仍不能控制 局部症状时手术,阻止急性转为慢性 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死骨、包壳、死腔、窦道 4、化脓性关节炎 5、骨与关节结核 脊柱结核占全身关节结核的首位 好发于腰椎 髋关节结核

2017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操作笔记(汇总)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辛温散寒-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苓白术散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加味 二、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4)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1.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热,化痰平喘-麻杏甘石汤加味 (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证:补肺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震慑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蛤蚧粉 五、肺痨 1.肺阴亏耗证:滋阴润燥-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六、心悸 1.心虚胆怯证:镇静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4.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6.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七、胸痹 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通阳泻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和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八、不寐 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火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4.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九、痫病 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十、胃痛 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一、呕吐 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5.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6.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7.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十二、腹痛 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证:泻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5.淤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 6.虚脏寒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十三、泄泻 1.暴泻 (1)寒湿内盛证: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伤中证: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 (3)食滞肠胃症: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2.久泻 (1)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2)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3)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十四、痢疾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十五、便秘 1.热秘:泄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致-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 4.气虚秘:益气润肺-黄芪汤 5.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 6.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 十六、协痛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一贯煎 十七、黄疸 1.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冲刺笔记

妇产科 1.大阴唇:女性局部外阴受损,无论何种损伤,损伤部位一定是大阴唇。 2.前庭大腺:最容易发生堵塞,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3.阴道:前短后长,阴道后穹窿(怀疑异位妊娠时行后穹窿穿刺,其它妇科检查都是B超)。 4.子宫峡部:非孕时约1cm,妊娠末期7-10cm,既不属于子宫颈也不属于子宫体;上口解剖学内口(姐姐),下口组织学内口;宫颈癌好发于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 5.功能层:随着月经周期而脱落,子宫内膜表面2/3;基底层: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 6.圆韧带:维持子宫颈前倾;阔韧带:有动脉、静脉、神经和淋巴管;主韧带:防止宫颈下垂;卵巢固有韧带:子宫与卵巢内侧之间为卵巣固有韧带,卵巢外侧与骨盆壁之间为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动静脉从骨盆漏斗韧带穿过而非阔韧带。切除子宫和卵巢要切除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若保留卵巢,切卵巢固有韧带。若切子宫,切5个(圆、骶、阔、主、固有〕。切卵巢,切5个(四个加漏斗)。 7.输卵管:最狭窄输卵管间质部而非峡部!!,宫外孕好发于输卵管壶腹部。 8.卵巢:表而无腹膜,由生发上皮覆盖;卵巢既是内分泌腺又是性腺。女性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后14天来月经(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排卵后7-8天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出现双相体温说明排卵。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14日。萎缩的卵泡壁形成黄体。 9.女性生殖器官血管、神经、淋巴:除了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其它统统来自髂内动脉: 10.第二性征标志: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发动的标志,月经来潮是第二性征的最重要的标志。 11.雌、孕激素:雌激素2个来源两个高峰,孕激素1个来源一个高峰。雌激素2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来源于卵泡壁细胞,第二次来源于黄体。孕激索1个高峰来源于黄体。雌激素生理作用:帮助受精(准备);子宫口扩张,子宫内膜增厚,宫颈粘液稀薄,促进水钠潴留。孕激素生理作用:保护受精卵(保护) 12.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分泌早期:能够出现糖原小泡。 13.宫颈粘液:雌激素呈羊齿状,孕激素呈椭圆体。 14.正常产科: (1)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的连接处(排卵后12小时内受精,整个受精过程约需24小时)。所有女性结核中输卵管结核最常见。受精后6-7天着床。黄体高峰期7-8天。 (2)不同孕龄胎儿发育:12周外生殖器发育,16周鉴别性别,20周胎心,28周呼吸(故早产大于28周) (3)胎盘形成: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奸娠8-10周血清达高峰,产后2周消失。 (4)脐带:脐带长度30-70cm,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简称:3721)。 (5)羊水:妊娠38周约1000ml(羊水最多)趣味记忆:38妇女节;早期羊水:来源于母亲血清;中晚期羊水:来源于胎儿尿液; (6)妊娠期母体变化:随着妊娠月份增加母亲膈肌抬高使心脏内左上前方移位。妊娠32-34周心脏负担最大。心衰死人,24-儿死 (7)妊娠诊断:3721 13周以前称早期妊娠,14-27周称中期妊娠,28-41周称晚期妊娠。(包头不包尾,如:大等于28,小于41) 早孕:停经(最早),黑加征(停经6-8周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和蒙氏结节(乳晕周围皮脂腺增生出现深褐色结节)提示早期怀孕。怀孕最好检查:4-5周B超(阴道能看到),6-7周腹部B超(能看到)。黄体酮(酮-孕激素)试验阳性(注射孕激素后来月经)没怀孕,阴性怀孕。 手测宫底高度:口诀“三月联合上二三,脐耻脐下脐上一,脐三脐突剑下二”正常胎心音:110-160次/分。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枕左前-胎儿枕骨贴在母体骨盆的左前(前-靠腹部,后-靠背部)方,脸在右后)。胎先露:头先露:小囟门(后囟)在骨盆左前为枕左前,大囟门右后;矢状缝和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 (8)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胎儿监护:1)早期减速:胎头受压,胎心率曲线与宫缩曲线同时开始;2)变异减速: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胎心率曲线与宫缩曲线没有关系(早期减速与变异减速为正常现象,对胎儿没有影响、3)晚期减速:宫内窘迫,胎心曲线出现晚,宫缩曲线出现早。无应激试验(NST):阳性胎儿正常,阴性胎儿缺氧。缩宫素激惹试验(OCT):阳性缺氧;(趣味记忆:N负,O正:)。胎儿成熟度检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心得

1.好好对待实践技能的考试,实践技能完全可以和笔试结合起来一起复习。方药、辨证施治、针灸等也都是笔试的重点。 2.题目不难,中医占的比重大,很多考生就此吃亏,花很多时间复习西医科目。估计出题的比例提前谁都不知道,即使非常简单的题目,没有个范围比例,无疑像大海捞针。要是知道考试比例;过关要容易些。但比学校的任何一次考试都难。 3.结合习题看书。对有价值的习题,要追根溯源,确实弄懂。选A对,那么为什么选其他是错误的。把相关知识点一铺开,怎么考都能过关。 4.要有重点,但不要偏科。 5.怎么样的练习题比较好?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里面有解释,不懂就看,而且题目难度和真题相似。考试重点仍然是以临床各科为主,尤其要把中医内科学好。西医内容比大家想象的少得多,针灸更没有考前估计的那样多。 6.看书一定要有重点,重点一定要看细,像走马灯一样的看,背条条记框框,做题时就会明白那是没有效果的。 二、我的助理经验 1.求理解。俗话说,欲要记,先要懂。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记忆效果就越好。因此,考生对于所学知识要搞清弄懂,特别是对那些重点、难点内容更是要耐心琢磨,反复品味,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 2.勤复习。记忆的过程也就是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最好武器就是复习,要使复习取得好效果就必须注意:①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等遗忘殆尽后再"回锅",就事倍功半了;②强化记忆。③重点强化错题,避免屡错不改。 3.巧记忆。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可分散难点,学练结合;自我回忆,尝试再现;抓住特征,展开联想;记住主要公式,进行类推;赋予机械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等。 4.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手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5.抓重点。立足于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抓"牛鼻子"。起"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6.善归纳。有条理的知识比杂乱无章的知识更容易记牢。在学习中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努力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知识系统,这对于保持记忆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轻敌。有些考生"底子"厚,于是不把执业医师考试放在眼里。其实,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不是单纯的考理论,而是专业知识水平考试,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执业的能力。因此,基础好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题型。 2.急躁。有些考生抱着"一次过关"的心理,这对其顺利通过考试反而不利。过于看重考试成绩,会加重心理负担,从而影响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相反,如果抱着通过考试提高水平的态度轻松上阵,能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考试。因此,不管最后的成绩如何,考生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3.信息闭塞。有些考生喜欢关起门来苦读,平时很少上网查询信息,也很少与人交流心得。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复习方法带来的结果是:他所用的教材可能已被淘汰,他的复习方法可能也早已落伍,而他沿着错误的道路正越走越远。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泌尿系统笔记复习总结)

复习总结:泌尿系统笔记 1.肾脏疾病的症状、检查、诊断及防治原则。 2.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方法、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急、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肾脏疾病(Nephropathy/ Kidney Disease) 一、症状 1.急性肾炎综合征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严重少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可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浮肿,水钠潴留及酸碱平衡失调及CNS症状。如上述症状持续4-8周以上,病情不断恶化,可能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2.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 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及高脂血症等。 3.高血压可隐匿存在至肾衰才被发现,也可发生急性症状,包括头痛,视力模糊,抽搐,心衰等。高血压严重程度与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肾脏疾病致高血压有2大类:1)肾血管病变所致,可发生单侧或双侧,主干或分支,血压常甚高。主要因为狭窄肾动脉分泌过多肾素。2)肾实质性高血压 4.无症状性尿异常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无高血压,水肿或氮质血症。不少患者以后出现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 5.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指在相当长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已有下降,表现为贫血,夜尿,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和双肾体积缩小等。 6.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可伴脓尿或菌尿等。 二、检查 常规检查非常重要,为诊断有无肾脏疾病的主要根据。 生理性见于1.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2.功能性蛋白尿。 病理性: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方案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 考方案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方案 第一,要调整好复习的方法。不要耗费时间做大块成套的试题,因为这时候自己掌握的知识就像临近饱和的溶液,不可能会有太多的增加。应该多做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例如查看读书笔记,翻阅以往的试卷,对前后知识进行穿线;要多熟悉历年考试的题型,要反复看,对这些题做到熟悉掌握,题型会使自己在考前的心情平静下来;应该重点做好知识的查缺补漏,看过去一些模拟考试的错题记录,强化对知识进行回顾,找出过去常出现的错误是错在哪些方面,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还应该学会转变思维方法,过去出现的重点错误和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往往是由于思维定式造成的,只有在思维方法上发生转变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类错误。 第二,要选好复习的场所。临床执业医师备考最好的场所是家中,因为教室环境是自己最熟悉、最习惯的。或者在医院和同事一起复习能有助于相互鼓励,减轻压力。但是不要在嘈杂的地方进行复习,这样容易分散精力,导致心理过分放松,缺少适当的紧张度。 第三,要调整好生活节律。此时,除了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之外,还应该自觉地、有目的地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不要晚上来了精神,到了白天就犯困。应该使头脑清醒的时段出现在白天,这样才能调整好、准备好临考的精神状态。 第四,要主动适应考试的气氛。把家人的期望和要求,当做是一种动力;把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体贴当做是一种支持。要使自己保持一种平静之心、竞争之心和自信之心。

著名心理学家王明中先生通过多年的研究指出,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考试中的心态、考试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备受大家关注的记忆力仅排在17位。 为此专家指出,考前心理调节可以从十个方面入手:重视心态调整、防治心理疾病、正确对待考试、树立切实目标、学会妥当归因、正确对待成败、拥有平常心态、增强自我信心、保持良好情绪、注意人际和谐。 最后希望大家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并祝大家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