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料大全质量标准

辅料大全质量标准
辅料大全质量标准

辅料批文大全

海藻多糖空心胶囊

秦皇岛药用胶囊有限公司国药准字F 2005《中国药典》第二部

海藻多糖胶

秦皇岛药用胶囊有限公司国药准字F 2005《中国药典》第二部

纤维素-乳糖

Molkerei MEGGLE Wasserburg GmbH & Co.KG (德国美剂乐) 进口注册证号 H 进口注册标准 JX 80目

炉甘石粉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部颁药品标准二部第5册

苹果酸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T 13737-92 L-苹果酸

香兰素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 3861-83

肉桂油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 11958-89

磷酸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3149-2004

十六醇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T 16451-1996

十八醇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T 16451-1996

十六十八醇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T 16451-1996

山梨酸钾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T 13736-92

单硬脂酸甘油酯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 1986-89

二氧化硅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B HG 2791-1996

海藻酸钠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GB 1976-80

胆固醇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部颁标准二部六册

玉米油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精制

硫酸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1953年版

三氯甲烷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版

硫酸锌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版

辛酸钠

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川药准字F

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料材料质控标准2000年版

硫代硫酸钠

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川药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硬脂(A型、BM型)

法国生产(上海源础科贸)进口注册证号H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苏药准字(1982)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

蔗糖

勐永药业公司滇药准辅字(2003)第021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苏州市中泰药用辅料有限公司苏药准字(2008)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

乙二胺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YY0208-95

重质碳酸镁

盘锦兴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药用微丸丸芯

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浙药准字F号沪Q/WS-1-2274-2001

上海华高药用丸芯有限公司沪药准字F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苏药准字(2003)第号江苏省药品标准

依地酸二钠

杭州利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国家药监局药品标准WS-10001-(HD-1075)-2002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国家药品标准化药地标升国标第11册

月桂氮卓酮

广州精细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粤卫药准字(87)F-01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天门科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

河南新乡高金药业有限公司豫药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

预胶化淀粉

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88)浙卫药准字F-01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皖药准字(2001)第F号

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司鲁卫药准字(1998)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山东新大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4)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济南东风制药厂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1)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曲阜市药用辅料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0)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山东孔府药厂鲁卫药准字(1999)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曲阜市天利药用辅料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3)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浙江中维药业有限公司浙卫药准字(2005)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营口奥达制药辽卫药准字(1998)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美国卡乐康注册证号:H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

Colorcon (美国进口)进口药品注册证号:F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

玉米朊

吴江市八坼药用辅料厂苏卫药准字(1995)号《江苏省药品标准》95版国家药监局药品标准WS-10001-(HD-0499)-2002

高邮市日星药用

辅料有限公司

苏药准字(2004)第号

中国药典

WS-10001(HD-0499)

-2002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

右旋糖苷

右旋糖苷20

江苏黄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上海华茂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国家食药监局

标准YBH (高于中国药典)右旋糖酐40

永安华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许昌双马万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硬脂酸镁

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浙卫药准字(199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

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浙药准字F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皖药准字(2001)第F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司鲁卫药准字(1998)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曲阜市天利药用辅料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3)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东营市清华海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鲁药准字(2002)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曲阜市药用辅料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2)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温州青山精细化工厂浙卫药准字(199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浙江海盐六和淀粉化工有限公司浙卫药准字(2003)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山东新大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鲁药淮字(2005)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营口奥达制药浙卫药准字(199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浙江中维药业有限公司浙药准字(2005)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山东兰鲸集团有限公司鲁卫药准字(2002)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河南精忠威尔药业有限公司豫药准字F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硬脂酸

湖州展望化学药业有限公司浙卫药准字(1998)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

乙基纤维素

泸州化工厂医药辅料厂川药准字(2001)第号 WS-10001-(H-0486)-2002 浙江中维药业有限公司浙药准字(2005)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泰安瑞泰纤维素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1)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3)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2)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乙基纤维素混悬液

天津市爱勒易医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F

卡乐康进口注册证号P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

乙醇

太仓新太酒精有限公司苏卫药准字(2002)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宁波万隆食用酒精有限公司浙卫药准字(200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安徽安特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皖药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

广西桂西制药国药准字Z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南京化学试剂厂苏卫药准字(2002)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苏卫药准字(198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丰原宿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皖药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徐州香醅酒业有限公司苏药准字(2007)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

郓城县明泉酒业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1)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山东金源医药酒精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0)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山东酒精总厂鲁卫药准字(1999)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肥城市康王酒业有限公司鲁卫药准字(1995)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山东鲁中酿酒总厂鲁卫药准字(1997)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德州又一村酿酒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1)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山东金彩山酒业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5)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盐酸半胱氨酸

湖北省潜江市四维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

L-盐酸赖氨酸

上海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

药用炭

杭州木材公司活性炭分公司浙卫药准字(199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衢州市云合炭业有限公司浙药准字(2003)第39503号中国药典

临安市华南活性炭有限公司浙药准字(2003)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上海活性炭厂有限公司 FF(767,769,781)《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新干县申新活性炭厂赣食药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氧化锌

安庆市造漆厂有限公司皖卫药准字(199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

氧化镁

河北邢台冶金镁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江苏鹏鹞药业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

羊毛脂

上海华亭羊毛脂厂沪卫药准字(1995)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

恩凯化学(南京)有限公司苏药准字(2007)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

亚硫酸氢钠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纤维醋法酯

苏州立新制药有限公司苏卫药准字(1999)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盐酸

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苏药准字(2008)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药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川药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稀盐酸

杭州利人药业有限公司浙卫药准字(199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苏药准字(2008)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

广东省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

无水枸橼酸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WS-10001-(HD-1564)-2005

无水碳酸钠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

五册

无水葡萄糖

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无水硫酸钠

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苏药准字(2008)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无水亚硫酸钠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湘食药辅准字F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微晶纤维素

J.Rettenmaier & Sohne Gmbh+Co(德国进口)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

J.Rettenmaier & Sohne Gmbh+Co(德国进口)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

J.Rettenmaier & Sohne Gmbh+Co(德国进口)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

上海昌为医药辅料技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JX 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

上海青平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天平胃舒平制药厂) 沪卫药准字(1995)第号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皖药准字(2001)第F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浙卫药准字(1996)第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原辅料质量标准编制管理规程

标题原辅料质量标准编制管理规程编号:SMP-02-001-00 页码 第1 页 共2 页 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版本号2010版 起草部门质量控制部颁发部门GMP办 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一、目的:建立物料质量标准的编制内容说明,使物料质量标准编制规范化、标准化。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中所用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 三、责任人:质量控制部主管、质量保证部经理。 四、规程: 1、物料质量标准由质量控制部QC人员编制,质量控制部经理审核,质量受权人批准。 2、质量标准的编制依据 原辅料质量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局颁标准(新版)、食品卫生标准、产品注册文件、行业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国家标准。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可依据国家标准(GB系列)、行业标准(YY系列)制订。 工艺用水质量标准可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国药典》“纯化水”、“注射用水”质量标准制订。 3、质量标准的编制原则 物料的质量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法定标准。 原辅料质量标准可根据生产工艺、成品质量标准要求等情况,确定需要增加的控制项目。 4、质量标准编制内容 原辅料质量标准的内容 原辅料名称、原辅料代码、质量标准依据、经批准的供应商、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 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 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 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有效期或复验期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的内容

品名、规格、代码、质量标准依据、经批准的供应商 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 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 材质、外观、尺寸、规格 编号:SMP-02-001-00标题原辅料质量标准编制管理规程 第2页 页码 共2页理化性质 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5、质量标准编制中应注意的其它事项 辅料 辅料中若有药用标准的必须用药用标准。 辅料中若无药用标准的在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前提下可以法定食品卫生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企业的内控标准。 内外包材 内包材若不经处理直接接触药品应有微生物检验项目。 若有个别非关键项目因检验设施不齐备(或不必要)而无法检验,在有厂家该批产品检验合格报告的前提下可不制定。 内包材上若注字,则油质应符合食用标准。 外包材设计印刷的内容、格式等标准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文件及产品注册文件的规定。 外包材有些项目无法描述时可附标准样张并注明“见标准样张”字样。 若为进口物料在有盖经销商质量管理部门红章的《进口药品(材)注册许可证》和《口岸检验合格报告》的前提下,可制定部分检验项目。

内控标准管理制度

1.说明 1.1 为加强物料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各下属公司。 2.管理制度 2.1 温度控制的规定 2.1.1冷库及车间空间温度的规定 2.1.1.1 冷库的温度:-18℃以下。 2.1.1.2 蔬菜冷风库的温度:0-8℃;面包粉冷风库的温度:0-8℃;原料解冻冷风库温度10℃以 下。 2.1.1.3 车间室内的温度:原料、半成品、成品区温度夏季要求20℃(油炸、加热车间除 外)以下,冬季18℃(油炸、加热车间除外)以下;包装温度夏季15℃以内,冬 季12℃以下。 2.1.2 物料存放使用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规定 2.1.2.1原料解冻后温度:青鱼、沙丁鱼、鲐鱼原料解冻后的温度控制在0-5℃;分身后的 温度控制在3-8℃;蓝鳕鱼、好吉鱼原料解冻后在温度5-10℃以内,其他海产 品原料解冻后的温度控制在冬季12℃以下,夏季15℃以下。 2.1.2.2 面包粉存放温度:8℃以下。 2.1.2.3 原料漂烫冷却后的中心温度:12℃以下;原料最后一道清洗水温:10℃以下。 2.1.2.4 汤料搅拌后温度:8℃以下,每锅汤料使用时间为2小时以内;生食产品汤料使用 中温度:12℃以下;加热类产品汤料使用中的温度:15℃以下。 2.1.2.5 使用中面包粉温度:15℃以下,面包粉使用时间为夏季4天,冬季6天;必须在 0-8℃的冷风库中存放保管。 2.1.2.6 沾面包粉冷冻前的产品温度:15℃以下;加热产品冷却后温度20℃以下快速沾粉冷 却到沾粉入单冻机时间为30分种以内。 2.1.2.7 完全加热后产品中心温度为75℃以上,完全油炸后产品中心温度为75℃以上;快 速入冷冻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加热后需要入冷却机冷却的产品温度控制在 30℃以下,快速入冷冻机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1.2.8冷冻后产品中心的品温:—18℃以下,特殊产品如油炸菜饼、大学芋等产品中心温 度达到-20℃以下,必须一箱一入库;冷冻后入库前中心品温:—15℃以下。 2.1.2.9产品发货出库时的温度:—15℃以下;最终产品发货集装箱拉温,箱体内的温度应

原辅料质量标准

精品整理 江西山香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标准 原辅料质量标准(片剂、颗粒剂)制订:2001年7月30日执行:2001年9月15日 录目山香圆叶质量标准SX—JS—ZB—01—001 (1) 大青叶质量标准SX—JS—ZB—01—002 (2) 大黄质量标准SX—JS—ZB—01—003 (3) 石膏质量标准SX—JS—ZB—01—004 (4) 薄荷脑质量标准SX—JS—ZB—01—005 (5) 板蓝根质量标准SX—JS—ZB—01—006 (6) 磷酸苯丙哌啉质量标准SX—JS—ZB—01—007 (7)

盐酸小檗碱质量标准SX—JS—ZB—01—008 (8) 甲氧苄啶质量标准SX—JS—ZB—01—009 (9)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标准SX—JS—ZB—01—010 (10) 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标准SX—JS—ZB—01—011 (11) 双氯芬酸钠质量标准SX—JS—ZB—01—012 (12) 盐酸吗啉胍质量标准SX—JS—ZB—01—013 (13) 牛黄(人工)质量标准SX—JS—ZB—01—014 (14) 穿心莲质量标准SX—JS—ZB—01—015 (15) 土霉素质量标准SX—JS—ZB—01—016 (16) 淀粉质量标准SX—JS—ZB—01—017 (17)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糊精质量标准SX—JS—ZB—01—

018 (18) 蔗糖质量标准SX—JS—ZB—01—019 (19) 明胶质量标准SX—JS—ZB—01—020 (20) 滑石粉质量标准SX—JS—ZB—01—021 (21) 二甲硅油质量标准SX—JS—ZB—01—022 (22) 川蜡(虫白蜡)质量标准SX—JS—ZB—01—023 (23) 硬脂酸镁质量标准SX—JS—ZB—01—024 (24) 聚丙烯酸树脂Ⅳ质量标准SX—JS—ZB—01—025 (2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标准SX—JS—ZB—01—026 (26) 蓖麻油质量标准SX—JS—ZB—01—027 (27) 聚乙二醇6000质量标准SX—JS—ZB—01—028 (28) 聚山梨酯80质量标准SX—JS—ZB—01—

新的药用辅料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新的药用辅料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一)综述资料1、药用辅料名称(包括正式品名、化学名、英文名称、汉语拼音等)以及命名的依据。2、证明性文件:(1)申请人合法登记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2)药用辅料或者使用的处方、工艺等专利情况及其权属状态说明,以及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3、立题目的与依据。包括国内外有关该品研发、上市销售及相关文献资料、生产及在制剂中应用情况综述。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包括申请人对主要研究结果进行的总结,并从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方面对所申报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5、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包括药用辅料名称、化学结构式或分子式、用途、注意事项、包装(规格、含量)等,须注明有效期,并应明显标注“药用辅料”的字样。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二)药学研究资料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包括合成工艺、处方筛选、结构确证、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稳定性研究等的试验和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综述。 8、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包括制备的工艺流程和化学反应式、起始原料和有机溶媒、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等)和操作步骤、精制方法、主要理化常数及阶段性的数据累计结果等,并注明投料量和收得率以及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引入的杂质或其他中间产物,提供所用化学 原料的规格标准,动、植、矿物原料的来源、学名。凡制备工艺与主要参考文献不同者,应提出修改的依据。 9、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包括理化常数、纯度检验、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及阶段性的数据积累结果等。 11、与药物相关的配伍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2、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或者对照品。质量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现行版的格式,并使用其术语和计量单位。所用试药、试液、缓冲液、滴定液等,应当采用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及浓度,有不同的,应详细说明。提供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另附资料,说明其来源、理化常数、纯度、含量及其测定方法和数据。 标准起草说明应当包括标准中控制项目的选定、方法选择检查及纯度和限度范围等的制定依据 13、连续3批样品的检验报告书。指申报样品的自检报告。14、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包括采用直接接触药用辅料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共同进行的稳定性试验。 15、直接接触药用辅料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17、对拟应用药物的药效学影响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 22、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四)临床研究资料 25、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26、临床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案。 27、临床研究者手册。 28、知情同意书样稿、伦理委员会批准件。 29、临床研究报告。 三、已有国家标准的药用辅料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一)综述资料 1、药用辅料名称(包括正式品名、化学名、英文名称、汉语拼音等)以及命名的依据。 2、证明性文件: (1)申请人合法登记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题目: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页码:第 1 页 共2页 【目 的】建立绿茶的内控质量标准,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范 围】本公司保健品生产所用的绿茶。 【职 责】QC 检验人员负责实施本规程。 【内 容】 【名称】 绿 茶 【代号】 MM01301 【依据】 《 GB/T 14456.1-2008绿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所交易和交收绿茶的品质、运输与储存、包装与标志等方面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T 8304 茶 水分的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3-200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二)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大叶种绿茶 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摊青、揉捻、干燥、整形等加工工艺制成,具有大叶茶 文件题目 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制 定 人 制定日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TW-TS-QS-MM-001-00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起草部门 质管部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颁发部门 质管部 文件类型 技术标准 颁发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部门 质管部、供应部、仓 库、生产部 版 本 号 00版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分发部门 质管部、供应部、仓 库、生产部 变更描述 无

文件编号 TW-TS-QS-MM-001-00 版次 00版 树品种品质风格的绿茶。 炒青初制茶 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用锅炒或滚筒高温杀青,经揉捻、初烘、滚炒干燥制成的初制茶。 4. 要求 4.1 感官要求 4.1.1 炒青初制茶各级感官品质要求如下: 4.1.2 品质正常,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 4.1.3 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 4.2 理化指标 级别 要求 外形 内质 条索 整碎 净度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紧细结实、显锋苗 匀整 稍有嫩茎 灰绿鲜润 清高持久 浓鲜爽 黄绿明亮 肥嫩柔软、黄绿明亮 一级 紧结、有锋苗 匀整 有嫩茎 灰绿润 清高 浓爽 黄绿明亮 嫩匀、黄绿明亮 二级 尚紧结 尚匀整 稍有梗片 黄绿 纯正 浓尚醇 黄绿明亮 尚嫩匀、黄绿 三级 粗松 欠匀整 有梗朴片 绿黄稍桔 平正 浓稍粗 黄稍暗 稍粗、黄稍暗

药用辅料甜菊素质量标准的研究

药用辅料甜菊素质量标准的研究 摘要:目的:根据《药用辅料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作为药用辅料的甜菊 素进行质量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对进一步规范厂家药用辅料甜 菊素的生产、认证、检查提出意见及建议。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5 版) 及《药用辅料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从结构确证、稳定性实验、性状、鉴别、 检查及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甜菊素的光谱图、色谱图均与对照品一致,长期加速实验结果表明甜菊素质量稳定,甜菊素各项质量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15 版)药用辅料甜菊素的质量标准要求。结论:研究的甜菊素结构明确,质量稳定且符合标准要求,可用《中国药典》(2015 版)药用辅料甜菊素标准进 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药用辅料;甜菊素;质量标准 The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stevia qualities criteria Xu Jianghong,Zhang Ruoliang,Liu Chunmei,Huang Weibo,Yu Jing (Gan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 341000) ABSTRACT:OBJECTIVE: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the value of the stevia as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quality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ts quality standard and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manufacturer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stevia grain production,certification,inspection opinions and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and "medicin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management method",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confirmed from the structure,stability testing,character,identification,examination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were studied. RESULTS:The spectrum and chromatogram of steviosin of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ference substance,acceler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teviosin qualities for a long time stability,steviosin,the quality indicators in line with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2015 edition)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steviosin grain quality standard requirements. CONCLUSION:The structure of steviosin is clear,stable quality and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s,the available "China pharmacopoeia"(2015 edition)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stevia standards for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teviosin;Qualities criteria 甜菊素是从天然甜料植物甜叶菊的甜叶中提取的一类高甜度、低热值、非发 酵性、对人体无副作用的天然甜味剂,对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 龋齿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甜菊素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而其热值却为 蔗糖的1/300,所以目前不少药品生产厂家把甜菊素作为一种甜味剂替代蔗糖。 甜菊素是经我国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的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 低热值矫味剂和甜味剂。它是继甘蔗甜菜糖之外第3种有开发价值和健康推崇的 天然蔗糖替代品,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三蔗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 来越重,甜菊素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用辅料必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甜菊素收载 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属已有国家标准的药用辅料,本文分别采用紫外吸收 光谱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菊素的化学结构及组份进行了确证,

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目的:制订盐酸雷尼替丁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适用范围:盐酸雷尼替丁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责任:检验室、生产车间、原辅料仓及供应部执行该标准,质管部负责监 督该标准的执行。 标准: 1. 品名:盐酸雷尼替丁 2. 原料编号:Y01 3. 法定规格标准: 3.1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3.2内容: 本品为N ‘一甲基一N —[2-[[[5-[(二甲氨基)甲基]-2咲喃基]—甲基]硫代]乙基]— 2 —硝基—1, 1 —乙烯二胺盐酸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13H22N4O3S ? HCI应为 97.0%?103.0%。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味微苦带涩:极易潮解, 吸潮后颜色变深。 本品在水中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丙酮中几乎不溶。 熔点:取本品,不经研磨,照《熔点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C-091-00)测定,熔点为137?143C,熔点时同时分解。 【鉴别】(1)取本品约0.2g,置试管中,用小火缓缓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 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 (2)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10卩g的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 (3)本品照《红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C-080-00)测定的

操作规程》(S0P-QC-079-00)测定,在228nm与31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04图)一致。 (4)本品的水溶液照《氯化物鉴别反应标准操作规程》(SOP-QC-088-00)试验,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水溶解使成100ml,溶液应澄清; 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附录区A)比较,不得更深。 酸度取本品0.20g,加水10ml溶解后,照《PH值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SOP-QC-083-00),PH 值应为 4.5?6.5。 有关物质取本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雷尼替丁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 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甲醇分别稀释成每1ml中含0.05mg、0.10mg、0.1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1)、(2 )和(3)。照《薄层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SOP-QC-082-00)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卩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异丙醇—水—浓氨溶液(25: 15: 8: 2.7)为展幵剂,展幵后,晾干,置碘蒸气中显色后,立即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其颜色分别与对照溶液(1)、(2)、(3)所显的主斑点比较,杂质总量不得过 2.5%。 干燥失重取本品,照《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OP-QC-087-00) 试验,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 C减压干燥4小时,减失重量不超过 1.0%。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照《炽灼残渣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SOP-QC-086-00)检查,遗留的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照《重金属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SOP-QC-092-00)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S0P-QC-078-00)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77%醋酸铵溶液 (285: 1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理论板数按盐酸雷尼替丁峰计算应不 低于1000,盐酸雷尼替丁峰和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ISO9001标准:企业内控规范制约质量管理

ISO9001标准:企业内控规范制约质量管理 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内控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明明企业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还要加强对管理的控制? 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内控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明明企业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还要加强对管理的控制? 在我们推广企业信息化内控方案的时候,发现不少企业在考虑采用信息技术来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困惑,“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备的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也是可以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它与企业内控体系是什么关系?”显然,这是一个需要澄清并予以回答的问题。 诚然,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也是可以起到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但是它所关注的是质量领域,是从质量的视角来进行管控,而企业内控体系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是从资产安全、信息真实的视角来进行管控,两者之间既有着相同的理念和原则,也有着很大的操作不同之处,笔者对其异同做一简要分析,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应用目的方面 内控规范与ISO标准都是建立外部信任的目的,都有着体系运行需要提供证据证实过程被有效执行的要求,都有着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行为,两者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ISO标准所实现的是质量相关证实,是从维护客户的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防范质量信息欺诈现象的发生;而企业内控体系所在意的是资金流以及物流直接相关的过程,是从维护股东即投资人的利益出发来实施管控,尤其是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防范财务信息欺诈的发生。

质量反映着过程与手段,财务反映着结果与目的,质量上出了问题,结果必然会反映到财务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内控规范与ISO要求都是企业需要的,而不可偏废。 管控方法的方面 两者均是采用确定关键控制点的方式来实现,都遵循如下原则 识别管控要点与要求 过程人员职责需到位 过程需要被有效执行 过程需要具备有效性 内控规范明确规定了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而ISO标准中则没有涉及到财务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在管控要点上,各自根据各自的目的也是差异非常大,内控规范所关注的是资金流直接相关的资金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等等;ISO9000标准的要求则不涉及这些直接财务过程,仅有部分业务内容与内控规范涉及业务的销售、采购、存货、合同、第三方的资产等过程要求相重叠,毕竟产品损坏既是资产问题,也是质量问题,但关注重点也不一样。 从表面上看,虽然内控规范不涉及产品质量过程以及质量控制设备等,但是,所有的生产活动的展开都会跟钱拉上关系,都会在经营活动中预算管理、成本费用上得到体现,并进而传递到资金管理上,从而也是存在着相关性,并非是完全无关。 人力资源的方面

药用辅料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2 药用辅料申报资料要求(试行) 品种名称:XXXXX 申请人:XXXXX 应用情况:□境内外上市制剂中未使用过的药用辅料 □境外上市制剂中已使用而在境内上市制剂中未使用过的 药用辅料 □境内上市制剂中已使用,未获得批准证明文件或核准编 号的药用辅料 □已获得批准证明文件或核准编号的药用辅料改变给药途 径或提高使用限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药用辅料拟用制剂给药途径:□注射□吸入□眼用□局部及舌下□透皮□口服□其他 来源:□动物或人□矿物□植物□化学合成□其他 注册申请人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

一、申报资料项目 1 企业基本信息 1.1 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1.2 企业证明性文件 1.3 研究资料保存地址 2 辅料基本信息 2.1 名称 2.2 结构与组成 2.3 理化性质及基本特性 2.4 境内外批准信息及用途 2.5 国内外药典收载情况 3 生产信息 3.1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 3.2 物料控制 3.3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3.4 工艺验证和评价 3.5 生产工艺的开发 4 特性鉴定 4.1 结构和理化性质研究 4.2 杂质研究 4.3 功能特性 5 质量控制

5.1 质量标准 5.2 分析方法的验证 5.3 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6 批检验报告 7 稳定性研究 7.1 稳定性总结 7.2 稳定性数据 7.3 辅料的包装 8 药理毒理研究 二、申报资料正文及撰写要求 1 企业基本信息 1.1 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 提供企业的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厂、生产地址。 生产地址应精确至生产车间、生产线。 1.2 企业证明性文件 境内药用辅料生产企业需提交以下证明文件: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如企业同时持有其他类型许可证,也应同时提供其复印件,如《药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及相关认证文件等。 (2)对于申请药用明胶空心胶囊、胶囊用明胶和药用明胶的国内生产企业,需另提供:①申请药用空心胶囊的,应提供明胶的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包括药用明胶的批准证明文件、标准、

辅料检验标准

精品文档 (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内控标准 Q/ 辅料检验标准 Standard of the garment accessories'inspection 发布实施 (中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纺织行业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结合辅料外观及内在性能检验的现状和成衣加工厂等各方面的反馈,从提高公司产品品质和保证工厂有效生产方面出发,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使用说明和范围: 1、本标准用于公司辅料进仓检验,规范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 2、本标准可用于我司供应商发货前对辅料自检的标准依据 3、本标准可用于加工厂对我司采购的辅料进行复检的标准依据。 本标准是对Q/《辅料检验标准》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Q/相比变化如下: ——增加了金属部件的盐雾试验要求和方法; ——增加了线类的单纱强力要求和实验方法; ——增加了拉链平滑度要求; ——增加了喷胶棉类填充物卫生要求 ——增加了拉链包装物中拉链的要求 辅料检验标准 1 目的 为使本公司所采购的各类服装辅料料的质量能够最终满足成品质量要求,以及让服装加工厂能更好的掌握各种材料的品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措施,特对辅料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检验方法做出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所有辅料质量检验。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5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8629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QB/T 1872 服装用皮革 FZ/T 81002 水洗羽毛羽绒 4 术语与定义 辅料 服装制作中的各种辅助材料和装饰品,例如拉链、纽扣、线、包装材料等等 5 要求 5.2 树脂扣、天然扣

原料质量内控标准

原料质量验收标准 1、大宗原料 名称感官要求验收指标检测频次拒收指标备注 东北玉米 红黄色或 黄白色,晒 干或烘干、 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回味甜,色 泽一致,无 虫、无发酵、 无霉变及异 味 水分≤14.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霉变 水分≥16.0% 杂质≥2.0% 不完善粒≥ 6.0% 容重≤700克/ 升 用于猪料、烘干 玉米容重≥720克/升 杂质≤1.0% 感官检查不合格时 需抽检 霉变粒≤2.0% 不完善粒≤5.0% 霉菌总数≤4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3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粗蛋白 呕吐毒素≤1ppm 黄曲霉毒素≤30μ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每月抽检一次 本地玉米 红黄色或 黄白色,晒 干或烘干、 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回味甜,色 泽一致,无 虫、无发酵、 无霉变及异 味 水分≤14.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霉变 水分≥18.0% 杂质≥3.0% 不完善粒≥ 10.0% 容重≤660克/ 升 用于禽料,晒干 或烘干。对于水 分、容重、叶黄 素来说,时期没 有明显界限,要 根据气温,市场 情况,玉米收成 情况等作适当调 整。 容重≥680克/升 杂质≤1.2% 感官检查不合格时 需抽检 霉变粒≤2.0% 不完善粒≤8.0% 霉菌总数≤40×103个/g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5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粗蛋白 黄曲霉毒素≤50μg/㎏ 每月抽检一次 注:1、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2、伤及胚部玉米才算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玉米熟粉黄色粉末, 具有烘烤玉 米的香味, 新鲜、无发 酵、霉变、 腐烂、结块 及异味异臭 水分≤12.0% 来货每批必检水分≥13.0% 粗蛋白质≤ 7.0% 粗脂肪≤4.5% 玉米加工玉米 珍,玉米面副产 物,主要为少量 玉米皮、玉米皮 下粉质,少量胚 芽,熟化温度100 度以上粗脂肪≥6% 粗灰分≤5% 粗蛋白≥9% 黄曲霉毒素B1≤50μg/k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小麦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黄白色或深 红色或红褐 色,回味甜。 无虫、无发 水份≤13.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 水分≥15.0% 杂质≥3.0% 容重≤730克/ 升 不完善粒≥ 猪料鸡料同一标 准 容重≥750g /L 粗蛋白质≥12.0%

最新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资料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 生物制品是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的具有活性的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来源复杂,可能引入外源因子或毒性化学材料;产品组成成分复杂且一般不能进行终端灭菌,产品的质量控制仅靠成品检定难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和辅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降低制品中外源因子或有毒杂质污染风险,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的必要措施。 本规程是对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质量控制的通用性要求。 一、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系指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生物材料和化学材料。 本规程所述原材料不包括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起始原材料(如细胞基质、 菌毒种、生产用人血浆和动物免疫血清等) 1.分类 按照来源可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原材料,主要包括来源于微生物,人和动物细胞、组织、体液成分,以及采用重组技术或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生物原材料等;另一类为化学原材料,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材料。 2.风险等级分级及用于生产的质量控制要求 根据原材料的来源、生产以及对生物制品潜在的毒性和外源因子污染风险等,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按风险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以下四级,各级生物制品原 材料至少应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见附表1;对于不同风险级别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充分考虑来源于动物(或人)的生物原材料可能带来的外源因子污染的安全性风险。 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化学原材料,有机溶剂的使用应符合本版药 典附录“残留溶剂检测”的相关要求。 第1级为较低风险的原材料,为已获得上市许可的生物制品或药品无菌制剂。如人血白蛋白、各种氨基酸、抗生素注射剂等。 第2级为低风险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已有国家药品标准、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并按照我国现行药品GMP生产的用于生物制品培养基成分以及提取、纯 化、灭活等过程的化学原料药和药用级非动物来源的蛋白水解酶等。 第3级为中等风险等级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非药用,包括生物制品生产用培养基成分、非动物来源蛋白水解酶、用于靶向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用于 生物制品提取、纯化、灭活的化学试剂等。这类生物制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应

企业内控标准 涂漆件验收标准

企业内控标准 涂漆件验收技术标准 xxxxx发布 xxxx实施 x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3) 1范围 (4) 2引用标准 (4) 3技术要求 (4) 3.1对油漆的要求 (4) 3.2 对零部件涂漆前处理的要求 (4) 3.3 喷漆件表面质量的要求 (4) 3.4 外观和等级划分 (4) 3.5 漆膜主要性能技术要求 (5) 3.6 油箱的气密性应符合GB19482-2004的标准 (6) 4试验方法 (6) 5检验规则 (6) 6分类 (7)

前言 本标准是为xxxx有限公司的涂漆件验收而制定的。为了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促进涂漆件的产品质量,指导涂漆件的检验,特制定本标准。 本企业产品标准只适用于xxxxxxxx有限公司涂漆件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不得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 xxxxxxxx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有限公司涂漆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通机、机组及农机涂漆件的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484 车用汽油 GB1729 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方法 GB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方法 GB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方法 GB1743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 GB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6739-1996 漆膜铅笔硬度测定法 GB/T9286-1998 漆膜附着力划格测定法 GB19482-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技术要求 3.1 对油漆的要求 各型通机、机组及农机上的各种零部件在使用油漆及塑粉涂装时,对各种油漆生产厂家所供的油漆或塑粉,必须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单及质保证书。油漆和塑粉的外观和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方能投入使用。 3.2 对零部件涂漆前处理的要求 3.2.1 黑色金属件的磷化处理,磷化后的产品磷化膜应完整,膜厚为3-6μm,膜层应厚薄均匀、连续,色泽成浅灰色至深灰色;结晶紧密细腻,无挂灰,无粗糙,无锈蚀,耐腐蚀性好;在焊接部位允许有轻微的变化和差异。 3.2.2 黑色金属件的喷丸处理,喷丸处理后必须清理干净,才能涂装环氧酯防锈底漆。 3.2.3 铝合金有色金属件,经过化学氧化处理或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氧化处理的氧化膜应均匀完整,连续不断,色泽基本一致,结晶细密,耐腐蚀性好。 3.3 喷漆件表面质量的要求 无论是金属件或是塑料件,坯件表面质量必须光滑平整,无凹凸不平,无碰伤、划伤痕迹和变形等缺陷。 3.4 漆膜外观要求及等级标准 3.4.1 漆膜颜色应符合双方认可的标准色板或实物封样。 3.4.2 外观和等级划分 3.4.2.1 漆膜外观表面应光滑平整,厚薄均匀,色泽一致。根据整机状态下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级。 3.4.2.2 检验等级的划分 a. AA级——在整机状态下,能观察到的特殊表面,用表示。 b. A级——在整机状态下,能够直接看到的表面、容易发生摩擦破损的表面,用表示。 c. B级——在整机状态下,通过一定角度的可视面,用表示。 d. C级——在整机状态下,不能看到的表面,用表示。 3.4.3 漆膜外观等级标准质量要求 漆膜外观等级标准质量要求见表1的规定。

质量协议书(原辅料)

质量保证协议书(原辅料) 甲方(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保证所供应产品质量,明确质量责任,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本协议适用于乙方为甲方供应的以下产品: 详见协议附件 二、乙方应按照以下产品质量标准对所供应产品进行生产、检验和放行: 详见协议附件 若因药典标准(或国家标准或其他官方标准)变更,致使双方约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失效时,自新的药典标准(或国家标准或其他官方标准)生效之日起执行新的产品质量标准,此项变更不需要双方的同意。 三、相关生产地点: 乙方应向甲方提供以下资料,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3.1 合法有效、加盖原公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GMP认证证书》、《精细化工生产许可证》等企业证明性资料(法律规定不属于乙方必需的企业证明性证照除外)的复印件。 3.2 合法有效、加盖原公章的所供应产品法定质量标准和内控标准复印件等。 3.3因甲方对乙方进行审计需要,需提供的其他证明性资料。 四、文件和记录 4.1乙方供应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定标准及相关质量要求,每批应附检验报告书。 4.2所供应产品的生产、包装、检验,应建立相应的批记录,批记录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1年,没有有效期期的至少保存3年。 五、乙方所供应的产品包装标签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签管理法规。包装应牢固,符合质量及储运要求。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内容:发运原辅料的包装标签上应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批号、生产日期等,并附有质量合格标识;甲方所提供的原辅料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国食药监办 [2012]212号 2012年 08月 01日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为进一步加强药用辅料生产和使用管理, 保证药品质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现印发你们,请督促行政区域内相关企业遵照执行,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2年 8月 1日 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药用辅料是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为进一步加强药用辅料生产、使用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特规定如下: 一、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必须保证购入药用辅料的质量 (一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责任人。必须切实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必须严格药用辅料使用的管理, 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处方工艺, 使用符合要求的药用辅料生产药品。凡因违法违规使用药用辅料引发的药品质量问题, 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必须承担主要责任。 (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必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应确保质量管理部门有效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职责, 企业负责人及其他部门人员不得干扰或妨碍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确定药用辅料供应商应进行审计并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批准。

(三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应加强药用辅料供应商审计。应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有关要求,对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对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质量审计和回顾分析,并建立所有购入药用辅料及供应商的质量档案。 (四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必须对所使用的药用辅料质量严格把关。凡购入的药用辅料, 都必须按照药品批准注册时核准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确保符合药用要求。对已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药用辅料,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要求。 (五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应与主要药用辅料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随时掌握所使用药用辅料的变更情况,研究和评估变更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并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申报。 二、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 (六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必须对产品质量负责。应严格执行《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 范》 , 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的供应商审计, 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 按照产品注册核准的处方工艺组织生产, 规范产品批号的编制, 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对未取得批准文号且历史沿用的药用辅料, 应按照与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合同约定的质量协议组织生产。 (七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应按注册批准的或与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对每批产品进行全项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销售。对已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药用辅料,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有关要求。产品放行前,所有生产文件和记录, 包括检验数据均应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查并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不得放行出厂。 (八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应配合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开展供应商审计。若发生生产工艺、原材料来源等可能影响药用辅料质量的变更时, 应主动开展相应的评估, 及时通报药品制剂生产企业。 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用辅料实施分类管理

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的制定

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的制定 新版GMP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企业内部标准,那么为什么要建立内部的质量标准,我们怎样建立这个质量标准呢? 国家标准(无论是GB、药典还是局/部颁标准)都是指最低标准,即在其有效期内都要符合的标准;而企业内部标准往往要求高于国家标准,以确保其在生命周期/有效期内仍能满足最低要求(可能是国家标准,也可能是客户标准)。那么我们怎么建立内部标准呢,内控标准和警戒限/行动限又什么关系呢? 1 概念 1.1 CQA(关键质量属性): CQA是指物质(药品或活性成分)所具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微生物方面性质或特性,它应被限定在合适的限度、范围和分布之内,以确保符合预期的质量(ICHQ11)。 那么CQA等于质量标准吗?CQA是属于质量标准的一部分或一些特定的项目吗? 答案是否定的——CQA可以是质量标准的一部分,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列入到质量标准中;同一个检验项目,对A产品可能是CQA,但对另一个产品可能不是,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溶出度。 质量标准是质量属性,但不一定是关键的;关键的属性是指那些对CPP和稳定性敏感的那些属性(例如降解物),也包括那些对制剂CQA有影响的那些原辅料的质量属性(例如粒度分布、晶型等对于固体制剂而言可能是)。 1.2 内控标准 企业内控标准是指企业内部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而自行制定的标准。

内控标准可能高于当时的国家标准和药典标准,目的是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要。 那么,是所有检验项目都要制定内控标准吗? 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是否制定内控标准应与目的相适应。例如物料的氯化物、炽灼残渣等就没有必要制定内控标准。 1.3 警戒限和行动限 警戒限是一种警示限度,超出这个限度意味着系统可能将要发生偏离,需要引起关注甚至处理,以将这种潜在的危害/可能性消灭在萌芽之中。 行动限是一种警告限度,超出这个限度表明系统已经发生了偏离,并可能导致不符合的情况发生,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应停止该系统的运行,以避免不符合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4 OOS和OOT OOS是指检验结果超出质量标准的规定。是一种发生在检验中的偏差,有严谨程序性的调查过程。并不是所有超出标准都按照OOS的程序进行调查,典型的例如中间控制。 OOT是指检验结果超出正常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可以与警戒限/行动限关联,但并不一定关联。 OOT与警戒限/行动限的区别: OOT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调查发生趋势偏离的原因; 警戒限/行动限是为了避免系统发生偏离和不符合。有时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2 检验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