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姓名:得分: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简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是为了确保软式内镜在使用前能够达到无菌状态,以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步骤和要点。 清洗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干净,工作台面上不得堆放乱七八糟的物品,以免影响操作效果。 •检查清洗消毒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水源、电源等外部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2. 拆解内镜部件 •将软式内镜分解成各个可拆解的部件,如镜头、导光束、手柄等。 •拆解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内镜部件。 3. 清洗内镜部件 •将拆解后的内镜部件放入专用清洗容器中。 •使用适量的温水或清洗液,浸泡内镜部件,确保彻底湿润每个部件的表面。•使用专用清洗刷或棉签等工具,轻柔地清洁每个部件的表面,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防刮伤内镜。 4. 冲洗内镜部件 •清洗完毕后,将内镜部件用清水进行充分冲洗,以确保清洗液和污渍残留物被完全去除。 •冲洗时,可以使用专用冲洗枪等工具,可以增加清洗效果。

5. 消毒内镜部件 •冲洗完毕后,将内镜部件放入消毒容器中。 •使用专用消毒液,确保内镜部件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 •按照消毒液的要求,设置合适的消毒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上。 6. 冲洗消毒液 •消毒完毕后,将内镜部件取出,用清水进行充分冲洗,以去除消毒液残留。•冲洗时要充分冲洗内孔和缝隙处,以确保内镜部件的表面完全干净。 7. 干燥内镜部件 •冲洗完毕后,将内镜部件放在干燥架上进行自然干燥。 •不得使用吹风机等加热工具进行干燥,以免损坏内镜部件。 注意事项 •在整个清洗消毒流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清洗消毒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清洗消毒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清洗消毒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操作技能。 结论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是保证软式内镜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只有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清洗消毒,才能确保软式内镜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给患者带来感染的风险。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清洗消毒流程,并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和操作人员的培训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提高整个清洗消毒过程的质量和效果。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秒。 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送清洗消毒室。 二、测漏 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试验。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 三、水洗 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用一换。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手,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6、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四、酶洗 1、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2~5min,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2、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min。 五、清洗 含酶洗液浸泡后的人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干燥,用干净布类擦干内镜的外表面。 六、消毒或灭菌 1、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

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2、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再手75%乙醇擦拭消毒。 3、消毒灭菌时间参见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或消毒剂、消毒器械的产品使用说明。 4、内镜附件应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也可用环氧乙烷或者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的其他灭菌方法。 5、相关物品清洗后,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口圈、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复用的口圈再用流动水冲净;注水瓶及连接管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使用时注水瓶内应注入无菌水,每日更换。 6、使用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之前,应先按照预处理、测漏、水洗、酶洗、清洗的要求对内镜进行清洗。 七、冲洗 1、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将消毒好的内镜取出,并用气枪或注射器吹出各管腔内的消毒液。 2、将内镜转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3、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八、干燥 擦干内镜外表面,吹干各孔道水分,支气管镜还需要用75%的乙醇或洁净压缩空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九、储存 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于镜柜或镜房内,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擦拭清洁消毒1~2次。 十、其他 1、吸引瓶、吸引管清洗后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2、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刷洗后用消毒剂擦拭。 3、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应彻底刷洗。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 s。 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送清洗消毒室。 二、测漏 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试验。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 三、水洗 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用一换。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 全管道灌流器接50 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6) 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四、酶洗 1) 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时间参照相关酶液说明书,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3) 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 min。 五、清洗 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干燥,用干净布类擦干内镜的外表面。 六、消毒或灭菌 1) 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2)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3) 消毒灭菌时间参见消毒剂的产品使用说明。 4) 内镜附件应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也可用环氧乙烷或者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的其他灭菌方法。 5) 相关物品清洗后,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口圈、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复用的口圈再用流动水冲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预处理 1.使用后立即用酶液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s。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 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配备专用容器送清洗消毒室。 二、测漏 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试验。根据仪器说明进行测漏。 三、清洗(水洗与酶洗可合二为一) 1.可将酶洗和水洗合在一起,配制清洗液按产品说明书配制。 2.用纱布或擦试布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或擦试布一用一更换。 3.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浸泡冲洗干净并吹干。 4.连接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反复冲洗各孔道。 5.内镜附件如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酶液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吹干。 6.内镜及附件清洗后需浸泡3~5min或遵循产品说明书,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四、灌洗 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反复冲洗各管道,至无清洗液,同时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及部件;使用压力气枪向各管道冲气≥30秒,用气枪吹干内镜的外表面,用干净纱布或擦试布擦干内镜外表面,纱布或擦试布一用一更换。 五、消毒、灭菌 1.将内镜完全浸没于消毒液内,各孔道灌满消毒液。用0.55%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浸泡消毒5-10分钟或消毒方法与时间遵循产品说明书。 2.清洗后的内镜(十二指肠镜及附件)按照厂家说明书选用灭菌方法,不耐高温的附件选用低温灭菌。 3.相关物品清洗后,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邻苯浸泡消毒;注水瓶及连接管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使用时注水瓶内应注入无菌水,每日更换。 六、终未漂洗 1.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后,向内镜各管道充气≥30秒,或用注射器吹出各管腔内的消毒液。 2.将内镜、灌流器及部件臵入冲洗槽,使用全管道灌流器并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反复冲洗各孔道≥2分钟。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及部件。 七、干燥 1.将内镜、按钮和阀门臵于铺设无菌巾的专用干燥台。

软式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1、内镜用后立即擦去(纱布)外表面污物,按专用送水按钮,并反复送气与送水10秒钟,去除吸引连接取下内镜,至清洗消毒室。 2、第一槽:初洗:①流动水下用纱布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活检孔道。②取下洗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选活检孔道至少3次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须两头见刷头,退回刷头前必须洗净刷头上的污物;③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接全自动灌流。⑤用高压气枪注气后擦干镜身;⑥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⑦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选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⑧清洗纱布应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第二槽:酶洗:①擦干后内镜置于酶洗槽中,接全自动灌流,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②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③多酶洗液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④多酶洗液的配制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4、第三槽:清洗:①酶洗后内镜接全自动灌流,同时清洗内镜的外表面。②用高明压气枪向各管道注气,排出管道内水分,并擦干镜身。 5、第四槽(必须加盖):消毒或灭菌:(1)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内镜及附件全部浸泡,接全自动灌流。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

冲洗。(2)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①胃镜≥10分钟②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45分钟;③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消毒的内镜浸泡≥30分钟;④每日诊疗前对消毒类内镜行再次消毒,时间≥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使用。 6、第五槽:冲洗:①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消人员应换手套,向各管腔注空气以去除消毒液;②将内镜置入冲洗槽,用纱布在过滤的流动水下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7、干燥: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用气枪将各孔道的水吹吸干净。取下清洗时用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病人的诊疗。 8、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①内镜附件一用一灭菌。②弯盘、敷料缸等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 ③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④灭菌后的附件按无菌物品储存。 9、每日诊疗结束,不再继续使用的消毒的内镜(戊二醛)浸泡≥30分钟用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储镜柜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10、储镜柜内表面和镜房墙壁内表面应保持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11、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用500mg/L的“84”消毒液对○1吸引瓶、吸引管浸泡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2对清洗槽、酶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 装备工作 一、着装整齐:穿防水裙,戴帽子、口罩、护目镜、手套 二、用物:流水清洗槽,内镜,酶液,纱布,2%戊二醛消毒液,可回 收污物桶 操作程序 一、床旁预处理 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按住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并反复送水送气10 s。 2)取下内镜盖好防水盖(?),放至内镜专用运输车,送洗消室。 二、测漏 1)检查防水盖是否盖紧 2)将测漏检测器与通气阀连好,镜身全部浸没在水中,旋转大小旋钮3)观察有无气泡溢出。若有连续气泡,马上取出镜子再关测漏器;若气泡断续,测漏≥30S。 三、水洗 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 2)取下按钮,清洗刷刷洗管腔(刷头以45°和90°进吸引器管道,且两端见刷头) 3)流动水下小毛刷刷洗按钮及附件(三个按钮: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门),洗后放超声清洗器里震荡5-10分钟,高压水枪冲洗管腔 4)高压气枪干燥镜身、按钮及附件 四、酶洗 1)酶液现配现用(5-10ml酶液兑1000ml水,一般兑12L酶液) 2)将吹干后的内镜及附件全置于酶液中 3)冲洗管腔+纱布擦拭镜身: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分别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孔道 4)按下计时器:浸泡时间2-10分钟 五、清洗 1)取出内镜及附件,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后气枪干燥 六、消毒 1)将干燥后的内镜及附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盖上盖子。 2)浸泡时间:胃镜、肠镜、喉镜≥10分钟;支气管镜≥20分钟;特殊感染(结核杆菌,艾滋,霉菌等)≥45分钟,终末(当日不再使用)延长至≥30分钟。以计时器控制。 七、终洗 1)将内镜及附件取出并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 (补充:GIF-HQ290, GIF-Q260J, 面,高压水枪冲洗各孔道≥2分钟(?)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清洗消毒内镜时工作人员防护要求 1、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 2、穿戴防水服或防渗透围裙、袖套、手套、戴防护面罩。 二、消毒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1、送洗 ①内镜使用后立即用清洁湿纱布擦拭内镜插入部,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钟。 ②关闭内镜图像处理机器电源。 ③盖上防水帽,置于内镜存放盒或运送车送至清洗消毒室。 2、测漏 ①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 ②进行内镜测漏试验,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3、初洗 ①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至干净;纱布一用一换。 ②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进行清洗,高压水枪冲洗内镜各孔道;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吸引器管道分别从45°、90°刷洗),刷洗时

应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④正确安装内镜清洗专用按钮,将全自动灌流器中的注液口与内镜口连接,轻触全自动灌流器的“启动”键,对内镜进行充分的清洗。 ⑤清洗纱布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4、酶洗 ①根据多酶液的比例正确的配置。 ②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多酶洗液,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 ③内镜折卸后部件用超声清洗机清洗5~10分钟。 ④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5、次洗 ①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次清洗槽内,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5分钟。 ②彻底冲洗内镜各部件,管腔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 ③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内腔,去除残留的多酶。 6、消毒 ①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②胃、肠镜、喉镜用2%戊二醛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消毒时间不少于45 分钟;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应当延长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软式内镜是一种用于检查胃肠道的医疗设备,为了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下面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标准步骤: 1.准备工作 在进行清洗和消毒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首先,确认使用的清洗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洗消机和清洗剂。其次,准备好清洗软式内镜所需的配件和耗材,如清洗套装、刷子、消毒袋等。 2.预处理 将已使用过的软式内镜放入预处理池中,用温水预冲洗,以去除残留的污物。然后,使用清洁剂将软式内镜浸入清洗槽中,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搅拌。清洁剂的浓度和浸泡时间需根据所使用的清洗剂的要求进行调整。 3.清洗

将软式内镜放入洗消机的清洗槽中,根据洗消机的设定,选择相应的清洗程序和参数。在洗消机中,软式内镜会被循环浸泡在清洗剂中,并通过机械刷或气泡清洗法去除污物。同时,可使用刷子和纱布对软式内镜进行外部和内部的清洁。 4.冲洗 在清洁完成后,将软式内镜移至冲洗槽中进行冲洗。使用清洁的水进行循环冲洗,以去除清洗剂和残留的污物。冲洗时间和水的流量需根据洗消机的要求进行设置。 5.高级清洗 为了确保彻底清洗软式内镜,可以进行高级清洗。使用清洁剂和清洁套装,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软式内镜的深度清洗。这包括软式内镜的外部和内部,特别是内镜头部和气体/水管道。 6.消毒 清洗完成后,软式内镜需要进行消毒。将软式内镜放入洗消机的消毒槽中,根据洗消机的设定选择相应的消毒程序和参数。在消毒过

程中,软式内镜会被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液会杀灭软式内镜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7.干燥和质检 完成消毒后,将软式内镜取出并放置在干燥柜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和温度需根据干燥柜的要求进行设置。干燥完成后,对软式内镜进行质检,包括外观检查和正常工作检测。确保软式内镜没有污物、划痕和其他损坏,并且所有功能正常。 8.记录和存储 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一步的操作和结果,包括清洗和消毒剂的使用量、浓度、清洗消毒时间等。这些记录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最后,将已清洗和消毒的软式内镜妥善存放在指定的储存盒或柜中,以确保其在下次使用前的干净和安全。 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是一项繁琐而关键的工作,正确操作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医疗机构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制定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监

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考核评分表

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考核评分表 科室: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考核评分表 项目考核内容: 1.从患者体内取出内镜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擦拭外表面污物,每次擦拭应使用一次性湿巾。 2.反复送气和送水至少10秒。 3.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中,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然后盖好内镜防水盖。 4.将内镜放入运送,送至清洗消毒室。

测漏: 1.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 2.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 3.连接测漏器进行内镜测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清洗: 1.配制清洗液方法及浓度正确。 2.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每次擦洗应使用一次性擦拭布。 3.刷洗软式内镜的所有管道,刷洗时应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反复刷洗至没有可见污染物。

4.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将各管道内充满清洗液,浸泡时间正确。 5.刷洗按钮和阀门。 6.清洗液每次使用后应更换,清洗刷终末处置规范。 漂洗: 1.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充分冲洗内镜各管道至无清洗液 残留。 2.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3.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气枪向各管道充气至少30秒,去除 管道内的水分。 4.用擦拭巾擦干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每次擦拭应使 用一次性擦拭巾。

消毒: 1.将内镜及按钮、阀门移入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 2.使用动力泵将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消毒方式和时间正确。 终末漂洗: 1.更换手套,将内镜移至终末漂洗槽。 2.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冲洗内镜各管道2分钟,直至无消毒剂残留。 3.用纯化水冲洗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干燥: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一、进行内窥镜检查的病人必须先作肝功能及HBSAg 检查。必要时做抗—HCV、HIV检测。异常者应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专用时间段进行。 二、在消毒前和消毒中要测试戊二醛浓度并做好记录,浓度达到要求方可使用。 三、检查前内镜消毒方法 使用前,应拔取注水注气按钮换上专用活塞,以保持连续注气状态;去除活检孔阀门,装上专用阀门,用注射器反复抽吸2~3次,使活检孔充满消毒液,在2%戊二醛中浸泡20分钟以后,冲洗、干燥(具体步骤见下文四、7-8)后,方可使用。 四、检查后内镜清洗消毒方法 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s。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送清洗消毒室。 2、清洗消毒前应进行侧漏试验。 3、水洗 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水洗流量应达到24升/分以上,并保持排水通畅。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用一换。 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管道至少3次, 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水洗时间不少于3分钟。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

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4、酶洗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2-5min,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min。 5、清洗 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充气干燥,用干净布类擦干内镜的外表面。 6、消毒或灭菌 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清洗后将内镜放入消毒槽内,按规定在2%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10分钟以上,支气管镜浸泡时间在20分钟以上,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min。由计时器控制。 活检钳、异物钳一用一灭菌,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材料,如需重复使用,清洗后送中心供应室,环氧乙烷灭菌备用。 弯盘、咬嘴一人一套,用后送中心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 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当日检查结束后,不再使用的内镜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30分钟。 相关物品清洗后,敷料缸、连接管、吸引瓶和注水瓶等用后送中心供应室消毒。 使用时注水瓶内应注入无菌水,每日更换。 7、冲洗 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将消毒好的内镜取出,并用气枪或注射器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第一篇: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一、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及物品: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操作台、治疗车、负压吸引器、高压水枪、计时器、通风设施,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无菌巾、治疗盘等。 二、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乾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6、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7、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网篮、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 8、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9、清洗后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时间为10小时,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乾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10、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三、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乾。、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3、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时间为10小时,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4、应当将清洗擦乾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5、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四、注意事项 1、每日诊疗工作结束,消毒后的内镜储存于专用洁净柜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储柜内表面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2、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晾干备用。 3、清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4、内镜置入清洗槽时严禁弯曲过度,损坏镜体。 5、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清洗室工作制度 1、合理分区:应分为清洁区、清洗消毒区。 2、使用合格消毒液与消毒器械,并应按规范使用、检测与登记。 3、严格遵守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原则。对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须灭菌处理。 4、严格按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进行,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行终末消毒。 5、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6、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使用内镜型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清洗人等事项。 7、消毒剂必须每天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8、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记录 9、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好登记。 第二篇: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