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粗糙度磨削

低粗糙度磨削
低粗糙度磨削

低粗糙度磨削

A100L7V35

低粗糙度磨削方式对机床的要求

硬度换算表、公差、表面粗糙度值(打印清晰版)

HRA HRC HRA HRC HRA HRC HRA HRC 86.6 70.0103778.555.059937070.540.037726928.027486.3 69.5101778.254.558936570.339.537226627.527186.1 69.099777.954.057936070.039.036726327.026885.8 68.597877.753.557035538.536226026.526485.5 68.095977.453.056135038.035125726.026185.2 67.594177.152.555134537.535225425.525885.0 67.092376.952.054334137.034725125.025584.7 66.590676.651.553433636.534224824.525284.4 66.088950176.351.052533236.033824524.024984.1 65.587249476.150.551732735.533324223.524683.9 65.085648875.850.050932335.032924023.024383.6 64.584048175.549.550131834.532423722.524083.3 64.082547475.349.049331434.032023422.023783.1 63.581046875.048.548531033.531623221.523482.8 63.079546174.748.047830633.031222921.023182.5 62.578045574.547.547030232.530822720.522982.2 62.076644974.247.046329832.030422520.022682.0 61.575244273.946.545629431.530022219.522381.7 61.073943673.746.044929131.029622019.022181.4 60.572643073.445.544328730.529221818.521881.2 60.071342473.245.043628330.028921618.021680.9 59.570041872.944.542928029.528521417.521480.6 59.068841372.644.042327629.028121117.021180.3 58.567640772.443.541727328.527880.1 58.066440172.143.041179.8 57.565339671.842.540579.5 57.064239171.642.039979.3 56.563138571.341.539379.0 56.062038071.141.038878.755.560937570.840.5382黑色金属材料 硬度值换算表 布氏硬度 HB 洛氏硬度 维氏硬度HV 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维氏硬度HV 布氏硬度HB 维氏硬度HV 注:1.布氏硬度:主要用来测定铸件、锻件、有色金属制件、热轧坯料及退火件的硬度,测定范围≯HB450。 2.洛氏硬度:HRA 主要用于高硬度试件,测定硬度高于HRC67以上的材料和表面硬度,如硬质合金、氮化钢等,测定范围HRA>70。HRC 主要用于钢制件(如碳钢、工具钢、合金钢等)淬火或回火后的硬度测定,测定范围HRC20~67。 3.维氏硬度:用来测定薄件和钢板制件的硬度,也可用来测定渗碳、氰化、氮化等表面硬化制件的硬度。 洛氏硬度维氏硬度HV 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

表面粗糙度及其标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及其标注方法 零件图除了图形、尺寸这外,还必须有制造零件应达到的一些质量要求,一般称为技术要求。技术要求的内容通常有: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材料及其热处理、表面处理等。下面先介绍表面粗糙度及其注法。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无论采用哪种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零件表面,都不是绝对平整和光滑的,放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都不得可以看到微观的峰谷不平痕迹,如图1所示。表面上这种微观不平滑情况,一般是受刀具与零件间的运动、摩擦,机床的振动及零件的塑性变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表面上所具有的这种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图1 表面粗糙度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技术指标,它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抗腐象征性、接触刚度、抗疲劳强度、密封性质和外观等都不得有影响。因此,图样上要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对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做出相应的规定。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范围内,补测轮廓线上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yi(如图2)的算术平均值,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范围内,被测轮廓线上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yi (如图12)的算术平均值,可用下表示:-----------或近似表示为:-----------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可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运算过程由仪器自动完成。根据GB/T1031—1995F规定(另外还有GB/T3525——2000以可同时查阅),Ra数值愈小,零件表面愈趋平整光滑;Ra的数值,零件表面愈粗糙。 图2 轮廓算术平均编差

图3 轮廓算术平均编差值 二、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应该既要满足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理性。具体选用时,可参照已有的类似零件图,用类比法确定。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以降低加工成本。一般地说,零件的工作表面、配合表面、密封表面、运动速度高和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等,对表面平整光滑程度要求高,参数值应取小些。非工作表面、非配合表面、尺寸精度低的表面,参数值应参数Ra值与加工方法的关系及其应用实例,可供选用时参考。 图4 表面粗糙度获得方法 三、表面粗糙度的注法(GB—T131——1993) (一)表面粗糙度代(符)号 表面粗糙度代号由表面粗糙度符号和在其周围标注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及有关规定符号所组成。 (1)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画法,如图5所示。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尺寸大小,按图6规定对应选取。

表面粗糙度与标准公差表

表面粗糙度与标准公差表 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微细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能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仍能观察到。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 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高度参数共有三个: 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Ra)如图1所示,通过零件的表面轮廓作一中线m ,将一定长度的轮廓分成两部分,使中线两侧轮廓线与中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相等,即 F1+F3+……+Fn-1=F2+F4+……+Fn 图1 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 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值Ra,就是在一定测量长度l 范围内,轮廓上各点至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算术偏 差。用算式表示为 Ra=dx 或近似写成 Ra≈ ?不平度平均高度(Rz)就是在基本测量长度范围内,从平行于中线的任意线起,自被测轮廓上五个最高点至 五个最低点的平均距离(图2),即 RZ= 图2 不平度平均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Ry,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间距参数共有两个: 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峰间距的平均值。而轮廓单峰间距,就是两相邻轮廓 单峰的最高点在中线上的投影长度Si。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含有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Smi,称轮廓微观不平间距。 综合参数只有一个,就是轮廓支承长度率tp。它是轮廓支承长度np与取样长度l之比。 在原有的国家标准中,表面光洁度分为14级,其代号为V1、V2……V14。V后的数字越大,表面光洁度 就越高,即表面粗糙度数值越小。 在车间生产中,常根据表面粗糙度样板和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进行比较,用肉眼或手指的感觉,来判断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等级。此外,还有很多测量光洁度的仪器。

磨削加工时 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磨削加工时,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1、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砂轮的速度越高,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的磨粒数就越多,因而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就越小。同时,砂轮速度越高,就有可能使表面金属塑性变形的传播速度大于切削速度,工件材料来不及变形,致使表层金属的塑性变形减小,磨削表面粗糙度值也将减小。 2)工件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刚好与砂轮速度的影响相反,增大工件速度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的磨粒数减少,表面粗糙度值将增加。 3)砂轮的纵向进给减小,工件表面的每个部位被砂轮重复磨削的次数增加,被磨表面的粗糙度值将减小。 4)磨削液厂家“联诺化工”发现随着磨削深度增大,表层塑性变形将随之增大,被磨表面粗糙度值也会增大。 2、磨削液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磨削液对磨削力,磨削温度及砂轮磨损等方面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 高效磨削液是一种水基化学合成液,它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磨削加工时,砂轮与工件间的磨削产生阳离子。因此,这种磨削液可使砂轮与工件的接触区不产生高热,减少磨粒磨损。同时它含有润滑性能好,吸附性能强的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与铁反应形成牢固的润滑膜,减小了磨削阻力。高效磨削液还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提高磨削液的浸润性和清洗性,有利于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磨削液厂家“联诺化工”的SCC750B水性环保磨削液属于高效磨削液。SCC750B选用特制的高性能极压添加剂、防锈剂等其它添加剂复配而成,与水混合时可形成稳定的透明荧光绿色溶液。SCC750B水性环保磨削液具有良好的极压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沉降性和清洗性。具有极强的抗微生物分解能力,在不同的水硬度条件下,仍可保持其稳定性,是新一代高性能的多用途的无泡磨削液。 SCC750B水性环保磨削液优点: ●含特种极压润滑添加剂,可显著减少砂轮磨损; ●采用高分子水/油溶性防锈剂,对设备及工件(特别是铸铁)有极好的防锈性; ●无泡沫倾向,清洗性能好,比同类产品有更好的金属屑沉降性;透明度高,有利于监察工件的表面加工状态及切削液消耗量,不会刺激皮肤,保护操作者健康;使用寿命长,一年以上更换期,符合环保要求,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对操作工人皮肤无伤害、及机台油漆无影响,且有保护作用。 3、砂轮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砂轮粒度单纯从几何因素考虑,砂轮粒度越细,磨削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但磨削液厂家“联诺化工”发现磨粒太细时,砂轮易被磨屑堵塞,若导热情况不好,反而会在加工表面产生烧伤等现象,使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因此,砂轮粒度常取为46~60号。 2)砂轮硬度砂轮太硬,磨粒不易脱落,磨钝了的磨粒不能及时被新磨粒替代,使表面粗糙度值增大。磨削液厂家“联诺化工”发现砂轮太软,磨粒易脱落,磨削作用减弱,也会使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常选用中软砂轮。 3)砂轮组织紧密组织中的磨粒比例大,气孔小,在成形磨削和精密磨削时,能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疏松组织的砂轮不易堵塞,适于磨削软金属、非金

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选择题

1.一孔尺寸的要求为φ30+0052,我们在加工时最理想的目标值是( D ) A.30 B.30.052 C.30.040 D.30.026 2.下列标准公差中,精度最低的是( D ) A.ITO B.IT01 C.IT10 D.IT18 3.某轴段标注尺寸为,现对四个完工零件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分别为φ55.000mm,φ5 4.998mmφ5 5.042mm,φ55.023mm,则合格的零件有( A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某轴的公称尺寸为φ50加工后测得的实际尺寸为φ50.022mm,则实际偏差为( D ) A.0.051mm B.0.050mm C.0.025mm D.0.022mm 5.关于φ20R6、φ20R7、φ20R8三个公差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上、下极限偏差均不相同 B.上、下极限偏差均相同 C.上极限偏差相同,但下极限偏差不同

D.上极限偏差不同,但下极限偏差相同 6.表面结构中,加工纹理呈两斜向交叉且与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相交的是( C ) 7.表面结构中,加工纹理垂直于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的是( B ) 8.以下不属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影响的主要表现是( C ) A.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B对耐磨性的影响奥面 C.对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 D.对抗腐蚀性的影响 9.Ra值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样板比较法 B.显微镜比较法,度 C电动轮廓仪比较法D.光切显微镜测量法工眼 10.表面粗糙度是( )误差。( B ) A.宏观几何形状 B.微观几何形状 C.宏观相互位置 D.微观相互位置 11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 ) 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 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 C配合质量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 D.受交变载荷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

表面粗糙度解析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 一、重点名词 表面粗糙度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特征代(符)号及其标注方法。 112题 一、填空题 1.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和两项。Ra Rz 2.表面粗糙度是指。 表述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术语 3. 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弱________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表面波度 4. 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时,应把测量限制在一段足够短的长度上,这段长度称为。取样长度 5.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和轮廓最大高度Rz。 6.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Ra是 ,Rz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轮廓最大高度 7.表面粗糙度是指 _ _ 所具有的 _和不平度。加工表面较小间距微小峰谷 8.取样长度用_ _表示,评定长度用_ _表示;轮廓中线用_ __表示。L ln m 9.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用_ 表示;轮廓最大高度用_ 表示。Ra Rz 10.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__ _、_ _或其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_ __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与_ __一致。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指向尺寸数字方向 11.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应在满足表面功能要求情况下,尽量选用__ _的表面粗糙度数值。较大

12.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_ _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小于 13.微小的峰谷高低程度及其间距状况称为。表面粗糙度 14.一般取评定长度等于。五倍的取样长度 15.在取样长度内,轮廓顶线和轮廓谷底之间的距离,称为。轮廓的最大高度 16.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形状参数有一项。轮廓的支承长度率 17.符号是指。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的上限值为3.2μm 18.符号是指。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z上限值为200μm 19.符号是指。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 19.符号是指。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μm,Ry下限值为12.5μm 20.符号是指。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μm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选用 ----------------------------------------------------------- 序号=1 Ra值不大于\μm=100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车、粗刨、切断等表面,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采用 ----------------------------------------------------------- 序号=2 Ra值不大于\μm=25、50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 ----------------------------------------------------------- 序号=3 Ra值不大于\μm=12.5 表面状况=可见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 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 ----------------------------------------------------------- 序号=4 Ra值不大于\μm=6.3 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 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 ----------------------------------------------------------- 序号=5 Ra值不大于\μm=3.2 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 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表面。不重要的紧固螺纹的表面。需要滚花或氧化处理的表面 ----------------------------------------------------------- 序号=6 Ra值不大于\μm=1.6 表面状况=看不清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刮1~2点/cm^2铣齿

公差配合与表面粗糙度

4. 公差配合与表面粗糙度 4.1 金属冲压零件的自由公差 包容尺寸——当测量时包容量具的表面尺寸称为包容尺寸。 被包容尺寸——当测量时被量具包容的表面尺寸称为被包容尺寸。 暴露尺寸——不属于包容尺寸和被包容尺寸的表面尺寸称为暴露尺寸 4.1.5 属于与同一零件联接的孔中心距、孔与边缘距离以及也组之间的自由公差和位置 表4.5 mm 4.2 4.2.1 1 2)标注极限偏差(图95) 基本尺寸注在同一线上;的字体小一号;小数点必须对齐,数字“0点前的个位数对齐(图a )。 当上、下偏差值相同时,号,同(图b )。

3)公差带代号与极限偏差一起标注(图96) 号。 4.2.2 1)标注极限偏差(图97) 2)模具总图常用配合关系用直接注明配合关系的文字注法 (1)两导向面间的尺寸后面加注“滑配”两字表达装配关系。 (2)镶块和窝座的装配关系在配合面尺寸的后面加注“配入”两字。 (3)反侧块配合面注出“无间隙滑配。” 模具结构常用配合标准表4.8 表4.8 图95

4.5 几种冲模零件的制造公差 4.5.3固定板方孔、槽及底板窝座的公差表4.11 表4.11 mm 注:图纸上只标注尺寸偏差;形位公差在图中不标,它属于通用技术条件,在加工中必须保证 其要求。 4.5.4底板上导柱孔和衬套孔直径公差表4.12 表4.12 mm 注:锥度和椭圆度公差,是属于通用技术条件,在图纸上不标注。 4.5.5凸凹模、凹模和固定板的圆孔中心距公差表4.13 表4.13 mm 4.5.6制件在冲模中定位装置的公差注法 1)孔定位 (10.1 例如:上工序冲孔D=φ10.1,则定位销 (2)中心距公差按凸、凹模位置精度注出。 2)外形定位 (1)规则形状: 两定位面之间名义尺寸为制件尺寸+0.1,其公差值为+0.1 例如:制件尺寸为120,则两定位面之间名义尺寸为120.1 故写为120.1+0.1

表面粗糙度与公差等级的关系

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检验零件表面质量的主要依据;它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 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方法有3种,即计算法、试验法和类比法。在机械零件设计工作中,应用最普通的是类比法,此法简便、迅速、有效。应用类比法需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现有的各种机械设计手册中都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和文献。最常用的是与公差等级相适应的表面粗糙度。在通常情况下,机械零件尺寸公差要求越小,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小,但是它们之间又不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例如一些机器、仪器上的手柄、手轮以及卫生设备、食品机械上的某些机械零件的修饰表面,它们的表面要求加工得很光滑即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但其尺寸公差要求却很低。在一般情况下,有尺寸公差要求的零件,其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数值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 在一些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和机械制造专著中,对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机械零件的尺寸公差关系的经验及计算公式都有很多介绍,并列表供读者选用,但只要细心阅来,就会发现,虽然采取完全相同的经验计算公式,但所列表中的数值也不尽相同,有的还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不熟悉这方面情况的人带来了迷惑。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在机械零件工作中选择表面粗糙度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件在相同尺寸公差的条件下,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有差别的。这就是配合的稳定性问题。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件的配合稳定性和互换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在现有的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反映的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第1类主要用于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要求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或经多次装配后,其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10%,这主要应用在精密仪器、仪表、精密量具的表面、极重要零件

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方法研究与应用

收稿日期:2011-08-27 作者简介:胡新阳(1962-),男,河南邓州人,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加工制造。 0 引言 零件表面粗糙度是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它是指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它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对零件接触面的摩擦,运动面的磨损,贴合面的密封,配合面的可靠,旋转件的疲劳强度以及抗腐蚀性能等都有影响。设计每一个零件时,都是安照使用要求,规定其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所以制造零件时也必须予以保证。但是,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机床、刀具、夹具、工艺、润滑、冷却及工件的结构、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使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其中常见的有:刀痕粗糙、鳞刺现象、划伤拉毛、刀花不匀和高频振纹等。这些缺陷的存在往往使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零件报废,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下面就常见的表面粗糙度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做一研究与探讨。 1 零件表面刀痕造成粗糙度值升高 刀痕较粗的表面粗糙度缺陷常在加大了切削进给量的时候产生。这是由于切削运动与刀具几何形状的关系,使得有一小部分金属未被切除下来而残留在以加工表面上,形成了所谓的“残留面积”。通俗的名称叫刀痕,其高度越大,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就越大,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就越差。现在,我们以车削外圆为例,分析一下解决刀痕粗糙的方法:图1为进给量等于f ,刀尖圆弧半径r=0时的残留面积及其高度示意图 (kr 为主偏角、kr ’为副偏角)。 设此时残留面积的高度为R1,如果我们把进给量f 减小一半,其他参数不变。图1就变成图2的模式,显然残留面积的高度R2也相应的减小一半,那么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值也就随之相应降低了。 或者,我们将刀尖圆弧半径由零变为rc ,图1就变成图3,若进给量较小,使残留面积纯粹由两端圆弧构成时(即不含有副切削刃的直线部分),其高度R3也进一步减小了。 由上述分析可知,解决这种表面粗糙度缺陷的方法是: 1)在切削时,尽可能选择较小的进给量(但也要注意,若进给量太小,刀具又钝,切削不能顺利进行,反而会影响表面粗糙度)。 2)在刃磨刀具时,适当增加刀尖圆弧半径。但刀尖圆弧半径也不宜过大,否则将导致机床及工艺系统产生振动,而引发工件表面产生裂纹,反倒会是表面粗糙度增大;若切削刃圆弧半径大于背吃刀量,刀具又钝,切削刃会在工件表面打滑而影响工件表面的粗糙度。 3)适当减小主、副偏角。 2 切削用量选择误差造成零件表面产生鳞刺现象 在较低的切削速度下,用高速钢、硬质合金钢刀具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在已加工表面上常会出现一种鳞片状的裂口或毛刺,称这种现象为 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方法研究与应用 Reduce part surface roughness metho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胡新阳 HU Xin-yang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045) 摘 要: 机械设备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高速运转,因而对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有较高的要求,零 件表面粗糙度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性能。所以,如何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是机械车削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技术之一。本文从零件表面粗糙度缺陷的产生机理及如何消除表面粗糙度缺陷进行了较透彻的研究,从中找出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方法,提高零件表面精度及使用寿命。 这一研究对提高零件的车削加工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机床;粗糙度;产生机理;消除方法 中图分类号:TH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34(2012)1(下)-0033-03Doi: 10.3969/j.issn.1009-0134.2012.1(下).11

粗糙度 符 及其表示方法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302—1992《技术制图——标注表面特征的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零件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在图样上的注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其他图样和技术文件也可参照采用。 2引用标准 GB1031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391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GB3505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 GB4054涂料涂覆标记 GB10610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 GB12472木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3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 3.1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3.2有关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应按功能要求给定。若仅需要加工(采用去除材料的方法 或不去除材料的方法)但对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规定没有要求时,允许只注表面粗糙度符号。 3.3图样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号见表1。 表1 符号意义及说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 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车、铣、 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例如:铸、 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 要求 3.4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 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 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5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a值的标注见表2,R a在代号中用数值表示(单位为微米),参数值前可不标注参数代号。 表2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三者的关系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三者的关系 A.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数值上的关系 1、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数值关系 当尺寸公差精度确定后,形状公差有一个适当的数值相对应,即一般约以50%尺寸公差值作为形状公差值;仪表行业约20%尺寸公差值作为形状公差值;重型行业约以70%尺寸公差值作为形状公差值。由此可见.尺寸公差精度愈高,形状公差占尺寸公差比例愈小所以,在设计标注尺寸和形状公差要求时,除特殊情况外,当尺寸精度确定后,一般以50%尺寸公差值作为形状公差值,这既有利于制造也有利于确保质量。 2、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间的数值关系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误差的形成原因看,形状误差是由机床振动、刀具振动、主轴跳动等原因造成;而位置误差则是由于机床导轨的不平行,工具装夹不平行或不垂直、夹紧力作用等原因造成,再从公差带定义看,位置误差是含被测表面的形状误差的,如平行度误差中就含有平面度误差,故位置误差比形状误差要大得多。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在无进一步要求时,给了位置公差,就不再给形状公差。当有特殊要求时可同时标注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但标注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所标注的位置公差值,否则,生产时无法按设计要求制造零件。 3、形状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形状误差与表面粗糙度之间在数值和测量上尽管没有直接联系,但在一定的加工条件下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据实验研究,在一般精度时,表面粗糙度占形状公差的1/5~1/4。由此可知,为确保形状公差,应适当限制相应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最大允许值。 在一般情况下,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公差值具有下述关系式:尺寸公差>位置公差>形状公差>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 从尺寸、形位与表面粗糙度的数值关系式不难看出,设计时要协调处理好三者的数值关系,在图样上标注公差值时应遵循:给定同一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应小于其形状公差值;而形状公差值应小于其位置公差值;位置各差值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否则,会给制造带来种种麻烦。可是设计工作中涉及最多的是如何处理尺寸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和各种配合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按以下关系确定: 1、形状公差为尺寸公差的60%(中等相对几何精度)时,Ra≤0.05IT; 2、形状公差为尺寸公差的40%(较高相对几何精度)时,Ra≤0.025IT; 3、形状公差为尺寸公差的25%(高相对几何精度)时,Ra≤0.012IT; 4、形状公差小于尺寸公差的25%(超高相对几何精度)时,Ra≤0.15Tf(形状公差值)。 最简单的参考值:尺寸公差是粗糙度的3-4倍,这样最为经济。

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一 .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注意:极限值表示参数的实测值中允许少于总数的16%的实测值超过规定值,高度参数常用 Ra,在图中标注时常省略。无max min 则表示是上极限或下极限,如果有则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单位为微米 基本符号,表示可使用任何方法获得 k' I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 ■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铸锻冲压等) d' =h/10 ;H=1.4h ;h 为字体高度 al、a2--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mm); b 加工方法、镀涂或其他表面处理; c 取样长度(mm); d 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 加工余量(mm); f 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廊支承长度率。 2. 零件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由指定的加工方法获得,用文字标注在符号上边的横线,加工方法也可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说明 3. 加工纹理方向: = 纹理平行于标注符号的视图的投影面 丄纹理垂直于标注符号的视图的投影面 x 纹理呈两相交的方向 M 纹理呈多方向 c 纹理呈近似同心圆 R 纹理呈近似的放射状 p 纹理无方向或凸起的细粒状 4. 加工余量:注在符号的左侧,标注时数值要加上括号,单位为毫米 5. 参数S Sm Tp l 的标注,应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并且必须在参数值前注写参 数的符号 三。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 向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 1.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

标准规定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号可以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其代号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 序号标注规定及说明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由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 1 号可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 角,并加注其余”两字,且应是 图样上其它代(符)号高度的1.4 倍 代号中数字注写方向应与尺 寸数字方向一致;倾斜表面的代 号及数字标控方向应符合图右规 定 带有横线的表面粗糙度应按 右图方式标注 3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2010-01-27 09:04:5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否则,将不仅直接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冲压件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模具中常用零件的公差配合见下表。

二、模具零件的形公差 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 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两平面应有平行度要求,一般可按下表选取。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25~40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公差等级 5 公差值 0.010 0.012 0.015 0.020 0.025 0.03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关于高效和小粗糙度的几种磨削方法

关于高效和小粗糙度的几种磨削方法 目前,磨削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是高精度、小粗糙度磨削,二是高效磨削。 高精度、小粗糙度磨削的出现,可代替研磨加工。这样可节省工时和减轻劳动强度。高效磨削的出现,提高了生产率;特别是强力磨削,它可在铸、锻件毛坯上直接磨出合乎要求的零件,使粗、精加工工序合并在一个工序中完成,使生产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高精度、小粗糙度磨削 前面已谈到:磨削表面微观不平度变大的主要原因,是磨床主轴振动和砂轮表面的磨粒切削刃高度不一致。这就是影响进行高精度、小粗糙度磨削的主要障碍。因此,需从下列两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1.对砂轮的要求 实现高精度、小粗糙度磨削时,对砂轮表面状态的要求是:砂轮表面的磨粒应具有微刃性和等高性。 磨削时,磨粒在工件表面上只切下微细的切屑,同时在适当的磨削压力下,借助半钝状态的微刃与工件表面间产生的摩擦而起抛光作用来获得高精度和小 粗糙度的磨削表面。例如用小修整导程和小修整深度修整的较细粒度(60﹟一320﹟)的砂轮来磨削工件,能获得小粗糙度Rz0.1—0.2μm(▽12);若用更细的粒度(W14—W5)、树脂结合剂并加有石墨填料的砂轮,经过更精细地修整砂轮,在适当的磨削压力下,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削—抛光作用,则可获得Rz0.05μm(▽14)的表面—镜面。 2.对磨床的要求 进行高精度、小粗糙度磨削的磨床,其砂轮主轴应有高的回转精度;运转部件要求经过很好地动平衡;进给机构运动精度要高、灵敏和稳定,其中特别要求工作台在低速修整砂轮时无爬行现象,往复速度差不超过10%,这是位砂轮表面磨粒切削刃获得微刃性和等高性的基本要求。 其次还要求切削液供应充分,并需进行精细的过滤。 二、高效磨削 采用高效磨削可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磨削加工范围。 1.高速磨削

表面粗糙度详解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对大部分参与滑动接触的表面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磨损的原始速率及持续的性质等因素高度依赖这一特性。这些表面一般是承重面,而且需标识粗糙度以确保预计用途的适用性。 许多零部件需要具有特定的表面加工结果,以便达成所要求的功能。例如烤漆前的汽车车体或曲轴或凸轮轴上的颈轴承。 01 . 供应链的基本构造什么是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S u r f a c e R o u g h n e s s)就是我们日常测量中所说的面粗糙度,可以理解为在加工产品过程中细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整度。 通常被定义为两个波峰值或者两个波谷指之间的微小距离(波距),在一般情况下波距都在1m m以内或者更小,也可定义为微观轮廓的测量,俗称微观误差值。 综上所说,大家可能已经有了一个关于粗糙度笼统的概念,那么下记内容是更详细地进行了分析。

我们一般评价粗糙度会有基准线,基准线以上最高点我们叫波峰点,基准线以下最低点叫波谷点,那么波峰和波谷之间的高度我们用Z来表示,加工产品的微观纹理的间距我们用S来表示。 通常情况下S值的大小在国家检定标准里给了相关的定义: S<1m m定义为表面粗糙度 1≤S≤10m m定义为表面波纹度 中国国家计量检定标准中规定:通常情况下用V D A3400、R a、R m a x这三个参数来评价检定表面粗糙度,计量单位通常用μm表示。

评价参数的关系 R a定义为曲线平均算术偏差(平均粗糙度),R z的定义为不平度平均高度,R y定义为最大高度。微观轮廓的最大高度差R y在其他标准中也使用Rm a x来表示。 R a、R m a x的具体关系还请参考下面的表格: 表:R a,R m a x参数对比(u m) 02 . 表面粗糙度是如何形成的? 表面粗糙度的形成是由工件的加工过程引起的。而加工的方法、工件的材料,工艺过程都是影像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例如:放电加工时被加工零件表面出现放电凹凸点。

磨削加工的方法

用砂轮或涂覆磨具以较高的线速度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磨削加工。一般在磨床上进行。磨削加工可分为普通磨削、无心磨削、高效磨削、低粗糙度磨削和砂带磨削等。 一、普通磨削 (1)机床:普通磨床 (2)加工范围:外圆、内圆、锥面、平面 (3)按照砂轮粒度号和切削用量的不同,普通磨削可分为粗磨和精磨。粗磨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8~IT7,表面粗糙度Ra值为0.8~0.4μm;精磨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6~IT5,表面粗糙度Ra值为0.4~0.2μm。 1.磨外圆 (1)机床:普通外圆磨床、万能外圆磨床 (2)磨削方法:纵磨法和横磨法 纵磨法:加工精度高,Ra值较小,生产率低,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生产中; 横磨法:加工精度低,Ra值较大,生产率高,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磨削刚度较好、精度较低、长度较短的轴类零件上的外圆表面和成形面。

2.磨内圆(包括内锥面) (1)机床:内圆磨床、万能外圆磨床 (2)特点: ①由于磨内圆砂轮受孔径限制,切削速度难以达到磨外圆的速度; ②砂轮轴直径小,悬伸长,刚度差,易弯曲变形和振动,且只能采用较小的背吃刀量; ③砂轮与工件成内切圆接触,接触面积大,磨削热多,散热条件差,表面易烧伤; ④磨内圆比磨外圆生产率低,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难以控制。 3.磨平面 (1)机床:平面磨床 (2)加工方法:周磨法、端磨法 ①周磨法: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Ra值小,但生产率较低,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大批大量生产中亦可使用。 ②端磨法:生产率较高,但加工质量略差于周磨法,多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磨削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平面。

(1)机床:无心磨床 (2)加工方法:纵磨法、横磨法 1.无心纵磨法 大轮为工作砂轮,起切削作用。小轮为导轮,无切削能力。两轮与托板构成V形定位面托住工件。由于导轮的轴线与砂轮轴线倾斜β角(β=1°~6°),v导分解成v工和v 进。v工带动工件旋转,v进带动工件轴向移动。为使导轮与工件直线接触,把导轮圆周表面的母线修整成双曲线。无心纵磨法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中磨削细长光滑轴、销钉、小套等零件的外圆。 2.无心横磨法 导轮的轴线与砂轮轴线平行,工件不作轴向移动。无心横磨法主要用于磨削带台肩而又较短的外圆、锥面和成形面等。

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一.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注意:极限值表示参数的实测值中允许少于总数的16%的实测值超过规定值,高度参数常用Ra,在图中标注时常省略。无max min则表示是上极限或下极限,如果有则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单位为微米 基本符号,表示可使用任何方法获得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铸锻冲压等) 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 1. d' =h/10;H=1.4h;h为字体高度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mm); b加工方法、镀涂或其他表面处理; c取样长度(mm);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加工余量(mm);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廊支承长度率。 2.零件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由指定的加工方法获得,用文字标注在符号上边的横线,加工方法也可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说明 3.加工纹理方向: = 纹理平行于标注符号的视图的投影面 ⊥纹理垂直于标注符号的视图的投影面 x 纹理呈两相交的方向 M 纹理呈多方向 c 纹理呈近似同心圆 R 纹理呈近似的放射状 p 纹理无方向或凸起的细粒状 4.加工余量:注在符号的左侧,标注时数值要加上括号,单位为毫米 5.参数S Sm Tp l的标注,应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并且必须在参数值前注写参数的符号 三。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

标准规定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号可以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其代号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序号标注规定及说明图例 1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由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且应是图样上其它代(符)号高度的1.4倍 2 代号中数字注写方向应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倾斜表面的代号及数字标控方向应符合图右规定 3 带有横线的表面粗糙度应按右图方式标注

点磨削纹理特征及对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影响

具有效、、柔效、柔效[ ]也完整具指标如所示此]也将会完整产别、效当别效考别虑时能再简为柱母般作场颈孔间相致这价]也将会完整产很微柔有效效观、有虑# 作者简介具貌以径产、观当观柔虑进给进+三矢到随进增三远此半床行见他时切深液产、观别[柔虑进逆进%乳维非式随进增三远此光廓进半床他仪 D # 第 P有测后考各有效、、试考步增三远此此长产如所示此根虑很据结果提取均据十夹据果象样区取域象区果提拟提利I区果域利象软产夹取象结果取均旋功利区提功区虑~据均1P有进夹据编考很结提编有效、、 孔知范围波条趋势近且似 抛 物 关 系 谷 艺 材 状 综 损 貌以径进决针应进切深液 产增三远此为柱作场通如过调此来进能再控制 、、效[、观虑 巩 要具亚蔡孔知范起G Y R j L 朱双且似状刘作进莹郭R 纪林等Z 孔知范W F K 关进刘作且似围波条 趋Q /R 常规外圆知范#通过点磨削几何学分析进建立了孔知范围波方向计算模型进分析了孔知范围波条趋势综损因素#根据外圆磨削试验加工工件表面的实际测量数值与点磨削纹理特征的模拟结果进分析了围波方向近且似抛物关系谷艺材势摩擦此条性状综损#结果表明进Q /围波方向状作双且似抛物关系谷艺材Q /进Z 垂直R 运过蔡关方向状剖似%进近R 且似抛物关材值等Z 最优围波方向K #关 键 词具亚蔡孔知范时孔知范W F K 关时围波方向时且似抛物关时系谷艺材 中图分L 号具TH 、、当编、 文献标志码具A 文章编号具、效效别2P效有考产有效、、虑效考2效[4考2效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int Grinding Surface Texture and Its Effects on Evaluation Parameters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CH AO Cai 2xia ,Y AN G Sheng 2miao,XI U Shi 2chao 产旋功样据据均据十M区功样取提利功取均E提g利提区区果利提g &A结象据m取象利据提进夹据果象样区取域象区果提拟提利I区果域利象软进旋样区提软取提g 、、效[、观进 C样利提取编 C据果果区域p据提d利提g 取结象样据果具CHAO C取利2x利取进E 2m取利均具功样取据功取利x利取@、考P编功据m虑 Abstr act:T样区q结利功k 2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 利域m取利提均软结域区d 象据p果据功区域域域样取十象域编T 样区功样取果取功象区果利域象利功域据十象样区域结果十取功区象区x象结果区取果区d利十十区果区提象十果据m 象样取象据十象样区g区提区果取均功软均利提d果利功取均g果利提d利提g 十据果象样区果区取域据提象样取象象样区果区利域取I取果利取b均区据十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 取提g均区编B取域区d 据提象样区取提取均软域利域据十象样区g区据m区象果软据十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进象样区功取均功结均取象利据提m据d区均据十象样区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 象区x象结果区d利果区功象利据提利域b结利均象进取提d 象样区功样取果取功象区果利域象利功域据十象样区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 象区x象结果区取提d 利象域利提十均结区提功利提g 十取功象据果域取果区区xp均据果区d编M据果区据I区果进象样利域p取p区果取提取均软z区d 象样区区十十区功象域据十象样区象区x象结果区d利果区功象利据提据提象样区区I取均结取象利据提p取果取m区象区果域据十象样区域结果十取功区果据结g样提区域域取提d 象样区象果利b据均据g软功样取果取功象区果利域象利功域利提象区果m域据十象样区m区取域结果区d I取均结区据十象样区w据果k p果据功区域域区d b软功软均利提d果利功取均g果利提d利提g 取提d 域利m结均取象利据提果区域结均象域据十象样区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 象区x象结果区功样取果取功象区果利域象利功域编T 样区果区域结均象域域样据w 象样取象象样区w据果k域w利象样d利十十区果区提象象区x象结果区d利果区功象利据提域样取I区d利十十区果区提象区I取均结取象利据提p取果取m区象区果域据十象样区域结果十取功区果据结g样提区域域编T样区果区利域取提据p象利m取均象区x象结果区d利果区功象利据提取提g均区十据果象样区域结果十取功区果据结g样提区域域利提象样区p果据十利均区p区果p区提d利功结均取果象据象样区m据I利提g d利果区功象利据提编 Key words:q结利功k 2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时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 取提g均区域时象区x象结果区d利果区功象利据提时域结果十取功区果据结g样提区域域时区I取均结取象利据提p取果取m区象区果域 亚蔡孔知范产q结利功k 2p据利提象g果利提d利提g虑是郭德指很结提k区果公司R 、观观4试这发状新型高蔡知范技术进其技术条趋是使Y 薄层液硬知料纪林进并使纪林j 线Z 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通作双j 线形成一谷K 关进使纪林和回转L 作双且似形成波论上状 孔接触进从而获得较小状知范力和较低状知范温关进可知范狭窄沟槽势远曲率状回转形且似进并可间现抛精刘作作序并进具有高效率、高柔性状条孔[、]# 磨削加工表面完整性指标主要包括表面微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