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智能 产业链上下游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包括硬件制造、软

件开发、算法研究、应用服务等。从上游到下游,可以分为以下几

个方面:

1. 上游产业,硬件制造和芯片设计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在硬件制造方面,涉及到芯片、传感器、服务器等的生产,这

些硬件设备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而在芯片设计领域,涉及到人

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如GPU、TPU等专门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

芯片。

2. 中游产业,软件开发和算法研究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中游环节。这包括了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和开发,涉及到机器学习、深度

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同时,还包括人工智能

平台和开发工具的研发,用于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

3. 下游产业,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是产业链的下游环节。这包括

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智能家居等领域。同时,还包括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

提供商和服务商,他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和服

务。

总的来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上下游涉及到硬件制造、软件开发、算法研究和应用服务等多个领域和行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这些产业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将会越来越密切,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智能制造园区案例

中国智能制造园区案例 中国智能制造园区是指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技术和产业方向,集聚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特色园区。下面列举了10个中国智能制造园区的案例。 1. 重庆两江新区智能制造园区: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园区以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汽车制造、智能家居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测试检验等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体系。 2.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园区依托苏州的制造业优势和创新资源,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3. 广东佛山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佛山市,园区以家电、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传统制造业为基础,引进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服务业。 4. 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智能制造园区:位于宁波市,园区以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核心,打造集智能制造、研发设计、孵化创新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 5. 北京中关村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园区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为支撑,引入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打造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科技创业孵化器。

6. 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智能制造园: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区以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服务、智能制造创新等为主导产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7. 山东青岛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青岛市,园区以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为核心,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的创新平台。 8. 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河北廊坊市,园区以智能装备制造、数字化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服务为重点,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 9. 上海浦东张江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园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核心技术,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10. 陕西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智能制造园区:位于西安市,园区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航天应用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促进智能制造与航天产业的融合发展。 这些中国智能制造园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创业等方式,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这些园区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配套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智研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智研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内容概况: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据资料显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962亿美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增长至43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3%。 关键词: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行业重点企业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背景 一、概述 人工智能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由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

的技术科学,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目前,人工智能按照其智能程度主要可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类。 二、发展背景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行业,大力支持行业,促进市场化应用,鼓励人工智能行业的重大政策和指导意见不断发布。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肯定了人工智能行业的远景预期,强调了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重要性,为人工智能行业扩大市场规模、实现营收增长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保障。我们预计未来较长时间内,各类利好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望持续出台,鼓励行业

健康发展。 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而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重要驱动引擎,也将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而向好发展。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中国ai+材料科学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pdf

中国AI+材料科学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一、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材料科学也不例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AI+材料科学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推动AI+材料科学产业的应用和创新。 二、AI+材料科学产业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我国AI+材料科学产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2. 产业链:我国AI+材料科学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AI算法、算力平台、数据资源、软件工具、设备制造等环节。 3. 应用领域:AI+材料科学技术已经在诸如新材料研发、材料性能测试、材料模拟与优化、材料生产过程优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三、AI+材料科学产业应用案例 1. 新材料研发:通过AI技术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大大缩短新材料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2. 材料性能测试:AI技术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快速、准确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3. 材料模拟与优化:AI技术可以对材料微观结构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材料的性能。 4. 材料生产过程优化:AI技术可以实现对材料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发展趋势 1. 技术融合:AI技术与材料科学技术的融合将越来越紧密,推动材料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2. 产业协同:AI+材料科学产业需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 3. 数据驱动:AI+材料科学产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4. 跨界合作:AI+材料科学产业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以实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五、政策建议 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AI+材料科学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产业的发展。 2.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AI+材料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AI+材料科学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产业整体人才素质。 4. 促进跨界合作: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 总之,《中国AI+材料科学产业应用研究报告》表明,AI+材料科学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AI+材料科学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工作章程

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工作章程 摘要: 一、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背景与目标 二、伙伴计划的核心任务与组织架构 三、伙伴计划的申请条件与流程 四、伙伴计划的权益与义务 五、计划实施与评估 正文: 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台阶。该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等。 一、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背景与目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提出了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企业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二、伙伴计划的核心任务与组织架构 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的核心任务包括: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的组织架构包括:领导小组、

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产业联盟等。 三、伙伴计划的申请条件与流程 申请加入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的企业需具备一定条件,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市场份额和产业影响力等。申请流程包括:企业自主申请、相关部门审核、签订合作协议等。 四、伙伴计划的权益与义务 加入伙伴计划的企业将享有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权益。同时,企业需履行一定的义务,如积极参与计划组织的活动、分享技术创新成果、共同推进产业发展等。 五、计划实施与评估 人工智能产业伙伴计划将定期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以检查计划的执行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评估内容包括: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伙伴企业的合作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

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智能制造技术作为一种集成科技、制造和信息业的高科技产业, 逐渐成为当今的热点和风口。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制造大国都在 积极探索和应用智能制造技术。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也在 积极探索和推广智能制造技术。本文将从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现 状与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现状 虽然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分析: 1、智能装备生产能力较为薄弱 在国内的智能制造领域,智能装备生产能力较为薄弱。我国智 能装备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这些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 具有一定的生产销售规模,但是高端智能装备生产能力不足。与 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端智能装备市场规模、技术、品牌 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2、智能制造行业生态尚未形成

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生态尚未形成,各个厂商及产业链上下游之 间处于竞争状态,缺乏良性互动,从而限制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缺少智能制造行业成熟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各个企 业之间合作不多、互利共赢的关系不够,这些都成为了我国智能 制造技术发展的瓶颈。 3、研发投入不足 我国国内企业在研究智能制造技术上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均不足。我国智能制造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少、研发周期长、产业链不 规范、技术人才匮乏,资金和人才的短缺,成为了我国智能制造 技术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发 展趋势。 1、智能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未来主流 未来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将会聚焦在智能装备制造业,智能装 备的普及将会大幅提升我国智能制造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高效、精准、快速的智能装备,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流,促进我国制 造业的转型升级。 2、智能制造将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推动新常态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

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 人工智能产业链是指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算法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硬件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和服务等多个环节的产业链。其中,技术研发、算法开发和数据采集与处理 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环节,硬件制造、应用开发和服务则是人工智能的应用环节。人工智能 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医疗、教育、交通、金融、安防等多个领域。 1.技术研发环节 技术研发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著名的人工智能公司如谷歌、IBM、微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都在持续大力投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领域,以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度和应 用能力。 2.算法开发环节 算法开发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核心环节。该环节包含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模型评估、模型优化等多个步骤。各大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团队也在 不断地探索领域新的算法模型。许多国际机构也在不断推动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和优化, 如开放人工智能联盟。 3.数据采集与处理环节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基础,对构建精准和有效的算法模型有着直接 的影响。华为、中兴、海思等公司在促进数据加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此外,上游领域还包括了大数据的应用和场景构建,应用范围也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比 如数据驱动的推荐系统、搜索引擎、分布式存储等等。 4.硬件设备制造环节 硬件设备制造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另一环节,人工智能算法的效用必需在硬件上得到 体现。这其中包括了大数据的中央处理器(CPU)、绘制卡(GPU)、深度学习处理器(DPU)等。目前,市面上主要人工智能芯片产品都来自于英特尔、英伟达、AMD、华为、 联发科等公司。 5.应用开发和服务环节 应用开发和服务环节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场景和业务上进行落地,这包括 了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能医疗、智能金融等多个领域。应用场景非常多,应用效益的 高低与算法的优化程度有关。国际上许多知名的科技公司都在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范 围和深度,并投资越来越多的资源。

人工智能产业链需要“强链”“补链”和“建链”

人工智能产业链需要“强链”“补链”和“建链” 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一)市场竞争力层面:不少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很多细分产业走在全球前列 在无人驾驶领域,某初创企业成立不到3年,已经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驾驶系统,该公司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公司表示有信心在未来两三年追上行业领军者美国Waymo公司。在智能家居领域,某知名电器厂商是智能家居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电器产品已基本实现智能化,该企业还拥有大量行业核心技术,不仅能自研空调核心设备压缩机的芯片、控制器以及模具,还攻克了智能机器人最核心的部件减速电机、伺服电机,目前在全球智能家居高端市场拥有重量级地位。在智能安防领域,某企业拥有不少核心技术积累,国内外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我们的技术不敢说是全球最好的,但一定是前列的。现在很多全球500强的企业都在和我们合作,我们帮他们做了很多应用,合作一起开拓国外市场。” (二)政策支持层面:各级地方政府踊跃支持,项目加速落地 在省级层面,广东省政府去年出台了《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三步走”目标,拟到2030年,将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广东还准备培育5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在市级/区级层面,广州市政府和南沙区、经开区等区政府对发展人工智能非常积极。两年前一家无人驾驶初创企业将中国总部设在了南沙区,在

成立5个月后,就获得路测授权,开始在南沙区开展无人车队试运营,目前南沙区向该企业开放的路测区域已经超过了100平方公里。广州市经开区目前是广州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达60%,“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后,他们准备拿出近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6个创新园,其中人工智能产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产业生态层面: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效果明显 “人工智能+生产线”方面,某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模块化快速构建汽车智能生产线的能力,实现了虚拟制造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无缝对接,极大提升了生产线效率,目前汽车巨头奔驰、宝马、特斯拉、丰田的大量生产线都由他们提供。“人工智能+出租车”方面,某无人驾驶企业目前已经在广州市南沙区开通了无人打车试运行服务,积累了大量路测数据,并在不断进行系统的更新和迭代,向自动驾驶打车商业化的目标大步迈进。“人工智能+家电”方面,某电器厂商推出的G-voice智慧家庭语音交互系统融合了各类家电产品、互联网资源,赋予家电设备互联网资源属性并集成多款平台和应用场景,能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便捷的语音交互支持。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存在“弱链”“断链”和“无链”三个突出问题 (一)“弱链”:产业链在功能和结构上相对完整,但部分环节缺乏竞争力 原因如下,一是部分领域客观存在技术差距。有企业指出我国在芯片加工、芯片设计软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等关键领域与国外仍然存在显著差距。“做芯片加工,目前28纳米之下的工艺水平只有国外能做,国内根本

技术领先:三年前沿技术跟踪与布局计划

技术领先:三年前沿技术跟踪与布局计划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三年前,我国已经开始关注并布局一些前沿技术领域,旨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强大动力。本文将介绍三年前沿技术的跟踪与布局计划,包括人工智能、5G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三年前,我国就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在算法、芯片、平台等方面进行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巨资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2.建设人才队伍:大力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吸引全球顶级人才,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打造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4.推广应用:加快人工智能在工业、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提高生产力水平。 二、5G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极大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三年前,我国已开始布局5G技术,计划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5G商

用。主要布局内容包括: 1.技术研发:推动5G核心技术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我国在全球5G竞争中的地位。 2.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提高网络覆盖水平,为5G 商用奠定基础。 3.产业链布局:培育5G设备制造、芯片设计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 4.应用创新: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三、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计算技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三年前,我国已将量子计算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开展量子计算研究和产业化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加强量子算法、量子芯片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力。 2.人才培养:培育一批量子计算高端人才,为我国量子计算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产业链建设:推动量子计算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4.应用探索:推动量子计算在密码通信、大数据分析、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三年前沿技术的跟踪与布局计划旨在为我国科技发展打下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新冠疫情的暴发打乱了经济生活节奏,人工智能凭借独特优势站上了抗疫的浪尖。无感通行、疫情问询机器人、AI测温、防疫指挥平台以及人类生活中的闲聊机器人等,都帮助我们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有趣,这些也只是AI产业的一个个小小缩影。 回顾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计算机、机器人等人类手中昔日的工具,某种程度上正在成为具有一定自主性的能动体,逐步代替人类进行任务执行与决策。然而,由于技术与业务要求之间的鸿沟,使得人工智能在产业落地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从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产业地域分布、挑战与应对、伦理、未来发展思考以及展望等角度进行行业分析。 01、产业应用篇 2016年,以AlphaGo为标志,人类失守了围棋这一被视为最后智力堡垒的棋类游戏,人工智能开始逐步升温,成为政府、产业界、科研机构以及消费市场竞相追逐的对象。 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虽由来已久,但现阶段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逐步落地产业应用的关键要素可归结为计算能力的提升、数据爆发式增长、机器学习算法的进步以及投资力度的加大四个方面。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3个部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基础层:该层主要为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提供计算能力支持,包括AI芯片、AI平台以及AI框架,典型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和行业领头公司主要有谷歌、亚马逊、英特尔、IBM、百度、华为等。

技术层:该层主要是基于基础层设施进行开发后的通用性人工智能技术,是以认知与感知计算技术为代表的通用技术。其中,感知部分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认知部分以知识图谱为主要代表。 应用层:该层以垂直行业的AI应用型公司为主,结合各行业应用,将人工智能通用技术封装成为落地的产品,包含具体应用场景的端到端式解决方案以及软硬一体化的产品。近年来,随着通用技术越来越成熟,大量技术层级的企业逐步转向应用层级,行业应用价值愈加凸显。 02、地域分布篇 从地域角度看,人工智能企业多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大致占比44.8%、28.7%、16.9%,代表城市有: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四川省等。 03、挑战与应对篇 在产业落地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不容忽视。企业用户的核心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业务增长,而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无法直接解决业务需求,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目标,形成可规模化落地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在数据、算法、业务场景理解、服务方式、投入产出比等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 1.数据 AI领域,数据是基础要素。与数据相关的流程主要包括:数据获

2023年科技创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科技创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科技创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科技创新行业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技术为支撑的一个新兴行业。随着当今社会对科技创新需求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行业表现出了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成为各国全球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在这一行业中,市场环境是该行业发展的基础,影响着各种创新和发展趋势,本文将对科技创新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行业发展概况 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各个行业都在积极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在此趋势下,科技创新行业迅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到2020 年人工智能行业体量将达到1500亿元,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产业链上下游规模相当巨大。此外,5G技术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下一个热点,其发展将带动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二、市场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政府对于科技创新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不断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例如《关于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行业的发展。此外,国家在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大投资,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经济环境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的支持,比如免税、贴息、减免租金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得行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三)竞争环境 科技创新行业的竞争环境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间的竞争,另一方面是行业内的竞争。当前,全国上下涌现出大量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业内的竞争更多的是从研发、创新、团队合作等多方面来实现的。(四)文化环境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在文化融合的文化氛围下,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科技创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种文化环境下,更容易为新技术、新方案等提供支持,增加新兴企业成功的机会。 三、总结 科技创新行业市场环境包括政策、经济、竞争、文化等方面,凝聚着各种力量,也构建了行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新技术、新方法、新方案的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行业如同一座不断涌动着的巨大浪潮,行业前景无疑是充满希望的。虽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秉持着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就能在这个行业大舞台上,挥洒才华,赢得成功。

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

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 根据我国行政和地理区划方式,结合机器人产业实地发展基础及特色,将全国划分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共六大区域,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综合评价六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规模效益、结构水平、创新能力、集聚情况和发展环境,系统比较各区域估值得分情况。 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基础最雄厚,较其他区域领先优势显著,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东北地区虽具有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但近年来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有限,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仍表现出一定后发潜力。 京津冀地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相对领先 京津冀地区是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区域内北京、天津、河北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已逐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关系。京津冀三地在机器人产业链、智力资源、创新平台、应用开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各有优势,集聚发展态势显著。

(一)产业规模效益 京津冀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共387家,总产值450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达16%,产业规模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北京工业机器人数量不多,服务机器人发展规模和相关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全国领先;天津以天津机器人产业园和滨海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水下特种机器人;河北以发展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为主,重点打造若干特色产业基地及园区。 (二)产业结构水平 京津冀地区持续打造以智能机器人为主要方向的创新平台。北京在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不断兴起,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不断优化,已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智能机器人创新链;天津在智能服务机器人方向已形成智能平衡车、水下特种机器人的产业集聚;河北唐山已成为金属焊接、矿用探险等行业机器人研发基地。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平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部分重点企业已实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但大部分零部件仍需进口。 (三)产业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机理与路 径研究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机理与路径研究篇一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最具潜力的技术领域之一。AI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在推动经济增长、提升社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AI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本文将对AI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机理与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AI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AI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概述 创新链:创新链是AI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涵盖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开拓等环节。创新链的构建需要企业、科研机构、高

校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产业链:产业链是AI产业实现价值创造的基础,包括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产业链的完善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人才链:人才链是支撑AI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涉及人才培养、引进、流动等环节。建立健全人才链有助于提升AI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AI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机理 创新驱动机理:创新链通过不断推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为产业链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和产品升级动力,同时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才链的优化和升级。 协同增效机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也为创新链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才支撑机理:人才链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创新链和产业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优秀的人才不仅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能在企业间形成良性竞争,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AI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路径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AI产业的扶

人工智能产业战略性问题与政策研究

人工智能产业战略性问题与政策研究 作者:李莉吴新年刘安蓉白光祖曹晓阳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20年第03期 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受到前所未所的重视,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世界科技强国密集发布政策文件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制高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国际领先梯队,但面临核心技术、数据资产、应用场景、产业安全、人才结构、投资体制等关键因素的制约,战略性问题突出。加强科研布局的政策引导、立法先行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构建产业化机制加快应用落地、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优化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与管理政策,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加速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战略问题;政策研究 一、人工智能产业概述 (一)概念及历史演进 1956年,人工智能被正式提出,其基本概念是“让机器能像人那样认知、思考和学习,即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经过60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取得了不少成绩,期间也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波折[1]。20世纪70年代专家系统的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DENDRAL化学质朴分析系统,MYCIN疾病诊断和治疗系统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人工智能引向了实用化。90年代Hopfield网络&BP算法推动第二次黄金期,但是由于技术发展不足等原因,人工智能始终没有真正广泛应用。当前,数据资源、运算能力、核心算法在客观上构成人工智能的三大基本要素皆重新站上一个新台阶,共同推动当下人工智能从计算智能向更高层的感知、认知智能发展,同时与其它领域交融渗透、持续扩张,很多专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不同产业,并对传统行业各参与方产生不同程度的巨大影响。 人工智能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人工智能产业是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向社会提供智能化产品与技术服务的产业,包含对外提供的产品、以平台的方式对外提供的服务、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三种类型。广义人工智能产业还包括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结合(涵盖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的智能应用赋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支持发展智能制造业、智能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服务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 (二)独特的变革性特征 一般认为,人工智能是通用目的技术,不仅能与其他技术结合,而且能够与其他产业结合,这种“智能”的外化能够支持其他所有产业带来颠覆性、变革性变化,促进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和技术的升级换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很大的

最全!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最全!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一、国家部委政策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1.规划类政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以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发展人工智能的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通过实施四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改革委办公厅在2020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提出发展人工智能需要做到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水平、优化产业发展数字环境、强化网络安全能力保障。2021年国务院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应用顶层设计、加强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加强司法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司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运维保障。明确了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主要场景。

2019-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

2019-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 导语 据CAPIQ 数据显示,2010 年至2019 年10 月,美国AI 企业累计融资773 亿美元,领先中国320 亿美元,占全球总融资额的50.7%。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以来,人工智能投资力度逐步加码。 人工智能市场格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模拟、延申和拓展类人的智能的能力,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AI 概念最早始于1956 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的不成熟,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在大数据、算法和计算机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1630亿元,2018-2022年CAGR达31%。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为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将重塑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产品。从衣食住行到医疗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同时,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引擎。据埃森哲预测,2035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经济总增加值提升7.1 万亿美元。

多角度人工智能产业比较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系统正逐步成型。依据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可以将人工智能划分为基础支持层、中间技术层和下游应用层。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提供硬件(芯片和传感器)及软件(算法模型)等基础能力;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将基础能力转化成人工智能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算法研发。其中,技术层能力可以广泛应用到多个不同的应用领域;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将技术应用到具体行业,涵盖制造、交通、金融、医疗等18 个领域,其中医疗、交通、制造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