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知识》教案——3创意版.1数据电文法律制度(一)创意版.doc

《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知识》教案——3创意版.1数据电文法律制度(一)创意版.doc
《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知识》教案——3创意版.1数据电文法律制度(一)创意版.doc

教学课题:3.1数据电文的概念

3.2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

3.3数据电文的效力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了解数据电文形式问题的解决方案,掌握数据电文的基本含义,掌握

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掌握数据电文的功能等同原则。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数据电文的基本含义,电文的法律效力,数据电文的功能等同原则

教学难点:电文的法律效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每课一案:(由学号2号同学提供)

8月14日上午10时许,王先生收到其父亲的QQ信息,要求其汇款3万元给其父亲的朋友。由于王先生开启了视频聊天,发现显示的是其父亲的图像,便深信不疑。随后,王先生通过网络银行将3万元汇到对方账号。汇款后,父亲的QQ又发来消息要求汇款5万元,这引起王先生的警觉,马上电话联系父亲,结果发现父亲根本没有让其汇款,同时得知父亲的QQ号码于三天前被盗.

民警在调查中发现,犯罪分子常常是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他人的QQ后冒充受害人熟人与事主聊天,继而利用受害人对该QQ熟人的信任,以种种理由诱骗受害人汇款到指定账户或进行网上购物。犯罪分子还利用一种叫强制视频的软件,强行把对方电脑上的摄像头打开,拍下对方的一举一动,然后通过截取QQ所有人图像进行视频聊天,因此,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由于网速的问题,视频画面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停顿,导致音画不同步,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钻了空子。更有甚者,一些骗子在作案时还利用了视频传输时声音失真的效果进行语音聊天,让人防不胜防。

讲授新课:

一、数据电文的概念

关于数据电文的具体含义,联合国贸法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条指出:

“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储存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

注:数据电文是一种新的意思表示方式;数据电文是一种信息

二、传统书面形式与数据电文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案

(一)数据电文与传统书面形式的矛盾(自主学习)

(二)数据电文形式问题的解决方案

1、解决方案之二:法律扩充解释方法

2、解决方案之三:当事人约定的方式

三、数据电文的功能等同原则

(一)功能等同原则的含义

所谓功能等同原则,是指只要数据电文符合书面形式的功能,即符合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要求,而不管它是“纸面的”还是“电子的”。

(二)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功能

1.电子商务环境中书面形式的基本标准

2.确定书面形式基本标准的意义

3.书面形式功能的界定

(三)数据电文的原件功能

1.数据电文中“原件”的界定

2.数据电文的原件功能

3.我国的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电子签名法》对数据电文的原件问题作出了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数据电文,应当视为满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1)自最终形成之时起,其完整性即有可靠保障;

(2)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

四、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

(一)数据电文的法律承认

1、非歧视原则的确立

《电子商务示范法》承认了数据电文的一般效力,该法第5条规定:“不得仅仅以某项信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执行性。”该条的规定实质上是在法律上,为数据电文争取与纸介形式同等地位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2、我国法律的态度我国《合同法》也承认数据电文的一般效力。

(二)数据电文在订立合同时的效力

我国《合同法》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时,接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接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我国在法律上承认了数据电文在订立合同上的效力,而且对在订立合同时数据电文的发送和到达及其时间做出了界定。

(三)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

《电子商务示范法》第9条规定:1、在任何法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适用在任何方面均不得以下述理由否定一项数据电文作为证据的可接受性(a)(b)(参见教材P38)

2、对于以数据电文为形式的信息,给予应有的证据力。

课堂小结:数据电文的基本含义,电文的法律效力,数据电文的功能等同原则

作业布置:1、思考题1

2、案例分析1

教学反思:

最新《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知识》教案——3.1数据电文法律制度(一)

教学课题:3.1数据电文的概念 3.2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 3.3数据电文的效力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了解数据电文形式问题的解决方案,掌握数据电文的基本含义,掌握 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掌握数据电文的功能等同原则。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数据电文的基本含义,电文的法律效力,数据电文的功能等同原则 教学难点:电文的法律效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每课一案:(由学号2号同学提供) 8月14日上午10时许,王先生收到其父亲的QQ信息,要求其汇款3万元给其父亲的朋友。由于王先生开启了视频聊天,发现显示的是其父亲的图像,便深信不疑。随后,王先生通过网络银行将3万元汇到对方账号。汇款后,父亲的QQ又发来消息要求汇款5万元,这引起王先生的警觉,马上电话联系父亲,结果发现父亲根本没有让其汇款,同时得知父亲的QQ号码于三天前被盗. 民警在调查中发现,犯罪分子常常是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他人的QQ后冒充受害人熟人与事主聊天,继而利用受害人对该QQ熟人的信任,以种种理由诱骗受害人汇款到指定账户或进行网上购物。犯罪分子还利用一种叫强制视频的软件,强行把对方电脑上的摄像头打开,拍下对方的一举一动,然后通过截取QQ所有人图像进行视频聊天,因此,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由于网速的问题,视频画面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停顿,导致音画不同步,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钻了空子。更有甚者,一些骗子在作案时还利用了视频传输时声音失真的效果进行语音聊天,让人防不胜防。 讲授新课: 一、数据电文的概念

关于数据电文的具体含义,联合国贸法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条指出: “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储存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 注:数据电文是一种新的意思表示方式;数据电文是一种信息 二、传统书面形式与数据电文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案 (一)数据电文与传统书面形式的矛盾(自主学习) (二)数据电文形式问题的解决方案 1、解决方案之二:法律扩充解释方法 2、解决方案之三:当事人约定的方式 三、数据电文的功能等同原则 (一)功能等同原则的含义 所谓功能等同原则,是指只要数据电文符合书面形式的功能,即符合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要求,而不管它是“纸面的”还是“电子的”。 (二)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功能 1.电子商务环境中书面形式的基本标准 2.确定书面形式基本标准的意义 3.书面形式功能的界定 (三)数据电文的原件功能 1.数据电文中“原件”的界定 2.数据电文的原件功能 3.我国的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电子签名法》对数据电文的原件问题作出了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数据电文,应当视为满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1)自最终形成之时起,其完整性即有可靠保障; (2)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 四、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 (一)数据电文的法律承认 1、非歧视原则的确立 《电子商务示范法》承认了数据电文的一般效力,该法第5条规定:“不得仅仅以某项信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执行性。”该条的规定实质上是在法律上,为数据电文争取与纸介形式同等地位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2、我国法律的态度我国《合同法》也承认数据电文的一般效力。

幼儿园小班美劳教案

活动名称:拖鞋(美术美劳) 活动目标: 1.观察操作材料,完成拖鞋的插接成型。 2.使用提供的材料对拖鞋进行装饰,初步感受对称美。 3.正确使用胶水粘合,并保持桌面的整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观察操作材料,发现连接插卡部分。 难点:将马赛克对称有序地粘贴在拖鞋帮上。 活动准备: 材料包:拖鞋一双,马赛克。 自备材料:各种拖鞋的图片或实物,已经制作好的成品一份。 教具: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拖鞋图片或实物拖鞋,让幼儿感受人们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师:我们回家后都要换上拖鞋,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你家的拖鞋是什么样的?好看吗?拖鞋的什么地方好看?人们为什么要把拖鞋做得这样漂亮呢? 2.请幼儿感受拖鞋的对称美。 教师:一双拖鞋有两只,这两只一样吗?为什么?你还看到什么东西是左右对称的?你觉得对称的东西好看吗?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的造型特点,探索插接拖鞋的方法。 (1)教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制作拖鞋的材料,请小朋友看看都有些什么东西? (2)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拖鞋应该由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把拖鞋穿在脚上? (3)教师:拖鞋有鞋底、鞋帮两部分组成,但这个制作拖鞋的材料只有一块是什么回事?有谁能发现它的秘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教师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在大家面前演示,教师及时点评,加深幼儿的印象。 教师:大家发现了连接插卡部分,只要把鞋底外围的这根拉到前面和“小爱心”卡到一起就有了鞋帮,鞋子就连接成形了。 4.讨论粘贴马赛克的方法。 教师:这个亮晶晶的小片片是马赛克,它有什么用?你觉得贴在哪合适,数数看有几个?都有什么颜色?你觉得怎样贴好看,怎样贴才能贴的对称? 请幼儿演示,教师可以出示色卡在黑板上演示对称的排列方法,分两个层次:一是数量对称;二是数量、色彩都对称。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模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分为必修(1-5册)和顺序选修(6-11册)。本课选自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供高中一年级下学期使用)模块1,单元的核心主题是Europe,介绍了欧洲的一些城市。各个板块内容分别是topic& task, grammar/function, skills, vocabulary/everyday English, culture/learning to learn, work-book六部分组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具体了解欧洲的一些国家或城市的历史发展,著名建筑物以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本单元第一部分是Induction,除了对单词的学习,还介绍了一些国家或城市的名字,并对其的地理方位进行了描述,通过一张map,对这些城市进行学习。第二部分是Reading and Vocabulary,是本节课的重点,重点分析课文: Great European Cities. Function部分,主要进行Describing Location的学习。 接下来是对Grammar 1 Passive voice: present and past forms 和Grammar 2 Subject and verb agreement的学习。还有一部分技巧训练,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练习。下一部分是 Pronunciation and everyday English的练习,最后一部分是Culture corner部分的学习,增加对欧洲文化知识的了解。 本课选取本单元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 部分的文章Great European Cities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但是阅读课的第一课时,该文章是分别对欧洲四个国家的著

综合实践活动实习教案——创新思维训练

科技活动一创新思维训练(活动课) 一、教学背景: 教材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实习教材——科技活动篇》贵州省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背景:小学五年级(城市学生) 学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 2.同伙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3.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并把扩散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 (2)、能力目标: 1.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使学生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将扩散性思维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1、创新思维的训练2、将创新思维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四、教学用具: 1.火柴或牙签、硬币(10枚)、硬纸片、剪刀、直尺、胶泥、纸和笔 2.准备图片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引入。出题:“1+2+3+4+5+……+99+100=?” 故事讲述,高新的计算技巧。突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创造性思维等一些概念的引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创造性思维和扩散思维 2.创造性思维和集中思维 3.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扩散——集中——在扩散——在集中”螺旋上升(三)学生趣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四)总结,新课伏笔

1-数据库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一、数据库系统认知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阶段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A.Ⅰ和ⅡB.只有ⅡC.Ⅱ和ⅢD.只有Ⅰ 3.描述数据库整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数据库的(A )。 A.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 4.在修改数据结构时,为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只需要修改的是(C)。 A.模式与外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D.三级模式 5.下列4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B.提高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D.提高数据独立性 6.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域完整性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7.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B)。

A.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B.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C.数据可长期保存 D.数据可共享 8.下列选项中(A)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A.数据加工B.数据共享C.关系模型D.减少数据冗余 9.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10.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C)模式。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外(子)模式 D.内模式 11.下述(D)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B.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C.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监控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二、需求分析与数据库概念设计 12.在进行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时,数据字典的含义是(D)。 A.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属性和文件的名称集合 B.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集合 C.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字母、字符及汉字的集合

论述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关规则

一、论述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关规则 法律效力: 一、数据电文的一般确认:该条是对数据电文效力的一种原则性的确认,它标示了,它标示了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出发点。其主要目的是在法律上为数据电文的运用,建立公平的、非歧视性的待遇。 二、参见条款的法律的承认:在数据电文中的某些条款与条件,没有完全说明,或仅仅只是提示了,但是只要被提示的内容在所指示的数据中完全包含并清楚说明了,就应该同样承认参见条款的效力。 三、数据电文在合同订立上的效力:就合同的订立而言,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一项要约以及对要约的承诺,均可通过数据电文的手段表示。 四、当事人对数据电文的承认:就一项数据电文的发端人和接收人之间而言,不得仅仅因采用了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以意旨的声明或其他陈述,来否定法律效力、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五、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数据电文有可接受性和证据价值,该条对如何评估一项数据电文的证据力提供了有用的指南。 相关规则: 一、收到确认的效力:包括收件人的推定处理及发端人的推定处理,收到确认的效果和收到确认的技术指标。 二、数据电文的归属: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将电讯的发出与其发出者相联系的基本规则,它是确定交易当事人之间,因数据电文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的前提性规范。 三、数据电文发送与接收的时间与地点:一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以它进入发端人或代表发端人发送数据电文的人,控制范围内之外的某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准,另有其他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应以发端人所设立的营业地,视为其出发点,而以收件人所设的营业地为其收到地点。 四、数据电文的保存:法律要求某些文件。记录或信息予以留存,则此种要求可以通过留存数据电文的方式予以满足,但须符合如下条件,如:所含信息可以调取,按其生成、发送或接收的格式留存数据电文等。

高一英语外研版必修3module3教案设计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 I. 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以The Violence of Nature为话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以及它们存在的自然及地理环境。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要了解自然灾害的特征,并且能够描述灾害发生时所发生的场景,懂得如何在灾难中避险。 Introduction部分通过几幅自然灾害照片引出本模块的内容,让学生对自然灾害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为本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了两种生成于海上的自然灾害,并学习相关的词汇,着重培养学生快速寻找细节的技巧。为后面的听、说、读、写训练打下基础。 Grammar 1部分通过观察课文中出现的句子,重点复习过去完成被动语态的语法概念。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部分,通过一篇短文介绍了加勒比海中的一个美丽岛屿,为听力材料提供了背景,也解决了听力部分的一些词汇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了火山爆发时的情景,培养学生听大意和细节的能力。 Grammar 2部分通过阅读听力部分的句子及改编后的句子,让学生复习了由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规律。 Pronunciation部分实际上是听力部分的延伸,学生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培养通过听单词重音来了解所听语段大意的能力。 Speaking部分,围绕本模块的中心,培养学生在采访中如何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提高会话技巧。 Function部分培养学生根据以知的词汇来为新词下定义的能力,引导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 Writing部分给出参照,让学生描述某一自然灾害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一般情况。 Everyday English部分通过置于句首作状语的副词,来了解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Cultural Corner部分通过描述历史上两次不同的地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进而思考在地震中应如何避险。 II.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的词汇及基本常识; (2) 快速浏览课文抓住中心内容; (3) 置于句首表明作者态度的副词。 2. 教学难点 (1) 听力练习; (2) 过去完成时态; (3) 根据句子重音听语段主要意思。 III. 教学计划 本模块共分五课时: 第一课时:Introduction, Function, Cultural Corner 第二课时:Reading and Vocabulary 第三课时: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Pronunciation, Everyday English 第四课时:Grammar 1, Grammar 2

数据库基本知识(自己整理,初学者可以看一下,基于某MySql)

数据库

1常见数据库 1.1MySql : 甲骨文 1.2Oracle: 甲骨文 1.3SQL Server: 微软 1.4Sybase: 赛尔斯 1.5DB2: IBM 2MySql基础知识 2.1关系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 2.2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2.2.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 操作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mydb1 USE mydb1 DROP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1

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utf8 操作表 插入表 CREATE TABLE stu( sid CHAR(6), sname VARCHAR(20), age INT, gender VARCHAR(10) ); 更改表 ALTER TABLE t_user ADD (student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MODIFY gender CHAR(20) ALTER TABLE t_user CHANGE gender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REMANE genderTO genders ALTER TABLE t_user DROP gender 删除表 DROP TABLE t_user 2.2.2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

【配套K12】快乐星猫创意美劳中班完整教案

快乐星猫创意美劳中班完整教案 伸缩玩偶 活动目标: 1. 在掌握穿孔、粘贴的基础上,有顺序的将玩偶的各个部分进行组合。 2. 能用小木棒将玩偶的上下两个部分穿起来。 3. 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将玩偶的身体按顺序组合在一起。 难点:能综合运用粘贴、穿、组合的方法来制作玩偶。 活动准备: 材料包:造型纸卡、木棍、EVA 块。 自备材料:胶水或胶棒、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成品,吸引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好玩的玩具,它能随着音乐跳舞呢!请你们看一看,它身体的哪些部位在跳舞呢? ★教师: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2. 拆分成品,观察材料,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伸缩玩偶的制作方法。

★教师:这个玩偶是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教师将成品一一拆开。 ★教师拿出材料包里的操作材料。 ★教师:玩偶的脑袋上缺什么?怎么粘? ★教师:身体什么形状的?应该粘在什么位置呢?玩偶的胳膊应该怎么分布粘贴? ★教师:为了让玩偶能跳舞我们需要用什么帮忙?为了防止玩偶跳舞的时候不摔倒我们用什么保护它?。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制作顺序。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交代任务及要求:注意组装的先后顺序及注意孔洞之间的串联穿插。 4. 欣赏评价,活动结束。 ★教师:幼儿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的玩偶是怎么做的?也可邀请其他小朋友的玩 偶一起跟随音乐一起跳跳舞。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将成品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时使用。 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圆、搓长等泥工技能表现立体的毛毛虫造型。

2.观察毛毛虫身体不同部分的形状大小,取相应分量的纸黏土进行操作。 3.活动结束后,能够将多余的纸黏土收拾干净。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团圆、搓长等手法,塑造毛毛虫造型。 难点:根据需要取纸黏土,捏出毛毛虫的各个部位并组合。 活动准备: 材料包:纸黏土、活动眼珠。 自备材料:毛毛虫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毛毛虫的相关图片,了解毛毛虫的形象特点,表述所观察到的毛毛虫各个身体部位的形状。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它是谁? ★教师:请你仔细看一看,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 2.学习跟随教师按一定的顺序和步骤塑造毛毛虫。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塑造毛毛虫造型。 ★小结:取不同颜色的纸黏土搓成不同颜色的圆球,再将圆球逐个排列出毛毛虫身体的造型,再在头部的位置添加

模块三第三单元教案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文档内容:教学设计—教案 板块:Welcome to the unit 课堂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通过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用英语了解,描述,表达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为下一课作好铺垫。 Teaching aims: 1.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talk about some magnificent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Statue of Zeus, the Taj Mahal, the Hanging Gardens and the Pltala Palace. 2.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et involved in the discussion, practise their spoken English and participated in all the designed activities. 3.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describe one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develop their sense of culture protection.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Introduction 1.The teacher starts the lesson with the song Rivers of Babylon and introduce the topic. 2.Arouse students interests by introducing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and introduce the topic by asking questions “Why are they called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and“What other ancient civilizations do you know about?”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话题引入主题。 Step 2 Look and understand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sk them what they know about the pictures. 【设计说明】通过问答了解学生对四幅图片的了解程度。 Step 3 Read and understand Introduce the Statue of Zeus, the Taj Mahal, the Hanging Gardens and the Potala Palace. Ask students to go through the descriptions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then fill in the form. 【设计说明】通过介绍背景知识,填空确保学生掌握所需知识,并以此作为示范,为下面学生要做的Presentation作铺垫。 Step 4 Discussion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ancient civilizations they are interested in .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用刚接触的有关古代文化建筑的语汇来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Step 5 Presentation Ask students to introduce one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设计说明】让学生模仿老师前面的图片表述,介绍一个古代文化建筑,以操练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 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introducing one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39602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与方法 英文名称: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ts Method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2 学分:2.0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创新思维与方法》是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自主创新,思维带路,方法先行。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方法,重点讲述创新基础知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通过探索创新思维过程,揭示创新思维本质,对国内外已有的创新思维方法和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这些方法的训练性内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创新思维进行选择、策划、创意、设计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创新创造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途径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以学生创新能力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思维、方法为基本模块构建本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通过对创新知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系统讲解与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突破思维障碍的方法,创造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做三体结合,使学生熟练常见的创新技法,激发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模块创新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基本内容 2.认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在创新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 通过案例引入创造、创新的基本概念并进行讨论。详细介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方法兴起的原因及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理论的梳 理,介绍国内外创新创造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创新的基本概念 2)创新方法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历史 3)因果法、资源法、思维定势法、理想化法等方法介绍 4)国内外创造理论、学科与教育的发展 2.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无 (三)思考与实践 通过第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了解创造、创新的基本定义、结构与特征;并了解在知识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兴起的原因;掌握与了解创造学发展的历程与主题理论框架,并通过对国内外创新教育发展沿袭的阐述与对比,了解我国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差距。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模块创新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创新实质、原理、原则 2)熟悉创新能力自我开发的环节和步骤 3)掌握创造型人才个人创造力的测评方法及工具,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引入创新的概念与内涵。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总结出创新的类型。介绍创新的原则、原理与过程。从创造型人才的支持系 统对创造型人才内涵提出解析,分析创造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四维度结构。 在对创造型人才与个人创造力内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创造型 人才个人创造力测评的四个测评工具。 创造环境、创造动机和创造教育是创造型人才思维潜能开发的基础条

中班上学期创意美劳教案

一、好看的纸盘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印花布,感受纸盘上装饰图 案的秩序美。 2、技法目标:能用粘贴和绘画的方式装饰纸盘。 3、情感目标:能大胆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体验交流的快乐。活动准备; 1、材料包。 2、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印花布的图片数张,色笔,胶棒。 活动过程; 1、出示装饰好的纸盘,引导幼儿欣赏。 (1)、出示装饰好的纸盘,引导幼儿讨论装饰的方法。 (2)、出示印花布和相关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印花布。 (3)、教师总结:这种印花布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工艺,上面的图案代表着吉祥如意。 2、出示材料包,指导幼儿装饰纸盘。 (1)、引导幼儿用胶棒在纸盘上粘贴印花布和软木塞。 (2)、引导幼儿用色笔在纸盘空白的区域设计图案。 (3)、集中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交流。 二、竹蜻蜓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竹蜻蜓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传统民间玩具。

2、技法目标:大胆在竹蜻蜓上进行装饰,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爱好。 3、情感目标:体验自己动手装饰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看过蜻蜓或蜻蜓图片。 材料准备: 1、材料包 2、水粉颜料,水粉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的活动导入,出示竹蜻蜓并引导幼儿认识。 (1)、请幼儿猜谜语 (2)、出示竹蜻蜓,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尝试玩法,认识竹蜻蜓。 (4)、教师小结 古时候的中国人对大自然中的蜻蜓飞翔的观察中受到启示,制成了会飞的竹蜻蜓,它一直是中国孩子手中的玩具。 2、引导幼儿装饰竹蜻蜓。 (1)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两方面装饰竹蜻蜓的方法。 (2)引导幼儿用水彩笔在竹蜻蜓上涂色或绘画。 (3)教师讲解涂色的要求。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下笔,耐心涂色或绘画。 (2)、鼓励幼儿创作有个性的图案。

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docx

《大学生创新思维拓展系列活动》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207E 学分:2 总学时:34 课程类型:专业实践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课程性质] 《大学生创新思维拓展系列活动》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塑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以及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在讨论中思考”的教学方法和实训模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得到提高。同时以此为基础,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工作中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技能与社会实践技能。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七次传授式授课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培养其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应变思维等思维能力,为以后更好地适应灵活多变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大纲制定依据与教学总要求 [大纲制定依据] 在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初步的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培养目标、《晋中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本专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实践要求而制定本大纲。 [教学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实训,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其创新能力。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创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启迪,增强大学生发挥创造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新实践和探索,提高自身的学习和锻炼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学内容 模块一逻辑思维训练 [要求] 了解什么是逻辑思维,掌握逻辑思维训练的要点,以及学会运用几种逻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内容] 1、什么是逻辑思维 2、逻辑思维训练要点 3、抽象和概括 4、逻辑推理法 5、归纳推理法 6、三段论法 7、两难问题

小班上期美劳教案

一、活动名称: 《大苹果》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固定的轮廓内进行涂色,学习制作毛毛虫吃苹果的玩具。 2、体会自己制作游戏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有使用油画棒涂色的经验。 2、认识苹果,知道苹果有不同的颜色。 材料准备: 1、材料包、油画棒、浆糊、胶带、剪刀。 2、教师自制xx吃苹果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师自制的作品,吸引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 毛毛虫喜欢吃苹果,你想看看它吃起大苹果来是什么样子的吗?(幼儿观看教师操作自制的毛毛吃苹果作品。) 教师: 你想玩吗?那你们自己来做一个毛毛虫吃苹果的玩具吧! 2、出示材料,探索制作玩具的方法。

(1)出示苹果轮廓底纸和油画棒,引导幼儿观察苹果轮廓,学习在轮廓内涂色。 教师: 这里有一张纸和油画棒,上面印好了一个大苹果和两条好饿的毛毛虫。不过,这是一个没有颜色的的苹果,没有营养毛毛虫不喜欢,想请小朋友们用油画棒给它涂上好看的颜色。可是,怎么涂呢?(请幼儿在没有画毛毛虫的一面苹果上涂色,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个别演示。) (2)教师演示按一个方向涂色的方法。 教师: 小朋友们得办法都很棒,老师也想来试一试。 教师: 先顺着苹果的轮廓涂一圈,然后再苹果里面顺着一个方向慢慢地、仔细地涂,大苹果就涂满颜色啦!毛毛虫好高兴啊!(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3)观看教师演示,了解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师: 沿着轮廓把涂好颜色的大苹果沿着虚线对折一下,然后再大苹果的反面抹上浆糊,用透明胶或浆糊把木棍固定在苹果图卡的背面,在将两面黏贴在一起,玩具就做好啦!(针对班级幼儿的情况,教师对使用浆糊的方法可进行必要的讲解。) (4)教师双手合拢搓动木棒,演示因视觉暂留,毛毛虫在红苹果中“吃苹果”的玩法。 (5)引导幼儿设计苹果的色彩。 教师: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教学设计】Module-4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本模块以Sandstorms 为话题,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沙尘暴的起因和对我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危害,并通过以“沙尘暴” 和“环境保护”为话题的各种任务或活动,让学生掌握与沙尘暴和环境有关的词汇,了解沙尘暴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谈论沙尘暴及环保的语言技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特征,满足《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阅读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英语能力普遍薄弱这一学情,我为这一课确定了如下三项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首先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必要的生词及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跳读、略读和详读等。同时注意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比较和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等。 (2) 过程与方法:以课文整体教学为中心,让学生通过group work 、pair work 等小组合作形式,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设置各种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课堂内容丰富,形象直观,从而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 掌握一些与沙尘暴和环保有关的词汇。

(2) 学习表达有关沙尘暴和环保的话题。 【教学难点】 (1) 谈论沙尘暴和环保,写有关环保的短文。 多媒体课件辅助 Period 1 Lead in Step 1. Warming up Lead the new topic SANDSTORMS in by reviewing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Module 3. (2m)

1.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基础知识 1.1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能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 1.2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数据库 DB: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结构化相关数据的集 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本身,而且包括相关 e2o9enlWrx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的机构,是一种系统软件, 责任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e2o9enlWrx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属于 OS支持下的系统文件。 DBMS的组成包括1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2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解释)程序3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 4实用程序 e2o9enlWrx DBMS^个功能。1数据模式定义2数据存取的物理建构 3 数据操網包括对数 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 作。4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5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 与故障修复6数据的服务。e2o9enlWrx DBMSE种数据语言:1数据定义语言DDL责任数据模式定义与数据物理存取构 建 2数据操纵语言DML责任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3数据控制语言DC L责任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e2o9enlWrx 数据库系统pBS:由5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其中数据库管理员 可以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 e2o9enlWrx DBS特点:1共享度高,数据冗余度小―|2采用特点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 数—功能 DBS三级模式:1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2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 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给出了数 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储方法。e2o9enlWrx 1.3数据模型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其不仅表示反映事物本身的数据,而且表示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所表示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 e2o9enlWrx 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椭圆形表示属性,菱形表示联— 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联称为联系。实体集]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实体型三性值的集合表实体,而属性的集合表实体的类型。e2o9enlWrx 1.4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 个表都有一个关系名。在 Access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张表,具有一个表名。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祖。元祖对应表中的具体记录。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在 Access中表示为字段名。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宽度等在创建表的结构时规定。数据项一也称为分量,是每个记录中的一个字段的值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关键字:其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祖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在Access中表示为字 段或字段的集合。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这字段就称为外关键字。e2o9enlWrx 关系数据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数据模型所表示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e2o9e nlWrx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参考 数据关系操作:数据查询、藪据删除、数据插入、数据修改数据约束:1 |实体完整性约束:该约束要求主键中属性不能为 空值。2参照完整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相关联的约束,不允许关系引用不存在的元组。 3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针对具体数据环 境与应用环境由用户具体设置的约束,反应了具体应用中数据的 语义要求。e2o9enlWrx 1.5关系运算基本概念:1选择运算:从关系中找岀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祖的操作2 [投影运算: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3连接运算:连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产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祖4自然连接: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为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时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 连接 e2o9enlWrx 1.6数据库设计基础 |设计原则11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 原则2避免在表之间岀现重复字段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 和基本数据元素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e2o9enlWrx 设计步骤11需求分析。信息需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2确定需要的表。每个表只包含一个关于主题的信息。表中不应该包含重复信息,且信 息不应该在表之间复制)3确定所 需字段。每个字段直接和表的实体相关。以最小的逻辑单位存储信息。表中字段 必须是原始数据。确定主关键字字段)4确定关 系5设计求精e2o9enlWrx 1) Access不仅能处理 Access格式的数据库,也能对诸如 DBASE FOXBASE Btrieve 等格式的数据库进行访问2) Access 采用OLE技术,能够方便地创建和编辑多媒体数据库,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和 视频等对象3) Access支持ODBC标准的SQL数 据库的数据 4)可以采用 VBA(Visual Basic Application)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e2o9enlWrx 数据库的设计一般要经过|1分析建立数据库的目的 2确定数据库中的表3 确定表中的字段 4确定主关键字5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e2o9enlWrx Access数据库的结构层次是:数据库、数据表、记录、字 段。定义为一个扩展名|.mdb |文件,7种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e2o9enlWrx 表 Access 中有多个表。查询查询时数据库设 计目的的体现,其结果是静态的。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联系的界面,利用窗体输 入界面。报表打印输岀数据创建计算字段,对记录分组。丄直接与数据库中数据相连,进行查看、编辑、更新、删除、筛选、分组以及排序。宏一系列操作的集合。模块建|_ 立复杂的VBA程序。e2o9enlWrx 关闭 Access : [Alt]+[F4]或[Alt]+[F]+[X] 2.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2.1创建数据库:① 创建空数据库。②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2.2表的建立: 表的组成包括字段和记_________ Access表由表结构和表内容两部分构成。 表的结构:指数据表的框架,主要包括表名和字段属性。―| 1表 名:是该表存储在磁盘上用户访问数据)的唯一标识2字段属 性:即表的组织形式,包括表中字段的个数,每个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字段 大小、格式、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e2o9enlWrx 字段命名规则:长度1至64个字符,不能以空格开头,不 包.![]' 数据类型:10种。1文本。文本型字段可以保存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2备注。可保存较长的文本。 3 |数字14 |日期/时间15 货币|6 |自动编号|7 是/否]gOLE对象表中字段的数据类型OLE对象 是指字段允许单独的"链接"或"嵌入"OLE对象。可以链接或嵌入表中的OLE对象 是指在其它使用OLE协议程序创建的对象。例如 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图像、声音或其它二进制数据。9 超级链接10查阅冋导|e2o9enlWrx 建立表结构:1使用向导2使用表设计器。在 Access数据库的表设计器中可以修改字段类型、设置索引和增加字段。要想删除表中的记录,需要打开表进行 删除。 3 使用数据表14定义主 键。主键,也称主关键字,是表中能够唯一标识记录的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组合。在 Access中,可定义3种类型主键,即自动编号,单字段,多字段 e2o9enlWrx 设置字段属性。1字段大小2格式3输入掩码:输入掩码用来指定输入到字 段中值的―、须输入数字。屈可以选择输入数 据或空格。#可以选择输入数据或空格。L、、须输入字母。?可以选择输入字母(A - Z)。须输入字母或数字。可可以选择输入字 母或数字。&必须输入一个任意的字符或一个空格。C可以选择输 入任何的字符或一个空格。<所有字符转化成小写。■ 3所有字符转 化成大写。Access只为“文本”和“―字段提供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