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赴什邡、绵竹地震灾区调研后的思考[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点击数:784 更新时间:2009-7-29 文章录入:freestome ]

“5.12”汶川大震已过去两个多月时间,为了了解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灾后重建家园情况,我们学报编辑部一行于2008年7月22日至23日,深入到什邡的师古、绵竹的汉旺等地震灾区调研。我们通过实地察看、与灾民座谈、参观图片展览等方式,了解到灾区人民群众情绪稳定,生活、工作和学习已基本恢复正常,搭建的临时板式住房已进入尾声,重建家园正健康有序进行。灾区人民群众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这表明各级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比较完善,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明显增强。通过两天的调研,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地方政府构建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地方政府如何才能构建有效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呢?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应针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制定相应的预警、处理、恢复等应对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危机。一个完整的危机治理过程包括预警、准备、社会动员、回应与救治、善后处理五个阶段,因此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应以事前以预防为主,发生时要控制事态,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一、建立危机预警制度

危机预警制度的出发点是要求树立危机意识,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以便捕捉危机征兆。危机的预警是指危机发生前的预测、预防,主要包括:建立危机预警组织;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列出一系列可能导致危机的事件,确立危机发生的指标体系,实施重点监控;建立并完善危机预警机制。重点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防疫、气象、地震、洪涝等信息预报系统,在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企业(如旅游、航空、金融、电力供应、供水、通讯、防污染等)中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二、建立科学的危机处理决策机制

强力有效的应急决策机构应当由两部分组成:政府应急决策机构,由相关部门决策者组成;应急处理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出现时,各个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决策机构负责指挥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发布权威信息,行使调配资源的权力。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负责信息的分析处理,做出各种可行性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三、建立调度机构和监督机构

要通过建立调度机构和监督机构,尽力把危机治理的职能整合到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之中,建立一个统一领导、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危机治理体制。鉴于各级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容易产生权力放大和权力越位的问题,因此在危机管理体制中建立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监督方式可以由专门监督和公众监督相结合,并建立相关的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公共危机处理的主体是政府公务人员,应当界定公务人员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力和义务,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渎职,保证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同时,辅之舆论监督机制,规范公共信息的公开责任、公众和媒体知情权利的保障。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正确的信息发布、有效地信息沟通是避免社会公众恐慌的最好方法,信息沟通机制包括信息上报和信息发布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危机产生后,危机所在地政府要立即上报危机事件的最新信息。信息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具体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事故造成危害初步评估、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已采取的救灾措施等,上报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做到及时、准确,已便于上级政府决策。同时,搞好信息发布。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较多,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因此,要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将危机事件的信息向社会公众发布,使广大公众了解真像。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确定,新闻办负责具体实施。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要处理好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

五、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

社会动员机制中要充分利用的社会自我调节力量,主要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从我国的历次危机处理来看,我国主要靠的是政府行政手段,社会力量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但这次“5.12”汶川大震充分显示出社会的巨大力量。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度过危机。与此同时,要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观念,推进我国的危机意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六、建立对口救援机制

重大灾害发生后,仅靠一个地方的力量难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秩序,必须

依靠政府的行政权威性,开展对口救援,这次“5.12”汶川大震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能在较短的时间得到恢复,人民群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建家园速度如此之快,全靠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对口救援机制。这种机制要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

七、建立危机的善后处理机制

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结束后,要搞好善后处理工作。危机的善后处理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消除由于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正常的社会运作秩序。主要包括: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调研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关当事人的赔偿与援助,责任人的处理,经验教训总结等。

(完整word版)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章概述 一、危机定义有三个要点: 1、受到危机影响的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或者组织,例如家庭、企业、单位、行业,甚至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 2、危机严重威胁到正常的身存与发展,而不是造成一般的负面影响 3、危机通常是与突发事件向联系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 一)、危机产生的诱因 1、外生型危机: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危机。 2、内生型危机:由于组织内部管理不善引发的危机。 3、内外双生型危机:不少情况下,危机是由于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管理不善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危机的层次: 全球危机、国际危机、国家危机、地区危机、组织危机、个人危机。 三)、危机发生的领域: 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 政治性危机有:战争、革命、政变、政治骚乱、武装冲突等。 社会性危机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示威游行、罢工、社会骚乱等。 宏观经济性危机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失业率高、经济危机、股市大幅震荡等。 生产技术性危机有:生产安全事故、产品安全事故等 自然性危机有:地震、水灾、传染病、台风等。 四)、按危机造成的不同后果: 1、有形损失危机: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该损失明显能够评估,损失难以挽回、只能采取补救措施 2、无形损失危机:严重影响组织形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形象会越来越差 三、公共危机的特性 1、突发性:危机发生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例如9.11恐怖袭击。 2、威胁性 3、不确定性 4、紧迫性:在危机过程中,决策者、危机管理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决策,会给他们心里造成很大压力。 5、破坏性 6、无序性 7、潜伏的隐蔽性: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的化解风险,就易于将危机消除在萌芽之中。 8、传播的公开性: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和其对危机舆论的关注程度,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速度的高速化、范围的全球化,使危机迅速公开化,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9、扩散性 四、公共危机产生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动力,稳定与变迁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社会系统往往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安全阀

18年12月考试《公共危机管理》考核作业(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公共危机管理试卷(作业考核线上)B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危机 答: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2.政府危机管理 答: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轻损失,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 3.合法原则 答:合法性原则,是指执行机关在执行活动中的执行根据要合法,执行程序要合法,采取的执行措施要合法。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公共危机管理中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的关系。 答:科学决策是决策者遵循科学的原则、程序,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的决策活动。它的特点是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经验决策主要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才智和经验而做出的决策。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是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它们的结果并非完全对立。科学决策的结果并不必然是科学的、准确的,而经验决策的结果也不一是非

科学的、不准确的。传统社会主要以经验决策为主,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决策逐渐占据上风。但是,经验决策在当代社会并没有随着科学决策方式的诞生而消失,在特定的情况下它成为科学决策的有益补充。 2.简述危机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答:一般来说,危机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机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危机的检测和预警;危机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危机应急处理技术和检测机构及其任务;危机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危机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危机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危机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危机的变化和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3.简述如何实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 答:在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对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了改革契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把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地探讨和论述,其目的在于为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提供合理的思路和有益的建议。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责任之所在,政府必须把公共危机管理作为其重要职能:从理论上言,政府权力源于人民,为人民谋求福祉而存在,而公共危机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承担公共危机管理的责任是政府存在的目的使然:从实践上看,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表现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国家政权兴亡,政府对公共危机进行有效管理的现实价值更加彰显。为此,必须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模型,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现实中,由于政府对危机认识不足、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缺位、政府奖励与惩罚体系错位、公共应急法制建设滞后等原因,公共危机管理中还存在诸多政府责任缺失行为,其表现在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模式单一、危机管理协作机制不完善、危机管理制度缺失、危机反馈控制缺乏等方面。为使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得以有效强化,就必须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先进经验、强化各级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转变政府职能及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健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协作机制、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反馈控。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公共危机的特点分析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答: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瓮安案例分析

关于瓮安县群体事件分析 摘要:2008 年贵州瓮安县“6·28”事件是一起群体性事件,是当地民众与其政府管理部门互信度不高,民众对政府的各种不满情绪长期积聚的爆发。该案例从事件聚集、围观、参与人数、事件的剧烈、破坏程度来看,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较典型的群体性危机事件。瓮安县的此次危机事件的后果严重,影响广泛并且社会关注度高。本文对此次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政府部门处理程序及其处理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对政府部门提出相关建议以改善、提高我国公共部门管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6·28”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危机管理 一、瓮安县“6·28”事件发生的背景 (一)经济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 瓮安县坐落于中国最贫穷省份之一的贵州省腹地,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25%,第一产业比重占GDP的38.6%。瓮安县水利资源丰富,正在建设的有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同时瓮安也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县,全县煤炭总储量10.64亿吨,磷矿总储量6.5亿吨,铁矿藏量1500万吨,锌矿藏量60万吨以上。农业县、水电站、矿产,在中国可以分别将它们理解为贫穷、移民、暴富阶层,因此瓮安是一个贫穷的县城,瓮安县群众长期以来对县经济发展缓慢,收入太低,生活艰难十分不满。 (二) 政府与民众矛盾突出

瓮安县政府和瓮安县人民之间有深刻的矛盾。该县治安长期不好,安全指数极低,群众的幸福感也低,少数公安人员涉黑严重。因此,县公安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在群众中丧失了公信力和权威性,在“6·28”事件发生之前,2007年9、10月,瓮安县城连续发生了四起爆炸案,至今未破案,此事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一些居民直言根本不信任警察。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职渎职,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 (三) 少女之死 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李树芬于2008年6月22日凌晨溺水死亡。当日7时40分许,经雍阳镇责任区刑警队现场勘查、尸检、DNA鉴定,认定李树芬系跳河自杀。死者家属不能接受,认为有被奸杀嫌疑。6月25日,黔南州派法医复检,结论仍为溺水死亡。死者家属要求公安部门责令当时在场人员王某、刘某、陈某等人赔偿50万元。6月26日,经县工作组多次做工作,死者家属表示同意县工作组的协调意见,答应在6月28日签订协议了结此事。 二、瓮安县“6·28”事件演变过程 (一)危机前阶段 6月21日晚,李树芬在刘某做俯卧撑的时候“被水淹了”。十几名消防队员打捞半个多小时未果,撤走。 22日,家属请求将王某等三人带回派出所询问。派出所未做笔录就将人放走。家属怀疑死者系他杀,请求刑侦。公安局鉴定死者系溺水死亡,未予立案。 23日,家属对结果怀疑,向黔南州公安局申述、提出再次尸检要求。公安局认定死者溺水死亡系自杀,并向死者家属送达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和《尸体处理通知书》 24日,家属对公安机关结论不服,拒绝领回尸体处理。维稳办组织双方调解,失败。 26日,黔南州公安局再次进行尸检,仍维持溺水死亡结论。家属则坚持奸杀嫌疑。调节依旧失败。

政府危机管理及其对策

试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面对危机时,一套完备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将是降低危机损害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面临一系列危机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当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我国政府在职能定位、组织保障、社会参与以及信息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因此,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很有必要。本文探讨了了问题所在,并从对策方面给予一些建议。 一、政府危机管理概论 所谓政府危机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组织对没有预料到的、且对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形成重大威胁的事件的管理。这些危机事件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突发公共事件。根据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 一是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二是事故灾难,主要是指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城市生命线事故、核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指重大刑事案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以上这些危机事件一般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是社会进行破旧立新、分化整合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多发时期。尤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得公共危机的速度、规模、频率、影响程度急剧升级和扩大。

应对公共危机管理卷一

一、单选题 1.面对危机过程中,如何减轻损失和损害的情况下更好地维护公共部门的邢象,改善公共部门的工作,以推动政府工作的深λ和完善,甚至政府公众的诚信?这个契机是⊙B.政府信任修复 2、根据本讲,201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开展 (),切实消除隐患。 ⊙A.安全生产专项整 3、()是舆论引导与信任修复的基石 ⊙D.制度设计 4、本来在以前的一个时代,公众可能各方面条件还不错,现在进入市场化经济,到 处都需要花钱,买房需要花钱、孩子看病需要花钱,在这种情况下,那么他对政府说: “一开始我不需要花钱的,现在你看,我入不歎出,我经济压力比较大。”那么他在市 场经济条件之下更容易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这种不信1要来自于()因素。 B.间接因素 5.公众质疑:有的人同在一个城市可以买豪车,有的人开普通的车,而有的人没有车; 孩子想出国就出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网上炫富等等。而却有很多人现在家庭的生活还难以为继,遇到重大疾病就感觉到很困难,生活很艰巨。这些现象使得总书记提 出()。 ⊙A.全力扶贫 6、本讲认为下列()属于中石化青岛输油管泄露爆炸事故企业层面的原因。 ⊙℃.隐患排查不彻底,未能发现泄漏处管线腐蚀点 7、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的切入点是() ⊙D.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8.在张家村拟建一座核电站,该项目引起了周围民众的恐慌,该种恐慌在本讲中被称为哪种症状?() 恐核症 9.产生政府信任危机的舆论因素包含(C媒体导向) 10、本讲认为,做好安全生产或安全防控工作,首先要了解的就是(C风险) 11、天津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公众心理恐慌是由于 现场存放着哪些物品(氰化钠等危化品) 12、本讲提到(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13、蝴蝶效应是哪个国家的气象学家在1963年提出来的?(美国) 14、到今天为止使用互联网网民的人数规模已接近(7)亿 15、在经历了一次危机之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产生了怀疑,不仅有怀疑也有批评,甚至还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

1、对紧急权力最重要的实质限制之一是()。 A、比例原则 B、非可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非程序原则 答案:A 2、发生Ⅰ级或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在()内报告国务院。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答案:C 3、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是()。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公安部 D、民政部 答案:D 4、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内报至农业部。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小时 答案:C 5、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 A、国务院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市(地)级人民政府 D、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B 6、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A、预警指标体系 B、政府监管 C、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D、行业自律 答案:A 7、危机决策机制主要由危机决策主体和危机( )两个方面构成。 A、决策客体 B、决策信息 C、决策制度 D、决策结果 答案:C

8、阻断铁路干线、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交通8小时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 A、一般事件 B、较大事件 C、重大事件 D、特别重大事件 答案:D 9、在重要场所、重点地区聚集人数在10人以上,100人以下,参与人员有明显过激行为的事件属于()。 A、一般事件 B、较大事件 C、重大事件 D、特别重大事件 答案:B 10、免于因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的权利属于()。 A、非克减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比例原则 D、克减原则 答案:A 11、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公共危机预警管理能力是地方政府有效预防和应对危机的前提和基础。地方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构建与完善主要从增强行者人员的危机意识,完善预警系统,制定科学标准的应急管理预案等方面着手。 标签:地方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一、地方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危机信息不予重视,对危机预报反应迟钝。 对于从基层传递来的各种危机信息,可能会出现领导层或危机管理小组不予重视的情况,被认为无关紧要而置之不理,等到危机爆发,才悔之晚矣。如2015年10月青岛的“天价虾”事件。究其原因,与地方政府对于相关的信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存在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以及他们过于官僚主义,工作不够主动有很大关系。 (二)危机信息传递不畅,接收者判断不及时 有些地方危机管理机构层次过多,使得危机信息传递的环节过多,造成信息失真与信息延误。有些由于未能建立制度化的危机信息沟通渠道,缺乏明确的信息传递路径指示,导致危机信息传递效率低下。此外,在许多情况下,危机预报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到危机评估效率的高低。面对众多的信息,接收者无法确认哪些是真实的信息,哪些是虚假信息,哪些是关键信息,哪些是一般信息,因此在对潜在的危机作出判断的时候,往往表现得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要等到危机诱因非常明显的时候,才对潜在的危机予以确认,发出危机预报。而此时,往往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时候,不利于危机预控工作的开展。 (三)危机预警的预案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一些地区及其政府部门、企业虽然制定了危机应急预案,但由于研究不够、论证不充分,大多数应急预案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导致其存在预见性差、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此外,对预案的分级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准确,分级响应和危机指挥规定不具体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到位等问题。 二、构建与完善地方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面对层出不穷、类型各异的危机事件时,科学的公共管理危机预警机制是预防和降低危机损害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和完善预见性和操作性“双强”的危机预警机制。 (一)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提高个人的预警信号接收能力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全解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5题) 29 1、《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立法的最首要的目的是()。 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国家设定()响应等级。 B、四个 3、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是()。 D、民政部 4、阻断铁路干线、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交通8小时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 D、特别重大事件 5、阻断铁路干线、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交通4小时以上的事件属于()。 C、重大事件 6、由市地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负责调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 B、重大事故 8、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 D、咨询系统 9、某省因发生台风,这次灾害造成该省行政区域内共倒塌房屋18万间,此时应启动()响应。 B、Ⅱ级 11、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 B、属地管理 12、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除了取决于公共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外,还取决于()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 B、社会发展水平 13、每一级政府都需要成立由其首长担任负责人的危机管理指挥机构、上下各级形成高度集中统一领导与指挥的危机管理指挥系统。这是指()。 C、常设性原则 14、对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市(地)级政府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D、12小时 15、一次性紧急转移安置80-100万人的自然灾害应启动()应急响应的等级。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题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广州本田自我“曝光” 2007年3月19日起,50 余万辆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将被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实施召回。本次召回包括2003年1月7日到2006年12月21日期间生产的各款雅阁轿车共419613 辆。召回范围内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助力转向油管可能会出现渗漏。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转向操纵力增加,方向盘转动沉重。本次召回还包括2005年2月22日到2007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奥德赛轿车共68993辆,2005年8月1日到2005年9月30日期间生产的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共39800 辆。 案例分析: 1.公共关系是坚持以“美誉为目标”的,广州本田自揭“家丑”的行 为和公共关系的原则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2.公共关系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创新原则;互 利互惠原则;全员公关原则 3.坦诚原则就是告诉公众事件真相, 争取公众的同情,减少危机的损 失,使公众理解真实情况。 4.人道主义原则也就是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危机在不少情况 下会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舆论界对造成危及人的生命的事故或事件尤为重 视,甚至加以渲染。 5.企业要讲信用,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危机的发生必然会 给企业信誉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故而维护信誉原则是企业处 理危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6.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态度决定命运。对危机事件来说,这句话再 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 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再好的方法也会无济 于事。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危机四伏”的年代,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秉 承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理念,并保持良好而诚恳的态度将理念落实到实 处,无论遇到什么事件,都要把“诚实”、“负责”的态度放在首位, 真正经得起社会公众的考验,变“危机”为“机会,进而赢得消费者更高 的忠诚。 2.假如你是该厂的公关部经理,针对这一事故进行一次公关活动策划。 公关目标:让有关公众尽快得到该事件的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迅速平息流言,稳定企业 的正常生产秩序,尽可能减少事件对企业生产及在社会的公众形象的不利影响。 一、前期准备工作

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分析

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在通讯技术等科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管理制度及思维方式与新的生活方式间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具体到中国,中国正处在社会发展变革时期,同时又是经济腾飞发展时期,就社会转型期而言,其易于产生多种公共危机事件,中国目前处于矛盾相对集中和明显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公共危机不仅具备较大的发生频率,也涵盖了多种危机的类别,并会产生附加的连锁反应。而新媒体作为一个高速发展,具有快速性以及及时性特点的传播媒介,对中国公共危机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中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公共管理水平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提供了催化剂。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各级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何借助新媒体的特性更好的进行公共危机管理?这些都是政府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更好的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的公共管理,结合地方政府的实际案例,为上述问题寻找对策建议。同时,通过一系列研究分析,丰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理论体系,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并为政府在实践中更好的处理新媒体时代下的危机管理提供帮助。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 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学习前人研究的成果,发现其研究的不足。在文献资料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两个具体的真实案例,更为直观充分的对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文论述了以下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论述了公共危机管理及新媒体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并对新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影响做了简要说明;最后分析了三个相关研究理论。 第三章结合近些年山东省发生的两起重要公共危机处理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地方政府对新媒体下的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则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第六章阐述了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实现路径。 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2017公共危机管理网上行考答案

2017公共危机管理网上行考答案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2分)A. 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 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 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 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2. 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2分)A. 《紧急状态法》 B. 《突发事件应对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D.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3. 一级响应只需要满足下面选项中哪一条就可以? ( ) (2分)A.死亡200人以上 B. 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少于90万 C. 倒塌(严重损坏房屋) D.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4. 生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市(地)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地)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机事件,应属于()。(2分)A. 一般危机事件 B. 较大危机事件 C. 重大危机事件 D. 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5. 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2分)A.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 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 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 D.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6. 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2分)A.危害性 B. 不确定性 C. 超常性 D. 不可转化性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的原则。(2分)A.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B. 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赴什邡、绵竹地震灾区调研后的思考[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点击数:784 更新时间:2009-7-29 文章录入:freestome ] “5.12”汶川大震已过去两个多月时间,为了了解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灾后重建家园情况,我们学报编辑部一行于2008年7月22日至23日,深入到什邡的师古、绵竹的汉旺等地震灾区调研。我们通过实地察看、与灾民座谈、参观图片展览等方式,了解到灾区人民群众情绪稳定,生活、工作和学习已基本恢复正常,搭建的临时板式住房已进入尾声,重建家园正健康有序进行。灾区人民群众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这表明各级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比较完善,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明显增强。通过两天的调研,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地方政府构建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地方政府如何才能构建有效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呢?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应针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制定相应的预警、处理、恢复等应对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危机。一个完整的危机治理过程包括预警、准备、社会动员、回应与救治、善后处理五个阶段,因此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应以事前以预防为主,发生时要控制事态,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一、建立危机预警制度 危机预警制度的出发点是要求树立危机意识,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以便捕捉危机征兆。危机的预警是指危机发生前的预测、预防,主要包括:建立危机预警组织;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列出一系列可能导致危机的事件,确立危机发生的指标体系,实施重点监控;建立并完善危机预警机制。重点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防疫、气象、地震、洪涝等信息预报系统,在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企业(如旅游、航空、金融、电力供应、供水、通讯、防污染等)中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二、建立科学的危机处理决策机制 强力有效的应急决策机构应当由两部分组成:政府应急决策机构,由相关部门决策者组成;应急处理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出现时,各个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决策机构负责指挥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发布权威信息,行使调配资源的权力。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负责信息的分析处理,做出各种可行性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对二甲苯化工项目(PX)危机案例分析 2011级MPA班袁泉 一、案例背景 一个投资高达108亿、年产80万吨、可能给一座城市带来800亿元年GDP的“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工业项目,在科学家、政协委员和广大民意的推动下,最终“暂缓建设”。沸沸扬扬的厦门二甲苯化工项目(下称“PX项目”)事件于2007年5月30日有了实质性进展:5月30日上午,厦门市文化宫八楼,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丁国炎正式宣布了缓建“海沧PX项目”(PX,又称对二甲苯,化工原料,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的决定,并称市政府已委托新的权威环评机构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大环评范围,进行整个化工区区域性的规划环评。 二、案例描述 1、PX项目的立项审批 1990年1月,经国家批复,厦门海沧开发区确定了化工产业区。台商王永庆欲在此投资一电厂,后来几番论证,因为担心酸雨造成环境破坏,尤其怕影响以鼓浪屿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最终投资未能如愿,电厂后来迁到漳州。海沧化工开发区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待开发状态,仅有翔鹭化纤等少部分化工企业进驻,化工业未充分形成气候。 2000年前后,海沧成为厦门地产的新热点,地方政府加速了海沧地块的地产开发,着力要将其打造成厦门的“浦东”,政府背景的海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未来海岸”楼盘,直接起了带动作用。 2001年,翔鹭化纤向厦门市提出在海沧建设80万吨PX项目,该项目自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历经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的预审、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7月审查通过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而项目环评期间,厦门市并未进行全市公开听证,环评也没有公众参与。国家发改委将其纳入“十一五”PX产业规划7个大型PX项目之中,并于2006年7月核准通过项目申请报告。2006年11月1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建成投产。 2、政协提案引发的PX项目争议 海沧PX项目刚刚动工,就遭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等人的反对。今年“两会”期间,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对PX项目的选址与安全隐患表示了质疑,这使PX项目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份全国政协头号议案指出,海沧PX项目离居民区仅1.5公里,距离厦门市中心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均只有7公里。作为危险化工原料的PX在距离主城区之近的海沧,如此大规模生产,将会直接影响到厦门的生态环境,必须紧急叫停项目并迁址。

公共危机管理论述题题目及答案

论述题 1.2007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我国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试述其具体含义。 P41 ①关于统一领导,是指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分级负责,依法开展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统一由党委领导,这是由我国目前的政治架构决定的,也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实需要。很多公共危机具有起因复杂、应对牵涉部门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其应对需要广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统一由国务院来领导能够很好地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统一领导,便于快速高效地决策和调动资源,减少管理环节,减少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②关于综合协调,是指政府成立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协调不同部门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综合性和联动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多个部门在信息、技术、物资以及救援队伍等方面的相互合作。 ③关于分类管理,是指根据公共危机的不同性质和专业应对要求进行专业处置,以达到科学应对和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率。我国目前一般把公共危机根据性质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应根据不同类别和不同的专业知识要求,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应急机构,救援体系和队伍,并主要由它们承担不同类别的公共危机管理工作。④关于分级负责,是指对不同层级的公共危机,各级政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其自身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分级开展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危机管理中,按照公共危机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当公共危机管理涉及两个及以上行政区域的,就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⑤属地管理为主,是指在我国存在“条块分割”的情况下,强调条块结合和“条”要配合“块”,由产生公共危机的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发挥二者的优势。垂直机构的地方部门应该听从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发展、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无声无息的发生转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慢慢来袭,但相对于这种较慢的变化我们还能够适应以及应付的来,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改变去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人类在大自然前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助。如何在狂风暴雨、天崩地裂后站起来时我们的首要难题。纵观近几年世界各地和我国面对天灾人祸时的相关公共危机管理与处理,我们还有太多地方需要反思,还有太多地方需要讨论。 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况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经济、政治、环境、生命等造成威胁和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的突发事件。美国学者奥兰?杨认为,危机是由一组迅速展开的事件组成,它使破坏稳定的力量在总的系统或其中任何子系统中的影响作用大大超过正常水平,并增加在系统中爆发暴力的危险。 危机包括“天灾”和“人祸”,前者指的是自然灾害非人力所为,如:瘟疫、地震、海啸、洪水、冰雹、雷击等,这些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后者指由于人类社会主观因素造成灾祸。如:交通事故、政治谋杀、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以及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乃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核危机等。 危机管理理论是美国学者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使美苏两国意识到两国之间爆发“核对抗”的危险,意识到核战争将威胁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给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唤起了日本政界和学者们对于危机管理理论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便从政治领域扩展到了经济领域。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2003年中国发生SARS危机等事件之后越越让世界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误区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摘要: 如何应对危机事件,实质是对一个社会应对危机的综合考验,是政府执政水平高低的反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及时、有效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已成为政府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危机管理的原则,并如何进行政府危机管理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危机意识危机管理原则危机管理应对策略 居安思危,治不忘乱。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共危机不仅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而且给政府管理造成了威胁与挑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预测和识别可能遭受的公共危机,采取防备措施,阻止公共危机的发生,并尽量使公共危机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低限度的行为。国家和社会只有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环境下才能获得发展,对公共危机管理也成为了每个政府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危机和危机意识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与各种各样的危机伴生共存,危机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干扰和冲击是巨大的。危机是一种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危急的非均衡状态。它迫使相关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和抉择,采取有效的控制或调节行动,以维持系统的生存。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 考察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产生的,如地震、洪水、雪崩;二是人为引起的,如恐怖事件、经济过度波动。自然危机是天灾,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且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比较成熟。政府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措施,开展有效的救治行动。人为危机是人祸,更具偶然性,危害也更大。人们对人为危机的

从SARS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

从SARS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 . 2005-1-18 姜晓萍范逢春 所谓危机管理,是指组织为了避免或减轻因危机情境带来的损害,所从事的一种长期性的规划、不断从中学习并适应的动态管理过程,简言之就是组织为了应付危机情境所采取的一种管理策略及措施。危机管理的产生,使得人们对“危机”的含义有了全新的诠释:危表示危险,灾难;机,意味契机、转机。危机管理的功能,就在于预警危险、把握契机、促使转机,以达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目的。“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SARS的爆发是对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一场严峻考验,它一方面验证了我国政府在危机面前快速反应,敢于负责的领导魄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经验的不足和危机管理技术的落后。及时总结地方政府在应对SARS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对于警示我们必须重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便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SARS看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特点 (一)以民为本,公众利益优先的决策理念。 1 从工作方针上看,我国各地地方政府在SARS应急处理中始终将人民的健康和安危置于压倒一切的高度,贯彻“生命第一”的方针。如四川省在《四川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预案》中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即明确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目的。 2 从采取的措施上看,我国地方政府在处理SARS危机中实施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其目的都是为了切断疾病的传播源,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各地方政府皆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防治非典所需资金,并且做到专款

专用。尤其是对城市生活困难的居民、返乡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皆采用免费或补贴的形式提供预防药品、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等。即使是对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提供热情周到的医疗服务、社区服务。 3 从应对的结果来看,各地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从2003年4月份SARS大规模爆发,到6月下旬我国北京地区“双解除”,很快就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各地政府在危机舒缓阶段随之采取的一面抓疫情防治,一面抓经济建设的举措,使SARS对公共利益的冲击降到了最低,由此使公众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增强,提升了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据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与南京市舆情调查分析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五大城市2046户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88 5%的被访者对当地政府所采取的SARS防治措施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76 5%的被访者对政府的信心提高了。 (二)总体部署、分级负责的危机中枢指挥系统。 从危机管理的组织行为分析看,在应对SARS的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均成立了预防与控制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地方政府还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协同政府其他部门作好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组建应急处置工作队负责本地区重大疫情的现场处置,并对下级政府的疫情处置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和领导疫情监测等。在省之下,各市(州)、县(市、区)、乡(镇)、村(社)等也成立了相应的分级指挥系统,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为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提供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三)分级控制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防控机制。 1 分级控制原则。各地方政府根据非典流行特征及疫情变化,分级实施紧急控制措施,取得了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B、6小时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D、基本方针 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 )。C、10-29人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C、一案三制 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B、分类管理 7、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D、讲究方法原则 8、()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10、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 A、紧急规范 11、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 B、紧急处置性 12、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 )。 D、经济战略资源危机 15、在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 C、信息的不充分性 16、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 )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D、承办单位 17、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以及() C、举行新闻发布会 1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 B、6章 19、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内报至农业部。 C、24小时 20、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摘要:我们人类进入21世纪后,自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3年非典危机、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及2011年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职能也应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职能进行定位,以提高我国的抗风险能力,为经济的稳步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保障。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政府职能定位、和谐社会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不和谐的音符总是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非典”危机、禽流感的阴影还笼罩在人们心中,而频发的矿难事件、目前的朝核问题等等又都在提醒我们:我们一直生活在公共危机中。 如何正确地看待与应对公共危机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就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实施的职能进行定位,并希望能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一、理性对待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指可能对公共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状态,它具有破坏性、高度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等特征。除自然因素造成的公共危机以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也越来越多,破坏性可能更大。一些自然危机表面看来是由于不可抗拒力引起的,实际上也和人们的行动有关。如洪水的泛滥、乱砍滥伐森林,而导致植被严重破坏等就和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有直接关系。公共危机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政权的稳固以及世界大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动荡。此外从事物的辨证法讲公共危机亦是一种打乱既有体系或部分体系运作,对于体系内变量的一种急遽而突然变化的状况,对事态的未来发展推移具有不可判定性,这就使得我们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事实上,如果对公共危机进行充分预计、合理预防和妥善处理,则会使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也有可能转危为安,甚至因祸得福。 二、建立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应急指挥机构、社会动员体系、领导责任制度、专业救援队伍和专家咨询队伍等组成部分。应急管理机制是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在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