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

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两大领域,而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最具有实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店铺整理了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篇一

超精密加工技术浅析

[摘要]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两大领域,而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最具有实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与关键,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机械、电子、半导体、光学、传感器和测量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

1、概述

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一般工厂能稳定掌握的加工精度是lμm,与此相应,通常将加工精度在0.1―1μm,加工表面粗糙度在Ra0.02―0.1μm之间的加工方法称为精密加工,而将加工精度高于0.1μm,加工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1pm的加工方法称为超精密加工。

现代机械工业之所以要致力于提高加工精度,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提高制造精度后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产品的小型化,增强零件的互换性,提高装配生产率,并促进自动化装配。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尖端产品和现代化武器的制造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例如:对于导弹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导弹的命中精度,而命中精度是由惯性仪表的精度所决定的。制造惯性仪表,需要有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相应的设备【1】。例如:美国民兵m型洲际导弹系统陀螺仪的精度为0.03°一0.05°/h,其命中精度的圆概误差为500m,而MX 战略导弹(可装载10个核弹头)制导系统陀螺仪比民兵m型导弹高出一个数量级,从而保证命中精度的圆概率误差只有50~150m。如果1kg

重的陀螺转子,其质量中心偏离其对称轴0.5nm,则会引起100m的射程误差和50m的轨道误差。惯性仪表中有许多零件的制造精度都要求达到小于微米级。例如:激光陀螺的平面反射镜的平面度为0.03一0.06μm,表面粗糙度为0.012pm以下,反射率为99.8%。人造卫星的仪表轴承是真空无润滑的轴承,其孔和轴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max=1nm(0.001协m),其圆度和圆柱度均以nm为单位。雷达的关键元件波导管,其品质因数与内表面的粗糙度有很大关系。内腔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好。其端面要求有很小的粗糙度、垂直度、平面度值。采用超精密车削,波导管内腔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01一0.02μm或0.01μm,端面粗糙度可达华0.01pm,平面度小于0.1μm,垂直度小于0.1μm,可使波导管的品质因数值达到6000,而用一般方法生产的只能达到2000一4000。红外探测器中接收红外线的反射镜是红外导弹的关键性零件,其加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导弹的命中率。只有采用超精密车削,方能满足上述要求【2】。

又如,己被美国航天飞机送入空间轨道的,用来摄制亿万公里远星球图像的哈勃望远镜(HST),其一次镜要求使用直径2.4m,重达900kg的大型反光镜,并且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为此,专门研制了超精密加工(形状精度为0.01μ m)光学玻璃用的6轴CNC研磨抛光机。由于HST计划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硬脆材料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了能反馈加工精度信号的CNC研磨加工技术【3】。从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采用超精密加工技术才能制造精密陀螺仪、精密雷达、超小型电子计算机及其它尖端产品。

2、发展现状

在过去相当的一段时期,精密加工,特别是超精密加工的应用范围很狭窄。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不仅进入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从单件小批生产方式走向大批量的产品生产。例如:磁带录像机的磁鼓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是超精密加工的典型零件,而录像机的产量在1985年已达到3300万台。在机械制造行业,己经改变了过去那种将精密机床放在后方车间,仅用于加工工具,卡具,量具的陈规。现在,工业发达

国家已经将精密机床搬到前方车间,直接用于产品零件的加工。

超精密加工走向大批量产品生产的事实使人们不得不正视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成本和效率,现代超精密加工不仅需要达到极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应该保证成本低,效率高,成品率高。这对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我国当前某些精密产品尚靠进口,有些精密产品靠老工人手艺,因而废品率极高。例如现在生产的某种高精度惯性仪表,从十几台甚至几十台中才能挑选出一台合格品,磁盘生产质量尚未完全过关,激光打印机的多面棱镜尚不能生产。1996年我国进口精密机床价值达23亿多美元(主要是精密机床和数控机床),相当于同年我国机床的总产值,某些大型精密机床机械和仪器国外还对我们禁运。

3、展望

这些都说明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目前包含三个领域:

1)精密切削,如超精密金刚石刀具切削,可加工各种镜面,它成功地解决了高精度陀螺仪,激光反射镜和某些大型反射镜的加工。

2)精密和超精密磨削研磨,例如解决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片的加工和高精度硬磁盘等的加工。

3)精密特种加工,如电子束,离子束加工,使美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线宽达到0.1μm。

根据我国的当前实际情况,参考国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开发超精密技术基础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超精密切削、磨削、研抛的基本理论和工艺;

2)超精密设备的精度,动特性和热稳定性;

3)超精密加工精度检测及在线检测和误差补偿;

参考文献

[1]Wang WH, DongC, Shek CH. Bulkmetallic glasses[J].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2004, 44(2-3): 45-89.

[2]Klement W, Willens RH, Duwez P. Non-crystalline structure in so-lidified gold-silicon alloys[J]. Nature, 1960, 187(4740): 869-

870.

[3]Boonrat Lohwongwatana, Jan Schroers, William L Johnson. Strai rate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in bulk metallic glass-forming liquid[J] Physical ReviewLetters, 2006, 96(7): 075-503.

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篇二

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产品精细化程度逐步提高,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机械加工向着更高精度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介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产生背景、概念、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几种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对未来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超精密加工技术背景概念发展状况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U270.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产生的背景

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有着制造技术发展的足迹。直至近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出现了,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和磨削。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化学工业等,尤其是国防工业部门,要求尖端科学技术产品向高精度、高速度、大功率、小型化方向发展,以及在高温、高压、重载荷或腐蚀环境下长期可靠地工作。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各种新结构、新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精密零件大量出现,其结构和形状越来越复杂,材料的性能越来越强韧,对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完整性要求越来越严格,使机械制造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任务:(1)解决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问题。如硬质合金、钛合金、耐热钢、不锈钢、淬火钢、金刚石、石英以及锗、硅等各种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脆性的金属及非加工。(2)解决各种特殊复杂型面的加工问题。如喷气涡轮机叶片、整体涡轮、发动机机匣、锻压模等的立体成型表面,各种冲模、冷拔模等特殊断面的型孔,炮

管内膛线、喷油嘴,喷丝头上的小孔、窄缝等的加工。(3)解决各种超精密、光整零件的加工问题。如对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很高的航天航空陀螺仪、精密光学透镜、激光核聚变用的曲面镜、高灵敏度的红外传感器等零件的精细表面加工,形状和尺寸精度要求在0.1皮米以上,表面粗糙度尺寸要求在0.01微米以上。(4)特殊零件的加工问题。如大规模集成电路、光盘基片、复印机和打印机的感光鼓、微型机械和机器人零件、细长轴、薄壁零件、弹性元件等低刚度零件的加工。;要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很难实现,有些根本无法实现。在生产的迫切需求下,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借助于多种能量形式,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加工方法。超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就是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 基本概念和范围

制造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原材料的几何形状、性质和外观,制成零件以及将零件装配成产品的操作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将原材料转变成具有使用价值和更大经济价值的产品。产品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主要有(1)的加工机床的运动误差,如导轨误差、主轴回转误差等等;(2)刀具制造误差与磨损;(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的误差范围较大,而超精密加工技术由于应用了新的加工介质,改变了原有的加工机理,使加工误差大大降低。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是指亚微米级(尺寸误差为0.3~0.03微米,表面粗糙度为Ra0.03~0.005微米)和纳米级(精度误差为0.03微米,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05微米)精度的加工。实现这些加工所采取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则称为超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精密加工的机理,超精密加工的设备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工具及刀磨技术,超精密测量技术和误差补偿技术,超精密加工工作环境条件。

人们把这种技术总称为超精工程。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三个领域:(1)超精密切削加工,如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可加工各种镜面。它已成功地解决了用于激光核聚变系统和天体望远镜的大型抛物面镜

的加工。(2)超精密磨削和研磨加工如高密度硬磁盘的涂层表面加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片的加工。(3)超精密特种加工如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图形是用电子束、离子束刻蚀的方法加工,线宽可达0.1微米。如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加工,线宽可达2~5nm。

三. 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先进制造技术的水平和发展,利用它进行产品革新、扩大生产和提高国际经济竞争能力。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和英国等。

美国是开展超精密加工技术最早的国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于航天等尖端技术的需要,美国首先发展了结果是刀具的超精密切削技术,并发展了相应的空气轴承主轴的超精密机床,用于加工激光核聚变反射镜、战术导弹及载人飞船用的球面和非球面的大型零件等等。如美国的LLL实验室和Y-12工厂在美国能源部的支持下,于1983年7月研制成功大型超精密金刚石车床DTM-3型,该机床可加工各种大型光学设备,加工精度可达到形状误差为28nm(半径),圆度和平面度为12.5nm,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4.2nm。该机床与该实验室1984年研制的LODTM大型超精密车床一起仍是现在世界上公认的技术水平最高、精度最高的大型金刚石超精密车床。

在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英国克兰菲尔德技术学院所属的克兰菲尔德精密工程研究所(CUPE)享有较高的声誉,他是当今世界上精密工程的研究中心之一,是英国超精密加工技术水平的独特代表。如CUPE 生产的Nanocentre既可以进行超精密车削,又带有磨头,也可以进行超精密磨削,加工工件的形状精度可达0.1微米,表面粗糙度Ra小于10nm。

日本对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相对于美国和英国来说起步较晚,但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日本通产省于1986年制订了一个“超尖端加工系统研究开发”的大型计划,该计划1987年1月开始执行,约需8年时间完成,计划总经费为150 到200

亿日元。大型计划由二部份组成:高密度、高能量受激射束技术和三维曲面超高性能机械加工技术。为了保证超精密加工技术成为可能,还有二项辅助技术:超精密测量技术和加工环境的控制技术。高密度、高能量射束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大输出功率长寿命的准分子激器和高能量离子束技术。当准分子激光照射氮、氯等气体时,其分子分解,蒸发到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基础材料表面,形成高性能的薄膜。高密度高能量离子束技术是利用非热平衡过程对材料进行选择性极高的处理或高速处理,以达到局部处理的目的。因此, 射束技术的研究, 主要为解决难合成材料和高性能材料的合成, 高品位薄膜的形成,材料表面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应用。三维曲面超高性能机械加工技术以超精密加工为中心,包括切削、磨削、研磨和利用射束的新型复合加工技术,主要内容是研制超精密机械加工装置。用切削的方法不可能达到原子级的精度, 所以需进一步研究切削机理,发展特种加工技术。机械化学研磨和弹性发射切削加工等方法将从实验室向工业应用发展。

我国目前已是一个"制造大国",制造业规模名列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近年来在精密加工技术和精密机床设备制造方面也取得了不小进展。但我国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与发达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每年虽有大量机电产品出口,但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价格亦较便宜的中低档产品;而从国外进口的则大多是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的高档产品。目前我国每年需进口大量国内尚不能生产的精密数控机床设备和仪器。由于国外一些重要的高精度机床设备和仪器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而这些精密设备仪器正是我国发展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所迫切需要的,因此,为了使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不受制于人,我们必须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自主发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争取尽快将我国的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

超精密加工技术论文

论述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工作环境 前言 超精密加工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及现代电子技术、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是尖端技术产品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同时,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机械、液压、电子、半导体、光学、传感器和测量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超精密加工对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对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标准之一。 目前超精密加工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达到绝对加工精度为0.1μm或表面粗糙度为Ra 0.0lμm以及达到加工允差和加工尺寸之比为106的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纳米加工对环境的要求就更加苛刻。只有对它的支撑环境加以严格控制,才能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所需的支撑环境主要包括空气环境、热环境、振动环境、声环境和磁环境等几个方面。本文着重介绍温度环境以及振动环境两个方面的环境因素以及一般的解决措施。 一、温度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超精密加工技术越来越成为工业化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支撑。保证良好的稳定加工条件是实现超精密加工的关键之一。据文献统计,在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中机床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占总误差的40%~70%。超精密加工60mm长的铝合金工件,温度变化1℃将产生1.35μm的误差。若确保0.1μm级加工精度,环境温度变化至少应控制在0.1℃范围内。 国外比较成功的经验是将机床加工部位或其特征部位实现局部恒温化,进行积极的温度控制,例如美国LLNL实验室把超精密机床放置在铝制框架和耐热塑料制成的掩蔽间中,从天棚顶向下吹入流量为20m3/min的恒温空气,采用冷却水-空气热交换方式的温控系统,达到±0.04℃的温控精度。 温度控制主要的2种传热介质是油和空气,油的热容比较高且不可压缩,所以油喷淋温度可以比气喷淋达到更高的控制精度,美国LLNL实验室使用恒温油对放在局部恒温玻璃罩内的一台双轴超精密金刚石车床进行喷射,可以使加工区域内的温度保持在20℃±0.06℃。然而,对于由于气浮运动所具有的低摩擦和高精度的突出特点,很多超精密机床和超精密机构采用了气喷淋的温度控制系统。本文介绍的气喷淋系统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了超精密环境±0.05℃的温度控制精度。 环境规划 我们实现的超精密加工环境见图1。其一般控制区域为一无窗的房间,以避免日光的影响。房内未设置暖气,因为在冬季,暖气会引起很大的局部过热。该房间有一玻璃门与外界隔离。此区域的控制用较大功率的空调实现,其温度控制精度在3℃以内,设定温度比玻璃隔间内低4℃~5℃。操作人员在此区域内活动。 精密控制区域用双层玻璃与一般控制区隔开。使用石英电热管加热,最高功率达3kW。

超精密加工技术论文【精选文档】

超精密加工技术简介论文 学校:XXXXX 学院:XXXX 班级:XXXXX 专业:X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 指导教师:XXX

目录 目录 .......................................................................................................................................... - 1 - 一、概述................................................................................................................... - 0 - 1、超精密加工的内涵...................................................................................... - 0 - 2。、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性................................................................ - 0 - 二、超精密加工所涉及的技术范围....................................................................... - 1 - 三、超精密切削加工............................................................................................... - 2 - 1、超精密切削对刀具的要求.......................................................................... - 2 - 2、金刚石刀具的性能特征.............................................................................. - 2 - 3、超精密切削时的最小切削厚度.................................................................. - 2 - 四、超精密磨削加工............................................................................................... - 3 - 1、超精密磨削砂轮.......................................................................................... - 3 - 2、超精密磨削砂轮的修整.............................................................................. - 3 - 3、磨削速度和磨削液...................................................................................... - 4 - 五、超精密加工的设备........................................................................................... - 4 - 六、超精密加工的支撑环境................................................................................... - 5 - 1、净化的空气环境.......................................................................................... - 5 - 2、恒定的温度环境.......................................................................................... - 5 - 3、较好的抗振动干扰环境.............................................................................. - 6 - 七、超精密加工的运用领域................................................................................... - 6 - 八、超精密加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 6 - 1、超精密加工的现状...................................................................................... - 6 - 2、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前景.............................................................................. - 7 - 总结:....................................................................................................................... - 8 - 参考文献: ................................................................................................................. - 8 -

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

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两大领域,而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最具有实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店铺整理了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超精密制造技术论文篇一 超精密加工技术浅析 [摘要]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两大领域,而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最具有实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与关键,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机械、电子、半导体、光学、传感器和测量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 1、概述 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一般工厂能稳定掌握的加工精度是lμm,与此相应,通常将加工精度在0.1―1μm,加工表面粗糙度在Ra0.02―0.1μm之间的加工方法称为精密加工,而将加工精度高于0.1μm,加工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1pm的加工方法称为超精密加工。 现代机械工业之所以要致力于提高加工精度,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提高制造精度后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产品的小型化,增强零件的互换性,提高装配生产率,并促进自动化装配。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尖端产品和现代化武器的制造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例如:对于导弹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导弹的命中精度,而命中精度是由惯性仪表的精度所决定的。制造惯性仪表,需要有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相应的设备【1】。例如:美国民兵m型洲际导弹系统陀螺仪的精度为0.03°一0.05°/h,其命中精度的圆概误差为500m,而MX 战略导弹(可装载10个核弹头)制导系统陀螺仪比民兵m型导弹高出一个数量级,从而保证命中精度的圆概率误差只有50~150m。如果1kg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论文模版

论文 题目:碳化硅轻量反射镜的超精密加工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运用在线电解磨削技术( EL ID )加工大型碳化硅球面镜(口径<360 mm ) ,设计了一套专用的静压组合夹具用以抑制加工过程中因磨削力引起的工件变形。结合在线面形测量和基于误差补偿的补正加工方法,可以获得面形精度为P - V值0. 8μm、表面粗糙度为R a 7. 8 nm 的高质量碳化硅球面镜。 关键词:烧结碳化硅宇宙望远镜EL ID磨削超精密加工 正文 碳化硅( SiC)是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陶瓷材料。它具有耐热、耐磨损、耐环境、比刚度高、热传导率高、热膨胀系数小等优良特性,现已在半导体、能源及航空与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航天领域,随着反射镜的大型化,对高刚性轻量主镜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而碳化硅制造技术的进步,使之成为大型主镜的首选材料[ 1 ] [ 2 ] 。例如,日本即将发射的远红外探测卫星(ASTRO - F)的<760 mm主镜即采用了碳化硅陶瓷材料,它以3 mm厚多孔质碳化硅作为镜坯骨芯,两侧再用化学蒸气沉积法覆以015 mm厚的CVD- SiC膜[ 2 ] 。欧盟HERSCHEL计划和日欧联合SP ICA计划也正在研讨采用碳化硅作为主镜材料。在线电解修整( EL ID)磨削技术已经在各类硬脆性材料的超精密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 ] ,可实现陶瓷材料的高效镜面加工,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纳米级尺度,甚至可免除后续抛光工序[ 4 ] ,从而大大减少加工所需时间,降低加工成本。在本研究中,利用EL ID磨削技术来加工口径为<360 mm的碳化硅球面反射镜。该镜设计成三角形多孔结构以减轻重量,且光学面和背面加强筋都很薄。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专用的静压组合夹具,以减少加工过程中因磨削力引起的工件变形,保证球面镜的轮廓形状精度。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利用机载在线测量系统跟踪球面镜的面形误差,反复进行误差补偿磨削以提高面形精度。 1 碳化硅镜坯设计与制造 研制大口径反射镜要求在具有足够高的动静态刚度的条件下对它进行最大程度的轻

精密超精密加工论文

微切削加工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李勇1 (1.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微型化、精密化已成为目前全球制造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高效率、高精度化的微细加工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精密微细切削加工是在传统的金属切削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面向微小型系统中各种材料结构件的加工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微细加工方法。 关键词:精密微细切削;切削机理; 0引言:当今,现代制造技术正向着两个趋势发展,一方面向着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使制造技术形成一个系统,进行设计、工艺、和生产管理的集成,统称为制造系统自动化;另一方面寻求固有制造技术的自身微细加工的极限,即在现代制造技术中,能够加工微小零件的微细尺寸极限是多少,所以微细加工技术是指制造微小尺寸零件的加工技术[1] 精密加工和微细加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现在制造技术的前沿,微细加工是属于精密加工范畴的。现在制造技术发展很快,不仅出现了微细加工技术,而且还出现了超微细加工技术,所谓超微细加工技术就是指制造超微小尺寸零件的加工技术。 1微切削加工技术 微切削是一种快速且低成本的微小零件机械加工方式,而且不受材料的限制,使用CNC 加工中心可实现2D、215D简单特征到复杂3D曲面零件的微加工(见图1),通过使用此法加工出的微小模具可达到批量生产的目的。随着微机电系统和微机械的多样化发展,对拥有不同机械性能与电子特性的微元件的需求也显得越来越迫切。微机电系统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需要制造极小的高精密零件的工业,例如生物、医疗装备、光学以及微电子( 包括移动通信和电脑组件) 等都有大量的需求。然而,并非每种应用在微机电系统或微机械上的微元件都能利用集成电路技术生产出来,因此新的材料和新的微制造技术以及微切削技术陆续被研究发展出来以下主要介绍微切削装备、刀具、切削机理。 图1微切削加工的零件 1.1微切削加工技工尺度

超精密切削加工_论文

超精密切削加工 摘要:超精密切削加工主要是用高精度的机床和单晶金刚石刀具进行的加工。故一般称为金刚石刀具切削。超精密切削实际上是刀具刀尖部分与工件的相互作用,分析了金刚石刀具刀尖几何形状和切削刃的锋利度对超精密切削加工质量的影响“认为正确地选择刀尖部分几何形状和修光刃钝圆半径是获得高质量加工表面的有力保证”。本文介绍超精密切削的历史以及应用,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技术以及影响切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关键词:超精密; 金刚石;切削; 刀具 Abstract:The ultra precision cutting with high precision machine tool is mainly single crystal of diamond tools and machining. So generally called diamond cutting. The ultra precision cutting tool tip is actually part of the mutual function, analyzed the diamond tool tip geometry shape and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ultra precision machining sharpness th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think correct choice of the tip of the geometric shape and light blade obtuse radius is get high quality processing surface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ltra precision cutting the history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diamond tool super precision cutting, the ultra precision machine tools key components of the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utting surface roughn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etc. Key words:the ultra precision; diamond; cutting; tool 0 引言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适应现代高科技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技术, 是高科技尖端产品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重要标志, 是先进制造技术基础和关键, 是新技术的生长点, 也是装备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军用和民用工业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刚石超精密切削技术, 是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最早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实现超精密切削加工主要应满足三个条件,即超高精度的机床,超稳定的加工条件和超精密级的刀具。 1.超精密切削加工简介 1.1超精密切削的历史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论文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尖端技术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对此都极为重视,投入很大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同时实行技术保密,控制关键加工技术及设备出口。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业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提高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发展高新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已成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 精密超精密加工是指亚微米级(尺寸误差为0.3~0.03μm,表面粗糙度为Ra0.03~0.005μm)和纳米级(精度误差为0.03nm,表面粗糙度小于 Ra0.005nm)精度的加工。实现这些加工所采取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则称为精密超精加工技术。加之测量技术、环境保障和材料等问题,人们把这种技术总称为超精工程。 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三个领域: 1.超精密切削加工如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可加工各种镜面。它已成功地解决了用于激光核聚变系统和天体望远镜的大型抛物面镜的加工。2.超精密磨削和研磨加工如高密度硬磁盘的涂层表面加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片的加工。3.超精密特种加工如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图形是用电子束、离子束刻蚀的方法加工,线宽可达0.1μm。如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加工,线宽可达2~5nm。 近年来,在传统加工方法中,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精密高速切削、精密砂带磨削等已占有重要地位;在非传统加工中,出现了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等高能加工、微波加工、超声加工、蚀刻、电火花和电化学加工等多种方法,特别是复合加工,如磁性研磨、磁流体抛光、电解研磨、超声珩磨等,在加工机理上均有所创新。 (1)高精度。包括高的静精度和动精度,主要的性能指标有几何精度、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分辨率等,如主轴回转精度、导轨运动精度、分度精度等; (2)高刚度。包括高的静刚度和动刚度,除本身刚度外,还应注意接触刚度, (3)高稳定性。设备在经运输、存储以后,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应能长 (4)高自动化。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加工设备多采用数控 加工设备的质量与基础元部件,如主轴系统、导轨、直线运动单元和分度转台等密切相关,应注意这些元部件质量。此外,夹具、辅具等也要求有相应的高 加工工具主要是指刀具、磨具及刃磨技术。用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值得研究的问题有: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刃磨,其刃口钝圆半径应达到2~4nm,同时应解决其检测方法,刃口钝圆半径与切削厚度关系密切,若切削的厚度欲达到10nm,则刃口钝圆半径应为2nm 磨具当前主要采用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这种砂轮有磨料粒度、粘接剂、修整等问题,通常,采用粒度为W20~W0.5的微粉金刚石,粘接剂采用树脂、铜、纤维铸铁等。 航天、航空工业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民用客机等,在制造中都有大量的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需求,如人造卫星用的姿态轴承和遥测部件对观测性能影响很大。该轴承为真空无润滑轴承,其孔和轴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y0.01μm,

机械加工中的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机械加工中的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在现代制造业中,机械加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航空航天到电子、仪器 仪表再到医疗设备等,都离不开机械加工。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超精密加工技术被认为是实现高精度零件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将探讨机械加工中的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背景和定义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高精度加工方法,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现 代高科技产品对零件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机械加工方法难以满足这种要求,因此超精密加工技术应运而生。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核心在于控制工件和加工工具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精确的 轴向运动和旋转运动来实现对零件的切削和磨削。在超精密加工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包括单刀具切削加工、研磨抛光加工和电解加工等。 2.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那些对零件精度要求极高 的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如发动机零部件、航班控制系统等,对于零件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电子领域也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如半导体制造、精密仪器等。 另外,医疗设备领域也对超精密加工技术有很高的需求,如人工关节、牙科种 植等,对于零件的精确度和表面光洁度有极高的要求。此外,光学仪器、光学镜头、高精度仪器仪表等都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 3.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工精度的提高、加工效率 的提升以及加工稳定性的改进。

在加工精度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切削工具、优化加工工艺参数以及提高加 工设备的动态性能来提高加工精度。同时,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对加工过程的在线监测和精确控制。 在加工效率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切削工具的材料与结构、优化切削力的传 递与调整、提高切削液的加工性能等手段,实现了超精密加工的高效率。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方式来提高加工效率。 在加工稳定性方面,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参数,提高加工环境的稳定性,改善切削液的加工性能以及提高切削工具的耐用性等手段,实现了超精密加工的稳定性。同时,在加工过程中,研究人员也加强了对切削过程和切削力的监测和控制,使加工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4.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超精密加工技术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首先,随着制造业的发展, 对零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的提高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其次,加工效率的提高是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加工工艺和设备,提高加工效率。最后,加工稳定性的改善也是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工设备和切削工具的稳定性,并加强对加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总之,超精密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实现高精度零件制 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以及改善加工稳定性。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将会进一步推动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为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制造提供更好的支持。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制造中的应用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制造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工业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材料和光学器件也不断出现,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发展。而为了满足这些新型材料和光学器件在精度上的要求,超精密加工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光学元件的制造过程中。 一、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近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加工技术,是指在微小尺寸范围内,对光学元件进行精密加工的机械加工技术。这种技术利用了光束的自相干性和波前控制技术,可以对光学元件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并且实现微尺度的三维加工,并且其加工精度可以达到亚纳米甚至更高的水平。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的制造中,广泛应用于光学棱镜、光学透镜、光学反射器等领域。这种技术在光学元件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机械加工技术在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加工效果。 二、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制造中的优势 1. 高加工精度:超精密加工技术采用了非接触式的加工方式,避免了直接接触对工件产生的形变和精度损失,可以将加工精度控制在亚纳米甚至更高的水平,可以满足高精度光学元件的制造需求。 2. 高表面质量: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加工过程需要在超高真空的环境下进行,可以避免采用传统机械加工技术所存在的磨损、热变形等问题,加工出来的表面非常光滑,表面质量非常高。 3. 可加工性广:超精密加工技术采用非接触加工方式,所以可以加工多种各样的材料,如单晶体、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等。 三、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1.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反射器制造中的应用: 反射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天文望远镜、光学测试等领域的光学器件,制造精度 要求高,制造难度大。超精密加工技术可以在单晶材料上实现反射镜的精密制造,可以实现数百万次的精密加工,从而达到亚纳米级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 2.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透镜制造中的应用: 透镜是光学元件中重要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电子设备、照相机等领域。采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加工透镜,制造成本高,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难以控制。而采用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透镜,则可以实现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透镜加工,将加工精度控制在亚纳米级别。 四、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需关注的问题 尽管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的制造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其 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成本问题:超精密加工技术需要使用最先进的设备,这样 会导致制造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和普及。 2.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加工速度问题: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加工速度相对较慢,需 要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能完成一次加工,这会影响其在批量生产中的应用。 3.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可控性问题:超精密加工技术还需要高精度的环境控制, 这对加工现场的环境要求很高,不易达到理想状态。 结语: 总之,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其在光学元件制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虽然其仍然存在其自身的发展问题,但是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其将会更加成熟、完善,为光学元件的制造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研究及应用

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研究及应用 超精密加工技术一直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在半导体、光学、航空、能源等领域中的应用,无不体现其巨大的意义和价值。超精密加工技术能够制造出高精度、稳定性好、无缺陷的精密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一、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日本推出了一 种新型加工技术,叫做“单晶加工”。该技术利用光学原理和精密机械加工,将晶体材料完美地加工成单晶。 20世纪60年代,磁悬浮切割技术被充分研究,并应用于加工金属、玻璃等材料。该技术可以将切割厚度控制在1微米以下,达到高精密度的切割要求。 20世纪70年代,有了激光切割技术,这种技术不同于传统机械切割方式,而 是利用激光束进行切割。由于激光光束的直线度高,可以实现极高的精度和稳定度。 20世纪80年代,微细加工技术逐渐兴起。这种加工技术能够以微观尺度进行 高效加工,其具有优异的表面粗糙度和防抖动性能,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零部件。 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1. 半导体行业 半导体行业是超精密加工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半导体集成电 路的尺寸越来越小,制造过程对零部件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精密加工技术能够在微观尺度上制造出高度一致且表面光滑的微处理器。 2. 光学行业

光学行业也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利用超精密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近乎完美的光学元件,其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别,从而实现更高的光学性能。 3. 航空行业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航空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航空行业对零部件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超精密加工技术能够制造出非常高精度的零部件,为飞行器的性能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 能源行业 能源行业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制造核聚变反应堆等核能设备时,需要使用到超精密加工技术。该技术能够制造出高精度的零部件,从而提高核反应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三、未来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制造业的逐渐转型,超精密加工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未来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也会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1. 超快捷加工技术 相比传统加工方式,超快捷加工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原材料制造成需要的零部件,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 高速加工技术 高速加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制造任务。 3. 多功能加工技术 多功能加工技术具有快速、精细、灵活的特点,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制造需求。

超精密加工原理及其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超精密加工原理及其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超精密加工是指在数微米级别以内进行的加工。它对材料的处 理具有极高的精度和极小的尺寸容差,常用于精密器械和高科技 制造领域。本文将介绍超精密加工原理及其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一、超精密加工原理 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微电子加工、微细加工、光学加工、纳米 加工等多种处理技术。其中,微电子加工主要利用电子束刻蚀、 光刻技术,刻制非常细小的线路和元件;微细加工主要采用大概 率绿光装置、纳米喷射等方法制造极小的部件;而光学加工则是 通过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电火花加工等方法,处理更加精密 的零件和表面纹理。 最近几年,纳米加工已成为超精密加工中重要的分支之一。纳 米加工是指在纳米级别下进行的加工过程,它涉及了量子力学、 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多种技术。纳米加工可以制造出非常小的太阳 能电池、微型芯片等高科技产品,更适用于生物科技和医药领域 的应用。

二、航空领域中的超精密加工应用 由于航空零部件体积小、强度高、质量轻的特点,航空领域是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航空制 造过程中被广泛运用,可以为飞机的设计、制造和性能提升带来 显著的效果。 (一)超精密加工在发动机制造领域的应用 发动机是航空领域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制造工艺直接影 响到飞机的性能。超精密加工技术可以为发动机的制造和性能提 升提供支持。例如,采用光学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发动机叶轮的表 面平整度和大气动性能。此外,采用微电子加工也可以将零件的 尺寸缩小至几微米,使得机能大幅提升。 (二)超精密加工在航空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 超精密加工可以在航空材料加工领域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采用微细加工可以生产出直径仅有几微米的纳米线,进而制造出 更加高效的太阳能电池等零部件。此外,光学加工技术也可以加

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论文3篇

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论文3篇 1.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概述 随着现代机械制造水平的逐渐提高,相应的制造工艺也得到一定的快速开展。高柔性、高精度、高效率已经逐渐成为了制造工艺的主要特点,出现的这些特点,不仅可以提高制造工艺的效率,还可以使制造工艺在产品特性、科技领域等方面获取更大的成就。 1.2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特点 1.2.1高柔性 机械技术的开展方向之一就是加工柔性化。加工柔性化指的就是加工的多样性、灵活性、多适应性。随着各种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产生,在机械制造系统中逐渐出现了机械柔性的概念,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实施。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分成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自动线,这些均是在数控设备的根底上,利用自动运储系统进行连接的。同时,主要就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各种零件的加工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柔性制造系统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2.2高精度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高精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特点。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科学、国防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精度,有效促进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稳定开展。 1.2.3高效率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高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特点。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高效率特点主要表达在缩短工期、提高加工速度

这两方面。比方,冷加工工艺,主要可以采取三种方法:一是,多重加工方法。通过对各种设备加工方式的集中整合,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一定的控制,保证切削加工程序的高效进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加工周期和辅助时间。二是,提高切削速度。利用TIC硬质合金刀具、金刚石刀具、陶瓷刀具等一些具备高性能的刀具,保证切削线速度能够到达10m/s之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切削速度。三是,强化新加工工艺的运用。比方,应用激光、电火花、化学腐蚀等加工工艺展开相关的机械制造加工。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加工难度大、性能要求特殊的材料而言,也可以利用一些新加工工艺展开机械制造,保证机械制造加工的有序进行。 2.1模具成型技术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飞机、汽车、家电、仪表等产品中,三分之一以上的零件均是利用模具的加工方式生产的,近些年来,产品精加工的四分之一、粗加工的四分之三均是利用模具进行生产的。模具成型技术的关键就是有效提高自身的精度,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模具成型技术中,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能够对电极自动更换相重复定位精度进行控制,实现了复杂性的加工。 2.2精密切削技术 在现代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依然可以采用直接切削的方式,提高零件加工的精度。然而,假设要想利用切削实现外表粗糙度的高水平精度,就一定要加强刀具、工件、机床等外界因素的干扰。比方,要想有效提高机床加工的精度,就一定要保证机床本身具有很强的刚度、很小的热变性、很好的抗震性。通过精密定位技术、精密控制技术、精密陶瓷导轨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确

精密制造中的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精密制造中的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第一章简介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精密制造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要求越 来越高。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制造技术,是对产品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严格要求的制造工艺。本文将介绍超精密加 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工业应用。 第二章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分类 超精密加工技术可分为研磨加工、镜面加工、蚀刻加工、电火 花加工、激光加工等多种技术。其中研磨加工是使用人工或机械 力量在砂轮、磨料等物质的作用下,将高硬度材料或超硬材料制 成特定的形状;镜面加工则是将光学元件或其它组件表面加工到 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蚀刻加工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和溶解的 作用来加工材料的表面、结构和器件;电火花加工是以放电过程 为基础,运用高频电脉冲和电火花的作用,来实现高精度加工; 激光加工利用激光的特殊能量特性,来实现对材料的切割、焊接、钻孔等高精度加工。 第三章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不同的行业中,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 航空航天领域,超精密加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发动机叶片、轴承、气动和舵机等部件的加工制造中;在光电子技术领域,超精密加

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激光系统、空间光学、摄像头、显示器、手 机屏幕等产品的加工制造中;在微电子技术中,超精密加工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芯片加工和器件加工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也在不 断深入,比如通过使用数控机床、激光加工等先进装备,使得加 工的精度越来越高,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加工速度和降低能量损 耗等手段,提高加工效率。此外,新型材料的出现和物理学、化 学等科学的发展,也为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会和 挑战。 第四章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广泛,尤其是在一些对产品精度、表面 质量要求极高的领域。例如在光电子领域,超精密加工技术被广 泛应用于显示器、手机屏幕、摄像头等产品的制造中,以保证其 清晰、稳定的图像,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在 微电子领域中,超精密加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芯片加工和器件制 造中,以保证其运行的精度和可靠性;在航空航天领域,超精密 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叶片、轴承、气动等部件的制造中,以保证其稳定、高效的运行。 第五章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超精密切削论文切削加工技术论文

超精密切削论文切削加工技术论文 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探析 摘要:超精密切削加工主要是由高精度的机床和单晶金刚石刀具进行的,故一般称为金刚石刀具具切削或SPDT。对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及其机理进行介绍和总结,希望对超精密加工行业同事有所指导。 关键词:超精密切削;金刚石;机床 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可将机械加工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三个阶段。加工精度在0.1~1μm,加工表面粗糙度在Ra0.02~0.1μm之间的加工方法称为精密加工;精度高于0.1μm,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1μm之间的称为超精密加工。因此,如果从去除单位尺寸将切削加工加以区别的话,以微米级的去除,才属于超精密加工。 1 金刚石刀具切削的机理 超精密切削加工主要是由高精度的机床和单晶金刚石刀具进行的,故一般称为金刚石刀具切削或SPDT(Single Point Diamond Turning)。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加工虽有很多优点,但要使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是很简单的事,许多因素都对它有影响。 1.1 切削厚度与材料切应力的关系 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属微量切削,其机理和普通切削有较大差别。精密切削时要达到0.1微米的加工精度和Ra0.01微米的表面粗糙

度,刀具必须具有切除亚微米级以下金属层厚度的能力。由于切深一般小于材料晶格尺寸,切削是将金属晶体一部分一部分地去除。因此,精密切削在切除多余材料时,刀具切削要克服的是晶体内部非常大的原子结合力,于是刀具上的切应力就急剧增大,刀刃必须能够承受这个比普通加工大得多的切应力。 切削厚度与切应力成反比,切削厚度越小,切应力越大。当进行切深为0.1微米的普通车削时,其切应力只有500MPa;当进行切深为0.8微米的精密切削时,切应力约为10000MPa。因此精密切削时,刀具的尖端将会产生根大的应力和很大的热量,尖端温度极高,处于高应力高温的工作状态,这对于一般刀具材料是无法承受的。因为普通材料的刀具,其刀刃的刃口不可能刃磨得非常锐利,平刃性也不可能足够好,这样在高应力和高温下会快速磨损和软化,不能得到真正的镜面切削表面。而金刚石刀具却有很好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能保持很好的切削性能,而不被软化和磨损。 1.2 材料缺陷及其对超精密切削的影响 金刚石刀具超精密车削是一种原子、分子级加工单位的去除(分离)加工方法,要从工件上去除材料,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用临界加工能量密度δ(J/cm3)和单位体积切削能量ω(J/cm3)来表示。临界加工能量密度就是当应力超过材料弹性极限时,在切削相应的空间内,由于材料缺陷而产生破坏时的加工能量密度;单位体积切削能量则是指在产生该加工单位切削时,消耗在单位体积上的加工能量。

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毕业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属工艺学课程论文 题目: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院系:能源学院 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随着航空、航天、仪表和微电子技术的的发展,对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了超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切削加工是在传统切削加工的基础上,汇集了大量的新技术所形成的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重要技术,是超精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到目前为止,超精密切削加工的尺寸精度已达到1微米以内,表面粗糙度为Ra0.001~0.002。加工平面度低于波长的1/2以下。具有超高精度、高刚度的机床,超精密级的切削刀具,超稳定的切削加工条件是实现超精密切削加工的先决条件。在这里,就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对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液体静压导轨;金刚石刀具; 1 超精密切削加工概况 超精密切削以SPDT技术开始,该技术以空气轴承主轴、气动滑板、高刚性、高精度工具、反馈控制和环境温度控制为支撑,可获得纳米级表面粗糙度。所用刀具为大块金刚石单晶,刀具刃口半径极小,可以加工出光洁度极高的镜面。金刚石刀具的优点在于其与有色金属亲和力小,硬度、耐磨性以及导热性都非常优越,且能刃磨得非常锋利,其刃口圆弧半径可小于0.01微米,实际应用的一般为0.05微米,可加工出优于0.01微米的表面粗糙度。此外,超精密切削加工还采用了高精度的基础元部件(如空气轴承、气浮导轨等)、高精度的定位检测元件(如光栅、激光检测系统等)以及高分辨率的微量进给机构。机床本身采取恒温、防振以及隔振等措施,还要有防止污染工件的装置。机床必须安装在洁净室内。进行超精密切削加工的零件材料必须质地均匀,没有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加工无氧铜,表面粗糙度可达0.05微米。加工直径800mm的非球面透镜,形状精度可达0.2微米。最先用于铜的平面和非球面光学元件的加工,随后,加工材料拓展至有机玻璃、塑料制品(如照相机的塑料镜片、隐形眼镜镜片等)、陶瓷及复合材料等。 2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现状 超高精度、高刚度的机床是实现超精密切削加工的必备设备.近年来,超精密切削加工机床发展趋势是大型化和超精密化.具有代表性的超精密切削机床有: 2.1美国伦斯实验室的DTM-3机床 该机床的主轴部件首次采用了高压液体静压轴承,并采用了液体静压导轨。大幅度地提高了机床的动态精度.利用恒温油浴系统来消除机床工作时产生的变形误差,其加工精度可达到0. 025μm,运动平直度0. 025μm/1000mm.位移误差可以控制在0. 013μm/1000mm 以内。机床加工最大直径2100mm,工件允重4500kg,从而导致了重型精密机床的新潮流. 2.2英国Cranfield大学生产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大型超精密车床 该机床采用立式空气主轴.用于加工大型X射线天体望远境的非球面反射镜,机床回转精度为0. 05μm,重复精度达0. 1μm,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为0. 05μm,是目前世界上较大的超精密机床之一。 2.3日本丰田等公司联合研制的超精密车床 该车床主轴,工作台及导轨均采用陶瓷制造,以减轻重量、减少热变形。而床身则采用铁氧体树脂混凝土制造,以提高抗振性和增加重量。并还将液压油温度控制在士0. 1℃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